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1 16:30:43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1篇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由于其组成人员、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从而使儿童家庭德育也各有千秋,然而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家庭德育又有其独特之处。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

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

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二、儿童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简析

儿童家庭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2.儿童家庭德育时间被挤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无关紧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家庭德育,一方面可能为儿童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却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潜藏着“危机”。

3.儿童家庭德育内容有失偏颇

家长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慌、乐于助人等方面,至于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却关注不够。

4.儿童家庭德育缺乏教育理性

很多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父母的过高要求往往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时却会起到负面效应,由于不堪负重,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儿童家庭德育环境令人堪忧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过多地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自儿童入学以后,多数父母便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且认为以后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致使家庭德育环境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况。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在他们的限制范围内,儿童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三、如何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鉴于儿童家庭德育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儿童家庭德育应加强针对性

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家庭德育要优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虽然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因学校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而家庭德育可以实现真正的个别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儿童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儿童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并使儿童“自由”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2.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极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而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能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儿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2]洛克的话道出了榜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创设良好的儿童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主要包括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做到人格上的平等、心理上的相容、情感上的融洽。家庭德育环境的建设应注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优秀传统道德的熏染作用。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家庭德育应注重情感教育,父母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将使儿童“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2篇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由于其组成人员、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从而使儿童家庭德育也各有千秋,然而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家庭德育又有其独特之处。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

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

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二、儿童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简析

儿童家庭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 “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2.儿童家庭德育时间被挤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无关紧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家庭德育,一方面可能为儿童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却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潜藏着“危机”。

3.儿童家庭德育内容有失偏颇

家长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慌、乐于助人等方面,至于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却关注不够。

4.儿童家庭德育缺乏教育理性

很多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父母的过高要求往往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时却会起到负面效应,由于不堪负重,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儿童家庭德育环境令人堪忧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过多地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自儿童入学以后,多数父母便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且认为以后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致使家庭德育环境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况。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在他们的限制范围内,儿童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三、如何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鉴于儿童家庭德育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儿童家庭德育应加强针对性

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家庭德育要优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虽然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因学校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而家庭德育可以实现真正的个别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儿童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儿童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并使儿童“自由”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2.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极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而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能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儿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 “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2]洛克的话道出了榜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创设良好的儿童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主要包括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做到人格上的平等、心理上的相容、情感上的融洽。家庭德育环境的建设应注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优秀传统道德的熏染作用。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家庭德育应注重情感教育,父母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将使儿童“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3篇

【关键词】叙事;儿童道德教育;道德认知影响

一、叙事的概念与内涵

叙事,即我们通常说的讲故事,是一种建立在某种语境下进行的有组织事件表述,而事件的类型决定了叙事的类型。在学前教育中,叙事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发展意义非凡:一方面,通过叙事可以让儿童在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多方面形成认知,对社会产生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能够展现其目前在思维、情感、知识、认知等丰富的信息,是了解儿童反正状况的重要窗口。在心理学中,叙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认知活动,叙事的过程要应用记忆中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表达词句,通过一定的顺序组织叙述的内容,还要兼顾到参与者的注意力与感受。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的叙事一般而言都是道德叙事,即通过儿童参与叙事(听故事和讲故事)获得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善与恶、对与错、丑与美、对与错的判断,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从认知到把握的全过程,儿童的道德认知还处于建立的阶段,需要教育者进行引导。布鲁纳认为,人类存在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儿童的思维更符合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儿童经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1]儿童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叙事者会将自己的经验、知识和目标通过故事传递给儿童,影响儿童的认知和精神,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学前教育中,叙事的最终教育目的在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而非只是教育,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叙事通常展现为道德叙事,即教育者借助对道德故事(如寓言故事、英雄事迹等)的叙述,让受教育者即学前儿童通过故事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成长和发展。

二、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

虽然道德叙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但是其内容却是在不断地丰富过程中。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叙事在儿童道德认知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愈发认识深刻。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看到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是利弊双向的。

1.打开认知之窗

儿童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理的成长,更是思维、意识、认知的成长,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开始接触到社会,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在现代社会,幼儿园承担着学前儿童从家庭培育到社会教育的阶段过渡,老师在儿童道德认知成长中作用凸显。学前教育是儿童系统认知世界的起点,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叙事尤其是道德叙事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儿童打开一扇通向社会的认知之窗,而这扇窗就是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对于儿童而言,接受道德教育远比知识教育更重要,在获取丰富的经验知识之前,儿童首先应当具备对知识经验的判断能力。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儿童才能够真正开启认识世界的窗口,否则儿童缺乏基本的道德认知,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知识获取途径如同浪潮,知识的内容稂莠不齐,儿童很容易被错误的认知所误导。在学前儿童这个年龄阶段,模仿性较强,一旦形成主观印象,恐怕很难改变。

2.引起儿童的道德模仿

在这一阶段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别是受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较大。[2]在儿童认知的过程中,喜欢模仿是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当然儿童也会出现道德模仿的行为。比如在2007年央视“洗脚”这则公益广告,一经播出便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儿童也学着模仿广告的小主人公,给自己的长辈洗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仿行为。2~7岁的儿童很容易接受叙事的认知形式,对于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寓言、神话、通话、典故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会成为儿童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学前教育中采取道德叙事的教育方式符合学前教育的阶段特点,也符合学前教育的价值目标。幼儿园具备系统培育儿童道德认知的条件,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教育,可以引起儿童的正确道德模仿,帮助儿童建立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而不是任由儿童在自主接受的知识经验中形成消极的、负面的道德认知。

3.教育者主观经验的代入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的主观经验甚至是主观情绪代入到教学当中。如笔者前文所述,这一阶段和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很强,很容易接受教育者的主观经验,进而影响他们自己的道德认知。教育者在进行叙事时,对于故事首先已经有了一个道德判断,其进行的叙事其实是建立在自己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是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则不会对儿童成长造成影响,如果是消极负面的道德认知,更有甚者是消极偏激的负面情绪夹杂在叙事当中,对孩子的日后成长室友严重危害的。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在起点没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那么主观认识一旦形成,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恐怕很难转变。对于儿童而言可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叙事教育中,教育者将自己的主观经验代入是必然的,但是应当尽量将主观经验对于儿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学前叙事教育途径探析

1.道德叙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

在学前教育中应该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而目前叙事只是帮助儿童掌握知识的辅助工具。道德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和规则教导,采用了体验和练习的方式,让儿童在听故事和尝试讲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叙述性思维的特点,借助故事的道德价值让儿童参与到故事的情景当中,唤起儿童的道德感知,而解释和说教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学前儿童的阶段特点,教学效率低,发挥作用小,还可能因为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而让儿童对于学习知难而退,影响到后续的教育学习。

2.道德叙事应以正确方式进行

在幼儿园开展的学前教育中,以正确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是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目标的正确方法。第一,要建立道德叙事的教学体系,让道德叙事成为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独立内容,教学故事的选取、课堂的教学形式、儿童的参与方式都应当融入到教学体系之中;第二,教育者应该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到叙事教学在学前教育的优势,不将主观经验引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道德叙事当中;第三,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接近儿童道德经验的叙事素材,展示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激发其道德情感,建构其道德学习。

四、结语

道德教育不但要培育儿童形成积极正面的生活层面道德,也要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从小就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观念,让儿童以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基础,将来成为一个大写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9-83.

[2]王娟,龙玉兰,刘鑫.叙事对5~6岁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5(1):60-64.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4篇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的教育。朱熹把人的一生,粗略地划分为l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是大学的根基,因此在童蒙时期要及时地施以道德教育。他说:“古之为教育,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f-】(《经筵讲义》)他认为,“圣人”、“醇儒”的培养应从人的童稚时代开始,他指出:“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小学题书》)他把儿童看成是“圣贤坯璞”,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和德育训练就类似于“打坯模”的工作,就是培养“圣贤坯璞”,为国家培养人才打基础。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4,JL子,这里已自是圣贤坯璞了。”[31(卷七)“古者小学已自然养成了,到长来已自在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2】(卷七)他强调儿童时期要打好基础,否则长大就会违背伦理纲常,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填补实是难”[2J(卷七)。朱熹把“打坯模”的小学阶段的德育实施规定为“教以事”,“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3(《大学章句•序》)这里提到的“小学”教育内容,无论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还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都是为了教育儿童“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的初步知识,遗传他们的良好道德习惯。朱熹认为,由于儿童的认识、辨别能力差,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只是说个义理大概或洒扫应对之类的内容就可以了。朱熹的这类“洒扫应对”的德育内容,实际上意在把封建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则贯穿在儿童时代的It常生活中,通过日常教养,以培育对封建德育要求的感性认识。在此“洒扫应对”的基础上,在大学阶段再使他们进行德育观念的理性认识,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才。

2.教育原则:“禁于未发”

朱熹主张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禁于未发”的原则,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蒙”字本意一是指尚不懂事的孩子,二是指事情的未发状态,对不良的道德行为,要防微杜渐,禁于未发。朱熹提出,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针对幼童及早实施正面教育,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样,往往可使之长而性美,习与德成,否则,一旦恶习染成,再实施道德教育,往往积习难改,收效甚微。他认为,道德教育不外乎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存天理”和“灭人欲”。“存天理”,是指从积极的方面培养优良的品德;“灭人欲”是指从消极的方面纠正不良的品德。就这两方面而言,朱熹继承了前人尤其是二程“禁于未发”的德育思想,认为学生的不良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也就是说,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品德远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要费力得多和困难得多。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朱熹特别重视“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他曾在《中庸章句》中明确地提出:“存天理之本然”,“遏人欲于将萌。”[3】(《中庸章句•第一章注》)朱熹认为有两种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将发之际”,二是“念虑之始萌”。指出“念虑之萌,固不可以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1](《性理精义》)作为教育者,必须时时提防,时时警惕,将学生一切不合“理”的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这里所说的强调“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并不等于说朱熹不重视正面教育,而是强调将德育的着眼点放在防患于未然而已。

3.教育方法:“各因其材”

“各因其材”即依据受教育者资质、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施以不同的道德教育,这是朱熹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朱熹对于前人的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极为赞赏,他曾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孟子集注》卷十三)他主张在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针对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他提出:“德性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者,善为辞令者也;政事者,达于为国治民之事者也;文学者,学于《诗》、《书》、L》、《乐》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以入于道。”因此,朱熹认为,根据道德教育对象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深切地体会到:“教人之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近思录•教学》)对于如何做到“各因其材”,朱熹提出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儿童资质的高低来实施道德教育。朱熹从他的人性理论出发,认为:“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本同一理,而禀气有异焉。”(《孟子或问》卷一)并指出:“气禀之殊,其类不•今天有聪明,事事晓者,其气清矣。”(《中庸或问》卷三)正是因为每个人“气禀有异”,因而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各因其材”:对于那些具备“圣人”资质的儿童,不必花大力气去教,只要稍微加以指点即可成材;而对于那些具备“贤人”资质的儿童,则应该加以适当的引导,对他们进行分别教育,加强他们的自觉性;对于那些具备中人资质的儿童,则需要加强督促,使他们时时注意用功,令其有所克制。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5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农村留守儿童;传统文化;道德建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教育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然而目前还缺乏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再加上传统文化对生死的讳谈,使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几乎停留在空白阶段。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4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2075.42万。积极探寻可行途径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生命教育内涵及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完整性的生命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价值,最终使生命实现辉煌的教育活动。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在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型的过程中,城市配套发展软环境要求日益提升,农村青壮年男女成为社会流动的主力军。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看,进城务工农民在快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基础上,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然而城乡二元结构、老旧户籍体制等因素的存在,致使大多数民工子弟无法与进城务工父母共同生活。结果只能是孤独地留守家园,由年迈的长者陪伴,导致农民工子女问题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所以,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家庭团结。生命教育意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与社会、他人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互助关系。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规范上缺乏正确的引导。加之一部分祖父母在教育儿童观念上存在的轻道德重物质、溺爱儿童及不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教育弊端,极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成绩向不良方向发展。开展生命教育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幸福感,还能够帮助其确立更加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只有把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处理好,才能使其父母没有后顾之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其次,开展生命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生命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给予孩子可开发的空间也很大。通过对生命教育知识的理解,留守儿童可以从主客观双重角度来认可生命的价值维度,珍惜爱护自己与他人的身心健康,关爱社会与自然,确立责任意识与目标意识。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培养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阶段,如果得不到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方面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发生道德品质的偏离。比如有的儿童沉溺于网络,有的儿童肆意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与社会不良少年纠缠在一起。因此,要多渠道地进行沟通式教育,逐步树立留守儿童的生活自信,使其学会信任他人、欣赏他人、接纳自我,形成与社会和谐的心态,进而规划自己的人生。

二、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生命教育不能脱离道德教育的约束,因为生命的本能是欲望和需要,如果不加以约束,将造成生命本能的放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都是生命放纵的表现[1]。现实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相分离的现象,表现为“去道德化”的生命教育和“去生命化”的道德教育[2]。生命教育是对生命整全的教育,因而必须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以生命教育来整合道德教育,从而在道德建设视阈下基于人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用道德的手段和内容来引导个体生命的发展,从而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进而促使其实现丰盈人生。

三、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现状及困境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存在的问题

一是身体不健康。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细致的生活照顾,身体存在营养不良等诸多问题。而身体的不健康势必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直接影响。二是心理发展异样。由于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太少,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联系也较少,他们想要的亲情需求难以得到较好的满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亲情体验,他们慢慢对周围的人和事形成消极的价值观念,严重者甚至对自我存在的意义产生否定情绪。三是迷失生命的意义。伴随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增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再加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受到伤害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现象时有发生。当然,农村留守儿童也不缺乏积极乐观者,他们试图通过刻苦学习来改变自身命运,明确的目标压得他们没有喘息的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过早失去了童年的纯真与向往,模糊了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

(二)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诸多学者多集中于理论领域探索生命教育的内涵,认为生命教育是“道德教育”“全人教育”“生活教育”等。而在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取向上,也存在着生死教育取向、安全健康取向、伦理道德取向等争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容易被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或安全教育代替。而国外对于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建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美国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意在使学生意识到生命内涵的丰富性和多面性,正确认识与体会生命的难能可贵,进而确立正确的生活目的与态度。

(三)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面临的困境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的教育内容[3]。虽然目前湖南、辽宁和上海等省市出台了关于生命教育实践的相关文件,并将生命教育归入国民教育的总体规划,然而这些文件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监护和陪伴,他们的自尊建立以及安全等问题要比一般儿童更加突出,药物滥用、误用以及溺水、自杀等事件频发。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缺乏教师专业化教育。家庭教育的不完整,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比一般孩子更加崇拜和依赖教师。教师是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其关于生命教育的观念和专业知识势必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可惜的是,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师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较为匮乏,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底下。一些教师甚至完全不了解什么是生命教育,又何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生命教育。

四、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对策

(一)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校作用

首先,农村中小学校应当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生命理念的树立,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珍惜生命的正确理念,帮助和引导他们认清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生命价值这个过程[4]。人生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只有热爱生命,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才不会虚度一生。其次,农村中小学校应当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理想与信念是一个人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当一个人树立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他的人生才不会因为诸多坎坷而出现迷茫。农村留守儿童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树立理想似乎是一件困难的事,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先进事例来激励和教育他们,从而引导和帮助他们制定出契合自身实际的理想目标,进而帮助他们逐步实现制定的理想目标。最后,农村中小学校应当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加强生命死亡、生命挫折、生命责任、生存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农村地区存在许多天然的娱乐场所,这些场所在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潜藏着许多危险因素。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校园主题实践活动来引导留守儿童增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理解,比如危险场景的现场模拟、危险场景的实地考察等。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与体验,才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重视和优化学生心理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

(二)教师加强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与进修

教师是生命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生命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最为信赖之人。教师只有将生命教育方面的知识真正理解透彻,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帮助农村留守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5]。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师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较为匮乏,许多教师甚至没有接触过生命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有的教师自身素质也较为底下,缺乏师德,侮辱、大骂学生情况时有发生。这部分教师难以胜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任务。因此,要对农村留守儿童顺利开展生命教育,学校还应当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生命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

(三)引导社会参与到生命教育过程中来

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还需要整个社会参与进来,只有整个社会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才能营造社会、学校、家庭和谐统一的生命教育环境和氛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孩子整个教育,不能忽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即使身在外地,家长也应当多与家里保持联系,多给予孩子精神关爱。社会舆论也应当真正着眼于如何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不能为了博眼球而将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恶性事件或其他惨剧刻意渲染。师范院校应当对师范生开展生命教育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生命教育能力,为将来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更好地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质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联动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使其能够重新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符合自身发展的生命真谛。在道德建设视阈下加强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必须确立全方位的教育内容,展示多种途径的教育手段,将道德教育的精髓和原则贯穿其中,潜移默化地让留守儿童接受。

[参考文献]

[1]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6):33-40.

[2]冯学敏.道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意识教育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2.

[3]乔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挑战与愿景[J].教学与管理,2015(32):06-08.

[4]金晓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以湖北省红安县农村留守儿童为例[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4.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6篇

儿童德育的方法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阶段性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年幼儿童虽然在成人严厉的道德要。求下能够按照成人的旨意去做,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蒙台梭利曾说过:“年幼儿童没有是非感; 他还生活在观念之外。事实上, 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很邪恶, 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 既他的行为很幼稚。”因而她声言, 她的著作对幼小儿童“没有使用‘善’、‘恶’、或‘道德’这些术语。”只有到了6 岁以后,“儿童开始具有是非正式误意识, 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意识时时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世界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 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 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危险的。这如同儿童认知领域中的某个逻辑结构尚未建立时, 你非要求儿童用这种逻辑结构去解决问题一样, 其结果只能儿童无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就会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与学习联系在一起, 会使儿童讨厌学习。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因此,对各个阶段的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皮亚杰肯定,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认为,与其要儿童形成高水准的道德观,倒不如选取水准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教育,例如,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等,这样的教育将会产生有实际意义的效果。幼儿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律的萌芽,此后,道德教育的主题也就转变为发展儿童的自律道德了, 自律道德的根源在于儿童对成人的单方向的尊重, 发展自律道德的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相互交往, 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做比较, 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 互相协作, 发展自己的评判能力。成人往往认为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高于幼儿,其实并不尽然, 成人应虚心地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 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另外,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 在日常生活和有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 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儿童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杜威的原则是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总之, 幼儿教育应从实际出发, 以皮亚杰的幼儿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指导, 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 特点, 恰如其分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种娱乐、游戏活动之中, 使幼儿在学学、做做、说说、玩玩之中受到思想教育, 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7篇

综观建国以来我国校外教育群众性活动的历程,我们察觉和悟出当前儿童德育之所以滞后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落后于当前社会对少年儿童的道德要求,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儿童主体性的原则。比如,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常常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

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还表现在儿童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不注重积极疏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结果,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追求循规蹈矩,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将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儿童的主体性,是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满足儿童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健康的个性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儿童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儿童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儿童合理的道德需要,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在我们组织的各种校外教育社团活动中充分给儿童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尽量满足儿童的合理要求,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并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实践活动,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儿童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儿童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儿童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我们多年开展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在爱祖国的情感上下功夫,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家乡、到爱祖国的情感过程,从而培养儿童对社会的责任感。97年我们组织的“我们爱祖国、我们爱香港”大型系列活动,孩子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参加了“书信传真情、友谊跨97”的活动,认真书写给香港小朋友的书信,表达了内地儿童望香港回归,和希望和香港的小伙伴交朋友的良好愿望,并把书信送到香港,完成了孩子的心愿,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通过开展儿童自主参与的各种活动,培养和丰富了儿童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了儿童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儿童主体性的参与与道德实践活动。

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要从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开始,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同儿童的主体教育结合起来。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我们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儿童的主体地位,保证儿童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活动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自愿选择。辅导员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儿童,指导但不指令,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多项多次选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一般他们都可以做到。

――独立自主。辅导员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引导而不包办。儿童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实践锻炼。辅导员要为儿童主体性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辅导而不代替,使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成长。

――积极探索。辅导员要为儿童提供机会,使儿童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主体性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和提高。

四、加强校外教育活动儿童的主体性,必须坚持儿童自主参与的原则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参与权”(Participation Rights)的界定为:“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与此相应,所谓儿童参与,就是指儿童参加到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通过自由表达来实现对涉及儿童事项的参与。儿童之所以享有参与权利,是因为儿童虽然处在成长和发展中,但他们和成人一样,拥有自身的意志和对事物的看法,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自主的人体。儿童对于自身的需求是最有发言权的,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儿童就可能做出合理的、适当的决定。

儿童主体性与儿童参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参与作为儿童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一般的实践活动得到锻炼,更要通过儿童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扩展和提升;道德教育活动必然要在主体性的活动实施中充分注重儿童的参与。可以说,只有主体性的儿童参与活动才是校外教育道德教育活动要追求的理性活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否则,校外教育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基于此,儿童的道德教育要在活动立意、内容、形式等方面,充分注重主体性的儿童参与。

在立意上,校外教育活动强调了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的策划中要充分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力图在活动的设计中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参与性。在具体活动的开展中,也要充分强调儿童自身作用的发挥,让儿童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比如,我们在开展多年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儿童是活动主体的原则,让儿童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形式上,校外教育活动要与以往传统、空洞的说教不同,可以通过征文、绘画、演讲、动画制作等各种形式向儿童提供切实参与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儿童在活动实践中变被动为主动,做到自愿参与、自主策划、自我学习、自觉行动。经过自愿――自主――自我――自觉的活动过程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目前,全国开展的“我做合格小公民”的活动是一项儿童参与性很强的活动,活动的设计和策划紧紧围绕着儿童参与的理念,在实效性方面狠下功夫,让儿童参与到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中去,从开展“五小”行动入手,从儿童身边的事情入手,使活动贴近儿童生活,容易接受。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8篇

关键词:华德福幼儿教育;华德福幼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26-02

华德福教育是由鲁道夫・斯坦纳根据人智学理论观点所创立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模式。华德福幼儿教育是教育者与幼儿一起,通过创造一个温暖、美丽、家庭般充满爱的安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成长,目前,它的幼儿教育理念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并在全世界建立起了几千所学校和幼儿园。

一、华德福幼儿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华德福幼儿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受新教育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流派,其中,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是为了促进儿童个性的成长。1926年,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在斯图加特建立。2010年,世界上66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 1000多所华德福学校和2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儿童中心或学前班。2004年,由黄晓星、张俐和李泽武等人发起,在成都锦江区琉璃场皇经楼村成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2006年,上海建立了华德福儿童之家。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如成都、武汉等35个地区建有华德福幼儿实验基地。华德福幼儿教育中心在如此多的国家建立,显示了在国际上的可接受性。

二、国内外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

1.国外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国外关于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研究有很多,有专门的书籍、论文等介绍,以下可分为三个方面:

(1)华德福幼儿课程理念的介绍。琳・欧德菲尔德所著的《自由地学习》中,首先以幼儿、家长、教师三个不同视角介绍了对华德福幼儿教育的感受,为读者提供了感性经验;其次,书中介绍了华德福幼儿教育的核心原则,如保证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和适宜的儿童时代的权利、原则等,帮助读者了解华德福幼儿教育的内在精神;再次,详细阐述了以活动为基础、通过模仿和榜样学习、节律和重复、创造性游戏等内容为读者提供对整个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理性经验。

弗雷达・伊斯顿认为华德福教育有六个关键要素,包括儿童发展理论、教师自我发展理论、核心课程、作为艺术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一体化、作为学习社区的学校,并认为华德福学校对美国公立学校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2)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马丁・洛森的《解放孩子的潜能》一书以斯坦纳教育理论为基础,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态度、如何促进幼儿感觉发展以及如何保证幼儿游戏质量等方面做了非常详细、具体的介绍,这是一本家长教育幼儿的指南,其中的内容详细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对特殊教育的研究。Lena认为基于华德福教育的本质,在华德福教育体系内,那些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华德福学校为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设置了专门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专门机构,不论这些幼儿具有怎么样的缺陷或者面临怎样的问题,被华德福学校录取后,都能通过小学或者高中的升级考试,而他们使用和普通华德福学校一样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家长、教师和其他志愿者也帮助幼儿学习。

2.国内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关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相关著作较少,多集中于介绍斯坦纳本人的思想以及华德福学校教育。

(1)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介绍。黄慧娟的《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从教育思想的成因探析和理论基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思想的实践三个方面做了详细、具体的介绍及评价,为读者提供全面、具体地了解鲁道夫・斯坦纳思想的平台。

(2)国外华德福幼儿教育及学校的介绍。杨志贵的《因性施教、 顺势育人――谈德国华德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中主要介绍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以及考试对于孩子的意义。

张地荣、杨晓萍《华德福艺术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中,主要介绍了华德福教育特色即艺术化教育的原则、内容,以及对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费广洪、赵小平、刘丽等在《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主要介绍了华德福幼儿教育的十二个理念及实践,为读者对什么是华德福幼儿教育以及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精神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张俐的《保护童年――华德福幼儿教育》主要介绍了华德福幼儿教育是一种贴近自然的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没有强迫,没有压制,一切教育都是有节奏、有规律地进行,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和生活是如此的自然,它有效地保护了幼儿内在的天性和童真。

曹保印在文章《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德国青年卢安克和他在中国的华德福教育实验》中,通过采访以及观察卢安克在广西的教育实验来介绍卢安克本人关于华德福教育的实践,清晰阐述了卢安克是如何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与儿童的天性合作,怎样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3)华德福幼儿园课程介绍。张娜的《迈向儿童心灵的教育――华德福幼稚园在美国的实践》介绍了华德福幼稚园园址的选择和环境的设计,以及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实施。

张栩的《一种整体的视角: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研究》介绍了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华德福整体课程的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进行了阐释,从实践角度构建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的框架,总结华德福整体课程的五大教育意义。

晓狄的《“玩” 过童年――美国华德福幼儿园“玩”教育的启示》,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举例介绍了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目的与课程内容。

费广洪的《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理念及其启示》介绍了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方面以及华德福幼儿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王雪梅的《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研究》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目标及课程内容,分析了课程目标设计原则及课程目标包含的七个方面;重视艺术活动、注重节日庆典和强调自由游戏的华德福幼儿课程内容。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华德福幼儿园一日、一周和一年日常活动的安排,介绍了呼吸式的课程活动安排方式以及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探讨了华德福幼儿课程注重儿童心灵滋养、与生活相渗透和着眼于全人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华德福幼儿课程自身的优势,分析了华德福幼儿课程是否科学和在中国适应性的问题。

(4)华德福幼儿教师的培训介绍。我国对华德福教师培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泽武、吴蓓、黄晓星等人的著作中。李泽武在《我在英格兰学师范》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英国接受华德福教师培训的情况,介绍了华德福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内容。黄晓星在《在华德福学校学做老师》系列文章中,讲述了华德福教师培训过程以及自己的感悟。“培训课程包括学习人智学,以及研究华德福学校的教学大纲,通常有大量的艺术训练,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个人的心灵熏陶和内在的发展。”“教师培训课程中少不了实习,不同的培训学校实习的课时长短也不一样”等。

3.国内外研究华德福幼儿课程的局限性。国内外研究华德福课程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理念的介绍,这些对于我国如何有效地实施华德福教育有较大的局限。

(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文献法,因文献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华德福教育及华德福幼儿课程有一个宏观的掌握。但是,由于文献都是源自于他人对华德福幼儿课程的高度抽象概括,而没有在华德福幼儿教育基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学习,便缺乏对于华德福幼儿课程感性的认识与理解。

(2)研究内容。国内外都注重对华德福幼儿课程理念的介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的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特色、教师培训等方面。

局限在于:首先缺少对于华德福幼儿教育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由于中国研究华德福幼儿教育的专家较少,而其中占很大部分是记录国外培训的经历,很少有介绍华德福幼儿课程在中国的适应状况如何以及针对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将华德福幼儿课程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其次,缺少幼教课程的比较研究,如与蒙台梭幼儿课程等相关的幼儿课程进行比较。

三、华德福幼儿教育研究的展望

我国华德福幼儿教育研究需要展开新的视角,运用新的范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进,首先,未来的华德福幼儿课程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对于华德福幼儿课程在中国本土化、华德福幼儿教育在中国的适应状况、以及针对于华德福幼儿课程在中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怎样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将华德福幼儿课程与蒙台梭利等幼儿课程进行比较,寻找相同点,不同点,各自的优势和对中国幼教课程的启示,以达到促进国内幼教课程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I] Lynne Oldfield著.自由地学习[M].李泽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Martyn Rawson著.解放孩子的潜能[M].吴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李泽武.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志贵.因性施教 顺势育人――谈德国华德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3, (6).

[5]李雪飞,罗慧娟,王昊燕.华德福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5.

[6]苌庆辉,申卫.华德福教育概览[J].世界教育信息,2005,(9).

[7]费广洪,赵小平,刘丽.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幼教园地,2006,(3).

[8]张娜.迈向儿童灵性的教育――华德福幼稚园在美国的实践[J].教育导刊,2008,(1).

[9]张地容,杨晓萍.华德福艺术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08,(2).

[10]张栩.一种整体的视角:华德福整体课程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11]费广洪.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理念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12]晓荻.“玩”过童年――美国华德福幼儿园“玩”教育的启示[J].家庭与家教,2006,(11).

[13]陈园园.华德福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D].西南大学,2010.

[14]张俐.保护童年――华德福幼儿教育[J].中华家教,2005,(10).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第9篇

论文摘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塑造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心理发展。目前,有人主张用社会性的概念来代替品德的概念,造成幼儿德育与社会性教育之间的混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一考察。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往、行为、情绪情感、个性、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就、智力发展等有密切的关系<1>。近年来,许多人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还有的人认为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发展是一个相伴的过程,彼此不能代替。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

目前,教育界把儿童的社会性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先天的社会特性,它是由儿童出生时所面临的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社会性,也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所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就是指这一特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

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其中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三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行为规范以及社会道德等规则的建构与发展。

<2>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幼儿品德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部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涉及到了个体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无论如何界定社会性的概念,对个人来说,社会性在概念种属上都是一个包含众多方面内容的概念。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包含个体生活中的各种属性,如情感、个性、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而品德只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与社会道德密切相连,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此,品德作为个人特性是指个人在内化社会道德时的自我表现与特征。作为个人核心的社会品质,它不可能泛指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社会属性,它只能包含在社会性之中。

2.品德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从发展过程而言,社会性发展较早,品德发展较晚,幼儿品德是在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儿童出生之后,经历了初步的社会性发展(一岁以内),幼儿认识和适应了自己生存的简单环境,即家庭,通过这一最初的社会环境以及与父母的交往活动,儿童建立了最原始的自我系统。1岁以后,幼儿通过开始认识自己、别人以及与别人的关系,产生了自我意识,掌握了最初的行为规范。2岁左右,幼儿在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即品德开始产生。比如家长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亲人、父母、帮助他人做好事等。2岁以后,在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基础上,幼儿的品德也不断完善。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2~6岁的儿童在学会了与同龄儿童交往后,尤其在与同龄儿童的合作游戏中,通过动作交往和语言交往,培养了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并养成了合作、友好、分享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研究发现,幼儿园大班的儿童不仅乐于交往,愿意与其他儿童分享玩具,共同玩耍,而且态度友好、形式多样。这表明大班幼儿在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合作、友好等良好的道德行为<3>。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社会性的发展而发展。以往,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社会性与品德在发展过程上的差异,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致于造成幼儿教育中的偏颇,使幼儿相应的社会性品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一,在对儿童的教育活动上集中指向于品德。由于缺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使得对幼儿的品德培养与教育工作没有过渡,内容过深、抽象,难以使幼儿形成应有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主动性。幼儿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其各项活动是进行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比如,早晨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妈妈再见,老师好,小朋友好”等等;游戏时,教育儿童要谦让、不争吵、团结友爱,以此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与习惯。再如,在幼儿洗手时,要教育他们事后要关好水龙头,要节约用水,进而对幼儿进行爱惜国家资源的教育,这样就使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体会、消化着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社会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而成年人往往忽视了幼儿在生活中的主观体验或感性经验,习惯于从道德认识入手,对儿童讲大道理。这就使品德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结果幼儿记的只是大道理,却没有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

此外,幼儿品德的内容与目标也与其社会性发展紧密相关,并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社会道德体现了特定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个人道德面貌的品德必然体现了社会道德要求,它切实反映了特定社会与时代的要求。

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了振兴中华、发展国民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年青一代形成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并适应市场竞争对人才、个人潜力、技能的挑战与需要。这样,“学会生存”就成为这一特定时期的价值观。中国进入20世纪末,围绕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其他许多社会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面对这些问题,个人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和知识结构已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只有加强个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关心和沟通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整个问题,也才能共同面对21世纪。因此,“学会关心、理解”就成为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必须建立起来的社会价值观。两种价值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道德发展的时代制约性以及个体品德发展的社会制约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离开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和具体历史环境,无法说明品德的性质。”以往的幼儿品德教育内容只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内容也在增加。现在,《幼儿园工作规程》<4>中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幼儿园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情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也符合我国《幼儿园品德教育大纲(初稿)》的规定<5>,即对3~4岁幼儿提出一些最简单的道德行为要求;对4~5岁的幼儿则要求掌握基本行为规范,并培养其社会情感;对5~6岁的幼儿则重于行为主动性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感的发展。

因为,幼儿阶段儿童的情绪逐渐趋于稳定,开始具有人格化的倾向,所以,幼儿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样就把幼儿德育与情感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比如,同情心和羞愧感是幼儿道德行为的基础,因此,成人要从这两种情感的培养入手,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从中掌握道德标准,以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6>。可见,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体系会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在幼儿身上首先表现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然后才是品德更集中、深刻地表现出来,品德的内容与目标紧紧地依赖于社会性的发展。

3.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本身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而是在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不断内化的结果。社会道德的内化始终贯穿于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因此,品德又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首先,品德不同于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心理特点,是对社会道德的反映,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的产生。道德是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方面内容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儿童从一出生开始就进入到社会化过程中,在此过程中,社会道德开始伴随着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地向其施加各种社会影响,并在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儿童对社会道德的内化从而形成个体的品德。可以说,品德是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随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形成之后并未停止,它继续伴随着、并贯穿于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过程。

4.品德虽然不能体现社会性发展的全部内容,但它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社会性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社会道德关系则是其中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品德又恰恰是直接内化或反映了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关系,并表现出固定的心理特点,因此,品德作为个人特性是社会性发展中的核心。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7>。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始终都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往中,它是社会规范的重要体现,儿童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掌握这一规范。由于幼儿社会交往范围较小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社会道德体系,因而,品德的价值与作用尚未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在其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个人的言行会逐渐地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可见,虽然幼儿阶段的品德尚未成型,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与教育有助于品德的形成,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社会性教育的最高目标。(2)品德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形成不同行为模式和个性特点的个体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8>: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即亲社会性方向和性方向,在这两个发展方向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发展,比如,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可能也高,也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发展却根本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如果要使个体的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作用,否则,社会性就会偏离发展的正确方向。由于德育保证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因而,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我们现在虽然大力强调社会性教育,目的是要把德育没有涉及到的内容纳入进来,使得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更完整、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是偏废和弱化品德教育。换句括说,虽然德育是社会性教育的根本,但它也只是社会性发展教育中“社会规则系统”的一部分,不能涵盖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全部内容。如果只注重德育而忽视社会性发展教育,会使幼儿教育陷入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境地。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品德培养的同时,还要使幼儿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使得社会性发展教育和幼儿品德教育都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叶子,颜洁.论教师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途径.学前教育研究,1997,(2):33-37.

<2><8> 梁志,李辉.关于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学前教育研究,1995,(3):7-8.

<3> 杨丽珠.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4> 胡福珠,栾兆祥.幼儿园德育的途径.幼儿教育,1991,(1):11-12.

<5> 郭娅玲.幼儿道德社会化与家庭德育.蔡维藩,陈维华.师范教育研究文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