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市场经济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5 16:10:15

企业市场经济

企业市场经济第1篇

分析工业总产值占比情况:从本月实现工业总产值情况来看,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6.67亿元,其中霍州煤电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占到56.53%,剩下企业中公满江红有限公司实现1450万元,其余企业几乎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主要原因为煤炭市场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足影响,煤炭市场价格低及部分村矿矛盾的干扰,使企业生产无望。

2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从部分企业生产情况看全县工业。(1)分析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指标,看煤炭企业经营现状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指标有(从财务报表提供数据):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比率、销售毛利率。(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企业)霍州煤电吕临能化有限公司,以上各比率分别为:16.41次、20.09次、13.24次、0.1593次、87%、30%(营业周期为39.86天);分别比去年同期降了5.03次、应收账款去年为0、12.53次、0.048次、16%(增加)、5%(营业周期加长了18.42天)。新民焦电有限公司,以上各比率分别为:0.99次、6.23次、0.13次、0.11次、111%、16%,与去年相比分别降了2.23次、8.93次、0.2次、0.14次,5%,增了15.84%。从以上企业各比率情况可以看出:①企业存货及资产的管理水平有所降低,显示企业存货及资产周转速度放慢,企业资金变现能力较弱,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减弱;②负债比率持续加大,拉响了企业经营风险预警;③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尽管企业不断减少成本,缩减费用支出,但企业营利空间仍很窄小。综上看出煤炭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经济运行再次遭遇寒冬“回头潮”,现在的大部分煤炭企业处于生产亏损状态,生产越多,亏损越大,企业每生产一吨原煤就要亏损5.98元。(2)煤炭价格长期弱势运行,原煤价格指数持续滑落,煤价依然有下沉空间。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我县主导产业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指数逐月下降。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看不到煤价止跌希望,看不到煤价的谷底。

3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的市场主动积极性不高,争取利润的信心欠佳。今年以来由于煤炭的上游企业钢铁、焦炭市场低迷,导致原煤单价一降再降,企业为此也失去信心,没有在扭亏增盈上下决心,下狠心,有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二是传统工业受大环境影响生产,工业产业结构单一,有待改革和完善。三是轻工业缺乏活力,而且趋势有所加剧。1—9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16亿元,占临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5%,去年同期的比重为3.83%,同比下降了1.98个百分点。

4建议对策

企业市场经济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食粮塑造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为企业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企业道德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并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它的主要要素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尚和企业的市场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同时,企业员工的文化底蕴的发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推动社会进步起着主动、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功能、融合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辐射功能。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但可以在本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还会通过不同的社会渠道对社会产生良好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员工看起来活动在本企业,但是他还可以通过同学、朋友、家庭成员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交流,他们在社会的交流中就会反应出所在企业良好的精神面貌,这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将带动其它企业竞相效仿,甚至提高整个宏观管理水平和改变企业的微观世界,使企业员工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改变人们头脑中的等级观念,使他们协调地融合于企业文化之中;使全体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我国企业文化的基本现状

我国企业文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就开始形成,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经营理念就在于尽可能地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因此在评价这个企业的实力时,就要看它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的总量。这一条件在工业革命时期确实得到了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率,快速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企业发展的个性。在工业革命时期从企业文化的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可以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占有和支配为中心,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要尽可能地独占自然资源,因而企业就会从社会掠夺更多的自然资源。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分配实施的是平均主义,这就促使企业产生膨胀的资源占有意识,因而抢计划、增项目、要资金、拼资源,这就是当时企业争取发展的现状。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步入市场经济时发现企业这样得经营模式得到的结果是亏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思维定式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沿袭,反应在企业文化上,一方面没有从计划经济的企业文化模式向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也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适应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向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转变的规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企业文化观念,它必然与当今市场条件下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不能较好地进行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整合与发展,使企业文化得以重新塑造成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企业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和深入考察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的价值观,还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企业文化都有异于传统工业经济中的企业文化模式。这会使企业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在未来的商战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

企业的速度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信息网络相关,现代信息网络可以用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与其相关的信息,它可以使企业的经济节奏加快,也可以使企业的产品老化加快,因而创新周期的缩短是必然的,它使传统的竞争因素得以减弱,企业相互间的竞争成为一种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这就使企业认识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需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所遵循的不再是大吃小的传统规律,而是快吃慢的新型模式。

企业的创新文化。企业的创新来自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创造性发挥。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文化已经得到发展和加强,创新文化的发展将促进企业经营的发展,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泉,那时候,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的创新意识。

企业的学习和文化。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与技术革新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得以高速发展,现代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受到市场竞争的挑战。成本——市场学派的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出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企业的融合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企业文化时期,还有一个时代的特征,那就是要讲文化和企业融合在一起。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世界,打破了国家的界限,是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全球化,这使经济贸易的竞争更加复杂,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这在全球的许多企业内所进行的兼并或行业间的联盟都有过鲜明的例证,只要把握好企业与文化的关系,更好地获得各种信息,使企业中的人才和资源共享。就可以使企业形成跨文化的优秀群体组织,它会使企业不断融合多种文化,同时,全球新经济的到来为企业文化铺平了道路。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兼并,就是通过全球性的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的。

二、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

l、企业文化要突出中国特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迎来了新经济的春天,经济全球化,经济无国界使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理性对待和吸取世界各民族企业发展的优秀文化,与我国现有的企业文化融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要以创新为主,要有独创的精神,不要沿着别人的老路走,要形成自主独创的产品、创造名牌企业效应,才能占领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2、企业发展依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企业无论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更要注重企业文化要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要注重培养从事本行业的研究开发与企业管理的中、高级人员,为他们提供竞争力的机会和良好的福利待遇,要加强企业员工可塑性的发展空间,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协调的工作环境,这样企业员工就可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业务知识,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使企业的发展得到全面的提升。

3、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依靠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是管理制度、人事干部制度和分配制度。制度文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中制定和谐的制度,可以保障员工的权利,也可以激发员工的热情。制度文化是企业发展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它可以成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员工的活动合理进行,同时也是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一个优秀的制度文化必然是人性、科学、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文化发展得到大的发展,在国际、国内的经济大环境中,我国的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必须摆脱狭隘的闭关意识、地方主义,主动参与全球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在发展中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使我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企业文化的魅力,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企业市场经济第3篇

近年来,由于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金融部门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同样巨大和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扩大农村和城市人口就业、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实现社会专业化协作、培育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优势和作用。据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城乡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总数的90%,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县级以下经济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更高,已成为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支柱;流通领域里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近几年,在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到60%,目前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5亿左右,其中在小型企业就业的有1.1亿,占73%,改革开放以来,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2亿多劳动力绝大多数在小型企业就业。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困难,最突出的表现在融资困难,阻碍了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扶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中坚力量,是一个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由于经济体制的一些问题,民间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活力以及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能力都不强,从而引起投资传导机制梗阻,政府投资乘数效应下降,最终形成民营企业投资需求不足的局面。从金融角度分析,在投资方面形成诸多矛盾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投资领域限制太多。我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国家工商局规定13个行业(如金融、电信、航空、卷烟等)、36种国家计划商品的批发业务和41种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的零售业务等均不允许民营企业经营。投资渠道的狭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抑制了民间对民营企业投资需求的增长。

(二)资本市场难以进入。民营企业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方面约束较多。一方面是“成分论”问题。民营的法律地位亟待加强,尽管当前有很大改善,但正所谓处于“瓶颈”阶段,故而需要实质性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入市门槛”问题。“二板市场”之后,这一问题将有很大改观,但如何拓展民间投资的金融衍生品种,是融合民间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键。

(三)社会投资需求与民间投资供给的错位。当前大规模进行的工业技术改建、城市化进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本密集型项目正趋向饱和,从而形成了“错位”。再加上政府在部分竞争领域及行业的垄断,进一步挤压了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

(四)信息传导的扭曲和失真。全面、精确、快捷的信息是民间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各方面信息服务正日益完善,但信息的畅通渠道和信息的法律效应仍需加强。一方面是政府机构的法律指导问题。政府公开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还未形成一种良好的机制。另一方面是民营自身信息问题。非规范和非正当行为还很多,财务报表赢利真实性仍面临考验,信用观念需要严格加强,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

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抓好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拓宽融资渠道。第一,创建民间金融,丰富融资层次。建立政府出资的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银行、或由社会出资的地方性民营企业内部银行,以“自家人”的角度为民营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支持;试办民营投资资金互助会,将民间借贷法制化,满足民营企业小额流动性资金需求:发展民营实物融资租赁机构。解决民营企业相关设备更新问题;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份额,并提供多种形式的配套金融咨询与服务。第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制定法律,规范整个信用担保流程,深化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担保监管会、银行、政府部门等相关机构的改革,将其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提高担保融资效率。二是政府优惠扶持。一种途径是贷款担保,即政府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提高其获贷机会;另一种途径就是贷款贴息,即政府对民营企业贷款提供利息补贴,从而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较大量的商业投资投向民营企业。第三,优化直接融资条件,融入资本市场。一是发展民间创业投资基金,发行直接面向民营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二是打破所有制界限,允许、鼓励并创造条件为民间投资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对有一定规定、有技术、有盈利前景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降低入市门槛,进入现有股票市场或即将建立的“二板市场”,还可以发行公司债券。加速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经济运行的微观经济基础。

第二个环节:拓展投资方式与领域。第一,运用信贷杠杆,积极促进推行新型投资方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政策投资方向,间接调节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可以联合参股的形式由政府及民间资本共同投资,也可以采取“特许权经营”。可主要以两种方式来运行,一是对新建项目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二是对建成项目采用TOT(转让——经营——转让)方式。即将建成项目的经营权转让给民营企业经营,在规定的经营期满后再转让给政府。这种方式很适合应用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一些基础项目,如地铁、供水等,从而也有利于将社会的投资行为引导至政府的目标上来。第二,推进“新农村运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民营投资。“十一五计划建议”将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到了极其重要的高度,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绝佳切入点,扩大民营投资,更有利于改善城乡结构。投资农村道路电网电信自来水建设在我国当前形式下是最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效果的。这些建设除了能把农村地区蓄势待发的巨大需求潜力释放出来,而且还因其项目不是太大,使用的物质投入一般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刺激作用不是太大,使用的物质投入一般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刺激作用也就比较大。同时,这类基础设施建设劳动高度密集,以使用廉价的农村劳动力为主,正好符合民营企业投资,能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减轻城市压力,促进结构调整。第三,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目前中国劳动力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不到5%,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的发展,这样的总体劳动力素质显然不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加速推进教育产业化,特别是发展民办教育产业,对改善人力资源素质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基础、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尽管当前对物质产品的有效需求表现为不足,但中国居民最舍得投资消费的领域便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换句话说,如果说当前在很多领域的供求关系都是供大于求的话,只有中高等教育是供不应求的,成千上万人希望缴纳学费来购买接受教育的机会,这种需求是巨大的,而且处于长期的供不应求状态。近年来,较大幅度地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令这一局面有所改观,民办教育的发展也正逞蓬勃之势,但无论是教育资本结构,还是教育体系本身结构,都需要民营企业加入进来极大地进行完善与优化。各种职业学校,技术培训学校、进修学校、甚至高等院校,都可以放宽限制,允许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的介入。民营企业可以以独资的形式,也可与政府投资联合控股,在制定完善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力求将民办教育正规化,学历、学位均受法律保障。特别可以尝试并大力培育民办教育创业基金,重点发展与高新技术,“小、精、尖”产品等初、中级技术人才需要的配套教育,比如专门性技术中等学校;也可与现行高等院校共同着力投资发展某一特殊专业,提高教育发展基金,为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提供人才基础保障。金融部门应抓住这一机遇,把信贷服务的触角延伸至联合投资、新兴产业和民办教育等新的领域,获得共同发展。

第三个环节:促进完善民营投资信息服务体系。第一,完善管理与服务机构。发挥信贷智能,促进建设具有较强针对性、专业性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培育多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和高科技工业园等,致力于为民营等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促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二,促进社会中介机构强化服务民营企业意识。特别是培育一些重点面向民营企业的会计、审计、法律事务所,以及资信评估机构等,强化其桥梁作用,行使相关监督职能。逐步协助提高民营企业自身财务报表规范程度、企业信用观念、管理水平即企业竞争力。第三,建立民营投资服务网站。金融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部门与银行信息进行集中,形成一个公开、公平、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平台。政府部门在经过多方综合分析后,制定动态式的《民营投资产业投资目录》,引导民营企业改进组织机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银行部门获取企业经营信息,参考中介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相关评估,确认企业信用等级,并推介金融服务产品;民营企业更要“敞开胸怀”,将自身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致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

第四个环节:政府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一是制定民营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出台民营企业信贷、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建立不分行业、不分所有制的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对民营企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三是建立民营企业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民营企业权利义务,实现民营企业依法健康发展。

企业市场经济第4篇

1.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之间已开始注重市场,研究市场,占领市场,相互争夺市场,加之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倾销,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竞争范围已由过去的商品市场竞争发展到服务市场竞争和要素市场竞争。竞争领域从生产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竞争手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用价格战、回扣、公关、仿制品等手段,而且越来越注重用企业经济实力、品牌、质量、信誉和专利技术等优势来占领市场。

1.2市场竞争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采取降价策略,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格战,如今年以来彩电、冰箱竞相降价,全国商品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削价、大甩卖、打折等。导致企业平均利润不断下滑,甚至有的企业严重亏损,面临倒闭。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营销创新机制

2.1营销观念创新

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营销过程中及适应新的营销环境而形成的思想和认识,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而观念的创新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正确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

2.2营销组织创新

现代企业的营销组织呈现出联合化、扁平化和概念化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的企业“孤军作战”不可能取胜。从现实看,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在和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其营销组织亦大多仍停留在销售部门而不是营销的层面上。

2.3营销技术创新

营销技术是指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含目标市场的确定、产品定位定价、配销和促销及广告策略,等等。由于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大多尚未真正掌握专业营销技术,因此,必须在企业中建立专业的营销企划部门,挑选资深绩优的人员负责,同时聘请专业营销顾问协助,制定并实施企业的营销企划。营销企划的流程与步骤:市场情况分析、决定营销目标、拟订各种相关策略、选择最佳策略、获取管理认可、拟订战术计划、整合企业计划。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策略涉及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对策和合理的竞争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营销体系策略

营销的理论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策划、管理和推销,市场营销的出发点是顾客、是服务的对象,营销的目的是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互利关系,而我们的企业往往只在推销上下工夫,对整体策划、市场调研重视不够。营销体系就是以公司为单位把供应、销售统一起来搞营销,形成供应、销售、服务一条龙,全面负责企业的市场信息调研、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网络建设、促销和转账等,形成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一体的营销网络。生产单位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抓科研、抓质量、抓管理、抓成本、抓效率、抓技术攻关,不再因营销工作而牵扯领导的精力,形成生产专业化、营销集约化。建立营销体系既便于购销连锁经营,又便于购销转账。

3.2营销机制策略

古语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明人是逐利的;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亦告诉我们,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只有满足低层次需求之后才会逐步追求更高层次需求。联系到实际,作为奋战在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他们最看重的必然是利益,现实的利益。要想做到有效激励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企业必须遵循利益优先原则。

3.3营销决策策略

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由企业多部门、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的市场活动,它包括多种决策,因此市场营销决策机制成为营销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中心环节。市场营销决策机制有民主参与机制,即使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的机制,包括员工以不同形式参与企业决策的途径及相关制度。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之分。直接参与方式主要有投票表决、、参加听证会等;间接参与方式主要有接受决策前调研、通过媒体和人民代表表达意见等。这些不同的参与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决策背景、条件和问题。专家参与机制,即让企业外部有关专家参与企业决策过程的机制。专家参与企业决策有个人参与和组织参与之分,也有正式参与和非正式参与之分。

3.4营销队伍策略

没有一支素质高、本领过硬的销售队伍,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是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经济合同法有关知识的培训,避免因合同问题出现业务纠纷;三是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使营销人员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四是采取请进来集中办班、送出去深造培训的办法,对营销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其尽快提高营销业务素质;五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选派精兵强将,不断充实强化销售队伍,营销人员素质要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都要过硬,能打硬杖,能吃苦善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六是严格选拔营销人才,对营销人员招聘要采取内部选拔培训与社会招聘相结合的办法,同时高薪从社会上招聘部分高级营销人才,不断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七是对营销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纯洁营销队伍,增强营销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5营销信息策略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信息情报人员,信息情报人员应具备“精、灵、敏、勤”四大素质。一是业务精通、办事精练,工作效率高;二是办事灵活、消息灵通,三是多思考、多分析、多研究;四是工作勤快,不怕吃苦。其次,要有准确、及时、经济、完备、适用的市场信息。最后,要有完备的市场信息体系,要有市场信息机构,配备专职信息人员,建立信息档案和台账,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建档和信息反馈等工作;要有健全的信息网点;要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专业会,展销会,交流会;要有专题市场调查信息反馈;要有聘请的专家、行家、知情人按时提供营销信息;要有委托的咨询部门、情报机构、大专院校及时提供可靠信息;要有收集新政策、法令、规定等资料的渠道;要有健全的市场营销队伍。

3.6售后服务策略

要有一个好的售后服务。一是建立用户档案,对使用产品时间、数量、价格、规格等建立台账;二是随货发放用户信息反馈卡,及时征求用户意见,对反馈信息的个人公司赠送精致纪念品给予鼓励;三是定期对用户走访,现场检查了解产品使用及运行情况;四是对产品出现故障处理不过夜;五是对质量不合格产品实行无条件退货;六是对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并组织技术人员搞科研攻关;七是为用户免费培训和免费咨询;八是送货上门服务到现场。

3.7广告宣传策略教育

广告宣传的基本功能是及时向用户传递销售信息,通过信息的沟通诱发需求,引导用户采取购买行动。广告的特点是宣传声势大、影响面广、传播速度快。广告宣传的作用是能够及时沟通信息,促进生产发展。及时宣传商品信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渠道,不仅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也为企业生产产品打开销路。“酒香也怕巷子深”,消费者只有闻到酒的香味才能前去购买,闻不到酒的香味也就不知道此处有好酒,所谓“闻”即听、看的意识,这就是广告效应。比如某公司对矿用阻燃输送带产品宣传,当时在煤炭系统内部“两报三刊”作宣传后,虽然花钱不多,但是效果很好,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煤炭系统,看到广告后都带着广告来公司看样订货。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豹帝”牌阻燃输送带远销二十多个省市的煤炭系统,企业知名度也逐步提高。

企业市场经济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背景;企业经济管理;构建分析

引言

我国当前多数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市场化与全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且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情况,在现阶段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冲击了企业经济增长模式,促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营模式已远远落后,并且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节奏[1]。基于此,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首要解决的就是改进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并积极构建能适应社会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1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概述

1.1市场经济发展背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众多机会。以商品市场为例,我国现阶段已充分实现了大部分市场化,但是从要素市场分析,只能作为半个要素市场,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不仅尚未完善,且市场经济水平未提高。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因长期实施市场经济,我国在市场经济方面逐渐提高了其发展要求,要求其具有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等,但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难点与问题[2]。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进行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1.2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构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意义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发挥指导作用,在各个时期、各个层面有效指导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还能显著提升经济管理体系构建与管理水平。从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已有企业开始尝试去构建经济管理模式,但均未收获理想效果,未充分体现出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的优势,以及开展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优势。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对于企业来说,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会逐步增加,越来越凸显出市场经济特点[3]。因此,想要在经济管理模式构建上获得一定进展,企业就需要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同时深入思索如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

2.1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市场经济下主要是发挥市场作用,企业只有按照市场规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计划经济则对行政命令的依赖性较高。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渐完善,但是在企业中,仍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依赖陈旧的理念进行经济管理。从市场经济特征来看,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企业需要生产哪类产品、具体生产量是多少,而非通过厂家来决定[4]。如果部分企业管理者依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不仅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还会限制企业进一步发展。一味重视生产忽略市场,不仅会导致企业缺乏其他方面的投入,还会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激烈,若一味忽视市场,只会对企业发展带来越严重的影响。

2.2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一般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涉及较多的管理事务,同时还需要指导和规范各项管理活动地开展。因经济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盲目性特征,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呈现出一个相对较差的经济管理现象,普遍出现随意开展具体经济管理活动问题[5]。当面对经济管理模式构建问题时,就会放大缺乏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带来的影响性,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指导,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很难体现出成熟性。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制约其进行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的一大影响因素,就是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2.3存在明显的绩效管理短板

具体管理活动的开展是构建经济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在开展具体管理活动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管理模式构建难度。这点在民营企业中的表现最为突出,绩效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且无法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同时奖惩机制公平性较低,这不仅会影响员工队伍建设事宜,还会影响经济管理活动地开展[6]。另一方面,这些不利影响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管理模式构建。

3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有效措施

3.1转变经济管理理念

基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企业管理者若想构建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革新陈旧的经济管理观念,采取先进、创新的理念进行经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以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为基础,学习当前的先进理论,同时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发展进行创新。从实际上来说,就是要求企业站在宏观角度,不仅要对产品生产有严格要求,还需要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做好精细化管理,从多角度思考企业该如何进行发展[7]。基于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企业需要面临的不仅是机遇,还要迎接新的挑战,因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在企业发展中共存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就需要预判和分析在发展经济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措施。

3.2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从目前来看,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构建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以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工作为基础,通过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为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将各个层面的管理事务结合起来,构建各个层面的管理制度,以此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例如,在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时,企业需要先明确财务管理权责,再确立基本财务管理目标,然后通过管理制度将具体财务管理内容规定下来,以此为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8]。此外,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地建设,还需要分析其他管理制度,找出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不仅能更有效支持企业建设经济管理模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压力。

3.3加强弥补绩效等管理短板

一般来说,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在“木桶理论下”,其管理水平高低和管理短板有密切联系,因此为了能做好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就需要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自身管理短板。以绩效管理短板为例,企业应采取措施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完善,结合绩效考核标准和奖惩激励;此外,由于企业不同,其内部绩效管理呈现出来的短板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有部分企业的管理短板并不会在绩效管理方面有所体现。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明确自身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不足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管理短板、管理不足进行完善、弥补,还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能更好地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3.4重视人才应用

优秀的人才能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当前企业发展、市场竞争中,优秀的人才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因此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认识到人才应用的重要性,还需要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确保人才能适应企业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要求。考虑到实际问题,企业需要吸收更多的技术性人才来丰富自身的人才储备,且同时也要吸收大量企业管理人才。一方面,企业可聘请职业经理人,对自身的人才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在内部开展各种人才培训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企业现有的人才。最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也不可或缺,可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

企业市场经济第6篇

P:你觉得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吗?

R:我觉得所有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是根据什么来的,是根据改革来的,没有改革,所有人都穷得一塌糊涂。第一波改革是最优,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1992年的改革,实际上也让大多数人获利。再到后期,有一些改革就被扭曲了,少数人获益。

我属于中间部分,或者叫中间偏上部分,多的应该是潘石屹,潘石屹比我从事房地产晚多了,我要是干个体的话,我累计加起来钱比他挣得多多了,但我不是个人的,我没装在自己兜里面。那么看和谁比,和怎么比法,我跟一般社会上的人相比,我当然得的就会多了,但是我和我的能力和我的同行相比,我是属于那个低的。

都说这10年是地产的黄金10年,可我真不这么认为。这是大家从房价上来讲的,可过去划拨土地的时候,可能我们赚的钱比这还多。那时候开发商旱涝保收,永远不会赔本,没有市场风险,成本爱高不高,反正我按北京定价,拿10%的利润。

对地产商的形象,有这么多讨论,我个人觉得,富豪榜是对中国地产商带来负面影响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如果把它和其他国家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地产商根本排不上号,肯定是资源、石油、矿产、银行什么的排在前面。

中国就是因为改革得不彻底,除了地产,很多领域都没有开放,我们叫资源分配不合理,政府分配资源,非市场化分配,只有土地是市场化分配资源了,所以地产商就排到富豪榜前面了。如果你把剩下的都开放了,煤炭你要开放,是不是煤炭比我们还有钱,金融要开放了,金融是不是比我们有钱,电信你要开放了,石油化工你要开放了,哪个都比我们有钱,根本就没我们什么份。它们一上市,资本一定比我们的倍数大多多了,马上就把所有的地产商在富豪榜上给弄没了。

P:你曾说过,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捍卫和保护国有资产。但有时你又说,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是完全对立的,要推动改革消灭国有企业,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这样的表述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R:不矛盾。一个是我自己的想法,一个是我执行的职务,两回事。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我得执行增值保值任务,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士来说,我坚决反对。国有企业是不好的,国有不应该是企业,应该是叫做事业单位或者什么的。从国有企业管理来说,我们认为没有最好,但你要让我当这个角色,我就得把这个角色演好。

经营国有企业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把它交给私人管理。从我的管理逻辑上来说我就认为,这种情况下是国有资产不用费劲是跟着私人股权去沾光,他一定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他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时候,我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

所以我把我下属企业大部分都改造完了,实际上每一次改造都经过政府批准。改的时候,我就尽可能把国有股缩到最小,比如30%到40%,让私人去占大股。

P:你这个话,如果放到司马南那个语境里面,他又会解读为“国有资产流失”。

R:对。他又会这么想,但是他想错了。因为我们没有一分钱不是自己付的。我们没有一次入股的时候是不掏钱的,百分之百是现金,而且股权评估都有,所有的都是国资委有批件的,全都是按这个做的,每一次政府要盖章的。国有企业政府不盖章,我怎么能这么做呢?不可能的。

P:你和潘石屹是好朋友。你们的友情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R:从生意到朋友,我和他的观点很多是不对的,比如他信巴哈依(注:一种宗教),我可能信共产党,完全不对的。但并不妨碍我们成为朋友,我们最主要是建立在我们的交易上不出毛病。包括诚信,包括企业家精神,这些都包括在内。是他的问题他就认,是我的问题我就认。交易过程中只要诚信的人,剩下什么都可以相信。交易过程中如果有不诚信,剩下什么都不能相信。

比如说在我们的亚布力,大部分人都说真话,很少有人说假话,或者没有人说假话,我们把亚布力称为可以脱了衣服说话的地方,就是全是真实的,像澡堂子里说话一样。越是市场经济的人越有绅士风度,或者骑士风度。我宁愿跟你决斗,但绝不会欺骗。

P:很多中国商人都希望能找到所谓的政治靠山,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企业市场经济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发展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应当要与时俱进,对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自身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才能够使得自身更好的适应我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再加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市场环境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国有企业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积极的践行创新管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够确保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有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改善国有企业发展现状的必然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我国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技术性含量较低等[1]。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比较缓慢的状态。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那么这就需求国有企业必须要是对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

2.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就显得非常的落后了,这也是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并且在对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管理层的积极管理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发现更多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确保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进而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必然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那么都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国有企业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改革和创新,而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则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其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同时还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而促进国有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途径

1.转变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全体员工必须要积极的转变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并树立“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的管理理念,进而实现社会、企业、客户、员工共赢的局面[2]。其次,国有企业还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创新,即在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发展的方向放置与全球竞争当中,同时还需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外部环境,不断的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这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的增强,进而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传统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普遍存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的问题,这不仅会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这样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经济管理机制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对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转变传统的单一的经济管理模式,采取分级管理和分工监督的经济管理模式。另外,国有企业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机制中的自我约束机制。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中,政府是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约束,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样的管理机制会导致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经营自主权。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对经济管理自我约束机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即要保持经营自主权,同时还需要进行自我约束。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自我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自负盈亏,这样才能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即能够放开手脚的依法经营,从而使得自身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3.对核心竞争力管理进行创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的激烈。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我国的国有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取主动权。国有企业可以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比如:针对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素质高的国情,国有企业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不断的提升自身在生产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家电、纺织、轻工业等国有企业,就可以以此来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自身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抢夺更多的份额,从而确保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3]。另外,国有企业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市场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够对自身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预测,尽早的投入资源,不断的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发展的先机,让自身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谋得更好的发展。

企业市场经济第8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企业 经济管理模式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改革推动了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促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渐渐趋于白热化,竞争程度越发激烈。企业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需要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市场需求基础上,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和改革。若是企业坚守传统的、固定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度的经济利润;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企业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并逐渐进步的奠基石。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

什么是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一种活动总称。企业经济管理的范畴是企业资源价值的实现。企业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经济活动,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进程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企业盈利。企业在经济方面采用固有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固有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确立主要依据两个条件,一是企业特征,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

从我国经济发展史来看,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两个历史进程: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我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种适应其形势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的盈亏由国家负责。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要考虑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会对产品成本和费用、薪酬福利有影响。企业若是想获得高的投资收益,必须要选取一个合适的经济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薪酬福利制度要科学合理,企业组织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要合理化。

二、存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具有发展快、起步晚的特性。因此,我国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还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究。西方管理观念较为成熟,我国大多数企业吸取西方管理观念,采用西方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企业没有制定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经济管理模式。相比较于西方,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还有待加强。

(一)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依据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是由各部门兼职完成的。经济管理团队的成员多是其他部门调遣而来,成员具有临时性。临时的管理团队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也具有临时性。有的企业不设立专职的经济管理部门。我国企业对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使得企业管理制度存在许多缺陷。企业管理团队专业性不强,制定的经济管理活动计划缺乏合理性,对组织间的工作缺乏协调性,不能全方位的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了管理效率,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采用旧有的经济管理理念

我国多数企业依旧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经济管理理念没有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以生产为目的,高度重视生产环节,对其他环节投入力度不强,致使企业发展缓慢,有时会出现短时间的停止状态。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依旧重视生产,坚持旧有的经济管理理念,就会有资金链条断裂、产品积压的危机。

(三)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

生产经营的主动力是技术人才,因此各大企业积极招揽技术型人才,而在招收管理人才方面有所疏忽。我国企业严重缺乏专业的管理型人才,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态处于领导把关状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带有浓厚的领导个人情感色彩。企业管理部门人手不足,管理部门临时性较强,各部门之间人员流动频繁,使得工作进展缓慢。大多数企业对组织管理权限划分不细致,没有实施专门的部门享有专门的权力,在实际经济管理活动中,管理部门没有专业性,对各部门的协调难以实施,各部门对自身任务和责任不明确,使得经济管理活动难以开展。

(四)企业组织僵硬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于西方,发展时间不长。依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僵化,灵活性不强,欠缺变通。这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种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使得企业可能遭受淘汰的威胁。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对企业经济效益过分投入,没有建立适应新环境、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这会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企业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经济管理观念

经济管理观念是企业有效经济管理的基石。企业只有改变经济管理观念,才能加大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企业应该从规章制度入手,转变传统的经济管理观念。像经济法律法规和企业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企业都要达到熟悉掌握的程度。企业应该强化员工们经济管理观念的革新意识,并依据经济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体现的精神,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企业要定期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并评估实施效果和执行力度。针对经济管理模式问题,企业应该要求各个级别的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沟通,沟通要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样可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模式要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会遇到众多机遇、竞争对手以及风险,企业应该将这些内容考虑并编制在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中。

(二)健全经济管理体制

通过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没有一个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应该构建完善自己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实行管理部门或团队的专业化,是企业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关键。企业应该细分管理职责和权限,做到专门部门能够享有专门的权利。经济管理部门应该较为稳固,应该成为企业中独立的管理部门。因此企业设立经济管理部门是要充分体现它的权威以及独立特性。以此确保企业各部门或生产经营环节之间能够协调工作。健全经济管理体制,可以及时查找出实际经济活动中的缺陷并对其进行有效整改。专业化的管理部门可以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和责令,为企业安全和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企业生产经营的理念、方案和战略是通过制度反映的。为了确保企业各项措施能够在经济活动中有效落实,企业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健全经济管理制度的开端。企业应该规范内部审计和督查,呈现常态化。企业应该要求各部门依照规章制度严格做事。各部门办事要体现企业经济管理的政策方针。内部审计工作应该遵循干实事的原则,切记走形式主义路线,要做到自我检查,善于发现问题并要有及时改正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可以成立专职审计部门,通过定期检查或者是突击抽查的方式,对子公司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以经济活动隐患为主,审计记录要保存好,以便日后可以查阅。

(三)完善组织结构

经济管理要求企业要完善组织结构,并在各部门间实施分工方案。企业组织成分众多,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员工都有自己的职责。企业应该对各个部门进行明确分工,确立各部门的职责,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中董事会为最高领导层,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以及经济管理活动都是由董事会商议决定的。企业优化经济管理模式应该遵循高效、人性、科学、民主的原则。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要将员工当作工作伙伴,鼓励支持员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并有自己对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议。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离不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据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已建立了经济管理模式,但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缓慢,这是由于企业缺少管理人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较为薄弱。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应该科学合理地改进员工培训制度、奖罚制度、福利待遇和升职制度。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各部们协作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让企业获取高效益并平稳发展。

四、结束语

言而总之,企业若想长远地平稳发展,获取更高的效益,必须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市场经济为背景,通过分析目前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从优化经济管理观念、健全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四个方面,探讨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董艳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4,(2).

[2]窦文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思考[J].商,2013,(10).

[3]侯丽英.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商情,2013,(7).

企业市场经济第9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济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降低市场经济运行成本,还有利于促进企I保持良好的优势和地位,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高效整合原有的资源,还有利于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促使企业在降低成本投入基础上,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日新月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帮助企业保持良好的优势,使企业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合理分配与整合资源的过程,企业资源获得优化配置,有利于最大限度使用企业拥有的资源,使得企业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经济发展。

.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已迫在眉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外部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中,只有强化经济管理的创新,才更有利于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更是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才更有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发展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明确的经济管理目标,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如果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就会由于缺乏目标而决策失误。然而,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将企业经济管理看做企业综合管理的一个很小分支,对于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综合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要想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要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和理念,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使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优势和地位

2.管理制度比较落后,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只是注重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具体实施时却不重视管理制度的落实,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监督和控制欠缺,使得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能力,企业只有快速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才素养,才能够在面对市场风险与危机时,能够坦然轻松应对,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然而,在企业管理进程中,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也不到位。目前,为防止企业资金浪费或流失,一些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内部控制时,都是采取财务审计来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权利等因素的限制,财务审计这种管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对企业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容易造成内部管理缺乏、管理人才缺失、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三、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1.贯彻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

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充分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使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能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管理理念创新,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领路人,一定要创新管理理念。只有领导者在思想上具备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企业的管理层在思想上重视创新管理理念,并能够在工作中主动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活力。二是管理理念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逐步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切记不能急功近利,要保证贯彻创新理念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还要注重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创新管理人员的观念,就是要提高其思想意识,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使其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能够在经济决策过程中,以创新的眼光去处理问题。企业领导者竞争意识弱、缺乏创新理念,是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先创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才能够唤起其创新意识,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去深化改革,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思维模式,改变经济管理的既定看法,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2.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调整和创新企业组织结构,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企业传统组织结构特点,对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破除传统的垂直多层模式,压缩管理机构,建立横向组织结构。有效减少管理层级,实现企业管理幅度的扩宽。这样,既有利于企业信息传达,减少领导者的工作强度,也有利于提高反馈效率,实现信息传达、反馈的快捷化,从而降低工作压力,减少成本浪费。二是建立一些临时的组织机构,以有效增强组织机构的灵活性,使企业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适应发展环境变化,如果遇到一些出现频率较低、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临时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组织机构缺乏灵活性、约束强的缺点。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经济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的高校管理,企业不仅可以在内部制定一些具有约束性的条例,还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促进内部控制创新,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

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要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还要努力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以便于能够快速的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非常关键,内部控制创新,对于强化企业监督与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控制,经济管理与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让企业领导者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组织经济活动,提升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效能,使企业的发展轨迹不偏离,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支撑。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计划与目标的实现。另外,在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能够让企业发展具有可控制性,让企业拥有充分的动力,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隐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利用各种途径吸引人才,以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素|。人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还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在促进其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