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古代德育思想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0 16:23:46

古代德育思想

古代德育思想第1篇

一、理财重德

古代家训中关于理财的思想,至宋代大兴。宋代具有理财思想的家训著作主要有叶梦得的《石林治生家训要略》、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倪思的《经锄堂杂志》等。另外,赵鼎的《家训笔录》和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等也是有关理财家训的名篇。

古代儒家学说,千言万语不离“道德”两字。所以,他们在理财时亦重道德。叶梦德在《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中说:“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不可“妄取于人”即是重德思想的流露。清人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得更直白:理财“其源不可不清,其流不可不治。源则问其所自来,义乎?不义乎?流则问其所自往,称乎?抑过与不及乎?”

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则论述得要系统、详明得多。此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正本”,二是“制用”。“正本”,就是理财要重“德”,以“德”正生财之道;“制用”,就是开源生财。“正本制用”合言之,即是先正身以德,然后节制财用。关于此点,陆氏言:“事有本末,知愚贤不肖者本,贫富贵贱者末也。得其本,则末随。趋其末,则本末俱废……非贤非知之人,人所鄙贱,虽纡青紫,怀金玉,其胸襟末必通晓义理。己无以自乐,而人亦莫不鄙贱之,岂非趋其末,而本末俱废?”显然,在陆氏看来,一个不讲道德的人,虽能“纡青紫”做高官,“怀金玉”当富翁,是不会得到人们肯定的;相反,趋其本,重德性而获得财富,才会为人所尊重。

上述理财思想,伦理色彩甚明,对后世影响极大。元人郑太和在《郑氏规范》中言:“佃家劳苦,不可备陈。试与会计之,所获何尝补其所费。新管当矜怜痛悯,不可纵意过求。设使尔欲既遂,他人谓何?”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言:“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

古人理财重德,取财重道,重义轻利,是显然的。问题是他们是如何达成理财重德重道重义的呢?这个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就其大要言,就是临财之际,得把人当同类看,当人看,胸有人道情怀,而不可见财眼开,把人视为异类,不顾其生死。

宋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凡邻近利害欲得之产,宜稍增其价,不可恃其有亲有邻,及以典至卖,及无人敢买,而扼损其价。”明人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言:“如遇荒欠,慎勿刻意取盈。”这种置产业得“稍增其价”,收租得“勿刻意取盈”等思想,就是要别人有饭吃,以免流离失所,类同牲畜,就是把人当人看,就是一种人道情怀。 此类思想《郑氏规范》中说得最多,最系统,如“增拓产业,彼则出于不得已,吾则欲为子孙悠久之计。当体究果值几缗,尽数还足。不可与驵侩交谋,潜萌侵人利己之心”“交券务极分明,不可以物货逋负相准。或有欠者,后当索偿。又不可以秋税暗附他人之籍,使人倍输官府”“田租既有定额,子孙不得别增数目。所有逋租,亦不可起息,以重困里党之人”等。

《颜氏家训》是较早论述理财问题的,其《止足》篇言:人不可不知足,“二十口之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屋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这等“以义散之”“勿非道求之”的理财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的理财家训。唐以后,随着封建道德思想的日益丰富、缜密,个人理财表现出的伦理倾向便更甚。所以,理财重德在古代并非偶然之事,亦不是一朝一代之事,其产生、发展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丰厚的沃土。此沃土就是上层统治者重视道德、提倡道德,整个社会弥漫的道德氛围。

二、读书养德

勉励子孙读书是古代家训中的重要内容。从一开始,古人便将它和道德联系在一起,使读书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伦理活动。许多长辈殷切期盼晚辈通过读书来涵养品行,做正人君子。

在古代,入仕是读书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不少人视读书为当官发财的终极目标,如《儒林外史》中周进、范进等人“须发皆白”仍芨芨于此。不过,纵观古代家训,这类言论甚少。相反,教育子孙读书涵养德行,做好人,则很多。曾国藩认为,“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在《孝友堂家训》中,以为读书求取功名是“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为端人,为正士”。

《左传》中将人生的价值分为三等:最上等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并且说这三个品等,是“久而不废”的“不朽”事业,修德乃“三不朽”之首。如此思想,影响甚大,成为整个封建时代无数士子竞相折腰的人生终极目标。自汉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儒术,儒家思想如气潜流,如水潜渗,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德为上品”的思想便成为整个社会道德运转的轴心,成为整个社会读书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非个别人的道德追求。这样,教子读书先养德然后入仕,做个有道德的“不朽”的读书人便很自然了。

陆九韶在所著《居家正本制用篇》中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最为详明、系统、现实,他认为教子“惟教之以科举之业,志在于荐举登科,难莫难于此者。试观一乡之间,应举者几人而与荐者有几?至于及第,尤其稀罕……至于止欲通经知古今,修身为孝弟忠信之人……此有何难,而人不为耶?”在这里,陆氏的读书养德的思想甚明。

明人吴麟徵在《家诫要言》中说:“儿曹不敢望其进步,若得养祖宗元气,于乡党中立一人品,即终身学究,我亦无憾。”左宗棠在《与孝宽》一信中也说:“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以科名为门户计,为利禄计,则并耕读本务之志而忘之,是谓不肖矣。”

在众多古人眼里,读书做人是首等之事,中举入仕是次等之事。换句话就是,读书不只是为了中举入仕,而更要通过读书来涵养德行。

三、古代家训的借鉴意义

毋庸讳言,古代家训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些诸如封建迷信、轻视工商、歧视妇女等落后思想,但其理财和读书重德的思想不但在历史上曾发挥过正能量,造就出一代代品德高尚的贤人,而且在今天仍有其生命力,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平日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为人父母者,当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日常言行要得体,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若父母自身品行高尚,能“以德治家”,教育孩子以德修身,以德处世,以德交友,则定会家门之内秩序井然,家门之外美誉远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讲究德行的家庭,在任何时期都是造就有灵魂之人的加工厂,是散发正能量的泉眼。持家重德,重勤重俭,不但对家庭有益,对社会同样有益。重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危害,营造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重勤重俭,可以减少贫困,减少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国家能快速发展。治家以德,能打造少长有序的家庭环境,使老者安享晚年、少者健康成长。借鉴之,便治家能结善果,处世能生芝兰。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日益繁盛,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也随之产生:是不计手段地疯狂敛财?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地赚钱?这既是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个复杂的问题;既是个道德的问题,也是个现实的问题。若经商者眼里只有个“钱”字,只有个“敛”字,便会心中充塞铜臭,社会弥漫污浊;便会人性扭曲,社会发展畸形,无数个“害”字便产生了。若经商者眼里看到了“钱”的同时,又想到了“德”,则社会便会变成健康的社会,人便会变成高尚的人,无数个“好”字便产生了。由此,就会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良好社会风气,造就一个个有商业道德的人,国家的商业发展便会风清气正,公平合理。

关于读书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当我们批评古人读书是为了“中举”,是为了飞黄腾达时,也别忘了,我们何曾不是这样?为了孩子能考上理想大学,硬逼孩子学习者有之,考试失利打骂孩子者有之,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者有之,不一而足。其实,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人们的发展路径多种多样。所以,逼迫孩子考好大学,做人上人,是一种“社会病”。这种“社会病”使某些人顽固地认为,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正途,才能荣宗耀祖,活出个人样来。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腐朽思想大行其道时,尚且有不少人提倡读书应养德在先,应举在后。今天,不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与塑造孩子健全的个性吗?这样不但对其个人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同样有利。

古代德育思想第2篇

何人可为师?即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方可为人师呢?我们这里所说的为人师,并非“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学有所长者,而是《周礼》中所提到的以师为职业的授人以业者。对于师者的评价,了解孔子的人评价其“既圣且贤”,而“贤”则可以被我们看作是师者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论语》中有提到孔子对教育的目的,立己立人内容的总结———“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则可以被视为“贤”的具体内容。

1.志于道“。志于道”,孔子作为一代圣贤“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孔子在15岁的时候就立志求道,即将做学问作为毕生的追求,而所做的学问主要围绕的就是穷究天地间的道理。一般人说孔子说的是人道,不讲天道,因为天道渺远,属于形而上的范围。但我们看孔子在《易经》中所讲的学问,他绝对懂天道宇宙的来源。“天道远”并不是说与我们的空间距离远。这个远实际上是高远的意思,指距离人类的知识程度太远。因此孔子在这里所讲“志于道”的“道”,我们不能硬性替它下一个范围,说他只讲人道,不讲天道。这实际上是启示我们贤者立志,做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心胸开阔而眼光不有所局限。

2.据于德。“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贤者的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为人师者不单将道存于心中,还应该通过存于心中的道指导自己的行为,以存乎内见于行,当二者形成一致则道德合一,高远的志向必然指引作出高尚的行为,而求得几近完美的结果,德现则贤显。

3.依于仁。“依于仁”,仁,就其本身及具有其的主体———人,从内在来看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表现于外的则是爱人爱物,比如墨子思想“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彼此之间相互亲爱相互帮助;西方文化的博爱则讲究大爱世间众人对众人皆有感情的付出。而贤者“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作为贤者,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4.游于艺。“游于艺”“,游”有“畅游”的涵义,即对于“艺”有精确的掌握和运用,游刃有余。“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以现代视角进行解读,其中的“礼”,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乐”则包括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贤者,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而是指作为贤者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当素质达到一定高度,甚至可谓专精与优秀,则可以为师者了。为人师者,“贤”就是要具备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的修养。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合起来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也明确指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不但无法胜任师者,而且人生也枯燥了。

二、根据“贤”的内容养成师德

师者至高境界“圣且贤”,尤其“贤”为成师的基础,我们就根据贤的内容谈师德的养成。

1.爱人之心外化为德。师者应具仁心,也就是说,作为老师充满爱心,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这是为人师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仁,儒家思想解释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孔子对他的学生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而这“五者”分别是“恭、宽、信、敏、惠”,并且分别阐述了其中很大的学问。

(1)恭则不侮。为人师者,应予人恭敬。孔子说:恭则不侮。首先,一个人对他人恭敬的时候,是不会招致羞辱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是相互的,予人恭敬,予己恭敬。其次,养成内心的恭敬,从个人的一己人身上是恭敬于人,从整个国家来说,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国家形成谦恭的风气,社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国家必然稳定繁荣。最后,师者由恭敬出发,对这个世界,会有眼中的美好,以美好修正晦暗,而师者将眼中的美好传于受教者,才能启发善行,启迪人心。

(2)宽则得众。为人师者,包容他人。对他人包容了,其实自己也天宽地宽了,所以恭敬而达到宽容,这是一种内心自然的成长。师者养德,应对世界对世人抱有怀,绝不应该计较毫末利害,而更应讲求大成就,对己严格而对人宽容,就像孔子所说的,宽就能够得众,你就可以有众人对你的一种信赖,你就可以拥有最广阔的行为空间。

(3)信则人任焉。师者守信方赢得认可。世人做事讲求诚信,诚信是立身之本,作为师者更应具有诚信品德。师者授业,受教者有所学,但亲其师方能信其言,师者守信,在受教者中才能树立威信,其所言所行才能为受教者欣然接受。守信另一层涵义则是恪守本职,坚守职业操守,师者所为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脚踏实地,做学问不做假,不欺诈,不以他人成果易于自己名下。

(4)敏则有功。师者活在当下。勤敏做事发挥才智,拓宽思维敏捷行动,“欲敏于行而纳于言”。不必说得太多,而真正赶紧去做。想到了就做,能做就反过来再想,做事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尽可能求得捷径,以达功效的最大化。敏于行,就是告诉人一种态度:活在当下,就在今天,就在此刻,把事情做好了,不要去等,总结经验,应时而动,这就是敏于行。

(5)惠则足以使人。师者怀有恩惠之心,宽厚他人。师者,是受教者的引路人,一个能够有恩惠之心的人,才能够教导他人有所作为,因为他可以因使人受益而号召他人团结一致实现师者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均沾”,它可以让所有人从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名分和利益。位高权重者使位卑权轻者做事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但若所做的事无法使人从中获益,或者获益远远低于付出,那则可被看作是位高权重者对位卑权轻者正当权益的榨取。师者若如此待受教者,则可看作是对受教者的压榨,其所为为失德,师不可堪称师。

2.有教无类原则成德。师者对于受教者,应树立坚定的教育原则,有原则才能养成师德。我国千百年来所传承督导教育原则即是:有教无类。对于有教无类,可以这样理解: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中国古代自春秋时期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改变了学在官府的社会教育状况,很多平民甚至贫民子弟,有心向学皆可拜师学有所成,孔子无疑是当时创办私学成果显赫的教育大家。孔子学生的出身、居住地、职业等条件五花八门,但只要心怀赤诚拜师求教,孔子都会欣然授业。拜师礼虽不可废但孔子强调“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拜师礼仪这是师道的体现,不可废除,但只要准备束修———十条干肉———这样一般人家都有能力准备出来的薄礼,即可拜孔子为师。师者授业只需考虑受教者是否诚心求教,心怀赤诚,而不应考虑教育以外其他不相干因素。受教者对于师者远近有所不同,接触有所不同,态度自然有所不同,而师者对于受教者则应平等相待,不因任何原因施以特权,不因任何原因而放弃受教者,人各有不同,虽然心怀赤诚,但感知外物的感受各有不同,穷究其理深度各有不同,对不同的受教者,师者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崇高的教育理想———使受教者学有所成。

3.公天下之公心树德。师者对于家国天下,应明确其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学》中所谈大人之学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也同时可被看作是师者的社会责任,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被看作是师者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师者天然具有养成并彰显自身美好德行,亲爱于自己的学生,爱众人,平等待人的社会责任。同时,师者严格律己,赤诚求知,学有所成,以身率人,传播教化,正其所不正,使人成圣,如辐射一般使贤人圣者报效国家,以完成师者的历史使命。如欲承担责任而履行使命,需师者勇于付出,甘于奉献而寡求回报,这种牺牲并非人人可行可为,为家国天下而弃己利,实需公天下之心为内里支撑。对于公天下,西汉礼学家戴德戴圣叔侄托名孔子所著《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概念:原意为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国家非一家一姓,而是天下人之国家,引申为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等的,天下人做事为天下人谋利,而不以一己之利有损他人之利。而成就天下之大利,往往需要某些人甚至一代两代人的甘于付出,纵看历史,师者恰恰在某些历史节点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公天下之公心树立,完成了师者至高品德的养成。

三、师者失德不堪为师

师者养德为师之大道,道之所存,义之所在,但师德养成是理想中的应然状态,实然状态却未必尽数如此。当今中国将教育看成是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家重视教育,尊师重道,师者地位较之以往更为尊崇,师者待遇也较以往大幅提高,于是,对于师者这一职业,好利者趋之若鹜。然既是利益吸引,那么好利者其德行必不及师者,抑或说,其必难以养成德行,更难尽职守而育人成才,相反,使求知者受难,污师者之名,其人才不足而授课,德不足而育人,虽明不因求学者而求利,实恰以受众为逐利压榨之对象,凡此种种,现于当今并非一二。如此无德之人,绝不容录于师者队伍之中,而已混迹于师者队伍的失德之人,一经发现,应尽早迅速清除,不留任何余地,为师者而不养德,不堪为师。

四、结语

古代德育思想第3篇

 

1 中国古代刑法的演变

 

刑罚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人采取的惩罚措施。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主要通过刑罚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自身利益。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古代社会逐渐产生了国家,法律制度逐步确立,刑罚逐渐成为古代帝王将相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主要工具。

 

纵观古代刑法制度衍变过程,古代刑罚可分为起源、发展、完善以及近现代化四个重要时期。其中,刑罚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刑罚制度的发展时期?——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制度逐步完善阶段——隋唐时期(刑罚制度全面确立);刑罚制度相对稳定并向近现代转化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从中国刑罚制度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刑罚制度由以肉体罚为主的报应刑逐步衍变为以自由罚为主的惩诫阻止刑,刑罚力度也从起初的重刑苛法变逐渐变得轻简宽约。刑罚是阶级的产物,是权利的象征,它的衍变历程清晰的刻有中国古代社会阶级斗争印迹。不同发展时期的刑罚都能客观的反映出那一时期统治阶级的阶级属性,而且它也能反映出古代社会特有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2 道德、富贵与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紧密相连

 

孔子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说的是,用政治手段来治理民众,用刑罚来整顿民众,民众就只求免于犯罪,而无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民众,用礼教来整顿民众,民众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古代立法讲求以礼入刑!礼刑相辅,这是从汉代起确立的刑罚原则。在法制建设方面上,虽然带有因革损益的成分,但是这种思想从未改变。由于法律的制裁都具有强制性,所以,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就具有一定的权力,然后根据法律的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但是,在当权者的手中依然掌握着对法律的解释和运用的权力。尽管国家和官府都制定了相关的律例和法律,但是对于律例和法律的执行者来说留有回旋的余地,以深文巧诋为能,以哀矜勿喜为拙。故入夫罪则旋添情节以合律妄,引夫例则摘去字句以从招,甚至清托徇人,通贿自鬻于以枉,其是非之实,又有不可胜言者的现象一再出现,滥禁、滥刑等情况就不可避免出现。

 

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当代,财富和权力都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尤其是权力。权力在中国的古代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它对整个社会进行控制,同时作为一种命脉掌握着其它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其他资源。如果权力成为先决条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政治的效用凌驾于社会之上,政治权力为结党营私,瓜分经济利益奠定了基础。反之,钱财为经营政治势力提供了条件,两者相互依存,互相搓揉共生。政治权利和财富之间相互联系,一方面借助政治权力谋取财富,另一方面通过财富谋取政治权力,在中国的古代社会,这几乎成为了惯例,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央集权主义的政治体制。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人们可以借助各种方式、各种途径进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于人来说,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在不侮辱祖先行业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业治生;在同一个国家,如果贫穷,那就意味着可耻。作力、斗智、争时不外乎是古人求财致富的手段;通过出奇创新也可以致富。上述方式只是针对普通人获取财富的权力的大小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了财富的有无及多少。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确实存在着权力大小决定财富多少的问题,从本质上说,获取财富的捷径实际上也是获取权力。

 

在古代社会,政治权力决定着一切。发财致富的途径就是追求做官,这是最便捷,同样也是最稳定的。法律严加限制欺诈、逃税、仿冒、勒索以及抢劫等非道德行为,但是,这些违法行为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其原因不是法不严和令不行,而是被贪官污吏所害的。官污吏不能根除的原因,既有政治体制的因素,还有人的因素。在古代社会,以君主专制为中心,进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而君主专制与人治政治是彼此相连的,随意性和可变性是其最本质的特点。受君主和各级官吏爱憎的影响和制约,制定的各种制度都难以进行严格地推行,同时,利用这些既定的制度,各级官吏之间不断地打击报复,相互勾心斗角,进而谋取私利。统治阶级对于自己制定的法律制度,往往是率先破坏,对自己的行为根本不进行约束。皇室和官府凭借手中的权力,漠视道德,破坏法律,不断地追求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人的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受到道德、法律、财富、权力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常情况下,在以道德、法律、财富、权力为主构成的社会结构中,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果道德的作用下降,就会削弱法律的力量,增强财富的作用,权力的地位就会变得显著;当弱化法律的作用时,就会丧失道德的作用,进而突出财富的作用,权力的地位会成为社会的决定因素;当财富占据首要地位时,道德的作用就显得苍白无力,法律的作用就会受到制约,权力就成为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当权力占据主导地位时,道德的规范作用就会受到制约,法律也会失去公平,财富就会推波助澜。

 

3 结语

 

中国有着悠久的法制历史,同时有着深厚法律传统,从传统的法治向现代的法治进行转换尤为困难。在当前社会,现代法治精神作为我们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对传统的法治进行不断地总结和创新,使其不断地完善。通过对中国固有的法律传统进行总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法律进行创新,将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进行融合,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贡献。

古代德育思想第4篇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演变过程;教育方法;基本特征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花园中,无数智慧的奇葩竞相开放,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还在东亚文化圈里成为中流砥柱。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也是其中一朵艳丽的鲜花。何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 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以其学说宗旨来教化人听命于“天子”或“天意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早已先于这个学科而诞生了。

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 ,但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容的论述最为丰富,其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虽然其中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谓硕果累累,内容丰富。

1.奴隶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周时代,就已有了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整个夏朝,道德教育也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产的行为规范教育。殷商时期 ,虽然仍迷信自然 ,但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周朝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 ,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别 ,教导人们安于本分 ,切勿犯上作乱 ,以维护社会秩序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 ,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 ,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2.封建社会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及没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就儒家而言 ,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最为丰富的 ,其影响也是最大的。根据孔子的论述 ,“仁”和“礼”的教育 ,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 ,虽然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的特殊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强调、补充和发展 ,但大多未离开孔子规定的基本思想。例如 ,汉儒董仲舒注重 “三纲五常” 的伦理教育。实际上 “三纲五常” 是孔子所谓 “忠恕”、“孝悌” 等规范的精致化;后来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纲常礼教思想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赋王权”,“君权神授”等理论 ,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绝对性。

自明代中叶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 ,这一时期 ,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 ,再也拿不出像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了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它的没落。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

1.灌输式教育。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 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3.言传身教。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他们认为“言教为后,身教为先”。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

在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的研究中,其角度是多元的,涉及原则、内容、途径、方法等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教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和训教合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承性和内在性的统一。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表面上看,中国传统道德注重人的价值和现实利益,实际上道德已沦为统治的工具,道德被做作知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道德中的人饱受封建道德的压抑与束缚。但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史上,这个思想却是应该加以研究的。

四、结语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在其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历史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

版社,1985年.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古代德育思想第5篇

【关键词】古代学校体育;德育;高校教育

体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这一词语是19世纪80年代维新改革的有识之士从西方翻译而来的外来词,最初时期称为“体操”,意为身体操练的意思,到20世纪初期才称为“体育”,意为身体锻炼和品德培养。在我国古代没有“体育”之词,但却有“体育”的内容,其中古代学校体育中的德育内涵颇为丰富。我国是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素有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美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那些不同历史时期的伦理道理学说和道德规范,对我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关于古代学校体育的分析

与我国悠久的中华文明相对应,我国古代就产生了学校和学校教育制度,并且先后出现了官学和私学两种学校组织形式。

学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和培育社会所需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相对应的学校教育,在我国古代早就产生和在不断的发展与演进。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学校的雏形。到商周时期有了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至西周,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以“刘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系,其中的“礼、乐、射、御”是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丰富的体育内容和性质。

二、对我国古代官学体育中的德育探析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夏商时代已经有了学校,周朝有了专门培养统治阶级贵族子弟设立的国学,经过夏、商时期的发展,到西周时期出现了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的“官学教育”,这就是我国古代早期的学校教育。在西周官学的“六艺”教育中,与体育有关的“礼、乐、射、御”占了整个教育体系与教育内容的一半之多。其中,“礼”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与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当时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第一的位置。它作为当时的学校教育的政治伦理和道德伦理课程内容,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的伦理规范。“射”,即“射艺”。作为“六艺”教育的内容之一,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射箭作为军事需要和礼教的主要手段之一。“射艺”被尊称为“射礼”,射箭活动被定制为等级分明的礼制活动和道德观念培养的手段。按照当时的射礼等级,它被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与“乡射”。通过乐舞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它可以培养和熏陶人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使学习者去掉那些骄横、蛮夷、夸张、矜持和淫逸的思想和恶习,达到健康身心的内修作用与效果,对培养人优良的道德品质有积极的作用。“御”,即驾御,驾车的意思。“御”是古代祭祀驾车,战车驾车,出行驾车的总称。古代的祭祀驾车与出行驾车多有礼数。“御”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和道德高低衡量的标准,是古代学校六艺教育的必修课程和教育内容。

三、对我国古代私学体育中的德育探析

我国古代的官学与私学两种教学组织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进,这两种办学形式先后出现了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协调发展方式。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学经验和教育经验,为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孔子作为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我国古代私学创办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也可说是我国古代私学教育发展的基础。在西周末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办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在春秋末期,我国奴隶制礼崩乐坏,孔子以旧的礼乐框架注入新的思想教育意思,引导和教育学生习射礼于矍相之圃,在体育场上不仅仅以射箭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目的,而更加重视学生体育活动中思想品德的培养。要在体育比赛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为活动的主要目标,这就是他“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教育上要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的发展理念,在教学上积极倡导伦理本位的课程论思想,提倡“仁”与“礼”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孔子主张“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的中和思想,教育学生要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对生活中面临的困惑与阻碍,在困难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可见,在孔子为代表的私学教育中,学校的体育教育始终贯穿着对学生良好的德育培养与教化过程,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四、结语

“体育”既是身体锻炼,也是思想品德培养,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实质。我国古代虽无“体育”之词,但却有丰富的体育道德之内涵。在我国古代学校体育中,无论是“官学教育”还是“私学教育”,其“体育”中的德育教育的内容都颇为丰富。它们以培养学生“仁”、“礼”、“信”、“义”等的道德规范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对现代高校德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在现代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教育理念下,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创造者的现代高校教育目标下,利用我国古代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思想,在和谐发展为主题的21世纪和信息网络时代,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和教育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黄伟等.中国古代体育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3]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古代德育思想第6篇

关键词: 人格教育 先秦儒家 古希腊

一、人格教育概述

整个人类社会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也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人对人自身越来越关注,对人的本性和发展的关注逐渐成为自我关注的重要部分,对人格的探索过程因此得以延续。结合人格的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特征看,人格教育是对个体内在品质的提升和改造,通过健康人格的培养,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所以,无论对个人人格的塑造,还是对社会整体风气的抬升,人格教育都可以发挥重要价值。

中国和西方都有人格教育的传统。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独立形成,中西文明达到初次鼎盛,尤以先秦时期和古希腊时期为代表,在同时期文化中其影响最为深远。文明的兴盛,有力地带动了教育的发展,人格教育借此契机得以发展。先秦和古希腊时期的人格教育,因其独特的观念和价值对后世的人格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先秦和古希腊时期的人格教育呈现出不同样貌,下面着重从教育背景、教育目标、教育途径三个方面对先秦和古希腊时期的人格教育进行比较。

二、先秦儒家与古希腊的人格教育的文化基础比较

(一)先秦儒家的伦理文化。

儒家产生的春秋战国,封建生产关系出现,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贵族统治也被官僚政治所取代,形成诸侯称霸的局面。“学在官府”的状态也被打破,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不同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林立,形成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为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基础。

先秦文化是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条件和血缘宗法制度下形成的,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伦为中心的伦理文化。先秦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是情感,形成了人伦道德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比如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对君臣父子关系的梳理,以及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成为调整人伦关系的准则。孟子提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也是儒家人伦关系的重要维度,成为后世儒家“三纲五常”思想的源头。这种对人伦关系的重视还延伸到政治领域,统治阶级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制定和推行,比如“忠君”“家国一体”思想等,出现了政治伦理化现象,伦理与政治相融合,政治即伦理,伦理即政治。统治阶级在政治领域对人伦道德的强化,有力地促进了先秦儒家人伦文化的发展,也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构成了近五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

(二)古希腊的智性文化。

古希腊在地缘上靠近爱琴海,海上交通方便,人们主要依靠商业贸易为生,不仅割断了血缘脐带关系,而且形成了敢于冒险、开放、浪漫、崇尚智慧的民族性格,培育了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古希腊在后轴心时代已经形成了城邦制,相比较先秦时期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政治制度来讲,城邦制则更强调平等和民主的契约精神,一切对话取决于专家、知识分子、演说家,君主在思想方面的独家权威被打破,思想文化的地位得以提升,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哲学等蓬勃发展。

古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使作为城邦主体的公民个人的作用不断得到体现,因而就不断强化了对个人价值、个人主义与个人尊严的信念。再加上古希腊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古希腊人在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理性的特点,强调一种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认知,以思辨的方式探寻自我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意义,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及好学精神,使他们对世界、对永恒问题的精神探求也体现出创造性。从将人类精神寄托于神灵的神话故事,到寻求寻求“水本源”的自然哲学,到以“逻格斯”为依存尺度,再到提出“存在”的概念,古希腊人便开始了哲学思考,开始寻找人类生存的意义,以哲学方式取代了神学思维方式,这也体现了古希腊智性的文化特质。

三、先秦儒家与古希腊的人格教育的目标比较

(一)先秦儒家培养德性人格。

在中国古代没有明确提出“人格”这一说法,但多用“人品”一词表达人格的意思,很多古代典籍中因此包含了人格思想。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对人的关注,对人性问题的揭示,对道德伦理的设定,所以伦理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在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从总体上讲,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目标是培育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德性人格。

先秦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但在人格的境界上有不同的层次,对于理想人格的表述主要有“圣人”“君子”“士”三个基本层次。先秦儒家的“圣人”人格即内圣外王的典范,是全德、全智、全功的体现,是最完善的理想人格。先秦儒家的“君子”人格与圣人人格相比,更具现实的可能性,是达到圣人人格的关键层面,对大众来说具有普遍性,其目标是培养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士”人格在先秦儒家人格中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他们强调士的人格重在德性与德行,看重道德品质和情操,所以士人格是最具现实性的人格。综上,先秦儒家的“圣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和“士”的现实人格都是一种道德化人格,其人格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德的培养。

(二)古希腊培养理性人格。

古希腊智性文化的形成也得益于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的智性文化也是西方文化的缩影,都具有深远影响。哲学是爱智慧,在古希腊哲人的眼中,智慧不同于知识,不可以从外界直接获取,是与人的思想、经验、个性、人格融为一体的。这些也昭示了古希腊的人格教育是以培养理性人格为目标的。

希腊三贤对此都有过论述。苏格拉底率先主张将理性智慧和人格发展统一起来,认为要想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就必须“化知识为美德”“化理性为人格”,因此他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著名论断。柏拉图认为教育主要在身体和理智两方面进行,身体可以训练,但理智不能被强迫,它需要自由地发展成为智慧,只有拥有智慧的头脑,才能洞察“理念”,才可能培养高尚的人格。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追求理性的智慧,教育的理想就是使人形成理性的人格。他认为,灵魂是统一的实体,为了顺应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三个方面的规定,除必须进行生理和身体的教育外,还要进行控制非理性灵魂的德育和发展人的理性的智育。

四、先秦儒家与古希腊的人格教育的途径比较

(一)先秦儒家内外兼修。

先秦儒家的圣贤人格理想,是当时人格教育目标的理想化状态。在先秦时期主要是通过外在教化和内在修养两个方面培育,从国家的角度说,就是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从个人角度看,就要重修身。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教化说,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手段,而且是教化民众、实现儒学社会理想的必由途径。人本身是可以改变的,人的道德也是可以通过教育提升的,所以理想人格的塑造是可以通过教化实行的。社会通过教育、习俗等途径使个体了解、掌握社会道德和规范之后,只有个体将之内化成为内在品质,并在实践中以此标准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荀子・儒效》中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求”“积”等具体的努力,在本质上是主体自身努力和外在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但只有主体自觉践行,才能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

(二)古希腊的以智育德。

古希腊的理性人格教育主要通过对智慧、知识的培育完成,即以智育德。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术”教育法,通过逻辑推理与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各种对话中的诘难、谬误、悖论等形式,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或二律背反之中,由此承认其无知,并逐渐修正观点和意见,认识真理从而达到自身人格塑造的目的。柏拉图创办的“柏拉图学园”里,师生之间通过对话形式进行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都以数学为主要内容。柏拉图认为几何学所涉及对象就是普遍而抽象的东西,同生活中的实物有关,但又不来自于具体的事物,因此学习几何是寻求真理、塑造理性的灵魂和人格的最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公共教育使公民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发展,并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借助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但感觉只起到诱发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主张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以此铸造人格。

五、先秦儒家与古希腊人格教育比较对我国当下人格教育的启示

(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善于继承和创新。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文化基础是以人伦为中心的伦理文化,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背景下,我国迈入了更加文明的时代,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人格教育的文化基础发生显著变化。再者,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在后来的两汉至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封建意识形态色彩的儒家伦理,在价值取向上也无法与现代民主相适应,它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古希腊人格教育的文化基础是以理性为中心的智性文化,而中国缺乏逻辑思辨的传统,也没有对个人主义的过度推崇,虽然在我国当前开放、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下,也难以孕育出像古希腊那样的智性文化。再者,古希腊的人格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希腊三贤的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过于侧重以智化德或是转智成德,他们的人格理论中也有不少抽象、空洞的成分,这在当下中国公民素质有很大提升空间的背景下是难以实现的。

无论是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还是古希腊时期的人格教育,它们都属于古代的教育体系,与现代教育制度和现代社会的相适应性不够,不能直接拿到当前教育中使用。先秦和古希腊的人格教育虽然与我国现代的民主教育体制有脱节的地方,但其中也不乏对现代人格教育有益的方面,比如,注重个人的修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等。所以,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继承先秦和古希腊人格教育中的精华部分,创新我国人格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用伦理智慧引导、调节理性智慧,以塑造国民更健全的人格。

(二)处理好本土与西方的关系,注重借鉴和适用。

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注重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重用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性,以及敬畏生命、整体感悟的思想等,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研究重要的思想基础,也是不同于西方的特色。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主张内外兼修的教育方式,体现出重内化轻外化、重群体轻个人的独特性,强调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克制、自我教化。古希腊的人格教育注重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推崇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易于调动个人积极性,这对改进我国人格教育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但是西方社会对古希腊人格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对个人主义的过度推崇,导致社会固有矛盾的激化和深化,产生个人至上、道德异化、战争暴力等不良后果,我们需对此保持警惕。

当前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也势不可挡。这种趋势为我们提供了人格教育的多元参照系,启迪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人格,提高人格的层次和水平。但应注意儒家人格教育作为本土的德育模式,必须应对西方高势位文化的挑战,在借鉴和吸收他国有益的人格教育经验和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形成崇拜主义,也不能摒弃我国固有的人格教育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关注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以开放的态度探索中西方人格教育之间相得益彰的方式,有理、有节、有力地加以改造和利用,使其适应我国国情。

(三)处理好人格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力求相辅相成。

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即完整的健全的人格,在外在结构上包含人性、人品、人权三个方面,在内在结构上则包含智慧、道德、意志三种力量。现代人格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可以说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他的人格发展水平。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以,各国都根据不同国情和传统,积极制定人格标准,开展健康人格培养。

人格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道德教育和修养活动。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各方面之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倘若单独发展德育,不以智育、美育等为支撑,那么德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和古希腊时期的人格教育,都是因为智德兼顾得不够全面而具有较大局限性,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要求。所以当前我国的人格教育在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关系时,也应处理好人格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人格教育可以从智育、美育等的发展中获取精神支持,也可以为智育、美育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从而谋求一种和谐大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孙德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研究[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葛斌,茅洪波.论人格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5]靖国平.理性与德性:古代人格教育比较及其实意义[J].教育学术月刊,2008(01).

[6]曾天德.人格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中外人格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7]叶飞.试析儒家人格教育的现代困境及其超越[J].现代教育论丛,2011(02).

[8]张彬,彭彩菊.西方人格教育学说及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

[9]谢德宝.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古希腊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

古代德育思想第7篇

关键词:德国体操;古希腊体育;全面发展;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107―03

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古兹姆茨(JohannChristoph Friedrich GutsMuths)是德国十八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博爱教育家。2009年在古兹姆茨诞辰250周年期间,德国举行系列纪念活动,缅怀这位德国近代体育之父。

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几乎忘记古兹姆茨,尽管历史熟知他对德国乃至世界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贡献。因而250周年的纪念活动,让德国重温起古兹姆茨的体育教育理念,寻找体育的真谛。

古兹姆茨,他不仅在继承和总结古希腊体育的基础上发现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教育功能,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建议的人。

他发展了学校体育的课程形式,使体育运动方法系统化,并使许多方法留传至今。179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学校体育的教科书《青少年体操》(Gymnastik fur die Jugend),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1796年他收集游戏方法写下了《游戏能修心健身》(Splele zktr Ubung und Erholung des KSrpers und Geistes),由此开创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的先河。本文以他生长背景,教育思想渊源和价值,论述古兹姆茨对学校体育的贡献。

1 古兹姆茨生长的社会背景

古兹姆茨生于1759年,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德国渐渐崛起的时期,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使德国进入了古典与浪漫主义时期,启蒙运动思想所蕴含的古希腊文化复兴,影响了整个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理性转变。

18世纪中,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腓特烈二世(KonigFriedrich II von Preuen)统治普鲁士。在他即位之前,他的父亲腓特烈一威廉一世在1717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规定》,此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威廉一世是德国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君主。腓特烈二世继位后,坚决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1763年亲自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人人平等的体现,它是博爱主义产生的基本条件。也使德国日后崛起的重要原因。

得益于义务教育规定,古兹姆茨作为皮革匠的儿子完成义务教育。1779年古兹姆茨在哈雷(Halle)大学学习,哈雷大学是德国现代大学的先驱,它成立于1694。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德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从大学开始的,德国的文艺复兴运动除了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还采纳古典主义教育方式,以更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传授知识。特别是在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这对德国乃至欧洲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兹姆茨在哈雷大学主修了教育学,历史,现代语言,数学和物理,这为他今后的教育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85年古兹姆茨来到了由神学教育家萨尔茨曼(ChristianGotthilf Salzmann)在Schnepfenthal创办的博爱学校当教师。萨尔茨曼曾在德国博爱教育家巴塞多(Johann Bernhard Base―dow)1774年在德绍(Dessau)创办的博爱学校里工作。巴塞多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第一个实践者,他的博爱学校,为发展自然教育提供场所。并首次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受到巴塞多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萨尔茨曼曾写过类似卢梭爱弥儿式教育小说,因而被称为德国的卢梭,在他创办的博爱学校里体操2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萨尔茨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掌握实际知识、培养健康、乐观有利益社会的人,因此德育和体育教育一样重要。古兹姆茨起先在这所学校教生物、地理、法语,1786年古兹姆茨开始教授体操课,在与萨尔茨曼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古兹姆茨感到他找到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职业,这是他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虽然他没有体操实习经历,但他亲身参与和孩子们的一起运动,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是亲身的实践,他才能总结出了一系列体操运动教学理论和方法,1793年出版了第一本学校体育的教科书《青少年体操》,这本书一出版就在世界各地广泛被应用。他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善了学校课程,使学校体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他的学生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李特尔(Carl Ritter)和德国体操之父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杨(Friedrich Ludwig Jahn)。古兹姆茨在体操教学岗位上工作54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

2 古兹姆茨体育教育思想的渊源

古兹姆茨体育教育的思想渊源于古希腊的体育思想。古希腊文化是德国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人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对西方和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查理曼时代,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加洛林文艺复兴”集成了希腊罗马的文明成果,把一个蛮族建立的野蛮国家变成了一个有文化气息的国家。

17世纪流行欧洲的古典主义,是崇尚和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得名。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所创造的文明构成了整个西方世界文明的范本。从艺术历史学家温克尔曼开始,到德国诗人文豪莱辛、歌德、席勒,全都醉心于希腊的文化和艺术,“在希腊人身上才重新找到永恒的自然”。而古希腊人重视体育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启迪着几代德国人,使德国创造一个强大的德意志民族的体魄。

古兹姆茨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中成长,他推崇古希腊人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所达到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他在从事体操教学过程中,主要搜集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运动项目,古希腊把体育锻炼和智力活动相结合,促进人的精神和肉体协调发展,造就古代奥运会。

古兹姆茨在收集运动项目发现体育的教育特性。他说:人的精神和智力发展取决于身体的健康发展,身体健康能促使心灵健康。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提供敏锐思维,身体越锻炼,人体的器官发育的越正常,身体越锻炼,人体就越拥有精神力量。因而他认为古代奥运会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最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实现人全面发展不可替代的教育手段。古希腊通过道德、艺术与精神发展,赋予体育无限的价值,丰富人类身体与灵魂谐调统一的内涵。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写道“我们国家的一些节日里,缺少一种教育的手段,如果能像古代奥运会那样就有意义了”。

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所归纳的运动项目,不仅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体操项目,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是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他在收集运动项目中感悟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对教育的意义。1804年他在《青少年体操》第二版中首次提出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想法。奥运会是体育教育的最好体现和最高形式。主张教育为培养精神健全、道德完善和体魄强健主要手段的古代奥运会正是展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现自我、求得精神和肉体统一的赛场。人们聚集在一起,以共同的标准,欢庆的形式,检验教育的成果,这正是以古兹姆茨为始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导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古希腊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给予古兹姆茨灵感,古兹姆茨认为体育:一是满足身体的需要,二是使身体完美;人们通过锻炼练习可以获得身心的和谐和护身的技能。古兹姆茨所拥有的博爱主义情怀以及体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理念也奠定了德意志民族勇敢顽强的品质,点燃了在长期分裂的生存环境下,国民渴望国家统一强大的愿望。

3 古兹姆茨和《青少年体操》

古兹姆茨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写下了一系列著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青少年体操》和《游戏能修心健身》。《青少年体操》是世界上第一本体育教科书,它成功的把体育教育带进了学校的教学领域,成为体育教育一个完整的部分。所以《青少年体操》出版后很快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荷兰语等,并迅速在欧洲流传和被欧美国家普遍采用。

《青少年体操》是古兹姆茨在从事体操教学过程中,收集古希腊、古罗马、古代德意志的运动项目和民间的现行游戏项目的集锦,是一本具有实践意义的体操教科书。书中提到的跑、跳、投、角力(摔跤)、攀岩、协调性、举物、负重以及舞蹈、行走、军事运动,这大部分项目是古代奥运会比赛项目和古代已存在的运动项目。当然《青少年体操》价值不在于他收集和归纳,而是在继承古代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发展并依据了一定的规律重新整理和分类。

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把各种练习根据不同的类型以及对肌肉、关节产生不同的作用,归纳成了8种运动项目。这8种项目分类是他依据了一定的理论,使之成为了被人们所接受的运动项目。如他把所有的“跑”划分速度跑(der Schnel―lauf)、耐力跑(der Deuerlauf)、越野跑(der Gelandelauf)。200多年来,“跑”作为田径径赛项目,除增加了跨栏(障碍)外,至今没有超出古兹姆茨所归纳的速度跑、耐力跑和越野跑的范畴。同样,他还把所有的“跳”归纳为单纯跳和借助工具跳两种,而“跳”得结果,他又分出了“跳”的高度、远度和深度。综观现代体育中所有“跳”的运动项目,无论是田径运动中的跳高、跳远、撑竿跳高,还是跳水、跳伞项目,也没有人比他分得更合适。这些项目分类的形成,使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部分。

《青少年体操》传承了古希腊的体育项目,把德国的学校教育注入强身健体的成分,把自然教育和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的年轻一代相结合,教育如果没有强身健体的内容,一个国家就不能强大。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强烈警示政府:“你们教信仰,教公民义务,对身体的教育却视而不见”。拿破仑占领德国后,体育得到普鲁士政府的重视,他们把《青少年体操》中的运动项目也作为部队训练的一部分。1825年普鲁士采取了强制教育,把教育作为公民的义务。1870年德国赢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德国由此进入一个强盛时期。

《青少年体操》不仅为体育教育打下基础,而且成为一本基础的传统教育学的著作。它所归纳整理的方法至今任能被人们运用,古兹姆茨和他的同事们、和他的孩子们一起为体育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他的体育理论和实践为德国、瑞典、丹麦等国家的不同体操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对世界体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也以“近代体育之父”的地位载入了世界体育史册。

4 古兹姆茨体育教育思想的价值

古兹姆茨一生写了53本关于体育的书,并在实践中发现体育的教育功能。他在《青少年体操》中,不仅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较完整的归纳和整理,而且更重要的是阐述体育教育学的作用。

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指明体育的目的和意义:“体育是一种快乐的工作(运动)(Gymnastik ist Arbeit im Gewandejugendlicher Freude),是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体操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形式上充满快乐的活动,但快乐不是体操目的,寓教于乐,通过快乐的手段实现教育的目的。

古兹姆茨认为体育教育有几大功能:一是通过身体练习,增长对机体的认识,二是通过身体练习,学习一种技能,三是通过身体练习,增加青少年社会性的娱乐活动。四是通过身体练习,让孩子们不仅学会运动中的相互协作,更重要是懂得社会发展中的相互依靠性。

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古兹姆茨更多的思考孩子们的未来。他强调:“体操不仅能使机体强健,四肢发达,关节灵活,精神焕发,心灵健全,而且要使孩子们学会一种生存的能力”。古兹姆茨把体操看作是身心并完、协调发展,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不可替代的文化教育手段。“游戏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它铸造孩子的理想希望,给以人生快乐,它既教会人们生存,也教会人们应对人生的挑战;做一个自立、自强、自由、正义和善良的社会人”。孩子们通过训练,学会遵纪守法,时刻准备着为将来做个合格的公民而努力。德国社会一直创导“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学会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整个民族。”懂得义务和贡献,“让年轻一代以人生更高境界去理解生活”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古兹姆茨赋予体操教育理念不是为了优胜劣汰的竞争,而是提升每个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以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古兹姆茨提出恢复古代奥运会的目的,是把奥运会作为鼓励教育、检验教育的成果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十九世纪德国迅速崛起,它一亮相就令世界大为震惊。德国的崛起是建立在教育和体育的基础上。

古兹姆茨体育思想最终成就了“德国体操”,使“德国体操”经历几代人不断努力和完善,成为世界体育历史的“名牌”。“德国体操”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救国”的重要角色,也是西方体育传人中国的先驱。今天重提古兹姆茨和“德国体操”时,同样要注重其“强国”思想的价值和核心理念。

5 结论和启示

古代德育思想第8篇

 

关键词:公民 公民道德教育 权利义务 历史脉络

一、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公民道德教育

1.古希腊的公民道德教育

(1)对象是少数人。古希腊的“公民”,是必须具备家庭宗教家长身份的一种特权身份,占城邦中大多数的附属于家长的其他人不具有公民身份。所以,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象只能是少数人。

(2)公民应当具有将公共利益置于私利之上的德性。这是因为,人与城邦一体,公民属于城邦,离开城邦就会失去公民身份;城邦集体塑造着公民个人的价值,而公民则对城邦忠诚,担负自治与服从的义务。所以,是“按照城邦的目的和正义德性来培养与城邦德性相适应的公民德性。”

(3)更多体现为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在城邦中实行少数人的“公民集体自治”,公民具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双重身份,就初步形成了公民身份具有权利与义务一体化的雏形。但是,这时的公民是融合于城邦之中亲力亲为的,只有“我应该做的正确事情”的思维,没有“为自己索取应该得到的”想法,所以,他们对“获得”的理解是尽了公民责任的后果,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只有责任和义务。自然,其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更多现为公民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了。

(4)具有层次性。公民按拥有财产的多寡划分为等级。“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地产的多寡来规定。”

(5)公民德性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德性与公民所属政体相关,其含义局限于政治法律领域之内。“即使不具有一个善良之人所应具有的德性,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良好公民。”

(6)是同斯巴达“培养能征善战的勇猛武夫”和雅典“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斯巴达注重公民忠诚、勇敢、守法等品德培养,而雅典除了培养上述品德外,还重视培养公民智慧和审美以及参政议政能力。”

2.古罗马的公民道德教育

(1)对象逐渐扩大。在经由王政、共和到帝国阶段的过程中,平民、自由民逐渐取得与公民资格,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象也随之扩大,但依然主要集中在成年男性自由人。

(2)具有“所有人平等”的内涵。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正确的法则和最高理性,且先于国家法律而存在,是正义和法律的根源和基础,人类由自然法联结成一统一体,所有人就都平等。

(3)拓展到社会和经济领域。公民逐渐从政治身份变成法律身份,“出现了向社会和经济领域延伸的倾向。”于是公民道德教育也就从政治向社会、经济领域延伸。

(4)与“培养能言善辩的演说家”的公民教育紧密结合。昆体良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它不仅具有非凡的演说才能,而且同时要具备一切优良的品格。”

(5)帝国后段,不再是公民教育的核心。

二、中世纪城市共和国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坚守与最终消亡

1.城市共和国变成一个世俗化的共同体,公民身份首要是混杂的人民,公民道德教育对象由“基于共同的血统、民族、宗教、生活认同的公民”向“混杂的人民”转变。

2.城市共和国只有在外部势力削弱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自主,所以,公民身份基本上不是常态的政治制度,公民道德教育也就可有可无、时断时续。

3.公民地位主要依靠财富与权力决定,“自由、正义在人们的理解中基本上是派别的、混杂的、无共识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复兴、转型与消失

1.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首先在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得到复兴。马基雅维利认为,“基督徒的道德同公民的德性是不相容的,一个共和国的公民应当拥有克己自律、爱国主义和为共同体服务的德性。”这体现了他在公民道德教育问题上复古倾向。同时基于“自私公民”的认识,他又倾向于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力来让公民拥有德性并献身于公共利益,体现了他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造。

2.转型与消失

17世纪末随着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兴起,公民内涵逐渐注入权利观念,对排斥个人权利的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18世纪自由主义价值观不断发展,多数思想家关于公民道德的论述也就徘徊在了古代公民道德观和自由主义公民道德观之间,公民道德教育被迫予以转型。虽然有象卢梭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回归,但到18世纪后期,在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不断排斥下,古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也就彻底消失了,让位于它向自由主义价值观妥协后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四、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在西方公民教育中的彻底消失

在西方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托克维尔最终完成了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向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转变。在道德观上,他认为“公民德性只不过是有节制的私人领域,普遍利益来自于个人利益……公民德性只不过是有节制的私人德性效果的延伸”。在公民道德教育上,他否定说教和灌输的方式,认为公民道德的形成只能是公民积极参加公共生活和政治实践的结果。这是一种融合古今、调节政治中利益与道德冲突的温和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是对古代公民道德教育困境的现代改造。但在自由主义的不断冲击下,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因其自身的脆弱性和苛刻的实现条件,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自由主义的泛滥,自由主义渐成西方社会生活的主流。它让公民道德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因为自由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只存在于私人领域,公民也没有服务于公共事务的义务。于是,到19世纪中叶,公民道德教育就在西方公民教育中彻底消失。

五、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复苏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西方公民道德教育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以再次复苏,并八十年代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中,确立了当代意义的多元化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在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泛滥的直接后果是公民权利被无限夸大,公民就自然演变成了一种“权利”身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力型公民身份逐渐暴露出与时代不符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困境。“权利型公民身份缺乏任何义务的内涵,它强调的只是权利而不是责任……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个人的生活总是处于具体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责任和自我牺牲是必须的。”

古代德育思想第9篇

(一)完善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德育教育都是最主要的。古代教育强调的是明德思想,要求不教育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且学生可以用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应试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欠缺的,学生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古代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学生的品格,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古代教育中强调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内省思想,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从中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出发,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还要吸取古代教育智慧的精华,领悟内省思想的内涵,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及时纠错。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在语文学习中有待加强的地方,以便及时改正和提高自己。因此,古代教育智慧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形成了,而二者的联系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古代教育中强调师生平等和师生的和谐相处,并且教导学生要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和学生也要互相学习和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证教师将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用积极的态度消化知识,获得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学要从古代的师生平等关系中获得启迪,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古代教育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诗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借鉴古代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形古代教育智慧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莹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古代教育中强调诗化教育,诗化教育在古代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教育而言,中学语文教学正是像诗一般涤荡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思想,所以进行诗化教学是必要的。就目前而言,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诗化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进行诗化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诗篇,首先要了解诗人,因为诗人是诗篇的创造者,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情特点就可以分析他的作品肯定有时代的烙印,诗人的情感会跟随自己的情感变化,了解诗人之后再去阅读诗篇就可以充分读出诗人的心境和诗篇的内涵,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提升,因此,诗化教学是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二)进行反思教学将古代教育的智慧充分应用到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将古代优秀教育理念渗透进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古代教育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也是对反思教学的强调。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可以给学生创造应用的情境,用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第二,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好的教育学生。古代教师更是以其渊博的知识培养优秀的人才。教师要注重自我提高,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提升综合语文素质。第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自主学习。

(三)优化教学环境良好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的建立依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成效,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环境要做到:第一,教师要保持民主平等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内心,减少师生间的隔阂。第二,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观念,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第三,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和谐愉悦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