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0 14:47:51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1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转贴于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2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六次提到 “核心素养”一词。这既体现着国际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趋势,又承载着国家以教育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然而,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中四处出现了“数学素养” 这一术语,可是其中以及相关人士的课程标准解读都没有对数学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导致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无法具体落实。由此,笔者借由这个研究,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与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者对数学素养的基本认识

就数学素养的基本认识,这是进行了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提出了数学素养的起始阶段,关注了学者的意向。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专家对数学素养的解读有着更好的发展。

1.数学素养=先天素质+后天学习

我国曾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理念,数学方面主要就学生身上的素质培养进行相应的开展和实践。课题组对数学素养进行一定的解释是指就人们的生理特点为主要基础,并且就后天的环境和数学进行教育,实现很好的发展与界定。数学教育在人们的先天生理基础之上,进行严格且科学的数学学习的活动,合理地获取知识,并且将身心之中的发展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状态。

2.数学素养=数学知识+基本能力

数学素养主要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其整个内涵中,数学的整体陈述性的知识与程序性的知识在课堂之中进行合理的习得,并且在习得知识之后,应用于生活的实践之中。其中,西方数学教育经历了整个“新数学运动”和“回到基础”的整体回归,并且就数学素养重新认识。

3.数学素养=数学方法+关键能力

知名学者提出数学素养的内涵应该是包括进行推理、提出假设和进行结论总结的能力。也就是说,一定的数学方法和相关的几项比较关键的数学能力,着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领悟能力。正如著名的科克罗夫特报告――基于对英国研究了二十多年的数学素养内涵进行拓展,认为数学素养应该是运用数字和数学技能,从而懂得和理解诸如图表、曲线、百分比等数学语言所含信息的能力。这一论述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英国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美国数学教师协会也曾将 “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技能有信心、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素养的内涵,并以此设定为美国数学课程与教学的中心。为中国教育界所熟知的 PISA,在 2012 年的测试中对数学素养直接给出了 “方法+能力”的表述:个体能在各种情况下形成、使用和解释数学的能力,包括数学推理等,来描述、解释以及预测现象。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的反思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经由“素养+数学例子”进行了相应的定义,并不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关键能力、情感态度”中简单的几项相加。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普遍性和高度的关联性。由此,需要在进行一定的学习过程之中,围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合理的界定,既要注重笛素养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外在状态,并且能够在实际的真实情景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当然为了能够实现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且正确的理解,需要注意核心素养测试题目的编制并且适当选择教学的策略,进行良好的教学语培养。

1.具有地域特色

编制符合基于地域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测试题。尽管 PISA 的数学评价测试题给了我们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大多数题目并不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尽管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出现了开放性、 探究性问题,但是这些题型对测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些方面,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

2.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

国内外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同的方法,需要进行不同聚焦层面的选择,需要对小学数学素养进行深入且细致的选择与确定,并且能够采取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实际之中注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成长的助力,但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要过分强调核心素养而忽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4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 人文精神 教育实施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资源日渐增多,其中有多数不良信息在影响着一批大学生,造成各大高校中普遍存有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质下滑的现象,信仰危机和价值观缺失的问题逐步彰显[1]。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了显著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态势,出现言行举止粗鲁、行为过激、人际观念淡薄、生活世俗化等精神面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精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完善、人文精神树立的关键期。针对高校学生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意义重大,更是所有教师的义务。内涵是外国人文教学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大优势。自古希腊罗马时期以人文本的观念,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念,再到莎士比亚的人文探索与人文关怀观点。从歌德以人文本的求证,至卢梭人格的浪漫主义回归[2]。从巴尔扎克对人格的重新定义,再到托尔斯泰对自然人文主义的阐述,乃至20世纪现代主义对人文精神的盼望和复苏,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养、提倡人文精神已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根本理念。怎样在21世纪做好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工作,是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的必须课之一。

一.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中存有的问题

当前,在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课中,在开阔学生眼见、培育审美能力层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在落实人文精神教育层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3]:第一,人文知识涵盖面较窄,这个问题对于自身对西方了解不足、人文底蕴淡薄的高校学生来说,属于一种较大的缺陷。第二,教材时代感不足,无法形成立体、完整的教育系统。如今高校学生始终位于一种立体的阅读环境内,阅读类型已经从单独的课本阅读转移至超文本阅读,而许多外国文学材料并没有成套的作品,也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造成学生对人文精神学习兴趣不足,也给教师教学实施造成困难。第三,在人文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作品背景、历史事件、作者介绍,目的在于分享知识,考试也是过分重视记忆,造成教学评价手段单调。第四,重视解析作品内在价值同当今社会思想的关联,并未深层次发掘经典名著的现代价值和如今读者的启示和警觉意义,令学生不得人文精神教育的要领。当前,外国文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人文精神教育的贯彻落实。

二.改良传统教学类型、贯彻落实人文精神教育

1.丰富教材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根据大学生西方文化知识欠缺,联合当前各大高校外国文学教材层面的不足和欠缺,丰富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简单而言就是弥补介绍和时代相匹配的经济、文化、艺术、哲学、信仰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外国文学教材中应提高文化价值,着重讲解人文知识,经过外国文学所自带的神话、历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学习,令学生感悟文学的真是存在,哲学的明智和宗教的关怀,在人文知识教育铺垫的前提下,指引学生研究学习西方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培育和启示学士,开阔学生的精神思维层面,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人文情怀,进而为其树立内在、优秀的人格。

2.精选教学内容,咀嚼经典作品,突出案例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中所涵括的名家、作品、流派极多,历经年代久远,涵盖国家多、跨度极大,教学内容具有复杂、繁多的特点,同时受到课时的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单一情况出现[4]。对于如此广阔的内容,教师自身因对教材触类旁通,随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念、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挑细选,进而将外国文学课堂转变精神的培育站。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都可以拿来作为典型案例,其教学效果要远强于一般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重点内容,突出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咀嚼经典作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真正将学生的关注热点、心理需求相互联合,从外国经典文献中受到启发,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现实生活,提高内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

3.注重人文素质培育与传统知识相结合

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渗入理想教育、提升精神价值观念。即借助对文学现象的思维、判别分析,实施思想道德、人文信仰、精神层面、行为举止等层面的教育,指引大学生在追求学业、信仰、成功、美满的幸福生活同时,培育其为国家现代化发展、为人类发展进步做贡献的价值观[5]。所以,在外国文学教学期间,教师要尤其注重对知名作家作品的讲解,注重温煦文本中所涵括的潜在内涵,注重着重分析人物特点的理想主义素质的崇高品格。比如:可联合作家成功的经历,令学生学习该作家身上所表现的思想信仰、思维形式、优良品质,能够独立分析社会现象,提升自身心智,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对人物形象精神品格的分析,发掘对大学生的实际指导价值,比如:《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性格、对待生活所展现的自信和优雅,或者是介绍浮士德精神中关于人生奋斗和贪图享受的启发等。人文精神教育注重由外而内的文化熏陶,也重视对自身感悟和体会。所以,在教师教学期间,应主动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人文素质培育相结合,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认识,选取启示效果较强、激发作用明显的名著,充分探寻和体现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而使得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过程中,能够独自领悟作品的魅力,感受因不同国度的人文情怀,在身临其境中得到社会认可、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人生全新的思考,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全球意识,提升学生跨国文化交流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而言需要了解中外古今文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拥有全球观念的综合性人才。外国文学注重对各个国家、语种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对开阔眼见、增强文化培育,以及跨文化认识能力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知道学生学习各个国家文化发展历史,借助文学将学生和世界联合起来,令学生感悟各个国家文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令其能够以主动的姿态加入到与外界文化沟通中,进而养成不盲目崇拜外国文化,又不狭窄的全球观念,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综合能力。

4.应用当代教育方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教师在教育期间,应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经过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把看听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的生活、直观性培养。同时,充分借助海量的媒体资源分享外国经典作品,进而令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在领悟鉴赏过程中引发学习乐趣,增添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教师依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的多媒体课件中,内容因涵括作者图片、作品配图、动听的朗诵,以及优美的画面等。另外,教师要主动探寻多种教学方式,倡导指导式、参与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讨论,首先对课堂讨论内容设立论题,论题大小不限,不过要深浅适度,符合实际、并富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应对论题实施综合介绍,阐述各家观点,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形成自声观点,并加入到全班讨论中。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同学生的护理,保持讨论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讨论过程,不但能够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而且能领学生领悟交流的快乐,更能够培育学生的心智、情感,令其对外国文学内容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悟。

5.变革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学生整体素质

考试时评估的重要环节,当评估并不等于考试。所以,将考试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较为片面。当前,外国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成绩评定仍然来源于考试。考试虽然能够考察学生对文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却无法直接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外国文学想要达成其教学变革目标[6],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更好的落实贯彻人文精神教育,除了内容的精选、教学样式的尝试,在考试中也应做出变革,改变传统的考试形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考试当作学生了解自己,探寻自身的优势,指引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是大学生了解世界、开阔视野的重要方式,其文学精神能够在教学中、探讨中,指导学生独自学习和思考,同时根据现实环境,将人文精神耳濡目染到学生自身。培育学生以人文本、自由平等、奉献的得到情怀,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得到理想,从而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坤华,李晓霞.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化的障碍及其超越[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01):19-20.

[2]余东升,尹晓龙.以理论引导实践 以实践丰富理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01(09):15-16.

[3]唐霞,水仲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03):23-24.

[4]李兆新.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06):29-30.

[5]“外国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全球化与外国文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01(04):35-36.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5篇

1 依附性。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学科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语文学科依赖对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学科则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叙史才能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2 蕴涵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蕴涵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地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它应该在完成明确的教育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境界。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

3 渐进性。历史教育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涵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这种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的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

4 多样性。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蕴涵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和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能认为某一历史内容的教学在渗透德育问题上只会有一个集中的、唯一的目标效果。很多历史教学参考书,在规范教学目的上往往定位于某一点的教育,这从编写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允许的,但是以为就只有此教育而无他教育,这无疑是一种天真的主观想象。从理论上说,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从教育实践上看,很多时候也难自圆其说。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条件有很多,而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要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6篇

作者简介:孙连清(1948-),男,湖南华容人,长江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长江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 要:“成功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既是一项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一项素质教育理念的创新。“成功素质教育”对素质概念作了全新的界说,对成功的概念作了规律性的论述,并提出了“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新概念。

关键词:成功;素质;素质教育;成功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十余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整体说依然步履维艰任重道远”。在大学阶段,如何推行以及推行什么样的素质教育问题尚未形成共识,而新型的应试教育的干扰却已抬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素质教育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可行的全新素质教育模式,它受到了高教界的广泛重视,已有数十家大专院校、教科机构支持这一模式,有的学校还直接采用了提出者的许多提法。当然,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模式和理念,它只针对大学教育阶段而提出的,而且还是正在积极的实验之中。深入考察这个模式的理论构成、实践绩效及其社会反映,如果这一教育模式能取得预期的成功,同样会对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倾向进行理论创新和机制变革都会有参考价值。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模式,在理论上有以下创新:

第一,这个教育模式提出以“成功”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突破了我国素质教育没有形成严格的理论体系作指导的问题。“素质教育”作为概念,在我国教育辞书中是没有这个条目的,是一个典型的本土化的概念,在我国它是以应对“应试教育倾向”而作为一项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地发展。然而它并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比如在什么是素质、素质包含哪些内容的问题上,有的提法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列。在这里与知识、能力并列的素质,实际上指的是思想政治品质,或者是指人的品德;有的就把素质教育中的素质理解为是人文素质或者科技素质,甚至是才艺素质(诸为跳舞、唱歌、美工等等);有的则把素质的性质理解为“人的本质”,“人的特性”如“理性”,“创新”等等。由于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导致在实践中各个教育主体(学校或教师以及政府官员)可以根据自己对素质教育的不同理解而各行其是,其结果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素质教育的“成果”变成了可以“量化比较”的高考上“重点大学”的“上线率”的高低,可见没有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只凭某种政治号召的“素质教育”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有鉴于此,所以赵作斌教授在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的概念时就首先提出“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这一专章,其中包括: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成功和成功素质理论;成功素质教育观;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等4个子题从而构造成为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作为办学实践的指导。

第二,这个教育模式有非常明确的确定性和目的性。所谓“确定性”就是说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不是“包医百病”的“万金油”可以对任何阶段和任何领域的教育活动都适用。它有特指的“定位”,主要是定位于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以“就业”为主要“出口导向”的大学阶段的教育。因此它当然有别于以“升学”为导向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当然这个模式的理论体系中许多内容诸如“因材施教”,“学生至上,教师为本”等教育理念以及某些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对基础教育仍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至于所谓“明确的目的性”,则指这一教育模式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成功人才”并认为这是“大学教育的规律之一”,既然明确大学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成功人才”,那么大学阶段强调的素质的内含必然就是某种综合性的素质,推动毕业学生将来的事业能够走向成功的“成功素质”,就是说大学毕业生不仅要一般的“成才”而且要成为有用的“成功人才”。

第三,这个教育模式将其基本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字)如素质、成功、素质教育,成功素质等的内涵都作为新的界说从而构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论概念――成功素质教育,并根据这个新概念的内涵设计了实现培养成功素质目标的系列方式方法的“实践体系”。从而构建成一个理论上逻辑严密和实践中方法有效的,使理论创新和创造性的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

这里再对“成功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理念的理论创新试作如下评析:

第一,对素质概念作了全新的界说。素质是研究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起点,也是人们从理论上和教育政策上区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素质”一词源出于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引入教育学领域后常为此词之定义颇多争议,对此赵教授运用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素质是影响并决定人的言行的内在因素,言行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还认为素质是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统一,是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是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人的素质以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但人的素质的提高,后天起决定性作用。除先天素质外,素质不能“传递”,只能通过“潜移默化”和“训练内化”而养成。“内化”是素质养成的基本途径,是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论述表明,他对素质作了定义并予以分类。先天素质可以遗传,但不是主要的,而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关键在于后天的获得,而后天获得的主要途径有二: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通过教育培训即“训练内化”而生成。正因为如此,为了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既需要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更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素质”作了全新的科学的定义,就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提出了制定原则和评价方法。

第二,对成功的概念作出深入的规律性的论述。赵教授认为;成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功是指实现既定目标,而狭义的成功是指作出了突出成就和贡献,为社会所认可,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既然成功要为社会所认可,成功的价值就具有相对性,也是可以比较的,而且是动态的,历史的,同时也是有规律性的。基于此赵教授进一步提出了要达到成功必须具备的三要素:首先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人的行为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行为主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的程度;其次是发展“机遇”。其实“机遇”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它又是相对的,问题在于你如何去看待、发现、寻找、抓住,甚至开发和创造出机遇来。以上两要素大体上是客观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于人们如何去认识和发现,这就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的难度了。第三要素是主观要素即“主体的成功素质”,成功素质是指成功者共有的素质,“在同一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是成功素质的高低。”对于上述三要素赵教授称之为“成功要素定律”,而对于三要素间的关系则称之谓“成功素质决定律”。由于这三要素中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一般人们适应就不容易,更难对其改变。而“发展机遇”通常是短暂的,即使能够发现但也不易抓住,更不容易充分利用。而对于“环境”、“机遇”的认识和利用及其程度就是主体成功素质高低的表现。但是正因为主体的成功素质是主观的东西,而且除先天素质外又不能遗传,要想获得和优化这种素质,那就只有通过潜移默化和训练内化而生成,训练内化就是依靠人们的教育活动来实现,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形成“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但是由于成功也有程度的差别,这就是“成功值”的问题。赵教授认为成功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主体成功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来衡量,“在取得一定成功后,成功素质越高,成功值就越大,反之成功值越小,甚至趋近于零”,这就是“成功值定律”。这样从成功的要素,过程,结果构成了一个关于成功概念的规律体系。成功要素是人人都有的,但都是有很大差别的。行为的结果是否成功要视其“值”的大小,在实践中不仅有零值,还有负值(即失败)。人们为取得成功而作为是有成本和风险的,只有当取得预期的收益、且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能证明主体行为的理性,因此可以认为教育活动是人们的最重要的理,这种行为的预期在于追求可能大的“成功值”。培育大学生具有可能产生最大成功值的素质就是成功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

第三,赵教授提出了“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大类的成功素质的内涵,并强调了非专业素质的作用。这也正是指出了我国现行大学教育中只重视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非专业素质培育的偏向之所在。他认为“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目标必备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素质”,“非专业素质则是指不具有专业特点但同样是人们实现成功目标必备的素质”;在指出了两者间的辨证关系后强调了“在某些领域和某些阶段,实现成功目标,非专业素质往往起决定作用”,从这段论述从字面上看,只是强调在“某些”“领域”和“阶段”起决定作用而不泛指所有,问题就在于这个“某些”,正是在“关键”时刻和地点。例如两个具有同样专业素质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应聘求职,甲同学成功,乙同学失败,用人方测评两人的专业水平“差不多”,但认为甲同学言辞表达能力较强,所以就用甲而不用乙。又如甲同学毕业于某工科专业,乙同学毕业于某医学专业,都求职于某医疗器械公司。就专业素质而言,两同学都在所学的专业中是优秀者,但在面对求职的工作都只可能有些相关的专业素质而都需要转行,但用人单位选乙而不用甲,其理由是认为乙的“有些研究和分析能力,进公司后能很快适应转行的需要”。以上两例表明,在市场经济下的平等竞争中在“关键”的时刻和地点,非专业素质的强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人的一生能够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这种机会虽然是“某些”时段和领域,但却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这就是非专业素质的体现。可见在大学的素质教育中强调重视非专业素质的培育不仅是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需要,也几乎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切身体会。赵教授将“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作为概念纳入成功素质的内涵,其理论价值相当于在心理学中提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见解一样具有学术创新的意义。

综上所述,赵作斌教授的“成功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无论作为教育理念还是办学模式确有新的突破之处。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2]杨尧忠.论实现素质教育的困扰及其舒解的取向[J].长江大学学报,2006,(3).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7篇

摘 要:本文从研究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首先从我国历史纵向分析维度梳理了其历史进程、其次结合当前研究现状从横向分析维度对其意义、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在上述基础之上,最后对其研究前景趋势进行了展望。笔者想通过上述努力为我国相关部门开展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1-04

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首要的、关键性的素质,开展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是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素质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政治是人或事物显性或隐性的围绕公共权力而开展的社会活动和关系模式。政治素质就其内涵是社会成员个体围绕国家公共权利及其运行过程所持有的态度判断、认知取向和参与能力及程度,根据社会成员政治素质的发展阶段,其外涵主要分为政治主观素质和政治行为素质。它是社会的人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个体特质,既是政治的主观化,也是主观的政治化。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是根据高校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及大学生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本质要求,确立指标体系,运用可操作性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索信息资料,经分析整理,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立场、观念、信仰、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判定和反馈,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政治教育效果,为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采用精确查找方式对1979年至2011年中国知网上与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相关的249篇文章分析研究,就目前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综述。

一、纵向历史研究综述分析

笔者对现已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中发现,中国从古代到近代,还没有直接的“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这一专题历史研究,但是由于政治概念和活动最早出现奴隶社会,与其性质理念相连系的是人员素质评估历史研究,研究者大多数是史料性的复述,缺乏整合性,对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历史梳理的不够系统。笔者综合各家观点,系统的归纳总结出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归纳整理,研究发现的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历史渊源与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政治素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评估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政治素质评估的目的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现阐述如下:

(一)中国古代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萌芽阶段

《论语·公治长》中记载:“孔子招收学生时要面测一番”,内容包括德行与智能,他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中记载:“孔子由于后来发现对宰予与子羽的测评有误”,故确定在“言”、“貌”之上再加“行”,并强调以“行”为主。他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记载:“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以上史料文献表明,在公元前至春秋战国,我国古代已经出现学生政治素质评估思想和方法的萌芽,政治素质的评估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人才选拔需要。汉代至唐代,从学生毕业入仕中举的要求来看,学生政治素质评估逐步起步,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隋代杰出教育家王通认为要“度其言,察其志,考其行,辨其德”。宋代,学生素质评估已经制度化、法律化,并且直接与学生入学紧密相关。《宋史》中记载:对于道德品质优秀者,则可以免试入学。“始入学,验所隶州公据,试补外舍”、“如有孝弟、睦姻、任恤、忠和,若行能尤异为乡里所推,县上之州,免试入学”。明代,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评估。

(二)中国近代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融合吸收发展阶段

民国27年颁发的《青年训练大纲》,对大学生有专门的品德评估指标,譬如:仁爱、信义、和平、礼节、服从、整洁、勤俭、助人、忠勇、孝顺、有恒等,其中也不乏政治素质评估的量化指标,而且每一项都有其根据。随着心理测验的产生,评估成为一种测量个体素质差异的有效工具,在西方世界迅速普及起来,因受其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刘小平等认为:“中国近代的学生素质评估,主要体现在1905年,科举考试被正式废除,1916年,我国心理学家樊炳清将西方的比奈-西蒙量表引入中国,并在江苏、浙江进行测试,1924年,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发表了比奈测评。”

(三)中国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专业化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政治素质评估专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晰,专门的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也应用而生。

1、在实践发展阶段: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有些学校开展了专门的学生思想政治小结、学生自我鉴定、班级写评语等考核工作;1984年,以上海各高校为代表的综合素质测评测评应运而生,其中包含专门的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其特点是德智体三方面分别建立指标体系,分类计算。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并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应列入‘211工程’评估标准。”其中,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作为整个德育工作评估的一个方面。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政府对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也因此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2、在理论层面,1986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理论开始进入经验总结阶段,其中不乏指导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工作的理念。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建立了较为系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体系,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横向现状研究综述分析

(一)意义研究综述分析

研究者大多都认为开展素质评估和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分别从时代意义、人才培养意义、素质测评功能功用等方面进行一般性的言语阐述。任福全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与评价机制问题的研究对于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曹俊伟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及时的定量评价,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祝虹,杨勤刚认为:“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首要的、核心的素质。大学是学生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阶段。随着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文化的进入和思潮的交错,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政治信仰、道德观念、法纪准则呈现多元化趋势,部分大学生存在思想意识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等现象,而传统的大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评价内容不全面、方法过于主观,未能很好地起到评价大学生政治素质状况、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提高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内容和方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开展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意义在现有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及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等角度进行深度挖掘。

(二)概念研究综述分析

对于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核心概念是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即熟而又非熟的概念。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大多数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理论基础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者们看法不尽一致,既有可取之处,也有有待于进一步商榷的问题。首先,在政治素质内涵界定方面,王驰认为:“政治素质就是人们的政治修养或人们的政治思想品质。”这种解释直接或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导致循环定义。那仁敖其尔认为:“政治素质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这种解释含义过宽,它的外延明显大于被解释项的外延。奚广庆认为:“政治素质就是人们在一定阶段所形成的政治意识和所达到的政治水平,表现于实际政治生活中就是指人民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这种解释较为模糊,解释较为泛化。其次,在政治素质外延方面,钱源伟认为:“任何人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具有一定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理想。正是这四个方面组成了人的政治素质的心理结构。”这种解释在阐述其外延范围时,使子项之和小于目项的外延,对政治认同、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内容没有涉及。李春雷,郑绘等认为:“政治素质的外延相对广泛,除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爱国情感、民族精神、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理念外,择业观念、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等外延,主张道德和心理素质的高低与政治素质密切相关。”这种解释使概念的外延得子项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不太严谨。笔者认为:概念的内涵应当揭示事物的本质,概念的外延应当从多角度涵盖事物的表象,由此,政治素质就其内涵是社会成员个体围绕国家公共权利及其运行过程所持有的态度判断、认知取向和参与能力及程度,根据社会成员政治素质的发展阶段,其外涵主要分为政治主观素质和政治行为素质。

(三)内容研究综述分析

笔者对相关文献分析发现,研究内容主要从大学生政治素质现状、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与培养机制、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内容等方面。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方面,都是围绕“大学生政治素质主流是好的,但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问题”这个框架展开。刘小云认为:“少数大学生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自由化所征服,在政治立场、道德水平、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上发生异化。”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2、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与培养机制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也有相应的考评机制,但是处于从属地位,是为更好的政治课教学所服务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政治理论课意义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效果研究等四个方面。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与培养应有很多部分组成。任福全认为:“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研究探讨是组成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四个部分。”

3、在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学者对一级指标的划分和角度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主张大学生政治素质应该与道德品质和志愿服务内容处于同一级别层次的指标,这三者共同包涵于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估之中。曹俊伟认为:“政治素质评估体系应该被包含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估体系、应该和道德品质和志愿服务处于同一级别的评估层级,其中政治素质评估指标包涵政治理论课学习、政治态度、参加政治活动和遵纪守法等分指标;道德品质包括思想意识和品格表现分指标;志愿服务包括时间记录、突出事迹和表彰奖励等分指标。”有的学者主张遵纪守法应作为政治素质的一级指标。其中,思想品德一级指标包括思想政治表现、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等二级指标;职业道德一级指标包括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等二级指标;法律观念一级指标包括法制观念、法治观念、法律修养和法律思维等二级指标;道德实践一级指标包涵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二级指标。有的学者更主张从多维角度设置评估指标。祝虹,杨勤刚等认为:“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应该从维度和经度两个方面加以考察,维度方面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纪素质等四个部分。经度方面包括知、情、意、信、行及果的统一。”对于其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参照了詹万生和冯克诚等学者的相关划分。笔者认为研究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应重点结合时展,研究探索结合大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评估指标和评估内容体系。

(四)方法研究综述分析

笔者对现有文献研究分析发现:很多都是泛泛而谈评估方法,然后进行一般性的介绍阐述。任福全认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方法有笔试考试法,日常考察和评价法,社会实践评估法、研究考核评估法等。”对大学生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的评价方法采用测试法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合理设置指标权重,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内隐部分采取自测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一定行动表现出来的外显部门采取他评法;对于大学生政治行为及效果的评价主要采取基于观察的评议法。“有的专门就某一种评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运用相关数学模型工具进行分析,再运用具体的实例进行运用分析”。曹俊伟认为:“由于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评估具有模糊性,评估开展时评估主体对客体认识存在模糊性,同时思想政治素质的许多指标不能用数据来表示,也存在模糊性,基于上述因素,采取模糊综合评估法较为适宜。1、确定评价指标集和个指标层的权重;2、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估的评语集;3、对主准层各指标进行评价;4、计算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和数值处理。”笔者认为上述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鉴于政治素质的意识和行为特点,对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采取的一般是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较为适宜。

三、研究趋势分析

综上所述,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工作已经能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研究趋势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评估学理论和相关评估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呈现以下研究趋势:

(一)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的多学科化趋势

这种趋势与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化研究趋势紧密相关,大学生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趋势越来越发明显。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补充、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刘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不断地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它的发展既是传统与创新的统一,又是日益突破和超越学科自身边界化的束缚,不断吸收运用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促进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上述观点强调了吸收运用其它学科的最新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服务,但对于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还需要借鉴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计算评价模型和方法,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定性分析和量化考核相结合,促进其科学性。

(二)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的现代主体化趋势

这种趋势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代化进程是密不可分。徐志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是指受教育者本身,在目前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经济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已经或正在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和能动、创造精神。”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本身,其自身政治素质的发展也需要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影响下形成特色鲜明的特征。邹厚亏认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总目标,根据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帮助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发展自我认识,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使自我教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上述观点客观地强调了受教育者大学生结合社会发展,及时更新受教育内容,倡导主体性自我教育,对于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内容有重要作用,但在强调主体性的环境下,笔者认为还应当积极探索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自我评估,达到自我反馈,自我教育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的国际化和实践化趋势

这种趋势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国际量化考核方式是密切相连。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既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对于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考核评价方法,多数观点认为思想观念的国际化,要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大胆走向国际舞台,通过借鉴、吸收他国的有益的东西来发展自己。在国际化的同时,有的学者提出评估实践化倾向,任福全认为:“传统考试方法只能检验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记忆,不能检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要积极倡导实践性考核,学业全程考核和课业分期考核,多种主体参与考核、在考试中引入讨论研究机制等等新的考核考试原则和办法。”此外,非量化评价也逐步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

总之,我国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从无到有,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中笔者从研究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从纵向维度分析了我国与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相关的历史进程、从横向维度分析了关于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的意义、概念、内容、方法等研究现状,在上述基础之上,最后对其研究前景趋势进行了展望。笔者想通过上述努力为我国相关部门开展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李云.政治素质释义\[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6-110.

\[3\]庞辉纪,红王实.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4\]萧鸣政.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5\]论语·公治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6\]论语·学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文中子·立命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宋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南雍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刘小平,邓靖松.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1\]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233.

\[1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6.

\[13\]任福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与评价机制研究观点综述\[J\].消费导刊,2009,(9).

\[14\]曹俊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评价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6,(1).

\[15\]祝虹,杨勤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6\]徐海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研究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个案\[C\].全国优秀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17\]李春雷,郑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18\]刘小云.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分析\[M\].全国优秀硕士论文,华南师范大学.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人民日报,2004:10,15.

\[20\]李冉.提高“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008,(1).

\[21\]刘德福,刘莉娅,马亚平.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2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277,300-303,353-375,559-564.

\[23\]冯克诚,舒达.素质教育模式与评估督导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874.

\[24\]曹俊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评价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6,(1).

\[2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6\]刘双,曲洪志.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7\]徐志远,曹杰,王咏梅.社会化与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J\].文化教育论坛,2003,(4).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教育目标; 偏离;回归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全部工作,贯穿于教育各个问题、各个环节之中。一旦教育目标定位错误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层面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偏离。本文试论述素质教育目标的现实偏离、偏离的原因及回归的对策。

一、 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定位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是否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人的素质结构的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对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 [1]。人的素质结构是由3G(三个球形结构)组成,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其中知识结构:由信息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和技能四部分组成,知识性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结构:由二维因素组成,一是内容维度,包括空间、语言、数字和行为四个方面;二是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个体知识具有运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认知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认知因素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调控”作用[2]。

根据素质的内涵、人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非认识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

二、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指的是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实际存在状况,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的主体身上的表现。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在现实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二:双基+特长;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三:双基+特长+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四:双基+特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之五:双基+智力+个性;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六:双基+特长+非认知因素。

三、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看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与应然目标的距离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目标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结构认识而不断演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四次进化:第一个阶段偏重知识结构,表现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二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光强调双基教育不重视学生能力、智力是不够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纳入教育目的的范畴。第三阶段:人们在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标又变成“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第四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四个阶段展现的是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很多人实践素质教育目标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大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目标还没达到第一阶段水平,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考试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加上个性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这种“组合式”“合金式”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摆脱“片面素质”教育的事实,都与应然的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四、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的原因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然与实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践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目标与国家层面制定的素质教育“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会偏离目标?什么原因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人们对素质教育、素质结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目标迷失

对素质、素质教育定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是导致素质教育目标迷失的根本原因。对于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书、画”的教育。②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3]” 。 ④“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当然,素质教育的定义远远不止这四种。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已有9类15个定义,两年之后,定义不下30种。如果现在有谁愿意再作统计,可以肯定地说,一定超过了30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素质教育”定义大丰收,使“素质教育”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理论层面未曾达成共识,基层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这一概念或主张更难明确认识和领悟,因而导致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而结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局面发生。

对人的素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教育理论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认为: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部分构成。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组成。还有人认为素质结构就是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组成不明确,导致对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素质的判断失误。结果导致了片面的素质教育观的践行。

2.应试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的完全对立,导致素质教育主途径偏离

由于人们总是用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试教育总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与知识讲授方式相统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搞素质教育应该抛弃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5]。传统的课堂无法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素质。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都纳入其范围。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课堂观,其实就是人生处处皆课堂、处处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的反应。号召人们把素质教育的重任从学校、课堂之上移到社会、课堂之外。转贴于

3.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观,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考试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层面。对于任何一种优质资源,社会都会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针,以便排除多数人的资格,在少数人中进行分配。而考试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学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享有接受哪一类型的教育机会都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由于受分数在学生升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及“以分数论英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影响,对高分的追逐成为家长、学生甚至教师的目标。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相对放松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放松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搞素质教育,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放到了素质教育课上、放到兴趣小组上、放到课外活动上,用来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少了,也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似乎与考试完全对立。而人们对分数的执着追逐,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排弃,最终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上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4.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目标实际偏离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依也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谁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由于每个践行者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模索性,因此,难免会有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的现象发生。

五、 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

1.规范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素质的组成要素,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彻底抨弃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这一看法或意见,已有学者表达过了,只是未被当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专注于对一个含义宽泛、歧义丛生的素质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种种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如何针对应试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讨,却不经意地被疏忽了。其结果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因此增进,反而越来越糊涂,而对此进行改革的明确目标却被搞模糊了。概念、内涵对人们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具体对“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国家层面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

2.目标表述具体明确,避免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

我们国家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虽然表述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但却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实践操作。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的构成、智的成分、体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详细、具体解说。以至于广大一线教师、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认识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正确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目的考试化向考试目的教育化转变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知识能力、涵养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整体增强,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与抉择,是知、能、情、意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乎考试,考取高分。考试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检测、评价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试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考试机制。

4.加强纠偏力度,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正确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社交活动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但这些都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辅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素质、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又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技能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书本为媒介、通过课堂进行传播的。学生的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形成、发展、提高的。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由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在社会之中,在课堂之外转移到学校之中,在课堂之内。当然,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强对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目标必须借助于教师才能付诸于实践。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直接践行者。教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能力、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素质难以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以走进课堂。加强教师培训,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 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第9篇

关键词:人格形成;人格影响;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5

前言

本文以中学生(13―18岁)为研究对象(他们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人格形成的过程),参照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问卷”设计了“人格形成过程及内涵调查问卷”(,以人格形成的阶段为主线,以先天因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作用大小及影响人格结构的品质内涵等,进行调查并且附有每种因素及品质内容供学生参照。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中学班级,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发放三百份问卷,要求认真阅读、思考后不记名回答。收回286份,期中家长问卷56份,学生有效问卷210份,然后进行三维坐标法打点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方法:

坐标法打点统计。针对调查表格中三个方面统计创新的在平面上建立三维坐标体系,设计了以“幼儿-幼儿园阶段-成人阶段”的自然生长过程为下横坐标;“先天因素(遗传)―家庭因素―到学校因素”为纵坐标,再以“思想、情感、行为品质”与成长阶段对应的重要人格内涵为上横坐标,平面三因素坐标结构。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先在下横坐标确定影响最大的阶段,再在纵坐标找影响因素,最后在内涵品质对应区内域打上一点。这样,我们就把影响人格形成的阶段、影响因素、被影响的内涵品质及三者关系,进行了直观地打点描述。它不同于明尼苏达人格测试、卡特尔人格测试,他们仅是对人格品质特征进行意向选择、打分、统计、定性;也不同于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的“大五人格量表”对人格的宜人性、尽贡性、情绪稳定性、严谨自律性、开放性进行测量和计算,而是一种动态的对人格形成过程的测试与研究。

二、统计分析结论

根据我们对坐标区域的点(我们称之为因素点)分布范围和密度进行反复的比较,并整合成数字分布,这样每个小方框区域内的数字就对应着成长阶段、影响因素、人格品质三者关系。现作如下探析:

1、在人格形成的阶段方面,我们用各因素在各阶段的总影响率:

阶段点数/总点数*100%来表示,计算出所占的权重分布如下(见表一)

表一:各阶段受各因素影响总分布情况

由表中数据得出:在中学生的人格形成、成长过程中,遗传、家庭、自然社会、学校各因素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影响效率是不同的。其中,初中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因素对这一阶段总影响率为49.8%。这个时期的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际观、认知能力、行为、情感等尚未形成又亟待形成且无分辨性,可谓人格的“空白”,极易受环境各因素影响。其次,在高中阶段,人格尚待进一步完善,各因素的影响作用仍占29.9%。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黄金阶段。

2、在影响人格形成的五大因素中,计算各因素对成长过程的影响点/总点数*100%。总点数为512个。(见表二)

表二:各因素对人格影响的分布情况

表二得出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其中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中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最大,分别占34.2%和33.6%。其次是社会因素23.9%。

3、在各因素对人格品质、内涵的影响方面,我们分别对幼儿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各因素对人格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其分布情况如下:(见表三)(计算:人格品质对应点/阶段总点数*100%)

表三各因素对人格内涵品质的影响情况:

(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各因素在该阶段的影响总点数分别为255和153个点)

说明: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各因素在该阶段的影响总点数分别为33、71、255和153个点,由于幼儿、小学阶段受因素影响极小,故暂不作比较。

表三显示初中阶段,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初中生人格品质中的情感品质影响较大,且两者的作用是基本上是相等的,分别占16.0%和16.1%。在高中阶段,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高中生的人格品质的情感影响分别占16.9%和13.7%;对高中生的思想(思维)品质的影响分别是14.0%和13.7%。因此,在初中阶段,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学生人格中情感品质的形成影响最大,且作用相等;在高中阶段,二者对学生人格中情感品质、思想品质的影响较大。

三、结论建议

基于上述的分析与结论,我们建议如下:

1、提醒和建议,正处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这两个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我们要努力创设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施加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一个好的人格榜样,让中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基础。!

2、提醒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不是仅仅推给学校而不管不问,自己在家庭的言谈举止、教育方式方法、创设家庭环境对子女所产生的人格影响与作用同学校的教育和影响是均等的。家长不要有错误的观念:我管不好,就交给学校管去,学校就要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反过来,建议学校管理者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学校的教育和影响不是万能的,不能唱“独角戏”,特别是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上,你们的作用不是主导的和唯一的,而是与家庭教育和影响作用是平等的,因此,老师的教育行为、方式、方法和施加的影响必须多与家庭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而不能忽视家庭因素作用,形成不良效果。

3、建议我们家庭和学校,对初中生教育,要把情感教育放在其各教育的首位。“爱”的教育放在初中最管用。初中生年龄小,这个阶段可能奠定了他们一生的情感基础,从而奠定了人格基础。同时,对高中生的教育仍要注重情感教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思维的理性化,思想的明显成熟化,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