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5 16:10: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第1篇

现代学校 德育价值 实现策略

德育价值要回答的是德育究竟“能做什么”的问题,它既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非常现实的实践问题。现代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个体和社会道德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不论是现代学校德育制度的建立、德育目的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取舍、德育结构的设计,还是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手段的运用、德育进程的调控,都必须以德育价值及其实现为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一、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

关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我国学者大都是以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内涵解读为依据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这里蕴涵着两个基本判断:其一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价值主体改造价值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离开了价值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价值;其二是价值应当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辩证统一,单有主体的需要或客体的属性,都不能称其为价值。基于这种理解,有学者认为,德育价值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存在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有学者则认为,德育价值是指德育的属性、功能对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满足所产生的效应[3]。上述关于德育价值的定义,其根本点与着重点都认为德育及其所固有的功能是德育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德育价值赖以维系的必要条件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强调社会和个体对道德、品德、德性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价值得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由此,可以把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理解为是一种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属性。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两者既有一定区别,又紧密联系。其区别在于:德育功能主要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的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具有社会性与客观性等突出特征;而德育价值反映的则是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功能作用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具有为我性和主体性的鲜明特点。其联系在于:一方面,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是凭空想就能实现的,它一刻也离不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德育实践,正是因为德育功能的充分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旨归。任何一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社会和个体道德需要的满足。在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各种功能的完成和发挥都指向于不同德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如果离开或违背了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学校德育活动就有可能偏离符合社会、个体道德需要的正确方向,其结果只能导致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主体性与为我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仅是一种客观性存在,而且是一种主观性认识和体验,其具体形态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人,人是德育价值的承载者、实现者和享用者,表现出主体性和为我性的特点。其次,客观性与多维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回答的是“德育能够做什么”,即德育的“本然”问题,德育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其价值也就客观存在了,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德育形态的发展变化为转移的,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客观性特征。不仅如此,由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价值客体的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又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求真、求善、求美、求利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而且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维价值。再次,直接性与间接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直接性是就德育所具有的个体价值而言的,它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间接性更多地是就德育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来说的,它旨在通过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促进,从而间接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最后,自在性与自为性。即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在性是指不管人们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德育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以一种自发的和没有自觉目的的“自在”形式发挥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为性是指为了达成德育实践活动所预期的价值作用,对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结构、德育进程、德育方法及德育途径等所进行的积极主动设计。

二、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策略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

现代学校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形成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德育活动期望达成的预期结果或目的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它是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的具体化与规范化。德育目标不仅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它上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实际地承担着对其分解与落实的具体化工作;它下及具体的德育实践,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制定了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德育目标,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顺利实现才具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鉴于此,为了超越传统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政治化”、“成人化”以及“无类”、“无层”、“无序”的弊端,应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设计不同类别的亚层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不同德育目标内部以及不同德育阶段的序列性目标。自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试行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坚持这种研究就能使德育目标逐渐走向“生活化”、“实体化”和“合理化”,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才能在德育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

现代学校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中教师所要传授和学生所要接受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它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德育价值,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德育价值要求的需要和认同,而德育价值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它就不可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每当生活现实在与社会要求出现差距或发生冲突时,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更愿意趋向生活现实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现实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条件,生活现实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制约,进而对人接受德育内容的制约也是非常强大的。社会要求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言,是德育对象认同和接受德育内容,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德育内容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其德育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目的也就会落空。根据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现实性这一客观要求,社会道德需要及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完全游离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之外。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不仅要求德育内容必须源自于学生鲜活多样的现实生活,而且也要求德育内容必须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水平和要求。

3.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

现代学校德育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德育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在德育价值的支配和调节下才能顺利运行,而德育过程的结束也正意味着德育价值的完全实现。如果离开了德育过程,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就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但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否在德育过程中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必须依赖于德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也就是说,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遵循自身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德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学校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受学生知、情、意、行诸品德心理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斗争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遵循上述规律并严格按照其基本要求来设计、运行和调控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也才能真正转变为现实。

4.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

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价值而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和工作,是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或渠道。就现代学校德育而言,其途径除了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和各科教学这一基本途径之外,还包括少先队或团委会活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表现出多维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每一种德育途径都蕴含着独特的德育价值。要想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的德育价值,就需要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产生德育“合力”和“正能量”。从近年来我国有关德育途径的实践状况来看,有些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教育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等开展试验,为整合与优化德育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些都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

现代学校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直接为德育任务和德育目的服务,其实也就与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存在着直接联系,离开了适切性的德育方法,德育价值也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适切性要求必须对德育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与正确的运用,应摈弃那些注入式、灌输式、强制性的德育方法,坚持启发性、诱导性和民主性的德育方法思想,灵活地、综合地和创造性地运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德育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这些德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其不同的方式手段和操作程序,它们对完成某种德育任务都有其特殊作用,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应加以组合优化,使之产生整体效应和最佳效果,从而有助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

6.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现代学校德育主体是指德育实践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它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家。首先,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把学生作为“传道”对象,对其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德性成长作为根本追求。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就会失去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离开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德育实践就会变成教师自己的“独舞”,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受教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最后,作为德育主体的国家,既决定着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也拥有、提供和利用现代学校德育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决定者,其能动性如何及发挥程度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储培君.德育价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第2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实践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向和发展路径,而且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内容的确定以及方法的选择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其内容在于传递超生物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人的形成,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完善。”[2]从发生论意义和根本属性上看,德育也是为满足人类超生物经验遗传而产生,为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发展的。这也如康德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3]。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人类适应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各种知识与规范、技能与方法等传授给青年一代,促进大学生朝着“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目中有人、旨在育人、融入成人,不断增强个体适应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做到“目中有人”,这种“人”不仅是处于群体中的“类主体”,更是具有异质性、多元性、特殊性、创造性的鲜活个体。因此,要彻底扭转“人的缺位”状态,让大学生“从一个被社会所消解了的抽象符号转身为真实的存在”[4];从对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忽视、无视、漠视到珍视、彰显和高扬其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实现大学生从工具性存在到价值性存在的转变,切实做到以当代大学生为基点全方位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其次,德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就要做到“旨在育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育人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不断增强其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并以时代精神升华其主体精神;要充分释放、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和价值,培植时展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新型人格,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5]。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游离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之外。无法与学生生活对接的德育必将是无生命的德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还应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上来,把高校德育融入成人过程,将教育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结合起来并渗透其中,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高校德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出发,针对其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困惑和价值迷茫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把德育变成扎扎实实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和成长之举;要以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为目标指向,从根本上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健康成长的能力。从总体上讲,“目中有人”是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和基础,“旨在育人”是其目的和归宿,“融入成人过程”是其途径和手段。只有坚持三者的统一,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为不断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领。

二、预设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科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关注的是把人培养成具备何种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它决定着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任何现实的德育都是特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德育,它必然要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统一性目标,如我国高校德育就旨在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别是面对当前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思想不断向我国大学生渗透,以及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妄图实现“和平演变”、大肆散布西方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颠覆活动,高校德育更应该在教育目标上制定统一的德育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这不仅必要,而且完全符合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面对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和不断增强的主体意识,高校德育目标也应凸显层次性。因此,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首要的就是关注个体、关注德育目标的个体层次性。

高校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以个体的差异性和思想道德境界的渐进性为依据。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看来,人的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德育必须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在不同的阶段制定富有梯度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再把各阶段各层次的德育目标整体衔接起来,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易为其所接受。德育目标不仅要有梯度,还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实现广泛性与先进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可以将道德分为“圣德”与“常德”、“美德伦理”与“底线伦理”,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德育目标迈进。例如,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就很好地兼顾了个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决定德育的方向、体现德育的性质。现代高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不仅要以德育目标为客观依据,而且要以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为现实依据。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需要着力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任何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必须以为主导。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之我国国内存在的各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首先要体现教育内容的主导性要求。这不仅不与德育的个体适应性原则相违背,反而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以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体系之中。

德育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坚持主导性内容的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从增强个体适应性视角审视德育内容,就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开放性、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构建多样性的内容体系。

这种多样性的德育内容在当前主要是在其现实性和时代性中得以彰显。高校德育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而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中,从如“面对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搀扶”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生动的、直观的素材。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例如,针对当前日本将“国有化”之举引发的民众示威游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可以“当代大学生如何理国”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唯有使德育内容与生活对接,才能使高校德育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多样性的德育内容还源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需要的重视。例如,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疑惑,可以将生命教育、科技道德教育、现代人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高校德育内容中。又如,风险社会环境下的对学生风险意识的强化,以及把握机会、化解风险、适应与发展能力的培养等。总之,教育者应该积极密切关注时展和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新特点,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以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作为生长点,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结合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容体系。

四、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工具,也是德育内容的表现手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任何一种德育方法的应用,都要讲究灵活性、针对性;否则,即使方法是科学的,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德育中,曾出现过“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做法。这种方法虽然在过去人们的思想道德共性问题较多的情况下,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多样化的发展以及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方式方法已很难奏效。因此,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要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不断实现对传统德育方法的超越。

在德育中,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行为方式是选择德育方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德育方法取得实效的关键。比如,教育对象的性格不同,有的豪爽,有的活泼热情,有的孤僻冷淡;不同年级学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不同,“大一新生的适宜性问题、大二学生的意识觉醒问题、大三学生的‘分流’问题、大四学生的压力问题”[6];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活动特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选择德育方法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宜,突出针对性。咨询辅导法就是一种极富个性化色彩的德育方法。它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供更具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更加凸显了德育的个性化色彩和更好地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挖掘其当展潜力、满足其成长需要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获取信息方式等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使得其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出现了现代特点和新的规律。对此,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必须更富现代性,手段更加现代化,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融知识性、趣味性、价值性于一体的德育专题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网络辩论赛、在线时评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经常关注学生QQ、博客、微博等的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电子邮箱,针对学生比较敏感或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一对一的思想交流和价值引导,以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在当前,“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契合了当代大学生个性成长与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正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恰当使用其来解疑释惑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德无定法,只要是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的重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方法,都应是为我们所大胆探索、积极引进,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

[2]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16.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

[4]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63.

第3篇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⑵生活德育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活德育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与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道德生活的态度、参与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这一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

第4篇

一、西方学校德育的基本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众多的伦理学说和道德流派,折射到学校德育领域,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样态。尽管欧美国家的各种德育理论主张各异,德育模式不拘一格,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式,但是,通览西方的学校德育,我们依然可以捕捉到一些基本特点和共同特征。

(一)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

西方文化以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为基本维度,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传统。具体到学校德育领域,反对外在强制和高压对个体道德自由的剥夺,尊重个体的尊严、价值和地位,追求和向往人本化的道德教育,是西方学校德育的重要倾向和表征。始于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说,成为欧美学校德育凸显人的意义与价值的指南。他们认为,道德是由人制定和设计的,人创造道德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使之更好地生活。因而,在人与道德的关系上,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学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成就人的德性和德行为己任。康德(ImmanuelKant)“人是目的”的论断,使得西方学校更加重视德育的本体价值和内在价值,即德育的主旨在于“成人”,而不是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外在工具和手段。“非人的”、“无人的”,甚至是“反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工具主义教育方式,是对人权、自由和民主的背叛,不仅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而且亵渎了道德教育的本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所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深受欧美国家的欢迎,在德育工作中被广泛实施和贯彻,这也是欧美国家践行人本化道德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西方的学校德育中,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满足其发展情感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道德系统,以尊重和落实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当前,以学生为本,坚持人本化的道德教育,已成为欧美学校德育的重要理念和实践行动。

(二)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

反对灌输,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人本主义道德理念的拓展和延伸,是西方学校德育的一贯传统。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指出,道德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于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作出审慎的决定;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学生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1]因此欧美国家均反对道德灌输,提倡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儿童对道德的领悟与接纳,进而心甘情愿地实践道德,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人。杜威(JohnDewey)强烈反对道德说教和道德注入。他既指责康德所提倡的绝对道德律令和普遍道德法则的空洞性,也抨击黑格尔(Hegel)思辨道德哲学的空疏性。杜威认为,他们的错误在于剥夺了儿童道德需求和道德自主的权利,扼杀了儿童道德创新精神,于儿童的道德生成无益。他主张学校德育要给儿童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儿童在实际的道德权衡、道德体验和道德判断中领会道德的意义,促进儿童各道德因素统一协调地发展。在杜威看来,传统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的失败之处在于把儿童当作一台机器,无视儿童的兴趣、喜好、需要和个性等自然禀赋,因而无法有效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不仅无法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反而导致了儿童道德批判精神的缺失。教育并不是把外在特定的道德规则和信条灌输给儿童,远离儿童现实生活的任何外在约束都不利于儿童道德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内化道德,实现道德自主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在杜威看来,儿童是在活动中经过道德推理和思维训练而最终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只有那些在思维训练基础上形成的习惯才能代表真正的道德行为。”[2]因此,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地学习,自由地探索,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

主知主义是贯穿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成为西方诸多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问题中心法”、“发现法”、“小组讨论法”以及“辩论法”等在欧美学校德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Socrates)关于“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将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获得道德知识同拥有道德等同起来,开创了道德教育中理性研究的范式,拉开了西方学校德育强调知识和理性的帷幕。随后,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AmosComenius)“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以及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知识就是力量”的确证和扩充下,道德理性在学校德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校德育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任务。20世纪以来,在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的推动下,认知主义德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中表明,儿童的道德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既不是儿童固有内在善性的自然展开,也不是儿童在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道德规则的活动中所获得,而是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觉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并研究了不同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表征。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惩罚的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和亲社会行为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和良心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刺激所有儿童的道德向上发展,如果方法得当,直至达到第六个阶段乃是一个正当的、合理的教育目的。”[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柯尔伯格在反对灌输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两种学校德育方式。道德讨论法旨在提高儿童道德认知,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而公正团体法的目的则是通过建立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共同行为规范,培养个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两种方法的有机整合,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而且也可以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变。

(四)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

家庭、学校和社会既是青少年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也是对他们实施德育活动的教育机构。随着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欧美学校开始摆脱传统单纯依靠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片面思维,将学校德育辐射到整个社会,注重整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力量,发挥道德合力,构建系统、综合化的德育网络体系。杜威认为,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雏形的社会。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口号。杜威强烈反对将学生束缚在学校这个狭小的天地中。他认为这是一种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的片面做法,忽视了社会道德资源的综合组织和有效运用,无益于学生的个性成熟和德性完善。他主张将学校德育扩展到家庭,延伸到社区,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大舞台上组织有益于学生道德成长的德育素材。杜威的德育思想,不仅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有利于优化组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力量,因而备受欢迎。经过欧美学校德育的广泛实践,逐渐变成现实,在构建和完善纵横交错的立体化学校德育网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此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作为学校德育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将道德教育扩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也是当前欧美学校德育的一个基本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在学校德育中的积极效应,欧美许多学校均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网、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网等网站,通过德育信息、搜索、浏览以及采集等形式,实现了学校德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者通过BBS论坛、实时在线交流、网络视频等形式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将德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网络德育教学、网络德育沙龙等有机结合起来。网络负面信息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和毒害,催生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滋生和蔓延,弱化甚至抵消德育效果,为了预防、减少、杜绝这一问题产生,欧美学校不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制定学校网络文明公约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则,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教育,将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空间的德育工作紧密衔接起来。

二、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与时俱进是德育创新的永恒主题。当代西方的德育理论经过历史的洗涤和积淀后,适应时代呼唤和德育发展的诉求,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一)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

“如果没有一套具体的道德观念和指导原则,人们就不能解决道德问题。”[4]自20世纪后半叶,面对层出不穷且日渐严峻的青少年学生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西方各国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建立德育组织以及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等形式,加强了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管理。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出台各种教育文件和政策,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公民。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出台,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作为解决危机的重要措施。1988年,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贝内特(WilliamBennect)在教育改革总报告中,以能否在“道德课”、“纪律秩序”和“勤奋学习”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作为衡量学生“增强成功的民族精神”和“富有爱国精神”的评判标尺。英国实施国家指导学校德育、管理德育课程的改革方案。1978年,英国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和“社会道德教育中心”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1988年,英国颁布了《国家课程》,将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学校德育的基本目标。俄罗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国家2001~2005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俄罗斯联邦爱国主义教育构想》等等。欧美各国重视并加强对学校德育督导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断加大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投资。例如,从1960年至1980年的20年间,美国对教育投资增加了60%。20世纪80年代,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WilsonReagan)再次重申增大道德教育投入的重要性,他指出,美国教育领域中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并非源自教育经费短缺,而是因为经费分配不当,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中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入21世纪以来,美、英、德、法等国不断追加教育经费,并通过政策保障和制度规范,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的督促和检查等系列措施,作为推动本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

“二战”之后,欧美各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具体到学校领域,由于深受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自由主义的影响,违反校规、校园暴力、少女早孕和学生吸毒等现象层出不穷。面对学校的紊乱和失衡,欧美各国忧心如焚,他们希望回归传统,吸纳传统德育思想,尤其是要传授“自尊”、“责任”、“关爱”、“诚实”、“关心”、“勤劳”、“同情”、“容忍”、“合作”、“宽容”和“自律”等核心价值观,克服、消解相对主义和自由主义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切实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并以此化解道德困惑。由此,自20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品格教育在欧美学校开始兴盛起来。品格教育在学校中复兴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品格教育著述。如凯文•瑞安(KevinRyan)和麦克林(Macleans)编著的《校园内外的品格发展》(1987年)、雅各布•本宁加(JacobsBenninga)的《道德品格与小学公民教育》(1991年)、格拉斯•西斯(GrasseSith)的《希望的学校:培养今日青少年的精神与品格》(1994年)和《品格教育:指导学校管理者》(2001年)等。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品格教育伙伴”提出的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1)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进行核心伦理价值观教学,以此作为学生良好品格的奠基;2)品格是一个包含思想、情感和行为在内的复合体;3)有效的品格教育应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和全面的方式,在学校的各个环节推进核心价值观;4)学校理应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5)有效的品格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实践道德的机会与条件;6)有效的品格教育应开设富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此种课程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有助于他们获得学业成功;7)品格教育必须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8)学校教职员工应当成为一个学习型的道德集体,共同承担品格教育的责任,并努力遵守和维持核心价值的一致性,以引导学生品德的发展;9)有效的品格教育倡导来自于教职员工和学生所组成的道德领导力量;10)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家长和社会成员成为品格教育的伙伴,共同参与品格教育活动;11)有效的品格教育应把学校生活的品格、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师的实际情况、学生展现良好品格的程度纳入评价范畴。[5]另一方面,大量的品格教育组织和品格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如品格发展基金会、品格教育研究协会、品格教育联盟等。这些机构通过编制品格教育计划、选择品格教育方式、开展品格教育评价等活动,将学校的品格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

20世纪是欧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理论繁荣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形形的德育理论流派,如存在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价值澄清学说、关心模式、体谅模式和人本主义理论等。由于各种德育理论的视角不同,所关注的道德问题不同,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解决全部的德育问题,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越来越多的欧美教育学家认识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社会道德的进步,并非任何一种德育理论所能奏效。因此,欧美国家注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加强不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在学校德育中的整合。诚如康内尔(W.F.Connell)在《20世纪世界教育史》中所指出的,德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解读的领域,倘若仅仅通过某一门学科来探述这一范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也是极为危险的。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学校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尝试采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视角综合思考学校德育中的冲突和困惑,并通过实施学科德育,不断推进和改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且,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德育的各个理论流派也改变了竞争和对立的僵局,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广泛的对话和交流,增进了共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经过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积极倡导和努力实践,各种德育理论流派逐渐走向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看,这些理论派别正从以往的对立状态走向趋合,相互对立中实现相互借鉴,从中达到新的发展,这是随德育人性化所实现的趋向。表明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人格的个体,任何单一理论都是无法达到的。”[6]

第5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惑;价值取向;传统道德现代化;实施

一、道德教育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如此之多,真是一个“大德育”。有人形象地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到头来,德育什么东西都不像。就连我们从事德育研究的人员也最终不知道什么是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革以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制,在经济方面是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也是以国家组织形式下的“行政一体化”的结构体制。在单一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单纯,思想容易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多样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一元化价值取向让位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一元化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在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已走向多元化,因而出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浸染上浓重的经济色彩,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功利性价值取向突出,利益意识强化,这就势必引起青少年学生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向“重利轻义”观转变,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四个突出特点:即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我认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即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促进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使个性有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时,重视学生个人起点阶段的优势潜能,充分展示个性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制约,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只有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可能是富有远大理想、宏伟抱负的现代人,才可能对社会、国家、民族富有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积极发挥,其独立思考、开拓精神、创造能力便可能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固守教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徘徊观望,成为时代大潮中的落伍者。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跨;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驾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威武不屈、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也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据我们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平;叶澜先生认为,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道德教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服教育法或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在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上,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这是不对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整体功能,说服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榜样示范法、观察学习法、道德实践活动法、自我修养法等也要广泛应用。其中,道德实践活动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注释:

[1]持该观点的资料很多,如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88页;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15页;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9页。

[2]这种观点多见于教材:《教育学》和《德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30页;睢文龙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45页;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333页;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97页。

[3]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92页;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2—113页。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16页;国家教委1995年2月27日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86页。

[6]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105页。

[7]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3页。

[8]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12页。

[9]扈中平等:《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刘忠勋:《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1]余玉花:《社会转型期观念的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12]蔡永莲:《社会转型与德育的有效性》,《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工德育课;教学

德育课堂是技工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道德情操、思想修养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但德育教材的内容都较为抽象,并属于基础课程,学生主观上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这已成为目前技工德育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多媒体技术是把视、听、形、声相结合的现代高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弥补教师能力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技工德育课进行教学实践的几点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时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关心国际、国内发生的事

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补充。而德育课教学要体现较强的时代信息,必须与当代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因此,德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独立分析、研究和判别现实生活中相关政治现象的能力,也就是分析时政的能力。因此,如何利用时政材料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教学中,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亮丽的色彩及趣味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知兴趣,或叫求知欲。学生都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这能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从兴趣入手,以亮丽色彩、趣味动画以及学科知识渗透,举出几个实例,或者穿插一些动画,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材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只是载体,它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死板的教条。因此,掌握知识只是掌握了一种“武器”、一种工具,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教材和社会生活中构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为这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了方便,促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发生

了根本性变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

巨大的改变,变一元为多元化,实现了由知识的简单传授向知识和生活的有机整合的转变。

三、运用热点社会节目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心灵的冲击

现在,各大卫视的一些社会热点栏目如湖南卫视的变形记、江苏卫视的花样年华、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都引发了全国观众的大讨论。因此,我在制订德育的学期教学计划中都会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多媒体观看课,比如,在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我安排了一次课,观看湖南卫视变形记李耐阅的美丽蜕变,学生看到短短7天湖南荆州的女孩李耐阅从一个叛逆霸道、让父母头疼的孩子变成一个乖乖女,摒弃脂粉改掉抽烟喝酒的坏习惯,从一个“问题学生”变成一个能正常学习的小妹妹。当看到回访,那个当初与父亲恶言相向的叛逆女孩,最终坐在了父亲的病床前留下悔恨的泪水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感动得哭了。我们进行节目点评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感同身受,教育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进行

教学

从教师自身而言,运用多媒体属于现代教师的基本技能,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德育教师在运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时要具备现代的教学思想并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例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更为简洁、明快、少而精,更易于点拨和启发,这才能使德育课得到提炼和升华。并且要能较熟练地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和编写课件或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设计和编写课件的全过程中,制作出比较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的课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重新进行设计,从而使得传统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媒体—学生”模式。学生也从传统教学中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五、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在本校推广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德育教学时,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有的教师只是将多媒体当做电子黑板,坚持“看—问—讲”老一套,这样就根本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其次,德育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有的教师做好课件后,就以为一劳永逸了,不注意及时更新资料,这就让本来能起到较好效果的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成为负累。

第7篇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亟需创新

在中小学,班主任承担着德育责任;尤其在新形势下,由于家庭教育引导不力、网络等媒体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中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基本品质的发展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自杀、出走、杀人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另外,独生子女较为普遍的存在娇气、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也给班主任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班主任如果不能在德育领域进行积极引导,就必然要被动地不断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成为典型的“救火队”。

而就班主任现实的德育工作模式来看,班主任工作模式老化,德育工作主动性不强,系统性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效能的提升。

首先,“不出事、不做事”,班主任工作缺乏引导性。

在英语中,教育一词“educate”的原义是“导出”,这也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即从学生身上将合乎真、善、美的内容引导出来,促进其生长。班主任很少做这种积极导出的工作,而是消极地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工作不是老师在引导学生,而是学生的问题牵引着老师的注意力。

其二,德育工作变成“搞活动”,缺乏系统性。

班主任非常忙碌,他们要在学校安排和学生要求下组织各种活动,说他们工作不得力,他们会很委屈。然而,当德育工作变成了组织一个一个的片断活动时,班主任就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引导。以运动会为例。运动会的口号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由此可见,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系统中的一环,是同学们平日注重体育锻炼之后的一种集中展示,在运动会上拿名次不是目的,培养运动的习惯才是理想状态。然而,几个班主任在引导所有同学养成运动习惯?几个班主任不是只盯着入学时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其三,班主任刻板说教,拉大与学生的距离。

大量班主任把精力用于开会、应付日常杂事,平时不去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等到发生问题了才会匆忙行动,而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基本上是说教:在班会上讲人生道理,劝说学生改正。这种方式与当代中小学生追求独立、注重自我的特点是冲突的。班主任经常在班会上讲道理,然而,有几个学生真正会因为班主任说了就改正错误?

其四,忽视学生集体建设,集体教育的功能不能发挥。

中小学生非常重视同伴群体对自己的接纳和欣赏,愿意在群体中不断调整言行。如果学校的班级、宿舍、社团等正式或非正式团体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氛围,就会对身处其中的学

生发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众多学校,班主任对学生集体建设的指导缺乏或者无力,更重视依靠班集体来控制和约束学生,而不考虑依托集体力量来引导和促进学生。

总体而言,中学阶段的德育问题较为明显,小学班主任似乎可以暂时轻松一下。而事实上,中学阶段的德育问题恰恰是在小学阶段埋下了不良的种子。对于学生的各种问题,一些优秀的班主任投入了大量的爱心和智慧,然而,从各地的德育案例(如本年度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学会所选出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来看,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性不够,不足以全面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突破口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道德发展状况,面对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艰巨责任,班主任要切实明确责任,努力从传统的无所作为或无效努力中走出来,尝试新型工作思路。依据现代德育理念,我们认为班主任工作可以从如下突破口加以创新。

首先,开展主体德育,促进学生的自律、自觉、自动。

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习惯、待人处世方面存在不成熟、偏差的学生面前,要秉持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成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学校里得到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成长、防止各种偏差行为及其不良后果,班主任应该启动全面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以积极、理性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和学习。

鉴于学生抵制说教、反对话语霸权的特点,价值引导不应该采用传统的训话方式,而应该采用人文作品讨论、伙伴式交往、学生自我管理、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道德发展的主动性。

其二,开展集体建设和集体教育,组建学习共同体。

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时,一定要把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集体建设放在第一位。

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基础上,班主任必须对班干部进行必要的思想辅导,引导这批骨干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班级发展的前景、班干部对全班同学发展所负的责任,掌握行之有效的、民主的现代工作思路,促使班干部赢得全体同学的支持。在班级建设的细节上,班主任要依据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特点,肩发班干部确立课程学习、品格锻炼、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的常规制度,采用亲切、自然的方式全面组织班级生活,引导学生旺盛精力的合理施展。

其三,实施系统德育,构建整体的学校生活。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全校性的大型学生活动,如英语竞赛、演讲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等。班主任往往是分散地应付各种活动,没有建立全效机制,也没有深刻领会各项活动的教育意义。如果我们把运动会看作是对学生平时健身成果的检验,把文艺汇演看作是对学生平时美育成果的展示,把英语竞赛看作对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考查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各项活动融入学校生活的系统之中,使学生不会感觉到额外去应付这些活动。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题组拟提出如下思路,希望能够对一线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提供参照。

思路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进程研究

本思路的重点是从学生入学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基本理论依据在于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自制能力,重视班集体所蕴含的集体教育资源。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学生入学时,即启动班主任引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确立班级规章,并确立监督机制。在学期进展过程中,在班干部领导下,不断提高标准,解决班级发展中的问题

思路二: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班主任工作创新

本思路的重点是努力确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并使其成为有力的教育力量。基本原理是班级文化可以发挥凝聚力,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对所有学生的学习、同伴交往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对于班级发展前景的预期,提炼班风、学风等班级核心价值观,并确立相关制度,由班干部、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自评以及学校内的班级文化评比等进行监督。

思路三:交往引导与品格建构

本思路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的同学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在和谐的交往关系中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基本原理是道德是交往过程中的规则,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言行一致。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系统规划学生所身处其中的各类交往,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交往所应追求的理想状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合理交往,引导各类交往的正常展开;组织学生对交往关系的反思,促进道德自觉。

思路四:立体沟通网络的建构研究

本思路的重点是班主任要建立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立体沟通,通过沟通达成教育共识。理论依据在于德育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是一种沟通过程,而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以及言语沟通的不同类型(如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有不同的关系状态和沟通效果。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班主任要分析各种沟通关系,包括师生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班主任要进行立体沟通网络的建构,如在师生沟通方面,可以有一对一当面沟通、一对一电话沟通、一对一信件沟通、一对一网络沟通、一对一基于文本的沟通、一对多当面沟通、一对多基于文本的沟通、一对多基于网络的沟通等各利,形式。

思路五:人文引导与自主建构

本思路的重点是依托饱含人生哲理的文章和故事,组织学生在阅读、讨论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基本原理是班主任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理解、认同、践行各种道理,而这些道理如果是由班主任告诉学生的,学生并不一定认同;如果是班主任引导下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就会遵行。因而,班主任要做的,是创造适宜氛围,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建构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行为习惯。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挑选学生喜爱的可供阅读和讨论的精美文章,由学生干部或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形成相关认识,制订相关计划和规章;各种计划和规章的有效执行,就意味着各种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思路六: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德育效能

这种方式在实践中已经有较多的应用。本思路的重点是依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对学期德育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基本原理是德育内容庞杂,不可能在一次课上全面开花,最适合的方式是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分专题进行重点强化。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依据选定的价值观主题,设计相应活动,在学周或月内进行反复强化。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反思。

思路七: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效能

这种思路一直都有,关键在于是否系统、有效。本思路的重点是通过常规化的家校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基本原理是依据系统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支持,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反,就会出现“5+2=0”的局面。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学校、教师要主动出击,确立常规的家校沟通制度,进行有效的亲子教育,吸引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同时,教师要乐于吸收家长提出的良好意见,实现家校之间的平等互动。

思路八:发挥班主任的协调职能,打造德育共同体

第8篇

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有效途径,而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人们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中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加之学校学生年龄偏小,思维分辨能力差,德育意识淡薄,容易受不良的信息影响,更容易沉迷网络。且从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情况来看,德育教育更多的是贯穿于语文、政治、少数民族理论等有关课程,却很少融入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等理科类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提高,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的多维性——育体、育心、育情,更要求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在小小方寸间了解世界各地各种信息,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但同时也出现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许多新问题,不健康的信息、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更有不法分子实施网络犯罪,对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这就对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我们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才能在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同时,自觉地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使中职学生养成强烈的信息责任感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需要,更是学会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计算机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

二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趋势。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近些年,随着中职类院校扩招规模的逐步扩大,生源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的趋势,尤其是中等体育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德育养成淡薄、法制观念不清,加强对中职学生教育与管理也成为了中职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课程对于这些学生,是具有极大的兴趣的,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无疑为德育教育的落实、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上述原因,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须的,也是每个计算机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在学校德育大纲具体的要求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讲解和上机实训中,从而促进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加强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计算机教师应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德育观。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有较强的群体特点,他们不同于普通中专生,在学文化课的同时还要进行刻苦的专项体育项目训练,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室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想着学生,手上善待学生,不放过一个学生,也不放弃一个学生,让德育教育时时有、处处有,具体如下:首先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与体育有关的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作品,使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计算机课,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的学科特点, 教师应以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为载体,逐步渗透德育知识,在提升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其思想道德境界的逐步提升,积极尝试教学方法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环境,将体育合作精神融入其中,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分配到各学习小组,让学生集体讨论,形成结果,逐组演示,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依靠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的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结合网络特点,渗透德育理念。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

引言

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教学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卫生类学校也从普通的中专学校划入职业教学的范围,使得中职卫校的学生特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给中职卫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中职卫校只有与时俱进,促进德育工作的创新,才能进一步谋求中职卫校的发展。

一、中职卫校学生特点

近年来,尽管中职卫校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大,德育工作的难度和德育工作的效果仍然有明显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职卫校学生思想品德比较难以管理。中职卫校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总体素质偏低导致学生总体思想品质水平偏低

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的日益普及和大学扩招导致的普通高中进一步扩招,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中考竞争中的失败者,导致中职学生的总体素质下降,中职卫校的思想品德素质也日益下降。

2.不良习惯多,思想浅薄

中职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思想不成熟,更容易受到金钱社会和新新世界的影响,大多具有较多的不良习惯。如女生喜欢奇装异服、各种各样的流行发型,喜欢染发、睡懒觉,比富心理强烈,多结交不够正派积极的同伴等;男生主要表现为打架、抽烟、喝酒、睡懒觉、小赌博、不讲卫生、迷恋网络等。中职卫校的问题学生比较多,很多学生都曾在初中阶段或卫校期间因违反学校纪律而受过处分的经历。

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

中职卫校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不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他们大多独立自主能力较差,对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遇到挫折时,心理障碍比较严重。部分学生深感就业压力大,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二、中职卫校德育工作创新

要做到德育工作的创新,首先应该正确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结合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考虑生德育素质的基本情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收到实效。

1.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培养良好德育氛围

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态度、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学生德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的效果,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下功夫,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尤其是在师德建设中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针对学生不爱护公物、不讲究卫生的问题,在学校环境建设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为学校的环境建设做一件好事,为学校美化环境添砖加瓦。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视健康人格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中职生由于是中考竞争的失败者,普遍具有自卑心理,遇事焦躁、思想不成熟。因此,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来推动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要发挥中职卫校优势,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其次,坚持把学生当作学校的真正主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最后,把兴趣教育、认知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品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全面提高。

3.发挥家庭社会教育功能,创建和谐德育环境

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同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职卫校的德育工作要努力实现与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和良性互动。学校每学期应组织对家长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有:爱父母的教育,孝敬长辈的教育,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教育等。通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可以内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

4.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德育形式

学校应开展各种问题活动,如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课外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方面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分挖掘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也能有效地遏制学生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结论

总之,中职卫校的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现实需要来确定德育目标,选择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有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尹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常做常新[J].卫生职业教育,2009(14)

[2] 郭雪媚.浅谈当前中职学校护生的德育工作[J].科技信息,2009(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