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1 17:48:50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1篇

关键词:物理 教学 观察 实验 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及对物理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物理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物理教学创新的关键。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学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技术,借助网络载体,其具有信息量丰富、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并结合声音、图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概念与表现之间的联系,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改革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有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突破实验条件的制约、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营造轻松越快的教学气氛等显着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任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教学中由于选材的不当,造成展示的内容过于繁多,而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过于追求“量”的变化,而忽视了“质”的改善。同时,对于教师来讲,由于相关课件的缺乏,因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搜索素材,这就降低了教师在备课上的精力。因此,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要紧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将多媒体的内容做到精简化,并且大力度的发展初中物理多媒体的优秀素材,降低教师制作课件的难度,使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一节生动高效的初中物理课。

二、增强实验 激发兴趣 培养素质

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同时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发现都需要物理实验来证实。初中生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所以,在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中,应相应的增加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如通过引入阳光在教室内人工制作彩虹引出光的散射现象,利用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的与众不同。但是,对于现在的物理教学来讲,其有教学任务重、课时分配量少的特点,这就阻碍了物理实验课程的进行。虽然一些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物理实验的课时,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一些发散性问题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物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题,转变教学上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或者通过令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活中设计一些小的仪器,如根据闭合电路原理手工制作简易的小手电、利用凹凸镜制作小型望远镜等,将物理实验从课堂搬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成功体验与励志教育

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 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物理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

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斯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2】,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很差,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把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向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从理论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知识的基础上,又提高了相应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总之,在现代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的处理好主客体关系,有机结合教学关系,实现物理教学的优化,最终到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手能力,达到育才育人的教育目的。中国传统物理教学方法是严谨认真、按部就班的,与国外相比缺少了渗透性与跳跃性。所以教育创新要注重“以人为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将初中物理课程与创新教育相整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然而现阶段,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情景不容乐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受传统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考试指挥棒的制约下,部分老师仍存在以分数、成绩论英雄的错误思想,对学生创新能力不加以重视,造成了大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创新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巧设问题,实施创新教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探索才会发现真理。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争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说,对于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教学,在使用尺子引导学生测量物理课本长度的实践中,笔者要学生将尺子的零刻度与物理课本的一端对齐,则尺子另一端的数值就是物理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自行进行测量。在测量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并没有急于总结实验结论,而是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尺子没有零刻度,应当怎样测量书本的长度呢?借助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结合生活实际,实施创新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物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结合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问题、现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学习实用性的认识,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实生活中许多方面都涉及物理知识和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当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引入生活元素,将课程教学中的物理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碰撞出创新的思维火花,燃起学生的创新之火。比如说,对于电学部分的串并联课程教学,笔者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电路图,向学生展示串联、并联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结束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操能力等,笔者还将全班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自行设计出不同的电路图。在实践环节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兴致勃勃、兴致高昂,积极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不断尝试着采用双触开关、单刀双掷双控等方式,完成电路图的设计任务,满足设计活动的要求。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与探究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实施创新教育,打破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发挥探究式学习的魅力,开展探究式学习。比如说,对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为了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就应当摒弃传统告知学生定律为何物的教学模式,而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行归纳总结牛顿定律。在教学中,教师以一定的历史事件引出教学课题之后,让学生探究是什么维持物体运动,及其原因?为什么力中止后,物体依然继续运动?在光滑、粗糙等不同的表面上,物体运动的速度、距离为什么不等?按照这样的探究环节,让学生在不断总结定理之后,又不断地定理,避免学生思想的教条化,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在积累物理知识学习规律和经验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不断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创新教育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多媒体集声音、图片、文字和动画于一体,能够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作为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组织课程教学活动,对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物理课程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开展多媒体创新教育,带给学生试听感官享受的同时,还能够将课堂试验中无法演示的宏观、微观等物理现象具体化、形象化,创设鲜活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多媒体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扩充课程量,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信息多样化的需要。

五、拓展课外教学活动,实施创新教育

课外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开阔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初中物理教学做好课堂45分钟创新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和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学生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来。比如说,教师可以安排这样一个富有创新色彩的课外小活动: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如何让一个从3楼掉下来的鸡蛋不会碎裂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势必会绞尽脑汁,探索各种减缓冲击力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科学内涵的了解,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课外环境具有一定的开发性,打破了课堂与教材的束缚,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推动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应当从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出发,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环境,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当正确认识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短期,需要老师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教育,致力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工作上来。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创新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研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的教学成效更是与教学模式的创新程度息息相关。而初中物理向来都被中学生们公认是初中阶段最难学的一门课程,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方法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这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且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并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来寻找一种适应新时期物理教学要求的新路子,以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二、营造开放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创新文化的熏陶,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文化氛围。教师要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尤其是在自己失误的条件下,更应该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正面反对。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应注重对创新行为的鼓励,只要学生敢于创新,即使他取得的成果效果微不足道,教师也应给予充分肯定。只有学校和教师都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开放、创新的环境,平等对待师生关系,置身于此环境下的学生才能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见解,进而具备创新精神。

三、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精神,要激发初中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必须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异的物理现象,所以物理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生动、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组织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大量生动直观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和概念。同时,由于物理实验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且学生在实验中得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意义重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时,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液体压力与重力的概念,甚至陷入重力与压力相等的误区。此时,不妨通过实验来向学生展示这个问题。实验首先选取三个底面积和质量大体相同但开口大小不同的容器;其次,用量筒量取相同体积的清水倒入这三个容器当中;然后分别将三个装有清水的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重,并观察记录数据。显而易见,三种情况下的液体重力是一致的,但因为容器形状不同,导致容器内液体高度不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不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有效地深化了对该部分物理知识的认识,并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作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集文字、影像、视频和动画等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缺少实际情境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和交际环境,这便于师生之间和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进而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亲身参与自身物理认知结构的构建,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物理第二十二章第四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时,因为能量的转化过程通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了能量损失的表象,而忽略了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对不同能量转化过程的分步演示来揭示能量守恒的真谛。

五、渗透物理科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物理科学方法,是指人们认识和研究物理现象时,从实践或理论上为达到研究目的所运用的各种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掌握了物理科学方法就意味着掌握科学创新的工具,因此,物理教学不仅要重视科学结论,更要重视探索科学结论的方法,即渗透发现和论证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科学方法的教育。

与物理知识的鲜明性相比,物理科学方法通常都融入了对知识探究的过程当中,容易被学生所忽视。而这需要物理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理论知识的创新过程同样予以充分重视。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且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才能真正促使他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例如在进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时,在保持滑块、斜面和滑块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木板的粗糙程度来向学生灌输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方法。学生在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后,就可以对类似的多因素影响问题(例如液体的深度和密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进行灵活应用。

六、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者们要结合物理教学实践,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创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敢于大胆应用,以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海明.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2013, (2): 114

[2]罗国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0, (8): 38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 鼓励教育

物理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物理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只注重学生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一情况下,创新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物理课堂的创新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师生情感,营造民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与他们一起探究,一起欢乐,一起享受成功,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敬佩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学没有强制,它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新型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挑战精神

创新教育是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例如,对于“小影成像”的现象,教师可让学生留意观察为什么夏天的树下会有一些斑斑圆点,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可结合物理原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学习起来也更加勤奋。

三、采用鼓励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个人都需要认可,需要鼓励,尤其是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的认同,需要家长的理解,需要同学的关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不变的态度去看待学生,而要以发展的规律去观察学生,在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就会对物理课产生好感,从而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如此一来,便能将学生内在需求的满足感,逐渐转化为学习物理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物理成绩。

四、做好实验,增强学生的求知感

物理教学和其他学科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学科。许多物理常识、物理规律、物理定律都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物理是实验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物理实验,积极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物理的认知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里,学生常常觉得物理实验很陌生,不容易接触,进而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其实,物理实验并不都是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例如,用筷子和一碗水做光的折射实验;用滑轮做力的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如果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实验。这样,学生会觉得物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从而大大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五、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了让学生形成这一习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纠正自己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新见解、新思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不同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得到迅速提升,有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六、开展探究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信息。当前,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手段,如采用读书笔记等方法,使学生慢慢积累,达到厚积薄发,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比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事物的原理、物质的密度等,最后让学生写出总结报告,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知识面得到拓宽,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创新之花,才能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李霜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2]胡海明.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2(3).

[3]陈刚.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明能力[J].新课程:下,2013(12).

[4]赵再全.农村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1(18).

[5]戚益.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安徽教育,1994(5).

[6]季超.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7).

[7]章君明.做好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技术性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2).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开展必要的改革,教学工作应当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展开,努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使学生形成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总的来说,物理学习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为了推进物理教学的顺利展开,努力提高物理教学的实际效果,应当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物理学科的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当关注对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关于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的视频、音频或动画,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初中生自身具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合理的引导,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新的想法与观念,并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及探索。因此在氛围的营造上,教师还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手段,让学生在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良好的生活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其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展开教学,学生相对被动,复杂性与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使得很多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厌恶与排斥的心理,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当创新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当与学生展开必要的交流与互动,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当利用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与引导,使其能够积极展开课堂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肯定,以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利用蜡烛成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照镜子时会有怎样的现象,自己的动作改变时,镜子的影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镜子的影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然后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3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对教学模式予以创新。传统课堂上,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教师则担任课堂的主角,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的阻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当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将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与思考空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先让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逐步深入挖掘现象背后蕴藏的物理规律。久而久之,学生在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时就会按照这一方法进行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蒸发、凝固、升华等一系列现象时,可以重点为学生讲解蒸发现象,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主探究凝固以及升华等现象,分析其发生的规律与条件。

4创新单一的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探究性与实践性均相对较强的学科,但是传统教学将课堂局限在教室里,很多具有生活化特征的内容无法得到展开,这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并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教师应当将生活中常见的、可引发学生共鸣的现象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如烧开水、浴室里镜子上的哈气等,使学生的头脑中能够建立清晰的认识,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室外实验,让课堂教学能够变得灵活多样,如教师在将比热容时,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测量土壤的温度、空气的问题,从而感知不同物体的比热容;最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物理知识并达到学以致用。

5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物理思维,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引导。第一,教师应当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可以设置探究实验或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践,这个过程能够有效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第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使其思维能够有效发散,当学生提出新的想法或观点时,教师应当对其予以肯定与鼓励,即使学生的想法有错误,教师也不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应当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鼓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思维的引导上,教师可以多提问,让学生不断思考与探索,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其敢于质疑,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讲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故意说出错的结论接触面积越大则压强越大,让学生进行分析,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再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

6结语

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教学无法有效提升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效率,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当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主动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并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引导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娄萍.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2]刘宝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信息化建设,2016(07).

[3]杨兴莉.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6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将成为时代经济的强劲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养成。

初中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物理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思想,教师若能很好地挖掘整理,做到为我所用,有机地渗透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这不仅仅能活跃教学气氛,而且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常可利用物理学史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为例来进行教学,奥斯特发现了电能生磁,法拉第由此事实作了大胆猜想“磁能生电吗?”。

教学中,教师应选取适合探究的问题作为内容,可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设计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策略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如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且在实验仪器的选取、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领会具体、抽象的策略性知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第一道门槛,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勤于动手是学好物理所必须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素质的途径,加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等能为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好的舞台。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教育 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设计实验。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极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成绩好的同学比较主动积极,成绩稍差的同学表现比较被动,如何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呢? 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尊重他们,真诚对待他们,为他们一种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唤起那些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充满信心。

二、创设民主、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常以一种神圣不可动摇的“权威”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地位,这让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代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学友关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关系,学生与教师能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活动才能充分地得到展示。

例如,我在讲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有没有比‘千米’更大的单位呢?”我没有及时回答。学生交流讨论:“应该有比‘千米’大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进而启发:“有谁平时喜欢看科普读物?看过肯定知道。”一个男生站起来答道:“光年。”我马上进行表扬:“你真棒。”同学们同时向那男生投去钦佩的眼光。我随即提出疑问:“光年到底有多大?”学生议论纷纷,不能回答。我回答:“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八分钟左右,光跑一年的距离就是一光年,你们说,光年这个长度单位大不大?”“大,太大了。”

又如在讲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提问:如把物体放在右盘里,物体的质量又是多少呢?学生议论纷纷,各说不一,我不作回答,让学生动手实验自己找答案。

学生通过实验后得出:若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里,物体的质量等于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减去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教师在课堂上做民主、平等的长者,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就会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备怀疑的精神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物理学史上的大量事例表明,摆脱传统理念,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是科学创造的前提。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寻问题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时,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光沿直线传播需要哪些条件?2.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产生的现象有哪些?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自学找答案。再给五分钟的时间分组进行评价总结。这样,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物理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如:在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时,我着重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些学生提到:1.物体在水中漂浮,放在酒精中又如何呢?2.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有什么方法使它下沉呢?3.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它悬浮、漂浮呢?4.石块在水中下沉,在水银中下沉吗?5.固体在液体中有浮沉,那么液体在液体中呢?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参与意识强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很快认识到物体沉浮的实质,学生的思维从一个角度跃到另一角度,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一题多解多变,培养创新能力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变。如:有一体积为l00cm3的木块,把它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简答后接着提问:木块所受的重力是多少?若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液体的密度是多少?一题多变,可以引导学生从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木块受到的力三种方法进行求解。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8篇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1 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趣味性

物理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是物理教学界的共识,因此如何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成了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本人创设了“趣味实验”、“课后小实验”等新的物理实验形式。

“趣味实验”系列:是指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类实验。如声现象中的“木条听诊器听心跳声”,“土电话传声”,“自制水瓶琴”等;光现象中的“用水透镜点燃火柴”,“自制简易潜望镜”,“自制三色陀螺演示光的合成”等;热现象中的“烧不坏的手帕”,“人造小雪景”等;电现象中的“怒发冲冠静电实验”,“用高压感应圈模拟雷击实验”,“用一段漆包线和一个永磁体自制小电动机”等;力现象中的“水火箭实验”,“吹不落的乒乓球”等。

“课后小实验”系列:是指由学生按老师的布置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的一类实验,实验器材多为日常生活用品或学生自制的器材。如“利用回声测教学大楼与你的距离”,“用自制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自制水果电池”,“自制简易滑动变阻器”,“用注射器自制潜水艇模型并演示其沉浮过程”,“自制密度计测盐水密度”等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这类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改进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2.1 强化演示实验。

除了重视做好每一个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演示实验外,增加了一些演示实验。我们在强化实验手段上,做了一些尝试:用演示实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理解、巩固和深化知识。对于激发求知欲,提高兴趣,启迪思路都有事半功倍之效。用演示实验解决抽象疑难问题,如布朗运动、浮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静摩擦力方向是指向国心的受力分析等等,生动直观,言简意赅。事实证明,具体形象要比语言文字更易记住,视觉刺激远胜于听觉刺激。另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所表现出良好的实验素养也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水平,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特点,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

2.2 增加随堂实验。

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我们还增加了许多随堂实验,即边学边实验。它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亲自做实验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对于一些可见度不高,不宜演示的重点实验和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的小实验,如:高中教材中的肥皂膜干涉、三棱镜色散现象和一些仪器刻度的观察等等;或适合学生动手动脑探索规律的实验,如:初三的欧姆定律,高二电学中电源电动势与路端电压、内电阻的关系以及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或对于有些基本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如:电表、秒表、温度计、滑动变阻器等等。随堂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激发兴趣、促进知识的掌握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提倡和推广。

2.3 开展课外活动。

结合课本里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一些简单器材和自制仪器独立完成。如:初中学生学完“浮力”知识后学会制作潜水艇模型,学完“光的反射定律”后制作简易潜望镜,学完“安全用电”后学会安装照明电路,排除照明电路的故障;学完“照相机”后配合劳技课开设摄影讲座和组织摄影实践活动。配合学校科技节举办大型“扔鸡蛋”比赛活动,靠学生自己找器材,自行设计和制作,踊跃参与,大显身手。这次活动盛况还在省电视台播出,同学们至今还记忆犹新,意犹未尽。我们还组织学生学会修理弹簧秤,自制溢水杯等简单仪器和小家电的使用和维修。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马尾造船厂、闽渔公司、华能电厂、省物构所等等。不受教学大纲限制,形式多样,多渠道开设实践活动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创造意识、竞争意识和实用意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学习兴趣都是很有效的。

3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意识创新

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第9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学工作者都在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摸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创新教育的体会.

一、自制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对实验设备的投入在逐步加大,很多现代化的精密仪器进入了课堂,但师生自制教具仍然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制物理实验教具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动动手,而是伴随着动脑的过程,学生希望能使自制的教具好使,必须动脑筋解决一些问题,这就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最喜欢用自制的器材进行实验,即使自制的器材比较简陋,甚至不好调节,但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物理教学离不开演示,即使在新课程教学中再强调探究实验,教师也无法不做演示实验,因为,物理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感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基本操作能力的基础.教师做演示实验时,除了确保成功率外,就是重点考虑可见度问题,不少教师做了很多的尝试,可以利用多媒体,也有的叫后排学生围到前排来看,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事实上,自制实验器材,既有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教学.一方要鼓励学生利用家里的日常用品自制器材,避免加重家庭的经济开销去买材料,另一方面,自制的实验用具,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近视镜片与爷爷、奶奶的老花镜片自制望远镜;用橡皮筋自制弹簧测力计;用漆包线与小铁块自制电磁起重机;用电铃、开关、电源等自制知识抢答器等.利用这些简易器材,开展探究实验,不仅巩固了已经学习的知识,还能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新教材上增加很多探究实验的内容,物理上的重要原理与规律绝大多数是让学生探究获得的.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不放心,不敢真正的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甚至不少教师将这些本来让学生探究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剥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实际上失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

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提倡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教学主要特征.传统的应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即使学生考试再好,事实是没有什么能力的,更没有创新的能力.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教师灌输的知识再好,也无法将学生一生需要的知识都灌输完,很多知识必须由学生自己探知获得,否则,学生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落实好探究式教学,必须改变应试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后,不仅能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便于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浮力教学的时候,探索一下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判断.当然,学生在猜想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剔除没有研究价值的猜想.在分析结论的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担心课堂无法掌控,事实上,一旦学生习惯于探究学习后,自然而然的步入正轨,不会耽误教师的教学进程,更何况,新课程教学根本宗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学习发展的教学上,即使“耽误”教学时间也值得的.

三、用评价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学习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特别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能只顾看学习结果,学习的过程更为重要.在进行学习评价的时候,要采用多种形式,不能由教师独断.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由同组的学生相互进行评价.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尽管某些学生没有取得探究实验的结果,但他们确实已经尽力了,他们应该得到学生与教师的尊重,只要他们能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大的进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要注重他们的表现,尤其要重视他们在探究学习中所提出的新颖的观点,即使学生说的不对,也要挖掘他们思维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敢于创新.

总之,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在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探索,善于创新,自己没有创新的精神,当然就不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