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现代国际金融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3:50

现代国际金融

现代国际金融第1篇

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工商银行走过了第30个年头。

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

工商银行的改革发展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再到国家控股的国际公众持股公司,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跨越。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宣告正式成立。此后十年,工商银行积极参与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1993年,工商银行根据国务院相关决定,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建立了统一法人体制,加快了授权等各项经营管理机制改革,为股份制改革和现代金融企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5年4月,中央作出了对工商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决定。工商银行通过多项制度创新,攻克了体制和技术,开创了A股、H股同时发行、统一定价和同日上市的历史先河,创造了A股和H股同步发行上市等30余项中国资本市场之最和全球第一。

30年来,全行总资产增长70倍,存款和贷款规模分别增长84倍和36倍;累计上缴国家利税8133亿元,其中股改上市至今累计上缴利税5847亿元。加上国有股权分红和增值部分,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良贷款率降至1%以内,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13.17%和269%。工商银行奠定了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昂首步入世界领先大银行之列。

值得铭记的深刻启示

从工商银行3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获得了引领未来发展的深刻启示。

(一)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和建设人民满意银行作为根本使命。工商银行在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是我国第一贷款大行、第一金融服务提供商。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到惠及千家万户的大众服务;从国企转制改革,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培育发展;从服务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从支持国内企业扬帆出海,到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从支持民生改善、节能环保到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等等,都留下了工商银行专业热情服务的身影。目前,工商银行服务的个人客户超过4亿,公司客户超过430万……全行以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在国内外赢得了中国金融企业良好的服务声誉。

(二)坚持把改革作为突破发展障碍的根本动力。工商银行从最初的专业化探索,到商业化改革,再到股份制改造,每一次改革都给全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商银行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组成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形成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制衡有效的运行机制,整体构建起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内在要求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三)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全行股改后实施的三个三年规划,都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努力实现速度、规模与结构、质量的协调统一,实现资本、收益、风险的相互匹配和动态平衡,推动由粗放型、外延型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型发展的转变。推进经营结构和盈利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辟投资银行、电子银行、现金管理等一大批新兴业务领域,以年均15%的资产增长支撑了30%的盈利成长,非存贷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升到49%。形成了跨越五大洲、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家机构的全球化服务网络,境外利润和总资产8年分别增长11倍和8倍。成功进入基金、租赁、牌照类投行、保险等领域,一些子公司快速成长。

(四)坚持把创新作为赢得发展先机的动力和源泉。工商银行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构建了信息化、国际化、综合化的服务体系和经营格局。相继完成了数据大集中等一系列重大基础工程,开创了国内金融界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先河,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约化信息技术平台。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建有互为备份的大型数据中心,设立了五个软件研发中心,科技专业人才队伍规模超过1.3万人,获得的国家专利数达307件,在我国银行业专利数量中的占比超过60%。各类金融产品超过4000个,较好地满足了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五)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30年来,由于坚持把经营发展放到全国金融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动,工商银行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行的全面贯彻落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建设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有机结合,使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党的政治优势成为全行现代金融企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是工商银行的使命所系,也是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一)倾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以优质的金融服务践行“中国梦”。工商银行将继续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强对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棚户区改造、城市功能升级,支持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领域。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支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节能环保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信贷投入,严格控制和稳步退出“两高一资”行业和企业贷款。积极帮助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以金融杠杆促进产能过剩矛盾的化解。更加主动适应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注重运用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满足企业多元融资需求。跟随人民币国际化、企业“走出去”步伐,增强全球服务能力。坚持商业原则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统一,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创建人民群众满意银行。

(二)全面推进经营结构战略调整,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践行“中国梦”。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我们必须全面推进银行经营结构战略调整,改进风险管理和基础管理。加快从资产持有大行向资产管理大行转变、从高资本占用向资本节约型业务转变、从存贷利差收入为主向多元均衡盈利增长格局转变、从本土传统商业银行向全球大型综合化金融集团转变。优化资产、负债、渠道、国际化发展和综合化经营“五大布局”,突出大零售、大资管、大数据和信息化“三大战略”。推动金融服务从单一产品服务向综合化、一揽子服务,由单一区域服务向跨区域、全球化服务,由同质化服务向差异化服务转变。把全行带入到一个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三)深入开展改革创新,以攻坚克难的精神践行“中国梦”。既要抓住问题“出题目”,更要为推进改革“做答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工商银行经营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衔接,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统一,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推进改革。尤其是要推进深化公司治理、组织机构、绩效考评、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等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决打破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加快构建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

现代国际金融第2篇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少在十个方面给予现代经济学严峻的挑战,即从今往后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在经济人假设、经济研究范围、价格理论、效用理论、政府作用、信用理论、金融衍生品市场、货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经济学研究基础范畴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理论认识创新。

[关键词]经济学国际金融危机挑战

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时代。但时至今日,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远远地落后于这个时代,不能有效地为现实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服务。从人类思想发展的根基讲,当代人更应该看到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对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尽快复苏,提出了现实的挑战,更是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挑战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的研究

需要有前题假设。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是于学理不通的,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内在缺憾。由于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因而,作为经济学研究假设前提的经济人,不能只表示个体经济人,还必须有对社会经济人的假设抽象。缺失社会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研究只能从社会经济中的个体出发分析和探讨人类的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是难以展开的。迄今为止,现代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仍只是局限于解释经济个体之间的利益之争,没有能够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性思和自觉维护。在这种状态下,已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经济学主要的宏观经济理论,不仅是不完全适用于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其提出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基本上不能被政府接受为宏观调控的指导理论。因此,自觉地深化对于经济人假设研究,增加社会经济人假设,必将成为推动21世纪现代经济学理论创新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制高点。作为现代经济学宏观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假设,不同于个体经济人的社会经济人至少应具有十大理性基点: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保持经济结构平衡、保护经济发展活力、保障收入分配公平、严密控制货币管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全面实施社会救助、坚决落实天赋人权。为此,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对于长期以来经济人假设缺失社会性的问题,从今往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应当从实际出发,及时并积极地弥补这一缺憾。

现代国际金融第3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 格局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的概念,其中囊括了作为金融中介的货币资本市场,也将流通中的货币、在资本市场上的信用活动及其相关的经济和金融行为化为一体。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相互依赖影响密切,表现为: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合理性直接决定着金融业的有序发展、信贷结构的整体结构和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其结构与发展速度可以在宏观经济发展中强烈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可以作为保持健康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指标,对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具有不可估计的影响。中国的金融市场历经多年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积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后转移至金融市场部分当中,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的持续改进将促使它在将来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国际金融格局包含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对国际货币和金融问题上主要是国际货币问题,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其核心在于货币问题。

(一)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的《资本论》中以唯物主义角度,将商品的内在矛盾作为出发点,将货币的来源、功能,、货币形式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货币进行讨论,构建出自己的货币理论。在此基础上,《资本论》第三卷阐述了信用体系的相关概念,提出了虚拟资本理论,指明了金融体系和资本主义的系统性风险或危机的必要性的内在矛盾,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金融体系。

虽然马克思的国际金融理论体系还不够独立的和完整,不过他对此进行了深刻分析。在跨境使用的货币、世界货币的不同功能等方面也略有建树。

(二)列宁

在当年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大环境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对资本输出进行了自己的深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进化后,可以说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是其经济基础。列宁也认为“资本剩余”是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先决条件。

张淑君(2009)提出,“列宁的时代是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时代,世界金融资本剥削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全球化发展使各民族国家和经济体相互间的依存性空前增强” 。随着世界帝国主义经济融入世界金融资本当中,银行促进了在世界金融体系的全球化过程。帝国主义已经形成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和殖民体系,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不平衡的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全球化是世界资产阶级直接瓜分世界的催化剂。与此一同,金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主导地位的统治,控制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与军事。

(三)关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相关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由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金融结构理论、麦金农(1973)和肖(1973)提出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构成。

经过了更为丰富的完善,最终孕育出麦金农――肖范式(即 M-S 范式)这一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发展是“金融资产增长、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成长和金融体系开放”等多方面构成的动态变化过程 。其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影响辐射近半个世纪。

熊彼特(1912)认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中,创新是最主要的步骤,不过他并没有提及金融创新的内容、模式、条件等。国际清算银行(1986)在《近期国际银行业的创新》中提出,“金融创新是按照一定方向改变金融资产特性(收益、风险、期限、流动性)组合的过程”。 广义的金融创新指的是金融市场、机构、业务、制度、监管等多方位的创新,但狭义的金融创新意味着金融工具的创新。根据创新,金融创新可依据主体的不同,区分市场与政府作为主导时的不同创新;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可以划分为流动型、风险转移型、股本创造型等多种金融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促使人们越来越多得关注金融全球化这一命题。即是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市场机制在全球自由流动和趋于合理配置的现象,也是国家与区域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表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中之重是金融全球化。王健(1998)提出,金融全球化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开放市场与项目管制,放松资本限制,鼓励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从而形成全球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

二、国际金融中心相关概念

(一)国际金融中心

以往,学者们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大部分来源于对其特征的描述。其后基本形成了两个趋势:第一,注重制度研究的角度,着力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财政资金要素、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相对集聚。第二,注重功能性的角度,着力于某些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定功能。

(二)金融功能

王广谦(1995)指出,金融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促进商品流通;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金融中介;资源配置。吴晓求(2003)认为,现代金融核心在于分散与转移风险,形成非固态的风险传递机制。总而言之,金融发展的进程主要决定着金融功能的发展,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首要构件在于金融市场与中介。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市场与中介的发展程度决定了金融发展水平的发展程度。

(三)国际金融中心功能

Kinderberger(1974)认为,交易功能、存储功能、中介功能是金融中心的重点。胡坚(1996)强调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是国际金融和信贷中心。何基(1996)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存在金融中介功能和年期转移供能。金融中介功能在于平衡资金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区域。年期的转移功能可以促进经济中的资本流动。

三、当代国际金融格局现状及问题

(一)当代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的连续经济危机使得美元退出了与黄金的对等关系,代表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进入“无系统”时代。随着美元强劲的经济和美国的金融实力,美元仍然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多货币格局得以形成。在诸多的缺陷和矛盾之中,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平稳发展着,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序的汇率制度极其缺乏,美国的货币政策影响着国际金融市场,美国从国际金融交易中取得了大量的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全球失衡,美国经常性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可以得到双倍的好处。

(二)当代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

通过对国际金融格局的正面演变的分析,可以得出国际金融势力不仅包括了国家的权力,金钱的能力,还包括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的权力,它是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银行作为第一个出现,也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类型,且其业务的日益国际化和规模的日益庞大,不仅对国家的权力和金钱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代国际金融格局中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但其问题是:少数发达国家几家银行长期占主导地位,缺乏有效的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太大而不能倒闭”引发道德风险。

(三)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格局

国际金融市场由国际货币市场,国际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交易市场,农业和商品期货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组合而成,且通过各种市场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而形成庞大的系统。随着各个国家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趋于一体化。但其也存在相应问题:金融监管发展相对滞后于金融创新,市场倾向于投机,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加剧了市场风险,各类国际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之间缺乏防火墙。

四、当代国际金融新变化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金融格局的基础是世界经济格局,可以说后者决定了前者的基本面貌,同时,前者又是后者的组成部分,二者却又相互独立。国际金融格局的调整可以由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导而来。可以发现,以往的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在二十一世纪,经历了各种恐怖活动、反恐活动与特大自然灾害,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开始呈现。2008年后,其调整的幅度更加加强,而目前,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出现不稳定,不平衡的,不协调的缓慢复苏的趋势。

(二)新兴经济体金融力量崛起

新兴经济体这个概念的定义目前还比较模棱两可,一般指的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与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中,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掌握经济和金融权力最为突出。若当美国,欧盟,日本遭受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即便新兴经济体难以幸免,但其依旧保持一贯的增速。其中,“金砖四国”作为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体现了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结构的变化。

(三)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不断加速,使得经济转型个体与新兴经济体经历了如金融危机的爆发等的各种混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和不足暴露于前,使人们明白加强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不然世界经济将走向不可回头的深渊。虽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极其漫长的道路,但改革的契机来自于国际金融危机,利益攸关的各方都在自己的立场上形成了不同的改革方案,主动为国际货币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消除威胁国际货币与金融稳定的根本稳定因素是必要的,但在此之前必须对造成这样困境的不合理因素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这一点在受难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各国中几乎达成共识。但具体如何改革却不易确定,因为这将会涉及到所有国家的战略利益,而每个国家只会从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出发提出建议,与此同时,一些研究机构也都提出了改革方案。各国计划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一般包括:多元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势必建立;设置超货币,如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为“世界中央银行”;金本位货币制度重建等。

五、中国应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的策略

“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基于对国际金融结构的历史研究的发展的分析,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格局在当代出现了部分改变和调整,且中国在此格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认为,我国正面临着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经济影响力的契机。只要有针对性的科学制定适当的战略和对策,抓住机遇,强化执行,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能够赢得未来,实现金融“中国梦”。

(一)加快转变金融机构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获得的冲击远远要小于西方金融机构,并且只看抵抗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地位排名,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依旧可以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但并不代表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比西方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金融危机抵御能力。从另一方面说,这预示着中国金融机构的规模远没有深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与其激烈的竞争。

长久看来,对于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在国际金融机构竞争之中获得主动权,真正的竞争在于打开国门,积极学习国外经验教训,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破坏力,同时不断地学习借鉴别国机构的发展经验,为适应金融全球化而时刻调整战略,深化内部改革和开放,并有效地真正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推进金融业结构调整,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国际金融格局的演变的历史表明,在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取得国际金融地位的过程中,其本国的资本市场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同时,国际货币格局中,某国的货币地位主要取决于来自货币资本市场交易中的支持。强大的公平和有效的资本市场,对于吸引国际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聚集,促进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该国货币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国际金融格局使得该国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权威性。得以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人民币及其资产的定价的根本在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目前,增强国际金融结构的中国的影响力,提高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人民币的影响力,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金融业重组,深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加强各方面的资本市场建设极为重要。

(三)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稳定

我国在相应的历史阶段对于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全球视野来发展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提出了相应要求。中国的金融业也面临着创新驱动的问题与机会,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战略规划,促进国际金融规划和战略层面的金融创新。金融业的发展,将推动金融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达到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一版.

[2]张伯里主编.世界经济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年 4 月.

[3]张淑君.论列宁的金融全球化思想[J].特区经济,2009 年 7 月.

现代国际金融第4篇

 

关键词:人才 金融 教育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21世纪的人才需求标准是懂得现代科技的金融人才或懂得现代金融的科技人才。换句话说,21世纪的人才需求是现代金融和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现代金融学教育在培养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要求的金融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一 经济发展呼唤金融人才和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现代金融已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金融经济。无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老百姓个人的投资理财和创业,都与金融息息相关。金融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事实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时也是金融业发展较快和金融人才相对集中的地区。美国、英国、日本等莫不如此,我国的上海、深、江浙等地也是这样。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越发达,金融业就越发展;金融业越发展,经济发展越快。与此同时,金融业越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也越大。“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和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金融法规建设,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竞争秩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各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人才需求。而这一切又有赖于全社会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总体上来说,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金融学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关专家学者在东北农村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运用农产品期货交易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够看到遍及全国各地的形式多样的面向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讲座或短训班,内容包括股票投资、艺术品投资、国债买卖、黄金买卖、外汇交易、房地产交易、保险业务等);第二个层面是面向在校大中专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学知识的系统的学院式教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风险增加,通过系统扎实的学院式教育,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体现人才需求特点,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金融人才的复合型特点,二是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特点。复合型是指金融人才既要懂得金融又要懂得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高等数学等;既要懂得营销又要懂得管理;既要懂得法律又要有较高的政策解读能力。国际化是指金融人才首先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其次要熟知不同的金融文化背景,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学院式教育在专业学科体系构建方面应突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等;第二部分是营销心理和营销行为学、不同金融文化比较研究等;第三部分是专业课程。

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已很难截然分开,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也日益混合。以央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操作和协调、金融监管及立法和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直接作用和影响于以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管理为核心的微观金融。所以,各高校在自己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方向的学生培养目标中,可以结合实际有所取合,有所偏重。比如要么以宏观金融为主,要么以微观金融为主;甚至还可以在宏观、微观金融中突出某一部分的内容,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可突出国际金融及外汇交易、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的内容等。而在金融学专业中则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既是必然又是常态。它涉及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等。而就金融机构而言,又涉及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等。因此,在现代金融学教育中应及时补充进去这方面内容。 

现代国际金融第5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法;影响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和特征

考察晚近的国际经济生活,其发展动向和显著特征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明确无误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层面上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以商品、服务、技术和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为特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延伸和必然要求,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日益加深。从内容上看,经济全球化可以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高级发展阶段。这是由晚近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特点-经济的金融化所决定的。所谓经济的金融化,是指实物经济被金融经济所取代,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益深入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国际股权股利关系、国际委托关系、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金融因其更适合“数字化”和“终极市场”而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增强。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金融的全球化。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表现为货币体系、资本流动、金融市场、金融信息流动、金融机构等要素的全球化以及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并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又因金融的特质和发展状况而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运行规律。

首先,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看,金融全球化并不是晚近伊始的新生事物,而是一个一直处于进行之中的发展过程,是金融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这一过程不是均匀展开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空间上的地域性、结构上的非均衡性特点。金融全球化趋势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初见端倪,80年代以后迅速推进,90年代至今则因更加充分地展开了其多样化的内容而进入高潮阶段。在空间上,金融全球化可表现为区域化,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区域化推进和作用的结果。金融的区域化和全球化从先后继起到同步运行,彼此间既融合又排异的互动发展,成为晚近世界金融发展的一道风景线。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涉及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但这一进程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同,享受到的利益也不同,金融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则经常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面临着“边缘化”和“第四世界化”的威胁,一般较少地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而较多地受到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其次,从影响金融全球化的因素看,除跨国生产、贸易、投资和科技进步等实体经济因素对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外,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展和全能化运作为金融全球化构造了微观组织基础,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打破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政策,使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进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为金融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第三,从金融全球化的内容看,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金融全球化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各国的金融资源可以在各个层次上以多种形式转移、划拨、融合和互动,金融创新日趋活跃,全球资金光速流动,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是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最主要领域之一。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加剧了金融竞争,促进了金融效率、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负效应,它使金融风险明显加大,金融波动通过一体化的市场得以迅速传导,局部的金融灾难动辄演化成为地区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当代国际金融生活的写真。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每个国家的金融均成为国际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削弱,国际金融市场的失灵现象不时出现。

第四,从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看,一方面,世界金融发展已经历了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步入产业金融发展阶段。从其产业地位看,金融不仅是第三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而且日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与产业化相伴生和相适应,世界金融发展又衍生出工程化、信息化、混业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经营理念等产生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金融运行不再是简单地从属、外生、决定于实体经济,而是在相融、适应、内生于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独立、超越、背离于实体经济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符号性和虚拟性。据统计,目前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与实体经济运动无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大量属于投机性资本流动,其全球游荡和肆意攻击成为威胁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再者,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全球金融市场间的相关度提高,经济大国通过金融渠道对世界经济施加影响更为便利和直接,已超出了贸易、投资等传统渠道对世界经济发生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方向和进程等方面往往被迫依从于发达国家的战略利益,致使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为个别金融霸权主宰的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显然,当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全球化阶段,其深度和广度已然大大推进。实践证明,晚近世界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上述趋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历史过程,并已对或正在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生活发生着广泛的影响。国际金融法作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经济生活的调整器和控制机制,植根于国际经济生活并灵敏地回应着国际经济生活。全球经济环境的上述变化对国际金融法势必也会发生重大影响,简析如下:

第一,金融全球化凸显了国际金融法的地位。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如金融在全球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金融在国家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等,对于全球的法制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国际金融法在当代社会经济即金融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部类之一,在国际经济法中逐渐占据核心地位。反映在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上,表现为学者们研究重心的转移。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经济法还是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贸易、国际货币等领域的研究;到80年代末,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就开始转向以研究国际金融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问题。从国家层面考察,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的国内法制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金融法在各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金融法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现代各国经济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以及国家法律、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法制比较完备,就可以推定该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推定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对安全和稳定,那么该国就可能成为人气旺盛的“网站”,吸引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入。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金融法成为各国法律体系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业所具有的显著的系统性、宏观调节性和时间信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设计。相应地,现代金融法较之其他部门法,更加重视维护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更加重视鼓励和保障金融资产的跨国流动,更加重视营建信用环境、契约环境、产权环境和会计环境等金融业发展之必要环境。此外,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还呈现出机构国际化、体制混业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金融法成为当前各国法律体系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法律部门之一。[next]

第二,金融全球化拓宽了国际金融法的范围。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工具和国际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关系无论在主体范围方面还是客体范围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扩展,并呈现出缠结交叉、异化衍生、变幻莫测的特点。国际金融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法扩大调整范围、改进调整方法,随着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例如,伴随国际保付业务的兴起,国际保理联合会(FCI)的《国际保付通则》(1987年制订、1997年最新修订)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国际保付公约》(1988年正式通过)相继问世;随着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工具的出现,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联合了1994年《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指南》、1998年《关于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衍生交易的监管信息框架》等建议案;随着广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集团的出现,由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三方组成的“联合论坛”(theJointForum)于1999年推出了一套《多元化金融企业集团的监管》文件。晚近国际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势必要求国际金融法制度跟进创新,从而导致国际金融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迄今已涵盖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保险、国际信托等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所管辖的金融市场由传统市场扩大到欧洲债券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新兴市场。由于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促使国际金融法在调整方法上不断尝试、改进和发展。例如,各国金融监管立法和实践越来越强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体现在监管思路和方法上就是发生了如下变化:由全局性管制为主向日常性监督为主转变,由质性金融控制机制向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金融控制机制转变,由事后监管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转变,由针对个案的被动型业务监管向系统性的主动型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东道国当局单一监管向东道国与母国当局合作监管转变。

第三,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和协调化。首先,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金融业务的规模化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必然要求冲破地域性金融管制的藩篱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冲击了国别金融制度壁垒,推动了各国金融政策和法制的国际化;其次,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交易量增多、金融风险扩大,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各国一方面加快本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参与多边金融谈判和条约缔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弃或让渡金融,由此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例如,各国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促使跨国金融服务立法纳入法律统一化进程,最终导致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金融附件、《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等条约和协议的问世。从此,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方面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必须对照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和其承诺对相关国内法进行“立改废”。我国为履行入世承诺,于2001年底颁布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进行破旧立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竞争,各国在金融实践中还积极移植和引进他国先进立法,竞相采行金融惯例规则,以重塑或改善本国的金融投资环境,促进金融交易安全与发展,并避免本国金融业遭受歧视性待遇而陷入筹资难、进驻难的被动境地。各国的自发行动不仅促进了金融统一惯例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各国金融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的趋同。研究表明,近20年来,国际金融惯例取得了长足发展,内容广泛涉及国际货币兑换、国际商业贷款、国际证券交易、国际支付结算、国际融资担保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催生了一大批金融监管的行业性惯例,如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原则和标准、国际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的原则和规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和推行这些惯例和标准,其结果是各国金融监管制度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此外,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大国际经济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演变、相互间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以及各类区域性金融组织在推动区域金融法治方面的活跃表现,则为金融法的统一化和趋同化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制度条件。金融全球化呼唤金融治理的全球化和法治化,作为全球金融法律秩序的主要构建者和维护者,重大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一方面注重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如发展国际金融监管职能,加强对国际金融事务的领导能力,建立和完善多边谈判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为国际金融统一法的形成和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组织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例如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组织在监控私人资本跨国流动方面的金融合作与交流,金融行业性组织在监管规则创制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性金融组织和区域性金融组织在金融危机预警和救助中的协调行动等,在合作中促进国际金融统一法制度的形成和有效实施。

第四,金融全球化暴露出现行国际金融法的不足并推动其改革。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其一方面促进金融资源全球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金融风险的全球扩散变得更为容易和迅捷,从而破坏国际金融的稳定、阻碍国际金融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休戚与共从而促进了人类的协同互助,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金融问题日益增多,从而给金融投机势力兴风作浪以及金融霸权国家转嫁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20世纪最后十年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便是各类国际金融问题的总爆发。惨痛的教训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分析这些问题的生成,它们固然暴露出某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种种缺陷,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法存在的调整真空与软弱性,暴露出了新形势下国际金融体制的落后与低效。而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果长期缺乏健全有力的国际金融法治,缺乏完善有效的国际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则任何国家难以独善其身。由此,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完善国际金融立法呼声雀起,推动了国际金融法制度的变革。在国际层面上,基于货币金融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职能与业务便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改革使命。世纪之交,基金组织多次组织修订《基金协定》,增加和调整资本份额、改革特别提款权制度、改善决策机制、整肃货币纪律;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试验,根据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基金宗旨、完善信贷制度,发展金融风险预警与金融危机救助职能。基金组织所领导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作为国际金融法对国际金融实践的积极回应,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在国家层面,晚近,各国金融立法和改革空前活跃。从执世界金融发展之牛耳的西方发达国家,到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发展中国家,均采取积极态度,在强化金融法治上大做文章。这一方面是出于各国完善金融法治、保障金融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呼应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例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每一项修改,关涉世界184个国家的货币金融利益和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金融立法改革中发挥了领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规范方面,相关的国际法规则和法律秩序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国内法律和惯例的境外延伸;而且表现在对国内法的示范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在金融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往往更为敏感,反应更为迅速,因而金融立法和改革更贴近市场,引领着金融立法现代化的潮流。如日本1992年通过的《金融改革法案》、美国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英国2000年通过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等,提出了功能监管、并表监管等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尝试和发展了金融企业集团监管、网络银行监管等新制度,对其他国家的涉外金融立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效应,对金融法的统一化方向也具有潜在的影响。

现代国际金融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现代化人才需求的特点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特点介绍,具体阐述了改革现代金融学教育,适应培养现代的金融管理人才。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21世纪的人才需求标准是懂得现代科技的金融人才或懂得现代金融的科技人才。换句话说,21世纪的人才需求是现代金融和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现代金融学教育在培养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要求的金融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一 经济发展呼唤金融人才和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现代金融已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金融经济。无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老百姓个人的投资理财和创业,都与金融息息相关。金融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事实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时也是金融业发展较快和金融人才相对集中的地区。美国、英国、日本等莫不如此,我国的上海、深、江浙等地也是这样。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越发达,金融业就越发展;金融业越发展,经济发展越快。与此同时,金融业越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也越大。“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和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金融法规建设,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竞争秩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各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人才需求。而这一切又有赖于全社会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总体上来说,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金融学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关专家学者在东北农村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运用农产品期货交易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够看到遍及全国各地的形式多样的面向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讲座或短训班,内容包括股票投资、艺术品投资、国债买卖、黄金买卖、外汇交易、房地产交易、保险业务等);第二个层面是面向在校大中专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学知识的系统的学院式教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风险增加,通过系统扎实的学院式教育,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体现人才需求特点,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金融人才的复合型特点,二是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特点。复合型是指金融人才既要懂得金融又要懂得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高等数学等;既要懂得营销又要懂得管理;既要懂得法律又要有较高的政策解读能力。国际化是指金融人才首先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其次要熟知不同的金融文化背景,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学院式教育在专业学科体系构建方面应突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等;第二部分是营销心理和营销行为学、不同金融文化比较研究等;第三部分是专业课程。 

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已很难截然分开,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也日益混合。以央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操作和协调、金融监管及立法和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直接作用和影响于以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管理为核心的微观金融。所以,各高校在自己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方向的学生培养目标中,可以结合实际有所取合,有所偏重。比如要么以宏观金融为主,要么以微观金融为主;甚至还可以在宏观、微观金融中突出某一部分的内容,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可突出国际金融及外汇交易、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的内容等。而在金融学专业中则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既是必然又是常态。它涉及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等。而就金融机构而言,又涉及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等。因此,在现代金融学教育中应及时补充进去这方面内容。 

 

三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适应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育形式 

 

现代金融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和学科,金融人才又是具备复合型和国际化特点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随着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模拟现实金融活动的软件被开发出来,比如国际贸易流程软件、股票交易流程软件、外汇交易流程软件、黄金及艺术品投资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可以更多地利用软件模拟教学去增强学生的分析、应用和操作能力。除此而外,还有一种方法值得尝试,那就是通过聘请在实际金融部门和领域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开展讲座的形式,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年度报告[r],2002 

现代国际金融第7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2007年,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投资者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了信心,从而引发了流动性危机,即使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向金融市场中注入了巨额资金,也无法组织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机构破产,真正导致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席卷了整个实际的各个国家,使得金融国际化备受质疑。在后危机时代,如何正确看待国际金融形式,强化国际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后危机时代的特点

后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只是相对而言的。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者说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从实际上看,后危机时代是一个缓和与未知动荡并存的状态。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全球金融出现了新的变革,对于后续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危机时代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包括:

1.金融全球化继续深化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萎缩,但是并不会改变金融全球化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经济、地域联系的不断加深,金融全球化的程度将继续深化。

2.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持续

虽然金融危机已经逐渐缓和,但是引发金融危机最根本的资本过度虚化问题并没有解决,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这个问题将继续产生,也使得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3.金融风险复杂性继续加深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扩大、金融工具的创新等,使得金融风险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交错化的趋势,其复杂性不断深化,分析和应对更加困难。

4.国际金融监管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的监管技术落后、监管真空等局限性将日益凸显。

二、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是随着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组成,其基本框架如下:

在该框架下,国际金融监管工作可谓错综复杂,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监管范围存在漏洞

金融创新使得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相互渗透,加大了管理难度,同时对于跨国、跨境交易的监管存在漏洞和真空。

2.监管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协调载体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下,各监管机构呈现出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趋势,协调和合作难以有效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的效力。

3.缺乏统一的标准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国际化战略等存在的差异性,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别。从目前来看,金融监管体制大致可以分为基于机构视角的机构型监管,基于监管目标的目标性型监管以及基于功能视角的功能型监管三种,这三种模式分别对应了不同国家的国情和金融发展状况,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的,这也使得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和合作变得尤为困难。

4.体系难协同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难的问题,如果从机构设计和功能效用的角度分析,则其原因包括两个,其一,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存在的缺陷需长期完善,以适应不同国家金融监管的具体要求,其二,国际监管组织与境内监管组织的演化需长期磨合。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三、强化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如何才能做好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呢?具体来讲,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完善协调主体

依据英国剑桥大学教授Eatwell以及美国纽约纽斯大学教授Taylor提出的相关理论框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学术界的部分人员提出了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全球金融监管主体,以实现对各国金融监管的统一管理,认为这样可以缓解各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同国家金融监管中的相互竞争,更可以制定出相对统一的监管政策,推动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和合作。但是实际上,此类组织的建立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主导国家问题、职能和权责问题、干涉问题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统一金融监管主体的产生。因此,从目前来看,应该将目标放在对现有金融监管框架的调整和优化方面。首先,要从整体出发,明确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确定其各自的管辖范围,避免出现缺位、错位和重复的现象。然后,要对金融稳定论坛进行重构。一直以来,金融稳定论坛由于其自身的非正式性、松散性等原因,其功能难以完全发挥。因此,在2009年的G20伦敦峰会上,作为其继承性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宣告成立,弥补了金融稳定论坛的缺陷和不足,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明确协调内容

如果对当前每一个主要的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特优势进行充分把握,做好分工协作,则有很大的可能,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风险早期预警和危机救助机制,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在立足本次金融危机传导原因和渠道的基础上,明确下一个阶段需要重点协调的内容,包括:

(1)强化跨国金融机构监管。在充分明确本国与东道国各自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救助机制。

(2)强化风险和政策管理。通过加强各个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和合作,可以对系统性风险信息指标的设计标准、杠杆化比率等进行明确评估,设计缓解金融市场的顺周期制度,对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进行改进和创新,促进各机构的协同管理。

(3)统一会计、审计标准。相对统一的会计和审计标准,更加有利于实现跨境资本流动和系统风险的控制,可以协助市场进行有效监管,避免套利行为,从而促进不同经济体对全球性金融问题的有效磋商。

3.创新协调机制

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的立法合作机制、联合行动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等,虽然并不能完全满足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的客观需求,但是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对此,应该对上述协调机制进行继续加强的同时,针对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和突破。一方面,要对本次金融危机中各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凝练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防范,做到防范金融危机与坚持国际贸易自由化协调一致机制相结合,从而防范金融危机的再次扩张。另外,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由发达国家提供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撑,帮助其共度难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后危机时代,虽然金融危机已经逐渐缓和,但是由于其产生的根本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因此,实际上是是一个缓和与未知动荡并存的状态。对此,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针对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和合作,对现有的金融监管状况进行改善,促进世界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鲁篱,熊伟.后危机时代下国际金融监管法律规制比较研究――兼及对我国之启示[J].现代法学,2010,32(4):148-158.

[2]邱兆祥,王修华.试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J].教学与研究,2010,(11):27-32.

[3]张国玮.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对于国际金融监管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3,(23):45.

[4]李丽君.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趋势――建立“世界金融管理局”模式[J].大众商务,2010,(6):131,137.

[5]吴婷婷.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向展望――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54-59.

现代国际金融第8篇

关键词 国际金融 实践性教学 金融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形势风云变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我国经济在机遇和挑战中艰难前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也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也对国际金融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是一门变化着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国际金融课程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相关实际案例操作和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等涉及很少,尤其是对社会经济相关形势的具体分析都很少涉及,造成学生只懂理论,却不懂得运用的局面。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也因此推动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改革。现代社会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际金融课程不再只是建立在高高在上的理论之上,而应该将其深入到细微的经济生活中,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金融工作中的理论运用能力,普及国际金融相关的法律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1对国际金融课程进行改革的意义

1.1提高学生内涵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知识内涵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成为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现象,而造成部分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解决就业难问题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优秀金融人才,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准确了解如何进行实务操作,了解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帮助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国际金融知识水平,辅助解决。

1.2有利于发展优秀人才

有利于国际金融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作为支撑,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很大的危机,这种情况下,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当下经济环境的国际金融企业人才,帮助企业应对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挑战。国际金融课程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金融行业人才,在向社会源源不断输送更加优秀的新鲜血液时,也为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有利于国际金融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贡献。

2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现状势

2.1教学模式单一

国际金融教学思想意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教学模式也以课上课下的理论分析教学为主,教师为主体主导着整个教学的进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兴趣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成为影响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果。

2.2缺少优秀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师队伍

学生对国际金融课程的理解绝大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讲解,而学生能不能在课堂上就有机会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经济情况结合起来,就是在考察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虽然目前我国优秀的金融教师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重点学校,而一些非重点学校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却没有相配套的教师资源。由于优质的教师资源没能实现共享,不仅不利于非重点学校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成长,而且由于优秀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而也是对教师资源的浪费。

3金融课程改革途径

3.1教学目标的改革

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金融。金融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国际金融方面表现得更为紧迫。为培养相关人才,国际金融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教学的目擞Ω么优嘌理论人才转移到培养实干人才,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和教育,不断修正教学目标,为培养出更多的有时代特色,既懂得理论知识,又精通实务操作,了解过金融相关法律规则的高质量国际金融人才而努力。

3.2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法

国际金融课程教材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确定下来,虽然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都会被排除在课本之外,而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个理论知识,又不至于造成闭门造车的局面,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金融学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提升。首先,案例教学应该贯穿金融教学的始终,从上课导入课程主要内容开始,到中间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最终对理论知识的总结,要让学生养成带着案例学习金融理论知识的习惯。这种做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有利于课程向着需要的目标方向迈出。

3.3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如何利用多媒体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帮助国际金融课程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多媒体辅助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首先,适时地利用网络,国际金融教学势必与各种经济金融新闻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播放当下大热的经济形势分析视频,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经济动态,并通过视频学习如何正确分析当下的经济现状,逐渐提升自身对金融现状的客观评价水平。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带领学生一起浏览相关国际金融涉及到的有关机构的网址,例如中国海关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其的最新信息了解当下的经济形势,了解最新的政策,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信息的敏感度。最后,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还能及时浏览了解国外的金融形势,对世界各地的金融环境有更加直观的印象,以便加深对某项问题的印象,总之,也是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

参考文献

现代国际金融第9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要具有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量能、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等条件基础。上海经过上百年历史的积淀和持续发展,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突出上海经济和城市的特色。

关键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经验 基础条件 特色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必然性

从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算起,上海过去20 多年的高速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2009年上海经济增速的大幅回落反映了两方面问题,一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二是上海转型中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了。对于资源、能源、环境的巨大消耗,使上海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孟智芳、黄靖,201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城市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的必然选择。

现代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国民经济新领域。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附加值大、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邵宇开等,2006)。

金融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为其他行业和产业提供支持的巨大作用。金融活动主要作用于资金分配,进而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通过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以及信用扩张机制等促进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李安定等,2006)。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着力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由于其行业范围广、机构数量多,以及具有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性、要素的智力密集性、产出的高增值性、供给的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层次和程度的金融需求,需要政府和金融部门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管理体制下,金融方面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稳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业已成为国家战略。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历史经验

功能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载体、产业状况与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竞争优势相关,概括来讲,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与运行必须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空间区位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二是金融产业高度集聚的产业载体,三是有效的制度保障。

总结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具备以下几个基础性的条件:

一是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纵观纽约、伦敦、东京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等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强大的国家、区域或者城市经济实力和货币地位以及金融、商贸等经济活动的全球影响力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先决条件。从经济总量上看,现有的国际经济中心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经济总量占所在国GDP 的比重都在15 %以上。

二是大量的本土和外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集聚。金融中心,是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聚集地,只有具有大量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才能够为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服务,才能够担负起国际金融中心的职能。

三是国际化业务占较大比重。伦敦高度自由化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前来落户,集聚了世界主要银行、贴现公司、承兑商行以及证券公司等机构,服务于对外贸易和国际中转贸易,国际化业务占极大比例。统计表明,总部设在纽约市的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有更强的国际性,表现为近1/ 2 的收入来自境外资本运营,而其他60 家公司只有不足1/ 4 的收入来自境外资本运营。

四是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主体地位。以东京为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东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保持在36∶63左右;1970年东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7.9%。2005年制造业占东京GDP的比重仅为8.7%,得益于“总部”的集聚和生产业的发展,包括生产业在内的其他服务业已成为东京最大的产业部门,其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6. 5%(雷新军、春燕,2010)。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上海确立自身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在产业升级、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上进行了调整和转变,加速了上海的转型步伐,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上海已经具备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

一是上海具有金融业集聚的悠久历史。上海曾经是远东地区颇有影响力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尤其迅速,其金融、商业、文化、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成就令人瞩目,并成为了中国乃至远东地区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工业中心。上海逐渐成为“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在此期间,上海的工业中心地位固然依赖其工业的雄厚实力,但其他诸多功能则主要依靠发达的服务业(李敦瑞,201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和重新定位后,改革开放给上海重新带来金融集聚的活力和动力,金融业已经成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城市之一。

二是上海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加。上海已经初步具备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2012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人民币,位列世界大城市前十位左右。根据经验数据表明,上海已经处于金融后工业化稳定发展的时期,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发展硕果累累,证券和资金拆借等全国性金融市场的建立,以及后续的商品交易所、黄金、钻石交易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总部,5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集聚,都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上海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上海抓住机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和发展新兴战略服务业,保持传统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壮大总部经济,“服务型”经济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服务业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作用逐步增强。2012年上海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到了60%,金融业、现代商贸业、信息服务业和旅游业这些代表性行业全面发展,地位不断上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显,服务业空间布局渐趋合理。

四是上海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对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较强的助推作用。从全国来看,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龙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无论是在发展方向还是发展模式、对外经贸联络等,都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充分彰显了上海在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经济位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色之路

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现有的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相比,要突出上海的特色,确立上海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重点发展本土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中心是在国内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和国际金融业务活动不断增长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只有金融体系健全、金融机构成熟发达、金融法规完善透明、金融工具种类多样和信用制度发达完善,并且能方便和快捷地进行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才能形成一个正常运转和安全高效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原来就是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恢复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由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大量外资进入该地区,相应地也吸引和带动了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上海,上海的金融机构作为区域管理和数据处理的区域总部,吸引资金,包括国际资本向以上海为龙头的这一地区聚集。上海的金融服务业在全国的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实现国内资金、资本的集聚,首先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二)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目前看还远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由于目前人民币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在现有的框架下,美元仍然是主要的支付货币,从而影响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贸易的效率和效果。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市场中人民币的私人使用增加;将刺激针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套利活动;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导致货币替代的发生及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的增长(高举红,201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在国家总体布局安排下,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国际金融中心名副其实。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是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三)积极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发展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际航运中心总是与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密切相关,世界典型国际航运中心均是以面向海洋、航运业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依托,如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没有金融中心的支持,航运中心将失去建设的实力;而没有航运中心的保证,金融中心将失去生存的基础(黄发义、王明志,2008)。上海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要通过金融功能的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金融创新,加强航运金融的衍生功能和衍生产品开发,寻找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模式,推动金融市场建设,从数量、质量、结构上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相适应,使上海成为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与功能相匹配的国际金融资源集聚高地。

(四)突出金融的核心引领作用并推动上海城市发展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是服务上海市和全中国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需要上海和全国的努力支撑和促进,也需要上海金融中心反哺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全中国的经济发展,突出金融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金融的实体基础是产业,金融是为实体产业服务的。通过上海金融集聚的优势发挥,促进上海以及周边实体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在当前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经济已经不再适用于上海乃至全世界的具体实际,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环保绿色经济,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都需要金融服务业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上海要借力金融,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突出现代服务业,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发挥以金融为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上海的城市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智芳,黄靖.后世博上海经济发展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J].新金融,2011(3)

2.邵宇开,曾赛星,王浣尘.国际服务业转移条件下上海服务业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6(3)

3.李安定,金艳平,朱永行.论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金融支持[J].上海金融,2006(2)

4.Mark Yeandle, Michael Mainelli and Adrian Berent.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ondon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re[M]. London: Corporate of Lodon, 2005

5.陈淑祥.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比较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4)

6.雷新军,春燕.东京产业结构变化及产业转型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 2010(11)

7.李敦瑞.上海服务业的发展轨迹与新态势—以城市功能变迁为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