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7:29:14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1篇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属于社会学科范畴,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此学科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

培养目标:

此学科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及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进行研究,身心健康,毕业后能够从事公共管理、教育行政或教育财政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的事业单位等从事学校、政府微观和宏观教育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关职位: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2篇

关键词 归属感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On Belonging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YAN Feiho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Professional belonging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future work and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factors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sense of belonging,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eliminary inquiry, thus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community.

Key words belonging;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专业归属感是一种稳定的情感,它是指学生所感受到的被所属专业所接受、尊重的心理体验,它使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产生认同,并且愿意承担作为该专业学生的各项责任和义务。良好的专业归属感是大学生取得成就的前提,也是增强专业凝聚力的基础。

教育经济与管理(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作为一门新兴专业,是1997年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并列的二级学科合并而成的。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不明确,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权益从制度上得不到保证,学术上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使从事这门专业学习的硕士研究生无法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

1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1.1 本专业的发展情况

本专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是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硬件设施,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地位、师资配备、 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这些客观因素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归属感。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师教学、就业情形等情况的种种不满意,可能导致该专业学生采取消极的专业学习态度,研究生的生活成了地道的“混文凭”,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归属感水平偏低。 同时,学生的主观惰性给自己不好好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找到了借口,从根本上影响学生自己的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培养,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课程作业和任务,对导师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从而导致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注意力转移。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地位、课程设置、 师资配备、 教育教学、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其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发展。

1.2 本专业的学习氛围

本专业的学习氛围,主要是影响硕士研究生投入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一种软实力,主要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的氛围、 学校的学习氛围以及本专业和宿舍的学习氛围等。本专业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同门之间和同宿舍之间的学习氛围,对硕士研究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归属感有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浓厚的专业学习气氛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归属感的养成起到了外在的作用。

1.3 学生自身的情况

如果说本专业的学习氛围是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外在因素,那么学生自身的情况就属于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毋庸置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最初读研的原因及其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具体来看,那些盲目考研,在大学期间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专业生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往往专业归属感的水平偏低。 他们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习产生不了很大的兴趣,很难潜心科研,也不会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分析实践中的教育问题,也就很难形成比较高的专业归属感。相反,那些对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状态不满足,想要继续钻研,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学生,在读研初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迅速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即使在学校设施相对薄弱的条件下,也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实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结合老师的讲解,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的学生往往专业归属感的水平较高。

2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建构策略

2.1 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步伐

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根本途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不成熟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学科归属混乱、发展路径不明确、学科独立性不够等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见仁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归属不必制定一个明确的答案,各门学科可以按照自己的体系去发展,从而最终推动这门学科的繁荣。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偏重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忽视学科的自身建设,通过行政途径将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拼合组装在一起的专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学科间的自由交汇自然地生长出来的学科。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明确教育经济与管理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或专业,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归属感。

2.2 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其培养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为此应做到:首先,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前者需要有能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相关课程,而后者的课程要关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其次,走出教育学院(系)传统课程体系的套路,合理调整教育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的比例,增大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学科以及相关课程的比重,提高该专业的授课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再次,增大选修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到其它院(系),尤其是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选择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此外,还应该开展形式丰富的学术讲座,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的方向。

2.3 营造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习氛围

要形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较高的专业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加强与其他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沟通与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优劣势,更好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从而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再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育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

2.4 明确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者卜树春指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应适度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实行学术型和应用型分流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对于即将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学生,应当在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整体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可以作为科研人员的储备人员来培养。通过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加强科研能力来实施教育。

参考文献

[1]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 高静.论规模化培养背景下研究生群体归属感培养[J].高教论坛,2011(2).

[3] 范先佐.要成为真正的独立的交叉学科――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8).

[4] 杨天平.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设置的几点不同看法[J].教育与经济,2002(3).

[5] 王梅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 郭欣,任增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7] 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8] 周仲高.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设置的合理性辩护[J].教育与经济,2003(2).

[9] 董克用.关于经济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3篇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结语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4篇

关键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会展经济开始以独立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我国一些大城市提供了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条件。由于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会展产业对经济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同时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很多城市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会展产业的发展,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为会展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如今全国设有会展专业的高校已有20余所,在相关专业开设会展方向的有30余所,二者合计已有约60所高校踏入了会展学历教育的领地。但是以管理为主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与此同时会展经济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需求却又十分紧张。目前,处于初级阶段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本科教育,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与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发展。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这表明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然而为会展业服务的中国会展经济于管理教育专业却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中国会展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我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会展教育则是刚起步,尚未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从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开始招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少数几家高等院校开办该专业,所以从师资队伍情况看,主要由相关专业教学岗位转到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因此许多以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和英语等学科为专业的教师缺乏对会展专业的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 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而会展业又是一个实务性、操作性和服务性都很强的行业,因此对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势必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

(二)专业教材及相关专业材料少,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

由于我国开办专业时间较短和会展理论研究的落后等原因,由我国教师专家编写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严重不足。而国外直接翻译引进的教材又存在着与我国实际情况不衔接的情况,因此许多高等院校中都存在着专业教材选择余地小甚至是没有教材可选、没有教材可用的局面。据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负责人介绍,面对会展领域的研究和著作出版工作处在一个“三无”状态,一无“我国自己的会展科学理论和会展管理学科体系”;二无“系统、全面的会展领域书籍出版规划”;三无“专业的会展图书筛选、引进、出版、消化吸收的专业机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材的缺乏,限制了该专业建设和发展。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不明确

介于以上等诸多原因,造成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完善。有的高校会展管理专业甚至所有课程中竟然只有《会展学概论》一门课程为会展学学科专项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更是不明确,其余课程皆由其他相关学科课程拼凑而成。有的课程开设学期先后顺序不合理,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全面,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试想这样的情况又如何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综合性的会展管理人才。

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对策

(一)全力培养专业教师出国深造,聘请行业专家辅助授课

目前,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中,会展业发展的时间长,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专业教育也较为成熟。因此,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到这样的国家培训学习,获得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回国后再根据我国会展业的实际情况,投入到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教学当中,势必会给我们带来较多的收益和效果。同时在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聘请行业内专家或资深从业人士授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补充。这些专业人士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座谈等形式把最新、最前沿的会展业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有效补充学生这方面的空白。这一方面能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会展行业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又能让会展行业的精英领导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科素质,为将来的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的选拔提供了空间和契机。

(二)各大高校联合组织权威教师力量编写专业教材

会展就是整合资源,会展教育资源也需要整合。尤其是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发展不是十分成熟的阶段,我们更应该在整合全国高校的优势资源为会展教育服务,所以有关部门或高校自身应该组织起来,联合编写出版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相关教材,尽快填补我国这方面专业课程教材不足的情况,让高校教育行业能够在教材水平上有整体的进步,这样也能使该专业在全国的教学水平上有整体的提高。

(三)明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构造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应建立在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课程的设置要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突出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各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有机配置,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会展经济与管理课程的构成大致分为基本理论和政治素质课群、外语及计算机能力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

(四)完善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

就目前会展业发展急需提高的诸多方面中,展览业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和会展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我国会展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会展教育是发展我国会展业的基础,学校培养是会展教育的基石。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于培养会展业的核心管理人才,通过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培养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各项理论与知识、专业技能与方法、了解国际会展项目营运流程与管理方法、熟悉先进的会展管理软件、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及专业文档写作能力、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展项目市场调研、策划、营销、运营及后期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知识型、应用型会展项目管理高技能人才。学校要将优秀会展企业作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样,会展企业也要将高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库”和重要的合作伙伴。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可按企业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在学校教育阶段,要提倡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建立起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完善的教育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培养中国会展业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5篇

[关键词] 创业 创业教育 独立学院 经管类专业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然而,庞大的高等教育经费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巨额财政负担。因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率先在高等教育领域纷纷进行了含有民营化和市场化倾向的改革。从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我国东部一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普通高校,开始尝试用自身富余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社会投资资本合作,共同举办从事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的学校(即独立学院)。一般认为,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全国涌现出了322所办学质量较高、受到社会欢迎的独立学院。它们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增加了高等教育供给,推动了高等教育向多元化发展,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方向。

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举办等三种基本模式。其中,与母体学校合作是最主要的模式。许多母体高校,特别是处于经济不够发达的中西部母体高校因为新校区建设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缺口较大,就将独立学院上交的办学利润作为平衡资金缺口主要来源。

许多独立学院为了获得较好的办学利润,就争办低成本专业和热门专业,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导致了独立学院之间办学方向的严重趋同。据统计,全国322所独立学院中约有62%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等热门专业的独立学院也超过了40%。而且独立学院属于三本院校,相对普通一本和二本高校而言,独立学院大多数经管类毕业生的市场认同度偏低,竞争能力较弱。因此,新时期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是需要广大独立学院经济管理教师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创业教育是21世纪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高等教育追寻的目标。在我国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全面提高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批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二、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有利条件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开展创业教育的生源优势。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很多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人脉资源,学生自己的智商、情商也很高,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对创业也很有想法,有的人在校期间已经尝试成功创业。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开展创业教育的学科优势。尽管目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侧重于主流经济管理,但主流经济管理教育和创业教育有学科基础相似度极高,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引入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学科优势。目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常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经济法等,这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社会实际经济生活的联系紧密,是创办和经营企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优势。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师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母体学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师资,二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系自己的专业师资,三是有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经验社会师资。母体学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师资和立学院经济管理系自己的专业师资中不少教师有在企业工作或兼职的经历,社会师资通常拥有自己的企业或在企业长期兼职,这使得他们能够较快转化为创业教育的师资。

三、新时期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路径

如果以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作为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开端,那么,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开展了10多年。但是,我国创业教育主要是在普通一本和二本高校开展,开展创业教育的独立学院较少。目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还处于引进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还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校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大力支持。

一是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相对工科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毕业生而言,就业相对困难。政府不仅要高度重视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而且要通过推动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创业来带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从财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鼓励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创业。

二是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要针对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生特点,科学构建适应创业教育的经济管理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创业能力培养,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营造有利的校园创业环境。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关键的在。建设适应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三是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大力支持。由于种种原因,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总体上还属于后发展领域,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还比较缺乏,创业经验和创业资金也很少,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解决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也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连城.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J].高教研究,2006,(8).

[2]张竹筠.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5,(26).

[3]钟彦峰,曾平生.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17).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6篇

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源,主要表现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施行分类培养的模式,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占主导,甚至完全取代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根源所在。

1.1人才培养目标的泛化导致与其相配套的培养方案存在落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的初衷与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错位。从理论上说,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授予理论性人才的,相对应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授予应用性人才的。而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只注重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或者将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生搬硬套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上,这种培养目标的混乱,必然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配套方案存在着缺陷,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与专业性人才培养导师的界定模糊与实习基地的极度匮乏。

1.2招生入学模式的单一导致与其相协调的生源质量较低

招生入学模式与生源质量是一对互为影响的因子,优质生源的增多会优化招生入学模式,高标准的招生入学模式又能保证生源质量良好,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长此以往,循环往复。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两对关系也遵循上述规律,招生人学模式“单一”与生源质量不佳辩证地表现在入学要求的非专业限定和招生入学统一考试两个方面。

1.3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导致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流向的逆反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前景,从根本上都取决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而且,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本身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于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得到检验、充实和发展。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性,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学术延伸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2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与出路

针对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层次上移的客观要求,必须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修正和调整,准确界定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归属问题,合理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口径,注重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内涵建设,以实现从教学科研型取向向学术延伸型取向转变和从单一的院校行政管理型取向向复合型教育事业应用型转变的目标。

2.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作为管理学门类下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必须坚持学术延伸型和复合应用型硕士的双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术延伸型人才为辅”的分流教育培养机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延伸型硕士生的培养是为博士生的培养提供优秀生源,补充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队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用型硕士生主要是面向实际、面向教育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及协调决策能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一线的管理人才,加强教育事业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从目前社会需求和我国现有经济实力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应当适度发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从硕士生中选拔博士研究生),大力发展应用型硕士研究生。[3]

2.2促进招生入学模式多元化,提高生源质量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自我改造,首当其冲的是严格控制生源的数量与质量。近几年来,研究生的扩招应限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还很不成熟,加之学科归属界定模糊,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的考虑,其招生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不宜过多。

2.3多渠道挖掘就业之路,转变人才培养流向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73-01

一、我国高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学生毕业的出走无非是在就业、考研、出国之间的选择,故而,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研究型、应用型,缺乏对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的教育培养。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我国高校开始注重于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教育。一般的高校都设置就业创业管理机构,设立创业基金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和创业资金,侧重于学生的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的教育,注重于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往往会把创业教育功利化,达不到自主创业方面的目标要求,创业教育的系统性、普及性相对较差。

与国外开展创业教育相比,我国创业教育主要存在起步比较晚、普及程度比较低、社会支持力度弱,教育效果上还没有可以广为效仿的成功案例。目前,阻碍我国高校创业型经济管理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阻碍因素有:1.“创业教育”的开设基本上停留在专题讲座的层面上,没有形成一门体系化的课程;2.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的草创性,无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与完备性;3.有待商确的学科归属;4.匮乏的教育资源,没有专门受过培训的师资队伍,没有足够的创业基金,难以寻求的创业基地等等因素,无一不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必须提升认识和思想,才能克服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障碍,迅速地改变这种滞后的局面。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技能的实践活动。而创新性、创造性的技能不只是一种技能训练,而是必须通过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熏陶和激发才能生成。故而,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创业教育不只是在创业技能层面上的培训,更是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与价值观进行研究、梳理与推广。

二、高职院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与内容

(一)高职院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第一,优化专业设备,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型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经济管理学科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和理科,它是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与文、理科的专业知识内容的综合交叉学科。根据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进行优化专业设置,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开设或合并某些专业,适当地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具有复合性、适应性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

第二,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经济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高校的经济管理教育应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故而,应改革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多元化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生产与教学匹配,工作与课程同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新能力。企业管理需要经济管理者内在潜力与创新能力,故而,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苏格拉底曾说:“真正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内部,需要的仅是唤起知识,使之达到意识的境界。”所以现代教育不但是传授各类知识,更是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创新能力。经济管理的课程应更多采取双流沟通的教学,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发挥其想象力、创新力、创造力,从而改善其心智模式。

最后,建设师资队伍,注重其素质完善与技能的综合。师资队伍是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外的话多经济管理院校的教师都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参加政府或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一方面丰富其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提高其教学质量。结合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尽量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或高级管理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

(二)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1 细化与展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创造教育是有机统一的,是高职综合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创业活动是以创新和创造等活动为基础,将理论知识转化具体实践,在实践中创造财富,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性的复杂活动。高职院校的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务必同样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决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创业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使学生树立创业理念与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逆商与实干精神,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环境,自我创业,进而创富。所以,新型的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务必以夯实素质教育为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业技能,既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智慧,拓宽其视野,又要传授其综合理念知识;既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又要有坚定的执行力与领导力。所以,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造教育的深化与实践。

2 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是培养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基础。有“事业心”、“开创性”、“个人特质”的人才是创业素质的人,是未来社会的创建者。他们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与责任感。所以,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养成教育,加强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智商、情商与逆商的三商融合,使每个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正确地面对人生所遇到的各种挫折。

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创业素质。目前的创业多是利用知识含量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知识产业化的过程,传统的创业教育已不能与之相符。高职院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将知识与经济资源优化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务必坚持专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的三位一体的全面培养与提升,使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素质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有着创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有着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创业思维与创业素养。

4 高职院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改革现在培养与管理模式,要学分制与弹性学习制度并行实施。创业活动需要更多自由时间和空间。高职教育传统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设计与充分发展。所以,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进行学制改革,实行完全学分制,进行弹性学习,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考核方式。高职教育要允许学生跨系统跨专业流动学习,形成多学科多技能的知识架构,并灵活选择学习时间,考核方式丰富化,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学习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

三、财经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借鉴国外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市场需求,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高职院校应构建“宽、厚、强、高”的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宽”是宽口径,即专业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厚”是厚基础,即专业知识的基础厚实,自学能力强;“强”是强实践,即创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强;“高”是高素质,即创业的综合素养高。而这些需要通过人才培养的各要素来实现,即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灵活进行教学组织与培养机制的灵活化,多元化构建实践环节等。

(一)制订适合于创业型经济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计划。高职院校将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首先要制订能够体现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体现出培养创业型管理人才的创业意识与能力等内涵。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重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优化,校内课程与校外课时的合理化,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与实践空间,注重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二)优化适合于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是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基于市场需求,结合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需要,进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首先,科学设置专业,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调研为基础,依托现有专业建立新专业,与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其次,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使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具备较宽的专业知识面与厚重的专业基础,能够实现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相互交融。

第三,整合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基于创业素质的综合化,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以学科与专业为纽带,整合文理科,开设一些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复合性等综合学科。

最后,打破专业障碍,放宽学生的专业选择权。

(三)构建适合于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基于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整体化、科学化与人文化,高职院校应灵活系统地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1 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同步化,优化教学过程。创新适合于创业型经济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实现其教学过程合理化、最优化。

2 生产技能与教学内容的相融合,更新教学内容。基于生产实践,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完善学生的人格与素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3 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发挥;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授人以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注重终身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着重于学生创新技能与创业思维的培养。

4 加强实践训练,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技能的重点是实践训练,注重其创业意识的树立与创业技能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注意实践训练第一,构造实践教学体系,处理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教学环节,整合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构建一个教学内容逻辑性强,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第二,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第三,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展产学研全作教育。使学生在直接深入到企业的运营中,培养生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全面技能的训练,提升创业活动所必须的综合技能与综合素养。

四、探索适合于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非教学途径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8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创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虽然已取得明显进展,但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要侧重于是围绕需求结构、产业投入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展开,而对知识群体创业本身及与创新驱动的关系研究不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驱动密切关系的关注与重视不够等。工程管理专业属于交叉学科,需要在工程、经济和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复杂问题。财经类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与工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背景不同,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和优势。文章针对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在创新创业教育时展背景下,对财经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为财经类高校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财经类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优势分析

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与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相比,学科背景显著差异。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如《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和《施工技术》等工程类课程,财经类院校所开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而在《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等课程中存在着优势。因此,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针对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科资源优势,更加突出财经类高校学科特色培养“经济+管理”特色突出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改善和优化财经类高校人才队伍培养的结构和素质,提高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竞争力[1,2]。

二、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财经类高校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其经济和管理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竞争力不强。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起到保障作用。此外,也缺乏对教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激励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师资队伍薄弱

财经类高校,缺乏工程背景教师。财经类高校的学科特点,不能给工科教师提供科研平台,导致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背景课程的资源匮乏,缺乏相应专业教师。工科与经济和管理专业学科评价机制差异较大,学校的晋升机制中,科研和教学的评价无法与其他专业教师比较。大部分专家都是经济和管理学背景,不懂工程。导致在科研和教学评价中,工科背景的年轻教师处于竞争的劣势,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财经类高校应针对工程管理的学科特点,加大引进人才和培养机制,完善教师晋升机制,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三)课程设置与学生期望存在落差

近年来,各高校逐渐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实用性一般,与学生期望的落差较大,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期待[3]。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强调经济与管理方面的教育,在培养方向和学生期待方面存在落差。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工程管理的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目前,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从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性较弱。目前,国内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尚未纳入其中[4]。因此,对于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中,结合专业教育更加突出创新创业教育。

三、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标准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处于发展阶段,对于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而言,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学科背景,其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与工科院校背景应略有不同,应该在充分发挥其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标准,消除目前财经类院校培养目标不统一,口径差异大的现状,建立差异化、多样化和特征化相结合的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的“经济”+“管理”的创新创业模式和标准。

(二)积极引导财经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财经类高校要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特点,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原有“经济”+“管理”特色实践基础上,融入土木工程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BIM大赛和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比赛,并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和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完善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的奖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创新创业比赛,财经类高校要积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市场化引导,让学生们了解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技能,积累创新创业经验。

(三)科学设计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相关课程

加大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力,必须完善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因此,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紧密融入专业教育中,配套设置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实现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与补充。此外,还应积极采用经典案例、专题讨论等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相关的教学方法。还可通过创业计划大赛、研修班和社会机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收集经典案例素材,既要注重从正面的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也要有反面失败的典型的创新创业失败案例,为财经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完善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保障体系

实践教育是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基础的重要体现。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要结合专业背景,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支撑体系,并不断完善和拓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开展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校可通过创新创业专业师资提升,培养和鼓励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深入企业调研、与联合开展课题攻关,提升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并聘用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相关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从而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方面保障[5]。

(五)加强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理念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新的教育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加大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等院校不断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大力倡导高等院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这就需要将专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相匹配。对于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而言,这就需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应要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树立和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树立起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的理念。

(六)优化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工程、经济和管理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因此,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建设既有工程、经济和管理理论知识又具备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6]。财经类高校应从经费支持、教学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等院校的社会和校友资源,聘请行业经验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座,搭建实训平善校外导师的规范管理制度建设。

(七)推动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发挥专业教育的基础和优势,在培养学生工程,经济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工程管理的专业教育中。因此,对于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应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引入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考虑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差异,并应积极推进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专业和学科标准。在统一创新创业教育标准下,对高等院校进行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

(八)完善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建设

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教育部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引导和支持,建立高等院校各级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并不断完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并不断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建立政府、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园区的三方联动机制,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实习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财经类高校本身而言,在国家差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下,在设备、师资、资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使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依托财经类专业学科优势,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与工科背景的人才培养特色各异。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师资队伍、相关体制、创新理念、课程体系、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作者:汪振双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汪振双,赵宁.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问卷调查及教学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5):168-170.

[2]汪振双,赵宁,张建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业创新教育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5,23:57-58.

[3]李时椿.创业与创新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李肖鸣,朱建新.大学创业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第9篇

培养模式。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课堂与企业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等激励手段,使培养对象自发产生动力性,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个性化的人才产品。

供需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 再将成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供需链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原先的供需链可能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因此,运用供需链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从供求两端对人才培养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等提出了更加针对性的要求,可顺应时代诉求和满足社会需求,使专业建设和培养更趋理性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搜集整理有关供需链、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支撑。

2.专家访谈法

借西安体育学院2012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修订的机会,走访了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及建设,针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访谈国内有关专家,听取其建议,保证了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问卷调查法

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自2002年设置招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课程设置现状、创业教育现状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借助访谈、座谈的方式,获取一手比较真实、详实的数据资料,为我院经济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处理。 此外,本课题还运用了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

二、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链的构建

在全球化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依靠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并形成合作关系,否则就很难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按照供需链理论,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供需链是指以西安体育学院为核心企业,隶属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管理,以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为核心产品,并将核心产品送到顾客手中,包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部门和组织构成的网络。

(一)核心企业——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创建于1954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所体育院校之一,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学院现有本部、沣峪口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20亩。教职工810人,专任教师565人:其中教授68人,副教授16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26人,占教师总数的57.7%;具有博士学位75人,占教师总数的13.3%;具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的专家学者8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96人。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751人,其中本科生7292人,硕士研究生459人。现有8个系(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武术系、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健康科学系、体育传媒系、体育艺术系、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2部(研究生部、思政部),1院(高等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1校(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学院1959年开始招收体育学类专业本科生,现有18个本科专业(体育学类专业7个,非体育学类专业11个),涵盖了经、教、文、管、艺5个专业门类。学院重视对外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等3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和协作关系,加快了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扩大了国际影响[2]。

(二)具体培养管理部门——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

为不断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学院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领域学科建设,2010年学院新成立了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现有经济学专业(体育产业方向,2002年开始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2005年开始招生)、市场营销专业(体育市场营销方向,2008年开始招生)三个专业。现有教职工25人,其中专职教师19人,行政管理和教学辅助人员6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讲师13人。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11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研究生在读。

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将依托学院体育学科办学优势,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坚持质量第一,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够胜任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办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适应地方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管理创新,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

(三)具体培养实施部门——经济学教研室

经济学教研室教师配备合理,职称结构相对比较均衡,是我院高学历人才最为集中的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8人(其中2人已博士后出站,1人在站博士后)、硕士2人。承担学院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前,经济学专业是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体育经济学教学团队为院级教学团队;体育经济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体育产业经营导论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经济学专业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发表核心论文50余篇,完成专著与教材8本。主持参与课题60余项,其中部级课题近10余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部分省部级以上课题见表1。获得省部级奖项情况见表2。同时,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第三届体育产业年会;第五届体育产业学术会议;The 3r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ymposium、第八届体育科学大学;;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等。经济学专业(体育经济方向)建设中,尤为重视对学生实践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流分析

所谓三流是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主要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从半成品向成品转变的过程中物质的流动,包括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实习环节等,其流动是单向流动;资金流主要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学费、住宿费、技能培训费等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单向流动;只要产生产品流动的环节必然存在信息流,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双向的,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实现供需链各节点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当今社会,需求决定供给,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要迎合社会需求,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未来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四、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链解析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西安体育学院各部门、组织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我院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培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他们是一个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的统一体。

(一)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的供求分析

经济学专业大学生供求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源,学生就业动向,为课程及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重要依据,可以不断完善我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有助于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学院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院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生源数量比较稳定。生源主要来自本地生源,其他省份比例较低,例如内蒙古、山西、河南、海南、甘肃等,每个省份1-4人不等。如何提高影响力,扩大招生范围是未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西安体育学院2012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的修订

经济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培养方案的修订,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它是在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现状来进行修订和完善的。它有助于整个培养过程的有序化、科学化。目前,我院经济学专业2012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自2011年11月开始,历时8个月修订完成。

(三)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学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体育经济学经过20余年的课程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初步形成了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规范教学模式。特色课程建设是为整个教学环节服务,可以为其它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特色课程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四)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传统就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带有瓶颈色彩的阻碍因素,同时也日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和日益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情形下,解决就业问题不能再单单依靠社会和政府的力量,社会和政府也无力解决所有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有效解决就业必须大力发展创业教育。[3]西安体育学院经管系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如何发挥体育学院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当前我院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对我院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人才无缝对接意义重大,也必将开创我院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对我院经管系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是时代要求、社会所需,也是我院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何东宪.体育市场壮大促进人才需求[N].经济日报,2007-03-27.

[2]西安体育学院[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