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7 17:19:07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1篇

关键词:体育;阶段;形态;

体育是一个文化沉淀和凝聚的史实,它反应在一定社会阶段中的社会形态和追求。对体育的产生和变化有所认识,我们才能领会和把握体育的底蕴和内涵,充分发挥体育所特有的社会功能及满足个人的健康追求。

一、体育的由来

体育的起源有游戏说、巫术说、战争说、模仿说、心理需要说、劳动说等。本人赞同劳动说,其比较符合体育的起源,但仍需进一步论证。

原始社会阶段的体育处于萌芽阶段:原始的身体活动练习,主要是从生存需要的劳动过程中抽象而来。在节日中,以考验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出现竞技。此时人们的活动通常是在祭礼和巫术的外衣下开展,并与当时的生活意识形态息息相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思维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大化,而与“生存劳动”相脱离,成为真正为人“生活”服务的身体活动。萌芽的体育是对生存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认识、有效提取演化、分解与组合、提升与实践。此阶段的体育活动属于寄存阶段。

奴隶社会阶段的体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强力健身,养生之术的萌芽。体育进入“以节度制其生”的知其然阶段,具有一定的体育意识。尚武的社会风气,军事体育的勃兴,学校体育的形成(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孟子》说:“夏日校”,而夏朝已有的“庠”和“序”是学校的前身)。此阶段的体育被广泛的运用到祭祀、军事、学校教育与宴乐等方面,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体育活动之间缺乏内在的社会联系,因而未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统一体或理论与方法的体系。此阶段体育在孕育的过程中。

封建社会阶段的体育,随着人类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其进入“愈降于后而愈明”的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体育的理性认识逐渐显现,并对体育经验进行初步的总结,出现了不少养生及理疗著作。军事、教育、节日庆典和民间体育,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和功利性。此阶段体育感性认识清晰,但现实解释不足。

古代虽无体育一词及概念,却出现了运动养生的思想和实践,这可以说为原始形态和萌芽态的体育。在古代中国体育发端于生产工具与技能。在原始的军事活动,原始的教育(生产活动的一部分)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强身健体活动,如:导引,养生,消肿舞,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的出现,实际上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活动。

二、体育的出现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一词最先出现在法国。1760年法国报刊首次出现“体育”一词,还有一种说法即“肉体教育”。1762年卢梭出版了《爱弥尔》一书,大量使用了体育一词。该书强烈的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描述了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凡响。至此,体育一词也走向了世界。继教育学“体育”出现之后,欧洲又出现了physical culture,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广义的“体育”概念。

19世纪初,许多国家政府,把“体育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由特定资格的体育教师来实施,从此,世界上才出现了“体育”这个社会行业。日本在1868年使用“体操”一词,它来自欧洲的Gymnastics译成“体术”、“体学”、“锻炼法”,1873年统一命名为“体操”。学校中的课程命名为“体操科”,后来传入中国。1876年日本学者近藤镇三在《独逸教育论抄》中将“身体教育”译成“体育”,从此正式使用“体育”一词,日本在教育领域中使用的体育名词是比较清晰的,但在社会上使用的情况有些混乱。

近代中国体育概念的引进有“体操”和“体育”两个概念,主要通过西方教会学校以及回国留学生两种途径传播。20世纪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体操”一词更为常用;“五四”运动后,我国“体操课”逐渐改为“体育课”,才开始普及“体育”的概念。我国体育是直接从日本引进的。“体育”一词是洋务运动后期传入中国,并开始应用的。严复1879年归国任职,在天津《直报》发表《原强》等文章,提倡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保守,其认为培养民力、民智、民德,为中国富强的根本办法。

体育的本义为“身体的教育”或“身体教育”。中国人最早认识体育的,是上海的南洋公学,1897年设立了小学堂,体育为学习科目之一,并由陈懋治等三名师范生编写小学教科书《蒙学读本》的教育篇,给出了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者,卫生之事也”,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个体育定义。1903年,清政府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确定各级学堂必须设体操课,并对体操课的宗旨、内容和方法作了明确规定,从此我国才有了由政府组织管理的,以体育课为标志的体育行业。同一年,在引进西方教育体制的情况下,颁定了《癸卯学制》,体操正式进入课程,这才出现了现代体育。在1923年《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改“体操科”为“体育课”,此后体育一词才普遍使用起来。

蔡锷通过对世界历史的思考、研究,发现“灵魂贵文明,而体魄贵野蛮”; 梁启超的“论尚武”三四十年代,体育的概念没什么混淆之处,非常明确,都说体育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方式的教育,没什么大小的体育之分,没有体育含义上的模糊,也没有随意使用的造词。

体育一词引入我国经历了体操;运动;游戏;健康;教育的阶段。在我国“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这一认识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

三、体育的演化

资本主义阶段的体育进入了理性认识阶段:主要通过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力学的角度解释体育的功效。“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对体育进行预见与计划,并形成了近代体育思想,主要围绕体质,机体机能、技能和技巧的发挥。

文艺复兴(14—16世纪)是近代体育的奠基石:“向生命索取他所能提供的一切”,体现了个性解放和实现人的价值两个方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体育思想的更新。民间体育也为近代体育提供了支持。启蒙运动后,近代体育思想开始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部分学校初步实施。19世纪初期和中期从少数学校扩展到社会,特别是军队从而形成民族主义和军事色彩。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通过律法的形式,使学校体育最终确立下来。

现代的体育进入了科学的阶段。体育科学是科学在体育上应用的产物,以体育为研究对象而自成体系,包括:内容、形式、措施、机械设备、检查方法等。

体育真正被认可或广泛认同,是在19世纪中叶的古希腊。其称为“体操”,较现代体操含义广泛,包括拳击、跳跃、奔跑、投掷、角力等。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武力、侵略、劳作等社会环境变革下,不同的社会角色开始了其特色的体育认识。50年代的体育概念是明确的,但翻译上出现了分歧。60年代的体育理论,没有明确论述体育概念问题。这个时期强调“社会主义体育是为增强人民体制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生产劳动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所以体育竞技化色彩不浓,但有抬头的倾向,此时认为体育运动的显著特点是竞赛,但对体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论述有所偏颇。至80年代已有不少人认为“学校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提高”这一认识。70年代末及80年代的体育概念基本上是混乱的,说体育是多维的、多目标的、多功能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模糊了体育的本质——增强体质的教育,出现了两种体育即广义的体育和狭义的体育。

体育主要是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概念,存在一定的混乱状态。认识的多角度,翻译的多样化。30年代的“体育教育”一词被80年代滥用,导致体育思想的混乱。以词语进入语言、言语领域后,由于位置、立场和角度的不同,所认识或掌握到的只能是体育属性的某个侧面。“体”可以理解为身体、肢体、形体、体质和体能等;“育”可以理解为养育、保育、培育、训育、锻炼和教育等,而引起体育的扩大、缩小、引申、借代和转化等现象。

体育在此时期处在教育本义的衍化发展和语词语义阶段,并产生了诸多语义演变。指称对象范围的扩大;体育课的标准形式扩大为一切形式的身体活动(生产劳动除外),这就使“体育”变成一种独立的范围无限的社会活动。 最初的体育是以学校的体操课为代表,体操是列入课程表的正式课程,代表着本义体育,而各种西方竞技运动、游戏,只是学生的课外活动,两者是有区别的,但由于两者的关系复杂,在以后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变化。

目前对我国体育的概念界定大都使用了“手段+目的 +属概念”或“种差+属概念”的形式来表述。“体育手段”多种多样,如:“以身体活动为媒介”、“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通过身体练习”、“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体育目的”内涵非常丰富,如:“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改造自我身心”、“改造自身身体,挑战身体极限”、“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等。体育种差,如:“身体活动”、“非生产性”和“增强体质”等。

此阶段体育学术积累缺失,质与量失衡、理论解释乏力,没有统一的概念,没有体育非体育的界限。此时需要专业人士的交流与沟通,求同存异,达成规范。

四、体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具有两重性:社会性,社会而异化的生物性[3]。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本人得出以下体育认识:第一、体育的发展具有动态化性并与当时的社会形态及意识密切相关;第二、体育概念认识角度多元化、表述多样化;第三、体育属于上层建筑,其概念外延不断扩大。体育最初就是指身体活动,随着体育外延的扩大,体育才有了教育之义,后来人们发现教育也不是体育的全部,于是人们把体育看作是一种文化,体育概念的内涵是一个不断扩大的一个过程。

本人归纳现阶段体育的种类如下图:

在人类社会中,学校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在学校中所有的学科都是发展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而体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把知识展现出来,它具有更强的身心互动性。学校主要任务应该有:卫生学的教授,体格检查,锻炼的习惯养成,促进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形式展现,自我保护及其安全措施的习得。此时学校应注重课程设置;教材的改革(选择与优化并符合实际生活或社会的需求、优秀传统活动的秉承);外部器材的完善与挖掘器材的功效;教学策略的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提升。评价方法要多样,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人和人的积极性两个方面。

按人的生长过程划分:家庭阶段是初始生活能力,学校阶段则发展生活能力和展现丰富的生活姿态,进入社会阶段后则为体育爱好的延续及自我实现的探索。体育的阶段性表现在社会发展和人的生长两个方面。

体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成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体育的对象是人,而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体育的发展会按着社会的发展及个人的需求两个方向不断演变与延伸。

参考文献;

[1]韩丹 .对我国体育认识和概念演变之起源的探讨[J].体育科学,2012 ,(33)1.

[2]陈咏生.体育概论[M].商务印书馆,1933.

[3]陆作生. 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2010, (17)20.

[4]翟葆奎.体育[C].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5]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等.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 [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2篇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3篇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

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4篇

【关键词】慧雅教育;音乐课堂;空间感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98-02

在指向有效教学的新型教育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变化,然而基于浸润在“慧雅”教育理念下,笔者对本校所在城市、区域所呈现的音乐课堂现状产生了一些疑问。如:常以“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等追求高效率的音乐课堂为主导思想,为了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反应较慢的学生不再给予等待的机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讲解知识点,忽略给孩子充分欣赏、充分体验的重要环节,听完一遍即刻提问;当学生发挥想象,对初听的音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时,部分教师却认为只有自己的答案才是“正_的答案”,从而强加给学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扼杀学生的听觉想象力……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作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反思和发展空间

具体体现在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多维的教学设计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呈现一种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展现学生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时代在发展,当代学生的自我意识愈发强烈,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单薄的教学目标和过于饱满的教学设计,缺少引发学生思考的留白和学生自己实践体验的余地。现代教学呼唤教师营造快乐美妙的课堂,就像构思一幅立体而有深度的画作,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长远目标,引领新时代的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空间感”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专家将“空间感”概念逐步深化,使这个概念在教师的授课中逐步加强。他们推出各种概念,如“非正式教学”“游戏化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等等。这些概念都是提倡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对音乐的自我理解,有弹性地去理解音乐,而这种自我理解需要的正是一种“空间感”――老师给学生的“空间”。在国内,教育专家开始逐步重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没有很好地体现在音乐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虽然在逐步引导学生与之互动,但是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互动而互动,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的互动,这就需要引入“空间感”概念。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如同细品珍肴一般,慢慢咀嚼、品尝、回味。教师所需要的就是给学生这个空间去细品。

二、教师应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上创设教学空间感

1. 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空间感的创设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在音乐课堂中体现“慧雅教育”理念,更加考验音乐教师的基本功、课堂驾驭能力和音乐专业技能。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音乐对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净化心灵。音乐来源于生活,给人以美的体验,学校音乐课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那就违背了开设这门课的美好初衷。所以,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的定制,不应“大、空、假”,慧雅教育主张以“浸润式体验活动教学”来逐渐影响、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音乐课程的性质具有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学生为本,教师用美的语言、美的音乐,制造美的情境、美的感受、美的体验,所以教学目标应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为灵魂。

2.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空间感的创设

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聆听和交流互动中逐渐体会音乐的内涵,通过听、赏、演、唱等多种方法实现对音乐的体悟。

以笔者在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参赛获得“部优”的《船工号子》一课为例。初听音频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歌曲会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演唱的?是宁静的江南水乡,还是险峻的长江三峡?学生从豪迈、有力的歌声中,判断有可能是在三峡唱的。接着复听第一部分,让学生思考演唱者是一人还是多人?是怎样的演唱的形式?学生听出是一领众和,而《船工号子》所在单元均为劳动号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复听时,学生即刻抓住了劳动号子的特点,思考这是一首在劳动时演唱的歌曲,而劳动的环境就是三峡岸边,更加确定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随后再听第一部分,让学生关注演唱者的发声方式,并进行模仿。学生在体验、模仿、思考中,感受到劳动者的演唱和普通我们所理解的“演唱”方式并不一样,发声的位置以胸声为主,虽然音调高、旋律高亢,但是并没有使用过多头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唱形式?学生经过三次聆听、思考、感受,已经明确了演唱者的身份――他们是长江边的劳动者,纤夫。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劳动号子,也没有直接给出劳动者的身份,而是在三次反复地聆听与体验中逐一明朗各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的特点,更注重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学生在逐一得出愈加肯定的答案后,都非常有成就感,增加了对歌曲欣赏和学习的兴趣。

3.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空间感的创设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已经成了教师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网络的视听性和感官性让教材上的乐谱瞬间充满了生命力,学生足不出户就畅游了音乐世界的海洋,音乐体会更加的丰富、深刻而又持久。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5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思维能力 学生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想有高素质的人才,道德品质教育不能忽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向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正确的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高素质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思想品德》新课标中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孩子是新世纪的挑战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才能适应于当今的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道德思维能力包括正确的道德概念,道德判断能力等,具有道德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道德评价,识别和抵制错误的道德观点。道德思维能力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并能去辨别是非,做出道德判断掌握行为时,才能诸于行动,成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的行为习惯,所以说道德思维能力是道德品质重要的一部分。

当前,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本世纪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及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思维能力,对于识别和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就要结合教材教给学生一定的社会常识和道德知识,学生有了这些知识才能在行为上有道德思维的判断,否则道德思维无所凭借,道德的无知会导致错误言行的产生。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生活知识,浅显的政治常识,法律常识,以及有关社会、家庭公德的道德知识,才能辨别社会现象中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正确的行为方向,培养高素质公民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要注重循序渐进,中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是有阶段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是循序渐进形式发展起来的”。教育孩子理解比他们所属高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孩子的道德思维能力是掌握道德知识,形成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生动形象的由底到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教育。例如:热爱劳动的教育,低年级使学生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在校当好值日生,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学做简单家务劳动;中年级教育学生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一些劳动;高年级教育学生认识到社会财富,幸福生活是人们辛苦劳动创造的,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勤劳致富光荣,投机取巧可耻。培养勤俭、节约、朴素的好习惯,不断深化课堂教育,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一定会的到发展。

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关键在诱惑,而不是加强。假如教师把道德知识干巴巴讲给学生,可能会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的反感,形成障碍,更谈不到提高。所谓诱惑是教师结合教学要点,把学生之间发生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向学生提出要求,去考虑道德冲突,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使他们亲身体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育方式对学生才有说服力。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6篇

关键词:变频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探讨 任务驱动教学法

变频技术是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变频器的功能及参数设置,变频器的实际操作与运行,变频器与PLC组成的调速系统,变频器在金属切削机床、恒压供水、风机、中央空调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电气自动化类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这门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这门课的教学需要,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一、中职学生特征及传统教学的弊端

1、中职学生特征

中职学校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学对象都是初中毕业生中较为优秀的学生,而现在则是初中毕业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差,学习上普遍较懒,图安逸,缺乏吃苦精神,喜欢直观的东西,不爱动脑钻研。针对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稍薄弱,在教学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内容、方法都能让中职生接受和理解,并能掌握所教知识。

2、传统教学弊端

(1)传统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仅用粉笔加黑板的方式授课,只能局限于对材料的产品性能的介绍等,难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材料,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实验不但可以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认为实验教学仅仅是为巩固理论知识服务的,授课教师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课的教学上,而轻视了实验环节。这是不符合当今人才培养要求的。

(2)配套实习实训设备缺乏

由于经济问题,很多学校变频技术这门课的教学设施以及实验实习器材相对比较短缺,没有相配套的实习实验,这门课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自然学生难以理解,也没有很高的学习兴趣。

二、对于《变频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及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还提高了探索创新精神。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需注意的问题

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注意的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把好任务设计关。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在把握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实现总的教学目标。

第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液压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大小、知识点含量、前后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第四,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重要、更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方法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益处。因此,应进一步分析、理解及把握要领,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7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 学校美术 教育 意义

一、 民间美术在现今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当中,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美术教材、设置课程,但实施的效果各地不同。有些省编教材设置的美术教材内容中,有一部分与民间美术相吻合,如“人美版美术教材中,第十四册第七单元《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有一定的认识,并进行探索运用,人教版美术教材中,有民间剪纸课程的设置,虽然这些课程有些部分内容涉及民间美术,但数量十分有限。有些地方补充了民间美术内容,但却处于一般“应付”层面,并未将其作为正式的课程纳入课程教学。实际上是认为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只片面强调西方领域中的素描、色彩、油画、水粉等课程内容,而忽视民族美术的教育,尤其是民间美术的教育。其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对现代、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民族的美术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民间美术是乡下人的艺术,并非阳春白雪与非主流。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补充民间美术内容,对于民间美术的教学还是处于空缺状态。

在大学和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当中,如“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觉,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民间美术教学中的认识较好一些,但对于民间美术教学的深度还是不够,只是重在了解,没有对其开发和利用。这种状况对于学校教育来时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闲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认识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二、 民间美术的释义

在了解了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后,我们来认识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内容。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提起民间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因此可以看出民间美术史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民间美术在古代是区别于贵族的宫廷美术、士大夫的文人美术和佛教等的宗教美术而言的,在现代则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家及其创作而言。因此,民间美术指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二)民间美术的内容

民间美术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现在是丰富多彩的人民大众生活的艺术体现。首先,它包括存在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存在,是最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劳动人民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民间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生活中的用具:陶瓷器皿、竹木器皿;用于衣饰的印染花纹、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织锦、年画;用来娱乐的儿童玩具如泥塑、面塑和娱乐戏曲中的皮影、木偶等;在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中出现的花灯、风筝;婚丧嫁娶中用来渲染气氛的物品等;用于宗教信仰中的各种神的雕像如财神、观音和各种门神版画等。

民间美术以其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了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其通俗的形式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并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它是人民淳朴之美的结晶,反映了质朴的审美观念。

三、 民间美术的存在意义

实际上,民间美术之所以引起劳动人民的重视是在于它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8篇

单位:大甜水井小学

日期:2001.10

论文摘要:

1、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当前学校的教学宗旨。教师则成为素质教育的传播者和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引路人。

2、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活动的过程。

3、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 动手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课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好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动手探索未知空间的时间。

5、 我认为提高教育技巧,首先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其次是提高思想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劳动寻根问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方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的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学校的教学宗旨,也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少年儿童暴露出来的缺点,使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中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就成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则成为素质教育的传播者和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引路人。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认识儿童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能够抓住儿童兴趣的教学方法,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会学、主动的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六、七岁的儿童刚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对一切都存在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因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可见,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能够在从事与它有关的活动中,用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感到疲倦。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得有趣?兴趣的源泉何在?“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是课上的有趣。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利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争取让学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画图”中的多边形时,先让学生利用矩形画一面红旗,问:“谁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五星红旗,再问:“谁又知道五星红旗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描述,“那你能把刚才的红旗变成五星红旗吗?”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大多用“铅笔”来画,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画的歪歪斜斜的疑问。这时,教师出示国旗,问:“你画的和老师手里的国旗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想和老师画的一样好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识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动手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计算机课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好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未知空间的时间。让学生在接受前人总结的知识时,要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材料。然后,由感知到表象,再逐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由于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引导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双边活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使教与学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出发,要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变化的核心是“教”与“学”以及对教与学关系的看法。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也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目前,学生家中拥有计算机的人数和在外学习计算机的人数逐渐增多,要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来提高全班计算机水平是我的主要任务。有的教学内容,我和这些同学一起备课,让他们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给我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把他们在外面学习到的好方法带到我们的课堂中。这样我们的师生关系比以前融洽了,课堂气氛也比以前活跃了。

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的方法,感知学习材料。在概念教学中,能否让学生积极参与概念形成过程,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乌申斯基说过:重点是使儿童的感觉转化为概念。教学概念时首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感觉条件,也就是在学习概念的初始,要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准备。做好心理准备,指的是要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概念的最佳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情趣,在学习概念之初,引发学习动力,从上课开始就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做好知识准备,就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学生学习概念的最初感觉,是形成概念的初始阶段,是学习概念不可忽视的过程。概念是通过分析和综合、求同和求异、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数学的特点,在与它的高度抽象性,一切概念都是抽象和思维概括的结果。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讨论,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抓住其本质特征。例如:在学习WIN95之前,我先复习了DOS的知识。通过复习DOS知道:WIN95为什么是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WIN95和DOS相比先进在哪儿?。根据知识系统性强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并启发他们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认清新旧知识的不同,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时,只要学生能利用旧知识,自己把新知识讲出来,我就尽量让他们自己讲,这样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劳动教育课程概念第9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1:以学生为本组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学生”不仅泛指大学生群体,更是指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兴趣、权利、需要等,因而授课内容和方式要因时制宜、灵活多样,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和观点;二是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应当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是尊重大学生的民主与平等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来引导说服学生,对于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以及学生在讨论和谈话中表现出来的狭隘思想,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予以引导。

观念2:挖掘实际有用性为切入点。“概论”课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教师在处理知识点与思想政治观点的关系时,要坚持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点的原则,知识点的选择要服从并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时,要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个人成长的实际,与时俱进,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生活资源,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导向性教育大学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以问题为切入点,挖掘“理论的实际有用性”,课前让学生预习即将讲授的章节,并提出一个最需要解答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在具体章节的讲授中着重回答那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升华对“概论”理论观点的理解和应用。

观念3:充分展示科学性和真理性。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什么必须坚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因为,这个理论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教学过程中要把这种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展示给学生,用科学性和真理性教育人最让人信服。“概论”理论观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它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所证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坚持是“必须”的,要坚定不移。

二运用基本原则

与其他学科相比,“概论”课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它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直至上升为理性认识。

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资源实际,围绕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指导自己的行动等问题来展开,以实效性作为判断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重视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规划,为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提供有利条件。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四项基本原则精神,才能保证学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去设计思想政治课无论形式上如何有效,实质是无效的。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正面灌输,对于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做到教书、教人、教心、教行。

三提升教师素质

1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敬业精神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等内容。

2教育教学科研是教学有效性得以保证的基础

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科研素质。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受到全面教育和专业培训的高素质人才,而科研素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只有以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以创造性精神去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教师的劳动才真正成为创造性、科学性的劳动,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质量才有了可靠的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研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研究,二是对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的研究,三是对现代大学生的群体行为特征的研究。这些科学研究实际上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支撑。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绝不是一件件能够填满东西的容器,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的本领上,更体现在学生被唤醒和被激励的程度上。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等最新的知识动态吸收进来,夯实学科的“知识根基”,否则,用“概论”教育学生,就是一句空话。

3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有效性得以体现的必要条件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冲突更新再造,对学校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产生直接冲击,在此期间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要课题。特别需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往往会更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当大学生在思想上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就会发生犹豫,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对原有的信念产生动摇,一旦矛盾得到解决,他们则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引导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他们相一致的方面,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正确认识和看待理想和现实。同时要关注在实践中努力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理想毕竟只是一种设想,要将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依靠实践。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决定了追求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懈奋斗的精神,理想的实现仍然是困难的。而且,个人理想又是以社会理想为背景的,它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并胸怀实现人类美好社会的崇高理想,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在不懈的奋斗中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冉.提高“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1).

[2]张丹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有效性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