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2 09:24:24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角色;回归策略

一、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颜之推的第一本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中就提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从小缺少父亲关注的儿童,在身心发展上要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严重,自控力较差,社交能力较弱,学业成绩不良者居多。因此,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和母亲角色同等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1、有利于儿童自我性别的发展

性别认知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精神分析学派指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能直接向儿童提供性别角色示范,儿童也会将父亲的行为视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身言行越来越像男性。尤其是当男孩对父亲性别角色有了一定的认同,就会观察、模仿男性的行为方式和语言模式,把父亲当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对于女孩来说,父亲角色中所具有的坚毅、果敢的男子汉气魄都将深化她对于不同角色的认知,更加明确男女性别差异,既能强化自身性别意识,又能从父亲角色中获得异性性别参照。

2、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曾提出,人类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而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互联系的8种智能。这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研究表明,男性在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比女性略有优势。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会在思维、创造、数学等方面对儿童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儿童的关注越多,与儿童的互动越多,越能够使儿童拓宽思维、以更发散的思维方式认识和了解世界。例如,在父亲与儿童的互动中,会经常出现起拆卸玩具、使用工具、球类运动、修理机械等行为,这些行为更能促进儿童运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所以父亲应发挥父亲角色的正面影响,付出更多时间参与家庭教育。

3、保障儿童心理健康

父亲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游戏中,儿童游戏经验的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父亲角色的缺失,从而出现“父爱缺乏综合症”,如情绪不稳定、不善于社交、沉默寡言等。父亲在儿童的互动中常常扮演着玩伴的角色,通过与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促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培养儿童的独立精神,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所以,父亲应及时认清其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给予儿童许多陪伴时间,带给子女安全感,增强儿童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使儿童能更积极地面对和处理挫折。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在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中,儿童在道德判断、道德意志方面的得分要远远低于其他儿童。同时儿童在未来还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所以父亲角色在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建策略

如上所述,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一样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父亲角色的作用更应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但由于中国传统家庭角色分工中“女主内、男主外”的根深蒂固影响,长期以来,家庭中照顾和教育子女更多的被认为是母亲的责任,父亲角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为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应及时回归。

1、激发父亲学习育儿知识的兴趣

随着二胎人数的增多,人们对于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种社会媒体也在积极倡导父母共同参与的育儿观。所以男性开始逐渐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体会到儿童潜力的开发需要父亲的全力参与。所以,父亲应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如,通过阅读中外权威育儿书籍、网络查询育儿方法、参与幼儿园或社会组织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经常和其他人交流、探讨育儿问题等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育儿活动中,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自身的育儿行为。

2、帮助父亲明确自身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父亲角色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所以父亲角色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也是时代和生活的要求。只有父亲首先抛弃传统的家庭教育观,积极从母亲背后走出来,与母亲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才能真正发挥父亲角色的作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父亲角色的树立首先需要积极认识到自身角色作用,要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有些父亲会认为母亲应该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破裂。所以如果要使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父亲就必须在家庭中和妻子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使自身角色受到妻子和儿童的认同。

3、构建父亲角色回归的社会环境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角色定位;策略研究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最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的起始阶段,尤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早期的家庭教育对未来儿童人格塑造、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能够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处在幼儿阶段的儿童会产生“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基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逐渐从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母身上获得性别的认同,而模仿是幼儿性别认同的主要方式。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男孩子坚强刚毅、进取和拼搏之心,女孩子则可以从父亲身上了解到异性的特征,获得与异性交往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的广阔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显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智商水平上会更高,在学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父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一项研究显示,父亲跟子女接触的时间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五个月大的婴儿跟父亲接触和互动较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语音回应。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比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成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而这些都有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在当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缺失”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离婚分居或者死亡而导致的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而后者主要是由于父亲工作繁忙或是个人意识的欠缺而未尽到父亲在家庭中应当尽到的职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会较少或者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会表现出不参与或者较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照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家庭中父亲参与幼儿的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母亲的参与程度,其中有22.2%的家庭,是父亲作为家庭中教育幼儿的主体,而47.5%的家庭是母亲担任教育幼儿的重任,而在生活照料上,父母之间的参与程度悬殊更大,有46.5%的家庭是主要有母亲来照顾,只有6.6%的家庭,孩子主要由父亲照顾。可见无论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父亲所承担的比重都比母亲要低很多。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家庭教育职能和养育职能存在“缺失”,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种“缺失”就更为明显。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今亚洲的离婚率也有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中国的离婚率连续七年递增,另一个数据显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只有10%交由父亲抚养,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幼儿面临着父亲“缺位”的现实。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对家庭角色的分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一,很多男性家长始终认为教育和抚养子女是母亲应当做的事情,而父亲更应当扮演“养家糊口”“在外挣钱”的角色,这种传统角色分工的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尤为突出,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只能常年在母亲或者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当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职场,也就同时意味着家庭内部的职责包括抚养子女和料理家务应当成为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其二,大多数的男性家长对于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认为父亲的职责就是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多的应当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而不是教育和陪伴。2004年,天津的一项关于父亲角色认知的调查显示,仅有28.3%的父亲知道“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加聪明”,25%的父亲完全不知道自身对于儿童教育的作用,只有23%父亲能够说出自己的言行是儿童的榜样。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颠覆,父亲角色的定位存在着功能实现上的“缺位”,认识观念上的“误区”,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极端”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呢?笔者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方面以及个人因素方面寻找原因。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市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亲子关系与夫妇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短缺的[1]”,另有相关研究发现,母亲对父亲的支持,会影响到父亲家庭教育的实现,那些受到妻子鼓励的父亲会觉得自己更能够当一名好父亲,因此,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直接会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夫妻关系的质量会影响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2]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出生6个月到18个月,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母亲的婚姻满意度也从怀孕到产后两年存在下滑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在幼儿刚出生到幼儿出生没多久这段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时期,这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亲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照料孩子的压力、新的家庭责任以及父母亲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分工相关。中国目前的幼儿家庭,在角色分工方面,很多母亲喜欢大包大揽,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养的责任,对父亲参与幼儿照料和教育子女缺乏信心,,对父亲的育儿行为不能够有耐心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默认的角色分工让父亲不自觉地成为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另有一部分的家庭,母亲除了担任照顾家庭的责任以外,还忙于职场,奔波于职场和家庭的妇女对父亲在家庭中照料和教育子女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们希望无论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养育子女都应当是两人所共同承担的事情,如果父亲在家庭职责上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亲母亲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亲职教育的培训,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父职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并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从1985年就逐渐发展起“父方支持方案”,通过“父职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提升父职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爸爸学校”也旨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导父亲如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我国父亲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相应的父职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父亲角色缺失现象,政府首先应当在社区街道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建立父职教育培训机构,由专业的亲职教育专家和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区街道和农村村委会还可以联合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定期开展父亲或者母亲交流大会,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面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政府要给予帮助。在法律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职责维护父亲的权益,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亲职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整个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亲职教育中。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这也就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也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成熟到成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父亲角色是自我成长“为人父”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在观念上首先要解构原有的守旧思想,对自我的角色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赚钱养家,还要意识到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父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子女形式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父亲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自由”而不“放纵”,“威严”而不“专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满足幼儿对父爱的渴望,给予儿童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意愿并科学的加以引导。即使工作繁忙或是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父亲也要尽自己所能,抽出时间积极投入到亲子活动和亲子互动中,无论是否在子女身边都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充足的关爱。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0.

[2]李燕.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0.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 父亲 父亲缺位 家庭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历来被看做是母亲的职责,然而,随着两性在经济基础和事实上的平等,以及人们对家庭教育中角色分配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必不可少。

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

“父亲缺位”是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的概括表达。所谓“父亲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父爱缺位”表现在父亲对子女的时间投入上很少,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赚钱养家中,尽管这是一种变相的对子女教育的补偿,但仍然代替不了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与陪伴。

二、父亲缺位的原因

一方面,传统思想观念导致父亲角色错位。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应该供养家庭的人,这就使得父亲的事业心越来越强,而家庭教育的责任感越来越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妻子或者双方的父母,以追求事业为“借口”,错失很多教育子女的良机。

另一方面,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某些不当引导有关系。儿童与母亲有较强的依恋关系,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亲密感和安全感的。如果在家中妻子不理解丈夫的辛苦,在孩子面前无休止地抱怨丈夫不顾家、不一起进行子女教育,则会在孩子们心中塑造一个负面的父亲的形象,使得父亲更难以融入家庭教育。

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重要性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由于工作的外向性和社会性,自身具有更多自信、坚强、果断、独立的品格,会为子女教育带来同母亲不同的方式和效果。具体来说,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有如下重要性。

1.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模仿是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基本途径。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一个适当的行为模范,他们能够通过父亲理解人类行为的男性立场,模仿自己的父亲,从而学会处理挫折、紧张和焦虑。而对于女孩来说,通过与父亲的接触和交流,学会正确地与异往,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羞怯感,并且意识到自己作为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的性别角色特征,形成并强化女性意识。

2.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母亲一般是看护者,不时地提醒孩子“别摔着”、“小心点”,这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单独探索,久而久之,孩子们容易形成依赖他人的性格特征。而父亲则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惊喜,和孩子玩得更“疯”,放手让孩子自主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此外,由于男性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勇敢、坚强,若孩子经常与父亲交往,则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会更开放和融洽,赋予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

四、对“父亲缺位”现象的对策建议

针对现今“父亲缺位“现象及研究表明的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尝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据了解,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瑞典和挪威的《父亲法》,从法律方面明确规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这不仅仅是一种法律的规定,更能从法律的设置看出国外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决心。

其次,开设一些针对父亲的“父亲课堂”。在国内,针对母亲的“妈妈课堂”或者“育婴课堂”已经逐渐形成规模。然而,笔者还没有听说“父亲课堂”的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广大的父亲们并没有专门学习父教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父教事业不够重视。

再次,妻子在家庭中应该协调好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平衡。妻子应该尽可能地理解丈夫,如果丈夫有时不能参与子女教育,作为妻子和母亲双重角色,应顾全大局,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发牢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要经常创造一些机会,促进丈夫和孩子的亲子互动,让父亲与孩子增加接触和加深了解,发现乐趣,逐渐将丈夫纳入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妻子要尽力帮助丈夫树立起参与家庭教育的观念,经常讲一些子女的趣事,与丈夫一起看一些温情的家庭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丈夫的育儿观念。

最后,父亲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观念,投入时间和精力关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抛弃过去陈旧的观念,不再认为家庭教育是女人的事,而是认识到自己可以给子女更多的东西,并且可以在同子女的感情联系中得到许许多多心理上的满足,在亲子良性互动间寻找快乐。

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父亲投身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弥补“父爱缺位”带来的性格、情感方面的缺憾。很喜欢鲁迅先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一句话:“父亲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与大家共悟、共勉。

参考文献:

[1]赵连伟.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夏小林.父亲参与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3]康康.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投入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魅力中国,2010(0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亲子互动;《爸爸去哪儿》;家庭教育

一、节目中不同的亲子类型

从台湾来的L爸和儿子小k是最受观众喜爱的一对父子,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不仅仅因为父子帅气的外表,更可贵的是L爸较好的教育方式,良好的亲子互动。L爸十分擅长安抚孩子不良的情绪体验,沟通过程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证明的引导,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是当与孩子交流时总是与孩子保持平等直视。

著名影视演员G爸与儿子石头这对欢喜父子带给人们很多乐趣,但G爸“纯爷们”的教育方式让观众直呼这个老爸不靠谱,顽皮的儿子与不靠谱的老爸,给我呈现另类的亲子关系。

奥运冠军T爸与女儿Cindy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面对女儿长达四小时的哭泣这位冠军老爸也只能是在旁无奈的站在,可以说这位父亲的表现较之其他几对家庭来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而小Cindy一句“农村怎么是这样?我不要住这么破的房子!”反应当下在优越环境生长的城市儿童对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欠缺。

著名导演W爸与女儿Angela是一对“不专业父亲与交往能力超强女儿”的组合,W爸给女儿做的午餐可以用“恐怖”形容,相对老爸的不专业,女儿却彰显“社会化人”的本质,一句“谁给我拍的漂亮我就给谁奖励”,博得了工作人员的一致赞扬W爸与女儿间的沟通更是可圈可点,能够很好的安抚女儿的情绪,良好沟通。

国际名模Z爸与儿子天天,真的可以用“父子亦是朋友”概括,Z爸与儿子天天的亲子互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可以看到Z爸作为80后父亲的代表,在亲子关系的建立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他用行动教育孩子“承担、分享、谦让、尊重他人……”在跟孩子有效的沟通中反应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

《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育儿观念、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话题在网络上得到热议,我们关注节目的过程中也看到其反应出不同教养方式下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众所周知,亲子互动在家庭教育影响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儿童发展水平,我们应该以此节目为契机探究有效的亲子互动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试图也从几对个性鲜明的父子(女)的表现中吸取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的有益成分。

二、亲子互动在家庭中的作用

亲子互动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自我情感体验的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包括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发展良好的认知能力(个人和社会)。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与其“重要他人――父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并有效的与儿童情感、情绪、行为建立联系这样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培养,有研究指出,父子关系好坏对儿童的自尊表现及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另外一面对父母,良好的亲子互动可以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三、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的影响因素

1、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影响亲子互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有效的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节目中模特Z父的教养方式采用的即是一直开放的平等的方式,而另外一位父亲演员G父采取的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教养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亲子互动类型。

2、儿童的气质类型。儿童的气质类型也会影响亲子互动,从传统气质类型分类,将气质分为胆汁型、多血型、粘液性、抑郁质等四种类型,不同的气质类型会影响到家庭中的亲子互动,相对粘液和抑郁质的孩子,多血和胆汁类型的孩子更加愿意与父母互动,表现出更加外倾型的性格,更加愿意与外人交往,儿童的气质类型是影响亲子互动另一重要的原因。

3、父母自身因素。父母是否原意与孩子互动,是否采取有效的互动方式与孩子交往是亲子互动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父母发起的亲子互动在家庭教育中更加常见,更加有效,还是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父母发起的亲子互动更加适合日常亲子交往的有效获得。另一方面,父母自身性格特质也影响家庭教育的亲子互动,性格外向的父母更加愿意与孩子互动,而且互动方式更加有效。

四、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的策略――基于《爸爸去哪儿》亲子栏目

(一)充分了解孩子是亲子互动的前提。良好的亲子互动是以充分了解孩子为前提,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是良好亲子互动的前提,节目中五位父亲充分了解自身孩子的特质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更加孩子的不同特质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同时照顾到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保障。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亲子互动的重要前提,节目中五组父亲均在极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主要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其社会性发展的起始,家庭环境中父母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看见家庭环境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因材施教是关键。良好的亲子互动更加要讲究因材施教,不同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根据孩子自身的特质因地制宜的开展亲子互动,同时父母发起的亲子的互动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身需求,满足孩子的需要。

(四)正确的教养方式是核心。教育方式是亲子互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的教育方式能够给还从小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也是亲子互动中最核心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良好品质,从而与父母良好的互动。

结语

当今我们存在各类的学校,没有一所为“父母”提供的家庭学校,父母为孩子提供第一个环境――家庭,作为孩子第一人教师父母也需要“培训”与“反思”,没有人就是天生“合格的父母”父母在于孩子的互动中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发展,也有利于父母的成长,《爸爸去哪儿》不但开创新的栏目形式,更给当代80、90新一代父母提供一个思考的蓝本,学习每位父亲良好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与父母在双向互动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侯静,陈昌会.亲子互动研究及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2)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5篇

【关 键 词】家庭教育;亲职教育;家庭内部因素

一、亲职教育的内涵

每个小家庭组成了当今整个社会,家庭的学习持续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每个人的人格、价值观、社会角色等等都要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而在家庭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母了。美国教育家Dodson 认为,生育孩子和抚育孩子是两回事,父母并不会自然地拥有抚育子女的智慧和能力,要尽到父母的职责必须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从中可知如何抚育孩子是需要家长学习的,也就是说家长需要获得抚育孩子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此类教育和训练就是一种专门针对家长的“家长教育”,即“亲职教育”。

林家兴在《亲职教育的原理与实务》中就亲职教育的内涵给予如下解释:亲职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它以父母为对象,以增进父母管教子女的知识能力和改善亲子关系为目标,是由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学校亲职专家所开设的终身学习课程。这里所说的受教育对象,既包括现在已成父母的人,也包括那些打算要成为父母的人。亲职教育实则应下属于家庭教育中,前者比后者在说明对象上变得更有针对性,也更加准确。笔者认为,亲职教育是在为家长提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及子女教育教养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为人父母者形成良好的家长素质和教育子女能力的教育过程。从其教育内容来看,亲职教育不仅包括了父母的自身教育,同时也包括了父母对子女教育。

二、亲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亲职教育并不是一个新诞生的词汇,在国外,Parental education并不陌生,因为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美国在亲职教育这块领域发展的尤为显著。美国亲职教育主要是为0~18岁儿童的父母提供服务,尤其重视对0~8岁区间儿童的早期教育,多数已开发出的亲职项目或已存在的组织也更加关注此年龄阶段。针对幼儿父母来说,美国目前已存在并且影响力较大的亲职项目有:父母即教师、Triple-P教养项目、学龄前幼儿家庭指导计划、难以置信的几年父母项目等。除美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亲职教育,并相继开发出了本国的亲职教育项目。如澳大利亚的家长充权项目在提高家长的教育效能上成绩显著,其著名的STEP在帮助父母更好地掌握较为科学的方法管教孩子方面取得非常好的反响。在我国,亲职教育理念在台湾较为被接受。2003年,台湾地区立法会颁布了《家庭教育法》,以此将亲职教育理念以立法形式最终确立下来,使之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相对而言,大陆教育界虽也有关注亲职教育,但更多的形式只是以妇联和一些专业学会为主,并没有实现系统、科学的模式,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亲职教育,至今亲职教育仍没有达到一种普适的程度。

三、家庭内部结构对亲职教育的需求

随着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结果,当代家庭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情况的产生直接导致家长对亲职教育的急切需求与关注。家庭结构并没有固定的分类,但是按照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的标准来划分是最普遍的。按此标准大体将家庭结构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如隔代家庭、单亲家庭等)。

1. 核心家庭的需求。核心家庭是指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内只有三种关系,即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由于我国自身国情提倡计划生育,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所以在我国核心家庭中主要的就是前两种关系。在核心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是直接的,无外人干涉的且较于其他类型的家庭来说,核心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更全面、更完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意见与目的上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我国的核心家庭中有较大一部分是父母都有工作的双职工家庭,且社会竞争意识、工作压力等原因使得父母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远大于投入到孩子身上的精力。虽然父母知道对于孩子的管教及照顾很重要,但在核心家庭中无人再能抽身看管孩子,这些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少年的影响,久而久之出现更多的问题。社会上虽然涌现了很多“托管班”机构,但对于孩子本身,这种单方面的看管只起到“管”的作用,并没有吸收到更多的“教”的作用。所以,对于核心家庭的父母家长来说,自身学习相关亲职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2. 主干家庭的需求。主干家庭是指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且每一代只有一对夫妇组成的家庭,也就是说主干家庭是有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与父母和孩子三代组成的家庭。在我国农村仍以这类家庭结构居多,此类家庭的代际关系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复杂性。相比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由于祖父辈许多已经退休或者居家为主,在处理家务事及照顾孙辈的问题上直接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使得父母较有精力管教孩子。在抚育孩子的问题上,两代教育上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虽然两代人的出发点都是想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由于受到年龄、性格、观念等不同因素的差异常会导致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重现冲突。如果处理不好这类矛盾,孩子的是非观念以及价值观都会受到影响,往往此类家庭的孩子从小和祖辈的关系好,长大却抱怨父母对自己疏于管教。此类家庭结构中,父母很苦恼怎样与祖辈平衡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此类的亲职教育更要重视怎么样教育孩子以及怎么样协调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3. 联合家庭的需求。联合家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们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经济能力也逐渐提高,联合家庭越来越少并有了逐渐消失的趋势。在联合家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每个核心家庭都在“比”着生活。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关注于孩子的分数和成绩给家长带来的荣誉感。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总会给孩子带来压迫感,从小表(堂)兄妹关系在孩子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成为一种竞争关系。此类家庭教育结构,父母无意识的言行使得孩子淡化了亲情,并且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亲职教育不仅要单纯地提高父母教育的效能,更要在促进家庭亲情和睦方面做出贡献。

4. 隔代家庭的需求。隔代家庭是由祖辈家长对孙辈的看护和教育。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以及在大城市工作的异乡人由于解决不了一些经济问题而将孩子的“监护权”暂且外移给老一辈人,祖孙共同生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父母离开孩子打工这是现实生活中暂时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祖辈家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年轻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但是随之而来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的产生。由于隔代教育对孙辈有着更多的宠溺以及更大的“代沟”,这种教育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为中心或者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情绪。且父母长时间没有陪在孩子身边而并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孩子心理方面的成长,多数家长只是选择了以物质补偿表达父母之情。这种对物质有求必应的教育模式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孩子只会变得更加任性、冷漠的索取,且不满足其条件就会向父母发脾气,孩子根本体会不到来自礼物背后父母对自己的爱。亲职教育讲究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并不是所有以爱之名的举动都是对的。

5. 单亲家庭的需求。单亲家庭最明了的意思就是指不完整的家庭,具体是指因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由母亲或父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经常分为两类发展,一是孤僻消沉型,二是争强好胜型,这都是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单亲家庭的父母更应该照顾到孩子们敏感的内心世界,不能因为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发展。亲职教育对于此类家庭更是不能缺失,既然家庭的不完整已经弥补不回来,家长更有责任去了解和学习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

四、家庭内部因素对亲职教育的影响

家庭不止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生命的开始,对于父母更是一种新角色转换的地方。家庭环境需要每个成员的营造,同时家庭环境也影响着每个成员的个性以及心理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尤其是对子女的影响更是相当广泛。亲职教育,由于其主要是一种指引父母如何扮演角色、调整亲子关系以及认真教育子女的社会教育活动,因此,其实施的主体主要是社会教育机构或相关部门。相对从社会角度来谈应给予家长什么样的亲职教育,笔者认为要使得亲职教育理念被大众所重视以及将亲职教育有效实施起来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家长的自身行动。而家长一言一行习惯的养成则是来自于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行为,这也是日后亲职教育得以有效运行起来的出发点。下面就从家庭内部因素分析一下影响亲职教育的三方面因素。

1. 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家庭中的各种生活活动的典型,其包括家庭生活观念、家庭生活活动和家庭生活条件三个基本要素。人们常说的“家风”或“门风”就是指家庭生活方式,孩子在某种家庭生活方式下生活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家庭生活方式中主要以家庭家庭消费方式、家庭闲暇方式、家庭劳动方式、家庭交往方式等方面对子女身心发展起着直接影响的作用。家庭生活方式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是紧密相连的。家庭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儿童透过这个缩影形成了了解社会的基本观念,并对其日后的社会行为习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每个家庭都应积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选择儿童喜欢和能接受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将教育渗透到生活之中。

2. 家庭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和睦程度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家庭成员之间亲密温暖的感情,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懂得去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反之,家庭关系的冲突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夫妻之间要学会和谐相处,努力给予子女一个安全的充满爱的空间。亲子间的有效沟通也是教养子女成功的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子女的成长,其自身的独立意识与父母的传统的教养意识发生正面或者侧面的冲突,此时更需要家长控制好情绪,并学会科学有效地与子女沟通,拉近两代人的距离。

3. 家长教养方式。家长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时通常运用的方法和方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家长由于自身素质、经历、对儿女的期望不相同,导致在选择教养方式上都会有侧重点。我国学者大多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将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型,即民威性、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但无论家长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这都将影响到子女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效果。家长如若选择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只会一味地怪孩子,这样的结果会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亲子的疏离。所以,对于亲职教育来说,父母如何直接甄选或者外界指引父母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亲职教育的需要是多元的,但是来自家庭结构内部的因素还是最为主要的,且能够影响家庭内部结构的因素也是众多的,文中所讨论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家长教养方式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从现实角度看,关于亲职教育,目前民众对其的需求与如何去实施是不平衡的一种关系,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成形的相关系统的理论支持去指导家长去做亲职教育。所以,如何将亲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层面更加深入、系统、科学,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入具有操作性的实践层面,将是亲职教育今后有效普及的最重要的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盖晓松,王海英.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沈蓓绯.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法》的内涵及实务推展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

[3]李璐,蔡迎旗.美国针对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2014,1.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6篇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伦理;家庭教育;调适对策 

 

 一、引言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对亲子关系的道德要求就是:教养子女,孝敬老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伴随这股“民工潮”,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5 亿。 

 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在,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特别是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国现代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无法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因此,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总结利弊得失,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民工潮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386199”现象(“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这种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妇女、孩子和老人构成,造成了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而随着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目前,留守儿童已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关注的群体。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发布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六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五年以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外出务工使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亲子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两代人之间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使得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出现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的融合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父母最大的责任,“养而不教”是很多农村父母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因父亲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形成的“单身家庭”,和由祖父母抚养而形成的“隔代家庭”(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中的“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缺失,或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造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抚慰和亲密关爱,从而对父母产生隔阂和生疏,导致亲子关系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让外出打工父母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有生活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家庭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子女在各方面一定要争气。过低和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2.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在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做不到。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留守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 

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此,在外打工的家长要记得经常和孩子交流,可定时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联络,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所传递的浓浓亲情。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用于了解子女的情况而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用于情感的交流而随机进行的;沟通时要注意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形成对父母的信任感,鼓励他们当有困难时及时地求助于父母;要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发泄,使孩子尽快地调整好心理状态;同时要重视他们的愿望并适当满足,给孩子以情感抚慰;尊重孩子的人格,家长在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宜进行正面教育,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道理,循循善诱;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奖励。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7篇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伦理;家庭教育;调适对策

一、引言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对亲子关系的道德要求就是:教养子女,孝敬老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伴随这股“民工潮”,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5 亿。

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在,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特别是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国现代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无法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因此,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总结利弊得失,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民工潮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386199”现象(“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这种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妇女、孩子和老人构成,造成了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而随着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目前,留守儿童已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关注的群体。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发布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六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五年以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外出务工使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亲子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两代人之间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使得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出现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的融合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父母最大的责任,“养而不教”是很多农村父母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因父亲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形成的“单身家庭”,和由祖父母抚养而形成的“隔代家庭”(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中的“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缺失,或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造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抚慰和亲密关爱,从而对父母产生隔阂和生疏,导致亲子关系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让外出打工父母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有生活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家庭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子女在各方面一定要争气。过低和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2.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在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做不到。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留守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

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此,在外打工的家长要记得经常和孩子交流,可定时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联络,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所传递的浓浓亲情。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用于了解子女的情况而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用于情感的交流而随机进行的;沟通时要注意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形成对父母的信任感,鼓励他们当有困难时及时地求助于父母;要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发泄,使孩子尽快地调整好心理状态;同时要重视他们的愿望并适当满足,给孩子以情感抚慰;尊重孩子的人格,家长在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宜进行正面教育,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道理,循循善诱;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奖励。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8篇

一 、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1.父亲角色是母亲无法替代的

父亲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母亲一人承担,或是母亲独自“把持”教育孩子的位置,对孩子都是不利的。从心理学论述的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差别来看,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相互补充的,都有优秀的一面和缺憾的一面。幼儿期是孩子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期,若希望后代能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和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全面而和谐的参与,而非母亲一人承担。更何况,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包括父亲的形象、语言、动作,父亲的思维过程、情绪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特点,父亲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世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都是母亲无法代替的。

2.父亲角色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男性文化的缺失

之所以强调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我国托幼机构中很少有男性教师,这就减少了幼儿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使女孩的损失是长大成人以后在男性面前手足无措、紧张羞涩。如果再深一步讨论的话,问题就更严重了,有极少数男孩因很少接触父亲,性格中多数是女性性格,甚至发生角色混乱,长大后的恋爱与婚姻会遇到困扰和障碍。因此,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亲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二、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孩子体格的健壮。从幼儿期到少年期,孩子在体格发育速度方面,父亲的影响巨大。父亲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孩子以强烈的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育。据统计,孩子在父亲的带领下进行这样的运动占70%,而母亲只占4%。

2.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父子的交往和游戏引起孩子兴奋,诱发孩子的兴趣,游戏的多样化导致孩子极大的满足和快乐。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他们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做各种游戏,他们极有耐心的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和自己的孩子想好朋友般一起尽情嬉戏,常常是孩子最受欢迎的游戏伙伴,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冒险、锻炼体能,并强化对外界的刺激感觉,培养孩子活泼、勇敢、自信等多种心理品质。

3.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会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真诚相待。一般来说,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比那些一星期内与父亲交往不到6小时的男孩人际关系更融洽、从事活动更富有男子汉气概。

4.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与性别有关的行为与父亲的教养是分不开的。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他的典范,男孩从父亲那里模仿学习“男子汉气概”;对女孩来讲,父亲是第一个引导女儿认识男人社会的男人,女孩也从父亲那里学习与异往的经验。儿女在与双亲的交往中学习集阳刚与阴柔两种美于一身、学习怎样与异往,可为将来的一生奠定基础。

5.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完善。父亲角色决非母亲角色所能替代,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心、自信心影响儿童,他们热情宽厚、勇于冒险、勇于坚持以及不惧困难等特征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与学习,这与孩子在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的诸如关心、同情心、温和、善良等品质潜移默化的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形成孩子较为完善的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父亲角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如何实现现代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定位

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幼儿家庭教育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以人为本”!那么,怎样实现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定位、怎样发挥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良好影响力是我们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成功扮演新教育理念下的父亲角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家教意识,提高父亲对教育幼年子女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从更本上转变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不良局面,转变意识是先导,父亲门应做时代反思,冲破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历史传统中的误区,视教育儿童为己任,明确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父亲必备的人文素养,积极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

2、增强亲子互动,促进父亲成为儿童的“重要他人”

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家庭互动环境的营造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家庭中父子之间也应保持愉快的非正式高频交往: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鼓励的微笑………饱蘸情感趣味的理性直观,缩短了父子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满意度,增强了父子间的凝聚力,提高了父亲教育的可接受性。通过交互作用,促进父亲成为儿童的“重要他人”。

3、注重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

父亲的品质、言行、个性、兴趣、生活方式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儿童起到示范作用,这些示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儿童对于这些信息的接收是十分敏感的,父亲应多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来影响、感化、带动子女。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二王”书法家父子、“三苏”文学家父子是言传身教的结果,已成为耳熟能详的佳话。

4、优化家教氛围,提高父亲教育影响的亲和力

首先,家庭成员应保持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么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大多来自父母的情感。父亲的宽容、热情、诙谐、睿智是保持良好家庭关系的催化剂,健康的婚姻状态为儿童提供了最佳的自我发展空间。

其次,父亲与子女共同建构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父慈子严”是父子间交流的良好模式。父亲不妨将角色定位于孩子的知心朋友,改变教育中的“目中无人”,将儿童视作“大写的人”、一个能独立体进行交流,容许儿童解释、申辩、反驳,甚至勇于向子女承认错误,父亲如能怀着一颗童心,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儿童的心灵欲求,建立亲密、宽松、平等的教育氛围,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教育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9篇

【关键词】父亲参与子女教养 父亲缺位

一、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研究的产生

父亲参与子女教养是家庭亲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亲职教育的研究普遍侧重于母亲职能,即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父亲的角色更多地被看做是生命繁衍的一个必要条件,其对于子女教养的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75年Lamb发表《 父亲:孩子发展中被遗忘的贡献者 》一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父亲角色研究的兴趣,并开始有了相对系统的研究。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父亲,父职教育在亲职教育中的位置更加凸显,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不仅涉及父亲在家庭育儿、家计维持中的角色、父职教育对子女身心发展的作用、父亲缺位的消极影响,而且更进一步探讨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影响因素、父亲参与教养对父亲自身成长的意义等。对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研究方法也从过去单一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发展为观察、追踪、实验、个案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研究结果也更加深入和系统。

父亲群体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个体背景。从历史背景来看,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在我国,随着工业化与都市化的进程,家庭模式由原来的三代同堂以父子轴为重心的大家庭转变为以夫妻轴为主的核心家庭结构。而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性别平等呼声的逐渐升起和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模式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也就是说,当女性走出家庭,在职场上与丈夫一起承受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丈夫自然而然地被要求回归家庭,夫妻之间相互协调担负起各项家庭责任。从社会背景上来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父教的缺失对于留守儿童个性、社会性、情绪、道德、认知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明显。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不少父亲也日渐领悟到亲历孩子成长过程的必要性,不希望自己在子女教养过程中被边缘化,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子女的教养中。从个体背景上来说,父亲与母亲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关注的事物、情感控制类型、接人待物方式、社交圈子等方面都不一样,父亲角色是母亲以及其他男性角色所无法替代的,孩子会从其特有的风格及男性力量中获益。

二、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现状与影响

1.“父亲缺位”的现状与影响

父亲职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父亲缺位”仍然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父亲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 [1]“父亲缺位”一方面表现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时间上,一些完整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与父亲的见面时间很少,甚至没时间见面。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孩子的具体教育过程中,有的父亲与孩子见面的时间虽多,但受家庭分工的影响,他们主要忙于事业,很少甚至根本不参与子女的教育。李霞曾对北京地区学前儿童的父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亲与孩子的交往要少于母亲与孩子的交往。其中80%的父亲把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工作忙。有将近50%的父亲虽与孩子在一起,但并不参与子女的教育。[2] 陈丹对上海市12所幼儿园的27场有家长参与的幼儿园活动的观察发现,参与的家长主要是母亲及祖辈家长,父亲则参与较少。其中,家长助教活动18场,没有父亲参与,亲子外出活动5场,有10%左右的父亲参与,家长开放日活动4场,有15%左右的父亲参与。[3]

李文道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教缺失的孩子更容易违法犯罪,父教缺失影响孩子的性别化进程,危及孩子的同伴关系,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感情冷漠、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喜欢使用暴力等状况,即“父爱缺乏综合征”。[4]

2.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作用

第一,父亲参与教养有利于子女认知、同伴交往、人格与道德、性别角色形成等方面的发展。有研究对比了完整家庭的孩子和早期父母离异并缺失父爱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的成绩,结果发现完整家庭中的孩子在方块设计、迷津和算术测验上的得分、操作测验上的得分,以及在全量表智商分数上均显著高于父母离异且缺失父爱的孩子。这说明,早期父爱缺乏而导致的教育作用的减弱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5] 父亲参与教养程度高的男孩子由于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其人际关系更融洽,能更开放地活动,进取精神更强。[6] 主要是因为父亲在与孩子交往时,更注重“立规矩”,并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和游戏与孩子交流,这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人格特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 当控制了智商、社会经济地位、年龄、兄妹状况等因素之后,父亲缺失的儿童比父亲存在的儿童在教师评价中的道德方面的得分要低。[8] 父亲通过角色期待、抚养方式、游戏互动等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稳定性和恒常性,同时也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未来婚姻观和社会归属感等性别角色内容的发展。[9]

第二,父亲参与子女教养对父亲本人同样重要。首先,父亲在参与子女教养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体验到为人父的喜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更为自信,能更好地应对沮丧情绪。[10] 其次,父亲参与育儿会直接影响到他对家庭的贡献感,而这种贡献感又会直接影响夫妻关系的满意程度,并间接地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11] 育儿活动会使男性增加与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和女性亲属的联系,增进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12]

三、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影响因素

父亲能否参与到子女的教养过程中,除了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家庭分工格局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父亲的工作压力。国内外的研究均发现,工作压力较大的父亲会忽视、懈怠自己的育儿职责。[13] [14] 第二,婚姻满意度及配偶的支持。Cummings等人指出,与不和谐的婚姻相比,和谐的婚姻会让母亲和父亲更可能有相似的、共享的和互补的家庭角色,因此父亲更可能参与教养,婚姻的恶化会使父亲参与变得更消极和更不敏感。[15] 第三,父亲的个人特征和角色认同。Volling和Belsky的研究发现,自尊水平更高、更关心他人感受的父亲,与其他父亲相比,会与孩子有更积极的互动。[16] 一个父亲对父亲角色越认同,他就越有可能投入到育儿活动中,并且当其他角色要求与父亲角色相冲突时也会优先考虑其父亲角色。[17] 第四,孩子的气质类型。Sirignano和Lachman的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困难型,男性在向父亲身份过渡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的下降,而如果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容易型,则父亲能体验到控制感的上升。[18]

四、研究展望

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来,提高父亲的职能,是个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关注父亲参与教养内涵的界定,也就是说父亲要在哪些层面参与教养,是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还是行为层面,亦或是多维度的整合,这是父职教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此外,如何从父亲参与教养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对父职教育进行考察,如何对参与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在父亲生活的微观环境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父亲对子女教养的参与,如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孩子的性别以及孩子的气质等因素很难人为地控制,但是母亲的工作状况、母亲的态度、婚姻关系等因素都是可控因素。而如何操纵和改变这些因素,促使父亲更加合理地参与到孩子教养中,是今后父职教育研究的一个视角。此外,与西方文化不同,在我国“421”式的家庭结构中,隔代抚养的状况十分普遍,在这种状态下父亲怎样参与到孩子的抚养中来,必然会有不同于西方文化下的特色现象,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450001)

参考文献:

[1]凌文辁,方俐洛.英汉心理学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3]陈丹.幼儿园活动中的父亲参与不可或缺——基于性别心理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9).

[4][7]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5]夏日新.爱心男人 袋鼠爸爸[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05(1).

[6]郝建芳,王忠红.发挥父爱的魅力[J].现代家教,2002(11).

[8]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

[9]黄鸿,李雪平.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3(5).

[10]侯忠伟,刘晓霞,王立花.国外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2).

[11]尹靖水,朴志先,中岛和夫,等.城市父亲参与育儿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2,35(2).

[12]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男性自身成长的积极效应——上海的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9(3).

[13]Pleck J H.Father Involvement:Levels,Sources and Consequences[M]∥ Lamb M E.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New York: Wiley,1997.

[14]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孩子的效用:一个生态系统论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8(9).

[15]Cummings E M,O'Reilly A W. Fathers in family context:Effects of marital quality on child adjustment[M]∥Lamb M E.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1997.

[16]Volling B L,Belsky J.Multiple determinants of father involvement during infancy in dual-earner and single earner familie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1(53).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