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2 15:28:08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1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从实践来看,城乡规划与两型社会的本质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对于城乡规划指标体系而言,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统计数值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主要是针对城乡规划中的关键性内容和目标所构建的一个整体框架,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和结构性。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分析

(一)概念研究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两型社会,另一方面则是指城乡规划指标体系,这实际上是在强调两型社会与城乡规划指标体系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性和对应结合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源于城乡规划,而又反作用、服务于现代城乡规划工作,因此可以说其同时体现和反映出了两型社会与城乡规划内容,二者相互对应。对于两型社会城乡规划而又,要从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两方面进行剖析,集约、高效地利用当前的土地、水以及能源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布设生态、产业、居住以及人文景观等空间,从而创造出一个友好、宜居的生存环境,实现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实践中,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城乡规划体系编制标准、设计要求的分析与研究,可将城乡规划之内容分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城建设计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城市规划标准是一种编制准则,旨在确保规划编制及其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总则、城市设计、城市用地、道路交通与市政公共设施以及环境卫生和防灾等方面的附录说明。而两型社会城市规划则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资源要素评价与调查、环境容量及自然生态的适宜度、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规划目标、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功能区划及相关土地布局、人口容量是否适宜、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园林绿地规划以及资源应用保护和市规划管理策略研究等。对于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而言,它主要是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内容和结构上与普通的城市规划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笔者认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应当把两型社会目标内容与当前的城市规划标准一起纳入到该体系之中,从而使二者结合的更为紧密。

(二)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从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其中的很多内容与现代城市用地以及市政建设规划标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对应关系,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恰巧可以填补二者在具体规划层面上的空白。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也建构了很多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综合指标体系所关注的多是宏观结构问题,尤其对社会经济指标研究的更为深刻,严重忽略了城乡规划建设问题,即便有这方面的研究,可操作性也比较差。而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则与之有所不同,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两型社会城市圈的规划建设提供服务,在内容、结构上与前者有所区别。在笔者看来,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还应当对城乡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以此作为基础,加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构建。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目的在于两型社会建设,并与城乡规划研究领域进行有效对接,主要包括下表中的内容。由表中所列内容可以看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内容和城乡用地、共用设施建设、综合交通以及绿地规划等内容相对应,这正好填补了二者在规划领域的联系空白。

规划内容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

用地规划 环境容量、生态功能区划、城乡统筹、土地恢复、公共设施、土地混合应用、以及两型社会社区规划和开发强度

综合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人行慢行系统以及可达性改善和道路体系生态化

基础设施规划 流域整合、水资源节约保护、雨水收集、

污水净化、资源供应节约控制、资源回收利用、再生能源供应、环境卫生规划 以及垃圾废品的收集与处理

城市建筑设计控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物建筑保护、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地方人文特色设计以及空间立体资源开发与应用

二、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选择

在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建构过程中,建议将工作重点放在城乡规划层面,应当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宏观指标适当地精简,集中力量加强物质规划指标的建设。在当前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层面上,可将社会经济领域的指标作为两型社会之基数,即战略性、概括性目标;同时,还要对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个方面的指标加强重视,使之能够与城乡规划内容有效地衔接在一起,进而以此来指导物质规划指标。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确保两型社会目标的落实,在设计框架时建议采用MECE法筛选指标因。对于MECE法而言,其重点是辅助探寻影响预期效益的所有关键性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这对于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方案排序和分析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上述指标体系同时兼顾了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与城乡规划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指标体系可采用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MECE矩阵模式,作为体系架构。同时,该指标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在城乡规划领域的落实,因此指标体系采用矩阵结构方式进行架构。横向上是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目标,其中有基数指标、环境友好指标以及资源节约指标等类型,同时也包含了社会、经济、资源消耗、节约潜能、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响应和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内容;而竖向上则以城乡规划为主要内容,包含用地规划、城市建设设计、综合交通规划、公用设施规划(其中主要是给排水、电力、能源、电力以及供热、燃气和通信环卫等设施等等,

三、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构建策略

构建和完善指标体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规划理念,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城乡公共资源,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基础,建立高效的指标体系。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将资源、环境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则应当站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高度,保障人文指标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据调查显示,由于当前国内城乡众多,而且城乡类型与产业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两型社会城乡规划领域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构建过程中,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城乡建设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在总结当前国内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规划指标体系的特殊功能,比反映、比较、监测以及预测和评价等,注重城乡规划的综合协调发展,坚持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引导性、简洁性以及客观性可拓展等几个方面的原则。

对于两型社会城乡规划而言,其具体实践要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应当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空间管控标准体系,严格根据现代城乡规划体系之要求和相关标准,以空间发展目标、用地特征为主要依据,划清界限、加强规模化管理。在此过程中,还要制定一系列的管控性指标,以此来对城乡规划体系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建议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和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各项程序,对城乡规划目标进行细化,尤其是要不断强化对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确保管控指标法律效力的实现,对城乡规划体系中的相关强制性指标进行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实践中,还要确保城乡管理机制及相关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规划分层管理、完善机制,必要时还要建立规划管委会,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与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城乡规划整体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规划方案进行编制与审议。实践中,还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可以覆盖城乡规划全局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保证所制定的规划管理机制能够对城乡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规划管理范围进行扩大,以确保管理范围与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规划体系框架的整体性、规范性。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规划体系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全面提高现代化城乡规划之效能。

(二)建议出台一系列与城乡规划体系框架构建相配套的政策

针对当前的现状,笔者建议出台城乡规划与发展管理政策,以此作为城乡规划的智力支持及政策引导,通过不断优化现代城乡规划发展体系,提高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客观实效性,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制定的城乡规划管理政策而言,应当明确目标、职责,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还要根据规划体系的具体落实和执行状况,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坚持合理分层与分工明确的指导理念和原则,保证城乡规划体系的全面贯彻与执行。 针对具体城乡规划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科学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工作方针、细化实践程序;建立系统的、规范的空间发展规划模式,在宏观目标的指引下制定和细化城乡规划执行程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规划实施、执行监督实践中来,以保障城乡规划体系框架的整体效果。同时,还要创建与当前的城乡规划体系框架相配套的管理与评估机制,切实将城乡规划研究与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工程项目来抓,在全面开展管理工作时,建议采取适当的辅奖励措施,积极调动一切管理人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城乡规划体系框架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和完善现代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体系中应当建立分层机制,对规划分层指导进一步明确,根据城乡规划具体职能对城乡层级进行明确,规定衔接、指导关系,巩固城乡规划组织结构,开展各项规划工作。总体目标规划过程中,应当提高专业规划认知水平,在强调规划全面协调实践中,应当对专业规划加强引导,同时还要注意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各项细节性的工作,认真做到与整体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

第一,以紧凑型城乡建设为理念,实施节约、高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两型社会资源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在城乡规划体系编制过程中,应当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紧凑型的城市是成为现代城乡规划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乡规划中,应当注意与TOD之间的结合模式实施,有效利用各项土地资源。在不断提高当前居民居住品质的条件下,可适当进行高容积率的开发,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还要对立体开发模式进行全面创新,积极挖掘地下空间的可应用价值。比如,北京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通过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生态绿色边界,即EGB,如下所示:

从实际操作来看,该生态边界即为城市开发的最后底线,其周边范围即为需要特别保护的生态建设用地。在对经济、人口以及产业和土地规模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城乡开发优先级及其建设用地之规模进行确定,并划定了城市增长边界。当城市增长边界、生态边界划定以后,在对公共服务半径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又确定了现代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边界,以此来调整规划用地,并将其作为日后发展规划依据。从长沙市城乡规划实践来看,其主要根据节约用地、 建设节俭以及设施节能之要求,开发紧型城乡组团模式,有效协调人口密度、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强度等因素(如下图所示),因此在构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加强空间规划与事业合理发展合理分工的现代合作模式构建。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过有效建立和落实分工合作模式,可最大程度上确保城乡规划体系的构建与落实效果,并在此各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发挥职能部门的自身优势。在城乡规划体系整体框架构建与落实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各主管部门的职责,尤其要在规划部门统一组织下,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参与,从而为城乡规划提供保障。

第三,既要强调总体规划之优势,又要重视各专业规划自身的职能作用。 实践中,通过科学制定政策、强化规划的针对性与独特性,充分发挥各专业规划部门的实际应用价值,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效率、加大新理论的贯彻落实力度, 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领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专业规划工作的细化操作,强化对专业规划资质审核、管理机制。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问题已日渐突现,因此应当以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结构调整步伐。在当前两型社会建设时代背景下,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文关怀,加大对环境与资源的关注力度,使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型建设完美契合,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

参考文献:

[1]洪亮平 程望杰.“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01).

[2]饶国祥.“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规划的理念突破与实践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3]邓旋 杨青 .我国省域两型社会协调发展演化规律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l(18).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2篇

关键词: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现状;举措

一、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内涵

所谓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是指在城乡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相关法律、法规、条例一定程度的制约,对城乡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达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它是通过市场调配城乡资源与政府参与城乡资源调控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增长的方式。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城乡资源科学的、合理的配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偏重于大、中城市的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现代行业,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从政策、规划等方面注重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而是仅仅片面地依靠市场对城乡资源进行自发性的调节,这必然会导致优质的城乡资源流向经济发展基础好、基础设施配套佳的大、中城市,从而使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乡镇经济的正常发展,进而在整体上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而由政府参与制定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方案,既可有效地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问题,又能提高城乡资源的利用率,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立实现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要建立完善、配套、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实现利益合理分配的目标。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和城乡各项经济建设,都应以一定的利益分配作为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前期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经常出现不公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的活力。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城乡利益分配和城乡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还应重点考虑到市场的千变万化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所带来的风险性。

3.政府要完成的宏观政策目标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环境建设工程。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因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等原因,政府及相关部门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造成了对大气、水、林地、土壤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影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有效地加强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自发经济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及时制止城乡经济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行为,科学引导城乡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作用

党的十提出“五位一体”的五大建设,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理念来进行城乡空间规划,对改善城乡发展中的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空间规划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保证城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在设计城乡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城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道路,这是保证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由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个步骤构成。从宏观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有城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具体包涵城市、村镇功能分区,人口数量分布,交通枢纽建设,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和公共绿化地的多少和布局。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建筑间距密度,道路建筑红线,日照标准、城市容积率,间距比等指标。

2.城乡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也日益改善。日益完善的设备设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部分人和一些企业,只注重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了大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城乡绿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日增,极端恶劣天气出现频率提高,严重地影响了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城乡空间规划中,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3.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基础。在城乡空间规划中,要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率,为城乡的土地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竞争有序的市场,大力促进城乡绿地、人行道和车道的合理划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从市场运行方面来看,合理的城乡空间规划可以克服土地开发中的市场调节失灵的弊端,使得城市土地开发竞争的成本降低,提高市场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一体化还有很多阻碍因素,如工农业发展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差别,城乡人口素质的差距,同时城镇化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我国大、中城市发展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保护耕地,合理用地,平衡工农业发展,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现状

因政府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经验不足,导致规划不够科学和合理。具体表现为:

1.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完善,政府城乡规划实施手段不明确。由于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系统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管理理论进入我国较晚,因而政府与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较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一定距离,以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使乡镇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使政府面临较重的行政管理压力,政府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实施机,更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加以实施。

2.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没有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一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没有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模糊,城乡空间规划中的划许可公众参与程度比较大,而规范执法因没有相关制度作保障公众参与程度比较低,规划评估起步较晚,公众参与的程度更低;二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中公众参与的机制主要表现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主体、方式、过程等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个层次、每个阶段参与的主体,方式由规划单位或部门自行决定,这无法切实有效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听证权、监督权;三是公众主动参与意识淡薄。我国公众主动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的目的比较狭隘,因而导致参与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公众参与只有在政府组织下才能进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方式,这在一定度上限制了公众充分行使参与权。

3.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评价一个城市、城镇是否宜居,主要看城市、城镇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保持了良好的、有益健康的生态环境,其规划是以人为本,其规划是否具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引起城区中公共设施缺乏,道路拥挤,户外活到空间狭小,对生态环境造破坏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科学的、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举措

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城乡空间规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

1.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是城市、城镇大家庭中的主体,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以人为核心和导向,理解和尊重人民的利益,切实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结合当地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案、政策,提高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的传统规划观念,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过去单纯的城市发展战略。一方面传统的城乡空间结构中,由于片面地重视城市经济发展,只重视城市的空间规划,农村的空间规划被忽略,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更多地考虑广大农村区域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区域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功能互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城乡空间结构安排上,应站在有利于整个区域发展的高度上,打破城乡、大、中、小城市的等级结构规划的桎梏,实现资源利益的有效分配,应体现城镇区域聚居点的梯度性,营造城乡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3.强化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严肃性,高度重视规划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逐步强化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对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在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强制规范作用,提高规范的严肃性。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特别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停、并、转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环保型、能源节约型企业,运用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

4.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遵循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发展协同化,整合、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的建设,规划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各行业的服务水平 ,做到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建设,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各项建设要素的合理调配,实现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平衡,实现城市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虹,秦丽媛,李哲莹.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2(16).

[2]邢磊.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3篇

关键词:统筹规划;二元结构;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目前城乡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并呈现加剧的趋势。与城市相区别,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来说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空间地域。城乡人口分布、职能、土地利用的特征及相对隔离程度等背景差距引起了城乡差异性发展。乡村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人力资源,乡村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各种社会保障没有落实,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会带来各种社会矛盾,乡村与城市真正平衡发展、平等发展很难做到,但我们要为这种平衡发展创造条件,尽量减少这种不平衡。

鉴于城乡功能互补、互利的共生模式,我们应当为实现城乡统筹,平衡发展创造条件,探索统筹规划方法,避免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脱节。由于二元结构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城乡统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坚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城乡之间需要加快包括产业、空间、生态、景观、道路与配套设施在内的相互对接,以及城乡政策方面的统一,打破城市和农之间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便捷通畅,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2 城乡统筹规划的目标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条漫长的路,要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工作,首先应该有长远和明确的目标。 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

3 城乡统筹规划原则

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化发展的城乡统筹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涉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谐文明的新的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统筹规划应保持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城乡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最大可能的节约,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延续和发展优秀的乡土文化,避免城乡社会空间的分割与对立,使城乡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持续有序且协调的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

共同进步的原则。即充分重视乡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跳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树立城乡共同进步的发展观确立城乡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建立各具特色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长期性、整体性与地域性的原则。即立足于长期渐进的发展,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避免短期行为,注重各城乡地域的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地提出城乡物质环境建设的整体框架。

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即根据动态需要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同时采用系统方法区分轻重缓急,着重研究经过选择的关键问题,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4 城乡统筹规划的范围与内容

4.1城乡空间布局统筹规划

在城乡结构方面,积极调整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城镇可做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做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则为面。

4.2城乡交通体系发展统筹规划

城乡交通体系规划。在城乡统筹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交通体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强化了城乡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了空间网络的发展,使城乡统筹结构形态得已完善,城乡交通体系包括公路、水运及铁路,其中与城乡统筹关系最直接的是公路网络,它可分为联系中心城市与各城镇的干线公路、连接城镇间的支线公路以及村级路网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有机高效的公路路网,可大大便利城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出行。

4.3城乡产业发展统筹规划

长期以来存在重工轻农政策,使得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扭曲状态,工业超高速增长和农业发展迟缓的现象并存;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其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农业相干的产业较少,农副业加工业比重偏低,而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与城市工业结构雷同,城乡产业未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存在低水平竟争现象,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4.4城乡生态环境统筹规划

环境污染是影响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当前,第一要根据城乡环境的合理容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第二要优化城市工业用地布局,把同类污染源集中到同一工业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排污大、能耗多的企业发展,使城乡企业向高效、低耗、无污染方向发展;第三为防止各级城镇出现失去控制、摊大饼式用地蔓延现象,要制定合理的绿色空间指标,严格保护和大力建设城区周围的环形或锲形生态绿地,并使其与城区内的绿地相互融通,共同形成完整的城乡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第四,开展农业景观建设,在保护山林水体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坡洼地、路网水系进行普遍的大地绿化和山林化,使多样化的农业景观既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而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成为重要的城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资源。

5. 结语

城乡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传统规划中的“主体”要素―城市空间等,更重要的是要将传统规划中易忽视的“配角”要素―乡村放到与“主体”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

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因此,城乡统筹规划还要注重关于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宏观管理、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动力因素、发展时序和资金投入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程茂吉.从城乡统筹再谈城乡规划全覆盖[J].规划师,2012,25(1):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4篇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规划;问题;途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得到很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发达的地区和东部沿海一带,城市和乡村之间不断融合,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做到“五个统筹”。而当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核心,实现其他几个统筹的前提和途径。城乡一体化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科学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就是对城乡发展目标、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重点建筑和主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展示城乡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依据和方向。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规划一体化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农田村庄现在已经变成繁华的街区。但是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依然没有改变,依然适用于两部法规――《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种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把城市和乡村相互割裂,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模式,使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特别是对乡村规划的管理非常薄弱,现有的一些规划甚至无法体现农村特点,农村无序建设和浪费土地严重,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部门着手制定一部规范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法律。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城乡规划法》。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体制,进入到一个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全新时代。在这部法律中,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现失衡。(2)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 条块分割,整体协调不足。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较大。(4)生产要素的区域可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城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对城乡的总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成重要制约因素。(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此外,还存在土地开发征用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方法

如何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我们认为,不仅要靠中央政府的政策向“三农”倾斜,而且要靠工农、城乡的直接互动,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最大的障碍就是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所以要从体制上下工夫,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城市要构建完善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开发要适度。

4、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6、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此外,还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体制、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制、城乡一体的财政和税收体制、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体制等的改革。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的进程中,要坚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六次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次改革都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上一次改革成果和经验的继承、创新及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继续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加适应,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和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和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改革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城乡规划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城乡规划管理的管理分权、组织协调、行政审批、管理监督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城乡规划管理的研究,分析城乡规划管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应“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要求,提出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改革有所参考。

1行政管理体制分析

行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指根据宪法及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建立起来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3]。行政管理体制包括体系和制度两个方面,其体系包括主体构成和权利体系(图1)。

城乡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城乡规划管理作为城乡规划的职能之一,包括规划实施的管理过程,主要工作内容是制定政策法规、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和协调建设行为(图2)。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管制建设项目的土地和空间利用,以保障各类城乡建设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划文件,保护建设活动相关人员的合法利益及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2012年11月,“十八大”总结了“十七大”以来的工作情况,提出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十八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简政放权、行政层级优化与协调机制改革及管理监督方式创新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十八大”报告和《决定》中的改革内容可以了解到,《决定》对“十八大”提出的改革任务进行了细化。为了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及宏观层面的内容,需要针对“十八大”报告和《决定》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梳理(表1)。

3改革方向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的通过,代表了我国将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关系着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结构性改革。《决定》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经济转型、拓展内需,促进其他领域的改革,提出的主要改革方向主要包括土地、财税、金融和户籍制度四大方面。

3.1改革的四大方面

⑴土地改革。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使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必然。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在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则属于集体所有,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城市建设,需经过征地变为国有土地。如此一来,导致了地方政府低价收购农村土地,致使农民不能享有土地増值带来的福利,而这也成为农民与政府之间矛盾的来源之一。

土地改革强调市场化流转和配置,做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以保障征地补偿中农民的权益m。在城乡规划管理中,行政层级优化与协调机制的改革应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2)财税改革。财税改革是整个改革的基础和支撑。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中,税收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十八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税制改革成为推进城乡税收公平和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为实现税收公平、效率提高和一体化的设想方向,对应到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管理与监督方式创新,以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和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十八大”报告与《决定》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内容“十八大”报告简政放权

    1.  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2.取消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的审批;规范、提高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和效率

3.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社会经济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4.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行政层级优化

     

⑶金融改革。金融改革相对其他改革较容易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经具备长时间理论准备与试点经验。金融改革以实体经济为改革目标,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奠定基础;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规范地方发债制度,规避债务风险。

为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其本质特征就是国家推动下的金融制度变革和创新[8],其突破口和方向将是提高金融配置资源效率,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这也与我国城乡规划体制管理改革中的简政放权相对应。

⑷户籍制度改革。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户籍制度中存在着两种户口,即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种户口造成了社会服务不能城乡一体,如在医疗保障上,农民工只能接受合作制医疗,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福利。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消除权益差距及城乡差距,实现待遇平等,这与我国城乡规划体制管理改革中简政放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相对应。

3.2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意味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面临新的变化。

城市建设管理创新要求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以有序地改为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其中,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和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主要包括: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等。为使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展开,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其次要统筹推进各项制度改革;最后要消除体系制度中的障碍,推进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

4 城乡规划管理应对

4.1简政放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是指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其职责权限的划分。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主要划分为垂直型、半垂直型和非垂直型三种模式。目前,除海关、国税、金融、外汇管理和国土安全五个部门的上下级之间是垂直领导关系外,大部分的上下级政府主管同类业务的职能部门之间都是业务指导关系(图3)。

规划管理单位上下级之分主要是业务指导关系,属于半垂直型规划管理体制模式。半垂直型规划管理体制模式是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规划局)对各区的规划管理部门(各区规划分局)在规划管理业务上进行领导,而各区政府负责对派驻各区的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行政领导,并对其人、财、物实施管理。这种模式是在原有的各区规划部门职权被上收之后,由市、区两级政府及规划部门重新分权的结果,在对各区规划分局影响力方面表现出“市弱区强”的特点。

城乡规划管理权限作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其转变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权限最初是集中统一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权限有两次重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向地方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城乡规划管理权限由集中统一变为局部下放;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行政管理体制持续改革,城乡规划管理权限由局部下放到普遍分散。

目前,城乡规划管理权限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方式。集权有利于城乡规划统一管理,但积极性欠佳;分权有利于提高工作热情,但不利于统一管理[9]。城乡规划管理的权限需要朝着管理分权的方向进行改革,满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但管理权限的分配不宜过度分散,应以宏观调控为指导方向,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资源集约为方向,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以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建立区与区质检的相互协调统一机制。

城乡规划审批是城乡规划管理权限的关键部分,是衔接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桥梁,直接影响城乡规划和建设。城乡规划审批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体系,涉及政府、开发商和市民等。《城乡规划法》对规划审批实行分级审批、审查前置与行政决策等作了制度安排。目前,城乡规划审批必须由城乡政府与规划管理部门来决策,无论是在哪一类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内,城乡规划方案自上而下的运作机制使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始终在政府管理部门内流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审批决策体系的封闭、体制僵化、“一书两证”行政许可的低效率和审批管理不同步等原因,导致现行的审批制度与管理的矛盾逐渐凸显。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需要对城乡规划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出一条符合当前发展形势的新路径。从简政放权要求分析,城乡规划管理需要完善规划审批的层次、下放审批权力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了提高城乡规划审批效率,需要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性与法制性,在决策和审批过程中,利用数据化的城市信息系统,提高决策系统的科学化程度。

4.2组织协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各个部门在实施各自规划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地位和职能,不同的职能部门需要站在全局的发展高度,结合城市实情,统一认识,通过协商、社会监督等方式,推进各类规划有序、协调地实施。

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对土地和空间利用有决策、规划权的行政部门有十多个。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侧重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发改委和工信部侧重于经济、产业发展;环保、水利和交通部等侧重于专项规划。由于各个部门间的规划方案没有进行综合协调,导致城市发展无法得到多方面的规划指导,甚至由于部门利益的冲突,难以建立普遍适用的运作机制,无法通过协商取得共识和认可,建设实践也就无法取得高效的结果。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涉及到各方面的综合服务型工作,需要部门间的协调和帮助,争取部门之间的支持和共识。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过程中,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理顺各类规划的关系,成为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对城市的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建筑、产业及其他城市功能单元在空间上做出布局安排,协调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直接联系,但是由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部门编制的,两者不是隶属的关系,而是在某些方面互为依据、彼此衔接的关系。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协调行政运行,对城乡规划管理最迫切的要求是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融合,主要是从人口、用地规模方面突出城市发展“规模协调”的重要性,确保编制期限内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的一致性。从规划编制分析,首先应当建立“两规”衔接的用地分类体系和用地指标,然后结合指导思想、规划期限和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协调,形成完整的“两规”衔接系统。“两规”融合是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提高行政管理和实施效率的重要途径。

4.3管理监督与城乡规划管理

管理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套系统:管理监督工作主要由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外部系统对城乡规划的管理主要以公示和规划委员会审查等方式进行。

目前,城乡规划管理与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愈发突出,主要包括政绩显化影响规划战略性、城市扩张利用土地二元制和既得利益者影响城市开发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阻碍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监督管理缺失等。因此,构建监督管理内外系统,成为了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任务。

首先,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以创新管理监督方式对内部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健全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改革行政复议体系和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等决策机制改革措施,改变政绩显化对规划战略造成的不良影响,纠正单纯以经济増长为目标的政绩偏向,以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行土地二元制度的改革,改变城市建设土地的征收现状,遏制在城

市规模扩张中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利益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发展的行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其次,从公共利益出发,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和监督有力的权利运行体系,依法公开权利运行流程,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利制约和协调机制;引入社会管理监督,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系统,降低既得利益者在城市开发过程中的影响程度。目前,社会力量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公示和成立规划委员会。在《城乡规划法》中,提出了公众参与的要求,公示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规划部门的重视,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结合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wl,在増加行政管理透明度的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城乡规划的公示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规定、规范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是基于地方性法规,从法律法规和规划层次等不同方面的可操作性出发,进行探索的结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组建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受不同地方法律法规的支撑和可操作层面决策权的限制,城乡规划委员会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咨询协调机构、法定的审议机构和法定的决策机构。虽然各地城乡规划委员会的形式和功能均有所差异,但其主要职能一般都包括城乡规划建设中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协调规划编制中的相关关系、参与审批城市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等。城乡规划委员会构建了各领域专家主体的非公务员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桥梁,促进了技术决策和行政决策的融合,能较为客观地裁定公众意见,非公务员人员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利益。但是由于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成员选任和群体的限制,无法完全代表公众的集体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虽然公示制度和城乡规划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乡规划管理的封闭性,増强了城乡规划管理的社会公共属性,但现存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需要从管理和实施层面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与管理监督的关系,对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流程进行管理监督及权利制约;建立上下级部门行政行为监督机制,在开展业务指导的同时进行行政监督;接受同级行政部门的协调制约机制,优化行政运行;建立行政责任、行政错误追究制。

多维度引入公众参与,接受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让群众充分参与到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示工作,改变以公示制度为主的被动公共参与,建立主动公共参与的途径,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与公众代表小组座谈、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和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提倡公共监督等,倾听公众的利益诉求,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可以定位城乡规划委员会为“独立于行政机构的规划决策组织”,直接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5结语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6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再到2012年党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以城带乡”阶段。国家在战略上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由“城乡分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一体化阶段。城乡关系转变为阜阳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推进阜阳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龙头作用,从引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一、阜阳市城乡规划建设的总体情况

1.城乡规划编制、修编情况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随着阜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工作,阜阳市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在城市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相辅相成的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临泉县、颍上、阜南已率先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太和县、界首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小城镇规划工作进一步深化。在阜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市域交通沿线90%以上的集镇编制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各个县市区新编制完成3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

2.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情况

阜阳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阜阳市拆除违法建设暂行规定》、《阜阳市私人建房审批办法》、《小街巷建设项目审批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阜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市的道路。

3.城乡规划的实施成效

在城乡各类规划指导下,阜阳市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居环境显著提高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显现;颍上、临泉、阜南、太和及界首市等4县1市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集中供水、排污、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配套性和共享性差,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

三、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1.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我市城乡规划重视的差距和乡村规划滞后的问题。政府要抓紧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件”,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

2.制定科学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

一是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建设。组建阜阳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形成 “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努力实现规划满覆盖。开展农村地区规划研究,形成城、镇、村构成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开展阜阳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以抓社会主义美好农村规划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三是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空间布局、资源调控、工业集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形成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

3.坚持区域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并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四是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途径

1.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把阜阳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大的中心城镇是带动阜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升阜阳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加快加强工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主攻外向,激活内源,紧紧抓住煤炭开发的机遇,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运行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产业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业为促进手段,重点围绕煤电、煤化工、机电、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工业聚集区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使之成为有效转化剩余劳动力的基地。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4.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一是围绕社会主义美好新村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统领,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龙头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加快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强要职业培训,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乡经济。城镇人口的扩张需要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阜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是:着眼于苏鲁豫皖边际地区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口的大城镇围空区,充分利用阜阳市区位居中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施大商贸战略,形成大区域商贸中心城镇。

6.通过制度创新,支持城镇化进程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7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城镇体系;村镇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529-04

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我国开启了以城乡一体化推倒城乡“二元墙”的历史进程。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与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城乡一体化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载体与潜力所在。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的谋划与部署,规划能够科学有效地引导未来的发展,须具备规划对象明确、理念先进、体系健全、功能清晰的特征[1]。从规划的视角探讨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明确规划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规划推进的层次和体系应健全,规划的目标及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贡献应清晰。但是,目前对统筹城乡规划的研究多为一体化目标的愿景描述,如通过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一体化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从城乡发展的空间层次来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规划彼此衔接互补,才能在发展起点上明确城乡各自的主体功能与发展定位;在城乡传导机制上依托载体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城乡薄弱环节的村镇地域上强化规划引导,实现资源配置最优与空间利用最大化的目标,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 宏观层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到“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理念是基于我国空间开发秩序失衡、各地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被视为填补我国空间规划空白的重要内容[2],对指导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性规范作用。

1.1 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在理论上丰富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了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完善了区域规划体系,实践中促进了区域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政府对区域分类指导和调控。尽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推进实施有各种阻力,但“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相比于“十一五”规划依据开发强度划分的四类功能区,“十二五”规划更加具体和形象,依据区域形态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类。作为空间规划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看似与统筹城乡发展关联性不大,实际上,落实主体功能区对城市与农村两大类地域系统明确各自定位,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城乡协作关系过度强调城市与农村的生产职能和商品交换,而对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林区、牧区)所拥有的生态环境职能和优势却未赋予价值内涵与量化补偿,抹杀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强化了城市在要素集聚与生产交换方面的优势,却弱化了广大农村作为比较优势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农村在城乡关系中处于被动、弱势地位。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及配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不同区域明确主体功能定位,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形态各异、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是保障城市与农村两类异质单元得以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改变某些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城市像农村、农村像城市”的怪相。

1.2 各类主体功能区推进策略

省域层面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应把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种基础性战略规划,在国家和省域两级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在各市、县域亦可借鉴区划思想实行功能分区,如广州增城市等就是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分来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对开发密度较高的区域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发展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引导一般产业向城市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实行重点开发,使之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集聚更多农村富余人口,为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减轻人口压力;对担负一定生态职能的区域实行限制开发,发展符合地方承载容量的特色产业,并逐步引导超载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地区。这类地区切不可盲目追求工业化和城镇化而破坏生态环境,因为开发地区的生态破坏会影响到更大范围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尤其对该区域的农村和农民而言,更是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实施严格禁止开发的保护策略,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与破坏。

2 中观层面——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组织的地域载体,由大、中、小城市和村镇组成,城镇体系结构包括职能结构和等级规模结构两方面。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城镇体系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镇体系组织生产要素的效率与效益[3]。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两大地域单元——城市和农村,正是处于城镇体系的两端,实现城市带动农村的目标,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明晰职能结构和等级规模结构,即明确职能分工以实现功能互补和交错发展,健全等级规模体系以实现功能的传导和辐射。

2.1 城镇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结构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层级城镇所承担的职能及彼此的协作关系。目前我国中西部城乡差距较大的省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上存在功能定位模糊、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剥夺问题[4]。具体表现为城市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发展的拉动,且第二产业对农业的拉动有限,第三产业滞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立足各自区情的特色产业,大城市集聚过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而对中小城市及村镇扩散辐射不够。

鉴于城镇职能结构在城乡关联、协同发展上的作用与地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在中观层面应着眼于城镇职能结构的完善以提高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贡献。在职能结构规划上应按照各城市之间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分工协作在产业链上的契合[5]。如图1 所示,中心城市在产业链条的两端从事高附加值的行业,如上游的总部经济、研发设计、人力资源培训和下游的物流、营销、结算、售后服务等;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形成互补,从事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组装等环节;中小城市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承担相应的产业分工,以此促进区域内城乡地域分工网络的形成。同时,广大的县域与农村需要立足区情,挖掘自身拥有的比较优势且和本地农业关联密切的加工业、特色产业,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收入,实现就地城镇化。

2.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是城镇体系中不同等级规模城镇的数量及比例关系。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征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也反映城乡关联及协调发展水平。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现为不同等级城镇的数量合理及匹配科学,可以发挥各自的规模与职能优势,对集聚产业、承载人口、促进城乡关联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各省域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现为中西部省域呈现首位分布的特征,首位城市垄断性强,等级序列存在中间断层,制约了城镇功能的传导与辐射。而城乡发展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省域的等级规模体系较为健全,依托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构建的等级体系发挥联系城乡的载体与纽带作用,生产要素在不同等级城镇之间得到高效配置,城镇规模和功能在动态升级中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

本研究用城市经济首位度和城乡发展差距来衡量城镇等级规模体系。城市经济首位度是衡量区域城镇体系的一个指标,是指区域中第一位城市规模与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城市规模可以用城市经济总量来体现。城乡发展差距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的比值来测度。以2010年数据为例,对中国主要省份城市经济首位度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对比。由比较结果(表1)可以看出,中西部省域城镇体系发育程度整体滞后于东部,多数省域仍处于单中心增长阶段,城市经济首位度普遍较高,大于首位度的合理取值区间1.5~2.0。东部省域城镇体系发育程度较高,省域内部不再依赖单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呈现双核心或多极化增长,城乡发展的网络化组织体系日益健全完善。

因此,发挥城镇等级体系组织区域经济运行及城乡关联的职能,省域层面必须兼顾各城市规模的壮大与全省合理的梯度层级,避免出现城镇体系的中间断层导致孤岛效应,制约城镇职能的扩散与城乡分工的协作。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规划省域主中心、省域副中心、区域性中心等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发挥各自在不同空间尺度与地域范围的组织、引领作用。并且需要培育县域在统筹城乡关系中的核心作用,使县域成为连接农副产品“进城”、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下乡”的桥梁纽带,依托县域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城镇设施的改善,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完成城镇化。

3 微观层面——推进村镇布局规划

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包括在城镇体系规划范畴之中。但以往我国的城镇规划只涉及城市,对广大村镇而言是空白。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规划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前瞻性、科学性,尊重地域文化差异、产业发展规律、人居环境科学来编制村镇规划,是实现村镇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并且,当前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受资金匮乏制约,均采用“示范点”带动,以点带面发挥引领、示范效应,而村镇规划正是充分利用有效投入、防止盲目大拆大建、重复建设和二次改造所造成的浪费,因为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尤其示范点的选择与规划应充分体现适用性和推广性,即兼顾点的选择与面的推广。

纵观国内统筹城乡先行地区,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依托“三个集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步伐,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而推进“三个集中”都需要规划先行,发挥规划在引导要素流向、集中和承载产业、人口方面的先导作用。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导向,在村镇规划中重点要解决三方面问题,即村镇发展的战略定位、村镇的等级规模、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3.1 村镇发展定位

村镇的战略定位应秉承“生活、生产、生态”的原则,既要提炼彰显村镇的比较优势,又要顺应未来村镇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村镇应在地级市框架下构建各展所长、特色突出、差异化定位、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具有农业基础的村镇应壮大农业的规模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将提高的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一些资源型小城镇,应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以资源型产业起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丰富产业部门体系,避免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支撑增长。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村镇可以规划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发挥旅游业的强关联带动效应来促进村镇的服务业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

3.2 村镇等级体系

村镇的等级规模定位是基于村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来确定。在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的过程中,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县域中心城区—小城区—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的等级体系。因此,立足村镇自然本底条件、服从区域城镇等级体系分工、合理确定各村镇的发展规模和承载人口、产业容量,确定对具有文化遗产性质的村落进行保护,并保证农民建房的选址安全。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避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村镇间的低效配置和浪费的弊端。

3.3 村镇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既是提高农村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实现农村要素收益的途径,也是保障城乡发展格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在村镇规划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即要求管住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从而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尤其对项目用地要严格批前审查,根据其行业、产业发展及投资强度等进行严格的项目预审,以确定合理的供地规模,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实施分批供地,同时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归并,避免“空心村”蔓延,防止土地粗放利用。

在通过村镇规划引导“三个集中”进程中,应吸聚工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加快培育和扶持主业突出、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以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块状经济”来提高规模效益。实施重点镇优先发展战略,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通过政策倾斜和多方支持,促使其转变为现代小城市,提升人口吸纳能力。同时,适应农民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的迫切要求,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动土地流转,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带动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壮大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现代市场主体,通过他们引领农民致富。

参考文献:

[1] 杨伟民.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8-42.

[2] 樊 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4):339-350.

[3] 陶良虎.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208.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8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要求、问题、对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城乡、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乡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乡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一、一体化趋势下城乡规划的要求

世贸组织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乡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乡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乡发展的协调。

根据我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乡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乡发展方针必须具备资源与城乡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城乡发展相协调包括交通资源与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

2. 科学整合

(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乡特别是沿海城乡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以江苏省为例,1982年小城镇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为15.9%,而到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38%,上升了22.1%,城镇数量达到700个。所以,需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乡的发展,对中心城乡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是城乡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乡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局限

2.城乡规划工作滞后于城乡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3.城乡规划的难度增大

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对策

1. 做好保障措施,构建城市联盟协调机构

城乡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乡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乡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乡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乡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2. 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的重要作用,健全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为切实发挥城乡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乡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乡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乡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乡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乡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乡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乡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乡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乡、城乡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城乡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乡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乡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第9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机制;空间规划;淮北市相山区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科学发展观的城乡一体化规划解析

1.1城乡一体化的认识

一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城市和乡村作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了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状态。也有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1.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相山区、淮北市乃至中部地区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地区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城乡二元体制下日益尖锐的各种矛盾和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弊端的主要手段。结合地区实际,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挥城乡互补优势、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1.3推进城乡规划由点向面、由体系向网络、由广域向纵深的延伸

传统的城市规划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以城市(城镇)为对象,以指导城市建设为导向,以城区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主要手段,对于区域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考虑不足。城乡一体化规划则以区域为对象,以指导城、镇、村建设为导向,以协调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力求实现规划空间由点向面、由体系向网络、由广域向纵深的延伸。

2.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

2.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实现区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具备如下几个较为成熟的条件:城乡生产力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城镇分布相当密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达。沿海地区对淮北市的经济辐射很大,可知淮北市具备城乡一体化的初步条件,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2“从城市组团到核心区”的发展定位

规划淮北市为三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各城市组团围绕城市绿心发展,组团之间通过多条城市主干道相互连接。规划在相山组团内形成一个功能强大、完善的城市核心,同时积极促进周边各组团中心的形成。城市总体规划对相山区的发展是要求相山城区成为淮北市主城区的核心区,相山区的发展对全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3“增长、加快与优化”的发展策略

相山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增长发展的同时,强调内涵的提高和优化,增强实力,加快发展。

淮北市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处于极化阶段,极化阶段的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吸引着周边的人财物向城市集中,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和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带动和组织区域的发展。相山区作为城市的有机部分应顺应城市的极化发展,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4“工业立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相山区城乡一体化中的经济战略是“工业立区、多元发展”。在相山区“工业立区”的基础上,要实施“多点突破”战略,突出休闲农业、郊野娱乐项目开发,规划相关发展空间,保证建设用地供应。同时要防止对单一化产业的依赖,在完善与淮北主城的直接联系通道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建立多通道、多方向的交通联系。

3.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配置

3.1 城乡社会一体化战略

根据相山区目前的城乡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良性循环。

3.2 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

城乡一体化规划要重点统筹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城乡空间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其一,要坚持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妥善处理好城镇建设和耕地保护关系。其二,是要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奠定城镇体系结构化基础。

3.3 公共与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公共与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应大力完善和优化城乡各级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化内涵质量。要统筹交通、能源、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效、低水平利用和重复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保,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4 产业一体化布局

城乡产业发展和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所在。首先,要加快产业集聚。要按城市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相山区实现集中发展带动战略,继续推进工业区结构调整,并依据乡镇比较优势,整合城乡产业资源,确定主导产业体系,建立以主导产业体系链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其次,在发展导向上,注重相邻城乡地区的产业一体化和不同地区的错位竞争,统筹发展寻求共赢。其三,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产业支撑,以吸纳富余农村劳动力,达到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

4. 城乡一体化空间利用规划

4.1 空间利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1 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

从淮北市发展来看,随着城市战略地位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规模也将快速壮大。而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规模不大,城市需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从现状条件来看,城市空间的拓展将会在各个方向上进行选择。

4.1.2相山区现状分析

(1)现有相山城区建设用地存量不多,土地资源紧张;

(2)总体规划确定的凤凰山工业园区规模较小,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空间;

(3)新农村建设需要对居民点进行重新整理,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基于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在确定相山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利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空间利用方案,统筹城乡发展。

4.2 城乡空间规划结构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山区将逐步形成“东城西乡”的城乡空间结构,城市建设用地将沿凤凰山工业园向西北方向拓展。从空间发展的限制条件来看,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量有限,乡村农用地应重在优化。从产业空间布局来分析,逐步形成“农-工-商-居-游”五大板块。

4.3 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战略

4.3.1 空间利用分类

区域竞争格局中,利用优势空间抢占先机。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根据相山区自身特点和淮北市发展的要求,对相山区总体空间进行划分,规划形成四类空间。即城镇建设空间、农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储备建设发展空间。

4.3.2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发展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主要的功能区。相山区集中了淮北市主要的商贸资源,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改善环境,调整生态,完善功能,促进发展,使中央商务的职能和地位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围绕现有居住用地,加大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大型居住综合社区。

5.城乡一体化调整机制

5.1 储备建设用地发展空间规划

从城市长远发展考虑,在西部预留城市发展用地;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来看,集中发展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有利于公共与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部分村庄应加大拆并力度,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空间。在新城的西部和北部储备用地规划重点发展工业,适当配建居住和商贸。

5.2 农业与生态保护发展空间规划

生态网络规划围绕“生态立区”的思路,对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快都市型农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传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以满足城市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综合产出效益。

5.3设施交通网络的城乡一体化共享机制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交通的融合是城乡空间融合的主要因素,无论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还是人们观念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无可质疑地受到交通现代化程度的影响。根据“中心集镇――一般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体系,规划对相山区现有路网进行整理,向西拓展的道路依然沿用方格网式路网结构,优化乡村路网。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构建快捷畅通、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

结语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必然选择,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则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区域整体发展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相山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城镇发展基础,通过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进行城乡空间结构重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调整、城乡功能重新定位和合理分工,力图使城市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体,实现多种要素相互交流,区域内城乡统筹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