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1 15:13:59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1篇

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和霞:女,硕士,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方法佩戴袖套监测血压在持续无创血压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交替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分别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两次并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量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为改良法优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法监测血压,可保证测量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质量,并延长了血压导联线的寿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无创血压监测;血压袖带;改良法;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65

血压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能够反映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是患者最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因此血压的准确监测非常重要,通常要求血压模块与袖袋之间的外部气路胶管应置于患者手臂上,平整展开,不能打折,不能受到挤压。实际临床中外部气路胶管多位于患者肱动脉之上,即连接管自袖袋出来指向患者前臂,患者屈曲前臂不但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也会影响连接管的寿命。因此可否将外部气路胶管置于上臂近心端,即连接管自袖袋出来指向患者肩部,为了探讨该方法的测量准确性,笔者对110例患者进行了两种方法的测量肱动脉血压,并对测量到的血压值以及患者采用不同测压方法的主观舒适度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5月入住我科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男58例,女52例。年龄27~88岁,平均(66.09±12.83)岁。高血压患者44例,非高血压患者66例。纳入标准:神志清楚,无精神异常,无右侧上肢活动障碍、损伤。排除标准:过度肥胖;严重心律失常患者,HR<40次/min或HR>240次/min;严重呼吸困难、休克、低体温的患者,除外嗜铬细胞瘤、原醛、大动脉炎等可导致血压

波动大的患者。测量前均征得患者同意。

1.2方法

1.2.1仪器飞利浦MP70多功能监护仪单管测量血压,血压以mmHg为单位。

1.2.2方法选择14∶00~15∶00之间,注意避开患者进食、活动及情绪有较大波动的时刻。要求让患者取平卧位,使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右上臂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手掌平放向上,驱尽袖带内气体,平整无折的缠于肘关节上两横指,袖袋下缘距肘窝上2~3 cm,松紧以能放入一手指为宜,袖袋中部对准肘窝,使其充气时压力正好压在肱动脉上。每次测量均按要求重新缠绕袖带,每次测量间隔2 min,不要在静脉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患者正在移动、发抖、痉挛时不予测量。由研究者本人对每一位患者交替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传统法:袖袋出来的连接管指向前臂。改良法:袖袋出来的连接管指向肩部。每种方法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做记录,两种方法时间间隔>2 min。

1.3评价标准对两种方法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进行比较,询问并记录患者两种方法测量血压时的舒适度不同人数,能够明确说明愿意采用某种方法的视为感觉舒适能接受,否则视为不舒适,无所谓者视为一般。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种方法测量血压比较(表1)

3讨论

动脉血压是重要的循环监测指标,目前市场上多功能监护仪普遍采用振荡法测量血压。首先对袖袋充气至袖带压将动脉血流充分阻断上臂动脉血流时为止,然后逐步放气,动脉血流开始流动,同时动脉的每次搏动会使袖袋内的空气产生一次振动,采集到袖袋内的第一个明确的振动波数据,即为收缩压,随着袖袋压力的下降,动脉的搏动越来越强,袖袋内振动波的幅度也越来越大,袖袋内压力突然降低时可反映舒张压。即通过充放气使血管中的血流经历一个从闭塞到完全流通的过程,压力传感器检测出放气过程中袖带压力的变化及幅度,进而计算出血压[1]。该法简单、方便和迅速,临床广泛应用。

基于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采用振动法的原理,测振法的前提是要寻找到规律的动脉压力波形,因此患者运动、严重心律失常、严重休克、血压过高或过低、心律过快或过慢均可会影响到实际测量[2]。除此之外,血压精确程度与测量技术有一定关系[3]。有研究显示,使用时间也是监护仪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一般设备的使用年限在8~10年[4],本研究选择2007年购入的飞利浦MP70型号监护仪,使用的监护仪血压模块均于2012年全部接受并通过质量检测,消除了袖带及模块质量因素导致测量不准确[5]。

本研究改良法采用的是将外部气路胶管自袖带出来指向肩部,于传统法相比,监测血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基于多参数监护仪的监测血压的原理,只要有波动性血流,不妨碍搜索到有规则的动脉血流的波动即可监测到血压,只要外管路摆放合理且不漏气,平整的展开,不能打折,不能受到挤压,即可测得准确血压[6]。此种方法又避免了放置于肘窝影响到患者的屈肘活动,也不会由于患者的屈曲胳膊而造成连接管路及接口损坏出现管道漏气,导致气泵经常补气而无法测量结果。在护理操作中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在保证准确测量的基础上既做到了让患者满意,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延长了使用寿命,也符合现代医学对心电监护仪的精细化管理[7],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章俊,王成,朱浩,等.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31(4):607-614.

[2]李文媛,汪小海.上肢不同测量部位对无创血压值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1):94-96.

[3]高华.手臂衣着厚薄对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值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125-

126.

[4]金鑫,许鸣,章玲,等.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及讨论[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6):107-109.

[5]方河炎,刘曼芳,郑峰.监护仪无创血压质量检测的评估与推广[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71-72,18.

[6]陈新建,戴姗姗,张振.浅论监护仪的血压测量原理与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4,44(3):135-136.

[7]李斌,余秋兰.心电监护仪的精细化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70-372.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2篇

【关键词】 儿童; 血压测量; 影响因素;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5-0092-02

血压测量为临床基本检查指标,其检测技术及方法已经成熟,但对于年龄较小人群如五岁以下儿童来说,影响血压测量准确度的因素较多[1-3]。本文着重探讨影响五岁以下儿童血压测量的因素,并根据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旨在为幼小年龄患者血压测量提供更多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影响因素分析

1.1 儿童血压测量部位的选择

据文献[4-5]报道,儿童测量血压时,其测量部位对血压测量值有一定的影响,如儿童坐位、仰卧位及站立位上臂血压测量时,上臂垂直于躯干时的测量值均低于水平于躯干时的测量值,两者相差约为10 mm Hg。另外,不同测压部位对血压的测量有一定的影响,而目前儿童常使用血压测量部位为上臂,但腕部和手指血压测量仪器和技术已经很成熟建议,对于肥胖儿童采用腕部进行血压测量,指端血压测量迄今为止仍未完全推广使用。再者,儿童双上肢血压测量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左侧或右侧上肢的选择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据文献[2-3]报道双上肢不同侧肢血压的测量可能存在统计学差异。

1.2 儿童血压测量方式的影响

儿童血压测量方式主要有三种:动态监测、诊室监测及家庭自测。其中,动态监测为最可靠和重复性最好的监测方法,但由于噪声及袖带频繁穿戴可造成血压测量误差[4-5]。诊室血压测量多为儿童因病需检查血压所需基本资料,该检测不能反映儿童24 h血压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家庭自测为一种较方便、可随时进行测量的血压监测方法,如果加以专业指导,可对儿童24 h血压水平进行动态监测,但不同家庭的监测水平差异成为了家庭自测的限制因素[6-7]。

1.3 与受测儿童相关的因素

此类因素包括:(1)儿童心理变化:部分儿童面对医护人员自然就产生了畏惧、恐惧心理,血压会产生一定的波动;(2)运动因素:部分儿童测量血压前曾有剧烈运动,如奔跑等,但医护人员不知晓,此时的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不够;(3)环境因素:部分儿童在日常体检血压监测时,往往由于室内嘈杂、拥挤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加剧,导致心跳加快血压上升[8-9]。

1.4 与测量者相关影响因素

医生和护士对血压的测量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护士对儿童血压的监测结果与医生相比,更接近儿童血压正常值,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非由于两者测量技术的差异性。因此,对于高血压儿童的诊断应由护士和医生共同听诊后确定。另外,上述差异排除操作者血压测量经验不足或不遵守血压测量操作规程所导致差异的案例,但上述论断无法排除不同测量者使用同一台测量仪对儿童进行血压测量仍可存在的差异[9-10]。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改善测量环境

保持血压测量诊室的环境舒适,避免嘈杂、拥挤,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避免由于环境因素对儿童造成心理负担,导致血压测量误差的产生。

2.2 提高服务质量

五岁以上儿童多有一定的自制力,求知欲较强。在测量血压之前,医护人员应面带微笑,耐心地告知儿童血压测量的意义,争取使其最大程度地配合医护人员测量。同时,医护人员和蔼可亲的态度也能打消儿童对诊室的恐惧心理,能够积极配合血压的测量。

2.3 指导儿童适当休息

血压测量前,应保证儿童充分休息,避免儿童剧烈运动后直接测量,以消除测量误差。可安排儿童有家属陪同在诊室内安静的休息数分钟,待医护人员观察其基本平静后方可进行血压测量。

2.4 增加平行测量次数

对于血压监测值可疑的儿童,应安排不同护士进行重复测量,同时还应对该儿童不同时间段的血压进行测量,以充分保证血压测量值与真实值相近,较少误差,此种做法对于高血压或假性高血压患儿具有重要意义,可避免误诊的发生[10-12]。

3 讨论

儿童高血压往往起病隐匿,直到造成心、肾、脑等靶器官损伤后才被发觉,加强儿童血压的常规筛查不仅是提高检出率的关键,也是减少成年后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学校应尽快将血压监测纳入儿童常规体检项目,家长应至少每年一次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测量血压。

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其血压的测量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目前血压测量的仪器和方式较多,不同方式对血压测量的准确度有一定的影响。测量儿童血压时,袖带不宜过小,应与儿童前臂相适应,同时应考虑到听诊声音的下降,以拍击性搏动音完全变闷即舒张期第四音为舒张压以确定,而非成年人的搏动音消失即舒张期第五音为舒张压确定,因为儿童听诊声音的消失可以不出现。测量儿童的血压值应与相应年龄、性别和体型的标准血压数据进行比较,才能确定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医护人员应认识到儿童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并能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消除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张晶晶,贾晓慧,等.影响血压测量值的因素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40(6):574-576.

[2]春玲.幼儿园3~6岁儿童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058-4060.

[3]鞠红,刘启贵,宋桂荣,等.大连市1745例6~17岁儿童血压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651-653.

[4]王艳艳,孙晓平,张华,等.浅谈影响五岁以上儿童血压测量的有关因素[J].吉林医学,2009,30(8):687-688.

[5]许天亮,谢冰柯.血压测量结果准确度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6):182-183.

[6]杨卫东,李惠霞,王贤初,等.社区儿童免疫接种绑定儿童体检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79-2180.

[7]吴玉花.吐哈油田2010-2012年入托儿童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709-4710.

[8]张云.重庆市学龄儿童血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0.

[9]徐晓红.海安镇2008-2011年在园儿童“六一”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8):85,87.

[10]杜玮.0~3岁儿童保健状况调查与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2):119-120.

[11]李竹芳.丹阳市1999-2006年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56-1957.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3篇

【关键词】 实习护生 血压测量 知识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也是指导医生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临床血压测量主要由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护理人员正确掌握血压测量的知识,对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起重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在我院实习3个月以上护生120名进行问卷调查,护生年龄在18-22岁,本科20名、大专70名、中专30名,现场发放问卷120份,完全回收有效问卷120份。调查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护士学历,第二部分调查正确测量血压方法知识。

2 结果

2.1 对血压测量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为:最高得分98 分,最低得分 64分,平均 81分,及格为 100 %。

2.2 经过比较结果显示,本科护士与大专护士和中专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学历越高分数越高。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对血压正确测量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总体较差。血压测量作为生命体征监测的一项指标,临床上需要测量血压的病人较多,特别是重危病人血压测量对抢救和用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年要接收各医学院校实习护生180人左右,如果不加强护生正确测量血压方法的知识及实际操作培训,实习护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为病员测量血压不正确,就不能为医生提供治疗的有效资料,不能为抢救重危病人赢得保贵的时间。

4 小结

护士临床实习是护理实训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要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护理人员,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护士,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血压测量技术必须从实习护生开始抓起。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4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43

原发性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LVH)。本文通过单纯给予高血压LVH患者口服苯那普利以及严密护理,观察单纯苯那普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功能改善情况。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1](2014年修订版)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而且经过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高血压LVH左心室肥厚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诊断与检查排除心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继发性高血压、快速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其中:资料不全、失访、合并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者、因副作用不能耐受退出、单纯苯那普利治疗血压升高需要更改的病例共15例,将此部分病例排除。最终纳入研究病例135例,患者均表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无疑义,基本情况为:男83例,女52例,平均年龄为603±78岁。

2方法

1药物治疗

所有病例均停用降压药物2周,以减少其他药物影响。所有患者口服苯那普利6个月,初始剂量是10mg/d,最大剂量达20mg/d,疗程为6个月。

2监测指标

2 1血压监测

测量血压的时候要注意“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及定血压计。所有患者均选取右上臂、采取坐位、每天于早8点采用同一个血压计进行测量。患者治疗前血压是治疗前5d内非同日血压的均值,治疗后血压是疗程结束后5d非同日血压的均值。

22左室肥厚评估

所有患者采用HP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左室肥厚情况。治疗前后皆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测量5个心动周期,并根据Devereux心室重量校正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5次测得的心搏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得出平均值,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3护理

1用药护理

原则是严格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患者懈怠情况的出现。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端正服药意识,坚持服药。在患者用药期间,护士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坚持每周随访,告知患者用药期间不得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记录用药前后血压值,观察有无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如头晕、头痛、疲劳、症状性低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2血压护理

原则是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首先由护士示范正确测量方法、测量部位以及血压计的矫正方法,告知测量血压的“四定原则”,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由于患者用药时间长,护士应设计表格记录血压情况,告知患者应坚持每周测量三次血压,坚持每周随访,了解血压情况,如发现患者出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就医。

3一般护理

指导患者不宜长期卧床或静坐,应适量运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适当控制钠盐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避免高胆固醇食物,提倡低钠、低盐饮食,多进食含维生素多、蛋白质高的食物,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忌烟酒。

4心理护理

精神因素、心理状态与高血压发生有直接关系。老年人易情绪激动,可诱发血压升高。[3]护士需要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多谈心了解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生活状态,发现患者心理隐忧,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给予指导,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用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表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有效地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压力,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保持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同时指导亲属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24统计学方法

将获得的数据用SPSS 170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t检验,以P

3结果

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5篇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血压计及家庭便携式电子血压器相继问世。在临床上,护士可以教会患者正确测量血压的方式,如何监测自己的血压,如何根据自己血压的波动来医院就诊,但这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指导患者选用何种血压计在家中监测血压是我们的服务范畴。本文选择临床最常用的台式血压计,家庭应用方便的电子血压计以及临床监护危重患者使用的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对80名住院患者的血压进行了测量,对测得的数据作对比,以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指导临床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测试对象选择某院住院患者80例作为测试对象,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21~49岁。患者自愿配合测试,高血压病16例,血压正常者64例。

1.2测量方法台式血压计1台,臂式电子血压计1个,心电监护仪1台。三种血压计均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单位为mmHg。操作前检查连接完好,电子血压计电量充足,听诊器传导性能优良。测量前要求被测者卧床休息20~30min,测量时取平卧位,测同侧上臂血压,每种方法间隔10min,3项操作均由1人完成,避免误差。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处理,对测得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组间比较。用(±s)表示,进行t检验。

2结果

电子血压计与台式血压计及心电监护仪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舒张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监护仪血压计与台式血压计测得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台式、电子、监护仪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的比较(mmHg)

组别n收缩压舒张压

台式血压计80113.08±14.1070.42±9.66

电子血压计80113.81±10.9369.88±11.43

心电监护血压仪80114.85±12.8364.15±8.52*

与台式血压计组比较*P<0.05

3讨论

3.1台式血压计是教科书和临床沿用已久,普遍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的常用血压测量器具, 它的重复性好,校对简单,价廉,而且由于测量准确,目前仍作为其他测量仪的校准标准,用该仪器测量是黄金方法[2]。但台式血压计测量时易受操作者经验和熟练程度影响,因而难以普及到家庭使用。

3.2电子血压计小巧、轻便,携带方便,对操作技术要求不高,直接以数字显示压力值,易读,适合保健、出诊及家庭使用。

3.3心电监护血压测量仪属电子血压计类,功能多,可以设定测量时间,有记忆和储存功能,可持续动态观察,自动显示监测数值,尤其适用于连续监护、抢救危重患者,省力节时。

3.4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种血压测量仪计量设置标准基本是一致的,收缩压值无明显差异,电子血压计组与台式血压计组及心电监护器血压测量仪测得的舒张压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值小于1.33kPa没有大碍,诊断有必要时,用台式血压计进行复查[1]。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使用三种血压测量仪均可。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测量仪,但要定时校对,以免造成测量值的误差。

参考文献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6篇

【关键词】 血压; 有创血压监测; 无创间歇性血压测量; 无创连续性血压测量

中图分类号 R4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9-0160-03

doi:10.14033/ki.cfmr.2016.19.089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它是重要的生理指标,反映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以及全身血容量,是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在疾病的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下面对血压监测方式的发展历程作一阐述,以助于监测者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测压方式。

1 血压概念的提出

早在公元二世纪,希腊解剖学家Galen就宣布动脉中运载的是血,而不是空气,但他认为肝脏是血液系统的中心。1628年William Harvey在论文《心脏的概念》中更正了Galen的错误,文中提到:“正像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一样,心脏控制着整个人体。”Harvey经过对血管的解剖,得出结论是:大量的血液从心脏流出,经过血管流向组织。这些血液不是由心脏产生并在组织中消失,而是从心脏流向组织后又从组织流回心脏,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最早的血液循环的概念。

一个世纪后,英国生理学家斯蒂芬・海尔斯认为Harvey提出的稳定的血液循环实际上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1733年海尔斯对狗、羊、鹿、马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后,提出血压的概念。他在论文中描述了他的实验过程:将一个细小的铜管插入一匹马的动脉中,铜管上垂直安装一个9英尺长的玻璃管。血管中的压力在玻璃管中形成了一个高8英尺3英寸的血柱,马心脏的跳动使血柱上升和下降2~4英寸,最高处的压力反映了心脏的收缩,最低处的压力则反映了全身血管对血流的阻力。

2 血压监测的发展历史

海尔斯提出了血压的概念并进行了最早的直接动脉血压测量。1823年,法国生理学和物理学家J.-L.-M. 泊肃叶使用水银测压计接上充满抗凝血剂的动脉插管进行实验动物的动脉血压测定。1847年,德国生理学家C.F.W.路德维希使用U形管水银测压计,一端与实验动物的动脉相连,另一端水银柱上加以浮标,上有描记笔尖在转动的记纹鼓上持续记录动脉压的波动变化。这是血压监测记录的一大进展。现今在一般急性动物实验中仍广泛使用直接动脉血压测量法,但因对身体有严重伤害,故不能用于人的血压监测。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只有不破坏血管,在血管外部间接测定血压的方法。成为现代血压测量的技术原形的是1876年Marey提出的恒定容积法[2]。1880年,捷克生理学家兼医生巴奇发明了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方法,他的测量方法是:用充满水的橡皮球压迫手臂血管,同时用手指按摸被检者的脉搏来确定血压值。该方法的优点是不对人体造成伤害,缺点是测得的桡动脉血压很不准确。1896年,意大利医生利瓦・罗西改进了巴奇的方法,他用橡皮压脉带绷扎上臂,橡皮压脉带连接橡皮球,充盈向血管施加压力、空虚橡皮解除压力,同时切诊受检者的桡动脉脉搏,以此确定动脉血压,这已经很接近现代水银血压计测量法了[3]。1905年,俄国医师柯罗特科夫发明了柯氏音听诊测定法,他使用测压计与能充气的袖袋相连,将袖袋绑在受试者的上臂,然后打气到阻断肱动脉血流为止,再缓缓放出袖袋内的空气,当袖袋压刚小于肱动脉血压时血流重新开放,冲过被压扁动脉时产生了湍流,引起振动声(柯罗特科夫氏音,简称柯氏音),利用放在肱动脉上的听诊器就能听到这个声音,这时测得的是心脏收缩期的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继续放气,柯氏声加大,当声音变得低沉而长时,所测得的血压读数,相当于心脏舒张时的最低血压,称为舒张压。当放气到袖袋内压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平稳无阻碍地流过血管,柯氏声就完全消失。此后,柯氏音听诊法与水银血压计、袖带一起组成了目前临床血压测量的金标准[4]。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 Heart Association,AHA)再次确定水银血压计、袖带听诊法是“人和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建议”中间接血压测量方法的“金标准”[5]。1973年,第一台压力表手动电子血压计由欧姆龙公司发明,其原理是利用麦克风代替听诊器检测柯氏音[6]。1980年,通过臂带加压后,由传感器测出的与心搏同步的压力波动的示波法测量血压成为无创血压监测的新的里程碑,成为至今仍为广泛使用的方法。

3 现代血压监测的分类

现代血压监测根据对测量者是否造成损伤,分为有损监测和无损监测[7],又称有创血压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有损监测直接测量血管内压力;无损监测一般是通过对相关特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来获得血压值,间接通过血流来反映血压,它可进一步细分为间歇性测量和连续性测量。间歇性测量的两次血压值测量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性测量则可以实时跟踪血压的变化。

3.1 有创血压监测

虽然最早的血压测量是有创动脉血压测量,由于对身体有严重伤害,故未广泛用于人的血压监测。但是人类探索和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水银或动脉压力表(弹簧血压计)方式测压的阶段。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机械的发展,电子压力换能器的出现使有创血压监测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电子压力换能器是一种可以对压力快速变化做出电阻反应的固态装置,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惠斯通电桥是压力换能器的主要构成部件。将套管针置于动脉血管内,连接延长管,导管内液体将血压传导到压力传感器,弹性元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它表面的电阻应变片也产生跟随变形,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再经惠斯通电桥把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8],最终将其转换成数字和波形,显示于监护仪屏幕上[9]。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需要进行动脉穿刺,建立与压力载体连通的通道,依赖于生理盐水将压力传递到外部的测量传感器上,进行压力数字信号的处理。因此,为了确保取值的准确性,监测标准要求保证动脉测压系统的灵敏性、稳定性、线形和适当的频率反应[10],在监测的过程中应有效的管理冲洗装置、传感器和连接管道,测压装置管道内充满抗凝液,各管道连接紧密,无漏气、漏液,防止空气进入管道系统和动脉[11]。

有创血压监测的优点是能迅速、直接敏感地反映瞬间的动脉血压变化,是持续动态过程,所以对于血管痉挛、休克、体外循环的患者,其测量结果更为可靠,患者的低血压状态可更准确地反映出来,而且准确、直观地显示为持续的动态过程和变化趋势[12]。但它的局限在于对机体有一定的伤害性,为侵入性监测手段,操作不当会引起血栓形成、栓塞、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有创血压监测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我国在这方面起步稍晚,该技术在麻醉手术中和ICU应用较早和较成熟,目前在其他学科领域也在不断的应用开展,如新生儿监护和烧伤病房等过去较少应用的领域[13-14]。

3.2 无创血压监测

3.2.1 无创间歇性血压测量 无创间歇性血压测定原理方法有振荡法和柯氏音法。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多参数监护仪中采用的无创血压自动测量方法为振荡法,与柯氏音法相比,振荡法更具有优越性,其省去了一个脉搏拾音监测单元,避开了外界声音振动的干扰,重复性较好,测量误差可以减少到5~10 mm Hg以下。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从结构上说一般由袖带、充放气控制、压力传感器、数据分析显示等几个部分组成,影响以上几部分都会造成测量值不准确,如严重的休克和心律失常、血压过高或过低、心率过快或过慢、患者运动等。此外,无创血压测量的精确度还受心输出量、血容量、动脉管壁弹性、血液黏稠度、外周阻力、监护仪的工作状态、袖带大小和松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7,15-16]。

与有创血压监测相比,无创间歇性血压测量法的优点为:无创伤性,重复性好,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因此使用安全方便。缺点在于不能反映瞬时和持续的血压变化,肢体活动或压迫袖带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在休克状态下可能会提供不可靠的较高的压力值。测量过于频繁、测压间隔太短、时间太久会引起肢体缺血、麻木、骨筋膜室综合征、皮肤紫癜等并发症[17-18]。

常用的无创间歇性血压测量仪器有:多参数监护仪(血压计)、台式水银柱式血压计、袖带式电子血压计、腕带式电子血压计和指套式血压计[4,19]。目前,血压测量的标准位置仍是上臂,因为距离心脏越远,动脉的收缩压越高而舒张压则越低,因此腕部和手指测量血压的仪器检测虽然方便,但仍认为不够准确[20],所以比较适合作为家庭自测血压计使用[21-22]。而多参数监护仪(血压计)与台式水银柱式血压计、袖带式电子血压计所测得的血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互相替代,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血压测量。

3.2.2 无创连续性血压测量 无创连续性血压测量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可及时反映血压的变化,目前主要方法有:(1)恒定容积法:1973年Penaz首先报道采用伺服指脉测压仪进行连续血压监测,20世纪80年代初制成商品后应用于临床。该仪器于食指或拇指第二节置指套,发射透过手指的红外线,由光检出器接收,手指体积描记器则连续测量指动脉的直径大小,经过伺服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路和微机系统后于屏幕上显示脉搏波和血压的数值。该仪器主要缺点是当动脉收缩痉挛时,外周动脉血流受到影响导致测量失真。(2)动脉张力测量法(arterial tonometry):其原理是在桡动脉部位安装特制的压力传感器,其内部有31个独立监测性能的微型压力传感器,通过电子系统确定传感器在桡动脉上的最佳位置,取得动脉搏动的信号。缺点是测压的准确性在传感器受到碰压或位置移动时会受到影响。(3)动脉延迟检出法(pulse wave delay detection):是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手指、前额)安置2个光度测量传感器,对动脉波延长的部分进行延迟检测。该方法与动脉张力测量法一样需用标准的NIBP法校对。(4)多普勒法(Doppler):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探头测出充气袖带远端动脉壁运动的声波频率,从而间接测量血压。其突出优点是在小儿和低血容量状态下测量血压较准确,缺点是不容易准确测定MAP和DBP,准确性还受多普勒探头的位置变化影响。(5)CNAP? Monitor500连续无创型血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奥地利CnsystemsMedizintechnik公司研究开发。构成为CNAP双指套传感器、固定于上臂的CNAP控制器及用于定标的无创血压测量袖带。基本原理是袖带血压测定的金标准、指套传感器的血管卸载原理以及专利的VERIFI运算法则,可瞬时、准确、连续地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反映每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可通过压力波形估计心肌收缩力与心输出量以及血容量。并且通过间断测量无创肱动脉袖带血压(可调节间隔时间为5~60 min),对其连续性血压测量进行校准,从而使测量更准确。可弥补无创袖带和有创每搏连续血压监测两种方法的不足,又具备它们的优点。目前该系统获得了奥地利国家最高科学奖,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欧盟CE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是美国宇航局(NASA)指定使用产品,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及科研机构的广泛使用。另有学者认为该系统的精确性和人种人群适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23-24]。国外文献报道该系统的临床应用适应证与有创每搏连续血压监测相同,以麻醉手术与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也适合用于各种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和生命体征监测[25-28]。禁忌证包括:(1)手指残缺不全者不能正常测量;(2)严重末梢血液循环差的患者,无法通过设备系统自动的PI检测(手指动脉渗透信号质量参数);(3)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使用也发现不适合用于以下情况:严重低血压、休克、快速型心房颤动或其他明显的心律失常及不能控制肢体活动和躁动的患者[29]。

4 总结与展望

每种血压测量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目前尚未有涵盖各种条件下的完美的测压方式,监测者应根据使用条件和监测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科技的进步使血压监测的方法和设备越来越便捷和先进,如三星公司近期从俄罗斯开发者手中收购了三个有关“激光散斑干涉”技术的专利。以后手机、平板机、可穿戴设备等整合该技术后,直接对准用户手腕扫描一下,就可以获悉血压、心率、血流速度、脉搏等生命体征,甚至可以检查皮肤状况。当然普通用户可能不需要如此详尽的医学指标,但一方面可以在消费级产品上推出简化版,另一方面则可以在一些便携式的健康检测设备上加入完整版供医生和健康专家使用。此外,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在完善血压测量方法方面获得一定的成果[30-31],希望不久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Cong Luo,Tingyu Li,Xiaoli Quan,et al.A new algorithm of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oscillometric method[C]//Automation Congress,2008.WAC 2008.World.IEEE,2008:1-4.

[2]贾新泽.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J].山西电子技术,2006,5(2):75-77.

[3]孙玲,赵全国.间接测量血压法的发展[J].中华医学史杂志,2006,36(3):168.

[4]吕玲春,韦铁民.血压测量的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6(5):25-26.

[5]苏海.重视血压测量的规范操作[J].高血压杂志,2005,13(10):597-598.

[6]廖容,彭锐.无创血压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0,17(11A):20-22.

[7]龙烁,薛娟.监护仪无创血压监测与影响因素[J].医疗装备,2014,27(7):102-103.

[8]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等.现代麻醉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14.

[9]田宝钉,郭旋,陈丽哲,等.昏迷患者监测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临床意义[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1):31.

[10]余守章,岳云.临床监测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

[11]董云春,周翠萍,徐春华,等.重症患者有创血压专项操作护理及监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1.

[12]林小红.休克早期患者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3):265-266.

[13]方建中,柳国胜,吴立文,等.有创及无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6(4):252-255.

[14]姚苗,王燕萍.有创血压检测在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3,10(12):120.

[15]李建林.多参数监护仪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J].医疗装备,2008,21(3):13-14.

[16]方河炎,刘曼芳,郑峰.监护仪无创血压质量检测的评估与推广[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18,71-72.

[17]陈斌,金桂华,乐明虎.无创血压监测致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20.

[18]田桂萍,蔡小林.持续无创血压监测致压力性紫癜的预防及护理[J].甘肃医药,2012,31(9):716-718.

[19]吕立珍,赖丽英,周翠先,等.四种常用血压计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83-84.

[20]包芙蓉.腕式电子血压计与上臂袖带式血压计测量结果的对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2):271-272.

[21] Pickering T J,Hall J E,Appel L J,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Humans:An AH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Council on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 Professional and Public Education Subcommittee[J].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05,7(2):102-109.

[22]田丽平,张鸿飞,徐世元,等.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5):801-803.

[23] Jagadeesh A M,Singh N G,Mahankali S.A comparison of a 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monitor with an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 in the cardiac surgical ICU[J].Ann Card Anaesth,2012,15(3):180-184.

[24] Gayat E,Mongardon N,Tuil O,et AP? dose not reliably detect minimal or maximal arterial blood pressures during induction of anaesthesia and tracheal intubation[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13,57(4):468-473.

[25] Schmid M,Prettenthaler H,Weger C,et al.Evaluation of a novel automated non-invasive 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algorithm[J].Comput Biol Med,2013,43(10):1583-1589.

[26] Biais M,Stecken L,Ottolenghi L,et al.The ability of pulse pressure variations obtained with CNAP? device to predict fluid responsiveness in the operating room.[J].Anesthesia & Analgesia, 2011,113(3):523-528.

[27] Ilies C,Bauer M,Berg P,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agreement of a 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device in comparison with invasive radial artery measurement.[J].Bja the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2,108(2):202-210.

[28] Hahn R,Rin?sl H,Neuner M,et al.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continuous non-invasive haemodynamic monitor (CNAP? 500) during general anaesthesia.[J].Bja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2,108(4):581-585.

[29]李康,霍勇.新型每搏即时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1(6):396-398.

[30]白丽红,王成,文苗,等.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连续血压监测系统[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4,33(4):221-225.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7篇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待产期;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以待产期尤为多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抽搐、昏迷、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可导致严重结果,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实施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取得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其中初产妇104例,经产妇18例。患者入院时血压均≥90/160mmHg,尿蛋白>300mg/24h,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32.12±5.43)岁;孕周36~40周,平均(37.12±4.28)周。

护理方法: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身生命安危,以及药物治疗对胎儿影响的担心,焦虑和恐惧情绪比较常见。对此,护理人员应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耐心与患者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耐心介绍疾病知识及护理重点,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饮食及体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低脂肪、低盐、高蛋白营养摄入,注意饮食中钙、铁等微量元素含量。要求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保持卧床休息,确保胎盘供血充足,避免胎儿缺氧。③生命体征监测: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要对患者精神状态及意识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对症治疗措施。④治疗同步护理:对于采用硫酸镁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慎重用药,在给药前要确定患者膝跳反射正常、排尿量和呼吸症状,同时要做好葡萄糖酸钙解毒准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进行解毒抢救。⑤监测胎心和胎动:待产期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子痫前期症状,可导致胎儿窒息和死亡,为此应对胎儿胎心和胎动进行密切监测,胎儿胎心音160次/min,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吸氧护理。⑥环境护理:确保住院环境整洁舒适,病房内要保持安静、通风良好、光线充足。⑦睡眠护理干预:良好的睡眠对减轻患者症状具有重要作用,患者休息时间段中,要保证病房绝对安静,避免光线刺激,避免一些打扰患者休息的治疗和护理活动,如有必要可给予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解决患者失眠问题。

评价指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视为生命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

结果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方面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受环境和基因影响,在患者妊娠中期至分娩前均可发病,待产期是妊娠高血压的高峰期,当前医疗技术依然无法彻底预防妊娠高血压。做好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工作,对于防治病情进展和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8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出现低龄化,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较低;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缺乏必要的了解;对高血压及其严重的并发症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定期服药或凭感觉服药,几次测血压正常,以为痊愈便自动停药,导致血压长期控制不稳而危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2005年以来,我们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超重肥胖、缺乏运动,晨起喝盐开水,高盐饮食,饮酒等不健康因素得到了明显的校正。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控制血压,延缓和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1 干预对象:社区高血压患者

2 干预方法

2.1 信息化管理:为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结果为高血压的患者建立高血压健康管理档案,并进行分级管理,定期电话或上门随访,督促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做好记录。每半年评估一次。对评估结果不良者加强管理,必要时对患者实施药物、心理、行为等一系列综合行为干预。

2.2 建立定期免费测血压服务: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通过每周定期为社区居民免费测血压,高血压的发现率和监测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2.3 健康教育:采取下社区健康讲座、病房输液室及候诊区设置闭路电视播放录像、宣传板报、送健康处方等各种形式,内容针对高血压的危害因素、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酒等以及高血压病因、临床表现、用药、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2.4 行为干预:

2.4.1 饮食干预:超重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钠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且钠的升压作用随增龄而增强。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糖及低胆固醇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及豆制品。严格控制钠摄入量,以

2.4.2戒烟戒酒:吸烟虽然不是高血压的直接原因,但吸烟是心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护士应积极宣传吸烟的害处和戒烟的好处,使多吸者少吸,少吸者不吸。长期饮酒会导致高血压,饮酒量越大血压值越高,建议高血压患者勿饮酒或适量饮酒,切忌过量。

2.4.3药物降压: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用药原则,端正服药意识,坚持服药。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由医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尽量采用口服降压药物,小剂量,分次服用。让患者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降压必须做到缓慢,温和,适度,血压不能降的过快,过低。

2.4.4 心理干预:在社区护理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按时随访,在随访时注意沟通技巧,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对某些药物引起的不适要向患者解释清楚,以消除顾虑心理,对不良反应较重者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另一方面,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和认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使患者积极坚持配合治疗,应用心理学,护理学等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减负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5 监督指导:每个护士参与社区全科团队服务,便于随时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家属学会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并加以记录。测量血压时,一般袖带充气不要太快,避免受测者应不适而使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应缓慢放气,以2-4mmHg/s为宜,强调测血压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患者测血压时应遵守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的原则,以保证日常血压测量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 小结

我们通过对社区5000多名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定期随访,定期测血压,定期评估,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总之,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第9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102―0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在我国,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健康教育的欠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社区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实现完全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对4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心、肾、肝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59.6岁,收缩压164.z5±15.Z3mmHg,舒张压97.37±17.53mmHg。按照WHO/ISH分类方法,Ⅰ级高血压14例,Ⅱ级高血压15例,Ⅲ级高血压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例。

1.2方法。根据所掌握的临床资料,在社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协助下,对40例已出院的高血压患者一一上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在患者较集中的社区组织由患者和家属参加的高血压患者护理与健康保健座谈会,进行集中面授,在公共场所举办健康教育专题宣传专栏,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问题给以及时纠正和正确护理。

2 社区护理措施

2.1 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根据门诊资料和家庭访视资料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社会支持系统和社区、家庭、环境等情况。根据评估情况做出护理诊断,建立慢性病档案,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

2.2健康知识宣教。在患者集中的社区针对具体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介绍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若血压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增高,出现头痛、乏力、视力模糊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2.3心理护理。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情绪紧张、急躁生气、心理不平衡等,都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在家访和心理咨询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教会患者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其自身努力,保持心理平衡。在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在理解病情的基础上以“接受、支持、保证”的原则进行治疗性接触,使患者得到直接的心理援助,并拥有高血压相关的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4饮食的护理干预。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衡,干预的核心是饮食的“质”与“量”。“质”是改善和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高纤维素,低盐及低脂饮食;“量”是控制饮食的总热量,保证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求。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g,超重者还应注意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类、瘦猪肉、兔肉、豆类制品、脱脂牛奶。蔬菜宜选用含维生素、纤维素高的新鲜蔬菜,如芹菜、萝卜、胡萝卜等。水果选用含钾和维生素高的,如香蕉、山植、柑橘等。多食用有降脂作用、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蜇等,食用油应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忌食腌制品、皮蛋及含钠高的食物。积极向病人宣传酒的危害,帮助病人戒烟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l/d,尽量不饮酒。

2.5身体锻炼指导。要求注意劳逸结合。但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长期休息。必须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体力劳动,作适当的运动,在遵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可根据年龄、体质情况进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等。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可进行适当等张运动如体操、骑自行车等,如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者,要求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中应避免俯身、低头或憋气的动作,呼吸尽可能地深慢均匀,以免使血压急剧升高引起头痛,头晕。

2.6指导病人的血压监测。定期给病人测血压,以便及时根据血压的高低来调节用药的剂量。患者家中最好准备一个血压计,教会病人家属测血压的方法。家庭测量血压应注意两点:第一,血压计应准确无误,每年至少到有关医疗部门校正一次,以免因准确性下降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第二,家庭成员必须经过医务人员的正规训练方可测血压,在家中测血压最好由青壮年担任,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差,如视力、听力下降,测血压时易造成很大误差。

2.7安全用药指导。首先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告知用药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注意观察疗效和用药的不良反应。从低剂量开始。如果低剂量反应较好但未达目标血压,适当增加该药物的剂量。要注意合理的联合用药;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抗高血压药物,而不是加大药物的剂量,目的是使两种药物都使用小剂量,而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如果一个药物的疗效反应不佳,或是耐受性差,可换另一类型药物,而非加大第一个药物剂量或加用第二个药物。尽量使用一天一次具有24h降压疗效的长效药物。优点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平衡地控制血压,将血压的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尽可能地保护靶器宫,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3结果

经过详细调查,凡接受1年以上社区护理的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经问卷测验,他们回答高血压病理基础知识和自我护理与健康保健常识的正确率大多在75%以上,血压明显下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接受社区护理后4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下降了25~40mmHg,接受社区护理期间仅有1例患者因高血压复发或高血压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发病率仅2.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