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历史知识大全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1 09:12:08

历史知识大全

历史知识大全第1篇

试题如下: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制订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又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从试题引言、材料情境、问题设置到总体构成可以看出,本题以全球史观为统领和理论依托,不刻意和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简单再现与罗列复述,而着力于以宏观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综合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要求,既体现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下历史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要求及学科测试特点,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意蕴。

全球史观是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历史学界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之一。它既是当代史家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理解过去、思考当下的科学方法,当然也应是历史教师实施中学历史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全球史观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而形成的观点。①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超越每个社会个体而考察更广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背景,强调跨越文明、跨越民族、跨越地区的“社会空间”的历史发展,关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相对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核心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共性”、统一性,以此“重新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历史长时段、大范围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既强调局部地区(小地方)的发展乃是与之关联的外部世界(大世界)变迁的结果,又指出局部地区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②等等。本试题的总体立意,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这些理念。

试题整体依托于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取当今国内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内容,编辑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欧洲)相互对应的6个历史时期有关王朝更替、政治变迁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状态的表格材料,据此创设宏观纵横对比的历史情境,并按历史时段分层设置富于梯度和逻辑层次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训练、积累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比较探究性的解题。

试题体现了历史时空的大跨越和构架设计的纵横大综合。通过整合相关历史材料,搭建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以全球史观宏观透视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的历史,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认知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宏观纵、横比较探究,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或共性――这是全球史观的核心,也是本题立意的核心与重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东西相距上万里,对应王朝更替沧桑变化上千年,而两大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趋势竟是如此的相近,这不是用简单的机缘巧合能说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质,由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共通节律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试题和解题过程,可使考生从纷乱繁复的微观知识点中抽身出来,站在历史认知的高点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小题设计,与前两小题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相对,从反向考察和探究两者在公元6世纪后发展的差异性。须知,本题涉及的宏观比较探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程式化的“比较”,即既要找出相同,又得找出“相异”,以示辩证唯物主义下看待事物的客观和辨证(其实这常有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嫌疑)。这里的“差异”比较探究与上述全球史观下强调考察历史事物的相关性、共通性探究的立意不是矛盾的,“差异”属于全球史观下大历史“社会空间”中历史事物的“相对性”探讨,是全球视野下对个性社会“传统”的“透视”,而不是孤立地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与“个别”,将中华文明与罗马(欧洲)文明截然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全球整体的意义上,也才显现出中国古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有属性和魅力。

关于本试题的“理论认知”设计,也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本题所涉及历史事物的针对性思考与解读。如前所述,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须“辩证”“全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半斤八两,以示公允平衡。而本题在全球史观视域下,突出强调和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宏观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因而,依据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罗马的千年历史发展轮廓,得出的是鲜明的共通性、相似性,据此生成的理论,也自然是历史发展的相同性认知。

试题体现的全球史观立意,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也大体吻合。新课程的设计及教育目标蕴含着、渗透着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若干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譬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开拓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①等;高中历史的专题模块编排,尽管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基本意图和初衷也在于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其“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思路也在于适应整体理解、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宏观特征,客观对比理解和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的特征和规律的需要。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也有相关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学习延伸”中,引述“相处于同一时代而远隔万里”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雅典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妇女评价的大致相同的观点,设计两者“为什么会如此相近?你怎样理解?”的探究问题,其基本思路、设计立意,都明确体现出全球史观的意蕴和特征――着意于引领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宏观眺望中外历史走势,触摸中外伟人相关、相似的思想脉动和智慧的光芒,从中生成对历史的深层感悟与认知。

本试题依托于全球史观的理念立意构思,挂靠于高中历史必修Ⅰ古代政治史的内容背景,直接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很少,显然是突出和强调了能力素养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层次分明、梯度性强,大体涉及由基本到核心、由低端到高端、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1.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包括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要求的能力考查。试题提供了选摘后比较简明的表格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历史时间、空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状态等信息,并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比对,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别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求一定要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能否正确理解试题的题意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思考、解答,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中的“答题要求”,包括:其一,试题引言信息,已经给出全球史观的信息与提示,如“二者相距遥远……可做一些比较”,其中“比较”一词,已经明确了本题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其二,第(1)题的答题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分别展开,各说各自的“特征”;二是对所得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做出比较后,合并概括出共性的特征,并加以说明和阐释。依据对试题引言信息的理解,阅读相应材料,应判知试题要求的是后一种答法。至于答题的层次,要弄明白①至⑤时期为一个考察段,⑥时期为另一个考察段。其三,第(2)题的第一问是在解读第一小题基础上的纵向综合概括;第二问则是对第一问宏观概括的历史发展“曲线”特征的具体描述。只有准确审清这些要求,才能准确严谨地解答相关问题。

2.宏观比较概括(归纳)及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考查。这应为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试题通过呈现相应的情境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经过感悟、提炼、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起信息与问题情境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历史特征(以共性为主)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突出的要求是,能区分出比较思考的不同向度、不同层次,要求有宽阔的宏观视野,缜密的思维素养,通过比较,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思维品质、逻辑思维水平,包括思维过程的缜密性、思维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抽象、判断等思维素养。第(1)题,是简单的分段横向比较,分别比较归纳五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较低层次的思维要求;第(2)题的第一问,是对五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纵向总体归纳比较,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认识,即“发现1”,这是对第一小题比较的综合,属于深一层次的比较,即五个分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综合“现象”、共性特征;第(2)题的第二问,即“发现2”,是对“发现1”共性特征具体演变“轨迹”的比较,考查对同一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不同向度思考的思维水平,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3.史学理论认识生成、升华的学科素养考查。试题依托全球史观构思立意,本身就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理论性。试题以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各个问题情境,也都渗透着不同程度的史学理论的意境和要求。而试题第(3)题的第三问,则是专项的“理论认识”考查,涉及的理论认知难度尽管不大,但从认知思维上看,属于本题最高的能力层次要求。该小题涉及的理论,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的照搬运用,如相同与不同、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这个理论表达,看似是前面几个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简单重复(如“相近”“相似”“相同”“共同”等),而实际上是对具体历史现象、事实、特征,进行个别的、直观的归纳认知,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规律性本质与内涵的揭示与升华。就是说,前面的几个“相同”“相似”“相近”等是属于外在的、表象的,而最后的“共同性”则是揭示本质的、升华到理论的。这个理论认识,不属于强记的陈述性的具体历史知识,非靠简单记忆、复述、背诵所能解决,而是一种内涵的历史素养,需要长期历史学习的积淀和养成。

4.符合逻辑的规范表达与阐释能力考查。“规范表达与阐释”是特定学科表述与呈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包括运用规范的历史逻辑思维阐述说明特定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使用特定的历史概念和术语,恰当而准确地叙述历史问题等。本试题没涉及太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再认陈述,几乎所有问题都需运用概括的语言做简洁的表达,对表达、阐释的规范性要求应该更高些。例如:“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强盛期”,“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等。“规范的阐释、表达”应以上述规范、科学的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思维素养密切相关。没有规范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规范表达与阐释”就无从谈起。

5.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印证已有历史结论或者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和认识,也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这个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第(3)题,由第⑥时期的材料,得出第一问中中国再度统一的走向,并运用所学古代政治制度史知识,加以论证说明。

试题各小题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答题要求的准确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表格中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可分别概括、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罗马各自的历史特征,依据对试题要求的理解,对各时期两国的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归纳出两者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如第①时期,“两者都制订了法律”,第②时期,“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第③时期,“两者都进入强盛期”等。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历史材料信息及答题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包括横向的综合比较归纳和纵向的综合比较归纳)、规范的历史阐释、表达能力,以及透过历史表象,生成理论认识的能力。依据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及上一小题所作概括、归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发现”: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依据试题要求,再从纵向梳理描绘5个时期的“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进一步进行逻辑思考,并以历史语言进行规范表述,可“发现”二者历史“都呈现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以及“十分相近的变化节奏”。依据上述理解、思维和抽象概括,调动相关史学理论认知或素养,可得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理论认识。

第(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得出准确结论的能力等。通过比较表格材料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状态,可得出中国从分裂再度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的不同走向,调动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再度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

本试题对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现行文理分科下的文科班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也引发我们对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微观知识教学与宏观历史认知的关系。本题教学内容背景是依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但试题除去提供的材料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所挂靠,考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影响之外,几乎没涉及其他具体知识。很可能有教师会提出类似的质疑:“我们费劲讲了那么多东西,但没考到多少,以后我们该怎么教?”这恰恰暴露出当今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相对陈旧,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也滞后于高考改革的要求。他们往往以为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知识,就知识讲知识(由单个知识点到所谓知识的线、知识的面,形成知识结构图)。我们当然不是否定知识教学,而是反对狭隘的、单一的、简单的知识教学。过于关注微观知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宏观历史、整体历史的把握,教学的着力点就会局限于海量微观知识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强化和重复知识细节的熟练识记。本试题绝不是说,课标、教材的具体历史知识不再重要了,可以淡化处理,而是启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认知的关系,不能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形成严谨而灵活的历史素养与能力。同时须知,历史知识既包括具体的、微观的、具象的内容,也包括整体的、宏观的、抽象的内容(含特定的历史思维逻辑认知的方法)。考试测评,既可以依托具体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迁移运用,以之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等能力,也可以宏观依托整体的历史结构框架背景、线索,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具体知识点,考查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阐释等大历史的能力素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性,更适合于像高考这样以选拔功能为主的测试要求。笔者以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宏观视角审视和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又能从具体历史知识提炼生成宏观的历史认识与理解,乃至上升到理论认识。用个俗语比喻,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所谓“出得来”,是说在学习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知识之外、之上的宏观思考和整体认知;所谓“进得去”,是说能从宏观认知高度去解读具体的史实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就本试题而言,学生苦苦背诵了不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知识,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知识,但就是不能整体认识和理解古代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清楚他们存在哪些共通的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认知和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拼命记忆的那些可能转瞬即忘的海量知识点,又有何用?

其次,在史观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上,需矫正某些偏差和错误。史观理论之于中学历史课堂,核心是借用科学的史观理论来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审视历史,认识历史,开拓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切实弄懂相关的史观理论,建立起科学准确的史观认知,然后再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于学生的课堂。但不无遗憾的是,现在历史课堂上存在教师随便滥用史观理论,甚至错误解读和认识史观理论,或者将史观理论与历史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两张皮”等偏差和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貌似也在使用全球史观教学,但常常又不自觉的出现与全球史观相悖的教学理念:有意无意地“以国家(民族)为单元”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过度强调民族或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①把历史上各个文化、文明绝对化、对立化起来,尤其是“把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民族自身的视角,不认为人类存在共识……对周围的国家或更远的民族都怀有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陷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忽略了多文明共存的史实”。②这显然与全球史观的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努力“彰显人类共识,追寻属于共识的基础价值,这些价值有很多都植根于各民族的传统之中”。③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包括高三教学,需要通过改革冲破某些传统“定势”的束缚。由上述问题看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转变观念”也喊了十多年,但当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需要更新史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仍迫切需要不断迈开步伐,逐步走出僵硬而固执的框架,突破一些守旧的定势,如“思维定势”“学科定势”“教材定势”等,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及新成果,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的和片面的观念,以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情景、新视角。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整合创设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高三年级教师。

第四,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本史学规范和学科素质的培养。重要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领指导,加强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和养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还要注意以规范的阐释与表达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质的训练和养成,不论是笔头还是口头,都能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历史知识大全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育; 素质教育; 人文素养

引言

当今世界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人才的培育成长离不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从来就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素质教育是通过各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虽然有所认识, 但是对如何认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却思考得比较少,认识得很不够。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 ,历史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 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 :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 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搞好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 , 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 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

对于发展智力,历史教学的有利条件, 首先是历史知识的记忆信息量大。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载的史料, 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 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把大脑变成信息库, 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 如遗忘规律等, 并结合历史知识特点, 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良好的记忆力,不仅是学习历史的必要条件, 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条件。

二、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历史教材以其自身的理论科学性,丰富详实的史料和客观公正的具体内容,对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作了全面总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其它学科更具生动性、教育性,是一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活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通过具体生动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大量好素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举世闻名的古迹,使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历史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爱国英雄,仁人志士,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崇拜的偶像。爱国家爱民族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就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用的人。

三、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历史是人类创造一切文化历程的记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知识量的增加,有些知识便从历史知识中分离出去。历史教材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数学、天文、民族等许多知识。历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不仅仅是把人类已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学会从历史教材中分析真善美,摒弃糟粕,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以史为鉴,站在时展的前列,做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历史知识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人类科学知识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门类,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尤为必要,同样,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离不开历史知识,如历史教科书中就有大量的数学史医学史等,它们本身就是历史学科的分支。所以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必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基础。

四、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智能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大纲对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而智能培养、能力提高必须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中体现和实现,离开历史知识的传授,智能培养、能力提高只能是历一句空话。历史课堂教W要注重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记忆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运用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运用为主轴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智能素质,其核心和落脚点是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指导社会实践,去提高运用能力。现代经济的竞争,现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与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能首先抢占科技教育的制高点,谁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运用能力是未来世纪人才的需要,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多懂得为什么,这才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大多数,眼睛只盯在几个学习尖子身上,由于人的智能差异、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别这是正常的,教师应首先分析学生之间差别的主观、客观因素。人的聪明才智开发有先后之分,人的潜能有深浅之别,教师对此应有认识,应有信心,每个学生只要努力学习,都能学好文化知识,要注意发现每个学生学习潜能,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进他们的求知欲。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历史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历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教师要练好基本功,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这是二十一世纪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呼唤。!

参考文献:

[1]陈文滨. 浅谈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05:106-110.

历史知识大全第3篇

一、拓宽

所谓拓宽,就是要拓宽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与补充。总的来说,这是由现行历史教材不足、范围局限所决定的。对于复习过程中的拓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拓宽。历史基本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考试题也经常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能力。但是教材中几乎没有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所以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对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2.史实与史料方面的拓宽。由于教材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主要的历史现象的知识描述和介绍不够详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史实和史料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史实与史料知识的拓宽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宽。现在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与渗透。因此历史教师要及时对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拓宽,尤其是与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科目如语文、政治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二、挖深

所谓挖深,就是要深入地挖掘历史的内涵和外延,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挖深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挖深,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一般来说,复习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挖深。

1.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景和原因方面进行挖深。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与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与高考成绩。

2.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方面进行挖深。由于各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教材在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时,尤其是对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描述时,往往不够全面或只局限于一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挖深,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知识水平,增强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进行挖深。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因此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多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无论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还是进行纵向分析比较,都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历史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三、提高

所谓提高,就是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历史知识大全第4篇

近几年来,由于中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力度,减少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降低了分值。因此,一些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提高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其实,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代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做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扎实地掌握有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则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架没有血肉的骨骼。2012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颁布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重视‘新材料、新情境’;注重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初三历史复习必须纠正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必须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的基础知识,除基本的历史史实外,还应包括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六部分是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

那么,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怎样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体会。

一、强调学生精读

在初三复习中应强调学生精读教材,由厚到薄,由薄到厚,认真细致地阅读,不留死角。具体说,精读应包括目录、读章节子标题、读课文正文和小字、读地图和图片、读材料、读句释、读大事年表等。通过阅读,学生能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五本教材和大量的史实。如果能掌握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能够充分地再认再现,就算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能够在中考中得到80%以上的分数。

二、强调教师精讲

在初三指导复习时,教师精讲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发展过程和基本线索。讲历史概念时,首先要讲清楚历史概念包括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的主要内容、性质、影响、评价等。其中影响、评价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属于概念的外延,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的主要内容、性质是概念的内涵。教师在讲历史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包括哪方面的内容,掌握概念的外延——影响及与相关的概念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次要讲清楚历史概念形成前后的历史环境,在动态的发展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讲历史结论时,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结论与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对已有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学会在无疑之处生疑,从而透彻地理解历史结论。另一方面,教师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介绍后,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评价、判断后对历史事物下一个正确的论断,历史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讲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时,首先讲清掌握这三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如阶段特征,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表现出的若干历史事物的基本共性。它成为这一时期内历史的突出特点。学生牢固掌握了阶段特征,就能区分不同阶段的特点,认识历史演进的过程,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共性。其次,要求学生在复习完每章内容后,一定要动手总结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讲解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再以近年中考题中的典型题型做示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三、强调师生的画

历史知识大全第5篇

【关键词】历史复习 知识整合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72

对历史发展的线索的掌握、历史规律的归纳、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以及历史事件的评价就会不够精确。以至于历史现象不能对应相应的历史评价,同类历史现象无法上升到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往往发生了一定偏差,那么在高考历史中极易形成错误认识,这是学生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只有学会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强化知识体系,才能羸在高考。

一、知识整合,强化体系

学习过程充实、漫长,要步步为营,学生在对教材熟练掌握的基础,必须学会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对零碎的知识进行类化、固化,不断的巩固知识体系。

(一)抓住线索、提纲挈领

历史基础知识穿越古今、横跨中外,要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整合,首先就要找历史发展的线索、抓v史发展的主线,构建起知识的框架。

1.梳理时间发展脉络,明确历史发展时序。历史发展是岁月的累积,在悠久的岁月里学生首先要明确历史事件发展的时序,而不“张飞打岳飞”。学生只有明确历史发展时序,才能把众多的历史事件按时序发展进行掌握。

2.找出历史发展的线索,提炼历史发展规律,做到提纲挈领。中国近代史曲折反复,学生比较头痛。其实你只要掌握几条线索即可:一是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二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史;三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史。

3.归纳历史的阶段发展特征。归纳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就等实现了对一个历史时期的宏观掌握。再如中国近代史,主要特征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二)化难为简,轻松掌握

深入阅读教材、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在高度统率教材的基础上,将史实重点化,将难点简单化。找出史实之间的联系,把史实高度整合起来,做到轻松掌握。

1.抓关键词句,精简知识。学生要学会做历史学习的“小裁缝”,对于历史知识进行合理的剪裁,做到由多变少、由粗变精。如斯大林模式,核心就掌握关键词:高度集中,就能了解斯大林模式。

2.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简单概括,便于轻松掌握历史事件。如新航路的开辟,是近代史上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事件。我们就将之总结为 “四个四”:即四个原因,四个条件,四次探险,四点影响。就这样把一个难于把握的问题清晰化、简单化,学生也更容易掌握,做选择题也不容易将原因混淆。

(三)学会归纳,简单掌握

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有基本的要素:时间、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同类事件的在发展上也有其必然的规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将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去分析历史事件在时间、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方面的共性,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更有利于掌握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

1.归纳历史事件发展原因的共性,做到触类旁通。如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其原因可归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危机严重、思想的转变和主观因素,再将各时期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可以得出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等。

2.归纳同类历史事件纵向整理。如党的一大二大直至十八我们可以做一个归纳;各国的思想巨人;重要的战役;或以第一、较早等作为依托进行归纳。

3.中外同时期的横向对比学习更有利于我们进行深入的历史思考。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的比较。

二、温故知新、掌握理论,升级体系

(一)学思结合、学习理论

1.思考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对历史要进行反思,思考历史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思考历史与现实,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新知,服务于当下,为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为未来社会发展作准备,这正是历史的教育功能之所在,也是学习历史的意义之所在。因此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从历史发展得到启示。

2.熟悉历史的基本理论,思考历史的基本理论。将历史知识放在理论下思考,从历史知识中求证历史规律,从理论高度去驾驭历史,必然使学习历史进入更高的境界。

(二)强化学科的基本素养

对于历史一词的概念理解,对于史料、史论、史学基本观点等有所认识,对于塑造知识体系是锦上添花。

(三)学习新史观、刷新历史知识

随着新史观的提出,对于历史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原有评价渐趋不合时宜。学习全新七大史观,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对于历史知识进行更新和重组,可以提升我们对于历史知识更好、更全面的掌握。

(四)联系热点、回归社会现实

历史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单纯的回顾过去,这样的历史学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学习历史是让我们学会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对社会发展起借鉴作用。既然如此,历史知识必须要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来。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你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历史知识也就有了时代意义、时代价值和生命,从而深化历史知识。

1.联系热点,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如近几年来的三农问题、反腐败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思考从历史中寻找智慧来突破这些问题。

历史知识大全第6篇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运用跨学科知识

历史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沃土,历史教学则是耕耘的过程,而历史教师则是耕种者,历史教师的观念直接关乎着种子的发芽与成长。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独学科的教学各成体系,缺乏必要的沟通,已经不适应现实了,而多学科知识正好可以激活历史教学。当今历史研究盛行的心理史学对于历史教学而言,为学生体认历史提供了新路径,开拓了眼界,使历史更加生动的展示出来,为历史教学注入新血液。特别是对于历史人物心理的分析,不仅能够能大大活跃课堂氛围,更能帮助学生接近真实客观的历史,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在讲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时候,可以从心理史学的角度分析其卑微的身份,幼时全家受过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起兵过程中遭受过背叛等等经历,使得其性格的负面因素远远超过了优良品格。因此即位后支配欲和强烈的自尊心使其促使了中国封建社会更加黑暗和专制,大势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以及晚年猜忌心极重,自私残暴都是其恐怖政治的思想来源。

以近年高考试题为维度,分析新课改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从中不难发现新课改对历史学科的要求更高,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考察。历史总是与时政热点相互联系。当下中日关系如此紧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回顾中日关系史。在探析紧张原因的时候不必老生常谈书本知识,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二战时期日本的对华暴行,分析战争分子和右翼势力、保守势力的心理,从中可以得知对战争的狂热主义,民族自卑感和自负感都是致使整个民族失控的心理根源。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附加分析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特征,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美国的全球霸权和东亚地区主义。如此讲解,历史的枯燥感将不复存在,全是活灵活现的现实。

历史教学过程运用跨学科知识的对策

历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在新一轮课改全面铺开的态势下,必须摒弃原有的应试教学理念,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以及教师素质都应该有很大的转变。应具有运用综合学科知识、具有渗透意识,以此为跨学科教学做好准备,做到人文学科之间,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对历史教学正渗透的作用。具体来讲,可以参考以下3点:

第一,历史教师必须扩宽知识面。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开拓视野,具备多元知识结构。首先,历史教师应该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意识到学科渗透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努力去适应和尝试。缘于诸多原因,教师现有的知识储备很难胜任深入探讨和解决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扩展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了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扩宽视野。

一是增加人文社科知识,特别是心理学、美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人文素质学科互相之间彼此有天然的交叉和渗透,学习难度相对较小,实用性则相对较大。如美学与历史教学关系密切,每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都与美学密不可分,雕塑、绘画、音乐等都承载着史实和美学的美丽,如达芬奇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等,从美学的角度去体验、挖掘它并在学生面前呈现它,而需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具备美学知识和美学的表达方式。总之,利用跨学科知识科学地、生动地解析一切历史现象。二是要具备文学知识,增加历史教学的文学素材。此外,语言表达在一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语言的准确、幽默、风趣、形象、生动、自然可以让课堂充满诗意,令人神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陶冶和鼓励。三是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与历史相关的天文、地理、数学知识,在讲授时随意拿捏材料,深入浅出。

第二,创建跨学科交流模式。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该重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将学科之间的交流成为固定模式,成立联合备课组,每周固定举行1-2次集体备课活动,互相交流讨论,以便于知识的交流与互通,共同探讨学科之间可能渗透的交叉点和切入点。特别是文科综合组更应全部实现集体备课,综合学科之间的联系,把握现实,纵论古今。在交流时尽量选取结合度比较高的知识点进行主题性、研究性、探索性的讨论,各科老师之间还应互相听取其他学科老师的课程,相互听课。

历史知识大全第7篇

【关键词】2015年高考 试题特点 备考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7-01

2015年全国高考已渐大幕落下,综观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凸显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也为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一名从事高考研究的工作者,指引了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即“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逐步找到了在中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合适位置。这种连续性与稳定性,对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复习备考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2015年试题的几大特点:

1.去学术性倾向,取平易近人倾向。纵观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选择题,大多运用原始文字材料,材料文字内容阅读量大,信息难以提取,面对这样的材料型选择题,需要考生花费一定时间来分析这些材料本身,给考生增加了人为的阅读障碍,使考生产生畏惧感。2015年选择题试题,大多数题干材料简短有力,特别是非选择题部分文字阅读量更加少,适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继承过去的短文字命题方式,全部采用短文字材料,不追求材料的形式,而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给考生产生平易近人的感觉,有利于考生答题和考出信心,这是指的点赞的地方。

2.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新高考多围绕大纲重点主干知识命题,今年也不例外。古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选择题的主要考点。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各阶段的主流思想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材料题的主要考点。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能够使考生在纷乱复杂的历史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历史学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中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历史试题注重阐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遗产的现代意义,提倡传承文明,崇尚科学的精神。如第24题,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明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又如第30题,考查了“侵华日军的罪行”,涉及了2015年重大时政热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揭示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

2015年高考题对今后备考的提示:

一、夯实双基,优化历史思维

在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点透指历史事件知识点分析透彻和全面。如时代背景,原因分析、主要目的、方法措施、性质意义、作用影响等。从高考试题来看,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理解考查较突出。实现点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线通指某知识点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连成一线。以知识纵向归纳为主,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的分析并形成小专题。面全指同一时期社会各方面的概括并形成历史阶段特征。如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等。以某一历史阶段为例按章节顺序理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概括出阶段特征。然后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制作图示图表、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

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通史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弱化了通史时序,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点分布于多本教科书中,使得学生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关联性有一定难度。以31题为例,题目涉及外交政策转变――“一边倒”、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国家发展战略――“一五”计划等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布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只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才能理解与把握相关知识点,进而作出正确判断。这样的高考试题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候要有贯通意识,在充分研究教科书,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有意识第将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联系起来,并择机适当补充重点知识以及其他版本教科书的不同表述。

三、活用历史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以后,考虑到“一标多本”的现状,专家学者一再强调历史教学应提倡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把学科教材当成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觉得“教教材”的观念似乎已与课程改革理念不太合拍了,挖掘大量的史料,来补充教材内容的缺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从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而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理解教材来实现的。知识是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充实的历史课堂无法产生生命的律动。高三历史教学,重新回归教材,提升教材知识的深度认知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当然,“回归教材”绝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粗浅、机械地重复和再现,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知识。而应该强调在“读懂”、“读精”、“读深”教材上狠下功夫。

历史知识大全第8篇

[关键词]考试大纲;基本要求;二轮复习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从2010至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的纵向比较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体现了高考命题继续保持稳定、稳中求变的精神。所以,认真研究和把握一直稳定不变的《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做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有重要意义。

一、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从近几年考试大纲看,基本要求明确而稳定。在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中明确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指明了历史教学与复习的五大目标——基本历史知识、学科素养、科学历史观、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而在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又具体阐明了历史学科的三大素养:史学思想素养——科学历史观,专业知识素养——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学科能力素养——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及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应针对这五大目标和三大素养,围绕讲知识、重能力、提素养三大核心环节,采取科学方法与策略,有效组织教学,提高复习效益。

二、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略

针对考试大纲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应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讲清讲透历史主干知识

由于是文科综合形式,历史试题题量有限,决定了高考试题覆盖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因此,考查的知识点也主要集中在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中。在二轮复习中进一步讲清讲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思路,避繁就简,对提高复习效果大有裨益。

首先要理清历史发展的背景思路,在理清总体思路中有机贯彻科学历史观。如理清经济成长背景思路,可综合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活史观、唯物史观等,对影响经济成长的自然地理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因素、交流联系因素、因果关系因素等进行全面剖析。

其次要理清历史过程的思路。一是通过历史分期,将复杂知识简单化、系统化,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二是通过分类,突出过程,抓规律找特点;三是通过定性,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如对中国近代五类工矿企业的准确定性;四是通过对特殊知识的剖析,深化理解,如全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衰落中走向“活跃”;五要提高抽象要点与论据支撑的结合。

(二)科学拓展历史知识

由于教材版本问题及能力考查的要求,高考命题不会拘于教材,只能通过材料来考查知识能力、方法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高考试题的选材与教材的关系是——“托”(依托教材)、 “脱”(脱离教材)和“拓”(拓展教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必须科学合理地拓展历史知识。主要拓展方式有:1.学科内引申性拓展。如拓展分析农业起源的意义等。2.学科内补充性拓展。如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意义,是“为民主革命的转变提供社会基础”等。3.学科内对比性拓展。如分析康乾盛世时的东西方世界。4.横向联系性拓展。5.结合时政延伸性拓展,或称时代性拓展。如分析中国梦在历史上的体现等。6.小切口专题归纳性拓展(又称综合性拓展)。如对“关中地区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拓展分析。

(三)适当渗透热点问题

学历史就是为了古为今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考突出这一理念,二轮复习更要体现这一理念。热点问题渗透的方式主要有:1.体现历史知识的生活化趋势。生活史观正在高考中不断体现与加强。2.时事政治的渗透。如“岛屿之争”就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突出热点。3.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如英国政府的现代经济理念,包括创办大型产业公司,吸纳海外资金形成金融中心等。

历史知识大全第9篇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意识的培养与实践探索已成为历史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这一点正是以往历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知识、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师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国际意识,又称全球意识、世界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历史上,我们曾经因世界意识的缺乏而吃尽了苦头。当今全球化不可逆转,国际意识蓬勃兴起,中国并非一块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历史绝不能被人为地隔绝在世界历史之外。历史学科在渗透国际意识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这一点恰恰又是以往历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意识的培养与实践探索已成为历史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际意识教育的培养也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国际意识教育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中学历史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国际意识教育,必须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基础。中学历史教师只有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发展过程、发展特征全面了解,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中学历史教育现状,才能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只有这样,中学历史教师才能结合教学实际,正确地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指导教学过程,公平、客观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国际意识教育的同时,让中学的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所需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往往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语文、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必须掌握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

另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国际意识教育,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具有人文知识;具有事实性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方法论知识和价值观知识。只有具有综合性的、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国际意识教育的广阔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培养国际意识的人才服务。

三、中学历史教师应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以及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以及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不但可以丰富国际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我们重视并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益的启发。

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更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四、中学历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历史教育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更应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二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是构建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四是注重探究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其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及国际意识。

五、中学历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需要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各个年级教材结合的可能性。我们中学历史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具体地反映出国际意识系列教育的目标计划,精心设计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要求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知识结构重组;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传授型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面对机遇与挑战,大胆进行教育教学创新,重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不拘一格地选题,独特新颖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合理地处理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六、中学历史教师应增强国际意识、科研意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以博大的胸怀、世界的眼光、自尊理性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认识世界历史的一体化和多样化;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容忍、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差异,尊重并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步提高自己的国际意识、科研意识,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的国际意识教育领域,以适应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学。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展开之际,我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一定要行动起来,为历史教育做贡献,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培育青少年的国际意识,落实课程改革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赵克礼.历史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