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畜牧业发展条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1:23:35

畜牧业发展条件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1篇

近年来,黄龙县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空前高涨有力地推动我县各行业经济健康发展,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也给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今春农村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提出“美丽乡村,多彩黄龙”的旅游发展战略等一系列促农惠农的发展模式,形成以旅游促进多产业共进的发展势头,以此为契机,我们来探索我县畜牧业发展模式,该如何发展,给我县畜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 坚持以消费升级带动畜牧产业升级,促进生态旅游升级

以我县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初步提出坚持以消费者升级带动我县畜牧业升级。顺应消费升级规律,坚持消费者优先,以新的游客为牵引,促进新消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推动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形成畜牧新技术,新产业,以花样多样的畜牧产品服务品质提升为导向,增加优质、安全、环保的畜牧产品和旅游业保障等有效供给,以满足我县不同群体不断升级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言而喻动物食品的消费必须转型升级为安全、环保的,而此类升级必须依靠畜牧业发展转型的升级,而畜牧业的发展转型又依托多专业的自然融合。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各行业呈现出多专业组合,才能顺利完成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并朝着安全、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

2 现代特色畜牧业是发展我县生态旅游的重要前提

现代特色畜牧业是在适宜生态环境下,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符合生态规律,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消费者需求规律具有鲜明地方区域特色 、营养特色等健康的动植物食品如同黄龙生态旅游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黄龙山区是贫困县,但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生态畜牧业可培育成为黄龙精准扶贫和快速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同时要调整粮耗污染型畜牧业发展结构,转变粗放的畜牧业发展方式,依靠 畜牧业发展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渴望旅游消费升级群主要在城市。这些人的生活状况是工作有保障。但生活在城里成天面临吸收的污染空气,食用的有污染的食品而黄龙山区的优点是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远离污染,食品安全健康。缺点是交通不便产业落后,收入低下,现代特色畜牧业就是优势互补,让城市游客花钱购买山区的贫困农民生产的绿色畜产品这样既能满足城市吃绿色放心健康畜产品的问题,有解决了山区贫困农民收入的问题。

3 黄龙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应具备的条件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安全型的畜牧业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健康环保型畜牧业,建设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黄龙生态畜牧业的转型应该是生态型畜牧业与良种业、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安全化、市场化、优质化、高效化和持续发展化有机结合。生态畜牧业要以森林生态放养,果园生态、围栏和动物循环农业养殖为主的“天然富氧运动,食草补饲防疫设施机械信息”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基本要求,有让畜禽回归自然,充分运动,才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才能生产健康产畜产品,逐步推广优质牧草如:菌草等青粗饲料饲喂畜禽,不仅极大节约粮食可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设施机械信息以经济实惠的原则给畜禽提供简易方便,实用的养殖设施同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物力和资源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目的。通过推广这种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为我县生态旅游提供的安全、健康、环保的动物产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通过上山,进沟,入林发展规模化生态型绿色畜牧业,最大限度的防范疫病风险,保证动物食品的质量安全,动物食品的主要来源于草食动物,以草为主的饲养方式生产的牛羊肉、牛羊奶和生态放养猪,鸡、鸡蛋等,生态放养的中华蜂蜜。

4 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兴办家庭牧场是顺利实施生态畜牧业的技术保障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2篇

关键词:沁水县;畜牧业;发展措施

沁水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之间,具有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和适宜的农牧业发展条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畜牧业认识的逐步提高和各级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沁水县到2016年底,全县畜禽存栏分别达到:猪61384头,鸡1546566只,牛3005头,羊287084只,兔20107只,蜂43596箱,畜禽出栏分别达到猪80501头,鸡6860426只,牛2026头,羊214372只,兔41095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8857t,禽蛋产量达到5501t,蜂蜜产量达到1092t。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0719.6万元,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1.6%。纵向比较,近年来沁水畜牧业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横向比较,沁水畜牧业仍处于落后地位,离现代农业对畜牧业产值必须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畜牧业在沁水国民经济和大农业中还处于弱势地位,沁水畜牧业要真正实现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主席就指出“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国民经济”。畜牧业在的发展水平和在大农业中的经济比例,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农业实现化,关键在于畜牧业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需求出发,重新认识沁水发展畜牧生产的战略意义。

1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可行性

1.1资源条件

沁水县是山西省畜牧资源大省,全县21万人口,拥有耕地45万亩,森林资源198万亩,天然草地174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全省第一,年可产粮食1.2亿公斤,农作物秸秆3.6亿公斤,天然牧草10.6亿公斤,饲草饲料资源非常丰富,加之沁水地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无论发展大型集约化养殖,还是发展千家万户农户养殖,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条件。

1.2市场条件

“畜牧业是一个不朽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沁水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之间,境内环境优美,远离工业污染,是中国绿色生态示范县、中国蜜蜂之乡,生产的畜产品(蜂产品)纯天然、无污染,深受顾客青睐。特别是沁水的黑山羊和沁水的蜂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国内更有竞争力。1.3政策条件畜牧业历来是党和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优势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沁水县县委政府更是将畜牧业生产作为沁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为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2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沁水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主体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无工不富,无农不稳,近年来生猪供需与生猪价格对社会物价及国民经济的影响,充分证明了畜牧业在大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肉、蛋、奶等畜产品作为人类食品和菜篮子的最重要的组成,其发展意义更为重大。沁水地处山区,土地瘠薄,无灌溉条件,发展种植业先天条件不足。但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尤为重要。

2.2有利于沁水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在当前农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以玉米为主的主要粮食作物供过于求、价格的大幅下滑、农民种植效益大福降低的背景下,沁水县可以在充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的基础上,改种粮为种草,以种促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互相促进,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发展三元农业经济,实现沁水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3有利于沁水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是可以有效地促进粮食转化,减缓粮食阶段性过剩压力和提高粮食作物种植效益。二是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农副产品资源、树枝树叶等林产品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了对农业资源的多次利用,形成多层次利用农业资源的高效格局。三是通过利用荒芜耕地、边远耕作不便耕地、低质低产耕地开展人工种草发展畜牧业,做到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潜力。

2.4有利于沁水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畜牧业投资小,见效快,非常适宜贫困农民发展和经营。沁水县地广人稀,草地资源丰富,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移民搬迁政策的逐步深入,沁水有大量的山庄和土地荒芜,为沁水农民发展家庭小牧场和小规模养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土地资源、场地资源、饲草饲料地资源。

2.5有利于沁水生态环境保护

一方面,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绿化了荒山,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畜牧业生产为农业种植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即延缓了长期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地质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达到了水土保持和增产、增质、增效多重目的。

3沁水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3.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抓住难得机遇,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现代畜牧强县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机制支撑,建立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

3.2结合沁水县草地资源丰富

市场对牛羊等草食畜牧业产品需求旺盛的特点,依托沁水“中国蜜蜂之乡”、“太岳黑山羊农产品地理标志”、“沁水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优势,在适当发展猪、鸡等食粮型畜牧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好以牛、羊、蜂为重点的草牧业发展。

3.3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沁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支撑,全面提升沁水畜牧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化饲养,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等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沁水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3.4进一步健全畜牧业发展政策和激励机制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3篇

【关键词】现代高效畜牧业 现状 利弊条件 对策建议

近年来,门源县按照省州委的部署,以实施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壮大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形成了很多好做法、积累了好经验,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可喜变化。当前,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总结高原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大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努力在探索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牧民群众增收三者共赢的路子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1.门源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门源县自实施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以来,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和联户经营小组,大胆探索以牲畜、土地折价入股,草场随畜计价流转,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的股份制经营模式,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劳动力的合理分工流动,形成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肉牛养殖、牛羊育肥、劳务输转等产业,不仅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场压力,实现了草畜平衡,而且使畜牧业从单纯的抓生产、抓种养向产供销、牧工商、种养加一体化转变,提高了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牧民收入在草场土地牲畜资产股分红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渠道增收。试点工作以来,共封育草场5.4万亩,治理草场160万亩,牧草综合利用率提高10%,种植饲草14万亩,核减草场超载畜4.5万个羊单位,扩增舍饲圈养6万头只。2011年,全县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建设和集约化经营村达104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5%;参与农牧户1万户,组建专业合作社137家,通过入股、租赁、合作等方式整合流转耕地5.8万亩、饲草料基地1.5万亩、草场129万亩,入股牲畜16万头只,转移输出劳动力1万人。全县参与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建设和集约化经营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658元,较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67元。

2.门源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2.1 门源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一是传统优势,长期以来,生活在门源地区的各族农牧民,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孕育了醇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饲养经验,对发展畜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积极性;二是依托227国道和县内三纵三横的公路交通网及兰新铁路第二复线开工建设的地缘优势,有着向外拓展畜牧业产品的优越条件;三是具有丰富的草场资源,全县共有各类草场面积68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583万亩,全地区耕地面积60万亩,其中县属45万亩,存栏各类牲畜56万头(只),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四是自治县水源质量好,无污染、无公害,肉奶品质高,可实施牲畜优质品牌战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五是结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确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政策措施,给我们带来了发展高原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的良好机遇;六是近年来门源县畜牧业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品种改良为主,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提高畜牧科技水平,逐步建立牲畜品种良种化,畜种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防疫体系网络化,产品营销市场化模式,推动我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过实施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壮大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2 门源发展高原现代高效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门源县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合作社管理经验不足,服务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待提升;牧民科学养畜技能不高,舍饲半舍饲养殖水平有待于提高;集约化生产,股份制经营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发展依然缓慢,表现为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就业出路受限、农牧民增收困难;长期以来传统生产方式下形成的粗放经营造成草原畜牧业资源衰竭、人畜、草畜、林畜矛盾突出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转变等。

3.门源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培育发展门源特色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利用好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发挥生态优势,凸现生态特点,打好生态品牌,做好生态畜牧业这篇文章。

3.1 狠抓组织领导,促进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顺利推进。

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一个领导联系、一个部门负责、一个政策扶持”的长效工作机制,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社,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推行县、乡领导包点包村制度和部门帮扶制度;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兼顾、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相互配合,积极参与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4篇

[关键词] “三牧”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66-01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塔城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辖塔城市、额敏县、乌苏市、沙湾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畜牧业是塔城地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区共有天然草场1.0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4%,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580.58万亩。2016年末全区牲畜存栏510万头只,同比增长1.12%,能繁母畜382.5万头只,同比增长1.12%,良种畜448.8万头只,良种率88%;出栏各类牲畜480万头只,出栏率95%,同比增长3.99%;肉类总产20万吨、奶类总产24万吨,同比增长 3.47%、同比增长3.72%;牧民人均收入9800元,较上年增长800元。塔城地区牧民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牧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很差,牧区经济发展缓慢。

2 目前制约牧区和牧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性问题

2.1 牧民文化落后,干部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一是牧民长期生产生活在偏远的牧区,受教育、文化条件的限制,造成牧民相对文化培训不够,生产技能差。专业人员技术老化,难以满足基层技术服务的需要。二是畜牧科技人才短缺。现有技术人员培训不到位和老龄化,造成基层技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和技术服务水平不高。三是干部及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畜牧工作条件艰苦,物质待遇低,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2.2 牧区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一是牧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对牧区水利基础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人畜饮水和草原灌溉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用水都存在很大困难。二是转场牧道路况极差。由于缺乏牧道建设专项资金,许多牧道年久失修,不仅延长了牧民的转场时间,而且造成转场安全隐患,全面推行机械化转场困难很大。三是牧民定居配套建设不完善。目前,虽然在牧民定居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牧民也贫穷,牧民定居建设投入不足,欠债多,水、电、路、饲草料地、卫生、医疗、学校、购物、娱乐等配套建设不完善,达不到牧民正常生产生活条件需求,牧民的入住率比较低。

2.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龙头企业拉动不强

一是牧民贷款难。由于大部分牧民比较贫困,加之畜牧业本身放贷风险大,所以牧民贷款比较因难。二是牧民购买力差,牧区畜牧机械不足,同时没有饲草料加工企业拉动,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科学养畜水平很低。三是没有上档次和上规模的畜牧龙头企业拉动,畜产品加工环节落后,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低,畜产品附加值不高,对畜牧业的拉动力不强,牧民致富慢。

2.4草原畜牧I布局不合理,超载过牧,草场“三化”现象严重

目前,全区草场退化面积达3259万亩,沙化或荒漠化面积达1931万亩,分别占到草场总面积的35%和21%。2007年经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测算,我区草场载畜量仅为309.58万头只,比1985年载畜量(715.46万头只)减少了405.88万头(只)牲畜。

3 扶持“三牧”的政策建议

3.1 强化培训,提高待遇,革新体制,为“三牧”发展提供人才和机制保障

一是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提高基层从事畜牧业工作的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畜牧业工作,对在“三牧”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考虑提拔重用或给予重奖。二是加大投入,强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我区现有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同时,通过“绿色通道”,积极引进紧缺人才,逐步满足服务畜牧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三是建议国家提高对聘用人员的待遇,增强其工作积极性,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改变制约牧区畜牧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

3.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改善草场“三化”现象

一是在今后退牧还草项目实施中应提高饲料粮补助额度,满足因草场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后牲畜补饲需求和牧民生产生活需要,改变“围而不禁”的现象。二是加强草原监理和防火工作力度,建设和完善地、县、乡三级草原监理体系和防火体系建设。三是实行以草定畜,合理核定载畜量,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四是对草场灌溉补播改良给予补助,提高牧民参与改良草场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产草量,成效明显的给予奖励。

3.3 加强畜牧科技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一是投入引导性补助资金。提高良种畜的补助标准,扩大良种畜的补助范围,提高牧民参与品种改良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给予饲草料种植补助,调动牧民种草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畜牧业技术推广力度,解决畜牧业技术推广缓慢,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四是在国家加大牧区干部素质和技术人员的专项培训中,将牧民生产技能培训列入培训规划的重要日程,强化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3.4 加强政策性倾斜,增强企业对畜牧业的拉动,不断增加牧民收入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5篇

目标任务:在稳定牲畜存栏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出栏育肥畜比例、大畜比例(主要在农区提高牛的比例)、母畜比例、良种畜比例。以加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改进饲养管理方式,加大“良种、良法、良料、良舍”为中心的养殖技术开发利用,提高个体单产和畜产品质量为主要措施,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畜产品品牌,改变畜产品的销售方式,促进畜产品销售。以牧民定居为基础,种养结合,积极抓好牧民劳务创收,多种经营,努力实现畜牧业增产增收。全县畜牧业为农牧民人均增收的贡献额在93元以上

(一)转变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

立足实际,依托饲草饲料和农副产品优势资源,按照自治州确定的“东经西牧”发展战略,科学布局畜牧业优势区域。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草原畜牧业要进一步完善牧民定居配套建设,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业,逐步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方向转变。农区畜牧业要积极倡导健康养殖,推广标准化舍饲圈养和规模化养殖,逐步实现“人畜分离”、“场村分离”;要突出抓好牛羊育肥增值,稳步发展奶牛业,提升畜禽产业化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示范,带动全县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

(二)强化牲畜品种改良,促进优质高产高效

继续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广优质冻精冷配改良,通过冻精补助,强化竞争机制,大力培训提高改良员技术水平,扎实完成牧区引进优质新疆褐牛种公牛20头、农区冷配改良黄牛4900头工作任务。依法加强对公牛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种公牛档案,强制去势农牧区土杂种公牛,实现农区无公牛、牧区无土杂种公牛的目标。

依法重点加强对引进的各类种公羊的审查和管理,防止引进不合格种公羊导致优良遗传资源流失。要积极引导农牧民引进优质肉羊品种,推广应用杂交改良技术提高肉用羊生产性能;继续支持细毛羊核心群养殖户引进细型或超细型细毛种公羊,改良提高核心群细毛羊品质;引进优质白绒种公山羊改良绒山羊,提高绒毛白色纯度和产绒量。

(三)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层层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完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动物防疫一票否决制。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全面控制和及时扑灭的方针,坚持强制免疫和自主免疫相结合,按照政府保证密度、部门保证质量的原则,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要认真按照国家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调整意见》精神,做好春秋集中免疫和月月补针工作,切实做到强制免疫率达100%,实现“春秋免疫、月月补针、免疫常年化”。要加强免疫监测预警,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从今年开始,县兽医站将对免疫畜禽进行两次免疫效果监测,并及时监测报告。积极开展疫情测报工作,疫情测报信息上传率达到100%。积极开展畜禽标识工作,努力提高畜禽标识率,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其疫病溯源系统。要加强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工作,动物防疫卡发放率达到100%。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继续推进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动物防疫体系。20*年要全面完成县级兽医机构改革和人员配置工作,完善基层站“三权归县”后的考核管理工作机制,完成25名村级防疫员的设置和培训工作,建成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监督网络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依托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对5个乡镇场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改扩建,配套动物防疫检疫设备和自动化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改善办公服务条件。同时,要认真按照自治区乡镇畜牧兽医站项目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设计和建设。此外,要认真做好县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保证项目建设按期完成。

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规范活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今年,完成新建昆得仑牧场活畜交易市场、安乡里格乡牛羊定点屠宰场建设任务。同时,认真执行“活禽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积极完成禽类屠宰点与活禽交易市场的分离工作。年底前,将活禽经营市场迁出人口密集区。

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监督,落实市场准入制度。要严把市场准入关,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产地检疫、活畜交易市场、牲畜定点屠宰场、乡镇集贸市场、畜产品加工游戏运输领域和餐饮业的畜产品管理等工作上,依法严格根据自治区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产地检疫工作。

切实抓好兽药、饲料监察、种畜禽管理、奶业管理、动物诊疗、疫情监测等监督执法工作。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动物疫情体系管理规范》,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四大慢病”和国家规定的其它动物疫病常规监测工作,随时掌握疫情动态,有效指导动物防疫工作,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四)抓好草原生态保护系统工程建设,切实做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切实抓好以草定畜工作。20*年,在完成草原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草畜平衡实施办法,逐户核定载畜量。从抓牲畜转场入手,统一牲畜转场时间,建立转场卡制度,牲畜转场时设卡重点核查牲畜头数,确保以草定畜工作顺利进行。以塔秀乡为草畜平衡试点乡,探索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加大对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为草原畜牧业创造条件。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最后落脚点是定地先定水。要积极争取政策倾斜、项目资金,进一步改善草料基地灌溉条件,着重抓好天然草场改良、人工草料地建设,推广优质牧草、高产饲料玉米种植,调整优化牧区已开发草料基地种植结构,新增苜蓿等饲草料作物面积8000亩以上,为保证草场禁牧、休牧打下坚实基础。

要把实现以农区秸杆为主的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和为牧区补充饲草料作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农区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强化对牲畜饲养、改良、繁殖、防疫和饲草料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配套和应用。继续推广青黄贮制作技术,采取州、县补助措施,完成制作青黄贮饲料3.5万吨。

要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展草原虫鼠害防治,有效保护草原资源。年内计划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33万亩,鼠害防治面积5亩。

要加强草原监理和草原防火工作。加大草原监理工作执法力度,坚决查处顶风违法开垦草场、肆意采矿破坏草场的案件,及时处理各类草场纠纷,积极防范矛盾激化造成群体上访;对草原野生药用植物继续进行全面封育,严厉打击各种乱采滥挖行为;进一步规范征占用、临时使用草原管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程序和权限办理各类征用、使用草原手续,妥善安置牧民生产生活。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草原防火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草原防火监测防控水平,确保年内不发生重大草原火灾。

(五)认真实施好畜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效益

依托项目,切实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一是要完成退牧还草项目10万亩休牧建设,依托退牧还草草地补播改良项目,完成12000亩人工草料地建设,扩大草料储备量,降低牧民生产成本,减少牧民草料购进量和资金投入量,减轻牧民负担。二是充分发挥世行项目小额贷款作用。今年,力争完成世行贷款项目年度报账计划,指导农牧民用好这笔周转资金,把资金用于购买良种牲畜、育肥增值、修建暖棚圈等发展生产上。三是认真落实退牧还草陈化粮折现补助政策。今年我县陈化粮折现共计735万元(含前两年未兑现补助款),资金量较以往大很多,因此,一方面要把补助资金用于购买充足草料,确保草场“退得了、休得住”,保障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牧民把能够剩余的资金投入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来,发展壮大畜牧业规模。

(六)抓好科技兴牧工作,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要把畜牧业培训工作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常规工作来抓,采取课堂集中授课、生产实践、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参加、举办畜牧系统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等培训班,实现畜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轮训,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对农牧民推广普及专业知识,增强农牧民致富增收能力和转移就业本领。

推动养殖协会工作。20*年计划扶持2—3个养殖生产者协会进行示范。通过协会组织开展生产活动,切实解决会员的生产实际问题,帮助协会推广新技术,建立信息网络和购进种畜等。同时,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加快经纪人队伍建设,从市场营销渠道、饲草料采购、协调养殖贷款等方面给协会会员带来方便和实惠。

继续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以新疆绿牧源肉业有限公司、明源牧业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积极培育以哈日布呼镇为中心的牛羊肉生产基地,通过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发展订单畜牧业生产,带动辐射全县牛羊育肥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扶持疆内外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建厂。以现有的活畜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等基础设施为依托,积极发挥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农牧民经纪人、协会带头人的作用,大力促进畜产品物流业发展,推动畜产品营销。努力争取创建无公害牛羊肉畜产品品牌,巩固“萨帕乐”牌细毛羊品牌地位,扩大牦牛肉生产规模和提高无公害牦牛肉品牌知名度,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畜产品加工产业链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我县畜产品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

大力推广牧业机械,促进草料加工。采取措施,引导农牧户购进秸杆青贮收割机、割草机、牧草打捆机、粉碎机、牧草松土补播机等畜牧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大力推动草料生产、加工技术的应用,促进饲养方式的变革。同时,按照州补助80%、县补助10%、农户自筹10%的政策,购进挤奶器3台(哈镇、安乡、呼场各1台)。

(七)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考核机制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6篇

[关键词] 云南省 畜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62-01

云南省位于我国南部,因其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具有良好的畜牧业发展优势。因为云南省的纬度较度,但海拔较高,我国的云贵高原就位于此省,这都使得云南省的自然环境与它地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云南,冬暖夏凉,夏天没有过高的温度,冬天没有过低的温度,四季如春,四季常青,为动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外,我国云南省还是一个动物资源丰富的活分,这里的物种丰富,利于云南省开展地方特色的畜牧业。比如说滇南小耳猪、弥勒红骨山羊等等。因此,本文将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对其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云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1.云南省畜牧业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一直以来,国家认识到云南省进行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并对其进行政策性的支持,我国云南省的畜牧业在国家与地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云南省的畜牧业产值在十年间实现了将近270亿元的增长,实现了三倍增长。但是,在2008年度与2009年度因为受到国际经济市场环境动荡与禽流感的影响,云南省畜牧业的产值出现合理性下降。总体来说,云南省的畜牧业发展较为平衡。特别是近几年了,国家和地方加大了对云南省畜牧业的重视,使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就目前情况来看,云南省的畜牧业已经为其农民增收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2.云南省畜牧业的地方特色逐渐明显

云南省的气候环境具有其地域性,这对于云南省的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很大。近些年来,云南省畜牧业的地方特色更为明显。比如说,云南省的红河地区以猪肉为主要的畜牧产品,一个地区的猪出栏率就占到了云南省的一半左右。而大理的牛肉与羊肉也大约占据了云南省的五分之二左右。

二、云南省畜牧业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云南省作为我国的畜牧业大省,在其快速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影响云南省畜牧业的快速进步。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畜牧业的总量不足

与其它省份的畜牧业发展,云南省在国家与地方的共同努力促进之下,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畜牧业的发展实力却远远不如其它省份。从宏观角度来看,云南省的畜牧业的总产值在国家畜牧业的产值比例当中占有较小。与自身的畜牧业产值相比较,云南省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提高,但是,其在国家畜牧业当中的比例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提高的现象。在我国所有的畜牧省份当中,云南省位列十五,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之所以说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因为云南省的自然条件较其它省份优越,其产值没有达到相关任士的期望值。近些年来,国家对西部进行有效开发,云南省应当将此作为契机,发现并利用、发挥云南省畜牧业的价值,使其总量得以提升。

2.畜牧业与其它相关行业的关系不平衡

在众多的行业当中,与畜牧业关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当地的农业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种植业是畜牧业一部分的饲料来源,畜牧业是种植业的重要经济来源和养料来源,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依存。而在我国云南省,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这种关系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种植业作为饮料的提供者,保证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畜牧业当中的天然肥料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有用资源的无理浪费,更使种植业成本提高,从而损害到畜牧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三、加强云南省畜牧业的对策分析

1.加大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力度

云南省的畜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比如说红河、曲靖、昆明、大理,这些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比较繁荣,而其它地方的畜牧业发展并不尽人意,且云南省的畜牧业总产值有待提高。这就使得云南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畜牧业生产基础的建设工作,帮助畜牧业主进行专业动物养殖基地的建设,使其养殖规模得到扩大,养殖水平提高,加深自动化程度,以此来实现畜牧产品质与量的双重提高。除此之外,各地区之间要加强联系,发挥合作精神,加强管理与交流,使云南省各地区的畜牧业可以得到共同进步。

2.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

猪,是云南省畜牧业当中的关键分支,在云南省的畜牧业当中占有主体地位。这也就使得云南省的畜牧品种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因此,农业部门应当引导畜牧业主进行养殖品种的丰富,在不影响猪的养殖前提之下,根据各地区的养殖环境与条件,对养殖物种进行合理的增加,使牛,羊等畜牧分支得到强化。也只有这样,云南省的畜牧产业结构才能得到优化升级。

3.协调畜牧业与种植业

加强对云南省畜牧业主的生态观念培训,使其明确生态农业存在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的畜牧行为,在接受种植业的服务之后,要对其进行反补,以此来降低种植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互利双赢。也只有这样,云南省的畜牧业才能在种植业的良好配合之下健康长久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云南省具备进行畜牧业发展的天然自然环境,也因此成为了国家与地方重视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本文从云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云南省畜牧业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条对应对策。希望我国的农业部门加强对云南省畜牧业问题的重视,督促其尽快解决发展中问题,实现畜牧业总产值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廷继.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牧业通讯.2010(19)

[2]涂小丽.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3]鲁俊.关于加快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吉林畜牧兽医.2010(09)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7篇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西部草原畜牧业

中图分类号: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1-0118-10

一、生态畜牧业理论和实践

中国现有264个牧区和半牧区县(旗),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12个省区,土地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0%,大多处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生产和社会文化功能极为重要,一直被认为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维系我国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近十年来,我国“三牧问题”(牧区、牧业、牧民)也比较突出,表现为:草原生态持续退化,牧业成本不断增加,牧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牧区贫富差距正在加剧。“三牧”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上一些人为因素[1],中国西部草原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可供牲畜食用的优良牧草比例减少[2]。草原生态退化直接影响到牧民们赖以生存的畜牧业发展。如何既能保护好草原的生态又能提高西部草原上的牧民们生活条件是很多专家学者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国内的学者们普遍意识到对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草原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有利于牧民们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规模沙尘暴的出现。但现实情况是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并未做到实处。杨德亮指出,一些地方领导,误把资源优势当成产业优势,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招商引资使得牧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这些开发不仅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条件,反而加快了草场资源的退化和沙化。根据杨德亮的报告,青海省祁连县在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和小煤矿整治政策背景下,2004年西部矿业公司正式收购兼并了祁连县多隆煤厂。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采金活动在20世纪 80年代初恢复, 80年代后期采金达到顶峰,过度采矿致使祁连县方圆十几公里散落着一堆堆的石头,遍布着一个个大坑,湿地迅速恶化为沙石滩,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型破坏[4]。学者达林太和郑易生指出:“工矿产业采挖和开发是近20年来日益加剧草原破坏因素。草原牧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稀土、铜、铅、金、银等许多矿产储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开发商追逐利润,纷纷到草原开矿产办公,当地政府为了尽快脱贫致富,‘肥水快流’,大、中、小型项目一起上, 还大搞招商引资,开发和掠夺资源。这些项目有许多是一哄而上,并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经济评估论证,因而带来许多生态环境灾难。工矿企业开发,首先要占用大量草场土地,其次工矿企业要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污染牧区宝贵的水源,对大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如氟化物污染可使牧草中毒,牲畜得氟牙病死亡,由于废水,废气的污染,土壤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也影响了植被的演替,矿山大量剥离物和废渣推积也污染环境。工矿业开发要破坏草原植被,土地塌陷,水土流失等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有些根本无法恢复。”[5]

除了尽量减少对草原矿产的过度开发,为了避免对草原造成更大的破坏,学者杨德亮倡导实施“生态购买”,通过国家购买生态,把牧民实行地域性转移,进而减少人类干扰 ,减少放牧,从而实现植被、 地表水、 地下水等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良性循环。他指出生态移民一方面既保护了自然生态草原的自我平衡,又有利于牧民改变生产模式,实现致富。但是,许多学者反对这种观点。杜发春以青海三江源为例指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了退牧还草及生态移民方案,要求牧民搬迁后对草场进行禁牧,使草场休养生息,自然恢复。但由于没有专门的草场管护人员和足够维护资金,导使禁牧草场超载无人监管,加之禁牧草场不是连片集中,而是呈镶嵌式分布,部分以草定畜的留居户跨区放牧、侵占草场现象也屡有发生, 并没有真正达到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目的。另外移出的牧户多以老年牧户、无畜/少畜户为主 , 分别占移民户总数48.5%和 68.3%,牲畜多的、中青年牧户普遍不愿移民,因此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很难实现。

在对一些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后,国内的一些学者对牧民实行迁徙,控制牲畜的做法持怀疑态度。生态移民的措施是基于“平衡理论”的假设,即生态系统是平衡的,系统的不平衡是由于牧民的牲畜过多和过度放牧引起的。但国外的一些学者比如Ellis和Swift提出了“非平衡理论”,认为草原生态系统并非是平衡的,简单的控制牲畜和将牧民迁移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草原的生态平衡。奥巴等总结了平衡与非平衡生态系统最根本的区别。(见表1)。学者王晓毅,张倩和荀丽丽在《非平衡、共有和地方性——草原管理的新思考》一书中指出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两个理论“平衡理论”和“非平衡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平衡理论”依靠一个固定统一的承载力,不适合多变的放牧系统,从而制约了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而“非平衡系统理论”强调放牧影响不是特别重要,对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指导也有局限性。

国内一些学者根据“平衡理论”提出牧民定居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使牧民定居下来既是牧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护草原的很好措施[6]。但根据“非平衡理论”,使牧民定居并不能真正达到保护草原的目的,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牧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是游牧,逐水草而居,从人类学意义上讲,单方面的要求牧民们放弃自身传统的文化体系,是对人类文化多元性的一种变相压迫。因此如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游牧文化,又能实实在在地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和维护草原的生态是一个新的挑战。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对如何发展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参考性的理论框架。大卫·皮尔和科里·特纳在《Economic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一书中探讨了“资源环境经济理论”。根据大卫·皮尔和科里·特纳的定义,该理论强调科学地处理产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立足于资源与环境的现状,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颜景辰提出在传统畜牧业粗放、链短、低效的情况下,资源环境理论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进而论证了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可行性。生态畜牧业结合了市场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充分体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衔接[7]。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 吸收现代科学技术, 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 合理搭配, 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 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型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型动物养殖业、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8]。学者雷华和穆晓峰提出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四个类型:(1)资源配置型,进行畜牧业季节性生产。(2)多级利用型,在养殖技术中, 通过食物链循环, 实现物质能量多级利用, 以增加物质产品产出量。(3)综合利用型,利用塑料大棚配套生产技术。(4)系统调控型,依反刍家畜 (牛、羊) 瘤胃微生物酶之功效, 充分利用粗纤维饲料和非蛋白氮之生物学特性, 通过秸秆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 利用 3/4 的秸秆、糠、麸、饼、渣及牧草等光合产物, 饲喂反刍家畜[9]。

尽管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面临很大挑战,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理论框架和科技支持,但近年来根据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畜牧业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是一个指导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国家层面提出了一整套针对藏区实际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支持政策,对于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8年起青海省开始在三江源区试点以合作社为载体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国家政府给予农牧民一定的补助, 支持和鼓励冬春草场人工饲料基地的建设、 对草原围栏、建立牲畜暖棚圈、 免疫注射等等,实现标准暖棚舍饲养畜、 人工饲草料种植储藏、 围栏草场划区轮牧、水电路条件配套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体实现了人居有住房、草地有围栏、 牲畜有棚圈、冬春有贮草的目标 [10]。

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年9月1号的项目研究报告,从2008年起青海省牧区7个县逐步实施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以合作社为平台,努力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探索出以门源县苏吉滩乡苏吉湾村、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河南县优干宁镇吉仁村为代表的以牲畜、草场作价入股,实行股份制经营为特点的模式;以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为代表的以分流牧业人口、草场合理流转、大户规模经营为特点的模式;以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治多县治渠乡同卡村为代表的以联户经营、分工协作、优化畜种畜群结构为特点的模式。

2010年青海省在总结试点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3年时间,在牧区30个县的883个牧业行政村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全覆盖。2010年5月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各试点地区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开始落实农牧厅下发的《关于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11]。2011年7月青海省政府批复同意了《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海南州的主要做法是率先探索和推广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引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生态畜牧业对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的转型具有参考性,但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以下是一些学者们对中国西部畜牧业转型以及实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可行性提出的观点。

二、草原游牧文明与畜牧业经济转型

中国西部牧区和生活在西部的牧民在一些影视媒体中被刻画出一幅贫穷落后和无知的印象。国家对西部的整体建设概念是“发展西部”,其中蕴含在背后的哲学理念中不免带有以人类的不断进步为前提的单向线性历史观,将传统的游牧文化视为是不适应时展趋势的。在如今中国大力市场化和经济化的整体时代背景下,从单纯的经济收入视角看,西部牧民的生活方式是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然而,从深层次的哲学意义上讲,落后与否不能简单的从经济收入来衡量。在思考如何发展中国西部牧区的解读过程中应警惕“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能简单的将西部草原游牧文明安置在整个文化体系的底端。相反,应充分反思草原游牧文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重要性。

西方社会科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反思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哲学理念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本土生态知识的价值日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并且得到主流学者的充分认可。学者王晓毅,张倩和荀丽丽综合了西方学者对本土生态知识不同的定义后,总结出:“本土生态知识是一套关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实践与信仰的累积性的体系。它在人类适应性生存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在文化传播中代代相承。它是关于生物和其他环境现象的一种地方性知识,也是一种当地人的本土实践,更是一种凝结于人们关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观念中的信仰。本土知识是长期存在于某一地区的知识总体,这种知识关系到传统的规范和社会价值,也关系到引导、组织和规范他们的生活方式并赋予其生活以意义的精神结构。”[12]他们进一步指出本土生态知识是一种知识-实践-信仰的复合体。从实践经验知识的层面上看,牧民们对他们祖祖辈辈所生活的草原环境里一系列关于生物、土地、自然景观等等都有着深刻的认知。这种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并不亚于教科书上科学家们所列出的知识结构,是历代牧民实践总结的实地知识,具有宝贵的实际科研价值,并不是一套落后的知识体系。当地的牧民们对长期生活的草原干旱气候,变化不定的雨量有着敏感的认知。并且他们会根据不同季节、养分质量,地形与海拔、方位、生态区域和植物群落、颜色、土壤性质、水质水量、距离营地的远近等要素对草原加以细致入微的分析。与之相应,牧民对草原植物也依照其生长周期,对牲畜的适口性、出芽早晚等因素有着详细的分类。对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牧民们,草原不是简单的被植被覆盖的土地,而是蕴藏着各种宝贵的自然知识,并且载畜量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变量而不是一个恒定的绝对值。具体丰富的经验知识经过总结后,可以更好的帮助当地的牧民进行冬夏季草场的迁徙,对牲畜进行管理和适度调整。草原牧民们的生产习惯事实上非常吻合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生态的“不确定性”。

草原游牧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并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效益去衡量。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年9月1号的项目研究报告内容,有部分学者认为当地草原牧民偏重于宗教观引导和自然规律性感悟及其传承,而缺乏理性。该项目研究报告同时指出对待宗教文化应需持尊重的态度。游牧生产方式是孕育藏传传统文化的土壤,藏传佛教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藏族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是牧业社会的一个文化载体。从抽象层面讲,宗教是一种宇宙观,是当地牧民对本土生态知识体系中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指出宗教是一种本土知识体系。本土族群的文化内核通常体现在宗教仪式上。藏传佛教的教义认为自然是神圣的,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这种核心理念价值是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牧民们积极地参与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可以为牧民的畜牧生产和当地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存提供一个很好的文化价值体系。

另外,草原牧民群众有经营畜牧业的丰富经验,比如青海省的藏族和蒙古族牧民群众长期生活在环境艰苦的草原牧区 ,世代从事畜牧业生产,积累了一整套经营管理草原畜牧业的丰富经验 ,这些是中国发展畜牧业经济的主要实际操作知识。但一般来说牧民们对土地退化理解为不可避免的土地老化过程,或者认为只是暂时的可逆转的现象。因此牧民们可能缺乏必要的动机来重新认识草原,需要新的知识结构的补充。总体来说,牧民们缺少相应的文化科普知识,这对发展生态畜牧业不利。因此需当地政府应在结合当地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对牧民们进行一些关于生态畜牧业知识结构和理论背景的科普宣传。政府如何对牧民们进行科普教育需要一个科学、 完整的培训方案,一些专家学者可以对此进行实证性的探讨研究。根据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报告,青海省科技厅已在贵南草业公司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技术服务体系,开展周边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果洛新村、同德县的2个移民村,贵南县的2个移民村的牧民480人次,牧民群众从事生态畜牧业的信心明显增强。

三、关于人工种草和围封草场的争议

青海、内蒙古、新疆三省区的牧区分别占本省区土地总面积的96%、66%和50%。甘肃、宁夏的牧区面积各占本省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西北牧区基本都地处陆地边疆,是大量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在广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鄂温克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总体来说牧区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条件较为复杂,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尤为脆弱。国家在大力发展牧区经济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政策,然而一些学者对一些具体的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性意见。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人工种草和围封草场的争议性较大。

1.西部牧区人工种草的可行性

学者周海虹和陈玮都提出鼓励农牧民从事高效农业、养殖业、种植业等,进而提出鉴于西部地区的饲料生产能力差的实际情况,人工种草是解决畜草矛盾的根本措施之一,只有通过播种或补种优良牧草的办法来改良草原,并培养人工或半人工草场, 通过灌溉、施肥以及防止兽害和虫害等办法提高草原的生产能力。陈玮认为人工草场可大致提高产草能力8倍,在其他条件同样的情况下 ,草场的载畜能力也按同比例提高,每单位牲畜所需草场面积则按比例降低。王功民也指出通过试点建设初步形成的以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为代表的依托退耕还草建植人工草地,发展种草养畜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2009年8月中旬青海省启动了“青海省种草养畜及有机畜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天然草原过度放牧的问题和传统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进而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产量。该项目总经费1030万元,科技资助经费540万元。其中一个专题就是在适宜的地区建立主要依靠种植人工草地,加工草产品。项目拟在青海省的农牧交错处(同德、贵南等)和适宜种植人工饲草的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将牧草就地加工,力求种草。项目初步设计种植15万亩各类饲草料生产基地,加工牧草12.5万吨,可为22万个羊单位提供1年的饲草量,有效减轻项目区及周边地区300万亩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截至2009年12月,共建成5.8万亩人工草地,相当于116万亩天然草地产草量,或7.7万个羊单位1年饲料量。120饲草资源置换模式在三江源地区建植优良人工草地可以为当地的牧民们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尤其是在天然牧草极端缺乏的冬春季节为畜群提供饲草。

然而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由于中国西部牧区的土壤条件较为脆弱,不宜过度开垦种植草场。学者刘红梅质疑了人工种植草场在西部牧区的可行性[13]。西部草原的土层较薄,土壤沙砾含量重,极易引起沙化,因此人工种草需要非常谨慎。在中国西部高原地区比如三江源地区,人工种草会导致土地沙化,种的草也会很快退化,因此绝不能仿照农业区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这会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进一步的破坏。朱宗元也指出:“目前牧区草原的自然条件不允许大面积种草,也不允许大面积开荒。从长远来看,舍饲会对常年放牧的羊的羊毛和皮草质量造成影响。人工草场需要灌水,而草原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可开采的地下水中,动储量不多,因为草场均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少,流域面积也小。地下水资源为静储量,过度开采会导致水资源枯竭。”

2.围封草场的实效性

在国家实行生态移民的过程中,一些草原出于保护的目的,被人为的围封。但围封草场需要考虑到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围封应根据草场的类型和退化的程度及草场的利用方式而异,封育可采用围栏封育与人工管护封育相结合的办法,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是围封的越多就越好,也不是所有牧户把其承包的全部草场都围起来就能达到保护草场的目的。实施退耕还草和生态移民后,大量草场的管护问题也颇为棘手。由于被围封的草场缺乏监管,并未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畜牧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些自然科学家论证了事实上轻中度放牧对植被有促进作用。首先,在轻牧条件下,放牧吃掉植物的枯枝烂叶,使得植物在生长季节,尤其是后期仍能保持较旺盛的光合能力,维持自身消耗,促进植物在后期的生长[14]。其次,适中的周期性的放牧可以降低群落中优势种在竞争中的作用,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创造潜在的生态位,从而增加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通过连续移走植物活组织和减少死亡物质的积累,牲畜发挥着刺激和保持新物质生产的功能,在轻中度放牧条件下,放牧植被比非放牧植被分配更多的资源给活的生物。相反,围封禁牧的草地由于没有有蹄类动物的生态互动,难以实现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缺乏动物对草原的干预,草原土壤中的氮元素循环很难维系,也可能会进一步造成地方优良畜种的消失。

四、牧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西北畜牧业历史悠久,目前西北牧区基本还保留着是游牧半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单纯经营畜产品原料的单一经济结构,加上草原的严重退化,当地牧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较为滞后。学者韩俊指出:“牧区贫困与草原退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草原退化是牧区贫困的重要原因,牧区贫困也促使牧民对草原进一步掠夺,更增进了草原退化,最终形成草原退化-牧区贫困-草原进一步退化-牧区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草原畜牧业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发展基础,畜产品是牧民们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牧区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牧区工作作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诸多原因,牧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浪潮下显得比较薄弱。一些学者分析了在中国西部牧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些主要问题。

1.牧区畜群结构不合理

我国西部一些牧民以牲畜数量来显示富裕程度,部分牧民不愿出栏牲畜,把牲畜作为财富直到养死为止,老残畜比例过大,畜群结构不合理。然而发展畜牧业经济, 需要抓好畜牧品种的改良, 这既是发展牧区经济的前提,也是基础。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牧区的畜种结构和品种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西部青海的7个试点村共淘汰劣质公羊1000余只、公牛500余头,引进藏系种羊1916只、大通牦牛种公牛57头、半细毛种羊70只,使藏羊选育达到4万只、牦牛复壮达到2000头、半细毛羊改良数量达到2万只,从而使畜群畜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根据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报告内容,为了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制定了欧拉羊繁育、选育、饲养管理和生产性能测定。在海北州青海湖农场、刚察县哈尔盖镇察拉村和海晏县三角城西岔村中的76户示范户中开展羔羊育肥工作。共选调陶赛特,优质藏系种公羊36只,与当地1150只藏系羊杂交。在河南县试行了以生产欧拉羊种羊。欧拉型藏羊生产性能得以提高,项目区以欧拉型藏羊为主。然后,一些学者意识到畜群结构的改良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短期内牧民的收入通过畜群结构的调整得以提高,但从长远地角度看,应尽量避免将牲畜往家畜方向改良。学者刘书润提出:“家畜改良的方向有很多问题,家养动物多年后自然退化,投入会越来越高,所以牧民养畜时,隔若干代就要让畜种和野牛、野马、大头羊再配种,是往野了改,不是往人工了改,而现在为了高产引进的是完全不适应当地的外来种。完全舍饲,不让羊掉膘,羊吃得太饱,羊绒会变粗。”

总体上来说,我国西部牧区还需继续强化牧区畜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国家和当地政府应积极配套资金,加大牦牛、藏羊、半细毛羊等品种种畜引进力度,切实扩大改良范围,加快畜种结构调整进程。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畜群改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牲畜往家畜方向改良。

2.西部牧区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

中国西部大部分牧区的畜牧方式科技含量很低,短期内很难真正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用科技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增加畜牧业产业化科技含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引进大量的科技性畜牧人才,和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条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和畜牧工程专业的学者进行沟通,单纯的人文社科专业的学者很难提出真正的解决办法。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而非品牌和科技优势。

3.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辐射面太小

由于西部地区较为偏远,牧区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流通渠道单一,导致牧区的产品未能很好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不少畜产品生产和销售脱节,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缺少龙头企业。牧区与畜产品联系在一起的储藏、加工 、分级 、包装等环节很不健全,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牧民收入的增加。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把优势畜牧业资源开发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的想法。牧民的商品意识和效益观念不强,惜售思想比较严重,认为发展畜牧业的目的不是面向市场销售,因此开拓西部地区畜产品市场的力度不够,西部牧区的畜产品不能及时的对外销售,导致商品化的经营无法有效地实现。

4.西部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滞后的信息系统和市场预测系统不能满足西部畜牧业生产的需要,不利于生态畜牧业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生产。学者郭映义和才让吉指出,目前青海省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共享程度低,在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发展生态畜牧业需要健全的信息资源网络。总体来说,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的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政府部门难以及时分析和甄别信息,不利于生态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学者达林太和郑易生指出,从信息提供量看,西部地区的牧民们缺少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贴近实际、可操作的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当地牧民们主要是靠流动的商人获取市场销售信息。牧区所获得的大量信息是单向性的,缺乏牧民与商贩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这种单向方式的信息传播很难真正解决牧民出售畜产品的实际问题,进而影响了牧民的经济收入。

尽管当前互联网技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着传统媒体不可取代的优势,但短时间内互联网的使用不可能在牧区普及。大量的牧民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购置个人电脑等高端电子类产品,加上大部分牧民对于操作电脑的知识几乎为零,因此互联网信息目前还不能很好的辅助于牧区的经济建设。总体上说中国西部地区的牧民们获得的信息时常是滞后于中国其他发达地区的,这影响了畜产品出卖的价格。达林太和郑易生指出,有关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牧民们基本上是通过口头得知的。和机械维修、金融信贷、兽医服务相关的信息基本上来自当地的业务部门,天气预报主要来自于广播,牧民们很少从电视和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虽然做牧区信息沟通工作的部门很多,但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做得都不是很全面。

5.基础建设滞后

发展生态畜牧业经济需要一定的基础性设施,但目前西部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待改善。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性建施投资,这是保证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些地区进行了试点,比如青海7个试点村已建成了相对规模的牲畜暖棚和贮草棚,修建了牲畜免疫注射栏50处,打水井25眼,铺设人畜饮水管道27公里,建成牛羊集中育肥点2处,购置了压缩式青贮机1台、青贮袋 3000条。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牧民投入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积极性,使试点村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防灾抗灾能力得到了增强,建设养畜水平得到了提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三江源地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事关地区经济发展全局和广大农牧民福祉的交通、电力、通讯、农牧、水利、生态、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这对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个积极作用,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保障。根据中国科学院的项目研究报告,2008年,三江源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2544公里,宁果公路、214国道,109国道等主干公路。此外,以‘五配套’(即包括每户80平方米定居房,120平方米牲畜暖棚,5-20亩饲草料基地,20平方米贮草棚以及草场围栏建设)为重点的草原基本建设和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三江源地域辽阔,目前仍有123个行政村不通公路,部分行政村虽有简易通村公路,但路面条件非常差,只能实现季节性通车。在通讯设施方面,三江源的广大农村牧区,除主干公路沿线外,大部分尚没有通讯设施。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三江源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国家电网覆盖,部分县城都只能依靠地方小水电实现季节性供电,广大牧区则主要依靠家用太阳能电池板部分满足照明和家用电器的用电需求。总之,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当前制约三江源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因素。

五、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出路

1.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下的有机产业

总体上讲,中国西部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传统畜牧阶段,生产效率低下,市场发育水平不高。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同时,政府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应进行可持续生态发展。发展生态畜牧业因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特点,发展不同的生产模式,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年9月1号的项目研究报告,(1)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2)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应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3)生态畜牧业发展应秉持现代绿色有机生态养畜经营方式,避免刺激性激素饲料,做到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低耗,高校转化和循环利用;(4) 生态畜牧业应大力发展无公害饲料基地建设及持续利用技术,充分利用畜牧业资源,气候资源、光能资源、绿色饲草料生产等资源,形成以饲草料基地建设、草产品加工、牲畜的舍饲育肥、粪便废水无公害及归田处理,太阳能利用、畜产品加工及销售的完整循环生产体系和产业链。

一些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前提下建设有机产业区的想法。学者陈月辉指出,西部畜牧业生产的最大优势是没有严重的工业污染, 这有利于生态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对有机无污染动物食品进行产业化。这样既能达到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的目的,又能较大幅度增加牧民的收入。有机产业要求草畜平衡生产、不使用人工合成产品、保持牲畜合理饲养、不破坏生态环境。依照当前世界有机食品的价格,与普通食品相比, 提高幅度在30%以上,在西部牧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生产理论上可以使牧民达到小康收入水平。学者芦清水和赵志平提出一些可行的办法,比如收购三江源区牧民每天生产的鲜奶,利用奶制品加工企业,生产加工成高档婴儿奶粉或其他奶制品。同时还可以利用当地的优质牛羊毛和牲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报告认为,以生产欧拉羊种羊和有机畜产品为核心的河南县初步组建了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与出售,并且开展了有机肥生产研究,寄生虫和幼畜疾病控制技术研究。2009年出售的牛羊肉平均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使从事有机畜产品生产的牧户增收3.7万元,提高了牧民畜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机产业的想法固然很好,但事实是生态畜牧业有机生产的基础性投资巨大,生产成本很高,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不大,虽然有机食品的销售价格很高,但考虑到高成本的投资和目前小规模的市场需求,牧民是否能在短期内实现收入增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青海省兴海县河卡镇在青海省民委的支持下完成了有机畜牧业生产批发基地的部级认证,但由于认证范围小, 年产出规模小, 没有龙头企业进行肉、奶初级产品加工生产, 并未能实现给牧民带来增收的目标。

另外,在发展有机畜牧食品生产的企业时,应注意到牧民和企业之间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契约关系。在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或供过于求时,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往往通过随意降低收购价格或者提高收购标准等方式将利益损失直接转嫁给牧民。学者朱海从企业制度层面提出了组织‘牧民协会’的建议。‘牧民协会’是牧民自发组织的经济合作组织, 既代表牧民的利益与有关有机生产单位发生联系, 又可按照有机产业生产流程去组织有机产业生产。同时朱海还提出了在企业集团现有架构基础上建立有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立董事会和经理部, 作为对外联系业务、对内安排工作的管理机构,另外公司下属层面包括有机产品加工机构、牧民协会、研发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牧民协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低牧民的生产风险,避免企业过度压榨牧民,从而改善牧民的整体经济收入状况。

尽管中国西部牧区构建生态畜牧业下的有机产业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同时这项工程的确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机会。毕于运认为,根据环境洁净程度,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6个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的6个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3个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2个县, 都具备发展有机产业的良好条件,都可以组织有机产业生产。就目前青海各地区的条件,可选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县和泽库县,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玛沁、达日、班玛利甘德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贵南和同德县, 共计10个县内予以发展生态畜牧业基础下的有机产业。李双元以梅陇个案为例, 对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还处于组织化转型、产业化起步、生态化雏形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我国生态畜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都亟需拓展和深化。

美国和欧洲的生态畜牧业下的有机产品生产系统相对较为成熟。比如美国农业发展局(USDA)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详细的畜牧业有机产品生产规则。对于有机牲畜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美国农业发展局(USDA)的报告,有机牲畜必须在放牧季节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饲料必须是纯有机的,不含任何激素和抗生素,另外反刍类动物比如牛羊等,在正常畜牧期必须保证30%的干物质摄取(dry matter intake)是来自草原。欧美对于如何计算干物质摄取量有一套严格的科学计算系统,但这些中国目前的有机畜牧食品生产中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规定。相对于美国的有机畜牧产品的生产条件,中国西部条件较差。中国的有机食品生产系统可以参考北欧冰岛的研究。北欧学者Dyrmundsson指出冰岛的气候恶劣,天然草场由于气候的影响,并不能保证草原的牲畜有足够的天然有机食物摄取,市场上的有机饲料相对较少,成本太高,对冰岛的有机畜牧产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何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保证牲畜有足够的有机食物摄取是一个值得跨领域专家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瑞典学者Lund提供了一个北欧有机畜牧业生产模式图(见表2),该模式图指出,除了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外,生态畜牧业有机生产过程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畜牧产品的生产者应和消费者达成和谐的互动,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牧民能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中国目前西部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市场化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和如何提高产量,而忽视了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对牧民自身幸福指数的关注。许多经验表明,能否让牧民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参与社会发展进程,能否在这个过程中尊重牧民的自主性,自愿性,多样性,创造性,关系到政策及其项目的实际效果。在发展目标上,生态畜牧业建设下的有机产业链是一个长期发展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需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2.发展生态旅游业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增值型”的生态观光旅游型畜牧业,在国家的支持下,地方牧区应大力建设观光型、生态型与市场型相结合的牧业生产基地,探索旅游型和观光型的畜牧业项目,从而提高参与项目的农牧民的收入。与此同时,政府需要警惕过度开发旅游业可能会给脆弱的西部生态造成破坏。

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度开发西部牧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比如青海三江源区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带动当地建筑、金融、通信、娱乐饮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给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三江源农牧民的生活水平。2009年来玉树、果洛两州的游客人数达到19.93万次,旅游总收入9898.75万元,同比增长40%以上。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不少牧民群众因此走上了致富道路。但鉴于极度脆弱的生态系统和难以再生的生态资源,三江源区核心区以及可可西里腹地仍为限制开放区。尽管三江源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项目研究报告指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临诸多问题:(1) 基础设施薄弱。三江源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信落后,加之旅游资源分布相对稀疏,旅游路线长,空间跨度大,可进入性差,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2)环境制约性明显。受高原高海拔的自然环境气候影响,不仅旅游日期短,而且对游客的身体状况也有一定限制,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3)缺乏与旅游业配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条不完整,难以形成产业优势。(4)市场化推进步伐缓慢,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管理性人才短缺。

3.草原保护条例

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草原的保护,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201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了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按照《草原法》的规定,维护基本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核心部分,是内蒙古草原保护的红线。1983年内蒙古就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试行)》。1984年成为正式条例,2004年进行了修订。针对草原乱开滥垦问题,1998年还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则是为了更进一步强化基本草原的保护与管理,其保护力度较以往的条例要大得多。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主要明确了基本草原的划定范围并加大了对草原的保护力度,更好地维护了农牧民利益。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其他西部牧区的草原维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综上所述,尽管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面临很大挑战,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理论框架和科技支持,但近年来根据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生态畜牧业对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的转型具有参考性,但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参考文献:

[1]芦清水,赵志平.应对草地退化的生态移民政策及牧户响应分析—基于黄河源区玛多县的牧户调查[J].地理研究,2009(1).

[2]陈 玮.青海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青海民族研究,1993(1).

[3]青山虎,马宾祥.制约西部边疆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1(15).

[4]杨德亮.牧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不适及社会环境问题——青海祁连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达林太,郑易生.牧区与市场:牧民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81-482.

[6]李燕琼,谢 华,范高林.促进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1(9).

[7]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8]刘学剑.关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1):15 -16.

[9]雷 华,穆晓峰.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是中国西部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世界农业,2006(8).

[10]严宝兴.关于发展青海生态畜牧业的思考[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3).

[11]王功民.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J].中国牧业通讯,2011(7).

[12]王晓毅,张 倩,荀丽丽.非平衡性、共有和地方性-草原管理的新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75-276.

[13]刘红梅.三江源地区畜牧业发展方式抉择探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6).

[14]李永宏,陈佐忠,汪诗平,等.草原放牧系统持续管理试验研究[J].草地学报,1999(3):173-182.



Eco-husbandry: Trends of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in West China Prairies

DU Fa-chun1, CAO Qian2

(1.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2.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lated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prairie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the study is to conclude that although great challenges exist in grassland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in West China and no mature systematic theory or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fiel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will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area according to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recent years.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could serve as a model to prairie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transition in West China, though its development has a long way to go.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8篇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

我国政府为了全面推进中西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针对中西部社会发展现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希望能够有效改善中西部发展现状,切实提升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对于西部经济建设来说,草原畜牧业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西部经济建设产生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提升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就应加强对草原畜牧业的重视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1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新疆地区草原畜牧业虽然受技术水平提升及国家重视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相关问题严重限制了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草原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草场生产力下降。新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将草原畜牧业作为优势产业,在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重要性后,先后开展了飞播牧草及草地治蝗灭鼠等项目,并开设了育草基金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疆草场沙化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绿洲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冰川雪线进一步上升,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新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生产和加工存在失衡问题,畜牧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对产品对外销售产生影响,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后,牲畜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地区草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推动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有效控制牧区人口,增加就业机会

草场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对草场人口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草场生态环境现状,为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来说,为了有效控制牧区人口,政府应积极采取一些劳动力转移措施,如对牧民进行教育和培训,逐步提升牧民的技能,并为牧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降低牧民对放牧的依赖心理。同时,在控制牧区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畜牧业,适当减缓草原压力,为牧民提供更多放牧机会。2.2调整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发展新疆地区现有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局限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西北地区当前所实行的种植策略主要为“藏粮于草”,即在将部分开垦错误的草地进行退耕还草后,用这部分草地发展畜牧业。针对这一模式,可以尝试引入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积极构建“林草蓄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全面开发林粮型、林草型等生产模式,真正将新疆草原畜牧业纳入到新疆整体发展格局中。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草原治理的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三化”治理思想,尽最大的力量杜绝草地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并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围栏封育建设等,尽可能加快草地逐步恢复的速度,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3进一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建设

在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得到贯彻落实,即借助技术改革增加草原畜牧业加工和流动环节生产效率,完善草原畜牧业服务业,逐渐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特别是针对新疆地区草原牧业的特色产业羊肉和细羊毛,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为羊肉和细羊毛的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支持,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结语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新疆草原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对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应进一步加强对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新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林,张扬.我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3(2):104-109.

畜牧业发展条件第9篇

今天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全县建设生态畜牧养殖强县的一次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发〔2004〕1号文件和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畜牧大省的战略决策,确定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新举措,更好地组织和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推动我县畜牧业真正实现快发展、大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后面,××同志还要作具体安排部署,××同志还要作总结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畜牧业是一项能够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尤其是在××这样的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县情的基础上,始终把畜牧业作为××的第二支柱产业来培植。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我县畜牧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规模化养殖有了新的进展,生态养殖场、养殖大户和营销队伍明显增多;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牛、羊、禽等草食畜禽发展迅速;技术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兴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基础条件逐步改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加工体系逐步形成。2003年,全县畜牧总产值已达2516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46%。可见,畜牧业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逐步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畜牧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方面还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一是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地方、个别同志认为畜牧“富民不富财政”,因此,“只见嘴动,不见行动”,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甚至撒手不管,导致这些年来畜牧业没有突破性进展,停留在“步子不快慢慢走、成绩不大年年有”的状态。二是技术支撑乏力。全县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税费征收上,有的被抽调出来从事行政工作,有的兼职行政执法人员,这些导致了畜牧科技推广难以到位,甚至给养殖农户带来了损失。三是加工营销滞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和高品质、高档次的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加工企业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规范的大行牲畜交易市场。农村经纪人和中介组织虽有一定发展,但停留在“跑腿”阶段,成了“下手”,没有直接连接市场,增加了销售环节,分割了农民收入。四是基地不成规模。说起来到处都是“专业村”、养殖大户,可畜圈里、山坡上却看不见专业养殖的影子,数量上尚未形成优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就××而言,大力发展畜牧业,首先是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畜牧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十分紧密,辐射力和带动力十分巨大,易于做大做强。加快畜牧业发展,不仅可以有效转化粮食和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过腹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而且可以就近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其次,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畜牧业是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回报率高的速效产业,其规模可大可小,设施可繁可简,对自然条件和电、路等环境条件要求不是太高,技术便于掌握,也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大多农户都能饲养,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快捷之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畜牧业应该说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第三,这是拉动财政增长的必要措施。××财源结构单一,长时间来就“吊”在烟上,但如果5年以后彻底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烤烟不能再作为高税产业了,××财政怎么办?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畜牧业,壮大养殖基地规模,带动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等的发展,从而拉动财政增长。第四,这是我们立足优势、抢抓机遇的必然要求。××荒山草坡不少,尤其是退耕还林后,饲草资源更加丰富,加之又紧靠重庆大市场,农民又具有传统的养殖基础。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更重要的是当前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畜产品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个西部地区在成本、价格和劳动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特别是现在从中央到省、市都非常重视畜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省里今年决定拿出5200万作为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这对我们对接上级政策争取项目和资金提供了机遇。

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来说,既十分重要,又十分必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畜牧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分析我县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努力克服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把我县畜牧业推向新的阶段。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把畜牧业培植成全县的第二支柱产业

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畜牧养殖业强县的意见》(县发〔2004〕15号),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围绕任务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生态特色,立足实际搞好科学规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畜禽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崇尚自然和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潜力。××地处边远山区,远离工业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也相对较少,这就是我们的特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畜牧业的新观念,充分运用新技术,努力探索新路子,着力打造生态畜禽品牌,千方百计营造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但我们搞规划,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必须要立足资源优势,必须要符合客观实际,做到科学合理。从全县总的情况看,平坝地区要重点规划各类养殖小区,结合粮食转化、引草入田,大力发展“三元”杂交猪、家禽和水产养殖;高山和半高山地区,要结合退耕还林(草)、草山草坡改良和秸杆加工利用等,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努力培育养殖大户;××等低矮河谷地区,要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水资源条件,积极发展水产养殖。各乡镇要着力抓好畜牧科技示范村建设,认真规划和建设好商品猪养殖小区,条件好的地方可以适当扩大一些。从今年起要确保每乡镇年均发展小区养殖大户100户以上,出栏商品猪2000头以上。

(二)认真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要认真做好科技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以养殖小区建设和科技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切实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和饲养习惯,大力推行良种、良料、良法、良舍相结合的科学养殖方式,引导农民从传统的饲养方式向科学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要认真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大力推广生猪和牛羊人工授精技术,努力提高良种覆盖面。切实做好××黑猪等本地优良畜禽品种的保种提纯、选育推广工作,保护地方特色品种,努力打造地方良种品牌。要认真抓好以基层干部和畜禽养殖大户为重点的畜牧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兴牧水平。要加快草业和饲料业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切实抓好草山草坡的改良与建设,积极推广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技术。要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步伐,实现粮食转化增值。要认真做好动物疫病控制和畜禽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工作,切实抓好以牲畜“五包”有偿服务为主的防疫体系建设,抓好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

(三)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谈产业化,首先就有一个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关系问题。龙头企业肯定能带动产业化,但基地的规模化也能引来龙头企业,促使产业化升级,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有的同志一提产业化,总认为首先应该有龙头企业,否则,即使基地发展起来了,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这种认识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关键是培育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产业化组织体系,使产业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在积极引导畜牧业生产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首先要发展规模养殖,着力建好基地,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区别于传统畜牧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传统的兼业养殖方式不可能产生规模效益。我们要引导和动员千家万户由兼业养殖向专业养殖发展,通过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把“普及”这个基础打牢,以增加全县畜牧业的总量;要通过扶持措施的落实,提高养殖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效益。其次,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只有引导和扶持一批畜牧养殖场、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类龙头企业,才能有效对接大市场,提高畜牧综合效益。第三,要认真研究畜牧市场的变化规律,搞好畜禽及其产品营销。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和规范畜禽交易市场,努力形成以县城为交易中心、乡镇为交易网点的市场体系。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投入是一项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不愿投入或者没有资金投入,最终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要真正把畜牧业发展壮大,必须建立完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民间投资、引入外资、金融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畜牧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要充分发挥农民作为投资主体的作用,调动农民投资、投物、投劳的积极性。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对全县各类养殖大户和种畜饲养场(户)特别是养殖小区农户,县财政将每年安排20万元以上的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并安排专门资金对发展畜牧业方面的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对在县内兴办年产值400万元以上、税收20万元以上的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企业,县政府将按税收的5%给予奖励。要集中捆绑使用现有各项支农资金,力争发展一片见效一片。财政扶贫资金和畜牧“三费”要重点用于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推广、科技教育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金融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对畜牧养殖业的信贷投入。今年农村信用社将贷款1000万元用于发展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要重点向畜牧养殖业倾斜,帮助农户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畜牧、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力争从省政府的5200万专项资金中拿到更多的份额。要积极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采取带薪、带职、带项目、带资金等方式,领办或创办畜牧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和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畜牧业发展。

(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要能真正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关键。畜牧部门要以实施“五包”有偿服务为契机,充分发挥现有畜牧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尽可能减少家民的养殖风险。要充分利用农经网,选配好专业信息人才,搞好畜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工作,切实为县委、政府决策,为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及时快捷、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引导,培育和规范畜禽购销协会、农村畜牧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形成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组织网络,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规避农民直接面对市场的养殖风险。要依照有关法规,加强防疫检疫、种畜禽、饲料兽药等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病有害产品的违法行为,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创新畜牧工作管理机制。县、乡(镇)两级要建立健全畜牧产业化建设的相关机构,加强对畜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创新管理机制,逐步推行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双线管理”模式,实行双向承包。各乡镇要成立以党委、政府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明确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县畜牧局要成立畜牧技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搞好以“五包”为主要内容的有偿服务,加强对全县畜牧技术干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牲畜户口档案,严格兑现赔偿,解除养殖农户的后顾之忧。通过“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双线运作,各负其责,做到层层抓落实,户户见成效。

二要加强畜牧干部队伍建设。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畜牧干部队伍作保证。因此,要在畜牧干部队伍内部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稳定和盘活现有畜牧技术人才。要不断深化畜牧部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推行分类分级管理,实行“一长”负责制;逐步推行职称评聘分离,全面实行聘用制,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结构工资制。要将工作实绩与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挂钩,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调动广大畜牧干部特别是畜牧专业技术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县畜牧局和乡镇党委要加强对乡镇畜牧干部的管理,稳定在岗畜牧干部队伍,鼓励已调岗改行的畜牧、兽医、水产技术人员在自愿前提下回到畜牧部门从事专业工作。要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适当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在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部分人员,充实和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业务力量。要打破地域界限,通过联合招聘调整和充实村级兽防人员。

三要提高依法治牧水平。要稳定和健全畜牧业执法机构,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做到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治牧水平。要依法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制度和动物防疫“一票否决”制,确保畜禽产品安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兽药、饲料市场,理顺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基层兽医人员的管理,坚决依法整顿和规范畜禽疫病诊治秩序。

四要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县委、县政府将把畜牧业列入经济工作的单项指标,分年度制定具体方案,对乡(镇)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畜牧部门负责人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奖惩和任用挂钩。同时,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对全县各地畜牧业发展情况实行动态考核和定期公布,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各乡(镇)和畜牧部门要进一步细化考核方案,逐级考核,认真兑现奖惩。

五要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全县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都责无旁贷。宣传部门要调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宣传报道畜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任务目标、政策措施及其典型经验,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共谋畜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国土、林业、水利、电力、工商、税务、人事等部门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省、市和县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畜牧业建设用地用材、用水用电、办证办照、工商税收以及退耕还草、基地建设、饲料加工、市场营销、干部转岗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农办、畜牧、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为畜牧业发展搞好技术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纪检监察和政法部门要坚决查处各种干扰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违纪违法案件。各乡镇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一些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优惠政策,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只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能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新办法、新措施,都可以大胆实践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