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低碳出行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1 16:50:38

低碳出行的意义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障碍;对策

在人类活动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居住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的条件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也出现了让人担忧的变化,其中气候的变化就是让人最担忧的一种恶性变化。当前气候的变化,给人类社会正常的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威胁,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使人类避免由于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带来的严重威胁,世界各国都积极参加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会议并签署相关的承诺。目前最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的到2020年实现各国的减排目标。对于我国而言,目前正在大范围的实施二氧化碳减排和降低温室效应的对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对我们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是低碳建筑概念被提出并被付诸行动的主要动力。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低碳建筑的发展在我国还存在许多障碍因素,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进而促进低碳建筑在我国大范围的应用并推广,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降低气候变暖对我们带来的威胁而做出一定贡献。

一、低碳建筑的涵义

低碳,顾名思义是指含碳量较低的物质。在科学界,低碳所指的是那些含碳量较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低碳建筑则是低碳技术与建筑工艺结合之后产生的新词汇,对于低碳建筑,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释义。当前,在我国对于低碳建筑的定义主要是认为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和目标基本一致,但是二者的切入点、侧重点和技术方向都有所不同,低碳建筑主要是为了响应节能减排,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主题。我国的低碳建筑要求在整个建筑建设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制造建筑材料、设备,建筑的施工和建筑物的使用过程尽量少的使用化石原料,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思考,从建筑生命周期出发提出低碳建筑的涵义为:低碳建筑是一类要求建筑产品从设计到建造全过程,充分贯彻利用清洁能源的思想,用以解决整个建筑自身的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同时,建筑内产生的废弃物也要参与到建筑的资源能源循环过程,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低碳建筑发展的障碍因素

目前,低碳建筑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在我国,低碳建筑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要想大面积的推广低碳建筑,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相关从业者付出艰辛的努力。依据当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状况分析,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社会参与意识问题

低碳建筑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意识先行。这需要我们建筑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对低碳建筑有一个好的认识,能够深刻理解发展低碳建筑的意义。然而,现阶段低碳建筑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并未在社会上进行良好的推广与普及,社会人士对低碳建筑还没有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社会公众心理对低碳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识,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并没有改变原有的高消耗高能耗的方式,阻碍了低碳建筑在我国的推广。

(二)政策与机制问题

当期,低碳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刚刚步入正轨,国家在政策与机制方面,对低碳建筑还未有很好的涉及。目前,各地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油少、气少、煤多导致能源消耗过度依赖煤的多污染的局面,而对于低碳建筑的发展,政府并未制定有关政策,对一些建筑能源消耗量大的单位也并没有采取强制性的减排措施,更缺少低碳建筑的激励性政策,导致许多企业不愿主动降耗来减少碳排放,也导致低碳建筑在我国并没有能够取得足够的政策支持。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和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三)低碳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工程,在其中广泛的应用低碳理念,需要有较强的低碳技术做支撑,但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还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技术能力水平有限,发展低碳建筑所需的低碳技术较低,使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制约。虽然发达国家早已进行了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他们担心再向我国提供低碳技术之后,会影响他们的技术的竞争力,因此,低碳技术一直对我国都是封锁状态。低碳技术的缺失,是阻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核心因素。

三、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

为了促进低碳建筑在我国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积极减少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笔者结合相关调研及自身思考分析,提出如下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

(一)发展低碳建筑,须意识先行和全社会参与

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发挥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面的作用,提高他们的低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及控制环境污染等需要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因此,政府应加强气候变化的危害教育和发展低碳建筑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与机制

政府应积极研究低碳建筑发展的趋势和优势,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和机制,鼓励低碳建筑的建设,从行政方式、审批环节等方面促进低碳建筑的尽快建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认识,使人们都能积极响应低碳建筑的建设,进而促进低碳建筑的建设和推广。

(三)投入资金、物力和人力进行低碳技术科研攻关

在发展低碳建筑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低碳技术,其他都属于纸上谈兵。因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积极的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进行低碳技术的科研攻关,对低碳建筑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形成完整的技术链,保证低碳建筑在我国能够持续建设和发展。

总结: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积极研究低碳技术,大力推广低碳建筑的建设与应用,其意义重大。在当前低碳概念已经开始受到人们重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的发展低碳建筑,在我国形成良好的低碳意识,促进我国环境气候的改善,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柳云状.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曹小琳,柳云状.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03:115-117.

[3]刘翠翠.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11.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时代 大学生公民意识 培养教育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发展“零碳经济”。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如何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以成为2010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除了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外,民众的低碳意识显得愈加重要。事实上,我国政府早就看到了民众低碳意识的重要性。在2007年召开的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总书记就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在高校大学生中倡导和树立“低碳”的公民意识,是事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意义影响重大而深远。

一、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几乎涉及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如民主、平等、自由、自主、公德等观念,其核心是权利和义务观念。它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目的在于培养爱国心、公德心和主体责权意识。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应该具备普通公民具备的公民意识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寄予厚望,使其有别于其他群体。低碳经济时代,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让每个人都争做低碳的宣传者、实践者,用实际行动为整个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让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讲,低碳经济时代增强公民意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必须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提高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公民意识。当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在低碳经济时代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才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才会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才能尽快地吸收关于低碳方面的各种信息、,提高相关技能,才能完成自身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和发展。

2.从民族国家发展的高度讲,低碳经济时代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产生于一定社会存在的思想意识必然会对这一社会存在产生各种影响,即一种社会存在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以支持。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大学生更需要加强“低碳”的公民意识,从而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关注社会实事,有一定的平等、民主、市场、环保等意识,但总体上说,由于我国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法制教育的误区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1)大学生基本知识水平较高,行为意识水平较低。大学生在人文、科技、法律、艺术等基本知识方面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但是在公德践行水平较低,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2)大学生权利意识较强,义务意识较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矛盾体,很多学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能正确理解,总希望得到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利,不希望别人对自己进行约束与管理,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责任很少考虑。(3)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国家意识较弱。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能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利益要求,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有爱国意识,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大学生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大学生的行为意识、义务意识、国家意识的薄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高校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更需要构建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教育的体系。

三、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体系的建构

大学生的低碳意识不会天生或自然而然地形成,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应该从思想、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各方面进行体系的建构。

1.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是对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第一课堂,“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两课”教学中应该突出低碳经济时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注重大学生低碳意识的培养和低碳素质的提高,并且应该渗透到其他学科中。

2.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党员教育相结合。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锋队,将低碳意识培养渗透到党员的思想教育、民主生活会中,由党员带动周围的同学,让学生党员的一言一行对普通同学产生辐射作用。

3.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相对于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而言,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参观考察都是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平台。在低碳经济时代,应加强大学生行为养成的培养,并将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逐渐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对“低碳”需求,从而培养起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4.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公民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应该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内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不仅能够自己践行“低碳”,并能够带动周围的同学,带动家人、带动社会一起践行“低碳”理念。

5.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则、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教育者的态度、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闵素芬.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J].求索.2005(05):32-133.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低碳 发展历程 低碳文化 建设

2009年12月召开的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是人类历史进入低碳时代的拐点。它要颠覆的不仅仅是高碳经济,而是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强大的导向作用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引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嬗变。我们认为,实现低碳发展需要在全社会培育低碳文化,树立低碳生产和生活态度,才能为低碳发展奠定坚实磐基。

一、“低碳”的含义及其历程

(一)低碳的含义

所谓低碳(Low-carbon),原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它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恶化而主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从而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理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二)低碳的历程

20世纪以来,面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抛开国界、种族、语言等差异,开始积极寻求解决气候问题的途径。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发表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此次会议及宣言宣告了与会国以及国际组织需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为保护各国人民的生活和改善环境问题带来保证。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联合委员会做了题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在集中而系统地探讨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后,提出了意义深远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强调了三个观点:一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是不能分割的;二是,地球的资源和能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发展需求;三是,当代人必须为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考虑而改变现在的发展模式。

1992年5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气候变化会议,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础框架。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参加国在日本京都参加的第三次会议上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提出了“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的目标。

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希望国际社会能够重视并采取措施使低碳经济的共识纳入到决策之中。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虽然会场内只达成了“有限共识”,但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会场外更多世界各国人们的心灵,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二、低碳发展应对之路:培育低碳文化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需要技术创新支持、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建设完善,更需要低碳文化的培育。

(一)低碳文化及其特征

1、低碳文化的含义

低碳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低碳文化是关于CO2低排放的价值、思想、知识、习俗、信仰、态度、规范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广义低碳文化与广义文化概念相同,包含器物、制度、行为规范和观念四个层次。低碳器物指物质形态存在的CO2低排放的技术和机械设备,它是支撑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低碳制度是为保证CO2低排放而形成和建立的制度、体制、机制等,是低碳行为规范得以制定和遵从的社会组织形式与保证。低碳行为规范即为规范CO2排放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道德准则,是约束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规定。低碳观念亦即有关CO2低排放的价值、思想、知识、习俗、信仰、态度等观念形态的因素。低碳观念处于低碳文化系统的核心,对低碳行为规范的制定和人们的低碳行为起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低碳制度是在低碳观念指导和低碳行为规范约束下建立和形成的,是低碳观念得以贯彻落实的保证。而低碳器物处于广义低碳文化层次结构的表层,是低碳观念的物化形态和外在表现形式,是在低碳观念的指向下按照低碳行为规范的要求创制和应用的。

2、低碳文化的特征

(1)价值取向的生态性

低碳文化强调的是生态价值。它要求从“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转变为“生态是一切事物的尺度”的价值准则,摈弃片面强调物质、经济和人类价值而忽视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的价值观,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在此种意义上,所谓低碳发展,就是以生态为价值尺度的发展,即不破坏生态或者对生态的损害最小并能够进行补偿、修复和建设的发展模式。

(2)生存态度取向的环保性

低碳意味着低排放、低污染。它倡导一种自然、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的生存态度和理念,代表着一种不以损害健康、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人类欲望的满足、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文化观念。它是在对18世纪中叶工业化以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范式进行深刻反思后确立起来的新的人类生存态度。

(3)行为方式取向的节俭性

低碳文化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倡导尚俭节用、尚简戒奢、适度生产消费的理念。它要求从高能耗、高消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转向质朴、适度、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从从众、攀比、炫耀转向求实的消费心理,从盲目、冲动、义气转向科学、理性的消费行为,从不理性、不文明转向理性、文明的消费方式。

(4)发展方式取向的可持续性

低碳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它要求从忽视人和社会的全面整体进步的以“物”为中心的畸形发展、忽视人与自然平衡的以“人”为中心的片面发展、忽视资源成本和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后代人发展权益的不可持续发展转向人、社会、自然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发展的文化应对措施

1、以正确的低碳观念文化为经济社会低碳发展领航

低碳发展需要技术创新、资金保障、制度建设、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等外在手段和措施。而创新指向何方、资金投向何处、制度如何设计、法律政策如何规范,则是由隐而不见、潜而不显、内蕴于人们意识中的价值观念决定的。因此,社会要实现低碳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是转变人们价值观念,实现从传统的“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到“生态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价值准则的转变,使人们在深层意识中真正确立起低碳价值观即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并以此引导人们发展经济和社会的行为。

2、通过普及低碳理论知识指导低碳行动

低碳经济是新经济的一种形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低碳理论的支撑和指导。正如阿兰・韦伯在《新经济新的是什么?》一文中所说:“最终,新经济的版图并不在科技里,亦不在芯片或全球电信网络中,而是在人的思想疆界中”。低碳发展需要低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这就需要对传统的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日常生活哲学进行深刻反思,形成并建立起低碳发展理论及其知识体系,并将其普及到全社会,武装大众头脑,使人们普遍掌握和学会运用低碳理论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主动、理性地践履低碳发展行动。

3、以多层次的低碳制度文化规范低碳行为

低碳制度文化包括低碳法律、低碳政策和低碳道德三个层次,是实现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低碳发展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行为上,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工作行为在追求利润和利益最大化愿望的驱使下,往往会僭越或偏离低碳发展的预期目标要求。这就需要借助法律、政策的强制手段和道德的教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控和规范,对违反、偏离低碳发展目标规定要求的行为进行惩罚和谴责。

4、以低碳生活方式践履低碳行为

低碳经济对全球的冲击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它还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冲击。最关键的还是人类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朝“低碳生活”靠拢。低碳生活方式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为前提,以尚俭戒侈、尚简戒奢、求实戒糜为基本要求,以适度、健康、文明、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生活,包括低碳消费、低碳家居、低碳出行、低碳办公、低碳休闲等方面。低碳生活要求每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就是低碳经济的直接参与者,低碳经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以减少碳排放作为生活的第一要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绿色、环保的好习惯,戒除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污染环境的坏毛病,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要真正实现低碳发展,从技术、经济和制度层面着手是治标之策,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需要从转变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上做文章。在全社会培育低碳文化,使社会大众普遍形成低碳思想文化观念,树立低碳生产和生活态度,才是解决低碳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

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高职院校低碳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10B27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4):12.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低碳生活;现实境遇;生活世界;本质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物质的丰盈并没有随之带来生活的完全幸福。由于受科技工具理性和资本的逻辑伤害,人们一直赖以生存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天然合理的,人的价值理性不断地被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单纯地功利化和工具化。面对这种状况,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考问,为此,“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唤应运而生。“回归生活世界”实质上就是向人自身回归,把一切属于人的内容和意义都归还于人。当下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回归生活世界”的一种应答。

一、低碳生活的内涵厘定

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在生活领域里的一场变革,也是对生活世界的本真回归。那么,究竟什么是低碳生活?时下学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种认为低碳生活就是尽可能避免消费那些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和服务,以减少温室气体产生的生活;[1]另一种认为低碳生活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模式;[2]还有一种认为低碳生活是简单、简约、简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3]虽然这些表述有所不同,但对低碳生活认识的主旨却是一致的,表明了低碳生活是一种以“低碳”为导向,要求节约资源能源的利用,减少碳排放,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由此,低碳生活表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经济性,这是低碳生活的评判标准。低碳生活在本质上要求简约。倡导简约生活,反对高能耗、高排放的“便利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少用或不用高碳商品,节约使用、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可持续性,这是低碳生活的发展要求。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遵循的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消费模式。这种生产消费模式是以资源消耗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为特点的,具有不可持续性。低碳生活就是要摈弃生活中种种不合理消费,着眼于人的生存和长期稳定发展,确保代内消费和代际消费的公正。三是和谐性,这是低碳生活的价值目标。表象上,低碳生活是基于对环境、气候的认识,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深层次,人与自然矛盾的实质体现了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内在的不和谐,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自身;同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又通过物质利益关系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当下社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遮蔽了对人的生存意义以及生活目的的追问,使得多元的、具体的生活世界因人类无止境的物欲变得片面化。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低碳生活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的关系基础上,明确生态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本根性。“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4]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不但提供人类物质需求,同时也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地方,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使人精神愉悦、身心健康,最大范围地调动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反之,人就会陷入空幻乃至错乱的精神状态之中。 同样,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成员,自然界因人类的存在而被赋予它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具有自身独立运行体系。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系决定了二者和谐互动的伦理诉求:一是自然具有自身内在承载界限,人类实践活动不能跨越这一界限,否则就会招致自然的报复;二是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成员,人和自然环境都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低碳生活从关注生态平衡、关注人的生命和生活出发,反思生活中浪费能源、高碳排放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要求节约资源能源,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生活是一种有生态道德的生活方式。人性即道德,不但人与社会之间需要道德伦理的维持,同样道德也应赋予自然其他存在物。生态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5]生态道德是完美人性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有道德生活的必然要求。由于自然与人不一样,自然处于静默状态,这就要求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主体的人,将道德赋予其他生存物,主动担负起维护整个生态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职责。低碳生活要求关注生活的各个细节,把自然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均衡生活行为的标尺,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地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变不合理消费为低碳消费,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低碳生活是一种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一致的,低碳生活的目标是保持经济高速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低碳生活倡导节俭生活,目的“不是节俭或节约生活,而是节制欲望 ,约束不必要的或超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 ,使生活消费不偏离生活目的本身”。[6]换句话说,是对当前不合理生活方式的纠偏,调整人对自然的物质占有关系。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低碳产品来实现。由此可见,低碳生活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是一个不断创建的过程。一方面,人对自身生产活动的自我调节,使生产活动符合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人按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的主动建设,使生态环境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低碳生活的现实境遇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凸显,“低碳”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一个生僻的学术词汇成为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概念。低碳生活目前还处在起始阶段,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低碳生活要成为其行为准则还面临着种种阻力。当下低碳生活的这种现实境遇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一是积极主动型。这类人具有很强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关注生活中的碳排放,不仅自己努力减少碳排放而且向他人宣传,但目前他们还只是低碳生活的少数。二是实用型。这类人公共意识不强,他们的低碳化生活主要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很难理解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类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长期形成的节俭生活习惯使然,另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利益,对公共利益往往不管不问。三是理论型。这类人思想上理论上明确人—社会—自然是深刻关联、相互依存的和谐生态系统,认为有必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很难将这种理念付诸行动。四是随意型。这类人对“低碳”、节能减排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似懂非懂,“低碳”往往成为他们生活的“时尚”或者“一时性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五是全然不顾型。这类人认为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与自身无关,意识深处奉行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自然应该为我服务,人主宰自然是必然的、无可指责的。行动上我行我素,他们或是为炫耀财富、显摆身份,或是为“面子工程”等肆意浪费,高碳排放仔细分析形成低碳生活现实境遇后几种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低碳”意识不强。目前,民众对全面实现低碳生活普遍存在疑惑:全面实现低碳生活离普通民众的生活是否太过遥远,普通民众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实现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着生活水平的降低?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通过购买汽车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希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 [7] 受种种疑惑影响,再加上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当公共利益遭遇私人利益时,人们就很难从生态利益的角度作出理性选择,对公共物品需要“人人有责”时,往往最后会演变成“人人都不负责”。

其次,炫富意识作祟。改革开放让国人富裕起来,但是国人好面子、讲排场、爱显摆的特性也暴露出来,尤其受消费主义影响,奢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面子消费充斥着人们的消费领域,颠覆了人们的消费理念。部分人眼里,大肆消费成为一种荣耀,节俭被嗤之为寒酸。这种高能耗、高排放的高碳消费助长了社会不良消费之风,阻碍了低碳消费。

再次,大众传媒的泛物质化宣传。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大众传媒已经被架上了资本的马车,为消费主义摇旗呐喊。当前,传媒宣传更多的是市场经济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消费习惯成为某种成功符号和标志,成为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对象。传媒宣扬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渲染国内新富阶层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宣传各类奢侈品消费,客观上诱导并刺激了人们对各类物质享受的欲望。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进一步颠覆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混淆了人们的感官世界,影响了低碳生活的施行。

最后,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有人认为低碳生活属于民众私人领域的生活,主要靠民众自己转变观念、加以践行,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方面无权干涉,另一方面对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甚感乏力。也有人担心倡导低碳生活与当前我国的经济消费政策不符。因此,往往出现生活中低碳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政策法规的扶持。其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所带来消费领域的变化并非是自然形成的,经济基础的变化需要经过消费者不断克服长期形成的消费倾向惯性,这个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不断引导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

三、低碳生活的本质要求

低碳生活的现实境遇削弱了低碳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维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功能,造成“孤芳自赏”的尴尬场景。破解疑惑、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把握低碳生活的本质要求。

二战以来,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引起西方哲学界的高度关注。“生活世界”就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是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首先提出的。胡塞尔基于对现代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的认识,试图在现象学的视域内实现常识、哲学和科学层面生活世界的融合,从而为解决欧洲出现的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提供一个真实的基础。然而,由于胡塞尔只是从现象学的意义上理解生活世界,因而他的生活世界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缺乏现实依据。尽管后继者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等丰富了生活世界的内容,在批判现代性基础上试图唤醒人们的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识,但是他们没有抓住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把实践活动排除在生活世界之外,这就使得他们的生活世界失去了应有的现实性,因而也无法真正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对此,马克思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但在其哲学思想中常用“能动的生活过程”、“现实生活过程”、“日常生活”等概念来指称现实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其价值旨归。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是具体而又现实的,实践是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以实践为立足点,彻底摈弃了以往对生活世界的唯心的理解,认为实践是人向自然和自然向人的双向生成活动,它塑造着人与自然的现实性,并使“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达到内在统一,共同构成了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在其中生存、交往、创造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因此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的生存方式。[8]

现实中,作为低碳生活的本质,“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代各国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共同价值理念。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定了相关环境责任原则,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2003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实行低碳经济的主张获得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经济,全面实现低碳生活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首先,低碳生活不是抑制而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是削弱而是要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低碳生活促使人们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待人类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明确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低碳生活通过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曾几何时,幸福被认为是享有富足的物质生活,然而,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意想的幸福生活,人们的幸福指数不升反降。低碳生活重新诠释了幸福概念,表明了衡量幸福的标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不仅仅包括物质因素还包括人际关系、生态环境、生活休闲设施等。低碳生活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物质生活应该与自然承载力平衡,一个人的物质享受不能对他人健康、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低碳生活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并非遥不可及。诚然,现实中全面实现低碳生活需要经受时间考验,比如,价值观念的转变、技术的创新、产业链的调整等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低碳生活不是一个纯理念的生活模式,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每个人都是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因为对每个普通人来说,低碳问题只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不是一个能力问题,生活处处可以“低碳”。当下,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时期,正是能源资源利用高峰期,处理不当,生态危机问题就会激化。民众是低碳生活的主体,没有民众的支持、贯彻实施,低碳生活就是纸上谈兵。

再次,低碳生活的倡导和实施,离不开政府这个载体。因为政府是推动低碳活动有序运转的有力保障,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引领民众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仅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更是百姓生活的服务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针、政策推动环境教育,营造一个低碳生活环境。建立低碳社会的民众参与机制,实行信息公开,让民众积极参与、监督;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民众按低碳要求调整生活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向民众提供一些实现低碳生活的信息服务,通过出台一些政策对他们的生活行为进行引导。这对每个人都自觉地“低碳化”生活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转贴于

因此,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而不是完全摆脱现代生活方式、摆脱工业技术的“干扰”、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它要求在政府的引领下,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有效遏制生活中“高碳”的现象。为此,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普及低碳意识,塑造生活未来。低碳意识不仅仅限于节约用水、电、气等感性生活层面,而且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因此,低碳意识的普及首先必须明确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存共生共进关系,反对只向自然索取或在自然面前“无力无为”的做法;必须承认自然生态价值,辨证对待自然界的消费价值和生态价值,反对把自然界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公用仓库”;必须赋予生态自然伦理道德,尊重它,承认它存在的权利,承担对它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高消费、高排放的消费方式。由于当前“低碳”仍是一个新词,对普通民众来说还较陌生,并且实行低碳生活的主体对象具有分散性,不同个体的差异也很大,低碳意识参差不齐,因而加强生态教育尤其是低碳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就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9]我国1994年颁布的 《中国21世纪议程 》指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10]要把生态教育、低碳教育列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列入义务教育、大学课程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及政府管理者的强化教育,让低碳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终身教育。

二是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生活秩序。低碳生活需要每个人的自律,但在自律起不到约束或者约束力不强的时候,政策法规是让一切有序运转的强有力保障。因此,促进低碳经济,全面实现低碳生活,政府必须发挥主体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政府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减排标准和奖惩措施,建立奖惩分明机制。奖励积极实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生产的企业、个人等,给予经营低碳产业、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以财政补贴和优惠;反之,对于那些能源浪费严重、高碳排放的企业、个人要予以严厉惩戒。此外,媒体应弱化逐利性,积极发挥其公信力功能,宣传好维护好社会生活秩序。当媒体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矛盾时,经济利益必须服从和让位于社会责任。要在不断提升社会责任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发展空间,通过合理的方式主动追求正当经济利益。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回归生活本真。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彻底否定那种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科学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它彻底抛弃传统的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主张全面发展,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崇尚的是高扬人的个性丰富与发展的生活方式。科学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要求人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维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注重人文价值追求,反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科学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向人类展示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即“追求各种需要得到充分和协调的满足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在追求各种才能自由和尽情发挥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才能发挥方式”。[11] 这是人类生活世界的本真回归。生活世界发展必然趋向于一种自觉的意义探寻,低碳生活为“自觉的意义探寻”披荆斩棘,不断提升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体现人的价值、展示人的本质,促使人从“物的依赖性基础上个人的独立性”转变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松仁.和谐 幸福 公正 疏解:低碳生活的伦理维度 [J]. 前沿,2010,(9).

[2]吴铀生.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3]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1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95:38-39.

[5]李金.生态道德论[J].前沿,2008,(9).

[6]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 [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294.

[7]殷耀.改变不良消费嗜好生活注重低碳细节[N].经济 参考报,2009-09-08.

[8]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凸显现实关怀[J].中国图书评 论,2006,(8).

[9]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编.2l世纪议程[R].中国国家 环境保护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297.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低碳背景 低碳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11-02

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步,社会的和谐发展包括文化的和谐发展,在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文化多元化时期,低碳背景这个概念也随着环境危机的警报声应运而生,2007年9月8日,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如何在低碳背景下建设“低碳化”的和谐校园,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作为引领知识前沿阵地建设的高校,担负着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重任,其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国际态势构建适应全球化发展需求的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文化发展要求的“低碳化”校园文化,并影响和带动社会经济、制度、文化步入“低碳化”进程。要将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在低碳背景时期提出的低碳背景文化概念落实为具体的“低碳化”文化内涵,需要高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文化建设理念,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型,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将促进节能减排,实行低消耗,高污染的低碳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进行彻底,落实到位。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低碳化”的时代紧迫性

“低碳”理念涉及人类生活方式、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等一系列变革,我们从全球化语境和低碳背景语境下人类生活状况出发,对旧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行传承和批判创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软实力发展水平,不仅仅是针对低碳背景提出的,也是针对全社会文化自身历史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高校校园文化是根植于校园历史的一种匠心独运,是经历很多代人呕心沥血的精神积淀。因此,每当一种校园文化形成之后,必将对受教育者起到长久的导向作用。我国很多高校早已沉淀了很多传统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校园文化建设不朽的财富,如尊师重教、乐于助人、勤俭节约、救死扶伤等等传统美德已经溶于我们的校园文化中,传统的高校校园文化忽视了环境保护对文化建设的影响,而只是单方面的对校园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扬。随着低碳背景语境的传播和盛行,低碳社会,低碳文化,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企业等等等名词也应运而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低碳化”建设,也因此而来。

建设“低碳化”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积极响应了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且有助于我国高校文化建设“低碳化”的良好发展。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低碳教育制度层面来说,首先要加强低碳政策的引导实施,高校领导层要充分重视“低碳化”教育,并形成“低碳化”教育体制,加大力度宣传低碳知识,低碳理念橱窗建设,低碳文化宣传,从老师到学生,都要践行做“低碳化”文化人。甚至要将低碳理念上升为爱国爱校爱护班集体的意识层面上来,实践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

从低碳教学层面来说,将低碳知识传播进课堂教学内容,文体活动内容,课余活动内容中,课程设置和教学设置要开设“低碳化”教育教学,在课堂上讲授低碳理念知识,培训专业低碳知识教育教师队伍,培养低碳学生团队,低碳班集体,加大“低碳化”教育力度。在低碳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注重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互动力量,要注重低碳榜样的力量,强化“低碳化”示范引导作用,加大“低碳化”监督教育整改工作。在低碳文化层面上,以强化高校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加大和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低碳化”的意识培养,践行实施“低碳化”的传承和创新,将高校“低碳化”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停留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层面上,基本都还是保留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为导向,除了在教育实施方法上有所创新发展外,基本都还是在延续传统文化建设内容,只有极少部分高校意识到了“低碳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正在逐步进行强化实施。大学阶段的学习因分专业的不同,学生的文化结构也有很大不同,但无论处在哪个文化结构上,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都势在必行。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低碳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而且可以给高校校园文化得到一次抢占新文化的机会,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低碳化”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实力。

二、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实施策略

要实行“低碳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使大学生有良好的低碳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代表校园文化“低碳化”的形象和未来,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具体内容的体现,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性成果,建设高校“低碳化”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又一具体体现,大学生应当把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与“低碳化”有机结合,培养低碳学习,低碳生活,低碳服务于社会的思想觉悟。牢固树立“低碳化”观点,指引“低碳化”认知和“低碳化”行为,参加低碳知识培训和讲座,实践低碳文化学习和传播,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在低碳背景下,更要帅先做低碳文化和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其次,加强高校校园“低碳化”思想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低碳化”价值观,重视和加强“低碳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倡导“低碳化”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培养大学生“低碳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中,树典型,抓模范,开展向“低碳化”榜样学习的活动,创造“低碳化”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低碳化”社团活动,在学校党委和团委的指导下,开展“低碳化”校园活动,组织“低碳化”校园服务志愿者,开展“低碳化”校园小组活动,实施“低碳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创新的有效机制,激发“低碳化”文化创新,掀起“低碳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潮。

再者,建立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实施机制,只有当大学生拥有“低碳化”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才能更顺利的发展,要将“低碳化”贯彻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低碳化”教育机制和监管机制,通过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低碳化”建设的机遇和实施,促进高校校园“低碳化”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低碳化”运行和发展,提高我国的低碳经济竞争力和创造力。

另外,在校园“低碳化”文化建设活动中,大学生要主动承担传播“低碳化”学习生活理念,树立“人人低碳”的“低碳化”校园文化良好形象,树立人人加强“低碳化”修养,创造“低碳化”良好品牌高校,努力争做“低碳化”大学生,充满营造“低碳化”校园环境。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要将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与低碳经济背景相结合,实现校园文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制定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制度,将合理的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制度与大学生的“低碳化”意识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强化和自觉等手段加大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的进程,使大学生在规范自己“低碳化”行为和意识的同时,认真实施对待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建设。同时,还可以对大学生践行“低碳化”实行物质和精神奖惩制度,惩罚是手段,激励是关键,目的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低碳化”的顺利实施,确保“低碳化”落实到每一个大学生身上,同时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高校校园“低碳化”教育宣传活动、“低碳化”研讨会和“低碳化”演讲比赛等等一系列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自发的创造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发展和创造意识,保障高校校园文化“低碳化”的实施践行。

在践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低碳化”的过程中,要把“低碳化”文化建设成为高校文化建设除了教学科研外的另一品牌,建立低碳生活光荣的价值取向,重视低碳理论建设的同时,要将“低碳化”理念与“低碳化”具体实践相结合,将高校校园文化的“低碳化”建设带动全社会的文化的“低碳化”建设。马克思发展观不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而且关注文化、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各方面建设。在马克思发展观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的“低碳化”建设,要充分尊重高校文化差异和高校区域差异的客观性,包容多样文化,做好“低碳化”文化建设的教育实施,坚持好“低碳化”的发展方向。在充分尊重环境大自然绿色环保的基础上,实行更加民主,更加科学的“低碳化”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社会高等人才的高校文化,面临的是人才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在加强低碳化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任务尤为艰巨,全面提高大学生“低碳化”的意识,只有建设好“低碳化”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将“低碳化”化校园文化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高校教育不辱历史和时代使命,才能更好地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低碳背景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YJC710027)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江苏,陈叶.试论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加快中职教育改革步伐[M].职业技术,2011(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潘捷.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魅力德育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92期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张笑杨.马克思发展观的当代价值阐释――“低碳”理念下发展观的方法论与批判视域研究.理论研究,2011(1)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6篇

一般来说,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指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及其他低碳价值的互联网无形资产。该定义以互联网无形资产为属概念,通过研究互联网无形资产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之间的差异来诠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揭示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可归属互联网无形资产范畴。它与其他互联网无形资产的差别是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的低碳价值,而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支撑着其对企业的直接贡献:在无减排义务且自由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申请CDM项目(《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该机制允许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转让给发达国家,以冲抵发达国家减排量)获利;在无减排义务且自由碳交易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通过VER(发展中国家企业自愿碳减排量经过认证可出售给本国有碳“中和”需求的其他企业,也可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向发达国家企业转让,以冲抵发达国家强制减排量)交易获利;在碳排放自由交易和给定碳排放额度的环境下实现碳减排,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低于给定额度,多余碳排放量可出售获利,如果企业预计减排后的碳排放总量仍高于给定额度,则企业将减少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排放权。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入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比如它对引导全社会低碳消费行为和意识有积极作用,却可能无法获得直接经济补偿,但正是这些外部性才真正体现着该类型资产的价值。在政府关系方面,可获得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在关联企业方面,可绕开上下游合作伙伴,特别是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相关公司的“碳壁垒”;在低碳客户消费影响方面,将引导或激励外部客户低碳消费行为,带来消费者对企业低碳行为的认可,进而增加其产品的消费欲望。事实上,企业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投入通过影响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改变而获取竞争优势。这些网络化关系包括:社会机构、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客户等。

二、相关互联网无形资产及评估研究

(一)互联网无形资产内涵研究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相继出现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网络资产等概念。鲁明勇(2006)认为网络虚拟资产是由企业或个人所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具有收益预期的网络经济资源;蒋秀莲(2011)认为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而且随着其影响范围的扩大其价值也随之扩大,不具有传统会计意义上实物形态的资产;童华晨(2012)认为网络资产指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资所形成的积累,包括域名、网站、网络软件、企业网络客户、企业网络知名度、网站及其他业务访问量、网络品牌形象等,还包括企业用于上网的机器设备等,并明确上述网络资产中的绝大部分虽不符合传统意义上无形资产的概念,但应纳入无形资产的范畴。上述文献中的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网络资产可被统一到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中去。汤洵(2011)明确提出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并指出互联网资产一般就是指互联网无形资产,并系统论证了互联网无形资产本质上是无形资产,进一步指出它的特殊内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资所形成的积累;互联网无形资产可以是多种资产的组合;由于互联网无形资产是信息化的产物,故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对其影响程度高。2009年“互联网资产保护与优化”会上,与会专家倡议将互联网资产正式纳入无形资产体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绝大多数互联网资产,如企业网站、企业博客、微博、微信、企业虚拟社区、即时通讯软件账号、注册用户或活动好友、流量、粘度、自建企业网站域名、网络知名度及企业网络品牌等均符合上述定义中企业拥有、非实物形态、可辨认及非货币四个特点,可被认定为无形资产,即互联网资产一般就是互联网无形资产。以上分析显示互联网无形资产能涵盖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等概念,且其内涵和范畴均较为清晰,争议颇少。

(二)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研究该类型资产评估研究起步较晚,董延安(2004)为计量互联网无形资产域名的价值,把域名的价值分解为补偿价格、平均价格、超额价格三部分,从而建立了域名价值评价的一般模型,并运用实际成本法、现金净流量现值法、预期净收益现值法等财务方法计量域名的价值;鲁明勇(2006)比较了历史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在评价互联网无形资产方面的优缺点,但没有给出哪些方法较为科学的结论;王帧等(2010)在鲁明勇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针对不同的互联网无形资产分别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市价法,并讨论了每种方法对各种互联网无形资产的适用性;汤洵(2011)采用收益现值法首次对互联网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互联网企业整体无形资产进行分割,用成本收益等财务方法评估出各类互联网无形资产价值。分析显示互联网无形资产的评价研究,国外研究极少,国内的研究进度较为超前,同时学界倾向分割互联网无形资产后,单独使用财务方法评估。事实上互联网无形资产之间彼此关联,且可相互组合,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系统性评价方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相关碳无形资产及评价研究

(一)碳资产研究林辉(2009)认为碳资产指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身上体现或潜藏的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张鹏(2009)认为碳资产是地球环境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容纳量通过相关制度的分配而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种环境资源,随着二氧化碳排放,资产会被消耗,这使得国内企业可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来申请CDM项目实现盈利;仲永安等(2011)认为碳资产是人类通过法律建构,把碳排放这样一个实质的人类活动变成一种抽象的、可分割、可交易的法律权利,由此出现市场主体之间的商业交易,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被视为一种有价产权;谭中明(2011)认为碳资产指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现实后,拥有碳减排能力的企业也就因此而获得碳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价值属性,具备了资产的性质,故而形成碳资产;洪芳柏(2012)认为碳资产是以企业(或行业)为对象,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这种具有价值属性,体现或潜藏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进一步解释,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人为规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上述碳资产定义侧重于宏观碳排放权分配视角,忽略了对微观企业内部碳减排真正原因的考察。对企业来说,碳排放权固然是碳资产,但那些导致二氧化碳减排的企业低碳战略发展策略、碳循环机制、节能减排和生物吸碳发展策略、电子商务发展应用水平等才是企业能够申报CDM项目、出售VER和“多余排放权”交易获利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以减少碳排放为目的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是企业应重视的资源,应成为碳资产的主要内容。万林葳等(2010)的观点较为全面:碳资产指企业由于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低于政府规定的基准量而获得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企业的角度看,碳资产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分配或配额交易获得的排放额度。企业在规定的排放周期内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超过该额度,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如果没有达到该额度,企业可将多余排放量出售获得经济利益。还有一类是投资型的碳资产,比如减排设备、生物吸碳机制、低碳策略、互联网应用水平、碳标签等,相对于第一类碳资产来说,这类型的碳资产贡献企业的减排量,且持续地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应注重培育和挖掘投资性碳资产。

(二)碳资产其他领域这些领域包括碳交易、碳金融、碳排放权、CDM项目等。CameronHepburn(2007)通过分析京都协定书下三种灵活的碳交易机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谢怀筑等(2012)总结了碳金融的典型特征;王留之等(2009)提出了八种碳金融的创新模式:银行类碳基金理财产品、以CERs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融资租赁、保理、信托类碳金融产品、私募基金、碳资产证券化和碳交易保险;周飞(2010)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了基本理论探索,通过对碳排放权的含义和性质分析,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内涵和特征,同时讨论了我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

(三)最新碳无形资产研究进展前述文献中提到的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等大多具备无形资产的特征,属于碳无形资产的范畴。TakashiKanamura(2007)探索性地对作为商品的碳资产进行分类,提出可把碳无形资产从碳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高喜超(2014)认为碳无形资产指具有低碳价值的无形资产,并把碳无形资产分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八类并运用AHP—ANN模型系统评价这些碳无形资产,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献分析显示,碳无形资产概念的研究刚刚起步,其分类和评估工作还不够成熟,各类碳无形资产的深入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四、结论与展望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7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热点,但在许多舆论宣传和研究文献中,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却是模糊不清,甚至混淆。因此,有必要进行概念剖析和区分。 1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定义剖析 生态旅游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最早提出生态旅游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对生态旅游做出如下定义:“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被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世界旅游组织将生态旅游归属为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基础的专项自然旅游,强调旅游的“原生态”,如小规模组团去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者体验异域民俗文化,等等。而我国旅游行业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比较通俗,也易于被公众接受和理解,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主要依靠自然和生态资源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达到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也有学者从旅游者角度给生态旅游定义,认为生态旅游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它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品位高雅,强调休闲、保健、求知和环保理念,既使旅游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乐趣,又能增强旅游者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虽然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各不相同,或者各有侧重,但这些从不同角度的定义却都有两个共同点:①都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活动,②其主题都强调为保护自然做贡献。从生态旅游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涉及到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文化熏陶乃至人类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低碳旅游”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09年5月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在一份题为“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将低碳旅游定义为一种减少“碳排放”的旅游,是一种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的绿色旅游方式,它要求将出行观光、度假休闲等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能成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响应,它倡导在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住宿、交通、游憩、购物、娱乐等环节中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减少碳足迹,用行动来实现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相比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有着更为具体的定义———“减少碳排放”的旅游,也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内在契合性分析 在旅游行业,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都是很时髦的词,虽然两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同,但概念提出的背景却是相同的,即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都是环保观念在旅游业的自然反映,也可以说都是“环境危机倒逼人类反思和改革”的产物。提出这两个概念的初衷也相同的,即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意识,注意到旅游业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考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着想,注重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应该说,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具有相同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标,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旅游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在传统乡村旅游基础上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相比传统乡村旅游“对大自然的体验”,生态旅游更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保证生态效益。因此,低碳旅游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与生态旅游追求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内涵上是共通一致的。可以说,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具有某种内在的契合性,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引入“低碳”的概念,对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推行“环保与节约”,能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两种不同的范畴。目前大多数人倾向于将生态旅游的对象限定为自然景观,当然国内也有些专家认为一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民俗景观也可归属为生态旅游的对象。但不管怎么说,生态旅游只能算是一种针对特定的旅游对象(自然景观)的旅游活动,属于自然旅游的一部分,通常是一种小规模的专项自然旅游,它是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而低碳旅游指的是一种旅游方式,一种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减少碳足迹的绿色旅行方式。低碳旅游对旅游资源、游客类型、旅游规模等都不作限制,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可以通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消费等方面实现低碳化而成为低碳旅游,因此,虽然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二者不属同一范畴,但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就是在原有旅游方式基础上限定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更小的旅游“碳足迹”来承担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行业责任,其涵盖范围比生态旅游涵盖的范围要更大。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生态旅游借鉴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强调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低碳旅游则吸收了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其核心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生态旅游在陶醉于大自然的享受时,注重保护和修复旅游景区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低碳旅游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作为旅游市场供应方的整个旅游产业链的低碳生产行为和作为旅游市场消费方的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低碳消费行为。生态旅游是由于大众旅游的自然取向性调整而催生出的一个新型的旅游市场,它属于自然旅游,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旅游,而是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自然旅游;低碳旅游着眼于节能减排和减少环境污染,强调旅游市场供方的“低碳生产技术”和旅游市场需方的“低碳消费方式”,要求通过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更侧重理念的宣传,倡导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而低碳旅游更侧重从实践角度说明实现旅游低碳化的具体行为要求;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更象是一种空泛的理念口号,而低碳旅游是一种可以量化(对减排的量化)的旅游,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强。#p#分页标题#e# 4低碳旅游是对生态旅游可持续理念的实践与深化 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有明显区别,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时尚、高雅、休闲式的,并蕴涵自然生态文明的旅游形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如果没有低碳旅游方式做保障,生态环境必将被破坏,低碳旅游强调“低碳化”,通过控制旅游中的碳排放量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低碳旅游旅游环境的生态性,进一步关注旅游环境的整体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充和丰富。 生态旅游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绿色的“理念”,而低碳旅游更多地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有着更为明确的定义和更具体的目标———碳减排,其针对性强,因而有利于指导低碳旅游各项实践工作的开展。碳减排的可量化性体现出低碳旅游强大的可操作性,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并将减排量化工作落实到各项指标,可以解决生态旅游在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前全球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理念的实践深化,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长期努力。从政府层面看,低碳旅游的推行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战略上规划与协调,政策上支持与引导,观念上宣传与教育。还要建立制度保障,并实行追究机制,对破坏环境的高碳旅游行为要追究其履行生态补偿责任。从旅游行业协会看,要尽快制定旅游行业的低碳生产标准,包括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管理的低碳质量标准,从而使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开发、经营及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旅游消费者看,要树立低碳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8篇

关键词:低碳文化;低碳发展;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33-05

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之后,都有一種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種表现为社会精神气质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種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種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致力的一项伟大事业,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是由社会的低碳文化孕育和凝聚而形成的。因此,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人们有低碳文化的自觉意识,并着力建设符合低碳发展的新文化,由此而形成支撑低碳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何谓低碳文化?低碳文化自觉的内容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低碳文化的意蕴

狭义的低碳文化,是关于碳低排放的价值观、思想、知识、态度、习俗、信念、规范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即由人们关于低碳的价值观、思想、知识、态度、习俗、信念、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构成的系统。广义的低碳文化,还包括有形的低碳实物、技术和无形的低碳制度、仪式等社会形式。本文所述的低碳文化是在狭义上使用的。

低碳价值观是人们对低碳事物及其属性满足人的需要或人的需要被低碳事物及其属性满足的总体评价,是对低碳的是非优劣、应该不应该的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人们确定低碳目标、做出低碳决定和采取低碳行动的内心导向原则和选择取舍的评价标准。它是个体低碳心理结构和社会低碳文化结构的核心因素,决定、制约着人们关于低碳的需要、动机、愿望、态度、信念、意志等。各種低碳事物及其属性在人的心目中的是非优劣、轻重缓急的排序,则构成个人的低碳价值观体系,成为决定个人行为目标及态度的思想基础。

低碳思想是人们关于低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意识或观念,它代表着一定时代低碳知识和理论的精华,为人们的低碳认知及其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思维框架和行动准则。低碳思想在具体的低碳认知活动中成为低碳学说或理论得以产生、阐述和解释的最一般的思维框架和信念基础。它制约着低碳认知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影响着低碳方法的形成和创新,决定着人们对低碳价值的评价。因此,人们只有形成低碳思想,才能自觉地按照其提供的思维框架和行动准则去认知、评价低碳事物和行为。

低碳知识是人们获得的关于低碳的事实、概念、理论、学说、方法等,是人们对于低碳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低碳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形成低碳认知、低碳技能、低碳生产和生活能力,同时也帮助人们形成低碳道德和行为方式。恰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低碳知识是低碳发展的力量。没有低碳知识武装的人们是不可能自主有效地采取低碳行动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低碳发展需要低碳理论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低碳态度是人们在低碳价值观、道德观基础上对低碳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由人们对低碳事物的内在感受(价值观和道德观)、情感(喜欢与厌恶、接受与拒斥、崇尚与蔑视、热心与冷漠等)和意向(谋虑、反映、意欲等)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低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低碳态度的核心要素。一般来讲,态度决定行为。低碳态度作为一種低碳行为倾向是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决定着人们的低碳行为方式。

低碳习俗即低碳的习惯、风俗,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相对固定不易改变的低碳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吕览·长攻》曰:“俗,常也。”《荀子·富国》曰:“俗,谓民之风俗也。”风俗养习惯,习惯成自然。普通民众从以往的高碳习俗转向或养成低碳习俗,是实现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的基本前提。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巨大力量,人人都有能力过上一種低碳生活,关键在于人们的低碳习惯和社会风尚的养成。

低碳信念是人们认为可以确信的关于低碳的看法。它是人们坚信某種低碳观点或看法的正确性,并以此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知识积累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信念强调的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只有坚信低碳生活生产是正确的和有益的人们,才能去践行低碳理念,践履低碳行为。

低碳规范是规约碳排放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道德准则,是约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的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各種规定。低碳法律是由立法机关依据国家经济社会低碳发展要求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强制规范;低碳政策是政府为贯彻、实现一定时期的低碳发展路线和目标指向而制定的行动准则;低碳道德就是规定在低碳生活中人们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行为准则,它是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企事业单位和人们的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软性规范。低碳规范是实现低碳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在低碳文化系统中,低碳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低碳思想的形成、低碳知识的建构、低碳态度的树立,影响低碳习俗的养成和低碳信念的确立,对低碳规范的制定起着导向作用。总之,低碳文化是以低碳价值观为核心,以崇尚生态价值、绿色环保、尚俭节用、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特征的文化系统。它要求以“生态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为价值准则,去量度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等行为及其后果,倡导低碳发展,引导和支撑人类经济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二、低碳文化自觉的若干方面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对自己文化有“自知之明”,就是了解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与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世界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就是在各種文化相互激荡、多元化发展的当今时代,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对自己文化进行嫁接和改造,使之能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大趋势。

在全社会培育和建设低碳文化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培育和建设低碳文化就需要对我们传统和现实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我国文化中既有的低碳文化内容及其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并加以发扬光大,明白我国现实文化中有悖或不适应于当今低碳发展要求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摈弃、转化或推陈出新,明白我国文化中缺少哪些支撑当今低碳发展的文化因素并着力培育和建设。

(一)承继民族优良低碳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文化的发展同历史一样是一个不能割断的链条,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先人和前辈形成了丰富的低碳文化思想,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低碳文化传统,留下了丰厚的低碳精神遗产。这些思想、传统和精神深深地融化在民族的血脉中,化为一種集体无意识因素,成为普通民众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支配日常行为的准则,在当下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这些优秀的低碳思想、传统和精神,我们应当承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中具有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和尚俭节用观念的古老传统。《逸周书·大聚解》曰:“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足见大禹具有良好的资源保护和节用意识。《逸周书·文解传》日:“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升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戚赖其生。”这是周文王在临终前嘱咐武王的话,足见周文王把生态资源的保护看成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治乱兴亡的首要大事。孔子认为,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和征服,必须把自然看做是人类的朋友,像爱护朋友那样爱护自然。《孝经》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就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道德要求的高度。《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便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儒家自孔子起就坚决反对滥用资源,《论语·学而》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要求统治者节制物欲,合理利用资源,注意发展生产。《孟子·梁惠王》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认识到其它物类对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提倡“仁民爱物”,反映了儒教重物节物的思想。他认为,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地生息繁衍,人类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道教也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思想。“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理念。墨家文化同样具有崇尚节俭的观念,包括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尚俭节疾淫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国家民族昌盛富强,社会人民和谐太平。俭节则富、则庶、则治,淫佚则贫、则寡、则乱。只有珍惜和节约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维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保护自然生态、勤俭节约、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这種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尚俭节用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今天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和传统文化热在国内外的兴起,为我们深入挖掘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契机。关键在于要沉下心来,做耐心细致的科学梳理、精心萃取工作,即立足于当下语境,与传统进行“对话与沟通”,形成一種“视界的融合”,把历史上传承下来并能为我们今天低碳发展服务的文化传统诸如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尚俭节物、尚朴疾淫等文化观念发扬光大。

(二)审视社会低碳文化现实,推陈出新

审视现实,我们的社会存在两个方面不容忽视的文化问题: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变迁,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其中一些西方文化糟粕,如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使一部分缺乏文化鉴别力的民众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极端个人主义、肆意挥霍、淫逸无度、贪图享受等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在社会上滋长蔓延;二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市场和资本的逻辑所导致的人类对自然、个体对社会、金钱对道德、功利对理想、物质欲望对精神追求的僭越,在一部分人中滋生了人类中心、个人中心、金钱万能、功利至上、物欲至上等价值观和人生观,不顾自然生态环境、无视他人与社会、不讲社会道德、缺失理想信仰、没有精神追求等现象和行为日见增多。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以及低碳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有着深刻的关联,需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与反思,亟待找出解决的正确途径和对策。

对于国外传入的腐朽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滋生的有悖于低碳发展的思想观念,一是要进行分析批判,着力破除;二是要加快建设符合国情和低碳发展时代的新文化,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低碳价值观念、思想态度、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低碳发展做好文化上的准备。批判,不仅要运用“批判的武器”,更要运用“武器的批判”。“批判的武器”亦即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其目的是推陈出新,它所要实现的是认识的深化、思想的提升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变革。具体来说,就是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并对现存错误观念、腐朽思想、丑恶现象进行理性的审视、辨析和鉴别,对其前提、根据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追问和审查,继而对其评价、反驳和否定,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低碳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当然,精神批判是代替不了实践批判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武器的批判”亦即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就是人们在其社会实践中,用物质的力量否定社会的现存状态而把它变成更为合理、更符合人的目的性要求的理想社会的活动。也就是要铲除错误观念、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滋生和存在的经济土壤,变革容许或保护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生成和存在的社会制度体制,建立健全规范和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法律、政策和道德。从而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低碳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生成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制度保证和规范保障。

具体地讲,一要批判只重视人的价值而漠视自然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确立重视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价值的生态价值观。这是因为,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人类以大自然的统治者自居,无视其他物種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权利,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大行其道,价值观的不正确是导致高碳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二要批判只关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义务、公平、和谐的“人类道德观”,确立关心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的责任、义务、公平、和谐的“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主张,人类不仅对自己而且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自然环境,每个人、每一代人和每个国家都有享用和保护自然的平等权利,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公平与和谐的生态道德观念的薄弱或缺失,使得漠视生命、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一些人们的心目中成为理所当然的习惯意识,生态道德观的薄弱是导致高碳发展的重要原因。三要批判贪图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追逐金钱消费而缺失道德理想的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树立金钱与道德、功利与理想、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平衡发展、和谐共进的人生观。把对金钱的占有、物欲的满足作为人生目标,而忽视道德、理想和精神的崇高,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加速破坏、经济社会高碳发展的重要根源。四要批判把GDP的数量和增速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考核政绩的唯一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确立兼顾GDP的数量和质量,把资源能源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民生福祉指标、生产安全指标、社会和谐指标等作为衡量经济发展和考核政绩的标准和制度。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GDP的盲目崇拜,致使人们只重视当前而忽视长远、重视显在而忽视潜在、重视现象而忽视本质、重视增长而忽视民生,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安全事故频发、民生幸福感下降,GDP崇拜是造成经济社会高碳发展的强大“推手”。五要批判由政府主导、管制经济的行政体制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财税体制,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而发挥的政策调控和公共产品及服务提供者作用的行政体制,形成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的金融财税体制。

(三)汲取各国低碳文化精华,借鉴创新

放眼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或文化形态,呈现出文明或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文明即属于不同类型的文明形态,中西文化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内向、整体思维和家族本位型,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外向、分析思维和个人本位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不是两種文明冲突的根源,而是借鉴互补的前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差异性,为不同形态文化问的沟通交流、借鉴互补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了解和认识外国低碳文化是借鉴创新的基础。列宁强调:“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種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所以,“为了取得彻底的最终的胜利,还必须把资本主义的一切宝贵东西,把全部科学和文化拿到手。”各个国家在其历史和现代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许许多多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勤俭办事等与当今低碳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理想信念、理论知识、行为规范,乃至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学习和研究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及其所创造的文化,做到对其确切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吸收、借鉴、整合和创新提供基础。

甄别和选择外国低碳文化是借鉴创新的前提。外国文化中既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我们用得着的也有用不着的,既有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也有相悖的,需要我们认真做好甄别和选择工作。正如所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我们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種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转化和融合外国低碳文化是借鉴创新的核心。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传承性、民族性或地域性,因此,在吸收外国文化时,还必须考虑这種文化的阶级属性、历史背景、民族或地域特性,以及藉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那些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和转化,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统一,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对于那些非意识形态的文化,如自然科学和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则可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直接加以利用。

总之,对待外国低碳文化,应以有容乃大的胸襟,虚心好学的态度,求同存异的气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选择改造融合的方法,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内容和形式上借鉴创新,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并适应低碳发展时代的新文化,“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

低碳出行的意义第9篇

关键词:低碳效果;意义;现状;具体措施

现今,全球气侯变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更为频繁,因此,在这种气候环境大变化的前提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学校是传播人类文明与知识的重要基地,其对于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潮流、创建低碳文明社会等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现今学校要积极地将创建低碳校园纳入到自身的规划建设中,以有力的实际行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一、构建低碳校园的重要意义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与基地,其是一个有效的宣传平台。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校园内的宣传机构以及教师的不断努力,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低碳意识。再者,我们还可以开展以“低碳校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或者宣传讲座,通过对师生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宣传,切实增强师生的低碳意识,从而引导师生共同构建我们的低碳校园,并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从而逐步在全社会中倡导“低碳社会”的建设,以促进当代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学校是传播低碳文化、构建低碳社会的重要基地。

二、低碳校园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低碳、节能意识淡薄

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得出,现今学校中七成以上的学生对“低碳校园”的概念都只停留在片面的了解阶段,甚至有近两成的学生仅仅是听说过“低碳校园”的概念。但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学生对“低碳校园”的概念不是很了解,但是几乎所有受访学生都认为“低碳校园”的构建与发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

为了倡导低碳校园的构建,我们对校内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首先,某些学生在用水之后不关水龙头,看到长流水、长明灯也熟视无睹。其次,学生在课间操或中午放学时,最后离开一人通常都不会关灯,夏天时,也通常不会关掉电风扇。再次,学校内的厕所漏水现象时常发生,由于报修也不及时,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再者,学生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性也极低,这些都对低碳校园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构建低碳校园的具体有效措施

1.加强校园舆论导向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广播战、校报以及宣传栏等校内信息的舆论阵地。对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式以及低碳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性进行有效宣传,从而进一步强调低碳的生活理念与低碳校园构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再者,我们还可以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以“构建低碳校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对低碳校园的构建进行有效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校低碳校园的构建与发展。

2.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低碳意识培养的主要场所,再者,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形式,来进一步构建低碳校园的宣传。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来促进低碳校园的构建,同时,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关于低碳环保性质的课外活动,如,节约用水,无人时关灯关电扇;废旧电池的有效回收;不使用修正液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考察,了解工厂对工业“三废”处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比如说,学生有意识地乘公交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外出购物使用布袋,不用塑料袋;自备水杯,少用一次性纸杯等,这些小的行为都是对我们低碳校园构建的促进与鼓励。

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生活的实现等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其对于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前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积极、有效地推动低碳校园的构建。但是,实际上,学校低碳校园的构建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学校构建低碳校园的部分。所以,当前学校要在深入认识低碳校园构建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低碳校园的建设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措施,来保证低碳校园的有效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成龙.低碳校园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