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5 16:19:41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1篇

一、高中化学课堂特点

1.化学课堂要体现时代性,反应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

学校是学生和社会接触的桥梁,学校教学是学生接触时代信息的重要途径,中学化学的教学不能是封闭式的,不可以只停留在对过去知识的总结上,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化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是中学化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富有生命力。

2.转变教学形态,协调师生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时代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个性人才,新课程注重以知识为载体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明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必须在课堂上体现。

3.体现提高综合素养的时代要求

时代在对学科知识提出综合化要求的同时,也对人的能力提出了综合化要求,对“高分低能”的认识更加深刻,化学新课程的编排,努力克服以往注重学科知识,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弊端,每一模块都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参与资料查询,调查分析,交流讨论的机会,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在课堂教学上需要体现这一点。

二、高中化学课堂评价的内容

1.关于教学目标的评价

(1)全面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准确性: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实际,更要适合山区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2.关于教学内容的评价

(1)科学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内容正确,无科学性错误,能够把最新的学术观点溶于课堂教学。

(2)有序性:整合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合理性:知识容量合理,重点、难点定位准确。

(4)实践性:能够把书本知识和生产、生活、社会

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3.关于教学过程的评价

(1)创设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一问题开始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以问题驱动进行探究。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

(3)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对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组织全体学生,通过讨论、实验、观察等活动,进行深度探究。

(4)引导学生学会展示。通过口头展示,板书展示,再现学生思维。可以改变山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勇气的弊端,还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5)通过学生点评与教师点拨相结合,从而实现师生互动,师生目标达成一致。

4.关于教学手段的评价

(1)合理选择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实验装置合理,节约药品,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占用时间适度,不污染环境,并能设计创新实验,改革传统实验,收到良好效果。

(3)注意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学生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

(4)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重点突出,无科学性错误。

5.关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

(1)教态自然、语言简洁流畅,音量语速适当,富于感染力。

(2)板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文字规范,书写工整。

(3)实验器材及其他教具课前准备充分,操作规范,能沉着应对并解决偶发事件。

(4)有效驾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密切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活动节奏,因势利导扭转不利于教学的情景。

6.关于教学效果评价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高。

(2)学生展示字迹工整,思路清晰,答题规范。

(3)学生能够从规范程度,答题思路,解题规律,易错易混点恰当指出展示对象的优缺点。

(4)课堂检测正确率高。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2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评价目标与目的,既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吸收,又要提升他们对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还要有助于完善教学过程、改善课程设计,促使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达到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促进教师能力发展,全面提升"教学相长"的质量的目的。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究竟看什么?如何把握好更加有效的评价标准?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全面提升,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顺畅渗透于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1.切实准确定位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这位主导者能否让学生感到肃然起敬,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自身的感性形象与理性形象,在感性形象上需以可爱、博爱为亲和力量之源,在理性形象上要以博学、多闻为权威力量之基,从而促使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目中雕塑出"感性与理性兼有、权威与民主交融的文化使者"形象,以至于达到因其感性而可爱可亲,因其理性而可敬可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塑造好、定位好自身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知识能量,构建独具自身特色的、卓然不群的教育见识。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进行课文知识学习,就对课文阅读本身来说,只要学生自己稍加浏览,对其中的内容和相关知识就可把握不少了,甚至可以达到"知其八九"目标,而此时如果教师仍然停留在普通的一般层次的思维水平与学生进行交流,那么学生们得到的"信息量"显然会非常少,从而难以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乃至厌倦,最终引发学生对教师所有说教的内容产生反感,成为课堂教学的"肌瘤"与"结巴",而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则无从谈起。

2.切实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广大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主体性,要让学生的个性有所张扬和显露,从而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活化,迸发出更多思想火花和灵感,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因此,作为与学生紧密相联的一线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去,创设更多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一些探究式教学活动,向学生们提出一些有启发性、闪耀灵动思想的问题,并给予较为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和探究,然后积极引导他们发出独具个性的声音,甚至可以让他们"发问的声音"、"讨论的声音"、"研究的声音"、"争辩的声音"、"思想的声音"等等充盈整个课堂,从而生成民主、活泼、灵动、优质、高效的课堂,促进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3.切实积极调节和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不管是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课堂教学关系中的一对核心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与和谐,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到课堂教学能否按照教师预先备课时设定的程序向前推进,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也要求广大教师要放下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威严架势",切实从思想深处和具体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平等,从骨子里流露出对学生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倾洒无私的奉献,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谐、自主的教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具智慧的思想火花,不仅从理性上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要从情感上关注学生的情商发展。例如,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住自身作为课堂教学引导者的倾听角色,聆听学生思考的声音,聆听课堂中方方面面的声音,然后饱含情感地思考和体验学生所言之情境,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于其中,甚至可以采用"煽情"的教学手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继而注意做好"点评"工作,要点到要害之处、点到恰到好处、点到灵动之处,从而对学生起到思维激发与启迪的效果,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与质量,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素养。

4.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性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性,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的作用,往往可以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根据笔者多年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认为,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性作用,重点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提问的艺术性,课堂提问要切中问题的要害,问题的难易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识情况而定,所提问题要有一定水平的思维性,要让学生感受"跳一跳便可以摘到果实",注意引领学生面向"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方向,让问题一出便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思维成长与学习兴趣的培育,才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二是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艺术性,注意引入能让学生"如坐春风"的话语,让他们感到心情舒畅,比如可以引入一些风趣、幽默、独具个性特色的课堂语言,调动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增强教学质量与效果。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影响我国课堂教学的发展.目前大多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处于低效的状态,这主要因为教师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这对于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一、构建标准的原则

在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评价标准具有指导的作用,即评价内容是什么,教师就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抓好评价内容,因此评价标准的构建必须遵循导向性原则,其目标方向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为高中数学课程总目标.

2.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对课堂活动中的客体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学,这样会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变得更加的全面、科学以及合理.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能够有效的改善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进行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加强学生学习成果.

3.有效性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指的是高中数学课堂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和特点,被有关教育教学人员认可.要想实现课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做好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在教学目的,另一方面要课堂教学应负荷课堂教学规律.

4.择重性原则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不仅是教师的教师,还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遵循择重性.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新课导入、新知探究、新知巩固以及课堂总结,所以下面以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教学过程为例,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1.新课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两个方程,即(1)x2-2x-3=0;(2)并向学生提问“如何解出下列方程?”,经过思考之后,学生解出了第一道方程,不会解第二道方程,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进行提问,“对于第二道方程,你是如何思考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考虑简化问题,从第一个问题入手,解决第二个问题.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采用问题设计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激发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新知探究

通过上述问题,引入新知识的讲解,在新知识讲解过程汇总,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了两组方程与函数:(1)方程:x2-2x-3=0与函数:y=x2-2x-3(2)方程:x2-2x+1=0函数y=x2-2x+1=0,要求学生对方程的根进行观察,让学生画出函数图像,同时还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两组方程的根以及函数的零点,解答完毕后,教师再次对学生提出问题,“零点是点吗?与方程的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引导学生,让其注意对图像的观察,了解其特征,进而得出结论“零点不是点,而是实数;方程有实数根,函数有零点”,然后教师再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例题讲解,也就是在导入课程时未解决的问题:f(x)=lnx+2x-6,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高中数学的自信心.

3.新知巩固

通过做题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在做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并与共同分析和讨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而且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以及程序.

4.课堂总结

在总结本节课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以及本节课的表现,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新知探究环节,可以让学生正确的理解新知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巩固知识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在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以及情感总结.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在本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效层次的.

总结

总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可以促进教师不断的完善教学方式,掌握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而促进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所以必须根据构建标准原则,确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更加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23-04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教学信息反馈功能和考核鉴定功能。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凯洛夫教学理论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评价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为重点,主要评价内容为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材掌握是否熟练、教法运用是否灵活、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板书是否工整等。这种评价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教师而忽视学生,使得本来具有丰富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走向僵化。评价一节课效益的高低,除了要看教师教学的情况,也要看学生学习的状况,要看学生是怎么学的,学到了什么,学得好不好。因此,探索全新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及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意义

(一)可以促进教学研究和改革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促使广大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要求和发展方向。

(二)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可能性,有效评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统化,决策更科学化。必要时,其评价结果可作为教师晋升、进修、人员调整、以及学生升学、评优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三)可以促进师生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长处和不足,找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缺点,以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四)可以促使教师明确并达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促进其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又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依据,同时也是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的尺度。评价活动可使教师努力按评价标准要求自己,并努力达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从而为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

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的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展现自身潜质等三方面的价值取向。因此,构建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如下特性。

(一)科学性和时代性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以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价的标准、方法、手段都要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权重分配,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数据处理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使评价结果可信、可靠。要能跟上教育发展的需求,及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指导课堂教学评价工作。

(二)客观性和可行性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客观,不能一味赶潮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评价的标准和各要素要能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和理解,要能得到被评价教师的支持,从而增强教学评价工作的亲和力和权威性,减少工作阻力。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人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在有限的时间内,依据指标要素同步做出评定,评价标准就要便于操作使用,易于评定执行,指标体系中的要素多少,评分办法粗细,必须从实际出发,便于评价人记忆、掌握与使用。

(三)导向性和激励性

要通过广泛宣传和学习,让所有教师能熟悉、了解评价标准,使广大教师努力按照评价标准的要求去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进而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评价标准,不断加强评价实践,潜心课堂教学研究,使融入评价标准中的新课改的教育思想理念逐步内化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使其教学过程和方法不断优化。要能通过考评,促进教师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基本素质,提高评课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全面性和发展性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仅要评价教师教了什么,怎样教的,还要评价学生是怎样学的,学会了什么?思想和行为发生哪些改变。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既能促进部分教师的成长,更要能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既能使每位教师发现其不足,也要能使其寻求到改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五)整体性和学科性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以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为指导和前提,能体现教育教学规律的一般特性,还要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制定出具有学科特点的评价标准。要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要求和发展方向。

(六)稳定性和生成性

评价标准一旦制定出来,在某一时期内便成为评价的尺子,在一段时间内要有相对稳定性,才能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较好地掌握评价标准各要点的精神实质,并付诸实践。同时,作为学科课程重要内容的教学评价应该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之后,有可能需要完善;随着教育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时候,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解读(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解读

此评价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目标的达成,层次清楚,要求具体,可操作性强。

1.评价指标的确定。

此标准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的教”主要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能力及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评定;“学生的学”主要从“参与情况”、“思维状况”、“合作交流”和“目标达成”四个方面考察评定。为便于增强评价的指向性和操作性,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评价维度上各给出了十项具体的评价要点。这样,构成了“两个维度、八个层面、二十项评价要点”的三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指标分值和权重的确定。

此评价量表采用百分制对三级指标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一级指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各占50分,对二十项评价要点(三级指标)按A、B、C、D四项等级分别赋以1、0.8、0.6、0.4的权重,四项等级所给分值为基准分,在量分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上下浮动±0.5分。根据综合得分,把课堂教学水平分为四个等级:A级,100分~90分,属优质的高效课;B级,89分~75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属良好课;C级,74分~60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处于有效教学的起始阶段,属合格课;D级,60分以下,属无效教学的不合格的课。

A级:高效教学(优质课 100分~90分)。教学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指向,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合作讨论等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学设计精心,教学实施的过程艺术化,教学灵活,能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学生精神饱满,情感愉悦,思维积极,注意力集中,对教学活动和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答问、作业效果好,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得到提高。

B级:有效教学(良好课 89分~75分)。教学有目的性,能涵盖大部分学生,有主体意识,关注学生发展。学生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学生参与面大,有充分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对教学活动和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教学目标达成效果好。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关注方面有限。

C级:有效教学的起始阶段(合格课 74分~60分)。教学有目的性,能注意学生主体意识。但教学没有较好地解决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在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效果不理想。

D级:无效教学(不合格课 60分以下)。学生被动学习,主体意识得不到体现。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启发和引导不得法,学生没有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答问、作业效果差。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或者目标落实不到位。

3.使用说明。

(1)评价标准是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明确要求,具体改进措施、规范教学行为的手段,是教学与评价教学必须遵循的常规,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评价教学时,要求评价人遵循科学的原则,对照评价标准,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实事求是、客观认真、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教师和课堂教学效率,以便引导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发挥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定量与记分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表中各项要点指标规定了相应等级分值,评价人可根据听课实际情况,在相应等级分值上打分,各项指标分值相加即得总分。A、B、C、D四项等级所给分值为权重基准分,在具体量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0.5分。评价人根据听课情况,对每个要点指标写出评注语,最后形成综合评价语。综合评价结论要反馈给执教者供其参考。

(3)综合评价包括教学评价建议和评价得分两种形式。教学评价建议可参照二、三级指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各指标之间是一个相互渗透和促进的有机整体,不能用某个单项指标去评价整体教学的好与坏,打分时可将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根据整体情况进行评定打分,处理好具体评价的空间和弹性。这有利于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将具体分析和整体评价结合起来,全面了解掌握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4)该评价标准可用于优质课、教学业务考核等总结性评价使用。也可用于教学研究,观摩课、示范课和教学管理听课使用依据。也可供执教者自我评价使用。

(5)评价标准是实施教学管理的手段之一,在运用实践过程中要把握评课标准的内涵,不能模式化,要灵活掌握、认真总结、提出修改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授课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成为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单宗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2]徐 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余 林.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5篇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教学评价的理念有明确的表述:“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见新课改倡导的是发展性评价理念。

笔者所在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到底新课改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如何?思想政治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看法怎样?为此,我们向本地区31所普通高中的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了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回收率约93%,基本上覆盖了本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同时,为了获得更加详实的资料,还对部分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了访谈。

在对相关的材料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之后,我们发现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二、尴尬的反差

(一)为什么评:评价形式泛化,目的有失偏颇

一些课堂评价流于形式而不触及问题的本质,不重视探究形成问题的根源,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的低效率。

31.5%的思想政治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师进行评优、管理,只有6.5%的教师认为学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目的仍有失偏颇,强调评优的选拔功能,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评价,在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体现出重奖惩性目的而轻发展性目的的倾向。

(二)谁来评:评价主体错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注重他评,尤其是外部专业人员的评价,关注评价组成人员的权威性、行政性,忽略授课教师的自评,忽略学生、家长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主要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17.2%)和上级管理部门(55.3%),教师极少有参与制定标准的机会。这样形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明显地存在强加于人的倾向,不容易内化为被评价者自我调节的标准。反之,如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这样他们在评价自己或他人时就会觉得自己应该负责任,而不是敷衍了事,进而势必会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效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评什么:评价内容空洞,评价标准失衡

1.现行的评价指标还是侧重于教师的教,不能体现以学评教。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有48.2%的教师认为现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10.1%的教师认为现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着一些失衡现象,即评价维度设计不当,重评教,轻评学,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教师的教展开。

2.现行的评价指标还是重结果轻过程。44.6%的教师认为学校评价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的标准主要看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很少考虑有效调控教学过程、进行学习指导及创设学习情境等。

三、结论与建言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单纯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综合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全过程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与时俱进、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的调控、激励、导向功能,防止评价的随意性、主观性和片面性,有必要确定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在制定思想政治课堂评价标准时,要把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和以学生、教师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性标准结合起来,着重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氛围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课堂评价标准进行探析、建构。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以高效课堂创立活动为载体,以增强校本研训为首要抓手,以提高教育效率为基本目标,以具体提高队伍本质和教育质量为斗争目的,积极稳妥地打造“理念先进、目的明确、内容充分、构造合理、办法科学、气氛和谐、教育相长、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把质量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化。

二、总体目的

1、经过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教员的教育理念获得更新和优化,专业素养获得较大提高,教员队伍全体本质和教育效率分明提高。两年内,城区和乡村中小学校教员高效课堂达标率辨别到达80%和70%以上。

2、经过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扎实开展校本研训工作,保证校本研训实效,“校本研训及格学校”验收达标率到达100%。

3、经过高效课堂创立活动,各校探究坚持起高效课堂的基本教育形式,并不断完善构成特征。教育质量逐年稳步上升,中考、高考质量以及全市学科抽考质量逐渐走在宜昌市山区县前列。

三、组织指导

为增强对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组织指导,保证高效课堂创立活动顺利开展并获得成效,特成立远安县教育系统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指导小组和指导工作组,各中小学也必需响应成立创立工作专班。

(一)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中小学校长

(二)指导工作组:

组长:

成员:学科教研员

(三)学校创立专班:

各中小学校须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创立工作专班,负责指导和组织本校高效课堂创立活动,坚持健全推进工作的相关准则和机制。

四、施行步骤

“高效课堂创立”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起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在普遍深化调研的基本上,县教育局制订创立活动的全体施行方案,各校制订详细施行方案,并经过宣传发起和教育指导,使广大教员准确认识开展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实际意义,促进其进一步改变教育理念,精确掌握高效课堂内在,提高其参加创立活动的积极性,为高效课堂创立活动顺利开展营建浓厚的言论气氛和奠基坚实的思想基本。

1、2012年1月,教育局组织专班开展普遍调研,制订全县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全体施行方案,县研训中心另制订《高效课堂评价方案》、《创立高效课堂实践指导意见》和《校本研训及格学校评价方案》与之配套。

2、2012年2月,教育局准备召开以宣传发起高效课堂创立活动为首要内容的春季教员集训,各校正式启动高效课堂创立活动。

3、2012年3月,各校举行“高效课堂论坛”,组织开展“创立高效课堂大评论”活动,并依据本校实践,研讨制订高效课堂创立详细施行方案。

(二)探究实践阶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经过课堂教育的反思和总结,结合县研训中心制订的《创立高效课堂实践指导意见》,增强校本研训,优化教育设计和课堂构造,探究坚持高效课堂教育形式,并采取得力办法保证履行施行。

1、2012年4月,各校大力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组织教员不断反思课堂教育,对照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找出课堂教育效率不高的显示及缘由,确立合适本校实践的高效课堂教育形式,并坚持响应的规章准则,保证高效课堂教育形式的顺利履行。

2、2012年5月至6月,各校依照县研训中心制订的全县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本校确定的教育形式,普遍开展多种方式的听课、评课活动,针对每位教员提出教育整改意见。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指导工作组深化学校调研指导。学校依据指导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制订整改办法并保证落实。

(三)交流提高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以区域研训、精品课展现、四优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培训、交流两手抓,使每一位教员的教育才能、教育程度和教育结果明显提高,到达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预期目的。

1、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围绕高效课堂开展重在提高教员课堂教育设计和课堂教育组织才能的暑期培训。

2、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以精品课展现和案例研讨为重点,分学科扎实开展区域性研训活动。

3、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依照高效课堂的理念及标准,扎实开展“四优竞赛”活动:

(1)2012年11月,各校开展优异教案、优异课件和优异论文竞赛。

(2)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各校开展优质课竞赛。

(3)在各校开展校级“四优竞赛”活动的基本上,县研训中心同步举办县级“四优竞赛”活动。

(四)评价整改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1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依照《高效课堂评价方案》和《校本研训及格学校评价方案》,在学校开展自评的基本上,对学校、教员创立工作进行评价,学校、教员对照不足,积极开展整改,提高创立活动结果。

1、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各学校成立并组织自评小组,依照高效课堂评价标准,采取开门听课的方法,对一切专任教员的常态课教育进行第一次量化评价,并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

2、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一切专任教员依据学校自评小组第一次评价提出的整改意见积极开展整改。学校自评小组合时采取开门听课的方法,依照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对一切专任教员的常态课教育进行第二次量化评价,并依据《高效课堂评价方案》的要求,充分运用两次量化评价的后果,对一切专任教员高效课堂教育达标进行综合定性评价。

3、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县研训中心分层组织教员暑期培训。一是组织高效课堂达标的教员开展高效课堂教育形式钻研交流;二是组织高效课堂未达标的教员开展本质提高培训。

4、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县研训中心以校为单位,依据学校的自评状况,采取开门听课的方式和随机抽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力量对各校专任教员的课堂教育达标状况进行抽查,抽查评价的后果为最后评价后果。还,县研训中心指导学校对课堂教育形式进行调整、完善,并对各校高效课堂创立工作和校本研训工作进行专项评价。

(五)总结表扬阶段(2013年12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总结表扬,推行典型,稳固和扩展创立效果。

1、在各校正创立工作进行回忆总结的基本上,县教育局召开总结表扬会,对高效课堂创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扬。

2、县研训中心增强典型培育力度,大力推行先进的高效课堂教育形式,并分学科长期坚持组织高效课堂观摩研训活动。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问题;对策

【分类号】G623.5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立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建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对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标准不合理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发展,共性是指小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个性是指教师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有效的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但是,我国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数学教学课堂评价标准不合理的现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单一,这样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建立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促进小学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小学数学教育至关重要。

2、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关注不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到教学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涉及到教学方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态度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情况。但是,我国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关注度不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学习的考试成绩为主,对教师其他方面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缺乏关注,这样会导致教师只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因此,建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这样能够促进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之g的学习竞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主要是采取二次量化评价方法,也就是说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之上建立二级指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二级指标主要是在一级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的若干指标。从评价方法看起来比较合理,客观、公正。但是,这样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不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那么教学课堂也要采取相应评价体系和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评价体系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定量和定性互相结合的方法。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1、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针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育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校要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数学组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体系和标准。比如教学策略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机智运用教学策略; 选取教学策略和方法时,能够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并且考率个体差异; 有敏锐、快速地捕捉各种信息和恰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行素质教育为主要发展目标,对课堂教学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为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共同完成的,是学生主体认知与参与的统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于他们的学习意识方面的培养,是小学教师当前数学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互结合的评价标准。教师之间的教学评价能够提高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评价,能够指出问题的针对性,也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希望被得到认可和尊重,小学学生尤其如此。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合理的评价,要对学生采取积极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通过合理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既不能过度的表扬学生,这样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也不能对学生采取批评的态度,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系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小学教师积极的教学,而且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新课程理念发展下,如何有效的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是小学数学课堂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8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佤族地区 以学为教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1创建历史课堂学习共同体

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来说,最为主要的是营造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共同体成员有机会获得来自环境的给予和帮助的支持,学习就会真正的发生,并能够有效地达成师生的个人目标和学校的共同体发展目标。在创建历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有共享的愿景,寻求共同的观念认同,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交流环境,让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以包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体成员间相互包容,让每位学生都觉得“自己被接纳”,体验到自己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从心理上彼此接受。还要确定内化的行为标准,凸显共同体人文关怀,并不断创新共同体的行为标准。营造合作的氛围,互惠合作,让每位成员都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立的,是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终达到双赢的发展目标。

2树立“为学而教”的理念

教师需要转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升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彰显课堂教学机智的功能与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师心态与课堂氛围。在佤族地区的历史教学中只有正确树立“为学而教”的理念,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这和佤族地区历史发展进程有一定的关系,佤族地区的社会关系直接由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是“断代”的,加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的闭塞等各种因素,从先辈们那里了解到的“外面的历史”就很少,而教材内容基本都是“外面的历史”。学生对于这些历史事实的了解欠缺,理解某些历史事实也存在巨大的困难。加上佤族地区历史发展的进程与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发展的进程有很大的差异,从某种角度讲,学生要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存在较大的困难,佤族地区的历史进程中其发展规律“人为”的因素过多。所以,教师更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树立“为学而教”的理念。通过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提升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不断彰显课堂教学机智的功能和效果,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制定历史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高效课堂强调“以学为教”的核心,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是教师导学的主要场所。合理的评价标准不但是教师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也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保证。因此,在高效课堂改革中评价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进行导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关系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能不能在导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身心愉快健康的成长,要正确的解决好教师导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中,要有人文关怀,不论是涉及到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要以人为本,特别是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更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尊重学生的主动好学精神。佤族地区学生的发展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或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显得特别重要,而且佤族地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绝大部分并非本地民族,在评价标准制定时凸显人文关怀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但人文关怀并非无原则的吹捧或过分的夸张,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价标准要依据三维目标教学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制定评价标准,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标准要凸显对学习过程性评价,力求做到高效,对学生发展无效或负效的课堂要坚定的说不。对教师导学的评价要符合学科特点,不同的学科评价标准不一样,如历史学科教师导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关注教材内容,要结合佤族地区历史发展的进程,对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并结合佤族地区毗连国家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教育。因此,评价标准基于课程标准,却不能囿于教材内容,只要有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形成和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都是好的导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还要坚持课堂导学的层次性与递进性,教师导学不能变成历史的“漫谈”,因为有限的课堂要为学生将来无限的发展负责。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以下一个主要的指标,导学目标是否明确;导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与学情相符;导学结构是否合理;导学方法是否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导学状态是否利于学习共同体的积极性引导;导学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历史教学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是否得到彰显等。

4创建多元任务驱动的历史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历史教学目标要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创新,允许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特别是涉及到历史人物、事件等的评价时,教师不要一言堂,要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对于学生提出的有悖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的问题或背离历史价值观的观点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责难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引导,慢慢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同时也体现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收集资料、小组合作、教师导学后,结合自身的特c逐渐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历史教学中,不要急于评价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会,要从“学会到会学”才是教师导学的目的。在学习共同体中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翻转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实现多元任务驱动的历史高效课堂。

总之,历史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课堂,高效课堂更是一种理念,并非某种模式性的课堂。建构高效课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每个教师孜孜以求的梦想。在建构高效课堂中还要关注学习共同体中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要不断的转变角色,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课堂教学要灵活多样,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切实落实好教学流程,保障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鉴,王明娣.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15(03).

[2] 陈佑清.构建学习中心课堂[J].教育研究,2014(03).

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第9篇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它从课程标准、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地变革。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梳理出不同时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关注对象的转变历程,以期为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内涵

目前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在进行这一研究时,不同学者的关注点并不完全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关注教师。如惠洲鸿等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价值判断过程”。(2)关注师生及其互动。如周谦提出,“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和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3)关注学生。如孙玉生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主动、生动、快乐和有效”[3]。

尽管不同学者的研究关注点不完全一致,但总体体现出两点规律:其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师生互动“三个方面;其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关注点呈现出从教师向学生转变的趋势。综合可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指在一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指导下,评价主体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作用于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和规范。

二、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轨迹

(一)国外相关研究轨迹

自17世纪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便已经开始。20世纪初,学者们侧重于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与否作为评课的标准;70年代中后期学者们较为重视“学生和师生互动情况”;80年代末至今,学者们逐渐以“学生行为、态度和情感等”来反映课堂质量。整体而言,国外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经历了一个由“教师”到“师生”再到“学生”的对象转变。

1.20世纪初至六十年代:以教师个人特征和课堂教学表现为主

在此期间,受19世纪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和“三中心论”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关注点主要在教师。如20世纪30年代,凯洛夫在总结“一堂好课的要求”时,将“教材、教师和知识”视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50年代,米斯将授课质量分为12项涉及“授课过程”的媒介指标和9项“授课效果”的终极指标,这些指标以评价教师为主;60年代,瑞安斯、罗森珊等人研制出“教师有效、无效行为分辨表”,分辨表主要评价的仍是教师行为。整体而言,这一阶段多数学者认为,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由教师本身的个人能力、品质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与实施的水平决定的。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生表现与师生互动日益受到关注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学者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时不仅关注到教师,还开始关注到学生。如1978年,乌兰诺维茨和多伊尔通过分析社会心理学文献指出,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与学生的学习结果密切相关;1975至1980年间,英国教育科研人员采用“学生记录法”和“教师记录法”两种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观察方法进行了一次题为“观察研究和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该研究主张将学生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被纳入评课中。由此可见,这一阶段,学生表现及师生互动情况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逐渐受到重视。

3.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评价内容以学生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的传播,有学者主张以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等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朝着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如进入21世纪后,英国政府针对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制度,该制度主张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此外,美国把“学生参与度”作为课堂教学评课人员在评课时关注的核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自主性;三是“善学”,即创造性学习。

综上可知,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且除了学生学习成绩之外,学者们还关注到了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力等因素。

(二)国内相关研究轨迹

整体来说,国内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关注点也经历了由“以教师行为观察为核心”到“学生行为越来越受重视”的转变历程,但其发展阶段的特点没有西方那么明晰。

1.以教师行为为观察核心进行课堂评价

20世纪80年代,受凯洛夫提出的“三中心论”等思想的影响,我国学者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主要关注“教师行为”。如于钦波明确指出一节好课必须考虑七个方面,即“明确的可达到的教学目的、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师生高度的积极性、能在传输学生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在思想性、在课堂上为人师表”;此外,邓越兰等人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则提出将“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教学基本功、反应与效果、教学难度”视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虽然指标各不相同,但其内容基本上只涉及教师行为,极少关注学生行为。

2.学生行为逐渐被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90年代后,在杜威“新三中心论”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者逐渐关注学生行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地位。如在此期间,闵行区教科所制定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该标准共十项,其中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分别从“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学生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性”三方面体现出对学生行为的关注。

21世纪初,“以学论教”、“有效教学”等理论广泛传播开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行为在评课标准中的地位。如杜郎口中学开创“六三三”自主学习模式,主张对一堂好课的评价,不是看教师教得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否主动、生动、快乐、有效,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与此同时,武汉市高度重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不仅为此颁发了《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更开展了一系列高效课堂教学总结评价工作,在其开展的两次初中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均坚持“学生学习行为”占总分50%,“教师教学行为”占总分50%,这些体现了武汉将“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有学者提倡以“学生行为”为中心来评价一节课堂,如陈佑清主张“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罗志远也提出“走向学习中心课堂是课堂范式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

三、关于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

从理论上来说,国内越来越多学者已逐渐接受“以学生行为为观察核心进行评课”的做法;但从现实来看,仍有不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关注教师行为,如当前有些评价标准详细规定了“教师要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设计”等。显然,这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过分注重教师教学,然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作为评判一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不能误把教师“讲解”当学生“理解”,误把教师“讲完”当学生“学完”,这样不利于课堂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牢树“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等评课观念,提高学生行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比例,引导教师切实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质量,从而使中小学课堂变成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惠洲鸿,朱晓丽,杨蒙.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J].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3):63-65.

[2]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56.

[3][6]孙玉生.课改背景下评课方式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8,(04):60-62

[4]蔡宝来、车伟艳.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J].全球教育展.

[5]余艺文.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71-74.

[7]陈佑清.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J].教育研究,2014(3):96-105.

[8]罗志远,黄甫全.国内学习中心课堂建构策略评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2):43-48.

[9]孙亚玲.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