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老龄化问题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6 16:13:28

老龄化问题研究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1篇

[关键词] 马斯洛需求理论;江西省;农村老人养老

[作者简介]汪顺松(1993―),男,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投资经济学;姜?摇亚(1994―),女,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曾?摇露(1992―),女,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税务专业,研究方向为税务学。(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2014年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10421054);2014年江西财经大学“挑战杯训练营”基金支持项目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数据显示,2012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江西总人口的12.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8.35%。这一数据说明,江西省已经处于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一“银色浪潮”背景下,特别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安排和解决江西省农村地区养老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当成为学者及政府部门急需重视的课题和任务。

人口老龄化作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如今,农村养老面临着很多困境,帮助更新农村居民的养老观念,发展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保障机制,并建立起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困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乎到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所提出的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未来。

二、调查设计和路径

本研究采用查找文献、问卷发放、个体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整体调查设计的思路见图1。首先是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并结合现状分析,设计出关于农村养老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对事先进行过随机抽取的样本区域实地调查,采用入户式的发放问卷和个体访谈,并一对一填写问卷;再利用SPSS18.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当前农村老人养老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合理建议。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包括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精神需求、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医疗护理以及养老意愿七个部分。调查的结果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出时下江西农村地区养老保障情况。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研所得的原始数据,少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资料。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地区的入户不记名的调查,获取了较为真实的原始数据。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对问卷进行了编号标记。本研究对江西省11市(县)进行系统随机抽样选取调研地点,调研地点主要集中在景德镇市、抚州市和鹰潭市的六个镇的六个乡村,数据的获取时间在2014年-2015年,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98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个体特征情况

首先对总体样本进行性别和婚姻状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

1.总体样本中,男性总人数为162,占总体比重54.4%,女性总人数为136,占总体比重45.6%,男女比例约为1:1。说明本研究排除了性别对样本选择的干扰。建立总样本的人口金字塔,可以发现整体为“衰退型”,即样本中老龄或大龄人口占样本总体的比重较大,而低龄人口占比较小。根据《江西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口年龄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加剧已经成为我省总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趋势。研究样本总体与研究对象总体的趋势相同,说明了样本总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总体样本中,未婚的占总体比重24.4%,已婚(含在婚、离异、丧偶)的占总体比重75.6%,说明在研究样本中,绝大多数的人已经成家立业,需要承担包括养活自己、哺育后代以及赡养家庭老者等相关义务和责任。

对总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0%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52.7%的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较好,36.2%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一般,认为自己身体较差的则有10.1%。受访对象普遍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般或者较为良好,而健康状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说明了农村地区人们在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足。

对样本总体的居住状况进行统计:59.4%的人和家庭成员(包括子女和配偶)一起居住。13.1%的人选择和伴侣居住。12.8%的人选择单独居住。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人们普遍接受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但是本研究发现,也存在不少的人选择和伴侣居住。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这一现象在老年夫妇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当老年人因身体状况差、观点冲突等与自己子女存在矛盾时,多数的老人夫妇会选择和子女分开吃住,需要赡养的老人则由子女每月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其次选取样本总体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为指标进行交叉制表,了解各文化程度在职业上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卡方检验。

表2为交叉制表结果,从表中可知农民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中学及以下,学生的文化程度最主要集中在大学,工人的文化程度集中在中学及以上,职业为其他的研究对象文化程度集中在大学。

表3为文化程度和职业之间线性关系的检验结果。由结果可知,文化程度和职业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说明文化程度会对当前职业有影响。

最后,利用t检验探究年纪对个体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是否显著。

表4是检验年纪与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居住状况、儿子数量相关性的强弱。由结果可知,年纪对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影响不显著,对健康状况影响显著。年纪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6,说明年纪越大,农村居民的身体相对越差。

(二)家庭特征

对家庭大人数量进行统计,其中大人数量为4个的占总体比重最多,有效比例为37.6%。次之为2个,所占比重为18.4%。大人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占总体比重为66.7%。

对家庭小孩数量进行统计,其中小孩数量为2个的占总体比重最多,有效比为44.3%。次之为3个,占比15.7%。家庭小孩数量为2个及以上的占总体比重为75%。

对受访者的子女数进行统计,其中子女数量为2个的占比最多,有效比例为26.3%。次之为3个,占比19.5%。其中子女数量为2个及以上的占总体比重为86.5%。再对其子女进行细分,儿子数量为1个的占比重最多,为38.4%。其次是0个儿子,占比29.3%。儿子数量为2个的则占比23.6%。3个及以上儿子数量的占总体比重为8.4%。

综合以上的统计结果可知,时下农村地区的家庭户型主要集中在“4-2-2”或者“4-2-1”型,即在一个大家庭中,一对夫妇除了要抚养自己的小孩之外,还要赡养两对老人。家庭结构的“头重脚轻”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人子女的经济负担。

(三)精神需求情况

研究发现,受访者普遍表示在农村的生活单调、枯燥。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所拥有的公共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明显较少,除了在家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及和邻居拉拉家常之外,很少有人参加其他的娱乐活动;2、农村居民拥有较少的个人闲暇,在农村留守居民中,40岁以上的人占总样本的68.7%,其中90%的家庭至少有一个小孩,大部分农民经过一天的劳累耕作,回到家中还要照料幼童;3、农村中老年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未有很大的改变。在研究的样本总体中,女性参加的活动种类要比男性丰富。以广场舞为例,受调查的中老年男性普遍认为该娱乐活动是女性才会参加的,自己如果加入会被人嘲笑,因此他们羞于与女性为伍。

(四)经济支持情况

对家庭年总收入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占比23.5%,10000-20000元的占比21.2%,20000-25000元的占比15.6%,25000元以上的占比39.8%。

对家庭年日常消费总支出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年日常总支出在12000元及以上的占比最多,为51.6%。其次是8000-12000,占比13.1%。年日常总支出在8000元以下的占比35.3%。

对耕地情况进行统计,36.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及家人已不再耕种田地。由此可见土地给养老带来的保障功能已经在较大程度上有所下降。

综合上述三项指标来看,农村家庭的经济情况对于老人养老的支持力度有限,保障水平也有限。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上年龄的人群中,65.9%的人每月支出在500元以下,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个人现有积蓄、子女赡养以及个人当下劳动收入(按照比例,从高到低)。与城镇居民所不同的是,农村的人们是“活到老干到老”,他们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退休待遇,而且在他们看来,养老是自己和家庭的事,与他人无关。另外,其中50%的人认为自己的养老保险金是自己经济支撑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结果表明,江西省现行的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老人提供了经济支持。江西省自2009年实行“新农保”试点,随之逐步推广,计划于2020年基本实现对省内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2015年3月5日,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可以预见的是,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会进一步给农村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五)日常照料情况

农村地区,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资源十分缺乏。家庭成员几乎是唯一可以调度的资源,老人的子女、配偶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照料工作。然而,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家庭规模的不断减小,使得老人得到的有效照料越来越少。加之当下年轻人过度追求代际之间的平等,老人们往往在自己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的情况下,还要帮忙照料他们的下一代。

(六)医疗护理情况

对家庭年医疗支出进行统计,结果显示,35.3%的家庭年度医疗支出费用范围在3000-5000元,累计87.8%的家庭年度医疗支出费用在5000元以下。这一数据间接表明农村居民得到的医疗保障水平已经有所改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老人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讳疾忌医”,这一现象又与相关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费用高、农民固有观念太强等因素有关。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在医疗补贴方面财政支出有所增加,但是在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中国,这一增速显得很乏力。农民对于“得一场大病,能要了一家的命”感受太深,在农村地区,相应的医保措施如果做不到位,农民心中的那一块痛就永远存在。

以医疗保险为例,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目前只是新农保,农村人口无法或者说无能力去购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部分乡、村级干部没有及时、全面的对民众及时有效的解释和介绍新农保的相关事宜。从对国家的农村养老政策了解情况来看,76.1%的人选择了“了解不多”,14.8%选择了“只听说过”,8.4%的人选择了“一点都不知道”。

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个体的年纪和其对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得到结果表7相关系数表。由结果可知,年纪与对养老政策了解无明显相关。

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具有较强参保意愿的农民普遍集中在45岁以上,而多数45岁以下的农民没有较强的参保热情。对于年龄偏大的人而言,他们的缴费时间短但见效快;而对于年龄偏小的人而言,多数人处在流动状态,他们更偏好于短期、效益高的制度。因此也就导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有不同的参保意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对农民参保意愿不一致有较大的影响,即部分地区新农保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对“新农保”政策了解不多,这无疑也是给农民参保带来了一定阻碍。

(七)养老意愿情况

本研究将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子女赡养为主)、自我养老(自己存钱养老为主)、社会养老(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为主)、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结合、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及社会养老结合五种方式。

结果表明36.9%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模式,30.2%的人倾向于家庭、自我和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养老模式,15.1%的人倾向于家庭、自我相结合的养老模式,11.1%的人选择自我养老的模式,最后6.7%的人选择了社会养老的模式。

结合农村居民对养老地点的选择,86.2%的受访者选择在家养老。这一情况表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虽然面临的困境很多,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将来较长的时期内仍然会是农村养老保障的中坚力量。

四、建议

1.建立新的养老保障观念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农民的养老观念主要表现为更认同家庭养老,所谓“养儿防老”正是最好的体现。同样,农民对依靠国家和社会解决养老问题不抱有较高的期望,并且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意识淡薄,自身养老问题考虑不多。对于养老地点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有子女的,绝大多数老人都不会选择去敬老院养老。选择居家养老是农村老人的普遍心声,和睦的家庭也在较大程度上提供了老人所需要的精神慰藉,但相应的经济支持却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因此,帮助农村居民更新养老观念具有深远意义。

2.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

一部分富裕了的农村人对养老模式需求开始旺盛,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有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经济支持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主要依靠的是家庭养老模式。因此,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模式则是势在必行。所谓复合养老模式指的是综合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自我养老保障等模式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多维度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在庞大的农村人口面前,任何单一的养老模式都难以负担重任,唯有多种养老模式相结合,方能解决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多样化需求的状况。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法律,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农村养老保障相关制度的建立、运行都需要它的保障和支撑,同时法律也是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故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治建设应为当务之急。我国应加快行政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从而保证政策实行的时效性、准确性、透明性。

注释:

①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9-2013。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2篇

随着我国当前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实,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与老龄事业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公民养老保障条件的差异悬殊,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前建立普惠化、均等化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老龄化问题凸现,公民养老保障条件差异悬殊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课题。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989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2%(将近1/8),比提高约0.4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浙江、重庆、辽宁、山东、四川、湖南和安徽等11个省市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今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以年均800万人的规模递增。,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的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大幅增加,空巢化趋势日益突出。全国老龄办的调查统计表明,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农村“空巢”类家庭达到了48.9%。无论城乡,“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xx年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与“十五”时期相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中国的老龄工作仍存在大量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从全国来看,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只覆盖了很小的范围,据统计,70%以上公民未在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之下,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

全国与地方养老保险金制度设计中,不同类型人员享有的养老资金标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以及非就业人员享受的养老资金标准)之间差距悬殊。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因与在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直接挂钩,以较高速度持续增长,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却缺乏合理增长机制,导致两者差距日益增大。另外,由于当前国家养老保障制度只考虑各种就业人员,导致非就业人员与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也完全处于不平等状态。

整体上看,当前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差异悬殊的普遍现象,折射出我国老年人在养老待遇方面因身份不同而出现的严重不平等性,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称。

建立系统的普惠化、均等化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

养老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一个科学的、切实有效的社会系统工程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实现,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在社会系统中,任何主体(无论是个人、家庭、组织、社会、国家还是人类)客观上都具有“安全与发展”双层目标架构,所以,无论是老年人生活还是老龄事业及老龄公共服务,也都具有“安全与发展”双层目标架构。

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实力能够承担普惠化与均等化的基本老年保障(老年生存保障)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其公民进入人生的老年直至离开这个世界前,还不能公平地享受到普惠化、均等化的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的享有将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解决基本老年保障的普惠化、均等化,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并使我国不稳定的出口依赖型(外需拉动型)经济系统,向稳定的内需拉动型经济系统转化。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央应当尽快将普惠化、均等化的基本养老保障措施,作为刚性指标列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绩效指标之一;应当在普惠化、均等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工程体制下,通过建设部级社会保障系统工程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实现全体公民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使跨地域自由流动的任何公民(包括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可以方便地使用居民身份证或公民卡实现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障)“一卡通”;应当建立可持续(如定期)进行数据更新的国家老龄系统工程模型,使重大老龄问题的预测、决策、管理做到“胸中有数”。为此,在设计和实施老龄系统工程以及社会保障系统工程中,各级决策者应当澄清以下几点认识:

(1)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障普惠化、均等化,不是指当前就要实现所有养老保障内容的普惠化、均等化,而是指事关老年人起码的生存安全(“低端安全”)的那部分养老保障。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要求老龄事业与老龄公共服务的多样性。政府与市场在养老产品(包括资金与服务等)供给上,有不同的侧重,应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

(2)认识和解决老龄问题,不但要算货币账(易衡量价值、有限价值),更要算货币不可衡量的超货币帐 (难以衡量价值、不可衡量价值乃至无限价值)。

(3)在老龄系统工程框架下,养老保障包括资金保障与非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以资金货币形式提供给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如养老保险金、老年津贴等;非资金保障,是以非资金非货币形式提供给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如老年公共服务设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定期为老年人体检、老年公寓等。非资金保障有些是直接提供的,有些是从资金保障转化过来的。

(4)彻底扩大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面,不仅覆盖所有就业者,也要覆盖所有非就业者,以及作为雇主的公民。

(5)基本养老保障的普惠化、均等化应当尽快上升为刚性的、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而不应当仅仅在政策层面。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3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问题;策略

0 引言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多年执行和人们生育意识的转变,加上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总数和生育率在不断下降,人均寿命却在不断延长,人口年龄结构悄然发生变化。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按照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来衡量,已经初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2010年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到8.87%,而2012年上升到12.5%,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了巨大不良影响。因此,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湖南省老年人口达955.59万人,比重为14.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八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名有不断靠前的趋势。因此,目前湖南省正经历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对湖南省社会经济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 湖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向前发展。湖南省的人口老龄化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较快。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湖南省老年人口为708.93万人,而2010年达到955.79万人,增长了34.8%,远高于湖南省总人口的3.8%的增长比例,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剧。

第二,高龄老人比重增加。2010年,湖南省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3.07万人,与2000年的60.87万人相比,增加了52.2万人,增长了85.76%,高龄老人的比重(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例)达11.8%,比2000年上升了3.22个百分点。高龄老人增长加快,比重上升,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理念转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

第三,独居老人增多。从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2000年,湖南省单身老人独居或一对老年夫妇独居家庭为108.3万户,占60岁及以上老人家庭户的20.8%,而2010年,则上升为126.18万户和26.16%,增加了5.36个百分点。

2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表现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缓慢的、逐步到来的人口老龄化,我国由于人口控制政策而造成的突至而来的人口老龄化浪潮,对国家及湖南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第一,加重了年轻人负担。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多年实施,现在的家庭结构普遍为"421"模式,即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小孩。年轻人既要完成日常的工作,又要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加上现在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赡养老人需要更多精力、财力和人力的投入,使得年轻人背负很大的负担。

第二,加重社会负担。老年人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理应在年迈之际得到社会的关怀和爱护,以确保老年人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但是针对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并没有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退休人员快速增加,需要由社会赡养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退休费、福利费随之增加,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再是,老年人年事已高,器官功能衰竭,身体素质较差,需要一般普通人群的3.5倍的医疗卫生资源来确保身体的健康,这使得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压力。

第三,影响劳动力结构。人口的老龄化,造成劳动力从业人员平均年龄提高,也进一步激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用工荒"现象,都预示着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

第四,影响产业结构,制约产业升级。老年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与其他年龄段有明显的不同,有其自身需求和消费特点。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现有的产业结构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必然会带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将对劳动力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高龄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能和记忆力的衰减,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方面比较缓慢,从而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3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研究

从湖南省目前的人口结构和增长情况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会持续加快,影响继续加重,政府和全社会必须清楚认识,认真对待。通过分析和研究,作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社会问题。

第一,改革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根本成因,一是生育率的降低,二是人均寿命的延长。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只能考虑如何改革和完善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回归至正常更替水平,以保证人口的增减平衡。目前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想生的不能生,可以生的不想生",所以政府应该对具有生育意愿的家庭进行综合评估之后,确定是否对其在一定程度上放开生育政策,来提高总体生育率。

第二,改革退休制度。现行的退休制度,以年龄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到点"退休,然后把老人推向社会,无疑增加了社会的负担。而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许多老人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依然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很高的工作热情,所以应该改革和完善现行退休制度,规定各企事业单位依据每个到法定退休年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让老人自行决定是否延期退休。这即可缓解社会的负担,也可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增加老人的收入。

第三,改革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目前的养老社保制度存在"广、低、异"的特点,即覆盖面比较广,农村老人也可享受社保;但总体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正常开支需要;再是差异较大,如农村和城市的养老金额和医保报销水平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改革和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上,一是政府要有意识的减小或消除差异;二是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应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三是在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补充医疗保险,推进社会医疗救助工作和慈善助医工作。

第四,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建设,培养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更多老人回归社会时,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建设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保健护理中心、老年文化娱乐中心等服务产业,以满足老人生活、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保证老人的身心健康。而养老服务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严重依赖有志于养老服务产业的人才,所以,应该加快养老服务产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产业的需求。

4 总结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如何妥善处理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对老人的关爱,是社会道德的人性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晶.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1):17-26.

[2]陈雄.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法理思考-以湖南为主要考察对象[J].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2012,8(3):345-356.

[3]杨博维,薛晓.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天府新论,2013(1):77-81.

[4]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5):29-36.

[5]华,苏昌贵.基于六普数据的湖南省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21-26.

[6]闫晓慧.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D].厦门大学,2008.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4篇

关 键 词:人口老龄化;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2-0049-03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增长模式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世界人口增长的6个“十亿”所用的时间是在逐渐缩短的。专家研究表明,在一百万年以前世界上的人口总量只有1万人左右。当时人们的生存条件非常差,抗御疾病的能力非常低,再加上战争以及天灾等的原因,使得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直到1830年世界人口总数才增长到了10亿。到1930年,世界人口增加到20亿。从第一个“十亿”增长到第二个“十亿”花费了大概100年的时间。随着人们生存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同时加上出生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使得人口净增长速度不断攀高。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30亿,即世界人口从20亿增长到30亿只花费了30年时间,人口总数的增长呈现加速趋势。随后人口增长速度继续提高,到1975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40亿,这第四个“十亿”人口的增加时间只有15年。1987年和1999年, 世界人口分别增加到50亿和60亿。纵观世界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从第一个“十亿”增加到第六个“十亿”分别用了1800年、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 到2011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这第七个“十亿”人口的增长也用了12年时间。这些数据表明,近3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基本稳定,但由于人口基数已经很大,所以即使是一个比较低的增长率,也会导致比较大的增长绝对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虽然科技水平在提高,但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生存环境还是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发展状况,可以将人口的增长模式分为原始模式、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三种类型。

原始模式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的生存条件较差,再加上战争、灾荒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虽然人口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也很高,人口的净增长率较低。

传统模式即“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人们生存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出生率很高的情况下,死亡率得以降低,人口的净增长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现代模式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不但生存条件得到更大改善,而且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传统思维方式在逐渐改变。很多人开始主张晚婚晚育甚至拒绝生育。于是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的问题。这些国家开始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 [1] 。人口增长的现代模式是比较理想的。

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有差异, 上述各种形态的人口增长模式在当今世界上都有表现。一般而言最不发达国家处于原始模式,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模式,发达国家一般处于现代模式。所以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对世界的人口贡献相对较大, 这些国家在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之间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居民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的差异以及同一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这些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状况、国家人口政策、居民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影响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福利状况越好,国家则对人口实行从紧的限制政策;人们的文化水平越高,则人口的出生率相对较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但是更重要的是依靠居民观念的转变。欧美等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较低,主要并不是政府采取强制性干预的结果, 而是依靠居民自觉实现的。除欧美国家外,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人口增长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与国家推行人口限制政策有关。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生育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人口猛增的势头得以遏制。目前我国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中还是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传宗接代的观念还很严重。

二、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新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高龄化、增速快、数量大等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3]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这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美法英德日5国的老龄人口比重从7%增长到14%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73年、116年、46年、38年和24年,5国的平均时间是50年,我国用了25年,仅略慢于日本,但比5国平均用时快了25年。 仍是上述5个国,老龄人口从14%增加到21%所花费的时间分别是35年、40年、55年、45年和15年,而我国花费的时间是15年,比发达国家花费的平均时间25年少了10年。

人口老龄化只是人口现象的一个层面, 高龄化是另外一个趋势。 根据国际上对老龄人口的一般规定,低度、中度、高度老龄化人口分别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的人口。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龄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30%左右。人口高龄化问题比老龄化问题将对社会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东部高于西部。针对这种情况,在应对老龄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问题

2011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 最近20年间我国处于低生育水平。从人口的流动性方面看,在户籍政策逐渐松动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高,户籍所在地与居民居住地不一致的问题增强。由此带来的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在农村,在城市也出现了数量很大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在家庭养老模式下已无法解决。

三、解决人口新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家庭养子,社会养老”

我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家庭养子”、“养儿防老”。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加强。 父母在年老的时候能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社会的变化对“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家庭中只有不到20%的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美国老人中只有不到3%的人能够从子女那里得到资助, 发达国家的老人生活来源主要是来自政府转移支付。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抚养子女的责任都是主要由家庭承担的。“家庭养子” 的局面虽然没有变化,但“社会养老”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共识。

“家庭养子,社会养老”是社会走向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也是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较快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在“社会养老”机制完善的情况下,“养子”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再是“养老”的需要,这时“养子”的高额负担会使很多人自愿少生甚至不生育。很多社会养老机制完善的国家人口出生率低的现象已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社会养老体系的完善, 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的观念将逐渐淡化。

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日本也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社会养老机制下,年轻人承担的各种用于向社会支付的养老费用非常高,养育孩子在很多日本人看来是个“奢侈品”。这使得很多日本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些人甚至有放弃结婚的打算。 如果目前的政策不作任何调整,就很难提高日本的生育水平。

(二)人口结构维持均衡状态

按照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30年将达到15亿的人口高峰。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势头开始放缓 [6] 。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 1990年7月1日到2000年11月1日的10年零4个月期间, 我国人口增加1.3亿, 年均增长1.07%;2000年11月2日到2010年11月1日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0.739亿,年均增长0.57%,比上个10年,年均增长率降低0.5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户均人口数量也开始下降,已经由2000年的3.44人降低到3.10人。除了总量变化和户均变化出现如上的特点外, 性别比例开始下降,受教育程度开始上升,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 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有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方面的原因,也有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原因,而且后者占了60%的比重。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人口问题开始更加关注,并从人口红利角度进行了研究。人口红利是国内外专家在研究中东亚国家发展模式的过程提出的概念, 是指在出生率和死亡降低的情况下, 人口结构变化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红利时代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人们都会从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获益。人口红利的产生需要社会群体结构中,少儿、中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 [7] 。在这种情况下,中年人的抚养负担比较小,生活压力相对较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专家将这个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在“人口机会窗口”时段内很好地产生人口红利效果。除此之外,人口红利的产生还需要有多个其他前提: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在各个行业中进退自由;劳动力有参加劳动的愿望;劳动者的素质要足够高; 国家的资源还有更多的开发空间。这些前提都需要以国家有合理政策为基础,在有关劳动力资源使用的制度设计上不存在任何限制,让人力资源都能够有愿望并且能够发挥其作用。否则人口红利的作用不但不能表现出来, 反而会给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障碍。 人口红利就会演变为人口陷阱。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少儿、少老年”到“多少儿、多老年”再到“少少儿、多老年”的发展轨迹。在整个过程中,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呈“低―中―高”的发展历程。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自然就会导致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一定要处理好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均衡发展问题。年轻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过少,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压力就会很大。在抚养比攀升和总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就会诱发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与理论分析[J]. 人口学刊,2005(2):9-15.

[2]蔡P.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 中国人口科学,2009(1):2-10.

[3]金易. 人口老龄化的理性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11(6):59-61.

[4]孟祥林. 养老金走向资本市场的国际考察与我国的发展策略[J]. 金融电子化,2008,3(150):83-86.

[5]孟祥林. 养老保险高效运营:不完资本市场下的策略分析[J]. 金融与保险,2008(9):114-119.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5篇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女性养老问题研究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机制的创新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养老模式的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借鉴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养老与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地流转问题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伊恩 G 库克,杰森 L 鲍威尔.老龄化城市社会:言论与政策[M].鲁哲,唐磊,海外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47-266.

[8]杨青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6篇

关键词:老龄化;对策;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61-02

一、郑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按照现代人口学理论,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1]。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在1999年已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2]。就郑州市的情况来看,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第一大市,2009年底总人口752.1万,城镇人口476.9万,农村人口275.2万,城镇化率为63.4%。65岁以上人口66.9万,占郑州市总人口的8.9%,已处于老龄化社会。

1.老年人口规模大。20世纪中后期,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普遍推行,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同时改革开放也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日益增多。2009年底,郑州市65岁以上老年人66.9万,占河南省老年人口总数的7.9%。郑州市人口老龄化关系到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2.老龄化程度高。郑州市2009年底65岁及以上老人占全市总人口8.9%,人口老龄化高于河南省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

3.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逐渐加快。郑州市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呈不断加快趋势。65岁及以上老人在1980―2000年每年递增2.4%,2000―2009年为3.8%,增速达1.4个百分点。数字表明,郑州市老年人口不但在绝对量上呈上升趋势,更主要的是增长速度的逐渐加快。在未来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郑州市老龄化率将保持着很高的速度递增。

二、郑州市人口老龄化成因

1.出生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工作以来,郑州市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导致少儿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引发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这是决定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1970年人口出生率达3.5%,1982年降低至2%,2000年降低为1.4%,2009年降低到0.94%。按照目前生育水平发展下去,人口老龄化将会进一步加剧。

2.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20世纪50年代,郑州市人口死亡率较高,在1%以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医疗水平逐步提高,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郑州市人口死亡率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每年都在7‰以下,1990年人口死亡率为6.3‰,2000年为6‰,2009年为6.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持续上升,1990年为69.8岁,2000年为72.4岁,2009年为75.2岁。人口寿命的延长,使老年人口规模扩大,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顶部扩张,从而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三、郑州市老龄人口生活状况分析

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主要可以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简称“六老”)入手分析,郑州市的情况大致可分为几个类型[3]。

1.“六老”有着落,且基本满意者。这部分老人情况如下:生活费基本充足且不再负担子女晚辈的生活费用;有较充分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个较好的学习和娱乐的环境条件,生活活动热情度高。这一生活等级类型的老人约占老年人群体的1%或2%,且绝大部分分布在退休干部和国企退休工人群体中。

2.“六老”虽有一定的着落,但不大如意。这一类型的老人,其情形比较复杂,虽自身的生活费基本有着落,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或有子女晚辈的经济负担,或有种种思想负担,子媳姑婿不和,子女晚辈招灾惹祸引发的精神刺激等。这一类生活质量等级的老人数量较多,约占老年人口的85%左右[4]。

3.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费用仅靠社会保障来源。这类老年群体的基本特点是:物质生活比较清苦,基本解决温饱;经济寄托单一,只求安宁走完人生历程;这一状况的老年人口除了无子女老人之外,还有虽有子女但不生活在一起。这一部分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0%左右。

4.托老所中的老人。这部分老人是指在各社区办的敬老院,民政部门办的福利院和一些慈善机构办的养老院以及一些带商业服务性质的养老院中生活的老人。由养老院雇佣的临时工照料,子女抽不出时间侍奉或者不愿意侍奉,隔性到托老所探望。这类老人占老年人口数量的1%左右,但从目前托老所的发展态势看,这类托老所不仅越来越多,而且会越办越好[5]。

5.贫困无助的老年人。这部分老年人虽然占不到老年人口的2%,但确实存在。因其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甚至还虐待老人,老人生活贫困直至终老。

四、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1.老龄人口的社会功能和成本。老年人在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是宝贵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中老年人,大部分还具有相当强的劳动力,不仅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其中一部分老年人还能从事复杂程度较高的劳动。

2.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生活影响。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将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教育、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首先,改变了人口抚养比。人口老龄化正在改变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的抚养比构成,由于两者的赡养(抚养)费的来源不同,由于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的消费水平不一样,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6]。其次,导致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社会保障费用大量增加,将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

3.人口老龄化对其他方面的影响。首先,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一方面赋予社会公共管理新的内容,向社会公共管理提出更多政治要求;另一方面,老年人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老年人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价值取向差异所引发的矛盾,必然反映到政治生活中来 [7]。其次,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老年人的科技传承活动,思想教育活动、老文艺工作者的传、帮、带活动,老年人的宗教思想等,无不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老年人群体扩大,这种影响的层面和深度也将日益扩大[8]。

五、郑州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1.用科学的态度正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回避和改变的人口发展过程。20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人口数量多带来的问题,21世纪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9]。把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人口老龄化问题同人口数量问题一样,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巨大的惯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承受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力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当本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时,他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已达到5 000美元,而郑州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 000多美元情况下出现的[10]。这说明,郑州市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因此,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壮大经济实力,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来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多种经济形态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出现,保障制度及资金筹集办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1]。但保障的覆盖面仍然有限,个体营业者、失业者、农村人口和城镇居民等,仍不能享受保障。因此,不仅要建立国有经济单位劳动者和个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障制度,还要建立各种非国有经济单位劳动者和个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障制度。

4.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机构。郑州市目前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

目前,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依靠家庭照料生活,在家里安度晚年。但是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家庭养老的危机日益严重 [12]。家庭养老危机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也影响在职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应该发展多形式的养老机构,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如兴办各种形式的养老院、老年人之家、托老所、老年人社区服务站等。

5.加快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老年人口提品或服务,满足老龄人口衣、食、住、行、用、娱等各方面需求的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老龄产业的发展,即是满足日益扩大的老年人口需求 [13]。

参考文献:

[1]诸凤英.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4):18-21.

[2]普建中.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创造,2007,(3):36-39.

[3]贾金玲.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社会风险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7):227-230.

[4]王献芝.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1):65-69.

[5]刘笠萍.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73-78.

[6]孙花菊.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3):93-102.

[7]黄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153-156.

[8]雷继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为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2009,(9):37-41.

[9]智利霞,赵淑英.试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6):21-22.

[10]张柏琴,高孝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与预测[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3):23-26.

[11]李萍.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思想政治教学,2009,(8):74-77.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7篇

[关键词]人口普查;花垣县;人口老龄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084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性潮流,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标志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其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快发展的老龄化增大了国家对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削弱了劳动力规模,加重了家庭负担,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老龄化人口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一种是将老龄化人口定义为60岁(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总人口的10%以上;另外一种是将老龄化人口定义为65岁(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总人口的7%以上,只要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1花垣县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1老龄人口规模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花垣县总人口数为253750人,0~14岁的年轻型人口为71104人,15~64岁的成年型人口为163820人,60岁以上的老年型人口为27369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人口占比规模为:2802∶6119∶1079,虽然人口结构仍为两头小,中间大,但是按照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的划分,花垣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已超过了10%,说明花垣县在2000年就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与“五普”相比,“六普”时,花垣县总人口数达到了288581人,年均增长率为129%,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人口占比为:2141∶6515∶1345,其中年轻型人口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4%,而成年型和老年型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3%和355%,老年型人口占比越来越大,说明老龄人口规模在不断增大,而老年型人口年均增长率大于总人口增长率,说明花垣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了。

12老龄人口高龄化、独居化呈上升趋势

一般认为,介于60~69岁之间的老龄人口为低龄老年人口,介于70~80岁之间的老龄人口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的称作高龄老年人口。从“五普”到“六普”十年间,60~69岁的老人增加了6172人,平均每年增长了342%;70~79岁的老年人口增加了2826人,平均每年增长了27%;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了2435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67%,不同阶段的老龄人口比例都有所上升,远远超过了总人口年均增长率和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花垣县“少子化”的老人也在不断增多,“六普”时只有一对老夫妇的为1586户,比“五普”增多了539户;单身老人就有1829户,比“五普”增多了722户,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独居孤寡老人在不断增加。同时,青少年外出打工的增多也加大了空巢老人的比例。

13城乡之间老龄人口差异明显

根据“六普”资料显示,花垣县农业人口为23945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97%,比“五普”时下降889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为4074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12%,比“五普”时上升027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花垣县农业人口较多,但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出生率下降,大量年轻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结果。从两次普查结果来看,花垣县农业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重都在80%以上,“六普”时非农业人口中老人所占的比重只有10%左右,说明大部分老年人口都集中在乡村,但城镇的老年人口比例也比较高。并且,非农业人口的老年抚养比高于农业人口的老年抚养比,说明非农业人口中劳动人口负担比较重,而乡村老龄化程度与速度比非农业人口要快。由此可见,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

2花垣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21家庭规模缩小,老年人赡养问题突出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日益突出。“六普”时全县家庭平均人数为318人,与“五普”的411人相比减少了093人。由此可见,花垣县的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老年人赡养问题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也与日俱增,以前多个儿女共同抚养两个老人的模式变得越来越少,而4-2-1的“倒金字塔”家庭结构逐渐增多,致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赡养问题日益严峻。

22老年抚养比上升,养老负担加重

老年抚养比越高,说明老年人口越多,家庭养老的负担越重。“六普”时花垣县以60岁为起点计算的老年抚养比为2064%,与“五普”的1763%相比上升了301个百分点。“五普”时每567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个老人,到了“六普”,每484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个老人,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养老保险资金增加,医疗补助逐渐上升,财政负担极其吃力,养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3失能老人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亟待改善

据两普资料显示,失能老人数由“五普”的647人增加到“六普”的1088人,上升了4053个百分点,可见增长率之高。但是花垣县还未建立完整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没有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和专业的工作人员。虽然花垣县在养老服务机构上加大了财政投入,实现各乡镇都有敬老院,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敬老院的入住率不高。并且社会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短缺、工作人员管理经验缺乏、素质不高等问题削弱了社会保障的能力。在生活服务和公共设施上更是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应对花垣县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31加大财政投入,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一方面,加大对福利院和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职工养老培训的投入。建立专门的养老服务培训机构,根据不同的服务项目培养不同的专业人员,如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保健护理、康复指导等项目。另一方面,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投入。要建立专门的老年病医院或者在医院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时为他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重点关注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

32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公共福利机构养老为支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地发挥老年人自身、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最优效用。首先,弘扬尊老敬老传统家庭养老美德,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建立老年人配套的公共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其次,健全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包括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娱乐设施、法律保障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最后,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的建立,真正地为老年人提供方便。

33以人为本,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的加剧,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准备或者已经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劳动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选择退休年龄、退休方式以及退休收入的一种制度。一方面,柔性延迟退休年龄。以人为本,对于技能人员、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推迟退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让体质好、学历高、经验足、工作热情高的劳动者发挥余热,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使养老金和劳动人员的退休年龄挂钩,对于延迟退休的可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适当提高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水平,不仅提高了参保人员缴费的积极性,还减轻了社会的养老压力。

34大力发展银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积极探索开发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资源和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更可以满足老年人在精神、物质方面的追求。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打造一批针对老年人的饮食、保健、旅游、教育、医疗护理、生活用品、文化娱乐、金融理财和各种老年服务的银发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银发产业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银发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同时加强对银发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银发产业的市场秩序,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推动银发产业的健康发展。

35加强老年人生活环境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要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能幸福地安度晚年。首先,积极推行家庭、社区生活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方便。加强老年人配套设施建设,利用现有的资源和配置创建各种老年活动场所,提高老年人生活舒适性。其次,充分开发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学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学习知识和生活技能。同时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利用老年人渊博的知识技能和资深的阅历,帮助教育辅导下一代接班人,参与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最后,加大老年工作宣传和文化传播力度,针对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不定期开展如广场舞、腰鼓、太极拳、垒球、象棋、桥牌等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比赛活动,并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老年人的积极性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花垣县政府花垣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Z].2000

[2]花垣县政府花垣县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Z].2010

[3]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8篇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弱势群体;三农问题;政府投入;互助养老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104-03

一、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化问题,这是上世纪人口发展的两大现象——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引发的结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林志宗认为,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全球人口出现了平均寿命预期升高以及生育率下降的趋势[1]。这既是人类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同时也使各国政府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按照联合国1982年制定的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生育方面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这必然会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从而使人口的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1.26亿,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

武汉大学的马骁骁的研究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他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1974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人口增长太快,该政策实施后,生育水平下降,从而导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老龄人口迅速增加[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快(见表1)。“六普”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87%。同“五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剧。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此外,在2005年超过13亿的总人口中,城市总人口是56 167万人,农村人口是74 471万人。因此,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就尤显突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近8 600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可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要远高于城市[3]。

在我国现实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老龄化波及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 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河北省老龄人口呈现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大于城镇老年人口且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河北科技大学的闫露娜等人研究认为,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形势严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4],但他们未能对河北这个农业人口大省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做专项研究,其他相关文献也鲜有涉及此问题。本文专门就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问题加以系统分析,并提出符合农村现实的养老对策建议。

二、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河北省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建国以来,河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82年“三普”时,0~14岁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0.78%,65岁及以上人口占5.67%,老少比为18.43%;1990年“四普”时0~14岁人口占29.04%,65岁及以上人口占5.81%,老少比为20.01%;2000年“五普”时,0~14岁人口比例降至22.78%,65岁及以上比例升至7.05%,老少比为30.93%。以上数据表明,从2000年起,河北省人口年龄构成已经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统计,2006年底河北省在农村居住及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口为4 926.23万人。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看,2000年河北全省总人口为6 668.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 756.0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6.33%;农村人口4 912.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3.67%(农业户口占80.4%)。随着河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2005年、2007年全省城镇化率分别为37.69%、40.25%,推算全省农村人口分别减少为4 268.86万人和4 148.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例分别降至62.31%、59.75%(2007年全国为55.06%)。另据公安户籍统计,2007年末河北省持农业户口的有4 842.76万人,占全部户籍人口的68.96%。几种统计渠道均显示,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较大,而且这种现状将保持相当一段时期。因此,在老龄化背景下做好河北省农村养老问题研究至关重要。

三、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未富先老”问题

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河北省“未富先老”的状况在农村尤为突出。长期以来的“重城市,轻农村”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使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计划生育政策及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欠缺,再加上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河北省农村的贫困现象很普遍,人均收入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是经济上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除了耕种土地外几乎没有其他自主收人来源[5]。农村劳动生产率原本低下,土地收益率又极低,因此,当他们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维持温饱已是十分困难,生活上很难得到其他保障。因而,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成为农村老年人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河北省农村特困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因病和残疾致贫的人口占近46.7%,几乎达到被调查特困老年人的一半。此外,由于农村许多低收入中青年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相对不足,从而加大了贫困世代传递的可能性。他们无法为家中老人提供较好的物质生活保障,自己也无法为养老积蓄。

(二)农村劳动力的老化问题

和全国的情况一样,河北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外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流出人口巨大,造成许多地区的所谓“空心村”现象,在“空心村”里,许多家庭房空门关或者很少有人。青壮年大多出去了,剩下的多半是妇女、儿童、老人,现在很多妇女也出去了,农活主要由一些“年老的留守人员”负担。人口流出引起农村空巢家庭问题,青壮年子女不在身边,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料,很多流出人员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某县调查出有90%的老人需照看孙辈,70%的留守老人依然干农活,45%的老人无积蓄,生活贫困。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空心化及老化的特征明显。现在越来越多的耕地被“抛荒”的现象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农村劳动力老化带来的严重问题。据有关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60~65岁间的老人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比例有60%多,65岁以上还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占21%强[6]。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者的体力衰退导致原本低下的农业生产率进一步下降,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延缓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四、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之道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照顾的养老保障方式仍会继续存在,因此,增加家庭成员的收入显然是提高其保障能力的基本手段。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转移已成定势。因此,在改善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提高其收入、能力方面,政府应做到: 第一,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一些不合理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力求做到同工同酬; 第二,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如前所述,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生产率就越高,工资收入就越多。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在农村的教育投入,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培训,这些都是提高农民工增收能力的有效措施。

鉴于河北省在经济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当务之急。我国当前农村老龄人口所面临的诸如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部分。想要着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及社会福利水平,根本解决农村老龄人口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着力点应该围绕“三农”问题展开。据报道,河北省老龄人口近1 000万,占到人口总数的13.5%。结合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当前应响应党的十提出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以大幅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目标。这就需要加强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及产业化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通过科技下乡,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收益中的贡献率[7]。建立以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与产业化体系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为基础的高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通过大力发展河北省乡镇企业来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在推行减免农业农民税费的惠民政策的同时,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建立并普及河北省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此外,需消除农产品流通环节中运输及市场准入环节中中存在的种种关卡。只有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解决好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

(二)政府需要加大投入以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考虑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负担能力,河北省农村的社会保障可以采取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路径,以医疗和养老保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统一、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的养老提供社会支持。在提高社会保障的补助比例上,可以采取高于城市的比例,适当降低农村的个人养老成本,这也是符合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能力较低这一现实国情的。

河北作为农业人口大省,需要把农村养老社会化制度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政府主导投入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设置多种形式的养老组织和机构。由省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和监督,鼓励集体或个体开办养老院。例如河北肥乡县首创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是“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实现“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养老愿望。这一模式主要解决子女在外务工、经济来源有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管理主体是村委会;政府补贴基本保证运转,每建成一套“互助幸福院”,配套措施由政府承担。

另外,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组织和社会网络体系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习惯和特点,积极发挥村民邻里感情的纽带作用。在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鼓励开展村民互助为基础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在政府投入的同时,推行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科学管理养老保险基金,从而实现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农村新型养老体制,使河北省老龄人口保障制度得到多重保障,真正做到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也是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至关重要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马骁骁.从人口老龄化看中国未来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原因的实证分析[J].研究与探索,2010,(5):48.

[2]李仲生.人口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8.

[3]闫露娜,左恵凯,等,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J].河北工业科技,2010,(4):277.

[4]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46-79.

[5]田永坡.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学刊,2005,(10).

老龄化问题研究第9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老年教育 积极老龄化 时间银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46-03

社区老年教育一直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教育的重要范畴。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在《人口学词典》中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就称为“老龄社会”。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60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12亿,占人口总数的15.5%。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也将长期处于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即使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36.5%,也就是每10个人有三个以上是老年人,这是一个庞大惊人的数字。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社区老年教育为内涵的社区养老,被认为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它的核心内涵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服务体系,通过社区老年教育等服务,丰富和拓展老年人晚年生活,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区老年教育是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所谓老年教育,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为 60岁以上的老人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知识的增进,情意与态度的改变,以达成自我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一般社会大众提供老化方面的知识,使其改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老化、对待老化。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其一,老年教育是老人应有的权利。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人到老年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终止和权利被剥夺,因为未知领域是无限的,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也因为随着身体机能、思想行为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领域,因此老年教育应当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获取知识的权利。其二,老年教育是老人应有的福利,福利是国家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的体现,对老人负责,教育有高度才有老年人认识的高度,老年人能影响千千万万个家庭成员,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其三,老年教育是老人的自我完善。老年人通过教育正确地认识人生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实现生理的自我完善、心理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自我完善。其四,老年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人在各阶段的教育需求是变化的,人与人的教育需求也是不同的,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是社区老年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

(一)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迫切形势认识不足。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形势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限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人们对参与社区老年人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学者做过城市居民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调查显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占不到社区老人可参与人数的30%。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已达到比较大的基数,老年人教育方面的需求是庞大的,但没有引起家庭的足够重视。老人一旦退休,传统观念认为他们只是物质上被动需要赡养和扶助的对象,虽然精神上受到“尊重”,但实则是一种消极养老。因为社会接触范围缩小,子女不在家,有变成“空巢老人”的可能。身体健康的稍可负担起照顾孙辈的任务,为上班的子女承担饮食照顾,实际与外部发展更新的速度不匹配,而且他们为日常家庭琐事困扰,自然会产生很多健康精神方面的问题,会成为“空心老人”。近年来,老年人犯罪率有所上升,这里有很大因素。身体不健康的老人,自然成为家人重点照顾的对象,缺乏行动自由和缺少与同龄人的活动接触,加上长期病痛和精神折磨,让他们消极应对,既让自身感到痛苦无奈,也让家人觉得无所适从。

(二)老年教育形式方法和内容不完善。从教育的形式方法上看,近年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有老年短期培训班、文娱科技活动以及开放大学课程等,其动员程度不高,力度不够,参加人数有限。社区老年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形式上缺少多样化,不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没有采用现代技术。从教育的课程内容来看,社区老年人教育的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琴、棋、书、画”、文体活动等自身导向式的常规课程,虽然能勉强满足,但相比日益更新的知识及其表现方式,缺少新颖的引导内容,显然落后。

(三)老人参与教育活动的障碍还比较多。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度要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正确面对老人参加这些活动时所碰到的障碍。一般来说这些障碍主要有意向障碍、情景障碍、机构障碍。意向障碍通过社区宣传、人们意识和观念的不断提高会有所改善。情景障碍指的是家庭或其他非健康方面原因造成其无法参加活动,如需要承担家庭照看孙辈任务的老人、因变故返贫的家庭等,需要社区和社会其他各方面共同努力来消除。机构障碍指的是课程所安排的地点和内容造成参与者的流失的情况,这些需要在提高教育内容水平上下工夫。

(四)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区域不平衡。如前所述,与老龄化人口庞大的基数相比,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及其教育服务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缺口非常大。尽管在城市地区有条件的社区有所改善,但数量有限,在城乡接合部或城市中条件差的很多社区都还有很大缺口,而贫困乡村一级的农村社区情况更糟。但和硬件问题相比,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软件建设是影响老年教育发展最主要因素。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老年教育服务人员少、专业素质低、缺乏耐心等敬业精神。

三、人口老龄化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各配套制度体系的建设,如社区教育组织机构的建设、社区教育人员保障体系建设、社区教育政府管理评估监督体系建设、社区教育志愿者制度建设等,这些都是人口老龄化下社区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社区老年教育应积极倡导“积极老龄化”的视野。生活的现代化必先是思想意识的现代化,社区老年教育首先应倡导“积极老龄化”的视野观。在欧美地区,老人再就业和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已成为常态,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就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养老观念。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健康及参与保障的机会的过程,这适用于个体和人群,非常符合新形势下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

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引导人们将“人口红利”观念转变为“老年人口红利”观念。我国传统养老观认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在退休后将不再从事生产,成为“被供养者”,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各种精神及物质等方面福利,社会将消耗很大部分的有效资源,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和空间,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老年人口红利”观指的是通过社区养老模式及其教育活动,发挥老年人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再续就业等,带动年轻一代的成长,维护社会公益良俗的稳定秩序。所以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应给老年人提供一个优越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实践“积极老龄化”。

(二)引进国外“志愿者时间银行”先进管理经验。目前社区教育模式主要缺乏比较好的人力资源和服务保障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时间银行”的概念就是在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成功的案例。它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在志愿参加服务后,可以享受得到需要的时候同等的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和累积小时数。借鉴银行的概念,把自己所贡献的积累时数先存起来,以后有需要时再支取。这种方式需要顶层设计,民政需配套一些相关的管理、运行以及时间兑换制度,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弥补民政管理人员不足、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志愿者时间银行”的概念不局限于老年人,可以把一些优秀的年轻志愿者吸引进来,通过一定的资格审定和分类管理来服务于社区老年教育,实现充分利用系统内和社会两种有效资源。至于管理方面,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进行数据智能跟踪管理,是可以有效实现的。

(三)引导老年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丰富晚年生活。社区老年教育活动还可以引导老年人积极在公益慈善活动方面进行努力,实现“老有所乐”。公益慈善活动是一项为社会奉献的无私活动,传递正能量,奉献爱心,是老年人心理精神安慰满足的一种需求,实际上老年人是非常愿意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社区教育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点举办这样的活动,进行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把老年人潜在的人生经历和宝贵的经验经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表达,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公益慈善,例如可以组织有技能的老电工举办无偿知识讲座、家用电器维修、定期的文艺汇演等。当然传统的财务捐赠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愿地进行,最好秉持就近互帮互助原则,让爱心与和谐互相传递。

(四)建立并完善以老年教育为主的多功能社区中心。未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鼓励市场资本逐步介入的政策制度才是根本解决老龄人口教育需求的治本之策。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发展完善网络,政府的刀刃资金投入急需的部分,如场地、必要硬件等,鼓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城镇社区可以探索市场化的路子,引进一些专业的民营单位,政府可向他们购买社区服务。政府还可鼓励非营利性的一些组织对接,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劳务服务、专业化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支持。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方向和规划上,必须把社区中心定位为集活动中心、教育、健康支持、老年服务等多功能一体的中心,老人就近开展教育活动,做到省时省力省成本。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结构。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体系结构的完善保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点。第一,运用先进的大数据现代互联网云技术,建立层次精简、管理面宽、结构扁平的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下,统一的社区教育职能部门可逐步建立各区域教育云,对社区教育的管理数据、课程数据、人员数据进行各种应用管理,并且各区域之间可以互联,建成一个互联一个,优势资源之间可以共享,防止每年的财政投入不做重复的建设。第二,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以往的考核注重在行政层面绩效考核,各种量化指标应付了事,其实老年教育是一项耐心和细致的长期投入,品牌与口碑是关键,不能以某一短期的指标来量化,如何评价工作成效,还需要社区基层不断探索。第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教育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日常培训把职业道德培训、老人护理培训、社区教育课程培训等囊括在内,具体的管理人员学会了这些,就可以尽可能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日常服务,消除老年人参与教育活动的各种障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服务队伍的培训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区教育的能否正常开展,所以培训的专业化必须提上的重要日程。第四,建立内容丰富、直观有效、展现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改善课程及其表现方式是吸引老人参加活动的有效提高方法,例如开设一些政治、经济、科学方面的有深度的内容,引起大家共鸣讨论。再如可开设新颖的防诈骗课程,提高老年人的防范能力等。这些深度的课程可请老人中有这方面知识的专家进行讲授课,提高老人们的综合知识,提高思想精神活跃度。此外,老人课程体系涵盖的内容广泛,质量的提升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课程的开发需要多专业辅助,政府不妨采用公开竞争的方式,邀请社会专业人员进行开发,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试用,改善提高后推广。课程体系的构建切忌闭门造车,在当前条件下,只有通过政府引导,家庭和社会参与,共谋共建的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六)加强老年服务教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老龄人口服务人才的缺口是十分庞大的,我国应做好服务老年人员产业化下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第一,鼓励高校开设这方面的专业。现阶段主要是医学类院校开设有相应的健康护理专业,但这仅仅是需求的一部分,实际上师范文科类院校都可以开设这类专业,因为就业市场没法完全提供这类人才所需的系统学习和教育。第二,加强对在岗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人员的再培养,发现精英人才。一些社区的在岗服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必须想办法让他们补充学习老年生理学、心理学、老年教育学等,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也让他们认识老龄人口教育服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些在岗人员中也不乏精英,只要在强化培训中鼓励他们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必然能发现高水平的人才。另外在培训的同时,也要把不称职和不适合做这方面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调整,建立退出机制。第三,发现、扶持和储备一批民营的老年教育专业服务队伍,政府加强引导监督管理,只有走市场化,才能根本解决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仅仅靠政府层面的人才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老人需求产业化的今天,实际主力是民营机构,它们更贴近市场去了解老人教育方面的各种需求,这些机构的人员必然有很多专业精英,政府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发展并做好市场秩序维护和监督,这些老年教育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必然可以为我国老年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2014

[2]高娟.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李文坚.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以无锡市广瑞一村社区为例[J].成人教育,2014(2)

[4]吕如敏.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5]张如敏.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的教育参与障碍研究――以宁波社区大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13(5)

[6]段寅雪.近十年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

[7]李河均.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实践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8]郭新红.老龄化社会高校图书馆为老年群体服务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