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6 16:13:40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1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机结合;生活化;兴趣;探究

一、建立化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化学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最终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我们欲提高化学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多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化情境、生活化问题、生活化讨论等环节在生活与化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能力.把生活中的化学引入到化学课堂教学可以避免传统学习中只看重知识和内容传授的弊病,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把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真正需要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理解生活,在生活现象中学习化学,从而应用“生活化”的学习巩固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还原化学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此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隔墙,将化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化学学习与生活“亲密牵手”,还化学学习以生活本色.

1.联系生活,开启“生活化”问题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化学教学观要求提出的“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已成为新课程的共同理念,教学过程的生活化也成为广大化学工作者的共识.在有关化学工农业生产、生活问题中,如设计课堂问题环节:铁为什么会生锈?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什么会污染空气?为什么盛酒精、汽油的瓶子要旋紧瓶塞等,这些“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以促进化学知识认知能力的提高.

设计化学问题的形式大多以“为什么”“怎样解释”“能否证明”“试比较”“如何检验”等,解答时要从化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出发,运用丰富而准确的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怎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首先应该明白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因为物理变化中分子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以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水分子向空气中扩散.又如:为什么洗衣液和汽油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洗衣液洗去油污是因为洗衣液是乳化剂,能使油污以小油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乳浊液,所以能洗去油污;而汽油洗去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形成溶液.两者虽然都达到了洗去油污的目的,但原理截然不同.

2.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化学知识不是死板的,都是来源于生活,能将知识还源于生活才可以说是教学的成功,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也鼓励了知识的创造和知识体系的丰富发展.如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的冶炼”时,利用教材上的拓展视野,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在学习“环境保护”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周围的,或自己见到的环境污染的事例,并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定能让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让思维自由翱翔.

3.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我们现在提倡的“低碳生活”虽然是个崭新的理念,但是它提出的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的老问题,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在积极关注因二氧化碳过多排放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问题,从而促使人们不得不对未来的生存环境产生担忧.因而必须要通过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化学课堂中弘扬低碳生活,提倡绿色出行、超市购物不使用塑料袋等可以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是化学更好服务生活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将来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又比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水”这一节内容时,可提前让学生了解一下附近河流的水质情况,然后得出很多城市不是真的缺少淡水,而是水资源被污染后造成水质型缺水的结论.由此可教育学生平时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并且不要随意向河流中排放生活垃圾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说:“兴趣是成长过程中产生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它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求知、探索中获得无尽的乐趣.由于目前升学率的压力迫使有些老师一味追求分数,专注于应试教育,教学目标偏离了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不当,造成有些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学习提不起劲,只为应付考试而背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尝试通过设计趣味性实验、家庭小实验、生活性的化学问}、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性教育、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智力是千差万别的,爱好也大相径庭.有些 “调皮”的学生就对“怪异”现象比较感兴趣,例如,荒野坟墓在炎热的夏日晚上为什么会经常出现“鬼火”?笔者引导他们从课本知识白磷的性质中寻找答案.而喜欢福尔摩斯的学生一般会对古代的银针验毒产生兴趣,笔者引导他们比较课本里“在空气中加热铜片会变黑”的原理.如果授课时能“投其所好”,学生就会对“陌生”的知识产生亲近感.笔者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从而把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变成其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加强“生活化”的科学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化学专长的人才,把一些实用的化学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会一些有用的东西,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知识,也能让我们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对化学知识的情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自己独立或分小组利用一些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从而加深学生对指示剂变色情况的理解.研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生活探索、生活体验和创新思维.

总之,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是一门集生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为一体的学科,也是学生走向宽广视野的一条宽敞大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化学“生活化”课程需要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成为许多化学教师不断致力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艳平.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3):25-27.

[2]陈梅,王峰. 从生活中走进化学 在化学中体验生命――谈生命教育视野下初中“化学与生活”单元教学[J].吉林教育,2009(6):44-45.

[3]杨文茂. 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改革初探[J].新课程(上),2013(7):8.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2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应用;发展前景;发展趋势

我想大家日常生活中吃的喝的食物中是肯定会有添加剂的,而人们往往对食品添加剂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态度,也许是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而滥用食品添加剂给人们造成一种对食品添加剂恐惧的态度。前几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范例,人们只知道食品添加剂可使人中毒,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而我个人觉得食品添加剂的功远大于过,它是提高人类物质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是我们需要合理、正确、科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虽然现在有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但是人工合成添加剂还是占主导地位,比如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三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当前食品添加剂已经进入面食、乳品、营养品、休闲食品、粮油、肉禽、果蔬、加工个领域,包括饮料、冷食、调料、酿造、甜食等各工业部门。随着我国食品工业迅猛发展,食品添加剂发挥了巨大作用。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2.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作用

为了改进食品风味,提高感官性能引起食欲,如松软绵甜的面包和糕点就是添加剂发酵粉的作用;为了防止腐败变质,减少食品中毒的现象;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例如制作豆腐必须使用凝固剂;还有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使用的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官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

3.食品添加剂中的主要防腐剂及其特点

3.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但对产酸菌作用较弱。防腐效果受pH值影响大,pH2.5~4.0抑菌效果最好,pH>5.5对多种霉菌和酵母没有什么效果,pH4.5时对一般微生物完全抑制的最小浓度为0.05%~0.1%。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公斤。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3.2 对羟基苯甲酸脂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名尼泊金酯,对霉菌、酵母菌有抗菌作用,且正丁酯>正丙酯>乙酯。由于在对位上引入烷基,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抑菌效力受pH值影响不大,pH值4~8范围中都有良好效果。缺点是水溶性较差,常需用醇类溶解后使用。果汁、果酱最大使用量:0.1~0.2克/公斤。饮料最大使用量:0.01克/公斤。

3.3 山梨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2.4-己二烯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但对嫌气性细菌、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几乎无效。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范围在pH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最大使用量:0.6g/kg。

3.4丙酸盐 丙酸钠,安全无毒,易溶于水、乙醇,易吸潮。系酸性防腐剂。具有良好的防霉菌效果;对细菌抑制作用较小;对酵母菌无作用。常用于面粉制品发酵,可抑制杂菌生长,及乳酪制品防霉等。在糕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2.5g/kg。 丙酸钙,对光和热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吸潮。其防腐性能及用量与丙酸钠相同。可补充食品中的钙质。

3.5 双乙酸钠 双乙酸钠易溶于水和油,加入肉、鱼、油制品中有较强的渗透性。对黄曲霉菌、微小根毛菌、伞枝梨头菌、足样根毛菌、假丝酵母菌5种真菌以及所属细菌链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利斯特菌、革兰阴性菌也有一定作用;而对乳酸菌、面包酵母无破坏,可抑制有害菌、保护有益菌。最大使用量为1g/kg。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使用的各种食品防腐剂都是低毒、安全性较高的,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剂量和使用范围使用,对人体绝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4.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4.1发展现状

(1)产量增加,价格下调,经济效益略有增长。去年各类食品添加剂总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1%,多数产品价格下调。如柠檬酸、乳酸、面粉增白剂、CMC、丙氨酸等的价格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也有一些品种的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个别有所增长,特别是抗氧化剂、防腐剂中的一些品种,如山梨酸钾、双乙酸钠等。多数产品价格下调后,效益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长。其原因: ①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和配置,生产力水平提高,竞争能力增强。 ②加强企业管理,优化组合,内部挖潜,降低成本。

(2)产品出口增幅较快,某些品种以数量上的优势占据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

(3)适销对路的产品产销两旺,新产品、新技术备受青睐,没有特色的大宗产品销售不畅。

(4)入世以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前的卖方市场早已不见踪影。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同品种间、不同品种(相关)间的竞争加剧。

4.2 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近二十年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2001年食品工业产值已达9000多亿元,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第一位。但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食品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需要,其总产值仅为农业产值的50%,而国外发达国家为200%~300%;其二,食品工业结构不合理,初级加工产值占食品加工总产值的一半,烟酒占30%,精深加工产品产值不到20%。为了提高我国食品加工工业的水平,缩短和世界食品工业发展的差距,大力发展食品的精深加工,开发新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对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有了新的要求,营养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新热点,而食品添加剂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3篇

关键词:生活化;场景模拟;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效果;情感运用

中国分类号:TH―39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结合生活化的场景模拟教学,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情境教学、生活化场景互动等方式融入到教学之中,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整体培养。

一、背景分析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些教师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原理的结合度运用不够,没有及时练习课外内容,学生学习的实用感不强。学生在课外知识的延伸上,教师没有及时的引导,造成学生机械化的背诵公式、理解概念,不能与生活中的各种表象相衔接,影响思维的整体宽度。情境运用是有些高校教师善于运用的教学手段,好的情境引导能激活学生内心的思维意识,尤其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模拟,能激发学生自我探求的心理欲望。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些教师只追求表面的繁华,对于真实性的生活场景理解、应用不够,造成学生理解上有偏差。

(1)专业定位模糊

从教学计划中可看出,目前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是按既培养机械方面又培养电气方面来设置课程,但是机械与电气又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丰富,知识涉及面广,让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要系统地掌握好两大学科,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定位时应按培养方向分清主次,不应采取机电并重的培养方案。

(2)实训条件落后,实践操作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职业院校虽具有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训设备,但基本是以单个实训课题为主,很少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性实训设备,最终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差。因此,各职业院校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综合性实训设备。

(3)缺少“双师型”的教师

在职业院校中真正“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专业理论课教师不能带学生开展实训实习,而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导致理论与实训脱节,教学效果不佳。

二、重要性阐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面向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机械零件制造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机电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中级职业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检修、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应用型高级人才。也就是说,毕业生要具备机电一体化的综合技能。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多数院校缺乏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系统性的培训。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只是对机械或电气方面的知识了解,但这无法从事机电设备的综合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应实行创新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培训效果。

三、生活化场景模拟教学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1、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入教学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生活化场景模拟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联系生活热点,将教学中与学习紧密相连的各个知识点形成情景素材,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与事实进行各种综合时间活性的开展,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一体化教学中,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都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突出技能训练,围绕实践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师采用讲解、演示、示范、指导、评价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在现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促进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做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在操作中验证理论,同时又用理论指导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实验教学中穿插生活化的现象教学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可以构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实验模式,让学生对于各种机械的运用化原理、公式有深刻的理解,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我动手操作的方式,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各种与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生活化实验教学。譬如,“PLC在机械手中运用”教学。①进行机械手拆装,现场演示机械手的结构,并作详细讲解;②到仿真实验室,运用三菱PLC仿真软件FX―TRN-BEG-CL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观察机械手的真实运行过程,根据运行过程编制机械手运行程;③设计一个“机械手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在机电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完成机械手的安装、编程、调试等工作任务。这样多种方法配合运用,先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结构,再掌握运行特性,然后进行安装调试,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编程水平、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多媒体教学与生活化场景教学的创新改革

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中,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展开教学,采用动画课件演示教学形成精细化的教学模式,对于电器元件与结构等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全面了解元件的功能与工作原理,让学生在视觉上深入感知,形成理解能力的综合提升。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效果就是要形成电气控制、知识点、兴奋状态、求知欲等多个环节的空间要素,从情境驱动中的视听说三个方面来促进语教学活动的圆满性,充分利用教学多媒体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导入,教学实践中有众多的教学案例都表明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设施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生活化场景模拟教学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的融入,并通过综合实践、实验教学、生活素材、情境引导等方式,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知识需求角度出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围绕学生的主体性知识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形成良好的教学课堂的内外模式,对于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生活疑惑等能力,具有催化剂的效应。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4篇

1.1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的弊端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院校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既先学习计算机理论,再学习计算机实践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传统的理论科目教学方式的延续,虽然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是由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进行,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分别进行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导致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多学生在理论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中无法实现应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刚性需求的理论知识在理论课上却没有学习到,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实践教学割裂的教学理念,让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始终不理想,在这种计算机教学活动的严峻形势下,应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1.2学生基础影响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纯理论知识或者纯实践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高,如果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因为听不懂教学内容而放弃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用一种深入浅出、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平台上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师每讲一点学生就可以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结合实践的学习,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实时结合,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可以运用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具象实践知识的理解,两种理解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的门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

1.3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普及,计算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高级的形式,现代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实践操作能力,或者是理论指导能力,而是对计算机理论、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要求,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能够综合拥有这几种能力才能够在计算机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为企业主体创造更多的价值。面对现代企业主体的这种人才需求形势,进行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只有坚持一体化的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用人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2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2.1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所以在专业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坚持以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活动中切实以计算机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教学的目标,以保证学生的就业为教育导向,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够明确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向,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让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能够完整的发挥出来。

2.2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仅只是从事普遍教授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该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有自己个人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领域,这是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领域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坚持将计算机教学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结合起来,明确学生的专业定位,才能保证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2.3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确定课程设置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体化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打破计算机理论课程与计算机实践课程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让计算机教学活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为推动力,反推计算机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知识的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并根据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实际进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课程设置,保证在计算机理论教学和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好,实现好。

2.4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学习任务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就业是其最鲜明的导向所以教学实践就应该以就业后的计算机应用实际为目标,设置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情境。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模仿工作中的任务布置方式进行学习任务的设置,在教学活动中今早体验到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形式,以锻炼自身相应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养成,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体现综合技能的培养,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依据,开发新工艺、新方法,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2.5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模块化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和接受者,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实际的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中心点,设置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块,将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内容依据其自身的专业属性和性质特点分为多个相互连结的教学模块,在模块内部实现相应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同时根据教学模块的内容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能够系统、科学的对计算机知识有所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学情境和特殊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对计算机综合知识的职业应用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模块化教学是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支撑起了计算机一体化高效教学的主体内容。

3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实施原则

3.1先进性原则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时代技术,其在社会经济中不仅应用广泛、影响深远,而且其自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计算机诞生的几十年之间计算机技术已经更新了几代,技术进步和应用水平提升数量更是数不胜数。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这种发展和进步形势,必然会导致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变化,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育主体首先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更新换代只会越来越快,所以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一定要瞄准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前沿。因为从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学习到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工作应用本身就会有一定的延迟,而这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新兴的计算机技术认识不够深入,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计算机应用水平,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只有瞄准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选取当前应用领域主流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在经过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之后,其实际应用水平能够提升,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效果能够显现。

3.2技能培养原则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是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直接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所以在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技能培养的原则,认识到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基础。只有借助计算机的专业技能,才能展示出学生计算机的综合素质,才能表现出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独特建树,所以计算机技能的培养是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活动中要兼顾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和计算机实践知识教学,同时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3.3可操作性原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以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其应用的实效性是计算机教学领域应用最关注的问题,所以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形式设置等等都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自身的切实、可操作为最基本要求。计算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全面客观的反应专业课程现状以及计算机教育规律,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企业主体实际需求,同时一体化教学还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考虑院校的实际师资力量,保证对院校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让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切实、可操作,同时对学生的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应该与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等级标准联系起来,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以国家计算机专业等级要求为标准设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国家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4结论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5篇

关键词: 有机合成化学 学习方法 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有机合成化学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本科学生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也是高校应用化学专业领域课程。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生化、材料、环保等学科具有密切联系。有机合成是对整个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干课程之一,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1]-[2]。

1.有机合成化学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现代高校化学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启发引导学生钻研问题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由于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种类繁多,反应复杂,很多学生对这门学科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但是传统有机合成教学方法与一般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类似,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以黄培强等人编的有机合成教材为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章节:绪论;逆合成分析法与有机反应概览;基于非稳定碳负离子的碳碳键形成方法;稳定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酰基化;稳定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基于有机硼、硅、锡、钯试剂的碳碳键形成方法;自由基反应;极性颠倒;成环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不对称合成;合成策略与复杂目标分子的全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的近期趋势。纵观本教材的各个章节不难发现,在教材的开始和结尾均对合成策略进行相应讲解。一般教学方法是分别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最后拿出部分的合成实例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有有机合成设计的概念。

但是,通过近几年教学我发现,传统教学方法不适合所教学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相对其他课程,有机化学知识点多且很难联系在一起,不利于学习记忆,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有机化学讲述的基本知识点;其次,一些同学的学习意识淡薄,只为期末考试及格通过,并试图靠考前突击达到目的;再次,对学生学习监测手段不够高明,期中考试一般不进行,期末考试知识面太窄,难度较浅,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通过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后果:学生只靠死记硬背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反应机理题根本无心学习,考试直接放弃,除非从教材中死记,对于合成题基本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再加上匮乏的基础知识,基本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改进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对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有系统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2.串联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

引导学生在错综复杂的课程内容中找出知识线索和规律,掌握内在联系,提高学习效率。纵观基础有机化学教材我们发现:虽然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但是章节之间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教材大多以官能团不同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不同官能团可以将内容联系起来,在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醛酮、羧酸之间我们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联系起来,胺类、亚胺、醛酮肟、重氮、叠氮和硝基化合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联系起来。按这样两条主线进行记忆会使知识点显得少了很多,记忆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吃力,有利于同学们学习,但更利于对知识点的运用。我们以氧化反应进行各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例:烷烃通过脱氢氧化可以得到烯烃,进一步脱氢可以得到炔烃,烷烃也可以进一步脱氢得到炔烃,当然要求换成氧化性能力更强的氧化剂。上述三种烃可以分别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相应的醛酮或酸甚至碳和二氧化碳等,但是,选择的反应体系肯定千差万别,这些差别需要我们特别记忆,别无他法,可以死记。但是,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也要求灵活,如同样用烃类化合物氧化合成醛酮和羧酸,对催化体系的要求就大不相同,一般合成醛酮不要考虑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高锰酸钾体系不能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运用,重铬酸钾也不能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运用,那么怎么能达到分级氧化的目的呢?那就是控制氧化体系的氧化性,我们可以用氧化性较低的二氧化锰代替高锰酸钾同时控制一些辅助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这样我们可以同时记住多种不同的氧化体系。

3.统筹相关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在系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我们的脑海里应该有一个系统又明确的框架,对于具体的问题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有机合成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已知的、简单的原料合成所需的目标化合物。换句话说,利用相同的底物合成相同的产物,但是中间可以选择的路线有很多种,而且不同合成路线需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然而,有了足够知识积累只是学好有机合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高状态,几乎是所有同学都曾遇到的难题。要做到灵活运用,首要问题是灵活掌握,其次才是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中死的知识点学活,例如,同样是羰基官能团,在有机酮和有机醛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羰基的活性是由碳氧双键的极性决定的,双键的极性越大则羰基的活性越高,反之则越低。由于碳氧电负性的差异,导致双键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从而引发双键的断裂,即化学反应的发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凡是能引起双键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的因素都可以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活性,不论是醛羰基还是酮羰基及其他含羰基化合物,那么,为什么醛的活性比酮的活性普遍偏高就不成问题了。反之,改变某个条件有没有可能使酮的活性比醛的活性高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想象把酮羰基的一端或两端引入强吸电子的基团,进而提高酮的活性达到甚至超过醛。如靛红这一类化合物的酮羰基的活性非常高有时甚至超过了一般醛的活性,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醛来应用。

4.结语

在有机合成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串联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对知识点进行统筹并能灵活运用。总之,只有把死的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掌握,在自己的脑海形成一定的框架,在具体运用中才能手到擒来,才能顺利找到相关切入点,才能在遇到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时,顺利形成相关思路,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6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生活化教学

一、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的状况分析

1、学生基础不好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的问题,很多学生选择中职学校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成绩不太理想,无法进入高中进一步深造。计算机理论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计算机操作技能需要反复训练,不断巩固,很多学生感觉到计算机学习非常困难。不少学生上玩QQ、玩游戏、看电影感到很有意思,一旦熟悉软件的应用,电脑硬件的组织以及故障的排查。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逆反心理,感觉计算机较为困难。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初中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缺乏应有抗抗挫折能力,吃苦精神较差,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到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挫折感,让学生的意志渐渐消沉,他们的自尊心又比较强,又不善于向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积极的学习,渐渐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消极心理,对计算机学习渐渐失去信心。

2、计算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最为欠缺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硬件认知能力和软件应用实践能力较差,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弱。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学习有关的基础理论,缺乏相应的实践和应用意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理论、教育观念较为陈旧,教学方式较为落后,过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给学生传授有关知识讲解,却没有给学生相应的思考应用分析的时间,更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和展示机会,缺乏一个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实践应用能力的平台。因此,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差,缺乏相应的锻炼机会,专业技能不强。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实施生活教学的策略分析

1、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视野,丰富计算机教学资源和内容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仅仅靠课堂上无法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学习,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也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必须不断地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案例,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意识,促进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生活化教学就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获得更多的见识和应用能力,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应用视野,从生活中感知更加丰富多彩的计算机应用情境,感知计算机的发展变化,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

2、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兴趣是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培养应用操作技能的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计算机学习充满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去学习知识,才能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思考和探究各种计算机应用问题,才能更好的把有关知识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一旦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带着非常强烈的热情去感知计算机理论,研究计算机的应用,不断掌握新知识,培养新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很多的课堂教学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不能够燃起计算机学习的热情,而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较为丰富的社会生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感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价值,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基础、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很好地引发学生对有关计算机学习的情感共鸣。因此,一定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3、创设生活化情境密切现实生活,降低计算机学习难度

计算机的很多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尤其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体系结构等学生感到很难理解,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计算机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内存储和外存储器的概念学生感到不容易理解,可以把内存储器比作教室,把外存储器比作学生宿舍,把学生比作计算机中的数据,上课学生需要从宿舍进入教室,放学了又要从教室回到宿舍。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再比如,学进制的有关教学内容时,让学生做“男生、女生”的有效活动,从班级选出10个学生参加游戏活动,一人为领队,教师随便给出一个数字,领队要从其余9位同学中找出一个男生作为1,女生则为0以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排队的要和给出的十进制数一致。学生热情很好,兴趣很浓,学习效果也很好。

总之,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计算机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离开了生活的土壤,计算机课程也就失去了充足的营养,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感知计算机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应用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发展。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7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活动理论;理论思考;心理素质结构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2-0071-06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中诞生的本土化概念,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在我国心理学界经历了“忽视一关注一重视”的发展历程,目前心理素质概念逐步被学术界所接受,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也方兴未艾。心理素质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完整人格以及提高学生适应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我国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的现状来看,尚难从理论上满足心理素质培养研究和实践的现实需要,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从学理高度对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这一根本理论问题的系统探讨。本文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外源性因素角度初步探讨心理素质及其形成的机制问题,为科学揭示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的本质内涵奠定理论依据。

一、心理素质基本内涵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正确认识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科学界定心理素质概念是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逻辑起点。关于什么是心理素质的概念,至今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看法。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普遍实施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就开始关注心理素质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看法:有的认为,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或品质特点的表现;有的认为,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系统的综合体;有的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能力;有的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人格或个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将心理素质界定为: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与人的适应――发展――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观点在承认心理素质的先天条件的前提性的同时,特别强调心理素质的后天获得性,这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观点相契合。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h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主要来源于维果茨基(L.S.Vygotsky)的文化历史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活动理论以维果茨基的创造性思想为代表。该理论强调活动的中介性特征,主张个体不是直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而是借助于文化工具的中介;同时,个体通过文化工具的内化实现了对心理机能的质的改造。第二代活动理论以列昂节夫(A.N.Leont'ev)的工作为代表,强调活动的对象性特征。该理论从活动的对象性(目的性)出发,提出了活动的层级结构理论,确定了活动和动机、动作和目的以及操作和条件的三级结构模型,并将动作作为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单位。第三代活动理论以芬兰心理学家恩格斯托姆(Y.EngestrOm)的思想为代表,突出特点是强调活动的社会性特征。该理论在社会学层面上对活动进行分析,将个体活动纳入到包含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以及分工六个要素,囊括生产系统、消费系统、交换系统及分配系统四个子系统的网络之中。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一个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实际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处于由人和物组成的社会大系统之中);一个历史分析的模式(实际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在与时俱进和分布在人类的文化之中);中介行动的理论,关注行动者和其文化工具,文化工具是活动的中介”。它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的研究中来分析活动,并且产生了一些普遍接受的实践方式。恩格斯托姆在对一系列研究进行分析后,总结了运用活动理论分析活动系统的五个原则:一是以集体的、中介的、对象性的、与其他活动系统相互关联的活动系统作为分析的单位;二是重视活动系统中的多元观点;三是注重活动系统的历史性,即要从活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探寻活动的问题和发展潜能;四是认为矛盾是活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五是活动系统在发展中可以进行拓展性的变革,成员在矛盾出现时能进行反思和寻求改变,从而推进整个系统的质的转换。

从上文可以看出,我们对心理素质基本涵义的界定,吸收了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关于人类文化与活动在人的心理品质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思想内核,突出了“内化”在心理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地位。因此,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是我们探讨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心理素质形成机制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解读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心理机能(相当于我们讲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是由个体自我建构而获得的,而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形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化。我们以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依据,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主体(人)的心理素质是如何在实践活动(指一切关乎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发生、形成和发展的,为科学探讨心理素质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一)实践活动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源泉

承认实践活动是解释人类意识的本源,实践活动是人类意识的创造者,是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首要原则。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哲学的活动观,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人们的心理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主要是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的变化是同步的”。主体正是通过不断的参与实践活动,才实现了对低级心理机能的改造,发展出来高级的心理机能。根据人类意识的本质源于实践活动的观点,我们认为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主体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活动,个体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得到发展。那么,活动究竟是如何塑造个体的心理素质的呢?这可以从活动的整体性、建构性、开放性、阶段性等基本特征来加以解释。

首先,活动具有整体性特征。活动的整体性指的是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完整的活动既包括了主体的感性实践活动,又包括主体的精神活动,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导致在活动中形成的心理素质本身也必然是一种完整的综合体,既容纳了内隐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又涵盖了外显的适应性品质,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其次,活动具有建构性特征。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主体在一定目的驱动下所从事的主动建构、积极探索、不断改造的创造性过程。由于活动的建构性特征,心理素质在功能表现上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个体采取主动的行动,探索、改造环境和自身。这也正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体现。再次,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活动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过程的动态性、活动空间的变化性以及活动结果产物的多样性。活动的这种开放性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受到活动开放性特征的影响,个体的心理素质也明显表现出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心理素质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呈现出动态发展性特征。最后,活动具有阶段性特征。活动的内容和水平是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序展开并分阶段提高的,在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活动的特点、内容、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主体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容、特点和水平既有量上的差异也有质的不同。

(二)内化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机制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在解释人类意识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时,坚持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也就是说人类意识具有社会起源性。在说明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问题时,维果茨基写到,“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不是在生物学中形成的,并不是在纯种系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作为高级心理机能基础的机制本身是以社会为模本的复制品。一切高级心理机能乃是内化了的社会方面的关系,乃是个性的社会结构的基础。它们的成分、发生结构、行动方式――总之一句话,它们的全部实质都是社会的,甚至在转化为心理过程时其实质仍然是准社会的……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列昂节夫进一步将内化解释为外部实践活动向内部精神活动的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付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受到了特殊的转化一概括化、言语化、减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换言之,内化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转变、改造的过程,是以新的心理机能的诞生为结果的。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内化观可以加深我们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理解。心理素质是人内在稳定的心理品质,其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向内在品质转化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和功能。从人的习惯中得以表现。从本质上看,心理素质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它的形成与发展也遵循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基本规律――内化。但是,与维果茨基将内化仅仅理解为个体掌握符号工具,改造已有心理机能的论点不同,我们认为,在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中,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促进更高水平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或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已有的内化理论作出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曾经提出,掌握工具不仅是拥有工具,而且意味着掌握使用工具的程序。例如,成人记忆与儿童记忆的区别不是因为儿童使用了外部符号而成人使用了内部符号,而是对有助于记忆的程序的内化水平不同,内化的是程序而不是符号。综合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的观点,在遵循内化理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我们开展心理素质培育的实证探讨获得的初步结果,提出了以形成策略为核心内容的心理素质形成(内化环节)过程(整合)模式,即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在具体的实践中,首先向学生提供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问题解决中发现自我,分析自我,进而激发改进、完善自我的内在动机;其次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策略训练,让学生在讲解、讨论、操作、辨析等活动中,掌握思维与行动的策略与方法;再次经过有目的巩固练习、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归纳总结等促进内化的活动;最后通过实践运用达到形成观念、反思体验、形成稳定品质之目的。由此可见,我们对心理素质形成外源性机制的探讨,既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内化观,又从内化的基本过程揭示上丰富和发展了内化观。

(三)参与实践共同体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文化起源是被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普遍接受的基本假设。但是,学者对文化作用的具体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分歧,对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维果茨基最初将文化的作用抽象为社会往活动,局限在个体互动层面解释心理机能的发展;列昂节夫则提出要区分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本质性差异,但是他并没有真正探讨集体活动对心理发展的意义。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将发展局限于探讨在一个小的社会性“氛围”内,这种“氛围”被视作为特定文化的个体化获得的内化过程提供了输入。他们对更广阔的社会结构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却没有作更多的说明。恩格斯托姆是最先考虑活动的集体性质的学者。他明确提出,只有在社会关系与社会规则之中。才能理解人类的活动和心理发展。此外,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物生态学发展观也强调了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能停留在个体的微观系统层面,而应当在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发展。实践共同体理论则把发展研究延伸到学校之外,将社会世界的结构纳入到分析的范围之内,考虑在真实的实践背景下主体的社会化问题。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个体心理发展需要以具体的实践共同体作为依托。实践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发挥这种依托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实践本质,而心理素质本身正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体来说,实践共同体首先强调了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实践共同体理论批评了传统学校学习的去境脉化,主张恢复学习的实践本质,强调个体的学习应当身处于与知识对象有关的具体境脉之中,因为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具有解决实践问题的价值。其次,实践共同体具有意义协商的特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个体可以逐步达到对共同体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可以让共同体成员建立起对共同体的归属观、互相之间的信任观、互惠感以及分享感;同时,个体也可以在协商中学会倾听不同的经验与观点,并分享各自的智慧,实现共同的发展。最后,实践共同体可以为个体提供积极的心理气氛,共同体中积极健康的舆论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民主的管理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动机和潜能,促进个体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显然,这种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满足心理素质结构中认知、个性以及适应性各成分发展的基本要求,成为主体心理素质健全发展的基础。

(四)情境默会知识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上文提到的有关心理素质形成的整合模式中,策略训练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持认知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策略训练可以培养个体的程序性知识。但是,坚持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研究者却认为,脱离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没有益处的。他们认为,个体通过融人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当中,不仅可以拥有在头脑中表征的显性知识,更可以获得与特定任务情境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这种默会知识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所锤炼出来的、有关实际行动的知识,是个体对特定问题情境的直觉把握,是指导个体行动的“视域”(Horizont)。

默会知识的习得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与学习者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讲授式的学习方式对形成默会知识是无能为力的。而基于实践共同体活动教学法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的缺陷。我们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虽然也强调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已有经验和知识,但这只是开始阶段的“铺垫”。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重点是引导个体将学习到的新经验运用于具体的情境问题解决之中,在实践中检验新知识的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将有效的新知识与情境联系,通过主体内化机制使之转变成为稳定的、内隐的情境默会知识,实现个人经验与他人经验的自然融合、浑然一体,成为相对稳定心理结构和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情境默会知识的形成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心理素质研究的启示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维果茨基所开创的独树一帜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在心理学园地中经久不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该理论对克服现代心理学的危机,解决西方心理学发展中因生物学化、数学化倾向面临的困境有方向性意义。同时,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思想对我们开展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心理素质研究也提供了诸多深刻的启示。

第一,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观点而提出的,它弥补了传统西方心理学过分强调人本身(生物人)的缺陷,强调文化、历史、活动等情境因素在人(社会人)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心理素质这样的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题具有方法学借鉴价值。

第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高级心理机能发生机制――内化机制的探讨,对深化心理素质的外源性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阐释人类意识形成的内化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探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智慧活动的形成过程,以加里培林的智力多阶段形成理论(Theory of Stepwise Formation of Mental Actions)为代表;另一种是探讨在组织学习中成员然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知识创造模型(Model of Knowledge Creation)、扩展学习模型(Model of Expensive Learning)以及知识建筑模型(Model of Knowledge Building)等为代表。前者通过实证研究初步揭示了学生智慧活动的形成机制,但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科知识领域(主要是算数、书法等可以客体化的学科),无法有效地迁移到其他领域,尤其难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后者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学习,但仅仅描述了默会知识的传播、转化等外部行为过程,而没有真正揭示其内部的心理机制。显而易见,这两种内化机制的探讨,所涉及的对象仅仅是我们讲的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所以其研究结论不能简单用来说明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但对科学揭示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有积极启发作用。

第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强调人的心理(包括认知、情绪以及人格),都是在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和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这一观点揭示了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属性,超越了传统西方心理学的个人主义研究取向,启示我们应该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考察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发展。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指导性参与”(Guided Participation)的方式组织干预,将成人指导与同伴合作结合起来,融合支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优点,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8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途径;促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目前,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均要求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精神。该行动计划提出于2018年前在全国建设1000个校园文化品牌。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仅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更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创建文化品牌的战略性工作。面对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任务,只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才能重视开展好相关工作。

1.对大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促进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校园文化的有效教育和渗透作用是其不同于其他单位文化、企业文化的重点特色。在大学校园之中,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特色育人等育人功能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工作体现出来。

2.对师生起到凝聚精神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师生共同创建的特色文化和群体文化,优秀、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着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寄托了师生们美好的愿景和希望,并且能够满足全体师生的合理诉求,从而迸发出活力,产生出其他理性制度无可比拟的精神力量。

3.有效激励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文化育人工作

校园文化为师生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享受空间,文化建设相关工作又为师生们提供了文化活动的必要设施。高职院校师生的兴趣、理想和信念都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了落实和升华。因此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中的积极因素能够激发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能让校园文化始终如一发挥应有的作用。

4.对师生个体起到一定的约束和制约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会出台一系列制度文化,这些制度文化能在落实政策过程中释放出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得校园师生接受必要的制度、理念和文化监管,使个体的相关行为受到有效约束和制约。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1.培养优秀人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理念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打造优秀教育品牌的重要途径。培育优秀人才同样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两者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培养理念也大致相同。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有着四十年的办校历史,一直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全院的重点工作来抓,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勤学苦练,知行并进”的学风,“严谨执教,做学合一”的教风,确定了“明德崇技,自强不息”的校训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机电精神。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具体体现。首先,在课程设计上,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素质课程两个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其次,学校明确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将学生的管理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校期间的活动均纳入人才培养活动范围,且要有目标,有要求,有考核,有反馈。最后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生活体验、文化熏陶积累等方式,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培育职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点在学生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和寝室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

2.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有效促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相对接,从而实现对高职生的精神、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塑造,因此,在高职院校积极地推行校园文化建设,能引领高职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一举措对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求能够贯穿并且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校园文化活动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重视把教育融于活动中,让文化活动体现出一定的思想境界,引导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会、感受、提升。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管理者首先要解放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为目标,在文化活动中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应对挑战的自信心,让校园文化活动不只是一次次简单的活动,更应该成为高职生成人、成长的第二课堂。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得以体现

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始终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法的新探索和新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营造出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如以学生协会、社团活动为平台,打造出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可以学术理论、术业专攻、廉政建设、网络文化为切入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针对性,让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企业化建设研究等,这些都是高职院校转变传统思路,适应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遵循新时代下校园文化发展趋势所采取的有效举措,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能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手段得以有效体现。

三、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多措并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建设背景

落实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三 五”发展规划和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届党代会提出来的关于建设“人文生态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师生生活高品质”发展目标,提升学院追求卓越,问鼎一流的办学实力。

2.建设目标

建设融合机电文化和湖湘文化,具有传承、发展、弘扬特色的机电精神文化。按照机电文化的要求,在全校范围实施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特色制度,形成制度品牌;打造机电特色的“一墙、一塑、两廊、两馆、三园、三中心”的机电环境文化;建设具有“五好干部、四好教师(员工)、三好学生”内涵的机电行为文化。

3.建设思路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有学院班子全体成员参加、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统战部,由宣传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4.主要建设内容

(1)成立机电文化研究机构,下设机电文化研究所、机械文化研究所、汽车文化研究所、电气文化研究所、经贸文化研究所,信息文化研究所和人文文化研究所。

(2)对机电精神文化的内涵进行研究,具体体现在对机电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机电精神文化的内涵;机电精神文化与湖湘精神文化传承与弘扬;机电文化的顶层设计:校徽、校旗、校歌、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

(3)成立人文学院机电文化教育中心,由该中心负责编写相关的机电文化、湖湘文化教材,开设机电文化、湖湘文化相关课程和在校内组织开展机电文化、湖湘文化专题论坛、讲座。

(4)由宣传部负责成立机电文化传播中心,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进行对外宣传,校内则通过校内电视台、广播站、记者站、舆情站开展宣传工作。另外还可以通过校报、校刊和校内广告屏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5.特色与亮点

(1)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特色和亮点还是机电特色,始终致力于宣传机电特色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机电 精神”。

(2)要努力打造“一墙、一塑、两廊、两馆、三园、三中心”的机电文化校园亮点。“一墙”是指文化墙;“一塑”是指雕塑群;“两廊”是指机电文化长廊、湖湘文化长廊;“两馆”是指校史馆、机器人馆;“三园”是指机械文化展示园、汽车文化展示园、电气文化展示园;“三中心”是指机电文化教育中心、机电文化研究中心、机电文化传播中心。

6.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四结合”

(1)坚持与理论成果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政治思想研究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年底都会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至今已出版优秀论文集7本。教职工论文成果结合具体工作和自身实际来写,以提高自身素养和政治水平为目标,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扎实有效。

(2)坚持与校风、师风、学风“三风”建设相结合,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按照这一思路,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共产党员示范岗”等主题实践活动,并坚持与树典型活动相结合,引导和激发师生争优创先的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3)坚持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促进学院文明校园建设。近几年,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评选“文明学生”“文明窗口”“文明标兵”等评选活动一直持续开展,还组织了艺术作品展、英语演讲比赛、多媒体设计大赛、辩论赛、数控技能大赛、迎奥运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中均提出了语言文明、举止文明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王 健.大学精神的塑造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第9篇

   【内容提要】本文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生活世界具有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通过考察胡塞尔的科学学说及其对“科学危机”的提出和解决,作者认为重视生活世界是胡塞尔的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思想。面对当代的技术危机和生活危机,作者从维护生活世界的角度提出了几点看法。 

     【正文】近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近现代社会具有“生活-科学-技术-生活”这样一个巨大的双向动态循环结构。这一结构承继着近代科学的诞生而初具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近现代的社会运转中日益凸显并逐步取得规范社会发展走向的支配地位。在这一开放的循环圈中,生活既是科学与技术的发源地,又是其归宿。这一循环保持动态平衡已成为近现代社会良性运行所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这一循环的内部失衡往往导致近现代社会特有的危机:科学危机、技术危机和生活世界危机。在千年交替之际,人类社会再次步入大变革时代,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塑着社会结构。反思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在今天比在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更为紧迫的意义。 

     

1 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概念最先由胡塞尔提出。胡塞尔设置了三条通往其先验现象学的道路,分别是心理学的道路,笛卡尔的道路和经由生活世界的道路。可以说,生活世界学说的提出是其先验哲学体系自身完善的需要,即以生活世界为起点最终走向先验的绝对意识。但是,不可否认,生活世界学说的提出也是他出于浓烈的现实关怀而作出的对当时欧洲科学危机的回应。他企图通过返回生活世界而找回科学的意义基础,以此来解救欧洲的科学危机、文化危机和人性危机。 

     胡塞尔未曾给出过“生活世界”的确切定义,为此我们只能通过考察他对这一概念在各处的运用来把握其内涵。在这方面,张庆熊先生和倪梁康先生各自作出了有益的归纳。 

     张庆熊先生认为胡塞尔是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生活世界”概念的。(1)“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它指日常的、知觉给予的世界”。(2)“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的地平圈是人们各自特殊的生活世界”。(3)“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生活世界统一各个特殊的世界”。[1] 

     倪梁康先生对“生活世界”的定义是,“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他归纳出生活世界的四个特征:(1)“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我们把它的存在“看作是一个不言而明的前提,不把它当作课题来探讨。”(2)它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客观科学的态度”和“哲学的反思态度”都奠基于“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之中。(3)“它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世界”。(4)“它是一个直观的世界”。[2] 

     下面我们将借助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为着我们的目的对人们的日常存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在此,我们尝试把生活世界定义为日常生活世界。众所周知,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过着一种社会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条件是其进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满足都被打上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烙印。因此,我们可以从人的日常生活中区分出自然的和社会的两个层面。日常生活的自然层面是指人作为一个进行着感知的生物性个体的存在和活动;而日常生活的社会层面则是指人作为一个感受着和实践着的社会成员的存在和活动。日常生活的自然层面构成社会层面的地基,并对后者发挥着潜在的制约作用;社会层面位于自然层面之上,并将后者融入自身之中。不言而喻,我们在这里所作的区分是人为的,下文将证明这种区分对于我们的分析和讨论而言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从自然层面来看,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知觉给予的、直观的世界,是一个依存于我们的五官感觉的、具有形、色、声的世界。这个物体世界在空间上是三维的,在时间上是一维的。正是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与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物体相类似的自然存在物,把我们的心灵和意识视为这个世界内部的一个领域。虽然这个世界内的事物对我们显示为流变的,但我们仍能够断定它是一个内部由因果性联系的统一整体,是一个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无限的整体。胡塞尔把日常生活中的这种态度称为自然态度,把这种图景称为自然主义世界图景。[3] 

     若我们转换视角,从社会层面看日常生活,即把日常生活从其自然世界的背景中取出而置入其社会的和文化的大背景中,则日常生活将呈现出一番迥然不同的面貌。我们将会看到,知觉给予的世界被社会化的内容所充实。日常生活总是在知觉直观的世界中由社会化了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进行的。社会条件(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为日常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而文化条件(包括传统、习俗、道德、观念)则为日常生活提供了行为规范;历史的、具体的日常生活正是在由社会基础和文化规范所结成的背景框架中进行的。 

     顺着上述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下去,我们将发现,无论是生活世界的自然层面还是其社会层面都指示着生活世界作为一个融贯的整体所具有的两个鲜明的特征。即(1)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的世界;(2)生活世界是一个人性化了的世界。下面我们对生活世界的这两种特征依次进行讨论。 

     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的世界,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首先从自然层面来看,个人作为一个心物统一体,是其知觉世界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我们本身生活于这个世界之中,我们的人的身体的存有方式是与这个世界相适应的”。[4]随着身体的活动和移动,知觉世界内物体的外观将随之改变,知觉世界的内容也将发生改变。从社会层面来看,个人作为意志主体、情感主体和理性主体,在生活中追求着需求的满足和理想的实现。随着个人生活活动领域和交往对象的改变,随着其活动范围的扩大,个人生活世界的面貌将发生变化,其生活世界的“地平圈”(horizion)也将得以拓展。日常生活构成个人关注的直接对象和首要对象,我们对更大范围的世界的兴趣和了解是以我们的个人生活世界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 

     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人性化了的世界。在自然生活中,我们并不是把自然界仅仅看作一个冷冰冰的物体世界,而是以一种人格化的态度将其视为我们的生命活动得以在其间进行的亲切的“周围世界”。这个“周围世界”虽然具有一定的流变性,但从整体上来讲,它仍然是一个稳定的、可靠的和有效的世界。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我们以人格化的态度同他人交往,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被我们时时体验到的社会环境也提供了我们安居乐业所需的稳定性,构成为我们日常栖居的场所。总之,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我们将我们的人格外化于对象之中,使一切事物都笼上了一种人性化色彩,使它们笼罩在人性的氛围之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主体性征和人性化特征乃是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考虑到生活世界与人之存在的密切关联,可以说这个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要求。如若生活世界的这两个特征遭到削弱和破坏,那么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人自身的存在。 

     

2 科学世界 

     科学是从前科学的生活世界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对生活世界进行抽象的过程。胡塞尔认为,它“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的物所附有的文化特征,使物成为纯粹的物体。”[5]我们认为科学世界由科学活动、科学理论和科学所描画的世界图景构成。在胡塞尔看来,科学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世界图景:真正的世界是数学化和理念化的自然,是一个自在的物体世界。它受严格的因果规律支配,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和物理公式来规定它和说明它。 

     科学最初从生活世界中产生,最终达到一种科学的世界图景,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意味深长的变化。通过考察胡塞尔关于对科学所作的散乱论述,笔者将这些变化归纳为主要的三种。 

     首先是生活世界的直观自然向数学化自然的转变。胡塞尔认为对自然进行数学化的始作俑者是伽利略,他把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学运用于物理现象,首先对自然物的形状进行几何化和直接的数学化,继而通过物体的性质与形状之间的联系,对自然物的物理性质进行间接的数学化。这样伽利略便得到了一个数学化的自然。“整个自然被当作一个具体的因果世界,并成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数学的对象”,[6]成为一个可以通过公式来把握和解释的对象。 

     其次是生活世界的不精确性向科学世界的精确性的转变。生活世界(就其自然层面而言)的基元是自然物(感知物),而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物理物。自然物是知觉对象,物理物(如刚体、电子)是理智对象。物理物是对自然物的一种抽象和更加精确的规定,是寻求以因果方式来说明自然的科学的基础。 

     胡塞尔认为在生活世界中我们就已经直觉到世界是一个由因果性样式联系的整体。我们作出预言并对世界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和支配,但这个世界还仅仅是一个“大致有规律的和充满着无穷偶然事件的系统”。[7]而在科学世界中,世界是一个“始终由绝对严格的法则制约的自然”。[8]科学思维取代了盲目思维。我们通过把握严格的因果性法则预见现象,“预先算计到周围事物的可能的反应并以自然的方式来支配它们。”[9] 

     再次,可感知的、离主体近的生活世界转向不可感知的、离主体远的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中可直观的事物是科学的出发点,而科学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构造,它的对应物不能直接进入知觉领域。物理学家的经验是我们关于物的常规经验的深化,物理世界超出了一般的感性领域,而达到了一个比知觉水平更深的层次并构成着一个更加深层的统一体。<#10#> 

     经验的生活世界本质地具有主观相对性,因此,胡塞尔认为对于科学而言即使在现实中作为事实被直观地给予的东西,也还缺乏“客观性”。只有通过一义性的规定可感知感性的周围世界,才能克服主观解释的相对性,实现主体实际意义上的“客观性”。然而,当人们谈论“客观性”的时候,往往“不考虑经验这种客观性,认识这种客观性和实际地、具体地造就这种客观性的主观性”。[11]因此,我们认为对生活世界进行客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远离生活世界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对生活世界进行非人性化处理的过程。 

     必须承认,胡塞尔对科学的认识是深刻的和富有创见的。但是至少在一个问题上我们与他是有分歧的,这就是科学的客观性问题。在他看来,科学的客观性就是主体际体,即科学在诸多主体间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而我们认为,虽然就科学作为人类的一项集体事业而言,科学的客观性的确立必然是一种主体际性的活动的结果,科学的客观性必然以主体际性为前提和中介,但是科学的客观性的含义并不仅在于此。我们承认科学作为人的活动的产物,它内含着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因素,但我们同时认为科学真理透过其人化的表达形式,反映着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在事物。 

     

3 科学危机 

     我们认为从科学诞生之日起(甚至早在科学从生活世界中产生的过程中),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就存在着一种活跃的互动关系。生活世界作为科学世界的诞生地和原初动机,始终对科学世界发挥着规范和制约作用;而科学世界一旦诞生,就立即像一切获得了自身独立性的事物一样,对其“母体”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深刻地改变着生活世界。科学危机的实质乃在于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危机。 

     一切理论的兴趣都来源于实践的兴趣。生活活动的需要导致和引导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几何学就是在土地测量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是充满意义的活动,然而在对生活世界中的直观事物进行几何化和数学化的过程中,实际的意义被掩盖起来。科学方法与程序的技艺化(技术化)“是一个完全合理的、必然的过程”,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在技术思想中的迷失,导致了科学符号操作的表面意义与本来意义的分离,使科学活动沦为一种与棋类活动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游戏活动,使科学方法变成一种“通过计算的技艺去获得结果的单纯技艺”,[12]胡塞尔因此称伽利略“即是发现的天才,又是掩盖的天才”。[13]他发现了数学的自然和物理学的自然,却掩盖了我们在生活世界中感性直观的自然,掩盖了“理论的本来的、原始——真正的意义”。[14]毋庸置疑,这种科学世界在生活世界中意义基础的失落将导致科学的意义危机。 

     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原初明证性的王国”,它作为科学世界的“证明的源泉在起作用”[15]。生活世界中的经验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相对性,但它们仍然“是一切客观知识的基础”。这是因为科学理论归根到底起源于最初在生活世界中所获得的质朴的和直接的观察。我们在构造科学世界的过程中不能把直观事物予以排除,因为感觉世界是科学的起点,我们一旦排除它,就等于排除了科学世界所赖以依存的基础。“原则上不可知觉的”、“不可经验到其存在的”科学世界最终要返回到经验的生活世界中接受主体的检验和证实。因此,如果把直观的生活世界视为完全主观的,进而贬低生活世界和日常经验的地位,贬低“科学以外的涉及日常存有的真理的意义”,[16]那么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科学世界自身。这种态度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引发了科学的基础危机。 

     对于胡塞尔而言,科学危机的又一种表现是科学的价值危机。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世界,而科学世界则是一个力图放弃评价以保持价值中立的世界。经验自然科学寻求的只是事实,“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17]尽管实证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大大促进了我们对自然的控制以及社会的繁荣,“但是就我们的深层需要来说,这种科学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们”。[18]生活世界的价值需求与科学世界的价值无涉之间构成了一种对立紧张关系,这促使我们去怀疑、去反思科学的价值问题。 

     我们已经把胡塞尔所谓的科学危机归纳和细分为三种危机,即科学的意义危机、基础危机和价值危机。面对危机,胡塞尔采取了一条经由生活世界走向先验现象学的道路。在生活世界中,胡塞尔发现科学的意义是由生活主体的实践赋予的,而科学的基础则是由主体的实践经验提供的。于是,通过把“本身包括一切实际生活的(其中也包括科学的思想生活)和作为源泉滋养技术意义形成的,前于科学的和外于科学的生活世界提到首位”,[19]他就解决了科学的意义问题和基础问题。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既把自身设定为一种“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20]同时又自许为“第一哲学”。这种哲学把理性地认识普遍的存有,把认识包括人生和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通过诉诸对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在先验意识中的地位进行恰当的说明,以及通过诉诸哲学理性来回答生活的意义问题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指引,胡塞认为我们最终能够克服科学的价值危机。 

     显然,胡塞尔并非从正面入手解决科学的价值危机,即并非使科学本身承担起回答生活价值问题的任务,而是把自然科学视为一种普遍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普遍科学(即“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将为一切价值问题提供理性的答案[21]。可见,他解决科学危机的途径乃是用理性哲学来弥补科学在价值问题上的无能。 

     通过考察胡塞尔对科学危机的解决,我们接触到了他的一个富有启示的思想,这就是要抬高生活世界的地位,将其视为我们所拥有的“唯一实在的世界”,视为一切意义的源泉和一切活动得以产生的母体。这一思想的实质就是突出人和人的日常存在,重视人的比较全面的需要。 

     

4 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 

     科学危机,尽管是就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而言,仍然属于科学一方,与此相对的、属于生活世界一方的是生活世界危机。生活世界危机必然是科学——经由技术的物质力量——对生活世界施加现实反作用的结果。从科学到生活世界,中间经过了技术的中介;同样,从科学危机到生活世界危机,其间也必然经历了一场技术危机。就笔者的见闻所及,胡塞尔未曾谈论过技术危机和生活世界危机。若比附于科学危机的话,技术危机或许应该包括技术的意义危机、基础危机和价值危机。但技术危机作为一个被广为谈论的话题,它在当代具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认为技术危机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给人类社会造成的一系列困境与难题。胡塞尔很少谈论技术危机,这恐怕是由于在他那个时代技术应用的弊端尚未充分暴露的缘故。近数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科技造福人类的丰功伟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与此同时,技术应用的恶劣的负面效应也是触目惊心的。这使得今天的人类已经不得不郑重地反思来自技术的危机。 

     我们把技术应用造成的问题粗略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技术应用给人类社会的外部环境和整体发展所带来的难题。众所周知,这一类问题包括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就是人们为认识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所进行的努力。第二类问题是指技术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内部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构成生活世界危机。本文所要着重分析和讨论的正是这种危机。 

     技术应用(或社会的技术化)造成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就其积极方面而言,人在通过技术手段拓展周围世界的同时,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增强了控制世界的能力和驾驭自己命运的力量,在物化世界中实现了自身。就社会本身而言,技术改变着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并将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方式的改变。从文化方面来讲,技术应用必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改变人们的既有观念,重塑社会价值系统并促动社会行为规范的转换。技术在大尺度范围内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虽然是持久的,但毕竟是间接的,它的最直接和最引人注目的影响表现在小尺度的生活世界中,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绝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技术对生活世界的作用全是消极的,必然细致分析技术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和在什么程度上对生活世界造成了损害。我们认为生活世界危机的实质在于社会的技术化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世界的人性化世界所拥有的特征。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这表现在技术设计偏重于追求效率与功能,不惜把人纳入技术系统自身之中,使其成为系统运转的一个环节(如生产流水线),从而把人置于从属地位。即便是作为现代技术之代表的计算机技术在其早期发展阶段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比如它只能允许用户在预先设定的有限的功能菜单中进行选择,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技术应用削弱人之主体性地位的另一种表现在于,随着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被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然而与此同时,人却没有相应地越变越“大”。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万象纷纭的世界,更多的人感到像是处身于一部已发动起来的庞大的世界机器中,而自己越活越“小”。技术化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以通讯技术为例,它虽然扩大了人际交往的空间,但这种以技术为媒介的方式增加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间接交流,人所直接面对的只是技术器具,面对面的、生动的和全方位的交流本是生活世界人性化的一项基本要求,现在却被生活的技术化所抹煞。 

     既然生活世界的危机源自技术化对它的损伤,那么危机的解救之道自然存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重塑与维护之中。要维护生活世界,首先就要辨识出生活世界的核心部分,正是这些部分构成了生活世界主体化和人性化的根源,构成了任何技术化都既不能替代又不能抹煞的永恒之物。我们认为这种永恒之物就是人的生命存在。 

     人既是一种身体的存在,又是一种心理的存在。人的身体存在规定着人的存在和生活。比如,技术能改变人之衣、食、住、行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却不能改变衣、食、住、行这种需要本身,并且技术本身也产生于这种需要。人的身体存在于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活动的承担者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技术应以人的身体存在为中心,接受身体存在对于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对技术应用的限制作用。从心理层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以自我身体认同为基点的独立的社会心理主体。他的意识生活的中心是其个人存在。自我注视与自我关注是他与人交往和在其环境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并使他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体性要求。这包括要求有一个稳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环境,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技术环境。而在当今技术的现实应用中普遍存在的却是技术对人的强制现象,这导致了对人身心正常需求的压制和扭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异化并引发了生活世界的危机。 

     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只能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纠正和解决,但这种发展不是放任技术漫无目的地发展,而是必须将其置于严格的价值规范下。如果说为了消除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必须发展节能技术(或新能源技术)、绿色技术(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那么若要解决生活技术化造成的主体性和人性的丧失问题,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进行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生产。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技术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技术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技术,避免技术变成一种对人的专制力量。 

     在这方面,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使我们看到了希望。“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传统的信息处理环境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是人围着计算机转的,人不得不去‘凑合’当时的计算机所能提供的条件”。[22]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逐步使计算机的功能更接近人的思维规律,更缩小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隔阂。灵境(virtual reality vr技术(或译为模拟现实技术)将促进从“机器是主体”向“人是主体”和“机器围着人转”的转变。它将“使原来只善长于处理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的计算机也善于处理适人化的多维信息,以建立一个和谐的人机环境,人不仅能从外部去观察信息处理的结果,而且能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形体、手势或口令,参与到信息处理的环境中去,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23]。钱学森同志认为“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憾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件大事。”[24]另一方面,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不仅具有支持人机交互的能力,还能支持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它将把计算机引入到群体协同工作的环境中,以计算机为中介来帮助人与人的协作。高效的人与人交互界面将是一个多媒体的界面,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借助文字、语音和图象等媒介进行比较全面的交流。[25] 

     我们相信,随着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人必将寻回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并恢复先前弥漫于生活世界的人性氛围。技术时代的问题“归根到底涉及人在与人和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人能否自由地在他的众多可能性中理性地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26]我们应该认识到日常生活世界是我们拥有的唯一实在和真实的世界,是一切意义的源泉,是一切工具性活动的最终价值指向。一切技术都应维护和强化生活世界的主体性和人性化特征,从而维护我们生命栖居的永恒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p119-120。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p131-132。 

     3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380。 

     4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0。 

     5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71。 

     6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44。 

     7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216。 

     8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216。 

     9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216。 

     10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411-p415。 

     11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116。 

     12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57。 

     13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3。 

     14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3。 

     15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p135。 

     16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64。 

     17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5。 

     18李河译,(荷)泰奥多•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三联书店,1995年,p494。 

     19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p70。 

     20e•胡塞尔著,吕祥译,《现象学和哲学的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p63。 

     21e•胡塞尔著,吕祥译,《现象学和哲学的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p106。 

     22汪成为:《灵境技术与人机和谐仿真环境》,《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年第一期。 

     23汪成为:《灵境技术与人机和谐仿真环境》,《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年第一期。 

     24王寿云、汪成为等著,《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p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