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老人护工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6 16:19:21

老人护工护理

老人护工护理第1篇

护理组长是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人员和角色,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落实病人的各项治疗和护理为核心的负责和实施者。由于老年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视觉、嗅觉、味觉、关节位置觉、疼痛觉及冷热觉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并随着高龄的出现,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等都有所下降,定向力发生障碍,有些还伴有人格丧失和异常行为等,老年性痴呆也可以是进行发生的。这些将构成老年人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并增加了老年护理工作的难度[1]。为此,护理组长的工作能力、耐心、责任心都直接关系到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成立老年科已有多年,现将我们的工作介绍如下。

1 担任护理组长的条件

为了保证老年病人各项治疗、护理的落实,促进身心健康及提升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组长必须是德才兼备,具有工作能力强,操作技术精湛,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素质好,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同情心,热爱学习、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或副主任护师。

2 护理组长的工作

2.1 协助、管理、填充

护理组长是护士长的助手,护士长分配的工作由护理组长具体落实,护士长不在期间,科内的工作由护理组长全面负责,做到管理层次化,工作程序化。凡工作繁忙时,护理组长就根据需要,协助完成相应的工作,即哪里忙,就冲向哪里。遇上科内有休假、外出学习者等差人时,护理组长义不容辞的顶上相应的班,使各个班的护理人员得到保证,以保证护理工作忙而不乱。

2.2 疑难问题的解决

由于老年病人的疾病复杂,多数是身患多种疾病,住院时间长,输液治疗的时间较久,再加血管脆性大,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故凡是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均由护理组长亲自进行;由于老年病人的特殊性和疾病特点(女病人的尿道口多有变异和男病人多有前列腺增生)致插尿管困难,故凡是插尿管困难者均由护理组长去完成;凡是老年病人不配合和吞咽障碍至插胃管困难者,就交由护理组长去做;遇上老年病人脾气怪异,对治疗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者,护理组长就必须想法说服病人及家属,使病人配合,及时完成每天的治疗和护理。自从2005年我院实行上级护士二线查房以来,护理组长每月利用休息时间查房2次~4次,以解决疑难问题和对下级护士的指导。

2.3 健康教育的实施和督查

病人入院的当天,护理组长第一时间到病房与病人进行宣教和沟通,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的工作、作息制度,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和护理及注意事项,以后根据情况进行个别的宣教,并定期对管床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及效果评价。每月对病人发放1次问卷调查,以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

2.4 基础护理的落实

住院病人做到“三短六洁”,病人入院时护理组长主要负责为病人刮胡须和修剪指、趾甲,住院期间每周一次;对卧床病人酌情洗头,使每一个病人均保持整洁、精神及美好的形象;对重危病人制定翻身计划,并具体实施;凡被褥、床单被大小便污染及浸湿,给予及时更换,使病人清洁、舒适和皮肤完整。

2.5 医疗文书质量控制

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来院就医的病人及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大大小小的医疗纠纷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多;而纠纷的处理是根据我国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举证责任倒置”[2]。护理文书是有力的法律依据,按照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实用,医学术语应用确切[3]。护理组长负责对年轻护士的医疗文书书写培训,并对每班书写的护理文书质量进行检查,对不合格者要求立即重写;检查各种护理、治疗单执行及签字情况及每个班的当班工作完成情况;并把好出科病历的质量关。

2.6 矛盾的化解

护理组长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机会多,相处的时间长,充分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病人有问题总爱找护理组长解决,有意见也自然要找护理组长诉说,护理组长除给予解释外,还进行双方的协调、沟通,把病人及家属对医生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医生;把病人及家属对医生或护士的不满及误会全部消除,化解医患、护患矛盾,和睦医、护、患关系。

2.7 预见性护理

虽然疾病的治疗、护理很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和意外。为此,护理组长应做好老年病人的预见性护理,做到:各班严格交接,对不能自行翻身的,进行定时翻身和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疮的发生;对卧床病人及有便秘者教会病人及家属每日行腹部环形按摩2次,每次不少于10 min,以保持大便的通畅,并强调病人尽量在床上排便,千万不要用力大便,避免排便而发生心脏猝死;饮食少量多餐,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和使血压增高;病人行走或上厕所,除有防滑设施外,还必须给予搀扶,防跌伤;使用热水袋的水温不能超过50 ℃,避免烫伤;宣教于静脉输液的病人及家属,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千万不能在护士走后自行调快,否则将导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并经常巡视,及时制止;为老年病人制订出院后的服药表格,并嘱其每次服药后在相应的时间栏内打勾,防漏服、多服或错服药,以确保病人用药的准确、安全。

2.8 带教、培训和创新

护理组长负责来科实习的大中专护生的讲课和带教;负责制定科内新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实施;负责组织科内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新型实用专利的设计和应用、申报及护理科研课题的拟定和实施。

3 老年病人护理质量的提升

护理组长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关系到老年病人疾病的恢复和生命质量,更体现了老年科病人的护理质量。

3.1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保证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时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3.2 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预见性护理,避免了病人压疮、跌伤、烫伤、急性左心衰竭、心脏猝死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用药和安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

3.3 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有效的沟通,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求;基础护理的落实,促进了老年病人的舒适和保持了美好的形象;健康知识的宣教和指导,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自护能力和水平,预防了疾病的发作,控制了疾病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3.4 医疗安全的保证

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使病人的疾病得到了早日康复;各种记录的准确、及时、完整,做到了有证可查、有据可依,减少或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3.5 病人满意度的提高

给予老年病人生活的照顾,完全替代了子女的孝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的沟通和防范,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和舒适,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了不是亲人甚是亲人的亲情和友谊,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曾熙媛.老年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1.

老人护工护理第2篇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越来越多的“421”家庭的诞生,意味着社会老龄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家里的四个老人如果都住院且无生活自理能力,每月就至少需要支付4000~6000元的陪护费,这是任何一个普通家庭都无法承受的。国家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护士还给病人,优化医院服务、减轻患者及家属的住院负担,正是老百姓所期待的,所以能不能把这项工程做好也就成了万众注目的大事。我们医院是老年病的专科医院,这里住院的患者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病情重,而且老年病患者是住院患者的主要人群。

我科共有病房14间,病床52张,护士15名,护理员16人,平均每日住院患者约60人,而其中长期卧床且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约为30人,长期留置尿管患者16人,长期留置胃管患者8人,每日输液人数约50~60人。要为这么多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的同时进行生活护理就成了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院领导指示我们“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成功的力量来自于协作”。借这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契机,我们经过摸索与实践,逐渐练就了一个优秀的护理团队,以较少的护理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完成这项工作任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并让老年患者得到专科护理的同时,获得更为专业的生活护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具体做法

1.1 重视护士责任心的培养,树立团队意识。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让全体护士明白,我们这个团队需要互相协助、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项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这是一个挑战,我们一定能完成。

1.2 分能力使用护士,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因人施用。办公班岗位选择沟通能力强、电脑操作熟练、反应机敏的中年资护士。由年资长且工作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小组长,负责督导组员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1.3 责任到人,分组管理。每间病房有两名责任护士,保证每位患者每日都有责任护士,如责任护士不在则由本组组长负责该患者。

1.4 重新制订各班岗位职责。全天的护理工作内容均能责任到人,使工作忙而不乱。要求护士不仅需完成常规的治疗护理,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指导科室护理员完成病人的生活护理。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更多了,在落实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更细微、更全面,更有预见性,特别是对危重症患者,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更加重要,不仅解决了家属护理的困难,保障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卫生需求,对疾病的观察、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也有很大帮。

1.5 弹性排班,满足病人需求的保证。每天根据科室的病人数量与病情的轻重及时调整护理人员,设有一个机动班,弹性增减班次。每位护士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每天必需完成本班的工作才能下班。全科人员做到通信24小时畅通,随叫随到,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1.6 制订护理工作的流程与制度,规范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内容的培训,使大家都能又快又好的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增加护理班,加强患者的晚间生活护理。

1.7 护理部对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推行表格化速记形式,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工作量,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沟通、交流,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

1.8 每间病房有一名护理员,在责任护士的指导及监督下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并负责保持病房的整洁。由于平均每间病房有2-3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则每位患者只需支付35元的陪护费,减低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1.9 建立合理、长期的考核和晋升制度。通过薪酬管理来调动科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让全科护士明白,利益来自于团队的成功,科室的绩效决定了个人的收入。

老人护工护理第3篇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国家,一对独生子女赡养四位老人已经不在遥远。到了2050年人的平均寿命有望突破80岁,对于现代老年人,给予经济上、生活上的照顾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上的抚慰。近几年我科通过对老年患者服务需求的调查,开展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创造人文环境,努力为患者营造充满人性化氛围,工作中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使患者满意度达到98%以上。下面我从老年护理的语言服务技巧、护理措施、护士素质三个方面介绍我们的工作体会。

1 老年护理服务中的语言技巧

1.1 微笑,一种特殊的交流语言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往往住院次数多,病情迁延长。因此,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十分敏感,对此,作为护理人员,脸上的笑容会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给病房营造欢乐的气氛。在工作中,适当的运用微笑,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心情舒畅,可减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1.2 要有童心童趣

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人应该追求童趣,保持精神年轻,童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此,医务人员也能保持童心童趣,与老年人进行沟通时,无形中拉近了老年人之间的感情。而且使自己活得轻松愉快,浑身充满朝气,生活充满快乐,工作变得更加快乐,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1.3 学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病区老年人比较多,说话,走路,都不太利索。护理人员在通过语言与患者交流时,一定要通俗易懂,而且能唤起老年人内心深处的甜蜜记忆,那是老年人一天的精神食粮。我们病区的每位护士在巡房时,都会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情况,来不同的称谓老人。例如:(1)称呼老人为宝贝时,老人会称呼我们为心肝。(2)满头银发,生命走到尽头的老人,在我们的护理下,我们会称呼漂亮奶奶。(3)老年痴呆患者,我们会鼓励他回想他以前美好的记忆,并鼓励他释放自己的激情,我们也参与其中。通过使用关心、爱护的各种语言,我们科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回头率的老年人特多。

1.4 应用鼓励性的语言

老年人随着年龄疾病的迁延,对于日常的事情都依赖他人,在加上记忆力又差。所以,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例如:你真棒、你真厉害,来缓解老人悲观、绝望的心情。

2 住院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的措施

2.1 在患者入院时我们专门为他们讲解医保知识,办理入院手续,并为他们介绍病区环境,为他服务的工作人员。住院时为了方便老年人做各种检查带来的不方便,我科专门有人陪护去做检查;对于害怕输液的老年患者,我们专门安排穿刺技术高的护士为之做治疗;对于需求不同的老年人,我们根据老人不同的心理问题详细地制订心理护理计划。出院时,我们会把他们的出院带药详细的用法写在药盒上,并发放我科专制名片,告之随时可以打电话咨询,我们全体工作人员乐意为他们服务,使老人真正感受到我们是老年人家中的医院。从开始不满意到真正开心满意到不愿意离开医院,并积极认真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2 具体方法

(1)认真贯彻全程标准化优质服务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我心中,强调每一个都要发自内心的为患者服务,要随时想到如果是我的家人躺在那里,我会怎么做?从而时刻鞭策自己。(2)强化服务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术操作及服务技巧,明确患者的需求并及时给予解决。(3)落实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3 效 果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工作大多是在无领导监督下独立完成护理工作。因此,具有高度责任心,良好的慎读精神是避免差错事故的保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在护理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促进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了护理群体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3.2 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

俗话说3分治疗7分护理,在医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回头率达到了98%。病人有什么事,直接打电话给我们,已经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看待。

3.3 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

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中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让病人记住我们的护士,下次住院还会到病区再找自己,这是我们全体护士的目标和希望。

4 体 会

通过贯彻落实优质护理示范,我们真正感受到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感受到护士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了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老人护工护理第4篇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

由于老年人大多数都有骨质疏松症,行动不便,一但不小心摔倒,极易发生股骨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关节活动性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1]。我院2010年共收治37例老年股骨头骨折的患者,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均获得成功,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肯定。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所收治的37名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为72岁。其中新鲜骨折31例,陈旧性骨折6例,患者大多数为骨质疏松、高血压、寇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

2 术后护理 

2.1 麻醉恢复前的护理 手术后患者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后,立即给予吸氧,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因为老年患者,除原发病外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患,术后应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要禁食水,定时巡视病房,保障输液和导尿管的通畅,并注意患者患肢血液循环情况,有无异常感觉和脂肪栓塞等迹象。

2.2 的护理 回到病房后,患者的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并在两腿之间放置海棉垫,可避免手术部位纽曲、内收、内旋和人工股骨头脱出。

2.3 手术切口的护理 要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和引流是否通畅,如发现渗血过多或引流不通畅要及时排除创腔内的渗血、渗液,以防内源性感染和逆行感染。手术后切口会感到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必要时给予止痛泵静脉点滴。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动作,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行[2]。

2.4 术后皮肤的护理 为了预防术后褥疮的发生,护士要协助患者每2 h翻身一次,同时观察皮肤有无压红等症状;定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在骨隆突处垫软枕;还要给患者使用防止褥疮发生的气垫床;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以提高免疫力,必要时静点白蛋白、氨基酸等。

2.5 导尿管护理 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保持尿管通畅,每4 h1次,并记录尿量,如尿量

2.6 预防并发症发生 术后第2天,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有痰不能排出时可帮助患者拍背排痰,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防止肺内感染的发生。每日做尿道口护理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平时保持会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预防泌尿系感染。要让患者早做床上运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患者卧床期间,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多饮水,多吃蔬菜,每日多次按摩腹部,预防便秘。有便秘倾向时给予口服蜂蜜水,排便困难时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

2.7 术后运动康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可减轻手术部位炎症反应,消肿止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

2.7.1 术后第1天 在适当的帮助下开始在床上做轻微的运动,首先要活动踝关节,做跖屈和背伸的动作,动作要缓慢,时间不要过长,以患者感觉不累为宜,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其次,在护士的指导下做从自然呼吸到深呼吸的练习。还要配合护士安全移动身体,如向健侧翻身等动作。要注意的是翻身时膝部不能超过健肢膝部,防止股骨头脱位。

2.7.2 术后第2天 将床头抬高30°,指导患者进行增强髋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练习。告诉患者做臀部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踝部内收、床上屈膝练习和踝部外展练习和直腿抬高练习。指导患者患肢的外展内收时,外展一般不超过15°,内收不超过身体中线。做床上屈膝练习时,足底不能离开床面。以上练习练习3~4次/d,10遍/次。

2.7.3 术后3~5 d 术后第3天开始漱口、穿衣服,自行进食等[5]。床头可逐渐抬高45°~60°,指导患者继续以上练习,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过猛,并保持患肢脚尖朝上,避免内旋或外旋。另外还要开始练习在床上移动身体,为下地做好准备。

2.7.4 术后第5~10天 进行站立和行走练习。先要独自坐起,然后练习移动到床边,可双腿下垂坐在床边一会。不要过于着急,必须循序渐进。练习下地时,首先自己移到床边,下地时要由护士扶助,先健侧腿着地站稳后,再下患侧腿轻轻试着落地。能下地后,经过多次练习就可以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练习行走。站立和行走时间要由少到多,以患者腿不疼、不劳累为宜。行走时要慢慢练习,不能过于着急,一定要保护好患者防止摔倒。

2.7.5 术后2~3周 可练习拄拐行走。

3 出院指导

为了确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延长人工骨股头的使用寿命,出院时要告知患者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跑步、提重物等。术后3 个月、6个月复查,患肢有不适随时到医院检查。

参考文献

[1] 葛宝丰,卢世壁. 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出版社,2009,4:939.

[2] 高小雁.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217.

[3] 许惠群,李春梅,梁宏燕.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5.

老人护工护理第5篇

①病情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感染情况、关节周围皮肤是否有破损、术前关节功能、药物史、过敏史、既往史、全身健康状况及一般情况等,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态。②心理护理。依据老年患者自身的心理特征,术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情绪,介绍成功的康复病例,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意义与目的,细致、耐心地为患者提高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手术治疗。③一般护理。术前实施相关的辅助检查,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较多,且手术耐受性较差,身体较为虚弱。因此,需在手术治疗前在特殊检查与常规检查的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对其进行全身性的调整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心肺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巡视观察,随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需立即告知医师并进行处理。注意了解患者运动、皮肤感觉、肢端血液循环和患肢肿胀情况。加强基础护理,为手术治疗做好各项准备,对患者进行1周左右的临床观察。在其他原发病临床治疗时和创伤反应期,适当延缓手术治疗时间,以降低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在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有所改善,且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所有提高后,即可实施手术。手术前ld内严格备皮,实施各项术前过敏试验,适量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和镇静剂等。④饮食护理。加强患者术前营养供给和饮食调整,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对于胃纳较差的年老体弱患者,由于其消化能力较差,且饮食量较小,因而,术前宜食富含维生素、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包括豆制品、鱼类、蔬菜及新鲜水果等。⑤术前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在实施骨牵引或皮牵引时,掌握卧床排便方法,将臀部抬起至一定高度使用便盆,以保证稳妥,防止患者出现患肢内收及外旋等动作。对于女性患者,应在其小便时应用特制尿壶,防止髋部过多移动。嘱患者加强关节活动训练及下肢肌肉锻炼,并学会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掌握有关的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①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肢端血供及创面出血情况,注意保持创口引流管通畅和敷料清洁干燥,加强饮食护理,手术6h内完全禁食,6h后可食流食,以避免术后疼痛。②一般并发症的预防。老年患者自身的细胞和脏器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弱,而且自身原发病较多,营养供给状况较差,抗感染能力较差,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手术后需加强并发症护理,降低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前应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并在术后适量应用抗生素,嘱患者早活动、早起坐,帮助患者提高肺活量,主动排痰咳嗽,协助患者拍背翻身,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4h排尿1次,加强膀胱功能锻炼。嘱患者多饮水,避免发生尿路感染。指导患者掌握征的气垫床和麋子垫的使用,以及抬臀训练方法,避免发生褥疮。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应加强血糖监测,适量应用胰岛素,保证血糖值得到有效控制。③术后康复训练。老年患者自身的活动力较差,加之骨折后活动量显著降低,因而会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患者需在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伤侧肢体与健康肢体肌肉功能的恢复,实施足趾的收缩和等长收缩运动,能够避免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的改善。护理人员在为老年患者提供指导时,要做到细心、热心、耐心,并控制好运动量,随着患肢功能的恢复,逐步提供运动量和锻炼次数,以不感疲劳与疼痛为宜。术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制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使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可在原下实施踝关节伸屈和股四头肌自主等长收缩活动。手术4~6周后能够扶双拐行不负重下地行走,手术术后6~8周后负重去拐行走。离床活动开始后,需在专人辅助下行走,有助于功能锻炼的实施,避免跌倒。患者出院后,嘱其3个月内不能侧卧,同时要禁止上厕所使用蹲坑、下蹲和盘腿等动作,防止假体发生脱位与松动。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恐惧和急躁心理,帮助患者真正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

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所有140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发生率,如表1所示。3讨论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需要患者家属、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三方的共同配合,在各个围手术期节段,给予患者系统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实施全过程的心理护理,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且术后尽早实施功能恢复性锻炼,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

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有:①有目的地做好宣教工作。由于绝大多数的青年患者对心绞痛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可采取办板报、发放健教咨询手册、面对面以及小组宣教等诸多教育形式对初发心绞痛的常识进行宣传,并且责任护士应适时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将心绞痛的病因、诱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治疗等对其进行讲解,让其能够对该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对患者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使不良心理得以有效消除,从而能够使治疗的顺利进行得到保证。②注意保护性治疗。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对病情进行讨论,在谈话时语言要尽量谨慎,对不良刺激进行避免或者是减轻,从而使患者的猜疑、恐惧等一些不良心理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预防。③给予相应的预见性处理。在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有恶心、头痛、呕吐等,因此医护人员应将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与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④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娴熟的护理技能为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关键。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计划的正确执行、规范化操作以及合理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工作为使治疗顺利进行以及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得到保证的一项重要措施。

数据处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14d,平均为(11.2±4.3)d,所有患者均未复发,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1d,平均(17.4±4.7)d,有6例患者发生复发而再次入院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6.96%。显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人护工护理第6篇

【摘要】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选择65~86岁的老年患者97例,对其手术的护理配合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7例老年患者的置换手术,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认真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利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关键词】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手术护理

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麻醉技术及护理技术的提高,配套人工髋关节置换器械的日益完善,假体、骨水泥质量的改善,明显提高老年人术后恢复生活的质量。但人工髋关节置换对于老年人是一创伤较大的手术,常有较高及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点虽然较多,但手术的创伤较大,步骤也较复杂,因此术中护理得当、配合默契是顺利手术完成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两年来对97例患者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9月-2009年10月,本院骨科进行老年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97例,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65~86岁,平均72岁,>72岁有53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焦虑、恐惧的心理在老年人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对住院费用、手术效果考虑得比较多,常常表现得比较焦虑、恐惧。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术前1天到病房进行访视,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前准备的目的、手术的意义、方法、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认真、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建议及要求,配合主管医生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不良的心理因素,让其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1]。

2.1.2 术前身体评估 全面了解老年患者身体状况,有无原发疾病,如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肺功能情况等,应待症状控制后再行手术。检查患者术区皮肤及腰背部、臀部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溃、瘢痕等。必要时与护理二线、麻醉医生、手术医生联系并做相应处理[2]。

2.2 术中护理

2.2.1 静脉通道的建立 术前选择上肢静脉,选用18号留置针给病人建立静脉通道,以两个通道为宜,最好避免选用同一根血管,确保术中输血、输液的畅通。术中密切观察通畅情况及上肢皮肤情况、控制输液速度、预防留置针被折弯或滑脱,影响血容量的补充。

2.2.2 体位的摆放 手术一般选用侧卧位,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静脉复合麻醉。手术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共同确认患肢。取髋关节外侧切口,患侧置上方, 便能充分暴露手术野。术前摆放体位时要反复检查,两上肢置于有软垫的托手架上。腋下横垫软枕大小要合适,防臂丛神经过度受压而受损。头部要垫平,头部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呼吸道受阻。前后固定要稳固,防止术中牵拉身体前俯后仰,影响手术定位,两腿之间用软枕垫平,骨隆突处要垫软垫,预防褥疮的发生,从而保持呼吸、循环系统畅通[3]。

2.2.3 无菌技术 本手术一般选择百级层流手术间,手术过程比较复杂,所用的器械种类繁多,术者操作的平面高,极易污染台面。因此,手术护士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有污染(手术衣、器械、无菌单等)立即更换。巡回护士应控制参观人数,监督参观人员、手术护士、手术医生等。

2.2.4 预防意外发生 手术过程中在安装人工全髋关节时,术者要对患肢进行反复多次的牵拉、旋转活动的操作,因此患者的身体也被迫活动。置于健肢上的电极板很容易移位,甚至脱落引起电灼伤。一次性粘贴电极板具有质地柔软、粘性好,抗折裂性强,可防止电极板接触不良、滑落而造成的电灼伤。另外,患者的身体与手术床的金属部件接触也可引起电灼伤,巡回护士要经常巡视病人,注意病人体位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5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中应根据对病人持续动态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出入量的监测情况,确定补充液体的种类、速度及量以及需要补充的血量。补液过多或过快都会产生并发症,如急性肺水肿、左心衰、低血容量休克。因此,合理输液、输血很重要。血液制品选用为库存全血,需输血时要提前备好,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入,若短时间内需大量输血,先将冷存血置于温水(36℃~37℃)中升温,使血温接近人体的体温。可避免因输入大量的冷血而导致血液温度突然下降,使小动脉、特别是微动脉或毛细血管发生反应性强烈收缩,导致循环障碍。输血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须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两袋血输入之间要输入少量生理盐水,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以防血液变质。使用库血须按每1000ml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g,以补充钙离子对抗枸橼酸钠的毒性,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迅速配合抢救[4]。

2.2.6 手术配合 要密切观察手术进展,手术程序心中明确,各项器械配合到位。在骨水泥使用过程中,搅拌时需动作迅速、稳重,先把骨水泥倒入容器中,再迅速倒入溶剂,迅速搅拌均匀至无气泡,灌注入髓腔。若操作过慢,溶剂挥发损耗,骨水泥在注髓腔前变硬,会影响水泥的质量,导致假体的松动。放骨水泥前应适当加快补液速度,同时注意观察骨水泥毒性反应。如:心血管抑制反应(低血压休克)、胃肠道反应,甚至可能猝死等,所以巡回护士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

2.3 术后护理 术后搬动病人时尽量保持患肢于中立位,稍外展,绝对避免屈髋及内旋,穿丁字鞋或两腿间放一软枕,防止人工髋关节脱位,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5,6]。

3 小结

配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首先要做好术前访视。对老年人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做到准备充分、考虑全面,才能配合准确;术中严密巡视病人,才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意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结合空气层流洁净手术室的使用,杜绝术中感染的机会。我们采取了以上护理措施避免了臂丛神经的损伤、皮肤电灼伤、血容量补充不足等术中并发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总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医护密切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甄丽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1):975-976.

2 唐凤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护理研究,2004,18(15):1327-1329.

3 朱晓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3(10):102-103.

4 孙玮. 骨与关节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37.

老人护工护理第7篇

【关键词】 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迅速发展,股骨颈骨折已经逐渐成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就是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人工髋关节置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能够缩短老年人的卧床时间,减少其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25例,手术118例,其中男50例,女68例,年龄66~90岁,平均年龄77.5岁。本组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出院随访时限为3个月~1 年。效果满意,假置及髋关节功能良好。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术前1 d到病区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对手术的认识,本组绝大多数患者对康复信心不足,加上不适应入院后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对治疗费用等其他方面的顾虑而忧心忡忡。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给予对症护理,讲解手术方法及原理,介绍以往手术患者的情况,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树立康复信心,稳定情绪,配合手术和治疗。

2.2 病情观察 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肿胀程度,皮肤充盈度及静脉回流情况,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引流量的变化,发现异常时立即告知医师及时处理。

2.3 护理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用软枕抬高15°~20°,同时保持患肢外展15°~30°或中立位,搬运时尽量保持此位置,这是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肢可穿“丁”字鞋,防止患者患肢外旋及内收。翻身时应使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患侧向健侧翻身,双腿间垫软枕,预防髋关节意外脱位。

3 预防术后并发症

3.1 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尽早做有效咳嗽,帮助拍背,按时变更,促使痰液排出;控制、减少探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交叉感染。

3.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髋部手术患者因术中牵拉刺激深静脉、老年人血黏度高、术后伤口疼痛不愿活动等原因,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增高。护理措施主要有早期肌肉舒缩锻炼、下肢被动活动、按摩局部受压部位等,对高危患者及时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用药。

3.3 泌尿系感染和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因麻醉影响、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容易发生尿潴留。术后保留尿管的时间,以2~3 d为宜,需留置较长时间的,应用庆大霉素液冲洗膀胱2次/d,每2 h开管1次。鼓励患者多喝水,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预防便秘。

3.4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患者皮肤组织退变、术后伤口疼痛、调整困难等,使骶尾部组织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护理措施是:麻醉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按时翻身,骨隆突部用气垫保护,局部红外线宽谱理疗,保持床单干燥、整洁[1]。

4 功能锻炼

有规律的进行康复锻炼对于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保持髋关节的力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应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鼓励对患者的锻炼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1 手术当天要避免过多活动

4.2 术后第2天可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2.1 屈伸踝关节 慢慢将脚向上勾起,然后向下蹬数次,以不感疲劳为限。

4.2.2 进行股四头肌收缩 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 s后放松,如此循环,以不感疲劳为限。

5 出院指导

一般于术后2周拆除切口缝线。因术后恢复期较长,应积极做好出院指导。本院做法为:患者出院时,由管床护士赠送健康教育处方,并给予指导,如:3个月内不侧卧,不盘腿,卧床时只取平卧或半卧位;6个月内避免患肢外旋内收,并逐渐增加肌肉和关节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弃拐后可在家属的陪伴下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尽量减少髋的负重,注意做到“三不”,即:不负重、不盘腿、不坐矮凳。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和正确康复指导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及尽早恢复肢体功能的关键。

老人护工护理第8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47-01

1 临床资料

本组55例中,其中男性占15例,女性40例,年龄65-95岁,平均年龄79岁,经手术后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12个月,均基本达到生活自理和不负重工作。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多为年老体弱,病程较长,对治疗失去信心,同时对人工关节易产生怀疑态度,因此,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对于本病治疗的新进展,加强与患者主动交流,生活上注重关心体贴,尊重病人,减少患者孤独感,消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2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血运及体温情况。如患肢的自觉症状、温度、颜色、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术后体温如超过39℃时采取降温及针对性措施,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性质、颜色、引流量的变化,如发现引流量多,颜色深,24小时引流量大于400ml,注意失血性休克发生,通知医生,引流管应避免扭曲、折叠、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每日更换引流袋,病人卧位引流管应低于身体高度,防止逆行感染,引流量24小时少于50 ml,即可拔管。对于全麻患者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注意观察尿量,必要时要导尿。

2.3 护理:术后应卧硬板床,注意使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不可向内收拢,预防手术脱位,双大腿之间放枕头,保持双下肢分开,还可将患侧脚以丁字鞋固定,用软枕抬高患肢15°-20°。翻身时应使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将髋关节整个托起,不可牵拉拖动患肢,并且患侧向健侧翻身,双腿间垫软枕,预防髋关节意外脱位。

3 功能锻炼

3.1 踝泵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作1疗程。可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由被动向主动过渡[2]。

3.2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用以相反方向外转,每天3-4次,每次10下。

3.3 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着从1数到5,再放松,每天3-4次,每次10下。

3.4 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每天3-4次,每次10下。

3.5 直腿高举动作,收缩大腿肌肉直到下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情况下,从床上提高几公分,维持5到10秒钟,直到疲劳为止。

3.6 股四头肌锻炼,伸直下肢,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每10分钟内做10次,直到疲劳为止。

4 并发症护理

4.1 肺部感染护理:加强呼吸练习,鼓励进行深呼吸、咳嗽,以增加肺活量,保持口腔卫生,加强呼吸道护理,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如痰多且粘稠,难以咳出时用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加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上、下午各1次,定期痰培养,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

4.2 泌尿系感染护理: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保持低位尿液引流,每3-5天更换尿管1次,鼓励多饮水,防尿道感染,留置尿管患者可用0.02%呋喃西林液膀胱冲洗,早晚各1次,每次250ml,每2周更换尿管1次。

4.3 褥疮护理: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在患肢制动,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随时要换潮湿的床单,老年患者因为皮肤干燥,血供差,加之术后卧床时间长的原因,很容易出现褥疮。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床整无渣屑。

4.4 糖尿病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因应激反应、血糖常偏高,因此,伤后2周内每日至少测血糖1次,控制血糖波动于正常范围。

5 康复指导

5.1 首先要进行下床方法指导,术后3-14天(平均7天)无异常情况可扶拐或搀扶下床活动[3]。患者上下床均应于手术侧进行,下床时患肢先下,上床时健肢先上,行走前先协助患者练习床边站立和坐高低凳,坐高低凳时患肢膝部应低于髋部,双腿分开8-15cm,使用助行器行走,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助行器向前。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

5.2 从事日常家务劳动,避免重体力活及剧烈运动,注意做到三不:不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即屈髋

不弯腰拾东西,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自坐位站起不可使用蹲厕、坐厕便桶高度不可过低,生活中最好穿防滑鞋、防止跌倒。如穿裤子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子伸髋屈膝进行。3个月不侧卧,避免完全坐位,卧床时只取平卧半卧位,6个月内避免患肢外旋内收,本病例均顺利完成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75-2777

[2] 高竹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护理概况.白求恩军医学院报,2007,5(1):39-40

老人护工护理第9篇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人工种植牙;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064-02

Targeted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Dental Implantation/HUANG Li-y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30):64-65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argeted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dental implantation.Method:A total of 42 elderly patients who received dental implantation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was administer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Result:According to the 3-month to 1-year postoperative follow-up,all the implants of 42 elderly patients showed good osseointegration,and complications like falling off of implant and gingival inflammation occurred in no patients.Conclusion:Minimally-invasive dental implantation technique and targeted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can effective prevent incision infection and promote incision healing,thus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dental implant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Dental implantation; Perioperative period; Targeted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Fujian Province Hospital,Fuzhou 350001,China

随着口腔技术的发展,人工种植牙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手术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治疗的风险,很多疾病会引起口腔的病变,使疾病更加复杂化,加大了人工种植牙的难度[1]。同时,多数老年患者存在口腔卫生问题,会对整个手术过程产生影响,处理不当,可能诱发感染[2-3]。研究通过探讨老年患者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接受人工种植牙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81~91岁,平均(83.1±2.0)岁。手术统计共植入人工种植牙47颗,其中包括切牙8颗,尖牙10颗,磨牙29颗。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牙颌缺损,并符合人工种植牙手术标准[4-6]。本次研究经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手术前护理方法 (1)术前全身准备:手术前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确定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或精神性疾病等,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疾病,及时进行会诊,积极对症治疗,如控制患者高血压、血糖等。手术前常规检查,监测生命体征,化验血常规、生化、乙肝及凝血六项等,根据病情、检验结果决定能否手术及手术时间。(2)牙颌缺损准备工作:对患者牙颌缺损给予常规CT检查,进行三维重建,评估牙颌缺损部位的骨质状况,具体包括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准确定点定位;教育指导患者正确处理口腔卫生,术前对口腔进行洁治处理。医护人员检查患者的口腔黏膜是否出现红肿,如果患者出现局部炎症,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好转后再给予种植牙手术治疗。(3)心理健康护理工作:老年患者由于对种植手术缺乏了解,手术中疼痛可能会导致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适当采用一定的医患沟通技巧,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重视患者家属的作用,加强与家属的交流及沟通,充分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及合作。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方案,使其了解手术的过程,特别强调次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面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手术后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尽力解决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的疑问,进一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1.2.2 手术中护理方法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对于部分颈、腰椎不适的老年患者使用颈垫或靠背垫,缓解不适感;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氧气吸入;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麻醉前先给予黏膜表面麻醉,缓解注射针刺引起的患者疼痛感;给予患者口腔消毒,并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医师的需求合理调节种植机的转速以及手术器械的传递;术中与患者进行言语交流,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种植体的清洁卫生,防止与有菌物体进行接触;手术期间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局部药物处理,如使用庆大霉素对患者种植窝进行反复冲洗,使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手术完成后将患者调整为坐位,氧气吸入10 min后允许患者缓慢站起并行走。

1.2.3 手术后护理方法 (1)术后一般护理: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心率、血压、体温等;患者出现手术部位疼痛时给予止痛药口服止痛,使用1∶5000的呋喃西林漱口液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同时给予抗菌药物口服3 d,常规抗感染。(2)术后健康指导:手术结束后嘱患者戒烟酒,保持口腔内卫生;每天早晚清洁牙齿,刷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患者使用合适的牙刷及牙膏,且采用合理的刷牙方式,应选择合适的牙刷并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指导患者及家使患者及家属学会保持和健康;曾使用义齿的老年患者,手术后2周之内不能使用,待到伤口愈合后经医生调整后才可使用。

2 结果

接受人工种植牙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手术后随访3个月~1年,检查结果所以患者人工种植牙均形成良好骨结合,且无一例患者出现种植体脱落、牙龈发炎等各种并发症。

3 讨论

在接受人工种植牙手术过程中,许多因素可影响种植牙手术是否顺利且最终成功。研究显示,人工种植牙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是其中的关键因素[7-9]。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口腔卫生不佳,且存在多种系统性疾病,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老年患者非常重要,而且要体现出针对性及个性化护理。

整个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参与。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准确评估、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给予术前心电监护等,采取这些措施能够保障手术成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手术中医护人员及患者互相配合,例如熟悉手术的整个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正确传递人工种植体,防止与任何有菌物体进行接触,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局部用药,比如庆大霉素、双氧水等药物,胰岛素药物使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血压药物控制患者血压等。采用局部用药与全身疾病控制相结合方法,这也是老年患者人工种植术成功的重要关键,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等老年患者。临床一般考虑疼痛可引起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可诱发心脏病,术后可给予患者止痛药物,预防相关并发症等[10-12]。

本次研究显示,接受人工种植牙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手术后随访3个月~1年,检查结果所以患者人工种植牙均形成良好骨结合,且无一例患者出现种植体脱落、牙龈发炎等各种并发症。从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老年患者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注重安全、无痛、省时等,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患者做到“身心并护”,这样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率。

随着腔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的种植牙技术不断更新,医护人员只有不断汲取新的护理知识,继续进行相关护理的教育,提高更新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技能,才能够做到有效安全的治疗及护理[13-15]。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采用微创人工种植牙技术,并给予术前至术后全流程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口腔感染,促进切口尽快愈合,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美茹,李树春,张丹峰,等.人工种植牙的临床护理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54-55.

[2]余琼.人工种植牙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133-134.

[3]陈亮.关于人工种植牙的护理配合研究[J].健康之路,2014,13(2):236.

[4]胡燕.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1093-1094.

[5]肖炜,梁颖韵,黄洁,等.人工种植牙手术4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77-78.

[6]刘海英.人工种植牙植入手术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07-308.

[7]马树泽,徐欢,孙艳,等.人工种植牙手术围术期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12):1909-1910.

[8]赵惊鸿,翟仁义.人工种植牙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555-556.

[9]李萍.探析人工种植牙的手术配合和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6):39.

[10]董敏杰.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进口人工种植牙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35):166-167.

[11]付亚丽,刘芬,白尔娜・吾守尔,等.人工种植牙手术的临床配合与护理要点[J].医学信息,2013,26(19):307.

[12]窦英.人工种植牙手术的临床配合与护理要点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321-322.

[13]李巧.115例人工种植牙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9):181.

[14]陈婉群,董敏杰,郭欣,等.ITI系统人工种植牙的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27-12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