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2 09:24:39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1篇

关键词: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金融统计 实证研究

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内容及影响

(一)新标准调整的内容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调整了以下内容:一是扩大行业覆盖面。新标准共涉及84个行业大类,362个行业中类和859个行业小类,除金融、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外,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二是与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接轨。三是新标准分类指标更具灵活性、科学性。新标准简化了指标,从原标准的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3个指标简化为2个或1个,从业人员数指标由一刀切改为灵活运用。四是新标准划型阈值更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如提高中型企业营业收入指标上限临界值,以充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小型企业的营业收入指标上限临界值,以扩大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弱势群体;降低从业人员数阈值,以充分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五是增加“微型企业”标准,并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划型范围。新标准在原小型企业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分类,更接近于国际上企业分类标准,有利于更好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此外,新标准规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因此,个体工商户可以参照企业进行划型。

(二)新标准中划型标准阀值变动的影响

对企业划型影响最大的是划型标准阈值的变动,具体表现如下:

1.资产总额变动对企业类型划分的影响。新标准中选择资产总额作为划型适用指标的有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而旧标准选择资产总额作为划型适用指标的有工业和建筑业。对于建筑业而言,新标准将其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下限由3亿元提高至8亿元,中型企业资产总额下限由0.3亿元提高至0.5亿元,由此推测,新标准实施后,建筑行业中型及以上企业数量将下降。

2.从业人员数变动对企业类型划分的影响。新标准降低了大型工业企业、零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住宿和餐饮企业从业人员数下限,将使其大型企业增多;降低了中型批发零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政企业、住宿和餐饮企业从业人员数下限,将使上述行业中型及其以上企业数量增多。而新标准提高了大型信息传输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数下限,上述行业大型企业数量将下降。

3.营业收入变动对企业类型划分的影响。新标准适度降低了住宿和餐饮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大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限,将使这两个行业的中型及其以上企业增多。对于农林牧渔业、工业、零售业、信息传输业而言,新标准提高了其大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限,降低了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限,将使这4类行业的中型企业增多。此外,新标准还取消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其他未注明行业企业以营业收入值作为划型适用指标。

新旧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执行差异的样本测算

(一)大、中、小、微型企业的数量变化

为测算新标准实施对企业规模划分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纳入2008年经济普查的企业(不含金+融、教育、卫生企业)为样本,样本数28051个。根据样本企业的销售额、从业人员数和资产总额,本文按照新旧两套标准对上述企业分别进行规模划分。

结果显示:新标准下的大型、中型企业总体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大型企业67户,比旧标准增加22户;中型企业612户,比旧标准增加257户;小型企业9731户,微型企业17641户,两者合计比旧标准减少269户。从占比情况看,依据新标准,样本企业大、中、小、微型企业数量的占比分别为0.24%、2.18%、34.69%、62.89%;而旧标准大、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0.16%、1.27%、98.57%。从行业分布上看,不同行业按新旧标准划型变动情况不一。其中,大型企业数量增加的行业有制造业、邮政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主要是因为许多依据旧标准的中型企业被上划。中型企业数量增多的行业较多,较为突出的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大多按旧标准划为小型的企业被上划,也有少数按旧标准划为大型的企业被下划。此外,部分行业大、中型企业数量出现下降,如建筑业等。

(二)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的变化

为测算新标准实施对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的影响,笔者从江苏省中小企业辅助系统查询发现,2011年10月末,样本企业中的有贷企业为4111户,并按照新旧标准计算出各行业、各类型企业贷款余额变动情况(见表1)。新标准实施后,大、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增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减少。4111户有贷企业10月末贷款余额为972.96亿元,其中大型企业贷款余额79.85亿元,比旧标准大型企业贷款余额多59.54%;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66.23亿元,比旧标准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多36.93%;小型企业贷款余额477.15亿元,微型企业贷款余额249.73亿元,两者合计比旧标准小型企业贷款余额少9.3%。从占比情况看,按照新标准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比为8.21:17.08:49.04:25.67,而按照旧标准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比为5.14:12.48:82.38。

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2篇

[关键词]企业形态 企业分类 企业法律形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2-0075-05

企业法体系应包括企业主体法、企业促进法、企业规制法三大部分。企业主体法以企业形态为立法基础。是对某种具体的企业形态进行的企业立法,主要涉及企业的组织体系、企业的设立、组织形式、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具有组织规范性,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企业促进法以企业分类为立法基础,是就某一种企业分类进行的企业立法,主要体现国家对某类企业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具有政策倾向性。如以企业规模进行分类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资本来源进行分类的外商投资企业法等。企业规制法以企业行为为立法基础,是专门针对企业行为进行的企业立法,主要表现为国家对企业行为的规范管理。具有行为规制性,如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然而由于对企业形态和企业分类的认识混淆。在理论上,学界存在着对怎样划定企业主体法和企业促进法、一般企业法和特别企业法,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在实践中,则既存在企业法律调整不到位,又存在企业法律适用的矛盾、重复。这些都要求我们对于企业形态和企业分类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企业形态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存在的,都表现出一定的存在形态。企业首先也是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存在的。是社会关系的主体,并表现出其特有的存在形态。所以,企业形态就是企业作为社会关系主体的存在形态。企业总是以一定的企业形态而存在的,离开企业形态也就无所谓实体企业的存在。

企业形态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企业的经济性质;二是企业的组织形式。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企业存在的形态。企业的经济性质反映的是企业由谁投资或谁组建,其表明的是企业投资结构或组建基础等经济特性问题,如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混合所有、外商投资、成员交易量等。它是企业赖以成立的基础,属于企业的内在性质。企业的组织形式反映的是企业以何种方式组织生产经营,其表明的是企业对内对外的责任方式问题,如独资形式、合伙形式、公司形式、合作社形式等,它是企业赖以运作的基础,属于企业的外在形式。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表现为内在性质与外在形式的结合,如一个国家,其本身就包含有内在的国家阶级性质即国体和外在的国家组织形式即政体。对于企业,其存在的形态也一样,既离不开内在的企业经济性质,也离不开外在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企业经济性质和企业组织形式的结合。脱离其中的任何一方面,企业都不可能真正地存在。

企业经济性质与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企业形态。企业经济性质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都有其典型形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性质的典型形式就是全民所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性质的典型形式就是混合所有。而典型的企业经济性质则往往与某种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是融为一体的,即典型的企业经济性质附着于或隐藏于这种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上,从而形成特定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企业形态,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企业形态就是国营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本身就表明了企业的经济性质即全民所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企业形态就是公司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本身就表明了企业的经济性质即混合所有(即公司可以由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共同投资组建,单一投资者组建公司是公司的例外情况)。

企业形态是历史地形成的,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特定社会所有制结构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包括特定社会和国度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资本积累与集中的程度,特定社会和国度的产权结构,主要是所有制的表现形式等。人类社会的商品经济大致分为以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和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则经历了纯粹市场诱致性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与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企业形态演变经历了家庭一古典企业一行政性公司一现代企业的演变历程。其中古典企业是指自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行政性公司是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国家为推行其对外对内的行政职能而与私人资本相结合形成的法人公司,如东印度公司;而现代企业主要表现为公司制企业,其典型形态――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7世纪,确立于19世纪。企业形态的这种演变形成了三大突破:一是企业取代家庭成为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组织单元;二是企业的性质摆脱了行政性而走向经济性;三是法人的“面纱”使法人财产和人格同其成员的财产和人格分离开来,法人具有社会实在性和独立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形态的演进并不构成后者对前者的完全否定,而是形成一个以公司等法人企业为主导。辅之以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行政性的国有企业等多元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二、企业分类

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对企业进行分类,即是从不同的角度依不同的标准对企业进行划分,以从各个层面去理解和把握企业的特质与属性。”企业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企业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依据企业规模,可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依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可划分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企业、金融企业、邮电企业、建筑安装企业、水利企业,以及外贸、物资、农林企业等等;依据企业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中央企业(包括中央和部门直属企业)、地方企业(省市县属企业)、乡镇企业、街道企业等。依据企业使用的技术装备及生产力要素所占比重,可划分为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依据企业内部结构,可划分为单一企业和联合企业;依据企业的法律地位,可划分为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依据企业经济性质,可划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人所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依据企业形态可分为公司企业、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还有其他一些划分,如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等。可见,企业分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依据自己确定的标准,任意地对企业进行的划分,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

三、企业形态与企业分类的区别

企业形态与企业分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企业形态也可以作为企业分类的一种标准,显然企业分类的外延比企业形态的外延要广泛得多。而对于企业立法来说,我们更需要弄清楚的是他们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形态是历史地形成的,它由企业的经济性质和企业的组织形式组成,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企业分类则是人为地划分的,它是根据企业某方面的性质、特征而进行的归类,并因人们对企业的不同认识而各不相同。

2、企业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企业分类则属于意识范畴,它是人们对企业认识的反映,它主观地存在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各种学科理论之中。

3、企业形态的划分标准应当是唯一的。即企业经济性质与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企业形态;企业分类的划分标准则是多种多样的,即企业任一方面的性质或特征都可以作为企业分类的标准。

4、企业形态表明的是企业主体的个别性,即特定的企业经济性质与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可组成具体的企业形态;企业分类表明的则是企业主体的集合性,即具备某一方面特性的企业可形成特定的企业集合。

5、企业形态的划分具有立法分类的意义。当某种企业形态为法律所确认时,它便上升为企业法律形态。成为企业法主体,进而为企业立法分类提供依据;企业分类的划分则主要地具有经济分类的意义,尽管其也与企业法律制度存在着牵连,但其主要地在于为经济决策提供分类研究,通过统计经济生活中的企业构成状况。分析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和结构比例,进而制定具体的经济政策。

6、企业形态是企业主体法立法的基础,而企业主体法侧重于企业的组织规范,是国家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一般规范,具有平等性;企业分类则是企业促进法立法的基础,而企业促进法则关注着企业的政策倾向,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某类企业给予特别扶持,具有非平等性。

四、对企业形态和企业分类混淆的分析

我学界和企业法律实践中还未能充分认识企业形态与企业分类的区别,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例如有学者就直接用“企业分类”来讨论企业主体法的问题,该学者已认识到了企业分类的多样性,看到了同时以多种分类方式进行企业立法的弊端,并提出了按企业组织形式立法的单一立法模式,那么笔者要问既然企业立法是以企业分类为基础,那为什么就只能按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分类来立法,而其它的分类就不能成为企业立法的基础呢?尽管该学者提出了以企业组织形式代替所有制性质进行企业立法的优点。但如果我们只承认以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分类方式进行企业立法,而否定其它企业分类方式的企业立法,这不和作者确立的企业分类是企业立法的基础自相矛盾吗?

这种企业形态和企业分类的混淆,对人们理解企业法律形态带来了一些误解,也不利于我国企业立法体系的完善。例如,将企业形态和企业分类都看作是企业主体法的立法基础,于是就导致了“按企业责任形式立法与按企业所有制性质立法是否应当并行”的争论、“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是否应当合并”的争论等等。事实上,这些争论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不管是企业责任形式还是企业所有制性质。它们都只是企业一个方面的特征,只能作为企业分类的一种标准,而不能作为企业主体形态划分的依据,对于企业主体法来说,它们是没有意义;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是否应当合并的问题,实质上是混淆了企业形态与企业分类的区别,外商投资企业其实是根据企业投资情况进行企业分类所组成的一个企业集合,外商投资企业法应当属于企业促进法的范畴。而公司法则是典型的企业主体法,所以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本身就不存在是否应当合并的问题,只是由于我们混淆了企业形态与企业分类的区别,把本应当属于企业促进法的外商投资企业法误解为企业主体法,并在其中规定了一些属于企业主体法的内容。例如,将企业形态与企业分类不加区分,于是就导致了在一般的企业主体法中规定企业促进法的内容,对本来应当是平等的企业规定不平等的内容,如在我国旧《公司法》中就有许多对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情有独钟的特别规定,结果是招致了人们对旧《公司法》的这种不平等规定的一片责难。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特别企业主体法中,我们就不能完全地区分开企业形态与企业分类了。因为特别企业主体法是依特殊的企业法律形态而制定的,而特殊的企业法律形态则是因企业所从事的特殊行业或产业而具有特殊性的,而行业或产业本身就是企业分类的标准之一,因此,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既是一种企业形态也是一种企业分类。可见,在这些特别企业主体法中包含企业组织制度和对企业政策倾向的法律规范本身也是企业立法反映企业现实的要求。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除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登记、成员构成及权利义务、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主体组织规范外,还以专章规定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类从事农产品交易的特殊企业的扶持政策。但毫无疑问,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地还是表现为一种企业形态,它既内含有企业的经济性质,即互经济组织――这主要是通过社员与本社的交易来表现;也外显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即合作社――这主要是通过自愿联合、民主管理来表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更多地规定的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因此它主要地还应当属于企业主体法,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主体法,而不应将之归属于企业促进法。

五、区分企业形态和企业分类的意义――只有企业形态才能被确认为企业法律形态

企业法律形态是企业主体立法分类的依据,对企业主体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应怎样理解是企业法律形态呢?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总是以具体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我们思考企业法律形态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企业概念上,而应当基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形形的具体企业形态,因为法律总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基于此,笔者认为企业法律形态实质上就是企业主体法对现实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形态的确认,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形态在法律上的表现。企业法律形态和企业形态一样也应包含企业的经济性质和企业的组织形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有学者写到:“在现代西方国家,企业法律形态是在由市场机制形成的企业种类基础上,再由国家以法律加以确认的,其企业法律形态划分的基本标准是企业产权结构及与其相关的组织形式和责任性质。”

只有企业形态才能被确认为企业法律形态,其他任何企业分类都不能被确认为企业法律形态。

现实中任何一个真实企业的存在都必须依赖两个基础,一是企业的经济性质,这是企业赖以成立的基础;二是企业的组织形式,这是企业赖以运作的基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真实地存在。仅有投资者的投资,企业虽然能具此得以成立,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进行运作,毫无疑问。这样的企业很快就将死去,我国企业登记制度规定,企业在登记成立后六个月内不能进行经营的,将吊销其营业执照。而企业的组织形式虽然是企业赖以运作的基础,但企业的运作又必须以企业的经济性质即企业赖以成立的基础为前提,没有企业的成立,企业的运作就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企业不可能真正运作起来。法律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内容的企业,也即企业形态。

才能被确定为企业法律形态。其他任何东西,如除企业形态之外的各种企业分类等,都不能被确认为企业法律形态,因为除了企业经济性质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共同组合,其他任何东西或者这个组合的任何单方面都不足以使企业形态赖以存在。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的界定 实践

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关注的重点与热点经济问题之一, 有关的学术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然而我认为,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分析,那就是:什么是中小企业?

要结合具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虽然小企业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但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尚无完全统一的标准。

资料来源:沈杰 梅逊林 《借鉴国外经验,扶持中小企业》

要考虑行业的差异性与企业发展变化的动态性

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在从业人员、资产规模、销售额等规模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界定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时,应当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行业之间,在相同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应相同。此外,任何企业的规模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大企业,也可能维持原来的规模,还有可能受市场挤压使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企业生产逐步萎缩,甚至破产倒闭。可见,现在的中小企业并不意味着将来仍是中小企业。小企业的概念在一个时期不同于另一个时期,在今天被视为小企业的拥有100名雇员的企业在18世纪中期会被大多数人看作是大企业,在某一个产业领域被视为小企业的企业,在其他的产业领域也可能被视为大企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其政策含义是: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是就一类企业而言的,而不是对具体的、个别的企业而言的。因此,在界定中小企业时,我们应当使用相对的动态指标:一方面在时间上是动态的,虽然确定一个企业的大小规模可以用诸如资产额、就业人数、销售额、产值等一些较为客观的数据来实现,但用这些数据所确定的企业规模标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在空间上也是动态的,因为一个企业的规模大小只有与其他企业(通常是同行业内)规模相比较时,才能确定其企业类型。因此,在界定中小企业时,运用辨证的相对性原则比简单使用客观规模指标更为重要。

要综合企业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水平、市场地位和组织经营管理特点

以企业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水平来划分中小企业一般基本依据企业的从业人数、实收资本数量、一定时期销售额。为充分反映不同行业的特点,体现行业内部的竞争,有的以企业的某些客观指标为标准,主要包括:销售额、就业人数、利润、总资产、新增资本投资额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就业人数;有的为了便于行业内的分类管理,保护行业内的竞争就以行业中的相对份额指标为你准,即只确定一个企业数目的百分比例,凡在该百分比例以内的较小企业均为中小企业。例如美国常用两种相对份额指标:一种是将每个行业占90%的较小规模的企业定义为“小企业”;另一种是将每个行业总销售额中占75%的较小规模的企业定义为“小企业”。

根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对企业进行分类,是指根据企业的市场地位对企业进行分类,是为了避免大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形成垄断,以保护竞争、维护有效的市场秩序的角度市场竞争,以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发展。1953年设立小企业管理局的法律讲到,小企业“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且在其业务领域中不具有支配性的企业”。因此对中小企业的划分,从定性方面看,中小企业是指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在某一领域不占支配地位企业;从定量方面看,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大多数是按人数,也有按资金,按营业额作为衡量、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与规模标准相比,地位标准难以量化。规模可以设定具体的数量标准,地位则难以具体、准确地加以衡量。因为行业内部的情况十分复杂,难有统一的标准,许多要靠事后指标,而且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在一个时期的地位很可能与另一时期大不一样,这些指标不能完全代表下一阶段产业状况,这两个指标不象规模指标那样稳定。也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通常采用质、量相结合的办法,即在定性地分析企业的市场地位的基础上,结合规模来界定中小企业。例如,美国在规定小企业必须是“在某事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前提下,同时规定了规模标准,制造业中雇员500人以下、批发业中年销售额500万美元以下、零售和服务业中雇员50人以下及年销售和营业额100万美元以下、建筑业近3年营业额500万美元以下的,划为小企业。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特点来划分企业是因为在经济学上,人们之所以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开来,除了规模差异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经营行为上有着许多与大企业不同的鲜明特征。

在我国,建国以后曾对企业进行过多次分类,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是按照企业的规模划分的。1962年,国家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划分企业类型。具体标准为:职工人数超过3000人的企业为大型企业,在500-3000人之间的为中型企业,在500人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为了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我国在1988年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按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作了分别的划分,将企业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类)、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类)和小型四类六档。当时中小企业一般指中二类和小型企业。1999年,我国又对企业类型进行了重新分类,对原标准作了修改,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

出于政府宏观管理的需要和不同目的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调整企业分类标准应该是正确的,但在政府实际扶持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混淆了按国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所分类出来的“中小企业”与要加以扶持和大力发展的“中小企业”,这二者不完全是一个概念。现在各省市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纷纷设立地方中小企业局,专门负责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为维护有效的市场竞争,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和保护,但在政策上采用扶持、发展“中小企业”这一表述,必须注意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并确定科学的分类标准。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真正的含义绝不是泛泛地指扶持和发展一般的中小规模企业,是指扶持、发展在市场上由于规模原因和地位原因而处于劣势的、对维持行业有效竞争十分必要的、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等有外部负效应的中小企业。这样,要加以扶持和大力发展的中小企业的标准可参考国家标准,与地方具体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重点相结合,而不要照搬。

不可盲目攀比企业发展规模。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在经济规模上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必须大规模生产,才有经济效益,才有竞争能力。切不可为了吸纳劳动力就单纯强调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全面作出比较、评价。一些花色品种繁杂、地方、民族特色突出的日常生活用品,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生产,应积极发展。要以大企业产品为主,重点发展那些为大企业生产零配件的“小而专”、“小而精”的专业配套厂,这不仅可以使中小企业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的竞争能力。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合性;层次性;范围性;分类标准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38-02

1 概 述

城市与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关注产业集聚模式的优化与调整[1]。学界虽认可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产出的正面作用,但对于何种产业集聚模式更能促进经济产出上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专门化集聚对经济产出更重要[2]。

而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3]。其关键之一在于相关研究中选用了不同层次的产业分类。如刘修岩和何玉梅(2011)将制造业分为15大类,而吴三忙和李善同(2011)则进一步分为169小类,因此得出相反的结论。

鉴于产业集聚概念的集合性,本文从层次性、范围性两方面对产业范畴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现有的产业分类标准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2 产业范畴的集合性

作为产业集聚的主体,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范畴,随社会生产发展与社会分工,其内涵在不断演变。从生产角度,产业是某种相似特征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集合性使产业随集合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含义。学者们对产业定义的差异,体现在产业概念具有的层次差异与范围差异两方面。产业概念的层次性与范围性,见表1。

3 产业范畴的层次性与范围性

3.1 产业范畴的层次性

产业范畴从层次上可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为链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桥梁,产业经济学可被称为是“中观”的经济学。产业可视为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与宏观经济整体间的若干集合。

中国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一是源于欧美的产业组织理论,二是源于日本的产业发展理论,这两个领域对产业定义有一定差别。

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的微观层面。从产品的功能相似性出发,产业组织将产业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生产具有相似功能与替代性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即具有竞争关系的卖方企业集合。此时可将“产业”等价为“行业”。在欧洲主流产业经济学者眼中,“产业”、“市场”、“行业”等概念是等价。

产业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的中宏观层面。从产品的生产相似性,产业发展将产业定义为一定区域内在原材料、工艺技术或用途具有相似性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

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具有因果的辩证性联系,可从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综合的角度,将产业定义为使用相似原材料与工艺技术、提供相似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与企业的集合。

3.2 产业范畴的范围性

产业范畴从范围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泛指由社会分工形成的,由众多种类与层次构成的经济体系,包括国民经济活动中各行各业,大到部门,小至行业,一切从事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服务活动的集合体。

基于工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特殊位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工业化过程的密切性。狭义的产业特指工业,即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不含农作物等基础原料的生产与劳务服务活动)。

4 产业集合的分类标准

产业集合的分类标准是确定其之间的界限。从产业的范畴出发,较为普遍与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三种。

依据产品是用于生产还是消费用途,可将产业分为用于各种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与用于个人消费品的第II部类,并提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两大部类通过交换实现实物与价值上的相互补偿。常见的生产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等,因此依据生产需要的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将产业分类。如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该种分类方法带有规范性的产业升级视角,间接的指出国家与地区产业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产业。

但该种分类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对一些生产要素使用与投入较为平均的产业很难进行划分;二是按照功能相似性与替代性产品来划分的产业,可能因为所处国家与区域的不同及其所处的自然禀赋条件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被划分至不同产业集合,如中国的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美国的农业则属于资本密集型。

依据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来分类的,还有将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

其中,农业、轻工业主要依靠土地与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重工业主要依靠资本,属于资本密集型。

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是两大部类分类法的衍生。从两种分类法的关系来看,农业、轻工业主要生产个人消费品,重工业主要生产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

与前两种分类相比,依据产品的综合性质与替代性进行分类更符合对产业内涵的诠释,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与标准产业分类法。其中,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是通用于众多国家的产业分类方法。

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对产业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但仅将社会生产活动分为三类过于粗线条,在进行更细致的产业分析时需要更为详细的产业分类方法。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

联合国(1948)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国际基准分类[7]。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ISIC,或作为本国标准产业分类的基础,对经济统计、人口、生产、就业、国民收入和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分类与编制投入产出表。随着经济活动组织变化,出现了新的经济活动类型,因此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ISIC进行了多次审查和修订,把全部经济活动从大到小分为门类、类、大组、组4个层级,其中共21个门类,并以字母A-U编码,共有99个类。

1984年之前,中国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并非从产业范畴来划分,且与ISIC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没有衔接[8]。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分类标准开始与ISIC挂钩,于1984年首次颁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84),并于1994年、2002年与2011年进行了三次修订,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与1094个小类。

5 结 语

作为产业集聚的主体,不同研究中对产业内涵界定与分类标准都有所差异。而对于同一个产业系统,采用不同分类标准,会呈现出不同的产业集聚特征。从而使相关研究进行经验分析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文章从层次性、范围性两方面系统分析了产业的范畴。并对目前主流的产业集合分类标准及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在进行产业集聚研究时,特别是对于范围较大的区域,要尽可能要选取较为细致的产业分类标准,但也要考虑数据是否可得等现实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基础标准;制定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04 -02

绿色信贷是今后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传统的金融理念进行转变,是金融行业承担自身责任的有效方法。绿色信贷基础标准是对绿色信贷机制进行制定、实行与评定的根本,同时也是信贷机构躲避环境风险与遵照国家相应规定的基础依据。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进行创建与完善,可以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良好、持续、科学的发展,但今后商业银行的运营需要面临更高挑战。所以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基础标准进行探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信贷标准的含义与作用

(一)含义

绿色信贷标准是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消费者等健康理念运用到商业银行信贷运营过程中,并作为对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中所存在风险进行评估的依据,从而可以使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得到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是实现环境经济策略的重要方法,最终是为了使环境与人类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标准是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基本标准,只有在符合国家各项环境规定的前提下才可以有效构建绿色信贷标准,最终为环境管理策略的实施提供服务。

(二)作用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不仅是商业银行防避风险的重要工具,更是执行国家保护环境战略的有效手段,同时是绿色信贷政策的重点部分,是政策落实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进行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1) 市场导向。对绿色信贷标准进行制定与执行后,运用市场行为对企业的资金投入进行引导,进而对社会的资金投入进行引导,最终为经济转型进行方向引导;(2)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绿色信贷基本标准的制定,对资金分配方面进行了约束,将其明确分为资源分配以及收入分配,这样可以使信贷资金在相应部门得到优化配置;(3)推动转型。遵照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对资源分配进行相应影响,鼓励创新以及资金的投入,以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更新;(4)风险管理。在进行绿色信贷业务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相应考察与评估,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信贷中存在的风险力度,而且可以提升企业对自身环境风险的管理能力。从而使银行可以有效完成环境保护的职责,确保高质量实现经济转型;(5)国际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面向全世界,对国际经济的新秩序进行制定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参与新秩序的制定是我国经济国际化的重点,也是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的制定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绿色信贷标准的全面性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与情况进行有效反映。第一,对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而构建的社会文明的根本要求进行反映;第二,绿色信贷标准是政府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产业结构以及提供服务的有效方法;第三,对我国环境保护战略进行充分展现,环境保护作为对市场、行业、企业进行考核的重点,并且是最基本的审查项目;第四,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为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发展的有机统一构建有效的社会机制,将经济发展的方向要求融入绿色信贷标准的制定中。

(二)专业性原则

绿色信贷标准的专业性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充分体现。由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将生态、资源、技术等标准作为根本的考察标准;由产业发展方面,需要将技术、设施、设计等标准作为绿色信贷标准中的考察指标。这样在宏观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在行业发展方面能够有助于环保行业、旅游、新型技术等产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三)社会性原则

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社会主体的强大支持。对于部分严重影响环境的项目,让公众参与相应标准的设计及制定,既可以对让公众使用自身的监督权利,确保考察结果的公平、公正,显著增强绿色信贷标准评估效果的可信度以及社会影响力,还可以让商业银行重视自身责任,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基础,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

(四)系统性原则

绿色信贷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审查分类以及评价系统、管理系统、社会以及环境标准系统等。所有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但又紧密关联的。一个高效率、高质量、完善的绿色信贷系统是保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良好落实的根本,是执行绿色信贷各项策略的基础。

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的制定策略

(一)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标准

运用赤道原则对相应的环境风险进行分级,分别为高(A)、中(B)、低(C)三个等级,其中A等级为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并且为社会、环境带来不可消除损害的项目;B等级为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但可以运用相应措施能够消除的项目;C等级为不会对社会、环境带来明显影响的项目。银行需要对信贷企业的社会、环境风险进行相应检查,将承诺性要求添加到借款合同里,聘用专家对企业项目的社会、环境进行审查,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同时不断对项目的创建、运营进行监督,定期的对银行运用赤道原则的情况进行公开。为了能够提升银行对信贷的审核效果,银行需要以自身情况为依据,对信贷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分类。如果是A等级的项目,商业银行可以以自身情况为依据,聘用外部专家对相应风险进行评估;如果是B等级的项目,需要聘用外部专家对具体的风险进行报告;如果是C等级的项目,需要聘用资深的外部专家对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调查。商业银行以相应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决定是不是执行J款的申请、提交与发放流程。第一,需要辨别贷款企业是不是在环境敏感类型行业的范畴中,项目施工是不是在环境敏感区内。环境敏感就说明项目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会对环境造成实际或者是潜在的危害;第二,在评估体系中加入环境因素,可以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商业银行对风险实施相应策略时,可能会对授贷企业的生产、发展、声誉等方面造成影响;第三,提升信贷服务的风险费用。对信贷服务的风险费用进行制定时需要对授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与资源、污染相关联的环境风险进行充分考虑,遵照相应的原则要求,对风险费用进行适当调整。在进行合理调整后,明确企业效益指标以及分配资本过程中,需要对A等级、B等级项目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进行充分思考;第四,对企业的抵押状况进行审查。如果企业用地产、房产进行抵押担保时,银行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对其地理位置、环境、建筑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抵押物品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估。

(二)点行业要有明确分类,并设立重点产品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十分巨大,对于优先生产的产品要进行重点筛选,所以要制定行业的分类计划,从而对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从目前行业形势来看,对于高污染、高能耗、过剩产能的产品优先下手,对于一些绿色产品、畅销产品、新兴产品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细化产业功能,确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从而制定出不同分类产品的产品目录。举一个例子,对目前比较重要的行业进行分类。从废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负债率情况、产能比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可以规划出一个大概的分类规律。依次分出包括:电力企业、钢铁、石油、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焦炭、有色金属、水泥;然后总结以上的分类规律,并与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结合,作为纲要推广到其他行业中去,最后达成建立名企业名录的计划。由相关单位组织行I内部的专家、环保类专家、生产管理类的专家进行在研究、分析和论证。

(三)对于产品要进行生产工艺上的分析

由于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和制造风险,所以需要对生产过程中运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措施。提高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已经分类好的产品目录要和生产工艺结合好,“污染性”主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重点关注,主要体现在排放量上。由于政策上的原因,现阶段我国没有对申报排污量和环境管理制度出台一个具体的数据上的依据。因此定义一家企业污染排放是否超标相对比较困难。但是有了产品目录之后,就可以通过全国范围内同类型企业生产情况、产品质量、所采取的工艺类型,得出一个综合的数据,确定该产品污染排放强度的范围。“风险”就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与原材料是否危害环境、危害劳动作业人员,生产过程中突发危险事故,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产品的毒性和危险性主要依据的是《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名录(2007版)》并参考大量的相关名录,如《剧毒化学名录》《危险化学品名录》等相关名录。产品目录应该具有快速更新性、动态调整性,不断地与最新的化工产品技术水平保持一致。由于工业生产上产品众多、种类繁复,生产工艺上又各有特色。只有长期从事同类别产品的专家才能深入具体地了解产品本身的污染性和危险性,同样困扰着研究学家的还有目前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所以,现阶段我们实行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制定一般都是以专项研究为主,进行单一定向分析、定量分析为辅,对行业进行逐一的研究、分析。依靠着各级别的研究院、科研实验小组专家来开展工作,对现阶段我国的某一行业进行调研考察。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进行制定与落实,可以对信贷标准、结构进行有效优化,提升企业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力度,使银行可以开展创新形式的信贷工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为社会、经济、环境的有机统一做好充足准备,使我国经济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婧宇,夏炎,林师模,吴洁,范英.基于金融CGE模型的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短中长期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5,(04).

[2]李元作,李凌,张超,邓之锴.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之路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4,(32).

[3]蔡玉平,张元鹏.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及解决途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9).

[4]陆岷峰,栾成凯.商业银行在环保中的定位和功能散发策略[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5]卞亚斌,李志翠.绿色信贷创新模式的比较优势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02).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6篇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从生产经营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等指标反映;从物化劳动效果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固定资产生产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反映;而从活劳动效果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税率等指标反映。由于这些指标在一个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中表现出高低错落的状态,而很难作出经济效益的最终判断。为此,本文将运用加权组合方法来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并以此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

2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

根据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从投入与产出、效率与效益方面分析,产出效益的指标可分为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这些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盈利程度和回收速度;从资源利用方面分析,产出效率的指标可分为固定资产生产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税率,这些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源的利用效果和运行质量。

为了将不同量纲的数据综合成一个新的变量序列,因此需在综合评价之前对各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法对上述8项指标(分别设为x1、x2……、x8)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如下。无量纲化后数据可制表,表略。

其中:x’t为第t个变量无量纲化数值。

2.2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产出效益和产出效率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人力及其组合的运行质量和有效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间可能存在着线性相关、甚至是高度相关的关系,这将使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模型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出现重复迭加现象。为此,应该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只保留相关性较大变量中的一个。经计算,上述8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从中看出,相关系数最大的为(r32)0.5014,说明评价指标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至此,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上述8项指标组成。

3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3.1企业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评价

企业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模型为:

式中f为经济效益的综合得分,w为第t个变量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权重;x’t为第t个变量无量纲化后的数值;n为变量个数。

每个变量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权重系数按层次分析法中的方根法确定,其步骤包括构造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a)、计算a中行元素乘积(m)、计算m的n次方根(g)、对g现一化得相对权重(w),其结果如表2。

经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为8.84,a的一致性指标(ci)为0.120,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85。因为cr<0.1,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加权组合模型,得到各企业综合得分依次为0.232,0.497,0.791,0.403,0.537,0.018,0.786,0.208,0.409,0.361。按综合得分由大到小每隔0.25划分一个档次,10个企业的分类情况如表3。

3.2企业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从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中,找出能度量样本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构成一个对称的相似性矩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各样本或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再按相似程度的大小把样本或变量逐一归类。聚类分析的步骤包括数据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计算相似性统计量(本文采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其公式如下)。

式中m为样本数;n为变量数。最后,接着d中由最小到最大距离逐步进行归类,直至合并为一类。

根据有关数据,采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分类结果及其聚类谱系图,类间距离如表4,从表4和聚类谱系图中看出,12、13、14与15类到16类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这时各类之间的内在性质已有较大的差异,已不宜再归为一类。因此,归类过程到此结束。

3.3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结合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表3与聚类谱系图,加权组合模型评价结论与聚类谱系图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如果将两种方法的第二与第三类合并会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由此,也充分说明了加权组合模型法在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至此,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结论,表3已作了详尽的叙述。

4结束语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7篇

关键词: 电力行业; 数据挖掘; 客户细分; 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14?0021?03

Analysis of data mining based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model for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ONG Cai?hua, WANG Yong?cai, LAN Yuan?juan, ZHENG Jin?qing

(Information Center,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ese markets of electric power, telecommunications, bank and retail industries. Proceeding from the overview of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the status quo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are discussed.

Keywords: power industry; data mining;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随着我国供电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大,供电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加强对客户资源及企业效益的重视程度。目前,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已逐渐转移到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中来,其营销工作效率对电力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及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1]。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重心要放在如何满足客户的要求上。另外,电力企业在客户研究方面缺乏深度,目前,部分供电企业逐渐认识到大客户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导致电力企业对大客户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并不明显[2]。因此,识别与细分大客户的实际需求,根据其需求推出相应的营销策略,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客户细分的概述

客户细分的前提是根据企业收集与整理的客户信息,结合其需求特点、信誉状况及购买行为等方面的不同,将某种产品的客户分到多个客户群当中。因此,不同的细分客户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客户需求也各不相同。客户细分立足于多种不同客户特点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才能进行细分。同时,随着经济市场改革的日趋成熟,客户对产品的特点也是随之改变的,而客户细分也会随着其发生改变。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客户的实际情况,以采取及时、有效的细分对策。在客户细分实际的应用中,体现的是一个聚集的过程,即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将相同需求特点的客户归为一个群体[3]。

2 电力客户细分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行为缺失

电力客户的属性体现在社会、经济及经济行为等方面,作为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客户属性,结合相应的因素,妥善分类客户群体。目前,电力企业主要是将客户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应用在客户分类的因素上,却甚少应用到客户经济行为因素上。

2.2 细分维度单一

现阶段,电力企业对大客户的细分主要采用定性分类法,甚少会采用定量分类法,而将定性、定量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则是少之又少[4]。定性分类法的应用导致无法全面了解客户情况,且划分不明确,难以区别出不同类型的客户等。

2.3 可操作性较差

现阶段,电力客户细分可操作性较差,主要体现在:

(1) 客户细分方法落后,满足不了现代电力企业营销活动的需求;

(2) 细分结果不明确,无法为现代电力企业营销活动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3) 无法真实反映出客户的经济行为,其操作部存在实际的意义。

3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客户细分模型构建

3.1 数据挖掘客户细分整体模型的设计

3.1.1 细分模型设计思路

数据挖掘客户细分模型设计的思路主要包括:结合不同的客户行为属性,不断优化客户细分指标体系;在客户价值评价上进行客户价值描述体系的构建;以客户行为细分为主的思路进行客户细分模型的构建。

3.1.2 细分原则

电力企业在进行客户细分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0]:第一,可衡量性。也就是企业在进行客户需要信息、数据的收集及调研中能进行合理的衡量,并明确各个细分市场的范围无论是市场的规模大小,还是需求量都要进行衡量。第二,可进入性。电力企业的资源条件及营销能力可体现在子市场中。第三,可盈利性。细分后客户购买力及子市场规模能满足企业盈利的最大化。第四,反应差异。

在各个子市场对市场营销组合中因素变动的情况下,都正确及时作出差异性反应等。

3.1.3 细分方法

在经济市场各个领域当中,大多都是采取K?means算法进行客户细分。该算法是一种划分的,但并非分层的聚类方法,是由Mac・Quen最先提出的[11],目前在数据挖掘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3.1.4 基于数据挖掘的总体模型设计

功能、数据及方法三方面作为主要的数据挖掘电力客户细分功能结构模型。其中功能部分不仅是模型设计的目标以及设计的结果,其功能部分主要包括:客户分析、客户分类、市场预测、定向服务、辅助营销等功能。在长期的数据挖掘中,市场功能的不同在选择细分方法,会导致数据出现相当大的差异性。数据模块是总体模型的基础,进行充分的数据准备及预处理,才能真正保证产生真实性、有效性。而客户维度的选择及明确度量是保证取得满意客户细分结果的前提,而方法模块则是总体模型中的核心。电力大客户细分功能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3.1.5 基于K?means 算法的模型设计

数据挖掘技术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计算机软件、统计学、数学、人工智能理论等,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采取各种科学技术。因此,数据挖掘技术的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的设计意义。而数据挖掘模型则是该应用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K?means 算法的原理、特点,遵循相关的处理流程,客户细分模型框架,如图2所示。

图1 电力大客户细分功能结构模型图

图2 挖掘模型框架

从K?means 算法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先是从n个数据中任意选出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点;其次是根据所剩下数据对象和这些聚类点之间的聚类,把它们相应分配到与其相似值最高的聚类中心;最后进行各个新聚类的聚类中心的计算,精确求出该聚类中数据对象的平均值,进行循环渐进的重复计算,直到计算出准确的准则函数。K?means 算法可采取准则函数:

[E=i=1kp∈cip-mi2]

式中:E为数据库中全部数据对象平均误差的总和;p为空间的点;mi为簇Ci的平均值,而p与mi均属于多维的。其准则的根本目标在于:强化生成的结构簇的紧密型;k作为K?means 算法参数,可将n个数据对象分成k 簇,不断增强簇内的相似度,从而降低簇间的相似度。K?means 算法作为一种时效性的算法,可综合分析聚类问题,其算法具有显著的简单性、精确性、高效性,可集中处理大数据库等。

3.2 电力客户行为细分指标体系的设计

在电力客户细分中,可以结合数据挖掘项目中的具体目标,综合分析客户细分维度,同时,遵循根据电力企业的业务指标体系标准,不断优化明确的项目指标,最后是合理选择变量,在宽表中体现出所有的全部变量分析数据,收集全面的数据后进行数据挖掘。建立客户指标体系是保证数据挖掘顺利进行的基础。

3.2.1 行为细分的维度设计

维元素及度量组成了维护的主要内容,维元素对应的是分析角度,度量所的对象是分析结果中的明确指标。指标的数据属于离散型,无法进行无限度的取值;同时,也出现连续型数据,可允许无限度的取值。其中,细分变量主要是应用于客户细分的变量中,描述变量为对细分后客户对体征描述的变量。

3.2.2 行为细分指标体系构建

在客户行为细分中,需要合理选择细分变量,才能提高细分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成功的细分项目。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应用电力客户经济行为维度与衍生变量指标,进行构建客户细分模型,客户行为细分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t掌握具体的客户的行为细分指标后,可采取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技术进行电力客户的精细化细分,所得的细分结果,如图3所示。

3.3 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模型的构建

通过分析研究成果,立足于客户行为细分体系的优化中,同时充分利用客户价值评估体系,不断构建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模型。此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能有效实现客户行为细分和客户价值评估的有效结合,不仅能有效解决解决客户行为细分结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为客户价值评估提供正确完整的数据支持。该模型的价值主要包括:紧密结合行为细分变量与价值评估变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数据挖掘及价值评估工作的时效性,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整体模型,如图4所示。

表1 客户行为细分指标体系

图3 电力客户行为细分图

图4 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整体模型图

4 结 语

目前,在我国电力企业客户细分过程中还存在客户经济行为缺失、细分维度单一及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应该综合采取客户细化分类法进行客户细分。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具有提高细分合理性、指导营销活动及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电力客户细分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行业客户细分模型构建能为电力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准确、合理的细分,能为电力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信息支持,对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安儒,叶强,鲁奇,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框架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9(19):251?253.

[2] 蔡依晖.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行业客户细分建模浅探[J].科技与企业,2013(22):106.

[3] 王扶东,马玉芳.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215?218.

[4] 马岳猛.基于聚类结果解释方法的客户群特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5] 张立美.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客户细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6] 刘满芝,周梅华,吕雪晴.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复合模型的市场细分研究:以移动通信行业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2):136?141.

[7] 张向宏,唐冉.基于K?means算法的电子政务用户细分模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5):372?374.

[8] 宋加山,李勇,季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行业客户关系管理[J].现代商业,2010(12):58?59.

[9] 张晓滨,高峰,黄慧.基于客户细分的客户流失预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24):5755?5758.

[10] 孙宁.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的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6):59?61.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8篇

本文对信息技术投资测量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硬件价值、信息技术软件价值和信息技术价值占总资产的比例(信息技术价值比例)来量度,对企业最终绩效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测量,对业务过程即中间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指标来测量,组织权变因素通过职工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总员工比例、职工总人数、企业规模等指标来测量,其中企业规模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法来测算。以下是分析方式:变量Y1,经济含义为主营业务收入,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表,变量类型是因变量;变量Y2,经济含义为净利润,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表,变量类型是因变量;变量Y3,经济含义为净资产收益率,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表,变量类型是因变量;变量Y4,经济含义为总资产周转率,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表,变量类型是因变量;变量X1,经济含义为IT硬件价值,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表及附注,变量类型是因变量;变量X2,经济含义为IT软件价值,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表及附注,变量类型是因变量;变量X3,经济含义为信息技术价值比例,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表及附注,变量类型是因变量;变量X4,经济含义为大学及以上职工比例,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告,变量类型是控制变量;变量X5,经济含义为职工总人数,计量方法取自财务报告,变量类型是控制变量;变量X6,经济含义为企业规模,计量方法取自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变量类型是控制变量。根据上述分析构建本研究的模型:yi=αix1+βix2+γix3+δix4+θix5+μix6+εi其中,αi,βi,γi,δi,θi,μi为待估参数:εi为常数项,i=1-1为常数。数据整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规模分析。作为重要的权变因素,对信息技术企业和制造业来说,企业规模不能简单地通过总资产来衡量,所以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来综合衡量不同企业的规模。应用因子分析法时,指标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分析评价效果,本文的研究对象是70家信息技术500强上市企业,共选取了7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分别是:总资产(T1)、所有者权益(T2)、营业收入(T3)、企业人数(T4)、净利润(T5)、净资产收益率(T6)、资产周转率(T7)。根据70家信息化500强上市企业2007—2010年的有效报表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评价分析。

主要步骤分如下五步进行:①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KMO检验取值为0.768,达到了Kaiser给出的0.7的KMO度量标准,而且从Bartlet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显著性值水平等于0,说明变量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以做因子分析。②因子提取的效果分析。总资产初始1,提取0.985;所有者权益初始1,提取0.978;营业收入初始1,提取0.994;企业人数初始1,提取0.961;净利润初始1,提取0.992;净资产收益率初始1,提取0.499;总资产收益率初始1,提取0.573。很容易看出共同方差的值比较大,也就是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比较少,所以因子分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③根据各因子方差贡献率,提取主因子我们要从7个具有相关性的因子中提取两个无相关性的主因子来解释变量的变化。提取的两个主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46%,丢失的信息很少,说明三个因子可以反映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结果很理想。④分析主因子。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企业人数以及净利在第一个因子的具有较高的载荷,可以把第一个因子命名为静态投入指标;而总资产周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在第二个因子上的载荷很高,命名第二个因子为动态营业效率指标;⑤计算因子得分。总资产0.202/-0.017;所有者权益0.202/-0.021;;营业收入0.203/-0.021;企业人数0.198/-0.024;净利润0.202/0.017;净资产收益率0/0.658;总资产周转率0.033/-0.713。得出下列因子得分函数:F1=0.202X1+0.202X2+0.203X3+0.198X4+0.202X5+0.033X7F2=-0.017X1+-0.021X2+-0.02X3+0.024X4+0.017X5+0.658X7-0.713X7描述性统计分析。下面利用SPSS13.0所做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y1数量70、最小值1.34、最大值1260000、平均值51611.21、标准差254016.3;y2数量70、最小值-520、最大值49500、平均值1183.46、标准差6001.22;y3数量70、最小值-0.402、最大值70.296、平均值0.076、标准差0.106;y4数量70、最小值-32.091、最大值2.560、平均值0.565、标准差3.989;x1数量70、最小值0.43、最大值147000、平均值2256.828、标准差17550.799;x2数量70、最小值0、最大值587、平均值21.387、标准差74.908;x3数量70、最小值0.00018、最大值0.199、平均值0.017、标准差0.030;x4数量70、最小值34、最大值359337、平均值13154.556、标准差43301.906;x5数量70、最小值0.018、最大值0.878、平均值0.259、标准差0.214;x6数量70、最小值19.61、最大值26.53、平均值21.452、标准差1.121。可以看出各项数据差异比较大,主要是由于数据单位差别比较大的原因,营业收入以及信息技术价值都是以百万元为单位的,企业规模最终采用的是上面因子分析法方程计算所得数据的自然对数。相关性分析及实证研究。因变量营业收入和自变量信息技术硬件价值、软件价值、企业规模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净利润和信息技术价值以及员工大学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因素有着很强的正相关系,资产周转率和员工总人数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投资是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其中权变因素(企业规模)也会在其中产生作用,而且这些作用都是积极的。

也和前面的皮尔森相关性检验是一致的,权变变量人员素质也在其中有着积极的作用,验证了假设H1和H3;信息技术软件价值和企业规模是和净资产收益率变量成正相关性的,和前面的皮尔森相关性检验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软件价值可以促进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也说明了信息技术投资绩效的正确性,验证了假设H1。IT投资与企业业务过程间关系。信息技术硬件价值、软件价值、员工总数和企业规模是和总资产周转率变量成微弱正相关性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投资会影响企业的业务过程,虽然这种关系比较微弱,但总之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所以也说明了假设H2。企业权变因素对IT投资绩效的影响。q通过因子分析法以及回归分析,不难看出企业权变因素———企业规模以及企业人员素质(大学以上学历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两个因素是对信息技术投资绩效的发挥产生积极影响的。其中人员素质即高文化层次人员的增多,有利于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从而促进信息化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动企业业绩的提高;企业规模的增大,这里的规模是通过诸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所以企业规模增大,相应要求更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以提高管理效率,使得信息流动更顺畅,增强企业业务水平,从而间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作者:赵阿瑞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第9篇

关键词:保险公司;宏观经济;应对策略

企业公司在经济市场中,要抓住上升趋势和经济走势的顶峰时段,抓紧机遇进行发展和企业结构改进,通过发展进行经济效益增长方式的改变,并且实现战略转型的总体计划,争取在国内经济高峰时期,将企业需要的改革实现初步完成。对于国内保险公司而言,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保证公司能够继续生存的前提,在变化万千的经济市场大潮中,要想求得发展和攀上行业顶峰,需要进行多方面、多元化的改革。本文从以下三个大方向来入手,探讨现代社会中,保险公司作为一个越来越具有市场性质的经济载体,该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整改,并且将这种整改随着时代经济潮流的变化而升温、发酵,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蓝图,力争为同行业企业树立起优良典范,能够在保险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创立出执行标准,对后起企业起到模范、典型的作用。

一、顺应时势,进行合理经济方向调整

(一)根据国家经济调整方向,确定企业核心业务类型。对于高新技术行业来说,尤其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等创新型产业的业务发展,需要时刻紧跟国家产业结构的政策性导向,注意国家宏观调控对于经济产业类型大方向的调整。尤其是要将企业业务类型中耗能大、投资大、效益低、污染重的技术,进行相关调整,及时把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宏观调控,时刻紧跟调控方向,是企业生存和进步的关键能力之一。在确定核心业务类型和发展方向之后,第一要稳定好产险公司在非产险市场的发展态势,第二就是进行合理的整改,实现效益提高。

新兴的混合型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兴业务的带动下,成为国内经济新的增长点,要跟随国家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针对性地完成部分产业的深化和改革,将新兴产业作为效益收益主要力量来发展,加大业务覆盖区域的面积,将新兴产业的概念深入到社会各界,提高公司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最终实现总体水平的提升。核心业务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只有牢牢地将核心业务抓在手里,实时进行市场经济导向方面的改革,紧跟宏观政策,及时调整业务发展的具体方式,具体说来,就是在业务前、中、后期的服务和处理方式,要对国家宏观导向政策下的经济措施,有及时反应。由于保险公司是涉及到民生的具体产业,向客户进行国家宏观经济的传达也是保险公司的责任之一。

(二)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规划城乡经济市场调控方向。目前我国的经济格局,仍然是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区域划分: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为主的特大经济城市,还有就是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沿岸城市的功能性经济区域,其次就是以各个省会为主要发展中心的都市经济区,还有一个城市中的主要中心区。这些地区都是在某一层次中相对发展较快的部分,这些地区对于经济发展的中、北部区域(以内蒙古、山西、河南、江苏等地)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外部促成因素。城乡经济的平衡与发展,是直接制约保险公司业务展开的关键因素。

(三)改进企业内部业务发展结构,切实转变效益增长方式。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内部业务结构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导致了业务开展的长期粗放,尤其是将成本浪费在不必要的环节,造成经济成本无法下降,是企业效益难以增长的根本因素。在改革业务类型过程中,要注重核心业务的精品化、市场化,转变以往的以规模性业务带动企业发展的方式,将核心业务建立起一条龙式的服务,并且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将核心业务的发展,带向有序、高效、高精尖的发展道路。保险公司只有在内部进行合理改革,将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规范的管理,才能够真正改革结构类型。

(四)提高政府职能活跃度,为社会管理提供新的空间。在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状况下,政府转变职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政府角色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只有政府为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将企业产品发展和设计方向紧密结合市场,积极帮助企业创设合理进步空间,发展社区保险、强制责任保险等等相关服务。为社区客户提供更具有吸引力、发展前景的业务类型,将保险险种的多元化和合理化发展,与客户需要紧密相连。

(五)提高企业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根据利率市场化进程契机行动。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尤其是关于通货膨胀趋势与利率市场化进程, 这是将企业抗经济风险能力提高的必要阶段。要实现企业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除了雄厚的资金背景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灵活多变的业务类型,以及不同的投资渠道。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在广泛的保险和资本市场空间,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发展类型,以此为基础,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隐含价值。

二、从五个方面提高竞争力,打造魅力品牌

(一)提高应对国家宏观调整的能力。保险公司的规模,是决定业务结构的关键因素,作为全国性的保险公司,面对国家经济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要有能力根据历史经验,随时应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变化,以及经济市场各个行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业务调整。在宏观经济的大潮下,前瞻性地管理企业内部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抗打击能力。

(二)加快内部结构转型,提高经济收益。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立足根本,就是合理适应市场需求,尤其对于众多保险公司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要保持企业规模、业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就需要将技术核心进行低成本化,将利润空间保持在最大。但是目前看来,我国国内的保险公司,还处在费用推动型业务发展模式,要提高转型能力,发展多元化盈利业务,在这些方面与成熟的外资公司和社会其他类型企业,尚有一定差距。

(三)提高企业个性化发展能力。面对新的市场格局,面对同质化企业越来愈多的状况,保险公司如果不能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市场价格以及客户服务方面,进行差异化管理和发展,很难在同行业中占有相应的市场竞争率。

(四)增强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业务变化和竞争的因素之一,现代保险行业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管理的同时,要全面提高对抗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国内保险公司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到独立对抗和控制影响。

(五)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品牌影响力。现代企业保险业务的组织架构的整合与改革,需要综合的帮助,各个保险公司面对经济、社会和其他阶层的变化,需要将自身业务特点发挥出来,加快探索和改革的步伐,最终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三、稳打稳扎,从四个方面实现转型

(一)与国际并轨,上市公司要严格执行国际标准。现代保险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险行业已经进入了国际化进程,公司的重组、借壳、上市等等已经向国内保险公司提供了国际市场的准入券,所以企业要在经济实力已经能够跟上国际市场的时候,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提高国际化风险对抗能力,实现涉外事务的空间拓展和业务完善,而且在运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将国际上保险公司的运作流程,融入日常管理当中,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企业。

(二)提高企业内部执行力,将价值管理概念贯彻各个部

门。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的公司一样,管理价值理念的营销,是公司隐性价值的关键问题。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企业的管理理念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标准,具体体现在对于客户、员工、股东等等关系的处理上,如何运用综合经济增值的方式,从组织架构、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实现有序、合理、科学、人文的管理框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尤其是面对国际市场,企业自身的价值中,包括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团队价值等等方面,国际化的企业一定是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严格标准的,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只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拧成一股绳,才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

(三)营销品牌,打造国际化企业。企业要拥有固定的竞争力,重点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升级和开拓上,业务专长,是每一个企业的生存要素。核心业务在企业业务的比重中,需要具有一定优势和分量,强化企业的业务形象,是核心业务的主要隐含价值。同时推广品牌战略,将企业形象打造成社会各界都熟知的龙头,将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口碑,时刻放置在公众视野中。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如何将品牌价值深入客户内心,将保险公司打造成安全、稳定、无后顾之忧的品牌形象,是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

(四)实现综合性经营模式,跨区域进行金融服务。业务标准和类型,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多元化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另外要结合发展地区的业务具体情况,满足和创新不同的业务流程。在服务方面实现业务能力、综合知识还有企业管理模式的综合应用。大力发展产寿险交叉类产品、延伸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另外要能够借助新兴的商务平台、手机客户端等等移动设备,进行保险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跨时间、跨地域金融服务。

小结:综上所述,现代保险公司要实现企业价值,除了要提高自身企业素质、创立市场规范企业之外,在应对宏观调控的时候,也要发挥主观能力,将宏观调控的大方向与自身结合,制定业务类型和施行服务的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发展新型服务方式,从社区客户发展到多元化客户,是现代保险公司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 李洪波.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与模式探讨[J].辽宁经济. 2006(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