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效阅读步骤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4:44

高效阅读步骤

高效阅读步骤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

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往往与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培养、提升有关,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讨如何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如何将阅读课堂与学生们的性格特点相衔接。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们应该积极研究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步骤流程式阅读教学

教师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从阅读教学的步骤方案出发进行改革,由此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基本素质,那么正确的阅读步骤与流程是怎样的呢,教师们应该如何将这些基本方法有效传授给学生们呢?笔者就自身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经验以及课堂教学进展来看,教师应该贯彻“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和角度,让学生们逐渐接触不同形式的阅读方法,使其在基本阅读素养上获得提升。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流程主要分为这样几种:(1)基本资料的搜集与了解。这是教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也是逐渐带领学生们融入相应阅读材料的第一环节,能够为整个阅读课堂铺垫相应的情感基调与氛围,使得学生们的课堂适应性增强。(2)文章的通读教学,这一教学步骤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们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使其能够逐步扫清生字难词障碍以及对文章的人物、故事情节等等形成感性的认知与了解。这一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重要过程,能够让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有效的阅读思路,逐渐理解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当然,在文章情节的理解过程中对学生们的情感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作用,能够使得学生获得一定、有效的学习成果和收获。(3)阅读教学的第三个步骤则是带领学生们进行文章理解性阅读,这是培养学生们阅读分析能力的最重要环节。教师应当从最重要的阅读内容出发,进行重难点区分,适当进行分层教学,从而让学生们在阅读能力上获得一定的提高。

比如,在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文《想北平》的教学过程中,我严格贯彻上述三个阅读课堂教学步骤,做到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方案“由简到繁”,逐步培养学生们的层次性阅读思维。首先,在基本资料与搜集环节中,我让学生们先对作者老舍进行资料查询,了解其人生经历,并且让他们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其次,在进行文章通读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带领学生们对《想北平》这篇课文中的生字以及难词进行了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让学生们拥有作为高中生应当具备的字词基础。同时,我还让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同时结合语言的情感思路,帮助学生们一步一步了解文章的写作用意,让学生们逐步了解老舍对北平的爱。最后,在进行到解读性教学环节时,我将每一段落中的中心句以及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句进行筛分挑选,作为赏析载体来培养学生们的文章鉴赏能力。

二、推动阅读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化,角度多元化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中要想充分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要从阅读教学步骤和流程的优化出发,还要能够采取一系列教W优化方案,使得阅读课堂的教学思路逐渐清晰,帮助学生解决各自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推动整个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过程获得清晰的方案与确定性结果。但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树立阅读课堂教学思路的同时往往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下面笔者就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分类与形式特点谈谈推动阅读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化的方法。

首先,教师在进行文章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文章中的文字语言描述内容进行筛分,将细枝末节的语言描述部分进行合理剪切,从而能够在有限的阅读课堂教学时间中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紧抓文章关键词和关键句,使得学生们能够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初步掌握和理解,对文章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后,教师应当进行文章归纳与分析,带领学生们就文章主旨和作者思想情感进行内容性分析,切实提高学生们的分析把握能力。

三、加强阅读课堂反思

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理念需要与高中生的心理、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尤其在教学思路与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阅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们不断进行课堂反思,反思如何优化阅读教学策略,突破多样性问题的困与限制,总结出一套科学、完整的阅读教学方案。

结语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从学生阅读基础的夯实和积累出发,让他们时刻保持阅读前瞻性,继而通过持续性的阅读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改进,让学生们始终在科学、有效的阅读平台上进行锻炼。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纲,挖掘、准备阅读课堂教学素材,切实做好教学提升。

【参考文献】

[1] 蔡伟. 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J]. 课程・教材・教法,2014(02):63-67.

高效阅读步骤第2篇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 教学设计 阅读能力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把文章作为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忽视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及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都已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如此重要的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似乎还有些模糊。在此,我想结合教学经验及对课程改革与教学大纲的学习体会,谈谈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感受。

一、了解和明确新课改的重点和阅读教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新课改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步骤和方法,大部分教师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步骤的细节操作,如何调动学生各方面器官的积极性,实施这些步骤和方法的原因和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且从教育学的理论角度上为什么这样做,一些教师在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下面,我谈谈心得。

1.复习

通常阅读课是单元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单元知识的课文。因此在上阅读课之前,要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重要短语与知识点。在设计复习环节的时候,设计内容最好可以很好地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2.新课导入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也就是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的好坏,正所谓“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营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3.课文讲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的优劣。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如下。

(1)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达到比较兴奋的上课状态,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从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2)快速阅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快速阅读(fast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这种阅读能力。

(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让学生锻炼。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总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以给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使大部分同学有所紧张。

(5)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的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以前的老师一般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地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略了由语法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步骤。

4.自由复习

如果时间允许,那么在基本结束这节课的时候,最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由复习,以便它们巩固刚刚学习过的东西,及时加深记忆。

5.练习

在这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一定让学生做几个练习,可以集体做,也可以自己做,练习不必过多和过难,只是为了巩固刚刚学过的东西。

6.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也已经接近下课了,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带领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浏览一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三、结语

总的来说,上好一堂阅读课要遵循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高效阅读步骤第3篇

“三阶段五步骤”教学模式的含义

“三阶段五步骤”是指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前活动,通过让学生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的阶段;第二阶段是读中活动,让学生对课文透彻理解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读后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中包含了如下五个步骤:

一是图片导入话题,激活背景;二是解读标题,预测内容;三是略读了解大意,验证预测;四是细读理解细节,培养阅读技能;五是读后话题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阶段五步骤”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图片导入话题,激活背景 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包括:一是用picture talking 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根据标题,预测文章内容;三是利用图片等不同方式教授新词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第二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这一阶段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学生略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通过读前的讨论和预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被激发并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以“了解大意,初知概貌”为目的的略读活动,满足了他们的欲望和需求,并且学生在略读过程中对读前的预测进行验证;二是学生细致地阅读文章,获取细节信息,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形式多样的阅读任务。

第三阶段:读后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一是学生根据问题回顾文章内容;这一过程是教师给出若干问题,学生根据答案复述文章主要内容;二是学生就文章话题展开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5 unit 4课文阅读教学为例,呈现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在进行文本阅读之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先用新闻最高奖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同时处理新词journalist, 然后继续向学生展示3张记者工作时的图片,问学生“What is the journalist doing? What kind of situation does the journalist work in?”让学生对记者工作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教授新词interviewee, photographer。接下来教师再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job as a journalist?” 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记者工作的直观感受。在读前阶段,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标题,问学生“What do you attract you most in the title?”引导学生思考“Why does the new journalist say unforgettable?”这一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然后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文本阅读。读中阶段教师设计了几个阅读任务,包括快读回答问题,划出记者周洋的7个问题,摘记周洋的上司给他的建议,验证读前预测等。这些活动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根据信息进行推断的阅读能力。读后阶段通过回顾周洋的7个问题及他所得到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at qualities does Zhou Yang have?”然后学生总结概括周洋作为一个记者应具备什么素质。然后学生两人小组进行讨论“Which adjectives can best describ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journalist?”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在语言输出环节,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假如你是China Daily 的资深记者,你需要给新人就如何做好一个记者提出恰当的建议并说明理由。学生在这个任务中需要运用本节课所获得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观点给别人提出恰当的建议。

“三阶段五步骤”教学模式的效果

由于此模式摒弃了“一言堂”的教学传统,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这种模式不但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而且通过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的读、说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理解速度快而且准确,能快速抓住文章中心并且能够归纳文章大意,能比较流利地复述课文,根据话题展开热烈讨论。采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高效阅读步骤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步骤优化策略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重视英语阅读学习策略方法优化,能在培养学生自我质疑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更优化理解感知策略方法。关注阅读步骤,一方面能使学生有明确的阅读学习过程,使他们在理解感知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阅读理解转化为自我的内在发展需要。阅读步骤的优化,能有效体现任务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

1.通读全文,质疑找问题

阅读理解的前提是在整体认知感悟文章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发现更多的信息知识点和认知感悟点。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的理解感知,能帮助学生激活感悟思维,加深理解记忆。通过整体阅读感知,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疑难之处。

通读全文应在整体认知的同时,找出与文章表达主题大意相关的词汇短语,更好地深入理解感知。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一方面,围绕文章的题目大胆猜想,紧扣“文眼”深入探究其中表达的主旨意图和内涵意义。另一方面,带着问题思考质疑,围绕作者的语言表达用意设想情节的发展趋势,以此激活阅读感知思维。通读全文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信息不断转化和深化的过程,将语言表达信息通过编码转化不断增强理解感知。

学生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应围绕语言表达有效信息点主动质疑思考,建议他们从文章表达价值意义中筛选可探究的问题。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下同)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教学中,建议学生就文章的题目思考质疑: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和思考交流。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文前阅读思考题目,建议学生思考: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story about Loulan How to protect the lost civilizations?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思考,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发现问题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疑难主动质疑,发展认知感悟思维,提高理解感知的深度和广度,满足阅读学习的需要。

2.细研难点,感知拓思路

质疑是学生发现理解问题的前提。对文章中的细节之处进行仔细的研读和揣摩,不仅是任务阅读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拓宽认知感悟思维的前提。在仔细研读文章难点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紧扣文本表达核心内容,不偏离主旨深入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尝试运用前后语境设想、结合理解题目猜想等方法认真研读,以此激活自己的理解感知思维。

这样的仔细研读,能使学生在有效学习任务的引导下主动思考交流。在研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理解思考题目,找出与题目相关或者相似的语言信息点深入细致地揣摩,以此深化认知感悟;鼓励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小组交流、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化认知感悟,形成有效的理解感知策略思维;根据阅读理解难度设计相应的合作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相互争辩和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解感知思维。这样的仔细研读使得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感悟,促进知识技能的生成。

这样的研读让学生在理解感知过程中更好地深入了解作者的表达本意及命题者的命题思想。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Reading B Dying to be thin...”教学中,让学生针对“Why do the people like to keep slim”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并建议学生就“Why is health very important for us”从文章中摘录相关词汇短语。同时,建议学生运用同伴交流、小组互动探究等形式解决各自在阅读中的疑难,以此发展自己的认知感悟思维。

3.表达提炼,升华强技能

阅读是学生了解和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更是听说读写等语言表达技能生成的必要条件。以阅读为前提,注重表达综合运用,一方面将阅读充分融入语言技能训练过程中,增强认知感悟体验,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理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在表达提炼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学生的阅读理解差异培养学生的反思总结概括能力,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予以灵活运用。同时,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口语表达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理解感知思维和方法;运用书面表达形式呈现读后认知感悟,概括阅读学习内容;运用话题讨论,激发阅读学习丰富想象思维,深化理解的广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延伸阅读,更好地发挥其引导促进作用。

综上所言,注意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步骤的优化,在有效激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潜能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调整阅读感知思维策略,提高理解感知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优化阅读步骤帮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的阅读理解习惯,使得阅读理解更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第2版.

[2]储思源.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三步走[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

[3]蒲景平.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初探[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05).

高效阅读步骤第5篇

1.缺乏足够的词汇量

词汇量的大小预示着阅读能力的高低。据调查,90%有阅读困难的学生都有词汇缺乏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小,虽然读了,但不能理解其内容,往往使小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恐惧心理,造成心理紧张,而越紧张就越难读懂。

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

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阅读经验不足。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例子:不会抓主旨大意,不懂得找关键词,不懂得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不懂得通过上下文联系、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遇到生词就害怕阅读。而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那些在词语解码、阅读流畅性、回忆阅读内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3.缺少足够的重视

虽然小学阶段就开设英语课程,但是不少学校的教学重心还是放在语文数学两门“主科”上,自上而下地认为英语是“副科”,不但是学校,甚至家长也有这样的看法。

二、阅读教学的三段教学步骤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有三个步骤: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这三个步骤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活动,处理好这三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效率。

1.读前活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前活动又称为热身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前奏和基础。读前活动的目的主要有: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激活或提供背景知识;3. 引出话题;4. 为进一步理解语篇扫清语言障碍。例如在 《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Part A 中,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1)T: The weekend is coming. What do you often do at the weekends?

S1: I often do my homework.

T: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S1: Yes, I do.

T: You can say "Of course, I do."(Teach: Of course, I do.)

(2)T: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S2: I often watch TV. (Teach:spend one's weekends)

(3)(教师引导学生提问)

Ss: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T: I often surf the Internet. Sometimes I read books. I can learn a lot from it. (Teach:Sometimes I... I can learn a lot from it.)

...

(4)T: 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our weekends.(Teach: talk about)

笔者以Free talk的形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话题出发,让学生说说平时周末经常做什么,用已学句型What do you often do at the weekends?引出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用Yes, I do. 引出Of course, I do.这样的导入教学让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新句型的意义和交际功能。通过让学生自己谈论周末活动引入语篇,整个过程流畅、自然。

2.读中活动——让学生感知语篇

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对事物的感知没有成人那样准确,他们认识事物仅仅停留在表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材料的感知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具体明晰的要求,从而使学生阅读的目标就更加明确,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方式上可以采取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的方式来进行。

3.读后活动——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出要求:一是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阅读之后将材料内容表演出来,这样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吸收与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复述短文: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在讲授篇幅较长的课文时,可利用关键词、关键字加图片进行分段、分节或整体对课文复述。

高效阅读步骤第6篇

一、复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要步骤,可以很好的检查和复习上节课,也可以很好的衔接上节课与本节可的内容,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逐渐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二、新课导入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因为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也就是学习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从教育艺术的角度来说,课堂气氛一般氛围两种类型: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我们当然追求热情活跃型的教育气氛,因为它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因为以前那种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这种影响的消除就缺乏基础,势必难以进行。

三、课文讲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

在这,我想介绍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1、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程度,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可以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课堂气氛。

而且,听力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只有集中练习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其他类型的课时,通过听课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又可以练习了听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并且,从理论上来讲,十个五分钟的练习要远远比一个五十分钟的练习的效果好的多。

从教育节奏的角度来说,一堂课必须动与静,张与驰相结合,一度地紧张和兴奋,会使学生产生劳累感,效率降低;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松弛和沉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2、快速阅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

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就是fast 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仅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这种阅读能力。

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

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讲,学习最大、最有效的动力是对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其它的以眼前的或者将来的物质利益为动力的学习兴趣是不可能长远的。而我们的老师,似乎也和某些家长一样,认为学生知道得越多,记住得越牢,成绩就一定会高,但是知道、记住和会使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试想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某些知识的能力和基础,他们又如何来很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知识呢?这样做只不过是把没有做熟的东西硬吃到肚子里,根本消化不了。所以,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当然不是放波逐流,而是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器官调动起来,提高各方面的英语能力。

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4、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同学的紧张程度再次提起来。因为在前面过程中,虽然保持着较为活跃的气氛,但是学生的紧张度已经降下来了,根据张与弛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有必要再次,也就是第二次提高学生的紧张度。在学生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的过程中,可以给与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允许他们口头上的一些小错误,不要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5、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以前的老师一般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的结合起来,这是应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却了由语法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步骤。

四、自由复习

高效阅读步骤第7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根据每个阅读内容,我基本上按导、读、练、用四个步骤来完成。“导”指的是教师为主导,精心设计、巧妙导入;“读”指的是学生为主体进行各种方式的阅读;“练”指的是阅读理解和阅读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用”指的是知识能力的拓展和延伸。

一、精心设计,巧妙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阅读材料,精心设计,开展恰当的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授内容的教学。

二、多种方式的阅读

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设计的课堂活动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在理解过程中,要渗透阅读方法和策略,设计灵活多样的阅读形式是上好一堂阅读课的重要环节。

1.略读――浏览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阅读文章前,经常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提出问题,请学生在阅读时,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问题的形式可以是简单的问与答、判断对错、选择答案等。

2.精读――默读课文,解决重难点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新单词和重点句子,先引导学生根据形近词或读音规则来猜读新单词的读音,然后让学生通过文章图片、设置的情景和课件,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猜测新单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并进行学生答疑或教师答疑活动。

3.复读――跟读课文,情景交融

教师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资源,训练学生听录音并模仿跟读的习惯,让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各个器官的活动充分理解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的语音语调。

三、练――巩固知识,训练阅读技巧

“练”的步骤有时往往融于“读”的过程之中。练习的设置可以是填表格、给图片或句子排顺序、图片与句子的配对、根据原文内容填空等。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四、用――活化教材,理解拓展运用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板书的关键词或根据已经填写好的表格复述和表演短文;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包括仿写、改写课文等;利用自绘情景画简图的方法,更好地理解记忆短文或对话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的课外阅读练习等。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英语阅读,我们应该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技巧。只有不断地探索、钻研,设计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高效阅读步骤第8篇

关键词:阅读;四部曲;读;抓;辨;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72-01

阅读教材是学习过程中最基础、最普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每一个学生获取信息、知识、提高概括分析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所以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寻找和总结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步骤,提高学习效率。阅读政治教材要读什么呢?有哪些好的方法和步骤呢?笔者认为应贯彻一读,二、抓。三、辨 四、联四步骤。

一、读

1、读“引言”──找出前后两课之间的知识联系

现在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课之间的联系。重视对“引言”的阅读,能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间的联系。

2、读“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有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只阅读教材内容,而忽视了课文标题的阅读。其实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每一课有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教材内容最主要的最本质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联”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阅读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色彩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联”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3、读“小结”——把握知识的精华

高中政治教材中,每一课课后都有小结部分,在阅读过程中,可千万不要忽视这一部分,这可是每一课的精华部分,总结了这一课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理论知识。把握了这部分的内容,就等于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所以要熟记于心。

二、抓

阅读教材时要抓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部分。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比如: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等,就属于“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阅读中,我们可以采用在教材上对关键词划上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例如,高一政治教材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言下之意是,市场调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三、辨

即分辨、辨清易混、易错知识点,培养辨识能力。

近年来高考政治选择题,大都在易混、易错知识点上做文章,因此,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剖析,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有关理论与观点,如高中政治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但却是最容易混淆的。再比如:“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种说法,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都是“政治制度”,但也是容易混淆的。

所以在阅读中,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进行归纳、辨别,并进行练习。

四、联

一般地讲,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变成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紧密清楚了。除此之外,在阅读中还有几种联系。

1、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政治意识。

政治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政治课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或用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去说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能把政治课本教活,把政治课本读活。

2、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加强说服力。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熟悉教材。

高效阅读步骤第9篇

关键词:知识网络;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一、引言

阅读是一种语言技能,是一种理解的技能,是构成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结束时,学生要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发展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运用思维导图对阅读课的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进行规划设计。下面以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的三个阅读教学设计片段为例对思维导图在阅读课中的运用进行介绍。

1.读前环节

读前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搜集、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头脑中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等。学生对文章主题越熟悉,阅读理解的难度就越小。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问题并迅速在文中找到答案,读前环节不仅让学生熟悉了阅读文章的主题,激活了学生的内容图式,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语言图式,也给了学生新的语言图式,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就能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

2.读中环节

读中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从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转换手段,从整体理解的角度设计有效的任务和活动,以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动、清晰地呈现给

学生。

[任务一]略读

让学生略读文章,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圈出主题句的关键词或重要部分。同时告诉学生,主题句通常是段落的第一个句子,通过主题句可以快速把握文章的大意。

该任务是训练学生的略读技能,教师要告诉学生略读是眼睛看着阅读材料上的某个预选部分,以获得对所读材料的整体性理解。该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每个段落的主要话题,即内容图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涉及的话题,每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从而快速把握课文的大意。

[任务二]让学生跳读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找出支持这两个段落主题句的细节。首先引导学生读图,确保学生了解图片中的信息。

在填图之前,教师先告诉学生跳读是眼睛为了寻找大脑所需的特定信息而对材料所做的扫视,是寻找特定信息的一个过程。

3.读后环节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后的任务设计不可或缺。这一部分的任务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

[任务一]复述:主要通过思维导图对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复述,巩固了所学的单词、短语和语法,即语言图式;运用思维导图对短文的结构进行梳理,把握短文的写作脉络,巩固了形式图式。复述任务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实现了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下一个环节用思维导图写文章做好了准备。

[任务二]用思维导图写文章,让学生绘制“自己学习方式”的思维导图,并据此展开短文写作。教师通过以下步骤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和写作:

步骤一: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上课存在的问题,对哪科学习有困难,表现在哪儿?

步骤二: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与六个关键词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出对应的单词或短语后,再通过PPT展示这些词语。该步骤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调用并巩固学生的语言图式,继续为下个环节做准备。

步骤三: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先在中央位置画一个图像或写一个主题词,代表文章的主题;再选择合适的基本分类概念,把它们当作主要分支或者主要的子项;然后放开思路,增加一些信息,或者提出自己想说明的观点;最后,编辑并重新调整思维导图,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步骤四:绘制思维导图,并以思维导图为框架来写作文。学生绘制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形状各不相同,色彩缤纷,层次清晰,主题鲜明,主干与分支清楚,词汇的选择得当。

上述四个步骤使学生在写作之前激活了相应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有效地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调用这三种图式很好地完成了作文。基于图式理论的指导和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克服了以往作文中内容空洞无味、结构安排不合理、脉络不清晰、语法和词汇表达错误等方面的问题。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