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德育的培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9 16:15:56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1篇

关键词:职教师资;师德;师资培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尊重。但是,近年来,少数教师违反师德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崇高形象。为此,教育部、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于2011年下发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都从制度层面对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也为打造一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质量职教师资队伍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的总和,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帮助教师协调与学生、同事、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二、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的发展通常主要取决于教育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取决于每个教师个人的人品、教育业务水平和技术质量”[1]。为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上,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群体,职教师资在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职教师资匮乏是当前限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专职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兼职教师又大多不懂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因此,“双师型”人才是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目标。“双师型”即学生应同时具备教师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但遗憾的是,我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素质标准,各高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提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三性”,即“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江苏理工学院提出构建“双能型”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即培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实现“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的和谐统一;河南科技学院创建和实施了“四双”工程,即以培养学生“双师型素质”(具备教师型与技师型)为目标,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双技能训练”(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技能)为途径,以对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为手段,以建立“双基地建设”(校内外的专业实习基地与教育实习基地)为保障,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范性教学环节的贯彻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3]。这些院校从不同层面探索了职教师资培养应有的特点,但还不够完善、不够系统,仍需要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的深入调研,以加大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双师型”职教师资素质标准的指标体系。

三、职教师资培养中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低,师德教育课程不完善

职教师资的办学目标是为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所谓“合格”,指教师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外,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但调研发现,在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师德教育明显不足。一是目标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师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但调研发现,各高校在职教师资培养目标中,通常用政治性和原则性的语言将师德教育目标理想化。由于学生缺乏对现实生活中师德的认识,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甚至丧失学习兴趣。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调研发现,有职教师资培养资质的高校,并未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且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侧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视教学技能训练,甚至有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并非必需,逐步将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师德教育的特色不突出,没有独立的师德教育教材”[4]。在其他课程中涉及师德内容的比例也很少,仅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包含一些师德内容,学生对职教师资职业道德的特点缺乏深入了解。

(二)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有待提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教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则不能说这个教师是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学术水平过硬,可以教给学生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由于他们缺乏师德教育的理论知识,不能系统、规范地把握师德教育的内容,通常是以自身经验教授学生,或以政治要求代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导致师德教育脱离学生主体,教育效果不明显。此外,一些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表现不尽如人意,急功近利,只注重个人得失,爱岗敬业意识淡薄,甘于奉献精神缺乏;师生关系疏远,关爱学生力度不够;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不重视课堂教学;自律意识差,随意违反职业纪律,等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不能身体力行,更别说难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了。

(三)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理想不坚定

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及学生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上。作为师范生的一种,职教师资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群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也应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一个不具备教师职业理想的师范生,将来也很难成为一名爱岗敬业、称职的教师。近年来,虽然国家逐步重视职业教育,但仍存在中职学校教师社会地位低、工作量大、待遇差、晋升空间小等问题,导致有的教师把不满转移到学生身上,甚至嘲讽辱骂学生;有的教师上课敷衍,将主要精力用于经商赚钱,甚至出现因教师节没有收到学生的礼物而“气愤难耐”的事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全然丧失。这些现象的出现,虽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接受师范教育期间没有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课题组在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市场营销、食品加工、机电、艺术、动科等7个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发现:对于“毕业后你愿意当教师吗”的问题,有287人“愿意”,占55.2%;对于“愿意进入何种学校任教”的问题,仅有9%的学生愿意“到中职学校任教”;对于“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有机会去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你愿意去吗”的问题,90%以上的学生“愿意”,仅有不足10%的学生会“视情况而定”。由此可见,对于职教师范生而言,在校期间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尤为重要。

四、加强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氛围,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国家要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从业教师的相关待遇和社会地位,使广大职教教师产生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根本上解决职教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性,将师德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大力宣扬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把优秀的中职教师请进学生课堂,以身说法,向学生展现中职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高尚师德,用真实的事例诠释师德内容。“突出师范的教育性,教育教学两手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在思想上向教师角色转变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稳定的职业意识和全面的教育技能与方法”[5]。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师德问题,可通过讲座、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辨明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师者为师亦为范。教师的师德水平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更应注重自身德行、学识、才能、个性等个人因素的修行,积极引导、教育、感染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

1.加强科学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传道者是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应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淀“行为世范”的内涵素质,并积极塑造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高大形象,做到语言规范文明、举止端庄大方,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

2.加强师德规范学习,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每位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其内容,领会其内涵,并将之转化为坚定的信念,付诸教育实践,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和宽厚的知识,才能充分领悟知识的精髓,并将其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钻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做到“适时教育、应势教育、应人教育”,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

(三)重视学生师德教育,完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

师德教育作为师范生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而不是附属于其他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完整的师德教育课程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师德水平。

1.课程目标

一是要制定内容全面的师德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不能脱离实际,而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化,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课程目标应明确哪些道德知识是学生应该记住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同时,明确师范生应达到何种程度的师德认识能力、师德判断能力和师德选择能力。二是要制定阶段性的师德教育课程目标。学生在校接受四年的师范教育,其思想意识、价值观、职业观等都会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发生改变,对师德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模糊到熟知的过程。因此,应在不同年级设定不同的师德教育课程培养目标,如一年级以传授师德知识为主,二三年级逐渐开始培养师德情感、师德意识,四年级则着重培养师德实践能力。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师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但师德教育的基础内容不能改变,如公民道德、师德规范、师德原则、师德培养方法、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此外,应将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特点。20世纪50年代,师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列宁思想的理论学习;60年代主要是围绕劳动教育开展师德教育。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师德的要求和教育内容也发生了改变。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和较全面的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德教育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如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模拟教师专业生活中遇见的道德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师德。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又容易接受和理解师德内容,有助于师范生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道德问题。

3.课程实施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师德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师德,但所开设的专门的师德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而应结合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等相关课程以及其他配套课程,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逐渐将师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在这方面的教学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日本通过道德教育研究、道德的本质及其教育方法和道德、社会生活和道德、历史和道德、现代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道德心理学等课程来培养职前教师的师德[6]。类似于日本师德教育的做法在国外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加以借鉴。

作者:方强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剑虹.师资培训新论:多视角研究[M].成都:西南大学出版社,1984:119.

[2]李霄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0(1):56-60.

[3]王清连.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24-29.

[4]石志丹.高师院校学生师德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5.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2篇

关键词:德能教育;师德;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00年印发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持正确方向、热爱职业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善于团结协作、自觉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师德。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每个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名副其实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广东黄埔卫校”)从2007年起就开始开展德能教育,九年来广东黄埔卫校的德能教育已经成为了知名品牌。德能教育不仅在教育学生方面取得了震撼性的效果,同时对广东黄埔卫校教师师德的培养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以广东黄埔卫校为例,从中职教师师德的观念正确、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德能教育对师德的培养作用。

一、德能教育的观念教育有助于培养教师观念正确

思想观念正确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思想观念正确要求中职教师要有先进的思想觉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只有思想观念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才能给学生传授正确的为人处世道理、教给知识和技能、解答疑难问题。

德能教育的观念教育指出了观念的重要性,观念决定一切,观念一错,一切皆错。只有观念正确,才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德能教育非常注重对教师观念的教育。广东黄埔卫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观念的教育,如通过开展关于“德能与观念”的讲座、培训、研讨会等。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错误的观念,作为教师也不例外。那么,教师首先就要修正原来错误观念。舍去自己原来错误观念、知见和不良习气的同时,修证到正确的观念。

因此,在不断接受这些正确的观念教育的同时,学校教师不断地修正错误观念,从而修证到正确的观念。修证观念后,就有一个正确和坚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确保教师在执教方向的正确性。

二、德能教育的舍得教育有助于培养教师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要求中职教师忠诚于职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肩负着对人才的培养,对社会负责的重任,应该热爱教师这个岗位。

德能教育的舍得教育有助于培B教师的爱岗敬业。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有得(德),不舍不得(德);小舍小得(德),大舍大得(德),即舍即得。爱岗敬业就需要教师无私地“舍给”。广东黄埔卫校教师通过舍得教育,明白了舍得的意义,在工作中表现出爱岗敬业。他们无私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舍给教师这个职业,下班后或周末时常在校园都可以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真正地把学校当成是自己的家,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去为之努力奋斗。

可见,只有真正明白舍得才能真正舍给,作为广东黄埔卫校的教师正因为深刻地明白到这一点,在工作中逐渐培养出爱岗敬业的师德。

三、德能教育的仁爱教育有助于培养教师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育家夸美纽斯将教师职业比喻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一名中职教师,面对着不同程度的中职生,更应该一视同仁地去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下茁壮地成长。

德能教育的仁爱教育有助于培养教师关爱学生。要对学生进行仁爱教育,教师首先就要有仁爱精神。该校德能教育的开展是以《弟子规》为抓手。《弟子规》讲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爱护,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这就要求教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地给予关爱。该校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可以说是做到“爱生如子”。很多老师在平时交流中都把自己班上的学生称为“我班那群孩子如何如何”,“孩子,你怎样了?”等等,满满的都是关切。

可见,师德的核心是爱,教师只有仁爱之心,才能去关爱每个学生,广东黄埔卫校教师不断在践行德能教育中仁爱教育的同时,也具备了关爱学生的良好师德。

四、德能教育的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教师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内在要求。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要求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榜样,事事做出表率。

广东黄埔卫校德能教育的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教师为人师表。以礼仪为外化是该校开展德能教育的方式之一,该校非常注重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表现在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关于礼仪的理论讲座,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礼仪实践培训,要求统一穿符合教师形象的工作服等等。前来该校参观的老师每次看到该校教师整齐划一的服装和大方得体的礼仪姿态,都不由得赞叹:“在你们学校教师的身上就可以看到了教师的正能量,你们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啊!”

可见,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该校教师正是深刻地明白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都非常注重为人师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业务水平,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德能教育是做人做事观念和能力的教育,蕴含着丰富的育人道理,不仅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也是在培养和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师德重在“修”与“养”,德能教育有助于提升师德的“修”与“养”。

[参考文献]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双师型”;ABT-S

“师资”在《教师法》中有着如下的解释:承担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并肩负提高全民素质任务的专业人士。职业教育方向的“师资”同样担负了传道、授业与解惑的任务,目前在中国的职业院校中存有两利,教师类型:一为非专业课的教师,如英语教师;二为专业课教师,他们教授学生专业理论、指导专业实践。在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主要指的是后者。

一、中国职业教育“师资”的现状

1.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德国的职业教育曾被称为是二战后经济复苏的“秘密武器”,职业教育为德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来一直追捧的理念,职业教育发展并不顺利。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一些现代工业发展起来,如造船业和炼钢业。当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可视为是“中国职业教育的萌芽”。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等人制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法律,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的正式确立;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教育会议上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1993年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政策;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1998年到2003年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火数从117万提高到了480万,占学生总人数的43%。年轻人对于职业教育的兴趣大大增强。

2.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师资力量的培养也得以重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根本没有师范教育,到19世纪末,第一所师范中学“南洋工学师范院”成立。

中国的师范教育分为两个层次: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院的师资培养。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苏联模式成立了师范学校,承担起教师培养的任务;期间,师资培养被破坏:1977年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又将教师地位的提高和师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1978年又提出了提高教师地位、改善其生活条件等内容,许多新的师范学校建成。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把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立为中国教育改革目标之一。

二、中德职业教育师资的比较

1.中国职业教育师资一职业教育师资是职业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法》中对教师的资格有如下的规定:具有中国国籍并热爱教育事业以及相应的教育和研究经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一般具有高校的学习经历,如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将通过考试来获取。

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有距离。根据199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只有7893名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占全部职业教育教师人数的50.63%。几乎一半的教师没有相应的学历资格,当然其中38%的教师年龄在51岁到60岁之间。2000年以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

2.德国职业教育师资

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要获得职业教育的教师资格必须拥有高中毕业证书,在进入大学之前,至少要有在企业实习1年的经历,学业完成后,还要经历两次严格的国家考试。两次考试大概有两年的间隔,这期间都为试用期。

德国职业师资的资格规定如下: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在高等专科学校任教的则必须有博士头衔;上大学前要有1年的实习期并在学习期间参加实习i在1年半到2年的试用期间,要参加师范类高校的培训并通过国家考试:此外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必须参加手工业协会的考试,具有“大师傅”资格。1999年在德国帕登堡大学举行的职业教育会议上,新的教师资格被提出: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的理论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具备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能力。

3.中国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的欠缺以及“双师”的培养

从中德两国职业师资的任教资格可以看出,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探究中国职业教育高素质师资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职业教育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地位不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所改善;其次是职业教育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不被重视,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如在职称的评定上;最后是教师相对低的工资水平。据1995年财政部对12种职业收入的统计,教师的工资水平处在倒数第3的位置,在欠发达地区,甚至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发生。这些原因都促使不少教师的流失,阻碍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双师”这个概念,这是对职业教育师资更高的要求。对于“双师”有如下的理解:(1)职业素质: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2)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并能影响学生。(3)专业素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4)沟通与组织能力:因要与企业接触,指导学生实习,较强的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必不可少。(5)创新能力:如今的教师不仅要把课上好,同时也要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并能掌握。

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

1.学校教育

目前中国有10多家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院校,分为两种类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所。此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也有一些院校开设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班。这些院校数量少,远远满足不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需求。

在德国,职业师资培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大学的教育,另一种是在专门学校进行培训,德国的不莱梅大学是开展这个教育的第一所德国院校。中国由于国情不同不能全盘接受德国的师资培养模式,但可以借鉴,如大学入学前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培养大纲的改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以及加强国际间合作等。

2.中德师资培养的合作

1977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被借鉴,在职业教育方面,德国的“双元制”影响甚广。

1994年德国科尔总理与总理签署了双边合作协定,提出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1998年底,双方的职业教育合作新协定签署,重点在于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合作。之后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其中ABT-S项目最具影响力。

“ABT-S”意为“上海同济大学职业师资培养项目”,此项目在1996年12月签署,项目合作方为同济大学与德国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及不莱梅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主要目的在于为中国建立一个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经过2240小时的学习和实习,考试通过后,学生能获得学位,1998年通过此项目有一中国学者获得了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师资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职业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培养“双师型”的师资才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Zhao,Zhiqun 2003 Qualifizierung VOWl Berufspadagogen in der VP.China.Bielefeld:W Bcrtelsmann Veriag

[2]石伟平,2001,《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04,《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资助项目。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4篇

关键词:德育;人才;观念;能力

现代德育是在传统德育基础上的一种革新,它的主要任务是培育社会生活环境条件下所需要的文化精神。作为教师,就是这种文化精神培育的承担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塑造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讲究育德科学,培育德育环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走向成才。

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

人们容易把那种管与被管的关系理解为传统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具有管理、说教、主导的属性。随着社会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观念上,已逐渐发生了变化,代之而起的是平等、互助、探究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平等对待学生,强调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经常与学生交流,努力创造和谐的开放的教育环境已经成为现代趋势。教师要提高德育实效,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观念的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发挥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力避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死板的教育。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努力去做理论型、科研型教育工作者,自觉地用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把个人的观点、认识讲透,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样做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些研究者认为:当前教师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职业素质,首先就是教育观念的前沿性;其次才是语言的哲理性和艺术性、认识问题的深刻性、对学生缺点错误的宽容性、评价学生时候的积极向善性等。可见思想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要增强德育科学化内涵

德育是一门科学,是触动人心的一种教育活动。德育外延已经扩展,提升德育效果不能离开时代的需要,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所以,有人主张把德育心理学化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了解学生的身心、情感、个性和心理、动机、志向等,适时矫治、引导。在施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学识、行为去感染、打动、影响受教育者,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来完成德育过程。为适应这种要求,需要学校坚持通过“灌输”的手段来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这是道德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这还不够,学生真正的成长是对现实问题的处理解决,是现实社会与心灵的碰撞。如果没有这重要的一步,就不会有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就不会有成长。北宋王安石认为:善教者使人心里明白透彻,而不是整天盯着和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面对着这个世界,心理压力是有的,特别是对现实和人生问题的处理,需要有人指导教育和疏解压抑情绪,调节心态平衡,以增强耐挫性及合作精神。这是学生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这个问题,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生应该是社会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学校教育要主动接近这一问题,通过认识社会,促使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积累知识,不管是今后升学或就业都能达到有备而学的目的。这就是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所起到的动力作用。所以,学校阶段除了积累专业文化知识外,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也很重要。学校要创造认识社会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调查了解认识体验。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出于经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忽视实践体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劳动、考察等。当然,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避免形式主义。

四、把德育的各个环节都运用起来

德育的内涵很宽,使德育机制完全运作起来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呈多样性,个人的发展需要也逐渐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应主动探索适应多样性要求的形式。除了改革德育课讲授的内容与方法外,还要通过参观、知识竞赛、艺术节、运动会、演讲会、纪念会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渗透德育,强化组织和重视程度,注意人员参与面要广,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校园文化来说,包括物质文化(楼房、草坪、美化绿化校园)、精神文化(校风、各类活动),二者结合紧密才能显示我们德育管理的水平。还有,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德育渗透工作。靠这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身心受到熏陶。在德育制度方面,除了定期召开研讨会、党群联席会,座谈会、报告会等会议外,还应增加定期举行大型文体活动、参观、郊游等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且当作潜课程来对待,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对德育的考评,也应该活起来,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相衔接,用可比性数字说话,打破凭印象、拉关系等陈旧模式。

另外,学生面临社会的复杂性和就业的困难,有的容易思想压力过大,因社会期望值降低而随波逐流,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缺乏正误的辨识能力引起思想苦闷、人云亦云等。所以,学生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育人、关心学生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倡导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及时解决他们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难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德育忧思[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2]佘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

[J].当代青年研究,2002(1).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5篇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优良的人格。为健全未成年人的人格,师生必须遵循科学的师生沟通原则。

1、平等原则。现代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要求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师生教育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关系,而非灌输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不宜始终以道德典范自居,要允许学生当仁不让。同时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沟通中的平等地位,把老师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去沟通,增进沟通效果。

2、尊重原则。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人们都尊重那些尊重他们自己的人。这种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关系是进行未成年人道德人格教育的前提条件。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表达的权利,违背学生意志,强迫其接受和服从一种道德价值的做法,在教育上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或者使“许多儿童进一步陷入价值混乱,无法确定应该相信什么”,或者使“许多儿童变成成人的样子,假装相信某些信条”。

3、主动的原则。师生相处,是一种人际交往。良好的师生沟通,必须是交往双方畅通的互动。在师生交往中,老师常常是主动的一方,老师的交往行为(说话的口气、用词、音调、眼神等)占主导,决定了沟通的成败。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也应该把握主动,与老师沟通。

4、体谅原则。化与未成年人文化存在冲突,这就要求教育者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提高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师生双方遵循让步的原则,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尽量避免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和一些过激的行为。

(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老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师生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未成年人由于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缺乏客观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对老师言谈举止、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等加以肯定、认同和模仿,并付诸于个人的道德实践的特征。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我们无法纠正存在孩子身上的错误,因为这些错误我们仍旧在犯。”因此,他建议:“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孩子身上某些东西,我们首先得看看他们是否能在我们身上被改变”。[2]于是,他提倡教师和为人父母者,要认识到无意识影响的一个结果是其人格在儿童的人格形成方面会产生比任何一种说教都要大得多的效果。学校应当成为学生道德人格健康发展的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之一,而老师理所应当成为孩子道德人格发展的引路人。因此,老师的道德人格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老师应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人格的修养。

1、做好示范者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主要方法是注重道德的感染力和榜样的示范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应当以丰富的精神生活给孩子做出榜样。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在道德上才有权利教育学生。”[3]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尚未成形的道德人格。老师要通过继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已,始终保持良好形象。注重从细微之处入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做到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勤劳奉献、宽以待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形成。

2、运用暗示的艺术。未成年人某种意义上的反叛心理,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人教育。因此他们越是感觉到教育意图越小,效果就越好。暗示的艺术在于老师不以道德教育者自居,尽可能采取间接性影响方式。“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这种方式强度虽弱,但效果相当大。[4]因此,老师要注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科学的运用暗示的艺术。

3、提高移情换位能力。教育者的移情换位能力体现为对学生理解、同情、接纳、信赖。罗杰斯说:“如果教师能如实地接纳学生,并理解学生感情的话,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人格的建设性变化)。”在这里,通俗地讲,就是指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沟通双方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移情换位对师生彼此团结协作、加强教育合力、提高德育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4、重视个性化的要求。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对外部纪律”为基本原则。杜威认为,灌输从本质上说是强制性的,这种强制的教育方式由于无视儿童的理智能力和自由意志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健康的道德教育是反对灌输、尊重儿童个性和自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情感生活

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同时,对教师、对父母、对社会缺乏正确的态度、情感和观念,与过去的孩子相比确实显得“无法无天”。这固然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不注重实践,远离社会生活,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与用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少儿时期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险猎奇心理,新鲜的社会知识往往先声夺人,后来居上,占领了孩子心灵的“制高点”,这样学生非但对教师、家长的苦口婆心熟视无睹,甚至产生厌恶、逆反心理。因此,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存的环境和背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肯定;少责怪,多原谅,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氛围中,在充满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光彩译.怎样完善你的个性.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70~171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51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6篇

论文摘要:越着经济不断发展,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师良好的素质及职业道德规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体育教师良好的品质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等诸多方面,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运用新思想、新观念去影响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潜移默化,滴水穿石,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规范体育职业道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硪条件。

学校体育是学校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以和德育、智育并莺,是因为它是德育和智育的物质基础,它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又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很好阵地,学校体育工作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去完成。因此一个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在体育教学及平时行为中,极少数体育教师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自身道德修养,造成了社会上对体育教师形象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社会偏见,为了树立体育教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广大体育教师就必须树立新风,加强自身修养,规范体育职业道德。

1体育教师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学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体育教学工作,以崇高的敬业精神为指导思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自身素质,培养终生体育观念与体育习惯为宗旨,这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的基本技能,只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完成这一使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体育教师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国民体质的强弱,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体育教育者的行为、语言、直接渗透到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无形的感召力量。

2教学时尊敬学生,师生互敬、互爱互相帮助

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将心,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对学生充满热情,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把真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被教育对象,和他交朋友,打成一片,并了解学生的学习、健康、爱好及要求,将对学生的感情东灌注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统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你,尊敬你,才愿意接受你的批评和教育。高校的学生心理与生理已经成熟,他们自尊心较强,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并且情感体验也较为丰富,他们希望得到体育老师的平等对待。因此只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能用教师的主观想法强加,师生发生“顶牛”,对抗往往是强加引起的。要尊重所有的学生,无论是体育优秀生或差生,都应平等对待,鼓动优等生帮助差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特别是对待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一方面要主动关心他们,多鼓励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不能降低他们的标准,而应该共同找出原因,从各方面关心学生。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从思想上关心、学习上帮助、生活上注意健康指导等来提高他们的体育课成绩及身体素质。

3身教胜于言教,严于律已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以自己活生生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包括学识、爱好等方面,也就是说“思想品质高尚,为人正派,温柔雷利,威而不猛”,知识渊博,判断果断,观察精细,甚至能歌善舞,艺术细胞丰富,更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体育教师在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接触学生机会多,因而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端正态度、提高综合素质非常必要。教师的品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其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下,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教学态度严谨,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好,例如夏顶烈日,冬冒严寒,要求学生不怕冷,积极参加学习锻炼,教师必须精神饱满,以良好的状态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4通晓业务,良好的教态,端正教风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常常是用知识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服,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备好课,上好课,制定好教学计划,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不但能训练各种运动队,还能组织编排各种运动竞赛计划,并坚持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科学的发展,在工作中要认真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知识上要精要深。包括教育学、美学、心理学及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吸取增加文化知识和文化底蕴,敢于创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广泛积累,收集并由量变到质变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杯水和一桶水的问题。你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你就得到有一桶水或若干桶水的知L’只才行。教巨精湛,要掌握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对运动项目运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青少年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这是决定学生对运动掌握程度,对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大事。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不允许损伤。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和钻研,提高教学能力,做到有敏锐的观察力,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艺术,使体育课上的生动、活泼、有鼓动性、感染性、趣味性使学生愿意上体育课。在日常生活中切忌衣着不整,语言污秽,行为粗野,工作敷衍。要通晓、务,端正教风,运用新的体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加强文化修养,改进教学方法并注意有良好的教态,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口令清晰、准确的专业术语。文明的谈吐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随时随地为学生树立榜样。

5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美育常识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7篇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健康浓厚的师范性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整体、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技能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每个人,因此,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备氛围。

一、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一道风景线

校园文化是指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管理者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高等院校是从地域上相对独立的教育社区,它既是一个教育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即校园内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包括更多的客观因素。它与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对人的成长既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反面的影响,且与人的发展的一切方面相联系。在文化环境中,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双向影响的,且两者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注重各学校的个性,指导各个学校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的各种人才。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存在方式,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人们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既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高等院校精神文化的必需物质载体,是体现一定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可以起到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形态:1.环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设计、建筑群布局、室内外的美化、绿化等。2.设施文化: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如办公设备、后勤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3.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在适当场合张贴的标语、名言、名画,科学家、领袖画像等。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态。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去构建,它都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它是学校长期的文化演变与发展中,对各种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积累的文化构建,可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格,从而形成理想化人格。

(三)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生组织规章制度、校园校纪、道德规范。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功能,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校园规范文化可以对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管理,是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保证,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对其主体产生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在这种氛围中的每个成员逐渐养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我教育性

人是文化的载体,在校园文化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无论是教师、管理者还是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使人产生心灵感应和人格升华。

(二)渗透性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所特有的环境力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各个方面,从学校组织的大的活动,到每个成员的交流,以及各自的形为方式中,均可见校园文化的影子,这就使它的作用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三)个性化

不同的高等院校由于各自发展历程不一致,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之间,就是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时代也具有了不同特色,使校园文化富于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各具特色。

(四)多样化

高狡校园文化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目标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活动内容既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文学欣赏、电影电视等活动,也包括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娱乐,以及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群体氛围等。组织形式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个人、小组、跨院系、跨校际的参加人数的多层次,又有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等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的部门层次。目标类型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以满足个体兴趣需求的求知型,也有完善个体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型。

二、健康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理想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一)人格陶冶

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陶冶着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作为由观念、情感、动作等要素结合起来的而且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行为倾向,来自于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交往,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反应,来自于把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正是通过个体与同辈和教师群体的交往,通过学生对学校情境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认识和了解,而形成一定人格。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力量和真理的博大等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起到观念认同、心灵感应、精神升华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二)开发潜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校园文化包括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广博的文化内涵,因而充满了丰富的创造活力,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大学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力促进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激励进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向前人看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为学校争光。同时,它还能产生一种向心力,使广大师生行动与心理上有共同奋斗的目标。

(四)调节生活

健康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和疲劳,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调节学生精神状态,活跃学生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在娱乐的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升华,做到寓教于乐。

三、高师校园文化的教师职业色彩

高师的校园文化与高师教育活动密切相联。高师院校以培养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天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高师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一切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1.高师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必然要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特殊体系,有其固有特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民教师,高师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受教育者(学生)具有了特殊性。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高师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心理期望更高,教师被要求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教师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教育者(教师)也具有特殊性。

2.高师物质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设计,建筑群的布局,教育科学场所的精心布置,人文景观的构建都无不体现出师范特色。

3.高师院校制度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的规章制度、校园风俗和行为规范等也具有特殊性,以保证形成优良校风,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更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

高师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辅相成,而高师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师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对高师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还具有进行献身教育的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的“教师人格”教育功能。

高师院校由于文化主体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要求更高,校园文化活动也更为丰富。具有师范特色的系列教师技能训练活动,教育家讲座、特级教师报告、实习基地的实践作用和具有师范校园氛围的校训、雕像、碑铭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师人格、情操风尚、言行规范、素质水平等。

(三)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的有效载体。

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有效实施高师培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职业技能培养的思想基础和依据,有了牢固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刁‘有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动力,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坚定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因此两者相结合培养有利且更为有效。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师范性”,把强化教师人格的培养和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建设都应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组织、社团和群体的活动等一切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从而构成高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整体影响作用,这些活动在系统中应是目的一致,前后相联,指导思想相关。因此充分发挥高师校园文化的整体作用有助于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

1.营造物质文化环境,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高师院校物质环境文化营造既要体现高等院校的学术中心地位,又要符合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所以说,环境文化的营造既要体现出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又能体现青春活力和高雅的美,让人感到不同其他场所的整洁、朝气、幽静的学习氛围,表现出文化的气氛,文明的空气,促使人精神振奋、健康向上,为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校园设施文化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校园公益设施、后勤服务设施等都要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高师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标语、名言、名画,领袖、科学家、教育家的画像,有意义的碑铭、人物塑像等以师范特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高师院校应加大投人,改善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学生必要的活动场所,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与高师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校园文化设施系统,为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2.加强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

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的形成上。校风既是学校的特色和风格,又是一个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风一经形成,对师生的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发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师校风的形成,依赖于高师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高师独特的培养目标,确定校风的内容,并纳人管理目标进行长期培养和引导。高师优良校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要形成优良校风,首先,领导和管理者教师应有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领导和管理者以身作则,教师为人师表,影响和推进高师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巩固。其次,高师院校的领导不仅要起表率作用,还要积极倡导和强化优良校风的形成。第三,由于校风建设是综合、立体、全方位的,因此在校风建设时应注意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建设,三者是校风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建设好“三风”,才能形成高师优良校风。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8篇

论文摘要:中职德育课程信息量大、更新快,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提炼了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培训路径,一是通过开网络式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采集素养,二是通过协作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评价素养,三是通过自助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管理素养发展。关注和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其专业成长的关系,对有效进行校本培训改革,优化中职德育课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行中职德育课教材涵盖内容广、材料新,对任课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通过当今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培训提升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在现代企业生产、科研、商贸和社会交往中,体现为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的同时,还涉及信息伦理、信息意识等问题。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一个有很好信息素养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他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流中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确把握与德育课有关的信息,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中职德育课程包含的信息量大,既有法律的又有职业指导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这些信息不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从这个方面来说,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比其他学科任课老师更高。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密不可分。提升信息素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为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自我学习,不断增进教学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信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动态的建构过程。优秀的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的方法或策略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提炼,对其教学观点、教学决定、教学行动与反思进行有系统地梳理。事实上,相当多的优秀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地搜集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实践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只不过这些信息管理的质量还比较低,仅限于一般的文档、计划、方案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信息的使用和创新、交流和共享还明显不足。中职德育课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掌握大量有效信息,这些信息获得一靠自身积累,二靠同伴互助,三靠专家指导。可以说,中职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素养就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2.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

信息素养的提升会推动教师工作创新。一方面中职德育课教师通过信息素养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持续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更加主动积极地主动进行学习,探索与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身知识的整理、利用、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也推动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所以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过程,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二者形成互动、循环、螺旋上升的关系。

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工作和学习的进展不断积累与更新的,要真正体现信息素养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和学校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随着学校多媒体小平台的普及,大部分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扩充中职德育课堂的信息量,但是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据此开展了三种培训,一是网络式培训模式;二是协作式的培训模式;三是自助式培训模式。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以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

1.以技术整合为基础的网络式培训提升信息采集素养

现在,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它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平台,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在专业教学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研磨反思和其他教师的热心帮助。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使教师之间的切磋变得更加迅捷频繁。在线学习的网络式培训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学习方式。因此我校通过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QQ网络论坛、资料搜索和远程课堂等众多的服务内容,建立一个学习的大空间,给学习带来一个全新的前瞻视野。这种培训方式没有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但是教师只要有心学习,心态开放,自我激励,在线学习便是一个更新专业知识获取持续成长的最佳学习途径。

目前,我校已经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网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校园网应用的基础。但如果教师缺乏将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意识,或者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资源越多也就浪费越多。因此,加强对校园网资源的管理,特别是让德育课教师参与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我校通过在校园网设置“空中职业指导室”栏目,提供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指导;通过网络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将德育课的辅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教研组网页建设,相关德育课程信息,集成资源库。为了提高教师采集运用信息的积极性,我们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校内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为学校开发出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奠定了基础。

2.以同伴指导为主导的协作式培训提升信息评价素养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例。中职的德育课程外延相当广泛,从“小德育”课程范围讲包括法律、经济政治、哲学、职业指导四门功课,从“大德育”范围讲还包括心理健康、体验生涯等功课。每门功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方式,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和尝试利用各种技术设计和开发学生学习单元,并且这些单元会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学校层面借助同伴的力量,定专题、定时间进行课例研讨。每位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分工协作,搜集相关信息资源,在教研组每周的例会中进行交流研讨,评价信息的有效性。然后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运用,利用学生的反馈,评价信息的适切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投入地进行研究,进行对话沟通。学习技术工具的使用,学习各种创造胜的方法,参与者从各自经验出发,尝试、探究、学习、设想…一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校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中职德育新课程标准、教学材料、评估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改革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实施。教师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的汇集和批判式评价,保证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真正能够发生,也保证了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师培训是有后续反馈、支持的学习,是有反思的学习。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分享自己的成功,从成功的同事那里学到成功的范例。

3.以自主发展为特点的自助式培训提升信息管理素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第9篇

一、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专业道德是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是对传统师德的继承和发展。所谓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体现教师专业特性、教师道德价值以及教师人格品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具有不可替性、示范性、深远性等特征。ra它是由教师的专业师德理念、专业服务精神、专业责任、专业理想和专业自律等构成。教师职业道德转变为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应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培养学生专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所谓“专业”,是区别于一般职业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门职业,其特征是从业人员需受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具备专精化的知识和技能,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和明确的职业道德,工作上具有权威性及独立自主性,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自我提高的精神,因此它更多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而“职业”则是人谋生的手段。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表现教师专业特征的品质观念和行为规范。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专业道德的教师将流同于一般职业雇员,很难有效地行使专业的权利和职责。从传统的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到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核心要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诸要素来看,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且是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持续维持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公共业务。这份正式的文件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化地位。此后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为新时期教师教育师德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抽象、模糊、未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教师专业道德培养。

(二)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必然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主要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接受着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就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道德素质。

随着人们对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任何一种职业仅仅停留在职业道德水平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最初的一般性的德性要求到道德法典意义的专业道德规范教育,从重视知识、技能教育的技术性培养,逐步过渡到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兼顾,是教师专业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变并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需求,而是有现实的推动,这种推动力源自传统师德已不能适应当下师德的发展。也就是说师德自身发展的需求是促进其发展的原动力。从其生成方式上看,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注重经验性的推衍,即从“万世师表”身上提炼出优秀的教师形象,并由此概括出了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并使其最终失却对于教师、学生的可能价值。教师专业道德针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制订相应的道德规范,反映教师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教育师德培养必须立足于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师德的培养方式,真正地培养专业化所需要的人才。

(三)教师专业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屡见报端,教师教育师德培养任重道远。2008年《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师德是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师德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这些措施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对师德建设的重视,同时也对教师教育师德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国家从教师专业化角度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的培养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二、传统教师教育对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缺失

师德的形成不是一织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教育培养机构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也是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开端,对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学生的师德培养面临发展理念片面化、教师专业道德课程缺乏,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质量。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理念的片面性

我国教师专业化从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以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却没有建立与教师专业技术相对应的可以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专业道德规范。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导致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应试的能力。教师教育者普遍相信只要教师熟练掌握有效教学的技能,就能产生优质教学,因而帮助新教师掌握有效教学技能成为教师教育的中心任务。所以,我国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只停留在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其面临着“伦理困境”。在这种技术主义至上的理念引导下,忽视了教师专业道德在促进专业化之发展中的隐形作用,学生的专业道德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背道而驰,最终导致教师教育师德培养长期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尴尬境遇。

(二)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课程的缺失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的载体。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包括三大学习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其中每个领域由若干科目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所占总课时比重较大,包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和学科专业实践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主体课程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育实习。

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重不足10%,教育理论课程的学分和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之和不足10%,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关于教师专业道德的相关课程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用思想道德教育来替代教师的专业道德教育。即使开设教师专业道德相关课程也只是靠以往经验的总结,学习的内容相对抽象、落后和陈旧,没有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同步的专业道德课程。这同时也反映出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课程制度对教师专业道德课程的价值定位。

然而,就在大陆越来越淡化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学习和思考时,国外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却保留了教师职业伦理教育的良好传统,在职前教师教育广泛开设伦理课程。存在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大陆的师范院校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以学科专业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专业教育为中心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这一非专业性的教师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指导下,师范院校以及相关的教育研究极其缺乏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探讨,使得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课程处于被轻视和边缘化的状态。

(三)教师教育专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道德教育具有的实践性是与知识教育的本质区别,关注教育实践是重塑师德教育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传统的师德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其主要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的师德知识进行灌输教育,缺乏其它的教学渠道和形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十分明显。在师德教育中,教师教育者往往通过言语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或利用古今中外典型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道德熏啕,这些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师德知识,形成一定的师德观念。但是,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师德行为,还必须借助大量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道德是由知、情、行、意四部分组成,师德观念必须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才是专业道德培养的最终目的。知行断裂的师德培养模式割裂了学生与教师专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师德远离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在虚构的师德情境中学习师德,从而丧失了师德培养的本质。

最终导致他们进入教师岗位后,对自身道德责任处于“无认知”或“不自觉”的状态,对工作中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与矛盾缺乏深入了解,在处理教师专业生活的各类问题时暴露出专业道德素养缺乏的问题。

(四)缺乏完善的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专业道德评价是学生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起着指挥棒和调解器的作用。科学合理的专业道德评价能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的专业道德行为,促进学生专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反之,则会以错误的方向误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不利学生专业道德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有严格而又详细的评价标准而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考核松散且模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评价体系。很多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并没重视学生专业道德评价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在学科专业方面。学校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其所在学科专业的成绩占居了重要比例。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评价主要内容是师德知识,师德行为考核地较少;没有具体专业道德评价标准,主观性较强;评价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大多学校采用他人评价或教师评价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师德评价的方法一般是在期末采用终结性的定性评价,或进行简单的定量评价。如果学生没有犯重大的错误,评价结果也基本相同。虽然我国的《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案例》等教育法规已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职前的教师资格认定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考评,对学生的品行、人格、责任心等都有所忽视。这就难免会造成师德评价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作风,丧失评价的真正意义。

三、教师教育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建议

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已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培养教师专业道德需要用正确的发展理念做指导,通过系统的专业道德课程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逐步确立教师专业道德准则,并逐渐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内心的准则,在未来教师专业生活中通过专业道德行为来践行。

(一)教师教育应当确立培养学生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地位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灵魂,是教师无怨无悔地从事于教师职业的根本,它对教师的职业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其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它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技术性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应当首先关注学生专业道德的养成,确立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专业道德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教师,而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肩负着未来教师师德培养水平的重任。因此,教师教育专业道德培养不能只作为德育课的附加成分,需要开辟自己的领地,在教师教育的目标体系上树立自己的核心地位。教师教育必须成为强化其专业道德、知识、能力与态度协同发展的教育。不仅要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上体现实践性特征,还要在专业道德教育方面加强实践性。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道德来引领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把学生专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把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学生个人的道德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合理设置教师专业道德相关的课程

提高学生专业道德的有效性,离不开完备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尤其是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相关的课程内容。

课程开发设计方面,国家要重视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优质的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设计相关的专业道德教育课程。专业道德教育等课程的开发,要适时增加现阶段国家对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最新要求和规范,以增加内容的时效性。此外,还应注重专业道德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满足普遍意义上的学生群体专业要求之外,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与学生专业特殊性相匹配的专业道德课程。

课程设置方面,学生专业道德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其专业道德自主性和自律性为目的。首先,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适当增加学生教育专业课程和以教师专业道德为核心的教师专业道德课程及法律基础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专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同时把握好它们与学科专业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平衡。其次,把学生专业道德教育渗到专业课教育中,充分发挥专业思想的渗透作用,引导学生在入职前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感和职业规范。专业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悉和认同教师职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坚持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专业道德是教育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是意志化和规范化了的规律,它意味着如果要规范学生的专业行为,专业道德就必须反映客观规律和教育实际。因此,学生的专业道德课程内容应以强化专业意识与提升专业精神为主。内容选择要贴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力图突破传统师德教育内容的空泛化、形式化。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专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需要道德习惯和道德意识的高度一致。在这里,信念不是指学生知道些什么,而是指他们怎样把知识变为行动,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就是实践。15]可见,要想使学生树立专业道德信念,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习惯和专业道德意识,就必须把学生的专业道德培养由课本走向实践。这意味着教师教育在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超越传统教师教育师德培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认识轻练习的状况,加强学生专业道德的实践,将问题教学和情景教学方式融入学生专业道德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采用丰富案例教学、交流讨论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形成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

实践是检验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试金石,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学生用所学的专业道德理论来指导实践,反之,师德实践也会加深学生对专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师范生的“顶岗支教”、“顶岗实习”等都是很好的体验教师专业生活的方式。在支教、实习中学生才会发现自身的专业道德问题,受实践活动的感染、熏啕,激发他们的专业情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这些情感体现了他们对待教师专业规范和专业理想的态度,使他们自觉地把教师工作所涵盖的目标、目的、愿望、计划与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相联系,从而解决学生专业道德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

学生专业道德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其良好的效果,应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教师专业道德的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道德效果的监督与考评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专业道德修养。建立健全的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评价标准方面,专业道德评价标准是衡量、判断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道德行为善恶的准绳和标尺。在确立专业道德评价标准时要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力求能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阶段制定出与之相符的评价细则。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有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教师教育者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专业道德评价问题,在考察和评价学生道德行为时,不能用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观点来评价学生的专业道德,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用变化、发展的理念来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和内容方面,实现多元化专业道德评价方式,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专业地位。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师专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化、客观化和全面化。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对学生师德知识进行考核之外,还应该对其师德行为进行严格的考核。在进行教师资格认定时,应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