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产业发展机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8 16:35:38

产业发展机遇

产业发展机遇第1篇

一、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将油茶产业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在于油茶极具开发价值和我县特有的发展优势。

油茶极具开发价值。茶油为油中珍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产品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其主要成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具有食疗双重功效,且不受药物污染、不易酸败、耐贮藏,为食用植物油脂中的上品,被誉为“软黄金”。另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工业原料,生产茶油的剩余物还可广泛用于日化、制染、化纤、纺织、农药等领域。

茶油增产潜力大。多年来,由于油茶产区的大部分群众习惯于沿袭原始的生产方式,视油茶为天赐之物,不抚不育,粗放经营,致使油茶的单位产量和效益都极为低下。据统计,目前全省油茶林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只有84公斤,每亩产油不到6公斤。而一旦予以改造改良,则增产潜力较大,效益可观。我省林业专家李昌珠说,现有老龄油茶林只要通过垦复施肥,单产即可翻番,通过高接换冠低产改造,每公顷可产油300公斤以上,如采用良种壮苗高标准造林,每公顷最高可产油1125公斤,按现行市场价每公斤40元计算,可获毛利4万余元。茶油市场前景好。目前我国食用油半数以上依靠进口,食用油市场格不断攀升。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茶油备受青睐,供不应求,价格惊人,每公斤高达50元。另据商务部门介绍,国际粮油供应紧张的形势一时难以趋缓。在我国耕地吃紧、国际粮油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更广阔的丘陵山地建造“打不破的油缸”,意义非同寻常,前景必定美好。不与粮棉争地。油茶树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怕干旱,大规模开发油茶产业,可有效缓解粮油争地矛盾。而油茶一经栽种成活,能确保30年以上受益,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绿色油库”、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生态效益明显。油茶是常绿阔叶树种,营造油茶林,不仅可以加快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能有效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居住环境。

我县具有发展优势。一是资源优势。我县位于雪峰山脉与“沅麻”盆地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山地海拨较低,坡度平缓,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加上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宜油茶生长。历史上我县油茶林最盛时期面积曾达40.4万亩。目前,我县仍存有油茶林面积24.3万亩,适宜开发油茶的荒山荒地面积16万亩,资源优势明显。二是传统优势。我县具有悠久的油茶生产历史。据县志记载:道光三年(1818年)已把茶油列为货属,称为“清油”;《湖南省建设汇编》记载:民国32年(1943年),辰溪茶油年产800吨行销常德、汉口。1977年,我县还被列为全省10个30万亩以上油茶林基地县,油茶产业名誉全省。悠久的生产历史,使我县茶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加工技术。三是技术优势。我县现有林业科技人员138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10人,林业工程师33人,初级技术人员近100人。我县林业科技人员掌握着较高的油茶嫁接、育苗、管理技术,在1996年推广“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活动中,嫁接良种油茶3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在2007年推广“油茶高接换冠技术”活动中,嫁接油茶12亩计1.1万株,成活率达85%以上。

产业发展机遇第2篇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无比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之魂,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基地和传播途径,是它的血肉之躯,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面对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民族、国家也纷纷依据新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策略。由于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为地把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倾向,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当前的特点,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到社会效益的原则下。文化事业与产业分立,通过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雄厚文化事业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又成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是根据意识形态新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文化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二次革命,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产业发展机遇第3篇

9月1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南京软件行业协会、软件世界杂志社等共同承办的“2007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暨企业创新高峰会”在南京胜利召开。本届高峰会在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软件企业潜力,以提升中国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为主题。与往届不同,本届高峰会除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外,还将产业环境建设,产业技术支撑、企业综合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纳入研讨话题,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本届会议还开展了“2007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十件重大事件”、“2007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和“2007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等评选活动。该项活动对于在全行业大力宣传、推广自主创新精神,鼓励企业快速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培育扶持一批创新型软件企业和创新软件产品意义重大。

加快软硬融合做大做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以高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出口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与布局不断调整,软件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本次峰会上,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周子学司长提出,我国软件产业如今已呈现出六大特点,即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增长速度保持平稳;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软件服务增长较快;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大企业优势日趋明显;软硬融合趋势明显,嵌入式软件增长平稳;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服务外包潜力较大;区域布局日趋集中,部分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

现阶段,人企业规模不断扩人,有调查显示,软件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中,软件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0家;百家企业合计软件收入超过750亿元,占全行业收入的30%以上。嵌入式软件增速(24%)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占软件产品收入的比重(37.9%)超过l/3;软件出口中,嵌入式软件占一半以上(52%);基于大行业应用的软件企业仍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特别是通信领域的嵌入式软件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同时,我国信息产业总体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软硬比例相对失衡;企业研发实力薄弱,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产业支撑体系仍不够完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等。如何在软硬件结合方面下功夫,周子学司长强调:“目前,软件产业发展并没有脱离硬件的区位格局,制造业规模靠前的省份软件产业发展规模也排名前列,说明中国的软件业受硬件业发展的影响很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如四川、陕西等),除了本地制造业规模较大外,也与其依托本土企业发展软件密切相关。因此,依托制造业、推动本土企业的软硬融合是区域软件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结合中国的国情及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应加快软硬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大做强中国软件产业不容易,我们不能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自己的出路。中国的本土大企业不应只做硬件。本土大企业要考虑做强,最好的途径就是做软,要在硬件生产的同时去开发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企业软件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越高,其竞争优势越明显。产业界不能把软件和硬件割裂开来。支持硬件企业发展软件的同时,更要支持软件企业与硬件结合。如果硬件企业目前没有软件队伍做支撑,可以委托软件企业把这块做起来。软硬融合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的好路径。”周司长从实际出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与此同时,我国软件产业还应加强在节能减排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周司长指出:当前中央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新农村建设,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扶持,相关的软件开发和信息化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也容易得到国家的扶持。

另外,我国软件企业应加大承接国内跨国公司的软件业务外包业务,在适应服务化趋势的同时,加强软件“内包”。随着全球产业链向我国转移及产业分工日趋细化,国内跨国公司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市场巨大,软件企业要抓住时机,做大做强。

用创新捍卫自主知识产权

“软件外包并非是软件企业的必然选择。”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战略创新的基础上,福建榕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总监陈明平又为中国国产软件企业指出了另一个出路。

成立于1993年的榕基在本届峰会上被再次授予了“十大创新企业”称号,而作为拥有14年行业拓展经验和技术成果转化基础的软件企业,榕基的血管里始终流动着“自主、创新”的血液。榕基在把核心技术进行量化产品化转移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式方法。从通常角度考虑,企业会在加强企业研发投入的同时加强团队管理,而榕基则是用多年的行业拓展经网络化催生产业新格局

软件产业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软件产业一直以年均40%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产业规模及体系。产业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软件技术创新取得了群体性的技术突破。在软件产业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软件产业人才规模在不断扩大,软件企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步伐不断加快,软件产品的出口及外包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更加促进了我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高峰论坛上,信息产业部产品司陈英副司长总结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未来软件产业发展趋势。

如今,网络化正成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正在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重大变革,网络化正在成为软件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发展趋势之一,以开放式、分布式、异构性和移动计算等为特征的网络信息平台承载着巨大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提供着正在飞速增长的网络信息服务,软件应用和业务服务,并带来复杂的管理需求。在网络环境下,软件技术发展呈现出更新换代加速,技术与工程紧密结合的特点,跨平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网络服务标准的成熟,新一代软件基本以网络为中心,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加快了产业链的 整合进程,软件产业的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软件竞争的全球化,使得软件产业内部的整合进程加快。为大力推进本国软件产业发展,美国、日本、欧洲等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印度、韩国等软件新兴的国家,都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寻求在整个软件产业的价值链中更为有利的位置。

对于软件产品而言,软件产业全球化要求所开发的软件必须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域,运行于不同的类别的平台,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设备及支持不同的语言,这对因特网环境下的软件开发、部署和运营技术,以及因特网上的服务表示以及交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软件之间的协同还需要大量的公共资源的强有力的支持,更为公共的软件构件库的形成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体系化的竞争促使软件平台一体化的发展,随着较为完整的软件服务平台体系的逐步形成,软件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发展成为整个体系的竞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相互渗透,一体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软件开发平台正在日益与运行平台集成,形成统一的系统软件平台。最终,软件平台体系将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各种应用的支持基础。在网络环境下,软件开发研究测试的传统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软件产业的重心正在从产品转变成服务,软件产业正在变成服务业。

会上,信息产业部产品司陈英副司长向与会者介绍了信息产业部产品管理司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推动软件创新方面的诸多思考,同时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逐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抓住实施国家重大工程的机遇,来推动建设产业创新的调控体系;要建设科研教育与企业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等七个方面加强引导,为软件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的产业环境。验来提升项目的实施成活率,提升产品的灵活度。“联想、华为这样的企业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软件产业的一杆旗帜,而榕基则要成为以创新型自有知识产权和具有榕基特色的市场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另一面国产软件旗帜!”陈明平对榕基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

显然,在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任何软件企业都少不了研发投入及技术团队的建设,然而在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型突破的基础上,如何使软件研发进入快速并有效的轨道?在陈明平看来,一定比例的研发投入是企业得以创新的基础,而技术研发中人的因素很重要,这就要求有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理念,也就是应该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一颗强有力的技术心脏。

众所周知,国产软件企业很难做大做强,随着国外企业以并够、投资等多种手段介入国内市场,这些国产软件企业将如何应对?

陈明平的答案是“走自己的路!”面对国外巨头企业的市场侵入,国内软件企业应该尽快的形成自己的联盟,以整体平台技术优势来突破国外企业的技术整垒,而对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则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与其竞争,在国外与国内企业之间寻找市场突破口。

互操作是实现创新的绝佳途径

“互操作性是IT研发人员、IT应用甚至是最终用户的最大痛点!”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执行官李志霄在本届峰会上提出了困扰软件创新的核心问题。

软件企业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随着互联网及WEB2.0的发展,创新正在从传统的封闭意义上的创新走向开放的创新,“我们不应该认为所有聪明人都应该为我们工作,我们应该做的是与公司内外的各种聪明人来合作,企业内外部研发之间可以做配合,同时,应该建立好的商业模型,同样,我们不仅仅要从别人购买我们的专利中获利,同样也要购买别人的专利,这也就是所谓的交叉专利许可。”李志霄对开放的创新做了充分的解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个性化不断增多,同样,作为研发主力的企业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情况下不断推陈出新,而在产品及服务需求差异化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解决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互操作问题成为了目前软件产业不断创新的一大挑战。

李志霄在会上解释道,所谓的互操作性就是信息技术系统、组件和服务交换数据与信息的能力即“讲述和理解”。而软件与硬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可塑性上。从软件角度讲,软件企业要实现互操作性就是要实现“我的东西你能理解,你的东西我能理解。”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则应该从产品、社区、授权使用及标准四个层面努力,李志霄表示:“微软正在积极地从这四个方面上进行努力,我们相信基于开放的、互操作的IT架构及应用必将推动软件产业的创新!”

硬件为软件提供创新机遇

“Intel的历史就是创新,Intel的DNA里就是创新!”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软件开发总经理王文汉在本届高峰论坛中着力强调了在硬件飞速发展时代的软件创新机遇。

“内核就如同牛的胃,胃增加了自然胃口也就夫了,而如今中国的软件产业在多核时代下正迎接着股市中的牛市。”王文汉对中国软件产业所面临的创新机遇信心十足,“在摩尔定律的映照下,如今,硬件已经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状态,而整体IT产业的发展却正在放缓,究其原因就是硬的太硬,而软件的还不够软,硬件就如同人的肉体,软件就如同人的灵魂,当肉体发展而灵魂却没有进步的时候,他所产生的附加值也随之变小。”

随着硬件尤其是内核的不断增多,软件产业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在虚拟化方面,硬件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用户在节约资源方面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而虚拟化软件的技术突破将使得软件产业乃至IT整体产业带来―二次突破;同时,多核的出现使用户在图形化体验方面带来了空前的享受,但这更需要软件的技术实现来加以提升整体体验性能;多核的发展必然为并行计算带来空前的软件挑战,而恰恰是这一挑战的存在才使得软件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多核时代的开源产业发展也再次将软件产业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发展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在本届峰会上,王文汗用及其简短的话解释了Intei作为信息产业链最底层的核心级企业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看法,“多核时代的来临,必然是软件创新机遇的一次绝佳体现,同样,这也必然会为软件产业整体提升带来巨大的空间与机会!在这里我套用一句话,无论在底层的BIOS还是顶层的操作系统,在多核处理器时代,软件创新处处是蓝海!”

创新也要循规蹈矩

“从最初的钢铁行业信息化,到如今的有色金属行业信息化及石化、采掘、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甚至公共服务信息化业务拓展,宝信的突破创新也有一定之规。”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力群在领取了“中国软件创新产品”奖项后,对软件创新做出了另一番解释。

对于从传统行业信息化发展起来的软件企业而言,其创新型发展既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如何在现有业务稳步提升的同时能够使行业不断外延?怎样逃离企业已经在软件行业中形成的固有印象?如何在把握传统技术的同时能够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丛力群认为,从传统行业企业中剥离出来的软件企业应该以关联业务扩张为其市场发展铺路。

产业发展机遇第4篇

2009年,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ICT产业尚缺乏自主创新的坚实支撑,业务和区域市场发展仍不平衡,面向行业转型和产业融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仍面临巨大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于3月16日召开“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从电信行业发展、产业与政策、电信监管、法律法规、3G和下一代网络、互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8个研究领域入手,总结我国ICT产业2009年的发展特点,展望2010年的发展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指出,ICT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必将引导中国加速迈向信息社会。

苏金生认为,ICT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已经取得的成绩,更要深刻地认识未来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恰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今年发展的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涨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电信研究院作为我国ICT产业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以及政策的支撑机构,长期对国内外ICT领域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已形成行业发展、3G及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下一代网络、电信监管、法律法规、产业与政策、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领域。苏金生希望电信研究院积极培养人才,承担部级和部级科研项目,为政府重大公共决策和指导行业发展方向提供有力支撑。

在本次报告会上,来自电信研究院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展示过去一年的系统化研究成果,立足ICT产业,聚焦通信和互联网,回顾过去并展望未来。报告会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工作重点,针对行业发展总体特征及深层次矛盾、中国3G产业元年的收获与遗憾、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演进变化、通信法制建设进展与监管政策完善、宽带通信与互联网的成就与不足、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热点与趋势、ICT领域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无线宽带等技术热点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分析,同时结合上述领域国内外最新发展态势,展望2010年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ICT产业的总体趋势和热点问题。

产业发展机遇第5篇

关键词:江苏沿海;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机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2-0057-05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沿海开发的核心是推动沿海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总是以现实条件为基础。要实现沿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全面分析并充分利用可以推动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现实条件有有利与不利之分。有利条件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优势,当然也包括新近出现的往往稍纵即逝的机遇;而现存的劣势、挑战与制约因素则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不利条件。

一、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所谓优势,通常是指能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如果用市场经济观点论优势,则集中表现为竞争优势,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与对方相比较而存在于某些方面的竞争优势。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环境压力较大。相对于全省其他地区,沿海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就产业发展而言,江苏沿海地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江苏沿海地区多种资源同时富集,加快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资源条件。

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江苏沿海三市(连云港、盐城和南通)总人口不到全省的1/3,其海域和陆地面积超过全省国土面积的一半。沿海地区人均耕地1.18亩,是苏南地区的2.8倍。尤其是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沿海的滩涂面积1031万亩,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以上,而且大部分滩涂为淤长型,每年以2万多亩成陆速度向大海淤长,使滩涂面积不断增加。沿海还有近百万亩的低效盐田可供开发利用。这些土地后备资源,既可以解决江苏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难题,又能为发展临海产业提供依托。

二是海洋能源丰富。江苏沿海地区拥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预计总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还有一块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面积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二位,有着广泛的勘探开发前景。同时,风能资源尤其是浅海风能资源丰富。近千公里长的海岸线大多位于风能丰富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大于200瓦/平方米,3~20米/秒风速的年累积时数大于5000小时,可以安装上亿千瓦的风电。目前,如东、东台各2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陆续投产,另有7个风电场获批或在建,沿海风电场走廊即将形成。加上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投产运营,沿海清洁能源基地已初具规模,可为沿海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能源保障。

三是滩涂物产资源丰富。江苏海洋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位,是全国海洋资源富集区域之一。海洋尤其是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据统计,海岸带有木本植物230种,有中草药、芦苇、牧草等经济植物3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146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近30种。潮间带动物198种,其中文蛤等5种经济贝类总生物量达15万吨。同时还有丰富的盐业、矿产等资源,老海堤两侧分布着灌东、灌西、射阳、海安等盐场。连云港境内的非金属矿产水晶数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硅资源储量达到3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四是旅游资源丰富。江苏沿海滩涂海天相接,草木茂盛,鹤舞鹿鸣,一派原始生态风光,是太平洋西岸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自然景观独特,品位较高,拥有以丹顶鹤为主的珍禽和麋鹿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它们与绵延数百里的沿海防护林一起,形成了具有沿海特色的生态走廊,是极佳的生态旅游资源。沿海三市集名山(花果山、狼山)、名海(黄海)、名岛(东西连岛、开山岛、开沙岛)等于一体,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或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30多个风景区、200多个风景点,其中孕育有古典名著《西游记》的花果山、浪漫神奇的江苏面积最大、沙质最好的连岛海滨浴场,有狼山、云台山、孔望山、濠河、喷珠滴翠的渔湾等6个国家4A级风景区。这些独特的生态资源和风景区为发展沿海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岸线和港口资源丰富。港口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产业成长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岸线是建设港口的特殊资源。江苏大陆海岸线长达954公里,沿线除建有40多个中小渔港外,从北向南分布着连云港港、燕尾港、陈家港、射阳港、大丰港、洋口港、吕四港等重要商港,还有江海交汇的南通港。其中连云港港是中国十大海港之一,是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是国家主枢纽港,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个港口开展贸易往来,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30万标箱,现有万吨以上的泊位29个,并建成了江苏第一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此外,大丰港、滨海港、洋口港等均具备建设lO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港口的条件。宝贵的岸线和港口资源为发展临港工业和沿海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先决基础条件。

2 日益凸现的区位优势

对江苏沿海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全球、全国两个层面来分析。

用全球眼光看,沿海作为陆地与海洋交合的地理区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有利的精华地带。纵观人类文明史,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都是从沿海国家开始的;放眼当今世界,沿海地区往往都是经济发达的区域。由于沿海交通便捷,运价低廉,发展沿海产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高于内陆产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逐步向沿海聚集。当今全球约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沿海地带,全世界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位居前列的国家(地区),几乎都是沿海国家(地区)。21世纪是海洋经济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内陆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变。第45届联合国大会敦促世界各国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目前,已有100多个沿海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把沿海产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从而使沿海的地理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

从全国范围看,江苏沿海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中部,是我国沿海、沿江、陇兰三大经济带的交汇处。南部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综合区位优势;北部拥有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是陇海 兰新地区的重要出海门户,并与发展势头强劲的环渤海经济圈紧紧相

连;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距釜山港、长崎港只有400多海里。很显然,这一地区在连接南北、沟通东西中,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3 正在形成的产业优势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比较发达,是江苏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已培育出一批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现代高效农业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沿海三市普遍实现“以工兴市”战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提高到42.2%,纺织、机械、汽车、化工等已成为其主导产业,以风力发电、核电和太阳能供热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和现代医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建筑业较为发达,在国内外建筑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旅游业特色明显,发展潜力较大。海洋产业发展较快,在海洋食品、海洋医学、海洋化工、滨海旅游等领域已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4 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

由于自然、历史、基础设施和产业定位等多方面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发展的“洼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经济密度看,江苏沿海地区2006年每平方公里的GDP分别仅为广东沿海地区的1/6,山东的1/5,浙江的1/4。从江苏全省看,沿海地区面积占全省的27.7%,人口占22.9%,但2006年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2.7%,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1.8%,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9.4%,实际利用外资仅占17.4%。这一现状表明,江苏沿海以产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应当看到,差距就是潜力,压力也是动力,具有明显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江苏沿海地区存在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加速发展经济。一般认为,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后发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发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供后发国家和地区参考和借鉴,使其少走弯路,减少发展成本;二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可以直接引进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设备,提高本国、本地的技术水平;三是可以大量引进先发国家和地区的闲置资本,以弥补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的不足,实现借鸡生蛋的目的。就是说,后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甚至跨越式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后发优势不仅表现在可以借鉴经验教训、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等方面,还有其独特之处:江苏沿海大部分地区是待开发的处女地,拥有亚洲最大的海岸滩涂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减缓风暴潮灾害和净化环境等功能,沿海潮流通畅,风速大,水气环境的扩散和自净能力较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环境容量短期内相对较大,这为发展沿海工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基础。同时,投资环境也日益改善。区内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且价格低廉,土地价格也较低,对区内外的投资者均有较强的吸引力。只要充分发挥和放大上述后发优势,就能推动江苏沿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沿海这块经济“洼地”迅速崛起。

二、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尚未具备,机遇尚未出现。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江苏沿海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沿海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从目前看,主要出现了五个方面的机遇:

1 国内外良好的宏观环境提供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曾明确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科学判断是建立在对新时期新阶段我同经济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国内外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样给江苏沿海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经济呈平稳增长态势,亚洲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国东部沿海转移的态势明显,沿海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青睐江苏沿海地区,上海和南方资本加速北上,将直接推动本区产业加快发展。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机遇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重化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较快,能源和原材料消费需求将继续增加,大规模利用世界资源的趋势日益明显。江苏沿海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建设大型深水港的条件,为国内能源资源的区际调动和国外资源的进口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资源进口、储备、加工基地。就近期而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也为江苏沿海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 长三角和连云港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带来的机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中国的长三角是一片神奇的区域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创造出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的财政收入均占到全国的1/4左右。国家对长三角的发展极为重视,专门制订了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把长三角发展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而且规划明确把江苏沿海列为长三角北部沿海经济带,这显然为江苏沿海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地处江苏沿海北部的连云港的建设和发展已引起中央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总理亲临连云港,着眼全国大局,把连云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连云港的发展不仅要同苏北的发展、江苏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而且要放在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战略地位来对待。”“连云港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搞好连云港港口建设任务重大、前途光明,要做好规划、加快发展”。为落实温总理的指示,2007年3月初,中共江苏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了连云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视,无疑为连

云港进而给整个江苏沿海实现低谷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中西部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的机遇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会跨上新的台阶,江苏沿海港口作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依托其运输的货物生成量将不断增加,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这就为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业与临港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契机。

“十五”后期,党中央作出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近几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强力推进,大大促进了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强劲发展将会对江苏沿海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国家进一步优化沿海港口功能定位和布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开发开放优势得到强化,也为江苏沿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 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提供的机遇

江苏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梯次推进特征,“九五”期间的发展重心在沿沪宁线,“十五”的发展重心在沿江,“十一五”的发展重心已转向沿海。“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已被列入江苏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江苏“十五”期间实施的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三沿”生产力布局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已被扩充为“四沿”产业布局战略。为了更好地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07年4月专门召开了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对全面启动和科学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加快培育江苏发展的沿海增长极作了具体部署。2007年8月,省政府又以正式文件形式印发了《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沿海开发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加大了对沿海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对沿海开发的高度重视,江苏发展重心的转移,为江苏沿海产业发展带来了极为难得的重大机遇。

5 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向沿海,使江苏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苏通大桥等过江通道即将开通,沿海、宁盐、连徐、盐徐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区域干线公路“网化工程”全面完成,新长、宁启铁路开通运营,东陇海线电气化改造顺利实施,南通、盐城和连云港机场初具规模,连云港、洋口、吕四等深水大港开发进程加快,盐城大丰港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苏沿海地区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以核电、风电为代表的一些重大能源项目纷纷落户沿海,电力、通信、水利等方面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长期制约江苏沿海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为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开发开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江苏沿海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存在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1 经济全球化深入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其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而且利益的天平往往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倾斜,从而导致全球经济更加失衡,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竞争加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优质要素难以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2 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沿海产业发展成本

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导致石油、煤炭、铁矿石、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价格大幅上升,国际市场的每桶石油价格已逼近100美元,劳动力价格也持续上升,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必须付出比以往更高的代价。

3 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内生型发展不足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工业基础相对薄弱。2006年沿海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5%,比江苏全省的比重51.3%低8.8个百分点;而连云港和盐城工业的比重仅为35.7%和39.1%,比全国的平均水平42.9%还低7.2和3.8个百分点。该地区现阶段的工业化都是以政府为引导的外生型产业,内生型产业较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市场优势产业少,知名品牌欠缺。沿海三市的城镇化水平也低于江苏的平均水平,中心城市规模偏小且偏离沿海,对沿海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4 区内保护区密集,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江苏沿海地区拥有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态保护区、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等各级各类保护区二十多个,覆盖面积达400多万亩。这些保护区的大部分属于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一部分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往往只能发展旅游业。占地较多、分布密集的各类保护区大大缩小了沿海产业布局的空间。

5 海岸类型特殊,加大了港口开发的难度

江苏沿海海岸线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北支河口,标准岸线长954公里。其中,从绣针口至兴庄河口为沙质海岸,长30公里;连云港西墅至烧香河北口为基石海岸,长40公里;其余均为粉沙淤泥质海岸,长884公里。在淤泥质海岸中,除连云港大板跳至射阳河口、海门东灶港至启东高枝港两岸段(218公里)处于侵蚀状态,侵蚀烈岸段已有块石护岸工程外,占3/4的其他岸段(666公里)属于淤长型岸段。在淤长型岸段通常难以建港,即使能建港口,也须增加较多的建设成本。

6 沿海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能力较差

产业发展机遇第6篇

软件服务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能够提升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9970亿元,增长25.6%,成为国民经济领域发展的亮点。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相关企业,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本届百家软件企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48.7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加了409.2亿元,占2009年我国软件产业总收入的24.6%。

当前,信息技术和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软件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更新进一步加快,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组织模式、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跨国公司已先行部署,新一轮竞争高潮正在到来。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进一步应用知识产权开展市场竞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贸易摩擦呈加剧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关注和支持软件骨干企业的发展,今后将继续努力为百家企业在内的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作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促进我国软件服务业做大做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思路、推动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殷拥有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核心专利和人才团队的海外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获取能力。在此,我向广大软件企业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抢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后危机时代,要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内地转移的契机,积极推进嵌入式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嵌入式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要密切跟踪国际技术和经济的动向,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强化模式创新,积极抢占发展先机。

第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重视以市场需求引领技术创新,高度重视标准和知识产权,特别是关键技术要力求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建设。

第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就必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领国外市场。积极开展国际并购、海外市场开拓,占领产业分工制高点。要大力拓展服务外包市场。

产业发展机遇第7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外包正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外包主要是指企业将原本有自身完成的软件开发、rr技术支持、财务结算、人力资源等非核心业务,发包给境内外专业提供者,从而优化产业链,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能耗只有制造业的20%。因此,服务外包产业被人们形象地成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一、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服务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服务业全球化目前正处在蓬勃兴起阶段,它不仅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并对各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既面临通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1 我国面临着通过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进一步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机遇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将日益显现。这既给我国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和输出服务业FDI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在承接服务业外包方面,发展中国家已占据主导,特别是印度,凭借其人力资源、语言,金融体制、政府支持和熟悉国际市场等优势,承接外包独占鳌头。

我国也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优势主要有,一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服务业吸收外资有很大潜力;二是拥有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包括部分中高端科技管理人才,三是我国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四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有着良好的开放环境和意识,在制度创新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具备在服务业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基础等。因此,一些国际机构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服务转移和外包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

2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服务外包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创期,在很多国家,服务外包为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印度的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2007年2月,印度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CS)宣布与三家中国公司合资成立国内首家大型外包技术公司。作为印度的四大rr服务商之一,TCS中国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杭州这三个中国新兴外包产业聚集的城市都设立了中心,并将其战略定位在“要做中国最大的外包公司”。近年来,TCS在中国相继拿下了多个重大服务外包项目。种种迹象表明,以TCS为代表的“印度象”正在开始分食中国市场。

从服务外包的价值链构成来看,服务外包产业也在由简单的IT服务外包开始向业务流程外包转化,向产业链高端进军。而目前中国在全球服务链中,重点是处于IT服务外包领域,参与的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外包项目,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如目前北京市的IT外包服务更多处于软件开发、测试等行业的低端,几乎没有涉及到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和BPO业务。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目前,我国软件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行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即便在人力资源最集中的北京也是如此。据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预测,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2010年将达到2500亿元的产值,需62.5万从业人员。按照目前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2010年约为40万人,存在20万人缺口。

目前,客户开始要求和中国外包企业建立起战略性的合作关系。这就对中国公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企业可以做到上千人协同开发,而我国企业普遍停留在管理数百人的水平,即便是北京的软件骨干企业,最多也只能做到400多人同时开发,为此,很多外包企业开始加紧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例如。博彦科技于2006年12月引进了SAP的ERP,成为国内外包公司中首家引入该系统的公司,软通动力也在加紧优化公司业务流程,并于2007年通过CMMl5和IS027001两认证。

总之,我国的服务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按目前发展状况估算,到2010年我国服务外包产值过40亿美元,和国际同行相比,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在交付能力、服务冰平、人才储备、品牌建设等方面有较大差距。我国要确立现代服务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必须在社会各方面普及、深化对服务外包地认识,将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1 抢抓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带来的机遇

最近的发展显示,跨国公司把一些内部服务业务,即原本由跨国公司自身业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例如财务结算、呼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也外包出来,开始转移到我国,特别是人世以来,跨国公司将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例如,英国汇丰银行在2002年把地区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并把技术保障中心迁到深圳,把呼叫中心转移到广州和上海。IBM公司与铁道部合资成立“蓝色快车”公司,利用铁道网络和IBM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网络技术、网络服务为诸如柯达这样的公司提供IT设备和软件的维护。摩托罗拉公司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给正海对外服务公司,为其进行销售团队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工作。在全球制造业转移和制造环节外包过程中,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而抓住了这次机会,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现在,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开始了包括内部服务在内的服务环节外包。中国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丰富质优的人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已经具备了提供服务外包的市场条件,服务业外包作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一种好形式, 不仅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而且有利于培养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和加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吸收外资的新领域,争取使我国成为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区,使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外包基地,也能成为全球服务业的外包基地。

2 夯实服务外包信息化基础

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必须做好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工作,还必须有信息化基础建设。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各国之间资源的使用与流动更活跃;二是飞速发展的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使全球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快捷低廉,通过远距离提供服务已成为现实,三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带动规模经济效应和专业化效应,使跨国公司有动力将非核心的业务流程进行外包,四是发展中国的低成本成为优势和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使外包交易成本得以降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想在承接服务产业转移的新一轮竞争中先人一步,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要在全国编制一张通信和高速路网,让企业能享有优质低廉的信息服务,这是实现外包服务发展的前提。要充分利用通信与互联网高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电信产业对现代服务业的腾飞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3 大力加强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复合型中高端人才和适用性技术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突出瓶颈,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这一进程:一是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抓紧培养大批适用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二是搞好专门人才培训工作,继续在商务领域人才培训资金中,安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实施“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学生增加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新增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各类人才培训项目,重点培训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服务外包企业新人职员工,力争在五年内培训30~40万承接服务外蟖需的实用人才,吸纳20~30万大学生就业,有效解决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服务外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定制培训、从业人才资质培训、国际认证培训、行业标准及相关知识产权培训、大学生实习项目及勤工俭学培训、企业新人职人员岗前业务技能培训、服务外包产业储备人才培训等。

产业发展机遇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健康养老产业;机遇

由于我国长时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其对于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利用人口老龄化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成为了目前我国经济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发展养老产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能够在探索中不断进步,为老年人提供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

一、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1.养老观念落后现在我国老年人思想比较传统,崇尚“多子多福”,希望由儿女照顾自己的晚年,喜欢儿孙满堂的热闹场景,然而,由于子女的工作繁忙,当父母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就不得不把他们送入养老机构,这时老人就有一种“被遗弃、被嫌弃”的感觉。因此,现在的老年人大多不愿意儿女将自己送入养老院。2.养老机构供不应求虽然我国老年人大多不愿意被送进养老院,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观念的不断淡化,我国将会有大量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从目前来看,养老机构的数量还相对较少,远远满足不了养老需求。3.居家养老发展不完善首先周边医疗卫生设施不齐全,政府对于建设周边设施投入的资金还相对匮乏;其次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范围很小,只针对一些贫困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而且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更无法满足老年人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4.缺少养老专业人才要想提高养老水平,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就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来看,专业性的人才数量还相当匮乏,国家对于养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还远远不够,而养老服务的个性化很强,需要的方面也很多,非专业服务人员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再者,经过专业化培训的人员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耐心,对于老人的照顾能更细心,让老人感觉到温暖。

二、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

1.组织社区教育活动,向老年人传播新思想,帮助他们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养老观念,增强他们对正在发展的新型社会养老机制的认同感,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养老产业,并认识到养老产业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切身体验到养老产业带给他们的实惠,安享晚年。2.大力支持民营养老企业的发展政府主动出资实现基础设施相对全面的建设,并进行多方面的资金引导,使社会资金最大程度地流向社区,从而加大对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建设。对于集体和个人创办的养老机构,政府要适当给予优惠,比如对土地租赁和购买采取降价的措施,对于经费不足的,政府要积极支持贷款,以帮助他们解决切实的问题。3.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广告广泛向人们宣传社会互助、舍己为人的精神,积极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献爱心,服务社会。主动开展养老志愿者活动,将符合条件的志愿者纳入养老服务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加强对志愿者的规范管理,让他们走向社区和个人家对老年人进行较专业的服务。另外,政府还要加强对周边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倡导医疗卫生人员上门服务,实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看上病。4.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这包括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对于知识方面的教育,首先是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对服务人员要开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多门学科,促进他们广泛学习,对于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可以专门向该方面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是对服务知识的学习,养老机构要定期组织服务人员学习服务知识,从而使他们在为老年人服务时能够按照服务知识的要求进行。对于技能方面的教育主要就是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服务工作中,并在工作中进行总结,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三、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家实现了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环保升级和投资升级,下面针对这四个升级给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进行讨论。1.产业升级虽然近几年养老在我国有所发展,但其所占据的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很小,服务水平和专业水平明显不高。而纵观全球的经济结构,养老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领者,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急需要将养老产业发展壮大。随着产业的升级,我国目前在养生保健等领域发展较快,对于健康养老产业而言,养生保健时期发展的关键部分,如果能够把二者有机结合,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将会得到质量上的提高进而实现有效的发展。由此可见,产业升级为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提供坚强的后续力量。2.消费升级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主要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由于人们将消费更多地转向社会养老产业,使得健康养老产业的数量有所增加;再就是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从而使消费更偏向于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健康养老产业逐渐走向多样化。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非常快,这将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此基础上,个性化的消费模式促进了养老机构将健康、娱乐、休闲等进行有机结合,这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精神需求,同时还为广大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解决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3.环保升级当今社会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目标,而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利用环保升级促进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生态休闲和健康养老相结合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健康养老模式,其对于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更是深远而有效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城市将本地原有的好资源好环境利用起来,将其建设成环境优美的集旅游与养老为一体的综合型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生态和环境得到发展。另外,良好的环境可以吸引老年人到养老机构养老,为健康养老产业扩大了市场,在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4.投资升级在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并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投资较为青睐的方面,投资升级为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国际投资下,实现了全球性的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和科技等领域能够相互借鉴,在资金方面的不足也能得到有效缓解,另外,这对于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我国不仅要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来”还要使我国的优秀经验“走出去”积极地将养老产业推向国际,在竞争与合作中使之发展。

四、结束语

从文中的叙述不难发现,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得还不是很完善,需要在很多方面给予补充和修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很多方面都为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提供了新机遇,国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要将其推向国际,不断接受挑战,不断发展完善,以提高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在国际中的地位,增加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中梁,柴捷.经济新常态下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以五大连池市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6,(6):78-79.

[2]鄢圣文.新常态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64):38-42.

[3]姜琛凯.新常态下智慧养老生态链的构建——基于供需视角的分析框架及路径选择[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6,28(6):104-113.

[4]张郧.新常态下的养老产业发展路径[J].江汉论坛,2015,(6):25-27.

产业发展机遇第9篇

Section 1

集体讨论环节

廖祥忠:在新媒体时代,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机遇?

张天晓:我一直倡导中国动画应该走向世界,与国际合作。我认为,真正的中国动画片只有亮相国际舞台,发挥其才能,中国的文化才能够走出去,才是中国动画真正的未来。

雷瑛:从金鹰卡通卫视的角度来讲,动漫的提升与跨越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给内容很好的土壤。首先要有艺术家创作出好的内容,然后在媒体平台上,有足够的推广力。要使内容成长为品牌,怎么降低内容成长为品牌的门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张燕鹏: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的使命是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下,做好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的对接。首先,新媒体作为一个载体,是对传统动漫的补充,能通过手机来看动漫,即动漫手机报。其次,手机动漫还是一种商务模式,它能够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便捷通道。

龚宇:网络视频和动漫产业之间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对于用户来讲,网络视频的传播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用户可以在任意时段点击想看的片段,而传统媒体受播出时长的限制、频道的限制等。对于网络视频来讲,全行业还是启动期,增长速度和产业规模性成长是一个重要的规划过程,相信对产业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魏宏锟:天津科技融资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作为一个国有品牌,既具有国有成份,也有民营资本和外资。遗憾的是,在过去3到5年时间里,仅投资三家文化创意企业。“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新型企业当然也包括文化创意企业,我们今年已经支持了100多家企业发展,明年我们计划支持上千家。伴随着国家政策以及天津市相关政策的出台,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几年之内,对动漫行业多做一些投资。

Section 2

自由互动环节

廖祥忠: 拓维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动漫产业的未来在新媒体”,金鹰卡通在过去几年为中国动画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金鹰卡通有何准备?

雷瑛: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有一个功能,就是传播内容,提升品牌价值。跨越与提升的基础是将来在内容传播上,一定要整合多种媒体,无所谓哪一种媒体会怎样。对于企业来讲,选择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作为其首选平台,决定其市场定位。例如电视媒体,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儿童动画。而在新媒体动漫上,受众群体更偏向于青少年。近十年来,有三个可以被称之为动漫品牌的东西,一只蓝猫,一只虹猫,一只喜羊羊。这三个之所以能称为品牌,是因为它们有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以及其上升为品牌以后所具有巨大的产业号召能力,它们实际上都是通过电视动画诞生的。作为媒体人最需要思考的是,能提供给内容制造者、创造者一个怎样的品牌。我们能否提供给一个更合适中国的传播现状的一个平台,使得这些内容能够迅速地成长为品牌。如果金鹰卡通能够破解这个问题,那将会给中国动漫带来十足的信心。

廖祥忠:如何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上,保证动漫作品的民族性?

张燕鹏:中国移动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专门设计了几个基地,从某种意义上面讲,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和频道,动漫基地的设立承载着三个愿景:1、构建完整的新媒体传播平台。2、培育前动漫文化。3、打造前沿的创意产业。就目前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来讲,动漫内容很丰富,而传播渠道相对匮乏。很多人都有动漫情结,比如60年代出生的人,对连环画就有很强的感觉。所以我们认为在新媒体上他更多的是前文化。动漫产业覆盖面非常广,特别是在形象的授权、衍生品方面,在传统工业当中它带来的商业价值比重相对较高,但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怎样延展,需要一个过程。

廖祥忠:新媒体动漫和传统动漫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以及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张天晓:新媒体时代下,还是单项的传输过程,就像电视一样,仅仅是看。我认为当今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动的社会,全民参与的社会。我推出一个“动漫数据库”的理念。人人都有动漫情节,当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你可以不会画画,但只要你认准这个行业,你就会成为一个漫画家。利用这样一个平台、一个造型、一个数据库,你可以用现实的造型、现实的表情来表达你的思想,我觉得这才是对手机、对互联网来说,应该真正发展的方向。总之,数字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动漫,而且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集合大众的创造力量共同做动漫,这才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

廖祥忠:许多优秀的短小动画片在网络非常火爆,这些小短片成功的契机是什么?

龚宇:动漫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创意产业,互联网的特征就是分众。而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全龄化传播,受众覆盖面广,从半岁到七十岁,都可实现一对一传播。这个传输方式导致任何一个人都能非常容易地搜索出他喜欢的动漫形象。所以对于创意人员,面对如此大的传播空间,只要做好自己的创意,抓住一部分专业用户,早晚会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如果能长期抓住固定的用户群,那么这个市场就会不断发展壮大。这就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动漫的一个典型特点。

廖祥忠:基金投资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投资起来特别慎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万浩基:基金是拿着别人的钱投资,所以投资来就应该慎重。我们会尝试选择一些成熟的公司,希望能一手培养其成长,同时我们的基金也要得到回报。动漫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而投资内容产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投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以内容起家、以内容为主导的公司,选择那些真正有文化、富有创意的机构。例如,我们投资了100家公司,其中有50家成功就算不错的了,其间如果再选择一些文化产业的公司,那就是非常具有性的行为。这就造成许多PC或者投资机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类型的公司为什么会信心不足的原因。

小结

数字媒体时代,动漫产业挺进进一个真正转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国家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然而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动漫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当今时代下,动漫的属性、功能、价值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传承文化方面,将起到主导作用,尤其在传播世界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之际,动漫、新媒体,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们必须要考虑动漫和新媒体结合产生的价值。

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动画学院院长

张天晓: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

雷瑛: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燕鹏: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总经理

龚宇:爱奇艺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