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3:43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1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本科教育;现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4084-05

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数字媒体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各行各业的相互渗透和飞速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我国的数字媒体业近几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极为旺盛。因此,从2002年开始,各高校纷纷开设数字媒体专业,本科层次教育作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了解国内数字媒体本科专业教育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数字媒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和促进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数字媒体专业数量、类别及学位类型

我国数字媒体本科专业分为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以历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进行统计,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获准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首个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院校,2003年浙江大学成为第一个获准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院校。此后,各高校纷纷开办或改办数字媒体专业,至2011年,获批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院校达到209所,其中独立学院为40所。我国历年获批的数字媒体本科专业数量与学位类型如图1所示。

1、专业数量

200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四个“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拉开了数字媒体产业高速发展的序幕。这一年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数量大幅增加,2007年有所回落;2008年又开始增长,2010年回落,2011年继续增长。从图中红色线框可以看出,数字媒体专业数量总体呈螺旋增长趋势,且增幅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缺口将达到60万。可以预测,在今后若干年内,数字媒体专业仍较为热门,数量将继续增长。

2、学位类型

从授予的学位类型来看,数字媒体专业一般授予工学学位,占70.8%,文学学位占27.8%,只有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两所院校授予理学学位。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的学校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而有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按艺术类进行文理兼招,需要进行艺术类的专业考试。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各高校招均收理工科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也有的学校考虑到艺术素养的重要性,欢迎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报考。

3、专业类别

2007之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较多,主要由一些传媒类、艺术类院校在艺术设计学等相关专业基础上申办。2007年之后,游戏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地方理工科院校在已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开始申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导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量多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10年持平),如图2所示。

二 数字媒体专业开设院校地域布局与产业发展

按照我国传统的区域划分,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院校数量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开设数字媒体专业高校的总体布局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现象,大多数高校集中在东部与中部地区,这固然和我国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积弊有关,同时更具有深层次的原因——与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200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北京、上海、成都和长沙四个部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数字媒体产业积聚效应的形成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也对数字媒体专业地域布局产生了直接影响。

1、东部地区

在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209所高等院校中,东部地区有118所,占56.5%,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北京和上海作为部级数字媒体产业基地,对数字媒体专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北京市高校独占23所,辐射了周边天津、河北,辽宁三省(市)。位于上海市的数字媒体专业高校虽然只有10所,但是上海基地园区延伸至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联手为数字媒体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产业环境,同时也带动了这几个省份的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广东省向来是我国经济强省,地域优势和产业环境优势非常明显,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高校共51所,占24.4%。由于处于中部地区的长沙是国家数字媒体产业基地之一,动漫和传媒业非常发达,所以湖南省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高校较多,同时还辐射了周边的湖北、江西等省份。安徽省作为上海数字媒体基地外省分园区之一,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较快,也促进了本省的数字媒体专业发展。

3、西部地区

一直以来,西部地区受教育资源配置和经济条件限制,高等教育发展与东部与中部地区相比较为滞后,数字媒体作为新开设专业,也未能走出这一窠臼。西部地区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高校为40所,占总数的19.1%,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向重庆、陕西、云南等省市辐射,这四个省(市)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达到了29所,占整个西部地区高校的72.5%,广西则由于受广东省的影响,开设数字媒体专业高校也较多。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2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动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69-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 Graphic,简称CG)也在各种应用领域蓬勃发展起来。至90年代末,CG的应用已席卷三大领域:一是其在绝大多数设计行业和科学仿真中的运用,促进了无纸化设计流程的形成以及低成本的试验效果;二是其在游戏与影视娱乐业中的大规模运用,这一点从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三是CG与互联网媒体的深入融合,人们由此习惯了数字化生活。2007年,乔布斯在Mac World上了第一代iPhone,将多点触摸的移动媒体终端引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至今的这些年,计算机图形学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数字媒体艺术这一相对统一综合的专业名称也在这几年中逐渐确定下来。

数字媒体艺术是跟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一方面,人们逐步将其应用到绘画、设计、雕塑等传统艺术和设计领域;另一方面,也将各种技术与其相结合,运用到科学仿真、媒体交互等领域。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是这一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和前提条件,其中计算机图形学又是最为重要的,其与图形的不解之缘,使其在传统视觉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应用上最为广泛。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以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为手段,将多样的媒体互动方式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的新型交叉性学科。

二、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教育的特点

(一)专业交叉,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构成。当今国内多数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学,对于技术的重视是比较少的,缺乏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深层次交叉结合。作为艺术生被招收入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进行一些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工作,比如脚本编程、三维动画绑定时,往往力不从心,此时如果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协同合作,对双方都大有益处。笔者认为,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置于同一学院或系科下,是一种不错的办学方式。

(二)内容跨度大,就业方向多样化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地融入新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服务的方向和行业也不断地扩展。因此,本专业形成了内容跨度大,就业方向多样化的特点。这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本科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挑战。就目前各个院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来看,大体可分为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影像制作、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网络媒体交互设计等几个大类教学内容,而每个大类又可划分出若干分支,比如数字影像制作可以分为三维动画、数字影视特效、数字影视合成剪辑等,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可分为科学仿真模拟、传统设计的虚拟表达、数字化展示(博物馆、展览馆等)、游戏娱乐设计等。在本科教育的四年时间里,学生要全面学习所有这些领域,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分支,其实每一个方向都具有自身的系统体系,需要学生专注地花费两三年去认真钻研学习。

(三)专业知识更新空前频繁,师资要求高

数字媒体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发展为依托的,所以其专业知识的更新可谓是日新月异,这对教授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以三维动画为例,其本身复杂的制作流程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专业方向,要胜任这个专业的教学任务,需要在每个流程环节上都培养专业的教师,因为每个流程环节都包含着相对独立而又极为专业的知识,如果不是潜心研究,就很难精通,更别说达到授业解惑的程度。并且,这些知识的更新极为频繁,从相关的商用软件的更新频率来看,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比如Autodesk公司的所有动画软件,更新周期基本是一年,每个版本会新增很多内容,这些新内容要完全掌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从业者不需要急于掌握新功能,但对于专业教师来讲,不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是不可接受的,是缺乏专业水准的。类似这样的现实情况,普遍存在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各个专业方向中。

三、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专业细分的必要性

面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这些特点,关于专业方向是否需要进行细分的争论在高校中由来已久。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认为细分专业方向会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变窄,更偏向于技能的培养,不符合高校的育人精神。在反复的争论中,笔者也曾一度几乎要认可这样的偏见,然而,通过大量的分析思索,以及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笔者认为细分依然是必须的。以下为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有必要做区分

前面分析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容跨度大、专业方向多的特点。这其中,每一个专业方向都自成体系。比如三维动画,从其流程来说,就有剧本写作、人物设定、场景设定、故事板脚本、三维建模、纹理与材质、灯光设置、绑定装配、动画调节、特效制作、渲染输出、合成剪辑等众多环节;从其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来说,需要学生掌握运动规律、镜头语言、影视编导、表演等。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多人团队协作的体系,团队的每个成员不仅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学习经历,还需要分工学习。

然而,我国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在这方面不容乐观。在数字媒体发展的初期,由于对专业的总体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宏观的规划,各大院校在本专业的设置上普遍都犯了大而全,却缺乏深度、缺乏特色的错误。绝大多数学生都抱怨,在校四年,除去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在两三年时间里要学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专业课程,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很难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使得学生多数成了眼高手低的人,毕业后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相当严重。如果说一个高校专业为社会培养的都是这样一些人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师资专业水准的提高也要求专业细分

在专业发展初期,教师在专业广度上要有尽可能大的拓展热情;而当专业体系发展已趋向成熟和稳定时,其对教师的要求显然跟之前是不一样的。前面已经阐述过,每一个专业分支中包含着若干流程步骤,都需要有专业人才掌控。与之匹配的,自然需要教师在专业的深度上挖掘得更深。如果不做专业细分,教师就无法进行深入研究,也不可能做合理的分工,很可能还会不得已地兼任多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很难想象有教师能在这样大而全的专业体系下把教学真正往纵深做详翔的钻研,如此做法对高校育人的宗旨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三)专业细分并不限制学生视野

回到之前争论的焦点,专业细分是否真的会限制学生视野?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学生视野的宽广并不能靠大而全和缺乏深度的专业设置来培养,而更多地在于学生是否能在课余按照自己个人的兴趣特点,从其他各个专业更广泛地吸取营养。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必然使学生课业过于繁重,没有能够自主支配的业余时间,这对拓宽视野来说反而是一种伤害。同理,如果进行合理的专业细分,让学生从繁杂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既有利于其对自身专业的深入研究,又有助于其涉猎自身专业之外的知识。孰优孰劣,不用赘述了吧。

四、专业细分的建议

笔者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专业方向细分和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结合学校原有专业实力,有选择地开设专业方向,避免大而全,突出特色

有的学校有较强的设计学教育底蕴,那么在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时候,就应该以数字图像处理、传统设计的虚拟表达、数字化展示、网络媒体交互设计为主体,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原有专业在新专业发展中的辅助作用,也可以让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与原有专业相结合。有的学校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在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时,就可以把科学仿真模拟、游戏娱乐设计、虚拟现实等方向作为重点,这样可以最大化体现其数字媒体的研发能力。还有些院校有电影学和动画专业的传承,开设本专业时就可以把重点放在三维动画和影视特效方向上。

(二)课程设置上,注意专业方向的细分

面对内容如此庞大的专业,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细分,在教学上是充满隐患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大一阶段必须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工作;在进入大二后,应该对学生做一个更细的专业方向划分,以便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专业、更有目的性,也使得他们在专业上能够真正做到精通;进入大三下半学期,可以考虑多设置本专业中不同专业方向的交叉课程,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将自己的所学充分展现出来,通过专题形式,提倡多专业协作进行创新型的课题研究,拓展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整体宏观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善于跟其他人才沟通协作,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道格拉斯.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 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3篇

计算机技术发展出的云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反过来将云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的创新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云技术的本质是共享,同时具有大量、高速、多样和准确的特点。云技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推动了计算机教学方式的改革。本文分析了云技术的特点,并且对其在计算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云技术 云计算 计算机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

云教育技术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化和个性化。计算机是一个需要学生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科,同时需要有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资源,云教育正可以为计算机教育提供这些便利。

1 云技术特点

云时代使得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云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共享是云的本质特征,云技术可以提供虚拟化的计算模式,处理设备和计算设备并不再局限于用户正在使用的某台设备,用户的计算机在使用云技术的情况下仅仅作为交流需求和结果的输入输出终端设备。云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软件应用能力。云的本质是共享,云的特点是大量、高速、多样和准确。云技术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过单独地一台计算机的CPU处理能力,云的存储量可以高达YB计算。云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将会带动教育中的一场改革创新,是推动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的一大助力。云技术应用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将会大大带动学生的学习效率。

2 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是一个发展与变化都十分迅速的学科,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以及更新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计算机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共享资源,很多技术人员为了方便学习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源代码公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丰富与充实学生学习资源是非常困难的,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都是过时的技术,与社会上公司的应用需求完全不符合。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资源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1 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

对于资金充足的学校,可以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实验,尤其是进行大数据的计算时,需要有资金购买计算数倍。但是大部分的学校资金是有限的,拥有的技术是较为落后的,计算资源严重不足。

2.2 先进技术更新速度慢

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到的资源如果跟不上时代,就会导致进入社会的时候无法适应。例如学习FLASH动画设计的时候,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学重点仍然是较为落后的普通帧动画技术,对于最新的ActiveX等技g却没有教学。

2.3 共享程度低

每个学校都拥有一定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有重合部分也有不交叉的部分。但是无论哪个学校的资源都是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此进行这些资源的整合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 云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中的应用

3.1 以地域范围为单位建立分布式教育资源网

域域网教育资源使用的组织结构是三层结构,即为校、县和城。可以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建立一定的资源共享机制。国内已有省份建立了高校论文搜索共享的平台,很多高校已将图书馆资源进行了整合。域域网的共享资源中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网站,而是多个站点组成的。这三层组织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进行资源整合,因此资源中心是组织结构中的上级,而不是某一个站点。通过三层组织结构整合的资源非常丰富,并不只是教育和学习素材,一同整合的还有很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习需要的工具资源,例如搜索引擎,讨论组和邮件等。

3.2 建立“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建设模式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计算的工具,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这个工具对其他行业进行服务,因此计算机有学科交叉的性质是必然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实验室的计算机研究方向不同,各个实验室研究的方面更具有专业性。为了建设基础教育可以按照学科和教材两个维度建立分类管理的资源群。虽然学生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但是计算机的特点导致研究时存在较大的交叉性,因此为了整合区域内的教师资源、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可以建立分类管理数字化网群。学科群资源网站的建设模式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计算机的研究方向非常多,按照学科进行组织和管理方便学生进行查找和学习。在涉及到交叉学科的知识的时候, 学生可以通过检索工具迅速进行学习。但是实际上资源库存储的是资源的索引目录,并不是资源,这样可以提高云技术的运行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3.3 利用MOOC等网上教学模式

云技术改变的不仅是资源共相的模式和范围,同时改变的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云技术对于终端设备的要求非常低,只要有作为输出的连接网络的设备即可,既可以是平板、手机等手持设备,也可以是计算机等计算设备。目前的云教学平台的搭建模式主要是“云+网络+终端设备+应用软件”。最典型的的教育方式就是mooc学习方式。网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方式的重要改革,计算机的学科本身是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学能力的,因为计算机技术不断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甚至一些领域还无人涉及。通过mooc,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时间更加自由,而且可以使得学习的范围突破教室。而且云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条不受时间于空间限制的交流渠道。

3.4 云技术科学进行教学评价

云平台可以存储各种数据,包括教师的教案以及学生的课堂交互等。这些数据是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的,通过合适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核实,可以进行科学迅速的教学评价。例如学生的作业情况得分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学生学习的峰值在什么时间等。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数据对学生进行了解和评估,这样可以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态度和教学策略。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云”的特点,以及目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云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共享程度还存在一定局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也都需要进一步适应,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朱骁.论“多媒体”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应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04(01).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4篇

【关键词】高校 数字媒体 艺术教育 现状 改革策略

由IT和CG技术当作中心的数字媒体行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多个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快速发展,逐渐对于人们生活以及工作模式造成影响,已经成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数字媒体这个行业最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改革策略。

一、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体系不健全。由于进入新的数字时代,以往教学方式明显无法满足教学方面提出的需要。部分高校在参考国外办学经验的过程中,在课程构造和设置以及教学形式这些方面实施了变革,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属于一门新兴的艺术模式,当前还不具备相应的理论沉淀,我国针对这方面的教学明显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这门课程属于文科和理科以及艺术和技术集一身的综合学科,必须要相关学科知识当作理论根据,实施艺术创作。而高校过度重视对于软件的学习,大部分高效设置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其实包含很多软件操作类的课程,仅仅停留在技术方面,没有重视艺术方面的创作,数字媒体艺术没有对应的理论知识,完全成为了软件实践类的学科。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这个专业,专业教师匮乏这一问题逐渐凸显。目前这个专业的教师,通常均是别的专业转型到这个领域当中,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方面均存在大量的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条件还停滞在之前的基础上,不具备要求数量和质量的专业设计教师以及设施,促使大量的教师被一人多用,有些甚至超过自身擅长探索的艺术领域,这也是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设备不完善。数字媒体艺术这个专业属于艺术性和技术性融合极强的学科,这就对于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要摒弃以往艺术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新设施当作支持和保证。新的思想和创意以及技术不断加快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软件,教学设施的持续更新换代直接引发一场数字艺术行业的变革。而高校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大量教学方式以及理念和技术设施问题,因为很多因素无法解决,导致其难以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

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革策略

(一)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属于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学科,培养出不仅懂得艺术设计特点,同时还掌握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并且能够操作有关应用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数字艺术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对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方面的需求属于多样化的,要求其教育必须要走不一样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和整合这个发展道路,全面的专业课程,对于培养现代人才多种素养以及思维能力,还有组织和沟通以及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十分有利。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一定要体现其总体观点以及全面思想。针对学科交叉结合的理念,击破同一个校园当中不一样院系之间的界限,以及高校之间的界限,每个学院和系部均能够相互合作和促进,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人才。

(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改革,课程构造和师资团队的构建起到决定性的影响。第一个,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扩展视野,更新理念和知识,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复合型新兴艺术学科,要求教育必须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及时的获取和掌握新媒体艺术发展情况,可以站在某个高度抓住最新和最尖端的信息。新媒体艺术属于一门综合性极强,并且发展速度极快的艺术模式,所以,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持续优化自身知识系统。并且,高校还要尽可能的完善当前教师培训制度,可以给大量年轻教师提供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进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三)提升实践环节。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当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必须要给予社会实践高度的重视,由创新文化行业加快发展当作契机,加强产和学以及研的融合。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要给文化创新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在有关发展纲要当中明确表示,我国必须主要发展就中类型的文化行业。而苏子媒体艺术几乎大部门均和文化行业相关。经过具体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制作,增强高校艺术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衔接,提升学生实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对于总体行业系统良好的循环十分有利。当前在我国开展艺术设计教育当中,不具备相应的设计时间,这也是影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的师生一定要主动寻求并且制造条件,把专业教学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拥有极强的社会适应以及竞争能力。并且还要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具有的桥梁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和教育以及人才资源,和企业以及地方发展要求结合,研究并建设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场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文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以及改革策略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不是十分乐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培养人才的水平。通过采取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提升实践环节等改革策略,能够有效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给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加快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与思考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83-84.

[2]张文,殷俊.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6,06:130-131.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5篇

关键词 项目流程;数字媒体;校企合作;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29-03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融合性发展,数字摄影、电子杂志、博客、播客、数字视音频、微电影、微博的应用与发展等,逐渐成为数字媒体发展应用的主力军。数字媒体专业是为了促进新媒体产业和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设置的兼信息技术、文化传媒和人文艺术高度融合的信息艺术教育专业,它具有集艺术创作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整合了当代人文艺术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传播功能,目前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业之一。随着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未来3~5年内,数字新媒体人才缺口将达60万。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门人才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随之带来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迅速扩张,截止2012年,全国开设数字媒体技术(艺术)的院校就达上百所。

安徽省在十二五规划阶段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充分利用国家皖江城市带战略承接转移规划的有利条件,除了建成合肥、芜湖两个部级动漫产业基地之外,还筹建了蚌埠、马鞍山、淮南、池州等省级动漫支持基地。除此之外,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院校也逐年递增,目前共有10余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专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专业性和高水平人才,内容建设上侧重技术外包服务而忽视数字媒体创意性人才培养,数字媒体相关行业企业与高校之间互动合作较少,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需求,尤其是缺乏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或行业经验的蓝领人才。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不少高校还是以理论教学、理论研究为主,不少的实践操作也与实际技术性操作存在差距。

师资队伍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数字媒体产业,在实际运作过程别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运用,故要想输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企业满意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除了改革人才培养计划和建立实验实训基地之外,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 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分析安徽省的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构成,主要来源于美术、艺术设计、动画、动漫、影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相关专业,且大多数未接受过数字媒体专业的系统培养,尤其是缺乏数字媒体行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目前,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师资来源基本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计算机教师转过来的,这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及相关教学和实践操作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艺术素养;第二部分是由原先的艺术类教师转过来的,这部分教师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但是对计算机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要弱一些;第三部分就是数字媒体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活动,加上数字媒体专业在我国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晚,因此他们最缺乏的是相应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总的来说,这三部分的师资除专业知识外,最缺乏的就是数字媒体产业相关的实践经验。

2)服务于教学的兼职教师来源复杂,较难保障教学效果。在目前,安徽省的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方法就是聘请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数字媒体产业的从业人员、普通高校教师做兼职教师。但是,在读研究生主要的精力和时间仍旧放在自身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中,很少去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及参加教研活动等,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从数字媒体企业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虽然有着数字媒体企业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同样也降低了教学效果;普通高校教师虽然从事的是高等教育,但缺乏校本研究和行业实践经验,不少也不适应相关课程的教学。

3)缺乏行之有效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在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师资培训中,缺乏针对数字媒体等新兴专业类别的培训科目,而数字媒体行业或企业的技能培训良莠不齐,不能很好地满足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数字媒体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也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上述问题不是某个系部或某个部门或某所院校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长期培养,才能建设既懂理论又重实践的合格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

2 关于数字媒体的项目流程

数字媒体的项目流程是按照数字媒体项目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细化为项目的规划、项目的启动、项目的实施及控制、项目的验收和项目的后续维护。数字媒体的内容要求结合特定的环境从而转化为若干个有实用价值的子项目的一种管理模式,具体包括项目任务书、项目人员分组、资料收集与项目调研、项目总体设计方案讨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报告呈交等环节。通过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教师不但可以获得企业真实环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使教师在参与企业项目的整体设计与媒体开发方面的辩证性思维、质量与品牌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及人际沟通、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而且在对待数字媒体项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也得到实际锻炼。

项目流程的实施,从而实现了知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一般说来,项目流程的实施要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思路设计,项目之间强化联系与综合,建立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3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途径和方法

鉴于数字媒体教师的现状,以数字媒体项目岗位能力为构建依据,建立和培养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既具备最新技术和理论,又拥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理实一体”型动漫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具体而言,即进行以动漫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实现师资资源的重新组合。即以数字媒体“项目流程”为主线,划分数字媒体项目生产流程的各阶段,推导各阶段的岗位需求,依据岗位需求建设对应的课程群,采用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针对各课程群且以校本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小组,依托对应项目流程各阶段的教学小组,构建数字媒体专业师资队伍。并通过师资轮训、企业兼职/挂职等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

3.1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途径

1)通过走访和调研省内数字媒体产业特别是部级动漫产业基地,调查和统计数字媒体项目流程各阶段所设立的岗位及相应的岗位能力。

2)根据调查研究得出的岗位能力需求,构建满足阶段岗位能力需求培养目标的课程群,针对课程群教学要求,建设对应的教学小组,再由教学小组构成完整的师资队伍,做到阶段岗位技能由教学小组进行针对性培养。根据数字媒体项目的实施阶段,组建由对应项目阶段的教学小组构成的师资队伍,做到专业教师研究有侧重,课程分工合理,避免“全才式”教学。

3)探究和建立长效的师资轮训及教师兼/挂职锻炼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先进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及项目管理能力,增强教师的动漫行业实践经验。由校本教师、外校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师、企业资深人士等共同组成教学小组,做到以校本骨干教师为教学小组核心,由其负责实施教学计划及相关的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师资队伍的成员通过师资培训保持理论知识的时效性,通过去合作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提高和培养行业实践技能,做到“理实一体”型教师的培养。

3.2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的方法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的核心是强化校企合作,真实的数字媒体实践平台与高校的各课程专业实验室存在很大差别,在进行师资培养上要特别关注校企双方的协作培养。

1)数字媒体专业师资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培养出数字媒体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和内容创意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项目流程或者相关的横向项目为校企合作项目的支撑和导向,教师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准员工”。

2)系统化课程设置。根据行业发展和高校专业发展的实际,制定适合专业和教师发展“双轨制”发展的个性化系统课程。课程可以分为校内培训和企业实践两部分。校内培训包括诸如平面设计、数字视觉传媒、动漫创意、影视制作与特效、手机游戏开发等模块,主要课程培训采取项目流程方式进行,由国内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知名高校和行业一线专家授课,拓宽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提升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相关流程的创作与开发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将内容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

3)在企业中完成项目流程的实践环节。在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学校为企业提供一切方便,相关教师进入企业,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导师”,指导教师的科研开发与应用工作。强化学校、企业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升项目的创新性和技术性。

4 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建设中要注重的几个环节

4.1 突出数字媒体专业的职业性特色

在校企合作环境中,以专项任务为引领,突出项目驱动的内核。要围绕现企业的职业能力标准,适时整合目前数字媒体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扎实数字媒体的项目内核。

4.2 创新课程开发模式

结合数字媒体领域的发展,以实践操作环节为导向,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基础,以提升教师数字媒体创作技能为中心,设计相应的产品和媒体项目,注重项目化内容开发的多元性,充分发挥企业技能型专家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真正做到课程由职业岗位专家、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来完成,并实现职业技能以及相关职业项目的认定。

4.3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专业的师资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同时具有艺术创意能力,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及媒体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因此,要强化知识结构的更新,以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体系为基础,以项目流程中的工作任务为结构,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课程内容体系要注重将数字技术、数字艺术、数字设计等相关的工作知识紧密结合,实现课程内容职业化与综合化。

4.4 任务引领,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专项媒体设计与开发为任务引领,实施项目驱动,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分工,教学中积极与数字媒体企业实施人才共同培养,注重在校内与企业锻炼的一贯性,做到理论实践相融合,使用虚拟现实、网络教学、实体操作、企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实现情景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4.5 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和完善校企合作基地,实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积极与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开发理念先进、符合专业生产实际、更适合于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数字化教材,促使企业相关教程、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材、校企合作资源数据库等立体化教材的常规化建设,最终实现教学资源的协作开发和成果推广。

总之,基于项目流程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的建设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与协作,需要项目流程的稳步实施,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出适合时代和市场欢迎的数字媒体“双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玺玫.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29-131.

[2]王衍.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9(1).

[3]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5):32-33.

[4]张国平,王玉梅.生产性实训车间项目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62-64.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6篇

近十年来,数字科技不仅改变了科研、生产、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于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手段的内容整合,使得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研究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如何培养出能够横跨科学和艺术领域的“两栖型”艺术设计人才,这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艺术教育提出的重大课题,因此,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探索也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所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清华大学出版社规划出版了“高等学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ISBN:9787302139560,李四达编著)就是其中的重要理论指导教材之一。自出版以来,该书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和“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成为国内众多数字媒体或数字艺术专业的首选教材和重点参考书,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一朵奇葩。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由我国数字艺术资深研究学者、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副教授李四达编著,该书是作者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多年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结晶。该书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范畴、实践方法和应用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阐述。特别是该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现状,探索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使得读者能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该书也获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兼动画系主任张骏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常务理事兼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余轮教授,著名图形图像研究专家、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王小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旅美博士肖永亮等均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小铭教授认为:“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于高等院校本专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入门基础课教材,也是一本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士,包括艺术设计、影视、动漫、网络游戏、媒体内容创作和广告等从业人员或爱好者自学的好书。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肖永亮先生更进一步指出:“该书无疑是一本填补目前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出版空缺之作。作者有从事数字媒体相关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宝贵经验,又进一步在理论上对数字媒体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艺术作品,提出了许多独到的个人见解,显而易见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该书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受益匪浅。”从上述专家的评述中,不难看出该书对于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影响。

此外,清华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与该书配套的《数字媒体艺术史》(ISBN:9787302181927)、《迪斯尼动画艺术史》(ISBN:9787302193265)、《FLASH游戏编程教程》(ISBN:9787302178637)等一系列教材,为我国数字媒体和新媒体艺术教育贡献了更好的精神食粮。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7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校企合作 机制 实施路径

20世纪末有学者提出“数字化生存”的口号,数字化成为时代的显著标志。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不但成为当代前卫艺术的新宠,也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媒体的诞生波及并推动了艺术发展,使人类的审美活动,于艺术创作接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数字媒体形成了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即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对创作意念进行描述与实现,完成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作品,并通过各类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传播媒介将作品向欣赏者群体。高校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校企合作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艺术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依据

1.社会发展需要

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别于学科型人才,不是“学”出来的,是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练”出来的。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艺术类高校。目前艺术类高校现有设备的数量及规格、场地条件都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职业教育需要。若学校直接投资建设培养技能人才需要的设备,需要巨额资金;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院校需要与企业校企合作,从而实现利用率最大化。

2.国外可借鉴经验

我国艺术类大学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差距较大。国外的优秀案例值得借鉴。如:美国多元化“合作教育”模式,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再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保障学校、企业双方有效参与的机制。

3.现有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第十条提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鼓励高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是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院校与数字媒体艺术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和目标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组织系统。

1.建立政府主导机制,营造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

教育同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适用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而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合格、适销对路的数字技术艺术产品。政府的引导、支持是动力机制的关键。政府要大力统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教育与企业两种资源,发挥组织、调控资源优势,引导协调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出台鼓励措施,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制定评价标准,并且跟踪考核、全面的评估,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参与校企合作)纳入其考核体系。树立参与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保护和激发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2.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保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1.互相尊重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长期合作的基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因此,必需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调研、洽谈,在此过程中合作各方必需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构建情感机制,加强校企信息交流和沟通,按市场运作的方式洽谈制定规则、明确责任与权利,保证协调、有序。

2.利益平衡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的运行原则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中,由于院校要履行教育职能,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企业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其价值功能。表面看二者的目标与功能不同,但实质是息息相关的,院校是(生产)技能人才的培养者,企业是技能人才的聘用(应用)者。生产者(学院)输出的产品(学生)不合格,使用者(企业)就没办法正常使用(聘用),学生只有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中,才能“练”成更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不但是学院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也是合作企业获得高素质员工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实施的路径

1.制定合作法规

教育部、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校企合作”的法规,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些关于“校企合作”的措施及法规,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深层发展,从制度上有效地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2.转变合作观念

目前高校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从自己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企业被动参与。欲实现深层校企合作,首先必需转变合作观念,学校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应该立足双方的共同发展,注意合作各方利益平衡,实现双赢。

3.搭建合作平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只有通过机制创新,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对话平台――职教集团,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构面的合作模式才是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8篇

术的普及和深入,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对信息数字化人才的需要日益增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各种数字设计、媒体制作和传播等有关的工作。据相关专家估计,未来3至5年内,数字媒体产业将成为全国IT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到每年15万人左右,随着产业发展,未来10年的人才缺口会更大。数字媒体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技工学校开设和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思考,希望引起共同的探讨。

一、创意产业的崛起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产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数字媒体技术正是根据数字媒体创意设计,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等技术为支撑,主要研究图、文、音、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处理、存储、传播、运营管理、再现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使抽象的信息或创意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数字媒体作品。

美、日等国都把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美国权威统计机构“Dun&Bradstreet”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数字媒体产业在美国已发展成重要的支柱产业。以电影工业和电脑软件席卷全球的美国内容产业(包括数字媒体内容)每年营收4000亿美元,占GDP的4%。在时代华纳、迪士尼等传媒产业巨头的引导下,西方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数字媒体产业市场。日本是世界上数字媒体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数字媒体产业中的媒体艺术、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等产值是钢铁产业的两倍,成为日本目前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政府提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将数字媒体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大力发展以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为主的创意产业。

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国正进入数字媒体快速增长时期,中国数字媒体的相关产业,即影视、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等已蓄势待发,数字文化、数字艺术促进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怀进鹏教授表示,数字媒体产业链长,规模巨大。当前,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极为迅猛,已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前景十分广阔。以上海为例, 2010年,上海数字媒体产品及技术服务的总产值达1000亿元,而在未来5年内,上海数字媒体人才缺口达12万人。目前上海数字媒体领域的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由此可见,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这就为技工学校开设和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提供了机遇。

二、技工学校开设文秘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就广东省技工学校的近年的计算机类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开设有与数字媒体内容相关的动画制作、广告设计、多媒体影视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于2007年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向),率先吹响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口号,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于2010年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在2011年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字视频拍摄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两个专业。

有部分教师可能会觉得,既然目前大多数技工学校都开设了动画、广告、网络技术等专业,让学生进行有效整合不就完成数字媒体专业的所有内容了吗,为什么还要单独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呢?殊不知,数字媒体技术是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培养从事计算机技术出发,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并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综合性专业,因此与单一性专业对比而言往往具备更多的要求。

众所周知,技工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非常明确,开设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的技能人才。回顾历史,技工学校都能够及时抓住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专业的开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三、技工学校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些思考。

数 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其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也 因为初级阶段,就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来看,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显得不那么成熟,技工教育人还要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为基础建设专业。 首先必须掌握社会对数字媒体作品制作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培养方向和目标做一个

明确。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实用性人才。数字媒体技术涉及的职业工种较多,是以数字信息媒体获取处理为主还是以数字媒体的存储传播为主?是强调数字媒体再现还是内容安全管理?依笔者之见,技工学校应该突出强调操作技能,在数字媒体技术方面应开设数字化媒体制作技术方面的专业,如数字图形信息获取(含人机交互技术)、数字音视频处理、数据压缩存储等,与此同时,要注意同步交叉结合专业前沿技术,如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三维显示等技术。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科学规划,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也可以联系企业一起对计划和大纲进行修改,以使培养的学生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如针对媒体制作公司的要求,应设置非线性编辑、特效特技处理等课程,通过平时的强化实操,让学生能充分掌握日后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能。若能充分使用“项目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更佳,教师授课过程中强调案例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定的课时量来完成一些小的项目,在学期末完成大一点的项目,以公司项目流程进行管理,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适应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效的数字媒体教学团队。

技工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此,师资水平是摆在专业建设面前的头等问题。技工教育重视生产实习教学,生产实习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恰恰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在学生实操过程中需要反复练习,因此,需要实习指导教师予以跟进,方能产生良好效果。这也就要求,在理论教师到位的同时,本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也要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技工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起步不久,专业教师异常缺乏。大部分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往往擅长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缺乏数字媒体作品制作的实践经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师资培训的重要性。而师资培训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上,更应该注重实操能力的学习。如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数字媒体作品的项目制作,使教师对作品每个制作环节深刻了解和掌握。专业教师只有不断跟进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步伐,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成就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目标。

(三)以技能比赛促进学生进步,推动教学发展。

完成一个媒体作品,对制作人的要求很高,手脑并用的能力、视听觉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在制作作品时,要求注意力集中,能够准确进行捕捉、合成等综合操作。因此,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就要花大力气进行思维反应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训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并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比赛是检验技工教育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看到,历年来进行的各项专业技能比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专业教学,促进了专业发展,对于一个以操作性为主的专业来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更要以比赛为平台,不但锻炼自身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检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继而推动教学发展。

数字引领时代,媒体传播未来! 技工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开设和进一步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清堂,陈迪.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惠芬.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第9篇

关键字:数字媒体艺术教学 数字媒体 交互设计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概况

随着世界的不断高度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不断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也随着诞生。数字媒体艺术是各种艺术形式和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它包含层面的内容。第一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实现数字艺术的表现新形式;第二是,通过传统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使传统艺术以数字媒体艺术形式加以表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交叉作业。它不仅仅要求有扎实的艺术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基础,还需掌握数字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原理。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能胜任在数字化时代前沿的艺术创作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我国对数字媒体人才需要非常大,每年大约有十五万人左右。全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数字动漫、数字电视电影、游戏、出版印刷、工业设计、广告传媒、网络媒体等热门工作。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应该在未来非常好的发展潜能。

2、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

2.1专业诞生周期不长

数字媒体作为一门新兴学科,2000—2004年间,出现了11所第一批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应用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为最早教育正式批准的本科教育专业。我院是在2006年才开始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以上时间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刚刚年轻阶段。

2.2开设院校不断增加

由于社会对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的需要,国内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600多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相关专业。专业覆盖动漫、传媒、影视、CG、网络传媒、游戏等多个方向。在校学生数已经突破50万人。单独设立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本科院校超过了100所。

3、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3.1教学模式

(1)纵向化培养

数字媒体类专业虽然是新兴专业,但其受到行业的革新发展,知识淘汰更新较快。这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教育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原则。由于数字媒体覆盖面很广,主要包括数字动漫、手机媒体、影视节目、影视后期、电视栏目包装、数字游戏、影视特效、网络媒体等行业。所以纵向化化培养才能更能培养社会需求。

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包括两个专业方向即动画、影视方向。根据动画、影视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教学计划制定相对于的课程计划。

本文作者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在大学二年级后可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综合考虑让学生选择更多的方向,如影视特效、栏目包装、数字游戏、网络媒体、动画等个性方向,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上应趣施教,使得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更能够使学生使用社会兴趣。

(2)注重英语能力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得不承认技术方面相对发达国家相对落后,而数字媒体艺术本身技术革新速度很快,这就要求及时学习国外领先的技术、知识。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就使得了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所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本着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加强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因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英语课程,使每一位学生在英语水平上能够达到阅读外文资料以及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3.2实践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更加注重专业的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这就使得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落实下去。例如,加大学生对作品的创作机会,组织参与到全国、省、校、院等各级别的大赛中去,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独立实践、创新。学校建立去相应的奖励机制,对获奖的同学进行展出并给予相应的物资鼓励,通过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的鼓励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信心。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同样讲究团队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使得学生在协调组织与团队合作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

除了正常课堂、实践教学等课程安排,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特长建立起对应的实习基地,使能够通过实习深入掌握行业动向,更加优化学生的学习。

4、注重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艺术表现方式又多了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即数字艺术,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而数字媒体技术作为表现艺术创作的实习工具,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拥有熟练的软件工具的应用的同时还需创作者深厚的艺术素养。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特别需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和创作能力。

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工程中,虽然依赖于技术设备、软件应用。但设备和软件知识创作的工具,好比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笔。而真正艺术核心在大脑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培养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但数字艺术才创作又有别于科学发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不只限制于现实世界,在电视电影广告等媒体中也经常需要虚拟脱现实的场景创作,这就要求数字艺术创作师拥思维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