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常态化学习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6:02:27

常态化学习培训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1篇

关键词:驾驶学习 心理障碍 预防

心理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人体机能的协调,将会对人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起积极的维持作用。当人处于异常心理状态时(即出现心理障碍时),人体机能就会出现失调现象,将会对人的正确行为起阻碍作用。对于驾驶学员来说,驾驶学习时的心理素质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其培训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不仅会影响驾驶培训的安全风险,也会影响到驾驶学员对驾驶技能的学习效率及技能的巩固。因此,在学员驾驶培训学习中,如何优化和维持其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避免产生学习心理障碍,以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降低培训安全风险,是广大汽车驾驶培训教员共同关心的课题。

一、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在驾驶培训教学中,学员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有过度紧张、亢奋、过度焦虑、消极归因、自卑等异常心理。导致学员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生源性的,也有师源性的。生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学员自身认识心理偏差而引发的异常学习心理;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员的教育行为不当所导致学员产生的异常学习心理。根据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培训中,教员对学员学习心理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教员的教育行为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员的学习心理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二、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的预防

1.树立为学而教、因材施教的培训理念

教员应依据培训内容、学员性格特点及认知能力的不同,科学制定培训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以适应和满足学员培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避免学员出现焦虑心理,促进学员“乐学”,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内驱力,提升学习效率,从而减小学员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概率。

2.采用“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培训模式

教员在培训中,应科学文明施教,善于为学员理性讲解分析驾驶原理,正确示范操作技能,及时帮助学员诊断和纠正在技能训练中出现的失当操作,有效促进学员技能进步,增强学员的学习成就感,避免学员产生自卑心理,提升学习自信,并在培训指导中注重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主动加强与学员的情感沟通,及时依据学员学习反馈及心理反应调整培训进度和策略,避免学员产生消极归因心理,有效激发学员学习能动性,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3.应重视过程评价,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

教员在带训过程中,应及时对每个学员的技能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以帮助学员改进、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学员因学习问题累积而产生焦虑、失望、自卑情结。对学员评价应注重学员自尊心理需求的满足,肯定其进步时,应“及时、鲜明”,评点其不足时,应以鼓励为主导,多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员客观认识自我技能状况,也利于呵护其自尊。

4.加强行车安全意识教育

教员在传授驾驶技能的同时,应注重日常行车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教育始终贯穿于培训教学的全过程,经常性地通过案例教学强调安全行车的重要性。同时要善于联系学员训练中出现的不当、盲目、冒险等违规行为,并进行安全后果剖析,以增强学员对加强安全意识紧迫性的认识,强化自我责任意识,有效抑制亢奋心理和冒险行为的产生。

5.强化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干预

教员在日常的带训中应注重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根据各阶段培训目标要求,采取学员技能竞赛、阶段测试、其他教员对学员进行测试等形式,有意识地开展学员心理素质训练。通过“以赛促学”、“评价促学”等载体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员良好的驾驶心理素质,也有利于促进学员学习能动性的激发,促进学员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升。一旦教员发现学员有学习心理异常反应时,须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其调整好心态,以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确保培训效度。

三、总结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2篇

【关键词】炼油化工装置 仿真 培训

一、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产生背景

1.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不易。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大多采用到国内同类装置实习,由于炼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特点,实习人员一般不允许在装置现场和控制室动手操作,即使跟班实习三个月,也只能熟悉现场流程而少有机会动手操作。同时,炼油化工装置通常生产平稳,不会经常碰到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所以新建装置需要学习的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技能在同类装置实习中很少有机会真正学到。

2.新进员工的技能培训困难重重。由于新进员工进入装置初期,只能“看”不能“动”,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师带徒师傅往往有劲使不上,学员操作技能学习往往仅限于感性认识,实际操作能力短时间难以提高。

3.在岗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升缓慢。炼油化工装置不允许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试验性操作,因而技能提高培训通常采取授课形式,然而现场生产流程工序关联强、平衡控制难度大、DCS动态变化复杂,很多操作要领和操作技巧难以用语言表述,员工也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技能的提升明显缓慢。

4.装置长周期运行给培训工作带来新课题。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检修周期通常2-3年),日常生产过程中很少出现停车。但这种“长”周期和“少”事故的好现象,对操作工操作技能的提高却不很有利,一旦出现突发事故,由于技能得不到日常操练,经验的淡忘往往危及安全生产。

二、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特点

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通过动态数学摸型,设计出与现实化工生产操作过程十分相似的环境,实现传统培训与实践中无法实现的各种培训功能(如图)。相对传统的培训,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培训成本低。仿真系统通常是以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上运行,其使用的材料、能耗都很低。同时,由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国内的主要开发商已经开发出自己的仿真系统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类不同炼油化工装置的仿真系统投资会更小,培训投入的成本很底,一次投入,可反复使用。

2.培训效率高。仿真系统具有记录和追忆功能,使得培训可以在某一个中间过程或局部重复多次进行,有利于解决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可以针对高度危险或制造难度很大的事故进行仿真并用于培训,这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3.培训工种多。仿真软件运行在普通计算机上,一个平台多个装置仿真系统可以同时运行。使不同装置的操作工可以在一个仿真机房参加培训,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个体培训与集中培训有机结合。

4.培训管理易。仿真培训软件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运行使用,有依据操作规程要求的自动评分与自动记录等功能,使得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更加方便容易。

三、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

1.通过仿真培训常态化,不断完善仿真基地建设

(1)仿真培训常态化。从2001年的新建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工培训开始,我们与国内仿真技术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和应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系统。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使培训实现了常态化。

(2)多渠道投入。通过新建装置项目、教育经费、职工技协等多渠道投入,目前炼化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已有6个仿真机房、90台仿真电脑、12套装置级、11套单元级仿真系统,已成为中石化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

(3)仿真培训得到积极支持。炼化部每年参加仿真培训人数在600人次以上。

2.以新建装置上岗培训为主,不断拓展仿真培训的领域。

(1)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仿真系统的特性,使其成为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主要载体。炼化部从10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开车培训起,在70万吨/年乙烯装置、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3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2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等历次新装置开车培训中,都引进和应用仿真培训系统,为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一岗多能培训。仿真系统将整套装置的运行放置在一台计算机上,为技能操作人员的一岗多能培训提供了有效途径。

(3)转岗和新进员工培训。从2003年开始,炼化部在新进和转岗人员入厂教育和转岗初期增加为期二至三周的仿真培训,使新进和转岗人员预先熟悉DCS操作的方式方法,缩短炼油化工操作培训的适应期。

(4)技能鉴定的实际操作考核。仿真已成为炼油化工特有工种实际操作考核的主要手段,使用仿真系统中的操作评分系统为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作出科学、客观的评分。目前,在催化裂化、常减压、乙烯、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加氢精制、制氢等装置的特有工种技能操作考核中已实行仿真考核。

(5)技能竞赛。根据实战要求,充分利用仿真系统的联机功能,组织操作工进行全流程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三个项目的各种竞赛,为仿真系统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进行了拓展。

3.优化仿真系统运行状态设置,提高操作人员精细操作意识。

为了提高操作工精细操作意识和加强质量控制要求,在仿真培训中组织装置技术人员对仿真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

(1)调整组态步骤的操作控制值范围和得分。提高压力、温度等重要参数控制精细度;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步骤的分值。

(2)对控制物料平衡的阀门,开度操作在组态的步骤描述中增加显示“小量多次操作”的警示,对物料控制骤增骤减的“野蛮”操作设置扣分,使操作工养成精细操作的习惯,从而避免实际生产中因物料控制的大幅变化而产生工艺波动和现场设备发生故障的人为因素事故。

(3)通过对仿真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现场生产中的可能事故状态。装置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仿真系统的模拟运行,检验了70万吨/年乙烯装置加氢反应器的飞温工况,优化了操作规程。

四、仿真培训带来效果

1.仿真培训体现了低成本理念

仿真培训系统可以设计成与现场装置一致的流程、工况,逼真地模拟装置现场的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过程的现象和操作,而又全部在仿真机房进行,既没有危险性,又能反复培训运行,与其它的培训方法相比,既提高了培训效果,又节省了培训费用,缩短了培训时间。

2.仿真培训实现不同工种、不同班次人员的混合培训

目前炼化部共有7大生产联合装置,37套生产装置,各生产装置的工种大多数不一样,个性化很强,并且操作工作息是四班二倒,因此用常规方法集中组织技能培训班难度大、效果不理想。仿真系统的特点可以使不同工种、不同班次的人员在同一间教室培训,颠覆了传统培训模式。

3.仿真培训提高了操作工事故预见性能力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3篇

1.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不易。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大多采用到国内同类装置实习,由于炼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特点,实习人员一般不允许在装置现场和控制室动手操作,即使跟班实习三个月,也只能熟悉现场流程而少有机会动手操作。同时,炼油化工装置通常生产平稳,不会经常碰到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所以新建装置需要学习的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技能在同类装置实习中很少有机会真正学到。

2.新进员工的技能培训困难重重。由于新进员工进入装置初期,只能“看”不能“动”,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师带徒师傅往往有劲使不上,学员操作技能学习往往仅限于感性认识,实际操作能力短时间难以提高。

3.在岗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升缓慢。炼油化工装置不允许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试验性操作,因而技能提高培训通常采取授课形式,然而现场生产流程工序关联强、平衡控制难度大、DCS动态变化复杂,很多操作要领和操作技巧难以用语言表述,员工也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技能的提升明显缓慢。

4.装置长周期运行给培训工作带来新课题。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检修周期通常2-3年),日常生产过程中很少出现停车。但这种“长”周期和“少”事故的好现象,对操作工操作技能的提高却不很有利,一旦出现突发事故,由于技能得不到日常操练,经验的淡忘往往危及安全生产。

二、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特点

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通过动态数学摸型,设计出与现实化工生产操作过程十分相似的环境,实现传统培训与实践中无法实现的各种培训功能(如图)。相对传统的培训,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培训成本低。仿真系统通常是以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上运行,其使用的材料、能耗都很低。同时,由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国内的主要开发商已经开发出自己的仿真系统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类不同炼油化工装置的仿真系统投资会更小,培训投入的成本很底,一次投入,可反复使用。

2.培训效率高。仿真系统具有记录和追忆功能,使得培训可以在某一个中间过程或局部重复多次进行,有利于解决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可以针对高度危险或制造难度很大的事故进行仿真并用于培训,这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3.培训工种多。仿真软件运行在普通计算机上,一个平台多个装置仿真系统可以同时运行。使不同装置的操作工可以在一个仿真机房参加培训,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个体培训与集中培训有机结合。

4.培训管理易。仿真培训软件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运行使用,有依据操作规程要求的自动评分与自动记录等功能,使得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更加方便容易。

三、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

1.通过仿真培训常态化,不断完善仿真基地建设

(1)仿真培训常态化。从2001年的新建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工培训开始,我们与国内仿真技术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和应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系统。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使培训实现了常态化。

(2)多渠道投入。通过新建装置项目、教育经费、职工技协等多渠道投入,目前炼化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已有6个仿真机房、90台仿真电脑、12套装置级、11套单元级仿真系统,已成为中石化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

(3)仿真培训得到积极支持。炼化部每年参加仿真培训人数在600人次以上。

2.以新建装置上岗培训为主,不断拓展仿真培训的领域。

(1)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仿真系统的特性,使其成为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主要载体。炼化部从10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开车培训起,在70万吨/年乙烯装置、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3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2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等历次新装置开车培训中,都引进和应用仿真培训系统,为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一岗多能培训。仿真系统将整套装置的运行放置在一台计算机上,为技能操作人员的一岗多能培训提供了有效途径。

(3)转岗和新进员工培训。从2003年开始,炼化部在新进和转岗人员入厂教育和转岗初期增加为期二至三周的仿真培训,使新进和转岗人员预先熟悉DCS操作的方式方法,缩短炼油化工操作培训的适应期。

(4)技能鉴定的实际操作考核。仿真已成为炼油化工特有工种实际操作考核的主要手段,使用仿真系统中的操作评分系统为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作出科学、客观的评分。目前,在催化裂化、常减压、乙烯、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加氢精制、制氢等装置的特有工种技能操作考核中已实行仿真考核。

(5)技能竞赛。根据实战要求,充分利用仿真系统的联机功能,组织操作工进行全流程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三个项目的各种竞赛,为仿真系统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进行了拓展。

3.优化仿真系统运行状态设置,提高操作人员精细操作意识。

为了提高操作工精细操作意识和加强质量控制要求,在仿真培训中组织装置技术人员对仿真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

(1)调整组态步骤的操作控制值范围和得分。提高压力、温度等重要参数控制精细度;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步骤的分值。

(2)对控制物料平衡的阀门,开度操作在组态的步骤描述中增加显示“小量多次操作”的警示,对物料控制骤增骤减的“野蛮”操作设置扣分,使操作工养成精细操作的习惯,从而避免实际生产中因物料控制的大幅变化而产生工艺波动和现场设备发生故障的人为因素事故。

(3)通过对仿真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现场生产中的可能事故状态。装置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仿真系统的模拟运行,检验了70万吨/年乙烯装置加氢反应器的飞温工况,优化了操作规程。

四、仿真培训带来效果

1.仿真培训体现了低成本理念

仿真培训系统可以设计成与现场装置一致的流程、工况,逼真地模拟装置现场的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过程的现象和操作,而又全部在仿真机房进行,既没有危险性,又能反复培训运行,与其它的培训方法相比,既提高了培训效果,又节省了培训费用,缩短了培训时间。

2.仿真培训实现不同工种、不同班次人员的混合培训

目前炼化部共有7大生产联合装置,37套生产装置,各生产装置的工种大多数不一样,个性化很强,并且操作工作息是四班二倒,因此用常规方法集中组织技能培训班难度大、效果不理想。仿真系统的特点可以使不同工种、不同班次的人员在同一间教室培训,颠覆了传统培训模式。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4篇

远程教育的新常态有哪些呢?一是受众在变化。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如今很多村屯都呈现“空巢”状态,受众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对他们进行以往一贯的技术培训意义并不大。同时,城市流动人口进一步增多,他们因身在异乡而游离于远程教育覆盖之外。二是手段在变化。新形势促使远程教育向新媒体领域延伸和拓展,远程教育上网络、上手机已是大势所趋,这使远程教育的工作方法也产生了巨变。三是工作形势在变化。以往基层的培训需求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如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涌现了很多新兴的产业项目,涌现了大量的失地人口,涌现了再就业和创业人潮,这对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培训开始向精准培训、深度扶贫方向发展。

“李杜文章众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以往我们的远程教育工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却未必适应新常态的需要;以往我们或许是称职的,但在新常态之下仍需要转变和创新。那么,远教干部应该如何适应新常态呢?

首先,要更新培训内容,适应受众的变化。受众群体变化了,学习需求和学习形式必然随之而变。留守人口对技术培训并不热衷,因为他们多数都不是生产力主体。花甲老人和学龄儿童需要什么?对他们的心灵关怀比什么都重要。开展中老年养生培训、广场舞培训,使老年受众老有所乐;开展青少年爱国教育、假期培训班,使留守儿童少有所依。这些才是当前农村受众所需要但是严重缺乏的,也更能体现远程教育的人文光辉。同时,也必须兼顾外出人员,一方面要做好他们返乡期间的劳动技能教育,一方面要做好他们出门在外时的心灵关怀。

其次,要强化能力建设,适应手段的变化。新媒体的加入和新平台的涌现对远教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远教干部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尝试新方法,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强化自身工作能力。新媒体无形中加强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技术含量,我们不但要掌握以往的老一套工作方法,还要善于利用新的传播平台开展工作。比如开通手机平台,将远程教育信息传播平台立体化;比如制作微视频,将远教课件搬到网络上、手机上。我们不仅要督促自身加强学习,也要督促整个远教管理员队伍加强对新媒体的学习,从而保持远教队伍的创新能力。

最后,要创新工作方法,适应工作形势的变化。工作形势的复杂化使远程教育进入了细节管理时代,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提供精准服务,而不能一揽子对待、囫囵吞枣。失地人口的创业需求高涨,我们就要加强学用结合的创业技能培训,并且培训要分门别类,培训后要跟踪服务;新兴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我们就要广泛整合部门资源,及时发现新的学习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技术服务;一些已经取得成效的产业基地需要升级式的技术培训,我们也要放开思路,与高校和技术密集单位协作,提供更高档次的培训套餐。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5篇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一个企业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从一个团体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企业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才能的过程。及时、规范、全面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培训时间:一个月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目的:让新员工更好的了解公司的概况、企业文化,给新员工一种归属感,使新员工尽快的适应公司的需要,,尽快发挥新进员工的聪明才智,达成双方的相互认知和协调统一,实现共赢。

培训者:人力资源管理者、部门经理

培训方法:讲授法、车间实习、多媒体辅助培训、师徒制。

培训内容:

1、公司的基本概况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2、公司的用人机制,如公司如何对待员工,有哪些福利措施,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创造了哪些环境,个人在公司的发展前景等;

3、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让大家更好的认识公司;

4、公司的组织结构、发展规划、目标宗旨;

5、公司的薪酬福利待遇;

6、公司产品的种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7、公司企业文化的宣传;

8、员工日常基本礼仪、行为规范,员工关系处理;

9、新员工应聘岗位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工作日常事务;

10、部门岗位的职责以及岗位技能知识培训。

培训流程:

企业文化知识培训

车间实践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信息反馈与结果评价

新员工培训安排:

第一个星期主要在会议室进行上述1—9项内容的培训,让新员工更好的认识公司,以便更好的融入公司环境。除以上外还应包括一下几点:

1、致新员工欢迎词;

2、向老员工介绍新员工的到来;

3、带领新员工到厂区参观,并向新员工介绍厂区的布置;

4、解决新员工的住宿问题;

5、给新员工发放学习用品;

6、第一天应陪同新员工到公司餐厅吃第一顿午餐;

7、进行一些新员工信息的收集。第二、三个星期让新员工在车间进行实践,这期间在各生产区域都要指派一名工人师傅带一名新员工进行学习实践。让新员工熟悉公司的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一些生产工艺细节问题,让新员工在车间找到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然后每隔两天抽出半天时间

在会议室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并做好记录。培训者通过讨论来对每位新员工给予评价。

第四个星期让新员工在所应聘部门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由各部门经理进行培训。主要对新员工进行岗位技能知识、岗位责任以及岗位日常事务的培训。让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以及一些工作规范等其他知识,以便于培训期结束后能尽快的开始工作。结束后由部门经理对新员工的一些信息以及评价反馈给人力资源部。

培训期结束后,由人力资源部对每位新员工进行评价。安排新员工入职,一个月后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组织新员工进行茶花会谈,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员工心态培训

心态培训是近几年在我国一些外资企业中非常风行的一种员工培训。实践证明,心态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培训,通过正确的心态培训,可以转变员工态度,鼓舞员工士气,改善工作效率,进而极大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在我国仍有很多企业对这一新的企业培训认识不足,他们往往认为员工的心态是先天固有而不可改变的,所以培训主要是知识技能培训。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作以专门研究。

一、心态与心态培训

所谓心态,指人们的看法、态度,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思维方式与相应的处事态度。美国潜能开发专家安东尼?罗宾说:“心态可说是发生在我们体内几百万条神经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内的感受,是当我们从周围得到某些刺激,就把讯号送到脑部,因而产生的感觉和状态。我们大部分的心态都是直觉的。对于跟自己有关事物所做的反应,就叫做心态,可能会是进取的、有为的,也可能是颓丧的、受抑制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刻意地去控制它。”美国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关于心态的意义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相同的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并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如接到顾客投诉,有些员工认为这是顾客故意挑刺,刻意与我们过不去;而有些员工则认为这是顾客对我们的关心、信任。不同的心态自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心态决定了员工的命运,也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既然心态对员工行为有如此之大的影响,而且心态又是可以接受刺激而诱导,因此,完全可以也有必要通过培训来调整和改善一个员工的心态。员工心态培训应运而生。

二、心态培训的意义

行为学家认为,态度行为结果环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积极的态度导致良性的循环,消极的态度则导致恶性的循环,因此,良好的心态是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心态培训就是帮助员工拓展观念、调适心态,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的一种培训方式。心态调适和训练的方向就是心态积极、平衡,保持愉快的心境。我们想要达到目标、取得成功,通常习惯在行动上调整,而不是在心态上去做改善。事实上,从心态上出发,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可以说,心态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培训,是企业员工培训之本。

1、心态培训是调动人力资源主观能动性的培训。不可否认,从理论上讲,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和技术水平,导致工作绩效的提高。但是如果员工心态本身就不正常,如他认为培训只是企业在搞形式,或者他认为自己无技能培训的必要,那么技能培训又会有什么效果呢?因此,心态培训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它是调动人力资源主观能动性的培训。通过心态培训,解决了员工的心态问题,一切培训才有效果和意义。

2、心态培训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表现的风格、习惯、行为准则、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这些无形的理念如果不能植根于员工的大脑之中,则只能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子要素,而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通过心态培训等手段才能催化其生根发芽。员工工作中所有的抉择和行为只不过是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最重视的价值观是什么,生活中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就随时都能更正确、迅速的做出决定。

3、心态培训是企业员工激励的主要内容。拿破仑将军曾说过,“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四分之三是由士气决定的。”那么如何提高士气?抑或如何激励员工?实践证明,现有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对士气的提升作用有限。这一问题可以用期望理论来解释,当员工认为预计能达到目标的概率(期望值)很小时,即使目标价值(效价)很大,被激发的力量也不会很大。现有的激励手段往往针对效价的提高,而员工期望值仍然很小,自然激发力有限。而通过心态培训,针对的却是期望值的提高,再配合其他激励手段,就会大大提高员工士气。因此,可以说,心态培训是企业员工激励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

4、心态培训是提高员工情商的基本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高曼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一个人的情商对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智商与先天性因素关系较为密切,而情商的高低更取决于后天因素,它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而形成的。对于大多数人,智力和能力的差距并不大,知识和技巧也差不多,这时自我超越的重点,更应该倾向于坚持和积累,即情商的提高。因此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是企业心态培训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心态培训的主要内容

如前所述,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即PMA。而失败人士则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即NMA,去面对人生。成功人士运用PMA黄金定律支配自己的人生,他们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人士则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空虚、猥琐、悲观失望、消极颓废,最终走向了失败。因此,心态培训就是要使员工树立积极的心态。这种积极的心态主要包括:

1、乐观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是成功人士的必备素养。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随时可能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如果没有乐观的心态,将严重影响工作士气和正确决策。

2、成就的心态。员工只有不安于现状,有强烈的成就欲望,才能最大发挥个人潜能,使个人和组织目标最大化。

3、坚持的心态。“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员工保持坚持的心态,或者毅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4、付出的心态。要让员工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要想成功,必须付出。

5、务实的心态。企业是实业,反对务虚不务实,反对“面子工程”。企业员工要有务实的心态,如果注重“面子”可能连“里子”都保不住。

6、感恩的心态。让员工知道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人都是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配合的,哪怕别人为你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都要感谢。

7、谦虚的心态。教育员工要有做小学生的心态,不断学习,虚心学习,只有虚心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才能进步。

8、自信的心态。必须让员工认识到,首先相信自己能成功才可能成功,信心是成功的基础,自暴自弃必一事无成。

四、心态培训的几点建议

1、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心态培训。心态培训能否成功进行取决于企业领导的重视,而领导是否重视又取决于他们对心态培训的正确认识。因此,搞好企业心态培训的前提是先对领导进行心态培训,改变他们对心态培训的根本认识。

2、企业要将心态培训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心态培训不同于知识技能培训,必须保持它的长效性。而长效性的保持又不能完全依靠专门的培训活动,因为这样一方面增加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部分员工的逆反心理。正确的方式是企业在培训活动的基础上将心态培训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如优秀的经营者应清楚地向员工描绘企业远景,同时彻底让员工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神圣意义,有了远景及使命感,员工自然心态积极乐观,效率的提升与目标的达成也将指日可待。

3、企业要针对员工心态状况来培训。进行心态培训以前,应该先对员工的原始心态状况进行摸底,如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员工,究竟是工作信心不足,还是胸有成竹甚至狂妄自大?究竟是安于现状,还是渴望更大成功?究竟是乐观向上,还是悲观消极?如果心态不正常,原因何在?了解了这些,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6篇

(一)培训需求调研

加强培训需求调研,要综合考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找到培训对象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通过培训项目的设计、教学计划的编制及培训,缩短两者之间差距。地面高空一体化培训集上述三层需求而开发设计。中国气象局以十八届三年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制定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重大部署。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是气象现代化、观测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是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实施台站工作岗位的需要,台站人员掌握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的进程和岗位要求。

(二)教学计划编制

教学计划依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编制,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指导教学和教育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成人继续教育教学计划虽然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计划有所不同,但其教学计划同样是决定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的基本文件。气象部门继续教育培训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编制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形成了本部门继续教育教学计划编制要素及特点。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对象强调针对性、培训内容依据培训目标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培训方式注重成人教育规律和成人学习特点、培训时间结合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确定、教师选配采用开放式与多元式相结合、教材主要根据培训目标自主编写实效性讲义、考试考核采用多元评价机制。

(三)地面高空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制

培训内容:培训引言、高空气象观测前沿与综述、高空气象观测基础与业务规范、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实习实训等教学模块。培训方式方法:综合采用课堂讲授、操作演示、实习实训、个例分析、体验式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方法。培训目标:熟悉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掌握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维修的基本技能,熟悉高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掌握地面、高空观测规范,初步具备从事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工作的能力。培训对象:从事过地面观测业务,即将从事地面高空观测一体化的观测人员。培训对象的针对性保证了受训者业务基本知识在一个水平上,便于培训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培训时间:20天(每周6个教学工作日,8学时/日,总学时144学时)。

二、培训项目的实施

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是气象部门面向全国的性特色业务培训项目,从项目开发到实施再到评估全过程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实行动态化管理。

(一)培训管理

注重入学教育、加强教学引导、明确培训目标;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备课,认真传授知识;发挥班委作用,实现学员自主管理;实习实训环境优化,实习实训实效显著;学员培训第一手培训资料收集整理,建立培训档案。

(二)教师选配

采用多元开放式培训,教师选配包括课堂授课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教师既有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和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专家和领导又有气象业务单位一线业务骨干、气象仪器厂家工程师、湖南分院专职授课教师及地面高空台站观测人员的实习实训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层级高,注重加强业务科研单位与培训机构之间优秀人才的交流协作,发挥专家学者、仪器厂家业务技术专家、一线业务骨干在气象新业务培训中的作用。

(三)培训学习

开辟“学习园地”,开设学习体会、学员心声、个例交流等栏目供学员学习交流;建立班级QQ群,将教师课件、“两个带来”、座谈研讨小结等学习资料上传,分享学习资源、工作经验;创办《学习简报》,开设重返校园、理论课堂、实习实训、交流研讨、体验式教学、文体活动、培训心得等板块,展示培训成果,同时,通过搭建的交流平台,学员自主学习,在线交流。

三、培训教学的亮点

(一)开展个性化的多样实训

1.量身制定实训方案

对不同需求学员进行定制化实习指导。如有的学员准备阶段时间掌握不准、操作程序复杂、精度要求高、心理紧张等现象,安排学员观测跟班、观摩,训练学员动手操作。

2.实训采取小班教学

全班分组、小组分工、分别轮番进行不同内容的操作演练。每组配备2名教师指导实习,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独立完成4~5个班次的探空值班操作。

3.业务跟班纳入实训

对有一定基础、单位马上要开展业务运行的学员,安排指导教师,采用一对一反跟班方式培训,训练学员单独完成全套探空值班流程,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二)有针对性开展个例教学

个例教学与个例点评。教师利用长沙站及其他台站日常值班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教学计划,开发教学个例,内容涵盖业务操作流程、雷达、仪器、预审等方方面面。充分利用学员的教学资源,学员相互之间开展个例研讨、教师点评、学员互评。

(三)制作课件上传远程平台

精心制作动态教学课件。利用动漫、图片,通过多媒体向学员播放讲授,让学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全景实录课堂授课内容。编制36个48学时的远程教学课件,上传远程教学平台,便于基层业务人员根据自身需要,个性化地选择学习资源,扩大培训学习群体。

四、培训项目的评估

(一)学员对象

举办2期地面高空一体化试点培训班,来自全国25个省区的84名一线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本科以上学历占73.8%、气象类专业占85.7%、中级职称以上占46.4%,学员整体年轻、专业素质较高、求知欲强,培训教学中提出了许多探讨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个例资料,给的教学和培训带来了很多启发。

(二)模块设计

理论讲授。培训内容设计与课程模块设置是实现培训预期目标的关键。在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特色培训项目开发阶段,就地面与高空观测人员业务、岗位与实践经验的差别,课程模块和主体课程均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主体课程为高空气象观测基础模块和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模块。熟练掌握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操作流程、常规高空气象观测规范和规章制度;全面学习软件使用、常见故障维护维修、数据处理及报文编制。目的在于紧密结合工作需要和实际,系统全面掌握一体化观测业务流程,符合岗位上岗要求。

1.个例点评

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针对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个例研讨点评占10%。既有学员带来的个例,又有教师根据工作实际与教学需要开发的个例。学员相互之间的讲解、研讨,师生共同点评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学习方式,学员乐于接受,学习效果明显。学员普遍反映:个例研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既学到了知识又交流学习了经验还解决了工作中的困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实习实训

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训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保证培训质量。基于此,实习实训模块64学时,占总课时比例的44.5%。学员普遍认为:实习实训环节非常必要,甚至有学员希望再增加实习实训课时。在实习实训平台上可以将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即学即用,在实习实训中消化,回到岗位就能发挥作用,收获非常大。

(三)跟踪反馈

培训中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反馈学员培训学习信息,及时了解学员学习动态及教师授课情况。培训后期,学员填写《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班教学质量调查表》,统计数据形成《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班教学质量汇总表》,进行教学质量调查、评估。对2期培训班质量调查表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培训设计与安排项目整体的平均满意率在96%以上,培训学员认可程度很高。培训教材的适用性指标满意率平均值为93.0%,学员对培训教材需求,湖南分院有较大提升空间。培训半年以后,湖南分院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评估,编制《地面高空一体化培训班行为层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进行跟踪信息反馈。调查问卷反馈30份,统计情况如下:目前从事地面高空一体化岗位18人,地面观测岗位12人;对工作素质有帮助29人;对工作态度转变有帮助29人;能熟练处理高空观测工作29人;成为单位高空观测业务骨干的10人。

(四)总结反思

1.培训特色培训平台。

充分发挥长沙高空气象观测站、马坡岭国家基本气象站业务资源优势,将培训和业务观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理论学习平台和实训实操平台有效衔接,形成有别于体验式或观摩式等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实训,具有比较独特的地面高空一体化业务培训平台。学习资源。“实”字贯穿培训全程,学员自始至终处于实景、实物、实战、实用教学情境中。培训教学突出实用性,重点传授操作技巧、实用窍门,这种一点通式的教学方式,使学员在培训中学得实在,回到岗位上用得实在。

2.培训建议培训内容。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7篇

关键词:培训模式;在线学习;功能设计

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传播媒介的形态在不断变化和延伸,现阶段其核心是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的实现。在此背景下,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也应顺应时展,充分应用数字化视听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变革教学手段和方式。

一、成人教育传统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成人教育培训传统模式,主要是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定时、定点进行有一定规模的现场授课式教学活动。目前传统培训模式虽仍具有绝对主导地位,但其存在的问题已日渐突显。

培训针对性、灵活性欠缺。授课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

无法真正体现以学员为本的理念。学员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更不利于其对培训效果的学以致用。

训后跟踪服务功能欠缺。短期培训无法解决全部疑惑和难题,无法实现训后辅导和跟踪服务。[1]

受制于培训教师的水准。鉴于地域范围、特定时间、费用预算等因素,无法确保聘用教师水平。

受制于固定的时间安排。一旦培训计划确定,无法因个人情况调整,会使部分受训人员因各种原因丧失机会,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培训成本较高。实地参加培训产生的培训费、食宿费、差旅费,使培训成本普遍偏高。

突发状况应对能力较差。如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人员流动受阻,多地封闭管理长达几个月,线下培训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培训工作的进行。

综上所述,传统的成人教育培训模式已日渐暴露出它的弊端,需要转变培训理念,创新的培训模式。

二、基于新媒介的在线培训模式创新理念

借助新媒介的新型培训模式,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科学量化管理、双向互动等新思维,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整合传统培训方式的在线培训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全天候全覆盖的特征,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信息传输不受时间、场所的制约,培训学员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实现了学习移动化、泛在化、经常化。

2.多媒体信息呈现特征,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依托现代科技技术的信息传播环境,以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多媒体形式承载海量信息,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3.碎片化信息传播特征,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在线移动学习以其独有的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可使学员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通过知识碎片化整合体现时间的灵活性,为培训学员提供了学习的便利,充分缓解工学矛盾。

4.多样化包容性特征,激发受训者的学习激情。无边界的媒介融合度可以进行培训内容、形态的扩展,提升趣味性和层次感。同时其便捷的交互性可以实现信息及时的双向流通,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的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受训者的学习热情,消除心理负担,提高学习自信,取得培训成效。

三、在线培训模式主要应用功能设计

1.在线培训模式主线功能设计

在线培训的主线功能应覆盖整个培训过程,实现学员训前、训期、训后管理,完成培训任务,同时满足培训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信息:实现对培训项目动态展示。使参训人员了解培训项目的一概情况,明确是否参加培训、能否参加培训、参加哪个培训。

网上报名:实现参训人员的个人信息收集,为培训档案及后期大数据管理收集基础数据。同时针对不同培训项目,可增设前端条件审核,如相关考证类的继续教育,需审核是否在有效期内方可参加继续教育。

在线缴费:实现在线缴费功能,做好E支付及主流银行端口对接。同时开设电子发票发送通道,实现缴费后及时取得电子票据。

在线学习:呈现多样化课堂方式,实现在线视频、音频、互动学习、相关性关联学习等信息化学习功能,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在线考试:实现在线考试测评。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题型的选择、题目隶属科目的控制、难度系数的设定等灵活组卷。为确保培训质量,规范考务管理,可增设在线人脸识别功能,全程监控考试过程。[2]

证书打印:实现证书模板设计,嵌入电子印章,培训结束后对符合条件的学员开通电子证书打印功能。

教学评估:实现对学员培训过程中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互动协作情况、实践操作等进行多元化评估,有助于学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培训成效。同时实现对在线课程针对性、接受度、培训满意度、授课内容、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实现一站式全程监控,动态掌握各类数据,有效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竞争力。

档案管理:实现对培训活动开展过程中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培训档案的有效性及全面性。

知识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服务,做好优质资源建设,以知识汇聚、应用融合为抓手,服务学员,实现学习终身化。同时有效抓取学员点击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为培训机构后续培训项目的延伸提供依据。

2.在线培训延伸功能设计

多样化互动交流设计:设计多样化的交流协作功能,如BBS论坛、在线互动、多主讲模式、同步录制等模式,实现互动交流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多样化场景设计:通过各种技术及运营手段设计模拟化培训场景,针对不同的培训场景来设计培训内容及流程,使学员能很快融入学习氛围。在当下视频直播大爆发时代,还可以打造多场景直播,将直播应用于培训教学环节,极大提升培训体验。

移动学习应用设计:移动学习以其独有的学习碎片性的特点及使用手持设备学习的便捷性特征作为在线培训的延伸功能,有其极大的优势,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学习知识的便利,使其可以充分利用点滴时间,经过一点一滴地知识摄入和积累,最终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应呼应PC端的功能,二者应能有效结合。

大数据应用设计:建立大数据库,收集培训学员的个人信息,及其在培訓过程中的流动数据,后续的点击热点等各类数据。通过大数据管理,可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和整理,通过动态的图形化报表进行展示,提供各方决策所需,亦有利于培训单位培训项目推广。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8篇

一、 心态的分析

心态对一个人的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总结出“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很小的差异却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有这样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三个工人在一起砌墙造房,一位心理学家路过工地便分别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没好气的回答“砌墙,这还看不明白吗?”。第二个抬头说“我在盖房子”。只有第三人笑着回答“我在建造一座城市”。这样过去了很多年,第一个人仍然还只是一名建筑工人;第二个成了建筑队的队长;第三个人却成了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这人与人之间的很小差异,却因心态的不同而收获不同。

因心态的差异会使人有不同的变化,心态的形成除内因外主要会受到诸多外因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的影响。个人对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会产生喜好的心态;反之则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因此需求的满足与否会影响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当员工辛勤工作的付出满足自己的需求得到领导肯定或是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时,就会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就会为自己设定更高的奋斗目标而继续努力。

2、知识的影响。荀子曾说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这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只要经过广泛地学习是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锻炼人的才干的。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这说明了个人对某些对象的态度,与对该对象的认知程度有关。如对安全生产的态度,就与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有关。

3、团队的影响。个人心态的形成

会受到团队的影响。团队所规定的一些行为规范和准则,都会影响到个人的言行和品行。人们常说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三虫成龙”体现了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日本的这种团队精神是首屈一指的,他们所推崇的精神意识是为了团体的利益而万死不辞。日本企业秉承了这一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他们的企业文化中主要强调的就是“和”,和谐、合作、团结、忍让,这种文化影响着他们中的每个人,忠诚于自己的企业和团队,并为之尽心尽力。这也是日本虽小却又不小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之一。

4、其他因素的影响。心态会受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多半也与个人性格的处世经验和人生阅历的积累有着很大的关系,

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也会对一个人的心态产生影响。

达.芬奇前半生命运坎坷,怀才不遇,默默无闻,×多岁的他去到米兰,求助一位公爵,希望能得到一些发展的机会。直到几年后公爵才推荐他去圣玛丽亚修道院画餐厅的装饰画,主题是《最后的晚餐》,这在当时是很常规的宗教绘画主题,是普通的画工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但达.芬奇却非常感激自己获得了这样的机会,怀着一颗感恩、敬业、执着的心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施展才能的机会,用真挚的心灵去实现了工作的目标,赢得了世界的惊叹。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总结出高效能人士成功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是知识、技能和心态三者的综合体,也是积极心态的一种行为表现,是个人品德和魅力的体现。如果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这样的高效能人士,企业就会真正成为高效的企业。

以上对心态的形成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杰出的人之所以杰出,不是因为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心态的积极、健康。积极心态的人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消极心态的人则是终日怨天尤人、颓废不起、懈怠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对员工心态培训,去培养员工积极的心态,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 心态培训的作用和意义

(一)、 作用

心态培训会影响一个人对外界的感知和判断,同时也会影响一个人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影响一个人敬业的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以及自身的人生信念等。

1、心态能将行为、理念变成一种习惯。一个人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的某种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态度就会成为个人适应上的一种习惯反应。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都在强调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会将所希望的企业环境、价值观念、经营准则、道德规范等等信息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员工,使员工产生一种认同态度,并把这种认同感反应到工作中去,并向着企业所需的方向发展。南网文化提出的“想尽办法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服务永无止尽”等理念现在就已在员工中形成了一种惯性的反应,员工们都会用这些理念所灌输的积极的态度去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2、能对事物反应出不同的态度。人的心态不同对事物产生的反应就会不一样。。如果员工热爱企业、热爱自己所在的团队,那么他就会表现出要与企业同发展共生存的忠诚态度。会主动、积极地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会不顾挫折、艰难,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地尽心工作;反之,他就会表现出抵触和排斥的情绪,反应出消极的状态。

3、能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心态对学习会产生选择和过滤的作用。当所学知识为所用时,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就会很浓厚,也容易去记忆、消化,反之就可能会有排斥、厌学等反应。现在所提的差异化、个性化培训应该就是从人的心态角度来考虑的。

(二)、心态培训的意义

行为管理学认为个人的情绪反应也即心态的体现直接影响人的思维、行为、推理、判断和决策。如果一个人平时工作不积极,偶因一次表扬使自己的内心受到强烈的刺激,会产生要求进步的需要,经过引导,就会使其的工作心态发生积极的转变,因而产生持久的良好效果。因此,良好的心态是个人持续发展的必备素质之一。心态培训是能够帮助员工拓展观念、调适心态,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的一种培训方式。心态培训的目的就是从根本上去解决员工不良的思维、行为习惯和消极的价值观、

生活观,使员工保持积极、乐观、进取、平和、愉快的心境,树立敬岗爱业、认真工作的态度。以个人人心的和谐达到企业整体的和谐和发展。

1、心态培训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家都知道,企业要发展必需要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员工队伍,一个人要发展需要具备知识、技能和心态三种素质。知识解决是知道与不知道的问题;技能解决是会与不会的问题,心态解决的是做与不做的问题。知识加上技能反应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成功的关键还在心态,而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知识和技能。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欠缺时,只要有好的工作态度,他的工作能力一样可以得到体现;可当知识和技能都很好,而态度出现问题时,基本素质再强也无从体现他的工作能力。培训也是如此,如果企业须要举办知识或技能培训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而这时员工反应出无所谓,觉得培训也不能马上提高我的技能水平我学不学都可以,这在工作中就会反应出不负责任、敷衍了事、不求进取的消极心态。那么这种情况下举办此类培训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心态培训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只有通过改善员工的心态来调整他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员工的心态问题,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

2、心态培训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是需要企业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行为准则。它是企业和员工具体行为方式的体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如果只将这种文化流于形式的话就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只有将这些文化理念入心入脑,才能使员工当成一种固有的思维习惯通过具体的言语和行为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精神风貌、树立企业和员工的良好形象、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改善员工工作状态的目的。这就需要通过对员工的心理培训,达成共识,从而形成一种特有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南网文化提倡的安全、经营、服务、行为、廉洁、团队理念也就是通过员工心理的认知、感悟,去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达到上下的和谐统一。

3、心态培训是企业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

激励就是鼓舞人们做出抉择并从事行动,激励能够提供动因,即是个人体内的“内部催动”,如人的本能、热情、情绪、态度、愿望、想法等,这些动因能激励人行动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罗姆在其著作《工作与激励》中提出的著名期望理论中认为人的期望是激励人的行为达成目标的动力。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个人的目标,以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而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

全部预期价值×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认为尝试或努力能够带来成功,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在特定的工作中付出较多的努力;如果良好的绩效带来组织奖励的可能性越大,则员工愿意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就越能激发出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工作激情。可以说,心态培训是企业激励员工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

4、心态培训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基本方法。自我超越是人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员工的自我超越对于企业追求卓越的目标至为重要。日本京都陶瓷的创办人道森胜夫曾说:“不论研究发展、公司管理,或企业的任何方面,活力的来源是人。而每个人有自己的意愿、心智和思考方式。如果员工本身未被充分激励去挑战成长目标,当然不会成就组织的成长、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道森胜夫相信,要开发员工的潜能,必须对“潜意识”、

“意愿”与“服务世界的真诚渴望”等人类心灵活动有一个新的理解。员工自我超越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培养和锻炼来实现的。员工的自我超越可以帮助组织实现自我超越,使企业、员工同成长、同发展。自我超越层次越高的人他的工作责任感就会越强,学习面就会越广,成长速度就会越快。实现自我超越的重点,在于坚持和积累,个人的修为、心态起着决定作用。

三、如何做好心态培训

1、要重视心态培训。首先要领导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其次期也各管理层要改变只有知识、技能培训才能提高员工素质的错误观念,要从根本上认识、感悟心态培训对于员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培训要常态化。心态培训是对人意识观念转变的培训,不像知识技能培训,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能学会一个知识点、懂得一项操作技能或事故处理方法,心态培训是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能达到所要的效果,它需要一个从认知到改变的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费用开支上都不能完全依靠专门的培训来完成,它需要贯穿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如通过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建立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愿景、完善员工管理和培训激励机制等等,通过这些是员工能看到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看到自我发展的希望而产生使命感、责任感,并为此而奋斗、而努力,那么此时就会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3、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不管做什么培训都要做好需求分析,通过需求分析来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心态培训我们要能了解各层次员工的心态状况,他们是自信心不足,还是狂妄自大过于自负?是安于现状,还是渴望更大成功?是乐观向上,还是悲观消极?……员工都会存在这些心态不正常的状况,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以达到培训的效果和作用。

4、培训形式要多样化。

对于员工心态培训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讲演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美国潜能开发专家安东尼﹒罗宾这样说过“心态可说是发生在我们体内几百条神经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内的感受,是当我们从周围得到某些刺激,就把讯号送到脑部,因而产生的感觉和状态。我们大部分的心态是直觉的”。我觉得这几种培训形式能使员工得到周围的刺激,并能产生内心感悟,触动心灵,发生思想行为的改变。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9篇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常见的问题

1.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到位决定着下一步培训实施的方向是否准确、培训质量是否能够保证以及培训投资回报率的高低。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围绕组织、任务以及员工三个方面来确定谁需要培训、为什么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等。虽然现代企业对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培训需求分析仍存在各种问题:或者只考虑企业整体的需要来组织培训;或者只对员工做简单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员工需要组织培训,没有去考虑员工的需要是否是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有的企业是老板对什么感兴趣,就要求公司员工都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总之,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主观化、盲目化。

2.培训缺乏激励措施

学习理论显示成人学习目的性强同时需要足够的动机去维持。在企业培训过程中,为了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不仅要准确分析把握员工的需要,而且应该引入激励措施,督促员工高质量的完成培训学习。在实际培训实施中,许多企业只是在培训期间一再口头上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要求员工认真对待,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去强化员工学习动机。往往会出部分员工参训时敷衍了事,或者学习团队初期热情高涨后期乏力,培训学习良好状态难以持续,效果无法保证。

3.缺乏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

培训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这也要求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员工培训成果及时转化,企业对培训的投资才有现实意义。而实际中许多企业并没有为员工创造适合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培训后的员工担心新的尝试会失败而影响近期的绩效考核结果,选择沿用原来的技能或知识来工作。此外,缺乏上级和同事的支持,缺少新技能新知识应用的氛围,这样都会导致培训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培训投资变成了浪费。

4.新员工培训流于形式

新员工培训过程是企业所聘人才融入团队的过程,也是了解企业文化、组织环境和企业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决定了员工日后在该企业中的留存时间和发展前景。

在许多管理者观念中,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远低于企业日常老员工的培训。据了解很多企业并没有安排新员工培训,有的企业也仅仅是安排其了解一下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认真帮助新员工去熟悉企业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定位,规划职业发展等。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敷衍也为员工日后离职埋下了隐患。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准备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也是整个培训活动中的核心环节。企业应该围绕组织、任务以及人员这三个方面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1)组织分析

首先,组织分析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战略来安排培训计划与内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营重点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目标,需要员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培训是否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在做培训需求分析前首先要搞清楚这些问题。

其次,要分析企业的培训资源的可获得性。企业要了解自身资金、时间和专业技术方面对培训的支持情况。比如培训经费是否充足,不同的经费支持对培训规模、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都有影响。企业本身是否具备培训实施的专业能力:包括符合要求的培训师、培训场地、培训课程开发水平、培训的组织管理能力等。根据对自身培训实施专业能力的分析来确定自我开发培训项目还是委托专门的培训公司。此外还需要注意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对培训的态度是否重视,要想成功实施一次培训必须要保证员工和管理层抱有积极态度。

(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工作活动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描述。通过分析来确定各岗位所需执行的任务清单;尽量使用量化的标准来描述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界定;然后确定达到任务完成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前几步最终理清岗位的绩效要求。

(3)人员分析

人员分析帮助企业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其过程是首先分析员工当前的实际绩效,然后对照任务分析结果中岗位理想的绩效标准,从两者之间找出差距来判定是否需要培训。这种情况下,培训的主要压力点往往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存在部分员工因为自身能力或态度问题无法达到标准绩效水平;另一方面是工作变革或新技术应用导致对岗位胜任力要求跨越式提高。两种情况都会产生培训需求,企业要合理分析,准确定位,针对性设计培训项目,做到培训投资有的放矢。

2.推出配套激励措施强化学习动机

企业在实施培训过程中要想实现培训的高质量和持续性,就需要在加强培训过程监控管理的基础上要推出配套的激励措施,强化员工的学习动机。具体思路是根据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作为考核依据分别设置正向和负向的激励措施,对于在培训中积极学习,在培训结束后学习层面、行为层面的评估考核中取得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上述过程中表现欠佳的员工给予惩罚;同时将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列入企业常规绩效考评指标中甚至职位晋升的参考指标中。这样会大大激发员工培训学习的动力,提升培训效果。

3.创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

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受训者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以及认知策略等有效并且持续地应用于培训后的工作中。这就要求企业从合适的工作氛围、上级的支持以及同事的支持这三个方面着手为培训成果转化创造有利的组织环境。合适的工作氛围要求对参训后的员工的工作进行重新设计,在其运用培训学到的新技能失败时多鼓励少责备,同时对尝试运用培训所掌握内容而成功的员工应该及时奖励和表扬。上级应该提醒和鼓励受训员工尝试运用培训所学内容,并给予及时指导。同事中一起参训的员工应该经常讨论培训成果转化的经验,未参训的员工应该积极学习配合。以上要求的实现需要企业制定详细的制度来规范和引导。

4.完善新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经常被概括为“选”、“育”、“用”、“留”。新员工就是“选”的结果,企业在吸纳人才后工作重心要及时转移到“育”、“用”、“留”上面,而合理的新员工培训就是企业育人的起点,??增强员工归属感降低离职率。企业完善新员工培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观念上要认识到新员工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安排针对性强的入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企业背景情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理念、管理制度以及所在岗位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绩效标准等。帮助其快速融入企业,增加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再次,为新员工量身打造1―2年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新员工迅速找准定位,顺利度过职业迷茫期,快速成长的同时为企业贡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