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8 16:56:31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1篇

实习一、矿物(一)

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矿物(二)

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

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实习五、常见的沉积岩

观察认识常见沉积岩的矿物成分、颜色、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实习六、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

1.通过构造模块认识褶皱、断层的类型,以及在平面上、剖面上的表现特征;

2.通过阅读一幅地质图,掌握地质图读图步骤与方法。

实习七、常见的岩浆岩

观察认识常见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

实习八、常见的变质岩

观察认识常见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鉴别特征,初步掌握变质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实习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

通过参观地质陈列室,初步认识地壳历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规律及在地质学中的研究价值。

普通地质野外认识实习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具体内容及要求: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2篇

【关键词】 广州市; 高二学生;

们在2005年、2008年和2011年对广州市高二年级学生情况进行了3次调查,3次调查均用相同的调查问卷及相同方法,本文将调查结果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对研究,讨论了5年中广州市高二学生的变化趋势,这对了解当前中学生状况,为更好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到150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698名(46.47%),女生804名(53.53%)。2005年采样216名(14.38%),2008年采样492名(32.76%),2011年采样794名(52.86%)。

1.2方法

1.2.1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学生集中自填问卷,当堂填写,当场回收,学生答卷时不能相互讨论,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有效性与可信度。

1.2.2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高二上学期对学生进行情况调查,3次收集到问卷1571份,淘汰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502份,淘汰率为4.39%。

1.2.3机器阅卷将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 for Window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交友行为

交友行为,从朋友交往情况、异往情况、恋爱经历以及对高中生恋爱的看法4个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5年来学生的恋爱经历并无显著变化,而其他3个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5年来,表示“非常满意”和“有知心朋友”的学生比例上升,差异非常显著,提示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交友情况在不断改善。女生“有知心朋友”的比例大于男生,男生对朋友交往表示“非常满意”的比例大于女生,反映出了女生更需要倾诉,交往更注重内心的体验。见表1。

异往情况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尤其是2011年的调查,有“非恋人的异性密友”的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无异性密友”的比例大幅下降。“不想有异性密友”的比例下降,说明学生在异往方面更健康、更大方、更深入了。见表2。

恋爱经历男女分别计算无统计学意义。半数左右的学生没有恋爱经历,而恋爱次数达到“3次或以上”的比例有所下降,是否提示学生恋爱态度更认真,恋爱维持的时间更长了?见表3。

对“高中生恋爱”的看法,男生、女生分别呈现出非常显著和显著的差异。认为“可以相互勉励”的在3次调查中均居首位,比例有所上升超过半数;认为“有助了解异性”和“是快乐的事情”的比例较多,也有上升的趋势。见表4。

2008年的结果引起笔者的兴趣,他们认为高中生恋爱是“理所当然”的比例在3次调查中最高,同时持否定态度的“妨碍学习”和“为时过早”也是最高的,女生中选择“妨碍学习”和“可以相互勉励”之和大于100%,说明她们中的部分人同时选择了这两个看似相斥的选项,反映了他们对此问题的犹豫和矛盾。

2.2约会行为

考察了与异性单独约会的经历和初次约会的年龄。虽然单独约会的经历3次调查中并无差异,但是初次约会的年龄男女生均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

与异性单独约会情况无统计学意义,也无性别差异。约4成的学生有过恋爱性质的约会,同时约3成的学生没有与异性单独约会的经历。见表5。

初次约会年龄在17岁及以上的比例下降;男生初次约会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16岁,而女生初次约会的主力军由15~16岁变成了13~14岁,12岁及以下的比例也大幅上升,约会低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和典型。见表6。

2.3接吻行为

接吻行为主要调查了学生的接吻经历以及关于初吻的一系列问题,如初吻年龄、谁主动的、动机如何等问题,总的来说5年来女生的变化要大于男生。学生的接吻体验没有显著差异,也无明显性别差异,4成左右的学生有过接吻经历。见表7。

男生初吻年龄无显著差异,女生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初吻年龄主要集中在15~16岁,而初吻发生在“12岁及以下”、“13~14岁”两个年龄段的比例上升,其中女生初吻低龄化非常明显。

关于“初吻由谁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女生表示初吻是对方提出的,半数以上的男生表示双方都有意愿,说不准是谁先提出的。这表明主动提出接吻要求,在学生看来还是感觉并非很“好”的事情,因此在调查中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见表9。

3次横比,男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女生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有趣的是,2008年女生“自己主动”和“对方要求”的比例都是最高,模棱两可的回答最少,显示出她们在“初吻”问题上“责任”很分明。

另外,可以看到男生承认自己主动减少的同时表示对方主动的增加了;女生表示“说不准”的在2011年也显著上升并接近半数,说明在接吻问题上女生比以前更主动了。

“初吻动机”有着显著的差异。在6个选项中“喜欢”是最首要的理由,而表示“爱”的比例的排位靠后;说不清楚原因“不由自主”的比例也很大,尤其是男生;女生中被“迫”的比例少了,由被动为主动的增加;与此同时出自“好奇心”和“想尝试一下”的比例提高。提示接吻示爱的功能的削弱,而其猎奇的心态和满足欲望的功能提高了。见表10。

2.3行为

行为的调查围绕经历、初次的年龄、对象、身份、避孕措施、发生动机和对婚前的看法等问题展开,5年来,学生的行为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仅女生的2项调查具有统计学意义。

女生行为有显著差异,男生则没有。男生承认发生过的比例是女生一倍。值得讨论的是2005年与2011年的结果相当接近,而2008年调查男生女生均高出一倍左右。见表11。

初次年龄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初次年龄相对集中一些,大概在15~16岁之间。见表12。

初次对象没有显著差异。初次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恋人,而男生初次的对象较为多元化,但是由于统计人数较少,该现象无显著性。见表13。

“其他”主要指的是初中、中专、职业学校学生和无业社会青年等。男生初次对象的身份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相对而言更容易与同龄的在校女生发生初次。女生初次身份,2005、2008年是以高中生为主,到2011年高中生却成了比例最低的一类,可见女生更容易与较年长、较成熟、社会经验更丰富的异性发生行为,该现象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4。

初次避孕措施没有显著改善的趋势。学生初次行为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令人担忧。“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和采取“体外”这种很不可靠的避孕方法的比例不低,体现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仍有待提高。

当然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安全期”的认识有所提高,也反映了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性知识。见表15。

初次动机无显著差异。“好奇心”和“想尝试”这类猎奇心理比例上升,在男生中甚至已经成为发生初次的首因,而2011年男生选择“爱”和“喜欢”对方的比例排在倒数第二、三的位置。见表16。

学生对婚前的看法,女生有显著差异。认为“如果相爱可以发生”的比例居于首位,女生的这一比例2011年显著下降;约1/5的男生认为“没有爱也可以”,女生也略有上升;无论男生女生“婚前应守贞洁”的比例上升了,女生的比例更是非常接近“有爱可发生”了;女生的贞洁意识明显高于男生。学生们的观念更加多元化,观念到底是淡薄还是重视了,却不好下结论。见表17。

3.1学生的交友行为日趋改善,反映出人格的发展更加健全

从2005~2011年,从80后到90后,学生们的心态更加开放和自由,更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生交友更加大胆,异往更加频繁。

学生对朋友的渴望,也反映出了其孤独感的增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己的朋友交往表示满意,反映出学生的沟通技巧在不断进步。

3.2学生部分行为的低龄化趋势,反映出性心理成熟期的不断提前

本研究证实了5年来学生约会行为、接吻行为的提早现象确实存在,而生理、心理更早熟的女生尤为突出。虽然,初次的年龄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平均十五、六岁发生,有6个学生甚至在12岁或更早就发生首次了,也确实需要引起关注。

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现代人的生物成熟已经大大提前,可以断言学生性意识觉醒、性冲动产生、出现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3.3学生对性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反映出性的娱乐功能逐渐被认同

现在学生的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与此同时,社会大环境对性采取了更加宽松、开放的态度。因此,猎奇的心态成为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促使学生,尤其是男生在恋爱中的相关行为不断升级。

另外娱乐心态也引起重视,恋爱、接吻、等行为成为了部分学生的“社交方式”,以至于初次的对象有超过20%的男生表示不是自己的恋人,而是朋友、亲戚等其他人;接吻、等相关行为的动机更多是为了快乐,认同“无爱”的比例有所上升,而其示爱的功能减弱了。

3.4学生性经历的变化相对稳定,反映出所谓中学生性泛滥的风潮言过其实

本次调查,5年来有一半左右学生承认曾经恋爱,约40%的学生有过接吻经历。发生过的男生均值为8.36%,变化范围5.94%~11.76%;女生均值为4.16%,变化范围2.68%~6.77%,该结果与广州市同时期的其他调查[1-3]相似或略高一些。初次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恋人,身份主要是在校学生。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有所增加,而性自我保护意识仍然堪忧,不安全的仍然普遍。

以上种种均未达到部分媒体所报道的“泛滥”程度,片面夸大严重性,无益于中学性教育的开展。考虑学生身心发育的提前,西方价值观的影响,高二学生的性相关行为还是在一个适度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3.5生于80和90之间的学生,有着独特的和性观念

调查中我们很诧异的发现,2008年调查的学生,在诸多问题的回答与2005年和2011年前后两次的调查有明显不同。他们是一群生于1991年,介乎80后和90后之间的孩子。

他们观点鲜明,在对中学生恋爱的看法、初吻谁主动等问题上,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很清晰的,而比较少采用模棱两可的选择项。

他们以“爱的名义”将性相关行为升级。2008年调查中学生的发生率最高,但与此同时,他们以“爱”为动机发生的比例最大,猎奇心态的比例最小,对“无爱”的认同度也最低。

这种敢爱敢做、个性张扬的性格不仅比2005年调查的80后要突出,甚至让比他们晚出生3年的90后也自愧不如。有研究表明,人格因素确实对人的有明显影响[4],但是,2008年调查所反映出的现象是否与之有关,以及这一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等. 广州市中学生性知识和情况调查.中国校医, 2005, 19(6):601-602.

[2]王娟,王家骥,王心旺.广州市中学生现况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8, 15(2): 124-125.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3篇

关键词:《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初文 繁文 省文 异文

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以下简称《大系》)考释条例中,郭沫若采用了众多术语,最常见的有初文、繁文、省文、异文四例。通过对《大系》中的这些术语进行分类统计,列出典型实例,探讨这四例术语在《大系》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郭氏对于训诂学、文字学的有关贡献。

一、初文、初字

初字在《大系》里用如初文,初文、初字共19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差别,在初字和初文这两个术语里并不存在。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为初文,也就是该字最早的形构。[1]章炳麟《文始·叙例》:“于是刺取《说文》独体,命以初文;其诸渻变及合体象形指事,与声具而形残,若同体复重者,谓之准初文。”但郭氏所释初文并不限于独体字。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第一章:“这种初文在标识语言时,往往一形数用。”是以初文用法来阐释其定义,认为初文一形多用。但综观《大系》条例,郭氏并无“一形数用”的体例。郭氏对于初文的判断,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1.依靠文字的形体,常常以“象……之形”作为依据。如:

(1) 又作苟,乃从口声。后误为从艹之苟,形虽失而音尚存。其用为敬,即警之初文。

案: 字《大系》中三次释之,《大保簋》中释为“象狗耳贴地而坐之形”,《 钟》里则说“唯用 为敬者,于周初文多见之,其后敬字多见,无作 者。”狗耳贴地而坐,则有警卫之意,而 又在周初文中多用为敬,警又从敬得声,则此三字音义可通。郭氏据形音义三个方面证实警之初文为 。《汉语大字典》敬:“《说文》:‘敬,肃也。从攴、苟。’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苟用为敬,《大盂鼎》又以 为之,余谓 乃狗之象形文……其用为敬者,敬即警之初文,自来用狗以警卫,故字从苟从攴。省之,则单着狗形作 若苟。’”

(2) 象器中盛双玉之形。亦见《辛鼎》云:“虔用

氒 ”。卜辞亦有此字,作 若 ,彼字王国维释为丰之初文。

(3)……盖“古”字实即苦之初文,字本作 ,象吐舌之形,味苦则吐舌也。作 若 乃其繁文,象苦丯与舌同时吐出。从艹之苦字乃“大苦”草名,用为苦味字,实出叚借也。

与此同例的还有“生”、“冕”、“颐”之初文等等。按照汉字表意文字的性质,以及汉字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发展历程来看,象意字起源最古,这大概是无可争议的。郭氏据“象……之形”来判断初文,基本可取。《汉语大字典》中“免”字一条下,就采用了郭氏的说法。

2.郭氏判断初文,除了依据“象……之形”之外,还常常依据“后起字在初文之上添加意符”这一原则。如:

(1)止即趾之初文,足迹也。

(2)“剌 ”与《遹簋》之“遹御”同例。 即御之初文。见《大盂鼎》,卜辞尤习见。又本铭 字作 与《麦盉》 字同,《丙午天君鼎》午字作 ,即此所从。

案:郭氏据对比法释出“午”字, 由“午”“卩”两个部分组成,御字则更多出“彳”“止”两部分,由此郭氏判断 是御的初文,省略了彳止两偏旁而已。

(3)枼即叶之初字。

止是趾的初文,这一说法已是共识。在汉字的滋乳分化过程中,于原字的形体上添加意符,以分担原字在某一方面的职能,从而产生新字,乃是汉字分化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如“丞”的甲骨文字形 和石鼓文字形 ,都像救人于坑陷之中,即是拯救之“拯”的本字。后在丞上添加意符“扌”滋生了“拯”字。郭氏依据汉字的这种滋乳原则来判断初文,也是十分可取的。

二、繁文

《大系》中繁文25例。繁文即是汉字形体的繁化。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繁化现象一直存在,与简化现象并存并伴随着汉字发展。繁化的类型有三种。

1.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声符,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的《新识字之由来》一文中提到的“古文象形会意字加声旁”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繁化现象。如:

字从奇文“凤”,仌声。凤鹏本一字。《说文》凤或作鹏。仌朋同音。杨树达因此将字释为鹏。认为仌乃是在鹏的象形字基础上添加的声符。

2.在原字的基础之上添加装饰性符号或线条,这种现象金文常见,战国晚期的楚系文字也常常有这种现象,是为了美观的需要。限于篇幅,兹不举例。

3.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或改变一个或数个意符。这种类别又包含两种小类,

(1)增加或改变意符后的字与原字音义一致,繁化是暂时的,不会因此产生新的滋乳字。如《周举鼎》“ 父丁”,杨树达释为韦即违字。甲骨文韦字作 ,作 ,从四足形者,乃韦之繁文也。

(2)增加或改变意符后的字与原字同音,但是用法和意义上有了区别,新字与原字渐渐分化并从而独立出来使用。这是汉字滋乳的一种方式,如大家所熟知的“其”与“箕”两字即是明证。

汉字繁化现象与汉字的性质是分不开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表意是早期汉字符号的基本职能,以形表意要求汉字符号的形体越清晰表意才能越精准。金文以形表意的程度较深,这种情况下,在金文文字上添加意符以精准指义,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对《大系》条例的梳理,发现郭氏所谓的繁文,是指在原字之上添加或改变较繁的意符,暂时繁化的这一类。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里所谓“古文形繁”也是指的这一类文字而言。如:

(1) 即《疐鼎》所见 字之繁文,从茻。

(2) 即鼒字,从止乃繁文。犹《史兽鼎》爵字作 也。

(3) 乃福之繁文,《邾大宰编钟》“眉寿多 “可证。

三、省文、×(之)省

《大系》中省文凡41例。“省文”一词多见于训诂学和文字学,是十分重要的术语,含义极广。以下通过列表的形式,将其最常用的意义列举出来,如:

在古书注释中还有一种“省文”例,即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删减意符后解说字义,使其能通读文句。如孙诒让《墨子间诂》“能,‘态’字,此又‘ ’之省”。综观《大系》省文例,我们发现,郭氏所谓省文大部分即是“删减意符以便通读文句”之省文,如:

(1)“事喜上帝”喜当是熹省。

(2)某谋省。亦可读为诲。

(3)会,郐省,国风作桧。郑语:妘姓。

(4)异,禩省,《说文》祀或从异,做禩。

(5)“令盂以区入,凡区以品”,区,驱省。

《大系》中的省文,还包括少数“省去原字某些笔画或部件”几例,这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简化现象,古文字中特别是古钱币文字中十分常见,一般出于出于简化、避讳、构图等原因。如:

(1) 乃 (口)之省。

(2) 疑绍省。

四、异文、×(字)之异、异作

《大系》中异文、×(字)之异、异作共计79例,其中异作3例,异文31例,×(字)之异45例。《孙林父簋》“ 字作 ……余意当是孙字之异”,其后又说“又金文每有同字异作之例,本铭两孙字亦同字异作,不足为异。”足见郭氏认为“异作”和“×(字)之异”均应该看作同字异形,也就是《大系》所谓的异文。异文一词,多用作文献学术语,乃是指的同一本书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句差异。训诂学中常用异文来表示文字异体现象。如《淮南子新证》“‘ ’即‘蛘’之异文”。我们通过对《大系》异文条例的全面整理,发现郭氏判断异文的条件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1.增减笔画,或改变文字形体形成的异文。如:

(1) 即干字之异。

案:郭氏认为干字金文中间作一实心原点,在字形演变过程中有变为一横的,也有变为两横的。

(2) 、 皆孙之异文。

案:郭氏认为字形像小儿总角之形。

(3) 即余之异文。

案:郭氏认为像余侧视之形。

2.增减,或替换表意部件形成的异文。又分为四种:

(1)增加意符。

如:

1) ……盖古宽字……盖异作也 。

2) 殆耤字之异。

3)金即捦之异。

(2)减省意符。如:

1) 即播之异文,《说文》播古文作 ,此省以釆。

(3)替换意符。如:

1) 与 。

2) 当是竞字之异,从大与从儿同意。

案:金文“大”与“儿”作偏旁通用。《说文》竞:“强语也。一曰逐也。从誩,从二人。”

3) 字从殳乍声当即 字之异。

案:两字皆从乍得声。从殳与从攵同意。

4) 乃诗之异。

5) 盖为字之异。

案:为古字形从爪从象,此从爪从家,字形相近,且都是会意字。

(4)会意字意符全替换。

1) 字两见,当是休之异文。

2) 字殆即夗字之异文。

3.增减、或替换表音部件形成的异文。如:

1) 字绝非坏字,字盖颔之异文,从页今声也。

2)“乍 宗彝” 字从又吻声,当是敃之异文。

3) 即泓字之异,从水弓声。

4.构字方式不同形成的异文。如:

1) 字从木厈声。疑即管之异文。

案:《说文》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从竹官声。”此从木厈声。构字方式不同。

2) 字难识,疑是冠之异文。

案:《汉语大字典》“字像以手持帽戴于头上之形”。此 字字形像人头上戴了帽子。

3) 殆归之异文,从辵从 省,鬼声也。

案:归从帚峊声。此二字意符声符俱异。当是构字方式有别。

4) 即父字之异。

案:《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字从又戊声。此二字构字方式不同。

5) 字字书两无,疑是退字之异。

案:《说文》“ ,却也,从彳日夂,一曰行迟。”

字从土从日从夂, 声。

以上对这四类术语进行进行初步探究,正是为了克服文字不同形构的现象,把异形同字的文字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为揭示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提供参考。郭氏对于初文的判断,为汉字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郭氏对于繁文、省文的判断,可以看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繁化、简化这一对矛盾规律对汉字发展的影响。郭氏对于异文的判断,与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中“文字的分化”这一章节正相照应,其中增减笔画、加注或改换意符、加注或改换音符、造与母字在字形上没有联系的分化字等现象所体现出的,正是汉字分化的基本手段。

注释:

[1]江淑惠:《郭沫若之金石文字学研究》,台湾:华正书局,1992年版。

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2年版。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形象思维;归纳思维;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86-0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各种物理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也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本研究以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探究教学在培养初中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他们获取、处理、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过程和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法的可行性

探究教学是指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个人、小组、集体等通过多种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众多内容为探究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应用、物态变化、压强和浮力等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更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听得见,而关于电与磁、功率、运动和力、机械能等众多知识点也为学生所熟知,其实验条件不苛刻,探究过程不复杂。由此可见,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施条件非常成熟。而运用探究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假设、抽象、类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课程,而且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使得他们习惯使用形象思维去思考物理问题。而形象思维能力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抽象思维、归纳分析总结思维、创新思维无不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而物理学科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它的很多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对物理事实的观察或实验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用形象思维的生活型、形象性、二维性、动态性等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法,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讲述分子运动知识中,其“看不见”的特性让学生非常迷茫。因为在他们生活习惯中运动的东西都是可见的。对此,笔者也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那些看不见得,或者是很微小的运动。对此,学生列举出风、烟、雾等常见的现象,但是为什么烟、雾是可见,而风是不可见?考虑到学生的物理基础,笔者初步介绍了色素及其混合的效果,并引申出单纯的气体是有颜色的,然后让学生探讨如何观察气体的运动。学生:既然烟、雾是可见的,用瓶装的烟雾就可以观察了。老师:雾本质上是水,水大家是可见的。既然空气是可以运动,如果用瓶装空气就可以观察了。学生:空气是无色的,看不见。老师: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体,但是纯色的气体可能是有颜色的,如二氧化氮。学生:那就用瓶装二氧化氮,观察其如何运动。

讨论到此暂时结束,教师开始进行试验,用两只是广口瓶,一只装有空气,一只装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两个瓶口对置,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实验结果,如现象、时间等。该过程通过现实的实践,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事实上,探究教学还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如“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运动与压强压力的关系”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力去证明这些物理规律,如通过加热、压缩气体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2.归纳思维能力的培养。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一般原理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在形象思维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出它们共同点,发现其一般规律的过程。物理学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基础科学,而物质运动和结构的都是以一定规律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分析、归纳这些物理规律的能力。初中物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就非常注重通过提供感观材料,进而到分析其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如在分析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如果直接让学生记忆电阻R=电压U/电流I,就失去了一次探究的机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方法:(1)组织学生根据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池组一对,电阻随机5欧、10欧、15欧各一个,测定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各个小组根据已学知识和经验,画电路图,组装电路。该过程教师不做任何提示。结果:每个小组都按照图1(或类似)的方式组装了电路。(2)根据改图,让学生分别测量电阻为5欧、10欧、15欧时电压和电流。记录结果如下(当电阻为5欧时):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新课导入;课堂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内容,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密切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还能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对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探讨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提出有效方法,希望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生活现象引入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包括浮力、自由落体、弹簧、电流等内容,让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促进物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

教学生活化注重从生活中引入物理知识的学习,在物理知识学习中融入生活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

3.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采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能增进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到生活中存在物理现象,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应用知识,分析周围生活现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

1.新课导入生活化

新课导入时,将生活中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现象、生产生活活动与新课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概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如学习变阻器这节内容时,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现象为例,将学生有效引入教学活动中。调节电视机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画面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舞台灯光会随剧情变化而时强时弱?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探寻答案,理解其中的奥秘。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内容讲解生活化

在对初中物理知识讲解时,要尽量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如学习声音的特征这节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不同类型音乐,让学生对声音的传播、音质等内容有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讲解物态变化时,将学生引入食堂观察气化、液化、升华、凝华等自然现象,让学生对其有更为直观全面的了解。如讲解机械结构时,将自行车搬入课堂,分析其中的结构、构件、功能等内容,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整个课文内容讲解时,通过引入生活化现象,能让内容学习变得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课堂实验生活化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实验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悟到科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例如:进行惯性、密度、压强实验时,可利用石块、木块、木条、水等进行实验。电学实验可利用打火机、旧导线等材料完成实验。这样既节约成本,保证实验效果,让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4.课后习题生活化

将课后习题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例如:小明买一戒指质量为8.9g,投入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10ml,利用密度知识初步鉴定是否为纯金戒指。习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和探究,不仅能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到实验现象无处不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动力,更好地完成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

5.知识应用生活化

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让学生安装简单的电路环境,排查生活中简单的电路故障,对学校物理实验器材改进,从而有效完成实验。设计微型实验,减少环境污染。改进家中的燃具,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

三、结束语

物理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增进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物理知识应用技能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5):52-53.

[2]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10(3):53-54.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电与磁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85

物理是一门贴近于生活的学科,许多的物理现象对于人们来说都并不陌生。其中“电与磁”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在生活、通讯、娱乐等很多方面,人们都离不开“电与磁”。我们在开始真正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是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就开始学习了。“电与磁”是初中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也是相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合理地提高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效果,能够帮助学生们走进物理的殿堂,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今后更多更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提高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的教学效果

(一)“电与磁”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重要性

物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尽可能多的掌握物理知识,也是我们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需要打下的基础。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初学物理的时候,带领学生们走进物理的大门,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尽可能地理解这些重要知识,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物理现象无处不在,人们也常常被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吸引,但是对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来说,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原理却是盲点、难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的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再是浅显的看待物理问题。

自法拉第l现电磁效应以来,人们已经快速地走入了电气化和电子电工的新时代。“电与磁”是一门主导生产技术的学问,在基础物理学上一直保持着重要地位。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科学,其中的电磁力也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发现的四种相互作用之一 ,并且是研究最广泛的相互作用。学好电与磁的相关内容是今后学习其他科学和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研究的基础,掌握这门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电与磁”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

电与磁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电流、电场、磁场等,有关“场”的概念,长久以来都是学生们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它是能量的而一种形式,场的存在由其中产生的一些现象反映出来,如此模糊的概念往往对于初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而这样的知识点,老师如果只是说说原理、讲讲理论,就会显得课堂苍白无力,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学生若是不能再初中阶段牢牢掌握有关电磁的知识,今后高中甚至大学在学到物理以及相关的电子电工、信息与通讯等学科时,将面临更大的难题,最终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的教学效果

电与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然而其又是难点所在,是许多学生物理知识中的薄弱部分。提高关于电与磁的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也势在必行。

(一)巧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将情景教学带入到课堂当中是一个新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物理这样的与实际联系紧密,往往是需要透过某些现象来反映本质的学科,情景教学更是能够直观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如何设置情景教学就是一个突破点。情景教学是通过老师巧妙的安排,通过实验操作、音画效果、动作模拟等,创造出一种生动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初中物理“电与磁”内容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可以通过试验来揭示原理的内容,比如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奥斯特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的法拉第实验,还有证明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运动的现象。这些现象若是只通过书本上或者老师课件上的几张图,是不能形象地表示出这些物理过程的变化动态的,若是老师真正制作了相关的动态图画、视频或者教具,例如:自制一套奥斯特实验装置带入到课堂上,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让同学们亲眼见到小磁针发生偏转,以此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接下来要讲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对自己所见所闻的东西,也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这不仅对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有所帮助,还能帮助学生快速将知识点牢牢记住,从而让老师能够尽量快的授万知识点,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答疑解惑、拓展新的知识点和帮助同学们复习。

(二)知识点生活化,从生活走进物理

通过一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具和音画媒介,将一些电磁相关效应呈现在学生面前,无疑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这样做也只是把一些名实验直观表达出来,这样也会显得所讲所学都是书本知识,有一些纸上谈兵的意味。但是若能够将这些实际比较浅显的知识点不仅通过一些媒介呈现,还应结合到实际生活应用和现象当中。具体的可以是由老师,就现实生活中,大家能够常常接触到或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其本质原因,从而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到其中的物理原理。例如:提问学生为什么秋冬季节脱下毛衣时会有爆裂声、为什么用手触摸门把手时会有触电的感觉,通过这些生活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他们主动去探索生活现象的本质,从而发现摩擦生电而产生静电的原理。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可以通过生活常见的物品,就能够做出的简易实验,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出有关的物理知识。例如:让学生将磁铁置于纸板下面,在纸板上撒上铁粉,就会观察到在磁铁两端的铁粉自动汇集成几条相连的线圈,这就揭示了磁场的存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强化对物理原理的认识、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上复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也能锻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在物理学科上的课外拓展。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7篇

“生活化”的教案设计更具体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案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不会聚焦重难点,导致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没有紧凑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就会杂乱无章。因此,一个科学教案,是一堂成功课的基础。更重要的一点,教案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具体教学实施的图纸。因此,“生活化”的教案设计,可以让教师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本知识更具体,在生活中得到验证。

以教学《生物的遗传》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内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染色体、DNA,弄明白基因传递过程以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等问题,有点难度。这些知识点,似乎离学生生活很远,其实不然。在教案设计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比如,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在家观察自己与父母相貌的异同。有同学会发现,自己的鼻子与父亲的一样。有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眉毛与母亲的一样,还有人发现自己的耳朵跟父亲的一样。通过这些现象,引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从而切入到新课的讲解。在其他的教学设计环节,依然可以“生活化”。比如,作业设计方面,可以设计“生活化”的习题,问题:小明的母亲是单眼皮,但他的父亲是双眼皮,那么,小明成为双眼皮的概率有多大?因此,“生活化”的教案设计,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减轻知识的难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易懂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关于整合素材,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融入进去,让生硬的课本、冰冷的知识鲜活起来。当然,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素材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如果,脱离了学生可感知到的生活现象,则不会成功,比如,南方学生自然不了解北方的生活现象。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盎然,对课本的知识更加容易理解。

以《食物链》这一课为例,教师只是简单地围绕猫吃老鼠,老鼠吃粮食这样的案例去讲,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问题的。如果转换一种模式,就大不一样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导入。由于这个自然现象,学生们都了解,甚至有些学生还亲眼见过。因此,学生兴致很高,并且通过这个事例,提问:动植物除了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这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的效率。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有趣

初中生物教学也需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从而获得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做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让所学的课本知识更加有趣,诱发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

以《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为例,首先,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导入新课,即请同学们闭气三十秒,感受一下。学生通过这个闭气活动,感受到难受。这种生活化的方式,可以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之中。接着,教师提问:闭气为什么难受呀?学生都可以答,是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氧气。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又提问:氧气又是怎么哪里来的呢?从而入新课。对于光合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还从生活中所见的事来分析。比如,菜市场中的白萝卜,为什么上面是绿色的,下面是白色的呢?这个常见但被学生忽视的问题,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思考。接着,教师可以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让学生明白,萝卜上面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太阳光的作用,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叶绿素,从而变成了绿色,而下面之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埋在土里,无法形成叶绿素,从而是白色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较好地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生物知识相联系,使学习更加有趣。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8篇

“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说播课教学设计

平罗县黄渠桥九年制学校

教师:刘立娟

今天我说播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分析、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的。本节课从两个层面设计的教学目的。

(一)知识层面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2、让学生学会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3、初步认识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二)学生情感层面的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素养能力。

二、教学理念

1、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2、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积极主动去体验享受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能力。

三、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盐是中考的重点考试内容,宁夏中考化学试卷在2018年关盐测试分值为分,2019年为分,2020年为分。盐类的性质综合了酸、碱、盐、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相关性质考察,学好盐是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相关物质性质知识点的回顾和综合应用,是整个化学学习内容的升华,对于学生而言,学好、学通盐的性质对于学好化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认识常见碳酸盐的性质,该内容与第十单元常见酸和碱为同一体系,相互联系,在上一单元学习中学生对盐的概念已有初步认识,知道化学中的盐与食盐的区别,本节课主要利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做引导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碳酸盐与酸和碱的反应,从而认识常见碳酸盐性质,并初步认识和掌握复分解反应概念。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碳酸盐的用途。

2、学会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3、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

(三)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合理的利用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旧知识回忆、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

五、教学安排(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对于盐的概念我们已有初步认识,我们了解到化学中的盐指的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的盐的性质。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三种碳酸盐的化学式,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从它们的结构上来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共同回答:都有碳酸根离子。教师总结:我们就将这种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统称为碳酸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

一、板书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一)认识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请同学观看一段视频“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并且写出反应原理。

教师活动: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我们已经知道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呢?

学生回答:三分之二学生推测能,三分之一学生保持沉默。

教师活动:为了证明同学们推断,教师演示实验11—1。(播放教师演示实验视频)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记录实验结果。

碳酸钠+稀盐酸

碳酸氢钠+稀盐酸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教师提问:为什么所有的碳酸盐当他们遇到稀盐酸时?能发生相同的实验现象呢?

学生集体回答:因为他们都有碳酸根离子。

教师提问:那么结合刚才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在化学实验室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

学生回答: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则该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证明,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你能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吗?

学生活动:请学生上台展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教师活动: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和酸的反应),那么碳酸钠能否与碱发生反应呢?教师演示实验11-2(照片展示)

学生活动: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 方程式

(二)认识常见碳酸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提问:认识了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那么它们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同学看课本73页,第二自然段,了解它们的妙用。(图片展示学生自学效果)

当堂训练:

1、现有两瓶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和纯碱请用化学方法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题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点的掌握,重点考察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生统一回答,用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学生回答完全正确,但是方法过于单一,老师又再次强调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于是各小组经过讨论发现可以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来进行验证。本题考察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2、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变质了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所有学生在考虑氢氧化钠变质问题时,第一印象是产生了碳酸钠,因此,同学们一致认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因此,大部分同学在设计实验时都利用了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碳酸根离子,但是同学们却忘了之前我们学习的有关碱的内容相结合。

于是老师拿出一瓶变质的氢氧化钠,让同学们,按照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同学们发现,当最初滴入稀盐酸时,并没有明显的现象,于是孩子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怀疑并引起了他们的反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经过小组讨论,他们发现有可能该试剂当中还含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于是他们改进了实验方法,他们像所给的试剂当中加入大量的稀盐酸,他们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从而检验此时的氢氧化钠已变质。同时,同学们还想到了可以直接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来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

(三)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分析今天我们学习过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初中常见化学现象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实际;物理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模式做出了详细的诠释:“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物理规律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以此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最终教学目的。”

在此背景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就成为诸多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教育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将物理学习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形成密切的联系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展开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其广义是指能引起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外部客观环境;狭义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促使其积极进行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既然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物理教师就应努力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教学情境,以此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经过对新课标精神的认真学习与研读,我将这一理念灵活运用到了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例如,讲到“摩擦起电”这部分知识点时,我带了一个神秘的小道具――一把塑料材质的梳子,并邀请一名头发较长的女学生到讲台上配合我一起完成下面的实验:首先,女生用这把塑料梳子反复梳理头发,会发现头发经常吸住梳子;之后将这把塑料梳子跟一些细小的碎纸屑做接触,发现不少碎纸屑也都纷纷依附于梳子之上。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现象,可是部分学生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常见生活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物理原理。因此,通过这一情景,不但最大限度上集中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其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而且通过这一真实的物理教学情景,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其他类似的物理现象,这对于他们加深对于“摩擦起电”内容的认识与理解都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二、将日常生活现象与实验探究活动联系起来,促使实验内容的生活化

实验是整个物理学科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许多物理定义、规律、公式等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经过反思、升华、总结形成的。“物理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实验之于物理学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不难看出这一点。因此,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将日常生活现象与实验探究活动联系起来,既是提高实验教学实用性的必要措施,更是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构建“生活化”物理课堂的重要补充。

例如,对于思维尚未发展成熟的初中学生来说,“大气压”这部分内容不但知识点稍显抽象,就连实验内容也较为笼统,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缺乏明显的联系。因此,学生普遍反应这部分知识点过难,不容易理解。鉴于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之上做了“覆杯实验”以及“矿泉水瓶变扁”两个足以证明大气压存在性的演示实验。

覆杯实验:首先在玻璃杯中注满水,再将薄纸片盖在玻璃杯口之上;用手按着纸片将玻璃杯整个倒置,慢慢移开托着薄纸片的手。这时,就会发现不但玻璃杯中的水不流出,而且纸片也同样掉不下来。

“矿泉水瓶变扁”实验:在一个完好无损的矿泉水瓶子之中倒入热水,稍停几秒之后,将瓶中的热水全部倒掉,之后再将冷水淋到矿泉水瓶之上。这时,会发现伴随着“啪”“啪”的声音,矿泉水瓶迅速瘪下去。

这两个实验所使用的器材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且整个实验过程都简单、清晰、易操作,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之中,积极思考之所以产生上述“奇怪”现象的物理原因。如此一来,教师不但得以巧妙地将“大气压”这部分知识顺利导入,而且通过演示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又切实帮助学生加深了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为切实提高当节物理课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物理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走向社会。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想方设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实现对于具体知识点的更好认识与理解,并进一步升华到社会生活实践的运用之中。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双提高、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凯.紧抓课本链接生活: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J].读与写,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