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科护理综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1:23:47

儿科护理综述

儿科护理综述第1篇

对护理人员来讲,护患沟通的基础就是要首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儿童护理学知识,还要熟悉儿童营养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因为患儿所患疾病不同,要能够区别对待,想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儿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针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家属能够全面了解患儿所患疾病,在患儿出院后家属能够做好家庭护理。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使患儿及家属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练习、多学习,增强自身的注射技术,一定要做到镇静、有序、一阵见血,这是患儿及家属肯定并接受护理人员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患者出现不满,护理人员要能够承担责任,不能抱怨、发牢骚,否则会激化矛盾。要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可找科室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扎针,在两人配合情况下完成高难度的静脉穿刺,争取使患儿技术满意。

2、护患沟通的内容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着重留意那些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家属,对其进行沟通要及时、全面。护理人员要及时发放患儿的每日费用清单,如果家属对医疗费用存有疑问,护理人员要向其详细解释具体费用。如果患儿需要进行高额检查或医疗手段,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并征求其意见,在沟通过程中,要详细讲解其治疗目的和实施方式,患儿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家属,特别是用药后不可预知的风险。部分患者会恐惧治疗,护理人员也要耐心进行心理诱导和沟通,争取使患儿配合治疗。

3、护患沟通的方式

在医疗过程中,书面沟通是护患沟通的必要形式,也能够增进护患沟通。首先是整体护理的实施,根据患儿的相关疾病护理人员要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包括有儿童生长发育和婴幼儿家庭护理等问题和知识。为了起到宣传和疾病预防作用,可以制作漫画版的宣传小册子和壁画,以孩子容易看懂的角度表现和宣传枯燥难懂的疾病防护知识。书面沟通可以比较集中地对家长共同关心的护理问题进行解答,也避免了重复回答,节约了护理人员的医疗实践,对宣传效果也是一种提升。为了保证护患沟通的效果,必须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语言交流也是护患之间进行沟通的主要形式。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与心情焦灼的患儿家属沟通。但是护理人员在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1)预防性沟通: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前,要能够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家属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等,向患儿及家属做自我介绍,使其感觉亲切。然后再向家属说明患儿的初步诊断结果、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和目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预防性沟通的目的是要使患儿及家属信任护理人员,也能够让家属详细了解患儿的治疗措施、护理过程和用药反应。

(2)护理性沟通:因为家属对患儿的疼爱,所以会对护理人员进行比较苛刻的要求。例如,很多家长都要求护理人员进行静脉注射时,进针必须一次成功,一旦出现护理操作不成功,就会出现吵闹。虽然护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包括有输液、穿刺、打针等操作,但是因护理人员所面临的病患个体有所差异,并不能够完全保证所有操作均能够准确无误。为了有效避免护理措施不当引起的护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要与患儿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护理人员要向家长表明心愿,作为护士是十分希望能够一次成功的,但在某些原因影响下是会存在操作失败情况的,以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也有利于促进护理操作的成功。

(3)个性化沟通:因为患儿及家属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征不同,在与其进行沟通时要留意观察他们的表现以揣摩其性格,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一般来讲,与信赖医务工作者的患儿家属沟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与自尊心和自我评价较高的患儿家属沟通就比较困难。如果患儿家属性格比较急躁,那护理人员与其进行沟通时就必须要冷静沉着,向患儿家属说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不理解医疗行为而采取过激行为。对那些性格温柔又比较理智的患儿家属,护理人员要保持自身的热情态度,回答家长提问一定要耐心,然后向患儿家属讲解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让家长安抚好患儿。

4、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意义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患儿及家属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不仅进行主治医师、病房、疾病情况的介绍,还为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患儿消除紧张和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家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息。这可有效弥补医患沟通的不足,同时儿科护理中进行护患沟通也是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和患儿安全,护理人员必须要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支持;良好的护患沟通,也让患儿和家属更加全面了解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对护理人员的信任逐渐增加。

5、小结

儿科护理综述第2篇

【关键词】 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方法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中患儿血浆蛋白通透性升高, 继而致使血浆蛋白随着尿液排出的一种综合征, 此类病情复发性高, 临床治疗十分困难, 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复发率, 近年来, 本院对于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5.0±0.4)岁, 病程为2~11个月, 平均病程为(6.00±1.25)个月, 以上50例患儿均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组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5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方法等方面来说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25例患儿,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保证患儿的休息时间, 限制患儿的盐摄入量, 盐摄入量不得超过2 g/d, 禁止患儿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多食用易消化、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1. 2. 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采取综合性护理模式,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2. 2. 1 心理护理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年龄小, 在住院环境的影响下, 患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而家长由于担心孩子的病情, 也存在一些忧虑心理, 这就会对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 护理人员要加强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 采取科学的措施疏导他们的负性心理, 稳定患儿与家长的情绪[1]。

1. 2. 2. 2 用药护理 糖皮质激素的疗程长、用量大, 而患儿的免疫力较低, 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也常会出现血栓、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精神异常、口腔溃疡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因此,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儿的反应, 若出现异常, 要第一时间通知医师。

1. 2. 2. 3 出院指导 此类疾病病程复杂, 在出院后, 还需要进行院外治疗, 因此, 在患儿出院前, 护理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出院指导, 叮嘱家长监督患儿按时服药, 并根据医师的治疗方案严格的使用激素用量, 禁止擅自增减, 避免带患儿到人多的地方, 避免感冒、受凉、感染。在饮食方面, 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 若患儿饭量猛增, 家长需要及时控制患儿饮食。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患儿尿量、尿色与尿蛋白变化情况, 若尿泡沫突然增多, 要及时到医院复诊[2]。

1. 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 完全缓解即患儿尿袋白转阴;部分缓解即尿蛋白介于+-++之间;未缓解即尿蛋白在+++及其以上。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 观察组、对照组缓解率分别为92.0%与80.0%,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与护理疗效数据对比(n, %)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未缓解 缓解率

观察组 25 18 5 2 92.0a

对照组 25 11 6 8 68.0

注:两组比较, aP

3 讨论

就现阶段来看, 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还是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症状, 控制尿蛋白, 但是却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 因此, 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 必须要重视心理护理, 对患儿的饮食与休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正确指导家长用药[3]。从本组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 观察组在采用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之后, 缓解率达到92.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 除了针对性的治疗之外, 还要对患儿进行综合性的护理, 这样才能够有效优化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菁.护理干预在6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中临床应用效果.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25):372-373.

[2] 李秀萍.护理干预对于出院肾病综合征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调查.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3(12):273-274.

儿科护理综述第3篇

护士个人简历工作经验范文(一)

所在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时间范围: 2008年4月 - 2008年8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医疗、保健、卫生服务

担任职位: 护士

工作描述: 每天给学生处理伤口,摆药,食堂卫生的监督等等.........

离职原因: 想要找一份更能发挥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的工作

护士个人简历工作经验范文(二)

2010/1—至今: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新前卫生院(50-150人)

妇科治疗室、手术室 护士/护理人员

在院期间从事妇科治疗室的清洗 雾化 微米光 体外短波 盆腔治疗仪等工作,及手术室的管理。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2009/5--2010/1: 江苏省苏州市博爱门诊(50-150人)

输液室综合部 护士/护理人员

在院期间从事妇科、男科、外科的护理治疗。

2007/8--2009/5: 安徽灵璧和谐医院(50-150人)

护理综合部 护士/护理人员

在院期间隶属护理综合部,护理过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科室。熟悉输液中心,儿科,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呼吸内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的护理工作。能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巧,如灌肠,洗胃,导尿,心胸外按压等。同时还熟练掌握了各种穿刺技能,如各种静脉穿刺,小儿头皮针,动脉的血气分析穿刺,血疗血液透析等。

护士个人简历工作经验范文(三)

2006-07 ~ 2007-07 洛南县医院实习 内科、儿科、外科、妇科。

**公司 (2007-07 ~ 2012-03)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行业类别: 医疗、护理、保健、卫生服务

担任职位: 护士长 岗位类别: 护士/护理员

工作描述: 1、全面负责整个医院的护理工作,包括护理制度的修改和撰写。

2、医院的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也包括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都需要全面负责主抓,不仅要抓护理质量,还要抓护理安全。

3、搞护理人员的上岗培训,排班,绩效工资核算。

4、监督护理人员的工作纪律。

5、不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知识宣传活动,办黑板报,疑难病人的特殊护理经验。

6、外科和内科急诊病人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常规的急救护理。

离职原因: 另求发展。

**公司 (2006-10 ~ 2007-05)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行业类别: 医疗、护理、保健、卫生服务

担任职位: 儿科护士 岗位类别: 护士/护理员

工作描述: 1、输液,配药,护理常规操作。

2、值班,带领实习护士。

离职原因: 婚姻

看过“护士个人简历工作经验范文”的人还看了: 1.护士简历中的工作经历范文

2.护理人员个人简历范文

3.护士应聘个人简历范文

儿科护理综述第4篇

周彦男:女,本科,护士

周彦男李倩倩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5.087

在肾病综合征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体凝血和抗凝失衡以及纤溶系统组成发生变化,如促凝血因子活化、抗凝血酶不足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等以及药物的应用,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形成血栓,常表现为肢体深部静脉及肾静脉血栓,而颅内静脉窦血栓(CVTS)较少见[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患儿,在临床中较少见,我科2013年8月收治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男,2岁10个月,以“肾病综合征,单纯性,激素耐药型”于2013年8月10日收治入院。患儿住院期间行激素、抗凝治疗。入院前患儿头痛1月余,但程度不严重。入院后第10天起,患儿间断主诉头痛,程度较为剧烈,以左侧额部及颞部为重,有时伴呕吐,为胃内容物,疼痛时血压增高明显。腰穿时测颅压595 mmH2O,脑脊液中无细菌、真菌生长。凝血功能示FDP、D-二聚体升高。头颅MRI示侧脑室稍增宽。1 d后患儿再次自述头痛,血压为138/97 mmHg,眼球斜向左侧并持续,呼之不应,呼吸浅、欠规则,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有颈抵抗(+),心率170次/min,右上肢肌张力升高。行MRV检查示静脉窦改变,考虑静脉窦血栓导致颅高压。立即给予20%甘露醇0.5 g/kg静脉注射,半小时后加用呋塞米,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意识逐渐好转,眼球斜视消失,右上肢肌张力恢复正常,呼吸规则,频率正常。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华法令口服抗凝。输注新鲜血浆,补充抗凝血酶。给予地塞米松降颅压,甘露醇脱水利尿。给予放置腰大池腹腔引流管,持续放脑脊液。继续口服华法令抗凝,INR值约1.7,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临床症状好转,间断诉头痛,程度不剧烈。于2013年9月2日转入肾内科进行原发疾病治疗。

2护理

2.1密切关注患儿头疼症状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不易诊断,可有亚急性或者慢性头痛进行性或急性加重[2]。患儿在早期出现头疼时,症状轻且持续时间不长,被认为是仅由于睡眠、情绪等原因导致,之后患儿头疼程度逐渐加重,详细追问病史,患儿家属才告知患儿已间断头疼1月余,及时告知医师,尽快行脑MRI及MRV检查,并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头痛、呕吐等症状的进展。患儿自述头疼时,护理人员先通过耐心陪伴、开导患儿,讲故事、唱歌转移其注意力,按摩患儿前额等方法,患儿有时可自述疼痛消失。护理人员在排除患儿头疼是由情绪导致之后,及时与医师联系,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2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的发生将床头抬高30°,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3]。在给患儿做护理时,动作轻柔,勿猛力使患儿翻身、转头。遵医嘱使用甘露醇、利尿剂脱水降颅压。密切监测患儿意识变化,每4 h观察瞳孔1次。在患儿头部放置冰袋,降低脑部温度,减少脑部血流,有利于减轻脑水肿,从而降低颅内压。

2.3出入量控制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应该严格限制入量,但入量过少会增加血液粘稠度,更容易造成静脉栓塞。在病情的急性期,控制患儿的入量在1100 ml/d左右,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应该控制的入量(为尿量+不显性失水量)。但由于入量的增多,患儿的体重不可避免的有所增加,出现了全身浮肿和一定量腹水。密切监测患儿体重、腹围、尿量、水肿情况的变化,如果出现体重、腹围增长过快、尿量过少及时告知配合医师调整利尿剂的使用和减少入量。在急性期过后,将患儿的入量控制在700 ml/d以内,患儿的体重可保持基本稳定,全身浮肿情况有所好转。

2.4密切观察出血倾向患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密切观察是否有其他部位栓塞症状,如呼吸困难、腹痛、下肢肿胀、疼痛,每天触摸足背动脉波动情形。患儿抗凝药的用量加大,容易造成机体的出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头痛、呕吐、意识情况,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牙龈有无出血,大小便颜色和性状等,遵医嘱每2 d监测凝血五项[4]。口服华法令后,需监测INR值(国际标准化比值)在1.7~2.5。

2.5心理护理与沟通患儿头痛导致哭闹、烦躁,会进一步加重颅高压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在患儿哭闹时要耐心加以安抚,在做护理操作时要动作轻柔,以保持患儿安静,避免颅内压增高。与患儿沟通时要耐心、细心,及时准确地了解患儿头痛情况。

3讨论

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较隐匿,在护理肾病综合征的患儿时,如果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即使症状体征较轻,护理人员仍应该警惕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告知医师,遵医嘱行头颅影响学检查,并密切关注患儿凝血五项检验值,以便能够尽早发现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形成。在疾病初期接受溶栓治疗时,需要密切观察体重增加、全身浮肿、腹水等情况,并及时与医师沟通以便调整入量。患儿住院期间无家属陪伴,因此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一方面,患儿自述头疼时,护理人员要先耐心加以安慰开导,明确患儿头疼是血栓所致,或只是负向情绪的表达,才能帮助医师正确评估患儿疾病的进展,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亲切温柔的话语,患儿能减轻恐惧及焦虑情绪,从而缓解头疼症状。

参考文献

[1]夏正坤,何旭.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现状与治疗对策[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0):998-1000.

[2]王新华,黄海娟,张林妹,等.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6):383-386.

[3]张志芬.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145.

[4]江薇,蔡建英,黄艳辉,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5):52-53,62.

儿科护理综述第5篇

【关键词】护理查房;儿科;护理效果

护理查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临床护理理论和实际的关键。通过实施护理查房能培养护士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工作作风,且可以有效检验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目前提高护理查房的质量已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儿童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重视度。因此,临床儿科护理工作在医院各科室工作中的关注度也较高。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是目前儿科护理工作的关键。儿科患儿年纪小且好动,临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另外,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低,往往存在较多的突发状况,因此加强护理查房工作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2]。本文通过实施对比护理查房前后儿科护士的护理水平,分析探讨护理查房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护士41名,所有护士均为女性,护士年龄22~45岁,平均(2678±439)岁。其中本科学历28名,大专学历11名,中专学历2名;职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4名,护士18名;工作时间≤1a者5名,2~5a者21名,6~9a者12名,≥10a者3名。

1.2调查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实施护理查房时护士的护理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所用问卷为郑州市儿童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护理形象,医护沟通情况、工作安排情况、护理服务态度、应急反应能力、病情发现能力、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技术的熟练度以及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8个方面,问卷发放41份,共收回41份,回收率为100%。对郑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护理查房后的护理人员进行上述问卷调查,问卷发放41份,共收回41份,回收率为100%。对比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综合业务能力评分,临床综合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护士对护理程序的掌握、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使用能力。②比较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护士对自身主观能动性、专业知识掌握度、自我防范意识、护患沟通能力的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分数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综合业务能力

护理查房实施后,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综合业务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查房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士对自身水平满意情况

护理查房实施后,护士对自身主观能动性、自我防范意识、专业知识掌握度以及护患沟通能力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查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一项用于了解护士的相关工作性质以及评价护士工作质量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能力[3]。护士的综合业务能力与患者预后效果直接相关,通过护理查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儿科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思维方式不完善,治疗过程中难以配合,导致患儿临床治疗预后效果受到较大影响[4]。因此对儿科实施护理查房成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工作。通过查房可以全面了解患儿潜在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明确后期患儿的护理重点。在护理查房中保持和蔼的态度对待患儿,多倾听患儿的心声,通过积极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增加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促进患儿临床治疗的依从性[5]。在护理查房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查房的流程进行,做到早通知、早安排、定期进行总结等。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实施护理查房,能显著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燕珊.床边护理与传统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查房模式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40-41.

[2]张学萍,魏素芳,沈莹,等.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02-1104.

[3]张华,王筱君,王阿丽,等.护理查房的现状分析与新形式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2-304.

[4]谈金霞,魏厚芳.护理查房完善优质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2,5(z2):349.

儿科护理综述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30-02

肺功能不全、缺氧、呼吸功能衰竭等在新生儿科十分常见,机械通气是此类患儿抢救治疗的一种必要手段,但由于新生儿本身的耐受力和抵抗力低较低,机械通气时,非常容易出现感染和VAP,从而导致患儿死亡[1]。近几年,我院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了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发现,患儿的护理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为进一步明确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及VAP发生率的效果,我院选取了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患儿进行研究,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常规组,一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每组44例患儿。常规组中有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23例,患儿胎龄33~40周,平均胎龄(376±16)周;研究组中有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24例,患儿胎龄334~40周,平均胎龄(376±16)周。所有患儿家长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获得了本院护理部的批准,两组患儿一般病历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喂养护理;对症治疗;遵医嘱用药;口腔护理等等。研究组患儿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评估患儿身体状况

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身体状态评价,而后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出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并将所有的用药、检查和治疗内容填写在评估表中,以便随时对照护理。

(2)尿路感染护理

病房内应当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实施消毒管理,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一次,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可每周更换2次,空气滤网需要每天清洁,确保机械通气的清洁度,此外,在进行插管操作时,应当准确快速,有效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密切观察呼吸机管路的污染情况,一旦清洁度不达标,应进行清洁或更换。

(3)吸痰处理

根??患儿的自主排痰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患儿促进排痰,例如拍背、转换体位等等,部分痰多粘稠的患儿,则可以采用密闭式吸痰进行人工干预,确保患儿呼吸通畅。选择性进行呼吸道湿化处理,以减少不适感。

(4)营养护理

确保患儿营养状态,提高其免疫力也是降低感染和VAP发生率的有效途径。针对母乳充足的患儿,可每日收集新鲜的母乳进行喂养,少食多餐。母乳不足的患儿,则使用营养价值较好的配方奶进行喂养。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感染和VAP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本次试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分别使用x2和t值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研究组患儿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

22两组患儿的感染和VAP发生率分析研究组患儿感染率与VAP发生率均为455%(2例),常规组患儿感染率为1818%(8例),VAP发生率为2045%(9例),研究组各项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气道狭窄、气道弹性纤维发育不完善、呼吸道关闭等是新生儿科常见的一些疾病,一旦引起呼吸衰竭等急重症时,就必须依靠机械通气维持患儿呼吸[2,3]。但由于新生儿气道以及黏膜等组织较为稚嫩,加之本身的耐受力比较弱,抵抗力差,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十分强烈,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高。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为患儿提供较为全面的护理管理,从各个层面减少感染和VAP发生率,例如病情评估、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环境干预、营养管理等等,降低了院内感染,同时也提高了患儿的抗菌抗病毒能力[4]。

儿科护理综述第7篇

关键词:细节护理;儿科手术护理;应用效果

儿科患者普遍年龄较小,认知与语言能力相对较差,沟通也存在问题,治疗与手术配合度不高,而现代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了细节护理模式,成效理想,有效减少了患儿住院时间与费用,取得了家长的信任,现将护理模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的84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为0.2~11岁,平均年龄为(7.1±1.4)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细节护理组(n=42)与对照组(n=42),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等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2 护理措施

对于对照组42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细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细节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院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细节护理的作用,对护理人员开展系统、全面的细节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失误率,让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儿的用药情况、手术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要注意到,儿科患儿属于特殊群体,在患儿入院后,需要为其营造出良好的休养环境,取得患儿的信任,用积极的态度与家属沟通,从侧面了解患儿的状态。在术前,要为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与配合方式,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前,协助其固定好,调节好手术室中的温度和湿度,准备好手术物品,用轻柔的语言与温和的态度安慰患儿,做好保暖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加温设备,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感染率[1-2]。

在手术结束后,要协助患儿摆放好,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患儿在苏醒阶段常常会出现躁动、哭闹的表现,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安慰,在患儿情况稳定后,护理人员要定时探访,了解患儿康复情况,注重与家属的沟通,让家属感受到医院对患儿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检验并以p

2 结果

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无论是护理差错率还是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小儿患者是特殊的群体,与其他护理工作相比而言,儿科护理工作不仅工作量大,难度也更高,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更多,小儿患者年龄较小,系统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体温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低血糖症、伤后感染、低血氧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这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注意消除患儿与家属的负性心理,做好各项细节护理工作[3]。

在医院的发展之下,吸收了大量的护理人员,他们的综合水平、操作能力、素质修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对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护理缺陷,既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必须要加强细节护理[4]。

本文对于细节护理组42例患儿,将细致、全面的细节护理应用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无论是护理差错率还是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对于儿科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能够为患儿提供细致、贴心的服务,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Charlene C.Quinn,Cynthia L.Port,SherylZimmerman,Ann L.Gruber\Baldini,Judith D.Kasper,IreneFleshner,BarbaraYody,JohnLoome,JayMagaziner. Short\Stay Nursing Hom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Transitional Care Problems Pose Research Challeng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 2008 (10)

[2]裴颖.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3(02):274-275.

儿科护理综述第8篇

儿科患者普遍年龄较小,认知与语言能力相对较差,沟通也存在问题,治疗与手术配合度不高,而现代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了细节护理模式,成效理想,有效减少了患儿住院时间与费用,取得了家长的信任,现将护理模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的84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为0.2~11岁,平均年龄为(7.1±1.4)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细节护理组(n=42)与对照组(n=42),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等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2 护理措施

对于对照组42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细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细节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院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细节护理的作用,对护理人员开展系统、全面的细节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失误率,让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儿的用药情况、手术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要注意到,儿科患儿属于特殊群体,在患儿入院后,需要为其营造出良好的休养环境,取得患儿的信任,用积极的态度与家属沟通,从侧面了解患儿的状态。在术前,要为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与配合方式,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前,协助其固定好体位,调节好手术室中的温度和湿度,准备好手术物品,用轻柔的语言与温和的态度安慰患儿,做好保暖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加温设备,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感染率[1-2]。

在手术结束后,要协助患儿摆放好体位,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患儿在苏醒阶段常常会出现躁动、哭闹的表现,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安慰,在患儿情况稳定后,护理人员要定时探访,了解患儿康复情况,注重与家属的沟通,让家属感受到医院对患儿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检验并以p

2 结果

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无论是护理差错率还是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小儿患者是特殊的群体,与其他护理工作相比而言,儿科护理工作不仅工作量大,难度也更高,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更多,小儿患者年龄较小,系统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体温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低血糖症、伤后感染、低血氧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这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注意消除患儿与家属的负性心理,做好各项细节护理工作[3]。

在医院的发展之下,吸收了大量的护理人员,他们的综合水平、操作能力、素质修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对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护理缺陷,既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必须要加强细节护理[4]。

儿科护理综述第9篇

关键词:小儿;抽动症;健康教育;综述

抽动症是一种多见于儿童期、病因不明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慢性、反复性、刻板性的头、肩、肢体、躯干等运动肌肉快速交替抽动,常伴有不自主的喉间发声和猥秽言语,较多患儿同时存在多动、冲动、注意力缺陷、强迫和其他行为问题[1]。该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之比3~4:1,城市高于农村[2]。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抽动症状在青春期后多数可以消失,部分患者经年累月,迁延难愈,每因感冒导致抽动症状反复或加重,约1/4抽动症状可持续至成人。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该病伴发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是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因素,对患儿学习、生活、个性及心理品质健康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3]。有调查显示,90%以上患儿照顾者迫切需求了解患儿病情、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存在焦虑现象,需要心理疏导。可是目前,关于抽动症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极少。在临床中仍缺乏与抽动症相关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4]。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西医健康教育对抽动症患者及其照顾者

1.1疾病宣教,矫正患儿不良行为,配合心理行为疗法 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疗法、支持性心理咨询等[5],具体方法有:正性强化法、消极练习法、集结练习法、自我监督法、松弛训练、行为反向训练。根据患儿不同的症状,有针对性地设定与患儿沟通的时间、环境、方式、内容,积极倾听患儿及家长的叙述,采取接纳的态度,减轻患儿压力。

1.2重视与家长沟通,提高护患配合,使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治疗中教会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理解与宽容孩子,尽可能避免影响患儿情绪的行为,如大声斥责患儿、夫妻吵架、影视中的暴力镜头等。有报道,综合的家庭干预疗法,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抽动症状[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要有爱心和耐心,父母的期望值越高,教育方式越严格,家庭氛围越紧张,抽动症频率就越高[7]。在治疗阶段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并保持冷静和耐心的态度。对已治愈的患儿,提醒照顾者在开学初、考试阶段特别加以关心,此时是疾病高发期,需预防复发。

1.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由于精神过度紧张、生活事件,应激或情绪波动可能使症状加重[8],家庭、学校环境恶化有可能出现发声抽动。因此,除与家长的配合外,还必须与老师及与患儿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疾病知识宣教,使他们能主动关心孩子,合理安排患儿生活,避免患儿过度紧张和疲劳。

1.4饮食合理,科学安排作息的时间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油炸、膨化食品和过甜食品,禁忌饮用含碳酸、咖啡因的饮料及易拉罐装的饮品,忌食含有孜然、胡椒类烧烤食物等。

2中医健康教育对抽动症患者及其照顾者

2.1中药用药护理 遵医嘱服药,一般在饭后1h服为宜。汤药宜温服,注意保护胃气,不宜过量。

2.2膳食调护 临床中发现[9]抽动症患儿大多喜荤食,不吃蔬菜或很少吃蔬菜,若儿童长期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体内蕴热,热极生风,易引发肝风内动,因此应让患儿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厚腻食物。同时,在服药期间避免食用发散类、海腥类食物,此类食物可诱发旧病或加重新病,如鸡头、香菜、香椿、虾蟹等。

2.3情志调护[10] 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小儿虽无成人之“多愁善感”,可是正处于生长发育至成熟的开始阶段,心理的发展和躯体的成长过程与外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影响密切联系,尤其是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会使他们的情绪发生各种变化,若出现心理紧张或抑郁过度,即可产生疾病。抽动症首发年龄主要在3~4岁,典型临床表现集中在7~11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延至青少年期甚至终生。适用于抽动症患儿的主要有:清净养神法、移情易性法、顺情解郁法、情志相胜法等。这与西医心理行为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要少看电视(尤其是武打、惊悚片)、电脑(尤其是电脑游戏),每天不能超过1h,避免情绪紧张和视力疲劳。着重指导患儿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喜、过怒、过忧等,如出现过度的情绪,要及时进行自我疏导,年幼的患儿可由家人帮助疏导。鼓励患儿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听舒缓美好的音乐,对于年长的患儿,可让其阅读一些抒情美文;对于年幼的患儿,可由家长给其讲故事。

3小结

抽动症发病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仅表现为眨眼、吸鼻、喉间发声等,加之多数家长对该病缺乏了解,很多照顾者会送患儿去西医眼、鼻、喉科室进行诊治,一方面耽误了抽动症的最佳治疗时间,另外也使一部分家长选择西医药物治疗抽动症。目前西医治疗抽动症的常用药物多属于抗抑郁类药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服药时间长,副作用较大,这也导致一些家长摈弃西医,寻求中医治疗和护理。目前关于抽动症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极少,但患儿及其照顾者迫切需求了解患儿病情、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存在焦虑现象,需要心理疏导。中医对于抽动症患儿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相比西医而言突出表现在中药用药护理、情志调护以及生活起居护理方面;西医对于抽动症的健康教育着重于病因、饮食护理、心理行为干预方面。综上所述,西医和中医对于抽动症的研究和健康教育各有优势和侧重点,把二者结合,应用于临床,对于抽动者患儿及其照顾者而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关于抽动症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通过临床论证和效果评价反馈,探索出适合抽动症患儿的具体、严谨的干预方法;编写一系列集中西医药物、饮食、心理(情志调护)、生活起居、运动指导及病情监测、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使现代整体护理与中医护理有机结合,让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抽动症患儿及其照顾者中得到有效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62.

[2]崔永华,郑毅,仲崇丽.抽动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7):505-507.

[3]Snider LA,Seligman LD,Ketchen BR. Tics and problem behaviors in schoolchildren: prevalence, characterization, and associations[J].Pediatrics,2002:331-336.

[4]张平.对抽动障碍住院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7):112-113.

[5]张欣.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路径初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70-71.

[6]艾华杰.家庭干预对儿童抽动症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1):56-57.

[7]Reinhold W. Bioresonance Therapy (Healing with the bodys own oscillations and with the oscillations of substances)[M].Wiesbaden:W Jopp Verlag Wiesbaden,2001:78-80.

[8]Gerald M Feniehe1.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7-29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