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02 21:54:12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规模以下纺织企业 生产经营 发展状况 对策 兰溪市

一、引言

浙江省兰溪市素有“中国纺织名城”之称,纺织业在兰溪扮演着“主引擎”的作用。作为兰溪的支柱产业,纺织行业自2005年开始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增幅。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兰溪纺织业迎来了大投入大发展的阶段。但是作为兰溪纺织业大部分的规模以下纺织企业集群,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存在巨大的问题,阻碍其发展的进程,又因为其所占兰溪纺织业的比重巨大,所以又进而影响兰溪纺织业的总体收益能力。

本论文通过对浙江省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并走访坐落于浙江省兰溪市游埠镇坭桥开发区、创办于1998年的“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对该厂的创办者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了该民营企业自开办15年来的相关调查资料,结合近些年相关的文献以及有关政策变化做更为深入的分析。

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的主要经营范畴包括:棉布纺纱和棉布染色、加工成品。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可以称的上是兰溪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一路走来的一个缩影,它所经受过的变化和产生过的问题也极具普遍意义。

国家规定,规模以上企业是指年产值达到2000万的企业,其余为规模以下企业。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推动浙江省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一)兰溪市纺织企业总体概况

2010年,兰溪市纺织企业已全部采用无梭织机,先进织机比例上升到77.4%,休闲织物面料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各类毛巾生产总量居全国第二位,织机无梭化率达100%,居全国第一位。兰溪市纺织企业共有喷气织机5000多台,2010年新增喷气织机2000多台,到2012年喷气织机达1万台。2012年,兰溪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90.64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出口总额3亿美元,年均增长20%,由“中国织造名城”向“中国棉纺织精加工基地”跨越。

2012年兰溪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90.64亿元,增长23.9%。自2002年以来,兰溪纺织业连续10年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纺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运输、贸易等行业的发展,转移了全市部分农村的富裕劳动力,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从图1可以看出,2013年2月至9月兰溪市纺织业总产值呈现总体较为平稳上升的状态。由此可见,作为兰溪的支柱产业,纺织行业的发展是相对持续稳定的。但是同时也可以从图中看出,兰溪市纺织业产值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产业发展过于平缓,较易出现产值上下波动的情况,总产值的增幅也较小,缺乏强劲的发展势头,业绩平平。

(二)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现状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数目。迄今为止,兰溪已形成一批装备水平先进、产品技术高的骨干企业,如立马云山、双灯家纺、云山纺织印染、鑫浪纺织、金梭牛仔、裕欣纺织等。但是这样的龙头企业只占了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企业还属于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以年产值达到2000万为规模以上企业,其余为规模以下企业。据统计,迄今为止兰溪市拥有纺织企业130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有52家,规模以上企业159家,规模以下企业1093家。可以看出,规模以下企业占兰溪市纺织业的比重相当大,因此,想要真正推动兰溪纺织产业的进步,还是要加大力度引导和推动占绝大比例的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2013年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59家,只占兰溪市纺织业总数的13%,而规模以下纺织企业达到1093家,数目是兰溪市纺织业的87%,其所占比重是很大的。即说明,兰溪的纺织业还是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绝大部分纺织业仍然停留在中小型规模上,从而也可以看出,有效提高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是兰溪纺织业的发展重大突破口。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产品分布。据统计,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一共有1093家,其中有873家生产棉纱,131家企业生产化纤,其余89家生产棉纱、化纤之外的纺织业务。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生产的大多为中低端的常规产品。生产棉纱的企业占了80%,生产化纤的企业占了8%,而生产纯棉弹力面料、提花布、府绸等的厂家极少。因此,兰溪市的纺织业加工制造水平普遍不高,中低端企业一般只是普遍意义上的加工业,所以大多企业无生存之忧,缺乏转型的紧迫性和内在动力。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规模。随着纺织行业的日渐成熟,一些早期的纺织企业也在逐步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年产值从2010年的76,5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98.34亿元。

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一枚,它近15年的发展大致可以映射出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发展历程。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在七里坪办了8年,当时租用了当地的大礼堂作为工厂,环境简陋。经过几年的努力经营,纺织机器由刚开始的8台增加到16台。2006年由于发现坭桥有合适的土地,同时此时资金有所积累,想扩建厂房,所以自己买了土地建厂。到2013年底已在坭桥开办了7年,纺织机器也增加到了76台之多,同时还扩张了经营范围,增加了2台气流纺,自己开始了纺纱,部分用于自用,部分用于对外销售。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效益。通过对图2中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2010――2012年年产值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兰溪市纺织企业仍然处于发展和扩张期,其企业效益和整体实力仍处在发展阶段,不论是规模以上企业还是规模以下企业,其年产值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发展前景可观。相比规模以上企业而言,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年收入普遍较低,发展速度也较规模以上企业慢,其民营企业特点明显。同时基于兰溪市规模以下企业的数目远远超过规模以上企业,因此,积极推进规模以下企业的发展能大大增加兰溪市纺织业的年产值,给兰溪市年工业收益带来大的突破。

就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而言,创办者表示办厂伊始,自己在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渠道十分欠缺,也没有什么销售经验,只能通过朋友介绍来扩宽渠道,渐渐开始自己跑业务。另外,刚起步的时候,纺织布的质量不太好,销售状况也就不好。同时,在外销售的时候还得记挂厂里状况,因而十分辛苦。创办者的一句总结道出了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心声:“办企业并没有什么捷径和高深的知识,只要肯吃苦,有毅力,滴水穿石,任何人都可以办好企业。”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在日益发展的兰溪纺织业进程中,企业内部管理问题逐渐被企业主所意识。就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而言,在近15年的发展历程中,在职工福利、生产设备的改进、经营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开始,按照政策,按比例给职员报五金。刚开始大多数职工由于意识淡薄,认识不足,都不情愿报,还要主动劝说他们去投保。现在意识都有了之后,主要的岗位职工基本都已投保。办厂伊始,租用的大礼堂环境十分简陋,工人月工资平均也只有700、800元。现如今是标准厂房,工人月工资平均在4000元左右。

企业管理在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生产生活中也存在极大问题。现如今,大部分的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仍然是速度效益型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也较为混乱,一旦遭受外部环境冲击,往往容易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往往没有明文规定的企业法规制度,大多是口头和习惯上的一些限制和管理,因而往往缺乏科学性和执行力,加上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员工普遍来自农村,综合素质普遍低下,更是疏于管理。在对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的走访过程中发现,厂里工人大多是农民出身,普遍素质低,不服从管理,责任意识淡薄,只能用经济遏制。上班迟到早退现象突出。一点小事情就闹罢工。职工流动性大。同时,该厂创始人也谈及,办厂伊始,工人还是喜欢于种田等农务,对让他们离开土地转而进入工厂,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上手操作之后对机器的生产过程也很不习惯,同时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也不太高,因而,厂里事物都要自己操手边学边做,十分辛苦。规模小时,机器少,招工困难,因而外出销售装车也得自己动手。刚开始,纺织布的质量不太好,销售状况也不好。在外销售的时候还要记挂厂里的状况,因而十分辛苦。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自主创新情况。现如今,纺织大环境竞争压力颇大,过去往往注重以量取胜,现如今必须得加快创新,积极提升纺织产量,才是企业生存的依赖。虽然大多中型企业能够意识到这点,但是大部分的小型纺织企业仍然是速度效益型的企业,技术水平总是相对滞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内部管理体制也较为混乱,一旦遭受外部环境冲击,往往容易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慧敏纺织的创办者表示,在近15年的经营中,他们有过一次小小的创新,即原本是将棉布纺好然后进行染色加工,现在直接买有色棉纱进行织布,减少了成本,增加了利润。不过,这样的创新带来的收益的改进是有限的,限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和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有所欠缺,总也做不到更大的创新突破。

三、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外贸依存度高。浙江省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外贸依存度高,抗风险能力差,容易在全球爆发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遭受严重打击。总体来看,兰溪中小纺织业依赖资源、劳动力要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改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压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纺织业出口依存度很高,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宏观环境和国内制度环境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政策、国际政府贸易保护行为等因素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纺织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纺织业的综合竞争力。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浙江省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产品多为档次低、品牌单一的产品,同时又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质量常常不稳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竞争力度有限。这严重制约了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产品开拓市场,难以提高经济效益水平,竞争力度十分欠缺。

员工受教育水平低,人才紧缺。通过走访兰溪市慧敏纺织有限公司,本文针对员工的受教育水平进行了调查。该公司一共有72名员工,小学文化水平的18人,初中39人,高中9人,还有6人从未读过书。该公司员工受教育程度全部不高于高中,大部分员工的受教育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还存在部分员工从未受过教育。由此可知,该厂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而在责任意识方面有所缺乏,员工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据教育部成人司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者(6个月以内)不到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6%。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所占技术工人比例很少,大多数人员集中在中专、技校、高中等中等学历,初中毕业的农民工占较大比例。许多高校毕业生不愿在纺织行业发展,纷纷跳槽去市场销售、贸易等其他行业发展,造成纺织企业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相对紧缺。

由此可知,虽然纺织企业已经采取了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等措施吸引工人,但是“用工荒”愈演愈烈,尤其是像规模以下纺织企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为严重。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员工流动率高,员工素质普遍低下,责任意识缺乏严重,导致劳动力常常处于紧缺的状态,用工成本大。

缺乏战略管理意识。浙江省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往往跟随着大中型企业的步伐走,技术改进以及经营管理方式都遵循着大中型企业,以至于改进总是相对滞后,总是按部就班地生产劳动,缺乏长远目标和计划。与此同时,企业员工由于自身素质普遍不高,战略眼光相对短缺,很少能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制定计划中来。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能力欠缺。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创新资源匮乏,特别是资金缺乏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创新障碍。我们的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创新投入不足,不仅体现在资金上,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上。同时也没有足够的闲置资金投入研发,设备都较为落后,生产效率无法超前。

四、对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鼓励和支持

浙江省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由于资金往往有所欠缺,所以所采用的生产设备往往滞于大中型企业,从而导致产量和质量往往上不去。另外,通过了解发现,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接收上往往比较滞后,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原因在于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缺乏主极少主动去关注政策出台的相关动态的意识和习惯。

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的兴衰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外贸依存度高,抗风险能力差,容易在全球爆发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遭受严重打击,所以政府应通过政策保护以及给予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在企业遭受经济危机等情况下努力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另一方面,由于规模以下纺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能力欠缺,也没有足够的闲置资金投入研发,设备都较为落后,生产效率无法超前。企业创新动力不会是单一的或固定的动力因素结合,而是多个乃至全部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全面协同。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与大企业相比,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研发创新更加需要政府的支持,企业获得政策资助开展研发创新能够获得更高的产出效率。对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可以通过研发资金的鼓励以及定期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来推动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在专业知识相对完备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与此同时,加强财政资金引导,统筹安排技术改造资金,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

(二)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力度

浙江省拥有的多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的特色以及自然人文因素,强化区域品牌集聚力,兰溪纺织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应该引导纺织业从“浙江制造”走向“浙江创造”。规模以下企业大多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缺乏品牌的概念。兰溪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也可以依托集聚自身的发展特色,积极发展纺织业区域品牌。纺织企业应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更新速度,形成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三)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

由于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大多集中在农村,招收的都是农村职工,缺乏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制度欠缺,导致企业员工流动性往往偏高,工作环境一直不稳定,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观念,这有助于营造一个稳定有序的工作环境,企业可以通过实行多班倒制度,减轻工人的工作量,同时,企业可以在闲暇时间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如在节假日包车出游等等。

另外,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使科学有序的观念深入到每位职工的心里,从而培养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有助于建立稳定、有序的劳资关系,职工流动性也会大大降低。

(四)企业内部管理提升

谈到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在传统的管理观念中, 人员管理无疑滞留在人力的分配与制度控制上, 或者将人力资源管理服从于经济管理、制度管理,这就使得人的管理丧失了实际效能, 进而不能将人本力量和潜能激发, 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在现代管理中, 必须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坚持人本化的管理, 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性。这样,民营企业主也不用一年四季为招工难所忧虑。除了建立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之外,企业也要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提高职工普遍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培养后备力量,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企业可以采用“底薪+奖金”等形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战略实施和执行的过程,企业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达到成功实施战略的目的: 一是思想动员,思想动员实际上是统一标准的过程,评价只有在同一或相近的标准下才有效;二是评价技术培训, 除了方法的传递外,更是体系、知识、管理者意图的宣贯;三是评价结果反馈, 评价结果反馈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结果得到、告知,而是包括绩效面谈、绩效改进计划制定等一系列工作过程。

(五)拓宽学习交流渠道

兰溪市规模以下纺织企业可以组织工会,并积极参与其中。在工会里,员工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对企业建设的建议,同时也能起到维权的作用。做到及时反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帮助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才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行动力,有助于形成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

企业还可以以地区为单位组建小组,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及时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的新动向,共创财富。通过开展人才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加强人才流动和知识普及。现永昌已形成一个棉纱交易市场,有近40家经营户参与,对加强规模以下纺织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类似的组织活动应该多多开展。

参考文献:

[1]郑文玲.基于实证分析的浙江纺织业竞争力研究[J]. 中国市场,2011,(10).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2篇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维3500吨,防护口罩6000万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改上档升级,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织造行业拥有各类织机1500台,其中:喷气织机80台,剑杆织机110台;拥有各类细纱机480台套(按420锭1台车计算),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中高档缝纫机700台套。

(一)产业链条比较完整。纺织业已成为拥有从最初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进行纺纱织造脱漂制造。朝阳纺织、中冠纺织、森达纺织、金格纺织等4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全年耗用本地棉花1.5万吨,纺纱后链接到下游卫材行业,卫材行业全年耗用棉纱1.4万吨,以此生产制造医用药纱布、帆布,然后链接到服装企业生产服装。

(二)块状特色比较鲜明。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医用卫生材料为主导,江南产棉大镇百里洲镇以棉纺织业为主,仙女经贸区以服装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鲜明,已形成织造、折叠、脱漂一条龙生产体系。

(三)纺织行业外向度较高。近几年,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开放活市”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外向型经济尤其是纺织产业对全市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年全市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2849万美元,纺织服装业成为我市四大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从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看,影响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偏小,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三是产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四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不强。

二、准确把握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合理定位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随着社会进步和纺织后配额时代的来临,纺织工业的发展受消费需求变化、国际竞争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总体来看,目前国际国内纺织业总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四点:项目注重高起点,产品注重高品质,技术注重快创新,产业注重大集群。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顺应时展潮流,找准自己的定位,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我市纺织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我市纺织工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培养优势企业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集约经营,突出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及本地优势产业,努力争创名牌,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纺织工业。

(二)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亿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亿元以上,出口8000万美元以上。纺织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和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新创省级知名品牌5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00万元的纺织企业发展到15-20家。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达到25万元以上。

(三)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重点

1、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

纺织工业要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继续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棉纺织:加快更新改造落后的纺锭生产能力,淘汰有梭织机,提高清钢联机组、精梳机、自动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无梭织机等新型技术装备的比重,使60%左右的纺纱设备在室国际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精梳纱比重达到30%以上,无结头纱、细支纱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化纤及化纤原料: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对现有优势企业的改造和提升,形成技术创新机制,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改造现有装置,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市场需求,适时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搞好上下游产业链的结合,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使之成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医疗卫生保健材料、环保材料、防护材料、包装材料、汽车内饰材料等。

印染后整理:印染后整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色彩、手感、风格,要继续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在引进必要的工艺技术软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同时,要切实解决印染的环保问题,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染料助剂,制订较为合理的印染工艺,重点提高化学类(如重金属残留、含氯酚、气味等)、PH值、色牢度、甲醛、AZO(禁用偶氮染料)等纺织品生态检测项目的合格率。

服装:优化服装加工能力,搞好服装研究设计、流行趋势与生产加工的结合,搞好生产与营销的结合,积极推行品牌战略,提高原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注重开发品牌服装、童装、中老年服装和特种服装,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服装,使服装生产适应国内市场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扩大出口。

2、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整合优势

继续支持优势企业、出口骨干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提高生产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强产品开发与设计、市场营销与服务两个重要环节的建设,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跨国投资办厂和推行国际化营销。

通过联合、兼并等资产重组方式,支持化纤企业,建成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向下游整合发展,引导化纤面料开发较好、并有一定市场的占有率的纺织企业向上游整合发展,提高生产集中水平、技术先进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化纤及化纤原料基地。鼓励优势企业在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环节上集中精力发展,而对那些不专长,不便于集中管理的环节进行外包,形成一个优秀企业与多个企业甚至个体生产这个共生体,共同打造我市纺织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调整,形成2~3家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业主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重点是通过调整与重组,向开发型、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培育核心竞争力

面对“后配额时代”,纺织行业要想求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必然转变一味追求扩大产能的发展方式,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增强创新能力,三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要从更新设备、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注重产品的绿色环保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纺织品的质量,创优质品牌,以较高的产品品质在市场上站住脚跟,谋求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二是中小纺织企业要借助大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加强与大企业的联合与配套协作;三是要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设计能力,逐步发展企业自主知识产权。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市场瞬息万变,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是纺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中心,广泛收集国际国内政策、行业发展、市场变化、原材料生产与价格等各方面的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回避风险。

4、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传统产业在加快改造、升级过程中,必须加快推进信息化,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用信息技术带动纺织工业调整、发展和产业升级,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纺织生产全过程。行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要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纺织企业传统生产、经营和基础管理模式入手,推广应用生产集散控制系统(DCS)、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市场快速反应系统(QR)等。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络,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提高整体竞争能力,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创造条件。

5、加快项目建设

根据国际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内在生存、发展要求,我市纺织企业在今后3-5年要重点加快医用卫材和印染项目建设,拉长延伸纺织产业链,填补“印染链”的空白,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三、加快纺织行业发展的几点政策思考

(一)加快纺织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业主开发”的原则,通过高标准规划、培植地方纺织产业集群,进行上下游资源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发区纺织工业园,使我市纺织产业适当集中连片,发挥聚集效应;要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要求,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发展项目。要把发展纺织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我市纺织工业的重要平台,在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优化服务环境

一是抓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进一步整治发展环境,为纺织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竞争环境,为其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支持重点企业上市或“借壳”上市。三是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扩大利用国内外资金,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形成投资多元化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对棉纺生产能力继续实行总量控制,防止重复建设。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 纺织工业 外资 出口 集聚

一、纺织工业的重要性

纺织工业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纺织工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纺织工业产品可以满足国内消费和相关产业需求

当前我国纺织业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我国人民对于衣着鞋帽多样化的需求。2007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合计7416.7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4.6%。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衣着类消费平均支出1042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0.42%;农村高收入家庭居民人均衣着类支出达到了361.34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6.03%。由此可见,衣着类商品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

纺织工业有效地拉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纺织工业使用的各种天然纤维数量的增长对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纺织工业对石化、机械等基础工业也有很大的影响。纺织工业与当前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关联度相当高。根据对国家统计局2000年投入产出表分析,纺织工业每增加1单位的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是1.25,高出各行业平均值25%。

(二)纺织工业对扩大就业和缩小城乡差距作出突出贡献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工业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在解决城市居民就业问题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共为1040.45万人,占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总数的13.2%;纺织全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其中80%为农民工,每年增加农民实际收入1000亿元以上,提高了这些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

(三)纺织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

作为我国重要创汇行业,纺织工业始终保持出口额和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有效地保证了我国外汇的收支平衡,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储备。我国纺织工业约3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连续10余年位居全球首位;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75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8.7%,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4%,占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30%。纺织行业的贸易顺差金额一直是全国贸易顺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累计创造贸易顺差3352亿美元,是全国同期贸易顺差总额的1.6倍,成为我国增加外汇储备的重要行业。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顺差1290.34亿美元,是当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的72.71%。

二、外资在我国纺织工业中的参与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打开国门,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激发了外商的极大兴趣,我国吸引的外资在规模上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直接投资流入国之一。纺织工业是我国最早利用外资的行业之一,外资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具有很高的参与度。如表1所示,进入21世纪以来,外资在我国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业中的参与度较为稳定。2007年,我国每5家规模以上纺织业工业企业中,就有1家为外资企业;外资纺织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在行业中占比23.81%;外资纺织企业创造了纺织业1/4以上的就业岗位。相比于纺织业,外资在我国纺织服装、鞋、帽业中的参与度更高,2007年,该行业外资企业单位数占比40.94%,工业总产值占比45.14%,提供行业中一半以上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外资在我国纺织及其制品行业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贯彻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时,必须重视积极引导外资,使其能够服务于行业调整和振兴大计。

三、我国外资纺织企业的特点

除了具有很高的参与度外,外资在我国纺织工业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相比于内资企业,外资纺织工业企业具有出口导向性更强、技术水平相对较高、集聚程度更高的特点。

(一)出口导向性更强

外资纺织工业企业在我国纺织产品进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外资纺织业工业企业出口额占该行业总额的34.2%;外资企业进口额所占比重为73.44%。纺织服装、鞋、帽业外资企业出口额占该行业总额的31.92%,进口所占比重为55.22%。相比于内资纺织工业企业,外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导向性。表2中数据比较了2005年我国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业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出口导向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纺织业外资企业的出货值占到其工业总产值的47.79%,而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出货值占各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仅为18.99%、15.53%和24.01%,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水平为26.33%;纺织业外资企业的平均出货值为0.3056亿元,也远高于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的外资企业出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1.15%,平均出货值为0.2741亿元,均明显高于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由此可见,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导向特征均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也高于行业总体平均水平。

(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依据表3数据,我们可以初步看出,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最高,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技术水平最低。在我国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最高,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技术水平最低,但是三者的技术差距并不明显。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业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要明显小于制造业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表中数据表明,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最低,而私营企业的技术水平要远高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私营纺织业企业的技术水平甚至高于外商投资企业。

尽管我国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业的外资企业技术水平要高于内资企业,但是差距并不显著,在现有状况下,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来提升我国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是不容易实现的。

(三)集聚程度更高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集聚中有跨国公司参与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垄断优势,可以使得产业集聚区域参与国际

分工体系,成为推动集聚经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外资纺织工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要高于行业总体水平。如表4所示,2006年,以实收资本衡量的纺织业外商资本CR1为27.13%,高于行业CR14.55个百分点;外商资本CR3、CR7和CR7分别为66.41%、84.42%和91.82%,高出该行业CR3、CR5和CR711.22、11.76和11.79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帽业外商资本空间集聚程度也远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纺织工业外商资本中,港澳台资本的集聚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外商资本的集聚程度。2006年,以实收资本衡量的我国纺织业港澳台资本CR1就达37.33%之高,而纺织服装、鞋、帽业港澳台资本CR1更是达到62.06%。纺织工业港澳台资本绝大部分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和山东。广东省是港澳台资本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纺织工业最为集聚的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广东省毗邻时尚之都――香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价格低廉、国家政策的倾斜,纺织服装行业成为香港对内陆地区投资的首选行业之一,广东省很快便成为我国时尚服装生产基地。大量港澳台资本进入广东,使得这一在改革开放之前并非我国纺织业集聚地区的省份,迅速攀升为我国纺织业最为集聚的地区之一,这无疑说明,外资对我国广东省纺织业集聚的形成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也很好地印证了外资直接引致产业集聚的理论。与港商资本选择广东省不同,其他外商资本可以较少的考虑文化、地理相邻等区位优势,而更多地考虑原材料、劳动力以及配套设施等集聚优势。可以说,港澳台资本大量进入中国纺织工业,促成了广东、福建纺织工业的集聚;纺织工业其他外商资本从数量上来看要远少于港澳台资本,其他外商资本更多地选择业已形成的纺织工业集聚地区进行投资。

鉴于外商资本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具有较大份额,且外商资本的集聚程度很高,因此,外商资本的集聚必然对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布局产生重要影响。表6中计算了在实收资本中分别剔除港澳台资本、其他外商资本及全部外商资本后的区域产业集中度。数据显示,纺织业剔除外商资本后,CR1和CR3有小幅上升,CR5和CR7明显降低,从整体上来说,外资加剧了中国纺织业的集聚;纺织服装、鞋、帽业剔除外商资本后的CR,、CR3、CR5和CR7均大幅低于实收资本衡量的纺织服装鞋帽业的CR1、CR3、CR5和CR7,这就说明,外资加强了我国纺织服装鞋帽业的集聚程度。

四、引导外资促进我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资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且外资企业相比于内资企业,具有出口导向性强、技术水平相对较高、集聚程度高的特点。纺织工业是我国十大调整和振兴产业之一,如何对外资进行引导,针对外资特点,使外资服务于我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直接关系到规划任务顺利实现的全局。

(一)稳定国外市场,充分发挥外资纺织企业优势

外资纺织企业在我国纺织产品出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资纺织企业的出口导向性明显高于内资企业,其在稳定我国纺织工业国外市场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大,由于我国外资纺织企业多是进行加工贸易,海外市场的萎缩使得众多外资企业举步维艰。为了稳定我国纺织品海外市场,对外资纺织企业进行相应的扶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一些基本面较好、能够明显带动就业、使用先进技术、海外营销渠道稳定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外资纺织企业,应该大力给予融资和税收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内资企业采取并购的方式,收购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纺织企业,直接利用其品牌、技术、管理、海外营销渠道等优势,提升我国纺织企业及产品的国际地位。在稳定国外市场、解决当前困难的同时,要重视提高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对于我国纺织工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技术水平,吸引高新技术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纺织工业

改革开放初期,纺织工业引进外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行业发展缺少资金和技术的难题。在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内资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已经初步具备可与外资企业相匹敌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应该继续盲目地吸引外资流入纺织工业。由于外资纺织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相比内资企业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不断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进入我国纺织工业的外资企业进行筛选,采取更多的优惠措施,鼓励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更多地限制低级术含量、高污染的外资企业。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和污染,而且还能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

(三)优化区域布局,引导外资流入我国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4篇

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的30年,同样波澜壮阔,同样惊天动地。经过挑选的35个标志性事件,虽然并不全面,但是他们所代表的改革开放思想,他们的创新性、带动性和影响力,基本描绘出了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所走过的30年历程。

1、1978年11月7日,香港企业家曹光彪在珠海建立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

香港永新集团董事长曹光彪因为经营毛纺生意,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陈诚忠常有联系。“”后,陈诚忠希望曹光彪能帮助中纺公司向外国市场推销国产毛衫。但当时的国产毛衫,花样古板、质量欠佳,很难推得出去;同时,地工厂生产管理落后,工人积极性不高,产品出了次货也无人负责。于是曹光彪表示不如由他到国来办一个工厂试试。为此,曹光彪草拟了一份建议书,提出:在接近香港或澳门的地方投资开办一间现代化毛纺厂,由地负责提供土地,香港永新负责提供机器设备、厂房图纸、建筑材料和人员培训,工厂建成后专门为永新进行羊仔毛、兔毛的加工生产。原料由永新进口,产品亦全部由永新外销。合作为期五年,机器设备费用以加工费作为补偿。建议书送出后,不到三个月时间,曹光彪就接到通知,请他到澳门去出席毛纺厂协议书的签订仪式。

1978年8月31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与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成立香洲毛纺厂。1979年11月7日,香洲毛纺厂正式在珠海落成。

曹光彪成为1948年以后第一位重返中国经济舞台并颇有建树的香港资本家。曹光彪由于一举投资数百万美元,在珠海开设了香洲毛纺厂,并由此而开创了“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一系列先河,被誉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由于曹光彪在“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意料不到的示范效应,国务院于1979年9月颁布了《关于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补偿贸易在全国正式推广了。曹光彪的成功,香洲毛纺厂的先例,极大地鼓舞了香港工商界,补偿贸易的热潮风涌大地,“三来一补”为中国沿海省份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原始资金。曹光彪本人随后又在内地投资30多个项目,主要是纺织、染整、成衣以及电子、化工等行业。

2、1979年3月,法国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应邀来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场法国时装表演。

1979年3月,皮尔・卡丹来到了中国。他是第一位来到这里的国际级服装大师。这位兼具艺术家和商人双重气质的法国人,率领12个服装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场服装表演会。当年的中国,涌动街头的还是一片“蓝色的海洋”。服装表演会的入场券被严格控制,只限于外贸界与服装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与“内部观摩”。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临时搭起的一个T型台上,8名法国模特和4名日本模特的台风流畅自然,表现出一种随意性。

皮尔・卡丹这次来华表演,带来了“时装”和“品牌”的概念。讲究穿衣服要穿“牌子货”。而皮尔,卡丹就是20世纪8C年代街谈巷议的世界名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皮尔・卡丹确立了他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知名度第一的外国服装品牌,它还一度成为了高档服装和奢侈消费的代名词。“先入为主”的品牌效应,在它身上得到了极致的体现。皮尔・卡丹也成了中国“时尚”的重新启蒙者,一波比一波繁华的时装潮流、一个比一个华丽的奢侈品牌就前赴后继地来了。

3、1980年1月,上海纺织工业局试行利润全额留成办法。

经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批准,上海纺织工业局以局为单位试行全系统利润全额留成。试行办法规定:上海纺织系统必须在1979至1983年的五年中,以1978年为基数,确保生产每年平均递增8%,五年累计利润135亿元,五年净增利润26亿元,外销创汇1983年达到17亿美元。在此期间,全局创造的全部利润,上缴国家90.5%,留给企业9.5%。其中:40%为生产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各30%。从而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挂起钩来。

上海纺织工业局等单位试行利润全额留成取得成效。国家经委、财政部于1981年12月颁发了《关于国营工交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办法的若干规定》。郝建秀同志在1982年全国纺织工业厅局长会议上说,利润留成的办法,从国家对企业来说,以实行地区纺织工业局或公司为单位的全额利润留成比较适合纺织行业的特点,它可以集中一部分生产发展基金和福利基金,统一安排全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项目和重大技术改造措施和集体福利事业。实行利润全额留成在全行业推行开来。

4、1980年,纺织工业部组织扩大企业自的调查。

为了深入研究在纺织系统扩大企业自的改革,根据国务院有关指示,1980年10月,纺织工业部组织调查组到四川纺织企业进行扩欠企业自的调查,于12月24日,向中央和国务院写了《关于四川纺织系统扩大企业自的情况和建议》的调查报告。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同志批示:“这样不断研究新情况很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同志批示:“这个报告有分析、有建议,是个好报告,请研究应转发一下。”刚刚恢复出版的国务院《参阅文件》第一期即作了转发。并加了按语,指出:“纺织工业部调查组的报告说明了扩大企业自、对于把企业搞活,进一步发展生产、改善职工生活,调动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这个报告有分析、有建议,值得一阅。”“要不断总结经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项办法逐步完善起来,以取得更大的效果。”在这年底的纺织工业厅局长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和贯彻实施。

5、1981年,全国纺织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在改革开放的国策逐步明朗的形势下,东南沿海省市纺织系出现了合资办厂以至办外资(独资)企业的新现象。1981年,香港唐氏家族(唐翔千)与上海纺织局在浦东合资开办“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沪方投资60%,港方投资40%。一期工程引进了三套粗毛纺梳毛机,4508锭毛纺走锭,并配100台国产电动横机及相应的染整设备。年生产高档兔羊毛纱90万磅、兔毛衫10万打。企业成立五年,就获利人民币2039万元、创汇1347万美元、上缴国家税收1112万元。

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是全国纺织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纺织行业实践对外开放政策的一次创举,为利用外资积累了经验,使纺织行业发展“三资企业”得到良好起步。其后,“三资企业”

越来越在纺织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到2007年全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及外商资本占到37.24%。

6、1981年8月,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成立。

1981年,我国刚刚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以及与此相配套的上层建筑领域,开始进行改革,研究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八十年代初,受国际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的影响,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成为当时我国企业发展的关注热点。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正是在国家进行企业整顿、企业升级、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情况下成立的。企业管理协会成立后,深入到各省市纺织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在如何开展协会工作,如何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桥粱、纽带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先行了一步。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不仅在推进纺织企业改和管理进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们所运用的行之有效的培训、咨询、交流研讨、信息工作方法等,都是现在“大纺织”各行各业、各类协会开展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和手段。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是纺织行业成立最早的协会,也是中央各部委中最早成立的行业企业管理协会。

7、1982年,江苏仪征化纤一期工程,通过中信公司发行日元债券在日本融资,开辟了借外债办大企业,谋求发展的新路。

80年代初,国家22项重点工程中的大项目――“仪征化纤”一期工程,原设计能力为年产聚酯切片50万吨(纺丝后所得涤纶,相当于当时全国化纤总产量),总投资为10亿元人民币。在工程已经全面铺开、国家已投入3亿元资金购买设备的关键时刻,遇到了国家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建设资金难以为继,工程将要下马的重大难题。在钱之先老部长亲自向国务院充分反映情况后,争取到工程由“停建”改为“缓建”。而续建所需的巨额资金由钱老部长找到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同志(后任国家副主席)商量出路。荣毅仁领导的中信公司,顶住“不理解”、“不合算”、“不赞成”等种种压力,作出了由中信公司出面发行日元债券,在日本融资的决策。1982年1月中信公司如期发行100亿日元债券,很快就在日本销售一空。中信公司将募集到的资金80%投入“仪征化纤”,作为中信公司的股金(占30%的股份),从而顺利解决了仪征化纤的续建问题。纺织工业部和中信公司联手办成的这项“借债建厂”的创举,一时被誉为“仪征模式”,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以发行债券方式,利用外资建人工厂的先河。

8、1983年,广东新会涤纶厂引进全国第一套涤纶长丝高速纺丝生产线。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纺织工业迅即快速发展起来,对纺织原料的需求人增,特别是化学纤维的需求。但当时,我国化学纤维生产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量不高,品种不多。1981牟全国化纤产量只有52万吨,其中涤纶17.6万吨,涤纶长丝仅仅34s5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1981年广东新会县政府组织到德国等地进行涤纶项目考察,并在1983年全套引进全国第一条万吨涤纶高速纺生产线,快速建设,成功投产。

新会涤纶厂引进涤纶高速纺生产线的意义在于,他们当时解放思想,大胆突破计划的束缚,主动根据市场的需求趋向,积极追逐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成套引进,规模化生产。为国树立了典范,在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9、1983年4月、11月,《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刊登关于浙江省海盐衬衫厂厂长步鑫生的报道,他的改革精神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学习。

1980年,步鑫生担任浙江海盐衬衫厂厂长,当时全厂300多名职工,年产衬衣40多万件。然而,质量问题、产品积压问题、吃“大锅饭”问题……一一摆在面前。针对这些问题,步鑫生“离经叛道”,以改革精神,大刀阔斧地进行解决。在打破“大锅饭”上,学习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在抓质量中,实行做坏一件衬衫要赔两件,“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在打响自主品牌上,敢在上海最繁华的马路上做广告,“靠牌子吃饭可以传代,靠关系吃饭要”;为打开衬衫销路,主动加强与商业部门联系,召开订货会,请全国各地百货公司负责人来,吃住行全包……仅两年时间,海盐衬衫厂年产量达130万件,跻身全国著名衬衫厂行列,两年实现利税164万元,在当时的中小企业中实属不易。

步鑫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改革先行者而名闻全国的新闻人物,他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人民日报》1983年11月16日发表“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的报道,并以编者按的形式披露了当时中央领导的批示内容:“对于那些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说,步鑫生的经验当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步鑫生的一套充满改革精神的经营管理办法,诸如“日算月结,实超实奖,实欠实赔,奖优罚劣”的分配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新,不断创新”的生产方针等,使广大企业负责人深受启发,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尽管步鑫生后来由于投资失误等问题企业失败,但是,他敢于改革创新的精神,他所起到的影响带动作用,至今仍值得肯定。

10、1983年5月,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我国进入了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新时期。

在十二大精神的鼓舞下,为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研究和探索新的历史时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经验,推动行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3年5月,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湖北宜昌召开的全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成立。

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全国首家成立的行业性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团体,开创了探索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先河。25年来,中纺政研会在行业乃至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创办了由总书记题写报名的全国唯一的一份政工专业报――《中国企业政工信息报》;创办了国首份政工类刊物――《纺织政工研究》,薄一波、邓力群、钱之光等中央领导为创刊号题词;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政工研究机构――中纺政研会华东研究所,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该所成立五周年座谈舍的讲话中高度肯定了纺织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了全国纺织职工演讲团,先后到全国纺织集中城市演讲39场,直接听众6万余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书记处书记邓力群、郝建秀在中南海接见演讲团成员,对演讲团的演讲予以高度评价;发起国务院21家部委联合主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知识大赛”,全国各行业参赛职工达300万,共中纺织职工20万

人,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吴邦国作了重要讲话。

11、1983年,全国纺织新产品展销会在京举办。

1983年6月15日~7月15日,全国纺织新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行。从新产品共1.1万余件中,选出4000余件,分棉、毛、麻、丝、色织、针织、复制、工农业生产用品、少数民族用品、装饰用品10大类进行展出。展销会开馆29天,前来参观的共达40余万人次,销售金额共880多万元。展销会期间,还有学术交流活动4C多次。当时的全国人大、国务院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全国纺织新产品展销会,并作指示。

此次展销会开创了由工业部门组织土产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的先河,是纺织企业从统购统销的土产计划型向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生产经营型转化的重要事件,在业造成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日后各类专业展会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内需消费和外贸出口。

12、1983年7月,纺织工业部设立“纺织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进一步发展纺织工业的理论创新和经济政策创新。

上世纪80年代初,振兴纺织业再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把整个纺织系统的调研力量组织起来,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纺织业的新思路、新政策。纺织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应运而生。迅速得到国务院编委批准,进入纺织部直属事业单位序列。以部办公厅原有调研力量为基础,加上从各业务司局抽调的一批专家,组成以研究纺织业实际问题见长的研究队伍,而由办公厅主任吴鹤松和资深经济专家俞鲤庭主其事。并由部领导出面,聘请马洪、于光运、陶力、卢绪章、陈立、苏星、季崇威、郑戈恒、张彦宁、吴俊扬、张磐、董辅 等三十来位经济学家为顾问。

“中心”成员单位,包括各省市、自治区纺织厅局的相应调研机构,纺织系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的经济研究机构,以及纺织工业部门的经济类学术团体。

“中心”的研究领域涵盖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经济体制、经济法规。

在这样一个颇具实力的研究、咨询机构积极参与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纺织部陆续出台了若干影响深远的全新的产业政策。特别是:

调整产业结构,致力于深加工,发展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人类最终产品”,使之成为纺织业的三大支柱。

整个纺织系统实行“三个转移”:从以国内市场为主转移到保证国市场的同时,着重抓出口创汇上来;出口纺织品要从以量取胜尽快地转移到以质取胜上来;一切生产围绕发展最终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

抓住世界范围纺织服装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度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发挥“大纺机”优势,推动服装成为内销和出口纺织品中都“挑大梁”的角色。

充分肯定乡镇纺织服装业、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适当的政策扶持、行业管理、信息服务,引导其健康、持续发展。

早在1983年下半年,就依据深入调研对国内纺织品市场供求关系作出“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判断,并通过媒体广为宣传,使纺织系统的生产与销售较早地适应卖方市场新形势,取得了主动。

13、198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敞开供应。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处于短缺经济状况,特别是纺织品一直限量供应。刚刚改革开放几年时间,我国纺织工业就有了快速发展。1983年四季度,面对国城乡纺织品市场连年供过于求的新局面,纺织工业部在认真分析纺织品产、供、销、库存的现状和趋势后,因势利导,提出停收布票,促进纺织品商业零售的政策性建议。与商业部等有关部委会商,并迅即取得共同认识。随即由商业、纺织两部共同上报国务院,形成中央决策。陈云同志为稳妥、审慎,决定在国务院批转的“商业部通告”中,将停收布票的时间先限制在“1984年”。以商业部名义在1983年12月1日的通告,最后的完稿本,提法极为谨慎:“从本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不票。”

这一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制度的改变,实际执行后效果超过预想。全国城乡纺织品市场风平浪静。由此不仅终结了实行整整三十年的凭票购买棉布、棉絮的供应制度,而且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结束“短缺经济”、人民群众过上温饱生活、小康生活最早最有力的佐证。

14、1984年8月12日,纺织工业部发出“关于第一步下放七项权限”的通知。

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战场从农村转向城市。工业改革(企业改革)成为中心。在国务院第‘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十条规定的基础上,纺织工业部做出先下放七项权限的决定。七项权限即:(1)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指导性计划指标和市场调节的范围。(2)小型基建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地方。(3)质量指标的制订、考核下放给地方管理。(4)关于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权限。(5)关于技术引进和技贸结合项目的审批权限。(6)关于科研项目的管理权限。(7)对经济特区、14个开放城市和海南岛实行特殊政策。

这一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其中“商品经济”的提法,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曲折的表达。从这一年开始,以工业领域为突破口和主攻点,计划经济的清规戒律开始被退步打破。

纺织工业部提出先下放七项权限,是纺织工业开始打破计划经济樊篱的标志,代表性的是将过去纺织工业18个指令性计划指标,一下缩减为只剩化纤用聚合物、化学纤维和纱3个,并明确指导性计划产品,地方和企业可以按照计划指标,结合市场需要和原料资源安排生产。

15、1984年,创办中国纺织政治函授学院(中国纺织政工干部业余进修学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新形势下更需要相应政治思想工作人才。1984年11月,纺织工业部、中纺政研会在北京召开了创办“中国纺织政工干部业余进修学院”筹备会议。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长邓力群在给部长的信中指出:“为提高纺织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创办纺织政工干部业余进修学院,是十分必要的。”1985年1月学院正式创办,1986年3月,获国家教委正式批准,纳入国家教育函授系列,定名为中国纺织政治函授学院。学院成立十年,培养大专毕业生十万三千多人。

中国纺织政治函授学院的创办,不仅为纺织行业增加了一大批具有大专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才,改变了企业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结构,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启发

和带动了其它行业,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16、1984年12月28日,国务院召开第55次常务会议,听取并讨论纺织工业部关于纺织工业改革问题的汇报,决定在十天之内制定并发出关于纺织品进出口问题的文件。

20世纪8n年代,国际纺织品贸易竞争激烈,我国纺织工业面临严重考验。要在竞争中巩固和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重要的一环是对原来不合理的外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调动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及时掌握信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经营管理,改变纺织品出口结构。因此,在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青岛纺织品联合进出口公司(青纺联)的试点。“青纺联”走出了工业生产企业联合起来,经营进出口贸易,自负盈亏的新路子,国务院十分关注纺织品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第55次常务会议上指出,要放手搞工贸结合,肯定“青纺联”的形式,并提出,鉴于纺织品出口问题复杂,要求由田纪云、张劲夫同志召集计委、经委、体改委、经贸部、纺织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十天之研究决定并发出具体办法的文件。1985年1月8日,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纺织品进出口若干问题的决定》。

55次常务会议在行业外引起强烈震动,这次会议决定的外贸体制改革内容,不仅促进了工业直接面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快速扩大了出口的步伐,而且更看到了政府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工作效率。

17、1986年4月2日,年产1.5万吨大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研制成功,通过鉴定。

1982年5月9日,总书记在一个文件上,对国产1.5万吨/年涤纶抽丝设备的试制工作,作了重要批示:“这可以算一项先进设备的攻关项目。这套设备明年成功以后,应考虑公开表扬,长志气,鼓干劲。”批示有力地推动了这套先进设备的研制工作。

1986年4月2日,年产1.5万吨的大型涤纶短纤成套设备,在江苏仪征化纤公司通过部级鉴定。鉴定结论为:“这套设备设计合理,运行稳定,产品质量和主要运行指标都达到了当代国际水平。”

这次攻关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纺织工业坚持自主创新,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加快化纤设备国产化的信心。去年我国化纤产量已达2414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以大容量、高起点、低投入,全部国产化的聚酯及配套的长短丝工艺、装备、工程为代表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化纤产能占到总能力的70%。

18、1986年10月24日,国务院召开121次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将服装工业划归纺织部实行行业管理。

解放以后,我国对工业实行工业行业管理。纺织是个独立的部门,而与纺织密切相关的服装行业则在轻工业部手工业局管理,纺织服装不能很好地协调发展。1986年10月24日,国务院召开121次常务会议,专题讨论扩大纺织品出口,振兴纺织工业问题。会议指出,纺织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出口创汇的重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解决纺织行业的困难,尽快把纺织品出口搞上去。同时决定,把服装和丝绸归口纺织工业部实行行业管理。国务院办公厅11月29日发出通知,从1987年开始,服装行业计划转到纺织部门,轻工部所属服装工业总公司成建制地移交给纺织部,各地轻工系统所属的服装工业公司和企业单位的移交时间,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国务院认为,将服装行业归,纺织工业部实行行业管理,这一体制上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全行业的综合优势,对提高我国纺织品加工深度,扩大纺织品出口和满足人民需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国务院这一决策的正确。服装工业与上中游的棉、毛、麻、丝纺织以至化纤工业,逐步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形成显著的多赢局面。实行“大纺织”行业管理对提高服装行业的工业化水平,促进面料行业发展,扩大服装出口,满足国人民日益提高的消费水平,起到了重大作用。

19、1987年,国营西北五棉大规模引进国际先进水平装备,进行技术更新改造。

1987年,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针对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围绕替代进口、扩大出口,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传统产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以建立国第一条生产床上用品面料生产线为目标,实施了棉纺织重点技术引进改造项目,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从日本、比利时引进227台2.8米及3.6米宽幅喷气织机及配套设备,同时从德国、瑞士引进织前工序的关键设备――祖克浆纱机和贝宁格大卷装整经机,一举形成了国最大规模的宽幅织物生产基地。

西北五棉此举,开创了国内棉纺织行业大规模引进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织造装备进行技术更新改造工程的先河。不仅使该厂在产品结构上实现了重大调整,为增加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纺织技术装备引进树立了典范,加快了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加速了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还对国应用研究喷气布机相关技术,促进消化吸收和装备国产化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0、1988年5月10日,我国第一所全国性的以服装科学、工程、艺术为主体的服装教育高等学府――北京服装学院诞生。

20世纪80年代,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服饰水平的提升以及出口的不断扩大,使得对服装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为适应服装工业的蓬勃发展局面,经国家教委同意(1987年10月),纺织工业部将已有二十几年历史的部属院校北京化纤学院改建、扩建并更改校名,建成“北京服装学院”。1988年5月10日举行命名典礼大会。国家副主席王震和陈慕华等领导同志出席命名典礼大会,纺织工业部部长在大会上敌辞。

北京服装学院的建立,足纺织系统落实“科教兴国”国策的具体部署。二十几年来,北京服装学院培养出大批从事服装科学、工程、艺术事业的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以及各种相关学科(纤维材料、纺织品加工、服装企业管理等)的专家、科学家、企业家。由于北京服装学院的建立,完全符

21、1988年7月,第一届中国国际纺机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合形势和市场的需求,引发了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相继创设服装院、系、专业的热潮,很好地解决了服装工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国有上百个高等院校中设立服装及其相关专业。

由纺织工业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纺机展览会在北京举行。田纪云、宋任穷、廖汉生、荣毅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开幕式。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20家厂商,带来了510多台先进的纺织机械和仪器参加了展出、我国也有60多个纺机厂展出了60多台设备。展览会在纺织行业引起强烈反响。

这次展会是改革开放以后,纺织行业首次举行的大型国际展,它不仅使我们近距离的看到了国际先进的纺织机械,体会国际纺织先进水平与我们之间的差距,还使我们感到通过举办这种大型国际专

业展,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充分进行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开阔思路,还可以结成贸易伙伴,开展贸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随后几年,纺织行业的各类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纷纷开始举办。

22、1989年12月2日,中国首届最佳时装模特表演艺术大赛在广州落下帷幕。

1989年,中国首届最佳时装模特表演艺术大赛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叶继红夺冠,并评选出了十佳模特。当时正在珠江开会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带领十几个部长前来参观了比赛。这让欠赛成为中国模特发展史上第一次公开的实际意义上的全国性模特大赛,是国第一次具有权威性的大规模时装模特比赛。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正在奔向小康的中国社会已开始追求时尚、流行。

23、1991年12月21日,国务院纺织机械引进和国产化领导小组成立,开始了两机项目的技术引进国产化工作。

90年代初,我国纺织品一度大量积压,全行业进行限产压库,同时开展了技术改造工作。重点定在提高纱、布质量,迅速提高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国产化水平。朱基副总理在1991年11月1日听取纺织工业部技术进步工作汇报时说:“现在的纺织设备不行,我再次讲,纺织工业部要把纺织机械制造工业摆在突出的地位来抓。要成立一个联合机构搞这项工作。把有关的工厂、部门、科研系统都吸收在一起。请经贸部、机电部、航空航天部、科委、中国银行等参加。”12月21日,国务院生产办副主任扬昌基同志宣布国务院纺织机械引进和国产化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在领导小组领导下,以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为重点开展技术引进国产化、技贸结合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1992年,先后有德国赐来福公司、日本津田驹公司、丰田公司、瑞士苏尔寿公司、意大利萨维奥公司等与申方企业签订了转让设计制造技术合同。

两机项目实施技贸结合,搞技术引进国产化,为我国加快提高纺织机械设计制造水平打开了一条路。1997年我国纺织机械出口只有1.49亿美元,2007年出口已达15.28亿美元,增长了九倍多。

24、1992年上海第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等挂牌上市。

1990年12月19日,1991年7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开业。纺织行业也开始利用资本市场的尝试。1991年1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组建上海第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合纺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翌年,先后正式挂牌,并发行股票,为纺织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迈出了第一步。企业上市融资,成为纺织放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截止2007年末,我国A股上市的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达87家(扣除主业转型的公司)。

25、1992年11月3日,重庆市中极人民法院正式宣告重庆针织总厂破产。

重庆针织总厂始建于1950年,曾经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国有针织企业,拥有4000多万元资产,近3000名职工,在全国十大针织联合企业中排名第三。该厂历史上有过辉煌的岁月,也曾经为国家建设和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该厂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应变能力日益减弱。当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重庆针织总厂也就暴露了机制、体制痼疾,管理混乱、市场竞争不力等致命弱点。从1986年起连年亏损,债台高筑。到1992年申请破产时亏损已达2000多万元,负债8000多万元,负债率高达191%,被迫走上了破产的道路。

重庆针织厂的破产,是国有企业改革第二步的标志性事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企再次松绑,国企改革深入产权制度,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通过明晰产权和实施关停并转,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开始理顺,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从1995年起,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工作出现了高潮,1996年,全国破产试点城市扩展到56个,1997年达到111个城市。2000年,企业破产工作基本全面推开。

26、1993年5月15日,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世界著名服装大师瓦伦蒂诺、吉安弗兰科,费雷和皮尔・卡丹。

1998年5月14日,第一届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CHIC)由经贸部和纺织工业部批准在北京开幕。主席在CHIC开幕的第二天,就在中南海接见世界著名服装大师瓦伦蒂诺、吉安弗兰科・费雷和皮尔・卡丹等,这是建国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接见国际服装界人士。在这届集国际上吏易模式、服饰文化模式、引导模式三位一体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服装博览会上,三位世界大师展示力作,倾倒观众。已经有500年历史的天坛祈年殿第一次被灯光打亮,“世纪风”大型服装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东方与西方,历史与今天,时空跨度大,文化反差强,令中外观众震撼。

主席接见三位服装大师,表明纺织服装业在产业界中的地位,设计在纺织服装业中的地位,充分得到我国领导人的认可。

27、1996年,杉杉集团花百万元高薪聘请设计师。

90年代,服装工业快速发展,1996年服装产量已经超过百亿件。设计、时尚、品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1996年4月,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时任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的杜钰洲在会上提出了名师工程。下半年,杉杉集团在全国的一些报纸上以百万元重金向全国招聘优秀的设计师,并成功地聘到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设计师张肇庆和王新元,全资设立北京杉杉法涵诗时装有限公司。为两位设计师提供了300万元/人,年的设计经费,被业人士认为“杉杉为他们设立的设计总部,投入的设计资金都堪与国际大企业媲美。”

杉杉此举在产业界掀起波澜,一些名企纷纷响应,一批时装设计师涌现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时尚设计氛围,推动了国时装设计的价值与设计师价值的提升。

28、1997年11月1日,朱基副总理在上海召开三省一市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会议,提出当前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把亏损严重的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突破口。

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情况愈来愈突出,全国工业国有企业处在极为困难的时期。仅纺织行业国有企业1996年亏损额达106亿元,全行业处在危机之中。1997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朱基副总理在上海进行调研,并于11月1日召开了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三省一市负责同志的座谈会。他在会上指出,“当前,国有企业再不改革后果非常严重。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找一个突破口。这就是纺织行业。因为国有企业当中最困难的行业是纺织行业,如果能把纺织行业的改革和脱困解决好的话,中国国有企业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次上海座谈会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后不久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国务院领导的亲自关怀下,纺织行业开始了三年压缩淘汰1000万落后棉纺纱锭,分流1211万职工,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的攻坚战、并且全面启动了中国纺织工业的战略大调整,使中国纺织工业朝着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扩大市场、加速出口、实现全面进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9、2001年2月19日,撤销国家纺织工业局,纺织产业协会全面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舞台。

按照加强综合管理,取消专业管理的改革思路,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前,国务院_提出关于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经全国人大通过,决定撤销国家纺织工业局等九个专业管理局,组建行业协会。

这次机构改革,标志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行业一直沿续52年的专业部门管理结束,原来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专业管理体系也不复存在,而1998年建立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进行改建,并且组织起已经建立的各专业协会、综合性协会及相关事业单位,形成一个部级纺织协会体系,全面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这个部级产业协会体系以服务为宗旨,构建纺织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代言人。随着这次改革,地方各区域纺织行业组织不断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纺织行业协会组织逐步形成网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逐步开始发挥作用。

30、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政要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承认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现实性,决心全方位融入这一必然走向全球化的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也表明中国准备好了将在经济体制和机制上同世界接轨,接受世界市场经济制度的共同规则和竞争政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纺织工业关系重大。从1948年缔结的“关贸总协定”到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直把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列为重要议题。早在1973年,各主要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和出口国就在“关贸总协定”的范围内达成《多种纤维协定》。1993年12月,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从1995年1月1日起生效,与“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之日同步。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深受配额限制之苦的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大大得益。先是赶上“分阶段取消配额”的最后三年,在2002年-2004年间得以初步释放能量(出口能量);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三年中增长83%,2004年达到974亿美元,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后(虽然对美国、欧盟仍有过渡期),又得到新一轮大发展。2007年出口达到175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80%,比2001年的533亿美元增长2.3倍,平均年增长22%。

31、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开展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内容的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

计划经济年代的纺织工业,主要靠计划布点发展,绝大部分企业都在城市里。改革开放以后,以县、镇区域经济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快速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特色集群逐步形成,发展壮大,成为全国纺织经济的重要基础。但是集群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尽管有些集群很不错,但总体上讲,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区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了提升集群地区产业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战略性地进行了纺织产业集群的试点工作。2002年12月24日,命名了19个县(市)、19个镇为试点地区,得到了集群地区的热烈响应。6年来,试点地区扩大到了14s个(67个县(市)、78个镇),这些地区共有17万户纺织企业,800万职工(基本是农民工),纺织经济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以上。

纺织产业集群地区是中国纺织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生产地,通过试点方式将集群地区组织起来。从服务的角度,进行引领、指导、协调、帮助,对摸清行业脉搏,反映行业情况,完善产业政策。促进行业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32、2004年8月19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上海长宁区合作建立的上海时尚园正式开园。

在上海经济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上海长宁区人民政府利用原上海汽车集团离合器厂闲置厂房,建立起时尚产业园区。这个园区主要是利用上海优越的都市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国际商务资源,以设计师为核心创造先进生活文化和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原创品牌和都市时尚产业发展。上海时尚园围绕“原创品牌孵化、生活文化创新、职业技术培训和时尚信息”四大功能建设,一期工程7800平方米,已有包括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电脑动漫设计、工业品设计、成衣设计、面料设计、形象设计和时尚传媒、职业技术培训、知名品牌公司等几十家机构入园。

上海时尚园开园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李长春、俞正声、陈至立以及五十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先后参观视察、指导。在都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尚创意产业日益成为各地争相发展的时候,上海时尚园给大家很好的启发和借鉴。

33、2005年5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推广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在纺织行业推广试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外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格外被国外关注。由于我国纺织行业企业众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程度不一,国家又没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标准,许多纺织企业常受国外厂商重复验了之苦,因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下,把加强纺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当做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2005年5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160多家纺织骨干企业发出倡议,在全行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并积极推广执行《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

纺织行业是全国各产业中最早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行业。《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在制订过程中,得到国家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有关领导、专家的支持,成为全国第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纺织行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不仅提升了行业的内在竞争力,而且为国家在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4、2006年4月,杜钰洲会长提出纺织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必须提高科学技术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纺织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在

2006年1月全国纺织行业工作会议上总结“十五”纺织工业发展时说,“十五”期间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最快、步于最大的五年,是中国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步伐最大的五年,是中国纺织行业质量效益提升最快的五年,是中国纺织行业市场活力发挥最充分的五年,也是中国纺织行业融入全球化倍受国际关注的五年。同时指出,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十五”期间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运行实践,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纺织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集中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自主品牌的实力薄弱……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提,无论从外部条件,还是内部问题来分析,其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快把纺织经济切实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

当年4月在2005~2006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会上,杜钰洲会长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依靠科学技术、依靠品牌、依靠职工的素质上来。提高科学技术对我们行业持续高速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自主品牌对中国纺织行业持续高速增长的贡献率。

两个贡献率的提出,得到全行业的认可,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35、2007年1月19日,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成立。

2007年初,来自全国各地50多家知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代表汇集广州,成立了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5篇

区域结构仍未改观

我国纺织产业约80%的企业集中布局在沿海省市、8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在东部地区实现,而原材料和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广大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生产要素与生产能力配置较不合理的局面。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各项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涨以及环境压力的加大,中西部地区临近原材料产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日渐突出。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尤其农村市场的逐渐开拓,内需市场将成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加快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建立面向广大中西部市场的营销渠道和网络,是纺织产业开拓内需市场,保证产业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从纺织产业的投资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东部地区,并呈现出加快趋势。2008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产业投资增速整体放缓,东部地区投资下滑明显并出现负增长,2008年为-5%,2009年1~月为-1.41%,但中西部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08年为24.2%,2009年1-5月为20.57%。但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比重来看,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虽然取得了较快提升,从2005年的24.5%提高到2009年1~5月的36.91%,东部地区尤其最为集中的五省所占比重下降趋势明显,从2005年的65.1%下降到2009年1~5月的49.32%。整体来看,东部地区仍占60%以上。

从纺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也呈现出高于东部地区的势头。从2005年至今,中西部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加快趋势明显,2008年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24.92%,而东部地区下降到12.72%。今年1-5月,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仍保持了15.6%的增长速度,而东部地区下降至4.11%。但从纺织工业总产值的地区比重来看,尤其集中在经济最发达的东部五省的情况依然突出。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05年的87.8%到今年1-5月的85.27%,只是略有下降,而且东部五省一直保持了全行业77%以上的比重;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比重仅由2005年的12.2%提高到2009年1-5月的14.73%,略有提升。

因此,近年来,尤其2008年以来,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呈现加速趋势,但我国纺织产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度集中于东部地区的总体格局尚未改观。

加快推动纺织产业转移

今年4月国家颁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在三年调整振兴中要优化纺织产业布局,将中西部纺织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0%左右。要实现纺织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目标,必须根据我国各地区发展纺织业的优势特点,制定东中西纺织产业发展战略、引导纺织企业向中西部转移,逐步形成纺织产业合理的区域分工,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达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

提升东部地区纺织企业技术与品牌整体水平,促进一般加工能力向外转移。纺织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早的行业之一,在东部沿海省市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但从国际纺织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分配情况来看,我国纺织企业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技术环节与品牌营销渠道控制力方面欠缺严重,只有极少数企业在技术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当。东部沿海纺织业应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加大技术与品牌投入力度,发挥技术、人才、营销渠道的优势,以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为目标,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自主品牌产品,在国际形势的压力和内需市场开拓的推动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达到产品升级目的。因此,在当前国际市场低迷、加大开拓国内市场的形势下,东部沿海地区应该通过结构调整达到优化提升的目的,将一般加工能力释放出去,形成向中西部转移的动力。

加快中部纺织品服装加工基地与园区建设。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压力空前加大。面对国际市场剧烈动荡,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随之改变,优势企业开始调整经营战略,加快出口转内销的比例。沿海贴牌加工型企业出口转内销的需求必然导致加工基地向内陆地区转移,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镇化建设快、产业基础良好的中部地区具备承接这种转移的条件。在东部企业向中部转移的过程中,中部地区要立足本地产业发展特点,有选择的引进企业,建立纺织工业园区以推动企业合理集中,逐步形成具有根植性和竞争力的纺织产业集群。目前来看,江西和安徽服装行业发展迅速,河南省棉纺加工业在全国的地位较快提升,湖北和湖南省在麻纺业发展中优势突出,可以优先考虑在这些地区建设纺织加工基地。

分类别、有步骤地建立西部原料生产基地。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具有纺织天然纤维原料和石油等资源的明显优势,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纺织工业原料加工基地,是纺织服装行业原料指向性的内在要求。当前,应突出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特点,分类别、有重点地推动原料基地建设,为东中部纺织品服装生产提供初加工原料或半成品。可以先选择优势原料产区作为建设纺织原料生产基地的试点,逐步推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格局。内蒙古羊毛产区,新疆棉花产区,广西、四川和云南的蚕丝产区等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具备进一步扩建成原料基地的条件。

推进跨区域产业链的构建。纺织产业链是一个涵盖研发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营销服务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复合产业链。目前,纺织产业链的各环节在我国不同地区都可以找到,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跨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配套协作发展还较为滞后,不利于我国纺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当前,以国家为地域单元,根据地区资源特点、构建跨区域产业链,是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积极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过程中,要加强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衔接,逐步形成东中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6篇

提升竞争文化先行

“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先进文化发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有效开展工作的途径。积极推进纺织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纺织经济发展文化内涵的基础。企业文化虽然由于发展历史、地域、产品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其背后都是以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为基础的,这是我们的根基和未来发展的立身之本。”中纺政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慧兰表示。

对此,刘慧兰指出,纺织企业文化建设要运用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突出民族特点和民族风范,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品牌,使纺织物资财富的生产和交换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展示中国的文化风格,而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纺织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思想政治工作大有作为。

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生产力,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而这些工作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的思想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施加影响,引导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只有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形成企业团结的凝聚力、抗击风险的战斗力和创新发展的竞争力,这是企业文化的‘软实力’的核心,也是最关键。”刘慧兰强调,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只有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关心职工个人发展,改善员工生活环境、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充分调动经营者、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和职工共同得到发展;全力营造融洽的劳资关系,着力平衡劳动关系各方的利益,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广大职工不仅成为创建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是推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六年努力坚定执着

“今年是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的第六年了,我们已选出了60个企业,可以说,这些都是我们行业的品牌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到目前为止,这60个企业,不管是经营还是发展效益,在抗危机风险中,都是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行业引领作用,为促进和带动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就是品牌文化的力量。”刘慧兰笑着说:“企业因品牌而兴,品牌因文化而不衰。我们进行品牌文化推介的目的,就在于此。可以说,我们这条路走的是很正确的。”

据了解,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自2005年开展以来,已在全行业推介了波司登、阳光等50个纺织服装知名企业的品牌文化,为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企业软实力,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纺织强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2010波司登・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评选结果已经揭晓,它们分别是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圣迪奥时装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可以说,这十家企业,不仅是新时期下行业发展的领头羊,也是品牌文化建设最为突出的代表。

届时,全国纺织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中纺政研会17次年会、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大会将于9月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将亲临会场,并做主旨发言。会上将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纺织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和政研会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为“十二五”纺织行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打下思想基础。会议还将对“十一五”以来做出突出成绩的“全国纺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纺织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进行表彰,并评选表彰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研究成果。

创新脚步依旧铿锵

“这次会议以后,我们将对六年来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进行一次系统总结,对获得过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称号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追踪和考察,总结、提升一批品牌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争取在新的基础上推进行业品牌文化建设,对此,我们有可能要在明年筹划一次大型论坛,邀请60名获奖企业参加,在行业内掀起一次企业文化风潮。”刘慧兰指出,大力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持续推进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影响力和辐射力,是我们坚定不移的责任和义务。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效应;集聚度;区位商;纺织产业空间结构;产业链;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有三大理论支柱,即经济增长极理论、园区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研究的焦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 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彼此相关联的公司、政府、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2]。从本质上讲,产业集群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的,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因此,利用产业集群重构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空间结构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看,集群是在相关产业链环节上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空间集聚现象。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联系与合作,进而形成企业网络。 与市场交易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相比较,在空间上接近的企业或机构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和协调的交易关系。 首先,产业集群延伸了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研发、试验、评估、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都进行了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相关资源能够在集群内部进行合理分配,这有利于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生产经营信息能够快速及时地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以交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有效与合理。 最后,集群效应推动了集群内部各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同一类型或同一种产品的相关企业聚集在特定地区内,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二、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日趋增多,且研究成果展现出诸多有益见解。 国外学者 Morosini认为,企业与集群内各种公共机构平台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了集体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集群企业共享散布在集群中的关键技术和商业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集群企业间的技术转移[3]。 MolinaMorales等对西班牙传统制造业集群内 288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但是各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网络关系,这些独特的网络关系使得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这些差异性可以解释各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同[4]。 Omokazu等对日本的三个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并验证了三种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与大学、跨产业经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效应[5]。

Kanda和 Deshmukh的研究表明,协调好集群企业的供应链资源能够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所处区域的竞争力[6]。 Sirmon和 Hitt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会选择一系列资源来支持其经营活动,当企业所选择的资源与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行业领先位置[7]。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应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了两个市场,国内市场约占 80%,国际市场约占 20%。 一些纺织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从加工贸易、OEM贸易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结构[8]。 顾志群等从核心技术、集群文化与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对集群绩效进行了衡量,并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评价指标予以量化,由此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9]。

罗国勋等分别从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对依托企业集团的小企业集群、中卫型小企业集群、空间集聚小企业集群、市场型小企业集群和网络式小企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分析论述[10]。 卞继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绩效棱柱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并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11]。 宁军明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绩效和促进集群发展,除了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集群结构与改善治理质量[12]。 姜鑫和罗佳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三方面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每一产业集群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发展欠佳[13]。 吴义杰、何健指出,在产业集群的衰退期,某些关键因素的改变导致了集群的衰亡,因此在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必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市场空间[14]。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最紧迫而重要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15 16]。 黄建康和蒋伏心认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王娇俐等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18]。 蔡绍洪和陆琳认为,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19]。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从主观方面对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研究,但对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及定量方法应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状进行描述;其次,运用区位商法对全国各地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量化,对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排序;最后,对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加以比较,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 现状分析

在中国加入 WTO之后,纺织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 由于集群产业比单个公司竞争更为有效,因此加强对纺织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这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产业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具有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种植到产品加工,纺织业每个环节的比较优势都很明显。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集中分布在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广东这五个省份,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特点。 根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的统计,山东省诸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男装名城”,山东省王台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镇”,江苏省金坛市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和“第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等等。 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纺织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和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的生产规模在趋于稳定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新的产业定位:一方面加快产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加速向内陆梯度的转移,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形成了一些纺织产业相对聚集地,其中有些还是起点较高的纺织产业集群区域[20]。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 1所示。

图 1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图

在实现纺织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西部有些省份的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已见雏形。 比如,西安现代纺织 产 业 园 于2009 年 4 月被批准设立,它是以承接西安地区纺织企业外迁改造为依托,以全省纺织产业链企业入园提升为基础,以吸引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的专业化、新型综合产业园区。 2010年 11月,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第十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中被新授予的五个基地之一,也是全国 28个纺织产业基地中唯一一个在西部地区的基地。 在国务院最近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被首次列入重点建设项目[21]。 纺织工业是陕西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发展相对快速的产业,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政府规划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大量东部沿海纺织类企业也面临着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 由此可见,新型产业园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可谓是“顺势之举”。

与此同时,建设中的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日本伊藤忠公司、正邦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集团区域总部中心)、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家纺产业项目)等四户重点招商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四个项目总投资达 6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 1 8万个,建成后年产值可达 200亿元。 另外,国内著名企业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也有投资意向。 延长的纺织工业园产业链为加快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在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快了在纺织服装产业后加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贸流通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大、提升合作领域和层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设计加工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极大地带动了咸阳纺织企业做大做强。

自 2002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开始试点后,纺织业工业总产值从 2001年的 9626亿元增加到 2010年的 40839 16亿元。 2011年 1月至 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10 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0 6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 7%,较上半年提高了 0 1个百分点[22]。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41%和 27 5%(高于东部 10 3%的增速);中部和西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27 8%和 25 9%(高于东部 16 6%的增速)。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整体布局将继续西进。 预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将基本形成发挥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区域优势的产业布局体系,纺织业经济总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到 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将由 2010年的 17%提高到 28%[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使区域纺织业的外部经济规模和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带动集群内外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和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纺织业发达省份的成功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研究方法

在区域层面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中,识别产业集群的方法主要有波特案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法。 波特案例分析法需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限制了客观性数据的收集;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基于以往资料和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它在反映产业的动态变化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区位商法是西方国家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是辨认产业集群的常用工具,用区位商法计算的集群集聚度能够反映区域主要产业特性,而且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计算方便。 因此,本文采用区位商法,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实证分析。

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区位商法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判别方法,其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一般来讲,LQ =(Eij/ Ei) /(Ekj/ Ek),其中 Eij指 i地区产业 j的工业产值,Ei指 i地区工业总产值,Eki国家 k产业 j的工业产值,Ek指国家 k的工业总产值。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明确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 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就越高。 当某一产业的 LQ值大于 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某产业的 LQ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也就越强。

四、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2010年至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并选取了全国 31个省市行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同时,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业在江浙一带、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几大区域,特别是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这 8个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带,产业集群内的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区位商(尤其是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在识别中国产业集群现象方面是合理和可行的,且检验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这说明在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方面,经济发达程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说明,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是判别中国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区域纺织业工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这对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的集群集聚度仍然不够,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在自身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吸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部与东部产业集群的过渡与衔接。

(一) 搭建产业平台,科学引导产业聚集

作为政策措施的制定者,政府应在产业发展方面尽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地方政府应以现有的以及新兴的纺织产业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关的计划与措施,实现东西部纺织产业集群的良好衔接,科学引导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聚集,增强集群内部企业总体生产能力,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政府在对待纺织产业集群园区建设方面要区别对待,尤其应对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在资金、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聚集度

各个地区应当根据掌控的资源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产业集群来提高纺织产业发展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在遵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升级的规律基础上,把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调整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从单一的行业模式向产业集群的过渡。

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比较成熟的地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的水平,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品牌,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品牌贡献率;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强的、附加值高的纺织产业,地方政府要对东部地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纺织产业转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鼓励与支持。 在中部地区,已建立纺织工业园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的地区要引进大批纺织企业入驻,积极发展县域、镇域的特色纺织经济,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基地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培育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同类及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向基地或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 在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能源等优势,在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实行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工作,积极发展棉纺、毛纺、丝绸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力争赶超中东部地区。

(三) 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8篇

当前,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减弱,我国纺织行业经济形势面临严重挑战。此刻,“坚定信心,共渡难关,努力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平稳发展”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相信众志成城之下,必将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保赢利”。

此刻,回顾和总结10年来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成就,旨在提振信心,为行业加油、为企业助威。随着民营经济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民营党建工作事关强国战斗力,已成为新时期纺织强国建设的新课题。倾听行业的心声、学习先进的经验,让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用实际行动迎接十,用创新谱写新的辉煌。

“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成功应对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是团结和带领全行业广大职工奋力建设纺织强国的力量源泉;是全面推进和实施《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近日,在全国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王天凯强调,在全行业加强民营经济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纺织行业和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崭新的工作领域。

党建提升企业软实力

新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务工者,他们与父辈不同,不仅文化程度高、社会见识面广,对务工的需求也高,如何留下他们、团结他们,解决“用工荒”问题;新的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如何留住人,激励人,促进劳资关系融洽;民营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继续保持企业的存在、发展、壮大……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企业面前。

而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减弱,纺织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特别是今年,纺织经济形势面临着严重挑战,企业生产增速全面下降、内销明显放缓、出口形势严峻、投资增速趋缓、企业效益下滑……逆境中,如何凝聚民企力量,在困境中突围,如何释放行业97%民营企业的活力,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纺织强国,这个难题也一直困扰着整个纺织行业。

“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找不到发展机遇,二是找不到好的人才,三是人心不齐。但是,在民营企业中加强党建可以弥补这三大缺陷。”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指出,党的方针政策是最大机遇,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企业可以少走弯路;民营企业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党组织是企业的人才库,党员干部最可靠;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党组织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可以有效化解内部摩擦和矛盾;所以搞好党建是企业的内在需要和根本保证。

对此,王天凯表示:“纺织民营企业面临着发展路径的抉择,制度、技术和市场的创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保持企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纺织民营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在推动转型、培养人才,促进创新,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资源,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把党的建设活力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

和谐发展奠定强国基石

目前,我国纺织民营企业总数已达几十万户,从业人员近2000万人,党员和党组织已达相当规模,全行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党组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如今,纺织民营企业的职工已占纺织工人阶级队伍中的绝大多数,随着纺织民营企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批新社会阶层人士,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纺织民营党建工作,探索民企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任重道远。

实践证明,在围绕企业科学决策,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党员、职工的意见向企业建言献策,党组织发挥了的参与作用;围绕企业和谐发展,充分利用党组织联系、宣传、组织、团结职工和领导工会、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优势,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党组织发挥了的凝聚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积极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些先进,已在企业蔚然成风。孚日集团党委实施把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骨干;把党员推荐进经营管理层、推荐进党务工作队伍的“双培双推”工程,目前,管理人员中40%以上是党员;技术能手、生产标杆、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中60%以上是党员,通过他们把企业员工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发展。类似孚日集团的做法,已成为各地纺织民营企业的共识。

因此,大力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全行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迫切需要。更是民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纺织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根本动力。

把党的政治优势转为企业发展优势

近年来,纺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提高,在规范中加强,涌现了一批全国和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次会议命名表彰的全国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十佳示范企业就是这些先进单位的代表,特别是红豆集团创造的坚持“一核心三优势”和“六大创新举措”,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的成功经验,总结的“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的“红豆党建工作法”,推出的全国民营企业第一部党建工作标准,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完美融合,推动了企业的科学发展,探索了一条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民企党建新路,得到了中央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纺织企业工作总结第9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效应;集聚度;区位商;纺织产业空间结构;产业链;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有三大理论支柱,即经济增长极理论、园区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研究的焦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 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彼此相关联的公司、政府、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2]。从本质上讲,产业集群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的,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因此,利用产业集群重构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空间结构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看,集群是在相关产业链环节上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空间集聚现象。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联系与合作,进而形成企业网络。 与市场交易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相比较,在空间上接近的企业或机构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和协调的交易关系。 首先,产业集群延伸了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研发、试验、评估、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都进行了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相关资源能够在集群内部进行合理分配,这有利于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生产经营信息能够快速及时地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以交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有效与合理。 最后,集群效应推动了集群内部各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同一类型或同一种产品的相关企业聚集在特定地区内,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二、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日趋增多,且研究成果展现出诸多有益见解。 国外学者 morosini认为,企业与集群内各种公共机构平台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了集体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集群企业共享散布在集群中的关键技术和商业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集群企业间的技术转移[3]。 molinamorales等对西班牙传统制造业集群内 288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但是各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网络关系,这些独特的网络关系使得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这些差异性可以解释各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同[4]。 omokazu等对日本的三个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并验证了三种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与大学、跨产业经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效应[5]。

kanda和 deshmukh的研究表明,协调好集群企业的供应链资源能够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所处区域的竞争力[6]。 sirmon和 hitt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会选择一系列资源来支持其经营活动,当企业所选择的资源与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行业领先位置[7]。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应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了两个市场,国内市场约占 80%,国际市场约占 20%。 一些纺织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从加工贸易、oem贸易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结构[8]。 顾志群等从核心技术、集群文化与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对集群绩效进行了衡量,并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评价指标予以量化,由此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9]。

罗国勋等分别从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对依托企业集团的小企业集群、中卫型小企业集群、空间集聚小企业集群、市场型小企业集群和网络式小企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分析论述[10]。 卞继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绩效棱柱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并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11]。 宁军明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绩效和促进集群发展,除了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集群结构与改善治理质量[12]。 姜鑫和罗佳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三方面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每一产业集群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发展欠佳[13]。 吴义杰、何健指出,在产业集群的衰退期,某些关键因素的改变导致了集群的衰亡,因此在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必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市场空间[14]。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最紧迫而重要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15 16]。 黄建康和蒋伏心认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王娇俐等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18]。 蔡绍洪和陆琳认为,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19]。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从主观方面对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研究,但对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及定量方法应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状进行描述;其次,运用区位商法对全国各地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量化,对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排序;最后,对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加以比较,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 现状分析

在中国加入 wto之后,纺织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 由于集群产业比单个公司竞争更为有效,因此加强对纺织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这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产业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具有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种植到产品加工,纺织业每个环节的比较优势都很明显。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集中分布在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广东这五个省份,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特点。 根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的统计,山东省诸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男装名城”,山东省王台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镇”,江苏省金坛市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和“第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等等。 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纺织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和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的生产规模在趋于稳定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新的产业定位:一方面加快产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加速向内陆梯度的转移,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形成了一些纺织产业相对聚集地,其中有些还是起点较高的纺织产业集群区域[20]。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 1所示。

图 1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图

在实现纺织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西部有些省份的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已见雏形。 比如,西安现代纺织 产 业 园 于2009 年 4 月被批准设立,它是以承接西安地区纺织企业外迁改造为依托,以全省纺织产业链企业入园提升为基础,以吸引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的专业化、新型综合产业园区。 2010年 11月,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第十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中被新授予的五个基地之一,也是全国 28个纺织产业基地中唯一一个在西部地区的基地。 在国务院最近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被首次列入重点建设项目[21]。 纺织工业是陕西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发展相对快速的产业,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政府规划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大量东部沿海纺织类企业也面临着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 由此可见,新型产业园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可谓是“顺势之举”。

与此同时,建设中的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日本伊藤忠公司、正邦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集团区域总部中心)、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家纺产业项目)等四户重点招商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四个项目总投资达 6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 1 8万个,建成后年产值可达 200亿元。 另外,国内著名企业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也有投资意向。 延长的纺织工业园产业链为加快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在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快了在纺织服装产业后加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贸流通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大、提升合作领域和层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设计加工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极大地带动了咸阳纺织企业做大做强。

自 2002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开始试点后,纺织业工业总产值从 2001年的 9626亿元增加到 2010年的 40839 16亿元。 2011年 1月至 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10 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0 6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 7%,较上半年提高了 0 1个百分点[22]。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41%和 27 5%(高于东部 10 3%的增速);中部和西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27 8%和 25 9%(高于东部 16 6%的增速)。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整体布局将继续西进。 预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将基本形成发挥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区域优势的产业布局体系,纺织业经济总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到 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将由 2010年的 17%提高到 28%[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使区域纺织业的外部经济规模和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带动集群内外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和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纺织业发达省份的成功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研究方法

在区域层面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中,识别产业集群的方法主要有波特案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法。 波特案例分析法需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限制了客观性数据的收集;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基于以往资料和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它在反映产业的动态变化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区位商法是西方国家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是辨认产业集群的常用工具,用区位商法计算的集群集聚度能够反映区域主要产业特性,而且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计算方便。 因此,本文采用区位商法,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实证分析。

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区位商法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判别方法,其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一般来讲,lq =(eij/ ei) /(ekj/ ek),其中 eij指 i地区产业 j的工业产值,ei指 i地区工业总产值,eki国家 k产业 j的工业产值,ek指国家 k的工业总产值。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明确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 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就越高。 当某一产业的 lq值大于 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某产业的 lq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也就越强。

四、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2010年至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并选取了全国 31个省市行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同时,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业在江浙一带、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几大区域,特别是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这 8个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带,产业集群内的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区位商(尤其是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在识别中国产业集群现象方面是合理和可行的,且检验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这说明在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方面,经济发达程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说明,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是判别中国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区域纺织业工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这对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的集群集聚度仍然不够,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在自身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吸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部与东部产业集群的过渡与衔接。

(一) 搭建产业平台,科学引导产业聚集

作为政策措施的制定者,政府应在产业发展方面尽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地方政府应以现有的以及新兴的纺织产业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关的计划与措施,实现东西部纺织产业集群的良好衔接,科学引导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聚集,增强集群内部企业总体生产能力,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政府在对待纺织产业集群园区建设方面要区别对待,尤其应对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在资金、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聚集度

各个地区应当根据掌控的资源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产业集群来提高纺织产业发展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在遵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升级的规律基础上,把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调整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从单一的行业模式向产业集群的过渡。

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比较成熟的地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的水平,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品牌,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品牌贡献率;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强的、附加值高的纺织产业,地方政府要对东部地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纺织产业转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鼓励与支持。 在中部地区,已建立纺织工业园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的地区要引进大批纺织企业入驻,积极发展县域、镇域的特色纺织经济,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基地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培育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同类及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向基地或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 在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能源等优势,在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实行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工作,积极发展棉纺、毛纺、丝绸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力争赶超中东部地区。

(三) 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