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学学科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8 09:16:27

经济学学科发展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自觉性;坚定性

Abstract: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hadreflectedthetimeprogressiverequest,hasmanifestedthepracticeneedtodevelop,compliedwiththegeneralpopulace’swish,isinstructsthecomprehensiveconstructionaffluentsociety,radeHuJintaopointedout:“wemuststrengthenimplementandrealize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self-consciousnessandfirmness,thecomprehensiveassuranceimplementsandrealizes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thegoalrequest,establishesimplementsandrealizes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perfectlythesystem,thesystemandthemechanism,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penetrationtheentireprocesswhichdevelopsintheeconomicsociety,carriesoutearnestlyeachlinkwhichtheeconomicsocietydevelops,developsearnestlytheeconomicsocietychangesovertohumanist,iscomprehensivelycoordinate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track.”

keyword: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Armedbrains;Self-consciousness;Firmness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党同志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使广大人民群众都学习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才能使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协调发展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大力宣传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党内到社会各界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生活观,推动形成科学发展、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针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统一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紧迫感。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是关键。要坚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推动全党理论学习。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要从理论上研究透彻、阐释明白,帮助人们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明确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深入研究和解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问题,深入研究和解决统筹发展、逐步改变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深入研究和解决推进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深入研究和解决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问题。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推出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紧密联系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联系我国社会生产力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客观实际,联系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善于从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开阔视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过程。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实现科学发展。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坚持以长远眼光谋划

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坚持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为了造福人民的观念,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目的,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使各项政绩都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群众检验。要以制度建设规范政绩,努力形成促使广大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要把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既要看通过学习,理论水平是否提高了,思想认识是否统一了,更要看实际行动,看实际效果,看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如何,看本地区本部门同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相脱离的问题解决得如何。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加快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和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认真考虑各项政策措施是否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尺度。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要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善于治国理政上,体现在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要牢记“两个务必”,全面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认真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清正廉洁,自觉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鲜明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求真务实精神,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求真务实,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客观真理,坚持和发展科学理论;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经济;建设

1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形象和地位不断攀升,其基本经验如下: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设计方案,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注重切实效果,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紧紧抓住发展乡镇企业这一历史机遇,快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进入90年代,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把加快现代化建设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设计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以此推进市场化进程,改变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运行效益。

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方法,认真处理各种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注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关系。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强调环境保护,尤其是近年来重视和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利用资源,针对我国实际,注重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观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改革进取的良好氛围。20年来,我国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许多多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好形式和好经验,全国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实践中创造的典型经验,为群众办实事,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努力使各项决策符合群众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即支持鼓励一些地区发展个体私营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民营经济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也由此不断增强。

2新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坚持邓小平同志改革发展理论,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武器,从改革创新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2.1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我国要确立竞争的比较优势,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把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三是按照沿江,沿路,沿湖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2国际化

在新一轮利用外资过程中,一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着眼点,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强攻知名跨国公司和龙头型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引导实力较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建办境外非贸易企业,以此带动技术和产品贸易发展。

2.3市场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自主性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变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职能,推进全国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2.4城市化

以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我国”为目标。研究城市,发展城市,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好,城乡差别不大的特点,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保障。一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切实加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推动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的重点中心镇,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3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出发,对发展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与邓小平的改革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影响快速发展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很多。例如居民的消费进入了更高层次,供需均衡难度更大;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存在向外转移的压力,等等。加上原来的一些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劳动力素质等问题,都给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增加了新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我国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统一。为此,除了要坚持上述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外,还要特别重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3.1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3.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我国经济生活中小社会强政府的状态并没有彻底改善,“行政经济”的痕迹还很深,一些领域由于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而出现各种社会矛盾,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好政府应该做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的水平。

3.3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

随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均衡将是一个全新的突出的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一方面要重视经济增长使全体人民收入同步增加,保护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均衡的问题,培育和发展中间收入阶层,积极探索和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缓冲压力,化解矛盾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多元的社会稳定均衡机制。

参考文献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3篇

正文:

时至今,已经没有人对科学哲学与经济学的密切关系提出质疑。科学哲学理性主义及非理性主义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经济学。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来讲,这两种范式是不可或缺的。就理论经济学而言,经济学理性主义受科学哲学的影响,成为主流经济学。然而近些年来,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也冲击着主流经济学。正确理解与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构建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而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补充。

一、科学理性的发展

理性,从词源上来看,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入0Y0S”(逻各斯),逻各斯的基本含义是“规律”,是客观地内存于自然的东西,他支配着自然界的运动,是自然界运动规则性的表现。古希腊的哲学家不仅认为整个社会是和谐的、有序的,是有规律的,其卓越之处还在于,他们又直觉地认识到这种和谐安排可以用数及数量关系加以明确表达,这一点最为集中地反映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理念之中。宇宙和谐的自然秩序观及“万物皆数”的理性主义思想,后来深刻影响了近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

如果说古希腊留给欧洲的文化遗产是把用理性的方式研究普遍的存在作为自己的任务,那么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就是在冲破宗教神学的统治,崇尚人的理性,运用理性怀疑和批判神性的禁锢,肯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在这种肯定现实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和深切的目光关注外部世界的文化氛围中,自然科学才能得以迅速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变,使实证思想深入人心,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意味着“科学的”、“理性的”甚至是“客观的”,在他们眼中,每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知识体系,即真的经验命题体系。哲学的研究就应该是经验范围内的事,因此科学的发展只是一系列“真的经验命题的积累”、扩大过程,是一项纯粹客观的累积性事业,是由理性机器生产出的产品,而与人们的精神活动、价值观念没有多大关系。而此时,数学方法在解决自然科学问题方面的巨大成功,使得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领域的发展速度,正是由于此,数学的自然科学也被戴上了“理性”的桂冠。

科学的即是理性的,科学的成功,使得人们开始无限崇尚科学。科学理性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法国的大革命后,已经取得了神性的地位,科学主义逐渐成为凌驾一切的原则,但在这个理性中,却缺少了启蒙运动时期的那种人类个性解放的思想,缺少了人类的道德价值原则,“传统的价值基础在宗教中的销蚀,在理性中建立新的价值基础的尝试之不成功,再加上科学工具价值的极大强化,使得人们趋向于从理性思维的领域完全驱除与道德价值和其他形式的内在价值(如哲学家所称呼的相关问题)”。(这以后的科学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由“完美智力理性”向作为“自然规律的理性”的转换,即转向了工具理性。随着科学发展成功和科学思想方法论的拓展,这种自然观与方法论也被成功地运用到了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理学等中。

二、科学理性对经济学的影响

经济学产生于一个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自从经济理论被系统化以来,它一直是以某种理性概念为基础的。”17、18世纪,欧洲理性运动开始,对神的论证让位于对人的思考,经济学家们开始了这种建构经济学理论体系所必须的抽象经济人的思考。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在《国富论》中曾对自然秩序作了历史必然性的论证,提出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此假设的内容及其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是人是有理性的。人的理性在于,在各项利益比较中选择自我表现最大利益。二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三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但同时也会带来整个社会的丰裕,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斯密第一个把实证科学的逻辑理性方法完整地运用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斯密把实证科学的抽象法变为经济理性的抽象分析法。他十分注重概念规定及其联系的主导作用,并把理性分析作为这一方法的主要内容。

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大都鼓吹并奉行实证主义方法论。最早把理性逻辑演绎法引向极端的是李嘉图。继李嘉图之后,西尼尔对经济学理性逻辑演绎的方法第一次做了表述,即:经济学的基础是以四个不证自明的理论为前提的,理论家们正是从这些理论前提演绎出各种经济学理论的。约翰·穆勒把西尼尔不证自明的抽象进一步加以公理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人”概念。詹姆士·穆勒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但他采取了从形式逻辑上将“反常”硬塞人李嘉图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根据“矛盾的现象”。西尼尔、穆勒等人的主张是19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证实理性主义”倾向的集中体现。

19世纪后期发生的“边际革命”把纯粹理性抽象演绎的方法导向了新的极端。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制度主义经济学方法,又出现了向极端的理性逻辑演绎法回复的罗宾斯方法论和现代奥地利派方法论。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极力坚持西尼尔一穆勒一凯恩斯的理性逻辑演绎方法,认为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的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人类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因此,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方法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检验经济理论的最终标准不是基于证实或者证伪法,而是不附加任何经验成分的纯粹理性逻辑推理。

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由来已久。可以说,经济学从它产生时起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数学的概念。经济思想史专家亨利·威廉·斯皮格尔指出,毕达哥拉斯“把数字从商业中分离出来,把任何事物都与数字进行比较,他是观念影响到经济学思想的少有的人之一。”,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考证认为“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思想后来成为亚里士多德所发展公平交换理论的数学方法的基础”。在希腊的经济学成果中,度量、计算、推理、测量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准则,其水平不仅远远超出后来中世纪《圣经》及经院哲学的“善行”、“慈善”、“商业赎罪”的经济思想和方法,而且与后来的重商主义甚至古典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水平不差上下。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的创立者,无论亚当·斯密、配第还是李嘉图都有着深厚希腊哲学素养,无疑受到过古希腊劳动价值及其量值计算的影响,并使之在近扬光大。但是,经济学大量运用数学的方法始于19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是法国经济学家古诺。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古诺是数学经济学的最重要的先驱者与奠基者。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代,由于一种充分适合于描述收益、效用、价格形成的动态性质的数学工具(微积分学和方程理论)的发现和选择,数学化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最为基本的规则和要求。

进入20世纪后,经济学的数学化不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突飞猛进,并走向科学化、体制化、大规模化、专门化。数学的方法渗入了经济学概念、命题、定理、原理和体系及其知识产生、检验、认可的每一个环节,任何环节的进展几乎没有一个是离开数学而独立发展的,甚至数学和经济学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这体现了经济学的逻辑性、推理性和科学性,缩短了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这两门学科之间的交流。

由此,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相信,经济欲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摆脱所谓的“非科学成分”,尽可能地驱逐诸如价值判断之类的不确定性因素,坚持实证分析,努力把经济学建成纯粹的实证经济学,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去发现“不可抗拒的真理”。显然,这是一种机械的或技术的理性主义,按照它对科学的解释和要求,“科学就被看成是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或者被当作一种脱离了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状况、需要和利益母体的‘事物”’。结果,经济学虽然逻辑结构日趋完善,但是离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却偏离甚远了。

三、经济学的非理性走向

经济学的理性主义是将物理、化学、生物学的体系应用到经济现象中,“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的经济学,经济学以资源配置最优化为核心研究经济效率,因此它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分析范式。在经济学理性主义的笼罩下,人的主体性消失得无无踪,对经济学的考究愈来愈注重其“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的层面,缺少了必要的价值判断和对人类终极幸福和自由解放的“人文关怀”,经济学日益成为“假科学的智力游戏”,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学理性的质疑。但是,人文精神是市场经济深层本质的一种要求和体现,忽视对人的终极关怀,最终必然使经济增长偏离人的幸福和解放这一终极目标,从而使人类陷入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的社会混乱之中。经济学不能没有人文精神。美国的贝尔指出:“为经济学提供方向的最终还是养育经济于其中的文化价值系统。”马歇尔也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穆勒在经济学推理分析中提出“干扰因素”这一概念,实际上暗含着对经济非理性因素的猜测或承认,并提醒人们注意经济社会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作为主流学派,历史学派更是偏离了主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轨道,在那场著名的方法论大战中,历史学派以“经济人”为焦点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类似的,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仑也以“经济人“为焦点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主义方法论进行了影响更为深远的批判,并试图从非理性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构建经济理论体系。在他看来,经济社会的变迁没有预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因与果的连续,是各种文明的起伏,而不是一种文明单线直进的过程。显然,凡勃仑所强调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无序性、对规则的偏离性,是历史过程中的非逻辑、非理性因素对历史进化的支配性,而不是理性的统摄性。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4篇

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中加深认识

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的十几个字,也不是一般的个别论断,而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它以其鲜明的科学理念、深厚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内部结构、清晰的理论脉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石,以正在发展着的实践为依托,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把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本质要求,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作为根本理念,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群众观、开放观,回答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反映了形势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

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相对完备的科学体系,就在于它具备了科学理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特征。首先,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理念,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次,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社会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刻总结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合理吸收世界上研究发展问题的积极成果,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三,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不仅是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它的实质和精义,才能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在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加深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伟大旗帜。惟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才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才在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这是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认识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说思想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执政党向何处去的问题,那么科学发展观就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今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也证明,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六个必须”,即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和最新体会,也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必将在指导新的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体现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善于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得出的新体会、新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推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发展,在推动理论的发展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加深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其实践性。在发展着的实践中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着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这既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如果离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践,就难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的认识,也难以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因此,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必须使我们的认识建之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践基础之上。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必须建之于科学发展观指导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之上。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改革成果的普惠性,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遵循,必须建之于指导国民经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实践基础之上。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国民经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必须建之于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实践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也是指导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科学观、真理观,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三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在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中加深认识

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知,不仅在于从理论上阐释其真理性、科学性,更在于从落实中悉知其真理性、科学性,彰显其指导作用和巨大威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仅有一般号召不行,仅靠群众自觉也不行,仅仅当成口号喊更不行,而必须靠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使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纳入政策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实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效能的最大化。我们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实际上政策和策略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经济发展民主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改进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领导模式和领导作风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而保证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调动中央、地方和人民群众三个积极性的政策体系。怎样解决“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怎样防止地方要么依赖中央、要么各行其是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怎样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等问题,都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在这些方面虽有长足进步,但离政策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而且要具体体现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进一步完善“三农”政策体系,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和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倾斜政策等;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政策体系,落实监督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策体系,加快落实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等;进一步完善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等,以及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政策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体系、加快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政策体系。这就必须完善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制度机制,惩治腐败的制度机制,建设和谐文化的制度机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机制等。这样,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产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进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5篇

关键词: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有效措施

前言

伴随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与深入,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不仅仅由于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更是因为水利工程关系到民生发展。因此,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水利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一定要特别关注的课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利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赶超国际上的发达地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特别是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完备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最终达到更高水平,推进我国水利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一般我们说到经济,就会想到国民经济,而水利工程经济建设与发展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从概念上分析,水利工程经济主要是要以水利工程作为主要发展目标,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规划、勘查以及施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水利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不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与进步,进而为国家建设以及经济民生服务,这是发展水利经济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1.必要性分析

水利经济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其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本体,在此基础上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运营、管理以及保护工作等等都属于水利经济建设范畴,水利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关乎我国民生生计的大事,因此要给予高度重视,同时水利工程的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做好水利经济建设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内容,故此,水利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在未来的几年中给予科学规划,使其更好的推进我国生态水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在政府政策的大力督导下,在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水利经济建设已经较过去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由于水利建设是一项相对规模比较庞大的项目,因此在经营管理以及健康发展方面还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和难点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也就给今后的水利经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把控水利建设发展的方向与要点,并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给予改进与完善,进而更好的推进水利经济建设朝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

三、科学发展有效策略研究

1.做好统筹,全面协调

统筹规划对于水利经济建设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水利工程属于规模相对比较庞大的体系,因此涉及部门也相对较多,特别是各个职能部门,分工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政策扶持也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对水利建设规划与协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上级政策,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及帮助,对于相对较差的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更好的推进其快速发展,进而实现水利经济建设的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2.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策略

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改革措施是当前水利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按照政府的明确指示,并且在政府有效监督的基础上,摆脱盲目竞争,提高水利建设过程中职能业务的有目标开展,特别是要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内部整改工作,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度的资源浪费情况,更好的确保水利企业及单位的既定经济效益的获得。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展良性的竞争,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示下,全面有序的开展各项符合市场的经济活动,加大对于外部资金的吸引,并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必要的政府补贴,能够在确保经济效益,减少成本支出的基础上健康有序的推进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与壮大。

3.进一步完善管理及监督机制

管理与监督是全面推进水利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一旦问题产生势必会影响到水利经济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需要管理与监督机制在此情况下发挥作用,强化对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对于资金去向的监管,并且根据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企业以及单位有力的政策及资金帮助,最终推进水利经济建设能够更加顺畅的开展。

4.全面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人员对于推进水利经济建设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发展水利经济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工作人员的力量,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就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新,同时加强对于项目科研的投入力度,让工作人员能够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项目创新,进而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力量。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6篇

一、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说不要发展,或者说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恰恰相反,我们讲科学发展,就是要把发展摆在首位,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科学发展的目的;我们讲科学发展,也就是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也明显增强。新世纪新阶段之所以还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之所以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原因在于:首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基于对国情的科学判断,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科学定位,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次,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今天,虽然社会矛盾各种各样,错综复杂,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入手,坚持不懈地抓好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过去我们讲发展,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与过去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不同,科学发展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追求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通常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国民收入(NI)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等指标。

经济发展是一个与经济增长既相互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具有更广泛的含义,不仅包括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本国人民作为经济结构变化的主体参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的变化等。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的现象,即只有经济量的增加而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科学发展讲求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的量的增长,同时也要实现经济的质的提高、经济效率的提高。

二、科学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称为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的现象。几乎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过粗放式发展的阶段。这是因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粗放式发展有其历史的理由:粗放式发展可以利用低价格资源获得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也毫不例外地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的道路,高投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得十几亿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中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已经达到了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大多数普通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是,伟大成就的另一面是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不仅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在相对拉大,甚至还有几千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的状态。几十年来,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作用下,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非常之快,使得庞大的人口进入了城市和工业社会中,这个过程自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显然,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还远没有结束。如果我们继续沿着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发展,就难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资源和环境也根本无法支持13亿人口以粗放型增长方式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观念、文化、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推进资源价格的改革;二是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第一,推进资源价格的改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价格机制。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类产品是“无价”的,即自然资源类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廉。资源产品“无价”是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大量浪费、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推进资源价格体系改革,提高自然资源价格是节约资源最简单也是最易见效的措施。但是,提高资源价格涉及社会承受能力,一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二是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如果水、电、煤、天然气等资源价格均普遍大幅度上涨,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冲击是个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因此,推进资源价格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太急;同时,资源价格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二,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除了资源价格改革,另一个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采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限制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技术。因此,政府应制定和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给予企业更多的技术创新的经济激励如税收减免、技术创新补贴等。

三、科学发展要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讲经济发展,而且还讲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在持续扩大。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经营规模小,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当前我国的城乡矛盾已经凸显,中国也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正是城乡关系调整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际落实,必须要有相应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出台。我们看到,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在财政、税收和其他经济政策方面开始向农村倾斜,但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要注重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来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必须要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要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要在农村建立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机制来繁荣农村经济。

(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都有长足的绝对的发展。但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市场经济以来,由于要素禀赋、交通区位、文化观念、体制机制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各个区域、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区域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确实比较大。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中西部的发展呈现出梯次分布的特点。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也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因此,我们提出要统筹协调好区域之间的发展问题。一方面,先富要带动后富,率先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发挥资金、技术、体制等各方面的优势,帮助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后发落后地区也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力。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家相继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国家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缩小区域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各个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各个欠发达地区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等等,这些应该是欠发达地区需要亟待努力的地方。

(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但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说可以忽略社会问题,相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国家和政局的稳定。因此,一定要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就业问题和居民住房问题。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应该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自主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就业带动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劳动能力差和无劳动能力的人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对于住房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打击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的不正当利益合谋关系;抑制投资需求和打击对住房的投机炒作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住房的居住功能,切实满足人们正常的住房需求。

(四)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广袤而肥沃,各类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也极为众多,即使再为丰富的资源储量,除以13亿也是一个极其小的数字。因此,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非常少的国家。

几十年来粗放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是向自然不断索取和不断伤害自然的过程,它不仅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资源,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继续下去,我们的自然、环境将根本无法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高效、集约利用资源;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我国已经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日益普遍提高,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完善环境立法;使环境保护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政府应设计合理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对外联系日益紧密,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的时代,只有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中,才能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要积极吸引外资、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开拓全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我们虽然不主张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对于某些比较脆弱的民族工业的适度保护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还未足够强大的现时期,我们不能完全对外开放,一定要注意民族工业的培育、发展问题;另外,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国家经济安全也是一定要严加防范的,一定要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

四、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我们说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其经济涵义就是说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要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纵观目前我国的大型垄断企业,如电信、能源等领域,基本上全部都是国有企业在垄断。垄断不仅会损害经济效率,而且还会因为垄断利润的存在造成不同部门的收入差距。由此而言,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必须要打破行政和资源垄断,拓宽私营企业准入领域,让私营企业享有与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份额明显偏低。大量可观察事实(如富士康跳楼事件、本田中国分公司的罢工事件等)表明,我国劳动力确实存在超低价现象,即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因此,我们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是要缓解初次分配失调,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防止劳动力价格长期过度低于劳动力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要维护劳动者的议价权,要保障劳动者参与工资议定的权利,增强劳动者在工资决定机制中的议价能力。除此而外,还要逐步完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再分配制度在缓解初次分配失调方面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论科学发展观.新华网,2004-03-10.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10-24.

[3]刘世佳等.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十大论点[J].学术交流,2006,(6):5-15.

[4]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基本内涵[J].求是杂志,2006,(9):17-19.

[5]王梦奎.论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N].北京日报,2004-05-10.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经济建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强调,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总体的战略性的发展观。

1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形象和地位不断攀升,其基本经验如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设计方案,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注重切实效果,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紧紧抓住发展乡镇企业这一历史机遇,快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进入90年代,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把加快现代化建设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2)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设计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以此推进市场化进程,改变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运行效益。

(3)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方法,认真处理各种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注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关系。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强调环境保护,尤其是近年来重视和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利用资源,针对我国实际,注重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4)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观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改革进取的良好氛围。20年来,我国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许多多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好形式和好经验,全国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实践中创造的典型经验,为群众办实事,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努力使各项决策符合群众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即支持鼓励一些地区发展个体私营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民营经济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也由此不断增强。

2新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坚持邓小平同志改革发展理论,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武器,从改革创新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2.1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我国要确立竞争的比较优势,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把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三是按照沿江,沿路,沿湖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2国际化

在新一轮利用外资过程中,一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着眼点,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强攻知名跨国公司和龙头型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引导实力较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建办境外非贸易企业,以此带动技术和产品贸易发展。

2.3市场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自主性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变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职能,推进全国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2.4城市化

以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我国”为目标。研究城市,发展城市,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好,城乡差别不大的特点,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保障。一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切实加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推动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的重点中心镇,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3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出发,对发展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与邓小平的改革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影响快速发展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很多。例如居民的消费进入了更高层次,供需均衡难度更大;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存在向外转移的压力,等等。加上原来的一些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劳动力素质等问题,都给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增加了新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我国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统一。为此,除了要坚持上述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外,还要特别重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3.1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3.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我国经济生活中小社会强政府的状态并没有彻底改善,“行政经济”的痕迹还很深,一些领域由于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而出现各种社会矛盾,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好政府应该做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的水平。

3.3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

随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均衡将是一个全新的突出的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一方面要重视经济增长使全体人民收入同步增加,保护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均衡的问题,培育和发展中间收入阶层,积极探索和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缓冲压力,化解矛盾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多元的社会稳定均衡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8篇

关键词:经济问题;科学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2101

1 前言

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2年,GDP总量已达到6.7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汇储备从改革开放初的1.67亿美元增加到当前的32000亿美元,中国摆脱了国内贫困,实现了经济腾飞。同时,自美国爆发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自改革开放34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奇迹。在取得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但我们不能回避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 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

(1)产业经营粗放。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国力弱,底子薄,其经济发展路径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路子,这也被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实践的深入,该模式受到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短缺的双重限制,该模式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论证为不可持续发展。

(2)出口压力增大。自美欧相继爆发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来,美欧经济持续走低,而美欧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受美欧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口面临巨大压力。据资料统计,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换句话说,一旦中国出口疲软,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3)房价过高问题。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问题,这也是中国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单从居民收入角度测算,中国房地产价格明显偏高,超出居民的支付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压低房价,会产生重大的民生危机。房价调控的主体是政府,而土地财政的受益方也是政府,正是基于政府角色的特殊性,这也是调控的难点所在。

(4)收入分配不均衡。纵观整个中国社会,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倾向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二次分配又未能落到实处。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5,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分配不公会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从另一面说,分配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也是一个事关中国稳定的政治问题,倘若社会日益两极分化,会激增社会矛盾,势必影响中国的持久稳定。

3 对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建议

(1)产业经营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如今已进入成熟的经济状态,必须选择集约型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国企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而政府作为调控主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价格机制。政府可将资源分为民用资源和工业资源,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提高其对资源的使用价格,增加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成本,迫使企业对产业的优化升级。

②税收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资源产品税率,比如,焦炭、电解铅等国内紧缺而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进口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在国内建设加工园区并满足国内市场,以保障国内市场的需要。

(2)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外需不足,一方面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制造业处于生产的低端产业链,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不具备竞争力。为改变当前不利的生产局面,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的科级含量;二是企业的创新,包括产品营销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品牌维护创新等。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才具竞争力,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变成中国创造。

(3)破除地产经济垄断,促使房价软着陆。从当前居民收入角度角度看,中国房价明显偏高,其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提高开发商的用地成本,获取丰厚的土地使用金,进而推高房价。如何使房价软着陆?调整准备金率或征收房产税,可能会对房价有所触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房价问题应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收益的垄断,地方政府必须将土地收益的大部分上交中央国库,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失去了抬高地价的积极性。

(4)着力改善二次分配。中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表明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做大蛋糕是总量的增加,分好蛋糕是分配的公平,普通民众也应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我国初次分配强调按劳分配,而二次分配,普通民众难获其利,政府作为二次分配的主体,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低收入者,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增加百姓收入。

4 结语

在未来二十年中,中国经济仍将会面临诸多问题。现阶段,中国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路,出发点是国富,落脚点必须是民强。政府行使对经济的绝对指挥权,政府一方面做好做大经济这块大蛋糕;另一方面,政府还必须妥善分配经济蛋糕。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在和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刘锐君.“土地财政”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1,(22).

[2]许跃华.广州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经济学学科发展第9篇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模式创新 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基于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模式的创新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同自然资源、传统文化、政策环境、市场经济制度等因素紧密结合。所以,各级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上,应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到尊重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顺应群众愿望,特别是在政策上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繁荣发展在完善市场体系,优化配置资源,扩大就业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要进一步明晰民营企业产权,探索走“增量改革”的路子,激励激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加快企业法人结构合理化步伐,促进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应放宽对民间资金的限制,采用降低门槛、公平税负、优化服务等综合措施,激活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转化,实现推动县域经济的驱动力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转换。这样不但能有效地遏止内资外流,还能改善当地的市场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纳作用,极大地推动县域招商引资工作,畅通、激活生产要素流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的转变。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只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县域内民营企业发展,使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有效组合,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锚定企业家这种稀缺资源,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优化环境和创新机制上下工夫,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企业。企业改制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是产权改制是否彻底,温州等县域经济发展快速的地方,其成功之处都突出表现为通过比较彻底的产权改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构建优势突出、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整体格局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挖掘县域资源的稀缺性和体现主导产业的差异化。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上不能强求一致,要着眼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县域比较优势,培育支柱型、财源型产业,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在资源优势中挖掘特色,在地工产品中培育品牌。要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县乡”建设,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极力规避县域产业同构现象。中西部地区的县市要主动出击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成长性好、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质企业。要按照各自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开发、重要原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建设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防治环境污染,加大节能降耗,提高产品档次,走县域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利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契机,极力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和资金支

持,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

长远发展打造坚实的硬环境。

四、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全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发展

一方面,要有的放矢招商引资。必须全面掌握县域资源情况,并且对经济环境和市场动态有清醒认识,通过深入思考,寻找符合县域实际的发展方向,从中谋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的本质是资本运动,核心是互利共赢,前提是价值交换。要深度开发县域资源,赋予他们交换的价值。要认真研究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向和产业转移动态,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文章,充分、集约、创新性地利用好县域资源优势,精心筹划招商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精确性、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凭借人才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不仅是软硬件的博弈,更是人才智力的较量。要把开发人才资源、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作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通过外挂、上挂、选送学习、开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招商人员专业素质和招商队伍工作活力,打造一支懂政策、能吃苦、甘奉献、善攻坚的招商引资队伍。

五、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要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契机,促进各种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下放,增强县级政府调控能力,调动县级政府积极性,通过分权化改革的方式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一方面,要把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继续推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减少财政管理层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中央、省对县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财力。另一方面,要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配套措施。稳步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化全国范围的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要加快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让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要鼓励和引导金融工具创新,在民间借贷比较普遍的地区,可因势利导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吸纳用活民间资本,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扩大县级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和信贷投放规模,提高县级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要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模式和质押方式,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行差异化监管,加大对信用良好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六、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培育科学发展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社会生产中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是事业发展和创新的本源,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出一流的业绩。一方面,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吸引外部智力资源,鼓励、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同县域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向县域企业集聚,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县域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大力支持人才工作,明确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这些人才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有哪些需求,切实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提高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这些人才来得了、留得住、有作为。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