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7 15:57:16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1篇

我国行政法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兴起,至今已近二十年。这些年来,行政法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国行政法学自兴起之时就强调其实践性,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围绕着行政诉讼制度的立法和实务进行了大量研究,理论界与实务界合作默契,共同推动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然而近年来,行政法的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有相互疏远的趋势,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极难为实务部门采纳,同样,实务部门的创新和困难也不易为理论界关注。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行政法学的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行政法的实践,进而影响到我国行政法治的进程。无疑,有必要对行政法理论与实务的关系进行深刻地反思与检讨。本文将从探讨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着手,分析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对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出相应对策。 一、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然关系分析 对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行政法学性质的定位。在法学体系中,行政法学虽面临许多理论问题,但在总体性质上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即行政法学应立足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行政法律制度既是行政法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在其研究重心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各有侧重。应用法学以实践为基础,并以促进实践发展为宗旨;而理论法学则着重于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规律的研究,为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一般性理论指导,并不直接以现实的法律实践为研究重心。 当然,这不是说,行政法学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而是强调行政法理论要服务于行政法的实践,并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如果行政法理论与实践不相关联,或对实践毫无指导意义,那么,行政法学的研究也就偏离了正确方向。 笔者认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行政法实践为行政法理论的研究重心 行政法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行政法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技术。在行政组织形态的设计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如行政分权的思想,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等需要法律的肯定和落实。在管理方面,如行政机关对经济的调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及管理手段等都需要相应法律保障。现代行政管理非常复杂,传统的行政手段有很大局限,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所需的各项法律制度也就成为实现行政目标的手段。当然,行政法的目的还在于在确认、扩展公民的行政权益以及控制行政权。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行政资讯权,行政听证权等都需要相应行政法律制度的肯定和保障。对行政权的控制也要借助于相应的实体和程序制度才能实现。 第二,行政诉讼实践。行政诉讼主要涉及公民的行政诉权和国家行政审判权。为保障公民行政诉权的实现和国家行政审判权的合理运作,行政诉讼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如审级制度、受案范围制度、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庭审制度、裁判制度,执行制度,以及法院体制、法官制度等都需要合理建构。 第三.其它社会实践。行政法律制度最富有开放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任何变迁与发展,都要求行政法制度作相应的变革。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激烈竞争,要求行政法律制度体现效率性,中国加入WTO组织则要求政府减轻规制、政府的的运作更为透明和公正。 行政法理论要着眼于上述三类实践,研究应然的行政法律制度,研究行政法律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对现行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当然,行政法研究要立足于我国的行政法实践,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研究的排斥,如行政法的发展规律,国外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等都需要系统研究。这里强调的是,行政法研究,无论是深层次的理论探索,还是具体问题的探讨,都不应脱离我国的行政法实践。 (二)行政法理论应服务和促进行政法制度的发展 行政法理论要以促进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为宗旨。行政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指导行政法体系的建立。虽然近一百多年来,西方各国都在寻找行政法治之路,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历史传统、法律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行政法治的模式上各有特色。如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行政法律制度以行政程序和司法 审查制度为核心,而在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则注重各项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行政法学界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研究和论证,为我国行政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指导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行政处罚制度等,但仍有大量的行政法律制度正在建立或需要建立。行政法理论为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创立和完善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各项行政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具体内容,尤其是有争议的难点、焦点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仔细论证。 第三,指导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在具体的法律操作层面,行政法理论具有独特作用。行政法研究需要解释法律规范的涵义,适用对象和范围,更要揭示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以确保行政法规范适用的正确和统一。 第四,推动行政法治理念的形成。行政法律制度的建构和运作需要法律文化的支撑,没有相应的法律文化,再好的法律制度也难以真正有效运行。而行政法律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除了依靠制度运行所带来的促进外,还需要行政法理论界的推动。行政法律制度中蕴涵的民主、公正、理性等公法理念的形成和普及都需要行政法理论的支持。 (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处于良性互动状态 从动态角度看,行政法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历史上,行政法最早出现于法国,行政法理论则在法国行政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英国、美国的行政法理论都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行政管理的变化,行政权的扩展相关。行政法理论一旦产生,又对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互动。行政法理论促进了实践的发展,而行政法实践中的创新和困难又推动着行政法研究的深入。在西方许多国家,行政法理论与实践都表现出良性互动关系。 二、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问题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决定了行政法的理论界与实务界需要相互配合。一方面,行政法研究要深入实践,着力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行政法;另一方面,实务界要为理论界提供足够的研究空间,并要及时采纳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远没有理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其具体表现为: (一) 理论研究脱离实践 虽然二十年来,行政法学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但客观地说,行政法理论研究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以下问题十分明显: 第一,许多行政法领域缺乏研究。作为行政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充分关注,国立大学、国立科研机构等公法人至今仍游离在行政法规制之外。部门行政法学尚不发达,行政法学界几乎没有人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部门行政法学上。另外,我国加入WTO组织的谈判和准备工作已进行多时,而且WTO规则主要涉及各国政府的运作,但行政法学界对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 第二,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管理实践。行政法研究中有不少"成果"流于空泛,甚至是在不了解实际运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方面,对实践中的创新,学术界反映缓慢,如行政管理中的综合执法、国税与地税的分离、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以及依法治理的实践等,都没有引起行政法学界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行政法的许多"理论"又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如在我国盛行了十多年的行政主体理论在规范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权的设定和分配方面无能为力。更有一些学者喜欢生造理论,貌似高深,实则不知所云,不说指导实践,就是学人要将其读懂都非常困难。 第三,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诉讼实践。与脱离行政管理实践一样,行政法理论也与行政诉讼实践相脱节。行政法学界很少真正深入实际考察,不了解行政诉讼的实际运作,因而对实践面临的问题不敏感,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另外,法学界比较热中于对国外行政诉讼理论与制度的探讨,与本国的实际相去甚远,无法为我国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实务部门排斥理论(界) 近些年来行政法实践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要归功于理论的指导,但实务部门对理论(界)的排斥却越来越明显。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实务部门封锁信息。部分实务部门对实践中的创新和难题有意无意的封闭,不与学术界进行交流。甚至于有些领导人从经验主义出发,鄙视学术研究,鄙视研究人员,遇到难题总是绕开学术界自己研究、自我解决。 第二,实务部门很少参与理论研究。除个别人员和城市外,实务界对行政法理论研究缺乏兴趣和参与。行政官员和法官大多忙于实际工作,而且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领域,对理论界的研究不关注,对行政法理论的整体发展不敏锐,因而在实践中难以自觉运用行政法理论。 第三,实务部门拒绝采纳理论成果。实务界对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不重视、不采纳或极少采纳,而是自行其是。结果造成了行政法理论被束之高阁,实务部门我行我素,理论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实现。 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深层次文化传统的影响,又与制度的欠缺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缺乏行政判例制度 无论是采用判例法的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实行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承认行政判例的效力。行政判例往往成为联结学术界与实务界的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实践(包括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和行政诉讼实践)中的创新和弊端得以显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行政法理论研究的成果又常常透过行政判例而为实践所肯定。由于我国一直奉行严格的成文法传统,行政判例制度至今没有建立,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二)缺乏合理交流机制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而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一方面,行政机关或法院吸收行政法专家参与管理或行政审判;另一方面,大量的重要官员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进入理论界,从事行政法的教学和研究。在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虽也有部分接触,如共同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学者参与案件的论证,但交流的范围仍过于狭窄,相互了解的程度有限。 (三)咨询论证制度不健全 咨询论证是理论界参与实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目前,行政法学界参与行政法律的制定已成为惯例,《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都是在学者们的参与论证下完成的。相比之下,大量的行政立法、行政政策的制定以及部分司法解释等却缺乏学者的参与。即使学者参与,也只是零散的,浅层次的介入,没有形成定制。咨询论证无论对实务部门还是对学者都没有制度上的约束,随意性大,效果不理想。 (四)学术研究手段落后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能否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在这里,实证研究必不可少。多年来,行政法学界并不十分重视实证研究。鉴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学生很少走出校门,在行政法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实践方面的要求,其结果造成理论研究脱离实践。另外,学术界一直缺乏合理分工,大多数行政法学者没有专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常常是泛而不精,更谈不上深入实践研究。学术研究手段的落后影响到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思想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官本位"、"行政至上"观念的影响,有些官员法治意识淡漠,对行政法治有抵触情绪,对规范行政权、控制行政权的理论研究不感兴趣,甚至于采取敌视态度,自然更不愿意与理论界合作。另外,实务界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影响到实际部门对行政法研究成果的合理吸纳。 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司法体制不健全,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信息收集困难等。从更深层次看,还与我国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关联。 四、走出误区的建议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态既影响行政法学发展,也阻碍着行政法治进程,因而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如何走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误区,值得认真研究。我们认为,除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研究手段和在学术界进行合理分工外,更要建立有效制度,以真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以下制度可以考虑: (一)确立行政判例制度 如前所述,行政判例制度是连接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可将行政管理实践、行政诉讼实践和行政法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行政判例反映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行政判例中的判决意见也反映了实务界对有关问题的态度,行政判例更以其完整公开的特点为行政法研究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学者们可运用行政法理论对行政判例进行分析评论,从而为实务部门的制度改革提供指导。当然,行政判例制度的价值不仅于此。行政判例制度可弥补成文法之不足,法官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对法律规定作出新的阐释。行政判例制度还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 (二)确立人员交流制度 这里包括二项内容:其一,鼓励学者到实务部门任职,包括短期工作和长期任职。前者如学者参与行政案件的审判,参与规章的制定等,后者如学者到法院担任法官或行政官员等。当然,学者也可以到实务部门兼职。学者到实务部门工作,可以把其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促进实践的发展。其二,鼓励实务部门的官员、专家到理论界工作。这里包括工作调动,也包括离任的官员、法官到大学、研究机构工作。这些官员、专家赋有实践经验,他们把实践中的创新和问题带到研究中来,可以提高理论研究的实用价值。 (三)确立信息交流制度 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信息交流可以有多种。如实务部门可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用合同方式委托给学者研究,并为其提供研究环境和条件,也可以由实务界的人员与学者共同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攻关研究。再如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由实务界通报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由理论界通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信息交流可以极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完善咨询论证制度 咨询论证制度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健全的咨询论证制度应包含以下要素:第一,确定咨询论证的范围;第二,成立咨询论证委员会;第三,咨询论证委员会的报告一般应向社会公开;第四,是否采纳论证意见要予以说明。健全的咨询论证制度无论对参与研究论证的学者,还是对实务部门都必须有直接约束力。参与研究者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以保证咨询论证的质量;实务部门对咨询论证报告也要作合理取舍,并说明理由,防止流于形式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2篇

全国党建研究会到这次换届,已经是第六届了,走过了25个年头。回顾历史,可以说全国党建研究会是“应运而生、使命光荣”。先说“应运而生”。全国党建研究会成立于1991年,大家知道,当时的国际形势,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好端端的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轰然间垮掉了,西方敌对势力弹冠相庆,都认为多米诺骨牌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都等着看热闹了;当时的国内形势,就是“八九”刚过,党内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于是,成立了全国党建研究会。25年来,全国党建研究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可以说未辱使命。再说“使命光荣”。现在,我们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再往远说,因为我们姓“共”姓“马”,我们还有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现在世界上只有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共产党使命光荣。中国共产党要肩负好历史责任,关键要把党自身建设好。怎么建设,研究党的建设的全国党建研究会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重要批示中说,党建研究会要发挥党建高端智库作用,深入研究党建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做党建研究的同志,要认识到我们肩上的胆子有多么的重。

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并作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参加了接见活动。

在重要批示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党建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希望全国党建研究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党建高端智库作用,发扬成绩,发挥优势,围绕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研究党建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云山同志指出,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对党建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党建研究会的职责定位,阐明了党建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主要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刘云山同志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研究工作,重要的是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体现高端特色、坚持问题导向。赵乐际同志围绕学习领会党建思想的丰富内涵、立场观点方法、实践意义作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坚持以党建思想指导党的建设和党建研究。

的重要批示和刘云山、赵乐际同志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建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的重要批示,篇幅虽然不长,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立意高远,不仅是全国党建研究会今后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也为广大党建研究工作者开展党建研究指明了方向。全国各党建研究会(学会)和广大党建研究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贯彻的重要批示精神。目前,全国党建研究会正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希望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认真学习贯彻的重要批示精神,用来指导党建研究工作。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研究工作,要做到以下三条。

一是要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放在首位,努力学习研究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重要批示中要求,党建研究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键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坚持党建研究姓党,在研究工作中坚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党建研究工作。现在党和国家的大局就是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建研究工作要围绕这个大局开展。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牢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当前要把学习研究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要在课题研究中体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在各方面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向党中央看齐。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的党建研究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关键是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掌握讲话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领会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指导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和党的建设工作,使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和党的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要坚持优良学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在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发扬成绩,发挥优势。具有优良学风和改革创新精神,是全国党建研究会和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的重要优势,也是我们取得高质量党建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基层、深入党建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努力掌握真实情况,提出了许多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这样的好学风,要继续发扬光大。同时,我们要看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的建设和党建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完成这些任务、实现这些要求,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掌握创新方法、运用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化解矛盾和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确定了3个重点课题:一是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扎实推进机关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二是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发挥中央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思想发动、政治保证和监督作用;三是探索机关党建规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3个题目,既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体现了大局的要求,又紧密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党建工作的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希望大家在研究工作中,能够坚持优良学风、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机关党建作出贡献。

三是要坚持人才强会,发挥“党建研究人才之家”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和凝聚更多党建研究人才。在重要批示中要求,要深入研究党建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落实这个要求,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集聚。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紧密联系各会员单位,发挥“党建研究人才之家”的作用,团结凝聚了一大批党建研究人才,为做好党建研究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希望你们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研讨交流活动,为党建研究工作者发挥作用、锻炼提高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党建研究力量,加强组织协调和沟通服务,不断激发党建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热情。要关心爱护广大党建研究工作者,为他们开展研究提供支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鼓励党建研究工作者敢讲话、讲真话,形成积极健康的研讨氛围,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环境。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3篇

一、课题论证

1.问题的提出

时代背景: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全球化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意味着有必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述经济形态的变化将至少涉及以下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出现;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增加;新的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预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爱好和平的文化和保持良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特征。因此,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与实践必须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这个模式的特点还有:技术与职业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更为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

我国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而其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更快。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聘用上得以反映,服务行业和工业行业服用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企业中,劳动力很短缺,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急剧变化,与国营企业的改革一起,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对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体制提出了要求。中国劳务市场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缺乏竞争力及亏损国营企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一个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培训系统。

所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响应教育部《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进职成教育面向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整合全国教育资源,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教育部职成司开始了大范围的远程教育实践,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等工作。同时地方上,也通过积极建立职成教网,推动当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

遇到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也是刚刚起步。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如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教育形式,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非常容易在普及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失败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基于目前在职成教信息化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我们从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实际工作需求出发,针对其中一些指导性、规范性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研究,重点突出,在核心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住主要内容及整个体系,即把握住原创的东西,同时,又做到针对需求对象有的放矢,不做空泛的研究。通过研讨,发现几个问题比较突出,即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建设和发展、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资源开发、远程职业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本身专业特点决定的远程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成绩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急需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模式,是值得研究的。

研究内容:针对我们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及国内其他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开展经验,并且,关键是从我国职教现状和教育需求出发,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以上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组织,并界定为如下几个研究子课题。①对教育信息化平台行政管理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成网的建设和发展)和远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的管理研究;②对远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③对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开发和管理研究④对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⑤国外相关专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希望通过参加职成教网站、职成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对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现状考察和研究,为实际的远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并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课题成果对我国远程职教工作开展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双重意义。

在实践方面,本课题要通过在部级网站上实施远程教育,对职业学校校园网环境下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验基地,通过试验开展研究,找到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的方法,积累经验;通过网站远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培训的实施,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下开发的素材库及网络课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素材库与网络课程开发方法;通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课程支持系统的使用,研究并提出适合于远程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此外,通过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的运行,以及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与公司一起研究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开发、试用以及改进和推广,由项目办公室组织评估,形成一整套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套培训远程职业教育师资的体系和管理办法。

在理论方面,基于上述实践内容,利用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结合国际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层面研究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范围实践的环境下,尤其是通过校园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和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摸索出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教学或培训目标与远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试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框架以及系统中主要两大模块学生和课程的构建,还有系统的组织实施方案,即教学系统的设计等子系统的规划,从中概括出几种系统模式,总结其推广的可能性及困难,形成我国远程职教的典型及通用模式和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文献综述

首先来探讨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各执己见,有的称职业技术教育,有的称职业教育。狭义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拓展了。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种教育系统,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所以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又对经济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社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支能满足经济发展、懂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明显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或滞后,无法及时更新人才结构,提供人才素质,扩大人才种类和数量,满足许多新兴的职业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

其次来看一下成人教育的概念,依据《国" 际教育标准分类》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quot;。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任何专门为满足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计划,其范围包括职业的、非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某种社会目的的教育。

下表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分类:

对象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未成年人 义务教育/普通初等教育 中职 高职 普高 - 成人教育 成年人 - - - 学历补偿教育 面向成人的教育 主管 基教司 职成司 高教司 职成司

我们来分析一下职教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将分别处于半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不同的阶段,由此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要做相应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从各方面统计数字看,中等人才仍占大部分比例,对发达国家也一样。第二、知识社会引发的职业资格的变化。在这个时代,把能力看得要高于学历,人们的能力将是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所以职教的培养目标将是既适应市场动态性需求,又满足个人生计发展要求。从以上两点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方式上都应该做创新性改革。其中的核心,在于专业改革的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由此引发的新的思考有,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系统化层次定位、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服务型职能转变、关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整合、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型体制模式以及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在这些新的发展需求的引导下,能否借助远程教育,利用它的开放性、资源多元性、管理灵活性、规模效益等诸多优势,适应职教的改革趋势,开创一种全新的远程职业教育新局面呢?

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做一个了解。远程教育使用的概念在国外和国内都经历了许多演变。

1980年,基更给出远程教育一个描述性定义,远程教育是具有一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分离,学校和学生分离;

(2)有教育机构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即提供学习计划、学习材料。这种材料应比常规教育的材料准备得更充分;

(3)应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多类教育技术和媒体。技术媒体的作用为:承载教学内容和联系师生;

(4)在师生间提供双向通信交流;

(5)为社交和教学目的,组织必要的会见和讨论。即学生除独立学习外,还应有小组讨论,但以个别化教学为主,小组集合活动为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

(6)工业化的教和学的形式。

1986年,基更在《远程教育基础》中,去掉了最后一个要素。

丁兴富在《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1988年)中给出的远程教育的定义为准,它做了五项描述性定义:

* 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

* 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 自学为主、助学为辅;

*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远程教育的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且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那么这背后支撑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有哪些呢,丁兴富提出了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五原理'说,由这几个动力,我们可以论证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与优势。具体分析来看:第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而最直接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尤为有必要引入远程教育方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印刷术、交通运输、邮政业的兴起开创了远教的先河,再到电视广播、录像录音等大中媒介的普及掀起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期,直至世纪之交,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交互式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革新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同样,职业教育体系也面临这样的机遇。第三,教育民主化和学习终身化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并构成发展远程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职业教育也将覆盖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所以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教育需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和构建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的共识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教育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于教育投入的不足依然困扰着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传统学校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高水平教师和巨额资金,这就局限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校园教育也难以实施在职成人教育和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些基本矛盾使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增强了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共识,优先投资发展远程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教育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我国政府教育部职成司也积极发展我国职成教系统的远程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项目,以此探索我国的职成教的远程教育发展道路。第五,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为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上分析,就构成了职教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远程职成教育,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类型如下表所示: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成人教育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从该表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主要分布在学历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学本专科为主)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依然不发达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穷国办大教育,远程教育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密切关系,更有必要开展远程教育,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体系是一种三重体系;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双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和标准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三种体系均面向成人教育,而只有电大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可以说远程职业教育的专门体系还没有发展和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突破,所以,职业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体系,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新一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是职教领域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课题定位于需求应用型研究。目的是为推行远程职业教育的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所以主要是从管理的层次,就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按远程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各个子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最基础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指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部门)必须建立起信息化办公、协作式管理的基础设施;若具体到指导和管理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成司和地方教育厅职成处就需要建立起本系统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来指导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基于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首先来探讨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用、高效的信息平台的有关问题,包括建设规范、功能定位、运营机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对全国远程职业教育所起的作用、如何实施管理等方面,并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将这个教育信息平台拓展为当地的一个信息资源中心,积极发挥教育对经济的先导作用。因此,这个信息平台就构成研究的起点。同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中,由校校通工程所带动的一批职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实施校园管理,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网是建了,可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为了全国范围内推进职教信息化,为实施远程职教铺路,我们也有必要,就如何规范和指导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如何使用校园网,探讨出多种可行性较好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学校管理、教学、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有了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平台,我们就从远程职业教育管理层面来探讨有关问题。从丁兴富所著的《远程教育学》中了解到,这个层面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行政管理、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管理、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分类框架如下所示:

教育行政管理(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和远程教育院校的管理) 远程教育学校管理

(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管理)

学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决策、控制、评估) 后勤管理 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 人员管理 学生管理 教师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放在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远程职教教学开发和管理,远程职教的质量保证体系这几个方面。

第一,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分和学校行政管理部分,前者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主要讨论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等专题;后者依据对世界各地远程教育院校和组织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讨论不同模式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规划决策和财务管理等主题。从教育部职成司职责来看,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研究的。它对规划和管理我国远程职业教育,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二,对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在远程教与学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对学习资源过程设计和开发,然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并实现了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同时远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是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师资培训与管理展开研究。首先要对远程教师的职能和职责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研究培训的目标、方法和考核及管理的办法。通常,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分为两科专家,即所属专业的学科专家和远程教育专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家探讨其培训方案。另外,在世界各国,远程教育教师队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远程教学院校的在编的专职教师和外聘的兼职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职能、不同的管理体制。作为职教领域,传统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就很灵活,没有统一的培训模式。所以,在培养和培训远程职教教师的方式和管理体制上,也就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远程教学管理,这是指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的管理。作为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教和学系统,主要强调的两大功能就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发送,以及包括双向通信交互在内的对学生远程学习的各类学习支助服务。所以,远程教育的教学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对课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在教学(仅指教)子系统中这部分,结合职成司已经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我们主要研究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和发送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规范和管理办法,并协调相关的电信、交通部等部门,为资源的发送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并进行管理。另外,针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许多实操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远程手段得以实现,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习子系统中,主要研究实操能力的培养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第四,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远程教育从其最初的函授教育的边缘地位和质量声誉较差,到20世纪末成为有地位、有声誉的教育大家庭成员,以至到现在,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的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能否保证提供高的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声誉呢?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应用技术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的挑战比应用技术于社会其他领域引发的变革更深刻。其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从来不是依靠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自动赐予的,而是同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一样,远程教育的质量只能是精心设计、精心计划、专业实施和精细评估的结果。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职成司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通过初步了解,由于各国的远程教育体制不一样,所以质量保证体系也各不相同,但其评估内容却不会脱离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等的相关性。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具体每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从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的发展和管理政府教育网站

理论分析:

1.对教育网站的定义。

2.网站的建设规范

3.网站的功能设计。

4.网站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机制的

比较研究:

1.国外网站的相关资料

实践研究:

1.调研国内相关网站的设计和运营策略。

2.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中国职成网的设计和发展状况,研究部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全国整个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如何进行指导。

3.地方省市的职成网建设和经营发展情况,探讨地方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本地区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职教网的建设,建设当地的信息中心,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校园网建设

理论分析:

1.校园网的定义

2.校园网的建设规范

3.校园网的建设模式

4.校园网的应用

比较研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实践研究:

1.通过全国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实际建设和运作及使用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引入外来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建设校园网,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等进行探讨,形成一套规范的,可借鉴的职业学校校园网运作机制和建设规范。

2.利用校园网的信息、教学、交流等功能,高效、切合实际地将校园网利用起来,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后勤等服务,从而探讨某些可行度较高的校园网使用模式。

(二)远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理论分析:

教师相关素质、专业能力的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职业教师的培训方式、管理方式经验

实践分析:

1.分析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素质要求

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当地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联合企业、高校和学校的力量,针对当地的职教发展需求,培养和培训发展远程职教的教师。

3.培训资源建设,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来设计和制作远程职教所需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资源。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建立一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管理规范和标准。

(三)远程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进行的研究,针对职成教系统的特点,分别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远程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归纳和总结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远程教学模式和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般的分析。即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系统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教育系统在构成因素、结构和功能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进而讨论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这里的系统设计是指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远程教育系统。然后讨论远程教育的规划,即在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具体规划远程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成分,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本课题主要对其中的两个核心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远程职成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分析

1)设计媒体教学模式(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在远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课堂联系面授成为远程教与学的主体,媒体教学模式成为远程教与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在远程教与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交互作用关系。在每一代远程教育中,由于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征的不同,会有多种不同的媒体教学模式。

2)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发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模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子系统的设计)

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就在于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突破了原来的教材设计的局限,发展为课程设计并进而发展为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说,教育革新的方向,包括远程教育,不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要以教与学的全过程、整个教与学的系统为对象,以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将课程和教材(课程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放在整个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之中。

①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

②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③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开发模式设计和分类

3)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资源开发管理

比较研究

主要是国外的资源开发机制、管理体制、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经验

实践模式

1)通过这次资源建设,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通过教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实践,探讨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2.远程学习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理论基础

1)远程学习和远程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主要对远程学习的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远程教育学生的分析方法以及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来论述远程学生特征信息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关系。

2)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总论──以学生为中心和双向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对远程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双向通信和人际交互进行考查,并对它们与学生自治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进行讨论。

3)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

讨论远程学习的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和包括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环境在内的学习支持体系的技术设施建设,并分类讨论各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

比较研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

实践研究

1)通过在远程教学实验基地的试行,总结各种不同远程学习开发模式,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探讨。

2)通过探索不同的管理体制(比如学习中心或社区中心,当地教学站、教学点或教学班,当地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实践效果,来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实施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理论分析

1)远程教学模式分析

2)远程职业教育的优势

3)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实操能力培养问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实操能力培养和远程职业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如何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某些实操能力培养问题。对利用仿真技术实施实践教学的研究。

(五)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理论分析

4)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分类

5)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分析

6)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与管理

比较研究

国外的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践研究

试开发并试点适用于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远程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比较研究)

理论分析

1)学习策略理论分析

2)e-learning学习策略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实践研究

根据职成司的目前多个远程职教项目开展情况,从实践上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七)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理论分析

从典型案例入手,经归纳、分析将其中涉及的远程职业教育理论提炼成专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典型案例

实践研究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或单位的实践情况,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

四、课题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职 称)

负责人 组长 余祖光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副组长 王文槿 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信息室 副主任(副研" 究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培俊 男 教育部职成司学校管理处 副处长

包宇宁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信息室(助研)

罗辉 男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中心 主任(副教授)

陈东 男 清华同方网络事业部企业发展部经理

畦平 女 北京市教委(副处长)

欧阳河 男 湖南省职教研究所(研究员)

安宝生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课题组其他成员 李晓苓 女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讲师)

于双和 男 大连海事学院 (教授)

张少刚 男 中央电大 (校长助理)

武怀海 男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

薛建国 男 上海职成教育在线副总经理

殷崇德 男 宁波市教育科研研究所

刘以群 男 大连市教委职成处

余中俊 男 四川省教委《当代职校生》总编、职教网站负责人

廖丽娟 女 广西易龙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职教网站总策划

王秋生 男 宁夏教育厅职成教处(调研员)

潘鸣 女 科利华公司职教所 副所长

武马群 男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校长

邬宪伟 男 上海化工学校 校长

荀莉 女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五、课题分解

子课题 成果形式 承担人单位 负责人 职教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方案及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陈东 职业教育师资的远程培训与管理 文章及方案、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 安宝生 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模式及研究 课程案例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包宇宁 现代远程职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 张少刚 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案例和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 罗辉 比较研究 案例和调查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报告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余祖光

六、参考文献

专著:

1. 《远程教育学》丁兴富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祝智庭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3.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清云 主编 2000.4.1

4.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乌美娜 主编 2001.1

5. 《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6

6.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黄克孝 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7.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 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8. 《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嘉格伦 [美]著

9. 《学习策略》蒯超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0.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顾英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12. 《e-learning》 Marc J.Rosenber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 Series 2001.

13. Ruth Clark,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1999,p.165.

14. Educational Technology _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论文:

1.伟平. 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M].《全球教育展望》2001(6)

2.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 http://www.edu.cn

3.王希文. 边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思考[M]. 《中国高等教育》

4.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M]. http://www.edu.cn

5.李士杰.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M].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江伟.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M]. 《教育与职业》

7.孙琳.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M]. 真源在线

8.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M]. 中国教育报

9.李建求.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0.于洪文.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M]. 《教育与职业》2001(5)

11.黄尧 刘京辉./www.edu.cn

12.陶文庆. 简析职教的现状和对社会的特有价值等特点及其发展思路[M]. 中国教育先锋网

13.科林 鲍维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4.张晓明.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产教结合[M]. 成都教育信息网

16.杨启亮. 适应与改造: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M].《职业技术教育》2001( 6)

17.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M].《北京成人教育》

18.[德]Volker Ihde./www.edu.cn

19.王兰.英国大学成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现状M].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20.Margaret Driscoll, "Industry Repaot:1999", Training Magazine, October 1999,p.46

21.1998 ASTD 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22.Gloria Gery, "What is Your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Circuits, an ASTD Webzine about digital learning, Feb. 2000

23.Brandon Hall,Opinion and Arts Sec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Vol.48,Aubust 1999,p.B8

24.Marc J. Rosenberg,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2001

25.William Horton, Inside Technology Training, January 2000,p.17.

26.Roger Schank, "The Attack on ISD", Training Magazine, April 2000,p.48

27.Online Learning(www.kmworld.com)

28.E-Learning_Advanstar Publications(www.elearningmag.com)

29.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www.kmmag.com) and KM World(www.kmworld.com)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4篇

关键词:教学论;历史自觉;教学论史;实践转向;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3-0063-06

迎着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浪潮,面对学校教育中层出不穷的教学问题,学人们大声疾呼,教学论研究应该“转向”并“回归”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走下去”[1],只有实践才是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的“根基”与“原点”。[2]教学论作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研究者当然应该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有效回应实践中的教学问题,构建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的教学理论体系,而非关在象牙塔的书斋里“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教学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为教学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教学理论创新又引领着教学论研究的实践转向。然而,教学论研究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转向”和“回归”实践?教学论研究者应通过何种途径使理论向着实践“走下去”?换言之,人们在教学论研究中能否脱离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而纯粹基于当下实践中的经验或现象?黑格尔曾经告诫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脱离学科发展历程中已有的思想和成就,他以哲学研究为例,提出“哲学就是哲学史”[3]。

借用黑格尔的著名论断及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4],尤其是在强调“回归”教学实践的今天,教学论研究(包括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尤其不能脱离教学论史,两者无法彻底分开。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而言,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适应学科建设的内在需要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也需要顺应国内外教学理论研究的演进逻辑和趋势走向,对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持有清醒的认识,具有一种学科建设的历史自觉意识;从研究者个体的角度来说,数学研究者不了解数学史不会妨碍他成为一名卓越的数学家,但教学论研究不同,其关注的是人生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内容的丰富和复杂正是在教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展开的。教学论研究者只有与以往的教学论学人进行不断的“对话”,才能真正进入这些问题并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答。对教学论史一无所知,一来就大胆提出一整套“自己观点”的“教学论研究者”,难以真正进入教学论研究的殿堂。[5]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历史的胸怀与国际的视野,研究者才能明了和把握教学论的发展方向,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要深化教学论研究,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教学论实践转向和理论创新的发展道路。那么,在历史自觉的意义上,“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的意蕴到底是什么?其价值何在?是否能够脱离教学论史而进行专业的教学论研究?并以教学论的立场和方式面向教学实践?能否离开教学论史而实现理论体系的创新?本文将深入分析并努力解答这些问题,以期在教学论研究回归实践、创新理论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切实推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持续发展,而不至于脱离历史、矫枉过正。

一、“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的意蕴

所谓“教学论史”,顾名思义,是指对教学论这门学科发展历程的探讨。它通过剖析历史上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产生以及变革过程,探寻教学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规律,为当下的研究提供借鉴。教学论是教学论史的总结,教学论史是教学论的展开。教学论史实际上是积累教学知识和学说的一种方式,它与教学论的发展有着天然联系:一方面,教学论的发展要基于以往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和积累的成果。翻阅教学论经典著作,无论是中国的《学记》或是外国的《大教学论》,会发现当下关注和研讨的教学问题并没有完全超出这些经典教学论著所涉及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都是教学论史中“相似的问题和相继的问题”[6];另一方面,教学论史研究无法脱离对教学论的整体思考及其具体教学问题的考察。对教学论史的梳理和阐释要以研究者的教学理念作为参照系,需要不断借鉴教学论的已有研究成果。因为教学“相当忠实地重视人类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历史的兴盛时期,还是衰败时期;无论是历史的进步时期,还是失望时期i也无论是历史的和谐时期还是冲突时期。”[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论史的研究,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不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史”,它同时也是教学论的研究,是将论、史和现状相结合的探索,主要是为了现在。到了一定层面,对教学论史的梳理和阐释实际上已同教学论研究的阐发难以隔离,最终达成两者的整合与统一。因此,“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强调教学论研究中以“思想”呈现的“理论和实践”同“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教学论是历史性的教学思想,而教学论史则是教学思想的历史。

教学论是由研究者在对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和教学观念的构建中形成的理论体系,研究者自身的思维特征、关注的教学问题、继承的教学传统、生活的社会年代等都会对其提出的教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者个体对所处时代教学现象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同历史上已有的教学思想、所处时代的教学思潮密不可分。从古至今的教学论研究者,都是在以时代的名义阐发个体的教学思想,同时以个体的身份讲述时代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学论研究是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以及个体性的风格”[8]去探索人类社会中的教学问题,总是以一种历史性的教学思想形态而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而言,由教学思想所构成的教学论史,就是教学思想的历史。在这一历史当中,不同时代的教学论研究者在其学说中展现了历史性的教学思想及其所思考和探索的教学问题,推动着各类教学实践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思想相互碰撞,并呈现了理论形态的教学研究成果,从而构成了教学论持续发展的基石。每个时代的教学论研究,都必须建立在这些基石之上;否则,无论是普通学者还是学界大师都无法在教学论研究的道路上前行和攀登。

虽然中国近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与引进西方的教学论分不开,但在研究当下中国的教学问题时,“那种认为中国古代缺乏系统的教学原理的观点”,完全照搬西方教学论的思想、或打算在教学实践研究中丢掉“历史包袱”和“理论负担”、一味“创新立异”的“雄心壮志”,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在学校教育类型逐渐多样化、层次结构日益复杂化的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教学论体系。”[9]“我国教学论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先秦诸子百家之言、《学记》和‘朱子读书法’等等之中所蕴藏的教学论思想,有许多是非常精辟的,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辉。”[10]因此,如果刻意忽视或脱离这些传统教学思想,便难以真正掌握并有效解决当下的教学实践问题。研究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与传统教学论思想不断“对话”的过程。

教学论史作为“教学思想的历史”,在发展历程中,任何一类教学论学说都不是某个研究者的“自圆其说”,而是同一时代或不同历史时期教学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其基础则是理解和掌握历史上已有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现象或问题的研究如果脱离教学论已有的历史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会因为缺乏教学论史的根基,而误将某种教学理论视为能够解答所有教学问题的绝对真理,甚至把一些早已被时代和实践所抛弃的学说,当作新颖的教学论知识。因此,在研究教学问题时,以“教学思想的历史”中“历史性的教学思想”为背景或参照系,便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就当代中国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言,从根本上来说乃是中国教学论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教学论研究的科学化发展绝不是、也不可能是全方位的西方化,而只能是对多元的历史传统和外来文化,做一番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选择与文化重构。因此,应正确认识到“教学思想的历史”中内在的历史根据和源头活水,这种意识就是教学论研究者的历史自觉。

就教学论中的专业概念和术语而言,某一“概念的历史并不总是,也不全是这个观念的逐步完善的历史以及它的合理性不断增加、它的抽象化渐进的历史,而是这个概念的多种多样的构成和有效范围的历史,这个概念的逐渐演变成为使用规律的历史”。尽管人们会分析、使用各种教学论概念,但对于专业性的教学论研究者和普通的教学研究者是不同的。在前者眼中,这些概念中积淀着丰富的教学论史,是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元素;而对后者来说,教学论概念仅仅是教学研究中的词条而已。以对“教学”的界定为例,在普通的教学研究中,只是一个确定的“定义”和“结论”;在专业性的教学论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是在古今中外的视野与比较中思考和把握这一概念,“教学”既不是给定的“定义”也并非固化的“结论”,由此才成为各个时代研究者批判反思和创新发展的对象,从而提出了各种富有时代精神和文化气息的“教学”定义。人们在阅读缺乏专业性的“教学论”著作时,通常会发现一种惊人的相似性,即其论点是“独到的”,论据却是“教条的”,论证则是“独白的”。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作者不了解教学思想的历史,缺少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坚实的研究基础。因此,深入理解并正确把握“历史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想的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教学论史作为教学论研究的基石,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教学论研究实践转向的历史自觉

以历史自觉的方式转向并回归教学实践,是以掌握已有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为前提。在教学论研究中,“理论”并不是枯燥的条文和现成的结论,而是由历史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所升华而构成的思想体系。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提出了一种共同的说法,即“实践渗透理论”、“实践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实践”、“实践总是被理论‘污染’”等[11]。这就是说,教学论研究者怎样认识教学实践、看到怎样的教学实践、如何要求教学实践、期待怎样的教学实践、将把当下实然的教学实践变成何种可能的教学实践、如何评价变革后的教学实践,都离不开教学论史中已有的教学理论。因此,研究者在研究和变革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明白,正在从事的实践探索“渗透”和“负载”着什么样的教学理论?是一种拥有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理论,还是某种“时髦”的、或“过时”的甚至“偏狭”的教学理论?

教学作为一种培育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特殊交往活动,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推移不断生成。[12]当下的教学实践固然是历史的积淀,但对于缺乏历史自觉的研究者来说,当下的教学实践可能只有未来没有过去,或者只明白教学有历史,但是教学的历史在他们头脑中仅是一个概念,与当下的教学实践并没有联系。这种研究者发展到了极致,便成为关注于“当下”教学实践的“教学专家”,而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的教学论研究者。教学论研究毕竟不是局限于“当下”教学实践的研究,当然也不是专注于“过去”教学实践或教学理论的研究,而是作为历史和现实连续体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历史”和“当下”在教学论研究中并非截然对立,因为教学论“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13]教学论如果缺乏“教学思想的历史”,其本身便难以成立,研究者不仅无从了解教学论的过去,更无法在前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论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实践研究。

研究者主要是通过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两种方式观察、理解和探究教学实践。教学经验作为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中介,教学理论是对教学经验的提升,通过教学理论探索教学实践,两者之间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的存在,教学理论研究才能超越表象思维和形式推理,从而全面地洞察教学实践、深层地反思教学实践、理性地剖析教学实践、有效地引导和变革教学实践。因此,当前人们对教学论研究“脱离实践”的批评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人们通常忽视了教学论研究到底以何种方式“面向”并“回归”实践,换言之,究竟是以教学经验的方式还是以教学理论的方式转向实践。部分研究者甚至对教学实践研究持有一种误解,即以探究教学实践之名,往往只局限在“经验”或“表象”,而非教学论的层次上提出、思考和解答教学问题,并冠之以“叙事研究”或“行动研究”的名号。这种缺乏批判反思的“经验研究”或“实证研究”,缺少深厚的教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教学理论探究,把教学实践研究变成“调研(实验)数据的堆砌”或“教学(经验)案例的总和”,[14]因而无法对教学实践做出应有的理论把握与提升,将实践与理论、现状与历史相对立,刻意限定研究的视野与范畴,就“实践”论“实践”。

例如,当前我国教学论学界正积极呼吁开展“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术研究[15],这对于突出教学论研究的中国本土特色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有研究者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学论研究狭义地理解为继承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关注中国特有的教学问题。“中国不是孤立的中国,不是地球中的孤岛。”[16]实际上,当人们从国内外教学论史的视野看待这一问题时,便会感受到“中国特有的教学问题”实际上是当前中国所面对的世界性教学问题,以及研究者以何种方式解决世界性教学问题,而并非地域意义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场域中所发生和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一方面要强调教学思想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也应重视教学实践积极向教学思想趋近。因为教学思想对于人们观察和解释教学实践问题、理解和变革教学实践方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当代中国教学论研究,不只是要实践地“面向”世界、现代化和未来,更要以理论的方式“面向”世界、现代化和未来,从而在教学论研究历史自觉的意义上反映和表达中国教学实践的传统与特色,塑造并引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未来。

三、教学论研究理论创新的历史自觉

教学理论是教学论的构成与实体,其生命强度和发展趋势事关教学论学科的生死存亡。但在当前,随着教学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反理论倾向”的露头,教学理论无用论甚嚣尘上,教学理论的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生存危机接连浮现。有学人分析指出,教育教学理论正处于“萎缩、退化”之势。[17]在这一“危机”下,为满足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需要,教学论研究者胸怀历史、立足实践,切实推进教学理论创新就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教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获取丰富的教学理论资源;二是发现教学理论中存在的矛盾。只有获取相应的教学理论资源,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存在的理论矛盾;而发现了已有教学理论中的矛盾,才能优化并合理运用相应的理论资源。正是在获取教学理论资源和发现教学理论矛盾的双重互动中,教学理论的创新才能得以实现。

(一)以理论的方式探索教学问题

实现教学理论的创新,教学论研究者必须首先以理论的方式洞察并剖析所处时代的教学问题。学校教育充满着错综复杂的教学问题,涉及教学制度、教学政策、教学领导、教学目的、教学价值、教学模式等不同领域。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属于促进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教学问题,既不能仅仅凭借某个教学工作者或研究者的“经验”、“思考”或“独创”来解答,也不能只依靠“调研(实验)数据的堆砌”与“教学(经验)案例的总和”来论证,而是需要以建立在通晓教学思想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教学理论思维为基础,才能在历史自觉的层面上达到对当代教学问题的全面洞察、深层把握、批判反思和有效变革。离开以“教学思想的历史”为基石的教学理论“创新”,既经受不住“教学思想的历史”的追问,也难以接受所处时代教学实践问题的考验。

(二)掌握教学理论的内外部冲突

教学理论创新,还需要教学论研究者在对所处时代教学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时,一方面重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外部冲突,另一方面深刻掌握各种教学理论之间的内部冲突。由于教学论研究者身处不同的社会文化、继承不同的教学传统、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这些差异较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背景或导向,通过研究者对教学实践和已有理论成果的研究,构成各种理论形态的教学论学说,进而成为人们观察和思考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例如,教学论研究者在探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学启发”、“教学对话”等主题时,无法回避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再到康德、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教学思想。一个中国学者研究这些问题时,不仅要重视国外经典的教学理论和学说,更无法回避从孔孟、老庄、朱熹到程端礼、朱孔文、俞子夷、陶行知等学人的教学思想。离开对这些教学理论资源的关注和反思,就难以深刻地提出和研究教学问题,更谈不上教学理论的创新。

(三)化解教学理论资源中的矛盾

在把握教学论研究内外部冲突的基础之上,研究者应“从内向外看,由下往上看”[18],发现教学理论中存在的矛盾,以新的理论去突破和解决存在的矛盾,正是在不断发现和扬弃教学理论矛盾的过程中,教学论得以持续发展。忽视教学理论资源中的矛盾,缺少教学论史的深厚积淀,教学理论创新将始终是纸上谈兵。当然,发现和把握教学理论资源中的矛盾无法一蹴而就,研究者不仅需要长期艰辛的教学文献积累,更需要灵活扎实的教学创新思维和能力。比如,布鲁纳在继承杜威教学思想的过程中,客观地扬弃了杜威建立在“做中学”基础上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中存在的矛盾,诸如缺乏系统性、过于生活化等,根据当时美国社会发展和教学实践的新形势,构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论史的意义上,正是由于布鲁纳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获取了杜威教学论的理论资源,真实地发现了其中的理论矛盾,并以变革教学现状的历史自觉面向教学实践,才提出了一套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学说。

综上所述,要使教学论研究保持必要的实践张力与理论动力,必须将“教学思想的历史”纳入研究视域。因此,倡导教学论研究的“历史自觉”以及“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并非刻意标新立异,也不是反对教学论研究“回归”实践、实现理论创新,更非把教学论归结为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或把教学论研究限定为对教学论发展历程的探索。其真实意蕴,是坚持教学论研究的历史自觉,避免将教学论研究(尤其是教学实践研究)与教学论史研究相互割裂,将传统经典教学思想有效地纳入当代教学论的研究范畴,从而在教学论研究的“历史”同“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对话机制和思想交流平台。“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这个命题的真正价值,并不是要刻意凸显或夸大教学论史在教学论研究中的地位,更不是要以研究教学论史替代对当代教学实践问题、现象及其规律的探索,而是强调在教学论研究逐渐转向实践并积极创新本土教学理论的时代背景下,应避免将教学理论误认为教育家教学思想的罗列、教学文本的堆砌以及教学经验的总和。教学论研究的生命力,源于在教学论史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深入探究,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理论。因此,只有理解和把握“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的真实意蕴与核心价值,才能实现以教学论历史自觉的方式面向和创新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这种研究转向,要求从事教学论研究的学人深长思之、谨慎行之,在思想上悬置对域外流行教学思潮或研究模式的盲目崇拜,在实践研究中合理运用科学方法,避免对“实证”、“数据”、“经验”和“案例”的痴迷,让自己置身教学发展的历史情境之中,从历史源头开始,顺流而下,按照中西传统教学思想的内在理路,去呈现其所包含的教学思维方式、教学价值体系、教学知识性质等在内的完整的“教学思想的历史”,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血脉联系才能在教学论研究中重新贯通和“对话”。

参考文献:

[1]

安富海,教学论研究者为什么“走不下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2(7):26―31.

[2]李森,陆明玉,论教学论的实践性与实践教学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7―121.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13.

[4]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赵鑫,李森,中国教学论科学化的意蕴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7):32―36.

[6](法)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6.

[8]孙正聿,“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涵义与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49―53.

[9]熊明安,中国教学思想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

[10]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1.

[11]孙正聿,超越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136.

[12]李森,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

[1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

[14]涂元玲,论关于教育实证研究的几个错误认识[J],教育学报,2007(6):14 20.

[15]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6]李政涛,李云星,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

[17]龙宝新,论教育理论的退化与应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1―9.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5篇

一、 教师评价理论浅析

(一) 奖惩性教师评价

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目的,把教师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的评价结果,做为评先、评优、晋级、奖金发放的依据。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检查和鉴定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是否符合学校制定的目标;二是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做出奖励或惩罚。

现在学校管理中的“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末位淘汰”等,均是奖惩性评价的突出体现。奖惩性教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评价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并且只注重教师已有的工作表现,只关心评价的最终结果,教师难以参与评价之中,只有被动的接受评价,因此,这种教师评价制度难以引起全体教师的重视,有时还会造成教师与评价者之间关系紧张。它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某些时候还可能是消极的。

(二) 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质上是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形成性教师评价。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发展性评价重视教师的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强调教师评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注重教师过去工作表现和已取得的工作业绩,而且更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教师评价,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净胜;二是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确定教师个人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给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学校未来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虽然能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但评价只注重过程,不重结果,有时不能确保学校及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 教师评价实践初探

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级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师评价体系都不会十全十美,我们通过整合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师评价体系。

(一) 明确评价目的

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衡量各类教师评价的标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各类教师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学校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改革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2.多元性原则:内容多元化、主体多元化、方法多元化。

3.过程性原则: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及时积累资料,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三)确立评价内容

师德、教育、教学、科研、管理。

(四) 多元评价

1.对象多元化:中层干部、教师、职员、工人。

2.内容多元化:师德、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3.主体多元化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自评是主要倡导的评价形式,也是教师评级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每一位教师对自己都是最为了解的,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同时也都具备一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能力。因此,我们在对教师的评价时注意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自评中认识到的问题往往比在他评中别人给其指出来更容易接受,更便于改进。所以,对于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或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自我评价可采用自我总结的方法进行。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做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我们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等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做为定性评价;设计学生问卷,让学生通过答卷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定量评价。

(3)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会死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等工作,也通过定期召开家长评价教师的座谈会,做为定性评价;设计家长问卷,让家长通过答卷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过定量评价。

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自评、同事及领导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一致的。

(4)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非常了解,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同一个教研组或同一个年级组之间的教师在一起合作共事,他们对彼此间的优点、缺点、长处、不足等情况颇为了解。所以,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被评教师可从同事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引进教育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益。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评议、互评量表、听课评课、民意测验等方式开展教师互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5)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应该是最了解教师工作情况的,同时,学校评价教师的各种量化评比都是由学校管理者负责的,甚至有些量化结果是对教师某一方面评价的最重要依据。学校成立教师的评价领导小组,通过评价量表、交换意见、撰写评语等方式对教师分阶段实施评价。

4.方法多元化

(1)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在教师评估中有时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方法》《德育工作评比及奖励方法》《教学工作评比及奖励方法》《教科研工作评比及奖励办法》《教师考核细则》《中层干部考核细则》《职员工人考核细则》《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工资考核分配方案》等,这些奖惩性评价对教师工作的督促和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更能体现新的评价理念,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如: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的自评与互评,对教师的发展规划、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学习、科研、管理等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目标,促使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的教学取向、教学方式、教材运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导引、提问技巧、教师的观察力、调控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认知表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表现、课堂氛围等进行观察、评价和反馈,使教师在听取课后评议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修正,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再如说课活动、评课活动等,都是发展性评价很好的形式。

(3)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在教师评价中广泛应用。如:学校的各种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等。

(4)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更为普遍。如:学校的各种量化评比方案、细则、意见等。

(5)成长记录袋评价:我们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教育思想;②反映个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③我的教育故事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通过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教学模式;②自我推荐的教案或教学设计;③自我推荐的课件;④承担的公开课的影像等;⑤教学成绩;⑥我的教学故事;⑦教学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课题研究(包括参与或申请的课题);②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课堂管理;②班级管理;③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6)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能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情感体验等式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教科研活动,大家一起来评价和研究课堂教学,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注重关课评课的过程,淡化评化,使教师能轻装上阵,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7)典型案例评价: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教师的教学案例,如:对我校杨忆慧、张红昌等典型教师进行研究分析,让教师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势,提供他人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三、基本经验

(一)分系列评价

由于教师岗位的职责不同,各种人员的工作目标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差别。因此,我们要根据其岗位职责构建不同的评价目标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对教师的评价达到科学规范、公正合理。

(二) 多元评价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成效是多元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从内容多元、主体多元等进行评价,合理的反映出教师工作的全面价值。

(三) 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奖惩性评价实现“重结果”“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质优酬”,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师队伍管理,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激发教师内部活力。通过发展性评价实现“重过程”“重发展”“促提高”。

(四) 民主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民主评价是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是教师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有时因种种原因“票决”结果会偏离实际。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有时会因量化方案的不完善,评价结果也会偏离实际。民主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使评价更加科学、公平和公正。

四、 初见成效

我校目前正在研究和实践的教师评价,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学校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使每位教师都有发展的空间。如通过评价发现有特殊专长的教师,树立典型。我们重视了评价的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有了新的起色主要让教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促进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和教师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引起全体教师的共鸣和响应,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6篇

论文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教育者的素质恰恰是教育强国策略的关键。本文试图列举出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1 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教师专业化的理念未深入人心。许多人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积累和精通程度,似乎要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才才可以称得上是“专业”教师,这一理解往往比较片面。不可否认,要做好一名称职的教师必须在自己学科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对最前沿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科研成果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如果只具备这些学科知识,那教师的可替代性就大大的增加了。因此,作为老师光有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的知识。学生是个复杂的个体,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的阶段,学生的道德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价值观等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教育者的影响。如果教师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提高,而忽略了教育领域里自身的发展,那么,教师便沦为传授知识的工具。笔者认为教育事业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这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命运。教育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支撑着他不断地进步,只有这样发自内心的自我提升意识才能够真真正正地教书育人。 

(2)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有待改进。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十余年,尽管对教师自身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缺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在笔试部分,考试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方法三本书中,由于考题比较简单,应试者不必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基础,只要死记硬背即可通过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在说课部分脱离了实际的教学环境。被试者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对所给的教材写一份教案,然后面对专家在20分钟内把自己一堂课的基本设计给描述一遍。教师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给专家说课与给学生上课有着本质的差别,如果不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下讲课难以测试被试者的课堂组织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并且,仅二十分钟的面试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一方面无法准确测试出被试者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面试的成绩与考官的个人喜好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3)教师的职前培养非专业化、职后培训形式化。我国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只有学科专业和教育学专业这两大部分,并且这两部分的联系比较少,未把教学学科和教育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学科课程受到较大的关注,教育类课程并未引起重视,处于机械地完成教学目标额状态。当前,教育类课程的设置还停留在通识培训的水平,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代表了教育理论课的全部,实习和实践流于形式,教师教育的特色荡然无存。 

较之教师任职前的培养,职后培训形式化的趋势更加严重。一些师资培训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学员只要交钱就能顺利毕业拿到证书,根本不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当做目的和宗旨。加之,教育行政部门“学历至上”的倾向愈来愈严重,导致教师在师范学校毕业后,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发展。究其深层原因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考核目前还没有一种很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而学历作为一种比较可见的杠杆自然也就被用于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工具。因此,学历证书在教师任职资格、职称评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在法律制度、课程设置、职前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方面有所改进。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教师专业地位。1994年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首次从法律角度上明确教师的专业地位。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作了明文规定,这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但是,如今还需要国家在相关的法律制度中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的内涵,确认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在提高教师待遇问题上,一个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密不可分,美国、韩国等国的教师待遇普遍好于其他国家,我国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生活条件较差,所以当地的教师整体上素质较弱,更无专业化发展可言。 

(2)建立起一个正规化的教师团体组织,维护教师专业地位。教师专业化要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团体的支持,为了谋求教师的合法利益、保障教师权利、提供教师学术交流机会、提高教师专业水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等,建立一个正规的教师组织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国的教师专业团体规模最大最完善,如:nea(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teps(全国教师教育和专业标准委员会)和aacte(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等组织,他们的职责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促进教师的福利、加强教师教育,倡导未来教师都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并经过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招收和选拔新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并利用各项资源以加强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①因此,中国也应效仿这些国家一样,建立一些教师团体来切实维护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增设教育专业课程,提高未来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完善教师的职后培训制度。目前,我国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而是要对原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反思、论证,以重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更加合理的评价机制,因此,对一线教师来说更具挑战性,也需要高素质的教研人员。“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新的评价理念的形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③总而言之,师范院校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加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重,注重教育实践的设置,培养新型教师的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在几年或者十年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职后培训是专业成长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我国可以仿效美国等国家,让教师清楚认识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指导教师由单一的教学理论实践者向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双主体转变、由单一的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的开发者与传授者转变,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发现。”④要不断引导教师把职后培训看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阶段,使教师走出仅仅是追求资格认证和学历提升的误区。 

 

注释 

①蒋华钟,桃英.试析美国教师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j].他山之石,2000(1):57. 

②陈忠勇.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1):78.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7篇

    一、 教师评价理论浅析

    (一) 奖惩性教师评价

    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目的,把教师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的评价结果,做为评先、评优、晋级、奖金发放的依据。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检查和鉴定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是否符合学校制定的目标;二是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做出奖励或惩罚。

    现在学校管理中的“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末位淘汰”等,均是奖惩性评价的突出体现。奖惩性教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评价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并且只注重教师已有的工作表现,只关心评价的最终结果,教师难以参与评价之中,只有被动的接受评价,因此,这种教师评价制度难以引起全体教师的重视,有时还会造成教师与评价者之间关系紧张。它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某些时候还可能是消极的。

    (二) 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质上是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形成性教师评价。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发展性评价重视教师的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强调教师评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注重教师过去工作表现和已取得的工作业绩,而且更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教师评价,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净胜;二是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确定教师个人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给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学校未来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虽然能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但评价只注重过程,不重结果,有时不能确保学校及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 教师评价实践初探

    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级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师评价体系都不会十全十美,我们通过整合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师评价体系。

    (一) 明确评价目的

    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衡量各类教师评价的标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各类教师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学校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改革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2.多元性原则:内容多元化、主体多元化、方法多元化。

    3.过程性原则: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及时积累资料,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三)确立评价内容

    师德、教育、教学、科研、管理。

    (四) 多元评价

    1.对象多元化:中层干部、教师、职员、工人。

    2.内容多元化:师德、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3.主体多元化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自评是主要倡导的评价形式,也是教师评级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每一位教师对自己都是最为了解的,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同时也都具备一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能力。因此,我们在对教师的评价时注意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自评中认识到的问题往往比在他评中别人给其指出来更容易接受,更便于改进。所以,对于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或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自我评价可采用自我总结的方法进行。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做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我们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等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做为定性评价;设计学生问卷,让学生通过答卷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定量评价。

    (3)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会死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等工作,也通过定期召开家长评价教师的座谈会,做为定性评价;设计家长问卷,让家长通过答卷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过定量评价。

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自评、同事及领导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一致的。

    (4)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非常了解,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同一个教研组或同一个年级组之间的教师在一起合作共事,他们对彼此间的优点、缺点、长处、不足等情况颇为了解。所以,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被评教师可从同事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引进教育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益。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评议、互评量表、听课评课、民意测验等方式开展教师互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5)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应该是最了解教师工作情况的,同时,学校评价教师的各种量化评比都是由学校管理者负责的,甚至有些量化结果是对教师某一方面评价的最重要依据。学校成立教师的评价领导小组,通过评价量表、交换意见、撰写评语等方式对教师分阶段实施评价。

    4.方法多元化

    (1)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在教师评估中有时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方法》《德育工作评比及奖励方法》《教学工作评比及奖励方法》《教科研工作评比及奖励办法》《教师考核细则》《中层干部考核细则》《职员工人考核细则》《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工资考核分配方案》等,这些奖惩性评价对教师工作的督促和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更能体现新的评价理念,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如: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的自评与互评,对教师的发展规划、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学习、科研、管理等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目标,促使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的教学取向、教学方式、教材运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导引、提问技巧、教师的观察力、调控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认知表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表现、课堂氛围等进行观察、评价和反馈,使教师在听取课后评议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修正,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再如说课活动、评课活动等,都是发展性评价很好的形式。

   (3)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在教师评价中广泛应用。如:学校的各种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等。

    (4)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更为普遍。如:学校的各种量化评比方案、细则、意见等。

    (5)成长记录袋评价:我们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教育思想;②反映个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③我的教育故事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通过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教学模式;②自我推荐的教案或教学设计;③自我推荐的课件;④承担的公开课的影像等;⑤教学成绩;⑥我的教学故事;⑦教学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课题研究(包括参与或申请的课题);②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我们对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的教师成长记录袋,从①课堂管理;②班级管理;③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和评价。

    (6)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能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情感体验等式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教科研活动,大家一起来评价和研究课堂教学,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注重关课评课的过程,淡化评化,使教师能轻装上阵,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7)典型案例评价: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教师的教学案例,如:对我校杨忆慧、张红昌等典型教师进行研究分析,让教师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势,提供他人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三、基本经验

    (一)分系列评价

    由于教师岗位的职责不同,各种人员的工作目标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差别。因此,我们要根据其岗位职责构建不同的评价目标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对教师的评价达到科学规范、公正合理。

    (二) 多元评价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成效是多元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从内容多元、主体多元等进行评价,合理的反映出教师工作的全面价值。

    (三) 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奖惩性评价实现“重结果”“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质优酬”,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师队伍管理,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激发教师内部活力。通过发展性评价实现“重过程”“重发展”“促提高”。

    (四) 民主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民主评价是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是教师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有时因种种原因“票决”结果会偏离实际。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有时会因量化方案的不完善,评价结果也会偏离实际。民主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使评价更加科学、公平和公正。

    四、 初见成效

    我校目前正在研究和实践的教师评价,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学校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使每位教师都有发展的空间。如通过评价发现有特殊专长的教师,树立典型。我们重视了评价的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有了新的起色主要让教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促进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和教师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引起全体教师的共鸣和响应,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8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经济一体化是为实现经济全球化这一目标必经的历史阶段。几十年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不少理论与实践案例应运而生,这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中国经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无启示。

从理论和现实看,中国应该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

1.经济一体化有深厚的济学基础。

经济一体化有其经济学上的内在合理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已经证明,基于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这两大理由之上的自由贸易能极大地促进各国的生产效率和世界的总产出。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传递用于协调和管理世界各地生产的信息及其处理成本大幅下降,组织国际分工的成本急剧减低。正因为如此,各国有强大的动力参加这种国际分工。而且,参加的国家越多,平均成本可以降得越低。因为它们的产品可以面对更大的市场。采取闭关自守政策的国家必定只能以本国为市场,各种产品的产量不可能很大,因而平均成本必然很高,根本无法同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相竞争。同时,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各国间的依存度会逐步加强,这将迫使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另外,各国也日益意识到,世界虽然人为地分成许多政治单位,但从生态、环保、资源、和人文的角度看,地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共享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防止全球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2.中国改革开放其实也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目前,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雏形已基本显现,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已基本消失。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际上也是经济一体的过程。首先,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一方面是贸易额的增加,现在中国大陆已经是世界第十大外贸国;另一方面是随着对外贸易国别和地区的扩大以及深度的增加,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大。其次,资本流动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资本流入国,同时,中国也开始适量对外投资。再次,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参与国际经济协调。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国际经济组织,同时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个准一体化的组织,不断参与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因此,整体上看,中国改革开放本身也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正是由于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迫使改革开发的力度一步步加大。

3.亚洲的现状决定中国应该加快一体化进程。

回顾上一世纪,我们发现,亚洲如同一串散落的珍珠一样,尽管次区域的经济整合度已相当高,但整个亚洲经济的一体化步伐却仍相对迟缓,缺乏一根有效的主线将他们由联起来。1997年之后,亚洲孤立的危险日益浓重,整合亚洲的压力也日甚。

和欧洲以及美洲的一体化相比,亚洲无疑已显得落后了。亚洲至今没有制度化的区域融合安排,长久以来,亚洲一体化的合作仅有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会议和高官会等,一直缺乏有效的谈判机制。尽管在《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APEC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但从严格意义上讲,APEC还不算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APEC的特色在于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这一方面赋予了APEC求同存异、灵活务实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清谈气氛过浓,缺乏多边谈判和制定多边行动纲领的制度化约束的弊端。一体化的收益和参与者为其支付的成本、为其所承受的风险呈正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亚洲希望加速其一体化。就不能不增强谈判机制和制度化约束色彩。亚洲内部曾经涌现出“东亚奇迹”,目前正被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中国奇迹”,但区域经济整合进展不大。亚洲内部存在纷繁的次区域板块,例如东盟板块。澳新板块、“中国经济”板块、南亚板块等,次区域的社会经济合作也日趋频繁,但亚洲明显地缺乏推动者,如果这样的状况延续下去,则亚洲就可能仍是半个世纪前邱吉尔曾经说的那样,亚洲?那只是个地理概念!

4.一体化过程的推进有助于增加中国的国际空间。

尽管美国也参加了APEC,但其有两个明显的用意:一是借亚太一体化对付欧盟;二是想利用自己在APEC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遏制中国。同时,美国又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美洲一体化的进程:先是NAFTA的建立,解决了自己在北美一体化中的领导地位;另外,美国积极推动整个美洲的经济一体化,西半球贸易会议宣布,将2005年1月1日定为完成从加拿大到智利建立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期限。美洲一体化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层次,欧美间在种族和人文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传承关系,而美洲和亚洲主要的经济体又同时为APEC所覆盖,因此其区域经济整合如果顺利,将给欧洲构成追赶的压力。而对亚洲构成示范的压力。这对中国拓展自身活动的国际空间来言是十分不利的。

中国如何加快经济一位化的进程

就目前而言,中国需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加深经济一体化的力度。

1.对外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加快以中日为主的东亚经济一体化。

亚洲经济一体化之所以发展速度不快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地区缺乏强劲的推动者,这使得区域竞争和区域融合不尽同步。欧盟中存在德法核心,美洲存在美加核心,但亚洲缺乏促成区域化的“凝聚核”。

从经济实力而言,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处于领先水平。尽管日本经济已在呆滞的泥潭中挣扎了十余年,日本国民财富也在迅速缩水,但此类缩水主要是不动产和股票市值蒸发引起的,例如2000年土地资产缩水了76万亿日元,股票市值缩水了88万亿日元,这并没有损害到日本经济的根本。迄今日本人均GDP仍然高达3.76万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其制造业也涌现了例如液晶显示、光相关技术产品等一系列在2001年度增长达20%以上的行业,并且在超精密技术产业方面仍居于全球领先。中国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从GDP而言位居世界第七。另外,尽管目前东盟成立已有30多年,但由于这个一体化组织的十个成员整体实力比较弱,产业结构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雷同,因此,现在看来,这一组织的经济实力还不是太强。这样看来,亚洲特别是东亚的一体化应该由中日来充当核心了。但是,由于日本国内某些势力对二战中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一直没有彻底悔过,这使得亚洲国家对日本还存有很大戒心,这对东亚的一体化十分不利。另外,当前日本似乎正成为亚洲区域经济的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回顾1997年的亚洲危机,当时日本的大型银行为尽力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全力从亚洲抽回贷款尤其是“君子协议”贷款,使得亚洲突然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困难,是引发亚洲金融出现雪崩式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1997年起,日本对亚洲的贷款锐减了80%,对亚洲的海外直接投资则减半。这样看来,日本经济就不是日益整合于亚洲经济之中,而是孤悬于亚洲经济之外。

笔者认为,现在要培育中日核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依靠日本国内各界,敦促其政府对侵略问题彻底反省,尽快融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但笔者估计,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推动,这一进程将十分缓慢。第二,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同时应增强自身实力,迫使日本就范。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国应加强与东盟的合作。2001年11月5日在文莱召开了“10+3”(亚细安+中日韩)首脑会议。针对中国总理朱镕基正式提出的十年内建立起中国-亚细安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议,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对CAFTA表示赞同,认为“建立中国-亚细安自由贸易区机会千载难逢,我们决不能错过”,其余的东盟诸国对该提议基本上没有任何强烈的异议,这证明东盟各国对与中国的经济的互补性表示一致认可。不仅如此,亚细安已开始进一步寻求与中国的政治合作和地区安全协作。泰国外交部长素拉吉表示同意并支持CAFTA的提议,并期待“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协作,使黄金三角地带出产的不再经由中国流向世界各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同一首脑会议上,由日本倡导的全面支持美国的谴责世界恐怖主义的决议遭到亚细安的否决。另一方面,中国与韩国应加强一体化的进程。如果中国和东盟、韩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各方收益都明显增加时,将会迫使日本加入到东亚经济一体化中。

2.对内来说,中国应推进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实力。

要真正成为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核心成员,自身的经济实力要强于非核心成员。目前,中国总量与日本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从人均经济指标看,不仅比日本差,而且与亚洲四小相比也逊色不少。因此,中国应在积极推动对外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内部的一体化,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积极推进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同是一个国家,文化接近,语言一致,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实行实质的经济一体化。由于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归祖国,因此,现在不少贸易障碍已经减少。对于台湾,两岸首先应该“三通”,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由于比较棘手,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扩大两岸的贸易、投资,使得双方经济关联性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台湾民间力量给台湾当局施加压力,从而推进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

第二,大陆应实现此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目前,大陆的地区差距比较大,这对实现东亚的一体化是不利的。从欧盟的实践看,由于一些成员国贫困地区比较多,因此,共同的财政预算给这些国家的份额比较大,这引起了其他成员国的不满,不利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因此,缩小国内地区差,减少地方保护主义,首先实现大陆自身的一体化十分必要。

笔者认为,当前,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实现大陆的经济一体化:(1)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主要应通过输入技术的手段提高西部的经济实力。(2)加强边境地区的次区域一体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以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强化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经济总量的增加做出更多贡献。

加强对及全球化的研究,拢出解决途径,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扫清理论障碍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如出现“马太效应”,穷国愈穷,富国越富,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在扩大。在当前的一些有关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世界性会议上,出现了不少反对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呼声,这是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不和谐音。近来,随着这种噪声的加大,对一体化的阻碍也在加剧。因此,如何对付反对意见,是当前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问题。在国内,尽管还没有这种强烈的反对之音,但中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一体化,对此问题未雨绸缪进行前瞻性思考同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应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9篇

1.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理论研究进展

学术界一直在为科学方法教育与知识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就是科学方法教育所处的地位。长久以来,科学教育领域对此问题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研究,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观念体系,即知识中心教育观。国外某学者认为物理学中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内容,通过分解之后,都与3个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这3个要素分别为事实、逻辑或者方法论、表述形式等。其中事实需要实验来进行验证,而逻辑与方法论实际上就是物理思想,而表述形式实际上就是指数学。这一结构模式不仅促进了物理学科整体的发展,同时也会与物理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也会物理教学提供了途径。前苏联某学者通过研究将物理学科结构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更为真实的反映出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直接的关系。其物理知识与方法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知道该学者将物理学科划分为五个部分,并且对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数学等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界定。这一结构模型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学者在上述结构模型的启发下,提出了更为合理的知识―方法结构图,如图2。

图2中,学者也将物理知识与方法分为5个部分,而科学方法处于中心位置,与其他4项内容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部分之间要想有效联系,都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因此科学方法在其中起到的是纽带作用,沟通者其余四个部分。科学发现认识论学者,科学根源就是现象,学者在科学研究期间,现象与理论之间并没有产生直接联系,科学现象只有经过科学方法的论证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理论。同理,科学理论也不能直接应用,只有通过科学方法,才能够应用到现实中,并且在现实中进一步延伸。此原理同样适用于科学教育。两个将结构图相比,笔者认为图2更加的合理。

2.物理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内容研究进展

现阶段科学方法分类还未有统一的定论,因此其也是学科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只有对科学方法进行正确的分类,科学方法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学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实验,已经形成了系统理论,即智力―技能―认知结构理论。

站在能力因素的角度来考量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能力,智力与技能都属于硬能力,因为这需要他通过人类的大脑才能实现;另一类是软能力,也就是认知结构理论,因为知识结构理论是通过人类的后天学习而形成,其就类似于人类的软件。

在能力结构中区分“硬能力”与“软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根据这种区分,我们不仅清楚了能力因素中的智力、技能、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不同属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在能力因素中,智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靠训练而达成的,而能力因素中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则可以通过传授、探究或发现使学生掌握。从这种基本思想出发,我们把科学方法分为了思维方法和学科方法。前者是主观的,是大脑的功能,需要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与掌握,后者是客观的,不是大脑的功能,需要传授才能使学生习得与掌握。这样一种分类方式,不仅来源清晰,而且与教育方式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3.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进展

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显化研究中,我们认为,科学方法与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是高度抽象的。如果只从隐性教育角度进行教学,学生也可能从中学到一些科学方法,但只能是零星的、不连贯的,收效甚微。但若脱离具体物理知识去传授科学方法,则更不可取。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科学方法教育途径的两难处境。因此,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恰当的教育方式,在显化科学方法的同时,进行科学方法教育途径的创新,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了解切中要害。我们认为,这就是结合科学方法的物理概念与规律教学。

概念与规律既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又是学生物理学习的起点。从核心着手贴近教学本质,从起点出发符合认知顺序。事实上,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本来就是一种水融的关系,每一个概念与规律的得出,都自始至终贯穿着科学方法。如果把物理学喻为珍珠项链,那么物理知识是珍珠,而科学方法就是串起珍珠的那根“线”。因此,我们认为:只有通过结合科学方法的物理概念、规律教学,只有使学生在每一个物理概念、规律得出过程中真切体会科学方法的作用,学生头脑中的科学方法才能显示出其内涵、色彩和格调,才能显示出其内在的理由、作用和功能,学生学习过的科学方法才能真正活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结合科学方法的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是科学方法显化教育途径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