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8 17:32:10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1篇

一、经济与文化一体化产生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源于经济并受经济发展制约,但是,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与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着贫困的经济。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趋向,过去常常分离的文化因子和经济因子日趋融合成一体,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文化“经济化”指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文化互相交融,逐渐融为一体,并形成新兴经济产业――文化产业,包括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休闲产业、体育产业以及政治性的文化产业等等,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经济“文化化”指的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要素不断发挥作用,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经济产品中的科技文化含量不断丰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愈来愈多地被注入文化的理念和内涵;在生产文化或产业文化的发展上,包括管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等在内的产业文化是经济文化化的重要标志,文化将是未来经济结构升级中起核心作用的因素。

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引入经济要素,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及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

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它代表着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当代表征,是社会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

二、树立科学人才观,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经济运作过程,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知识是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人既是科学技术的主体,也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进步的水准。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的素质每提高一步,人的主体意识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条件。因此,基于人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而成为文化经济发展源泉的考虑,我们在发展文化经济时,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科学的人才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人才资源是推进文化经济建设的核心资源,文化经济是以人文和人才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形式,应当看到,我国现有的人才资源与发展文化经济的客观要求还很不适应。因此,推进文化经济建设,必须把人才战略摆在工作的首位。一是摸清人才底子,全方位了解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制定适应我国文化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战略规划。二是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新理念,在重点使用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同时,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能、人尽其才,把各式人才组织和引导到文化经济建设中来。三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育人才、引人才、选人才、用人才和留人才的机制和制度。四是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从发展文化经济的高度,重视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升党领导文化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探索一条与发展文化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五是建立一整套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的衡量标准、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文化的作用是由其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的。过去,我们比较注重文化的政治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深化对文化经济属性的认识。一般来说,除了公益性文化,文化的生产和经营主要应以市场为主,在服务于人们精神需求的过程中体现经济效益,实现产品的价值补偿和资产增值。因此,文化经济应摆脱文化与市场经济相割裂的状况,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效益评价等方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研究现代社会的文化经济,探讨促进其发展的对策措施,就要研究现实经济生活中已经或者有可能被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被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体现于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中。由于精神文化产品往往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信念、政治取向、道德操守、、审美情趣、生活模式、人生境界等,它们可以附着、也可以不附着于一定物品上,所以文化生产力的构成主要不在于外在的实体,而在于内在要素。一般说来,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主要是他们的素质、积极性和社会组织状况;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是指作为文化文化创作来源的对象和条件,如一切可资凭据或有待开发的思想材料、风格样式、技术手段、人文环境等。文化资源具有从本质上说是脑力劳动产品、从整体上论是非稀缺资源、从存在方式上看主要以无形的观念、知识、信息等多样性方式存在、从资源利用角度讲文化资源的利用可能不需要特定的成本等明显特征。

在多元的文化世界中,客观地存在着潜在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的区别。有些文化因素是可以作为资源利用的,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才会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资源。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2篇

【关键词】实质性公有经济;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根本特性;社会主义的灵魂

一、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实质性公有经济

什么是实质性的公有经济呢?

本文认为:我们说私有经济或者说公有经济,不是生产资料,不是经济的来源,不是经济的形式,不是经济的体制,更不是经济的名称。而应该是指:私人受益的经济或者公众受益的经济。经济是什么人受益,就是什么实质。

某领导把公有资产转让给关系户,与关系户共营私利。这样的资产是公有资产吗?不是,这是私人营利,私人独享的资产,是事实上的、实质性的私有资产,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

国库的款项都来源于人民,其来源、形式、体制、名称,无不洵属公有。但是,少数官员利用职权之便,巧立名目,巧设渠道,把国家款项投资给关系户,关系户又给官员送回扣,这样的经济能算是公有经济吗?不是。这样的经济虽然来源、形式、体制、名称都纯粹属于公有,但是最终却变成了私人受益,私人独享的经济,这是事实上的私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这类巧立名目,巧设渠道,变着法子让公有资产或公款流进私人腰包的情况,是不为鲜见的。

还有少数单位的领导,用公款吃喝旅游,请客送礼,摆威风,讲排场,肆意挥霍,他都说是业务或者公务的需要。然而单位员工却拿不上工资,单位欠账累累甚至。这样的公款能算是公有经济吗?不是。这是私人受益、私人独享的经济,是事实上的私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

在这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形式之中,生产资料的支配权集中和垄断在官方手里,既削弱了广大人民的生产力,又增加了官方的条件与机会。所以说,公有的经济形式并不等于公有;经济的形式不能决定经济的实质(决定的因素是人,是人的的意识素质)。

地球原本就是公共的。可是由于私有意识的作用,把公共的地球分割成私有的地盘,把地球上的经济资源变成了私有资产。这个实例又一次说明:“公有资产”不能决定经济(决定的因素是人,是人的的意识素质)。

不过,同样由于意识的作用,私有经济也可以转化为公有经济。

某民营企业老板,把企业的利润如实给国家纳税,如实与下属员工共同分享,共图企业发展。这种经济的成本、形式、体制、名称,虽然纯粹属于私有,但是最终却把经济利润与国家同享,与员工同享,这种民营经济变成了事实上的、公有性质的经济,即变成了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其来源、形式、名称都洵属私有。但是享受这一技术利益的却是全世界人。这一私有技术的经济利益,变成了事实上的、公有性质的经济利益,即变成了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还有仁人志士为公益事业捐款等等,这都是私有经济转变成实质性的公有经济的例子。

根据以上事例,所以说,从经济的来源、形式、体制、名称等,去判断一种经济的实质,这未免过早。我们切不要被这种表面的、非决定性的、非根本的因素与迹象所迷惑,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经济利益的最终归宿,用经济利益的最终归宿来认定:是私人受益、私人独享的经济,就是事实上的、私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是公众受益,公众同享的经济,就是事实上的、公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我们的社会主义与将来的共产主义所需要的公有经济,决不是形式上的公有经济,而应该是实质性的公有经济。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肯定、弘扬和发展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作为这样那样的经济形式,不论是公有的、私有的、种种的、什么样的经济形式,都各有各的天时地利,都各有各的优越性和弊端,可供人们来任意选择和接纳。那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认可和接纳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呢?

因为经济形式不是决定经济实质的因素。所以,我们不要害怕某种经济形式,也不要迷信某种经济形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认可和接纳的应该是: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只有通过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产品及其丰富的经济目标。

本文认为:我们1978年经济转轨的实质,就是把某些存在严重弊端的、形式上的公有经济,转变成为不拘形式的实质性的公有经济,认可和接纳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

二、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大公无私的精神支柱

是什么因素起作用,来决定各种形式的经济,最终变成实质性的私有经济或者实质性的公有经济呢?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人们的意识素质。不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在私有意识的作用之下,决定都会产生出实质性的私有经济;而在公有意识的作用之下,就决定都会产生出实质性的公有经济。意识作用社会存在(人力物力)而形成经济的关系,是一种质量关系。就是:

自私自利×(人力+物力)=私有经济。

大公无私×(人力+物力)=公有经济。

因为思想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在经济不拘形式的局面之中,弄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主义的根本区别。

但是,恰恰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意识,决定着经济属于“公”、或者属于“私”的本质。思想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决不可忽视的决定因素。

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首先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根本特性――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需要重视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需要弘扬和树立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最好的思想教育课堂。

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的公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魂;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是社会主义的特色、特征、特点、特性;是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根本条件;也是政治上团结人民、凝聚人民力量、增强政治实力的根本条件。所以,主席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本文认为:一个民族要有精神支柱,一个社会要有精神支柱,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要有精神支柱。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会腐化堕落,那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所谓精神支柱,就是崇高的人生追求,就是激励人生积极向上的思想理论、信念、信仰、理想、奋斗目标之类。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师生、医护人员、企业家、科学家、革命家……在一种精神支柱的激励之下,废寝忘食,工作不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更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正义的境界,毅然舍弃了自己十分可贵的生命!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封建时代是儒家学说;在民主革命浪潮中是三民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是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在实践马列主义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伟大的思想,此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轨,进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此时,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应该是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可是,当今的青年人追时髦,追性感,追儿女私情,追潇洒,追浮华,追享受,追金钱,追明星,追老板,追哥们儿关系……还有不有更高的追求?

本文认为:我们既然是建设不同于其他社会的社会主义,就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就应该追求社会主义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特色和特性。

因为干部是决定社会的因素。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政府和干部应该以身作则,要追求正义,要追求大公无私,要追求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要有为社会造福的具体目标和崇高理想,为自己竖一根精神支柱,为人民竖一根精神支柱,为社会竖一根精神支柱。

因为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是社会主义的特性与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定因素,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树立一根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支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实质性的公有经济,才能形成人们共享的共同财产,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们共享社会财产的政治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两个基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么两个基点:

一个基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可和接纳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争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品及其丰富的经济目标;

又一个基点是:“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弘扬和树立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公有思想,肯定和发展实质性的公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享社会财产的政治目标。

我们如果紧紧地围绕着这么两个基点去长期努力追求,那么,民族复兴有望,建设社会主义有望,追求共产主义目标有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的方式方法可以选择。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回顾

回顾我们社会主义的概况,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会议、新闻、报刊、文艺都常作及时宣传,因而在此不谈。在此要回顾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凸现的两大负面问题:过去(改革开放以前),偏向于贫困;现在,偏向于腐败。

究其原因,贫困是因为受到了哲学误区的困扰,束缚了广大人民的生产力;腐败的原因除了还残存着某些资产的官方垄断之外,主要原因是干部忽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根本特性,忽视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建设,干部是社会的决定因素。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搭起了框架。邓小平理论既克服哲学误区的困扰――坚持改革开放,又肯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特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之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那是走什么道路就说不清楚了。

我们的新中国有一段最美好的回忆,那就是建国之初1955年之前。那时经济不拘形式,政治廉洁公正,讲求为人民服务。人民政府倡导和督促地主、老财、老板们给工农减租减息,增加工资,接着,平均地权,农村组织互助组,提倡团结互助,鼓励劳动生产,表彰劳模。此期间人们在政府的倡导和督促之下盛行廉洁无私,团结互助,努力生产,我国的政治经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就是我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本特性、又没受到哲学误区困扰的一段美好时光。

1955年之后,开始实行集体经济和计划经济,粮、棉、油等物资统购统销,计划分配,定量供给,生活难以温饱。直到改革开放,走出了哲学误区,生活又才好转。

五、我们正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近几年与当前,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思想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也是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离开了发展,便是一片僵局。我们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运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以人为本”,一句话道破了社会发展的密码,点中了社会发展的主题。自然生人,人生社会,人是社会的起点和核心;人是社会及社会活动的主体。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一切社会存在,都由人们创造,都为人们服务。“以人为本”理顺了社会发展的这层关系,进一步引导我们走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误区,对充分肯定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社会主体作用,充分发扬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等,奠定了明确坚实的理论基础,起到了科学伟大的积极作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是哲学误区的进一步转折,是马克思主义继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之后的再一步重大创新和科学发展。

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精神的指导之下,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迈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步伐,迈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大步伐。以胡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非常关心民生,从防治“非典”,防治“禽流感”,到关心农民工问题;从关心青少年读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到关心老年人问题;从减免农业税,发放农、林、牧生产补贴,到救灾扶贫;从合作医疗到养老保险等等;随着我国文化科学技术的文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为人民服务的覆盖面逐步增大,为人民服务的内容逐渐增多,为人民服务的力度逐渐增强,把我国建成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园。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行动,就是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唯一途径,也是缩小阶级差别的社会主义大步伐。这一切极大地鼓舞着我们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

可幸的是,我国现在有某些民营企业老板,同样在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发财不忘社会,向社会如实交税,向社会慷慨捐赠,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接济贫困灾区;他们发财不忘工人,除了给工人相应的劳酬工资之外,还给工人发福利,搞培训,买保险,轮休,疗养,参观旅游。他们怀着为人民服务的感情,既努力创造财富,又与社会共享,与工人共享。这就是民营经济的光明之面,既是民营经济,又是一种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本文认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地区,不论是公营还是私营,只要把与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让人民共同分享,力求平等幸福,力求共同发展,这就是实质性的公有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的道路。

如果用质量关系来辩证社会,那么,精神举措是社会的质,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是社会的量。“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举措×(政治实力+经济实力)=社会主义力量=社会主义作用=社会主义效应。”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5篇

一、农业

1 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为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历史因素等。

2 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但其影响程度不同,在对农业区位进行合理选择时,首先需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对主导区位的判断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看农业的生产类型,如观光农业、城郊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是市场;看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如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看农业生产特色,如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看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如海南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因素,而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源成为灌溉农业的主导因素。其次,需要综合其他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如果地域空间太小,还可从地价的高低和单位面积产值、需水量、产品运输的迫切性、占用土地的多少及环境的需求等进行分析。

二、工业

1 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及政策等。

2 工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首先,看主导因素。不同的工业对区位的要求不同,这就产生以某种区位因素为主导的工业部门,共概括为五种指向型工业,在以主导因素进行工业布局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的区位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具体来说:原料地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交通运输条件始终有较强的吸引力;信息通信网络的通选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其次,在对工业区位进行合理选择时,还要看到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国防需要、国家政策、社会效益、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环境因素: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河流有污染的,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三、城市

1 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有自然资源和交通(始终具有吸引力)、军事和宗教(影响减弱)、政治;而科技、旅游、边贸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新因素。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2 城市区位的合理选择。首先取决于自然环境是否利于建设。其次,看促进发展的条件。矿产丰富的多形成矿业城市、工业城市;交通便利:水运发达的一般在河口、干支流汇合处、河运起止点形成城市;陆运发达的一般在交通枢纽、公路、铁路沿线形成城市;而行政、政策倾向、科研基地建设、旅游资源开发、边境贸易活动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在分析时需全面考虑的区位因素。

四、交通

1 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2 交通运输网区位的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网的区位包括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的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主要有公路和铁路线,在对铁路线和公路线进行区位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更重要的是注重经济、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主要有港口、汽车站、航空港。在对其进行合理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

五、商业

商业的区位因素。商业是以产品交换来获取利润的,商业的区位选择,要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因素等。商业区位的合理选择。商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印象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六、旅游

旅游的区位因素。旅游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力、旅游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旅游区的区位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旅游业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外汇收入、满足人们的休闲求知需求以及增进理解、扩大科技文化交流等。由于旅游业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被称为“无烟工业”,所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中处于支柱地位。对于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考虑众多的因素。

在我们高考地理的区位条件分析中,主要涉及以上几种区位。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进行。但是在做题时需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我们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对于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分析方法是类似的,所以在平时的做题中多加练习,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6篇

[论文摘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能否长期执政并保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应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时代要求,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模型理论,结合现阶段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现状,逐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命题的提出,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度把握,更是党对执政使命的高度清醒和自觉。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为关键。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一项持续性历史任务。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长期执政并保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它不仅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健康发展。因此,随着执政的时代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党必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首先,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知识经济的形成标志着人类社会步入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对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仍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意味着面临工业化和知识经济化的双重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进而最终惠及全人类。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相对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通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执政能力来应对愈益复杂的经济环境。 

其次,世界多极化的基本格局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今世界正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仍然很尖锐。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整个世界处在大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艰巨、复杂的斗争过程,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党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世界、审视世界,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再次,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世界上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许多矛盾和问题如腐败、分配不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已不断地暴露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正在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党只有通过执政能力建设,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取决于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党的执政能力与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关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活动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 

首先,从执政主体看,党的执政能力是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综合体现。党员的素质越高,集体智慧就越高,就越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党的执政能力也就越强。党的执政能力更是通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党执政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由党选出优秀人才,通过合法的程序执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他们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其能力如何直接反映了党的执政能力。因此,离开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就无从谈起,不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其次,从执政经验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党都造就了一大批分别适应革命、建没和改革需要的领导干部,使党能够把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1996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的座谈会上谈到,“75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校委的一次座谈会上也曾强调:要把十六大精神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首先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总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取得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功转变,取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支能够坚决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再次,从执政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执政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赋予了和谐社会新的内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使命的高度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与时俱进的事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照,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以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为关键。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就这一层面而言,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执政使命,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三、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思考 

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复杂过程,需要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建设的时代要求,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模型理论,结合现阶段我国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状况,在建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的基础上,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和退出机制,逐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首先,建构科学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建构科学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应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公务员尤其是高级公务员的素质标准体系,引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模型理论,设计出科学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体系。 

其次,按照素质框架完善党员领导干部选拔机制。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必须从“人口”着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机制。传统的党员领导干部选拔机制大多考察候选人的知识、能力等表象特质,往往忽视对其动机、气质、性格、兴趣等潜在素质的探测和分析。这种基于工作分析和过去表现的选拔机制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而且其评价的信度容易受到面试考官的专业经验甚至是主观判断的影响,即使这种评价结果正确,经由工作分析所建立的甄选指标一般而言也并不能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素质。 

基于素质框架的选拔机制有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选拔的成功率。这一机制除采用既定的工作标准与任职要求对候选人进行评价外,还依据候选人的素质对其未来绩效的指引作用实施甄选,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工作与个人素质有机联系起来,在遵循既定的选拔程序的同时,提高了甄选党员领导干部的质量。 

再次,规范基于素质框架的党员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在科学选拔党员领导干部的基础上,还应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结构的管理机制,在不断凋适中实现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结构的动态平衡。为了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需要建立基于素质框架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评估、培训、薪酬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机制,突出素质本位的基本取向,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更新素质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结构。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7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反贫困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3-0060-07

一、引言

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的知识(文化)、技能、身体(健康)素质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并揭示了文化、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素质对家庭贫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未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纳入人力资本的范畴并作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人的身体健康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对此,各派人口理论不持异议。但人口素质究竟包括哪些方面?人口理论界存在“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之争,“二要素”论者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人的身体健康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两大方面;“三要素”论者则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健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文化知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因此,在是否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口素质的内容上,人口理论界还存在较大分歧。研究“三农”问题的国内学者也只是就农民健康、教育、文化、技能素质与农业生产、农户收入增长、农户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专门研究,但也忽视了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农户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农村贫困问题的国内学者视农户经济行为为导致农户家庭贫穷与富裕的重要根源,并指出了宏观的政治法律制度、农业价格政策、土地制度、农村财政金融政策、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微观的家庭利益、土地资源、劳动力、家庭人口结构等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但未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因而,也就不可能揭示支配农户经济行为的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对农户家庭脱贫致富的影响。

其实,作为人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质规定性的人的素质理应包括人的文化知识、身体健康、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四大方面。其中,人的文化素质可以用文盲(半文盲)、小学、中学(中专)、大学(大专)、研究生等人的纵向受教育程度来衡量,人的劳动技能素质可以用会计师、驾驶员、厨师、教师、律师、营销师、物流师、经济师、法官、导游、医生、公务员等人的横向职业(专业)技能来衡量,人的身体素质可用身高、体重、胸围、肥瘦、体力、体质等身体指标来衡量,健康素质可用健康、亚健康、疾病、呆残、低能或死亡率、预期寿命等人的健康状况指标来衡量。相对于人的文化、身体、健康、技能素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明显的物理特征,不可视、不可触摸、不可度量,因此,人们关注的只是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资本、劳动、技术、土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物质原因以及人的文化、技能、身体健康等人力资本素质,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贫富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人的思想道德虽然无法直接计量,但它却有其客观的判断标准,这就是人们认可的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即人的思想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的区别,例如,“读书无用”、“知识无用”是错误的思想,“知识创造财富”、“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正确的思想;“男比女好”、“重男轻女”是落后的思想,“男女一样”、“男女平等”是先进的思想;“好吃懒做”、“不劳而获”是不道德的,“辛勤劳动、自食其力”是道德的等。因此,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有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是可以比较的。如果仅仅因为人的思想道德无法计量,就否定它的差异性、异质性、可比性,是不对的。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无法进行计量分析。因此,不应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也是错误的。我们认为,不能以对象是否可视、可触摸、可度量作为是否将它们引入研究对象的依据,将对象引入研究领域的唯一依据是对象是否客观存在并影响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自然科学研究看,物理学家要研究原子、分子、电、磁、场,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要研究细胞、基因,心理学家要研究人的主观心理感受。从社会科学研究看,哲学家要研究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意志、价值观,伦理学家要研究人类的伦理道德,思想家要研究人类思想、社会思潮等。显然,他们的这些研究对象都是我们肉眼不可能看见和度量的,其之所以要将它们引入其相应的研究领域并建立相应的科学体系,正是因为这些对象的客观存在性,它们或者影响自然界,并通过影响自然界最终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或者直接影响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都要研究它们,并力图揭示它们影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研究没有,甚至社会领域的性问题学家还将人类自身的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性科学,社会学家要研究黑社会问题并通过其研究以有效预防或打击黑社会势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就是因为性及黑社会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决不是研究者追求研究对象的标新立异。

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基于发展经济学家的有关论述

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比较中,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即人与普通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思想、有意识、有精神、有价值观的高级动物,而普通动物则无思想、无意识、无精神、无价值观可言。并且,人的思想道德支配着人的生产经营行为。因为,第一,人的思想的实质在于通过认识主客观世界,支配人的实践活动(行为);第二,劳动者总是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素质的劳动者,人类生产经营实践总是在一定思想道德支配下进行;一个没有任何思想道德的劳动者形成不了现实的生产力,也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思想道德落后的劳动者也很难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成人素质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认为,人的思想是一种非物质、非政治、非文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思维、观念、心理、心态、态度、精神、意志、宗教观、价值观、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方面。人的思想道德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

径是:人的先进思想道德经营者素质提升人的理经济机会获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实现。

(一)不懈追求预期利润的态度经营者素质提升经营者理性经济行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韦伯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说,即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非一定是物质和经济的反映,它同样可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变迁的精神动力因素。韦伯指出,理性地不懈地持续地追求预期利润的态度即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新教伦理包含的合理成分催生的资本主义精神提升了经营者的个人素质,激励着人们孜孜不倦地去开拓经营、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的理性实践,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韦伯认定,与新教伦理内在契合的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始发机制”。韦伯一再强调:“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表现出来,它就会创造出自己的资本和货币供给来作为达到自身目的的手段,相反的情况则是违背事实的。”厉以宁也指出,在新教伦理观念甚至是非宗教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十六七世纪的荷兰和英国的新教徒们工作勤奋,生活节俭,积累财富,创造事业,以尽“天职”,这就是人理性化的行为;一旦人的行为理性化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就会被创造出来。

(二)先进意识形态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受到约束(人的理)社会交易费用节省(经济机会获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实现

诺思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缺乏远见,看不到不受约束的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于是提出了意识形态理论。用以约束这种行为,并把它作为一个变量引入交易费用分析中,用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诺思认为,在一个博弈的社会里,尽管有整套不变的规则、检查程序和惩罚措施,但在限制个人行为上仍存在相当的可变性,经济主体把成本外化于他人和社会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是在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依旧广泛存在。诺思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一种欲获得某种好处(利益)而又不付费的“搭便车”的机会主义思想倾向。若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都想成为或都期待成为“搭便车者”,那么,这个社会就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一个社会需要通过先进思想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有效克服“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以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因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的行为规则(即每个人的行为受意识形态的调节),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的引导。使人们的行为决策简单明了,它通过约束个人行为,节省社会交易费用,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诺思还认为,对制度公正与否的理解或评价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如果一种意识形态对现行制度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么,制度运行中的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就有利于现行制度更有效地运行,从而减少现行制度运行的成本。如果制度变迁参与者对制度变迁发动者权威的合法性和现行制度安排的公平性有较强的确信并能从中获得预期收益。那么,制度变迁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变迁参与者对旧制度的惰性依赖、制度变迁的阻力、经济资源在制度变迁中的投入及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都将减少。正如诺思说:“在社会成员相信这个制度是公平的时候,由于个人不违反规则和不侵犯产权――甚至当私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不会使这样的行为合算时――这一简单的事实,规则和产权的执行费用就会大量减少。”

(三)人的竞争、冒险、创新等市场经济新思想人的竞争、冒险、创新等市场经济行为(人的理)经济机会获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刘易斯反复强调经济机会对于经济增长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新经济机会引起了新的富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基本问题就是抓住机会。因此,增长的加速可能是由于新机会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制度的变化允许抓住业已存在的机会,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两者兼有”。接着,刘易斯指出,经济机会又源于人的市场经济新思想及其指导的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刘易斯认为,“新思想”即人们对竞争、创新、冒险等市场经济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市场经济“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只有“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变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他指出:“经济增长要求人们有竞争、冒险、创新等新思想。竞争、冒险、创新等新思想一旦转变为人的行动,是人们抓住经济机会的根本前提,因为经济机会和新思想的这种积累性作用是相互的。”企业家具有竞争、风险、创新等薪思想对于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增长十分重要;同样,“经济增长的滑坡、繁荣的毁灭可能仅仅由于人们接受了与经济扩张不一致的旧习惯或旧思想”。他以本国企业家和外国企业家的比较进行说明:“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思想上不愿意承担开发新生产线的风险。货币很容易流向土地、贸易、放债和城市住房。而且。本国的资本家除非看到有获得特殊利润的可能。否则他们就不愿意投资于矿业、公用事业、商业性农业,或者制造业。因此。这些领域的赢利机会留给了外国人,外国人带来了生产和组织的新技术,而外国人之所以被吸引只是因为他们有敢冒风险的新思想,相信比投资于国内能得到更多的利润。随着本国企业家市场风险思想的增长,外国企业家被广泛模仿,直至本国企业家最后如此之多。以致于本国经济不再依靠外国企业经营。而且,本国企业家成长壮大到经济上独立。甚至在一定的时候开始输出资本与企业家本身。除非能充分提供追求新思想并愿意承担引进新思想风险的企业家,否则在以家庭规模为基础的农业范围之外,经济增长必然是缓慢的。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实业家,或者如果实业家不愿意承担市场风险――无论造成这种情况的是由于他们无法增加资本,由于他们受本性胆怯所限,或者是由于承担风险的报酬差别不够大~私营企业经济都将受到限制。”格林菲尔德在论及低地国家荷兰经济崛起时。也指出,虽然初始条件不利,但“精明的商人不怕风险,其视线不会被约束性的集体想象力的虚幻所遮蔽,敏于察觉新的机会,善于利用旧体制留存的机会,靠腌制鲱鱼,将货物从一个大陆运送到另一个大陆,开辟金融通道而致富”。

(四)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新实践(人的理)经济机遇到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熊彼特用企业家创新精神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他指出,企业家创新精神就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它总会给企业家带来一种“战斗的冲动”,激发企业家为社会不断地创造财富的实践,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激励的企业家创新实践正是企业家精神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刘易斯的“经济机会”在熊彼特看来就是“经济机遇”,熊彼特进而指出了企业家创新精神与赢利经济机遇的关系:获利经济机遇永远只属于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企业家之所以崇尚创新精神,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创新精神激励下的创新实

践可能为自己带来潜在的赢利经济机遇,进而将潜在的赢利机遇变成为现实的利润;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实质就是对外部经济机遇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企业家“为了他的成功(获取利润),更主要地与其说是敏锐和精力充沛,不如说是某种精细,他能抓住眼前的机会,再没有别的”。因此,创新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就是企业家职能的实践,就是赢利经济机会的获得,也就是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熊彼特还认为,一旦一个人同常人一样地经营企业,他就失去了企业家的资格。因此,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很少能总是一个企业家。

三、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路径的农民典型思想素质检验

农民思想是无边无际的,并有正确与错误或先进与落后之分。我们从中归纳出制约农户家庭收入增长、家庭贫富的农民典型落后思想。这里由于篇幅限制,主要诠释了五种类型的农民典型落后思想素质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路径,即农民落后思想素质农民错误行为农户家庭经济机会减少或失去农户家庭贫困,反之亦然。我们发现:这一路径遵循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总路径的规定。

典型思想一:农民短视地看待教育和知识,如“读书无用”、“知识无用”、“读书不如打工”等功利主义思想,而“知识创造财富”、“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等先进思想缺乏。体现在行为上:农民必然采取减少或取消对子女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投资,宁愿让孩子失学、帮助做家务农活或外出打工挣钱的错误行为。危害:子女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素质低。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子女就业机会减少,甚至根本无法就业。在现阶段,劳动就业还只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人们收入主要来自劳动就业(包括自谋职业)。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受限),甚至无法就业,就必然使得个人和家庭收入来源变窄、收入减少,甚至无收入来源,家庭陷入贫困。

典型思想二:农民“苦死累活上算”,而生命、健康(如“健康是本钱”)、卫生、优生、优育思想意识淡薄。在行为上:吸烟、酗酒、近亲结婚、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等一切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行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素质低下。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第一,患病、残疾、低能人口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或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就业,或就业机会减少,谋生空间狭小,且劳动性质以低薪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临时劳动居多。在现阶段,就业机会变少或不能就业必然使得家庭陷入贫困(疾病潦倒型贫困)。第二,在家庭收入既定条件下,患病人口高昂的医疗费用开支,既使得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也影响了用于家庭生产经营的资本积累,最终也会影响家庭收入增长并导致家庭贫困。

典型思想三:投机取巧、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等剥削阶级旧思想,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勤劳致富等思想缺乏。行为上:懒惰和赌博。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第一,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和财富,“赌博”和“懒惰”行为的本质是厌恶“劳动”,有百害而无益,不仅不创造财富,反而消耗财富,使财富急剧减少,最终导致家庭贫穷,甚至是家破人亡。克拉克指出:“思想是个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懒惰、缺乏责任感、贪图眼前享乐的思想与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取得成功所要求的行为是相矛盾的。因此。来自于这些思想的人成为穷人的比例很大,这些思想会比其他思想产生出更多的贫困。”缪尔达尔通过在南亚地区长达十年的实地考察,揭示了懒惰思想及行为与贫穷的相关性,他认为厌恶劳动、懒惰成风是造成南亚人贫困的原因,他指出:“南亚人思想道德素质低是生产效率低的原因,南亚的现代经济并不很容易改变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南亚人懒惰,不愿积极工作。因此,南亚人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改进他们经济状况的兴趣,缺乏对劳动的重视。南亚一些只念过小学或者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仅仅初识文字的人也自称受过教育,希望免除体力劳动。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南亚的贫穷。”第二,“懒惰”不利于生产资本的形成,阻碍经济增长;而“勤劳”有利于生产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对此,刘易斯深刻指出:“经济增长要求人们应该愿意更自觉地勤奋工作,如果说勤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就应该在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更大能力或愿望中去寻找这种联系。那么工作辛勤的人也许比那些工作少的人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少的消费这些收入的时间;因此,他们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投资。而他们愿意更多地储蓄是不够的,如果农民以购买黄金和珠宝来储蓄,那么就不会刺激经济增长。同样,如果他们进行储蓄是为了购买更多的土地,那么,其影响就不是增加农业产量,而仅仅是改变了土地的价格或所有权,也不会带来经济增长,增长的关键是生产资本的形成。辛勤工作与生产性投资有必然的联系,两个不同的种族生活在一起,一个种族比另一个勤劳,而这就是勤劳的民族更加繁荣的原因,我们再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真正的差别在于一个种族比另一个种族进行了更大量的生产资本形式。辛勤劳动与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绝妙公式。”

典型思想四:“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男女一样”等思想缺乏。行为上:第一,“多子多福”的思想引导人们多生、超生。佩雷菲特通过对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不发达社会特点和贫困原因长达40余年的考察指出:“不发达国家是一种超生的社会,在一代或几代人之内,超生现象继续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愚昧,是多子多孙的顽固传统观念。”第二,“养儿防老”、“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引导人们想生男。很多家庭在生出男孩之前是不会自动终止生育的,因此,为了把男孩生出来,又导致了多生、超生。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第一,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对衣、食、住、行、用等消费的更大需求。在家庭资源和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家庭人口增多,抚养、教育子女的负担加重,导致家庭贫困(“越生越穷”)。第二,在家庭资源和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家庭人口增多,人均收入相对减少,对子女教育投资减少,子女受教育程度降低,文化、技能素质低下。随着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子女未来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又制约家庭收入增长,导致家庭贫困。第三,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女性占有重要的角色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并为男子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而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失调,在生产劳动方面,就等于限制了女性的职业与工种,不利于社会分工协作,从而阻碍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家庭收入增长。第四,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失调,使得男子未来婚姻成本高昂,也会加剧男子家庭贫困。

典型思想五:“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而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缺乏。行为上:第一,农产品自给自足,即不为市场生

产。第二,农民固守在十分有限的效率低下的耕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着单一的狭小规模(“小而全”)的农业生产。第三,采取“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形式。对农户家庭生产成本和贫富的影响:第一,农本主义小农经济的实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非交换的经济形态,它使得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成本很高,根本不可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基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一种节约与效益机制。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者之间应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社会分工原则,实行专业化生产,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产品交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双方的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入,对交易双方都有利。而且,交易双方通过社会分工所创造的利益,通过市场交换,可使所有的市场交易参加者都受益。张培刚也指出:“由于以农为本思想,因而崇本抑末、重农轻商,所以商业活动很难开展,市场很难建立,致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份直到今天在农村中仍占很大比重,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及配置受很大限制,家庭及社会生产成本都很高”。第二,自给自足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男耕女织”家庭分工的实质就是对男子和妇女职业与工种的限制,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大生产的发展,结果是家庭及社会生产成本皆高。第三,在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使劳动者的成果附加值极低且仅够满足家庭生活消费需要,可用于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非常有限,不能为农户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即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规模效益”)。第四,自然半自然经济使农户家庭处于封闭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与外界交往甚少,在遇到灾害时,农户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很容易造成农户家庭的自给不足或贫困。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此,通过实施反贫困使贫困者脱贫致富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民生。找出贫困的原因是有效反贫困的前提。为此,经济学家和研究者们找出了各种各样的贫困原因,相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扶贫政策模式。为什么长期的反贫困未能使某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回顾、反思我国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对贫困原因的思考,还是扶贫政策的制定,都不同程度地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素质的提高。在以往一个时期的反贫困实践中,从政府来说,就是给钱、给物、立项目、搞开发的“输血式”扶贫方式;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来说,就是等资金、等项目或者要资金、争项目。这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致使国家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国家援助的科技人才、扶贫资金、扶贫物资及国家制定的扶贫政策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其结果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反贫困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助长了贫困人口对国家和政府“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如今,在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春等救济粮,冬等冬令物”的现象毫不鲜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扶贫攻坚以后,人们发现某些地方离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说明,人们还缺乏对贫困原因进行追根溯源的探析,缺少对扶贫方式最有效的探索。

其实,任何一种扶贫政策都应当有助于调动和激发贫困者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去脱贫致富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增强贫困者的“自我造血”功能,有助于建立一种贫困者自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这乃是检验一切扶贫政策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而不能让贫困者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放弃自我主观努力。我们并不反对国家或政府物资、资金或科技、文化等扶贫政策措施,但过多的或单纯的物资或资金扶贫援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反而会产生某些副作用。研究贫困问题的专家罗时法指出:“治疗贫穷的良药决不能完全靠外部援助。外部援助是有益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消除人们的斗志,使人产生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依赖感、自卑感和低能感”。克拉克指出了政府福利扶贫政策的某些弊端,他认为,“政府许多帮助穷人的做法实际上是使贫困和不平等永久化,与现代福利国家相联系的社会扶贫福利项目常常只起到了抚慰低收入者和防止社会失序的作用”;“政府福利扶贫项目是损害少数民族自主精神,造成代代相传的依赖感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由旧社会形态、文化传统传承下来的落后思想观念,在极大地抑制人的智慧和潜能,使人采取错误的非理性的行为,使人失去各种经济机会,最终导致家庭贫困。

对此,经济学家有许多论述,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也是一种国民落后思想心理状态。国民的思想、心理和精神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思想意识之中,就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克拉克指出:“贫困和不平等的根源在于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心理素质。一些人意志坚强胆子大,另一些人聪明而富有创新精神,还有一些人消极而迟钝。正是由于这些人性中普遍的固定的品性,产生了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等级制的社会关系和其程度相对稳定的贫困及不平等。”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指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人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的约束正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其实,西部许多地区在自然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都比东部条件好,但却没有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这首先在于人思想观念的不同。思想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实际上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精神变物质。”郎咸平2007年6月在长春为企业界精英讲解“企业战略与行业本质”时指出,东北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思想僵化。他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要知道这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往有专家认为东北最缺少资金,也有专家认为东北缺少有竞争力的产业,还有人觉得东北缺少技术和人才,我觉得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我认为东北最大问题是思想非常不解放,甚至僵化!常常听到东北的一些企业家问,现在最有潜力的行业是什么?东北三省哪个城市最具竞争力,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常有夕阳思维,却少有夕阳产业。只要思想解放,思维创新,东北就能振兴”。

为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人的思想观念素质之所以是人力资本的内容,是因为其同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要素一样,总是依附在人身上。与人身不可分离;并且其通过支配人的行为,进而使人获得或失去经济机会(经济机遇),最终促进或阻碍家庭脱贫致富、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的思想观念素质之所以是人力资本的最重要内容。是因为其决定着文化、技能、健康等其他一切方面人力资本要素的发挥程度,并且是资本、劳动、技术等一切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前提。第二,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人口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人口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终极原因;在现代人的诸多素质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思想观念素质。第三,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困者思想和精神的崩溃;贫困的根源已不是一般的“物”,而是人低下(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8篇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3、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早期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信息通讯、国防安全、环境、集聚、个人偏好。

3、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②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③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三、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

①平原:理想地形;②山区:河谷两岸;③高原:热带地区。

(2)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

(3)河流:

①河口处:如广州、上海;②河流汇合处:如重庆、武汉;③水陆交通转运点:南京、伦敦;④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赣州。

(4)矿产:如大同(煤)、大庆(石油)、攀枝花(铁)。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交通运输:如“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株洲。

②政治:首都(如北京、巴西利亚)、省会城市(如合肥)。

③军事:如山海关、嘉峪关。

④宗教:如拉萨(喇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⑤科技:如日本筑波、美国硅谷。

⑥旅游:如桂林、黄山、井冈山。

⑦边贸:如凭祥、瑞丽、二连浩特。

3、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减弱;

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一直产生巨大影响;

③科技、旅游成为影响一些城市的新的主要因素。

四、交通线(以京九铁路为例)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全线跨越五大水系,穿越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2、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社会:合理布局交通网。

(2)经济: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3)政治: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技术: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五、交通点(以上海港为例)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陆域条件(筑港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筑港。

(2)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长江和黄浦江江宽水深,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2、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腹地: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地区。

(2)城市依托:上海港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为依托。

六、商业中心(以上海为例)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源)的不同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社会经济因素:

(1)上海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

(2)上海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服务区域)。

(3)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的集散。

七、区位选择,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步骤

1、全方位分析主要区位因素

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入手,思维发散,要点全面,力求完整。如北京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可从环境(自然因素)、科技和交通(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2、抓住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只有一个,即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如啤酒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制糖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区位选择的限制性因素(缺乏的因素)如果能得到满足,也能成为主导因素。如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其主导因素也是水源。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第9篇

[论文摘要]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由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个体消费需求的分散、互扰、不稳定,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约束,从而误导经济发展目标,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有三个构成要素: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构建要素齐全、内在逻辑统一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理性的关键。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人们习惯偏至于批判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进而质疑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而人类在反思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似乎不太情愿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经济发展饱受垢病,其实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根源于社会需求的非理性,而社会非理性需求则根源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这实质上是社会整体理性的消极不作为,纵容个体非理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误导。

一、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误导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或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既包括物质消费需求,也包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经济活动才被证明是合目的性的活动,只有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经济活动才从社会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也才会被证实为合 规律 性的活动。因此,经济活动必须接受社会需求的规定,否则就不能够持续进行,也不值得持续进行。可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一关联集中体现为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即社会需求规定经济发展的合理目标。然而,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尤其是社会需求通过规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引导经济持续发展是有条件的,即以人类整体理性为主导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建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是由国家计划安排的,缺少变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被僵化的计划管理阻断,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被掩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种经济关系可以通过市场迅速而有效地联结起来,这就为消费引导生产、需求激励供给创造了条件。不过,目前我国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突出的特征是:第一,社会消费需求仍以个体消费需求为特征,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的引导与规范,往往带有非理性特点,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一书中列举了六种有违社会规范的消费行为,包括奢侈性消费、吝音、节俭、早熟消费、炫耀性消费以及消费陋俗等,[ 1 ] 136-153这些以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杂合而成的社会消费需求往往缺乏理性。第二,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是分散、互扰的,难以形成明确、一致的社会消费需求信号,对经济发展的指示含混不清,对经济活动产生扰动,引导作用被削弱。在此影响下,经济结构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结构优势、产业优势,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第三,个体消费较多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较多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较多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因而个体消费往往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作为消费动力,较少考虑这一个体消费行为对他人、社会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影响。第四,个体消费需求具有不稳定性,个体消费需求既受到宗教信仰、文化 教育 、风俗习惯、消费理念等“堕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个体消费需求又极易受到消费心理,如攀比心理、炫耀心理、时尚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变化不拘,难以捉摸。随着 现代 市场供应的日益丰富以及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的日新月异,影响个体消费需求的活性因素的作用超过惰性因素,导致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更趋明显。

    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导向密切关联。马克思说:“奢侈是 自然 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 }a7 zo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误导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对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个体消费的非理性,尤其是过度消费引发经济不断扩张,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紧张,削弱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个体消费需求的散乱特性,使经济发展目标难以统一、明确,经济活动相互干扰、内耗,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个体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使经济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承担更多的风险,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市场环境。

二、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构成要素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致使各种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难以形成合力,消费需求难以社会整体理性消费需求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个体非理性的消费需求。“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或不良性循环的枢纽点”,〔’〕”因此,要使消费需求由非理性走向理性,由个体消费需求走向社会消费需求就必须把多种消费因素加以整合,形成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以理性因素约束非理性因素,把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行为整合成理性、 科学 、健康的社会消费行为,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目标更趋明确、科学、合理,引导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如图1)a

其一,消费理念,即消费观,是人们在一定历

史条件下持有的对待消费的一些根本原则和观念,如我国人民长期持有的节俭消费是一种传统的消费理念,而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或透支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影响消费理念的因素大多是 哲学 层面的认知科学及认知理念,如生态文明、消费文明、消费伦理等。消费理念应为社会普遍认可并接受的科学、文明、合理的消费原则及观念,更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体现。

    其二,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消费对象的组成结构,可用各种消费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根据消费主体的不同,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个体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a) ioa社会消费结构与个体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形成、演化、变动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社会消费结构受宏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消费文化、消费理念、生产结构等,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稳定性等特点;而个体消费结构往往受消费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动性、个性化等特点。

    其三,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购买力条件下的消费欲望。广义的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可以指有购买能力—即能通过购买得到满足的现实的消费欲望,也可以指纯粹的消费倾向或消费想象,但这种消费想象因缺乏购买力支撑,因而是不现实的,只是在购买力条件改善后,消费想象可能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由于受购买力条件的约束,现实消费需求必须有明确消费目标指向及消费数量的限度。消费需求的目标指向性及有限性是其重要特征。

    消费理念在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中居于最高层次,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反映,体现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文明,对社会消费具有重要引导、示范及规制作用,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是社会消费理念的载体,反应并折射消费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程度。

   消费理念对消费者的消费目标选择的影响较为间接,其作用方式及效果也并不稳定。当然,消费理念对个体消费需求也有两种直接影响方式。一是消费理念直接引导与约束个体消费需求,这依赖个体消费者对消费理念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二是国家和社会通过非市场手段将消费理念直接

内化到个体消费需求中,常见的方式是强制性消费,如政府为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 教育 行政命令的方式统一、强制推行的“早餐奶”消费。

    与消费理念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相比,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消费结构是社会群体消费需求的集中反映,也是经过长期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形成的客观结果,因而对消费者个人的消费选择有直接指导作用。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从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人的消费行为及习惯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产生示范作用,一旦从众消费,便会以个体消费习惯的方式对个人的消费行为加以固化。

    当然,消费需求也会反过来对消费结构及消费理念的形成与 发展 产生作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性较强。但从作用机制上看,消费理念体现消费文明,引导社会群体消费行为的理性形成稳定的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消费心理等影响个体消费行为的因素作用,进一步引导个体消费选择。这样从理念到集体行动再到个体行动,使得社会消费需求理性得到贯彻,使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趋于 科学 、合理、稳定,从而使社会消费需求目标明确而一致,这是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整个逻辑体系。这一内在逻辑严密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向 经济 发展发出明确的信号,即经济发展必须以满足理性的社会需求为目标,也从而为经济发展追逐不正当的发展目标划下红线。

    三、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目标是确保社会需求理性,以实现对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引导。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保证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即倡导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社会消费需求;尽可能消除个体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分散、互扰,实现社会理性消费需求目标的明确、统一;向经济活动发出明确的社会需求信号,引导经济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

    第一,消费理念引导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从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体现社会整体理性的社会消费理念至少应具备四个特征,即科学、文明、健康、适度。消费理念的科学性是指消费行为要遵循科学 规律 。科学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基石。消费理念的文明,指消费理念是生态文明观、经济伦理观、经济 哲学 等科学认识论的重要载体,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 以及“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等重大关系的认知成果的集中反映。文明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理念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必须以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为目标,也就是说,人们要生活得健康且有尊严。健康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根本旨归,是判断消费理念是否理性的根本标准。消费理念的适度是指社会消费行为控制在适当的限度之内。适度消费观念的提出对传统消费观提出了挑战,即人类消费的无度是有害的,人类消费的非理性欲望及行为是应该收敛或禁止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类没有无限消费的权利。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消费理念将保证社会需求保持理性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确立理性目标。

    第二,消费结构引导分散的个体消费倾向统一到社会整体消费倾向,从而向经济发展传达明确、一致的信号,引导经济持续发展确立理性目标。实践证明,消费结构可以通过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潮流等确立消费标准与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的模仿行为;或者通过攀比、从众、炫耀等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进行从众消费;或通过消费反作用生产,引发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迫使没有确立消费目标的消费者进行强制性消费选择,即市场供给并不提供和满足消费者其他消费选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