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2 16:34:14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德育;渗透;原则

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育具有社会性的本质反映,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1](P.22)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高职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一、德育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但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职责。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育人者的双重职能,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是统一的。但有不少人,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与其他课程教育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他们认为,德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其实德育对学校其他课程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德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应具有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素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其他学科的教育决定着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水平和才能。可以想象,一个学术水平高而没有良好的道德、法纪观念的人,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 只有将德育和其他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可以说德育对其他学科的教育起着方向盘和引擎的作用。

高职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必须担负起教书育人职责,增强使命感、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自身的良好品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施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相关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去。在专业知识教学环节中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并适时地渗透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自觉地加强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境界,以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应该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 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职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是以德治教的要求

以德治教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建设者具有深刻影响。德育是素质教育中心环节,要培养有道德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模范表率作用。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教书的本领,而且要有育人的良好品德。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3]等问题,表明以德治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德治教需要高校教师共同协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自的课程教学全过程当中。这样,以德治教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二)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确保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抵御各种诱惑和经受得起风浪考验,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 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志在国庆4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学问”与“道德”是培养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师要把德育教育、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以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应尽量挖掘各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结合任教学科的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现象,抓住本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这样,学生就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抓住矛盾的变化发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必然与偶然、现实与未来等对立统一关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扎实的思维基础。

二、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外界信息,通过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将外界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动机,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言行过程。由于德育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在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应该讲究方法,遵循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内涵;必要性;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38-02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或自发课程,是由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浦.W.杰克逊1968年在其著作《课程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所谓隐性课程,就是潜藏在正规或显性的认识性、活动性课程之后或之外的课程,特别是教育环境中的体制性和气氛性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学校显性课程而言的,它并不是习惯意义上的课程,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其自在说明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也在对学生的成长发生影响作用,这些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有意安排的课程活动。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隐性的、非公开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享受其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其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独立性强的优点,同时又处在怀疑、否定、敏感、批判的特殊年龄段,往往呈现出逆反心理强、表现欲强和苛求个性的特点,这使得传统的显性德育课程因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要而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境地。因此,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必要搞好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以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①

2.高校德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根据社会主义学校性质和基本要求,构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社会主义德育课程模式,即显性德育课程模式。这种高校德育模式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德育模式的优势。但是,于受传统分科课程观念、传统德育课程观念的影响,学生在理论上对德育课程理解存有偏差,以及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中存在从理念到实践把德育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显性德育课程上,而忽视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关注的现象,有的高校甚至把高校德育课程完全等同于显性德育课程。②正如有些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高校存在“德育教学化、智育化的情况,存在大量以背记政治概念、定义、常识等条条框框为特征”的情况。②因此,必须加深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加大对其实践探索,从而推动高校德育课程的发展,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适应现代大德育课程观念的需要

目前,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当代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新面貌,现代大德育观念的字眼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刺激了人们的神经。作为德育主阵地的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则首当其冲,随之就产生了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现代大德育课程观是一种包含教学论的大课程观,也是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和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观念,也就是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使得受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现代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类。②因此,我国高校应从其德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和改革趋势着眼,主动接受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的洗礼,整合高校教育中一切有道德影响的、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使德育真正实现“全员育德、全程施教和全过程育德”的要求。②

三、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里孕育、产生、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无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催化剂。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对高校隐性德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四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保证,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而媒体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可以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就像校园文化的四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在四肢协调运作的基础上,校园文化才能和谐地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必须从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健康的校园媒体文化四方面着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再上新台阶。

2.加强德育主体建设,发挥德育主体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由教育者的活动、受教育者的活动、决策者的活动和管理者的活动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德育的主体。其中,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应发挥其主导性,受教育者在的德育中应展现其主动性。③开展隐性德育课程建设,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的主导性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教育者的教育育人的功能,即教育者不仅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教育者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有科学性,更要有艺术性。另一方面,管理者和决策者作为“幕后者”,不仅要掌握好“指挥棒”,还要发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其次,要激发大学生自教自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自主负责。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向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因为,源于社会生活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他们的道德理念,进而形成他们应有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建构大学生团体,发展大学生团体的自我学习功能,通过团体成员的相互感应、理解与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团体精神和道德责任,即形成团体的精神文化。团体精神文化作为团体成员共同生活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推动团体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是大学生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平台”。

3.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长期以来,显性德育课程承担着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显性德育课程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弥补显性德育课程的缺陷,实现高校德育的目标。第一,要改变传统德育课程观念,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在把握好德育课堂教学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等,向学生传递显性德育课程以外的更多德育信息,实现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有机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互补充。第二,破除传统分科课程观念,在其它学科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开发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德育信息与资源,注重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学的理论、先进的资源和正确的观念。第三,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在课外活动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将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到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或研究生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课外活动中。这样,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都可以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由于课外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活动参与的自主性、民主性,其隐含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为学生所接受。②

参考文献:

[1]秦永芳.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初探[J].德育论坛,2005,(12).

[2]曹有光.对高校隐性德育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0,(2).

[3]符红川.对隐形德育课程在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的探索及其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3篇

论文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课程结构优化

优化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就是要从五年制高职德育的现状出发,改革原有德育课程,合理重组认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充分发挥活动性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地构建隐性课程,优化组合,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德育课程结构体系。当前,优化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改进认知性德育课程

人们往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道德知识教育,把德育课(德育认知课程)当作德育课程的主体甚至全部。在五年制高职开设的德育认知课程中能让学生学到大量德育知识,知道大量的德育术语,但学生德育行为却改观不大。变革德育认知课程是德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

重新审视德育认知课程 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现有德育认知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认识、怎样增强五年制高职德育认知课程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德育教材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应该是学生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的逻辑。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形式化、无效。

2.德育课程是生成性课程,不是原设性课程。一般来说,学科课程的内容结构比较紧密,知识要求相当具体,不但可以要求到年级、学期,甚至可以要求到课时。特别像数学学科,知识点联结逻辑严密,一环扣一环,不学加减不可能学乘除,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不可能会解二元二次方程。而德育课程不同,虽然它有知识要求递进的层次性,但与学科课程相比,没有十分严密的逻辑结构。德育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还表现为它的主要支撑是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在社会发展对个体道德修养呼唤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应主要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两方面予以勾画,这是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区别所在。

3.道德的“知”、“情”、“意”、“行”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在相当多的学校教育中,认知性德育课程给学生的仍然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它们是伦理学或道德学的知识内容与观念体系,而不是道德教育意义上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我们认为,认知性德育课程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属于智育范畴;在解决知与不知这个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实现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两次飞跃,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则是德育要解决的问题。

改进德育认知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德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应在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的基础上,改进现有的德育认知课程。

1.以生活事件为素材组织教材,体现生活的逻辑。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2.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德育课作为一门课程,应当着重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当前,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应当考察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更新德育教材和内容,并制定新的德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遵循“德育内容循序渐进”的要求。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应从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应该做到德育内容的渐进性和层次性。这就是“德育内容循序渐进”的要求。

4.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如何坚持和加强“主旋律”教育,这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要“一刀切”,要分层次;不要讲“高、大、空”,要讲“近、小、实”。

5.德育认知课程必须体现知、情、意、行诸环节,不能单纯传授知识。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环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知识传授系统,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行为训练系统,不是完整的德育。完整德育应体现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让德育经验课程成为五年制高职德育的主导课程

儿童落水、老人被撞,谁都知道应该去救助,谁都有这方面的道德认知和判断,但是很多人没有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虽然我们的所知与所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所以,要解决学生“依道德认知来行动”这一道德教育领域中最古老、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学生自主躬行有关的道德实践,开展有关的德育活动,即实施有关的德育经验课程。

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原则 参照近年来德育经验课程实施的经验,依据经验课程的本质、特性,可以进一步规定以下几条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规定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的整体性参与。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加活动,但不必参加全部活动。其二,要坚持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即在突出道德意志、情感、行为养成的同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知、情、意、行全面训练。其三,还要考虑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协调,这与德育认知课程的实施 有明显的不同。德育认知课程的实施主要在学校内,而且一般是在课堂内进行,而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则往往突破这一特定空间,在教室以外的校园环境、在自然界、在社会甚至在家庭中进行。这样,德育经验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整体性协调。

2.因校、因时、因地制宜原则。这条原则要求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实际扬长避短,立足于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织实施德育经验课程,要尽量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有的学校认为,活动条件不具备,无法实施德育经验课程,如果这样来理解德育经验课程的话,那就很难把它落到实处。我们在组织德育经验课程时,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而不是等待条件。

3.学生主体地位一贯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实施德育经验课程应自始至终地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大胆放手,切忌越俎代庖。无数事实表明,学生的独立感、自信心及创造精神的养成往往多得益于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反复强化、日渐突出。

德育经验课程的实践意义 德育经验课程的提出,拓宽了德育课程观念,使德育课程覆盖面更广,课程形式更为多样化,具有更明显的育德实效。

1.德育经验课程拓展了德育课程领域,扩大了德育课程的范围。从德育经验课程的范畴来看,课程既可以在课堂内展开,也可以在课堂外展开,既可以在学校内进行,也可以通过校外实习或社会实践来实现。从德育经验课程的类型来看,既包括专业实习、学术性活动,又包括班团活动、组织生活、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从德育经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所处的状态来看,既可以是学生主动组织参与的活动,也可以是学校、班级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使德育课程范围更加广泛,为德育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2.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过程的本质要求。有学者从德与智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德育活动的特点,提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认为人文知识来自于《老子》的“为学”,人文精神来自于《老子》的“为道”。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如果一个人光了解、懂得道,这属于智的范围。只有体道,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所选择的道体现出来,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个体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才是德。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认知过程的内容和属性不同,而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育过程,是否亲自去认知、体验、践行,去实现教育内容的接纳和“内化”,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外化”,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内化”。因此,德育过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活动的特点,或者说,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德育过程的这一特点与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具有良好的契合性。

3.德育经验课程具有显着的育德效果。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詹姆斯·尤尼斯(James Younise)教授曾用8年时间专门探讨学生在道德活动中培养社会期望良好品德的过程和机制问题。他引证20年来对青少年参与政治—道德实践活动与他们进入成人期之后的政治—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十项追踪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人,当他们进入成年期之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社区,更多地参加为社会作贡献的志愿者协会,并积极从事帮助别人、社区发展等公益活动。

系统开发德育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行的养成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系统开发德育隐性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客观要求。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原则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要坚持以下原则:

1.显隐结合原则。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课程(即明确排入学校课表的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课程的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习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注重个体觉悟,教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两者的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软硬结合原则。学校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共同构成学生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影响,二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如果只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美化而忽视了文化氛围的营造,忽视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学校的教育场就可能失效。因此,我们必须使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实效。

3.内外结合原则。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构成了学生受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德育隐性课程的设置要兼顾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校外德育隐性课程的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学会了什么,恐怕并非我们教育者有意识地给了他们什么东西,而是我们让孩子在怎样的条件中生活,当然包括学生在学校中过什么生活。这里的“生活”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文化”。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性中学到了价值、规范和态度,而且学校有代表各种观念的课程,有固定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其他社会化机构所没有的仪礼、校规和象征等。因此,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更多地倾注了他活力的场所就是班级。我们在德育隐性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不但关注了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精心创设,而且也注重班级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特色。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4篇

论文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课程结构优化 

 

优化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就是要从五年制高职德育的现状出发,改革原有德育课程,合理重组认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充分发挥活动性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地构建隐性课程,优化组合,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德育课程结构体系。当前,优化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改进认知性德育课程 

人们往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道德知识教育,把德育课(德育认知课程)当作德育课程的主体甚至全部。在五年制高职开设的德育认知课程中能让学生学到大量德育知识,知道大量的德育术语,但学生德育行为却改观不大。变革德育认知课程是德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 

重新审视德育认知课程 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现有德育认知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认识、怎样增强五年制高职德育认知课程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德育教材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应该是学生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的逻辑。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形式化、无效。 

2.德育课程是生成性课程,不是原设性课程。一般来说,学科课程的内容结构比较紧密,知识要求相当具体,不但可以要求到年级、学期,甚至可以要求到课时。特别像数学学科,知识点联结逻辑严密,一环扣一环,不学加减不可能学乘除,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不可能会解二元二次方程。而德育课程不同,虽然它有知识要求递进的层次性,但与学科课程相比,没有十分严密的逻辑结构。德育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还表现为它的主要支撑是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在社会发展对个体道德修养呼唤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应主要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两方面予以勾画,这是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区别所在。 

3.道德的“知”、“情”、“意”、“行”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在相当多的学校教育中,认知性德育课程给学生的仍然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它们是伦理学或道德学的知识内容与观念体系,而不是道德教育意义上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我们认为,认知性德育课程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属于智育范畴;在解决知与不知这个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实现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两次飞跃,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则是德育要解决的问题。 

改进德育认知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德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应在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的基础上,改进现有的德育认知课程。 

1.以生活事件为素材组织教材,体现生活的逻辑。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2.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德育课作为一门课程,应当着重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当前,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应当考察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更新德育教材和内容,并制定新的德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遵循“德育内容循序渐进”的要求。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应从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应该做到德育内容的渐进性和层次性。这就是“德育内容循序渐进”的要求。 

4.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如何坚持和加强“主旋律”教育,这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要“一刀切”,要分层次;不要讲“高、大、空”,要讲“近、小、实”。 

5.德育认知课程必须体现知、情、意、行诸环节,不能单纯传授知识。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环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知识传授系统,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行为训练系统,不是完整的德育。完整德育应体现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让德育经验课程成为五年制高职德育的主导课程 

儿童落水、老人被撞,谁都知道应该去救助,谁都有这方面的道德认知和判断,但是很多人没有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虽然我们的所知与所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所以,要解决学生“依道德认知来行动”这一道德教育领域中最古老、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学生自主躬行有关的道德实践,开展有关的德育活动,即实施有关的德育经验课程。 

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原则 参照近年来德育经验课程实施的经验,依据经验课程的本质、特性,可以进一步规定以下几条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规定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的整体性参与。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加活动,但不必参加全部活动。其二,要坚持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即在突出道德意志、情感、行为养成的同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知、情、意、行全面训练。其三,还要考虑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协调,这与德育认知课程的实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认知课程的实施主要在学校内,而且一般是在课堂内进行,而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则往往突破这一特定空间,在教室以外的校园环境、在自然界、在社会甚至在家庭中进行。这样,德育经验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整体性协调。 

2.因校、因时、因地制宜原则。这条原则要求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实际扬长避短,立足于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织实施德育经验课程,要尽量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有的学校认为,活动条件不具备,无法实施德育经验课程,如果这样来理解德育经验课程的话,那就很难把它落到实处。我们在组织德育经验课程时,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而不是等待条件。 

3.学生主体地位一贯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实施德育经验课程应自始至终地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大胆放手,切忌越俎代庖。无数事实表明,学生的独立感、自信心及创造精神的养成往往多得益于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反复强化、日渐突出。 

德育经验课程的实践意义 德育经验课程的提出,拓宽了德育课程观念,使德育课程覆盖面更广,课程形式更为多样化,具有更明显的育德实效。 

1.德育经验课程拓展了德育课程领域,扩大了德育课程的范围。从德育经验课程的范畴来看,课程既可以在课堂内展开,也可以在课堂外展开,既可以在学校内进行,也可以通过校外实习或社会实践来实现。从德育经验课程的类型来看,既包括专业实习、学术性活动,又包括班团活动、组织生活、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从德育经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所处的状态来看,既可以是学生主动组织参与的活动,也可以是学校、班级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使德育课程范围更加广泛,为德育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2.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过程的本质要求。有学者从德与智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德育活动的特点,提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认为人文知识来自于《老子》的“为学”,人文精神来自于《老子》的“为道”。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如果一个人光了解、懂得道,这属于智的范围。只有体道,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所选择的道体现出来,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个体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才是德。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认知过程的内容和属性不同,而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育过程,是否亲自去认知、体验、践行,去实现教育内容的接纳和“内化”,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外化”,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内化”。因此,德育过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活动的特点,或者说,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德育过程的这一特点与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具有良好的契合性。 

3.德育经验课程具有显著的育德效果。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詹姆斯·尤尼斯(james younise)教授曾用8年时间专门探讨学生在道德活动中培养社会期望良好品德的过程和机制问题。他引证20年来对青少年参与政治—道德实践活动与他们进入成人期之后的政治—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十项追踪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人,当他们进入成年期之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社区,更多地参加为社会作贡献的志愿者协会,并积极从事帮助别人、社区发展等公益活动。 

系统开发德育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行的养成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系统开发德育隐性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客观要求。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原则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要坚持以下原则: 

1.显隐结合原则。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课程(即明确排入学校课表的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课程的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习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注重个体觉悟,教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两者的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软硬结合原则。学校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共同构成学生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影响,二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如果只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美化而忽视了文化氛围的营造,忽视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学校的教育场就可能失效。因此,我们必须使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实效。 

3.内外结合原则。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构成了学生受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德育隐性课程的设置要兼顾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校外德育隐性课程的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学会了什么,恐怕并非我们教育者有意识地给了他们什么东西,而是我们让孩子在怎样的条件中生活,当然包括学生在学校中过什么生活。这里的“生活”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文化”。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性中学到了价值、规范和态度,而且学校有代表各种观念的课程,有固定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其他社会化机构所没有的仪礼、校规和象征等。因此,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更多地倾注了他活力的场所就是班级。我们在德育隐性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不但关注了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精心创设,而且也注重班级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特色。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德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主张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建立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德育模块化课程(以下简称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是指为了增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大德育的课程宏观内容着手,以模块化的课程表现形式,从高职的特殊层次着眼,以护理专业的特色为切入点,构建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构建德育模块化课程就是要对德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子系统进行整体优化[1],使其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系统教学文件,为全国护理高等职业德育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一、德育模块化课程瓶颈

近十年来,职教同仁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

1、理念陈旧,内容滞后

德育课程设置的理念没有全面突破,没有形成大德育的机制和氛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按学期/学年序列讲授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缺乏生活气息,抽象枯燥;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现象尤为严重,难以彰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

2、缺乏针对性教材和科学的评价机制

高职德育教材基本沿用中职的教材,四门必修,一门选修,另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德育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的行为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德育成绩高,道德素质低”,严重地弱化了德育课的功能。对学生德育全面表现的客观科学的评价环节尚须完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3、缺乏改革的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德育课的超强的政治,让德育课程附着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德育课程改革的依赖性和受限性尤为明显。中职德育课程及其内容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明确的规定性,而高职德育课程只有参照性;没有权威的行政部门文件的明令指示,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

所有这些严重背离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宗旨。因此,努力建立科学、全面、综合、开放的并能适应21世纪的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二、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要素

1、“大德育”的界定,“大德育”是一个时空范畴

从时间上,“大德育”贯穿学生高职学习的始终,可谓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大德育”涵盖了校内外的所有场合,可谓无处不在;从教育主体讲,“大德育”涉及所有教职员工,可谓全员有责;从德育环节来看,“大德育”渗透到一切活动之中,可谓事事相关。

2、对课程的解读,“课程”一词有众多表述

本课题研究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对课程的表述:“课程是按照教育内容确定的,是完成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含义比一门课或一组课的含义更广。基于这样的课程理解,大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既包括编入课程的各门课,而且也包括各门课以外的科目及课外活动;既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理论体系,也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规范性定义。

3、“大德育”课程的构成

“大德育”课程是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确立德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打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4、对模块的理解

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组织在一起的结构。其中,主题就是依据德育总的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归纳出学生在特定时期对德育课程起码应该掌握的问题。模块划分的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模块可大可小。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德育具体课程内容之间的模块,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校本教材(德育教程1~7)。

三、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

模块化就是依据德育主题为经线,以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内容为纬线,搭建中职与高职的德育课程通道。

1、横不断点,纵不断线模块化课程的建构,要求对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做到横不断点(基本知识)、纵不断线(基本原理)

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中职德育国家所规定的必修课和高职的必修课)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主题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精心设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使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适应性、先导性,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符合职业岗位需要,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超前意识和创造精神[1]。

2、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形式多样

模块化课程的建构,就是对现有德育教材的内容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补充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心理特点,结合本校实际,组织编写校本德育教程;在不同年级开设相应的德育选修课程: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努力构建创新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德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行动等德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制作优良的德育课件,构建“绿色网站”。

四、德育模块化课程的理论基础

1、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原理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德育论原理融合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是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2、系统论原理作为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

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构建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1]等几个方面。

(1)系统论的思想原则。建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必须科学处理高等职业与护理专业的辩证关系,既强调高等职业的层次性,又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高等护理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作为配置德育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德育素养和能力真正满足高等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此,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就是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更新教学内容,促进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

(2)系统论的方法。德育课程的整体性,指的是将构成德育课程体系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要素作为整体,科学系统优化整合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探索创新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整合德育队伍体系、建立德育动态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德育课程的动态性,主要是指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所构建的课程内容与所处的时代特征、地区特色、层次特色、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以及对学生德育成绩的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的实施。德育课程的可操作,是指把理论形态的德育课程体系转化为实践形态的、适合本校实践运用的德育体系。

3、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

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创设以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立新的教学目标:作为模块化教学结构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是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2]。

五、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运行

1、科学建构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

把高职德育内容的基本要素和知识层次结构划分出来,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各要素和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各学段(学期/学年)课程目标,与之相应地构建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加强各学段德育的具体化、精细化、操作化、生活化、趣味化研究,分别构建各学段的德育系统内容。

2、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

为适应规范化的课程模式转向以活动为主要途径的新课程模式,对现行的高职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和课时安排做系统地筹划,打破“学科型”的一门课在一学期/一学年教授完毕的一贯制度,使某一学科的课程伴随学生高职学习的全过程。

3、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制5年=3.5年(在校学习:中职德育规定的必修课教材+校本德育教程)+1年(岗位实习:护理人文修养)+0.5(返校学习:邓小平理论概论)。每门课程学时总数=各学期之和。课程模块表现为订单式、拼盘式的模块。课程内容=(理论+实践)+(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学习和日常学校生活渗透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活动体验相结合、外部规范和自我省察相结合。(动态)学分=课内表现+课外行为。

2007年9月在学校8个班级开展模块化课程的校本德育教程(1~3)试点,德育教程的授课效果得到试点班级学生的普遍认同,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德育成效初见端倪。发表的相关系列论文产生积极的影响,开展的课题也获得了省市级有关部门的科研立项。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6篇

袁月:我认为当前德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脱离儿童生活。学校、教师和家长对“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个德育的基本理念没有深入的认识。在德育过程中,没有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实际,以成人认为的正确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儿童,导致德育的针对性不强。二是“知行不一”。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不少,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德育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种现象是“重知轻行”。有些老师往往过分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他们用各种说教方式让学生“知道”,把“知道”作为施教的终点。比如,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局限于教材,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识记完成了,教学也就结束了,却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对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只提升了道德认知,德行并未得到发展。在很多事情上,他们知道某件事该怎么做,但并没有付诸实践,也没有意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重行轻知”。有人片面认为德育就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过分强调德育活动的作用,以杂乱无序的活动代替道德教育,弱化甚至有意规避德育课程的实施,导致学校德育缺失核心与灵魂,造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因为缺少科学的认知而失去了根基。

:贵区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袁月:我们明确提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实现“知行一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借鉴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强调学生应在知行统一中修养品德。我们深刻认识到,“知行”并非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紧密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在《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明确提出“道德行为是整体的、统一的、持续的、一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彼此联系、不可割裂的整体”。要解Q德育“脱离儿童生活”“知行不一”两大突出问题,根本在于抓住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课程。只有科学地设置和实施课程,才能实现“道德内容和道德形式的统一”,才能使道德行为的培养变得“整体、统一、持续、一致”,让道德的“知、情、意、行”成为一个整体。

综合以上考虑,我们区提出了建设“知行德育”体系的构想,通过整合实施德育课程,进行课程的科学规划、整体设计,真正将德育置于“知行合一”的环境下,让德育回归真实生活,让学生过一种知行合一的道德生活。

:为什么要整合实施德育课程?

袁月:从目前我区的德育课程设置与总体实施情况现状看,德育课程的问题还是比较大,国家德育课程、地方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之间有重复交叉,德育课程与德育活动又各自为政,导致德育“知”无序、“行”无据。要实现“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我们需要进行德育课程整合实施,整合相关德育课程,避免重复交叉;整合教学与活动,避免知行脱节,重构“知行德育课程”体系,打通课程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我们不仅要通过整合厘清德育课程的认知性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还要开发、拓展实践性课程,弥合“知”与“行”之间的鸿沟,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让道德意志得到磨炼,道德行为得以形成。

:德育课程整合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这一点贵区是如何做的?

袁月:“知行德育”的落脚点在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决定德育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德育课程整合实施的探索中,我们区确立了以德育学科课程为主体,以“主题”为核心,以“模块”为架构,以“综合”为取向,将德育背景、内容、形式等信息中的“相似块”整合在一起,将各个分立的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强化课堂教学价值,凸显“知行合一”,构建指向学生道德成长的德育课程体系。从顶层设计来说,在小学阶段我们编制出台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全面推进小学德育课程整合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突出了课程整合的总目标,就是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行德育课程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过知行合一的道德生活。目标明确之后,学校的整合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小学先开始,要求全区的小学以这个目标为导向,以“德育课程整合”为核心,编制德育课程规划。

:德育课程整合过程中,贵区采取了哪些策略?

袁月:德育课程整合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实施。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最重要的就是要重新审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回归学生品德发展的阶段特点,从“目标、内容和实施模式”三方面探索整合策略。关于目标的整合,要体现“化虚为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德育课程整合目标的上位目标,其中“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等大部分要点与德育课程的目标紧密相关。课程整合过程中,核心素养是方向,也是基点,它们统领着德育目标。因此,我们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点为基点,以品德课程标准为指导,融合相关德育课程目标,全面梳理研制小学各年段德育课程目标。关于内容的整合,要突出“化繁为简”。国家德育课程是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学校德育的“母本”。我们区在推动德育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以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教材目标与内容体系为主轴,确立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和道德成长需要的学习主题,将相关德育课程和专题德育内容予以围拢规整,并有机链接与主题相适应的道德实践活动,构建“主题式模块化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关于实施模式,要推行“化二归一”。道德知识、道德行为并非简单的独立个体,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课程整合的重要目标在于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与提升,让实施过程从“知行脱节”走向“知行合一”。德育课程整合应当以“知行”为线索,打通传统课堂与生活实践之间的通道,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连接,构建一个“知行合一”的道德学习模式。我们区所推行的每个德育主题,都有机融合了课堂学习与道德实践的系统化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区域德育课程整合的推进,不但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机制做保障,贵区在这一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袁月:德育要发展,管理机制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作为管理部门切实要做好的工作。“构建协同管理系统”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成立了区德育课程与活动指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团工委、教研室等科室相关人员参与。团工委牵头建立区德育指导中心和区德育专家资源库,提升区级德育工作的指导协调能力。教研室依托德育工作坊,吸收骨干力量开展区级德育课程整合研究与指导。学校成立由校长挂帅、分管副校长牵头,德育、教学两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德育课程整合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德育教研负责人、德育活动负责人、品德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骨干班主任等组成的德育课程整合实施项目工作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发挥合力。

“强势固化德育课程时间”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根据学生发展及课程实施的需要,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探索长短课以及周课表、月课表、阶段性课表等,科学、灵活地安排课时。通过前期调研和研讨,基本确立全区小学每周德育课程的时间安排:道德与法治2节,省(市)地方德育课程1节,班(队)课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1节(三至六年级)。在德育主题经过提炼优化、德育内容经过统筹规整的前提下,这些课程的教学时间即可进行一个科学灵活的调整,实现“2+1+1+1>5”的效果。

:德育课程整合要注意哪些问题?

袁月:德育课程的整合实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整体性的变化。但是我们在深入推进整合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有目标意识。不少学校教师在上德育整合课时,缺乏目标意识,“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相关的就 “收入囊中”,最后端出的是一个“五味杂陈的大拼盘”,这样的教学就变得庞杂无序了。现行德育教材中,有些主题在多册教材中都有出现,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教师必须认真研读全套教材、课标,把握好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精心设计相应的行为实践活动,让课堂认知性学习得以延伸与践行。另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课程整合实施后对教师素养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转变思维,不拘泥于自身所任教的学科,要具有全息思维,熟悉课程标准和各类相关教材内容,主动了解德育处、少先队等相关德育活动,吸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最后一个就是懂得“借力”。向相关学科老师、大队辅导员、家长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借力,这些都是可以整合的重要资源。

:德育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课程整合能力?

袁月: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是德育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最大挑战。这需要在德育教师培养机制上下功夫。随着德育课程整合实施意见的出台,我们区相应成立了“德育课程与活动指导中心”“德育专家库”“德育名师工作坊”等机构。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德育学科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课程整合专题,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着力提升团队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活动设计实施能力。

我们主要的做法有三点:第一点,要围绕课程整合,做好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解读、研究“整合”的内涵特质,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课堂教学与实际德育工作开展课题研究。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优化教学与活动。将德育课程整合实施作为德育研训工作的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研讨,为区域课程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与实践示范。我们推出一批德育秀课例在全区内资源共享,指导校内骨干教师、种子教师积极开展校内教学研讨,带头优化德育课堂教学和德育实践活动。第三点,抓学习培训,历练专业基本功。我们引导教师阅读《品德发展心理学》《生活德育论》等专业书籍。开展 “走进名校”活动,借鉴先行学校的探索经验,开展专题德育学术交流活动,拓展教师的理论视野。

:您的教育愿景是什么?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推进德育课程国家建设、德育课程地区建设、德育课程校本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小学德育课程教育和教学,注重培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广大小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为人处世、全面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整体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响应我国素质教育策略,提高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作者:吴东利 单位: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五渠小学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8篇

教师;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1]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影响德育工作的各个要素中,课程资源为德育实施提供了直接素材和来源。德育课程资源,指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2]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教师作为德育影响的主要施加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课程反映的价值观等因素对于德育课程资源做出不同的挖掘与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育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很多学者对于教师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已经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然而这些论证对于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开发德育课程资源的实践引领作用还不够凸显。而且教师对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能力不强、实效性不高的现状也着实令人担忧,需要各方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德育课程资源的特性,作为基本指导并提出关于教师进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支撑。

一、德育课程资源的特征

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遵循道德教育规律以及为德育目标服务的限制性,所以德育课程资源需要具备一定的特性才能够被纳入德育过程中,成为德育课程资源。这些特性为教师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一个内在的规定性,是教师开发德育课程资源的方向指导,进而使德育课程资源的功能在德育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发挥。随着社会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德育课程资源除了具有育人性这一基本特性,还应具备体验性和适应性。

首先,德育课程资源具有体验性。“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道德教育的过程不仅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进而实现德育目标,具有体验性的德育课程资源可以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真实的道德体验,与学生产生实际的情感关联,在此基础上生成道德智慧、达成道德境界,而不是更多地通过记忆道德规范知识方式,机械地使学生内化品德。具有体验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亲验”性资源,指可以使学生亲自置身于一定的关系世界和生活情境之中,经历或受过感动,对自身及其他存在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有所体验。比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亲验”性实物资源相比较图书、报纸、地图等文本资源更具体验性。第二种类型为“想验”性资源,指学生通过自己的亲历、感受和观察,在积淀了一定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借助于别人的表达和自己的想法去领悟表达者的生活阅历、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意义。比如,通过一定的案例背景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其中某一角色,使学生从自己所承担或扮演角色的角度体验周围的关系世界及自己在其中所应有的道德义务,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感悟该角色实际承担者所能达到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

其次,德育课程资源具有适应性。道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周围关系的规范或原则。而与现实生活世界脱节的德育课程资源的现实适应性较低,会因为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而导致其无法融入社会生活。因此,德育课程资源需要具备适应性,而适应性主要是指德育课程资源具有适应学生现实生活和文化背景的特性。

传统德育大都是以高居个体之上的宏大德育主题、系统思想品德知识为中心,因此在这种德育课程资源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缺少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不能科学合理地解释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问题,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感。适应生活的课程德育资源能够显现生活中复杂的伦理牵涉,显现生活本身的目的,满足学生解决价值冲突的需求,实现生活意义与价值的完满。另外,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是冲突与融合并存的文化境遇:理性科学精神与后现代主义的冲突与融合;世界性文化与民族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环境,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而面对多元文化又要秉承一种理解与尊重。因此,德育课程资源应该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为主体,同时兼顾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借鉴。如果我们忽视了传统道德资源,使得现代道德教育失去传统的内源性基础,会致使人们在多元价值混乱的今天无法找到“精神家园”。[3]

当然,要求所有的德育课程资源都具备多种特性是不客观也是不现实的,重点在于教师对德育课程资源的性质具有一定认识之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从已有资源进行选择最有利于德育目标实现的最优德育课程资源,以保证其实效性。

二、关于教师进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课程资源的特征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资源作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依据,那么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去开发课程资源呢,根据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一)用开放的视野,捕捉德育课程资源

美国哲学家赫舍尔在解释存在的意义时说:“最高的问题不是存在,而是对存在的关切”。“对存在的关切超越存在”,“一切存在都是被阐释的存在”。[4]德育资源具有价值潜在性,没有人的意识活动的分析和判断,德育资源隐藏的价值就难以被认识。德育课程资源是一种外在的、对象性的客观存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及自然环境都可以通过人的主体意识活动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来。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具有德育意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就会流失,无法服务于德育实践以提高德育实效。

为了从理论上认识和厘清德育课程资源,有学者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比如,根据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德育课程资源往往按其载体的不同分为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5]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各种分类提供了认识和寻找德育课程资源的多种角度,也体现了德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由于课程设计受设计者对材料依据的选择或设计者选择作为重点材料的影响,课程资源便成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6]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材并不是唯一的德育课程资源,应该用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去捕捉更为丰富的德育课程资源,并且结合德育课程资源的体验性和适应性,从中取优,进而有效利用。

(二)用时代的眼光,挖掘德育课程资源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道德的标准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在过去看来是道德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现代看来却是一种道德有限或者不道德的现象。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而影响着人们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21世纪人们将面对一个复杂多变、更具挑战性的世界,道德教育要反映时代性特征,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人对于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程度,使学生在其生活的时代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获得完美的人生,这同时与德育课程资源的适应性具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举例来说,当代世界是和平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时代,但是随着人类在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理性主义思维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激化。当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难题。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探讨的是人与人的道德关系。而今,人与自然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以崭新的气质和特殊的使命进入了道德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德育新的使命,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同样担负着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责任。

(三)用差异的视角,洞悉德育课程资源

随着教育公平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学生的差异发展和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可和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很难能够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差异教学,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差异德育资源开发是实施差异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对于差异道德教育能够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对于差异道德资源开发的前提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兴趣、意志、性格、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所受的社会影响,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学生思想意识的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有的放矢,为差异道德教育提供第一手真实的资料。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对于德育需求的差异性,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开放、多元的德育课程资源。比如,针对同一主题的德育目标,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资源挖掘,提供给学生多个案例,或者针对同一案例进行多种角度的提问。学生结合自身以往的道德经验,选择最能产生道德情感共鸣的案例或问题进行分析,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更好地达成德育目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差异,适时将学生分成异质或者同质学习小组,在异质小组中充分发挥同辈群体互帮互助、互相合作的优势,或者为同质小组选择针对性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德育目标进行教学。

作为进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之一,教师需要抓住德育课程资源的特征,用开放的视野、时代的眼光和差异的视角去开发德育课程资源。但是,对于实践中德育资源开发所面临各种问题的解决也(下转94页)(上接75页)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同时,笔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探讨仅仅是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因此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中继续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易连云,杨洋.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学校德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艳红.教师是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J].兰州学刊,2009(2):223-226.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9篇

关 键 词 学校德育课程;德育模式;德育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 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儿童发展与德育研究中心,博士

当前,学校德育模式各式各样,层出不穷,都在试图实现促进道德主体的道德学习与道德品质及公民素养的发展的目的。但从学校培养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结合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学校德育模式做整体生态性的思考,需要关注学校德育创新实践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德育模式,特别需要理性地思考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使命,在探索、改进和完善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找学校德育践行的可靠路径。因此,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的德育模式探索。

应该明确的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中小学德育创新的实践情境与发展前景,结合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纲要及精神,既要充分强调学校教师需要掌握并拥有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方法,更要从学校如何培养人的人文与社会功能角度来思考整体提升学校德育课程品质的路径与策略。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功能而言,是学校结合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在德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规范地运用课程论、德育原理、德育课程文化资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量特征与精神性。另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内部结构而言,具体指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规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质量与精神特点,主要从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设计科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高质量、德育课程评价多元以及注重学校德育课程文化构建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动态性分析与衡量。因此,总体来看,学校德育课程模式能够帮助学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怀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怀儿童全面发展应该是所有中小学共同的价值观。从国际上公认的几种道德教育课程来看,譬如:威尔逊的“符号”课程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课程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美国品德教育课程模式四中课程模式皆是关怀儿童的手、脑、心的综合、整体、全面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与精神,强调儿童主体成长生活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实质性能力,强调儿童通过社会生活情境进行体验,理性地进行判断、推理、行动的能力。关怀儿童全面发展这一信念,将影响学校德育实践,将帮助学校进一步从整体上科学了解学生的需要、发展、能力、动机和兴趣,将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角色信念、以及如何促进儿童进行道德学习;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内容有哪些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组织实施;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环境、学校的环境是什么;帮助学校思考学校德育课程的规划、开发、决策者应如何去选择;将帮助学校思考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进一步思考德育课程的价值,以及如何确定学校德育课程的价值;当然也会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在努力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思考学校德育课程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譬如,琅琊路小学在多年教育探索过程中,由儿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协商完成《儿童公约》,基于“快乐做主人”的理念,着眼于儿童的快乐全面发展,它是学校生活中的“宪法”“法典”和“心灵之约”,是琅小的学生、教师、家长为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发出的尊重儿童的教育宣言,它赋予了成长中的儿童不可侵犯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落实在教师,家长以及孩子的内在心灵世界,尝试通过公约将儿童所在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发展成一个教育共同体,让儿童在舒适、信任、尊重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从而也成为培育孩子公共精神的土壤。南京市雨花台小学以“教孩子学会生活”为办学理念,践行生活德育课程,让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叙述着自己的生活故事,增加生活阅历、本领与智慧。板桥小学的《启德》《立德》《冶德》课程、共青团路中学的《德育课程指南》、雨花台中学的欣赏型德育微课程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学校具有坚定的关怀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信念。

二、保证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高质量

课程开始于计划,只有当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中,对真实的学生实施课程的时候,课程才变成现实。仔细的规划和开发学校课程固然非常重要,但教师意识到它将会产生结果并且拥有在课堂中实施课程的技能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有理由谨慎地对待课程实施的过程,如中小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对于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品质来说非常重要。

学校层面 首先,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前瞻性与反思性智慧。促进课程成功而有质量地实施,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其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与态度,动机与责任特别关键,只有教师的卓越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卓越发展,今天教师的质量往往决定明天学生的质量。因为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材、了解课堂,在这个根本前提下,有利于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课堂上,客观分析总结出学生学习课程是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进而能够对学科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与教师一起合作完成课程实施的流程。因此,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富有前瞻性并务实地进行课程实施,非常重要。

第二,学校课程实施中的规范管理与智慧。如何让学校课程管理既具有科学性,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又富有人文性,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这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领导智慧和管理艺术。学校德育课程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实施过程中校长承担协调和领导人角色,需要针对学校课程管理建立可操作性的制度,以此让学校课程的相关人员熟悉并理解学校课程的总体政策有明确的意识,譬如研制《学校课德育程计划的决定和实施条例》《学校德育课程管理制度》《教师德育工作要求》等涉及德育课程管理的制度,除此以外,为更好地进行德育课程实施,还需要校长具有道德目的(善待学生、教师和家长,试图改变学校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与各种不同的人与团体建立关系,竭力激发和鼓励学校教师);知识创造与分享(校长作为学习的带头人并与他人分享);形成一致性(关注学生的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领导素养,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管理智慧与艺术,为学校德育课程实施创造规范而又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帮助学校德育课程实施落到实处,而不是游离于学校教学之外。

第三,学校课程实施中积极的教师评价。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无论是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由于工作复杂性与特殊性,我们应该倡导赞美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价,而不是以一种导致教师自己消极并与其他教师关系恶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这都会很深刻地影响学校课程的实施的质量。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可以采用教学档案袋的方式,帮助教师构想对自己、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理论方向,它既是教育教学的反思性汇编,也是教学资格和能力的表现。以积极的导向对教师进行档案袋式的评价,不仅利于教师课程实施,更有助于教师作为专业的个体的综合发展。

行政层面 学校课程的行政决策者除了学校校长以外,还有一些个人和群体,他们的决策往往决定学校的课程计划的实施程度。譬如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课程督导人员、课程专家以及教研员等,他们通常与学校校长及相关人员一起工作,他们以各种方式影响推动着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南京市玄武区、雨花区、建邺区、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等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各方力量的充分支持下,充分支持学校德育的规划设计、德育课程实施、德育队伍培养,为德育工作者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与工作环境,引领德育工作者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打造一支既有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人格魅力,又有实践创新和育德能力的德育工作的领军队伍,构筑德育工作的人才高地,引领德育队伍走向专业发展。

三、实现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多元化

通过对南京市学校德育课程的调查与了解,各级各类学校在尝试构建德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与难题,但各学校仍然尝试探索德育课程的评价多元化。通过多元的评价过程,学校将明确现有德育课程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是否适应学生需求,并保证学校德育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持续性。譬如,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课程”,通过建立“学生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进行课程评价,在这个档案袋里,既有报告书,将学生六年必修和选修的星星论语课程一一罗列,认真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报告书上会被盖上特制的印章。学生自己的体验收获、老师的激励话语、同伴的合作互助、家长的亲情参与,也都能在这本报告书上留下痕迹。而档案袋里最让学生激动的是六年来各式各样的作品:有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的证书;有12张图文并茂的游学手册;有在课程中留下的精彩照片;有“名人”或是手拉手小伙伴赠送的礼物、有金灿灿的孔子智慧奖章……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自省自励”“见贤思齐”,使他们通过这种过程性的、多样化的、积极主动的评价走向成功。

四、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

确定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总体方向,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首先需要实施发展诊断策略,在科学诊断基础上,确定德育特色品牌的教学促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取向。具体的学校德育课程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特色的过程包括优势发展诊断、主题提炼与顶层设计、模式构建三个重要内容。

其一,自我诊断、集中优势发展

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学生及学校的优势是什么,学生、教师和学校如何注重自己的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新学年开学讲演中说的,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擅长做精做细,发挥它的顶端优势,把它变成我们的品牌。

其二,主题提炼、顶层设计

仅仅思考并找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紫色奶牛”还不够,因为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我们为何是与众不同,我们有什么资本能够持续地与众不同下去?当今社会最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德育课程必须要根据已经分析出来的特色与优势,进行精确地提炼,让所有成员了解学校的顶层设计的思想与过程。主题提炼、顶层设计即工程学概念,引申为旨在谋划发展战略的思维方法和先进理念。它是一种以核心理念为指导、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从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整体营造计划。譬如,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的“逸乐童心”课程、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基于“汇”文化的初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校本课程等,都是学校对实践多年的课程经验进行针对性、现实性、校本性主题提炼,并从课程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

其三,模式建构

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之后,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学校的特色与模式。譬如,夫子庙小学学校以“星星论语”微型课程为主干,形成了“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每一个“星星论语”微型课程都制定了《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相应的规定。从学校系统整合的角度,学校形成了校长室—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课程实施团队等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每个课程的开发都要首先经过教师讨论和专家论证,并由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必须要有课程目标、要求和课时安排,并试行一个阶段后,才可正式实施;三是要有比较可行的检测,反馈、调控和激励办法。科学有序地推进、整合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形成以“星星论语”为品牌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并科学对德育计划进行管理,以《星星论语》读本为主干,生发出“星星论语课程群”。每一个微型课程都有具体的内容,并通过“课程纲要”“课表”,对其课程时间、实施、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以求落实到位。学校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一直坚守着学校文化传统,传承孔子教育思想,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践行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孔子文化”办学特色,并在德育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范式,成为传承孔子文化和教育改革实验的典型。

总之,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行动研究过程,是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施行动、解决问题的系列过程。即学校德育现状特点诊断、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定位、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规划、学校德育品牌规划实施、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总结、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推广,然后继续针对学校的校情(教师、学生、德育课程资源、共同体等)、国家课程的总体精神,进一步做循环研究分析,逐渐地与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这一宏观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德育课程构建。

五、力保学校德育课程与学校培养

目标的统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