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7 16:16:38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1篇

一 移动学习的内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移动学习的内涵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个人以携带的移动设备 (iPhone、iPod等 )进行的学习,它具有携带便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的特性。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是获取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英国开放大学沙普尔斯教授认为移动学习有两层含义:第一,需要理解学习是如何跨越时间、空间和不同技术的;第二,要理解学习如何在教室外、在非正规教育情境下发生。移动学习强调在传统情境外学习,并将其与传统情境下的学习相结合。移动学习关注如何在不同环境、不同设备、不同交互中顺利开展学习。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在移动学习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欧美一些国家的高校中已经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模式存在,并且与之相应地开发出了不少软件以及与之匹配的硬件设备。 国外的研究项目影响较大的有:移动学习,从数字学校到移动学习项目;MOBIlearn项目;意大利Porta-bile项目;美国的PEP计划、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WHIRL、非洲农村移动学习项目。英国的普渡大学2010年推出了Boiler Cast网站,已有超过37门课通过该平台向学生提供教授授课的Podcast。规模最大的当属BBC Janala and English in Action项目,约六百万人在该项目中使用手机学习英语。孟加拉国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发展部支持下推出该项目的手机服务。当今应用移动学习最成功的案例有两个:一是电子书,电子书阅读器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读文学名著。二是MOOCs,它为全世界的人提供了免费的学习课程。

我国开展移动学习的项目和建设较发达国家相比要晚一些。国际远程教育专家 Desmond Keegan博士于2000年在上海电大20年校庆的中外专家学者办公会上做的D-learning,E-learning,M-learning的报告,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学习发展的新阶段引入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 2001年了以建设移动学习平台为目标的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由北京大学承担此项目,开发了三个版本的移动教育平台,致力于教育资源研究;2002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国内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项目。2004年9月,英特尔联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宣布推出“中国无线大学计划”。2007年,上海电视大学和上海蓝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了“移动英语学习系统”,该系统以短信息的形式,每日都向电大学生自动发送英语测试题,并在第二天发送答案及详解,这是我国向真正的“移动语言交互教学”迈出的第一步。2008年 由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第五届无线、移动、普适技术教育应用国际会议 (WMUTE2008),标志着我国的移动教育/学习研究开始与国际接轨,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承办了MULE2010国际知名会议,这些会议在一定程度表明我国在移动学习领域的开展已经具备有相当大的研究群体与雄厚的实力。目前,国内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为理论研究、支持性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及资源建设等。

二 高职英语移动学习的可行性

由于移动学习是一种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和教育方式,开展移动学习具有可行性,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学生移动设备使用情况及对移动学习的认知态度

4G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高速上网,为移动学习视频、图像、音频及时传送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移动学习设备主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词典/学习机,MP3/MP4等,其中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工具获取资源更加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手机学习,把手机学习作为一种补充的学习方式,并促进和强化了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在选择手机资费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包月的上网流量包,价格便宜。

2 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

随着移动学习的不断深入,移动学习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网上可以使用的英语移动学习软件主要有掌中英语、沪江英语、唐僧英语、VOA每日英语、BBC英语及新概念英语等。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词汇、语法 、口语 ,提高听力和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了解背景文化知识、欣赏美文、关注时事等。

3 移动学习理论依据与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支持移动学习的理论很多,其中包括非正式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境脉学习理论、活动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所遵循的,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移动学习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的技术条件,为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了可能。因此,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是可行的,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形式的补充。

4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充足、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丰富的多媒体呈现形式、娱乐式的学习内容和高度自主按需学习的需求。移动学习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移动设备为辅助手段,以数字化资源为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 提高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效率的策略

移动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教学,不能将网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完全照搬到移动学习上,教师和学校仍需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改变观念,树立并坚持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1 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移动学习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以学为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应该树立移动学习观念,必须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应从 “教”学生转变为 “导”学生。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移动学习的习惯,保持移动学习的兴趣,增加对移动学习的信任。

2 确定学习目标,设计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意味着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意味着学习者的学习时空被无限制地放大从时间、空间到学习资料,移动学习呈现了非常美好的可能。移动学习的转变需要学习者内心的转变,需要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时空的重新定义。对于当前多数大学生移动学习缺乏目的性、无计划、散漫等特点,设置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加强自我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当学生进入网页时,要首先列出他们要学习哪些内容,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学完之后能够做什么,以此让学生明确目标,不要被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冲昏,采用科学的信息管理,下载有用的学习软件,方便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在学习软件中添加点播系统,融和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使移动学习变得更加的实用。

3 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管理,强化时间观念

移动学习打破时空束缚,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比较零散,时间是不固定的,很难事先安排具体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对于很多零散的时间没有进行很好的安排。因此学习者需要重构自我的学习时空,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对于时间和自我的管理是最根本的策略,把这些零散时间用在移动学习上,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移动学习的重点。这样就能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利用零散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由于移动学习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影响,十分容易造成对移动学习的间断性,所以,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做好学习笔记,即对学习内容有条理地做记号,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安维民.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6).

[2]刘永辉,亘力进. M-Learning时代手机导人大学英语学习的可能性――基于学生的利用状况与动机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2).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研究性学习 数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39-0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分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力求开辟一条数学分析教学的改革新路。

一、网络环境下数学分析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为学生构建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发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也是改变传统的数学分析教学模式的全新教学理念。计算机网络是巨大的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库,它为数学分析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主动性。网络的智能化、交互性特点使学生可以控制信息、改变信息组织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网上丰富的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实施数学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网络为数学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在同一主题下,研究视角的定位、研究目标的确定、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和表达等,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为学习者(学生)、指导者(老师)留有巨大的个性特长和发挥才能的巨大空间。在数学分析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和研究学习的深入,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的、具体的信息,借助网络的巨大搜索引擎功能,学生可以快速查寻相关的信息,可以大大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虚拟环境为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实现的,大量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或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通过自主选择获得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活动中自主选择问题进行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网络虚拟现实与虚拟的交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信息世界,它汇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多项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完成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学习指导中把数学分析问题融合于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以自然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客体进行交流,从而给学生以逼真的感受与体验。

3.网络为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平台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沟通与协作的过程。网络正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

4.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的培养

横纵思维包括“横向搜索”和“纵向搜索”两方面。横向搜索用于解决“横向复杂性”,纵向搜索用于解决“纵向复杂性”。辩证思维从哲学上为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提供指导策略,横纵思维则从心理学角度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具体的操作策略。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员之间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认识问题。网络环境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力量的沟通协作提供了平台,通过对问题多方面的探究,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进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

5.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它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甚至相反,其思维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它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面思考,得出大量不同或相同结论的思维。发散思维在数学分析学习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数学分析学习中若没有发散思维,则容易造成学生对书本对教师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的认识停留在书本上,不敢提出半点怀疑,而没有疑问,是学不好数学分析的。网络上有大量的丰富的数学分析教学资源,这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不少同学在网上与网友讨论学习问题,有的利用网络搜索,从网上下载了各类教学课件,这些课件均为各数学分析教学利用,各具特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由于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态度和社会使命感,它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类型,强调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交流协作,因此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把它的教学程序划分为五步,即问题产生、立题、展开研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步骤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必要时问题可以由教师先给出,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后确定:每一个步骤都会产生形成性评价信息;每一个步骤的完成时间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课时安排适当调整;在讨论分析中,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或需要更充分的信息支持,因此学习可能要转到新的分析研究中。

1.选题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关键

选题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题目不仅要是“可能”、“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帮助,亦即通过数学分析教学研究性学习,实现课程目标,并将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数学分析教学学习,切不可将“研究性学习”简单理解为在教室里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几道“应用题”。

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取,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大课题”和“专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数学分析的研究性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大课题每学期安排1~2个为宜,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在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交汇点产生,如煮粥中的积分。而专题是指在数学分析教学中,每一单元或每一阶段都确定一个研究题目,如产品利润中的极限问题、单位时间内血流量问题、转售机飞机俯冲时机翼影响的速度问题、飞机降落曲线问题等。为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将课题的研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让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数学分析课程所获得的间接经验交互作用,相辅相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积极性,有利于研究性学习与数学学科的应用功能的发挥。

2.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点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学生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教学管理上,要做到外松内紧,督促、指导每位同学填写好每一次活动情况记录、活动体会等,每项工作落实到位,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理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采用有效的评价策略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研究性学习评价策略方面,除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合作的作用外,还应该将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整合进数学分析的课堂教学之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研究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由此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学生是否将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获取知识的技能方法运用于数学分析学习,在数学分析学习中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做出假设和解决问题,也就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数学学科的学习进行整合。

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既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又能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发展。学生经过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科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3篇

研究性学习突出了教师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一物理中,摩擦力知识是重、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摩擦力知识,可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研究课题,自主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反思和理解知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性学习在摩擦力教学中的引入

摩擦力知识,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摩擦力现象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十分常见。所以,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摩擦力知识,需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产生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在教学实际中,我利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分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二、研究性学习突破摩擦力教学难点的方法分析

对于摩擦力学习,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化理论性内容为实践性研究。(1)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摩擦力产生的第三个条件,即“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对此,通过生活中的实践体验才能理解得更深,而研究性学习恰好能将学生的实践体验纳入课题研究中来,由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总结,从而更容易理解此难点。(2)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让学生研究“摩擦力的利和弊”时,学生可以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研究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摩擦力的好处,并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用F=μFN来计算摩擦力,并理解动摩擦因数μ只与接触面材料的粗糙程度有关。可以通过对刹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还可以通过网络借鉴别人更严谨的研究和分析,深刻理解摩擦力的计算。

三、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摩擦力教学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方式,有较严谨的实施过程,针对摩擦力教学的步骤如下。(1)课题准备阶段。教师首先根据摩擦力教学的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课题为“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内容的重、难点确定四个子课题,分别为:1)“摩擦力理论分析”,主要分析摩擦力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历程;2)“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主要分析摩擦力的利弊,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汽车刹车问题分析”,通过实验研究,理解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4)“高中常见摩擦力的题型分析”,包括收集题目,分析问题,将知识类别化,形成系统。(2)成立研究小组,确定课题。根据学生的情况,按照每小组6人~8人的规模,成立8个小组。小组成员要考虑其学习成绩、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及文笔等因素,尽可能让小组整体能力全面。四个子课题,分别由各小组根据成员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子课题。最后,老师协调每两个小组各自独立研究一个课题。这样,既兼顾了学生兴趣,又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和最后评价的可比性。(3)撰写开题报告,组织开题论证会。各组按照自己的课题收集材料,并进行分析,撰写开题报告。教师组织各班优秀学生,协调物理教师成立开题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4名学生、2名教师组成。制定评审要求,组织开题论证,对学生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指导,并反馈给小组进行修改。(4)小组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实施中,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其中第一、二、四个课题理论性较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5)成果展示交流及评价。各小组将自己的成果进行整理,做成展示课件,并在评价会上进行展示。同时,评价小组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评价标准,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四、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课题,所以研究得非常认真,研究成果也很显著。(1)研究“摩擦力理论分析”课题的两个小组,分别获取了摩擦力理论的发展历程,都找到了摩擦力产生的学说――凹凸啮合说和粘附说,并介绍了摩擦力的电磁相互作用。其中一个小组还分析了固体摩擦、液体摩擦、混合摩擦等情况。(2)研究“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课题的两个小组,通过上网等途径查阅资料,总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利与弊,并对生活中涉及摩擦力安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3)研究“汽车刹车问题分析”课题的两个小组,相互协作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了车重与刹车距离的定量关系,还利用网络收集了相关资料,总结了刹车距离的影响因素,对司机提出了建议。(4)研究“高中常见摩擦力的题型分析”的两个小组,通过上网查阅材料和请教老师等方法,收集了众多题目,并将题目归类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平面上的摩擦力、斜面上的摩擦力等。除此,还对摩擦力知识进行了总结,形成了知识系统。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4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题;摩擦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66-01

研究性学习突出了教师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一物理中,摩擦力知识是重、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摩擦力知识,可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研究课题,自主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反思和理解知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性学习在摩擦力教学中的引入

摩擦力知识,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摩擦力现象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十分常见。所以,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摩擦力知识,需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产生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在教学实际中,我利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分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二、研究性学习突破摩擦力教学难点的方法分析

对于摩擦力学习,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化理论性内容为实践性研究。(1)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摩擦力产生的第三个条件,即“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对此,通过生活中的实践体验才能理解得更深,而研究性学习恰好能将学生的实践体验纳入课题研究中来,由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总结,从而更容易理解此难点。(2)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让学生研究“摩擦力的利和弊”时,学生可以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研究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摩擦力的好处,并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用F=μFN来计算摩擦力,并理解动摩擦因数μ只与接触面材料的粗糙程度有关。可以通过对刹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还可以通过网络借鉴别人更严谨的研究和分析,深刻理解摩擦力的计算。

三、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摩擦力教学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方式,有较严谨的实施过程,针对摩擦力教学的步骤如下。(1)课题准备阶段。教师首先根据摩擦力教学的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课题为“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内容的重、难点确定四个子课题,分别为:1)“摩擦力理论分析”,主要分析摩擦力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历程;2)“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主要分析摩擦力的利弊,理解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汽车刹车问题分析”,通过实验研究,理解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4)“高中常见摩擦力的题型分析”,包括收集题目,分析问题,将知识类别化,形成系统。(2)成立研究小组,确定课题。根据学生的情况,按照每小组6人~8人的规模,成立8个小组。小组成员要考虑其学习成绩、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及文笔等因素,尽可能让小组整体能力全面。四个子课题,分别由各小组根据成员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子课题。最后,老师协调每两个小组各自独立研究一个课题。这样,既兼顾了学生兴趣,又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和最后评价的可比性。(3)撰写开题报告,组织开题论证会。各组按照自己的课题收集材料,并进行分析,撰写开题报告。教师组织各班优秀学生,协调物理教师成立开题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4名学生、2名教师组成。制定评审要求,组织开题论证,对学生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指导,并反馈给小组进行修改。(4)小组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实施中,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其中第一、二、四个课题理论性较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5)成果展示交流及评价。各小组将自己的成果进行整理,做成展示课件,并在评价会上进行展示。同时,评价小组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评价标准,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四、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课题,所以研究得非常认真,研究成果也很显著。(1)研究“摩擦力理论分析”课题的两个小组,分别获取了摩擦力理论的发展历程,都找到了摩擦力产生的学说――凹凸啮合说和粘附说,并介绍了摩擦力的电磁相互作用。其中一个小组还分析了固体摩擦、液体摩擦、混合摩擦等情况。(2)研究“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课题的两个小组,通过上网等途径查阅资料,总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利与弊,并对生活中涉及摩擦力安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3)研究“汽车刹车问题分析”课题的两个小组,相互协作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了车重与刹车距离的定量关系,还利用网络收集了相关资料,总结了刹车距离的影响因素,对司机提出了建议。(4)研究“高中常见摩擦力的题型分析”的两个小组,通过上网查阅材料和请教老师等方法,收集了众多题目,并将题目归类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平面上的摩擦力、斜面上的摩擦力等。除此,还对摩擦力知识进行了总结,形成了知识系统。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在摩擦力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完全可以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到物理教学中,从而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达成教学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5篇

关键词: 国内英语教学 需求分析 研究综述

需求(needs)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反映,属人体的一种缺失状态,表现为个体的主观状态和个性倾向性(冯惠敏、黄明东、杨旭生,1994)。需求分析是一种高度立足于本土情境、讲究实用的活动(Schutz & Derwing,198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需求分析进外语教育领域以来,它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一、国外需求分析简介

需求分析是决定特定学生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工具、技术和程序。Munby(1978;1978)提出情景交流需求,满足了语言用于交流的功能。Hutchinson和Water(1987)提供了需求分析的详细方法:主要涉及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包括必要条件、缺失条件和所需条件。学习需求包括学习者学习中的需求,包括分析语言的框架,即学习语言的原因和目的,成为了二语习得中记载的最多的模式。Dudley-Evans(1998)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除了包含学习者的需求外,还把教师和管理者对需求的理解也融入进去。他认为需求分析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客观需求指目标情景导向需求和导向需求,主观需求为过程导向需求和学习导向需求。这使得需求分析的内容扩大。Dudley的模型成为涉及角度最全的分析模型,使得课程需求分析不再随意化。Nunan(1999)把需求分析分为初始需求分析、动态需求、内容分析和过程分析。

其中动态分析是由课程开始后,由教师用非正式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生情况,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满足学生需要。Nunan使需求分析更加细化。

至此,国外对于需求分析的理解和建模达到日趋完善的地步(陈冰冰,2009)。从国外需求分析的建立到完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需求分析需要定义需求分析的主体、内容、客观目标、主观目标、实际情况,还有实际效果与目标间的差距,还要定义动态的需求差距和静态的需求差距。

二、国内需求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展开了对需求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需求分析展开了理论研究。余卫华(2002)指出需求分析的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倪传斌(2007)从理论核心性、层次性、可分性可测性、变化性和多维性对外语需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需求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理论和教学的核心,它能为教育提供教学大纲。英语需求分析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层次上:位于底层的是普通心理学需求,位于中层的是个人和情感需求,位于高层的是情感中介和认知中介需求,而目前国际上的需求分析多与中高需求有关。需求分析可根据不同视角进行分类。需求分析还可以用问卷、访谈、日记、观察来测量。它还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等特点。这样的定性分析,从理论上界定需求分析的研究范围、方法、内容和角度,为需求分析在我国的理论研究的应用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根据倪传斌对于需求分析的内容和角度的界定,我国学者近二十年来做了大量的需求分析上的研究。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包括外部的研究如研究态度、动机(秦晓晴、文秋芳,2002;高一虹,et al.,2003)、差异性(汪顺玉、张勇,2001)、性别(施珊珊、倪传斌,2009)等,还要有内部的研究有策略、衔接(倪传斌,et al.,1997)、教学大纲,中国学习者的需求、外国学习者的需求(倪传斌,2007)、少数民族的需求(曹幼南、向晓红,2006;黄静,2008)的分析等。

从研究方来看,需求研究的分析方法多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数据收集用问卷的方法为主要收集办法。分析数据的方法多为统计学中各种办法。有不少学者用了相当多的办法说明各数据间的联系。文秋芳(2001)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三次跟踪调查了南京大学1996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动机、观念和策略)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动机、观念和策略)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秦晓晴用日记法对学生学习环境、课堂教学、语言能力和个人努力等方面进行分高低组后、归因(秦晓晴,2002);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LISREL)分析方法,获得了动机因果关系的最终模型(秦晓晴、文秋芳,2002)。倪传斌以学习需求为“突破口”,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误学习开展了的探索性的需求分析实证研究。汪顺玉发现研究需求分析的方法统计方法多为频率、百分数、平均数等。这些数据分析方法仅只能用单变量数据描述,并且数据拘泥于就事论事的描述,不能挖掘数据间的联系。所以对应分析法(汪顺玉,2004)正在用在需求分析中,可以较好地说明问题,他们为我们了解学生需求,提高产学效应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难看出,学者们做了需求分析方面的定量研究。他们用日记、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英语基础和他们对英语教师、学习策略、学习环境、教材、学习方式和方法等进行调查,采取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法如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LISREL)等数据分析方式,得出与需求分析有关的结论。

研究的结论常涉及动机、策略、态度、课堂外学习时间等多层次相关因素。动机、观念、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动机影响观念和策略,观念也影响策略(文秋芳,2001)。外语学习动机的高低并非取决于孤立的动机变量,而是取决于整个动机变量系统(秦晓晴、文秋芳,2002)。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学习环境、课堂教学、语言天赋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归因上存在着定性差异;高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低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则存在差异;归因和归因理解上对外语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秦晓晴,2002)。

从研究对象来看,需求分析的对象多为本科生或研究生。如果用中国知网检索,会发现英语学习需求研究通常在本科院校中进行。也有把英语放在专业人员背景下进行的需求分析,但出现的频率很低。近五年来,有学者从动机的角度出发用归因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式,研究英语专业的高职生的学习状况(龙绍,2005;龙绍,2010a;龙绍,2010b),但是由于样本仅限于英语专业的高职生,而没有涉及非英语专业的高职生,样本的数量非常有限。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效果、语言天赋和个人努力研究分析等项目的研究还需要用大量的样本来进行统计分析后,实证研究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分析。不仅如此,如果本科院校研究中提到的低分组归因时显出多样性,那么非英语专业的高职生中英语学习需求会不会也显示相当复杂,也是未来需求分析的发展方向。所以,描述和研究非英语专业高职生中的英语学习需求也会成为我国二语习得理论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扩充。

三、需求分析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工学结合”的口号的倡导下,高职的英语教学开始了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模块、考核为模块的行业英语教学研究。行业英语是面向高职生教授各行业的英语。它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行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从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范畴。既然教学对象是高职生,就必须对高职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需求分析研究,以了解基础不同、兴趣各异的高职生;以此需求分析为基础,建设出满足学生兴趣的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1]冯惠敏,黄明东,杨旭生.大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统计与层次分析[J].电力高等教育,1994.2.

[2]Schutz,N.&Derwing,B.The problem of needs assess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J].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1981:29-44.

[3]John Munby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J].Cambridge,1978.

[5]Hutchinson,T.&Water,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J].1987.

[6]Dudley-Evans.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iplinary approach[J].1998.

[7]Nunan.Second Lan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The Learner Centred Curriculum.Cambridge University,Cambridge:1999:150.

[8]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02:125-130.

[9]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10]倪传斌.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1:68-76.

[11]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1:51-58.

[12]高一虹,程英,赵媛.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2003.01:60-64+80.

[13]汪顺玉,张勇.外语差生归因调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51-53+73.

[14]施珊珊,倪传斌.基于荟萃分析的语言认知性别差异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03:35-43.

[15]倪传斌,刘洪泉,刘治.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情况调查与分析[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01:48-51.

[16]曹幼南,向晓红.彝族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18-121+127.

[17]黄静.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287-289.

[18]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2:105-110+160.

[19]秦晓晴.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J].现代外语,2002.01:72-78+71.

[20]汪顺玉.SPSS对应分析在外语学习需求分析中的运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53-155.

[2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2:105-110+160.

[22]龙绍.英语专业高职生学习动机行为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6:49-53.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6篇

[关键词] 角色典型活动分析; 网络课程; 设计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郭炯(1972―),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研究。E-mail:。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为了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总结十年教师培训丰富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提出“培训、应用、研究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战略。结合这一发展战略,我们研究团队策划并设计了“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能力迁移研究”项目,提出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引领成果进入课堂,实践过程促进反思、推动项目深度应用”为宗旨的实践创新之旅。这一新理念得到英特尔公司的认可,并经过国际专家的论证后获准在中国实施。项目通过自愿申请的方式选定包括吉林、安徽、湖北、宁夏等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32所基础课程项目学校的358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教师参与项目的实施。这里的“应用型课题”以与日常教学和学科内容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共性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是连接培训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情境的桥梁,也是将教师培训、科研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的载体。让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来对待工作,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学理论与现实问题,使工作本身变成一个研究过程。

但在课题实施前期的调研中发现,有56%的教师从未开展过课题研究,70.6%的教师认为“缺乏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这些数据说明中小学一线在职教师缺乏教育研究的经验,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为了使教师胜任“教学研究者”这一角色,在分析其所应有的行为和活动方式以及遵循规范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基于角色典型活动分析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以其参与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活动所需能力结构(知识、技能、态度、思维方式等)为基本单位,在强调以实践为主的角色活动整合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教师通过完成课程中的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各种活动任务(包括智力性和操作性任务),学习教育研究方法,从而具备教学研究者应有的能力。

二、基于角色典型活动分析的

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及应用

基于角色典型活动分析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概括了网络课程开发的主要环节,并描述了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角色典型活动的分析结果是课程知识分析操作的输入。知识分析作为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使得课程目标在生成时就与达到它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联系起来,并形成课程内容体系。教师实践类知识的学习并非按照“知道―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逻辑,而是遵循实践能力形成的实践逻辑,因此在内容组织环节强调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活动与角色活动的整合。课程评估是改进课程方案、检验并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它融于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内容选择、课程内容框架设计、课程内容组织设计各环节过程的正确与否。[1]

图1 基于角色典型活动分析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图

(一)需求分析

网络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分析是指在设计与开发一门网络课程时,为了确定网络课程的目的、功能所做的工作,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人员确定学习者需求的过程。“在知识、技能、意识、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分析,直接作用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内容(案例、重难点等),从而在微观层次影响课程。需求分析直接影响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框架的确定。”[2]

杨开城教授认为课程开发中的社会需求分析就是对角色及其关系的认知。角色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社会特定领域的角色构成以及角色现状及其发展需要。角色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典型或关键活动的特征表格以及代表角色形象的角色属性特征表格。角色分析所确定的有关角色的关键知识、关键能力和关键价值观是知识分析的起点。[3]可以说角色的每一能力结构作为课程基本单位,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组织,既可以确保该角色能力集合的完整,又可以设计出形态丰富的课程。[4]

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促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这一实践知识的生成。因此使用角色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本网络课程的社会需求分析工具,对一线教师在应用型课题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学研究者,及其能力进行分析来完成需求分析。主要从角色所参与的典型活动、行为规范、角色能力、角色思维方式以及角色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和界定角色能力需求,从而得出学习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知识。以角色分析为核心的需求分析获得的是角色以及胜任这些角色所应有的能力,对这些能力进行筛选聚类,从而形成课程目标体系。

1. 角色特征分析

角色特征分析是对教学研究者从角色行为、角色能力、角色行为规范、交流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的过程,从而形成对角色的总体认识。表1是本网络课程在需求分析阶段所形成的教学研究者特征表格。

表1 教学研究者角色特征

2. 典型活动特征分析

典型活动特征分析是对角色所参与的典型活动从目的、内容、流程、使用的资源和操作规范、活动改良方向等方面进行描述的过程。例如,“教学研究者”的典型活动包括:A1发现教学问题;A2研究设计(建立研究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等);A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数据资料的搜集和数据资料的分析);A4研究反思(研究方法的反思、研究过程的反思和研究成果的反思);A5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过程性资料数据的整合、撰写研究报告以及整理和校对)。表2是A2研究设计――选择研究方法的典型活动特征分析表,就研究设计中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流程、与其他典型性特征活动的关系、完成典型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方法和工具,使用的语言文字、典型活动的操作规范及评价标准和改良方向等所进行的分析。

表2 活动A2研究设计――选择研

究方法的典型活动特征分析表

3. 知识分析

“角色分析获得的只是有关角色的离散、局部信息、经验型知识,有些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在前期角色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分析,将获得的知识、能力要求和已有的学科系统作为操作对象进行知识建模,建立各种知识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形成以角色为中心的知识体系。”[5]知识分析一方面能补充前期需求分析阶段获得的信息的遗漏,另一方面确定知识间的联系和顺序以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知识体系。本研究在角色特征分析和典型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特征,从实体性理论、实践规则、策略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态度等五个方面进行知识分析,见表3。在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将形成课程内容框架。

表3 研究设计――选择研究方法知识分析表

4.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是网络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特征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策略。本研究中的学习者是在职一线教师,兼具远程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他们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在进行应用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这一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积累。教师实践知识获得的过程是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断修正和彼此提升的过程,因此为了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网络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应不同于传统的知识获得型或知识应用型课程,而更应体现学习者能力生成的过程。

同时,据课题组前期调查表明,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类专业,学习过教育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也有部分教师曾参与过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这一特征提示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组织时,可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减弱模块之间的连带性,学习者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找相应模块进行专项学习,使网络课程具有辅导手册的功能。

(二)网络课程内容框架的设计

网络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决定了学习者以什么样的结构来获取知识。本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为了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它的功能性、思维具体性、情境性、复杂性、动态性和任务逻辑性等特点决定其学习需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学习目标应该是在记忆、辨别、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应用的层次。因此本研究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将教学研究工作过程中的实际任务抽象成学习任务,它承载着角色知识体系(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规则以及它们的组织结构),隐含着学习内容的丰富知识。学习任务应以角色活动为基础,同时将学习任务辅以相应的情境、联系和评价,从而形成学习活动,这样就完成了学习内容向学习活动(学习任务是其核心)的转化,通过学习活动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规则之间、理论知识之间和实践规则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

例如,以需求分析阶段得出教学研究者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为依据,构建网络课程的内容框架时发现,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两大部分的知识保障,一是“教育研究者”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体系,二是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识。通过角色特征分析形成了教学研究者这一角色的五项典型活动(选题、研究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研究反思和撰写研究报告)和与之相应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的组织则以五项典型活动特征为主线,辅以相应的情境、联系和评价的学习活动为主要载体。课程内容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内容框架图

(三)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

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来组织和连接网络课程的内容,其中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角色特征,活动的完成也是能力形成的过程,活动也是有效促进和激发学习者学习的方式。本研究根据威廉・霍顿(William Horton)的划分,将网络课程的活动分为吸收型活动、做的活动和联结型活动等三种类型。[6]

1. 吸收型活动

吸收型活动通常由信息以及学习者从这些信息提取和领会知识的行为两部分组成。它主要包括陈述、讲故事、阅读和实地考察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向学习者提供知识和信息,是其他两类活动的重要基础。在本网络课程中吸收活动主要设计了表4所示的类型。

吸收型活动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了激励和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在设计吸收型活动时,需要注重信息输出,在知识的学习后安排讨论、反思、作业等环节。例如表4中的文档阅读的活动举例,“行动研究”主题是为了介绍行动研究与一般研究的不同,使学习者了解行动研究的特点,要求学习者阅读资料“行动研究与一般教育研究的比较.pdf”,并在完成阅读任务后,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哪些问题适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解决?”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习者运用阅读材料中的知识思考问题。如果不阅读材料,就很难进行讨论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2. 做的活动

做的活动是通过实践将吸收型活动中获取的信息转换成为知识和技能。做的活动的常见类型有:练习活动、发现活动以及游戏和模仿。做的活动通过付诸行动,使得学习者从被动地读、看转变为积极地探索、选择并创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本网络课程中做的活动的具体类型见表5。

3. 联结型活动

联结型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将学习者的所学与所知联系起来,将已经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促进学习内容的应用。它起到桥梁作用,联结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常见的类型有:沉思活动、研究活动和原创活动。

表5 做的活动的具体类型

在研究中网络课程的联结活动是促使学习者将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联结型活动将知识应用于一线教师的研究实践中,促进课题的进行;另一方面帮助教师解决研究中的困难,从而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中联结型活动设计的特点是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以网络课程的学习推进课题的进展。例如在课程学习中请教师结合其课题组所选择的课题,形成一个课题研究的流程草图,提交到分享区。

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案例先行的活动设计原则,先阅读相关案例,形成感性认识,再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习者展示理论知识,最后请学习者结合自身参与的课题进行思考和设计。如图3简要呈现了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模块――“行动研究法”的活动设计概要。

(四)网络课程的实现

从实用性和可行性方面考虑,课题组依托Moodle课程平台,开发实现了“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从辅助学习者学习以及支持学习活动的完成两方面考虑,本网络课程设计了九个功能模块:(1)课程说明,从整体上阐述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构及资源、学习建议和本网络课程的学习目的;(2)学习目标,某模块或主题的学习目标;(3)学习计划表,用以呈现主题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时间;(4)内容结构图,用思维导图呈现本模块或主题的内容结构,使学习者了解某主题的知识点及相互间的关系;(5)学习提示,用以说明学习方法、学习重点的相关提示;(6)学习活动呈现区,呈现活动描述及资源;(7)讨论区,供学习者以发帖和跟帖的方式发表观点;(8)共享区,用于展示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或小组作品;(9)作业区,提交作业的通道。

三、基于角色典型活动分析的网络

课程开发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1年11月本网络课程对学习者开放,目前已使用近一年的时间,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向“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能力迁移研究”的课题参与教师,从使用情况、使用效果、满意度与评价等三个维度对“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01份,调查数据结合问卷星的统计结果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

(一)网络课程应用效果分析

提交有效问卷的教师来自于包括吉林、安徽、湖北、宁夏等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29所项目学校,调查对象来自于中小学各学科一线教师,其中教授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师比例较大,占总调查对象人数的69.15%。

1. 网络课程的学习较好地推进了课题的进行

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学习者认为通过“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研究能力,为课题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这一点正是本网络课程最主要的设计目的之一。认为学习网络课程对课题研究“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比例高达93.03%。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分别有81.53%和60%的教师认为已比较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及相应方法的应用,尤其对课堂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方法等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2. 对网络课程整体评价良好

教师对网络课程整体评价良好,数据显示选择非常乐意使用和乐意使用本网络课程的教师比例为84.58%;在对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中,有59.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优秀,有38.8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良好,超过九成的调查对象对本网络课程持肯定态度;有将近九成的调查对象对本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和内容设计较为满意,有近80%的教师对本网络课程的活动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媒体呈现方式、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较为满意。

3. 网络课程的设计仍需改进和完善

在网络课程的内容上,除了本网络课程所涉及的常用研究方法外,有52.74%的教师选择了还需要实验研究法,72.46%的教师认为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难度大。在网络课程资源方面对学习者帮助度大小的调查中,显示有91.04%的一线教师认为典型案例对学习帮助最大,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典型案例,而本网络课程中提供的案例还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在网络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上调查显示学习者认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程内容表现方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该项的选择比例为42.29%;其次是课程链接的内容量太大,没有耐心和时间学习,不利于自学,该项的选择比例为34.83%。

对网络课程设计中导航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的调查中,显示最主要的问题是“网络课程的导航不清晰,学习者不能够快速自由地到达课程的任意位置”,选择比例为23.88%。从图4可以看出,网络课程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活动的数量太多,不能全部完成”,所占比例分别为33.83%和37.31%。在对网络课程学习评价设计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习评价方式单一,该项的选择比例为33.83%。在网络课程的学习支持存在的不足之处的调查中显示有27.36%的调查对象认为缺少学习伙伴之间交流的机制。

(二)网络课程的修改与完善建议

以网络课程应用效果的调查结论为依据,笔者就该网络课程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以下建议。

1.需求分析阶段需结合调查研究方法进行准确的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调查中显示学习者认为学习内容中缺少了实验研究法的内容;数据收集与整理方面知识难度大,学起来困难;教师们更喜欢视频的呈现方式,希望有大量的典型案例辅助学习;课程中资源链接的形式单一,内容量大,无法有大量时间完成学习。这说明在课程进行需求分析时我们只是根据经验进行分析,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能够把握,但对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学习风格方面的情况掌握不到位。例如我们在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时考虑到实验研究需要控制和排除很多无关变量,研究过程不易控制,因此在进行内容选择时未将实验研究纳入其中;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希望运用学习实验研究法,很多项目学校都采取了在不同的自然班级中进行准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效果。这一事实提示我们,在进行需求分析时最好使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才能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结合不同类型知识特点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开发学习资源

多样化的媒体呈现方式,可将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用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呈现,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也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本网络课程中的媒体呈现方式多以PDF文档的方式呈现,成年教师虽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更喜欢视频的呈现方式,因此可以考虑结合知识类型和学习者的特征选择资源呈现方式:对于实际操作类的知识,如数据的处理,可用动画或用捕屏软件录制操作过程;概念类的知识,如概念、作用、意义等可以采用专家讲座的视频方式呈现;对于过程原理类的知识大多是图文结合的形式可采用课件的方式归纳其重点。

调查显示学习者认为在本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对其帮助最大的是经典案例,而认为本课程最需要补充的资源也是经典案例。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1)增加典型案例的数量;(2)对案例进一步解剖,添加案例讲解或注释。因此,可在网络课程中增加案例库模块,案例库中将按照网络课程中对教育研究、研究报告、研究方法的分类,分别就相应的类型以超链接的方式呈现大量的典型研究报告案例,供学习者阅读。另外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们认为缺少网络课件和题库,根据这一不足,笔者认为可以在每一主题之前增加一个课件来介绍本主题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在每一主题之后增加练习题和答案,学习者在完成某一主题的学习后可以尝试作答以检测每一主题的学习情况。

3.以活动为中心的内容组织方式需提升学习活动的设计质量

以活动为中心的内容组织方式通过将实践活动转化为学习活动来进行学习内容的组织,因此学习活动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

调查显示最大问题是学习活动单一,笔者认为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改进:灵活设计学习活动的类型;减少文档阅读和提交个人作业的活动;将部分个人活动改成小组活动,增加竞争性和团队荣誉感,希望以此提高活动的完成率和完成质量。例如:对于某一共同知识点或复杂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组间竞赛的活动方式代替原来学习者独立的阅读、操作等活动;对于共享区提交的作业和作品,用自评和互评优缺点的活动代替原有的单纯提交辅导教师评价。

另外,本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活动缺少活动的要素之一――评价。评价不仅能体现出对学习者完成活动的要求,也是后期评价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可以在本网络课程的讨论和作业等活动中添加相应的评价标准,见表6。

表6 学习活动评价标准举例

4. 课程后需跟踪辅导,综合评定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辅导教师密切关注学习情况,及时批复作业,回复提问,积极管理论坛,能使远程学习者感到是被关注的,能够维持学习兴趣。本研究中调查数据显示网络课程缺乏专家组指导以及专家组的辅导教师不能及时回复讨论中的疑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1)积极管理网络课程中的讨论和发帖,由辅导教师发起讨论或参与讨论,及时发现学习者的学习误区,及时纠正讨论方向,并强化正确的认识,激发学习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2)安排辅导教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值班,及时批改网络课程提交的作业,回答学习者提出的疑难问题,跟踪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在网络课程的评价中呈现出的问题是网络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事实确是如此。网络课程的评价最主要是通过后台查看学习者学习进度和登录平台的频率来进行的,如果学习者只登录不学习,只打开资源没有浏览,那么我们的评价就有失公平和准确性。因此,需要综合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发帖质量和数量、作业质量等方面评定学习效果。

四、基于角色典型活动分析的网络

课程开发模式应用的关键点解析

总结与反思本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总结与分析采用基于角色典型特征活动分析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应用的关键点,以期对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一)以扎实的角色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作好需求分析

以需求分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能够确保网络课程的内容与实践工作相联系,保证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适切性。本网络课程在设计之初,以教师角色分析和学习特征分析作为需求分析工具,来确定学习者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和知识,形成符合一线中小学教师需求的角色知识体系,以此作为网络课程的内容选择的依据。本网络课程良好的学习效果证明了其知识体系设计符合学习者的需求,能够满足他们在实践工作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从实践证明了以角色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相结合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如何才能使需求分析更科学可靠呢?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角色分析的数据收集,以此作为角色能力确定的基础;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以掌握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学习风格等。

(二)以具有紧密逻辑关系的角色知识体系为依据构建内容框架,以相对松散的方式展现课程内容

角色知识体系是包含了实体性理论、实践规则、策略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及相互间的组织结构的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的丰富、复杂的知识,以它为依据构建网络课程内容框架,能确保网络课程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在本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调查中显示,影响一线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学习。因此在设计网络课程的内容框架时应考虑各知识点之间要相互联系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又要相对独立,以相对松散的方式展现课程内容,以便各模块或主题能够单独进行学习。这样,学习者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选择性学习相应的内容,而不受到前后知识的制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在零散的时间进行适量学习。

(三)以“十字交叉形”的资源呈现方式表征复杂知识

本网络课程的调查显示,本课程的资源中对学习者帮助最大的是案例资源,学习者最需要的也是案例,可见典型案例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性。典型案例一方面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理解、多方面体会理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学习者应用与实践的范例。因此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对于复杂知识可以采用“十字交叉形”的复杂知识超文本信息结构表征形式。“以主题概念为核心,以相关概念和案例为背景知识,组成概念和案例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叉的信息结构表征,从而为学习者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为将复杂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做好准备。”[7]

(四)以良好的学习活动设计为桥梁建立知识与能力的连接

将角色的实际任务转换成承载着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知识应用能力的生成,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促进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另外,以课程中心采用章、篇、节的方式设计网络课程容易造成学习者的倦怠和疲劳,也很难检验和跟踪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学习活动为桥梁,在完成和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活动任务也可以成为驱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学习活动是网络课程的内容表征,学习活动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质量。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良好的学习活动设计应具备以下特征:(1)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角色特征,促进学习者能力生成与提升;(2)活动类型多样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习的进行;(3)活动描述自然、完整(包括:情境、内容、资源、规则、评价等要素)。

[参考文献]

[1] [4] 郭炯,祝智庭.教育技术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74~79.

[2] 李松.e-Learning 课程资源开发过程规范化研究――面向现代高等远程教育[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0.

[3] 杨开城.社会角色分析与课程开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34~37.

[5] 郭炯,祝智庭.基于角色分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一)――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3):35~39.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7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全过程考核

一、引言

课程的考核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它可以决定学生努力的程度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成绩与各种考评挂钩,也可能会影响到毕业和未来的就业。所以,他们关心每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并由此决定自己如何表现才能取得好成绩。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来培养。这必然要求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因为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性教学就是近年来比较受推崇的一种改革选择,它的推行需要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来配合[1]。而研究性学习能否很好地进行则主要取决于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

研究性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考核方式必然也有别于传统的考试性质的考核方式。既要能够达到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要能够实现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的总体原则

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效果的最高追求,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一定要体现出对能力的考评,也要体现出对学生努力学习的准确评价,既要做到公平,又要让所有的学生理解和接受。

(一)要进行全过程考核

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一定是在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课程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考核也应该体现出这一特点,即要进行课程全过程的考核。由于研究性教学设定的教学知识点有很多,并且每一个教学的知识点的学习又是依赖于案例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进行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课程考核的过程,与每个知识点对应的问题的讨论和分析都是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所以课程考核必然伴随课程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此外,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分析和学习,它又是一个过程,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疏忽,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结果。就此知识点对学生考核时,除了要参考学生能够提交的最终成果,还要了解学生分析和学习的过程,及时指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对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和正确的部分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不但能够给学生以鼓励,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后续的成长和进步。

(二)要兼顾个人与团队考核

研究性教学倡导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学习,无论是案例的分析还是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小组的讨论和学习都优于个人独自的学习,集体的讨论可以为问题的解决寻找到更多的思路,对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因此,小组考核是最常用的考核方式。但是否小组的成绩等同于个人的成绩,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是否相同,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斟酌。凡是涉及到小组讨论的作业,每个同学的分工可能是有差别的,而且每个成员的投入可能也不同,一些同学会有“搭便车”的做法,同一组同学成绩相同可能对某些成员不够公平,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在课程考核时,既要为整体团队进行考评,也要为每个成员进行考评,可以采取成员互评的方式为个人进行评价。当然除了小组的学习之外,也可安排一些个人学习的任务并进行单独考评,这样在课程考核时就能够兼顾到团队的成绩和个人的成绩了。

(三)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只是课程考核的一个目的,课程考核的另一个目的是要通过考核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和有效的学习,这个目的对于研究性教学来说格外重要,因为研究性教学能否顺利推行一个很大层面的决定因素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决定学生如何进行课程学习的一个有力的引导,要实现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引导的工作就必须做好。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的开始就要明确地向学生介绍课程的考核方式和给分的标准,特别像研究性教学中对案例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解决这类非标准化的问题,考评的标准一定要细化。尽管每一个问题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对于同类型的问题还是可以总结出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将这些考评的标准结合具体的问题明确化后,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也具有了努力的动力。

(四)要进行公开考评

与传统的考试考核相比,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无法给出一套试卷和标准答案,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角度和解决的方法,特别是当出现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时,准确地给出优劣判断并不容易。在这种考核别是涉及到学生得分的环节,非公开的考核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和提升的空间。所以,课程的考评应该与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讨论和分析的同时,明确地告知学生考评的结果应该是一种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此时,学生对自己和对其他同学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结合明确的考核标准,他们能够接受教师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成绩评价。而且,公开的考评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优点,这也利于学生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找到明确的方向。

三、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

明确了如上一些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原则之后,就可以讨论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方式了。有研究曾经总结出了几种主要的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2],每一种研究性教学的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课程的考核上也应该考虑和体现出这些特点。

(一)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

案例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对真实情境下的企业行为进行分析和讨论,重点在于通过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这一类研究性教学,考核的重点可以设定为对案例反映问题的概括和解读能力、对企业行为决策的逆向推导能力、对真实情境再现的灵活模仿能力、对案例经验的总结分析能力以及描述和分析案例的逻辑表达能力。比如,营销课上要分析正在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成功的原因,就需要对目前消费者对综艺节目的潜在需求、现有综艺节目的特色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并找出细分市场的空隙,准确描述节目的定位,同时还要考虑到节目的宣传策略等一系列营销知识点。结合这样一个节目来学习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实际上可分析和解释的角度有很多,所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可先由教师列出几个不同的角度,由学生依此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只要能够切合案例,从营销理论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和分析,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较好的课程评价。案例的考核应该采用比较宽松的方式,只要是能够抓住案例折射出的核心内容,就应该获得好的成绩,而如果学生能够针对案例阐述出独特的观点则更应该被鼓励。与其他研究性教学的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实施难度不大,公开的考评和个人或团队的考评都相对容易。

(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考核方式

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相当于完成一个研究项目,由学生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种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钻研精神,对学生投入的精力要求较多。作为依托于研究课题或研究项目的课程学习,无论是采用个人完成的方式还是采用团队完成的方式,都应该重视全过程的考核,特别是在不同的分析研究阶段,学生可能会提出比较深入、独特的见解和问题,此时需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并让学生通过公开汇报的形式将整个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过程展现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但可以让该同学通过项目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其他的同学感受到他人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式,启发个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灵感。在此过程中,应对独特观点进行特殊的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对这类研究的欲望和兴趣。如果是团队完成的方式,那么一定要分别考核团队的汇报和个人的汇报,团队考核可以侧重于研究的分工合理性以及问题研究的完整性和深入性,而个人考核则侧重于个人独特的思考过程以及来自于组员的评价。

(三)问题式学习的考核方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研究性教学最方便采用的教学方式,由于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很容易和一个实际的问题相联接,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且,有了实际的应用背景,对课程预定教授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对于这一类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相对容易,考核的主要指标就是实际设定的问题能否解决。比如,在应用统计学课程上,如果让学生完成一项大学生对手机消费行为的调查活动并提交调查报告的作业,教师只做一些引导工作,由学生分组完成调查和分析工作。这一任务实际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统计调查、描述统计的各种指标的运用这些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甚至也包括推断统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能够进行调查并应用上述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完成了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问题式学习的考核可以采取结果主导式的考核模式,提交的报告详实、完备,再加上讨论和汇报时的流畅与合乎逻辑,那么考核成绩就应该是比较优秀的。而对于调查报告存在问题的,则要从源头上追踪问题出现的环节,在课堂讨论环节向学生讲清楚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可适当给学生补救的机会,鼓励学生努力改进。

四、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而研究性教学的考核同样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否则课程的考核就难以进行,或者说课程的考核根本达不到检验课程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考核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是引导的部分更是总结的部分,所以与课程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格外重要。

(一)教师务必要充分地备课

研究性教学方法本身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或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来熟悉和选择,而且还要做好应对学生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想法的准备。关于课程的考核,对教师的要求就更多了。即使教师在课前就收到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选择的研究问题或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仍然无法避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以及在作业中没有体现出的问题,为此,教师务必要做好充分的考核准备。

研究性教学采用的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教学方式,任何问题、任何案例,只要适合预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特别是现实环境的多变会催生出很多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才是更值得被关注和被研究的。课程的教学难度大,考核的难度更大,特别是考核的标准无法精确地确定和复制,所以,针对每一次的作业和每一次的学习,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考核的标准,并让学生信服。在课程学习和考评时,学生有时会有一些特别的想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否则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班级规模必须调整

研究性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授课班级的规模要适中,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讨论和交流,班级规模过小则难以调动竞争学习的气氛,也不利于启发学生开启更大的思维空间。对于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来说,班级规模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开的全过程的考评必须要基于各位同学或各组同学汇报和交流的结果,而如果班级规模过大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预设给学生补救的机会

对于大学课程来说,考核应该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而对考核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能力培养中的一种手段。那么如果学生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得不够理想,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给学生一次补救的机会。只要是能够结合相关知识点,能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对案例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就应该给学生以较好的评价。所以,在相关知识点考核前后,教师还要准备一套给学生补救机会的方案。如果是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是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由于整个问题比较复杂,基本没有再做一次类似问题的机会,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小的问题作为备选问题,而对于问题式的学习,由于实际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寻找,教师完全可以事先拟好备选题目供需要的同学选择。

为课程考核准备备选题目,这似乎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只要教师注重平时的积累,特别是在备课时对学生讨论和考评前提交的作业适当关注,总会找到适合给学生作为补救机会的作业题目。在对学生二次考评时,考评可以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完成,当然,要适当控制二次考评的成绩,要介于一次考评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之间,这也是一种公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8篇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4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23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如它兼具主体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特征,我们通过在课堂上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探究的学习主动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以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对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详细说明与探讨,旨在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面,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与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在我国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理念,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

从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从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对研究专题进行选择与确定,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学习模式的角度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的学习。

无论从哪个角度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进行界定,它适用于任何教学学科,可以渗透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它包含教和学两方面,给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中,教师以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来进行分析和解决,它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和谐统一,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探索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发展,以及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师不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包办代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以主体者的身份进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个性被充分尊重,从问题的提出到研究内容的确定和实施,以及活动的展示和评价等,都由学生来决定,教师起到的是主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既有对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进行选择的权利,也承担着努力达到学习目标的责任与义务。

2.创新性。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学习创新思维的体现,从学生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都需要学生以创造性思维进行参与,要求?W生脱离固定思维的枷锁,进行大胆想象,任由学习思维恣意飞翔,从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才能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要求。

3.差异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个性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选择学习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学习成果的呈现等方面,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时,身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做到面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态度,不可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认可每一位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实现不同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在思想政治教学法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直以来,高效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这样的弊端:偏重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些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等;“说”和“教”倾向较大,即只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却不注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导致学生对问题的辨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和发展。

然而,大学已不仅仅是一个“教”和“学”的场所,而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而我们所承担的教学职责,也不仅仅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参与政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能够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这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教学的中心不再是教材、而是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动探究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发展和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与创新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大胆想象和实践,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来对知识进行学习,如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能够得以大幅度的发展。而且,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学生通过以主体者身份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焦点问题进行探索求知,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来提出研究的课题,学生需要围绕既定的课题来进行参与、体验、实践活动,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把握。而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则是围绕社会政治、经历、文化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等问题来展开探讨,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体验,可以对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前途与人类的命运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另外,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需要通过利用多种学习渠道和途径,如网络技术、图书馆等等,来对所学要的信息和资料进行获取,这对于学生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有利于转变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观和学生观方面,遵循的都是传统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学习者,教师将课堂上大量时间都放在了对教材系统理论知识分讲解分析上,给学生提供的思考、交流、实践的时间则少之又少,如此,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产生听觉疲劳,在这种状态下显示出对政治知识的厌倦感和抵触感。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素质缺乏挑战性,教师缺乏上进的动力与压力,缺乏教学积极性的调动和教学创造性的发挥。

研究性学习,则在教师的头脑中注入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它坚持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在合适时间运用合理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和点拨,此时,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了极大转变,即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学生学习保姆”的身份牢笼中解脱了出来,为自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从而来完善自我、提升自己。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这就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扩展专业知识面,对于教师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素质的提升,有着较高的促进意义。

三、研究性学习在思想政治教学法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一)探究式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探究,?名思义,即探索与研究。对于学生而言,实施探究性教学法,对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与探究性所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即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教材与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将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树立自主探究意识,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部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从而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例如,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这章内容为例,我们可以摒弃传统一上来就为学生死板讲解灌输本章理论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而是在上课伊始,运用激趣、悬念、情境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如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以下情景问题: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有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着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中隐含着什么样的问题?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后,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结合学生的回答,我们可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总结和提炼,如: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被图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致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的追求目标。由此,我们可引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而后,继续给学生出示这样一道思考题:今天是一个理想失落的时代,人们普遍看中现实与实惠,躲避崇高与理念,曾经一度热衷的理想追求,已经迷失在现实的物质利益与享乐之中。许多大学生也没能逃脱理想迷失的时代悲剧。所以,请思考:理想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大学生需不需要理想?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让学生以本校部分学生为样本进行调研,了解大学生的理想心理和理想情况,通过调研资料来分析大学生对于理想价值的认知。如此,我们就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通过学生的亲自调研,能够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理想信念的含义及特征,深入明确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践式教学法――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增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理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增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有利途径。而研究性学习,极力提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要求学生从学习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政治学习的能力。

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关于“增强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精神”的学习,我们可组织学生以参观考察的方式进行学习,如到法院旁听开庭,对法的运用和适用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对法律诉讼的程度和诉讼法理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程序进行深入了解。

又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与评述,如我看国家医疗改革、我看巴西奥运会、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等等,这既是对学生所学政治理论知识的检验,也能体现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和锻炼成长。

(三)开放性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开放性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具备思想的解放、教学信息具备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具备多样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传统封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导性不能得以有效发挥。而开放式教学法,正好是相对于传统封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言的,它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拓宽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它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有效体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将开放性教学方法以合理的方式运用其中,给传统沉闷压抑的思想政治课堂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也能提高政治学习效果,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第9篇

文献回顾与研究表明,国内对于反思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教师为研究主题的反思性教学,以学习者为研究主体的实证研究尤为稀少。鉴于此,本文将某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科学的反思性问卷为工具,调查本校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的能力及其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以便为日后的研究铺垫基础。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概况

对反思的研究最早从哲学范畴开始。洛克、斯宾诺沙是较早研究反思的专家。将反思研究上升为理论精华的是美国学者杜威。1983年,美国学者“反思性实践者”的第一人舍恩展开了将反思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者”的观念。这些研究为反思性学习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对反思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有:英国的德比大学的朗滋和比利,英国的斯特拉斯克莱登大学的安格斯、利波尔曼、哈波,英国的布里顿大学等都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研究。1998年,布劳克邦克和迈克吉尔出版了Facilitating Refle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一书,该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运用反思性学习的技能来提升效能。1999年,美国汉普舍大学的苏格曼等人出版的 Reflective learning: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从理论上及实践操作方面对反思性学习进行了实际应用型的研究。

无论是研究实验还是研究专著,都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形成的方式和手段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证明了反思对学习的积极作用。

2.国内研究概况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对于“反思”的研究起步较晚。熊川武教授是国内反思理论介绍的第一人,他的《反思性教学》为国内反思性教学、反思性学习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国内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始高涨。

郑菊萍、田圣会、李海云、陈佑清针对反思性学习的目的、涵义、功能及基本特征、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论证。赵玉香在《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中,对反思性学习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升华,着重介绍了反思性学习的本质、反思性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反思性学习教学模式、反思性学习个案等多个方面。

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有:在王靖通过建立较系统的反思性英语学习方式的操作平台,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这是国内第一个将反思性学习应用于英语学习的研究。王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组织实施和实验研究反思性英语学习方式,分析归纳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英语学习的实践。喻晖通过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实验,用定量和定性分析证实,学生的深层反思行为能够有所提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某校484名学生(约占年级学生总数量的10%)。主要探究英语学习者反思性学习能力与其学习成绩是否存在相关性。借用Kember et al的反思性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是Kember根据Mezirow关于反思性学习的理论设计修改而成。根据Mezirow的理论,学习行为可以分为反思和非反思。而非反思又可分为习惯、思考和反省。反思可分为低层反思的内容反思和过程反思、以及深层反思的批判性反思。基于这一理论,Kember et al 于1999年设计了测量学习者反思性能力的可操作性问卷。此问卷将Mezirow的思考狭义为理解,而且排除了反省,同时,将内容反思和过程反思统一概括为反思。因此,Kember的问卷由四个子维度构成:习惯、理解、反思和批判性反思行为。其中,习惯和理解属于非反思,反思和批判性反思行为属于反思。每个维度由四个变量构成,共16个变量。经过应用与修改,Kember et al的反思性问卷最后形成。在本次研究中,该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a的测量值为0.720,说明问卷可以用来调查该校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在收集到的484份问卷中,有470份有效问卷,其余14份因为信息及回答不完整予以废除。问卷采用5级量表制,用以表示学习者反思性能力的不同程度,分别为:A完全同意、B同意、C不知道、D不同意、E完全不同意。所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用以说明该校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及其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

三、结果与讨论

1.反思性学习能力调查

Kember et al的问卷采用5级量表制,用以表示学习者反思性能力的不同程度,为了分析方便,学生的回答用分值来表示,分别为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表1为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学生对于习惯、理解、反思、批判性反思行为的使用均值分别为3.9532,3.7856,2.0963,2.1548。这一结果可以说明以下问题:

表1 反思性能力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使用均值均超过了2,这说明尽管学生对于反思性学习及反思性学习策略的知识及应用知之甚少,但在学习过程中都无意识地使用了这些策略。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习惯和理解的使用均值分别为3.9532和3.7856,高于反思和批判性反思的使用均值是2.0963和2.1548.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习惯和理解的依赖高于反思和批判性反思行为。

究其原因,在此次调查研究之前,学生对反思性学习及反思性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应用鲜有耳闻,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这些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学生的学习中融入的理性思维较少,过多地依赖于自我的学习习惯以及建立在个人知识方面的理解。而对于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进而对于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管理以及进一步完善的反思和批判性反思行为的应用却相对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理性思考,即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较弱。

2.反思性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为了体现反思性学习能力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在问卷调查时,也同时调查了学生上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运用SPSS中的相关性分析,反思性学习能力和学生成绩的相关性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反思性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值为0.05(双尾)**参考值为0.01(双尾)

从表中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在习惯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中,学生的习惯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系数为r=-0.049,p=0.708>0.05(相关性系数的标准值为0.05)。此数据证实学生的习惯和学习成绩为负相关,即学生的习惯越强,学习成绩越低。

(2)在理解、反思、批判性反思行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中,p值分别为0.019,0.045,0.003,均小于0.05,说明这三种学习策略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性,即学生对这三种策略的使用频率越高,学习成绩越高。

虽然在Mezirow的理论中,习惯和理解均属于反思,但是,习惯完全为无意识地建立在以往习惯基础上的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于学生的正确判断会产生干扰和抑制作用,因此,会影响学生的学生成绩。而理解属于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知识对学习行为作出的判断,虽然所含反思性成分较少,但这种有意识行为和反思、批判性反思行为一样,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论

1.反思性学习策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运用

根据分析结果,学生对于反思性学习策略四个维度的使用均值分别为3.9532,3.7856,2.0963,2.1548.均超过了2,这说明虽然学生对于反思性学习策略的概念和内容比较模糊,但是却在学习中无意识地使用了这些策略。

2.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较弱

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学生使用习惯和理解的频率高于反思和批判性反思行为,这一事实证实,学生对于反思性学习策略的使用较少,因而学生的反思性能力也较为低下。

3.反思性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性

在反思的四个维度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中,习惯与学习成绩成负相关,即越依赖于习惯,学习成绩越差。理解、反思和批判性反思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三项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虽然理解属于非反思,但因为此行为并非无意识,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对于新的学习行为的理解及判断,虽然其中反思成分较少,但也对学生成绩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建议

该研究结果对于今后的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调查中看出,学生缺乏反思性学习策略及其应用等知识的输入,虽然在学习活动中也应用了反思性学习策略,但因自身知识及应用能力不够成熟,因而学生的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性,即反思性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反思性学习模式,通过策略的掌握提高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促进英语学习成绩的改善。

1.构建反思性学习模式

反思是对学习过程的再认识,在反思性学习中,教师应该首先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进而通过自我监控完成学习过程,随之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再认识,从而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自我调节,制定新的学习计划,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简而言之,反思性学习模式就是: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行为反思学习过程解决学习问题制定新的学习计划。这一环节不断地重复、完善,从而形成一种循环上升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地重复和完善中,学习者的反思能力得到了提高。

2.利用反思日记,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除了帮助学习者构建反思性学习模式外,教师还应该督促学生利用撰写反思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及反思过程,有助于学习者充分学习和掌握反思策略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提高反思能力。

参考资料

[1] 陈佑清.反思学习:涵义、功能与过程.教育学术月刊,2010(5).

[2] 李海云.培养反思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3] 田圣会.试析反思性学习的操作性定义.教育与职业,2008(3).

[4] 田圣会.试析反思性学习的目的、功能、特征与理论基础.教育与职业,2008(20).

[5]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喻晖.培养大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外语研究,2007(6).

[7] 王朋.大学生反思性学习指导体系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