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5 17:13:21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1篇

【关键词】机构企业;采购环节;管控措施;制度建设

引言

每个企业都会面临采购工作,而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并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就要加强采购环节的管控与相关制度建设,同时加强制度实施的监督工作。加强采购环节及各个方面工作作风建设与管理,采购环节中的竞标、评标或招投标可能会遇到各种社会影响或干扰,故要加强这个方面的管控,不要弱化或忽视,这样对企业提质增效大有裨益。企业在采购环节的时间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生产、运营等的正常运转,关系到企业资金链、物流链的连续性、稳定性问题,故企业需要加强采购环节的管控和相关制度建设,从而提高企业效益,达到做强企业的目的。

1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

1.1采购部门、人员工作作风不良

采购部门或采购人员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采购部门或员工可能在采购过程中“吃回扣”,或者存在慵、散、懒、怠、贪等行为。

1.2采购环节中竞标、评标或招投标内部控制散乱

在大批、大量、大金额采购行为(可以分批交货及分批、分期付款)中,如果不引入竞争性采购或招标可能会导致采购成本难以下降,采购质量难以提高,滋生腐败,使采购行为处于被动,局面不好控制,还可能造成签订的合同技术指标及原料交付时间(及时性)较难达成等情况。公司存在对竞标、评标或招投标应用不足、流程不清、意识不强等问题。

1.3采购时间内部控制不科学

由于供货商、运输管理、采购方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采购到货时间延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运营等造成负面影响。

2采购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或危害

2.1采购部门或人员责任心不强

对于“吃回扣”及不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作贡献,而用慵、散、懒、怠、贪等对待工作的行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对企业及国家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不了解、忽视或者漠视;②企业管理者对这些行为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漏洞、不合理、不严密及执行不力或者操作性不好;③对企业相关制度或国家相关规定、法律法规的宣贯不到位,没有达到入脑入心的程度;④没有对违规人员进行恰当惩罚或没有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优秀人员适当奖励,奖惩没有起到“罚一儆百”或树立标杆典型的作用。在采购工作中,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的要求、号召置之不理,当做“耳旁风”,没有入心入脑,更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采购相关规定置若罔闻。企业应采取正确的措施,对不顾公利、公义而为个人逐利如蝇嗜血的行为与采购人员要加以惩戒,否则会造成企业对其他员工的不公平,还可能导致其他人员愤怒,造成大量人员跟风、跟进及塌方式腐败行为发生,严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甚至动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2.2采购环节处于被动局面

对于大批、大量、大金额采购行为不进行竞争性采购或招投标等措施会造成被动局面,采购价格较高,质量较差的原因:与单个供应商谈判,竞争性较差,讨价还价较艰难,历时较长,效果较差,可能导致货品交付时间不及时,或者付款方式不利于采购方。以上这些情况的危害在于采购成本较高,合同中关于货品质量、交付时间和付款方式对采购企业不利,合同较难谈判,费时费力,效果不好,造成采购企业处于不利、被动局面,企业成本难以控制,企业成品竞争力不强,效益不好,利润较薄,不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

2.3采购的时间管控不足

采购到货时间延迟的原因:采购的时间较晚,采购申请批准时间过长,供应商发货时间过晚,供货商生产出现问题,货物在路途中耽搁时间过长,运输货物时间过长,交通运输工具或货物运输管理存在问题,或者与运输部门的协商与沟通存在问题等。采购到货时间延迟的危害:影响企业生产和销售,到货时间严重延迟还会影响年度企业生产效率、生产进度及年度生产计划、销售业绩,甚至影响企业订单交货期、声誉与利润等。

3加强采购环节管控的措施

3.1加强采购环节工作作风建设与管理

(1)加强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宣讲与培训,运用相关人员容易入脑入心的语言认真宣贯,并将此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2)针对违规、违章、违反制度等行为,制定易于操作、执行且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3)对违规人员进行适当惩处,对优秀人员加以褒奖,既要有精神上的奖惩方案、措施,也要有物质上的奖惩方案、措施。对优秀人员加以宣传,让优秀成为一种文化。适当惩罚有过失的当事人,但处罚、宣传不能过度,否则易导致恶性事故发生。

3.2改善竞标、评标或招投标措施与制度

对于大批、大量、大金额采购的各种材料、原料、设备、装备等,可以采取竞争性采购、招标等方法,在招标时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承诺满足企业技术要求的产品,并作出保证,签订合同,并承诺如果出现产品质量不过关或者交货时间延迟等违约行为需向采购方赔偿违约金。可以采取招投标后再签订合同,确定数量、质量、时间等,再分批交付货品,以及分期、分批付款,以减轻交货、支付压力及节省投入生产的时间。采购方采购数量、金额不大及采购能力不充足时,可以与有相同采购需求的公司(本公司与此公司没有竞争或者轻微竞争、良性竞争)进行联合招标,通过量大优势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当然,联合招标要经过细致的研究和审查,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根据审慎原则与其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后再联合招标,最后分别和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包括提出供货时间、付款方式、供货数量及质量等要求)。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2篇

关键词:物资采购;流程优化;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85-03

一、公司概况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前身为哈尔滨炼油厂,1970年建厂,1976年建成投产,1983年上划中国石化总公司,1998年中国石油、石化两大集团重组后加入中国石油集团。1999年根据集团公司内部重组改制的要求,企业的上市部分成立了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公司作为地区公司,不再具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身份,变为股份公司和专业公司下属的成本中心;非上市部分继续沿用“哈尔滨炼油厂”名称,同时由哈尔滨石化公司代管炼油厂,两家通称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2005年,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精神,哈尔滨石化公司、哈尔滨炼油厂合并为哈尔滨石化公司。哈尔滨石化公司是以石油加工为主要生产手段,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的大型石化企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哈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已由最初的50万吨/年增长至一次500万吨/年,现有生产装置14套,主要产品有汽煤柴等油品和聚丙烯树脂粉料、工业丙烯、丙烷、液化气等6大类17个牌号产品。“十一五”期间,公司年加工能力将达到300万吨/年,增设60万吨/年连续重整、80万吨/年加氢改质两套装置,实施配套质量升级、安全环保、节能节水等15个发展项目,重点开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的技术创新,盘活存量资产,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把企业建设成中国石油标志性精品炼厂。作为哈尔滨市的龙头企业,哈尔滨石化公司连续多年名列哈尔滨市利税上缴前三名,为哈尔滨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现行的物资采购流程

按照内控体系要求[1],哈尔滨石化公司物资采购业务流程完全遵守2006年经股份公司批复的《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哈尔滨石化公司分册》的相关要求。手册中RM04为物资采购流程,包括采购计划、采购管理、签订与审批合同、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结算付款、应付账款、供应商管理、新产品及新材料的准入管理、采购数据统计、采购文档收集、归档等11个二级子流程,14个三级子流程(见表1)。

内控手册中物资采购部分还包含11个关键控制程序[2],包含“选择不合格的供应商和不合格的采购方式、采购未签订有效合同、采购物资未经过有效验收、应付、预付账款会计记录不准确”等四个关键控制点,49个与关键控制相关的风险点以及相应的RCD(风险控制)文档,对于每个流程、每个步骤中存在的风险和已建立的控制进行确认、记录,将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业务范围的审批权限和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哈尔滨石化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将上述的关键控制程序和风险控制点作为业务管理活动中的监控重点,通过严密落实流程管理制度,重点强调与财务报表和附注的真实性、准确性有关的控制、防止舞弊、欺诈行为的控制、资产安全的控制[3]。

三、存在的问题

2007年,审计监察处对物资配送部现有库存物资积压情况进行调查,经统计,库存物资余额合计7 454.8万元。按资金分布情况分为常规储备物资1 819.3万元;政策性积压物资3 447.4万元;工程项目储备物资1 104.7万元,其中2004―2006年工程项目积压物资1 083.4元,工程项目积压物资共涉及煤代油、常压改造、二催化改造、硫磺回收工程、栈桥大鹤管自动计量及油气回收等10个工程项目、11类物资。仅以煤代油、二催化改造为例:煤代油项目积压金额120.8万元,积压率1.2%,二催化改造工程剩余阀门法兰、钢材、仪表、设备等物资累计453.7万元,积压率15.63%,经调查,主要是因为采购立项的前期调查不够,采购计划编制人员对改造装置实际情况不了解,采购人员在制定采购计划中发生失误等原因,造成盲目采购、重复采购、超量采购,导致库存积压[4],说明哈尔滨石化公司采购流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流程不顺畅、控制不完善等问题,急需解决。

由于企业物资采购涉及规划计划管理、采购过程管理、库存管理、验收入库管理、预算结算管理等多个过程,所以对于采购流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将不仅限于采购流程本身存在问题的分析,还将结合企业管理创新、电子商务发展、信息化建设等综合考虑采购流程的影响因素。

四、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策略

1.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哈尔滨石化公司采购业务流程优化应以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的实现、降本保供为基本出发点,以完善内部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为核心[5],查找和改善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抓好执行,切实增强管理控制能力,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增强采购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健全采购环节风险控制机制,实现采购环节“全面风险管理、全部业务流程、全过程控制”的总体要求,不断细化管理工作,堵塞管理漏洞,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哈尔滨石化公司采购业务流程优化应坚持发展和完善的工作思路。围绕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要素,在查找分析哈石化公司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提出有关采购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改进方案,建立科学的制度、实现规范的运作,力求使公司的采购、存货管理制度更合理和健全,更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可操作性,保证采购管理各环节和各方面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责任落实、执行到位,实现采购系统“体系可靠、风险可控、运行可持续”。主要从改善控制环境,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统一、规范的控制活动体系,建立有效的信息流动与沟通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几个方面入手,制定具体改进措施。

2.具体优化策略。(1)改善控制环境的措施。采购人员是企业采购工作的执行主体,物资采购过程是否规范,采购物资质量是否优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采购行为主体的管理,采购人员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采购的效率、质量和效益。采取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适时修订岗位职责改善控制环境的措施。(2)改进管理手段的措施。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物资采购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哈尔滨石化公司优化采购流程必须消除相关信息“孤岛”的现象,通过应用实用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平台[6],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将分离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内外部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加快采购物资信息处理和传递,提高采购系统工作效率。采取尽快在企业物资信息管理中应用条码技术、完善网络平台、建立数据仓库、实施数据挖掘等手段。(3)加强制度建设的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价格开放,采购行为自由度扩大,物资采购对企业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7]。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督、加强对采购环节出现的责任事故进行追究,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究相结合,杜绝采购过程中走后门、送回扣、假招标、扩大预算、高价围标低价抢标等腐败行为,使采购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规范采购行为,保证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实施阳光采购。制定企业应加强内部效能监察工作和哈石化应加强采购环节的责任追究规章制度。(4)完善流程的措施。科学完善的管理流程,可以使企业规范运转,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监控有力。因此,针对上述哈石化现有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工作、改善不合理的工作程序等角度,制定如下的流程优化方案:修改供应商管理流程;重新设计库存储备定额管理流程;完善商检、安装、试运行、验收流程。(5)完善风险控制的措施。所有企业都无一例外地面对着不确定性,充分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是企业创造和保护价值不可或缺的利器[8]。主要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现有控制措施、充分评估原有控制点是否充分、全面,结合实际工作识别新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措施等几个方面: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物资采购计划编制的控制措施;增加招标采购流程的风险控制点;增加商检、安装、试运行、验收的风险控制点。

五、总结

物资采购是生产企业运营管理的起点和重要环节,物资采购环节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综合效益,是企业需要加强和不断完善的重要内部控制流程,它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搭建企业电子商务平台,顺利实施ERP项目为出发点,通过细化管理工作、堵塞管理漏洞,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的理论基础、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的解决对策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就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国家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越来越严格要求的形势下,如何有效优化物资采购流程,确保企业降本保供、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双赢关系发表了看法[9],并得出以下结论:(1)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效益是优化采购流程的根本目的。物资采购是生产企业运营管理的起点和重要环节,物资采购环节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综合效益,考虑全球电子商务给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结合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对流程的优化,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整合,可以规范采购工作程序,堵塞采购过程中的漏洞,保证企业能够以适当的价格、适时地从合格的供应商采购优质材料。(2)完善控制环境是优化采购业务流程的前提。优化控制环境即包括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也包括企业文化、加强执行力建设等等,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以人为本,优化采购管理。(3)加快信息化建设是优化采购流程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间交易的自动化程度也将得到提高。企业信息化改变了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和存储方式,使信息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自动获取;企业信息化加大信息资源的存储密度,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改善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并提高了信息的价值,可以说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点。(4)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是优化采购流程的保障。面对石化企业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国内外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石化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定期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确保了石化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真实、可靠,有效防止了资产的流失。(5)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是优化采购流程的坚强后盾。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督、加强对采购环节出现的责任事故进行追究,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究相结合,使采购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

参考文献:

[1] 孙琦,江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武器――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06,(5):11-14.

[2] 王海林.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6,(2):54-56.

[3]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33-35.

[4] 殷元元,赵丽清.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143-146.

[5] 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联结和互动[J].会计研究,2005,(2):64-69.

[6] 常静.ERP环境下的采购流程与应付账款的核算及控制――基于A企业集团实施ERP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8):

69-72.

[7] 郭猛.基于采购流程优化的降低成本策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196-199.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3篇

一、企业主要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一)货币资金管理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风险点: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资金活动控制不到位,最容易出现颠覆性风险,货币资金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资金调度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营运不畅,资金冗余。

控制措施:

1.现金管理日清月结、严格执行库存现金定额管理,收入现金必须及时入账,不得坐支现金、白条抵库,也不得将资金公款私存、账外循环;

2.按日进行现金盘点,按月进行资金账户盘点,发现“长短款”等异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并报领导批准后处理;

3.企业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使用、销户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制度》,不得出租或出借企业银行账户,严禁利用银行账户为他人转款、套现,不得签发空头支票,不得签发远期支票;

4.网上交易、使用网银电子支付办理业务,电子支付操作人员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财务负责人根据操作授权密码进行规范操作复核;

5.月底按时取得银行对账单,与企业银行存款账逐笔进行复核,发现未达账项,及时并查明原因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报财务机构负责人审批后保存。

(二)票据、印鉴管理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风险点:票据、印鉴管理形同虚设,存在管理漏洞,极易形成集团公司资金被转移风险;公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或债务纠纷,给企业造成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控制措施:

1.加强票据管理,明确票据在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环节的控制措施,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

2.规范开具票据,不得跳号开具,建立票据使用登记簿备查,详细按照票据号码顺序,分类别逐笔登记票据的使用时间、用途、金额、经办人姓名等要素;

3.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财务负责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4.企业印章由办公室两人同时管理,存放保险柜一人负责保管钥匙、一人负责掌握开柜密码, 做到分离控制;原则不准出借印章,特殊需要外出借章,需由主管领导授权,由印章管理员带章随行,办理相关业务。

(三)招标、采购环节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风险点:招投标环节存在贪腐或商业贿赂,项目招投标暗箱操作,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库存积压或短缺,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定价授权审批不规范,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存在营私舞弊行为;采购验收不规范,材料或设备质量差,造成安全隐患,给企业造成物资或资金损失。

控制办法:

1. 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程序公开、透明、合法;依法自行组织或委托中介开展工程项目的开标、评标和定标工作,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2.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和采购计划,办理请购手续;

3.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资信、经营状况进行评估,逐步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

4.根据市场情况和采购计划,选择招标采购、询价或定向采购、直接购买等方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价采购合理选择采购价格,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5.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义务关系;

6.采购物资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由项目工程部履行相应审批权限和流程,财务审核相关票据,及时办理付款,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拒付,防止出现资金损失和信用受损。

(四)销售环节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风险点:销售政策和策略不当,市场变化预测不准确,销售不畅,资金占压;销售费用支出失控,浪费严重;销售过程中存在利用工作便利进行舞弊,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销售合同签订不准确,造成价格失误、交房延迟,条款难以执行,给企业造成损失。

控制办法:

1.加强市场调研,合理制定销售政策,灵活采用营销方式,加强广告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占有度;

2.完善销售环节的制衡措施,严格审批销售优惠事项,做好收款环节的风险控制,核对房源和收款对应关系,确保集团公司售房资金安全完整。

3. 财务部门规范审核合同各项条款。

4. 科学制定销售价格,避免因价格过高或过低给集团公司造成损失。

(五)税收管理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风险梳理:政策不明晰,税收管理混乱,造成税收处罚,管理不当,造成多交税款;纳税不及时、计算错误少缴税款、漏缴税款,造成被责令缴纳滞纳金、罚款或引起税收稽查风险。

控制办法:

1.认真学习执行税收政策,严格按照税收征管要求,准确、按时计提、申报、缴纳各项税款;

2.加强自身的自查自纠,提高涉税业务能力,进一步密切税企关系,及时掌控税收优惠政策;

3.做好工程项目的税收管理,按照税收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票据管理;

4.加强所得税等税种的缴纳和清算工作,科学进行成本对象的归集,做到税收清晰,纳税合理,风险可控。

二、企业风险控制的评价

企业应完善内控组织领导,制定管理措施,定期组织技术、工程、财务、审计、法律等综合部门对风险的梳理和防控情况进行评价,找出内控的薄弱点,提高内控的有效性。评价企业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重点关注一下内容:

(一)是否针对重要风险设置了合理的细化控制目标。

(二)是否针对细化控制目标设置了合理的控制流程。

(三)相关控制活动是否有效运行,相关控制活动是否得到了持续改进,具体改进的措施是否合理。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材料采购;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在企业进行生产建设成本的控制时,材料采购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采购的价格的高低,对企业在生产建设活动中的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影响[1]。故而,企业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要利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对材料采购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对材料采购的价格加以控制,从而对生产建设的成本支出加以控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材料采购一直都是其中工作重点以及管理难点,但如果企业能对材料采购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去进行财务管理,就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在生产建设中的成本投入,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

一、材料采购对于企业的意义

材料采购对于企业的生产建设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及重要的意义,材料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在发展的生产建设过程当中的成本支出。在企业进行生产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企业在生产建设活动中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材料的采购,及时的为企业所进行的生产建设活动提供各种材料,保障企业生产建设活动,为企业进行的生产建设过程提供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建设活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材料的采购,若是材料采购成本太大,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加大,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在企业的发展和生产建设中,材料采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只有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将材料采购纳入工作重点和难点,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真正为企业的生产和建设过程发挥最大的效力。

二、材料采购中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规模在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不断扩大着,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材料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但在企业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所存在的问题仍有很多。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结构也变得多样化,传统的材料采购模式早已不适用于当前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在材料采购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也导致给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活动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不但增加了企业进行生产建设活动中的成本投入,更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就目前来说国内大部分企业仍施行的是传统的材料采购模式,让采购相关部门独自进行材料采购活动,而这种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也缺乏在材料采购资金方面的监督,间接的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支出。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材料采购涉及的部门也会更多,企业必须在材料采购环节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而其中需要企业采取有效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采购部门之间的合作联系,在进行采购活动时加强财务部门的监管力度,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为有效的实现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然而,在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尚未施行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使得企业才从事生产建设活动中的成本支出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材料采购正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三、财务管理下材料采购的措施

企业对材料采购的把控对企业发展建设成本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需对材料采购资金方面的控制投入更多的重视[2]。通过采取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制定有效的采购预算方案,以及完善采购预算评估机制等一些列财务管理措施来合理的优化企业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从而实现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进而增加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材料采购的管理是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财务部门为加强与采购部门的合作,应当加强对企业材料采购的认识了解从而加强对材料采购的管理。

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对材料采购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之前,需要对企业材料采购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在企业进行材料采购活动前,熟悉材料的价格构成,了解材料生产商供应商的价格情况,更要掌握材料当时的市场行情。只有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对采购相关有充分的学习和认知后,才能够参与到材料采购过程当中,有效的控制公司的生产成本,从而真正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促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财务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之间的联系也要加强,采取进行采购预算的方式实现对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活动时的成本控制。通过在进行材料采购活动前,对材料的市场基本行情和企业对材料消耗数据进行考察,从而对材料的采购预算和使用情况做一个评估,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材料的采购活动,从而将材料采购资金控制在一个科学和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发展中的生产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5篇

【关键词】 施工企业物资 管理精细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市场经营规则的逐步完善,施工企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在这个“微利”时代,如何使企业占据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精细化管理,即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费用支出,以削减成本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精细化管理是指施工企业在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将企业的各种生产元素通过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将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求最大节约成本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节流”,即严格控制成本。

物资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60%以上,怎样控制成本就得从物资管理入手。因此现阶段施工企业推行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挖掘其管理中的潜在效益、获得效益最大化势在必行。

1 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思想理念上看,重供应轻管理的意识较强。施工项目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把物资管理工作置于其后。

(2)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物资工作的人员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不到50%,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不到1%。

(3)从操作实践上,物资管理软件应用不完善。有些施工企业已经使用物资管理软件进行日常的帐务处理,但是只使用了收发料及报表的功能,减少了繁琐的手工操作,核算功能及其他功能还没有应用。

(4)从计划管理上,物资计划不全面、不准确。由于工程技术人员配置及以服务现场为主的管理要求,常常出现物资计划提供的数据不准确,提供的时间不及时的情况。

(5)从制度办法的执行力上,执行力较差。施工企业制定了各种制度、办法与实施细则,但实际工作中是否真正执行了这些制度、办法与实施细则,从管理效果上不言而喻。

2 推行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途径和方法

(1)外部措施。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施工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施工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采购成本,降低采购单价,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2)施工企业管理。1)管理制度及流程上要做到“精编细排”。一是科学地制定有效细化的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制度建设要形成体系。三是制度及流程管理要重在执行。 2)进一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制订各种考核奖惩制度都是针对自然人来得以贯彻和落实,因此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第一资源优势。通过精细化、人性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优秀物资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和服务工作, 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匹配、年龄结构合理和高中低层次结构均衡的人才队伍格局。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物资人员的聪明才智。3)加大物资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物资专题会议、报纸、网络、企业平台等媒介宣传物资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物资管理工作的培训,让领导人员真正意识到物资管理工作的内容与重要性,将物资管理工作真正重视起来。通过对物资管理好的项目的公开表扬以及管理干部的提拔任用,真正让员工体会到物资管理工作的地位。4)构建物资管理精细化的监控体系。精细化管理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没有较强的执行力,执行的效果定会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执行不下去。所以要有较强的监控体系。一要强化财务对物资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不仅要检验原始凭证的完备、真伪与支付工作 ,更应将核对物资验收的数量与价格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作为对物资工作监督的重点。二是全员参与监督。物资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物资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三是加强上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力度,并要监督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四是把定期做物资成本核算管理作为考核领导层薪酬的内容之一。物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艰巨且周而复始的工作,施工企业的第一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现状和目前面临的瓶颈, 深入持久地开展物资精细化管理工作,既要重点突破,又要长期培养,物资管理工作才能步步为赢,实现项目物资管理的良性循环。

(3)物资部门管理。1)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一是计划控制。在管理实践中,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在物资管理中也不例外,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图纸提供主要物资需用量计划,加上合理的运输及操作损耗作为项目主要物资总量进料的控制量及分工号主要物资供应的限额量,而且这个限额量必须有项目总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二是采购控制。对采购物资应本着“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物资的购买单价和运输费用。根据采购数量与实际情况尽量公开招标采购。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把握物资采购的最佳时机,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三是库存盘点控制。有些施工企业流动性较大,为减少集中库房建设费用与管理费用,把物资按计划量分期分批地供应至各施工作业队保管使用,期间的物资消耗由作业队提供。对于这种管理模式,每月库存盘点显得尤其的重要。2)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物资成本核算。加强物资成本核算管理,一是要以物资消耗的量差和物资采购的价差分析为手段,查找物资管理的问题和漏洞,寻找解决的措施和方法,最终实现物资管理效益。二是加强周转材料使用管理,通过控制周转材料的损坏和丢失,尽可能地增大周转次数,减少摊销与租赁费用。三是严格要求物资管理软件内容的全面应用,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实现物资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韩同银,马涛.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J].铁道工程学报,2006(2).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6篇

一、风险概述

1.企业风险。所谓风险,即某一行动的结果有多种可能而且不确定,其中某些结果将对事件主体产生损失。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就称为风险。而企业风险又是特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可能遭受到的损失与威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管是在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的经营过程,还是在计划、组织、决策等不同的职能领域,都有可能遇到风险。

企业风险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风险是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综合,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其次,风险与机遇二者在数量及性质上成正比例的辩证统一关系,机遇蕴含于得到有效管理的风险之中。

2.采购风险。采购风险通常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具体来说,如采购预测不准导致物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群体产能下降导致供应不及时、货物不符合订单要求、呆滞物料增加、采购人员工作失误、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采购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予以防范、控制和处理,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

采购风险管理可分为四个阶段:

(1)对采购风险的识别。对企业或供应链面临的潜在各种风险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加以认识和辨别。即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并以明确的文档描述这些风险及其特性。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应尽可能地全面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对风险进行分类和归纳是风险识别中常用的方法。根据积累的风险数据和信息,特别是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数据集合风险管理知识库,可以较为完整地开发和编制企业风险检查表。检查表的好处是提高了风险识别过程的效率。特别是企业进行大量类似项目时,完全可以开发一套通用的风险检查表,以提高风险识别过程的速度和质量。

(2)对采购风险进行分析。即评估已识别风险可能的后果及影响的过程。风险分析可以选择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确定已识别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关键风险项,并指导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风险指数体系是一个有效的风险分析模型,主要用于表征整个企业的风险程度。该体系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结果,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一组量化的风险指数,从而实现对企业风险的量化反映及横向校核,并监控风险管理的绩效。

(3)对采购风险进行应对。即针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开发、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并组织必要的资源着手实施,目的是有效控制风险,避免风险失控演变为危机。风险应对计划包括企业当前及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别,针对各类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每个措施的操作规程,包括所需的资源、完成时间以及进行状态等。风险应对计划形成之后,企业应通过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计划启动时所必需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4)对采购风险实施监控。即在风险管理全过程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控残余风险及识别新的风险,确保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对减低风险的有效性,并形成风险监控报告。风险监控是企业风险管理生命周期中一种持续的过程,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风险出现,也可能有预期风险消失。

三、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的对策

1.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素质。建立减去物资采购的内部制度与程序,并不断完善,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相应的文件执行采购行为;加强对员工尤其是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和警示教育,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法律观念,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做到依法办事,有章可循,不断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从根本上杜绝人为风险的存在。

2.加强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全过程指的是物资管理的所有环节,包括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过程。重点是对计划制定、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四个关键控制点的监督,以保证不弄虚作假。全方位的监督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加强对物料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的审计,做好合同鉴证审计,做好对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及信息回馈的审计,加强对物资采购合同执行中的审计,加强对物资采购绩效考核的审计等方面。3.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健全预警系统,通过对风险值较大的要素设定警戒值,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征兆,准确的预报风险。例如,对主要原燃料库存就可设定警戒库存量,当低于这个库存时必须实施应急措施。其次,建立全面的应急系统,这是一旦风险发生后企业可以启用的应急措施。应急系统一般采用备选方案的形式预先准备,当风险发生后,企业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与之对应的应急措施进行实施,以便及时补救,变被动为主动,使风险损失降为最小。

4.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与上游供应商联盟来对采购风险进行控制。企业要降低质量、交期、价格、售后服务、财务等方面的采购风险,最关键的是与供应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要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考察,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对供应商的各项资质、品牌信誉、规模、销售业绩、研发等进行详细调查,可以派人到对方公司进行现场了解,以做出整体评估。必要时需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对供应商的质量水平、交货能力、价格水平、技术能力、服务等进行评选。其次对所需的产品质量、产量、用户情况、价格、付款期、售后服务等通过使用方进行逐一评价,提出需改进的问题。而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价也很重要,要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对合作良好的供应商,下一年度可以加大合作力度,而对于不合格的供应商,则从供应商目录内删除,形成良性循环,使双方可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最终实现双赢。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7篇

关键词: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经济效益

0 引言

所谓的风险简单说来就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内,人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性[1]。一般情况下,人们对风险的理解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调风险表现出来的不确定行为;另一种是强调风险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损失。风险管理是个人或社会组织用来减小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决策过程,利用识别风险、估测风险以及评价风险,并且在这种基础上选择出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并对他们进行优化组合,有效控制风险,对于风险带来损失的后果要进行妥善处理,这样就能做到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1 企业采购物质时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及时供应给企业原材料以及相关设备是企业顺利进行生产活动的根本保障,生产型企业主要是通过物资采购这一重要渠道才能和资源市场取得联系[2]。所以,企业能否正常进行生产与物资采购的安全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物资采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除此之外,通过科学核算材料成本实现企业控制经营成本的目的是物资采购的核心内容之一,物资采购的这一核心内容使得它成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有效地防范物资采购中的风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有效实施风险防范管理措施能够保证原材料采购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将质量合格的材料供应给企业生产,并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断货或者是缺货的风险。同时,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防范管理有利于企业控制物资采购的成本,可以降低企业经营的总成本,使企业能够提高收益,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所以,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效地防范管理物资采购中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的相关措施

2.1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采购队伍

目前,有一些企业没有对培养物资管理人才这一工作内容形成重视,觉得采购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工作,不管是谁都可以胜任。但实际上,采购可以说是具有极强专业性的一项工作。只有专业的物资管理人员才可以更加深入的看到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并能够及时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思路,从而使采购中的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使采购成本得以降低,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2在企业中应该制定物资采购战略

企业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带有长远性、全局性以及指导性的基本运作方案就是企业的物资采购战略。一般情况下包括五种战略:进货方式战略、订货谈判战略、选择供货商战略、采购发生战略以及采购品种战略等。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目标明确的采购战略有效地制定出来。采购风险管理机制一定要和采购的战略方向形成一致,要有助于采购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要依据采购战略框架将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制定出来。

2.3一定要对采购风险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主要风险确定风险管理措施

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模式来分析风险,分析风险主要经历3个阶段:识别风险阶段,在这一阶段就是要将采购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点找出来;评估风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要评估所有的风险,并将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找出来;控制风险阶段,在这一阶段风险管理者将会运用各种方法以及措施来减少或者消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或者减少发生风险事件后带来的损失。方法主要有:回避风险、控制损失、转移风险以及保留风险等[3]。如果企业中的管理层不能对采购风险进行仔细以及全面的分析,即使能够发现物资采购中的主要风险,也很难找出形成风险的根源,那么,制定出来的风险控制措施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企业应该科学全面的分析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物资采购中的主要风险。

2.4要制定出有助于企业和供应商合作的采购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对物质采购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长久保持下去,很多人都对这一观点形成了认同感。这就需要企业一定得具备有效判断供应商资质的能力,准确的将优质的供货商筛选出来,并且和这些优质的供货商建立起长期的战略联盟,在进行审计以及监督等采购活动时,不能对数量以及价格等因素过于纠结。

3 结语

在企业当中,物资采购部门是基本职能部门之一,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需求量,同时还能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在面对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的同时,还要应对自身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在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企业将会更加频繁的产生物资采购风险问题,这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业务素质,对于供货商以及市场的具体情况要进行严格的把握,从而做到对采购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使采购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旭. 企业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略论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5),231-233

[2] 张琴,陈柳钦.风险管理理论沿袭和最新研究趋势综述[ J].河南金融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11(5),325-327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8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物资采购;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采购成本通常会要占到工程建设总成本的50% 左右,而且种类繁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物资采购工作略有失误,就有可能会影响到石化建设企业工程的质量、进度与费用。可以说采购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石化建设企业的利润与信誉

一、强化石化建设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物资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是石化建设企业应对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石化建设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日趋激烈,低价中标使建筑企业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石化企业必须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物资采购与工程成本密切相关, 既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更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例普遍高达60%-70%,是工程成本支出的大项,是成本控制的重点。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抓住控制材料费支出的关键环节,通过“ 降价节支”向流通领域要效益,才能增加企业积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

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属于短缺经济,物资采购活动局限于固定的指令性计划模式,主要生产资料通过指标进行分配。料源渠道单一,物资价格执行国家统一目录价,物资部门根据每年的施工任务申请指标是物资采购活动一项主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物资需求和供给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生产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施工企业所需原材料品种更加繁多,数量也迅速增加。同时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实行,建筑企业物资部门担负的职能不仅仅是保证供应,还必须紧紧围绕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强化成本意识开展工作。物资部门只有强化责任意识,制定科学的采购方案,规范采购行为,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中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价廉的合格产品。

3、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推行阳光采购工程,也是加强物资队伍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物资采购作为选择供货商的一种决策权,容易滋生暗箱操作、人情采购、吃回扣等个别消极腐败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物资队伍的形象。因此,强化物资采购管理,增加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就成为物资部门加强自身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石化建设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一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市场风险缺乏深刻认识, 忽视了当前市场法规尚不够完善、市场运行尚不规范、监督管理尚不到位的客观实际,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上当受骗。二是签订物资采购合同不符合《购销合同法》的规定,使企业遭受损失。三是计划管理不周密,物资采购量超出合理的物资消耗量,形成库存积压,造成浪费。四是物资采购归口管理不严,采购权分散,采购环节多,造成采购成本加大。五是物资采购运作不透明、暗箱操作,物资采购人员暗吃回扣。六是物资采购人员以次充好、抬高进价,或伪造进货发票和进货原始凭证、虚列进货,或涂改发票和进货原始凭证、以少报多,或虚报冒领采购费用、谋取私利。七是在采购中没有进行整体的量、本、利分析,只考虑所采购物资的价格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没有采用最佳采购方式,造成采购整体费用高。八是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企业缺少中长期物资采购计划。

2、缺乏一套切实有效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物资材料管理体制。企业在为每个责任部门下达物资材料成本目标的同时,要赋予该部门相应的权利,做到权责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必须定期对工作实绩进行考评和考核,并同经济利益紧密挂钩,以调动各部门在物资材料控制方面的主动性。而现行的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完善的物资材料管理系统。

3、缺乏细致的物资成本预算和控制分析。周密细致的物资材料成本预算,辅之以科学的材料成本费用分析,是企业控制物资材料成本的依据和促进企业挖掘潜力、节约消耗的重要手段。形成物资材料成本分析和控制紧密结合的反馈制度, 一方面可以做好奖惩工作,使物资材料指标完成好坏与经济效益相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今后的材料管理中,吸取经验教训。而目前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工程科学的计划组织,前期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导致物资材料成本预算脱离实际。

三、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措施

1、提升物资采购管理质量首先必须对采购管理工作加深认识

虽然说几乎所有的石化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大都不否认采购管理对企业成本的重要性,但依然有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把市场营销、施工管理等做为主要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提高企业的收益。还有的企业或项目管理者在重视工程的质量、进度与结算工作的同时,却忽视了采购成本的控制工作,甚至将采购管理片面地理解为只要花的钱越少就是越好,根本谈不上对采购模式与策略改善的重视,对于采购监控工作的实际运行效果也不甚了解。当然了,对于其它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很重要,但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在重视其它方面的工作的同时,对于物资的采购管理有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想要从根本上改变采购管理,通过节省企业采购成本,提升利润率,不能仅从形式上改变采购管理模式,企业或项目管理者必须要从公司战略上重视采购管理,对采购成本控制与管理要有长期、整体的规划与控制措施,再将其分解成详细工作计划分解给相关部门去执行,同时切实加强控制与监督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物资采购发挥出其应有

的作用,为企业利润的提升做出供献。

2、坚持归口管理、批量采购,是强化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前提

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的形成,为物资采购提供了广阔的选择机会,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但同时也出现了“ 多头采购”、“ 分散采购”等现象。从石化建设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坚持归口管理、批量采购,是企业实现降价节支的重要前提。分散的小批量的单项采购,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且难以争取到生产企业给予的优惠政策,导致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集中批量后,企业的采购活动只需一次即可完成,在市场采购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不仅能够获得生产企业的批量差价,而且为开展招标采购等竞价活动奠定了基础。此外,坚持归口管理、批量采购,也是符合管理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和方法的。分散采购和多头采购,企业内部与流通市场多层次和多环节的接触,使企业的管理跨度增大,难以形成全局观念,造成顾此失彼;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多环节对资源的竞争,也易造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3、加强培训,提高采购人员业务能力。

采购不仅是购买东西的简单行为,它更是一门专业技术。采购人员应熟悉业务,具有能满足工作要求的业务素质。具体包括:掌握业务合同的谈判、签约的程序和方法;掌握企业采购政策和与采购、采购质量控制有关的书面程序并能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了解供应商的情况,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其它信息技术;具有考虑综合成本的头脑,能充分领悟整体供应链的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与采购货品有关的技术、质量等专业知识,包括理化特征、检验和判定质量好坏的标准和方法等。

4、建立良好的沟通体制是物资采购管理降低成本的前提

建立良好的沟通体制是创造和提升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完成企业管理根本目标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创造出一种企业独有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的外在需求转化为企业员工自在的观念和自觉的行为模式,认同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及使命。而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其实质是一种思想、观点、情感和灵魂的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共识,更不可能认同企业共同使命。在采购中需要用到外部沟通, 外部沟通是通过公共关系手段,利用大众传媒、内部刊物等途径,与采购直属、政府职能部门、周边社区、金融机构等,建立良好关系,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创造好的发展氛围;把理念系统、行为系统、视觉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进行科学合理的传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资信度,为企业腾飞和持续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5、实行归口管理, 集中批量订货采购

集中批量采购是实现降价节支的前提, 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它具备分散采购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采购批量大, 供应厂家便于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供需双方互惠互利。尽管施工企业有点多面广、分散管理的特点, 但物资采购归口物资部门进行, 才能为实现集中批量打下基础。物资部门对工程物资统一采购、供应管理, 使采购批量加大, 采购成本降低, 实现规模效益。物资部门归口负责采购产品的控制和管理, 并进行检查指导、监督和考核。

6、规范物资招标采购程序

物资招标采购是规范采购行为、保证采购产品质量、降低采购产品成本的重要方式。招标采购是通过投标者之间的充分竞争, 使招标人能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较好的服务获得设备或材料, 可以防止的产生, 有利于采购的公平和公正。企业在招标采购中, 应按国家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执行, 履行国电公司、省级电力公司制定的招标管理制度。并根据相应的管理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及招标采购流程。对限定金额以上的物资必须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确实不便招标的, 则采取议标方式。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招标主要以邀请招标方式为主, 邀请的厂家在每年的合格供方名录中选定。设立招标领导小组及评标专家库, 纪检审计部门参与并监督, 评标专家根据投标厂家的报价、技术水平、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评定出合同谈判单位的先后顺序。在招标过程中, 各评标专家负责评审, 招标领导小组负责定标, 纪检部门全程监督, 中标结果进行厂( 司) 务公开, 做到评定分离, 且招标中投标商的入围、评审、定标全过程均有人监督, 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避免暗箱操作, 尽最大可能地降低采购产品的价格。

7、对采购权力进行监督约束,实施网络化管理,是控制采购成本的重要监控措施。

监督约束包括两方面:管理者对采购人员的监督和采购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采购环节要形成预防为本、制约到位的监督保障机制。首先,建立廉洁采购奖惩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增强采购者的管理意识和廉政意识,对采购中严格遵守采购管理制度、节约多、采购质量最高的采购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鼓励;对采购决策失职或有不廉洁行为者则予以责任追究,鼓励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推动廉洁采购。其次,坚持监督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使监督公开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建立制度,开展企业采购效能监察,让监督部门全程参与到采购活动中,加大事前监督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公诸于众。

8、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到采购部门

电子商务将成为21 世纪的新的商业模式,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采购专业的基本工具, 企业应加强采购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 利用软件系统进行信息的存储、执行、交换; 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联网操作, 实现采购部门各个环节如仓库、项目部材料站之间及相关部门如财务部门、技经部门信息共享; 利用数据库查询并且借助计算机与供应商保持联系; 利用网络资源, 在互联网上寻找更符合条件的采购机会。采购部门应熟练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结束语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法律和政策的系统工程,只有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体制上改革物流管理方式,从制度上建立完善的约束,从硬件上投入相应的建设,才能建立起一套适合铁建施工企业特点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形式制度化、项目采购集团化、采购工作标准化”,实现物资采购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夏炎.强化铁路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思考[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3).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第9篇

1.关于目前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概述

通过分析目前施工企业采购工作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才能很好的对物资采购工作实施控制与管理,通过找出其中的不足和漏洞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做到切实有效的采购创新。下面我们就简要的论述一下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1.1国家政策、市场信息、原材料价格的走势分析不足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材料的价格随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价格相当不稳定的时期,国际国内市场原材料的上涨或者下跌都是必然会影响着它本身以及所衍生的附属产品的上涨或者下跌,例如铜价格的上涨或下跌,都会直接影响主要材料电缆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使工程成本明显的加大或者降低。这些因素判断和预测对物资采购带来新的挑战。

1.2采购较为分散、价格优势受限、采购过程往往不能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采购往往以项目为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采购人员的人个信息和能力,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小,采购数量少,有一定局限性,有很多质量优良,价格优惠的厂商,并没有被纳入供应商的范围内,很难采购到质优价廉的产品,更有部分招标采购流于形式,未建立相应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而那些短期耗材和临时用物资的采购通常随意性比较强,缺乏计划性的安排。致使物资采购的效益低下,造成了工程建设成本的上扬。在目前的大宗物资招标中存在着暗箱操作或者是关系客户供应的现象,最终导致了采购计划形同虚设,也起不到最初想要控制成本与质量的效果。

2.关于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创新措施的探讨

通过对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的简要分析与探讨,我们应该制定出一些针对性的创新措施来加强采购工作。为施工企业的经营收益和工程建设的综合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对物资采购实施项目化的管理,组建高素质的采购团队

每一次的工程施工建设都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建设期间所需要的物资种类、物资数量甚至是质量都不尽相同。这就为我们实施经验借鉴和数据参考带来了很大的难题。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对物资采购实施项目化的管理和组建高素质的采购团队两个方面来着手实施创新。

2.1.1实施项目化的管理。工程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实施项目化的管理,面对采购工作的困难性也只有实施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很好的解决采购的难题。具体的做法可以按照以下的流程实施:首先,组建项目化的采购团队。根据采购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采购的工作人员,并对采购工作进行细分。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为管理人员、信息收集处理人员、标底制作人员以及物资的验收人员等等。其次,制定采购计划和采购实施方案。根据工程的建设需要与工程的施工安排来制定采购的计划,合理安排采购的工作进程。制定实施的方案则是对采购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以保证采购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2.1.2组建高素质的采购团队。采购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系统的筹算和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人才一直都是各行各业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组建高素质的采购团队不仅能提高物资采购的工作效率还能为物资采购项目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组建高素质的采购团队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人才的招揽和聘请,另一方面可以从施工企业内部择优选取和计划性的培养。

2.2加强供应商的择优管理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除了保证供应物资的优质优量以外,还应该从其软件服务上考虑其优良性。具体的考察指标有生产供应能力、质量控制体系、售后服务水平、资产信誉状况等等。供应商的择优选择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物资采购的招标工作管理水平,招标工作除了按照科学化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工作安排的同时,还应该坚决制止暗箱操作和防止裙带关系对招标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建立供应商资料数据库,对供应商的各项指标以及双方的交易信息进行存储,为以后的分析和选择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2.3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物资采购业务信息化程度

针对现阶段采购管理模式,仍存在信息共享差,采购活动效率低,透明度不高,监控不到位等问题,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将各项目由分散采购趋向集中,形成合力,增强对供应商的优势与吸引力,使采购不在受限于采购人员个人的信息和能力局限,可以从更大范围寻找到质优价廉的产品,达到共享优质供应商资源,整合优质供应链结构,提高集中采购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实现采购管理的集中化,信息化,专业化,运用电务商务平台,可以设置几级管理模式,多方时时监控等等。通过规范采购作业流程、交易规则,采购结果公示、竞价采购信息、采购文件、采购合同备案等,更加方便进行采购监管。达到最大限度的规避暗箱操作、裙带关系等对采购工作的影响。

2.4实行材料协调制度,加强采购的过程管理

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定期召开关于采购的例会。邀请参加会议的主要是供应商、施工管理人员、权威性的检测人员以及监理工作人员。会议的内容主要为上一阶段材料质量问题的总结和下一阶段材料采购的调整。在涉及到新材料时还应该邀请权威性的设计研究所以及权威的检测机构参与例会。实施材料协调制度的目的,在于优化材料的供应渠道,通过加强采购工作的控制力度来提高采购工作的水平。

2.5推行集中采购,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