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3:45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1篇

一、目标任务

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0日,培训子女在18周岁以下处于婴儿期、少儿期、青春期的母亲群体,要求每个学员完成24参训学时,其中12学时集中学习,12学时自主学习。

二、培训内容

(一)通用课程(适用所有年龄阶段孩子母亲的必修课)如下:

1、如何做一位成功的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长教子观念,传授科学教子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孩子成功。

2、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探索家教成功之路。

3、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方法。教给子女沟通的最有效方法,消除您与孩子的情感隔阂,让您的家庭充满欢乐与笑声,让您的家庭阳光绽放。

4、做孩子廉洁的表率告诉家长如何做廉正的表率,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5、发现孩子潜能,发展孩子智慧。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使母亲善于根据孩子特点发展孩子潜能。

6、现代妈妈的仪表美。学习美容,礼仪知识,提高母亲自我形象设计能力。

7、现代孩子的成才途径。介绍现代人才观,正确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8、妈妈理财经。学习理财知识,培养孩子理财素养。9、家庭教育经验介绍通过成功家长的经验介绍,改进家教方法。

(二)幼儿家庭教育(适用0-6岁孩子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孩子与书交朋友,了解早期阅读的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孩子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了解小学教育特点,懂得如何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学习儿童保健知识。

选修课包括:1、走进艺术的宫殿从小发展婴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艺术修养;2、亲子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游戏,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学会如何与幼儿做游戏;如何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学习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适用小学生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怎样培养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了解儿童成和发展特点,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选修课包括:1、呵护儿童心灵成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儿童心理健康;2、儿童一生有用的书推荐儿童一生有用的书,丰富人生。

(四)初中生家庭教育(适用初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了解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特点,关注初中生健康成长;2、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了解初中学习特点,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选修课有:战胜挫折学习如何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高中生家庭教育(适用高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了解高中学习特点,帮助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生活;2、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高考关科学看待高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关。

选修课包括:如何帮助孩子选择职业学习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

三、培训方式

根据母亲群体分布、地区差异等实际情况,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坚持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面授、自主学、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申报阶段。2009年4月底前,参评点上报申报表(见附件)至县妇联备案。

2.评选及奖项设置。2009年12月,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成立考评组对申报点进行评审、认定,确定、命名6个优秀培训点(服务站),纳入县妇联、县教育局对下属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加分范围,由县妇联、县教育局授予匾牌,颁发奖金5000元。设立优秀奖、入围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并对所有入围作品颁发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一是针对母亲的需求举办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讲座,引起社会各界对母亲素养问题的重视,形成关心母亲、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二是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母亲的教育培训模式。在扩大家长学校的覆盖面、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注重为母亲提供亲子课堂、家庭教育服务超市等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三是为母亲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组织专家与母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母亲的教子困惑,为母亲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四是开展母亲素养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向母亲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与方法,使母亲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学习。

六、联系方法

联系人:

电话: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2篇

为何父亲角色如此重要呢?最关键的一点是,父爱与母爱相比,会给予孩子不同的情感体验。父爱多深沉而充满力量,让孩子感到安全,而母爱多周到、体贴,让孩子觉得温暖。

研究表明,育有女儿的家庭,如果父亲对待母亲粗暴,且不注重培养父女感情的话,女儿长大后,不但在男女交往中易出现自闭、自卑,还易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失去信心。这种结果的出现并不稀奇,因为,对于女儿来说,父亲,不仅是位家长,还是一个男人,而男人如何对待女人(爸爸如何对待妈妈),会对女儿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父女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女儿进入青春期的时间。父女关系较好,女儿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会相对较晚;父女关系较差或突然出现父爱缺失现象,女儿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便会提前。

女儿逐渐长大,当某一天,她突然意识到男女的不同,便开始留意、感知男人和女人,而她对于男性最初的感觉,便来自于父亲。如果一个女儿不信任自己的父亲,且无法从其身上获得安全感,那么,在她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排斥其他男人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影响其成人后的人生观及婚恋观。

所以,身为男人,一旦升级成为父亲,责任重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家有女儿,更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父女关系,与对儿子的教养不同,父亲应学会对女儿进行情感“富养”。如何“富养”?需注意以下三点:

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

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如果平日家中打骂、争吵不断,甚至出现暴力现象,那么,不仅对夫妻二人,对无辜的孩子来说,伤害更大。和谐的家庭关系,其实是男女平衡相处的一种表现,而男女如何相处,以及各自“力量”在家中的展现,都会像一道道烙印,深深地印在孩子的成长记忆中,从而对其思想、性格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身为丈夫,应多体谅、照顾妻子,并努力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要让女儿感受到:男人,不能随便欺负女人;男人,是可以保护女人的;爸爸,是爱我和妈妈的;在爸爸的身边,我们是安全、幸福的。

做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

一般来说,相较于儿子,女儿更受父亲的宠爱,同时,女儿也更愿意关心、体贴父母,与儿子的孝顺相比,女儿的关心更细腻、周到。虽然我有一对龙凤胎儿女,但基于男女角色定位的不同,我认为,女儿是可以多宠宠的,但儿子则要“穷养”,管教应更加严格。因为,现今社会,对男女的要求与分工还会略有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男女孩子在教育上应有所差别。

所以,身为父亲,不妨多宠爱女儿,让她体会被重视、呵护的感觉。我常联想,当女儿长大后,幸福地挎着我的胳膊,头枕在我的肩臂上,该是多么温馨、感人的画面。

但是,宠爱女儿,并不意味着溺爱。溺爱像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的孩子,便被剥夺了犯错误及改正错误的机会。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会给父母和孩子造成极大伤害。现今社会,许多孩子身上的坏习气,如自私、懒惰、贪图享受、忘恩负义等,就与父母的溺爱分不开。

所以,身为父亲,爱女儿也应讲原则。不可盲目、过度宠爱,应培养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

母亲的作用不可小觑

父亲对女儿进行情感“富养”,与母亲有关系吗?答案是:有,而且关系非常大。因为,很多父亲会因为忙碌的工作和养家的重担抑或内敛的性格,而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造成女儿与母亲接触、交流机会较多。这时,母亲的态度往往决定着父女关系的好坏。

如果母亲常对女儿唠叨父亲如何不好,那么,女儿也多会对父亲不满、冷淡进而疏远他,甚至对其产生怨恨。

如果母亲常对女儿诉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即使父亲因为工作繁忙而不能时常陪伴女儿,她也会谅解,甚至心疼父亲,依然对其怀有深厚的感情。

另外,身为妻子,如果家中恰巧有一位不善言词的丈夫,当他与女儿发生矛盾时,妻子应扮演消防员的角色,争取巧妙化解父女间的矛盾,充当父女关系升温的催化剂。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3篇

在21世纪,我们如何做好父母这一角色?做一个称职而有效能的父母的秘诀在哪里呢?

父母的自我成长最重要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系教授钟思嘉热心于亲职教育工作,从1990年开始,他亲自带领“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工作坊”,以“在做中学习”的方式,让年轻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新方法。他不仅在台湾地区训练了300位以上的团体领导者,并且也培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上百位亲职教育工作者,在亲职教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此,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他。

钟教授认为:父母自我成长是最重要的,为人父母需要学习与成长,学习是为了改变,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成为一个更称职的父母。

他介绍说:父母的自我成长要从“自我了解”开始,在台湾,我们有一些父母先参加“父母成长工作坊”,然后再参加“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工作坊”。另外还有“婚姻EQ工作坊”,帮助父母自我成长,更善于处理家庭关系与问题,学习并掌握有关的亲子沟通技巧与情绪管理技能,对家庭的和睦十分有帮助。

父母的自我状态如何,直接影响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的品质,在台湾,也有的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这一类的父母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事情没有处理好,把不良情绪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样的父母往往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

想成为有效能的父母,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花时间。首先年轻父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后再学习不加评判地倾听孩子说话、真诚地沟通,这种民主的教养态度能使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教育中双方都成为赢家。

比如,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生气,这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遭遇的情景。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避免亲子冲突而产生比较好的结果呢?

钟教授说,主要原因是一些“自动化思考”在干扰着父母。就像我们上楼梯时你不会想一想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你可能不知道“自动化思考”的存在,但它确实发生了。

孩子不听话,父母会有哪些自动化的思考呢?

第一种叫做“严重不幸”,父母把孩子不听话的行为看成很严重的事情,进而担心孩子将来会如何如何。

第二种叫做“应该、必须”,认为身为父母者应该或必须纠正孩子的行为,否则孩子不会学好。

第三种叫做“无法、不能”,觉得自己不能放纵孩子,无法忍受孩子犯错。

第四种叫做“自责、内疚”,觉得孩子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无能,没面子。

就是这些“自动化思维”像点火器一样,让有些年轻父母失去情绪控制,一不留神就会伤害孩子,对亲子关系有害无益。

与孩子一起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钟教授认为,年轻父母首先要从培养自己的EQ开始,学习并掌握有关与人相处的艺术。我们小时候,往往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玩的时候,自然会有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与摩擦,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还很孤独,他们很少有机会在生活中学习,只能从书本上学习。父母要创设一定的环境,来提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父母要从头开始“修炼”。

有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在将来的社会中,合作精神比竞争能力更重要。

多年以前,台湾曾有人做过一个小研究,在调查100多位父母亲有关家庭价值观的问卷中,有一个题目问及他们对于自己子女教育的期望,统计的结果以“有责任感”在众多选项中占第一位,其次是“有信心和勇气”,再其次是“有宽恕和包容心”。由此结果显现,当今的父母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但不少父母根本没有学习过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学习如何为人父母的学问,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搬出自己父母的哪一套来教养孩子,既不灵验,有时还有负作用。

钟教授提醒年轻父母:在将来的社会,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才有能力处理好各种关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地位,责任感不是教出来的,要靠合理的引导与有效的影响,有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如反复提醒、威胁、警告、贿赂等,都无法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要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自问: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了解他行为背后的目的吗?我如何与他沟通才有效?我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吗?我掌握如何鼓励孩子的艺术吗?

比如当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父母总会及时鼓励或赞美孩子,但如不懂得鼓励、赞美孩子的艺术的话,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画蛇添足,还有就是表达得笼统,不够具体,效果适得其反。

当孩子画了一幅不错的作品时,有的父母会及时称赞:“画得很棒!”

也有的父母则会说:“你画画画得不错,要是你读书也这么棒就好了。”

第一种父母的称赞太笼统,不具体,如果次数多了,对孩子并不会产生激励的效果。

第二种父母在语言表达上“画蛇添足”,有时会引起孩子反感,也没有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表扬要具体、直接,如“你画的恐龙的尾巴很生动,色彩也很好看!”

“你画的这幅画很不错,看来你在这方面很有潜力。”

这些小小的技巧并非人人天生就会,需要当父母的花时间与精力潜心学习。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4篇

您好!我家孩子3岁半了,非常懂事,大人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大家都觉得她很乖。但我害怕这个孩子缺乏自己的判断与主意,将来在社会中会吃亏。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如何培养,希望您能给讲一下。桂子妈妈

桂子妈妈:

您好!

有些家长嫌孩子太顽皮,有些家长却嫌孩子太老实,孩子的人格有一部分取决于孩子的天性,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良好的亲子教育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健康人格,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对于3岁半的儿童,过于听从或完全服从父母的教导,显然存在着问题。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0~3岁是重要的服从期,在这个阶段,母亲充当了孩子的“权威人”角色,母亲提出的要求不应随意更改,因为“服从”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岁之后,儿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协商期。他们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需要以一个“独立人”的姿态出现在家庭生活中。这时候,他们的角色是家庭成员,而不是“被照顾对象”。6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孩子的独立水平取决于6岁前的亲子教育,而3~6岁实际上是独立生活的预备期,父母应该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充分的社交训练与兴趣培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协商或商谈的交流形式

该如何与孩子进行对话呢?如果说3岁之前,我们更多采取的是命令与教育的口吻,那么,在3~6岁我们应该采取的是“协商”的口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家庭成员的权利,如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建议、倾听等。从本质上来说,商谈是以双方互相尊重与信任为基础的。

丰富亲子活动,分享感受

如果说3岁之前是建立亲子关系的时期,3~6岁则是维护亲子关系的关键期。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就开始给自己放假了,这是不科学的。从儿童社会学的角度看,儿童在3~6岁期间,仍然将自己的父母视为最为重要的“权威人”,并且主动从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社会经验与生活经验。亲子互动形式包括亲子运动、亲子旅游、亲子阅读等,在活动之后,一定要进行经验与情感的分享,从而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发现孩子的兴趣,进行排序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5篇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利他的社会行为,它的核心是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其心理基础是亲社会的情感——移情。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呢?

一、培养孩子亲社会的情感,即移情(同情和爱)

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极大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水平。根据幼儿的特点,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发生的细节来引导孩子观察、体验人们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形成移情的能力。当孩子做出友好或正确的行为,比如把玩具分给其他的小朋友、帮父母拿鞋子、让父母分享他喜欢的食品时,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注意到拿到玩具的小朋友有多快乐、多高兴,并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当孩子做出不友好的举动,比如打其他的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时,要引导孩子注意被打的小朋友是多么伤心、难过,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去做。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以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移情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同情心也得到了发展。

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情感时,最主要的就是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从爱父母、爱家人开始,让孩子认识到父母辛苦工作、养育他的艰辛,体会到家人为他所做的一切。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会体验到与人分享自己劳动果实的欢乐,这样,既能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会逐渐学会尊敬父母、关心家人。也只有这样,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才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报效祖国。

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通过对孩子进行移情、同情、爱心等亲社会情感的培养,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和充分的内部动机。但亲社会行为——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动机的关系,绝不是直线型的,也就是说,光有好的动机(移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一定能办成好事。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家E.Staub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的榜样作用,即成人能否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对于孩子能否做出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关系重大。比如,平时家长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对人有礼貌。在公交车上,孩子正欲起身给一位老大爷让座,他母亲却冷冷地说:“坐好,你干啥呢?傻帽!”再比如,家长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态度冷淡,并说一些落井下石的话,可以想象,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在共享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条件是能与他人一起快乐,同时获得他人的。如果儿童在与他人共享时,没有得到回报,以后他产生分享行为的几率就会降低。由此可见,在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给孩子当好榜样,对于孩子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更要及时加以表扬、鼓励。

三、让幼儿掌握一些利他的知识和技能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6篇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分享 合作 援助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其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①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②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致使部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造成一些幼儿有自私、任性、缺少同情心等问题。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呢?

二、 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家成斯伯乐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相对立的行为”。据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中定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指标。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群体的行为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未经社会化过程的个体,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生理满足,属快乐主义倾向”。但幼儿如何将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倾向?幼儿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向他人学习,在游戏中互相学习,学习成人的各种亲社会行为,然后经过思想、行为共同起作用,融入自我。

三、 幼儿亲社会的内容与培养方法

幼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合作援助等。当今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的担负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的对待人生,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状况。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幼儿阶段更应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品德、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一)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种表现”,指在有他人存在的场合能将物品公正地共同使用。有关研究表明4―6岁的幼儿在分享反应中,做出“均分”的最多,“慷慨”的其次,“自我”的最少。5―6岁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增多。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方面,能使幼儿更容易地学到更广阔的知识。鉴于此,如何发展幼儿的分享意识?

1.成人为幼儿营造亲密、信赖、和谐氛围

要形成分享意识,应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孩子之间、成人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从孩子一入园开始,便注意培养这种氛围,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的活动。在各种游戏中贴近孩子,从最简单的游戏《猜猜我是谁》到歌曲表演《好朋友》,让孩子们也会从互相陌生到互相合作,亲密无间,从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逐步认识到理解他人的困难,为别人做些事情。

2.成人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

成人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对孩子直接产生影响。如两位老师制作教具、共享一把剪刀、共同使用一份教材时的表现等等。教师之间的亲密、信任、会在无形中为孩子提供积极的行为榜样。反之,教师间的某些独立、独享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孩子树立积极的行为影响。成人应对有分享行为的孩子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出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的动机。成人也可有意识地让那些分享意识强和分享意识弱的幼儿一起游戏,让他们互相观察、学习,这也是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成人有意识地创造分享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成人可随时抓住孩子生活的教育机会,培养孩子生活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如当发现有部分孩子将自己喜爱的玩具悄悄带到幼儿园来时,教师则应抓住这一机会,与孩子共同商量。每周确定一个时间,请大家带玩具到学校来交换玩,给小朋友介绍玩法,同时要教育孩子在玩他人的玩具时要珍惜。这样,会使孩子之间更加亲密,促使孩子分享行为的发展。

4.让幼儿体验分享的乐趣

孩子们之间的分享经常会是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情绪愉快,彼此都得到了满足,同时增进了友谊,对巩固、强化分享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分享行为都是很重要的。如幼儿园可定期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让小朋友互换玩具,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故事等讲给小朋友听。通过比较成功的分享与独占、独享行为,更使孩子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与必要。当然,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赞许的目光、对孩子亲切的抚摸、微笑,也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强化其分享动机。

5.通过移情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

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通过移情训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父母和孩子看动画片《他为什么哭了》的时候可趁机问孩子:“为什么她会哭?是不是因为小朋友没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小红,所以小红才会哭的?”让幼儿进行回忆、想象、以唤起自己在没有分享到别的小朋友好吃的东西时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理解小红不愉快的感受。接着问幼儿:“如果是你,你会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小红吗?”是有而产生与别人共同分享好吃的食物的亲社会行为。

(二) 幼儿援助行为的培养

援助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援助的行为。时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早期经验对人的终身发展的影响,并且强调在幼儿期使孩子学会援助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幼儿援助行为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成人的正确引导与树立良好的榜样,那么成人应该如何培养幼儿援助他人的行为?

1.适当的引入一些时事新闻来充实教育内容

幼儿具有天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敏感的特点。平时,可以看到幼儿对社会变化、成人行为发议论、做模仿,当幼儿提出一些如“希望工程是什么?”“儿童村”在什么地方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随便应付孩子,要根据情况认真给孩子讲解,激发孩子的感情。可以这样告诉他们:“有的小朋友因为家庭困难,上不了学很伤心,许多叔叔阿姨就主动帮他们,使他们又能回到学校学习、游戏了,看到小朋友们又能念书了,你高不高兴?”幼儿听了当然非常高兴,从而潜意识里也会产生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想法。

2.经常组织幼儿观察社会活动

陈鹤琴先生说过:“观察的教学不仅能促进教学兴趣,而且人生态度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教师可带幼儿观察部队内营区内大扫除的劳动场景,战士不怕累,不怕脏用汗水换来院内干净美丽的现实情况,使小朋友爱劳动的思想油然而生。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教师可组织孩子开展学雷锋活动,从观看雷锋事迹图片到观察成人开展学雷锋的各种活动,让孩子自觉产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意识,教师还经常带孩子们观察、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意识。

3.身正为范,用言行影响孩子

成人每天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应尊重他们,主动与他们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这样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亲切,也增进了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又如成人忘了某一样东西,让孩子去其他地方拿来了之后应对孩子说“谢谢”。我们和孩子一同乘车的时候应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做出榜样,孩子看到成人都主动让座,就会主动给身边的人让座。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成人就应该处处给孩子好的榜样,用言行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发展亲社会行为注意的问题

(一) 教师要把握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进行培养

1.年龄特点

幼儿都有各自特点,大中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认知水平。所以我们教师要遵循从简单到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对小班儿童的培养主要侧重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对中大班儿童要侧重在观念上打基础,引导他们逐渐地把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和意识。

2.个性特点

人的个性是存在千差万别的。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时,就要全面了解和把握不同的幼儿的个性特点,认真选择有利的教育时机和方法。有的幼儿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不愿与小朋友交往,更谈不上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别的东西,体验合作的乐趣,树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对这种性格的孩子,硬性的要求和约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集体中来,为他们创造分享、合作、帮助他人的条件和环境。作为教师本身,还要不断细心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手段,力求取得好的效果。

(二) 结合各类教学活动进行培养

在进行各类教学活动与游戏中,要有意识地将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援助他人意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学、玩乐中强化分享、合作、援助他人意识。当然,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援助他人的意识,可以有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只要我们在教育中不放过每一个时机,细心培养,持之以恒,就会有效。

(三) 结合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培养

如幼儿来园时,把好玩的玩具带来时,可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开展游戏时,彼此鼓励,相互合作;午睡时,互相帮忙整理床铺,脱穿衣物等。进而培养他们的分享、合作、援助等行为的意识,这样做也更容易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将使他们成为感情高尚、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新人,对提高人口素质同样有着极其重大意义。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中的必须品质;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孩子迟早要长大,迟早要从家庭走向社会,面对大千世界,孩子应如何慢慢适应外界的风风雨雨,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这是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只要家庭、教师、社会共同齐心协力,对幼儿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付出爱心、耐心与细心,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会上升为更高一层次。亲爱的幼儿教师与家长们!让我们共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来共同努力与奋斗吧!

注释

① MarjorieLKostdnik.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南: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09.

②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372.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会刊[J].现代幼教,2003-4-5.

[2]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会刊[J].现代幼教,2003-6-25.

[3] 王风野.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

[4] 陈帼眉,主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7篇

【关键词】亲子共育;幼儿教育;自理能力;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学认为,3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出现了独立的倾向与需求,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一、在合作与互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主题活动的设计,班级的主题墙饰,区域活动材料的准备与添置,游戏活动的组织等都是家长可以充分参与并与幼儿园合作的领域。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收集一些材料,共同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活动。比如:在“我有一双小小手”主题活动中,有一项制作“娃娃衫”的活动要求。为搞好这项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设计和制作。结果,很多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他们选择了许多不同质地的材料,设计出诸多不同风格的图案和造型设计,制作出一件件很有意思的,精美的“娃娃衫”。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发展自理能力,充分体验与父母在一起游戏的乐趣,又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动作变化和能力的提高。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处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干,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我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娃娃的衣服:裙子、上衣、裤子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小朋友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腿、钮扣等,并告诉小朋友穿每一部位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这时候我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为了让小朋友们穿的又好又快,我还组织小朋友玩《穿衣比赛》的游戏,小朋友们为了争第一,都在认真的练习,通过这次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家园同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园亲子活动是平时诸多亲子活动的一个整合,如何通过亲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我们选择适合的题材,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如,在迎新年家园亲子活动“我帮妈妈穿鞋子”的一个游戏中,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灵活运用系鞋带的方法,培养母子亲情。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有鞋带的旅游鞋。活动过程中,妈妈和幼儿分别在场地的两端,幼儿手拿鞋子跑向妈妈,为妈妈穿好鞋子,系好鞋带后妈妈抱着孩子跑回终点。在活动中,一种特有的亲情对孩子的行动有极大的鼓舞性,使得孩子的行动更加灵活,更加轻松,更加协调。实际上,我们是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营造了一个特别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理。一般情况下,运用家园同乐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选择一个晴朗且温度比较适宜的天气,准备一块场地,能够容纳整个班级的幼儿及家长,游戏所需要的器材,物品要充分准备。至于主题的确定,一定要新颖突出,有情有趣,难度适宜这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在多渠道亲子交流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实际中我们发现,一种特有的亲子交流亦有利于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如,幼儿园举办“家庭运动会”、“亲子联欢会”、“学做小帮手”等活动,就是以一种特有的行为语言交流而达到培养其自理能力的效果的。我们为了提供多渠道的亲子交流,充分利用了不定期的教育讲座,亲子教育宣传,家庭辅导站等阵地,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特点设计适合促进自己孩子发展的游戏。如,当自己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相当较弱时,可多设计一些语言环境比较浓厚的动手游戏,在非常轻松和谐的亲子活动中,有意识的借助手动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如自己的孩子语言发展比较好而手动能力比较差时,可多设计些“说话与动手”相结合的游戏,让孩子一边说一边动手做。通过亲子游戏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比较好的弥补孩子的不足。这样,也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发展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8篇

关键词:孝经;行孝;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61-02

《孝经》是一部专门论述孝道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许多大家,甚至帝王都为《孝经》做注解,极大推动了《孝经》的推广。如今《孝经》却不被人重视,现代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孝道危机。对此,人们普遍认为应当继承传统孝道精神,培养人们尊老、敬老、养老的孝道品德,让家庭回归和睦,社会回归和谐。《孝经》不一定能对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措施,但其中的一些理念,对当今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笔者试就《孝经》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做些论述。

一、如何客观看待《孝经》

两千多年来,《孝经》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但五四以来的近代社会,打倒孔家店、旧思想,推行新文化、新思想。《孝经》被认为是腐朽、糟粕,后来《孝经》才渐渐被人重视,许多学者也做了比较客观的研究。但部分学者对于《孝经》“移孝作忠”观耿耿于怀,认为《孝经》就是维护封建帝王的统治的,愚弄百姓对君主尽忠。笔者对于这一观点有不同的看法。

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任何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民俗、社会风气有关,不可能脱离所处的时代而独立存在。假设《孝经》的写作目的是为响应当时的政治,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也不应该对它进行全盘否定。封建社会存在了几千年,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社会形态。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封建社会评判可以,但对封建社会批判就显得情绪化、不理智。同样,站在当今,对于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学作品批判也是不理智的。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于当时的政治积极建言献策,是好事。如果我们把《孝经》不加变通,仍然套用在今天的社会,必然会存在种种问题,这不是《孝经》本身的问题,而是套用者的问题。当然这番讨论的前提是一个假设。

《孝经》成书之后,对于后世的历史影响巨大。许多统治者大力推广《孝经》,甚至封建社会后期大力宣传“卧冰求鲤”、“郭巨埋子”等愚忠愚孝行为。统治者推行《孝经》的目的一方面是教化百姓,另一方面确有愚弄百姓的嫌疑。历史上确实有过国君亡而拒食陪死的愚忠行为。但这只是个例,《孝经》对中国传统孝道的保存与延续功不可没。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孝经》确实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贡献颇大,但是维护封建社会统治不等于维护封建君主个人统治。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换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孝经》对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封建社会,皇帝名义上是国家的拥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皇帝只是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而已。所谓的忠君,不是忠诚于皇帝个人,而是对以皇帝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诚,对江山社稷的负责,对天下百姓的负责。《孝经》虽有“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但是《孝经》中同样有对于统治者的劝诫:“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意思是天子有善行,天下百姓都信赖他。潜台词是若天子无道,百姓会看在眼里,他就会失去天下百姓的支持。所以,天子、诸侯等统治者要谨慎小心,不要做违背天道的事,对得起天下百姓。所以《孝经》的用意不是片面地教导百姓尽忠,而是劝诫天子、诸侯等统治者爱亲、敬亲,培养自己的德行,要为天下百姓做表率。

二、《孝经》的目的在教育

《孝经》的目的是什么?是教育。《孝经》中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孝经》中教育形式有三种: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师承教育,三是社会行政教育。家庭教育在《孝经》中是通过养亲、敬亲、谏亲、丧葬、祭祀等进行的论述。社会行政教育是通过“五等之孝”、“广至德章”来论述的。师承教育是在《孝经》中通过孔子与曾子的谈话展现出来的。这三种教育紧密结合,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孝道。

《孝经》中的孝道内容很丰富。《孝经》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中孝道的施予对象不仅包括父母,还包括君主。在这里的君主我们应该广义地看。《孝经》不仅论述了对父母尽孝,更多的论述是超出了孝道的范畴。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它又没有超出孝道的范畴。因为《孝经》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通过孝道来教育子女,而不是要让子女做父母的仆人或者附属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建树,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素质和能力的最初来源在于父母的教育,子女通过对父母尽孝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照顾别人,学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会与长辈、领导相处,学会与同辈、同事相处等等。子女通过对父母尽孝而具备了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能力,而父母通过孝道培养了子女方方面面的能力。《孝经》不是片面强调子女对于父母尽孝的义务,而是启示我们孝道是培养子女、教育子女的根本。

三、《孝经》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当今社会,孝道严重缺失。在许多家庭中,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老人成为了孩子的保姆。这类孩子比较自私,不懂分享,不懂感恩,不会与长辈相处,适应能力比较差。众多诸如此类的孩子一旦踏入社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孝经》虽然距今两千多年了,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今社会的问题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1.行孝是需要教的

有些父母误以为自己只要对子女好,将来子女肯定会孝顺自己。这不一定,很多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有些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养成了许多恶习,一不顺心便对父母破口大骂,更有甚者,为了跟父母要钱竟然对父母拔刀相向。事实证明,对子女百依百顺,不会教出孝顺的子女。孝道,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需要教育。《孝经》对于如何尽孝做了很多叙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孝经》中这些论述,正是描写了一个孝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父母尽孝。所以,行孝需要教育,而且要从小教育。

可是如何教会子女尽孝。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熏陶,当然还有老师的教导,正如孔子教育曾子一般。另一方面就是社会行政教育。《孝经》有云:“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这一段是讲从国家、行政角度如何推行孝道呢?不是挨家挨户去教人家如何尽孝,而是当政者以身作则,为人民做表率。贤明的君主犹如人民的父母,他的行为会得到人民的效仿。对于当今社会孝道丧失的现象,我们如何做呢?笔者以为可以效法古代贤明君主的做法,从国家的领导干部入手。先在领导干部中推行孝道,使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孝道。并利用国家力量来宣传孝道。如此一来,上行下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道必然很容易推广开来。

2.行孝可以培养人的爱敬心

行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实践活动,还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塑造工程。行孝,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培养我们高尚的思想道德。《论语》中有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为什么这么强调行孝的态度呢?满足父母的衣食只是一种动物行为,而尊敬父母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态度,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行孝是一种教育,一个人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父母,他可以把爱敬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相反,一个对父母没有爱敬心的人,对别人是不会有爱敬心的。正如《孝经・圣治章第九》所说:“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对父母尽孝,其实就是以父母为对象来塑造自己的爱敬心,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爱和恭敬品德的人。

爱、恭敬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德。爱别人、恭敬别人,不是别人需要,而是自己需要。当今社会的许多职场新人,刚入职的时候能力、技术都有,却往往会遇到“冷板凳”等待遇,为什么?因为许多职场新人缺乏爱与恭敬。不是具备了技术、能力就可以把工作做好,很多工作都是分工协作,因此处理好与上司、同事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而要处理好与上司、与同事的关系,爱和恭敬是两把必备的钥匙。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子女学会行孝,学会爱与恭敬的必修课。

3.行孝可以理顺家庭关系

许多家庭,关系比较混乱:小孩像老子,爸爸像儿子,爷爷像孙子。现代家庭的中心已经转移,传统家庭的中心是爷爷,而现代家庭的中心已经变为孙子。明明是父子,却要做哥们儿;明明是母女,却说是姐们儿。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可是以孩子为中心,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做君主的就要扮演君主的角色,做臣子的就要扮演好臣子的角色,做父亲的要扮演好父亲的角色,做儿子的要做好儿子的角色,这是告诉大家,人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责。如果不按照培养一个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按对待“老子”的方式去培养孩子,那培养出来的肯定是个老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老幼顺序的颠倒,势必会为孩子社会关系的颠倒埋下隐患。为什么有些年轻人在职场中自私自利,不懂合作,更不把上司放在眼里。这与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有关。无数事实已经表明,错误的爱不会造就一个优秀的孩子。理顺家庭关系,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孝经》是一本经典之作,尽管身处21世纪,但是《孝经》并不过时。《孝经》中所描述的“五等之孝”虽然不复存在,但是我们整个社会仍然需要孝道。如果我们对《孝经》灵活变通加以应用,《孝经》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孝经[M].生,陈美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9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角色定位;策略研究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最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的起始阶段,尤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早期的家庭教育对未来儿童人格塑造、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能够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处在幼儿阶段的儿童会产生“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基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逐渐从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母身上获得性别的认同,而模仿是幼儿性别认同的主要方式。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男孩子坚强刚毅、进取和拼搏之心,女孩子则可以从父亲身上了解到异性的特征,获得与异性交往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的广阔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显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智商水平上会更高,在学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父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一项研究显示,父亲跟子女接触的时间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五个月大的婴儿跟父亲接触和互动较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语音回应。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比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成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而这些都有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在当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缺失”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离婚分居或者死亡而导致的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而后者主要是由于父亲工作繁忙或是个人意识的欠缺而未尽到父亲在家庭中应当尽到的职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会较少或者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会表现出不参与或者较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照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家庭中父亲参与幼儿的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母亲的参与程度,其中有22.2%的家庭,是父亲作为家庭中教育幼儿的主体,而47.5%的家庭是母亲担任教育幼儿的重任,而在生活照料上,父母之间的参与程度悬殊更大,有46.5%的家庭是主要有母亲来照顾,只有6.6%的家庭,孩子主要由父亲照顾。可见无论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父亲所承担的比重都比母亲要低很多。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家庭教育职能和养育职能存在“缺失”,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种“缺失”就更为明显。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今亚洲的离婚率也有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中国的离婚率连续七年递增,另一个数据显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只有10%交由父亲抚养,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幼儿面临着父亲“缺位”的现实。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对家庭角色的分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一,很多男性家长始终认为教育和抚养子女是母亲应当做的事情,而父亲更应当扮演“养家糊口”“在外挣钱”的角色,这种传统角色分工的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尤为突出,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只能常年在母亲或者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当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职场,也就同时意味着家庭内部的职责包括抚养子女和料理家务应当成为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其二,大多数的男性家长对于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认为父亲的职责就是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多的应当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而不是教育和陪伴。2004年,天津的一项关于父亲角色认知的调查显示,仅有28.3%的父亲知道“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加聪明”,25%的父亲完全不知道自身对于儿童教育的作用,只有23%父亲能够说出自己的言行是儿童的榜样。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颠覆,父亲角色的定位存在着功能实现上的“缺位”,认识观念上的“误区”,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极端”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呢?笔者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方面以及个人因素方面寻找原因。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市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亲子关系与夫妇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短缺的[1]”,另有相关研究发现,母亲对父亲的支持,会影响到父亲家庭教育的实现,那些受到妻子鼓励的父亲会觉得自己更能够当一名好父亲,因此,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直接会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夫妻关系的质量会影响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2]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出生6个月到18个月,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母亲的婚姻满意度也从怀孕到产后两年存在下滑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在幼儿刚出生到幼儿出生没多久这段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时期,这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亲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照料孩子的压力、新的家庭责任以及父母亲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分工相关。中国目前的幼儿家庭,在角色分工方面,很多母亲喜欢大包大揽,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养的责任,对父亲参与幼儿照料和教育子女缺乏信心,,对父亲的育儿行为不能够有耐心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默认的角色分工让父亲不自觉地成为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另有一部分的家庭,母亲除了担任照顾家庭的责任以外,还忙于职场,奔波于职场和家庭的妇女对父亲在家庭中照料和教育子女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们希望无论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养育子女都应当是两人所共同承担的事情,如果父亲在家庭职责上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亲母亲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亲职教育的培训,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父职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并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从1985年就逐渐发展起“父方支持方案”,通过“父职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提升父职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爸爸学校”也旨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导父亲如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我国父亲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相应的父职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父亲角色缺失现象,政府首先应当在社区街道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建立父职教育培训机构,由专业的亲职教育专家和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区街道和农村村委会还可以联合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定期开展父亲或者母亲交流大会,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面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政府要给予帮助。在法律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职责维护父亲的权益,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亲职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整个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亲职教育中。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这也就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也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成熟到成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父亲角色是自我成长“为人父”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在观念上首先要解构原有的守旧思想,对自我的角色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赚钱养家,还要意识到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父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子女形式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父亲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自由”而不“放纵”,“威严”而不“专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满足幼儿对父爱的渴望,给予儿童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意愿并科学的加以引导。即使工作繁忙或是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父亲也要尽自己所能,抽出时间积极投入到亲子活动和亲子互动中,无论是否在子女身边都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充足的关爱。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0.

[2]李燕.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0.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