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2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1篇

关键词:民族区域;科学发展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07-01

民族区域经济的落后情况不仅影响着民族区域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整个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影响民族间的公平团结,边境地区的稳定,甚至全部国民经济的综合国力的强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巩固的重大问题,因此实施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民族区域的发展壮大是祖国边疆稳定的可靠保障,我国民族区域大多置于国家对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祖国的8000多平方公里长,大陆的边疆线上,相邻了14个国家,而且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30多个民族集中居住在大陆边疆地区。因此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实力的增强,边疆的安全国防和祖国的统一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我国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我国大多民族区域的生态环境都相对薄弱。例如,能否合理开发青海是影响我国较大的水流生态环境状况。新疆,宁夏,内蒙古的沙漠化和草原荒漠都是我国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云南,贵州,广西置于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总之这些区域有着生态环境相对薄弱,稳定性差,在恢复能力低等特点。因此,民族区域发展过程中,很好的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持我国生态环境平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合理开发民族区域资源是保护我国自然资源的基础。我国民族区域很广阔,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质量等级高,储存量多,有着很好的开发未来,资源的地理配置占着重要的地位。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自然资源的基础,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是民族区域发展的需要,更是全国发展的需要。能否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民族区域未来的自治发展,而且是西部开发战略的顺利进行和边疆的稳定繁荣的重大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和前提。如果违背了这个基本标准,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空话,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沿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成为了迫切实现的任务。

2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的差距比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各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因各种因素民族区域和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有着越来越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扩大的状况必然会扩大民族区域和发展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差距。

(2)贫困人口的比例还是较多。依据2003年的统计,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有1.4亿,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8.1%。而且主要是西部的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除此之外,国家重点救助的331个贫困县中民族区域的贫困县有141个,约占42.6%。

(3)人口的增长较快,文化素质低。随着民族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民族区域人们的受教育的机遇降低,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低。依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西部地区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占的比例是12.1%,高于全国9.1%的平均水平。目前,东部地区人均受教育的期限为10年,西部仅仅有3年,全国人均受教育的期限为8年左右。因此,民族区域人口的综合素质是不能达到建立小康社会的需求。

(4)区域开发的成本还是较大。一般情况下,民族区域远离于国家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地形不平,自然生态环境薄弱,地区经济基础差,教育科学落后,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区域开发的成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民族区域市场规模的范围和分工的扩大以及充分发挥区域的优越性。

(5)生态环境薄弱,损失严重等现象也存在。依据调查研究,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质量差,不可恢复的土地资源约占全国土地资源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而且分布于民族区域地区。除此之外,过分开发土地资源和掠夺性的开发加快了土地沙漠化和草原荒漠化,这不仅限制了合理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以上问题不仅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成为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3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要实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

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推动发展,提供人民的与日增加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保障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各民族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全面发展是经济建设为主,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城乡、地区、经济统筹社会的发展,坚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坚持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态平衡的文明发展道路。

(2)要发展民族区域的经济,必须保证人的全面发展。限制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人口问题是关键问题。因此,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是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把解决人口问题的策略放置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目标当中。首先,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现阶段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民族区域计划生育的管理制度,全力实施限制人口的增长。其次,提高人口的素质,把教育提升到“超级产业”的位置上,实施人才开发工程,结合自力更生与引进外国人才,建立培养人才救助体系。最后利益市场经济机制,实现人口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区的分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要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必须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它强调各种经济活动科学合理。首先,树立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的观点,建立资源、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和法律体系,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进行实质性的转变。其次,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实现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统一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提高资源利益率,遏制民族经济生态恶化的趋势。

(4)要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但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是依靠于教育,没有教育的话科技业就不能存在,可持续发展也不能存在。科教兴国战略是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民族区域经济的建设必须依靠于科技的进步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首先,提高民族区域教育意识,加大民族区域教育的产业投资。其次,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科技工作必须针对经济建设”的方针,提高民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再次,制定民族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推动把科技成果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几种力量解决民族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问题。最后,深入民族区域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公共需求,对科技进步给予主导和推动作用。

(5)要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必须建立民族区域地方性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区域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加快制定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使民族区域发展法律化,制度化。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加快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的步伐,完善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法律的教育,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履行可持续发展法律,完善监督检查体制,保障可持续发展法律的正确实施。

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社会的新文明时期的旗帜和灵魂。通过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基本政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方明.政治经济学(上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保障机制;新农村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二)跨越地理范畴构建区域经济分工体系第一,构建更为开放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以开放性的思维来推进区域分工体系建设,在分工体系建设过程中,敢于打破行政规划限制,按照比较利益,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的经济发展主体,在大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条中进行合理定位,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之间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第二,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分层实施梯度开发。可以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几个方阵,按照方阵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区域内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在考评过程中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更好的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优化区域经济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和差异情况,对区域内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安排,推进区内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农村规划多规合一,实现更为立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第四,打破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内的产业形态、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多方因素,敢于打破行政区划的诸多限制,根据区域内的不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同时在对行政区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避免因为利益冲突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3篇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 水权 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3]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等: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4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品牌经济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30-05

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对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危害后代人的发展,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低要求,而且是被动的、防守性的要求。当代人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更高、更主动的要求,就是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更多的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收费、税收和排放标准等限制角度进行实施。作为主要利益相关方的企业处在被调整和被管理的地位,企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被动的,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挖掘。随着政府从资源配置参与型向资源配置干预型角色转换,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学理论之上。从微观经济考察,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与企业密切关联的三个问题:一是个人收入与企业的关系。个人的收入不仅是当代人发展的前提,也是决定后代人发展的基础。从广义上讲,当代人为后代人的教育支出,决定了后代人的发展。但是,个人的收入恰恰是作为企业的支出,只有企业能够持久稳定的发展,才能确保当代人的持久收入,后代人的发展才有物质保证。二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集团企业的寿命也仅7~8年。如果全部企业都处于成立与倒闭的循环中,将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当代人发展基础十分脆弱。三是自然资源与无形资产利用的关系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资源消耗型的产业经济阶段,资源消耗了,环境污染了,利润却外流了。大量的贴牌加工企业,在雇佣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本身仅仅获得微薄的利润。而发达国家依托自身的无形资产优势,特别是品牌和营销优势占有了绝大部分利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哪一天还有更低劳动力的国家或地区参与竞争,这些企业大量的订单被转移,我国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大量的失业。在一个大量失业的区域或社会里,是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在个人与企业持久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当代人的发展,不仅不会危害后代人发展,而且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中国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经逐步成型,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短缺经济时代已不复存在,产品、资本、劳动力等的过剩成为常态。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固然仍然能够增加,但是,产品积压,资金沉淀,资源浪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标准和工具。综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现实,我们发现,只有建立在品牌基础上的个人与企业,才能有持久的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现有的研究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一直是个重点。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将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作为命题。其实,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都不可能被用光。以石油为例,随着石油储量的减少,石油价格将增加,而石油价格的增加,反过来抑制石油的需求。当石油价格超过某种新能源如乙醇价格或太阳能电池价格时,新能源将自然替代石油。虽然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某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宜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物种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就业。本文重点探讨,品牌经济在这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品牌经济与物种保护

全球生物链是一个整体,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解释各种物种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远远高于物种单一的生态系统。因此,由于当代人的经济行为,导致某个或某些物种消失,从而使整个生物链出现缺损,这对后代人的发展将是极大的潜在危害。

1.1 特产物种保护

在物种保护中,最为现实的是各地出现的特产保护。由于自然环境和人工努力,我国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地方特产,例如俗称的烟台苹果、莱阳梨、青州牛等。地方特产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其品质,由于地方特产的品牌属于公共品牌,导致没有人对其负责,从而致使很多地方特产因片面的追求产量而乱嫁接,乱推广,最终导致品质退化,例如,山东的莱阳梨、青州蜜桃、沾化冬枣、肥城桃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品质退化现象。

为了保护地方特产和消费者的利益,国际上很早就出现了原产地保护的制度。但是,某种特产的“原产地”是一个内涵很清楚,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区位,但“原产地”的外延却是非常模糊。例如,莱阳梨的最佳生态位就是一片坡地,但是,莱阳却是一个很大的地区名称。

在缺乏明确的品牌保护下,最价区位的莱阳梨一定被品质不佳的外缘莱阳梨打败。在图1中,L0是莱阳梨的最佳区位,Lm是莱阳梨的市场地,假设是烟台市,L1L2是莱阳梨的品质曲线,L3不佳品质莱阳梨但仍然属于莱阳行政地界范围内,P0P1是最佳品质莱阳梨的价格距离曲线,P3P4是区位L3即不良品质莱阳梨的从产地到市场地的价格距离曲线。

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在市场地的烟台市区,地处L3的不良品质莱阳梨的价格P4低于最佳品质莱阳梨的价格P1。在缺乏品牌保护下,消费者仅靠外观是无法区别最佳品质与不良品质的,在真假难分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低价格,因为消费者心里明白正宗莱阳梨是不多的,选择价格低的,即使是假的损失也小。

那么,如何保证莱阳梨的正宗性呢?采取“私人商标”的方法比采用原产地更好。所谓“私人商标”,就是只允许在莱阳梨生长的典型条件的土地上,种植莱阳梨的农户,以农户个人名义来注册。例如,如果种植农户名字叫王卫东,则注册“王卫东”牌莱阳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王卫东必须保护该商标的信用,因为一旦他提供了虚假莱阳梨,则将被市场抛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地的地方特产,如果不尽快采取这种特产物种私人品牌经营与保护的方式,仍然将地方特产这个“品牌”公共化,则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品质下降,直至被市场彻底抛弃。

1.2 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物种被大量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消费者对这些物种的需求。包括饮食和皮毛。其实,野生动物并不是人类的必须生活品。目前,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见效并不如预期。

在图2中,目前的保护措施集中在偷猎者、偷运者、交易者和加工者,属于中间环节。按照经济学观点,就是供应方。但是,整个野生动物产业链之所以会产生,或者规模大小,不取决于这些供应方,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即需求方。只要存在对野生动物的需求,就一定存在供应,这是经济利益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从阻止野生动物供应的角度,是难以奏效的。为此,我们构造野生动物供应方的行为方程:

野生动物供应方违法决策(Ds)=违法收益(R)-违法成本(C)×破案率(β)

从该公式可见,野生动物供应方是否采取违法行为,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是违法收益,违法收益等于需求量和价格的乘积,用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则R=QP。如果没有需求,则R=0,也就不存在违法问题。目前采取的取缔公开交易的措施,但只要有需要,就会形成地下交易市场即黑市,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黑市的交易价格取决于打击力度,力度越大,黑市交易价格越高,越会诱导偷猎。第二是违法成本,违法成本包括实施违法行为所需要的投入(CI)和被抓获的法律惩处费用(CL)。法律惩处费用最高值是死刑,但是死刑由来已久,并没有多大的惩戒价值。原因是第三因素,即破案率。如果违法者认为破案率β=0,则在有收益的前提下,再高的违法成本,他们也将采取违法行为。但是,要提高破案率,本身又需要更高的投入。

因此,要降低野生动物破坏行为,除了现有的提高破案率之外,最持久的就是需求控制,降低野生动物的消费。

其实,绝大多数珍贵的野生动物都被某些特殊消费群体消费了。在整个社会中,从人数上看,这些特殊消费群体永远属于小数。为此,政府或民间保护野生动物协会,运用大众媒介或各种活动,让全社会知道:凡是消费野生动物的人,不管是吃野生动物还是穿野生动物皮毛,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危害整个人类利益的道德问题者。换言之,通过给这种野生动物消费者打上违法者和道德问题者的品牌,才能使这个特殊消费群体处于在社会上无法生存的地步。可以试想,如果通过宣传使全社会都知道藏羚羊的皮毛是什么样子,并且告诉大家没有任何必要穿戴其皮毛。凡是看到穿戴藏羚羊皮毛,悬挂藏羚羊羊头的行为,就是违法者和道德问题者。为此,可以通过立法,要求公共新闻媒介,必须拿出一定比率的版面或时间,用于此类公益广告。

2 品牌经济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三废排放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具有必然性。目前提倡的循环经济,就是从资源角度,将各种排放物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而不是作为废物放弃。特别是能源循环、水循环、固体废碴循环、废气循环。但是,所有的循环都必须建立在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也就是要通过销售完成价值转换。否则,一切循环全都停留在技术层面。例如,利用发电厂粉煤灰和煤渣制作彩色路砖,前提是这些路砖不仅要符合安全标准,而且必须能够销售出去。但问题也就在于凭什么能够销售出去?

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废水处理,特别是化工、造纸、食品、制药等。这些企业在投资时都要求必须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备。但是,从大量的实践看,相当多的企业即使建成了这些处理设备,也没有投入运行,因为存在运行费用。特别是在过剩竞争的条件下,每个行业的企业之间采取了价格战,企业内部自然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此时,关闭废水处理设备以节省费用,就成为首要选择。而当地政府部门为了确保此类企业的税收和就业,也不会采取坚决的关闭措施,最多是罚款了事。其实,对该类企业来讲,只要罚款小于运行费用即可接受。对政府罚款部门来讲,此类罚款还是本部门的收入,因此,该政府部门的最大化利益就是将罚款额限定在运行成本之下。

目前关于区域三废排放控制问题,主要有三种办法,即税收、许可证、限定标准。许可证和限定标准都要求有很高的监督成本,否则,形同虚设。而且在我国目前的政府体制下,绝对无法避免企业与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易行为。税收的办法则取决于区域对企业投资的竞争。如果其他区域都不对三废排放征税,则某个区域就不会开征,因为开征此税将增加企业成本。即使开征,如果属于地方税,则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或争夺投资者,也有可能减免该税。如果属于国税,也必须返还地方以用于地方环境整治,而一旦返还又有可能被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返还给企业。

实践已经对这些措施的失效给出了证明,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可以转换思路。对企业来讲,是否采取三废处理,关键在于三废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投资属于固定费用,运行属于变动费用,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愿意采取三废处理投资和运行呢?本文认为,只有那些追求品牌的企业,才有内在的意愿或动机。也只有追求品牌的企业,才能避免价格战。

因为品牌经济是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增加收益,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价格战来增加销量。但当品牌价格一定时,市场容量即目标顾客总数也就限定了。设具有品牌价格支付能力的最大年需求量是Q(Pm)m,则存在图3关系。在地理空间一定时,价格即Pm越高,Q(Pm)m越小。但随地理空间的扩大,Q(Pm)m也增加。这就是价格越高的品牌,必须以全球市场为舞台。在这个价位(Pm)上,存在N个品牌争夺总量为Q(P)m的市场,品牌i的销量为Q(Pm)i。则品牌i的销量取决于品类度和品牌策略。但该品牌不可能独占该价位市场,因为该品牌的品类度一旦确定,就决定了该品牌不是为了每个人的需要。

在价格已定且稳定的条件下,厂商通过提高品牌品类度并采取精确的品牌策略,仍然可以获得销量的增长。但在竞争条件下,其销量永远小于该价格限定的市场总容量,即Q(Pm)i<Q(Pm)m,但ΣQ(Pm)i = Q(Pm)m。则在一定地理空间市场内,该品牌的短期均衡就是:Yt=PmQ(Pm)i。其长期均衡是:YL=Yt[(1+r)n-1]/r(1+r)n。r为厂商在价格Pm条件下满意的投资收益率,对厂商来讲,此收益率是作为经营盈利基准的,低于此值将放弃选择。

当n=bs/(1-b),且b1时,n∞,则该品牌的长期均衡是YL=Yt/r。

如果品牌品类度b和品牌策略s都远远小于1,则该品牌在市场上持续的年数n将很短,在这种情况下,存在Yn<YL。换言之,在价格、地理空间、策略一定的前提下,品牌品类度越高,短期最大即均衡销量也是一定的,但可以拥有持久的销量,这就是品牌价值所在。

在这个品牌建设过程中,如果该品牌不愿意进行三废处理,被民间环保组织列入环境破坏者的名单并予以公布,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将非常快,传播范围也将非常广泛。由此以来,将极大的降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可,从而减少选购。由此以来,该品牌就难以生存下去。换言之,对于这些追求长期品牌的厂商来讲,不进行三废处理的风险远远大于进行三废处理的费用,他们当然要采取三废处理的措施。单纯从财务角度看,凡是追求品牌建设的企业,最终都将成为大规模企业,而大规模企业有能力承担降低三废排放的技术,也有能力承受三废处理的费用。

3 品牌经济与有效就业

所谓有效就业,是指通过就业所得收入,能够满足自身生活、承担子女教育和基本医疗费用。但是,我国目前的以贴牌加工贸易为主的加工业,由于利润极其微薄,员工的工资也非常低。仅仅处于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根本不可能承担子女教育和自身的基本医疗费用。在这种经济体系下,一切可持续发展都是空谈。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产品同一性假设,深圳产的康佳彩电,永远卖不到青岛,而青岛产的海信彩电,也永远卖不到深圳。因为按此假设,影响彩电价格就只能是运输距离。以A、B分别代表深圳和青岛。见图4。首先假设该产品在区位A和区位B的生产成本是一样的,即Ca=Cb,单纯考虑运费对销售成本的影响,则从区位A的产品向区位B运输,产品A的总成本是TCA=Ca+RLAB。而区位B的产品向区位B运输,产品B的总成本是TCB=Cb+RLBA。R为单位运输价格,L是运输距离。

根据生产成本即Ca和Cb的不同,可以有三种情况:

如果Ca=Cb,令TCA=TCB,则LAB=LBA。即由AEDCa构成了区位A产品的市场区域,而DEBCb构成了区位B的市场区域,且面积AEDCa等于面积DEBCb。

如果Ca>Cb,即区位A的产品成本高于区位B的成本,则区位A和区位B之间的市场临界线ED向区位A方向移动,即面积AEDCa小于面积DEBCb。

如果Ca<Cb,即区位B的产品成本高于区位A的成本,则区位A和区位B之间的市场临界线ED向区位B方向移动,即面积AEDCa大于面积DEBCb。

因此,按照产品同一性假设,同一种产品,区位A的产品,绝对不可能卖到区位B,而区位B的产品,也绝对买不到区位A。

再从几何图形上看,以区位A或B为核心,向外扩张是以A或B为圆心,以AE或BE为半径的圆形面积。如果区位A外部有N个区位,圆与圆之间将出现空白点,而现实市场不会出现空间空白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同时,又符合每个厂商空间市场最大化假设,克里斯塔勒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理论模型,因为只有正六边形既保证了相邻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空间最大而又没有空白点。

按照这样的假设,各个产地的彩电必定有各自的市场地,不会跨区域销售。可现实却是几乎每个区位生产的彩电,不仅都能卖到对方区位中,而且在定价时,为避免窜货更愿意与距离无关的区位同价。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认为,正是品牌的存在,突破了地理距离,改变了上述假设。

追求品牌建设的企业,才能突破品牌诞生地,从而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从而发展成为行业领导者。品牌企业的持续增长和盈利,将有效保证相对安全、稳定的就业和员工收入水平。

4 结束语

品牌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个新兴课题。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模型化初探。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品牌经济是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经济,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途径。在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企业注重品牌绿色化,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品牌经济在区域环境保护、物种保护、促进充分就业、提升区域可持续的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的探讨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曰瑶,刘华军.经济永续增长的品牌经济模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7~71.[Sun Yueyao, Liu Huajun. Brand Economy Model for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J]. Fujian Foru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2): 67~71. ]

[2] 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August Lsch. Economic Spatial System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5.]

[3] 彼得・尼茨坎普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Peter Nijkamp,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M], Beijing: Economics Science Press, 2001.]

[4] 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Arthur O'Sullivan. Urban Economics [M] . Beijing: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3. ]

[5] 孙曰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Sun Yueyao. Brand Economics [M]. Beijing: Economics Science Press, 2004.]

[6] 孙曰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形象设计[J] .经济地理,1996,(2). [Sun Yueya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age Design [J]. Economic Geography. 1996,(2) .]

[7] 孙曰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Sun Yueyao.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 1995.]

[8] 阿尔・里斯,劳拉・里斯.品牌之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Ries A, Ries L. Origin of Brands [M]. Shanhai: Shanghai Remin Press, 2005.]

[9] 孙瑛,刘呈庆.可持续发展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Sun Ying, Liu Chengqing. Introductory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给予高度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不断变化,已从粗放式区域经济发展形式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上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力资源,面对人力资源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国必须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才能适应时展潮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应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规划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劳动技能上、知识水平上等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并且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升级发行传统产业模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四、结语

总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只有经济基础雄厚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当前社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方向,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某种程度上人力资源开况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黄军生.鄂州市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指标比[J].鄂州大学学报,2010,01.

[2]曾坤生,肖小平.区域协调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矛盾与冲突[J].国际经贸探索,2007,03.

[3]丁孝智,叶子飘,张华.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层次结构的分析模型[J].开发研究,2009,04.

[4]钱士茹,王丽霞.战略人力资源的协调开发机制研究――基于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的比较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5]陈璐,王贯中,李成标.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3,0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71-03

我国马世骏院士从生态学角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状况看,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仅就国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和展望。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梁晓波(1998)认为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经济结构、区际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经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决定,其实质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魏建中等(2004)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集约型经济增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应约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之下;废物的产生应小于环境的吸纳能力。何爱平(2005)认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使其保持良性循环,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协调,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朱国传(2007)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人为中心的主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发展关系,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显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他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在协调区域经济、区域资源、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注重区域民众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发展。区域资源的开采,小则影响区域民众的生存与发展,中则影响区域所在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则波及到世界上引进该区域资源以获取生存与发展动力的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阎聪线(2001)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可持续观点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城市为主提出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李林等(2001)通过运用模糊可拓经济控制论原理,提出了一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模型。运用该模型,在确定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状态和最终目标后,于中间设立阶段性目标——驿站,再经过各个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达到各个驿站,继而实现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在考虑地区利益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学者依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相关文献,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定义为:S=﹛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地方技术进步水平,地方经营管理水平,地方对外贸易水平,地方就业水平,地方区域发展平衡程度﹜,其中,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指标亦可看作是为实现总目标S而设立的各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按满意度又可进一步分为快(合理、平衡、高、充分)、较快、一般、较慢、慢(不合理、不平衡、低、不充分)等五级,每个分目标达到其满意度的上限值时即可视为其已达到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利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阶段策略。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往往运用案例研究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其研究的具体区域发展的现实特点,提出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等,鲜见通用的指导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模型研究。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已有研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展开了系列探讨,主要观点集中于发展、协调、可持续、共同、公平等原则。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应当归结于“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发展”,在涉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时,应当将“以人为本原则”视为首要原则。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均衡发展模式。关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性,注重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的基本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公平、缩小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侧重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梯度推进模式。首要关注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非均衡性,注重进一步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步伐,继而通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列要素(人力资本、技术等)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区域向低梯度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转移,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增长极模式。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势力增强,同周边经济区域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促成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点轴发展模式。组成点轴发展模式中的“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极,发挥着特有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它可以是城市、城镇,也可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带,它或是由自然轴线(海岸轴等)组成,或是由人文轴线(铁路轴、公路轴等)组成,也可以由自然轴和人文轴共同交叉组成复合轴线。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不仅重视“点”增长极的作用,而且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因此,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网络发展模式。所谓网络,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和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增长极;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接点间起链接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等自然通道,也可以是铁路、通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类的人文通道。该模式侧重于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界观点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王翊(2006)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城郊生态公园建设综合效益的测算,从生态公园建设对带动短期经济增长、提高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平衡代际间利益、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城郊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未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在充分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平衡及效率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建设规模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并举的目标,从而不断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姜玉鹏(2007)认为在资本体系中,人力资本具有智能性的特征,可以聚合自然资本和创造资本,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发人力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人力资本的再创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总而言之,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叶宝忠等(2008)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李雪峰(2009)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迎头赶上,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该研究集中探索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通过创新形成特有的西部欠发达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使得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得永久动力。

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即研究如何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目前的研究主要方向为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指标的求取方法及协调度模型的建立,但研究中有的侧重于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的偏向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或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庞杂而缺乏实用性,有的指标过于片面,有的指标获取的成本太高。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的选取也都没有突破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缺乏创新性,而且在评价方法的说明上,很多论文过于简单,有些变量的解释模糊不清。指标无量纲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现有的种种协调度测量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协调发展测度问题。如有系统并不要求子系统的相似性、同步性,如果用相似性方法测度就会产生大的偏差。在协调度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切入点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否则不仅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咨询,而且有可能形成信息误导。

七、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1.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2.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3.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4.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应当合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区域资源必须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区域环境必须得以充分有效的保护,即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保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从而将“节约区域资源、保护区域环境”的理念转化成不间断地实践活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现有的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略显单薄。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主要采用融入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鲜见实证研究;往往仅就一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而缺乏对该区域纵向经济发展状况的历史比较以及该区域与其他国内的或者是国际的类似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横向国内、国际比较。因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关注以下研究方法的革新:

1.加强实证研究力度,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注重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方法,不能总是孤立地去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内、国际类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所研究的理论须源于实践活动,研究的最终目的须归根于指导实践活动;

4.在相关研究所需数据的搜集处理方面,可采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技术集成或者说是强大的数据采集、更新、处理、分析的技术体系,对所需区域数据进行科学、及时地搜集处理。

综合考察以上述评内容,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深入、细化研究的问题还应包括: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划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各异。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往往囊括了自然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2.“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天籽(2007)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命题。邵帅等(2008)以1991—200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证明了西部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如何走出“资源诅咒”魔圈以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关此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今后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1)法律法规制度保障;(2)产业制度保障;(3)金融制度保障;(4)投融资制度保障;(5)教育制度保障;(6)就业制度保障;(7)科技创新制度保障;(8)产权制度保障等。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类后的进一步细化研究。将区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自然资源型、人力资源型和科技型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等,针对各个具体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强化专门的研究,以期科学化、全面化指导相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内容,继而注重展开每一大类中具体类别间的比较研究,以调动区域实践活动的互动、共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还可针对一些特型区域,如土壤沙漠化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

5.循环经济与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当展开的研究如何在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引入并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与此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

[2]梁晓波.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8(4):94-95.

[3]魏建中,李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5):140-144.

[4]何爱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7篇

关键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其中离不开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利益于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大力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地方政府必须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环境制约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性的特点,甚至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尽管各地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如很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如都已经超过2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表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环境不优的问题,比如对初创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再比如商业银行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惜贷”等等,不利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模式制约

尽管我国各地都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但目前在发展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停留在技术引进、产品组装、来料加工方面,还没有摆“代工厂”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仅地方没有建立研发平台,而且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研发费用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在1%左右,这样的研发投入根本无法保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成果转化制约

从目前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和模式的制约,很多地方尽管有很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但转化率较低。比如某市属拥有全国“大学城”的称号,不仅科研机构密集,而且各级各类大学也十分集聚,2013年共有各类科研成果10000余项,但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产、学、研”体系不够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很多科研成果闲置或外流。

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必须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眼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给予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更大的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发展模式,要从过去组装型、引进型向创新型、自主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健康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必须在区域高新产业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产业引导,高度关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地方政府下大力所培育“原生企业”,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归国博士创业园”,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方面的博士归国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强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

资金是制约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地方政府应抢抓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机遇,积极创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既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贷款额度和力度,又要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能够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资金瓶颈。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投资领域的有效渠道,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

(四)建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是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既可以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地方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解决重大技术攻关问题;又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对接,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要着眼于当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鼓励、持续、引导、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促进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孙道军,王栋.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0)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科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前言

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两大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资源不断的在减少。人们在反思的同时,对环境、经济及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到持久的保护、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增长,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均不同,在国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对环境、生态以及社会问题,在国外,他们主要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对经济、环境、社会的兼容发展缺很少关注。我国区域资源的环境各异,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所以该区域迫切希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其走上了粗放型的道路,因此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一、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模型

利用经济控制原理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型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其模型建立的每个环节,并逐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状态评价体系

从规划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整体一致,区域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在利益方面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区域在确定其经济的发展目标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有机的整合各项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经管水平、就业水平等)。

(二)对模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排序

要实现对经济进行良好的控制就是要对预期目标进行一一的实现。每个步骤所设定的目标各不相同,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和区域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学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步骤进行排序。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也有好有坏,所以它们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各地区需要认真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对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

(三)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相关人员要学会科学地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判,对某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评判,依此来判断该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其中还包含各项目的满意程度。

当建立了状态集后,随之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状态集,其中包含每个小目标满意程度的评级。采用经济控制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每个环节的步骤设定为相应的策略,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科学的排序,制定可行的实施步骤,将顺序靠前的目标进行优先实现,再实现步骤靠后的各项指标,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简述为:在当今环境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下,发挥自身区域的优势,实现该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前提是技术在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实现集约型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再生速度超过了能源被消耗的速度,不可再生能源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环境对废物吸收的能力大于废物自身产生的速度。根据该定义,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第一,集约型经济增长指标,包含:GNP增长、产业结构系数、支柱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二,资源消耗及利用程度指标。指标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以及利用程度指标。第三,环境污染指标。该指标包含:河流、水域污染情况、大气污染情况、工业废气的排放情况等。

(一)集约型的经济指标

要想使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其经济的增长是关键因素,如果经济没有实现增长,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不可能得到实现。我们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破坏,即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净增长的模式。要实现该模式的经济增长,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化水平。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指标

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其利用的程度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自然资源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目标实施模型不能讲每种资源都进行考虑,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注重耕地、水资源及矿产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结束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对各类问题的不断出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随着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改变,只有相关部门对优秀的措施进行借鉴,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策略,调整改革措施,认真建设目标实施模型,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区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伟.大连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陈梅.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3]高明洁.关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人口多、相对资源不足、环境和生态问题严峻、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长期存在的资源消耗型、资本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保护及保障不能协调一致,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何改变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好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以破坏自然资源和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基础之上,而是以科学合理的长期经济规划发展为前提,走绿色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

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承认和发现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前提下,开始注重各区域经济间的均衡发展,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规划和局部规划,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充分在意识和行为上把自然资源的长期供给能力作为出发点进行考虑,把生态环境的未来长期承受能力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来,从根本上把区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目标。其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过程中自我运行和调控机制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平衡、自我调控能力,有较强的抗变化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不断的相互起到作用,得到均衡协调循环发展。

(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的人均实际收入能够得到持续的稳定的增长。

(三)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所包含的自然生态环境、公共福利环境、政治社会环境等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善,居民满意度较高,有较强的安全感。

(四)经济发展中的物力、人力、社会等资本得到长期持续的稳定增长,以此满足不断的生产投入。

(五)居民收入和分配趋向合理和公平,居民贫富差距不断缩小,社会不在产生更多的贫富阶级,使社会结构日趋稳定、协调。

(六)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关系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发生不断的进步和转变,实现持续的向更高一级的转变和发展。

(七)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体系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一致,并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并成为一种长效的运营机制,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则

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发展观方面来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保护地球生态平衡基础之上;就社会发展观方面来说,经济的发展应主张横向和纵向的分配公平;从经济发展的自然观方面来说,人类应和自然做到协调和谐发展,把自己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其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可持续原则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要建立在资源和生态的永续利用上,并根据可持续的发展适时的调整自身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此在生态和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保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受重大影响。

(二)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个有机的整体,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共同生活的家园。虽然全世界每个国家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阶段、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其共同生存的系统是唯一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在损害其它国家的基础上满足自己的利益,世界各国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协调性原则

社会、自然、生态、经济、环境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系统,系统中的每个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存在和发展都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子系统和子构成元素间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和激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议在遵循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一致发展。

(四)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机会给予和选择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应首先要在同代人的横向代内建立健全的公平机制,解决和消除贫困,特别近年来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富贵阶层、财富垄断阶层、两极分化、两级世界等亟待解决;在不同代人的纵向代际关系中体现公平性原则,自然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要让当代人明白不能因为自身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损害或剥夺下一代拥有自然资源的权利。

三、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及建议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指集中发展某一区域的生产力,以达到促使各地区经济迅速膨胀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某点,使得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较大的反差,再加上该区域的高速发展需要极大的依托于其它区域的原材料资源,使得不发达地区的资源、材料蒙受利润损失,导致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效的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之和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高,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实施以来,造成中西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严重脱节,中西部的经济总值在全国的经济总值比例不断下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既不同于不平衡发展,也不同于平衡发展,它是充分借鉴两者的优点,是我国现阶段保持经济稳定高效发展的最好选择,其着力点和策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点”、“轴”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力

在做好沿海、沿江的轴线地带的同时,要重点选择中西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增长极来进行培育。中西部地区由于工农业基础薄弱、面积大、基础设施落后且发展不均衡,都有着迫切发展的要求,如果一哄而上,不但得不到良性发展,还会造成投资盲目,造成社会财富和国家利益的损失;所以,中西部的发展一定要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的区域作为重点,促使形成产业聚集区,形成新的增长极,然后再以此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

(二)推进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和中西部地区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资源、原材料、人力资源构成、技术、资金等生产发展要素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中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适合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性产业、高耗能产业的转移和流动。同时,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伴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势的不断加剧和一线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长,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在人才引进上做足功课,不断加大中西部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学习,对于优秀人才要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保障。

(三)政府要利用宏观调控,加大中西部地区投资和扶持

作为国家战略层面,应把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政策性贷款,允许中西部地区采取多种融资手段和渠道,用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技术设施建设。同时从国家层面应积极引导境外企业和商人到中西部投资和发展,给予好的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逐渐鼓励和加大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三资企业向内地落后地区转移和投资,尤其是技术和人才的转移。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利益冲突,作为政府,一定要及时了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调节,对于一些具体的特定的政策手段,要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以此来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规范性,真正的使政策落到实处。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高效催化剂,社会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要依靠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西部地区综合科技能力的提高,所以,作为中西部地区,从国家层面到政府层面都应有一定的战略高度,加大教育投入和支出,把教育和科技技能培训作为基础工作来做,着眼于长远,把教育作为优先“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对于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区域,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能力,制止一些私采乱挖、破坏资源、造成浪费的行为;并要重视环境保护,对人们进行环保意识普及,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落实好退耕还林政策,加大沙漠治理力度,保护好水源地,并要严格控制东部和境外高污染性工业转移内地,要在新兴可再生资源上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重视和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