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2 17:04:36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一、落实课标,拓展实践的空间

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亮点是“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的改变,使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改变了以往纯语文的教学模式,逐渐演变为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某一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综合性的课程。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程改革的又一核心亮点,是重视“过程”的优化,而不片面追求结果。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创造,就成了过程优化的关键。为了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激发读书兴趣,很多班级开展各种关于读书的专题活动。如“读书之星”的评比,制作书签,比赛谁读的书最多,谁的读书笔记最丰富……孩子们自主地在书海中尽情遨游,读书的热情日益高涨。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读书多达几十本。在鼓励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又注重了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班会定期举行阅读交流活动,推荐好书,交流读书方法。在活动中,他们不仅能学到好的读书方法,了解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语文素养,大大提高了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样,读书成了一种享受。

二、走向社会,生活处处皆语文

生活即语文。新的课程设计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展开语文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存在挑食的情况,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设计了“蔬菜营养多”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跟随家长上菜场买菜,看一看、问一问、闻一闻、尝一尝,亲身体验买菜的过程,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和文化价值,并写一写自己最爱吃的一种蔬菜。这项活动中,学生收获很多,挑食情况有好转。再如,学习“体育世界”单元后,很多班级举行了“奥运知识知多少”主题班会。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搜集了许多资料,了解了奥运会的发展史,奥运会的金牌榜,历届主办城市等知识;学生还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奥运冠军,并将资料图片与同学交流分享。“神舟五号”上天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成了世人关注的热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的新闻图片、文字,此事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等,分类整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生活中实践,学生学习了用语文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生活的资源来丰富语文知识。

三、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学生个性

综合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学生可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这样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使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大大增强了团队的力量。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尽可能地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去调查,按自己的想法去多方面地搜集资料。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完成分内工作的前提下去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协助其他小组成员开展调查研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体验其中的乐趣。

四、及时有效地评价

评价是综合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做得好,可能会极大地激励学生。如果评价过程不全面、不合理或在评价的某一细节出现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活动课的操作进而产生不良的效应。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过程中,了解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价值和成果价值这两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两点。而前者又是重中之重,因为作为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成果的赞扬和肯定,更多时候还需要深厚的人文关怀、情感关注和心理的慰藉。学生对于各种信息进行处理、整合所得的学习成果,虽然显稚嫩,但不乏独到见解,应该充分肯定去赏识学生的成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给予学生展示空间,使学生保持连续不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兴趣的连续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不同的选题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既要认识收获,也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在自我评价基础上鼓励进行小组间的评价、总结。在小组评价中,应从学习他人的优点入手,培养学会认识他人长处,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同时,在小结自己的收获时,鼓励他们对学习的方法、形式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他们的探究精神,为下次综合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将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促进课程之间的综合与吸纳,克服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割裂现象;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的发展;有利于科教兴国与素质教育政策的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04).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综合与实践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数学教学方式,它在教学中以数学内容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有效地丰富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关注学生发展,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贯彻新课改理念,尊重W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全面提升。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或是裁剪一些自己在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图形,让学生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同时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画的或是剪的是什么图形,然后教师再给出合理的评价,这个过程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成绩感和满足感,使学生更投入到数学教学中,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让学生发展得更好,让数学教学效率更高。

二、关注活动组织,采用多样化活动形式

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丰富课堂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见到的钟表进行回顾,想想电子表、秒表、时钟等计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时间,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计时的方法查看在1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或是观察每节课下课时时钟的指针变化,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了解得更为清晰透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找一些钟表资料,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好习惯,使学生不仅扩充了视野,还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三、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以探索为主线设计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综合与实践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实践,即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解决,有效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功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对学生作出指导,使得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对去探索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改变传统课堂中对学生手把手进行教学的模式,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进行126+80=?计算时,有的学生可能采用笔算的形式对其进行计算,有的学生也可能像之前学过的两位数的计算一样对其进行拆分,还有的学生可能采取另外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发挥自己的大脑智慧,自主进行学习,使得学生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还能促进学生大脑智力成长,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四、关注学生综合发展,整合多学科设计实践活动

采用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实践设计各种数学教学活动,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数和代数》相关内容时,在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综合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更好。比如《万以内数的认识》《一位数乘三位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都可以设计到实践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能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也能让学生对知识了解得更为全面、透彻,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习进行整合,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融入其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采用综合与实践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教师应该努力抓住机遇,在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发展得更为完善,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实践活动;教学研究

一、目前中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当下中国的教育来说,虽然开始进行不同城的的改革,然而一些院校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重视度却并不够,一些院校的教师在任教过程中往往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还有的教师将综合实践教学内容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放弃对学生的指导和带头,还有的教师为了得到更多的任教时间,甚至删除综合实践教学内容,这一些问题都足以彰显出校园和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学校认为学生学习是为了考学,教师认为学生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内容并不作为学业和成绩评价的主要内容,因此,许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它,并且受制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分数高就行,其余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教师视野狭窄,没有真正理解小学数学中开设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没有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给学生与学校带来的种种好处,从而不能真正地培养人才,这也就造成了对小学数学综合教学的重视不足等问题的出现。[1]第二,对于现如今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来说,中国的数学教育在近十年内并无太大的变化,这也就造成了一些教师认为一直遵从这种教育是没问题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一直没有变化、没有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任教时间可能多达十数年,在知识点的讲解上也是循规蹈矩,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综合实践数学课程,同时也无法认识到综合实践的小学数学课程给小学生的成长发育和小学数学带来怎样的好处,更有的教师将其认为是一个知识点,粗略地讲给学生后让学生自行领悟,就因为这样才出现了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不重视,所以说要想让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首先就需要让教师进行一个清楚的定位。[2]

二、改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对策

第一,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是言传身教,即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而教师所讲的内容大多也是根据以往的授课经验以及书本知识进行讲解,所以,为了使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能够顺利实施,首先就需要转变师生共同的观念问题,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首先来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讲解,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是通过实践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生有着极大的好处,首先,小学生还处在心理和智力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往往能够加深孩子们的记忆程度,所以,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让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更快,同时,由于是实践教学,大多的实践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孩子们喜欢,而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通过这种教学就能够改变孩子们对于传统教学的观念,不仅如此,学校也需要适当的组织教师进行授课,传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深入剖析知识点等等。[3]第二,对于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来说,首先应当确立一个明确任课方向,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校为辅助的这样一个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摒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即严厉苛责等决不能出现,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去接受实践活动课程,其次就需要确立教学主题,虽然原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出现过类似的知识和学习主题,例如《自行车里的数学》、《房子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等等,然而教师却并没有将此进行深入剖析教给学生,例如房子中的数学,人们都知道三角支撑的建筑是任何图形中最坚固的,然而为什么坚固,怎样的三角形才更坚固等等,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不会深入剖析,最终导致这类的课程以失败告终,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引入相应的活动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活动的目的之后,让学生们自行讨论,然后教师再去讲解,并且纠正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一个个的问题,一些实践课程可能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探索然后总结探索后的资料进行陈述总结,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这种探索和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够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数学课程深入人心。[4]第三,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从字面的意思上就不难发现,最重要的是实践,然而实践并不能空口无凭,要将更多的教学搬到室外真正的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一些教师所理解的实践教学不过是在授课时利用一些数学工具来达到实践的目的,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就会降低新鲜感,使学生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从而还会产生厌学心理,这样的教学方法使用太长时间之后就会变得和传统教学方法一样,所以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学习,就需要将课堂搬到教室外手把手地真正达到实践教学,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自行车中的数学》,教师可以找来一辆自行车,在操场上给学生们授课,自行车中包含哪些数学知识,一点点给学生们讲解,比如自行车的轮胎是圆形,圆的周长怎么算?圆周率是多少?[5]这些都是知识点,自行车的骨架是三角支架,为什么是三角支架,给出三角形的一些特定信息怎么求出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给出特定的自行车行驶速度怎么计算行驶公里,等等,教师通过这种实践方式的教学,首先能够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因为是实物,学生们的思考就会变得更具体,而不是课堂上的抽象思考,这样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其次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还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前所没有接触过得,从而更加喜欢数学,最后利用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的性格,让其自由讨论,还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精神,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地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革,传统教育终将会被新式教育所取代,新式教育能够结合社会当下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今天人们提到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教学正是利用了孩子天生好动、兴趣广泛、厌烦学习等特点进行针对教学,利用实践教学将课堂搬到课外,能够充分地利用这种新鲜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不会出现厌学心理,同时利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改善师生关系,等等。[6]

参考文献:

[1]张慧妍.如何在“问题式”教学中提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掷一掷”教学为例[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Z1):111-112.

[2]张建秋.关于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探索[J].科学中国人,2017,(03):353.

[3]符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画线段图”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02):60-62.

[4]祝秀琴.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学周刊,2017(06):115-116.

[5]魏权.顺应孩子天性设计数学课堂适应课堂生成提高课堂效率——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高效课堂实践剪辑[J].学周刊,2016(26):21-22.

[6]王成营.实践取向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的优化[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02):59-65.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

一、利用实践活动,强调综合应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那么作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就不仅仅是获取、应用一个知识点,而是知识综合运用的专题性学习. 它更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都来自学生身边那些真实的生活例子,这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 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整体意识,强调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整合,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寻找数学乐趣,发展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乐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乐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乐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创新的历程需要乐趣来维持,所以要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其创新的乐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丧失信念,教师创造合适的时机使学生感触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比如:针对差别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张开想象的翅膀,张扬他们差别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联合点,激发其对胜利的渴望,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快乐,培养创新的乐趣.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活动”,它与其他数学课有着明显的差异,更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能主动地运用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所带来的快乐,并能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在教育过程中陶冶情操

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 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四、活用教材,扩大开发意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 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现行的大多数教材中,每册涉及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量还很少,一般只有2~3节,这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教师在应用教材的同时,还要根据班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的教学条件,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强课程的开发意识. 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后,可以开展一个小小的购物活动, 让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实用又有意义的东西,使他们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钱币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不乱花零用钱的好习惯. 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还可以设计“量一量,算一算”的活动课题.

同时,我们还要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渗透”到每一节数学课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实践、小综合,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时时锻炼,处处提高,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如学习了“认识几分之几”,就可以开一个短小的生日Party,让学生学习怎样分生日蛋糕. 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就可以让学生设计包装礼品盒,算一算要多少包装纸、要多少捆扎绳等.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不仅改变着学生,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教师,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创造,让我们一同努力,把我们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而又多彩.

【参考文献】

[1]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

[2]吴立峰.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06.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5篇

关键词: 明确主题;开展活动;体验价值;及时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93-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跟语文基础课(教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课程。

一、明确探究主题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欲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首要步骤。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利探究主题的形成。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却熟视无睹的问题引导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或引导观察、实验,使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探究的主题,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思考,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也可以即时捕捉一些突发性问题进行研究……如学习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后,学生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顺势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可见,对学生而言,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更受学生欢迎且易实施。

问题的提出是成功的一半,探究主题确定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充分发表看法,集思广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确定好解决问题的行动步骤。教师可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引导学生组建研究小组;进而引导学生从研究学习的具体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及所需要的大致时间,进行全盘考虑,制定出可行的研究计划。这样做既是尊重个性、优势互补,又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计划性,因而有利于研究实效的提高。

二、开展探究活动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引路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虽然不能代替学生去参与活动,却可以为他们指明方向,提供方法和工具,使其活动顺利进行。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实践内容,如低年级的“我的家”,中年级的“对联赏析”等。其次,要联系生活,加强实践。学习内容的确定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可以利用四季的变迁开展活动,也可以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立探究的主题。再者还要体现综合注意整合,要关注语文目标的综合和各学科的综合还有学习方式的综合等。

三、体验探究价值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从这一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亲身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学生自主参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全过程,亲身探究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例如在“淮安名人之多少”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淮安名人,增强学生对家乡名人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产生建设家乡的行动。当目标明确之后,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

他们利用放学后、双休日三个一伙,五个一组,走街串户,访问、调查。有的上网查找,有的打电话咨询淮安各县的亲友,还有的到图书室、阅览室查找,翻阅大量报刊。他们摘文字,做记录,拍照片等。以上活动过程,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主要的是积累了一些与人交往的社会经验。显然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学生自己亲历所得,这是任何说教形式都无法企及的教育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课是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一大亮点,教学环境更加开放、活跃,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质量因而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构建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供广大数学教师参考和借鉴。

一、合作教学模式

由于小学生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傲慢、自大的心理,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所以数学教学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合作教学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比学生独立学习更有效率。同时,合作教学还营造了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美好品德,学生也会主动要求进步,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陋习,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比如说学习“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以桌子为中心,分别坐在不同的位置,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图片、玩具、模型放在中间,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看到的画面;然后互相交换位置,再描述一下此时物体的样子。学生会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会得出不同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训练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全面。很多学生会存在疑惑,观察物体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呢?这是因为很多数学计算都存在规律,比如说125+241+275+359求和,如果依次相加计算量较大,很容易算错,可是通过观察会发现125和275相加是400,241和359相加是600,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最终结果是1000,所以说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数学源于生活,很多数学定理都是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经常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但是我们已经对其智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以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在不对知识科学性学习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巧妙借助生活化的语言对其思维进行引导,让其在童趣化的语言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科学的学习。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要急于教学,而是询问学生最细化哪个数字?为什么会细化这个数字?有的学生说喜欢4,因为家里有4口人,有的学生说喜欢7,因为我们是7班,更有甚者说喜欢1,因为他有一个梦想:期末考试要考第1名。和此相类似的回答有很多,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学生结合学习、家庭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降低了学习十以内数字的难度,构建了高效的课堂,促进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三、游戏教学模式

数学知识的灵活性高,趣味性强,教师可以用其他的教学形式来替代枯燥单调的书本知识,将学生从固定思维中解放出来,使其逐渐发掘数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并且学会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游戏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有趣的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比如说以《田忌赛马》为例设计游戏,让学生抽取标有数字的卡片比大小,每个人抽三张,采取三局两胜制。第一个学生抽到了8、4、1,第二个学生抽到了9、5、3,当所有学生都认为第一个学生输定了的时候,教师要让其思考胜利的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应从旁指导,这时学生就会产生恍然大悟之感,并W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类似问题,在游戏中逐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为数学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转变了僵化、呆板的教学模式,营造了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参与到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对数学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透彻。教师应加强启发和引导,并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学习;语文素养;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45-02

[作者简介]周春燕(1978―),女,安徽淮南人,本科,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第四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近年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已如春风扑面般进入课堂,走向教学前沿。崔峦老师说:“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是为了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旨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地意识到,要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以语文学习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让综合性学习散发浓郁的“语文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即以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生活资源和地方资源作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一、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一)立足文本资源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整理材料;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新旧知识的融合和各学科间知识的整合;课后提取教材中的知识点或价值观等进行拓展性研究。这样常规、长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发利用教材文本资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度创作,例如,把《陶罐和铁罐》《渔夫的故事》这样故事性强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表演出来;第二,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研究,让高年级学生收集、整理学过的关于思乡的古诗词,用画、诵、唱、舞的方式展现诗歌的文化魅力;第三,对课文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在学生学习过《矛和盾的集合》一文后,开展以“生活中的集优思维”为题的综合性学习。

(二)沟通生活实际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如果说生活是一泓丰盈不竭的源泉,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沟通学生与生活的一条溪流。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指导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学生活的语文,过语文的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还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把校本资源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广阔天地;也可以走进大自然,用语文的视野发现美、表达美;还可以积极联系家长,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创造活动条件,让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三)挖掘地方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地域文化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淮南区域内的“寿州窑的兴衰”“豆腐文化”“蔡楚遗珍”“神秀八公山”“花鼓灯艺术”等特色乡土资源,皆可作为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取材来源,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大着力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电视和电影中的焦点人物或新闻事件,组织学生了解、讨论和作专题演讲,培养学生用理智、冷静的目光看待“热点”,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开拓实践方法,将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又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和选择学习形式。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做出调整,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节奏。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核心,以任务为内容,以目标为导向。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从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出发,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将问题贯穿活动过程的始终。其次,将解决问题作为活动的主要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事先提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利用网络、图书资源查找资料,向他人进行求助等。当问题确有难度而学生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予帮助。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发现新方法,并且在不断地尝试中对优化方法,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组,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个人的力量有限,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必要的时候学会妥协和服从大局,以实现大家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8篇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现状

“综合与实践”在数学课程建设和学生能力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意识的差异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笔者就本校(农村小学)38位数学教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深入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9人中,能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有效评价的仅有4人,只占调查人数的10.5%。由此可见,“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大部分教师只是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上。

调查显示,由于教师意识和教学条件等因素,致使“综合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策略探寻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全新领域,它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整体的教学观。笔者以为,要切实推进“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教师要从教材内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角度开展研究,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

1.研究教材体系,挖掘活动内涵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内容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的目标又不仅限于这三个数学本体知识。笔者整理了现行人教版教材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后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数学本体知识为依托

纵观现行人教版教材小学阶段的24个“综合与实践”内容,都是在学生学习相关数学本体知识后安排的实践活动。第一学段以单一知识点的实践操作活动为主,第二学段以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为主,原则上均以学生就近知识点安排活动。

(2)以生活问题为背景

综合与实践内容的设置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中挖掘教学素材。

(3)以参与实践活动为载体

从内容安排上来看,这一领域的教学都必须依赖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基础,如实物操作、实地勘查、数据测量、信息整理等。

(4)目标追求多元化

教学目标除了关注数学本体知识的巩固,更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同时,还关注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数学美的体验、环保意识、投资意识等。

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要有效开展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教师必须挖掘每一次实践活动的内涵,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实践活动,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2.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活动效能

“综合与实践”一般包括:一是进入问题情境阶段;二是实践体验阶段;三是解决问题阶段;四是表达交流阶段。根据内容特点和目标要求,教师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上要有所转变,教学时间、空间等要素均要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

(1)在现实情境中开展教学

综合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从学习方式上来说,它是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体的,而最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就是现实性的情境,也就是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所以教师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情境。

(2)课内外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

综合与实践涉及实地勘查、数据测量、信息综合等活动,单纯地依靠课内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把教学延伸至课外。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内容,明确活动目标与要求,安排合理的活动流程,要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学生在课外也能完成活动任务。

(3)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开展教学

综合与实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但相对于一般的解决问题而言,其更具有综合性。教学中要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的关系,恰当地运用个体研究与小组研究。针对不同的问题层次和情境需求,组建实践活动小组,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3.转移评价重心,关注活动过程

对学生“综合与实践”不以纸笔测试为手段,不追求量化指标,要强调过程性评价,要以“质”的评估为主。

(1)评价时要特别关注: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2)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监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程度、活动经验积累等,运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形式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探究

综合与实践在新课改下越来越被广大学者、家长所重视,在小学数学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小学数学是学生各方面思维开发与发展的最基本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作为教师和各级教育研究人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性,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是迫在眉睫的。本文就此简要叙述了个人一观点。

一、如何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进行教学设计

(一)精心设计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在“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生活实践,所以教师在数学问题设计中,要突破传统教学中对数学应用问题以人为编造为主的模式,应该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教材内容,设定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与创新。如小学数学六年级课本当中,学生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知识点,学生要学会画图、计算各类型所占的比例。针对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设计问题,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询问同学体育运动爱好的方法制作有关体育运动爱好的统计图。首先学生准备三到四项常见的体育运动,然后去询问50个同学朋友,通过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最后得出各项体育运动的数据,然后再分别计算各项项目的比例,最后画出统计图。由于学生是通过自己亲身去实践体验和捕获数据,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轻松透彻,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上述例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设计课程问题时,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问题设计,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综合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动手操作。动手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力,依次带动大脑、语言的发展,让身体各个部位都参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在这一方面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上得以体现,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更加注意动手操作。我们都知道在小学课本中,有一节课叫做“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刻对于学生的想象创造力是十分可疑得到锻炼的。如果老师只是拿着课本说应该怎么做,对于还是小学的孩子是很难去理解接受的,并且还会遏制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与同学进行交流,相互欣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会大大提高,而且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有着极大地帮助。

(三)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习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思想方法的掌握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开展“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多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在学习当中渗透一些主要的数学思想。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考数学课本中讲到了“鸡兔同笼”这个问题,这一课题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有着一定的难度。可以出这样一个题目:鸡兔同笼,有15个头,50条腿,问鸡和兔子各多少只?在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牢记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进行尝试解决,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进行记录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与班上同学的交流可以得出很多方法。即: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的方法。

列表法和假设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列方程是属于比较新的知识点,因此下面就采用列方程来讲解下“鸡兔同笼”这一经典例题的解题过程。由题意可以分析得出,鸡和兔子一共有15只,且鸡的腿加上兔子的腿一共有50条,那么我们就可以先假设在15个动物之中,有X只兔子,那么鸡的数量就是(15-X)只,我们知道兔子有4条腿,鸡只有2条腿,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一个方程,即:4X+2(15-X)=50,从而可以化简得2X+30=50,最终就可以计算出X=10,那么15-X就为5,那么就可以得出兔子有10只,鸡有5只。通过向学生讲解这一例题,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合作思考,同时让学生们自行解决类型相似、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接着教师通过给学生进行方法的讲解与指导,逐步渗透一些数学思想。

根据了解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不难看出里面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比如运用列方程的思维,需要学生先理清楚题目当中的各种关系,然后通过假设一个X,并列方程来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指导与实践,学生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在问题解决中渗透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数学中所必备的思想,对以后数学的运用与学习有着实质上的帮助。与此同时,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的主动学习,对以后数学实践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总结

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开展为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打开了一扇门,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基础教育越办越好。本文结合个人有限的知识积累简要了论述了一些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尽到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