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农村建设成果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29

新农村建设成果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1篇

1.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情况

2009年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启动以来,吉林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以推进“三化”统筹为工作主线,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核心任务,高度摆位,科学组织,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蓬勃兴起的良好态势,新农村建设在“三农”工作统领作用愈加突显。以产业园区建设和土地集中为标志,农业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以居住社区化和农民转移就业的非农化为方向,城镇化明显加快,农村民生建设持续改善;以产业化经营、合作社发展为载体,农村产业结构、农业产业体系和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吉林市2010年集中力量打造和建设的10个样板村、50个示范村、360个提升村,各具特色,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明显。具体工作有如下几个特点。

1.1加强主导产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吉林市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粮食、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全市粮食产量已由“十五”期间60亿斤提高到9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十二五”末要达到100亿斤。大力推行规模养殖,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2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7.5%。着力建设玉米、水稻、大豆、生猪、肉牛、肉鸡、食用菌、林蛙、中药材、林产品等十大加工基地和产业化园区,引进建设了中粮集团40万吨水稻加工、博大生化公司60万吨生物法乙烯和雨润集团、得利斯集团等生猪屠宰加工等项目。目前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0户,其中部级3户,省级38户,粮食加工能力达到473万吨,畜禽加工2.3亿头只,销售收入年增长30%以上。做大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年均增长18.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47.6万人,输出到韩国、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等3.6万人,劳务收入21.6亿元。加快开发旅游产业,重点打造蛟河红叶谷、桦甸白桦林、昌邑神农观光休闲度假等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开辟农民收入新的领域空间。

1.2抓好新农村规划,推动农村社会科学发展 吉林市委市政府明确城乡建设与规划部门牵头,城乡结对帮扶单位配合,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布局、突出特色,统筹衔接、梯次推进的原则,高标准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序开展。目前,全市147个示范村都已编制了建设规划,其中:101个村形成了规划成果,73个村规划已通过了专家评审。在强化示范村规划的同时,注重了三个层次的规划。第一,城乡统一布局,分层梯次推进。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规划选择400个主导产业突出、民俗文化特点鲜明、区域发展带动能力强的中心村,进行梯次延伸重点建设,逐步形成市、县、镇、村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第二,产业统一布局,实行园区化发展。着力建设三个区域产业带,分别是中、西部优质高效粮牧;东、南、北部山区、半山区优质高效特产品;在城市郊区建设优质高效菜奶蛋。目前,产业带带动以粮食种植及粮米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430个;带动以畜禽养殖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150个;带动以长白山特产品种养殖及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140个;以蔬菜种植、蛋奶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198个。第三,村屯统一布局,推进社区化建设。坚持节约使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积极稳妥抓好合村并屯。规划到2015年,全市将由现在的1384个村合并到1000个村,使村屯建设布局由分散向集约、建筑由平面向立体方向转变。龙潭区正在建设的九座新村,占地18万平米,建筑面积20万平米,建设住宅2841套,各种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配套齐全,可将6个村整体搬迁改造,实现集中居住、社区化管理,整理出的5600亩建设用地。

1.3狠抓样板村建设,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吉林市在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中,财政设立了5000万元专项资金,按高于全省新农村建设标准,重点支持建设了10个新农村“样板村”。这10个“样板村”产业特色明显,村集体经济发达,农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完善,公益事业配套,村屯环境整洁,民主管理规范。10个样板村各俱特色,有以城中村社区化改造为特点的丰满区江南乡建华、昌邑区虹园村、船营区越北镇沙河子新村;有现代农业发达、集休闲观光旅游为特点的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有集中居住社区化管理的龙潭区金珠乡九座村;有以旧村改造提升为特点的永吉县马鞍山村、磐石市宝山乡太平村、龙潭区缸窑镇哈什蚂村;有以新式农居建设为特点的桦甸市永吉街道莲花村。这些样板村已成为吉林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代表了全市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1.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2010年吉林市示范村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8个、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289个。其中:新修道路269公里,新修路边沟320公里,新建砖瓦房、改造泥草房2546户,打深水井189眼,安装自来水21455户,改造农村电网67个村,新增有线电视覆盖村41个,新增信息网络覆盖村112个,新建农村沼气池2548个,安装路灯1612盏,新建改造村部110个,为314个村改造了电网,新建村卫生所135个,新增农家书屋90个,新增幼儿园20个,新增洗浴点23个,新修文化广场10万平米。通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全市累计新修村路47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改造农村泥草房35328座,建设太阳能暖房子8189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推进,参合农民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50元,参合率达到95.69%;兴建农村小型安全饮水工程746处,解决46.2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线电视、电话、信息网络覆盖村713个。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1.5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立了农村卫生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各县(市)区推行“城管下乡制度”,乡村环境管理定编制、定人员、定经费、定设备、定制度。2010年,新购置垃圾清运设备137台套,新增城市管理人员、卫生保洁员1541人。大力开展以“四清四改二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镇貌集中整治活动。全市清运垃圾8.7万立方米,清除污泥4000吨,清除路障3万处,清除柴垛4839座,改围墙7459户、272公里,改厕8798个,新建牧业小区35个,农村绿化植树73万株,绿化草坪花卉22万平方米,绿化距离628公里,新装路灯1612盏,亮化距离121公里。村屯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1.6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助推新农村建设 2010年,省里组织了6位省级领导、24个部门单位及大专院校帮扶全市5个县(市)和龙潭区的24个村。吉林市组织了164位领导、165个部门、166户企业组成工作组,分别帮扶167个新农村示范村。各县(市)区也都分别明确了帮扶任务。截至目前,省级6位帮扶领导有2人进行了工作对接,帮助1个村协调资110万元;24个帮扶部门(单位及大专院校)有14个进行了工作对接,派驻指导员1名。市级已有150位领导、156个部门、139户企业进行了工作对接,派驻村指导员57名,共帮助协调项目74项;协调资金3373万元;直接投入资金536万元;投资帮助建设项目68项。

1.7抓好灾后重建,加快灾区恢复 2010年,吉林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倒塌房屋12309户,损坏房屋26622户。其中涉及示范村共计98个,倒塌房屋1103户,损坏房屋2372户。水毁耕地44.36万亩,其中永久水毁无法复耕的耕地5.37万亩。国省干道损毁26公里,桥梁24座,涵洞24道;农村公路损毁433公里,桥梁555座。因灾损毁水库工程104座,堤防1469公里,塘坝704座,渠道389公里,桥闸涵301个,农村饮水工程215处,水保设施6处。灾情发生后,市政府精心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搞好灾后重建工作,灾区生产生活很快得到恢复。到目前为止,因灾倒塌房屋重建楼房35栋2065户,其中示范村21栋1073户。因灾损坏房屋已修缮竣工19138户,其中示范村2302户。已完成水库工程90座,堤防工程328公里,塘坝114座,渠道165公里,桥闸涵34个,农村饮水工程208处,水保设施3处。农村道路的断路、断桥已全部打通。

2.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吉林市新农村建设能扎实快速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实践。

2.1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吉林市委、市政府都从全局的角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提出举全市之力大力推进,特别是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后,更是将新农村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科学组织,加大投入,统合力量,探索模式,使吉林市新农村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协调推进的轨道。周书记、张市长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建立了定期调度和检查督导等工作推进制度。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能够经常听取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并深入基层进行检查指导,细化措施,将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市县两级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2.2得益于科学的工作思路 吉林市从实践中总结和提出了一整套工作思路,为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在发展方向上提出了“四个园区,四个集中”,即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土地集约化、农民合作化,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集中,农民经营向合作社集中。在工作指导上实施了统一城乡布局,分层梯次推进思路,规划选择400个的中心村,进行梯次延伸重点建设,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统筹考虑,坚持突出重点区域,体现因地制宜,培育各类型发展典型。在发挥力量上注重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作用,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各类涉农企业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结合,通过产业联结、农民就业、企业捐建等方式,将企业与村打造成一体,大荒地村与东福米业就是典型代表;另一个方面,通过整理农村宅基地建设农民新村的方式,利用和提升了农村土地资源,为农民提升生活、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渠道,实现了城市资源流入农村、支持农村的方式。

2.3得益于大力投入的保障 吉林市市、县(市)区两级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村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补助和项目奖补。吉林市市本级2010年专项规模达到5000万元,而且使用范围也突出现有财政投入体制,各县(市)同区享受一样投入政策。同时,加强了对现有国家和省扶持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打捆使用,将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扶贫开发、畜禽养殖场(小区)、社区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示范村,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另外,还启动了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大对产业基地、商贸旅游、农村社区服务项目的投入。截止到2010年10月底,各级各部门共为新农村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项目建设资金(含实物折现)15.2亿元。省、市、县三级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实物折现)总额10145万元。其中,省投资金2864万元,市投资金5000万元,县(市、区)投资金2281万元。省、市、县(市、区)三级帮扶部门帮扶新农村建设资金总额为1859万元。其中,省直帮扶部门帮扶资金462万元;市直帮扶部门帮扶资金528.5万元;县(市、区)直帮扶部门帮扶资金868.8万元。村及农民共投资(含实物折现)38896万元,占总投资的25.6%。其中,村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311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711万元。打捆使用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消防水源、电网改造、商贸网点、批发(集贸)市场、清洁能源、扶贫开发、畜禽养殖场(小区)、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社区建设等项目资金101263万元,占总投资的66.5%。

2.4得益于强力推进工作机制。吉林市建立县(市)区综合考评体系,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考评,按照考评办法评分排序,实行激励约束政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考评结果由市委组织部备案,综合考评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建立部门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重点责任部门和帮扶部门支持示范村建设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和工作考核范围。要分类制定考核和激励约束办法,对于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履行重点责任和帮扶工作成效不好的部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吉林已创建形成了县区的任务、部门有责任、干部有压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实际工作主要强化三个方面工作:第一,明确任务。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由市、县、乡、村四级党政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共1000余人参加的全市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启动实施了新农村“七大工程”。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共同签订了新农村建设责任状,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第二,加强调度。建设立了月调度、季总结、半年和年终检查制度,已完成月情况调度8次,召开了两次调度会,印发新农村简报8期。及时准确掌握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有关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帮扶援建等进展情况。第三,强化督导。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坚持深入村屯,现场指挥,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市新农村办人员更是经常深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督查指导,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各县(市)区、乡(镇)领导亲临现场,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半年时,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新农村办负责共同参加,逐个“样板村”督导检查,各县(市)区互相学习借鉴。市政府督查室定期调度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尽管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新农村建设长远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全市新农村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目前建设还是实施重点突破,示范村较少,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的建设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效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缺少投入,新农村建设很难有效推进;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仍需积极探索和完善。

3.下步工作的总体考虑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土地集约化、农民合作化”建设方向,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围绕“长吉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是:到2012年,全面完成147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到2015年,再完成153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使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总数达到300个。

重点做好6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找准选好产业发展项目,着力培养一批农业富村、工业强村、商贸兴村的典型。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2011年起,市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并按10%的比例逐年增加投入。各县(市)区专项资金投入按市级专项资金规模1:1配套。每年带动其它社会资金投入10亿元。新农村示范村实现农村道路、通讯、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屯屯通、户户通,消灭泥草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提高新农村示范村的农民社保、新农合参保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农民低保和五保应保尽保;免费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四是推进村屯环境整治。大力推行“四清、四改、两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新农村示范村全部达省级新农村环境建设标准,建立起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培育文明风尚。深入开展“三新”文明新村创建工程和“平安村屯”创建活动,示范村实现无刑事案件、无越级上访、无、无重大火灾事故,形成家庭和睦、邻里亲善、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农村新风尚。六是推进民主管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进一步健全乡村自治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管理办法。

2011年吉林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是高标准完成3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全面完成50个新农村示范村、360个提升村建设任务。

3.1完成3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按照长吉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采取先行先试办法,打破村社界限,集中建设新农村。一是在永吉县岔路河镇郊,以恒成号村为主,将1900多户农民集中起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社区,可整治出建设用地230公顷,用于复垦和发展非农产业,可预期实现1300公顷的耕地进行集约规划经营。二是围绕吉林市北部工业区建设,在龙潭区金珠乡再建设一个建筑面积25万平米、可容纳8个村3000多户农民集中居住的社区,从而实现金珠乡14个村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可整理出建设用地1100多公顷,为北部工业区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可预期实现7000作公顷的耕地进行集约规模经营。三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在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先期可集中大荒村920户农民居住,可整理出建设用地70公顷,实现1300公顷的耕地进行集约规模经营,为大荒地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打下基础。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产业;社会民主;生态农村

2014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粮食安全、农村发展切实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近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有幸走访了南京市高淳区武家嘴村,由武家嘴村的发展之路发掘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成果。

1、武家嘴村基本情况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 原是一个贫穷的小渔村,曾因世代贫穷被称为"渔花子村"。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凭借地理优势,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禀赋,发展创新精神,以内河航运为起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本土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自1993年以来,武家嘴村一直雄踞"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榜首,享有"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的赞誉。

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武家嘴村利用自身发展实际,顺应发展形势,按照"一业为主,多元拓展"的战略思路,大胆突破村域地理限制和传统经营方式,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了"没有村界的新武家嘴"建设,最终初步实现了"跳出武家嘴、发展武家嘴"的目标。全村现有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八卦洲造船基地、"金陵武家嘴休闲渔庄"和"千亩联村经济林果"生态高效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四星级会议中心等9个规模特色主导产业基地,村级水运总吨位超过50万吨,有集装箱钢质运输船舶140多艘,3000吨以上船舶87艘,最大吨位达1.25万吨;全村百万元以上的农户占70%,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7.8万元,已连续12届荣登"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榜首。

2、武家嘴村发展之路

(1)推动生产发展,促进经济腾飞。

改革开放后,武家嘴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准造船跑水运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不仅带动了村民以惊人的速度发家致富,而且夯实了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目前,全村生产性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50%,千万元以上的占比达15%以上。

进入21世纪以来,武家嘴村更是顺时应势、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村域地理限制和传统经营方式,在推动造船水运主导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致力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融合跨越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的新格局。

(2)推动特色产业,体现本土风情。

改革开放后,武家嘴村抓住沿江城市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凭借临湖通江的地利和村民善于驾舟闯湖的优势,从传统的捕捞业转到水上运输业,先后牢牢抓住上海浦东开发、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三次关键性历史机遇,掀起三次卖小船、造大船、跑水运的热潮,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在依靠传统模式实现初步发展后,武家嘴村凸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13亿元在长江边相继建设两个现代化船舶制造基地,先后组建水运企业11家,并于2007年组建"武家嘴集团",实现了由低层次传统造船向现代化船舶总装制造的跨越,由传统水运向现代综合航运物流的转型。目前,集团年造船能力达65万吨,拥有各类运输船舶140多艘、50多万吨位。

(3)推进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武家嘴村坚持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核心,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共基本服务和强化村级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福祉的现实问题,着力打造"幸福农村",实现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

先后高标准建设现代居民居住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村民文化中心、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超亿的拥有600多张床位、硬件配置一流的武家嘴村老年幸福公寓也已于今年10月投入运营。同时,针对城乡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持续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村民新农保、新农合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将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80%。建立村民养老补助制度,对60岁以上的村民按月发放生活补贴。

(4)推动民主和谐,发扬社会民主。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武家嘴村始终把民主和谐作为重要目标,以成立联村党委、率先推行村级党代会常任制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突出"发展、富民、强村"的主题。同时,坚持村民自治,创新村级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着力营造和谐氛围,全村呈现出一派人心齐、民心顺、干劲足的蓬勃形象。

(5)领导重点关怀,贯彻指示精神。

武家嘴村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紧密立足自身实际、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争一流"的武家嘴精神,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和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和典范,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6)打造幸福家园,建设生态农村。

武家嘴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建设,权利打造独具魅力的都市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2002年,在高淳县城规划区内征地241亩,投资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武家嘴新村,建成农民别墅100幢、公寓楼160多套,全面实现了"村庄绿化、建筑美化、河道净化、道路硬化、环境亮化"的建设目标,成为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康居标准的现代化新型农民社区。

3、收获感悟

武家嘴村由30多年前的"渔花子村"发展成为"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之首。笔者认为,在惊叹武家嘴村的沧桑巨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得到很多收获,这些收获也许会对新农村未来之路的选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意义。

(1)党的决策得当是武家嘴腾飞的根本原因。

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才给武家嘴人看到外面美好世界的机会,武家嘴的腾飞才有了可能。正是党中央下发了有关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才促使武家嘴人不再拘泥于传统产业--捕渔业,转而投向效益更高的造船业与内河、沿海运输业。正是党中央推崇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武家嘴村党委才始终以服务为宗旨,深入实施实业惠民、保障济民工作,将村民过得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在党的十胜利闭幕之时,新农村应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支持党的决议与方针政策,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

邓小平同志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武家嘴村加快"人才强企、科技创新"步伐,通过掌握造船运输核心技术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加强企业科学、人才化管理,使企业凝聚力更强、运作更高效。此外,武家嘴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借助高科技、依托固城湖生态系统,在3000亩贫瘠的圩田上建起了以农业为主体、旅游观光为辅的多元化农场。

(3)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直大力支持与推行的基本国策。武家嘴村在实现村民的基本物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努力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武家嘴村与县实验小学投资4200万元兴建了南京第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全村学生可以免费就读,并对每个考上大学的家庭给予5000元的奖励。是的,正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才为武家嘴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人才,而这批人才又转而使武家嘴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19世纪中叶,在不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之时,有"欧洲心脏"之称的德意志地区仍四分五裂,314个邦国、6000多种货币严重阻碍了德意志人的团结。经过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1月18日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1913年德国的工业水平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一切都归功于德意志帝国政府对于教育的大力投入。

因此,我国要想在当今这个平台上再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首要的不是学习借鉴外来科技,而应是大力发展教育,并尽量保证教育的地域公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4)精神文明建设对发展至关重要。

武家嘴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村各户争创"五好家庭"、"新风户"、"五星文明户",率先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施人口与计生"和谐家园"工程。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争创一流的氛围下的乡村中生活难道不是幸运的吗?这样的乡村怎么可能不是"全国文明村"呢?

(5)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之路上走捷径的前提。

武家嘴村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在改革开放初期,该村在党总支部书记武继军的带领下牢牢抓住了三次重要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机遇是上海浦东开发,长江下游一带基本建设大面积展开,对于黄沙等建筑材料的需求猛增,促使全村第一波"造船热"的到来;第二次机遇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国内经济迅速升温,村民合理调整水运结构,改单一的黄沙营运为多品种、多产业的全方位物资运输,运输区域也在向内陆地区延伸;第三次机遇是党的十五大召开,此次大会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村民纷纷放手一搏,卖小船造大船、弃小富创大业。正应了那句俗话:"机遇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机遇是罪人。"

4、意见建议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3篇

把先进性教育成果转化为建设新农村动力

历时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如何把这些成果运用好,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对于农村来说,关键在于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实现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不仅解决了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而且总结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应充分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广大农村党员来说,就是要把先进性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先进性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教育,促使广大农村党员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不断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制度成果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关系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普遍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建立了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的制度成果。应把这些制度成果运用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为此,朔州市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在坚持按地域、按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的思路,在示范基地、开发园区及各类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二是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制定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建立流向清楚、异地有“家”、管理有章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同时认真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三是创新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运行机制。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选好配强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探索建立村党组织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四是创新党员活动机制。加大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力度,并逐步把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成为农村和农民群众的活动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

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自觉行动。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创新举措,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突出的实践成果,不仅有效解决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大大激发了广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朔州市因势利导,推动和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把教育活动中展现和形成的坚强党性、高昂热情、务实作风转化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一是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强化发展意识、提高发展能力、实现带头致富为农民群众作出示范;通过“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帮助群众致富。二是增强依法依规办事的本领。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部署深入人心;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真正依法依规办事,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三是增强服务农民群众的本领。引导农村党员干部通过搞好服务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运用说服引导的办法,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教育群众遵纪守法、明荣知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4篇

1.选准切入点,抓认识提高

提高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新农村建设之初,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确定了工作的切入点就是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一是强化舆论引导。在市电视台开辟“聚焦新农村”专栏,宣传思想,报道成果,推广经验,营造“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的舆论氛围;在镇村采取标语、横幅、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让农民了解新农村、认识新农村,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市委举办了3期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分别组织乡局级干部、百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和乡(镇)常务副乡(镇)长、试点村支部书记、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集中学习;市农业局组织了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3期;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分6期对459名试点镇村干部、指导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坚定了建设好新农村的信心。三是组织参观考察。2010年12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乡镇(街)党委书记和涉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四川成都、山西夏县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市委组织部和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分3期组织各乡镇(街)主管新农村建设的副乡镇长和试点村、推进村、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到辽宁海城、大连和山东寿光、青岛、烟台、日照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通过考察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选准示范点,抓典型带动

典型,可以起到示范引路和带动作用。德惠市以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为示范点,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发挥各村的自身优势,探索了新农村建设“五种发展形态”,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典型报告会、编发简报等形式在全市进行推广,从而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一是产业富村。布海镇升阳村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吉林省绿色食品经销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瓜菜产业,农民年人均收入400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59%。二是企业带村。朱城子镇良种场村以吉林达利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业,在镇内吉林达利公司上班的工人有480人,每月每人工资至少达到1200元,劳务输出年增收700多万元。三是合作建村。同太乡八家子村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全部以土地入股,实行集中连片经营土地,共集中土地845公顷,配置了机械化设备,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四是文化兴村。达家沟镇合义村建成了集理论学习、科技培训、远程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阅读阅览、信息传递、开会议事、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民会馆。充分利用农民会馆,每年组织农民专业技术培训8期,培训农民1000多人次;每年举办一次农民艺术节。同时还创办了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风貌的“四在农家”文化墙8000多延长米。五是能人强村。五台乡治田村在村支部书记祁殿春的带领下,积极谋划,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作用,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破解“五难”,即:聚民心,破解发动难;顺民意,破解实施难;集民力,破解投入难;兴民业,破解服务难;建民约,破解管理难,共拆掉农户围墙200余户,搬迁柴草垛528个,清理粪堆56个,新修水泥路22公里,新修排水明沟5000多延长米,栽风景树16000多株,初步实现了村屯环境净化、绿化、美化。

3.选准突破点,抓环境整治

为了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德惠市以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四清四改两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一是开展突击整治。组织开展了奋战150天村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把4月和10月定为“突击月”,4月重点清理越冬垃圾和白色污染,10月重点进行柴草垛搬迁,确保柴草垛在屯外定点堆放。二是坚持点线面结合。就是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结合,分层次整体推进。抓“点”,就是集中抓好乡镇(街)所在地(包括撤并乡镇政府原所在地)环境秩序整治,重点解决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做好日常保洁管理工作。抓“线”,就是重点抓好主要公路干线、乡村屯公路沿线环境秩序整治,全面清除“三小五堆”,清理边沟路肩,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抓“面”,就是全面整治村屯环境秩序,重点抓好垃圾清运、柴草垛出屯、畜禽粪便清理等工作。三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出台了《德惠市农村村屯管理工程实施意见》,建立了柴草垛定点管理制度、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制度和垃圾日扫日清制度。为了加大乡镇综合执法管理力度,提高乡村建设和管理水平,市里在各乡镇(街)成立了综合管理执法管理站,负责全面抓好镇容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

4.选准薄弱点,抓资金投入

加大投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但德惠市作为农业大市,市、乡、村财力较弱,投入能力不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点。为此,进行了全市总动员,遵循“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县为主、规划指导乡为主、组织实施村为主、生活条件改善民为主”的原则,采取“六个一点”办法,积极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共筹集建设资金6亿多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向上争一点。积极组织省级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申请省级新农村建设资金1466.1万元;积极与省市农委等帮扶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省市农委帮助协调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农村沼气工程、秸杆燃气、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机械化、标准粮田和其它项目资金近亿元。二是县级财政拨一点。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以补促投的形式,每年都拿出2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对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建设予以支持。三是部门帮一点。市直83个部门每年提供帮扶资金50万元予以支持,同时各部门项目重点向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倾斜。四是乡村筹一点。乡镇、村一级将闲置土地、学校撤并的资产和土地、农村住宅调整出来的土地等各类资源,通过租赁、出售等方式,置换资金,共筹集建设资金2258万元。五是农民出一点。通过“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的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六是社会捐一点。把家乡在外的能人请回来,帮助建设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5篇

一、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这相辅相成的八个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精确概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观念,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无穷力量。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和革命宗旨的继承和弘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位公民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劳动者和服务者;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又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主人翁的地位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服务他人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人民的观念,时刻牢记和躬身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化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坚持和呼唤。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世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都是由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所带动的。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我国越是向前发展,越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对待劳动问题的根本态度。劳动光荣,文化长久。劳动既是公民生存的手段,也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求每一个人要坚持勤奋学习,辛勤劳动,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多做贡献。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概括。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团结互助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团结互助,就是要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同心同德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在不同意见面前,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在困难面前,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荣誉面前,要相互谦让,他人为先;出现了失误和挫折,要勇于内省,敢于承担。要提倡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促进社会安定和事业发展。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概括。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也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来引导。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摩擦,降低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构建和谐社会,个人需要诚信,集体、社会需要诚信,国家更需要诚信。只有人人讲诚信,取信于他人,给他人以信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公民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的强调和要求。法治和责任理念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遵纪守法,就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还要树立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和党纪。要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中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总书记深刻的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

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遵循,全面遵循。

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和理解。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褒贬尺度和荣辱观是不同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十分精辟,寓意深刻。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同志指出:"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美丑荣辱不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里,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奖,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否定和贬斥,有利于激励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进而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的良好社会风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造就时代新人,事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培养千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同志的这一思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同志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结合发展了的实际,进一步丰富了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

(三)认真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实践,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成为广大党员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行动。要把加强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用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先进,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村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1、人人践行,从我做起。社会群体是由许多个人聚集而成的。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公德,共建社会主义风尚,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必须人人行动起来,从我做起,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对别人,对社会,要大造舆论,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对自己,要又说又做,说到做到,从我做起,让知和行主动统一。从我做起,一定要自觉,不仅是"要我做",更是"我要做"。要用自律的态度,查一查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还没做到,应该怎样去做,如何达到完善。那些只讲不做,或者只要求别人做而自己不去实行,或者被动应付的想法和做法,都与"八荣八耻"相悖逆,是不合时宜的。

2、从我做起,就要从小事做起。道德问题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无小事。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取什么,舍什么,能否明荣耻,分美丑,别善恶,反映在大事上,更多时候是体现在小事上。见微知著,从滴水能观沧海。常常可从生活小事上看到一个人的大德。不能认为是小错而原谅放过。因为小错会酿成大害;不能因为是好事太小而不愿做,小德可积之成大德。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是涉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于思想道德性质的事,哪怕再小,也必须重视、必须去做。

3、从我做起,就要从身边的事做起。身边的事,眼前 的事,时时耳闻目睹,最方便最有机会去做。岗位学雷锋,共产党员先进性,最易于在工作单位表现出来,而且最具体,最实际。有时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对同事,上下尊重爱护,右左团结互助;对邻里关心友好,彼此支持。这不是天天可见,事事可做么!对身边的领导或下级,他们的缺点、"小恶"明摆在眼前,随时可以给予批评帮助,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古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身边能做的事都不去做好,就很难设想,他会舍近求远而去大放道德之光了。

4、从我做起,至关重要的是要党员干部这个"我"做起。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思想行为,影响着他周围的一群人,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党员干部若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政勤政,就会感召一方人民,引领一方良好风气。如果党员干部说的一套,做的一套,甚至,不讲廉耻,腐化堕落,那么,民风也就好不起来。所以,党员干部要做群众的表率,坚持"八荣",反对"八耻",加强自己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搞好自律。

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行为上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自觉地把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落实到带领群众推进改革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共产党员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干实事、作贡献、创业绩,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带头人;坚定地站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做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坚定不移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上,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管理、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当家作主的民利,做维护人民民利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先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先进性,为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作出积极地贡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就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二、三产业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生产发展不仅体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水平,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生活宽裕就是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一方面,农民收入要有较快增长,使农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另一方面,要加速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农民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乡风文明就是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学生守法的行为习惯,乡风文明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征。

村容整洁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标。村容整洁就是村庄的脏乱差得到彻底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谐相处。村容整洁体现农村生态建设的水平,要求村庄绿化、街道硬化、路面平净、圈厕卫生、垃圾无害、饮水安全、建筑有序,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维护身体健康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管理民主就是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完善,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到充分尊重,真正实现村民当家作主。管理民主体现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水平,涉及到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政权建设等问题,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要求。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1、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去,卖上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3、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为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4、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 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三)XX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些什么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方针,我乡应做好以下工作: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不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积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四)共产党员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1、在农村政治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要按照规定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要保持政治坚定性,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说话、办事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场坚定,和各种损害党的思想和言行作斗争。严格遵守和党纪国法,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完善和深化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率。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做好农村"四公开一民主"。

2、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先进性。共产党员是旗帜,是方向,农村经济的发展共产党员责无旁贷。敢于致富、带头致富是时代对党员的要求,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摆在农村党员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新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党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先进性。一是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路线、方针正确了,党员干部是关键。农村发展不发展,关键看农民富裕不富裕;农村要致富,关键在党员干部。农村发展的落后局面和艰巨性,要求农村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按照党的农村富民政策,积极带头运用科技发展种养殖业,带头致富,让自己先富起来,然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领头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作为农村党员要认真领会中央、省、州、县、乡关于产业调整的政策,按照"一域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布局原则和发展方向,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本地区带头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使政府确定的烤烟、茶叶、畜牧、泡核桃四大支柱产业兴旺起来,为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作出积极的贡献;三是做接受新思想、开拓新思路的现代人。农村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农村党员在经济发展中接受新思想,开拓新思路,克服平庸懒惰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勇于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接受从发达地区、改革成功地区引进的一些新的思想、新的东西,并认真加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开拓新思路,带头创造性地做好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新的贡献。

3、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努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积极带头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促进村社文明;积极带头搞好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的整体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积极带头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组织村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做人人讲卫生,个个守秩序的模范,促进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同步推进的要求,以农村"三清"为主,带头对村庄进行净化、绿化、美化,促进村容村貌整洁。一是带头搞好村内外道路硬化、卫生厕所建设,改善村内外卫生;二是带头搞好村内外的绿化美化,改善村内外环境。通过生态建设,逐步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庭院净化美化、村庄绿化;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在本地区正确处理好党员与群众、党员个人和集体、干部与群众的利益关系,协助村组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和疏导化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本地区社会的和谐。

(四)以为准则,以先进性为目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始终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只有把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凝聚全党同志的意愿和力量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总书记的讲话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纪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通过学习贯彻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是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能不能把学习贯彻好,直接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我们要紧密联系我乡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势需要,认真学习贯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党的纪律,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三、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综合能力,增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农村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先进性。

(一)要培养"双带"能力,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做表率

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是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目前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着"双带"能力偏弱问题。一方面,要以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依托,创新活动形式,强化形势政策教育。另一方面,整合全乡社会资源,依托党校、农广校等主渠道,以农村适用技术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主,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党员科技知识培训,增强农村党员致富本领。此外,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接对帮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活动,搭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平台。

(二)要培养创新能力,在建设新型农村中当先锋

农村党员要发挥先进性,就要始终站在农村发展的前沿,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一是要注重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增强党员带头发展经济的责任感、紧迫感。通过组织经济形势宣讲报告会、致富能手先进典型经验介绍会,开设发展论坛,举行新时期党员标准大讨论、观念突破大讨论等活动,逐步改变农村党员的小农经济意识和固守意识,鼓励党员敢为人先,带头发展第二、三产业,为群众致富找门路,趟路子。二是要注重增强党员宗旨观念。通过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创建百分量化考核、扎实坚持开展"六个一"等活动,即与巩固"平安XX"相结合,每位党员联系一户农户;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每位党员建成一亩优质泡核桃;与保护生态相结合,每位党员建成一口沼气池;为理清发展思路,每位党员向村党支部提出一条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为做强、做大劳务输出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每位党员动员一名外出务工人员;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位党员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制定考评办法,落实奖惩措施,建立健全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为无职党员搭建发挥先进性的平台。三是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信用村、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引导党员带头移风易俗,带领群众破除落后愚昧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引领农村新风尚的先锋。

(三)要培养驾驭能力,在建设和谐农村中当标兵

一要做好政策宣传员。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农闲时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积极支持村组织各项工作,自觉维护组织威信,执行组织决定,提高群众按照方针政策做事的自觉性。二要做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对关系村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应广泛搜集社情民意,及时向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坚定不移的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组织正确决策当好"参谋"。三要做好维护稳定的调解员。要增强处理问题的前瞻性、预见性能力,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对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矛盾,及早靠上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带头抓好村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对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不回避、不遮掩,积极主动地去化解,以免矛盾扩大化,严重化。对违法犯罪行为,恶行陋习,敢于抵制,带头扶正气,正党风,纯民风。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09-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农村文化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保障。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学者们围绕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模式进行了探究,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网络在农村的蓬勃发展又使得网络文化因素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新热点,网络文化理论研究也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新转向。

一、农村文化的理论与发展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成果,而且更突出了文化的动态性。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农村文化内涵进行探究,给予不同的解读,可归纳为3种视角:第一,农村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苏国勋认为:“农村文化就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作为价值体系,农村文化是由理念价值、规范价值、实用价值(即所谓道德体系、典章制度、品物行为)3个层面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1]第二,农村文化内容的广泛性。王家新认为:“所谓农村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2]第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界定农村文化。吴理财认为:“在广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视为农村社会生活的整体;在一般意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定义为农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在较为狭窄的意义上,农村文化仅仅指农民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农村文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农村社区文化研究、农村公共文化研究和农村和谐文化研究。在农村社区方面,代表人物有王春光、费孝通、弗里德曼等。在农村公共文化研究方面,研究成果相对匮乏,最为重要的一项成果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2006年3月就全国16个省区所做的专题问卷调查。就农村和谐文化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加以研究,主要成果有杨荣翰的《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及其实施》、魏文婷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等。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与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实惠,中国的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着眼点。但是此时,现代性向农村的骤然涌入与农民大规模的外溢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步形成。自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明确强调“三农”问题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且连续强调4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根本遏制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建设新的飞跃,“新”在以农村综合发展为核心,实现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农村公共事业和农民收入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也又一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所规定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4]。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7篇

[论文摘要] 延安市任家塬村是延安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我们看到,该村在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故此必须要从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不断为陕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造就陕北新农村建设新型主体;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引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从而为新农村建设集聚必须的人力资源和搭建积极向上的组织基础等方面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政策。

延安市是陕北的一个农业市,农村人口多达156万,占总人口的74%以上。近年来,延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支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延安市共确定200多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涉及农户3.5万户,农民11万人,任家塬村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和沼气养猪的后续产业,加快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陕北干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任家塬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在陕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笔者几次到本村进行实地调研,试图以本村为个案,发掘陕北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潜力和探究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一、延安市任家塬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任家塬村位于延安市临镇镇以北9.7公里处,全村93户,306人。2005年以来,该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同心协力,实现了2007年人均纯收入10000元的奋斗目标,正在向2008的11000万元迈进。

1.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

2005年以来,任家塬村先后完成引水工程一处,三级柏油路9.7公里,生产道路5公里,巷道硬化0.6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新建村级文化大院一个,休闲广场一个,完成新型民居建设68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春季,重点完成了农户宅院周边及公路沿线的绿化、美化工程,使用云杉、中槐、侧柏等绿化树种24000余株。进一步添加了公厕和多个垃圾台,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善,实现了绿化、美化和净化的目标。

2.进行绿色苹果出口基地建设

加大对苹果产业的科技投入,在全面推广果树管理五项关键技术的同时,完成果实套袋800万个,搭建防雹网1326亩,修建高标准果库70座,果园种草1000亩,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07年该村苹果总产量达197万公斤,产值突破296万元。

3.积极推广沼气养猪、沼液还田的生态农业模式

沼气是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在厌氧和一定温度、浓度、酸碱度等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家塬村累计建成四位一体沼气68户,农户用沼液作为饲料喂猪,降低了养猪成本,去年猪出栏368头,产值42万元。产业发展后经十足、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延安市任家塬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任家塬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不可否认,在这一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瓶颈因素,制约着任家塬村新农村建设规模的提升和质量的飞跃。

1.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改善投资主体单一

从全国情形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是大多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举措,任家塬村也不例外,引水工程、三级柏油路、生产道路、巷道硬化、程控电话、闭路电视等都大大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但是,这些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政府成为主要的投资主体,民间投资薄弱,从而使得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后续投入缺乏,没有从根本上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

2.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受限

苹果产业是任家塬村的主导产业。任家塬村总耕地面积2400亩,苹果面积1400亩,是一个苹果专业村。遗憾的是这样一个苹果专业村并没有带动周边邻村发展起来,从而使得发展苹果深加工受到限制。就是说,如果开办一些乡镇企业发展苹果深加工,仅靠任家塬村的苹果产量是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这样,任家塬村的苹果基本上没有鲜榨苹果汁、苹果浆、苹果酒、苹果醋、苹果脆片等这些深加工产品,苹果都是直接销往全国市场,没有从苹果产业的附加值上取得更多的效益。

3.后续产业缺乏

任家塬村以苹果作为主导产业,几年来,村民们从苹果的种植和销售中得到了巨大实惠,村民没有一人外流,全部留在村里致力于苹果产业的发展。但是,从中我们也不得不引发一种担忧。苹果产业的发展受到气候、病虫、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因素的影响,一旦产业遭受破坏,后续产业又不能发挥很好替代作用,那么任家塬村就要遭受毁灭性打击。尽管任家塬村也有沼气养猪、沼液还田以及庭院经济等后续产业,但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来看都是不够的。

4.富裕村民的精神消费成为空白

2007年任家塬村人均纯收入10000元,完全达到了小康水平的标准。但是,富裕起来的村民对于财富的支配主要用于购买手机、大兴土木搞修建、大操大办婚丧婚娶等。据调查,任家塬村娶一个媳妇基本上要花去5-6万元左右的费用。尽管也有文化大院、休闲广场,但基本上是村民劳动之余休憩的地方,没有实质性的精神消费,尤其是青年农民,他们渴望新的生活方式,追求时尚的生活节奏,富裕的物质生活和贫乏的精神消费在他们身上形成很大的反差。

三、对延安市任家塬村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陕北这块广阔贫瘠的土地上,任家塬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已经成为一种示范和典型。但是,诸多问题的存在也困扰着任家塬村的进一步发展和再上新台阶。这些问题在陕北新农村建设中也具有普遍性和共识性,由此,如何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成为主要问题。

1.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不断为陕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任家塬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该村具有优势特色产业——苹果产业。一个村子要尽快发展起来,产业的带动是必不可少。所以,每一个村子必须努力探索适合本村特点的产业优势,以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各地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也要注重对后续产业的开发和培植,从而形成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互补的产业格局,为农村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陕北地域广阔,各村的实际情况会有很大差异,但在相对集中的地域情况还是会有一些大同小异,所以,一定要注意规模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气候,集聚资源,为各种产品的深加工创造条件,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如陕北洛川地区处于苹果生产的最佳种植适生区,苹果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已获得苹果生产的原产地保护标志,产品远销国内及东南亚、欧美市场,对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榆林地区沿黄河府谷、神木、佳县等6县的68个乡镇,目前,挂枣面积达3.33万平方公里,年产鲜枣8万吨,产值3.2亿元。可见,把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定位在特色优势产业上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的切入点。

2.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造就陕北新农村建设新型主体

在农民工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任家塬村306位村民无一人外流,全部留在农村务农,这种逆城市化的反向社会流动,再次证明了新农村建设的最主要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主体。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此,必须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

首先要抓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这包括政策的宣传教育、农民对政策的理解领会等。必须把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依靠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的积极创造,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发展,这是保证新农村建设任务顺利实现的根本。

抓好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农民的落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方面。陕北农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差,有不少农民缺乏基本的文化教育,甚至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首先要从普及基本的文化知识入手,采取举办夜校、补习班、电化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课、市场基本常识等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认知世界、认识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

抓好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主要是围绕产业建设进行实用技能的培训,比如,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力争达到村村都有实用技术能手,户户都有一名掌握实用技术的劳动力。同时,要围绕城市发展需要,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务工的能力。

在注重农民素质提高的同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载体满足他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以产业带动发展起来的新农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封闭落后的农村,农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老实巴交的“老农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也更加迫切。所以,要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内聚力和向心力的社区文化,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引导村民的正确消费,和谐党群、干群和村民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用之不竭的内生力量。

3.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引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从而为新农村建设集聚必须的人力资源和搭建积极向上的组织基础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8篇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201620)

内容提要: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问题,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本文以上海市某区2010年-2012年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为例,从为什么要评价、做了什么、怎样评价、评价结果、以及如何改进五个方面完整地揭示了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的绩效状况,为全国其他地区更快更好地实施新农村建设、更高效地使用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绩效改进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5)06-0018-07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中,农村问题是基础,因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都离不开农村这个大环境和基础前提。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以上海市某区为例,2010年-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2.8亿多元,对7个镇23个行政村从“墙体白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村庄绿化”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造,涉及农户10478户。

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但是这些财政资金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或完善的地方呢?根据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以及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中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要求,结合新公共管理运动借鉴私人部门通过绩效管理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经验,应该对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开展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评价,可以了解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产生的效益,为下年度该资金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可以发现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该资金使用绩效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还可以向公众传达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也向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灌输服务政府、有效政府、廉价政府、责任政府等理念,保证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学者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也展开了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尚存在着以下不足:有关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较多,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较少(顾凤岐、王爽,2006;王凯辉等,2008);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较多,用调研数据或实地考察的较少俏云等,2007);从理论分析角度设计指标的较多,通过实地考察结合调研进行指标设计的较少(陈文杰,2006;李侃、程水源,2008);对省级或市级新农村建设进行实证分析的较多,对具体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县乡级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霍建军等,2008;李树德、李瑾,2006)。总体而言,已有研究成果缺少对新农村建设具体情况的分析,尤其是缺少从财政资金使用和村民满意程度等方面来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本文将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上海市某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绩效开展综合评价。

二、上海某区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投入产出分析

2010年-2012年,上海某区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共投入资金28171.47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3408.38万元,占47.60%,区级财政资金10441.09万元,占比37.06%,两级财政资金合计23849.47万元,占全部资金84.66%。市、区两级财政充分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落实了在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中的主要投入责任;发挥了市区两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中的引导带动作用,为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证。

投入的全部资金都用于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主要包括农宅整修、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桥梁新改建、河道疏浚整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内绿化等项目,且资金使用情况及施工造价经过了审价事务所的审核。

从产出来看,2010年-2012年,上海某区新农村建设按照“墙体白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村庄绿化”实施了大量工程,主要包括完成农宅墙体白化286 6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着和废旧房屋5.01万平方米,新改建道路192公里,修改建桥梁81座,整治河道80.26公里,新建公共厕所27座,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净化站14座、高负荷人工湿地处理池144座,99%的农户纳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整治公共活动场所39267.3平方米,新增绿化总面积471197平方米(见表1)。这些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从上海某区2010-2012年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取得的业绩来看.大部分项目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申请预算资金时申报的计划(见表2),切实美化了农宅的外观、增加了农村的绿化面积、改善农村道路桥梁和河道等公共设施,基本实现了所有农户自来水管网改造和污水集中纳管处理,并定期检测水质,保证了污水处理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绩效评价是一个信息系统,需要一系列细致深入的工作才能揭示公共部门使用财政资金取得的绩效。根据绩效评价流程,我们经过前期深入新农村建设现场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对实践工作人员深入访谈一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专家审议修改一收集和复核基础数据——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经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等一系列细致的工作。其中,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因为使用公共资金产生的效果是多维度、社会性、间接的甚至无形的,根据公共资金绩效评价多目标合成原则,必须用一套指标体系综合反映新农村建设公共资金的绩效。本文在深入该区新农村建设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对一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投入一产出一绩效”的逻辑分析方法,设计了投入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果以及发展能力四个指标维度(见表3)。设计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后,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同时,本文还为每个三级指标设定了评价标准,有的是以国内或上海市平均水平作为参照标准,有的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目标值作为评价标准,有的是以上年的业绩水平作为评价标准,有的是以专家们的综合判断作为评价标准。相对而言,这套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在对新农村建设村镇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邀请具体参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参加完成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能较全面、客观、合理、公正地反映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最后,本文利用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某区2010年-2012年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取得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见表3)。绩效评价中每个指标的数据都是来自会计或业务凭证记录的业务数据,或者经过现场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并经过与主管部门相关报表的校对复核,确保了数据资料的真实准确性。对产出和效果的分析,都是以各指标实际的得分情况为依据,总结新农村建设在产出和效果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没有任何主观臆断或乱下结论,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

四、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结果

(一)新农村建设社会效果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具体建设内容和绩效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l大大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通过2010年一2012年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整修、白化农宅墙体2866074平方米,基本消除了所有裸露的墙体,增加了村庄的美观程度;2638户农户家的厕所得到了改造,清除了1408个露天粪坑;拆除违章建筑和废旧房屋达50119.91平方米,整修副舍39354平方米,对几乎所有的破房、棚舍进行了拆除或维修,清理了房前屋后绝大部分垃圾,解决了多年来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同时,对主要河道的河岸进行整修和河道进行疏浚,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绿化沟;对宅前屋后、主干道和河道两岸通过植树、植草皮等措施,新增绿化面积471197平方米,一走进改造后的村庄,满眼都是绿色,农村的居住环境大大得到改善。

2.有效增加了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2010年-2012年新农村建设通过对村庄主干道、支干道和舍屋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硬化和亮化,大大增加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共新建、改建道路192公里,使项目村的硬化道路由原来的110公里增加到302公里,增长率达173%;修建或改建桥梁81座;新安装路灯693只,使村庄道路亮化里程由原来的24.4公里增加到31.6公里,增长近30%。道路的硬化和亮化,大大地方便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操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方便了所有村民的出行,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生产进步和生活便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纳入城镇污水总管、组团式处理、三格化粪池修缮处理的方式,将项目实施村990/0的农户家中的生活污水纳入集中处理;同时,对5765户农户家庭的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确保饮用水安全。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农村水系,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为了保持环境的清洁,新农村建设新建公共厕所27座,新改建垃圾箱房1335座,新增垃圾桶1750个,并建立起垃圾定期收集、集中运送处理的长效保洁制度,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环境卫生程度。

3.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该区2010年-2012年新农村建设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产出业绩,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于项目的实施切切实实给农村居民带来了环境的美化、洁化,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增加了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提高了生活质量,项目实施村的居民对新农村建设普遍表示满意,满意率较高,达83.34%。同时,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效果也是其他未实施项目改造村的村民有目共睹的,大多数村民表示出对新农村建设的羡慕和期盼,这也说明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效果得到了农村居民的一致认可。其次,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也间接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项目实施前后村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下降和村民家庭平均医疗费用下降。项目实施前,村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为0.4268,家庭平均医疗费用占比为22.01%;项目实施后,村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为0.4173,家庭平均医疗费用占比为21.46%,分别下降了0.0095和0.55个百分点,下降比例分别为2.21%和2.56%。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生活恩格尔系数下降和家庭医疗费用占比下降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新农村建设对这些指标的具体影响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数据的分析才能得到。最后,新农村建设村得到了更多上级奖励,平均每个村12.45次,比项目实施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4.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经过新农村建设后,各村便民生活设施建设齐全程度达到了93.36%,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能较好地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在今后的使用中还需要投入维护保养经费,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起能使这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长期运行的长效机制。从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各行政村来看,都建立起了这样的长效管理机制,包括道路保养维护长效管理机制、环境洁化保养长效管理机制、村庄绿化保养长效管理机制,保证新农村建设建成的道路、绿化、河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能长期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的不足

在该区2叭0年-2012年村庄改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l村民在村庄改造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最少、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经部分地区试点,在村民出资出劳的基础上,中央和省级政府通过奖补资金的形式投入村庄改造项目。但在该区2010年-2012年的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中,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占全部投入的84.66%,农民的投资仅占0.14%,即使加上村民投入的劳动力工时计价(按每工时30元计算),也只占到全部投入的0.92%,村民参与村庄改造项目、出资出劳的作用还不明显。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根据受益原则,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应该加强,增加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资出劳的力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村民在新农村建设实施中的主动性,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将新农村建设的效果与村民的切身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发挥村民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作用。

2.总体规划合理性还有待提高。农村居民居住地大多比较分散,而新农村建设是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要从“墙体白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村庄绿化”五个方面对农村居民居住的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科学的设计,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达不到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预期目的。目前,随着农村居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很多先富起来的或者在外务工的农村居民开始搬离原来农村的居住地,原来的住宅就空置了或只留下老人居住。但根据村庄改造项目的整体要求,这些空置的住宅也必须进行墙体白化、道路硬化及村庄绿化等改造项目,这就会产生浪费,因为改造好以后没有人去利用这些改造的成果。另一方面,有些村是经过分期分批改造完成的,这样不利于整体规划,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再者,现在农村居民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很大,很多家庭中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或搬离了农村,家中只剩下老人。如何让村里的老年人集中居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也是村庄改造项目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3.工程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是影响新农村建设长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结果和今后是否支持或积极投入村庄改造项目。总体而言,该区2010年-2012年新农村建设的工程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村民满意率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工程质量是村民满意率最低的一项(67 72%),远远低于其他问题的满意率;从村民满意率调查问卷提供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在获得的26条意见和建议中,有12条是关于工程质量的(见表4)。

工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墙体白化经过两三年的风吹雨打后,很多都出现了斑驳脱落,影响了整体美观;二是由于资金限制,加上从规划到完工之间工期短,工程量大,往往为了追求进度而忽略了工程质量,造成很多河道的护岸、护坡和新改建道路在一段时间后出现坍塌或坑洼;三是由于规划或施工问题,很多村民提出要改善污水管道铺设和维修。造成工程质量不高的原因,既包括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方面的原因,也包括监督管理的原因。还是要通过扩大村民参与、加强监督管理等方式来解决。

五、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对策建议

为了今后更好地推进这项惠民工程,从工程建设系统发展的角度,建议在以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加强项目前期论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新农村建设实施的工程项目多,涉及的工程量大,但是施工周期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经过前期合理论证和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再加上合理布局,方能达到项目实施的预期目的和产生良好的长远效果。

首先,各镇对实施村庄改造的具体项目都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论证。在经过实地考察和勘测后,要请专业规划设计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并从资金标准、质量标准、生态环境、规划整合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同时,各镇还应该要求各项目村就今后成本分担办法、长效管理机制资金落实情况等问题在前期进行充分论证或说明,保证项目实施后能产生长期效果。

其次,镇农委在村庄改造项目实施前应该进行整体规划,根据需要改造的紧迫程度和资金数量大小,选取相邻的几个村集中改造,而不是一个村一个村地单独改造。通过与相邻村组之间的协调,该撤销合并的村组撤销合并,该整合的整合,在大部分村民表决同意的基础上,成熟一片,改造一片。这样可以产生明显的规模效应,达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效果。

最后,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省市地区“宅基地置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在与原宅主达成补偿或置换协议的基础上,将一些长期空置或闲置的住宅拆除,把旧宅基地改造成耕地或工业用地。或者把一些零星分布的住户通过补偿或置换协议,把他们搬迁到居住集中的地方居住。这样都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施工和改造项目。

(二)加大宣传力度,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增强村民的主导作用

根据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和受益原则,应该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宣传和监督检查,促使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挥村民保持新农村建设长期效果的主导作用。

首先,可以适当提高村委会投入资金的比例,发挥村委会在组织生产、发展经济中的外引内联的作用,争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因为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是村委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其次,应该适当增加新农村建设村村民出资出劳的数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标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村民的参与、合作意识,让村民投身到自己环境的改造和美化过程中,体会环境改变来之不易,自觉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对改造完成后村庄环境卫生的保持也有促进作用。否则,村民就会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情,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也就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的和长期效果。

最后,村委会应该通过板报、宣传画、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加强爱护环境卫生、维护村庄改造成果的宣传,促使村民养成不乱倒垃圾、不乱排污水、不在河道放养鸡鸭、家禽家畜圈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村委会可以定期对新农村建设后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讲卫生、不爱护环境、破坏村庄基础设施的村民,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可以采取罚款、责令其恢复等措施,增强村民自觉维护村庄改造成果的意识。

(三)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首先,村委会应该组织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庄改造项目管理小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督管理中,加强村民与村委会、镇农委、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表达村民在新农村建设实施中的意见和想法,发挥村民对施工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作用。

其次,在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应该采取集中公开招标,选择那些有施工资质、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来承担新农村建设的施工。镇农委和村委会及村民代表组成的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向施工单位提出警告并要求改进。对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在下年的招标中取消招投标资格。

最后,应该将工程结算款的一部分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工程验收后半年或一年之后支付,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质量保证金就自动转化为维修基金。

新农村建设成果第9篇

关键词 湖北 新农村建设 量化指标体系

1 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确立的理论视角和现实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A·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高潮。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体系层出不穷,这一趋势也波及中国。当前我国各地在发展过程中纷纷建立起各式各样的指标体系,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绿色GDP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等。这些指标体系良莠不齐,有的具备相当的科学性,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有的指标体系自身不是很完善,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决策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以来,国内学界与政策研究部门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标准化,把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转化成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体系,对于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分阶段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6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建立了本地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如2006年2月,湖南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3月,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标准,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作了具体说明;4月,《江苏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从制定依据和原则、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对该省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内容作了详尽说明。

与此同时,湖北省内一些城市也纷纷出台本地的新农村量化指标体系,如:孝感市正式提出了该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量化指标:“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0%,100%的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解决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等。黄石市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则从农村综合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水平、文明建设和民主管理、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五大方面对本市的新农村建设作了系统的规划。这些城市的新农村量化指标体系对于推动整个湖北省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积极示范的作用。

当前湖北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借鉴国内外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在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适合于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全过程、评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当然,为了使量化指标体系在湖北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准确性和一致性为核心,遵循完整性、可行性、可测性、适合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最终评判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 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确立的基本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是我们考核新农村建设成效的科学依据,其目的是将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转化成可操作性的、可量化评估的目标体系。因此,建立湖北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既要结合湖北实际,又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1)必须坚持准确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测量的首要目标是兼顾准确性和一致性,即测量的结果既要有效度、又要有信度,失去其一,就不能算好的测量。新农村量化指标体系作为测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主要依据,对于指导新农村建设全过程、评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因此,在湖北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建设进程中,应重视指标体系测量效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即通常所讲的效度,“是指实证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在运用一项指标体系进行测量时,如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测量对象的实际情况,那么这项指标体系必然将被抛弃。在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体系内的所有指标都应以能准确地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基本要求。

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即通常所讲的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在运用指标体系测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复测量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就表明该指标对新农村建设的测量没有信度,即不适合用来评价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当然,准确性和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矛盾。过分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会损害另一个方面的效果。比如,在测量“生产发展”方面,一味强调“粮食自给率”要达到何种比例,要精确到何种程度,这必然会导致重复测量时会出现结果存在较大程度不一致的情况。可见,在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应努力在准确性和一致性之间寻求平衡,兼顾量化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必须坚持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相统一的原则。从全国看,湖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虽然处于中部地区比较靠前的位置,但距东部发达地区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从湖北省内看,既有武汉这样的超大城市,也有宜昌、襄樊、黄石、荆州等经济发展较好的中等城市,还有鄂西山区、大别山区等正在寻求大发展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整体情况,同样反映了湖北农村发展的现实,即湖北农村发展排名处在全国的中等位置,省内各地农村发展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既有象武汉这样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江汉平原这样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同时也存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的地区。由此可见,湖北省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起点存在较大的差异。

(3)必须坚持合适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讲,比较合适于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这种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具有技术上的适合性;这种量化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对湖北省内各地实际发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既适合于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情况,又适合于各市、州的具体情况;这种量化指标体系应适合于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测量湖北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当然,在建立湖北新农村量化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经济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湖北新农村量化指标体系的经济性是指:在使用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考虑使用的成本问题。如果使用某一指标测量成本过高、且效用有限,就应将其剔除掉,否则会影响到指标体系的使用效果和实际价值。

(4)必须坚持稳定性与完善性相统一的原则。任何指标体系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力求做到科学、稳定,并应兼顾可比性和连续性”,从而在相对的稳定中不断完善,这样才可能使指标体系发挥最大的效用。任何指标只能测量和反映新农村建设在某一个时间段的发展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全部过程和趋势。为此,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在建立过程中有必要做到:既要保持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又要形成动态的完善机制,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修订量化指标体系。

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完善性是指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地加以修订和完善,而修订的基本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以及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明显缺陷等等。同时,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湖北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受人们的认识能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等因素的制约。

(5)必须坚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最终评判标准的原则。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最终评判标准,这同样也应作为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最基本标准。如果在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缺乏基本的论证,没有考虑群众的满意与否,那么这项指标体系测量效果的可靠性就值得商榷。例如,如果在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中加入既不能反映新农村建设初衷、也不能让群众满意的指标,包括要建多少新房、新房要有几层才算达标等等诸如此类的指标,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新村建设”,也不是“盖新房运动”,一味强调盖新房的多少除了透支农民的财力、导致农业生产性投资减少以外,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实惠。用这种指标(或指标体系)测量出的新农村建设结果的好坏,不仅与群众是否满意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而且背离了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3 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上所述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只是一种大体的框架,在实际运用这些原则来制定量化指标的过程中,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原则体现的是一种思路。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体现的只是一种基本的思路,也即是在建立量化指标过程中应考虑的基本问题。这种思路对于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存在它的局限性,即运用这些原则并不一定能建立起非常科学的指标体系;但是,运用这些原则来指导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是这些原则还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3)原则是相对的。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是相对的,它所代表的只是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些典型特征的抽象。为此,在湖北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应科学地把握这些原则,而不应生搬硬套。

(4)原则是可选择的。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绝不是教条、一成不变的,相反这些原则都是可选择的。因此,应针对湖北省内各地的具体情况,灵活的理解原则的内涵,并选择比较适合的原则来指导湖北省内不同地区新农村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 胡本田,胡亭亭.安徽省“十一五”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