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4 16:04:38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1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当前在我国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和成长的重要问题[1],在儿童时期的心理问题会一直延续,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超过50%以上的心理问题是来源于学龄前期,其中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会对儿童以后的成长和发育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重视,及时的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行为干预,从而保证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下面本文选取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年龄3~6岁,平均年龄(4.23±0.28)岁。分别从我市10所幼儿园抽取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1.2研究方法 在调查之前,先对儿童家长以及儿童说明调查的目的以及整个调查过程,希望能够获取最真实的调查结果,同时得到儿童的积极配合,保证整个调查过程的顺利开展,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将一些注意事项及时的告知儿童及其家长[2]。然后根据儿童的真实情况,由儿童家长来进行问卷填写。

1.3调查内容 在调查过程中,主要是对儿童的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年级、饮食营养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抚养人、受教育方式、家庭基本情况比如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填写[3]。

在上述基本资料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儿童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儿童的社会方面、情感和意志方面、生活方式、认知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问卷调查过程[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全部回收,且回收问卷全部有效,都能够纳入到调查统计过程中。一共抽取了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儿童540例,女性儿童460例,男女比例为1:0.85。

2.2 1000名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结果分析 在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其中存在一方面或者是多方面心理评分不及格的儿童都视为是心理不健康儿童。经过调查后发现有在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有超过27.0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社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4.00%,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2.00%,生活方式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7.00%,认知能力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15.00%。

其中男性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7.78%(150/540),女性儿童的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是26.09%(120/460),两组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34.00(85/250);4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4.00(60/250);5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0.00(50/250);6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6.00(65/25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最高,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我们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来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5]。本文选取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发现抽取的1000例学龄前儿童中有超过27.0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3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34.00(85/250);4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4.00(60/250);5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0.00(50/250);6岁儿童一共是250例,检出率是26.00(65/25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孙力菁,姜艳蕊,杨友,等.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3:248-251.

[2]何悦.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3]吴斌,林希,陈晓冰,等.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达能营养中心(中国),2003:5.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2篇

1.1对象

在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萧山区等共约100所小学中,根据地理位置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个区8所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纳入调查。干预前后对学生采用相同的问卷进行测试。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萧山区“儿童安全步行”项目,干预前收集问卷1184份,其中上城区175名,下城区198名,江干区426名,萧山区385名;男生620名,女生544名,性别缺失20名;一年级学生129名,二年级学生176名,三年级学生376名,四年级学生228名,五年级学生159名,六年级学生116名。干预后收集问卷1174份,其中A区173名,B区198名,C区421名,D区382名;男生617名,女生544名,性别缺失13名;一~五年级学生分别为129,172,376,215,157,116名,年龄缺失9份。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设计的“步行者与车儿童安全步行教学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认识车、安全步行3部分。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预调查,保证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5]。选择学校卫生专业教师作为调查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儿童安全步行”项目的调查目的、研究内容、教育干预示范课教学内容、调查问卷填写的相关注意事项等。规范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统一处理与管理。“儿童安全步行”项目实施之前与学校领导进行协商沟通,告知此次调查项目的内容和意义,同时告知被调查儿童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并得到其支持和配合。

1.2.2教育干预方式

对儿童采用现场教学授课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集体干预模式,由统一培训的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专家(或者经过统一培训的卫生专业老师)集中授课,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状况,组织儿童体验,指导处理应急状况的方法;免费发放教材,观察儿童交通行为。本次项目干预的具体时间由干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课程教学实施,每次干预包括教师集中授课和现场模拟儿童体验,共干预1次,大约2h。根据前后测问卷分析儿童对交通安全的认知水平,包括车灯信号指示与步行关系、内轮差的定义、驾驶员盲区的方位、过马路三部曲、过马路停靠点、十字路口过马路、从停靠在路边的两车间过马路及儿童过马路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等内容。

1.3统计分析

采用资料双人背对背录入方式,采用EipData3.1建立数据库,对调查问卷设置变量有效取值范围并进行逻辑查错;双录入完成后对照原始调查表再次进行核对纠错及一致性检验。使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研究、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干预前后各区儿童安全步行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4个区除过马路停靠点和特殊情况过马路外,在儿童交通安全步行其他方面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儿童对内轮差、驾驶员盲区几个交通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对特殊情况过马路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干预后4个区儿童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个区在儿童交通安全步行各方面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干预前后安全步行知晓率比较

比较干预前后儿童安全步行知晓率可知,干预后儿童在安全步行不同方面的知晓率普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3不同性别儿童干预前后安全步行知晓率比较

分性别比较可知,男生教育干预前后除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方面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方面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干预前后安全步行各方面知晓率均有所提高(P值均<0.01)。

2.4不同年级儿童干预前后知晓率比较

不同年级儿童干预前后在安全步行各方面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认知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5儿童安全步行心理状态

对教学问卷中“过马路,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儿童回答结果进行分析,干预前儿童“一点也不担心”占19.1%,“有点担心”占60.2%,“非常担心”占20.7%;干预后儿童“一点也不担心”占17.5%,“有点担心”占61.4%,“非常担心”占21.2%。非参数秩和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407),健康干预前后儿童心理状态并未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3讨论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前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仅由父母中的一方、其他看护人或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14岁以下的儿童。重庆市巫溪县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既是国务院公布的沿江开放县,部级贫困县,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县。该县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9020人,占儿童总数的68%,其中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有3631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6.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 2009年7月,我们以共青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在重庆市巫溪县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巫溪县留守儿童,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间插对一些特殊事例的访谈。我们在巫溪县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田坝乡、大河乡、中岗乡、土城乡等乡镇随机抽取20-2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共抽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为98.7%。同时,为获得比较效果,我们在各乡镇等量抽取相同数量的非留守儿童进行相同问卷的调查2,共获得问卷231份,有效问卷229份,有效率为99.1%。被调查儿童年龄为6—14岁,其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数所占百分比基本相同。

本次调查采用美国Derogatis.L.R.在1975年编制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制:1、没有(1分):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2、很轻(2分):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影响轻微。3、中度(3分):自觉有该项症状,有一定影响。4、偏重(4分):自觉常有该项症状,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严重(5分):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

二、结果

(一)心理问题总检出率。

在236份留守儿童的问卷中,至少有一项因子标准分≥3的78人3,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3.1%。检出率排名前5位依次为恐怖>偏执>其它>强迫>敌意,分别为23.3%、19.5%、16.1%、15.3%、13.6%。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巫溪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全部因子均高于后者,尤其在强迫症状(前者1.90±0.52,后者1.61±0.54)和敌意(前者1.75±0.55,后者1.47±0.48)、其他(前者1.67±0.33,后者1.38±0.45)等因子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尤其明显。

(三)留守儿童SCL-90阳性项目分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全部因子均高于后者,在强迫症状、敌意和其他方面尤为突出,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儿童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将近一半的儿童感到前途没有希望,以及不少儿童会感到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感到害怕,感到孤独等。

三、讨论

此次调查中所发现的巫溪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3.1%,远远高于全国青少年行为检出率4%,虽然这中间自然有研究方法和标准不一造成的误差,一个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该地区的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SCL-90的阳性项目分布中可以看出,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留守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即使父母回家时也难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一些孩子寄人篱下的感觉,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

四、建议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对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尽快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留守儿童的心理建档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统一协调下,配备专门的人力、物力资源,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同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培训,使心理健康档案真正成为这些人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工具和有力武器。

(二)积极推行“管教”分离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区域,集中建立一批留守儿童的托管中心或管理机构,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学校施教,机构监护,各施其职,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这方面,巫溪县凤凰镇双凤村“留守儿童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三)大力拓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联系渠道。

即集中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传媒等多个媒介,大力拓宽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联系平台和交流渠道,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由实物和金钱的帮助转化为项目化、信息化的帮扶。

总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显性问题,而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把留守儿童当作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来加以建设。中国的问题很大程度就是“三农”问题,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农业生产未来的接班人,农民生活希望的寄托者,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全民努力,让留守儿童心灵不再“留守”,让祖国的明天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2]李揽月,《打工教子难取舍,留守儿童问题多》,《安徽日报》,2004-2-11

[3]吴承红,蔡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4]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第3期

[5]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展望》,《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6]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第10期

1、 巫溪县相关数据由巫溪县妇联提供。

2 、一些乡镇非留守儿童数量极少,所以对非留守儿童的问卷数量与留守儿童的问卷数量有少量差异。

3、 有一些儿童存在多个因子标准分大于等于3分的情况,在统计时仍然将其算为一人。

4、 对于全国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有很多种版本,一是湖北日报社主办的《大众卫生报》提供的数字,为10.78-15.16%;二是上海东方网提供的数字,为12.97%;三是百度网提供的数字,为6-22%。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4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 心理健康 影响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39-01

学前儿童主要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不过,在我国,人们对“学前儿童”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人们习惯将学龄前儿童、幼儿、早期儿童等几个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都等同于学前儿童。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学前儿童良好的心理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可以推动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等。为了更好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对其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儿童100名,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其中,100名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4岁,男性学前儿童60名,女性学前儿童40名,大班35名,中班45名,小班20名。所有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儿童均为学前儿童,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7个维度,即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交往缺陷、不良习惯和进食、睡眠障碍。

1.2.2统计方法

调查询问在教师、家长等的监督之下进行,每个问题都由题干和被选答案组成,答案分为经常、偶尔、没有三部分,并分别赋予1分、2分、3分的分值。搜集问卷之后,对每个学前儿童的得分进行统计,归纳总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结果

2.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学前儿童的普遍存在性格缺陷、进食与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交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来说,性格缺陷主要表现在胆怯、自卑、害羞、过分依赖大人、孤僻、不合群等,性格缺陷极易引起学前儿童消极性格特性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进食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贪食、厌食、肥胖、睡眠困难、睡眠不安等,这种情形容易使学前儿童产生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以及行为偏异等;情绪障碍主要表现在恐惧、焦虑、沮丧、不安全感和强迫观念等,这种障碍也会给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2.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前儿童所处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果学前儿童长期处于过于压抑的环境之中,会使其性格也过于压抑,从而不与人沟通交流,甚至还会引起其它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害羞、孤僻等,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则很难对其进行扭转和矫正;一般来说,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无疑就是家长和老师了,这两个群体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最大。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容易在学前儿童内心形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样。学前儿童的模仿欲望比较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严格注意自身行为对学前儿童所带来的影响,并在发现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及时帮助其改正,较为严重者还需要入院接受治疗。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在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幼儿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儿童缺乏对各种类型事物和人的辨别能力,而且一般家长和教师又极易忽视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为了更好的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除了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与治疗之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咨询与调查,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件大事。

3.讨论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就是心理疾病,这是在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不过,这些问题却又不是无关紧要的,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对其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前儿童与成年人不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时,需要结合其特点甚至是每个学前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本研究以来自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100名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可以反映大多数学前儿童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接受问卷或询问的100名学前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1/3学前儿童存在不良习惯,有2/3学前儿童在社会行为、睡眠、交往、饮食、情绪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不断增长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饮食、睡眠、交往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通过对100名来源不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我们知道,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饮食、睡眠、交往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为了提高广大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为其个人的成长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前提。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5篇

关键词:儿童;监护人;意外伤害

童年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中国每年有近50000名1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意外伤害给很多儿童留下了伤残,使许多家庭蒙受了情感创伤和负担。因此知晓安全隐患和基本处理及急救方法对儿童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此次调研通过了解儿童和监护人对意外伤害以及防范意识的认知程度,并开展一系列主题知识宣讲,普及防范措施,提高监护人的防范意识,探讨如何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幼儿园的家长、公共场所里带孩子的家长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选择十堰市城区各幼儿园的孩子作为主题知识宣讲对象。

2.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自行设计关于《十堰市儿童意外伤害与监护人防范意识的调查》的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性、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监护人的防范意识强弱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发放,发放问卷前先向调查对象阐明调查目的及意义,征得同意后再进行问卷填写,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2)儿童意外伤害知识主题宣讲。早期在相关参考文献上查找资料,进行相关的人员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合格。到十堰市城区各幼儿园开展宣讲,普及儿童意外伤害防范措施与知识。

3.统计学处理。调查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一般描述性分析、X^2检验,P

二、结果

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未成年儿童0~1岁占4.9%,1~3岁占8.2%,3~6岁占85.3%,6~14岁占1.6%;未成年儿童均有专人看管;1.6%的儿童性格安静内向;13.1%的儿童温顺听话,72.1%的儿童活泼开朗;9.84%的儿童暴躁易怒;受调查的监护人中,大专学历49.1%,本科学历36.1%,硕士及以上1.6%,其他学历13.1%。

2.未成年儿童所受意外伤害类型。调查结果显示,65.6%的未成年儿童受过跌倒、跌落伤害,23.0%的儿童受到过烧烫伤害,4.9%的儿童受过溺水伤害,3.3%的儿童分别受过交通事故伤害和割刺伤害,1.6%的儿童受过中毒伤害和食管异物伤害。

3.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场所。调查显示,52.5%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37.7%的伤害发生在公共场所,9.8%的伤害发生在马路。

4.意外伤害发生季节。调查显示,春季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8.0%,夏季为54.1%,秋季为9.8%,冬季为18.0%。

5.儿童意外伤害发生部位。调查显示,50.1%发生在四肢,29.5%发生在面部,4.9%发生在脑部,18.0%发生在其他部位。

6.未成年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后情况。72.1%受伤后痊愈,4.9%有不适感,1.6%死亡,1.6%有心理障碍。

7.调查对象对儿童意外伤害知识了解情况。3.3%对此方面知识了解很少,91.8%对此方面知识了解,4.9%受过专业培训。

三、讨论

1.十堰市城区儿童监护人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法意识较强,但对伤害的处理办法的知识欠缺,需提高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的认知水平。接受调查的儿童监护人中,90.16%的监护人十分关注易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安全隐患,但7.37%的人对此类知识毫不了解,仅有6.56%的人受过此类知识的专业培训,说明该调查人群对儿童意外伤害处理方法的知识水平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儿童监护人进行系统的伤害处理方法的培训。

2.3~6岁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调查显示,100%的儿童都有专人看管,但仍有50.81%的儿童受过意外伤害,而其中83.87%的儿童在3~6岁之间。因此对此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意外伤害的健康宣讲活动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有效途径。仅有2.46%的处于0~1岁的儿童受过意外伤害,这说明监护人对年龄小的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较高,也与此年龄段的儿童的活动能力较弱有关。

3.家庭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场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过意外伤害的儿童中,有51.61%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其中,烧烫伤所占比例为43.75%,而烧烫伤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走访儿童医院得知,50%以上的烧烫伤患儿的监护人在伤害发生后,因为不知晓正确的紧急处理办法,对患儿造成了二次伤害,大大加重了患儿的病情和家庭负担。因此,对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居安全隐患的宣讲工作,能有效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比率。

4.夏季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季节。本次调查显示,53.2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夏季。所以,要对儿童监护人进行系统的儿童意外伤害处理方法的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急救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术等。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 儿童文学素养 语言教材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因年龄和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大部分不具备阅读能力。 幼儿只有通过第三者转化成声音等形式来接受文学作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成人,幼儿教师则是向幼儿传递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人物,其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和方法,进而影响着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方卫平教授认为,印在书上的文学文本,如果没有成人的辅助和转达,对于婴幼儿来说也许毫无真正的文学意味。 所以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因素,调控与规范着整个文学欣赏过程,教师的儿童文学认识水平影响着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认识的调查就十分必要。因为只有在了解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才能为幼儿教师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顺利开展文学教育活动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二、问卷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教师的基本信息和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认识调查。问卷共30个题目,29个客观选择题,1个主观题。问卷回收之后根据作答情况,剔除3个客观题。题目选择的来源是儿童文学自学考试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回答。问卷共发放了13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是76.9%,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是85%,采取SPSS16.0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地位的认识

调查中97.6%的幼儿教师认为儿童文学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儿童文学和语言课程资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与目前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都来自儿童文学作品的现实是一致的。

2.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理论的认识

虽然大部分教师在观念上能够认识到儿童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对于儿童文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卷分析表明:虽然大部分教师认同儿童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价值。但是问卷调查显示:只有49.4%的教师系统学习过儿童文学这门课程,24.7%的教师自学过儿童文学课程,没有学过的占25.9%。在职的教师参加过儿童文学知识培训的也只占了32.9%。教师在文学阅读量方面也令人担忧,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问卷调查表明:只有1.2%的人看过很多儿童文学方面的书籍,69%的幼儿教师只看过一点。从数据来看幼儿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还很浅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和素养有待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幼儿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来自于幼儿教师的引导,文学作品的价值传递也是通过教师对作品的解读和引导来实现的。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首先需要教师具备基本的关于儿童文学知识素养。但是调查中发现:了解儿童文学发展史的只有7.1%,了解很少的占了40.5%。同时对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认识需要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3.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价值的认识

儿童文学的个体价值,即儿童文学对儿童个体需要的满足和对增强儿童个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和意义。教材中儿童文学的个体价值包括:提供阅读乐趣、提供间接经验、补偿儿童心理、培养自我意识、增强儿童自我效能感、增长文化知识和拓展想象空间等。 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认为儿童文学的个体价值中,居第一位的是发展想象力,其次是提供乐趣和强化叙事能力。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中,居第一位的是发展语言价值,其次是促进阅读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

4.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质量的认识

在问卷调查中85.9%的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满意的,说明语言教材中的选文是得到幼儿园教师的认可的。但是有42.4%的幼儿教师对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太熟悉,幼儿教师作为教材的诠释者,如果连自己都不太熟悉教材中作品,那么在开展文学教育时也一定是一知半解的。

调查显示:90.6%的教师认为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是切合幼儿的兴趣的,而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有57.6%的幼儿对文学教育兴趣一般,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幼儿教师在解读作品时没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提升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建议

1.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针对准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在高等院校开设儿童文学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如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中外儿童文学史、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赏析、儿童文学文体学等, 扩充其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以此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的准幼儿教师,提升准幼儿教师的幼儿文学素养。

2.幼儿园开展多元化的儿童文学学习活动

幼儿园管理者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学活动,加强教师间、园所间的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并定期邀请儿童文学专家和学前教育专家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其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儿童文学教学的具体操作能力。

3.幼儿教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接近儿童的职业优势,保持一颗童心,挖掘教学中的素材,突破教育者的身份,抓住儿童的天性和情感需要,自己去创造符合儿童心理,富有想象力、感染力和独特审美趣味的儿童文学作品。

要想成为一位“有文学味”的幼儿园教师,老师们要保证阅读质量,博览群书,多读书、读好书,只有教师自己成为文学世界的“美食家”,才能帮助幼儿品评美味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

[2]方卫平.文本与接受[J].浙江师大学报,1994,6.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7篇

【摘要】 目的 分析家长对学习成绩不同认可程度的儿童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为家长对其学习成绩认可程度不同的162人(包括不满意组即学习成绩不理想儿童86人和满意组76人)进行生活状态评价。结果 与满意组相比不满意组儿童实际学习成绩相对差,生活质量问卷各标准分除同伴交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各成分及总体满意度得分均低于满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及心身问题得分均高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抽动症; 学习困难

随着社会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逐步重视,儿童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活质量是一种全面评价生活好坏的概念[1]。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原因有多方面,由于儿童处于被家长的监护状态下,而家长又比较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故家长对其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影响孩子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学习成绩为家长认可不同程度的儿童生活质量状况做初步的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0428/0530威海市脑科医院在威海某小学进行心理行为问卷调查,选择三年级4个班的学生162人,其中男90人,女72人;平均年龄9.42岁。

1.2 调查方法

1.2.1 家长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家长进行调查。自制问卷主要参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症、学习困难诊断标准等设计表达儿童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评价、学习习惯、注意力、抽动、学习困难等。所有家长在答卷前均有专业人员讲解答题方法,现场答题。《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主要用来评定儿童行为问题[2],它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看法,本文用之观察家长对孩子生活状态的评价与主观生活质量相比较。

1.2.2 儿童调查方法 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所有儿童进行调查,并对所有儿童进行简式的韦氏智力测试。《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为程灶火等[3]编制量表,该量表是国内目前信度、效度较好地用于评估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化量表[3],它包括家庭生活、同伴生活、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等8个维度,认知成分(由前5个维度组成)、情感成分(由后3个维度组成)及总体满意度(由8个维度组成)3个部分。《简式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等[4]修订进行智商测定。

1.3 分组方法 根据自制问卷中家长对儿童学习成绩评价的认可程度分为两组,满意组76人,其中男37人,女39人;不满意组86人,其中男53人,女33人。儿童实际学习成绩取自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按平均分排名百分位划分为:~20%、~51%、~80%、~100%分别为成绩差、中下、中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实际学习成绩排名百分位分布状况 不满意组86人成绩差32人(~20%),中下37人(~51%),中上16人(~80%),好1人(~100%);满意组76人成绩差5人(~20%),中下27人(~51%),中上32人(~80%),好12人(~100%)。

2.2 两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分布状况 不满意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34人(39.5%),抽动者22人(25.6%),有明显学习问题者60人(69.8%),有明显品行问题者52人(60.5%),满意组上述问题分布情况分别为3人(3.9%),2人(2.6%),5人(6.6%),10人(13.2%),均显著低于不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53,16.84,67.05,38.22,P

2.3 两组儿童生活质量问卷各标准分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儿童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注:与满意组比较,at=2.42,P

表1结果表明,除同伴交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各成分及总体满意度得分均低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儿童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各因子分 见表2。表2 两组儿童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注:与满意组比较,at=7.96,5.53,5.48,4.21,6.92,P

表2结果表明,除焦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心身问题得分低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不满意组与满意组儿童智商测定结果分布 不满意组儿童平均智商(89.04±16.52)分,满意组儿童平均智商(104.78±10.35)分,不满意组儿童智商明显低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0,P

3 讨论

主观生活质量是指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即所谓的满意度、幸福度[5]。它分为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内容。前者是按自己独特的标准对客观生活状况总体的认知评价,后者为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主观生活质量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学习成绩对儿童生活质量有明确影响[6,7],但多着眼于孩子的实际成绩。由于儿童与家长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故家长对其学习成绩的认可程度影响着孩子主观生活质量。

儿童的实际学习成绩与其自身的智力条件密切相关,本文不满意组儿童均有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诉,事实上其实际学习成绩分布也多以中下为主,平均智商在低常。满意组儿童学习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但多在中上,平均智商在平常。生活质量问卷中的认知方面的内容与其智商的高低关系无明显相关[3]。但不满意组儿童会因为智力条件有限或虽然智力正常但合并各种行为问题,不仅学习成绩不佳,在家中和学校活动中也很难表现出色,自然很少得到家长的欣赏和表扬;另外绝大部分智商分布在低常以下的儿童的家长,在进行心理测试前均没意识到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与智力水平有关,而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并且,不满意组中也不乏实际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家长在学习上的严格苛求,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之缺乏自信,造成厌学、焦虑、情绪问题、品行障碍及多动、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行为问题增多或加重,以至恶性循环。

从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结果来看,不满意组儿童心身问题分值低于满意组并不意味着此组儿童心身问题少于满意组,反而提示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冲动与多动,对孩子的心身问题则未予重视,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如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所显示的不满意组儿童生活质量在诸多维度的主观感受及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低于满意组。

不满意组儿童只有同伴交往得分与满意组相似,分析不满意组儿童自身比较好玩也有其固定的玩伴群体有关,故对其同伴交往的影响不大。满意组儿童家长则正相反,他们正视孩子的智力条件,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感觉,故满意组儿童的行为问题较少,普遍主观生活质量良好。

参考文献

[1] 赵玉萍,唐济生.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23125.[2] 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7.

[3] 程灶火,高北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研究中心,1999:2330.

[4] 龚耀先,蔡太生.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

[5] 程灶火,彭健.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和信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1):1116.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8篇

在5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12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城口县葛城镇友谊村、红坪村、城口中学、城口葛城二小、城口县示范幼儿园展开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的形式。

据调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儿童200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据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各年级和各班均有分布,约占1/3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7%。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

调查题目

比例

说明

父母外出打工时,由(外)祖父母照料学习、生活

35%

其他的儿童由亲戚照顾或者自己住

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90%

10周岁左右更加明显

学校、社会对自己十分关心

78%

父母在电话中教授孩子为人处世道理

11%

关心学习状况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81%

在学校有伙伴

55%

因为是留守儿童,交友会受到影响

害怕与陌生人交流

14%

自己目前的性格形成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

50%

从表1的调查结论,我们可以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 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这一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亲子关系不够融洽。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第9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非流动儿童;家庭功能;比较

Family Function’s Comparis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Non-migrant Children

Yang A-li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110102)

Abstract: 257 migrant children and 524 non- migrant children from second to eighth grader from Shenyang city were selected and finished the scales of family function with convenient sample, exploring family function’s differences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non- migrant children. Result showed family func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non- migrant childre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on- migrant children’s family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igrant children’s. Conclusion: migrant children’s family function need to be improved, migrant children’s par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function,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migrant workers.

Key words: migrant children; non- migrant children; family function; comparison

一、 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日益庞大而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其成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研究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不能不谈到其家庭。由于流动儿童的家庭不同于其他一般家庭,其家庭是从农村搬到城市,从居住条件看,可能租房或合租或购买条件较差地段或旧的房屋;从家庭环境看,可能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从事工作种类[1]、家庭氛围都比不上城市,家庭的教育资源、教育能力以及家庭沟通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2]。 但以往研究很少比较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本研究将对此着重研究,以其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以辽宁省沈阳市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流动儿童调查问卷270份,回收264份,有效问卷为257份,有效率97.3%。共发放非流动儿童问卷600份,回收560份,有效问卷524份,有效率93.5%。

2.研究工具

采用Olson 1982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II)” [3],该量表的中文版由费立鹏等人(1991)修订,包括亲密度、适应性两维度。每个维度各15道题,5点计分,从 “不是”到“总是”,分数越高代表亲密度和适应性越高。本研究中两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8和0.74。

3.研究程序

首先查阅文献,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对沈阳市大东区流动儿童进行方便取样,利用自习课填写问卷。对实施调查的研究生进行培训。问卷调查从2008年12月开始,于2009年2月结束。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查,删除无效问卷。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探讨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上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家庭功能的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家庭。

四、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家庭,这可能与流动儿童家庭的流动和迁徙有关,不断的颠簸流离,使流动儿童家庭处于疲惫状态,同时由于家庭成员为生计而进行的奔波,使他们无暇顾及和关心其他成员的感受,以及缺乏表达情感和亲密的时间,又由于从农村搬到城市,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一切显得不协调,因此,从整体上看,家庭缺乏适应性,遇到突发事件或应激情况适应力低,解决办法少,同时亲戚朋友少,缺乏社会支持也可能是适应性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流动儿童很少感受到温暖、关爱、幸福、乐观和培养积极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流动儿童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因此,作为流动儿童的父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自身做起,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氛围,多抽出时间关爱孩子,增强家庭的互相支持和理解,给孩子以幸福、温暖的感觉。同时作为政府决策机构,应该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待遇,遇到问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给他们以经济和精神上的援助,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农民工的稳定和幸福也是社会整体健康发展的标志。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流动儿童家庭功能的提升,为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五、结论

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家庭功能的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家庭。结论:流动儿童家庭功能有待提高,流动儿童父母要重视家庭功能的建设,政府要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待遇。

参考文献:

[1] 曾守锤,章兰根.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08,4:31-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