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信息产业的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3 16:00:35

信息产业的特征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1篇

1.1 信息产业的界定和特点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产品生产,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制造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内部结构的总称。信息产业有传统信息产业与现代信息产业之分…。其中现代信息产业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伴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全球信息产业平均每年以15%~20%的速度快速增长,进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代信息产业与传统信息产业包括的行业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传统信息产业主要包括图书馆业、档案馆业、博物馆业、情报业、新闻业、广播电视业、出版业、咨询业等产业,现代信息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产品和零部件、软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电信服务、数据库、信息服务等产业;各自投入的资源不同,导致技术创新速度有所不同,现代信息产业比传统信息产业技术发展更迅速、生命周期更短、创新更频繁。

1.2 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

1.2.1 信息产业生产竞争激烈,具有固定生产成本高、边际成本(产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低的特点现代信息产业信息产品的生产竞争激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的智力投入,技术含量极高,而且高智力投入与信息产品的产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信息产品的研制有可能失败,要求企业在生产出最终产品之前,前期投入巨资,进行大量的设备投入和研宄开发,还要承担很高的失败风险;一旦产品研制成功,生产信息产品所需的再生产成本则相对较低,再增加产量,所增加的制造、销售、支持成本将大大降低,就可以收获到比传统产业高得多的利润率,这种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将给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1.2.2 生产出的信息产品具有高异质性特点

高异质性是指厂商生产信息产品在产品功能上、性能上、版本上和价格上体现不同,用差异化信息产品迎合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计算机软件行业,由于企业用户相对于学校用户的支付意愿、购买倾向更高,因此厂商可提供功能更全面、性能更完善、版本更高的软件给企业用户,“企业版”软件售价可以较高,而将功能、性能、版本稍低的软件提供给学校用户,“学校版”的软件售价较低,这种价格歧视的营销战略可以使生产者剩余价值达到最大。厂商通过针对各种用户生产不同版本的高异质性产品,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用户需求,有效实现了市场扩张,充分扩大市场销售来抵消其研宄开发费用。

1.2.3 信息产业具有高转移成本特点,能够带来用户锁定

许多信息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和软件,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用户向某种特定系统中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追加投资时,就会发生锁定,锁定程度的大小与早期投入即转移成本有关,早期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高。国外信息产业实现用户锁定成功范例很多,像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SAP公司开发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安装成本是软件购买成本的11倍,这还不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培训等其他费用,如此巨大的高转移成本使得用户频繁改变厂商几乎不可能,那么继续购买厂商的更新升级的补充产品将使用户锁定“越陷越深'国内信息产业实现用户锁定成功范例有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ChinaNationalK^iowledgeInfrastructure)该工程包含巨大的转移成本,所提供的数据丰富,不仅包括期刊、报纸、会议论文、专利等不同类型信息资源,而且还包括各行业知识、政策法规及统计数据等;该网检索方法众多,不仅包括单库检索、分类导航,而且包括跨库检索、统一专辑导航、知网节链接等多种方法;知识搜索链接日益丰富,由原来的全文搜索发展到现在的工具书搜索、数字搜索、学术定义搜索、图形搜索、翻译助手等功能,这些简单易用,实现实时的知识聚类更新、多样化的检索排序和最丰富的知识链接功能为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的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工程自建设以来,通过不断对现有产品更新、升级,扩大检索方法,丰富知识链接,有效地实现了用户锁定,扩大了用户群,目前CNKI系列数据库已在海内外17000多个高校、科研、医院、企业、政府、中小学等各类机构所采用,现有用户群达2600万人。

本文拟通过现代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做一简要探讨。

2.高校图书馆应借鉴现代信息产业成功经验,加快与现代信息服务业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长远发展规划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作为传统信息产业之一的图书馆,已有久远发展历史,具有以上分析中提到的经济特征,千百年来图书馆一直是搜集、组织、管理和提供文献服务的机构,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收藏文献信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各方的挑战|3。信息高速公路的构筑,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使信息用户可直接上网,满足他们基本的、简单的信息需求;各种新型的专业化信息服务部门应运而生,使得人们不仅依靠图书馆获取信息,还可以从社会上其他信息机构谋求信息服务。由于这些信息服务部门都具有健全的管理体制、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可观的产业规模,这就使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图书馆危机四伏,从而大大削弱了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中心的重要地位,降低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中介作用,就连拥有4个研宄图书馆、81个分馆的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在面临这种新的挑战下,也发出了即将“关门”的警告。这对图书馆生存的空间形成挑战,而且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图书馆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必须借鉴现代信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加快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融合,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长远发展规划。

2.1 树立经营信息的思想

高校图书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信息管理观念,树立经营信息的思想。这里所说的经营信息与“以营利为目的”的管理方法是有区别的,图书馆属于公益事业,具有公共社会文化活动的属性,图书馆引入经营理念是为了学习经营方法,解决图书馆现有管理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图书涨价和图书馆经费紧张,使得图书馆的资金缺口加大,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与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对图书馆的期望之间的差距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图书馆开展了以创收为目的的有偿服务,但这种有偿服务是不计文献资源成本和投入来实现的,开展有偿服务只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经费。经营信息的目的是把经营理念运用到图书馆的业务管理中,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拓展服务领域。

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经营信息活动具有相应的理论依据,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的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003年8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文化体育实施条例》也规定,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并规定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改变过去那种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局面,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营信息上来,主动出击,充分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和用户的需求,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抢占信息市场,拓展信息服务范围,面向社会开展有偿信息服务在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营信息的经济效益,达到互惠双赢。

2.2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注重文献的二、三次开发,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信息产品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有一个角色转换问题,即从图书、报刊等出版物中挖掘出知识,在重视收藏本质的同时,注重文献的二、三次开发,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有用的知识提供给最需要的人。信息的收集和加工一定要长期连续地进行,只有具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储备,才能利用现代科技设备,通过高素质人才对其甄别梳理、归纳,从中萃取出精华的东西。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借鉴CNKI成功的经验,时时想着读者的需要,积极挖掘和激发用户主体的内在需求,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长期积累的信息服务工作经验优势,借助Internet打破图书馆之间的分割局面,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整合图书馆之间多方信息资源,既要从文献中,从公开出版资料及内部资料中收集信息,还要加大对各类信息源和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并广泛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开发出反映不同主题的、高附加值的信息产品,使图书馆在收藏信息的基础上,增强信息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针对教育等特定行业搜集有关招生、就业方面的新闻和相关信息,开展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并将用人单位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作成信息简报、专题分析、定题报告等信息产品,提供给有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的用户。

2.3 信息产品开发出来后应针对信息产品的高异质性特点,对信息产品进行版本划分,实行差别定价,销售信息产品

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去主动选择产品,这样做既充分满足了用户需要,又利于生产者开展对用户调查研宄,了解各类用户在生产经营、教学科研中急需的信息需求,为今后的信息开发打下良好基础。采用差别定价销售信息产品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作用,让更多人认识和感受到图书馆的作用,从而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支持,促使图书馆走良性发展道路。

2.4 针对信息产业、高转移成本特点,不断对信息产品更新升级,丰富、充实信息产品,以高质量信息产品吸引用户,加强宣传,主动出击,扩大用户群,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2篇

在我国,对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是一个逐渐调整、深化的过程。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信息化浪潮、“新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得我们认真思考对于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如何把握信息化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结合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处理、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升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系列问题涉及的内容都关乎新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和工业化道路,其中最难把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与信息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发挥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解决工业化中期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借助信息化走出一条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意味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与处在后工业社会的国家有根本区别,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性”特征;二是更应注重发挥信息产业对整个工业结构升级的体系性效应。所谓“阶段性”特征就是要从我国的现实基础出发,立足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出逐“阶段”升级的轨迹。这就需要对信息产业的当前地位与现实作用做出客观评价,发现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制定今后一段时间阶段性目标和政策的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扩张,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持续性和规模性的特征。近十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为29%、27%、24%和30%;产业的长期高速增长使其规模总量快速增加,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和渗透作用逐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并不仅仅在于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更多的体现在对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对其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效应,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对这一问题进行测度,并据此评价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目前还缺少必需的数据和分析工具(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可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其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到2002年上半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三大类产品的产值比例为50:30:20,而1989年的相应比例为16:53:31,这一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投资类产品(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为主)占据了一半,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信息产品的应用加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而不是以往依靠电视机等家电产品来维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其二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到2001年,先后实施了12000个信息化项目,仅项目投入的资金达到200多亿元。2002年上半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总采购额达到154.9亿元,政府信息化对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是出现了其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有的现象,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观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轨迹,不难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加工组装环节我国表现出了比较强而明显的比较优势,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正在形成向我国一些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二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逐渐明显,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我国的进入和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原创技术的局部突破(如TDCDMA标准)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公司的活跃与成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组装环节),以及正在逐步提升的面向生产和中低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我国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却出现高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现象。

上述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二、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1、我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

198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排名世界第五位,1999年,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总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规模国际地位持续稳步提升,已步入电子信息产品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而且提升的趋势还在持续,很快可以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彩电、微波炉、视盘机、收录放机、电话机、扬声器、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产品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形成比较强的产业配套基础。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独到的优势初步确立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其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及其大出大进国际循环的格局初步形成。

如果我们将观察问题的视角放在加工制造优势的形成过程,也可以从中清楚地发现结构升级的明显步伐,产品结构由过去以家电类低端产品为主,调整到基础类、投资类产品的占有合理的比例,尤其在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据粗略预计,“十五”期间,全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投资可达100亿美元,相当于前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其中外资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

3、产业聚集已经出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的区域聚集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美国的硅谷、英国的苏格兰科技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法国的昂蒂布、芬兰的赫尔辛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都是集群式创新的成功典范。产业发展的区域聚集化是出于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要素流动、共享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重目的,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信息产业基地。在这些产业聚集区内,形成了主机企业和多级零部件供应企业分工高度细化的产业分工方式,尤其是形成了能够实现即时供应、交易成本较低的产业配套能力,使得区内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这些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使其具有很高的国际化程度,一些产业基地成为了某些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就此意义而言,这些信息产业基地正逐步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重要的世界生产制造基地。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3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 采取的对策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及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指会计信息产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即会计信息为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而必须具备的那些特征和特性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要想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计信息产品质量特征的本质,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信息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基本本质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相对的概念,而不是固定的概念,即要求内含的质量特征和特性均满足用户需要,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诸特征的最佳组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特征。投资者把资源投资于企业,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出于这一目的,投资者需要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等。这些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的信息都比没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有:可比性、重要性、及时性。

二、新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

美国国家商务部在1999年度报告中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指在过去的15年中,由于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高速的电子通讯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的市场的不同名称加在一起的简称,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社会’以及‘风险社会’等。”新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经济;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以智力为支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面向未来的经济。新经济对会计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以下两种挑战:

1.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化的发展造成资本和信用的跨国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与企业的发展与他国紧密相连,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成为必然趋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方面要满足本国会计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广泛化和多样化,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挑战。

2.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虽然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也导致不确定性,但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事前和事后不对称,相应地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后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都使会计环境的风险加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显得十分迫切。

三、关于我国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

1.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框架体系中。“概念框架”一词是在1966年由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中提出。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纷纷效仿建立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了会计准则制订的效率。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已达到较高水平,使得现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在理论上与具体准则不匹配、不协调。因此,修订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建立概念框架显得十分迫切。在修订时应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基本理论中的地位,有利于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符合我国的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取决于会计目标,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的会计目标也不相同。FASB在其第1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国际会计准则也将会计目标规定为“决策有用性”,受会计目标的影响,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偏向于相关性,德日的会计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偏向于可靠性。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目前并不十分明晰,但主要体现的是“受托责任观”,这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但所有者缺位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实现。笔者认为,“决策有用性”是指对信息使用者有用,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委托人等相关各方,因此“决策有用观”实际涵盖了“受托责任观”。根据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大大增加,“决策有用性”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变化相适应。

3.构建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建立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但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多层次化,第一层次为总体质量特征,即有用性;第二层次为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可比性和充分性;第三层次为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如实反映、公允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前瞻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的制约因素包括及时性、成本效益原则及相对性和动态性。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该采取的对策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赖于企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生产与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其中,企业会计信息生产是企业会计师在企业经营者领导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利用会计劳动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如实反映。为此,若将经营者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蓄意干扰、企业会计师的业务素质低两因素搁置不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质量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由于审计问题已经成为今天的焦点,本文在此就不再赘述,本文着重从会计信息的生产方面来考虑,如何更好的生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4篇

【关键词】 电子信息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 财务竞争力; 指标体系

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重视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但关于财务竞争力的内涵、特征、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问题至今尚未达成共识,这给实践中运用理论研究成果评价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强弱带来了困惑。同时,不同行业的财务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决定了评价各行业财务竞争的指标也不尽相同。本文以电子信息企业为例,根据财务竞争力内涵和电子信息企业财务特征构建电子信息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财务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整合内部、外部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具有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的能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总称,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能力是企业在组织过程中通过配置和优化资源,以实现企业目标的才能和技能。资源和能力虽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但拥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却不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整合程度是否优于其他企业。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企业财务竞争力定义为:在企业动态理财过程中,通过对财务资源和财务能力的有效整合,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财务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资本以及在资本筹集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专有资源,包括资本、知识资源(如人力资源、组织管理资源、知识产权等)、财务关系和财务信息资源等。财务资源能否形成企业财务竞争力,关键在于它的专有性的高低和配置的合理性。财务资源专有性越低或配置越不合理,对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就越低,反之,财务资源专有性越高且配置越合理,对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越强。财务能力是企业施加于财务资源的作用力,包括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应变能力。财务能力在企业财务竞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所起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独特性。而财务能力的独特性又与财务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

根据财务竞争力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财务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持续性。企业财务竞争力是在长期理财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昙花一现的财务优势不能作为财务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标准。2.创新性。企业财务竞争力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必须能满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提出的各项需求。只有那些组合能力强、创新可能性大、适应速度快的财务优势,才能沉淀为真正的财务竞争力。3.成长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财务竞争力是财务优势长期进化的结果,必然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的特性。凡是僵化的、封闭的、缺乏成长性的财务优势都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财务竞争力。

二、电子信息企业的财务特征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十多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电子信息产业因具有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增量效应和乘数效应而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突出的产业特征和财务特征。就财务特征来说,电子信息企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以下一些财务特征:

(一)资金密集,风险较高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因此,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有资料显示,一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仅固定资产投资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百亿元人民币。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少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项目惨遭失败,这使得电子信息企业呈现出高投入、高风险的财务特征。

(二)研发经费投资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电子信息产业是知识和研究开发密集型产业。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每3年提高一倍,科研资料的平均有效寿命只有5年。技术更新频率快、技术寿命短的特点,要求电子信息企业必须以科技研发为先导,重视并加强研发人员培养和研发资金投入。与传统产业相比,大多数电子信息产品在研发阶段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如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共有研究开发人员25.5万人,占全部员工数的19%;研发经费投入达到73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8%。其中,居我国百强企业之首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研发经费投入203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0%。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为电子信息企业创造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电子信息企业在研发阶段资金投入大,但研发成果一旦进入生产制造阶段,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三)固定成本大,变动成本小

如前所述,电子信息企业在项目建设阶段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巨额投资使产品制造成本中的固定成本较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电子信息企业产品固定成本较高,而变动成本较低,有的电子信息产品如芯片产品,其固定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重达到70%左右,而变动成本仅占制造成本的30%左右。

(四)生产规模扩大,盈利空间缩小

一种新的电子信息产品在生产的初期,其产品处于垄断地位,通常产品定价较高,利润空间较大。一旦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也会随之下降,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速度往往比制造成本下降速度快,从而使产品的利润空间缩小。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5篇

关键词: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特征;发展趋势

通信指信息的传递,通信包括实物信息的传递及电子信息的传递。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的传递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通信行业成为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现代经济社会中,信息成为经济的主要劳动对象,而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通信技术。因此,信息通信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信息通信技术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中,信息通信是现代经济社会产生的一般条件,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研究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促进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特征

1.1信息通信行业的需求特征

首先,人们的信息通信行业需求朝娱乐和商务方向发展。信息通信属于社会生活中比较基础的,低层次需求,而娱乐和商务在社会生活中是层次较高的需求。传统的娱乐性信息通信需求主要包括影视、音乐及游戏中的语音业务。商业性的信息通信需求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信息化解决方案、移动办公、远程教育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基础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高层次的需求,信息通信行业朝着娱乐化和商务化方向发展;其次,信息通信行业的价值逐渐开始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人们的青睐,信息通信行业积极重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改进并完善信息传播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通信代替了固定电话,网络语言服务发展迅速,信息通信行业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满足人们的娱乐和商务需求上。

1.2信息通信行业的市场特征

首先,信息通信行业市场出现了赢者通吃的特征。在信息通信网络下,通信需求方规模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反馈机制使信息通信领域往往只存在一个赢家。需求方规模经济在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了赢者通吃的现象。同时,搜索引擎市场也存在着赢者通吃的现象。赢者通吃成为信息通信行业市场的新特征;其次,信息通信市场存在着合作共赢的特征。在当今平面化的世界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无论信息通信行业多强大都需要众多合作伙伴,因此合作供应是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在信息通信市场中,电信价值链合作发展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并且,在电信价值链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合作中心逐渐向客户需求转移。另外,信息通信市场合作共赢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

1.3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特征

首先,信息通信行业的界限逐渐模糊,行业竞争相互介入。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跨行业的盈利模式,电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通信产业的价值链变得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优势,电信行业必然会在市场开发及企业运营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现代信息通信业的微笑曲线受到信息通信行业的高度重视。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初期,电信企业主要追求市场扩大。而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技术能力成为通信行业的主要竞争力。电子通信行业的增值环节呈微笑曲线状。在这种情况下,信息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技术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2.1网络化发展趋势

首先,信息通信网络的IP朝融合化方向发展。随着IP的广泛运用,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合一成为信息通信行业的重要构想。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的发展,三网合一的构想开始逐步实施。网络无处不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愿望,为IP融合化发展能够促进网络融合;其次,信息通信产业的价值链朝网络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通信的发展,价值网络逐步生成,并且竞争不断加剧。价值网络的发展需要遵循互联互通原则、网络外部性原则、非线性增长原则等基本原则。

2.2行业经营发展趋势

首先,合作共赢成为信息通信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下,信息通信行业各方力量连横聚合,产业链条合纵贯通,本地化响应加速,共同促进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增强了信息通信行业的竞争力;其次,混合型盈利模式成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心趋势。很多信息通信企业结合传统盈利模式和新型盈利模式,积极创新混合型信息通信盈利模式,以拓展业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2.3市场趋势

首先,信息通信市场朝着竞争和垄断交替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通信市场的竞争和垄断被强化,竞争日益激烈,进而催生了行业垄断。在这种情况下,信息通信市场朝竞争、垄断交替的方向发展;其次,信息通信市场还朝着增值业务方向发展,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小结: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通信行业不仅是社会经济重要的信息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通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出现了新的需求特征、市场特征、发展特征。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新特征要求信息通信行业朝着网络化、行业经营发展、市场等趋势发展。研究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不仅能够促进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6篇

关键词 征信体系 银行业结构 生成机理演化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信用信息是对识别一个潜在债务人(借款者)诚信程度和履约可能性有用的信息。本文所论的征信体系是指一国生产和传播信用信息的组织所构成的系统。按国际上一般标准,本文将以盈利为目标的民营征信组织定义为私营征信机构,是典型商业性征信,这类机构基本都是股份制的公司;将政府主办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征信组织定义为公共征信机构。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债权债务关系是最普遍的经济关系,但是,信用经济有效运行需要一个讲诚信和信用的环境,需要有激励诚信的机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整个社会逐渐觉察到诚信的缺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要求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2002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信用体系,其核心就是建立完善征信体系。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已经构建起了一个覆盖面广泛、结构基本上完整的征信机构体系。目前这个体系包括以下三类机构:第一类是私营的征信公司,包括国内民营的资信调查公司和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资征信机构,共有100多家。第二类是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比如,北京市政府控股的“北京信用管理公司”和北京市工商局建设的“北京市企业信息系统”、“上海市资信有限公司”、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建设的企业信用数据平台等。第三类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银行系统建设的,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在上述征信机构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征信系统对银行信贷信息的覆盖面最为广泛,在征信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性公共征信安排。目前,这个征信系统是在银行系统封闭运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由各金融机构定期上报征信系统,汇总后由这些金融机构实时共享。但是,银行体系外(包括征信公司在内)的企业则不能从该系统获取信息。上述征信体系中的私营征信公司则属于典型的商业性征信,主要是对一般性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证券信用评级和信用咨询等业务,其信用产品主要是信用评价报告,是在其获得的基础信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加工的信用信息产品。

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机构主要提供企业有关信用信息,多数只提供基础信息,不提供增值信用产品,有公共征信的性质,但有的地方性征信机构也有一些商业性征信性质。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征信体系是多层次的征信系统。这个多层次征信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是一个不同于美英等国的私营商业性征信主导型的征信体系。

那么,我国到底为何会形成以公共征信机构为核心的多层次征信体系?这种征信体系还存在什么问题?目前的征信体系结构是不是稳态的?将来会怎样演化?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2000年以来,世界银行组织学者专家对一些国家的征信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就是各国征信机构和制度的产生、特征及征信业发展规律。比如,罗微纳・奥来加里欧就系统地考查了美国征信机构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美国征信行业的结构及特点,并指出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原有稳定而封闭的商人集团信息共享机制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征信机构应运而生。世界银行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文献已由玛格丽特・米勒编入《征信体系与国际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遗憾的是,世界银行组织的系列研究没有对中国的专门研究。

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我国学术界对征信问题的研究还不很多。学界对我国征信问题的关注始于2002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信用体系,之后成立了专题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几位专家联合出版了《征信理论与实践》一书(杜金富等,2004),介绍征信体系的含义、基本功能,外国征信体系的相关法律体系、标准化和行业管理,以及我国征信机构体系建设的设想、原则、模式选择和行业标准化。

200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联合主办了“征信与中国经济”国际研讨会,就征信与经济发展、征信与金融稳定、征信法规与监管环境、公共征信与私营征信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相关文献已结集出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2004)。其他一些文献多数散见于一些非学术期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但这些文献也主要是介绍国外征信体系的发展情况及可供借鉴的经验(赵小凡,2005;张兴祥,2005;郭熙保等,2005)。上述文献都没有深入分析我国多层次征信体系的生成机理与未来的演化方向和机制。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点有益的尝试。

二、我国多层次征信体系的生成机理

这里首先分析专业征信机构的一般生成原理,然后分析我国多层次征信体系的特殊生成机理。

(一)专业征信机构的内生动力机制

这里按如下有逻辑递进关系的两个层面来分析征信机构的生成机理:第一个层面,分析信息共享的作用机制和功能,说明信息共享的必要性。因为信息共享有多种组织方式,所以第二层面的问题就是分析为何选择专业征信机构(中立的征信机构)来实现信息共享。

从根本上来讲,征信制度的产生是源于对信用信息共享安排的内生需求。融资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这也是金融中介理论分析的基本逻辑起点。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主要安排有如下几个:第一个是要求借款者提供抵押品;第二个就是“信用配给”;第三个安排就是“关系型借贷”;第四个就是贷款人之间共享有关借款人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共享的作用机制(Greif,1993)主要在于:一方面,信息共享可以帮助贷款人利用借款人过去的信息预测其未来行为,减少逆向选择;另一方面,借款人在信息共享系统的不良信用记录会使得借款人向其他贷款人借款更困难(网络效应),从而提高借款人的自律性,而良好的信用记录则为借款人创造了“信誉抵押品”,与实物抵

押品一样起到了降低道德风险的作用。

正是因为建立信息共享安排有这些收益,所以在一些经济体系中能够内生出这样的安排。Pagano&Jappelli(1993)运用逆向选择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促成内生的信息共享制度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实体的流动性高、借款人的差异、信贷市场规模较大和信息交换成本低等。当具备了这些条件就可能内生出信用信息共享安排。

另外,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用作抵押的资产比较充足,另外,由于贷款规模比较大,贷款者直接对其进行资信评估也可能符合经济原则,所以贷款人之间共享有关大型企业信用信息可能并不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对于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而言,往往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贷款人直接对其进行资信调查也不合算,贷款人之间共享有关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企业和消费者融资比重高的经济体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更甚。

既然信息共享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来安排信息共享呢?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包括信息使用者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互换和交易、集团信息共享和专业征信机构。信息共享安排最初表现为一些商人私下达成信息共享协议,这是第一种组织方式。后来发展到一些行业商人集团共享信用信息,这是第二种组织方式。发展到现在,最为普遍的是第三种组织方式,即以专业征信机构来实现信息共享。为何信用信息共享主要采用了专业征信机构的安排?对于这个问题,罗微纳・奥来加里欧通过考查美国征信机构的发展历史发现,由于企业和人口的流动性,原有的稳定而封闭的商人集团信息共享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专业征信机构有了产生的内生需求。

实际上,发展到采用专业征信机构来实现信息共享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征信机构的运作更有效率。因为对信用信息的需求主体越来越多,对信用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如果采用直接信息交换和集团信息共享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交易费用和制度运行成本;相反,由专业化的征信机构来提供征信服务,则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降低信息共享的交易成本和制度运行成本,这就产生了向专业征信机构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我国以公共征信为核心的多层次征信体系的特殊生成机理

上面分析了专业征信机构的内生动力机制。但是专业征信机构又有商业性的私营征信公司和非商业性的公共征信机构两种安排。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征信行业实力最为强大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征信机构都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私营的商业性征信公司。而我国征信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征信机构是政府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建立强大的公共征信机构,是强制性的公共征信体制。那么为何我国没有内生出综合性的、实力强大的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商业性私营征信公司,而是形成了目前以公共征信机构为主、以商业征信为辅的多层次征信体系呢?下面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在我国,企业融资远比消费者融资发育得早,所以企业征信也比个人征信起步早。一般来说,市场化的改革会导致对企业资信调查、信用评级等信用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些内生的动力因素推动了我国民营的企业征信机构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出现了新华信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华夏国际企业信用咨询有限公司、华安商业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征信机构。那么,为何这些机构没能够发展成能满足市场需求、实力强大的市场主导力量呢?

首先,我国寡头垄断型的银行业结构和国有银行及国有控股银行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市场内生出征信制度有阻碍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化的改革催生了对征信产品的需求。但此时政府对金融领域控制还是相当紧,银行业是典型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如,在整个80年代,四大国有银行就基本上占据90%以上的信贷份额。由于我国金融改革相对滞后于整体经济和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上没有改变。虽然近十年来一些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有了较快的发展,但银行业结构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大量研究表明:直到现在,我国的银行业还没有呈现出垄断竞争的格局,基本还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衡量银行集中度的两项重要的指数CR4和赫芬达尔指数从1996年到2003年虽然有所降低(见下表),但还是分别处于81.75%和0.1826,这期间平均为88.07%和0.2137(刘勇、穆鸿声,2007)。在这种寡头垄断型的银行业结构中,几家大的信贷机构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借款者比较全面的信息,这些银行与企业的融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双方的选择余地都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寡头银行通过信息共享获取额外的信息对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质量虽然可能有帮助,但其边际收益可能并不太大,所以,这些银行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并不太大。而且,加入信息共享体系后其客户信息被潜在的竞争者(比如其他股份制银行)获取,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一部分优质客户,这种担心可能会强化这些垄断者对信用信息共享安排的抵制。另外,不管是原来的四大国有专业银行还是1994年改制后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不具备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即便是现在的国有控股银行,虽然形式上有较为完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但也还欠规范和完善。这会导致这些银行不重视风险控制,从而也会降低对能够降低信用风险的征信制度和征信产品的需求。

其次,国有银行体制性贷款结构对内生的征信公司发展有阻碍作用。我国的金融制度长期以来是以满足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融资需求为根本任务的。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支持从以财政拨款为主改为以金融支持为主,国家通过控制金融来实施对国有经济的支持和改革。国有企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这种金融支持有很强的刚性依赖,占垄断地位的国有大银行资金主要运用于对国有大企业提供融资,国有金融机构难以与以民营为主的小企业发生普遍的金融联系(张杰,2000)。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的这种融资结构使得其难以产生对征信制度和专业征信机构的征信产品的需求,理由如下:(1)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往往由于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贷款人直接对其进行资信评估也不合算,为了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之间共享有关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就会显得更重要。进一步推论,如果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比重比较大的话,它对信息共享制度和征信产品的需求也就会越大。在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不大,所以对征信制度和征信产品的需求并不突出。(2)一方面可能因为大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抵押资产和担保,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间存在的一些天然的联系,加之某些制度上的约束,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对国有大企业的贷款往往不需要专业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

告作为决策依据。

第三,我国消费信用发展滞后,阻碍了征信体系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还不存在消费信用(消费信贷)。我国消费信用在80年代末才开始起步,其主要形式是消费信贷,直到1997年我国的消费信贷余额还只占总贷款余额的0.23%(蔡浩仪、徐忠,2005)。据此,可以判断,至少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消费信贷没有能够成为促成个人征信业产生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90年代末,消费信贷开始快速在我国发展起来。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了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消费信贷的两项重要文件《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1999年2月又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正式要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但是,实际上这些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占了90%以上,这些住房贷款有住房为抵押,所以发放这种贷款对消费者的信用信息的需求也就较少。而除住房以外的消费信用的规模还相当有限,从而对个人征信产品的需求也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消费者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固定成本往往很高,在消费信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会使得生产消费信用信息的平均成本很高。在这种情形下,更加难以产生民营的个人征信公司,一般的商业性征信公司不愿意将大量的资源用于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库的建设。

第四,人口流动性低不利于征信体系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期,我国人口流动性不强,没有成为推动个人征信发展的有力的内在动力。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口流动增强了,这个时期主要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城镇转移,特别是到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不断增加,但这些人口往往都不是消费信贷的使用者,所以这种人口流动并不会推动对个人征信的需求。我国通过消费信贷进行消费的人群一般是收入较高的哪一部分,这部分人群工作相对比较稳定,流动性较低。这进一步降低了对消费者信用信息的需求。

最后,政府行政体制和结构对征信公司产生和发展也有阻碍作用。由于我国缺乏明确的法规强制政府相关部门公开企业有关信用信息,这些部门(比如工商、税务、经贸、法院等部门)基于自身利益或为企业信息保密的考虑,往往不公开相关企业信用信息。私营商业性征信机构要从这些部门获取信息没有正常和正规化的渠道。这就从信息来源方面给这些征信公司带来困难。

以上分析说明,市场化改革催生了我国商业性征信的产生,但是推动商业性征信公司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和条件在我国并不充分。另外一方面,信用和诚信问题又成了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政府选择了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公共征信机构。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地方政府明显感觉到了信用和诚信缺失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负面作用,于是在私营征信业发展受阻、征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情况下,一些地方通过政府直接出资或是由政府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组建了一批具有政府背景的地方征信机构。但是这些地方性征信机构不能覆盖全国,其业务质量和发展都有一些局限性。基于对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的需要,2002年后人民银行加快了组织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2006年建成了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这个银行体系内部的征信系统。

总之,在内生的私营征信业受到诸多体制和经济约束而不能充分发展情况下,为了弥补我国征信制度供给不足,政府不得已选择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公共征信机构,从而形成了目前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征信体系。实质上,这是在自然的制度变迁进程受阻的情况下,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弥补征信制度供给不足的一个必然结果。

三、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演化的路径

前面的分析说明,当前我国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体系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预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公共征信必然还将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当前的征信体系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公共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公司的职能分工与定位还不明确,两种征信机构之间没有建立合理竞争和协作机制。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由于人民银行管理的征信系统封闭运行,私营商业性征信公司确实不能利用该系统的基础信息,导致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损失。

第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银行运作的公共征信系统目的主要在于为商业银行减少信用风险和风险评估费用、加强金融监管以及服务于货币政策,但是该系统除了提供基础信用信息以外到底能否提供信息加工产品,其运作是否会侵占私营商业性征信业务空间还不明确。目前这个系统垄断了银行信贷方面的基础信息,这很容易导致其利用这个垄断地位开展信用信息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挤占私营商业性征信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一些私营征信公司最为担心的一点。

第三,有的地方性征信机构的性质也不是很明确,这些机构是在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其经营是在政府的庇护下进行的,这些地方性征信机构又是市场化运作,有商业化经营的倾向。如果这些机构在征信市场上与私营征信机构提供同类产品,那么也会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四,在竞争领域和竞争范围不清晰的同时,就征信体系的外部环境来说,还存在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封锁问题。征信对象的信用信息除了来自于信贷机构以外,还有很多信息是来自于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环保等政府部门,但是这些政府部门没有建立制度性信息公开机制。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可能通过政府支持从这些部门获取信息,但是私营的征信公司则没有这种渠道。私营的征信公司要么花费比前两种征信机构更多的成本来购买这些信息,要么通过其他手段与上述政府部门建立起一些特殊关系而获取信息。这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基础,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征集的成本。

基于上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清楚界定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公司的业务边界,同时,建立起一个好的信息交换和协作机制,既能够让商业性征信公司通过正规化途径获取公共征信系统的信息资源(当然要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同时私营商业性机构又能将市场需求信息反馈到公共征信系统。

另外,从长远来看,我国目前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机构体系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征信机构的效率往往不如商业性征信公司,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创新动力不足;二是商业性征信市场结构问题,我国征信机构数量较多,但是规模普遍很小。

国外有关研究和国际经验表明,公共征信机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远不如私营商业性征信机构,难以适应市场对信用信息产品的差异化和变化性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对高端信用信息产品的需求。另外,公共征信机构比私营征信公司存在更为严重的委托代

理问题,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比如,玛格丽特・米勒(2004)的研究就发现,相比于公共征信机构,私营征信机构征信数据种类更多,数据来源和覆盖面更广,数据更新的速度更快,对消费者投诉反应更快并有更好的处理机制。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明显的公共征信机构私有化和商业化趋势。这说明,征信领域更适合作为竞争性商业领域,其多数产品更适合由商业性征信公司提供。正因为如此,政府支持建立的公共征信机构,只能是在市场内生动力还不能促使商业性征信机构普遍建立和发展的情况下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最终,公共征信还是要逐步退出征信市场,实现商业性征信在未来的征信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需要培养一个有利于商业征信成长的环境。为此,一是要着力推进各项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我国银行与金融业的市场结构从寡头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发展,推动个人金融服务和消费信用需求规模扩大,大力发展服务于小企业融资和消费者的新型金融公司的发展。二是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使得来自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可获得性提高,推动商业征信的发展。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动公共征信系统的商业化和股份制改造,以提高其运作效率,最终实现公共征信从征信市场退出。

另外,从市场结构来看,征信行业一些天然的特征决定了其必然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行业。

首先,征信业是信息生产和传输行业,作为信息产业,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这个特点决定了信用信息是非常讲究规模报酬的商品,因为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

其次,征信机构规模越大,它的信息覆盖面就会越广,不仅仅信息种类多,而且因为加入征信系统的金融机构越多会使得来自这些机构的信息越多,从而对同一个企业和消费者的信息也会越全面。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7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可靠性

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会计目标与会计实务的桥梁, 妥善地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于实现会计目标、规范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合理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八条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知识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

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呢?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是对财务报告的具体化。

(二)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原因

会计信息作为特定经济主体会计行为的结果,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有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还有数量更大的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要解决会计信息质量低的问题,必须先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为此,我们必须对此进行研究。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研究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要素说明: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关键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是体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属性,简单地讲,就是供应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其所用者所作决策的关系,或者是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所作决策的影响程度。[1]把相关性特征作为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的关键质量特征是有历史背景的。首先,由于在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相当多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信任度已非常低,中国的资本(股票)市场呈弱式效率特征。

可靠性是会计系统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因为只可靠不相关的信息带来零效用,而只相关不可靠的信息很可能会带来负效用。[1]即使公允价值的应用己经越来越广泛,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力求充分而公允地表述企业的真相。特别是对我国来说,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主要不是依据会计信息的情况下,或者说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并不很高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更为突出。多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总是困扰着各方信息使用者,所以我们的现实抉择应是在确保可靠性的前提下适度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较为重要点:

作为次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该包括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可理解性,这三个原则在重要程度上次于可靠性和相关性,但又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所必不可少的。(1)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二是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社会经济资源有限,所以需要比较不同投资对象的优劣,那么会计信息将更为有用,因此,可比性也是良好的会计信息所应该具备的质量特征,但它并非信息本身的质量特征,而是两项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具备的质量特征,因此将其称为次要质量特征。[2](2)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担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当将以融资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3](3)可理解性:它是会计信息的另一质量特征。它要求会计信息具有能被使用者理解的特征,会计信息的价值就在于使用者对它的使用,使用者若要使用会计信息,首先要求使用者能够理解会计信息的涵义。

(三)修正作用的质量特征: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财务人员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四)约束性条件:

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是实现会计目标的根本途径。但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是由会计人员单独能够决定的, 它是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必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提供数量的多少等受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等的共同制约: ①效益大于成本。效益大于成本是指从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中所获得的效益应大于为提供这些信息所花费的成本。效益大于成本是会计工作普遍的约束条件。在实际会计工作中, 有些会计信息可能是有用的, 但如果所花费的成本过高就不值得提供。②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程度, 它也是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当一项财务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 就可能影响到依靠该信息的使用者所做出的判断,则这项信息就是重要的。凡重要的事项必须单独提供, 但也不要为防止遗漏而故意提供大量不重要的信息, 因为过多的信息和过少的信息一样, 也会产生误导, 在信息太多时, 真正相关的信息就可能被掩盖, 冗长而又充斥诸多无关细节的信息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预测和决策。[4]

三、结束语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发达国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典型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构建了体系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其体系层次清晰并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与我国同样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则基本上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做法,与国际会计趋同程度很高。[5]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第一,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条件,即会计处理的先决条件;第二,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出主次清晰、层次分明的体系构建;第三,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归属问题。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将会把此体系的研究做的更加深入,更加符合实际。

参考文献:

[1]郑安平.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科学构建[J].财会月刊(理论),2008,(5)

[2]胡晶.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0,(01)

[3]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第 2 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6)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8篇

关键词: 视觉表达; 图像预处理; 工业设计; 合理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 TN911.73?34; TN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14?0154?0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asonableness assessment for industrial design,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industrial design rationality based on visual expression and image analysis is put forward. Taking an industrial design workpiece as an example, the digital scanning imaging technology is used to perform visual image acquisi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workpiece. The median filtering noise reduction preprocessing of the acquired visual image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 workpiece is carried out. The edge contour features are extracted. Harris corner detec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conduct location detection and the rationality evaluation for the key processing points of the workpiece. The simulation test an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for design rationality eval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workpiece and its evaluation index is more explicit.

Keywords: visual expression; image preprocessing; industrial design; rationality evaluation

0 引 言

工I设计对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工业产品的合理性设计能有效提高工业加工的生产效率,特别是对机械工件进行优化设计,能提高工业机械工件加工的精度。工业设计是对产品的实用性、美和环境的合理性融合,工业设计的美学形态问题和视觉特征呈现问题研究是工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1]。传统的工业设计主要是凭借训练、技术知识进行色彩和产品形状的表达,进行工件的结构、构造、形态、色彩和加工工艺进行评估[2?3],但是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工业设计的合理性评估机制。采用计算机视觉表达方法进行工业设计的合理性评估具有应用前景,采用计算机视觉表达方法,结合图形与图像处理学,实现对工件产品的结构、构造、形态、色彩的优化设计。

1 工业设计工件的视觉成像采集

用数字扫描技术进行工业设计工件的色彩、形态和构件的合理性评价,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工业设计工件视觉特征的合理性表达,对工业设计工件的结构、构造、形态、色彩合理性设计评估是建立在对工业设计产品工件进行三维数字扫描成像基础上[4],通过对工业设计工件进行三维数字扫描图像的图像分割和信息融合处理,结合角点检测和关键点标定方法,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关键信息点的特征点进行准确标定,实现结构、构造、形态、色彩合理性搭配,假设工业设计工件的三维数字扫描成像的像素点信息特征量为,从中选取,, ,…,作为工件工业设计的关键信息特征点,每隔个视觉采样周期进行信息融合和视觉特征提取,得到工业设计工件的视觉成像采集的高维信息融合方程描述为:

式中:为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成像像素级视觉差;为视觉成像扫描的阴影区域融合分量。使用有限体积方法对工业设计工件的视觉成像像素值进行种子点离散处理[5],用高亮线条和阴影区域方法,得到设计工件的三维视觉扫描的瞬态镜像模型为:

式中:为工件视觉扫描的瞬态边缘轮廓特征;为单一尺度下视觉变化的周期变量,初始化图像分块模型,令。其中:,表示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图像分块位置处的图像边缘信息素。采用齐次坐标变换得到工业设计工件的视觉成像采集的特征数据表达式为:

采用直方图估计方法得到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成像像素级视觉差,在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成像曲面拟合过程中,先寻找工件设计的三维空间,通过关键信息点区域估计方式重构数字扫描图像。

2 工件视觉图像的中值滤波降噪预处理

在上述进行工业设计中工件图像的三维视觉特征提取和图像采集的基础上,进行工件视觉图像的中值滤波降噪,由于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成像模板像素失真导致视觉误差较大,出现噪点,对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成像采用中值滤波进行形态学分割[6],工件三维数字扫描图像的二值化分离结果为:

通过上述对工件视觉图像的中值滤波降噪预处理,提高了视觉表达的输出信噪比。

3 工业设计合理性评估的视觉表达实现

3.1 工业设计视觉成像的边缘轮廓特征提取

在上述进行了工业设计工件的视觉成像采集和降噪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工件的边缘轮廓特征,采用边缘轮廓特征提取方法对工件的关键加工点进行定位检测和合理性评估,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成像点的数据样本为:

对于,对应的工件边缘轮廓的测量值,用表示4×4的边缘轮廓的平滑参数,即,得到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图像的空间分解迭代式为:

式中,表示工业产品设计的关键信息点模态特征输入数据。采用有限元法对工件的视觉表达信息进行图像像素增强,假设构建工业设计工件三维数字扫描图像的视觉表达的信息动态传递方程满足:

通过预先设定以阈值,实现对视觉成像的边缘轮廓特征提取,工业设计工件视觉表达的边缘轮廓特征提取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 工业设计的视觉表达合理性评估实现

在提取工件的边缘轮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对工件的关键加工点进行定位检测和合理性评估,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图像总共可划分成K个分块特征区域,工件三维视觉的子空间为:

根据窗口区域的阈值对图像进行Harris角点训练[7],训练函数为:

定义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图像为,工业设计工件的色彩、形态和构件的合理性搭配先对工业设计工件进行图像像素序列重组,如下:

当输出的工业产品设计工件图像像素特征集满足约束条件:。定义Harris角点信息特征,提取图像关键信息点的统计特征进行角点匹配,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的特征估计的判别函数为:

式中:为工业产品设计工件视觉参量在角点尺度上的估计结果;为种子点附近的工件结构、构造、形态估计结果。基于组合优化理论,对工业设计工件的Harris角点特征进行最小二乘组合拟合,得到工业设计的视觉表达合理性评估状态方程如下:

式中:为关键信息点的信息素值;为不同尺度的区域信息融合控制系数;为三维数字扫描点的欧氏距离。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工业设计的视觉表达合理性评估,具体流程如下:

(1) 对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图像进行信息采集和特征提取,对采集的工业设计工件视觉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降噪预处理,构建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图像的边缘特征分布区间之间的特征分割系数,以为概率密度泛函进行边缘轮廓特征分割。

(2) 使用三维数字扫描成像的亚像素级进行特征重组,求解不同尺度结构的视觉传达系数。根据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图像的Harris角点检测结果,对工件三维数字扫描成像的频谱分量和作变换,为工业产品设计工件三维视觉图像的灰度级,为连续向量量化矢量特征点的信息组合融合度。

(3) 采用关键信息点区域组合构建候选区域像素特征集,对工件的关键加工点的信息度表示为,并通对两种自适应加权进行特征点扫描。

(4) 对数字扫描图像的第一轮预测结果进行有效性判别的关键信息点标定结果满足判别阈值,结束算法,否则自适应更新迭代补偿,重新进行工业设计的合理性评价迭代。

4 实验测试分析

实验的硬件环境:CPU为Intel Core i3?370,主频为2.93 GHz,内存为2 GB,采用输出信噪比SNR作为工业产品设计工件视觉图像处理后合理性评价的效果测评指标,SNR的计算式为:

式中:是原始工I产品设计工件视觉图像;是通过本文的视觉表达和图像分析处理和工业设计工件的图像。以涡旋叶轮作为工业设计工件,进行视觉表达分析,测试叶轮工件工业设计的合理性,用数字扫描技术进行工业设计工件的色彩、形态和构件视觉特征标定,得到工件的CAD输出视觉图像结果如图2所示。

采用本文方法进行中值滤波降噪预处理,然后提取工件的边缘轮廓特征和Harris角点检测,得到特征提取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见,采用本文方法对工业设计工件进行边缘轮廓特征检测,能有效实现对工件的关键加工特征点的提取和评价,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对工件的关键加工点进行定位检测和合理性评估。图4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工业设计合理性评价的输出SNR对比结果,从图4分析得知,采用本文方法进行工业设计合理性评价的输出信噪比较高,说明准确性较好。

5 结 语

本文研究了工业设计的视觉表达合理性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表达和图像分析的工业设计合理性评估方法。以涡旋叶轮工件为例,采用数字扫描成像技术进行工业设计工件的视觉成像采集,对采集的工业设计工件视觉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降噪预处理;然后提取工件的边缘轮廓特征,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对工件的关键加工点进行定位检测和合理性评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工业工件设计,对设计的合理性评估的准确性能更好,评价指标更明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XIA K, WU Y, REN X, et al. Research in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diseases analysis [J]. Journal of networks, 2013, 8(7): 1632?1639.

[2] ZHANG Q, ZHU Q Y, ZHANI M F, et al. Dynamic service placement in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clouds [J].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13, 31(12): 762?772.

[3] 于国瑞.服装流行要素识别与品牌服装设计[J].纺织学报,2004,25(1):126?128.

[4] MERNIK M, LIU S H, KARABOGA M D, et al. On clarifying misconceptions when comparing variants of th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by offering a new implementation [J].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5, 291(10): 115?127.

[5] 刘正先,陈丽英.亚声速半开式离心叶轮叶顶间隙的流动特征[J].航空动力学报,2012,27(4):937?945.

信息产业的特征第9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从2011年起发出了在未来10年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动员令,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划定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集中力量扶贫攻坚,最主要的政策措施之一是“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明确要求“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也就是说,在连片特困地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解决好资金问题。地方财政无力的情况下,解决资金问题最主要的渠道就是信贷投入,目前,让大规模的信贷投入到连片特困地区不太实际也相当困难,小额信贷逐渐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小额信贷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与发展援助政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解决了部分贫困地区融资难问题,但特困地区的经济主体与信贷产品相匹配的信用资源相对不足。最大的特征是特困地区的隐性信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这是受当前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及征信服务平台不完善的原因所影响。

研究基于扶贫信贷视角的征信服务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模式,将征信服务建设延伸到小额信贷的各类经济主体,并通过完善信息采集、优化信息运用,建立符合特困地区实际的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信贷风险,提升信贷扶贫效益,提高信贷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二)相关概念的描述

小额扶贫信贷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特定的目标、特殊的制度,为既有自我创业能力和强烈改善生活条件愿望、又有可供发展生产的资源、缺乏资金的贫困户提供信贷资金及综合技术服务的信贷方式,小额信贷扶贫的特点是额度小、期限短、目标明确、无需抵押、担保、非营利性。

征信服务模式就是关于采集、调查、保存、整理、加工、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整体制度框架。

(三)研究内容

本文以小额扶贫信贷为视角,立足特困地区发展推进与小额信贷支持相对弱少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对依托于信用之上的小额扶贫信贷与征信服务的相关作用进行研究,对德宏境内小额信贷扶贫这一模式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从征信服务的角度分析破解相关难题的路径选择及作用机理。并就小额信贷扶贫视角下的征信服务模型提出设想。

(四)创新与不足

本文对于征信服务体系在提升小额扶贫信贷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就征信服务体系在推动小额扶贫信贷业务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在征信服务体系的作用机理方面主要是通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加以论证分析。最后结合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分析演绎出我们认为最优的基于小额扶贫信贷的征信服务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信贷扶贫业务上的信用增级,依托征信服务水平的提升,创新特困地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并以此全面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为连片特困地区注入足够的资金奠定基础。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未能从更加严谨的计量角度对征信服务体系的作用进行分析。另外,基于扶贫信贷视角下的征信服务模式也是我们结合工作以及理论与案例分析而提出的设想,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扶贫信贷与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现状

德宏州开展小额扶贫贷款的金融机构现有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中,邮政储蓄银行这方面的业务量较少,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种类较丰富,业务量较大,仅芒市农村信用社一家就开办了小额扶贫贴息贷款、贷免扶补贴息贷款,失业人员小额创业贴息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红色信贷等扶贫贷款,这些小额扶贫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农村党员、失业、创业人员、小企业贷款利息负担。

(一)基本情况

从在邮储银行和信用社调研后看,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负责贷款申请、材料初审、贷前信用调查,还有针对农户的信用评分这些方面来进行风险控制,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前的多部门协作方式降低了发放对象的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对小额信贷的可续性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是降低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政府统筹规划,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和低息贷款以及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各级政府扶贫办统筹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小额信贷工作,有效规避了信贷风险;二是贷款制度健全,在贷前、贷中、贷后对贷款人实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还辅之以征信宣传、教育等各种措施。有政府信用作为支撑,大大提高了农户的偿债能力和守信意识。

1.整体贫困情况。德宏有四个县市为省级特困地区,贫困程度主要体现在:一是贫困群体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山区多、坝区少,少数民族村寨多;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以粮食和甘蔗种植为主;三是贫困山区群众普遍缺乏商品意识、信用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

2.小额扶贫信贷发放情况。截至2014年12月末,德宏州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964户,放款金额23495万元,余额为37197万元,占全州贷款总额的比例太小,对促进了德宏州特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实现成功创业和稳定经营的有一定的效果。

3.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档及授信情况。截至2015年2月末,辖内农户总数245208户,已建立信用档案161836户,核贷农户118985户,核贷金额为445111万。已评定信用镇1个、信用村29个、信用组386个、信用户108430户;信用户单户最高授信额度10万元。2015年1~2月累计申请贷款农户7687户,其中获得贷款户数为7152户,累计发生额54524万元,农贷面35.17%,申贷获得率93.04%。

4.发展扶贫信贷的现实约束。一是农户存在失信违约风险。从信用社了解到,截止2014年12月末,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累计应还款金额15648.6万元,实际还款金额15514.99万元,还款率为99.15%。违约贷款共37笔、金额133.61万元。二是存在系统性信用风险。小额扶贫信贷的本质就是以政府的信用替代分散贫困户的信用,以财政贴息信用为贫困户提供担保,2014年4季度应贴息资金191.6026万元,实际贴息金额9.57532万元,但截止2015年3月9.58494万元贴息资金仍未拨付,贴息资金的不及时拨付会带动整个扶贫信贷产生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银行信贷资金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滞后。德宏境内暂无信用担保、评价等中介机构,外地信用评价和担保机构费用对农户来说费用昂,保险公司由于农产品的变现价值不稳定,风险监控和内附防范难度较大,成本高,信用风险较大,所以对农业生产保险积极性不高。四是现有的信用评级模型不完善。全州对农户的信用评级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档案,而信用社的经济档案仅对农户有信用评级,对家庭农业生产大户在信用等级评定的管理上未单独列明,主要评级模型、评级操作流程均按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进行。

三、基于扶贫信贷的农村征信服务模式构建

金融机构在对农村各贷款贫困主体进行考量时,会充分考虑到贷款主体的日常行为和周围群众对其诚信度的评价。而发展基于扶贫信贷的征信服务模式,挖掘和重组农村产业链内部各经营主体的信用资源,必将有利于扩大农村贫困地区金融供给。

(一)目标和原则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发展扩大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与当前国家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方向完全一致。为确保扶贫信贷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农户与银行、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为出发点,以有效防范扶贫信贷信用违约风险为前提;以建设基于贫困地区各经济主体及产业链条的征信服务信息系统为载体,以强化贫困地区人群的信用意识、提升贫困地区各经济组织管理水平为抓手,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建立完善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信贷服务机制为主要目标。

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德宏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体偏少(全州有75个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经济发展滞后的现实,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部门联动、普遍参与、支农惠农、多方受益、奖惩有效”原则,充分调动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各方的积极性,以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等征信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形成农村地区信用信息采集、共享、评价体系,通过对征信服务产品的广泛有效应用,推动行政、社会、信贷资源与农村贫困地区信用资源的有效对接,促进信用资源与新型农业经济良性互动。

(二)组织架构

建设符合有关不同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的农村贫困地区征信服务体系,是一项涉及到基础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信用中介体系建设、征信服务平台建设、激励惩戒机制建设等等面相当广的工程,需要政府各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沟通配合,协手推进。

图1 农村征信服务系统组织架构图

围绕“信用户”、“信用村+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保险公司+农户”、“互助资金组织+农户”等不同增信模式,将发改委、扶贫办、农业、林业等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都加入农村征信服务体系组织架构中,依托各县市成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信用保险、信用评级、农村产权登记机构的积极参与为有效手段,推动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与贫困农户实现融资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是政策支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长期和近期工作计划,由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协同组织建设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及评价系统,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经济项目,将有关政策支持信息采集到系统;与扶贫办联系,将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相关资料采集到系统;采集与农户有关的实用的信用评价信息。二是联合开展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村的信用评价工作。三是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创新,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需求跟进相应的信贷业务创新及信贷支持,并将已完成的信贷业务,将信用履约情况纳入系统。

图2 基于小额扶贫信贷的农村征信服务建设流程图

(三)运行机制

基于扶贫信贷的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是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单独依靠金融机构是无法完成信息的采集和信用中介市场的培育,所以,必须建立以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为基础、人民银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责、多方参与、涉农金融机构向农村经济体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产品信息的一个协同运行机制。

1.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征信服务体系建设上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结合德宏实际,通过制定实施方案、资金投入,加强贫困地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及开发利用,推动建设农村征信信息服务平台,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市场的投入,加大对信用等级较高农户及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

2.构建扶贫信贷征信系统。一是以农业生产关系为纽带,系统主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贡米生产大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养殖企业、民族工艺品家族、贫困互助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村、信用户等;二是相对全面的信息采集,涵盖农村所有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链条上的主体的基本信息、经济信息、银行信息及非银行信息;三是增加征信辅助信息,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同订单执行情况及对企业、农户的评价信息、互助资金组织个体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