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型农村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9 08:56:20

新型农村建设

新型农村建设第1篇

关键词:创新型新农村 因地制宜 能源的循环利用 多民族共同发展

从大量文献可以清晰看出,以往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问题主要解决的方案大多是: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扶持为基础,以扩大农牧民为骨干,走“外推,内驱”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大部分人都从这些角度看制约及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和方法[1]。很少有从绿色,节能,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的角度分析。基于此,本文想通过对甘肃张掖市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潜在优势进行分析试图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改善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因地制宜,能源的循环利用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我们主要以上述三方面为基础提出我们的意见及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的三大基础

1.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措施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西北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大于3000小时,年均辐射量约为5900兆焦耳/平方米,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新疆、甘肃、青海等是我国大陆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利用开发的风能储量分别为3433万千瓦、2421万千瓦和1143万千瓦。 以甘肃省为例,其年平均风速大于3.0米/秒的地区包括安西、玉门、金塔、肃北、民乐、永昌、古浪和天祝等县,多处都具有建设大型风电厂的条件。除了这些意外土地资源也相当丰富。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应合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

2.能源的循环利用

以“绿色节能”为宗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污水、废物处理的再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沼气发酵,秸秆重复利用等。

3.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

对多民族地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相当重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考虑到、族际日常交往,民族居住格局等对少数民族间交流及发展的影响。

二、对于农业、畜牧业、旅游业发展所提出的改进措施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优势:西北地区光照充足;土地广阔,灌溉方便,湿地多;湿地类型齐全多样;积雪融水丰富。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效节能、绿色的生态农业。降低化石能源的投入,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将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做到绿色节能。例如:就统一供电这一方面将重点充分开发太阳能;沼气池发酵;对于积雪融水丰富的地区则充分利用地下水丰富的优点,充分利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

1.农业方面改进措施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市场信息来调节农产品的种植量和种类保障农民的利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对生物能的转化率来提高生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也是生产条件现代化的表现;引进农业科技人员以提高农产品含量低、品质差等缺点。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种植区进行节水改造。在水资源较缺乏的西北地区,可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设施沃土工程,加强对西北农用地土壤肥力的改进,提高耕地质量。这主要是进行有机肥积造,增施有效的农家肥;充分的运用当地的能源。

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施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污染;运用秸秆、树叶、杂草作为饲料,植菇,最后作肥料还田。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使其更加绿色环保。

2.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规划

加强牧区科技基础建设,提供科学的育种技术和防疫技术。探究科学的饲养方法,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持续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协调畜牧产品的收购、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合理衔接生产、流通以及信息化的交流。把牧民分散的小规模饲养与市场有机的连接,扩大规模,将产业链延长,这样就能使牧民在整个饲养、加工和流通环节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收益,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积极培养新型的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素质,加强对他们的养殖技术的培训,从多方面灌输畜牧业技术,拓宽技术的推广面,深度挖掘科技的潜力使其为畜牧业服务,运用科技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大力建设观光型、生态型与市场型相结合的牧业生产基地,努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社会化的具有现代特色的畜牧业进行转变[2]。

三、对于旅游业发展规划

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利用宗教文化优势,甘肃省的甘南佛教传统文化,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吸引国内外旅游投资;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如东乡手抓羊肉、藏族唐卡、锅庄舞、油香、保安腰刀、裕固族帐篷餐饮、各种民族服饰、首饰和木制品以及省局民族特色的建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可带动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热的兴起,西部民族地区将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旅游业将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应注意的是: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的生态脆弱,故无论是能源矿产还是旅游的开发,甚至基本项目的建设,都不能绕开环保问题。

四、对于居民区改进设计方案

通过改进居民住房:居民集中化,便于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在集中区域建设基础设施,有效地利用土地;同意规划居住局域与农耕农作区域;村政设施集中一体化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交流;改善村内交通以及各各村交通问题[3]。

五、对于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设计方案

改善民族间共同发展要从、族际日常交往等发面着手。民族关系体现于族际交往的各个方面,族际日常交往是衡量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体现在一个族群的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中被另一个族群的成员们普遍接受的程度。可通过在繁华的民族街道开展集市,促进个民族间相互交流;创办非盈利的公益性资助机构,资助本地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大力培养人才强市,努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通过举办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节,使民族地区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文化的交流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体现民族地区特色发展,可引来商客,既增加了经济的发展又打造了特色民族品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融合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作为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国民经济、农民生活水平都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新农村建设仍在不断的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以达到更加完善的水平,在此我们只是通过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特点、人文特点提出一些意见及建议希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探索有所帮助。真正的实现绿色、节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创新型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萍. 从节能减排看新农村建设[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3(10):164-166.

新型农村建设第2篇

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提高了群众生活的质量,而且对于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内涵及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建议

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社会文明的重视,现阶段建设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由此促进了新型农村的社区建设,促使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在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生活质量及幸福感也得以提升,在新型农村社区全面建设和发展中有着重大很深远的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及必要性

1、内涵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指的是农村居民在社区活动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及思想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其内容相对广阔,既包含日常生活方式,也拥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同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是重要的组成。是由农村社区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引导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有着特有的地方印记和群众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了新的产业体系和新的乡村文化形态,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发生转变,促使整体从从事以上活动而产生的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如交往及劳动文化等,但是不管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改变,人文精神始终是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中心。

2、必要性

首先,有助于利用先进文化构建新型农民。在不断深入发展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广大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型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拥有相对专业的文化和技术知识,同时能够善于经营,从而促使其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逐渐提升农民的文化和专业知识,促使其思想境界能够同新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促使新型农民能够从整体上拥有良好的素质,由此才能够通过提升农民的智力和专业能力促使农村经济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广大农民群众能从中领悟到到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所带来的价值,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在思想和理念上得以更新,并构建优秀的社区景象。其次,有利于促进社区活力的提升。新时期,我国在进行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视,同时这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较大的发展潜力存在于农村文化市场当中,农民在接触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文化消费热情,在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过程中,促使当地文化产业得以建设,在促进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提升农民物质生活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举措还能够促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进步,有效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最后,有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广大农民朋友能够在统一的活动下聚集于新型农村社区,大家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合作提升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这一过程中大家能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精神生活得以满足,同时提升了农民的归属感,大家在新型社区中感到快乐,就能够更加团结来维护社区利益。

二、现阶段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新型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思路,促使新型农村建设能够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

1、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不足

新型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一般都是以社区投入为主,但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较弱,对文化基础设施以及活动经费投入有限,目前,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虽然通过村庄整治有明显好转,但仍不能适应所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各个地区在发展上也极不平衡,文化设施并不多,一些地区宣传窗、阅报栏、图书室、活动室等传统文化阵地也不健全,更不要说一些科技化、新颖化的文化设施,如果这些基础文化设施跟不上,社区的文化发展就会受影响。

2、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投入一定资金作为保障。现阶段资金也是影响我国多数地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不健全的社区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过程中对于民间资本的引用程度较低,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政府,因此无法及时满足基础社区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不够成熟,没有及时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文化建设更是不足;最后,不配套的产业设施。缓慢的项目招商,无法有力支撑相关产业,造成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缺乏专业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人才

专业及文化程度较高的队伍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基础,日常工作中,这支队伍能够有力的组织相关文化活动、促使农村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现阶段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再加上不充足的社区服务以及松散的人员管理等现状,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层次性,文化活动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首先,管理人员不足。没有专业人员积极进行文化活动的组织及宣传。二是文化专业人员缺乏。各种文化活动当中,没有专业不断舞蹈、唱歌及书画等教师积极引导活动顺利进行,而且基层文化专员缺乏专业培训,与文化建设要求的业务素质相距甚远。4、农民积极性不足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以党和相关领导人员的号召为主,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该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没有能够深刻认识,同时更加注重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生活活动,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未能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促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多方筹措,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我党在十四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来的,指的是物质保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多方筹措和加大投资力度是保障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文化整体发展的必要前提,必须在体制和工作方法方面探索新途径,构建有效保障机制,增加物质物质投入,以充足的物质投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加物质投入的过程中可以按一下步骤进行:首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应当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增加资金及物质投资,对农民公平享有公共文化产品的权利进行充分的保证;其次,挖掘地域优势和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比如启用龙头企业带动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创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投入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为辅;最后,提高资金使用率。构建资金使用效益评估机制和资金节约机制。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整治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村容村貌有所改变,农民的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也提高了很多,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设备,例如建设图书阅览室、体育项目设备等,应用不良好的环境全面建设社区文化,并且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文化,对当地及民族的传统及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3、培育社区文化服务人才,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加强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首先,通过招聘,择优录用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其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拥有极大的社区文化事业工作热心,能够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其次,加强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育,使之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开发业余文化人才,壮大业余文化人才队伍,免费培训文艺骨干,适当给予奖励,使社区文化全面活跃起来。最后,要健立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主体地位归还给社区居民,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居民对文化建设的意识程度不够,因此可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社区活动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加强对广播及电视等媒体的应用,构建专栏进行社区文化知识报道,宣传过程中应应用多种形式及途径,同时充分发挥娱乐活动的优势,活动中能够促使居民不自觉的进行交流,从而提升居民凝聚力;其次,提高信息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加居民对社区的了解和社区意识,激发其社区参与的行动。三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以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将自身的创造力进行充分的发挥。综上所述,在时代的发展下我国应积极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满足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应用创新精神,促使社区文化不断提升高度,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之间[M]..群言出版社,2010.

[2]王建新.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103,(3).

[3]吴理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文化的变迁[J].人民论坛,2011,(24).

新型农村建设第3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农村建设;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42-1

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以及我国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农民人均收入尚只有城镇居民收入三分之一的状况,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接受新观念和增收的能力势在必行。在国家极其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大幅增加对农业投入的情况下,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关键在于深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新组合和配置在农民培训方面有限的各类资源,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率。

1 明确农民培训的责任分工

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加大九年义务教育控制力度,提高学生入学率。劳动保障部门主要负责进城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同时要加大打击使用童工的力度,防止学生提前退学务工;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科技部门主要负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共青团、妇联积极协助上述部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通过整合资源,明确职责,形成部门之间良好的分工合作机制。

2 创新提高农民培训效率的新模式

动员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所的专家,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农村确立相对稳定从事农业的“核心农户”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人员对口联系“核心农户”的方式,现场示范、手把手地教,打破培训师资部门界限,以推广项目为载体,动员各方的力量,建立起“专家-技术人员-核心示范户-广大农民”的培训链,实现技术人员直接入户,技术直接到田。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开放有序的农民教育体系,形成农业院校、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灵活有效体系和机制,建立和完善高、中、初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业行业领导和支持。采用“农民点菜、专家下橱、政府买单”制度,建立和完善监督和评价制度,提高培训效益,政府退出人财物的直接管制。

3 大力推广进城农民工“订单培训”模式

坚持市场导向,按照企业用工需求,合理选择专业,实行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签订培训合同的“订单培训”模式,确保培训合格的农民工有用武之地,提高培训就业率。做到培训、就业、创业、扶持、联营相结合,以创业教育为主线,注重培训实效,让农民受益和满意。

4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

随着农业市场的发展,日益增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技术推广和培训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政府要运用市场机制,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引导龙头企业按原材料所需,实行有偿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按需求发展,探索和建立培训-扶持-创业-联营相结合的农民教育新模式。

5 建立“花钱买培训”的新机制

要改革传统的按培训人数、培训课时支付培训补贴和部门所属机构办培训、部门考核支付补贴的机制,建立按农民掌握实用技术率、农业科技应用率、进城农民培训就业率支付培训补贴和与考核部门不相隶属的培训机构培训、农民签单、政府支付补贴的机制,促进培训机构引进培训新模式,提高农民培训效率。

6 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质量;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打破职称评聘上的“铁饭碗”,建立责、权、利紧密挂钩的用人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要建立长效机制,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激励机制、淘汰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让大学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与其相适应的新农民的“新”,不能只追求外表和形式的新,更不能搞花架子,而是通过改进教育,使现实中的农民和未来的农民具有更高素养,具有新知识、新技术,会经营管理,还能不断改进的知识化农民。农民教育要比过去有新的改进和内涵,更扎实,更有实效,对农民的确有帮助,这才是求真务实的新农民教育。

7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实用技术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基固本之举。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思路

新型农村建设第4篇

一、规划为先,绘就城乡统筹、思想前瞻的农村建设新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在规划中,融合传统观念和科学理念,既讲现代化,又讲民族特色,确保规划的全局性、长远性、合理性。我们决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集约发展路子,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城镇工商企业投资农业。依托区域和中心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实施“五通”、“两建”、“三改”工程,破解“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村落建设以乡镇为中心,县乡公路为轴线,充分考虑区位、地形、生态、耕地、环境等因素,综合规划山、水、田、路、村落、住宅及乡镇企业的布设,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蓝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社会公共事业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力争在短期内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还是要靠发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创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凝聚群众同心同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立足“三农”,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跳出“三农”,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在农业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近年来培育的石榴、花生、花卉、蔬菜、特种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我们的优质石榴树被选送栽到中南海,盈润”牌石榴被农业部定为“无公害果品”;长台关花生市场是“全国农业定点市场”;“淮河翠”品牌系列蔬菜唱响豫东南。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产业,培育了华英、万富油脂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在全区树立大开放意识,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开启非农化之门的金钥匙。叫响了“高举党旗闯市场,练就绝技打天下,诚实守信树形象,四轮驱动奔小康”的口号,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体力、智力并重型转变,由国内型向国内国外并重型转变,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矛盾。

强化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扶持,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户和农村集体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吸引内外资的投入。要通过土地有偿租用、转让使用权等方式,加快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的开发利用,从而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推行节水灌溉,统筹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以及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为魂,倡树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体。为此,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人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来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各地不同的优良乡风民俗,强调邻里和睦、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以好的乡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做法,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用形式各异的先进载体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通过实施调频广播村村通工程、电视信号全覆盖工程、《今日平桥》信息赠阅工程,以及组织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用实用长效的各种培训提升广大农民的内在素质,帮助农民增强其生产的智力因素,使全区70%以上适龄农民成为政治文化素质较高和实用技术较强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

四、和谐为基,打造平稳有序、安定祥和的农村居住新环境。

“无和不谐”,失去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创新思路,立足“八抓”,维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

一是抓法制教育,通过实施农村“法制强基”工程、“文明进农家”工程和“青少年成长与法同行”工程,营造农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人员管理,通过强化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以及问题青少年、吸毒人员和练习者三类群体的管理,强化他们的积极作用。

三是抓维护稳定,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抓排忧解难,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从而化民怨、顺民气。

五是抓依法办事,积极组织基层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加强宪法、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同时对政府执法行为及时提出法律建议书,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

六是抓劝慰调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等职能部门和农村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在解决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是抓群防群治,实施撒开成网、聚合成拳的“个十百千”工程,打牢社会治安防控的基石。

八是抓政治民主,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促进基层依法办事、依法治理,扩大基层民主。

五、制度为本,建立周详细密、务实可行的农村机制新体系。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用制度来规范行为、解决问题,是人类在千百年来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一项工作、一个团体或社会,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效率和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比其他任何要素都更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并高度重视发挥制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作用。

新型农村建设第5篇

【摘 要】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对于促进新型农村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必须要有一些合适的路径来使社会工作者介入到农村,真正为新型农村的建设起到作用。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新型农村;民进组织;社会保障

一、新型农村的内涵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社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贫富差距逐渐增大,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异、行业差距。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城乡差距。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力图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农村建设。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对新型农村建设的意义

农村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农村社会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型农村建设来说,社会工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农村社会工作有助于改善民生

要想建设新型农村,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民生问题。民生不仅仅意味着农村居民的物质条件,还包含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应有权益。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根本理念就是助人自助,尊重服务对象,强调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权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社会工作对于解决民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1]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要想介入需要寻找好的切入点,从多方面解决问题:在介入领域上、内容上、工作手法上,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总体来看,这些社会工作实践帮助服务对象发挥潜能、恢复社会功能,逐渐摆脱生计的困扰,并享受、健康和社会保障应有的权益。

2、农村社会工作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乡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在这个背景下,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村协助村民走出一条使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村不仅要协助村民认识村庄的自身潜在优势,还需要动员和协助村民逐步实现“社区发展”。[2]比如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地理优势,发展乡土特色,尝试运用“地区发展”模式,挖掘村民和村庄现有的资源和村民的能力。这一切有助于村庄生态理念的传承和农耕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因此,虽然我国农村先存的一些列问题急需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着一下困境:

1、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较低

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其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专业化的层面,而在职业化的层面进展缓慢。因此,作为社会工作分支的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也不会太高。[3]

2、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低

公众对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不高,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也有实践层面的原因。在意识层面来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习惯了政府的管理,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没有了解或者了解很少,使得其对农村社工有较强的陌生感和疑惑心理,从而导致不太容易接受农村社会工作。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尚处在物质扶贫阶段,这与政府部门的工作有很大重叠之处,再加上农村社会工作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因此在力度上不会太大,这就形成了农村社会工作既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叠又不如政府部门的现状,在此情况下,公众很容易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产生不信任感。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支持力度较低的现状。

3、国家对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农村社会工作要想在解决问题中起到作用,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由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和其从业人员就业岗位的特殊性决定的。以美国为例,当时美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者要么是在政府担任相关职务,要么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才可以把专业知识高效地在农村付诸实践。此外,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也需要政策的支持。但是关于这方面的配套政策迟迟未出,这就导致了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却增长缓慢的困境,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面前,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也不例外。因此,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困境。

4、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相关的机构支持

就目前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机构虽然已经介入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但大多局限在农村扶贫或基础建设层面,只处于物质层面的扶贫阶段,对农村的其他问题介入较少。但是农村社会工作不能局限于此,与国外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相比,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相关的机构支持。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呼吁相关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

四、社会工作者介入新型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

1、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组织一些扶贫活动

近些年来,在海外民间组织的努力下,民间组织在促进农村发展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社区发展、社区教育、参与式扶贫方面。民间组织在长期的工作中,立足于农村的现实情况,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农民自治组织,维护了农民自身的利益,增强了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使农民脱贫致富。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可以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作用,更好的为新型农村的建设服务。

2、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促进平等的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的功能之一在于推动平等的社会福利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美国家为了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逐渐建立了福利制度,实现了普遍的国民福利,提升的国民的福利水平,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社会工作者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必须深入了解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因此要想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新型农村的建设中,就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平等的社会福利。这对新型农村的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潘传新,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工作[J].群文天地,2009(12):79—81页.

3. 何晓琦、高云虹,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08(12).

新型农村建设第6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转型;新农村建设.

引言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和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清楚地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农村的完成,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村经济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新制度的确立使农村生产者成为真正的生产主体和利益主体,潜伏在社会中的生产力被激发了出来,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在新的制度安排下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当新制度刚刚展现出其较好的制度效率时,新一轮的制度变迁因国家工业化目标的需要而随之发生,农村合作化、集体化生产的制度安排被确立,集体化制度安排在与其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在最初生产者同样以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加入到团队生产中去,但是,由于集体化生产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更主要的是利益分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了农村生产的低效率。与此同时,以二元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和土地上,更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密化使用,在土地产出受地力限制不可能无限提高的情况下,过密化劳动力的投入进一步降低了队生产效率,也降低了队生产成员的经济福利。

家庭联产责任制是对集体化制度安排的创新,它通过科学处理国家、集体和生产者的利益分配制度而确立了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又一次调动了农村经济主体生产的热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创新是在国家计划体制没有根本改变下进行的,当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农民在没有外在经济机会和比较利益选择的情况下,对土地的专注投入的确提高了生产力和土地产出,但这种产出的提高是相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土地产出而言的。相对于计划体制长期的低效率和产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示出了。但是,在二元经济制度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难以有效释放出来,这种制度所包含的潜力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渐释放完毕,使得当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农村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很难完全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中获得与城市经济主体大致平均的利益,城乡收入差距由此逐年拉开并呈扩大趋势。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二元经济制度,使农民能以和其他的市场主体和经济主体相对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内在要求变革二元经济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新农村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作为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为此,本文拟围绕农地制度改革、二元制度改革、非正式制度创新及生产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界定模糊,一方面抑制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要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法制和保障难民土地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承包制改革,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家庭承包使用的多重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多重存在形态,为各级政府通过集体组织侵犯农民土地权益设置了制度空间。在如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上,有些学者提出土地私有化模式或国有化模式,应当说,这两种模式都认识到了界定土地产权主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这种制度变迁从目前来看并不具有可行性;有些学者主张通过完善集体土地承包制来界定集体组织和承包家庭之间的权利关系,虽然,表面上看来不无道理,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多重产权结构,从而也就达不到制度改革所预计的目标。从立法方面来看,尽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都从法律上对农民的权利作了规定,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和模糊化的既有产权主体结构。只要继续保留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结构上多重主体构造,“农民长期而有效的土地使用权”的政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为此,就构建一种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而国家(包括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在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上,则是作为管理者而不是产权主体行使职能,避免了国家和村委会既是管理者又是产权主体而发生角色错位。至于集体经济组织,由于法律界定的模糊性在现实中难以作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而农民家庭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组织,成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则是顺理成章的制度安排。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重产权主体并存而导致权利界定不清的局面。当我们明确地找到产权主体时,产权的界定自然也就明确了,产权排他性行使也就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确立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是在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构建的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把承包土地的产权完整地赋予农民家庭,使农民家庭拥有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内的完整的产权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其次,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家庭是唯一合法的土地产权主体,国家和村民委员会则作为农村土地管理者发挥作用。农民按照利益最大化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国家和村委员会作为管理者主要负责因公共利益、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需要而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有利于土地产权在彼此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交易和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目前来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村土地开始出现转包、转租、代耕等各种自发的土地流转形式,但是,由于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不明确,这种流转处于一种无序和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状态。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产权流转因为产权主体的明确化将会变得更加规范、稳定和有效。

二、二元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前提

如果说,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制度保障的话,那么,改革二元制度则是为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提供制度前提。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经济制度,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度。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实行一种严格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人的身份被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从那时起,农村人口被严格限制自由迁徙,长期被束缚在农村及土地上,并且成了一种身份制度而沿袭至今。同时,农村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长期被限制在农村,不能自由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所松动,但是户籍制度仍然是制约人口自由迁徙的制度安排。

二元户籍制度不仅仅是人口管理制度,更主要的是隐藏在户籍制度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二元户籍制度逐渐完备并形成一种制度惯性和利益关系而难以触动。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导致了一个国家内部,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公民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它们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而形成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户籍制度决定了农民的就业等经济活动是二元的。二元就业制度安排是伴随二元户籍制度而衍生的。它把城镇就业和农村就业从制度上进行分割,农村人口只能在农村安排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由于现行的就业制度安排没有把农民就业纳入正式就业制度之内,不管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进城务工,都不是国家正式职工。因此,政府或国家不需对农民的非农就业承担和城市职工一样的各种义务(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二元就业制度设计的歧视性,使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处境极其艰难。而从国家现代化进程来看,二元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共同作用的后果是把农业和工业化分开,把农村及农村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分开,农民的身份被固化和职业化。

与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一样,中国城乡社会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分割的。在国家所提供的正规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只能另寻出路。这替代性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就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以农民家庭和村集体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使其达到某种生活质量的制度,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f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方面)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社会保障的对象包括全体国民。社会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对一国内所有公民是平等的,其目的在于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在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的。农村居民被排斥在国家正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这种二元保障体系的结构是:城镇居民享受着国家提供的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的广大农民在这方面的情形恰好相反,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

因此,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首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目前,由于国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缺位,土地扮演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使土地资源难以资产化和有效利用。国家应当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在农村逐步建立广覆盖的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其次,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给予农民以国民身份待遇。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从农村有效释放出来,导致农地关系矛盾尖锐化。因此,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迁徙、就业,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三、生产方式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村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是为农民经济权益和农村生产力的提供制度保证。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流行的观点,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亟须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型。生产方式的转型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及其变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力量。

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回归,它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性质和生产方式。虽然在改革初期,在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尚未形成时,通过对家庭个体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日益成熟,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步加强,分散生产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和弊端也就逐渐的突显出来。(1)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降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解散,农田水利建设和维护也日趋荒废,而对于分散的单个农户来说,工程巨大的农田水利建设,对其既没有积极性,也无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变得异常的脆弱。(2)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单位是分散的单个农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单个的农户已无法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

因为,单个的农户资金有限,没有大规模生产实力,难以有效地开发或利用现代农业科技,难以有效地组织农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和销售,从而难以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而只能局限于温饱状态下的小农经济。(3)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的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的两极分化。由于农民家庭拥有的主客观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在自发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贫富差距会拉大,在失去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安排下,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显丽易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转变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走向联合生产或合作生产道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指出,为了避免小农经济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严重的两极分化,为了满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原料、资金和市场的大规模需求,唯一途径,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穷,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人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它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化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和内在关系,奠定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基础,指明了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技术日益被推广和应用,分工与合作13益深化和密切,农户个体经营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从农村改革实践来看,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方式解决温饱问题有余,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转变农村分散生产的经营方式。、华西村发展的直接证明与小岗村发展现实的间接证明:农户个体经营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的温饱需求,解决不了更高层面的富裕需求,因此,农民整体要增收走向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

四、非正式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中,除了产权制度、二元制度、生产方式等之外,还包括存在于农民之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而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前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后者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甚至是起关键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演进中形成的独具体系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思想意识,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选择,从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来看,新的正式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学习比较容易,但是,要从根本改变深深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则并非易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转型过程中,采取同样正式制度的两个不同社会(或国家),其经济绩效却完全不同。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外,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正式制度的引进、复制或移植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正式制度的实施则需要非正式制度的配合。非正式制度,是一个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自发形成的被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它一般包括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通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已深深地浸润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在其自身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难以自纠的“路径依赖”。正是由于本土非正式制度的惰性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新借鉴引进的正式制度和原有的非正式制度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使得借鉴引进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也难以奏效。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内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首先要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改变封闭小农社会下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与习俗。只有当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朝着与正式制度转型一致的方向转变时,正式制度的引进、创新及其实施,才能有效地进行。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非正式制度的转型?

新型农村建设第7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转型;新农村建设.

引言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和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清楚地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村经济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新制度的确立使农村生产者成为真正的生产主体和利益主体,潜伏在社会中的生产力被激发了出来,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在新的制度安排下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当新制度刚刚展现出其较好的制度效率时,新一轮的制度变迁因国家工业化目标的需要而随之发生,农村合作化、集体化生产的制度安排被确立,集体化制度安排在与其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在最初生产者同样以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加入到团队生产中去,但是,由于集体化生产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更主要的是利益分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了农村生产的低效率。WwW.lw881.com与此同时,以二元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和土地上,更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密化使用,在土地产出受地力限制不可能无限提高的情况下,过密化劳动力的投入进一步降低了队生产效率,也降低了队生产成员的经济福利。

家庭联产责任制是对集体化制度安排的创新,它通过科学处理国家、集体和生产者的利益分配制度而确立了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又一次调动了农村经济主体生产的热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创新是在国家计划体制没有根本改变下进行的,当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农民在没有外在经济机会和比较利益选择的情况下,对土地的专注投入的确提高了生产力和土地产出,但这种产出的提高是相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土地产出而言的。相对于计划体制长期的低效率和产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示出了。但是,在二元经济制度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难以有效释放出来,这种制度所包含的潜力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渐释放完毕,使得当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农村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很难完全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中获得与城市经济主体大致平均的利益,城乡收入差距由此逐年拉开并呈扩大趋势。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二元经济制度,使农民能以和其他的市场主体和经济主体相对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内在要求变革二元经济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新农村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作为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为此,本文拟围绕农地制度改革、二元制度改革、非正式制度创新及生产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界定模糊,一方面抑制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要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法制和保障难民土地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承包制改革,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家庭承包使用的多重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多重存在形态,为各级政府通过集体组织侵犯农民土地权益设置了制度空间。在如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上,有些学者提出土地私有化模式或国有化模式,应当说,这两种模式都认识到了界定土地产权主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这种制度变迁从目前来看并不具有可行性;有些学者主张通过完善集体土地承包制来界定集体组织和承包家庭之间的权利关系,虽然,表面上看来不无道理,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多重产权结构,从而也就达不到制度改革所预计的目标。从立法方面来看,尽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都从法律上对农民的权利作了规定,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和模糊化的既有产权主体结构。只要继续保留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结构上多重主体构造,“农民长期而有效的土地使用权”的政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为此,就构建一种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而国家(包括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在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上,则是作为管理者而不是产权主体行使职能,避免了国家和村委会既是管理者又是产权主体而发生角色错位。至于集体经济组织,由于法律界定的模糊性在现实中难以作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而农民家庭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组织,成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则是顺理成章的制度安排。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重产权主体并存而导致权利界定不清的局面。当我们明确地找到产权主体时,产权的界定自然也就明确了,产权排他性行使也就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确立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是在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构建的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把承包土地的产权完整地赋予农民家庭,使农民家庭拥有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内的完整的产权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其次,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家庭是唯一合法的土地产权主体,国家和村民委员会则作为农村土地管理者发挥作用。农民按照利益最大化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国家和村委员会作为管理者主要负责因公共利益、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需要而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有利于土地产权在彼此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交易和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目前来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村土地开始出现转包、转租、代耕等各种自发的土地流转形式,但是,由于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不明确,这种流转处于一种无序和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状态。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产权流转因为产权主体的明确化将会变得更加规范、稳定和有效。

二、二元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前提

如果说,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制度保障的话,那么,改革二元制度则是为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提供制度前提。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经济制度,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度性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实行一种严格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人的身份被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从那时起,农村人口被严格限制自由迁徙,长期被束缚在农村及土地上,并且成了一种身份制度而沿袭至今。同时,农村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长期被限制在农村,不能自由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所松动,但是户籍制度仍然是制约人口自由迁徙的制度安排。

二元户籍制度不仅仅是人口管理制度,更主要的是隐藏在户籍制度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二元户籍制度逐渐完备并形成一种制度惯性和利益关系而难以触动。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导致了一个国家内部,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公民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它们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而形成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户籍制度决定了农民的就业等经济活动是二元的。二元就业制度安排是伴随二元户籍制度而衍生的。它把城镇就业和农村就业从制度上进行分割,农村人口只能在农村安排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由于现行的就业制度安排没有把农民就业纳入正式就业制度之内,不管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进城务工,都不是国家正式职工。因此,政府或国家不需对农民的非农就业承担和城市职工一样的各种义务(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二元就业制度设计的歧视性,使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处境极其艰难。而从国家现代化进程来看,二元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共同作用的后果是把农业和工业化分开,把农村及农村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分开,农民的身份被固化和职业化。

与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一样,中国城乡社会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分割的。在国家所提供的正规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只能另寻出路。这替代性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就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以农民家庭和村集体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使其达到某种生活质量的制度,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f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方面)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社会保障的对象包括全体国民。社会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对一国内所有公民是平等的,其目的在于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在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的。农村居民被排斥在国家正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这种二元保障体系的结构是:城镇居民享受着国家提供的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的广大农民在这方面的情形恰好相反,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

因此,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首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目前,由于国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缺位,土地扮演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使土地资源难以资产化和有效利用。国家应当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在农村逐步建立广覆盖的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其次,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给予农民以国民身份待遇。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从农村有效释放出来,导致农地关系矛盾尖锐化。因此,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迁徙、就业,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三、生产方式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村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是为农民经济权益和农村生产力的提供制度保证。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流行的观点,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亟须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型。生产方式的转型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及其变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力量。

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回归,它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性质和生产方式。虽然在改革初期,在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尚未形成时,通过对家庭个体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日益成熟,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步加强,分散生产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和弊端也就逐渐的突显出来。(1)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降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解散,农田水利建设和维护也日趋荒废,而对于分散的单个农户来说,工程巨大的农田水利建设,对其既没有积极性,也无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变得异常的脆弱。(2)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单位是分散的单个农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单个的农户已无法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

因为,单个的农户资金有限,没有大规模生产实力,难以有效地开发或利用现代农业科技,难以有效地组织农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和销售,从而难以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而只能局限于温饱状态下的小农经济。(3)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的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的两极分化。由于农民家庭拥有的主客观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在自发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贫富差距会拉大,在失去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安排下,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显丽易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转变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走向联合生产或合作生产道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就指出,为了避免小农经济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严重的两极分化,为了满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原料、资金和市场的大规模需求,唯一途径,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毛泽东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穷,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人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它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化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和内在关系,奠定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基础,指明了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技术日益被推广和应用,分工与合作13益深化和密切,农户个体经营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从农村改革实践来看,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方式解决温饱问题有余,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转变农村分散生产的经营方式。南街村、华西村发展的直接证明与小岗村发展现实的间接证明:农户个体经营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的温饱需求,解决不了更高层面的富裕需求,因此,农民整体要增收走向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

四、非正式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中,除了产权制度、二元制度、生产方式等之外,还包括存在于农民之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而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前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后者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甚至是起关键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演进中形成的独具体系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思想意识,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选择,从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来看,新的正式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学习比较容易,但是,要从根本改变深深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则并非易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转型过程中,采取同样正式制度的两个不同社会(或国家),其经济绩效却完全不同。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外,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正式制度的引进、复制或移植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正式制度的实施则需要非正式制度的配合。非正式制度,是一个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自发形成的被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它一般包括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通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已深深地浸润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在其自身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难以自纠的“路径依赖”。正是由于本土非正式制度的惰性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新借鉴引进的正式制度和原有的非正式制度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使得借鉴引进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也难以奏效。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内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首先要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改变封闭小农社会下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与习俗。只有当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朝着与正式制度转型一致的方向转变时,正式制度的引进、创新及其实施,才能有效地进行。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非正式制度的转型?

新型农村建设第8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 新农村 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了决于农民素的高低。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培养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农民。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变农村面貌,农民当然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农民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保证;反之,农民素质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力量。正如同志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农村的现状是8亿多名农民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农民受教育程度如此低下,要想担当建设新农村的重任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中外实践证明必须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重诚信、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力求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要综合应用文化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教育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和就业技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要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的青少年和后备劳动力不再成为像父辈那样的缺知识、少文化、没专长的传统农民和农民工,而是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要适应工业化中后期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加速的新型势,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的培训,重点培训社会需求量大的制造业技术工人和专业服务人才。既要培养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有充分创业、就业技能的劳动者,还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现代国民素质教育、增强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文明礼仪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一代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的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尚,形成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培育良性互动的机制。

二、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基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应立足农村实际,认真落实中央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资金投入。因此,加快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地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完善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整合支农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支持金融组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抽向农业和农村。

其次,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要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一,转变观

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境和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而实现这些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要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有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强烈愿望。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有效途径,让广大农民意识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让农民感受到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给他们的实惠。在新的发展阶段,要以农业资源为依托,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着力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实用技能水平。第二,根据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学习型组织。新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根据现代农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学习型组织,培养造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制订发展规划,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创建符合各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和激发农民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业的积极性;注重培养造就一批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基层干部、农产品市场经营与管理人才,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全面分析不同地区农村的资源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口结构、农民素质情况,根据当地需求,制订实施有针对性的农民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第三,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实现由满足现状向竞争进取、由安贫乐道向追求富裕,由依靠体力发展向依靠智力和技能发展生产等观念转变;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高度重视农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还应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有明显不同。因此,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既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工作重点、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注意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充分调协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离开了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只有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才有更加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的创造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应当也必须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的许多成功做法就是由农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正是依靠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国打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开阔思想,在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村民主的管理、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解决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本文为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KR67)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培养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N].人民日报,2006-07-19.

新型农村建设第9篇

新农村新型农民农民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职业能力的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连续下发多个文件,都是以指导涉农工作、解决涉农问题为主题,从而使三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和基础,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从新型农民的内涵、培训新型农民的意义、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路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新型农民的内涵

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文化,就是需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仅要能说会写,还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要健康,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领头人的作用;懂技术,包括农业种植、畜产品加工技能、养殖技能及其他操作技能等。具备与现代新型农业相适应的的技能型农民,才能成为带头人;会经营,农民要适应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能力,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当领头人;讲文明,指有现代生活意识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守法纪,指具有法律观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会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培训新型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培训新型农民的意义

(一)培训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70%,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改变原来的面貌,建设新型的理想家园。农民对农村非常了解,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新型农民,就要他们的思想发生转变,提高文明素质,拓宽眼界,摆脱原来固有的小农意识的束缚。通过培训的新型农民带动和影响农村中的落后群体,改变农村的面貌,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二)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业现代进程的加快,对农民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新型农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还要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同时还要具备农业生产的技能,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生产技能,大大地影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的进程。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

现在农民收入低的原因,就是农民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体力工作。要想改变现状,就应加强对农民的各种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升农民素质。来解决农民就业难、收入低的现实问题。农民收入低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只有解决经营与市场链接的问题,使农民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都能得到经济收益。使农民适应规模化、专业化和科技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才能提高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三、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路径

(一)结合科技项目开展各项农民培训

依据科技项目的开展对农民进行多项技能的培训,既能事半功倍,又能够使农民科学全面地掌握相关操作技术,新型农民培训的效果就好。可依靠科技示范小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实训基地对农民实施实用操作技术培训,使培训基地成为农民培训的最有效的课堂。

(二)做好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头脑、有能力、有技术、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到农村去做引路人,所以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尽快进入村官角色,了解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可以采取课堂教学,进行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业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列举实例,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勤政廉政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的环境,融入农村,把知识和才干发挥出来,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组建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开展农民培训

在农村开展致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由专家组建讲师团,结合科技下乡,对农民进行养殖、种植和特种种养新技术、新项目的实用技术专业培训,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培训,建立科普示范基地,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等可以提高农民的各种技能水平,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利用现代化的传媒体系进行农民培训

针对农民数量众多,居住分散的特点,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电话、手机等各种现代传播媒体,建立专家咨询平台,为农民提供随时咨询服务;根据农民培训需求,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农民普及培训,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中心和宣传中心。

(五)以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契机开展农民培训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其文化素质及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转移的速度和转移后职业的稳定。农民培训中应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项或多项劳动技能,增加再就业机会,并在培训时贯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原则,推动国家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实施,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六)培育农民企业家队伍

通过政策扶持和教育培训等方式,培育出一批创业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有开拓能力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建立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加快中国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各个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缺资金、缺师资等诸多问题,使农村的教育依然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依旧存在,造成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与国外农民受教育年限相比差距较大。

(二)科技素质贫乏受小生产方式的束缚

我国农民科技素质偏低,主要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且生产规模小,利润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解放,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明显偏低。

(三)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劳动力缺乏

目前,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留守从事农业生产者多为老年人和妇女,他们对参与培训以及获取新技术的意识薄弱,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强。

参考文献:

[1]程亚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J].法治与社会,2011,(8):222.

[2]纪中强.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