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3 09:17:10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1篇

关键词:昭通;中小学美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接昭通是云南省下辖的市级行政区,聚居着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为中小学美术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云南昭通,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工作者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较全国其他一些发达地区而言,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尚存在一些差距。为此,昭通中小学美术应积极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实现对接。

一、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对接的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书画、泥塑、剪纸、雕刻等都是其宝贵的特色文化艺术。如,云南昭通地区的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剪纸、挑花、刺绣、泥塑等特色文化。如果在中小学美术中渗透这些资源,在课堂上将两者完美对接起来,就能让学生从小接触、感受、学习昭通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使他们在增长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信念,促使他们积极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还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美术课程的内涵性、趣味性,从而加强对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充分开发、利用,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进而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能通过中小学美术进一步传承下去。

二、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实现对接的策略

其一,构建中小学美术乡土教材。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耳濡目染。如,苗族、彝族的一些小姑娘从六岁左右就开始跟着祖母、母亲学习刺绣、挑花,十几岁就开始准备自己出嫁时的刺绣嫁衣、嫁妆。所以,实现中小学美术与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当地的美术文化,会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因此,昭通要想改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就应积极依据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历史编写乡土教材。如,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制作特点、美学意义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并注重将一些美术名作、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品等编入教材,使学生能通过乡土教材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本民族、本乡本土的文化艺术,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情操与精神的健康发展。其二,创设少数民族的教学情境。按照昭通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美术教师应认真挖掘、整理少数民族美术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学生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品,促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感受昭通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昭通风情版画作品展的活动,将一些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泥塑、乐器、刺绣等穿插在版画作品展览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教师也可在画室的墙面上为学生布置一些回族、苗族、彝族的刺绣图案、乐器等艺术作品,以调节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充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风情的美术教学情境。此外,教师还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把体现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相关音频、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通过课堂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教室内也能欣赏到昭通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美术的兴趣与热情。其三,有机结合欣赏教学与实践。通过欣赏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美,中小学生能了解当地传统的手工艺表现题材和创作方法;通过了解本土传统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就能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判断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欣赏传统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过程中可按照不同的内容表达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看法,并学习使用美术语言将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强烈情感抒发出来,在拓宽眼界的同时增强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表达对美的真实体验,从而通过实践掌握使用各种传统工具的方法,体验少数民族美术制作的乐趣,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自己的构思、创意等,逐渐增强学习自信。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正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积极实现它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让学生从崭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行审视,并加深理解。结语在人类社会众多的文化艺术中,美术一直是重要的瑰宝,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小学美术教学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实现中小学美术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做好宣传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小坤.中小学美术教育与民族特色文化关系.青春岁月,2013(24).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2篇

[关键词]土族;文学艺术;详解

“花儿”是甘、青、宁三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甘肃河川、青海湟水流域的“花儿”,曲调高亢嘹亮、节奏明快奔放、比兴运用自如、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土族“花儿”独具一格。它既不与汉族的“花儿”类同,又与藏族“拉依”有别。土族“花儿”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如“土族令”、“互助令”、“尕马儿令”、“绕三令”等,颇为流行。另外,土族还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情歌,“嘎达古道”,唱起来亲昵委婉、曲折悠扬、倾诉男女青年相互爱慕的心声和愿望,如“玛森格”、“蒙古尔孔尼阿姑”、“阿甲哟”、“阿柔洛洛”“阿吾烈”等。土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人人爱唱,不论田间地头,还是在庙会山岗,都是“花儿”赛场。演唱者自编自唱的能力很强,一般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解放前,土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男女把“花儿”作为爱情的媒介和桥梁,也把“花儿”作为评击反动统治的有力武器。

长诗在土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祁家延西》、《拉仁布和琪门索》、《土族垦荒歌》、《登登玛秀》等。其中《拉仁布与琪门索》堪称土族长诗的明珠,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动听的诗句,道出了他们纯真的爱情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向万恶的封建社会控出了强烈的控诉。《祁家延西》则歌颂了德高望重的延西将军,不顾年迈体弱,率众击退入侵之政的勇敢精神,充分体现了土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安定和谐的强烈愿望。

宴席曲是土族人民在喜庆婚嫁时,邻里亲戚前来庆贺,表达他们对主人的祝福所唱的歌。土族也把宴席曲称为酒曲、喜曲。主要分以下几种:

一是赞歌、赞词。是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歌词以华丽的词藻来宣染夸张,如主人赞颂客人德高如兰天,恩深似大海,意志象雄鹰一样坚强,知识象大海一样渊博;客人赞颂主人的殷情款待:檀木的桌子,放了宝贝般的酒具,吃了肥美味醇的羊肉,喝了醇香的美酒。宾主互相赞颂,增添了喜庆、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土族人民举行婚礼时,不论新郎冠戴、拜天地、还是款待宾客、谢媒人等,都有整套整套的赞颂词,语言精炼、比喻优美、贴切,仪式庄重。

二是对答歌或对唱歌。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又有生产、宗教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类型。对答歌含蓄而生动,曲调悠扬而多变。它是宴席曲的主要组成部分,流行的对答歌主要有《腾德尔格玛》、《霍尼》、《青蛙》等。

三是婚礼歌。是举行婚礼时唱的歌。它有固定固定的曲调和歌词,歌词的内容随着婚礼的程序或场面不同而异,有些歌词生动活泼,有些却很风趣,有些则严肃庄重。婚礼歌主要有十二首,如《纳信妥若》、《拉隆罗》、《阿依姐》、《纳信斯果》等。婚礼歌最能体现土族人民的习俗人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土族人民逢年过节,喜庆婚礼,都聚集在打麦场或庭院里,纵情欢唱、翩翩起舞,洋溢着十分欢乐的气氛,充分显示出以土族人民乐观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歌舞是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形式,一般由一个歌手领唱,众人挤在歌手后面边舞边唱,所以往往以众合的衬词为曲调名,如“安召”、“召呀”、“拉热拉莫”等。

土族在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以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却很丰富,如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等流传很广,深受土族人民欢迎。神话如《阳世的形成》、《黄牛的故事》、《唐德格玛》等。《唐德格玛》描写了少年开荒种田,先到天上捉青龙,青龙逃走了;又到山里捉野牛,野牛又跑掉了;最后到了平原捉黄牛,终于将又肥又壮的黄牛捉住,架起犁开荒种地。展现了土族人民披荆斩棘、辛勤劳动的品质。

民间故事有直接以阶级斗争为主题,揭露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如《狗气杀地主》、《红水沟》等;有反映土族人民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大自然作斗争,同残害人民的邪恶势力“蟒古斯”作斗争的,如《黑马张三哥》、《蟒古斯》、《花牛犊》等;也有表现青年男女为了摆脱封建买卖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向不合理的宗教道德观念挑战,蔑视权贵,不爱金钱的,如《山雀叫了的时候》、《孔雀》、《登登玛依》、《阿丹寻妻》、《青蛙女婿》等。

土族寓言《想吃太阳的鸠》、《红毛狐狸和黄眼狼》、《凤凰和麻雀》等。童话如《兔儿和羊羔》、《懒人必受穷》、《饥寒哥》等。都是以物语理,形象生动,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性。有的寓言还映射旧社会的社会现象,无情地鞭挞了封建地主、土司狼狈为奸、鱼肉百姓的罪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尔虞我诈、凶恶残酷的本质。新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族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涌现了一批土族业余作者,创造了一批好作品,如《雪里送炭》、《金色的长城》,《拉线琴之歌》,《劳动的歌舞》,《流水欢歌》等。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3篇

[摘要]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论方法和个案研究等方面长期以来都处于研究者寥寥,甚至无人问津的状态。本文拟回顾、梳理、总结建国以来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成果,简介曲种,分析其独特性,探讨如何进一步充实、丰富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学术内容,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健康发展、丰富中华艺术文化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典艺;曲艺;民族艺术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3-0084-06

作者简介:韩利(1969-),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二胡;

谭勇(1957-),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研究方向:民间音乐、二胡。四川 成都610041

1953年9月,“中国曲艺研究会”成立,将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如俗讲、变文、讲唱、说书、古词等说唱艺术统称为“曲艺”。 1981年10月,中国曲协举办的座谈会上,时任主席陶钝明确指出:“曲艺是语言、音乐、表演三结合,并且以语言为主,以语言来说唱故事和人物的群众性艺术。”他认为:“这个定义比以前进了一步,以前的定义没有后半截。”他还说:“曲艺观众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陶钝的话表明,对曲艺内涵的定义有一个演变与固化过程。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以上定义其实更多是建立在汉族思维角度之上的。中国少数民族因地域、历史、语言、宗教、文化的影响而孕育出的曲艺形式更为多样性,内涵更为复杂。2012年,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先生在《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代命运》一文中指出:“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曲艺是中国众多的民族艺术中最具民族性和民间性的艺术门类之一。据《中国曲艺志》的不完全统计,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均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曲艺艺术形式,有些民族甚至拥有多个曲种形式。 55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各自曲艺形式,是中国曲艺乃至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一、有关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文献检索分析

据中国知网(CNKI)的最新检索结果,从1915年至今,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文献不到500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有34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有97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有5篇,而涉及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论文仅70多篇,论文的发文数量从2010年起呈较大的上升趋势。(见图1)

在这些文献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吴文科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代命运》[1]、《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2];吴文科、蒋慧明、高苹共同完成的《2014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3]。文中提出了:“尊重曲艺艺术规律,矫正曲艺创演观念,强化曲艺文化传承、培养曲艺专业人才,成为中国曲艺当展的主要任务。”云南省文联的杨庆隆分别撰写了《少数民族曲艺与汉族曲艺比较初谈》[4]、《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5]、《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6],探索少数民族说唱艺术区别于汉族曲艺的独特性,分析其与原始文化、宗教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李萍在《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曲艺资源的文化特性――基于田野考察的定性分析》一文中,ξ鞑康厍少数民族曲艺资源“丰富”、“丰厚”、“丰美”等三个鲜明特性,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7]。四川省戏剧创作中心的严西秀撰文《曲艺现代化》,把四川曲艺现存的二十个汉族曲种和若干少数民族曲种,做了‘以唱为主’、‘以说为主’和‘载歌载舞’分类[8]。涉及西南少数民族曲艺专题研究的文献,较为有价值的有: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与传承》[9];唐小林《抢救舌尖上的遗产――〈羌山采风录〉:一部独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民族志》[10];郎雅娟《侗族曲艺艺术研究述评》[11];索朗次仁《关于发展民族曲艺事业的思考》[12]、《简论民族说唱艺术(曲艺)品种》[13];吴莹;郑直《广西京族曲艺唱哈的保护性开发策略研究》[14];李汉杰《云南少数民族曲艺音乐及类型》[15];石尚彬《试论布依族民间说唱的艺术特色》[16];进铨《“津”是侗族曲艺的代表曲种――兼与普虹商榷》[17];曲闻《文艺“轻骑”驰云岭》;[18]赞丹卓尕《艺术家土登访藏族著名曲艺表演》;[19]王芳礼《简论布依族曲艺“分彭饶”与“分浪论”的文学特征》。[20]

登载上述有关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文献的刊物包括:《曲艺》、《中国音乐学》、《民族艺术》、《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民族音乐》、《民族艺术研究》、《艺术研究》、《贵州民族研究》、《音乐时空》、《文化艺术研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云岭歌声》、《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等等。作者大多来自高校、艺术研究所,曲种一线表演者的研究文献目前几乎空白。虽然期刊学术发展趋势从2010年开始迅速增强,但研究文献数量依然不多,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目前已知的有100多种曲种,而真正进行专题文献研究的不到20篇,大多数的曲种无人问津。其次,文献内容大都是介绍性的,理论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再加上史料文献的缺失,整理发掘的不够,严重影响着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更阻碍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良性发展。

2016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柯琳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第一次对少数民族曲艺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抽象的论证,初步搭起了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理论框架,其意义非常巨大。[21]

2016年8月,中国艺术报登载了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五年(2011-2016)工作综述――《春风化雨牡丹绽放,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中国曲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国曲艺艺术研究基金,在10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的课题中,就有少数民族曲艺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已立项,还拍摄了9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曲艺辙痕》,为曲艺研究留下了一笔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中国曲协与辽宁科技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等教育曲艺类本科专业教材。以上这些中国曲协的工作导向给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研究指明了道路,这一板块大有可为。

二、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曲种及其独特性

柯琳教授在其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一书中第一次较为详尽地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曲种存共约400余种,少数民族曲种约占我国民间曲艺曲种的60%,近200余种。”[21]该书中收集到现存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曲种(见表1)。

曲艺品种与其各自产生的地区方言关系密切,曲艺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都是多民族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其中云南一省就有汉、彝、白、壮、傣、苗、回、藏、傈僳、哈尼、拉祜、佤、纳西、瑶、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独龙、基诺、蒙古等23个民族聚居,该地区的民族密度之高,在我国首屈一指,世界绝无仅有。受云贵高原崎岖险峻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以及大迁徙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同一区域同一民族的不同成员也是相互隔绝、封闭性强,这些为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创立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条件。如图1中罗列的100多种包括西南边疆少数民族c跨国民族的曲艺曲种,复杂繁多,内容丰富,审美独特,除以说、唱方式来叙述传说、历史、史诗、故事、生产劳作等本民族宗教、民间文学及民间仪式内容外,歌与舞的存在是区别于汉族曲艺最突出的特点,再加上服饰、技法、道具的特色,西南少数民族曲艺闪烁出耀眼而独特的光芒。

三、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文献研究成果

1.目前涉及少数民族曲艺内容且较有影响的书籍(见表2)。

四、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前瞻

30多个少数民族集居在中国大西南(见图2),从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民族曲艺曲种是如此丰富多彩,然而笔者仅仅检索出上面寥寥数篇的研究资料,事实上大多数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曲种处于几乎无人问津的状态。作者还认为仅从汉族或其它民族的曲艺框架来定义、研究这些曲种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有关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音乐、文本、舞蹈;曲种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社会功能以及在民族文化中担当的角色等等,都有待于去做深入细致地甄别、研究,其挖掘的空间非常之大。也许有些民族本身也在民族的融合中被同化,忘记了自己的这种文化身份,甚至他们对自己都不感兴趣了。也许由于语言的障碍,造成研究乏力。也许是生在其中的人们本来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或是不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传承与创新。国家一级编剧严西秀先生说:“曲艺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的体系,曲种之间差异很大。”[8]少数民族曲艺是中国曲艺大花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更是复杂、动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些曲种虽然各自的发展历程不同,但它们是这片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身上流着这个民族的文化血脉。我们有责任去守护这些中华民族文化根基、传承民族文化血脉,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让文化的趋同性与差异性并存,让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在世界闪烁出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吴文科.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代命运[A]//.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吴文科. 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J]. 北京观察,2004,(3).

[3]吴文科,蒋慧明,高苹. 2014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J]. 文化艺术研究,2015,(2).

[4]杨庆隆. 少数民族曲艺与汉族曲艺比较初谈[J]. 民族艺术研究,1994,(3).

[5]杨庆隆.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7,(4).

[6]杨庆隆.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8,(1).

[7]李萍. 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曲艺资源的文化特性――基于田野考察的定性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13,(2).

[8]严西秀, 沐恩.曲艺现代化[J].曲艺,2015,(4) .

[9]彭科伟 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2013,(4).

[10]唐小林.抢救舌尖上的遗产――《羌山采风录》:一部独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民族志[J].中华文化论坛,2012,(2).

[11]郎雅娟. 侗族曲艺艺术研究述评[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12]索朗次仁. 关于发展民族曲艺事业的思考[J]. 艺术研究,2006,(4).

[13]索朗次仁. 简论民族说唱艺术(曲艺)品种[J]. 艺术研究,1994,(2).

[14]吴莹,郑直. 广西京族曲艺唱哈的保护性开发策略研究[J]. 新西部(理论版),2014,(20).

[15]李汉杰. 云南少数民族曲艺音乐及类型[J]. 云岭歌声,2005,(3).

[16]石尚彬. 试论布依族民间说唱的艺术特色[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

[17]进铨.“津”是侗族曲艺的代表曲种――兼与普虹商榷[J]. 贵州民族研究,1987,(1).

[18]曲闻. 文艺“轻骑”驰云岭[J]. 民族艺术研究,1989,(S1).

[19]赞丹卓尕. 艺术家土登访藏族著名曲艺表演[J]. 艺术研究,1992,(1).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4篇

一、东北少数民族艺术概述

在古汉语中,“艺”是技巧之意;古希腊文“Texvn”,既表示艺术,也表示手工和制作;在拉丁文中,“ars”一词兼有艺术、手工和技巧三层含义。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是人们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所谓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民族多元文化观是指在对待中华各民族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包容的、开放的观念”[1]。民族艺术,是民族及地方特有的艺术,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手法、艺术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包含竞技艺术即体育、服饰艺术、音乐、舞蹈等。民族艺术本质上为原始艺术,艺术作品具有民族性特点,着眼于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及文化艺术传统,体现民族成员的生活、愿望、思想感情以及艺术审美情趣。民族艺术或“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或古拙、或高雅、或粗犷、或雍容,风格迥异,但都非常鲜活和美丽。从剪纸、年画、弓箭、风筝、玩具、皮影、编织、赫哲族鱼皮服饰、织绣布艺、雕刻雕塑,到木器骨器、陶瓷漆器、体育器械,浓郁的地域特色与精美的手工艺品、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淳朴的民俗民风息息相通,这些都透出五千年中华之深厚文化底蕴,折射出民族艺术天赋及审美力。民族艺术的特点是:第一,质朴率真、随意大方:少数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闲暇之余,按照自己的直觉,自由发挥想象,乡土气息浓郁,质朴大方;第二,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族艺术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祭祝活动或节日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且就地取材;第三,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族艺术作品有着夸张的造型,表现出寓意深刻的象征含义;第四,造型特征独特:不同地域民族独特的地域环境、宗教思想、生活习俗、感情气质形成了迥异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和奇特的造型;第五,实用与审美并存:民族艺术的审美凝聚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有强烈的共同性和民俗性。地域的文化积淀、地貌环境、风情习俗给该地区的民众意识、志趣、情调、喜好等供给营养和土壤,并留下一定的印记,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艺术情致。

二、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由于目前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不具备民族主体意识,因此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中,对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开发显得尤为必要。中国的民族艺术教育在义务教育期间,仅仅是教授简单的美术、音乐知识与技能,只能形成浅表的艺术认识;高中时期面临着升学,压力很大,这样就产生了大学前的艺术教育断代,各民族艺术的源流、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文化,乃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根本不为学生所熟知。因此,构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模式,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使大学生的民族审美主体意识不足的不良现象得以改善,民族艺术的主体意识得以增强,民族生命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文化的自我更新潜能得以发挥,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以增强。传承与开发少数民族艺术,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在于以下两点:

1.能够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应适当融入东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一步填充中国部分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的欣赏教学,学生被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吸引,体味广场歌舞给予他们的亲切感,回味童年时代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对于历史、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等对少数民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加熟悉,对于引起各少数民族艺术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因素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2.能够凸显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少数民族艺术有其自己的特色,例如东北少数民族有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美术、戏曲、诗歌和体育等多种艺术形式。音乐有小调、山歌,祈求神明有祈祷歌,孩子教育有儿歌;文学有故事、歌谣、神话等;美术有图案、建筑等。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突出,历史悠长,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透过民族艺术形式,掌握各民族历史、文化,增强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有高度民族自豪感的文化精英。

三、高等学校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的策略

历史上,所有民族艺术的发展、传承,都不能缺少传承主体。“传“”承”两方共同构成传承活动,一方为与者,另一方为受者;由传与承两方相接,而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就共同完成了民族艺术的传承活动。高等学校作为与者和受者的结合体,在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是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的两个针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文件,全国高校遵照文件,陆续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当前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处在探索时期。第一,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没有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艺术教育教师严重不足,无法实现教学实践和理论密切联系;第二,提倡在条件具备的高等学校开设艺术教育公共课,形式可以是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开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这些宝贵经验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我们认为应发展和完善东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重视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高校教学中,开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新模式。第一,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形成和实现审美需要所必备的、对美的主观反映评价和感受方式,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等,具有民族性。目前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不了解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素养欠缺,所以高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使学生树立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艺术教育上要进一步强化民族艺术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内容上大量渗透东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使学生掌握民族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打破狭隘的审美意识,建设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学科体系。第二,传承与发展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现在有许多珍稀的民族艺术几乎消失殆尽,因此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越来越强调对于民族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的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5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书法构成;文化意蕴

一、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体现

(一)少数民族艺术书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少数民族书法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弘扬对于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的繁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从古老的文字逐渐的发展到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书法。从少数民族的书法类型来看,至今存在的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并不多,其中能够被传承和大众所熟知的更是所剩无几,藏文、女真文、满文、维吾尔文、彝文、傣文、壮文、契丹文、蒙古文等少数民族书法文字的传承和延续迫在眉睫。对于现代人来说,少数民族书法艺术更多体现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对于文字的内容、文字的形态通过现代的审美视角进行解读。未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应该让现代人深思。

(二)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代表

古代少数民族艺术书法较为的活跃,少数民族作为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从书法体现上来看,不同时期都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书法作品。以元代为分界点,元代之后的少数民族书法文化语境实现了融合,汉族文明的发展让少数民族文化实现了交流和沟通。作为重要的书法艺术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书法创造起到的非常关键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有耶律楚材、赵世延、有孛术鲁、贯云石、雅琥、萨都刺、盛熙明等。对于现代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呈现,除了要掌握本民族文字内容,还需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家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彝族书法家卢拉伙、何静华女书、斯琴毕力格蒙古族书法、桑格达藏族书法、傣族书法家尚三果、纳西族书法家和国耀等。

(三)少数民族艺术书法作品解读

少数民族书法艺术风格鲜明,书写规范也各不相同,我们以“羊”字的书写为代表,具体的分析少数民族书法的不同构成。

图一彝族文字图二女书图三蒙古族文

图四藏族书法图五纳西族东巴文图六哈萨克文

如上图所示,在同一个文字的书写上,各个民族的书法风格迥异,彝族文字简约柔和,在文字的线条上给人饱满充实的视觉感受,其中不乏力量之美,属于刚柔并济的书写特点。女书的书写更线条鲜明、轮廓锋利,同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形似,充分的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硬朗强劲。蒙古族书法文字在书书写力量上尽力十足,笔墨厚重,整体书写浑然天成,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效果。藏族书法文字民族特征明显,如行云流水清晰流畅,书法构图形态较为的圆润疏朗、隽秀朴素,让人能够身灵其境。纳西族东巴文与其说是书法艺术,不如说是一副画作,虽然在书写上较为的麻烦,但是给人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视觉美感最为的充分,了然于心,生动形象的书法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哈萨克文笔法错落有致,落笔干错利落,转承启合之美,文字的构成图像感非常丰富,以线条构成图形,图像交错成文字,非常有审美价值和艺术美感的呈现。

二、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构成

(一)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创作载体

少数民族的艺术中书法创作载体源自于生活,文字的图像感非常的强,让人们可以通过文字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文字的意思。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创作反映了创造者的生活阅历,对于书法的表达能够传达书写着的心境状态。书法艺术的创作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建立在对于传统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作,一定要保留少数民族文化最为精髓的内容。相对汉字书法,少数民族书法艺术传承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受众群体局限性大,除了本民族对于书法内容真正的了解,大众对于少数民族书法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少数民族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现代人的审美,注重对于少数民族书法文化背后的内涵进行深刻的讲解,让大众能够熟知,主动去感受文字的内容。

(二)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表现风格

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在表现风格上应该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一方面重视对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传承,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对文字形态、书法作品的整体构图进行设计。书法艺术不是模板的套用,不是一层不变的临摹,每一个人对于少数民族书法的理解不同,书写的状态不同最终所体现的内容,呈现的作品都是不同的。所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在风格的呈现上应该体现多样化的发展,以审美视角和艺术视角让少数民族出发体现更多的美感、用文字来讲述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能够实现和观赏者的心灵共鸣。

(三)少数民族艺术的书法意蕴

少数民族艺术的书法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体现的更为的深刻,对于少数民族书法创作者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了解书法艺术的时代价值、民族价值,让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让少数民族的书法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感受。通过少数民族书法文化创作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而实现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时展的视角感悟现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责任。

三、结论

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构成为人们带来的是艺术的感受,加深了现代人对于书法艺术的了解,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为载体,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现代性的审美视角去感受和分析少数民族书法文化特有的魅力。尊重艺术、尊重传统,通过高度的文化热情和文化责任努力的搜集和展示少数民族书法文化的内容,通过创造性的发挥,让少数民族书法艺术能够更具表现力,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守民.金代书法史论[J].福建师范大学.2009(04).

[2]蒙古勒夫.蒙古文学与蒙古文书法关系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05).

[3]张文涛.藏文书法艺术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2(10).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6篇

【摘要】云南民间工艺自旧石器时代起到现在已有数万年的历史,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大多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一个铺垫,同时也对保护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推进作用。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保护;发展

中国现已认定了55个少数民族,其中,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就有25个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种类最多的省份,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推进,这些少数民族在此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其中,民族民间工艺可算是这些文化艺术中的佼佼者。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产品的激增与覆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

一、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概述

民族民间工艺是一个比较综合广义的概念,笔者认为民族民间工艺主要指的是一种艺术,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艺术文化内容及形式,即运用自然界中不同的材料、图案、色彩等元素创作的能够凸显地域民族文化、反映人们生活习俗及精神生活的物品的过程,当然,也包含了这些元素以及文化;二是艺术品本身,即创造出来的具体的产物(器物)。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指云南25个少数民族在生活生产中所形成的具有他们各自民族特点的文化传统、艺术形式的工艺体现,这些工艺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物质基础以及精神文化的结晶,更是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种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基于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方式以及生活水平不尽相同,各个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信仰,这些都导致了民间工艺艺术种类的繁多及其艺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同时,我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工艺品出现最初可能都是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它是人们为生活而设计的一些必需品。并且就云南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大多生活在山区,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可能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艺术,只是单纯的制作一些生活用具,在满足实用功能以及特殊信仰的条件下,以他们的眼光来确定这些生活用具的外形以及简单的装饰,然而,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却奠定了现在的艺术设计的基础。如云南楚雄彝族的漆器设计,漆器的图案多为大自然中元素的抽象化,把自然中的植物以及动物等抽象为几何形态用于漆器上,同时,造型及色彩的运用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彝族漆器的创作方法就与现代艺术设计极为相似,这也就是一些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种手工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具有非常高的工艺价值。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多为生活用品,并且是各家自给自足的一些器物,以自己使用为目的进行创作的,所以,基本以纯手工创作,这些手工艺的价值是现代技术无法取代的。首先,手工艺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并且具有原创性以及不可复制性的特征。每一项工艺、每一件工艺品都是独特的,它们蕴含了制作者的真情实感,需要创作者匠心独具方能实现。与现代技术做成的产品不同,手工艺品不能大量原模原样批量生产,而必须经过人们的双手进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创作者的灵魂。其次,一些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也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并不是一定要运用现代化的机械化生产加工才具科技含量,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既是一种工艺品制作方式,同时又是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一定的时期内地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比如云南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的银器饰品的镶嵌工艺就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在银器的加工以及今天银器饰品制作中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各个民族生活的反映,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也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不论从造型、图案,还是色彩方面分析,它都是各个民族审美意识的一个再现。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由于居住环境、信仰以及民族人员本身特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以及文化特征。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工艺品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体现了所在民族的文化。比如,楚雄彝族漆器中色彩的运用——楚雄彝族漆器色彩主要是黑、红、黄三种颜色,这是彝族所有工艺品中常用的三个颜色,“黑”贵“白”贱是彝族等级制度的再现,红色则是彝族火把节火焰的象征,黄色是彝族人民心中光明的象征,这些都体现了彝族的传统文化。再如傣族筒裙会根据年龄与婚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穿戴方式,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所以,民族民间工艺也可以被称为一种特殊的具象的民族文化,它是整个民族历史、民族发展的体现。

综上所述,透过民族民间工艺,我们可以悉知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智慧、精湛的技艺以及丰富的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不论以艺术、手工艺,还是文化的形式存在,都是我们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依据。

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民间工艺亟待保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传统的民间工艺来说,面临着很多挑战。

(一)工艺品损毁严重甚至消失

许多古老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如有一些传统工艺品由于材料不能保存太久因而损坏或是消失;还有很多民间工艺多为家庭生活所需,最初制作时就没有工艺品这个概念,所以在家族一代又一代搬家等过程中丢失;还有一种是云南逐渐开放成为旅游大省后,许多当地人将一些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卖给了游客,从而导致传统工艺品的破坏与流失,比如傣族的贝叶经就曾被撕毁卖给游客。

(二)工艺技艺失传

目前,很多少数民族民间工艺都面临着技艺失传的危机,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已经灭绝。首先是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如大理鹤庆新华村的银器制作工艺,目前的情况是一些掌握着特殊工艺制作技巧的老艺人在艰难度日,具有高超银器制作者却是后继乏人。主要原因是掌握银器技术的老匠人不愿意倾囊教授,只负责传授学徒一些简单的手工技术,一般是不会将自家的工艺精髓传出去;更严重的问题是新华村本村的一些年轻人却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他们认为做手工艺不如做生意那样赚钱.如果新华村的年轻人都跑去做生意而不愿意做手工艺,一旦手艺强的中年人退下来,就没有人能撑得起新华村手工艺品的牌子,就会有技艺失传的可能性。另外,丽江纳西族的东巴造纸术、西双版纳傣族造纸术现在已经濒临灭绝。

(三)民间工艺的艺术形式消失

云南少数民族一般都是与汉族一起大杂居,他们的很多传统工艺的艺术形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步消失。如云南玉溪市通海县的蒙古族,他们的服饰基本已经汉化,服饰上完全找不到蒙古族服饰的特征;丽江纳西族的许多传统工艺品上的东巴文字虽然还传承完好,可是已经基本符号化了,知道文字意思的人寥寥可数,就连当地的纳西族人也都不知道那些文字具体的意思,原有民族艺术色彩逐渐消亡。

(四)民间工艺的保护与现代工业科技的矛盾

随着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品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工艺品。机器与手工成为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保护的一对主要矛盾——先进技术的应用冲淡了传统手工艺的特色。机械的产生,使得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越来越被忽视,想要从事传统工艺的学徒,也往往因为传统工艺技艺对于工艺环节的把握难度以及制作时间的漫长而避走他路,大多时候都采用机器进行制作,但是这又使得原有的工艺技术水平降低。

从某个角度来说,传统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是用心来打制的,它不仅具有艺术性,也是有生命力的,是心灵之作。手工艺品的特色应该体现在每一件作品上,哪怕是做同样款式和花色图案的作品,会因为艺人錾刻时的不同心情、不同感悟、不同角度而各具特色,而非绝对划一。然而,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很多制作过程繁琐,生产缓慢,无法与现代科技的大批量生产匹敌。并且,很多少数民族工艺品都是生活所用器具,制作的目的就是自己使用,但工业化的产品使用更为方便,并且成本会比自己制作的更为低廉,因此,人们也会开始进行选择,从而抛弃自己的工艺。

三、发展与保护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几点建议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背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而在构建和谐社会已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而是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不仅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当然,其中就包括了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而云南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又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基本涵盖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各个方面,保护好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留住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的工艺特质,并且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传统工艺所含文化,使之与现代工业技术结合,从而实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现展。

(一)积极宣传,进行动态保护与发展

对于任何保护和发展而言,前提都是宣传,而宣传的基础又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思想意识是人们一切行为的主导。因而要保护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就必须先从人们的思想出发,大力宣传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从而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而言,宣传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其他文化同时进行,途径上主要依靠政府、高校专业的老师、社会上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一些学术的交流从而进行宣传,同时,对于工艺品本身,还可以建立专有博物馆进行宣传保护,如云南楚雄州博物馆中的彝族文化厅就收藏了很多彝族的民间工艺。

而对于保护及发展而言,不能只限定于一个禁区——不论是地理上还是内容上。既然现在处于现代化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也导致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制作工艺的变化,在此暂且不论进步与否,但毕竟使得很多工艺流程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想要对原有的工艺进行原封不动的保护几乎不可能,所以,保护和发展必须结合现在,不能只停留在过去。

(二)整体保护,与其他传统文化共发展

这儿说的整体保护,是指将整个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进行整体保护,主要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同民族不分地域的整体,由于很多少数民族都是与汉族进行大杂居,并且很多少数民族也分布在云南的各个地方,比如彝族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楚雄以及大理南涧。因此,对于云南彝族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就不能单一的看一个地方。其次是工艺品以及工艺流程的整体,保护不能只单纯的保护工艺品,工艺流程、技艺等也应该进行保护,要将两者统一进行保护,才能得以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

(三)政府参与,为保护和发展提供保障

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保护的前提。对于刻意破坏民族民间工艺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并对积极保护、发展民间工艺文化的行为给予奖励。同时,发展云南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还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传统的一些工艺品加工厂不如现代的机械化那么高效率,所以,单靠原始工艺很难创造高的经济效益,人们也会对此失去动力,所以,政府应该针对保护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的工厂或者组织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政策保护。

(四)与现代工业结合,进行可持续性保护与发展

在确保原有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能够完整传承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利用这些原有的民族民间工艺,结合现在的工业技术,在保留原有工艺艺术的前提下,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加工生产,既能减少人力成本,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又能寻求一种传统工艺艺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而不至于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永远滞留在深山中,而是为其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在,很多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现代化生产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如大理剑川白族的木雕已经从纯手工走向了使用木雕机的道路,许多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也与现代商品结合了起来,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深入挖掘并且严格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传承下来才是关键,把民族民间工艺中的文化精髓提取出来运用到现代的艺术品当中,既继承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又是对文化的一个新发展。

四、结论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所彰显着各个民族文化的特质,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进行保护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见证与精神文化的完整延续,以后云南少数民族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民间工艺中手和心互动的创造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即使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永远有着其无可取代的地位。同时,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探索,也为今天整个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继承与突破”等矛盾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纶,张瑞,刘茜,吴雨亭,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与保护田.民族文化研究.

[2]李纶,施文丽,张瑞,胡鹏.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包装工程,2004,25(2):156-159.

[3]陈为智,顶明媚.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2):57-59.

[4]华觉明.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和振兴[J].中国文化遗产,2004,3(1):47-50.

[5]施文丽,李纶,胡鹏.从艺术分类学的角度谈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99-103.

[6]李纶,杨维平,徐人平.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美学特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78-83.

[7]李涤尘魏蜻,民族民间工艺品传承与开发的思考卟教学心得,2006(3):153.

[8]郭净,段玉明,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7篇

【摘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将少数民族艺术赏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起来,进行具有本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普及,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民间艺术的图式和技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启发学生对传统艺术进行发挥和创造。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本地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的方法,为本地文化传承有所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小学美术教学

前言

贵州省荔波县共有16.82万人口,其中有14.51万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可是,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本地的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

笔者曾对工作小学的807名小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常识调查,全校73%的学生不了解本民族(包括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的民族风俗,85.5%的学生不知道本民族的代表性民族艺术是什么,87.6%的学生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笔者通过在乡镇实地走访发现,绝大多数掌握本地的绘画、织绣、织布、蜡染、马尾绣等民间艺术的艺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本地的少数民族艺术家老龄化严重,民族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

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曾经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要有“文化自觉”,唯有自觉,才能自信,唯有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绵延下去。费老所说的“文化自觉”,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希望在于年轻人。唯有引导我们的下一代产生一种“文化自觉”,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才不会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将少数民族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们更了解本地少数民族文化,更喜欢这些艺术。

正文

一、基本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笔者的主要教学思路是,首先,通过传播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其次,展示少数民族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最后,鼓励学生吸收和发挥创造,发扬传统艺术。教学包括介绍、欣赏和创造三个重点环节。

二、教学环节的应用

1、少数民族文化常识介绍

在课上,介绍少数民族艺术之前,笔者首先会对本地的这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简要介绍。这种介绍并非空泛地说教和宣传,而是鼓励学生将日常看到的少数民族文化与课堂联系起来。在学期的课程中,笔者会安排3到4节课外活动,有一次会去参观本县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另外三次会深入到村子里,到少数民族集会中去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在参观之后,笔者再对其中的艺术品、文化作品的内涵进行解析,让学生们有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文化和艺术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到目前,笔者介绍了布依族和水族的民族艺术。

2、少数民族艺术欣赏

在课上,笔者首先会向学生展示艺术品,介绍其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

比如说,在说到布依族民族艺术的时候,笔者会谈到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品,如蜡染。通过教师介绍蜡染制作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更加熟悉这个传统的少数民族艺术。随后,笔者会向学生展示一副简单的布依族图案,让他们进行评价,然后再模仿和创作。

图1:布依族图案

谈到水族的民间艺术,就会想到剪纸、刺绣、染织、编织、银饰等。在美术课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刺绣中最有特色马尾绣。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艺术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艺术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

与布依族艺术教学一样,笔者会让学生对欣赏简单的水族图案,随后模仿创作。

图2:马尾绣图案

3、学生模仿和创造

在艺术品介绍之后,笔者就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形式一般包括绘画、剪纸和缝纫。

在画画的过程中,笔者会介绍民族图案的特色。像布依族的蜡染,它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现出独有的龟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其风格各异:有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

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发现,少数民族图案一般是对称的,内容很多跟水、鱼有关,而且布依族和水族的图样都有自己偏向的颜色。

这个时候就可以解释民族艺术的风格与特色。然后,再鼓励他们添加自己喜欢的图案,改变配色。经过课堂的练习,他们既掌握了一些民族艺术,同时还进行发挥。

三、教学效果

经过了两个学期的教学探索,笔者的教学收获颇丰。

结合本地的少数民族艺术,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有个学生在课上绘制的图案,结合了民族特色和儿童特有的艺术感受,让传统图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笔者经过与纪念品制作者联系,这个学生的作品已经制成了可以出售的小工艺品,这对于其他学生是极大的鼓励。

同时,通过美术课上的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兴趣。有学生说,在回家之后,他向爷爷奶奶学习了布依话;有学生说,他现在很喜欢蜡染的衣服,自己还让家长缝制了蜡染的服装;还有学生在课上将土布缝制成了笔袋,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流行热潮……

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中,将少数民族艺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希望继续进行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的美术教学,探索出适合本地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的方法,为本地文化传承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8篇

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很丰富。这些文化在当地特定的宗教、政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悠久而稳定的形态。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历史紧紧相依,文化是少数民族存在的证明,文化的流失就会导致少数民族的没落。在少数民族地区,独具人文特质的美术教育需要顺应这一现状。

一方面,随着我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步伐的加快,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逐步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作为保留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也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弘扬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春天。以四川藏羌民族地区为例,其在受到汶川大地震的破坏后,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除了对于重建家园的物质建设的关心外,人们还关注当地藏羌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文化不断冲击着国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急于“走出去”,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威胁。这种“断层”的尴尬困扰着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肩负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双重重任。如何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不断推进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各项工作的开展,成为了一项艰巨的课题。显然,借力国家扶持政策和自身丰富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发挥高校教育、科研优势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不二选择。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1、是实现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特色办学指标是一项占有重要比重的参照指标。特色办学是指教育要结合自身所处区域、自身具有的学科优势进行自身办学定位。这是高校发展教育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核心资本。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对全面人才需求的进一步迫切,高校教育多元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特色办学为导向,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当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之一。

2、是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美术教学,既有助于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知识体系,又有助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着宝贵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一般都具有民族文献资料库、民族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研究机构,这些设施都是高校美术教育的优势物质资源。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地理位置处于少数民族文化、社交都极具民族特质的地区,学生可以在这个民族网络里得到丰富的民族文化熏陶,这是其他地区不可能具备的环境条件。发挥学科资源和区域民族美术资源优势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有力保障。

3、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综合背景下,我国开始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97项属于工艺美术类,占名录总数的18.7%。党的十六大更是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肯定了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如玉器、漆器、陶瓷、金银铜器、竹木器、民间剪纸、木版画、染织、民族民间雕塑和民族建筑等等。它们蕴含着伟大祖先的聪明才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以手工劳动为主导的传统行业。但是,现如今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停滞不前,传统工艺美术教育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弃,这需要高校加强对传统工艺相关学科的重视。加强对高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措施

1、将民族文化引入课堂

我国拥有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风俗各异、拥有独特艺术的民族,我们不妨将少数民族的特色艺术形式借鉴到课堂上来,教授学生具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当然,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校要想发展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就必须深入民间,根植于实践。比如藏族有所谓的唐卡艺术,彝族的银器也相当漂亮,高校可以围绕这些艺术形式,用学理的眼光、教育的手段向学生分析这些艺术形式。必要时候,还应该邀请民间艺人到课堂上教授知识。笔者认为,学校应该综合传统美术教育课程和少数民族艺术,形成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美术课程,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设特色课程,比如民族艺术鉴赏课。这类课程程序简单,每堂课教师都会向学生展现一门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然后和学生一起运用美术的理论去分析和欣赏。这种方式可以很有效的将民族文化引入到课堂上去,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久而久之,高校也会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方式以及特色化的专业。

2、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模式

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少数民族特色化美术教育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求更高。因为要教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那么仅仅是毕业于普通美术院校的教师就难以满足这一条件。这就需要高校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可以让教师到地方公益美术机构实践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深入了解少数民族艺术。而在教学方面教师也应该采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演示教学法。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开展实践课,带领学生定期到民间“采风”,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到少数民族艺术诞生的摇篮里,与民族艺术“亲密接触”。

3、实现美术教育创作成果的商品化

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一般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该依托这一条件,将高校美术教育与之结合,形成良性的互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这就要通过美术商品化来实现,而且是有特色的民族美术商品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反映少数民族风情、艺术的美术作品创作中,题材以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主,但艺术手法却是属于美术的,学生在创作完成后,可以到旅游区出售,比如组织一些“创意集市”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了美术创作的实践中,也繁荣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甚至会形成一道具有特色的风景线。

四、结语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第9篇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是我们本土的艺术文化,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广西民族民间的美术。因此,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需加强对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传承和弘扬我地区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必备手段。只有加强对我们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了解、发现和深掘,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传承和弘扬;

广西高中美术欣赏教育教学中,对中外纯美术的教育研究及运用较多。但对自己本土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却关注较少,形成这一现象有多种因素,但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缺乏民族自信心,从而引发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民族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族民间美术与民族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之知甚少,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几乎于漠视状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族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族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民族民间美术,从广义来讲是相对于汉民族的各少数民族的艺人们或普通老百姓所创造的美术;从狭义来说,则是指相异于正统美术(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漫画等)的民俗美术,它纯粹根植于民间,创造于民间,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或以此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所创造。它不像纯美术那样出于纯粹的欣赏目的而创作,而是以实用为创造前提,或用以美化环境,或用以丰富民间民俗活动,或应用于日常生活。

广西地处祖国南部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民族。广西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地域沿着自身的生活轨迹,保持和发展着本民族优秀传统的艺术。它们从一开始就受到民族心理民族崇拜和民族习俗的影响。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如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侗族的建筑、水族的编织、瑶族的刺绣、毛南族的花竹帽等等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艺术。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贯穿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风俗民风,显示出各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艺术资源宝藏。在大量的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保留着更多的古老式样,原始艺术形态或称之为原生态形态特征显著,是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也是繁荣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需更多的加强对我们本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是传承和弘扬我地区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必备手段。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需要又促进了美术创作的发展,体现在造物的实用功能上,人们生活提供帮助和对生活的实际改善。出于这种功能和目的,这种美术创作自然是一种真诚、淳朴和源于生活的,在内容形式上以生活为基础,源于生活的要求,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使得艺术风格质朴真诚。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民间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有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绝不是单纯的情绪发泄,它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老百姓常说“我想什么就画什么,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广西民族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一切都是通过艺术的形象来体现的,离开了艺术形象就不可能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许多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和实物充分运用了大量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媒介,以创造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为基本过程,通过个体内心自由境界的不断实现,从中享受和领悟自由愉悦。因此,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上充分得用最能体现广西少数民族的各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和实物展示给学生。极容易唤起学生的美感,尤其是每个图案、纹样、每一种造型、色调或构图等具体的艺术形象和造型表现,使学生容易接受和领会,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故事传说,如“百鸟衣”、“一幅壮锦”、“长发妹”等等,使学生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滋养。这些对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均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可以直接请当地少数民族的能工巧匠到课堂上表演刺绣、剪纸、印染、编织等技艺,起到传播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作用,同时在审美愉悦体验功能上激发学生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关注和探究。

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的思想。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加强对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必将会不断地丰富或在某种程序上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事业,同时也使蕴涵着几千年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的文化内涵得以发扬光大。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的美术,只有加强对我们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了解、发现和深掘,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

(罗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广西;河池;546400)

参考文献

[1] 甘幼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中学试用课本美术欣赏》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