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体育课课堂笔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6 18:03:27

体育课课堂笔记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1篇

一、课堂笔记的本质及意义

做笔记是学生在听课和阅读时普遍使用的学习策略。课堂笔记从本质上讲应是一个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主动接收、理解、记忆、归纳提高和再输出的过程,即是一个经耳朵听、眼睛看、大脑理解、记忆、加工后由手再输出的过程。换言之,学生课堂笔记是一个有效控制自己认知和对材料信息加工的过程。

学生课堂笔记对提高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笔记,可克服心记的局限性,是永久记录;通过课堂笔记,使注意力集中,可紧跟教师思路,把握所学章节的层次关系,分清重点、难点;可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及时地将个人对该问题的理解和创见记录下来;通过课下对笔记的整理,也会提高总结、概括能力;课堂笔记中对某些问题的质疑、发散思考,将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将推动课外阅读习惯的建立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一、课堂笔记在聋生学习中的教育功能

1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提升聋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聋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较淡薄,参与能力也较差,常因视觉疲劳而走神,课堂记笔记可以帮助聋生有效抵制外界干扰和消除走神。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心无二用、专心致志地记笔记,就会高度注意“听”取教师讲述的每句话语和在板书上的每段文字、每个画面,实现“听”课的最佳状态和最优效果。

2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培养聋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聋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通过记录教师讲课的体系层次(篇、章、节、段、纳、目等逻辑层次的题号和标题)以及课堂的重点内容和总结,使聋生理解课程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在“记笔记”这个指向明确的思维操作过程中,促使聋生对输入的信息快速进行加工整合。长此以往,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训练聋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技能。

3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激活聋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贵在生疑,疑能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反射,能促进思维积极活动。聋生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出现疑问,我要求聋生在相应地方“留白”或作出记号,课后及时查询请教加以解决。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一生所需的知识85%以上靠自学获取,而“阅读”是自学的重要环节。针对教材中的课外拓展部分,我常留题目给学生,建议学生自学之后作答在课堂笔记本上,或者对照内容进行评述,写出感想,我在抽查时予以批改。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帮助和引导,聋生那沉睡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会被唤醒,渐渐地投入到有意识的自主学习中去。

4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提高聋生的记忆力和笔谈能力。

多数聋生的识字量是比较有限的,而且在日常交往中,较多的聋生在书面表达中语法混乱,词不达意,让人费解。也因为如此,较多的聋生怯于和健听人书面交流,为自己融入社会设置了屏障。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教学中,如果能对聋生课堂笔记加以指导并持续坚持,不仅有助于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聋生识字认字,掌握更多的词汇,在不断的记录中提高自身的语法运用能力和书写速度,而这些“成果”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三、开展“课堂笔记”指导的策略

要使课堂笔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教学中渗透“课堂笔记”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1 引导聋生树立正确的笔记观,建立科学的笔记方法。

笔记观即学生对课堂记笔记目的、意义的看法。有的聋生认为“记笔记是为了复习考试用”,这种功利性的想法使笔记中找寻不到主人的主动思维的火花。为此,要引导聋生:课堂笔记的目的不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主要是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服务。

在德育课上,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做课堂笔记。对于笔记本我有专门的要求:独立一本,专作德育课的笔记。对页面记录规范也有一个大致的要求,那就是本子上多留空间,用作补充课堂上来不及记下来的内容之用;右栏留出一定的空间,记录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见解、体会、评论或增添教科书、参考疑难问题的答案。我还明确笔记的要求:记笔记应该迅速、准确,不要求书写端正、工整,但要求自己能看清楚并能获得最大的效果和收获。

2 帮助聋生减少记笔记的份量,减轻记笔记的难度。

聋生由于缺乏“听”这一有效接受信息的渠道,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看”的部分大增加,视觉极易疲劳。所以,教师的板书设计一定要精简,重点突出,能让聋生一目了然。否则,学生会难以适从;在板书切换时,要充分注意聋生的笔记状态,不可切换太快;讲解与笔记不可同步,因为聋生埋头记时根本无暇看教师。同时,要指导聋生记提纲式笔记,可以用自己规定的简写或符号进行缩记和速记。以提高记录速度。要指导聋生将笔记本记录与书本划线进行合理分工,把书本上归纳得较清楚、有条理的内容用线条划出来,在笔记本的标题旁注明页码和行数,待课后再整理笔记本,从而减少笔记的份量。“听”得懂的内容用自己理解的意思“意”记,不懂的内容按教师讲述的原话“直”记,以便课后揣摩消化,从而减轻记笔记的难度。

3 在指导和督查中帮助聋生学会“用”笔记。

为了调动聋生记课堂笔记的积极性,我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把平时成绩中的10%用作笔记抽查,抽查的内容主要是课堂记的部分、笔记规范和课外拓展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有很好学的聋生,在笔记的课后整理中,课上产生的疑点、兴趣点、创见点,通过提问、自己泡图书馆等方式解决了。对这样有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大张旗鼓地表场。这些激励措施有效地激发了聋生记笔记的主动性,甚至常有学生捧着笔记来提问。

4 “课堂笔记”指导中也要因人施教。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2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笔记 现状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乡镇八年级学生课堂笔记现状

1.1抽样对象与方法

选取广东一乡镇W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堂笔记作为观察对象。从八年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每个班随机抽取25本学生课堂笔记进行查看,对比分析四个班学生做笔记的内容、载体及态度。

1.2课堂笔记情况

笔记内容,学生基本上是机械照抄教师板书。有些学生对古文重点字的翻译不记录,有些学生对《背影》属于怎样的文学体裁、能体现父爱的动词之类可能出题考试的知识不记录;仅两位学生记笔记本上,其他学生记语文课本上;笔记方法上,学生基本上照抄教师板书。能对老师板书分析、思考后根据学习需要有选择性地做笔记的学生,在抽取的100名学生中,仅在10班发现两位,两位学生语文成绩较好;笔记态度,10班同学很认真,4班和6班同学较认真,5班女同学较认真,5班男生几乎不做笔记,笔者认为个体从众心理对学生群体行为影响较大。从抽取的样本看,该年级学生基本上照抄教师板书,未能根据老师口头讲授的内容,经思考、加工后,有针对性地自行组织笔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不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课堂笔记数量和质量有所不同。教师的讲授风格、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学生课堂笔记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2影响学生课堂笔记质量的因素

2.1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

李老师上课有详细板书,所教班级,绝大多学生的笔记是照抄教师的板书。学生的笔记内容跟教师的板书内容基本相同。笔者认为学生不应过分依赖老师的板书做笔记。学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器,而是参与知识理解的主体。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做课堂笔记是锻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信息的提取、语言的组织、文字的速记能力的一种途径,教师需引导学生经过思考、联想、分析后,快速提取重要信息,然后速记,这样做笔记才起到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黄老师主张只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板书,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上课内容,提取重要信息做记录,可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板书做笔记,除了照抄教师对重要知识的板书外,基本无其它笔记内容,因而学生笔记数量比李老师所教学生的笔记的数量要少。笔者认为任课老师教学方式不同,学生笔记的数量、质量有所不同。

2.2师生关系对学生课堂笔记质量的影响

据黄老师介绍,师生关系方面,她与四班的关系比六班的更和谐,可能四班学生课堂笔记质量比六班的好,并推测四班的期末考成绩比六班的好。经过对两个班学生课堂笔记对比观察,并无明显显示四班学生的课堂笔记质量比六班的好。期末考平均分,反而是六班高于四班。四班的基础比六班的稍微好,期末考平均分却略低于六班的,这可能跟黄老师检查六班同学的笔记后,认为学生学习语文不够用功,考前再三督促该班学生努力学习,所以该班期末考平均分略高于四班的期末考平均分。相同的任课老师,学生课堂笔记质量跟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无明显相关,学生课堂笔记质量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成绩跟老师的督促相关。

2.3学生学习动机对课堂笔记质量的影响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现场观察发现该年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尚可,学习用功,这些学生多数基础较好,有升入普通高中甚至少数有升入重点高中的希望,语文课堂笔记质量尚可;少部分同学学习动机相对弱,基础差,升高中无望,课堂上看课外书或干其它事情,不做课堂笔记。也有多数成绩差生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动机,认真做课堂笔记,笔记质量跟部分成绩较好学生的课堂笔记质量不相上下。

2.4学生使用课本同步辅导资料对课堂笔记的影响

据黄老师反映,即使学生不做课堂笔记,老师下次课提问时,学生也能流利作答。究其原因,学生一般都有与课本同步的辅导资料,学生会照读资料上的内容应付老师的提问。有的学生依赖辅导资料,并不做或只做较少课堂笔记。笔者认为学生课堂上过于依赖辅导资料,完全不做笔记,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但不反对学生课堂上利用教材同步辅导资料,学生利用各种资料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3提高课堂笔记质量对策

3.1变换教学方式

教师可尝试改变上课方式,以更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更有趣的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更积极主动做笔记。教师需引导学生经过思考、联想、分析后,快速提取重要信息,快速记笔记。完全由学生自主地分析、提取信息,有可能出现学生的课堂笔记漏记重要内容,教师可口头提醒需学生记录的内容,同时教授相应的速记笔记方法。

3.2教授课堂笔记策略

教师教授课堂笔记策略是提高学生课堂笔记质量的必要途径。笔记策略是可教授的、可迁移的。教师应不断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教授相应的策略并做相应的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笔记策略,才可能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提高笔记质量。

3.3激发学习动机

对课堂实践而言,最有用的行为主义学习原理也许是最简单的,强化希望反复看到的行为。学生做出任何的学习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得到报偿。学生的学习得到强化,则有较强学习动机,反之则学习动机较弱。笔者认为教师可选取好的学生课堂笔记在班里展示,表扬笔记做得好的学生。当学生在课堂发言中有好的表现或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合理地利用正强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慎用惩罚,以避免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动机。教师亦可增加授课内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与教师的督促有关,教师在课堂上可适时发挥督促作用,促使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笔记质量。

3.4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辅导资料

针对学生照读教材同步辅导资料的答案应付老师提问的现象,笔者认为利用辅导资料学习有利于锻炼自学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学生一味地照读辅导资料上的答案,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引导学生参考资料上的内容并思考后,结合自己的观点作答,并将思考后的内容或者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方便进一步探究问题与课后复习,有助于提升笔记质量。

4结语

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使用同步辅导资料的情况都会影响学生课堂笔记的风格与质量。科学合理地做语文课堂笔记有助于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需变换教学方式、教授学生巧计课堂笔记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教材同步辅导资料,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笔记的质量,同时定时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 杨昭宁.改进课堂笔记方法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

[2]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5.

[3]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学出版社,1980:75.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3篇

关键词:做好;数学;课堂;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近些年来,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连接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地各级教研部门和高中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初、高中的数学衔接教学,不仅体现在初、高中教材衔接上的不连贯,基础知识、学习目标要求的不同,也包括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不同,以及初、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不同。因此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弄清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很快适应新的数学学习模式,从而可以提高效率,顺利地吸收新知识和发展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订周密的数学学习计划、课前做好预习、认真仔细听课、课堂做好笔记、独立完成数学作业、解疑答惑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记好课堂笔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正确舆论,阐明做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教材的内容什么都有,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认真做数学课堂笔记。这种观点很明显是错误的。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践证明:对于同一小结的数学学习资料,做笔记的学生明显比不做笔记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要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做好课堂笔记的优点如下:①做好数学笔记有利于引导和引起学生的注意。要想在数学课堂上,既能听课也能做好笔记,必须做到紧跟教师的数学讲课思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数学学习的内容上,只听课不做笔记,学生的注意力有可能分散到数学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去。②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更有利于对数学学习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做好数学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努力思考、加深印象的过程,眼、耳、脑、手一齐全部活动起来,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课堂讲课内容的理解。③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如果不做好数学课堂笔记,等到数学复习时,只能从头到尾地去通读一遍教材了,这样既花费了大量时间,又难以学深学透,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很好。在听课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对数学课内容的纲要、重点及疑难问题,记下自己的理解及体会,这样在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又觉得非常熟悉,复习起来,轻车熟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④做好数学笔记有利于数学材料的积累,扩充数学新的知识点。做数学课堂笔记可记录下课本上没有的,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的新的知识点、通过不断地积累,积少成多,使学到的新知识更加系统化。

二、重视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做好笔记的技巧

1.各门课程的笔记本要分开。有时记在书上,有时记在笔记本上,千万不要在一个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随便写,导致学习笔记乱,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学习笔记本要选择厚一点的,并且要好好保存,最好每科一个笔记本,以便复习时得心应手。好的课堂笔记应该有个规范的格式。比如,右侧用于做笔记,左面可用来提示应该注意的哪些方面、要突出的重点和难点等。其次,笔记本每页的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一定的地方来,不应该在一页上写得太满。最好的方法是:笔记本上每一页都用一条竖线划分为两大部分。两个栏的内容之间最好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教师课堂讲的内容和自己理解的对应相同章节的内容要在相同的横向行上,这样便于对比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在课前预习时,对于没有搞清楚的容易出错、容易混淆的、理解不到位的或模棱两可的部分,特别是通过教师讲解后仍存在着不太明白地方的,更要及时地记录下来,等到下课后,再去请教教师或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尝试带着笔记本和笔,边听边记,写下知识要点及典型的例题。

3.记录课本上没有的、教师补充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最重要的考点,你也许会因记录下了这些关键的知识点而取得好成绩。若当时有来不及记录下来的内容,应该留出空白的地方,以便课后及时补充上,以保证课堂笔记的完整性,便于日后复习。

4.不同的课型和讲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教师讲解概念或公式时,应该要主要记录知识的发生背景和实例、思路分析及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的结论和注意的事项等;在复习讲评课上,重点应该记录解题的策略(比如审题方法及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错题与原因分析,总结解题的思考过程,揭示解题的规律。

5.重点记录教师讲的提纲、图解及表解。若纲要与课本不同,教师对课程的内容要进行重新编排,像这种纲要就要完整地记录下来,作为自己复习时和总结时的参考。不需要做课堂笔记的是:①不太重要的知识点;②一看明白的内容;③课本上有的知识,基本上容易理解的内容。

6.做好课堂小结。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下课前,教师都会对该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大家都明白,课堂小结是本节课内容的浓缩,是精华所在。这时,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集中所有的注意力,紧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走,最好是多记多听,事实上,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检查对本节课所学的第一步。

三、展览、评比优秀课堂笔记,激发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积极性

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过激励后,他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展览学生的课堂笔记,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学生在做好课堂笔记方面的肯定,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从而激励学生把课堂笔记做得更好。

四、做好学生课堂笔记检查

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式。教师持之以恒地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就会觉得做课堂笔记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了一种精神需要。偶尔没有做课堂笔记,便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抽空也要补上。

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认识到了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掌握了做好课堂笔记的方法,也有了做好课堂笔记的热情和信心,这样数学成绩就会提高很多,初、高中衔接教学也就不再困难了。当然,数学课堂上的主次,还必须要掌握好。在数学课堂上,还是应该以听课为主,积极地参与课堂发言,认真地思考,同时还要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让课堂笔记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平.基于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J].江苏教育,2014,(02).

[2]刘渊枢.数学解题错误分类例析――知识性错误[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3]方跃飞.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1).

[4]唐录义,王龙跃.基于自觉纠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建构[J].福建中学数学,2013,(11).

[5]刘渊枢.数学解题错误分类例析――心理性错误[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6]林佳乐,汪晓勤.美丽的错误[J].中学数学月刊,2013,(10).

[7]王莉.倡导个性张扬力避能力统一――浅谈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3,(27).

[8]马文杰,罗增儒.高中生解答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和猜测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04).

[9]兰诗全.换元法的解题功能[J].中学数学研究,2013,(07).

[10]朱雁.调查研究法之问卷调查法(1)[J].中学数学月刊,2013,(07).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4篇

关键词:职教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笔记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好坏,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每个教师应当使自己教的每节课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除了教师认真备好课,设计好课堂教学环节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记好课堂笔记,对职教学生而言,有两个大的方面作用。一是职教学生,大部分都是中学教学的失利者,本身知识基础不好,在职业学校学习也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少能认真的听课,如果只靠老师在课堂40分钟教学,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二是职教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上课40分钟很难集中思想听课,难免会枯燥无味,课堂笔记能给学生一个课堂载体,让学生能有事可做。

“如何做听课笔记?”也许有不少人会说:“做笔记谁还不会啊,只要用笔去记就是了。”“用笔去记,说得好,但怎样做好笔记,而且力争还原课堂效果,这恐怕有点难度吧。”相信这样的困惑,不仅存在于我们教师之中,在学生的课堂笔记上也有所表现。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课堂笔记很完整,而且思路清晰,同时也发现不少学生不会做课堂笔记,或者说不知该记点什么。如果仔细比较就会发现,通常喜欢做笔记的学生,大多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能够把老师讲解的重难点记录在案。也许有人会质疑:“如果只是把重难点记下来,或把困惑写下来,岂不更好?没有必要把老师讲过的话都一一记下来嘛。”其实能把重难点记录下来,就已经很难得;倘若再把困惑写下来,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名言正好验证了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有关老师认为,课堂上记笔记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一点不记的类型,这样的后果是容易使自己走神儿。二是学生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这样听课效果不会好,因为只顾着记笔记了。

课堂笔记要记,但是,课堂笔记不是死记,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录,许多同学都犯了这个毛病。那么,课堂笔记该如何记呢?

一、课堂笔记要记哪些内容

(1)重点与难点。在迎考方面,我们应相信老师都是有经验的,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应着重注意,一定要记好、记全、记准。通常,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往往以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形式出现。关键词是指在讲课内容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词语,可以作为记忆的引发器。线索性语句是讲课人用来提示即将出现的重要信息的语句,例如:“下面这几方面非常重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考试时要考的主要问题是”等等。听到这样的语句,同学们就要注意记录老师即将讲到的关键内容。

我们预习或做题时感到比较难的地方是我们的难点,也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对于这些,不仅要记下知识要点,还要记下有关例句,典型例题等。

(2)在预习时尚未搞清楚的易错、易混、理解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尤其是经老师讲解仍不懂的,更要记下来,课下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你可以带着笔记本和笔请给你答疑的老师或同学直接在你的笔记本上写下要点、例句或典型例题,也可以边听讲解边记。

(3)记书上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重要的考点,你可能因记下这些知识而取得优势。如果非要用到书本上的大段内容,可用“见书**页**行到**”的形式注明。若有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要留出空位,以便课后补上。

(4)根据课型和讲授内容不同有所侧重。例如讲解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

(5)记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提纲、图解和表解。如果这个纲要与书上基本一致,则不必记,只要在书上勾画出来就行了;如果与书上不同,老师对本课的内容重新进行了组织,这种纲要应该完整地记下来,作为自己复习和总结时的参考。

二、记笔记要掌握哪些技巧

(1)常用的字词可以用符号表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2)字要记的松一点,这样改正方便。

(3)记笔记应分正副页,通常为7∶3,这样可以修改方便。

(4)应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通常为红蓝笔,不要用铅笔记录。记一般的东西用蓝笔,记公式等重点用红笔。

(5)写得要快,看清就行。

(6)要认真听讲,课堂笔记只要简单抄一下就行了,不要因为一节课忙着抄课堂笔记而忽略了老师讲的内容。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5篇

关键词:课堂笔记;学习策略;运用英语;记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68-02

《新课标》把学习策略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且明确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采取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一、明确记笔记的作用

有这样一个实验,调查和研究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学生被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看不到摘要组的学生成绩最差。(以上实验摘自胡 进 “论课堂笔记策略的创新性”,《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3期)

由上述实验表明,记笔记在课堂教学中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指引学生并稳定学生的注意力。

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首先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和进度,同时还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只听不记则有可能使学生造成学习接受疲劳,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比如思想开小差,玩学习工具,东张西望等等。更主要的是,记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吸收。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2、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复习。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和恒久记忆,如果只是单纯的听,当时觉得记住了,但是没过多久就已经忘记过半。所以笔记是永恒的备忘录,可以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

3、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

我们的英语人教版,每学期的教学容量是九个单元(七年级为例),教师每周都要教授新知识,如果学生只凭大脑记忆而不动手,或许一两节课内容还可以承受,若积累太多,就会逐渐被遗忘。期末临近,想要再次复习,却无课堂笔记供自己参考以及课堂上所补充的内容,最终一无所获。不可否认,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巩固记忆的过程,单靠一时、一遍的记忆很难奏效。所以,在课堂上,随着老师的节奏,把知识点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记下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英语课堂笔记的基本方法

1、教师方面。

(1)抓好课前的习惯培养。记好英语笔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应该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就抽出一定时间辅导学生做笔记。指导学生记笔记,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了解应该重点记什么,如何更好地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和进程,以后再通过一、二节课的实践,学生就可以很快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避免学生盲无目的,不知要求地乱做笔记。

(2)抓好备课环节。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英语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做好笔记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将要教授的课堂内容,对教材认真分析、归纳、整理,形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教案,也就是一个详细的教学知识摘要。仔细设计该节课的板书设计。然后在备课计划中列出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并用特有的符号、颜色等标出,以便课堂上学生能围绕这些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做好笔记。

(3)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更有效地记课堂笔记,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清晰、有条理,准确而精炼,切忌杂乱无章。要有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好的记笔记的习惯。其次,板书设计的布局要也十分重要,层次要分明,字迹要工整,重难点突出。再次,把握好上课的节奏,讲解重点内容时节奏要稳健而缓慢,反复加以强调,以便于学生把握要领做好课堂笔记。

2、学生方面

(1)笔记本要求。笔记本是一学期重点知识的归宿,个人认为很重要,所以应该是大一点且厚一点的本子,这样能满足一年的使用,从而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封皮最好结实一些,以免撕破划烂,有助于保存,以防因天天使用而导致纸张脱落的现象。每一单元结束后应空出一至两页空白页,以作单元章节的总结所用。

(2)格式要求。首先要记下听课单元标题。每一个知识要点用1、(1)、(2)…2、(1)、(2)…等序号排好。应使用其他色笔标注出重难点。要学会使用常规性的或自己独创的符号标记,以便节约时间,使所记内容一目了然。最好在笔记本的知识要点处注出所涉及内在课本的什么地方,便于以后查实或更正。每页笔记应留出几行空白,便于以后复习时查漏补缺。另外,书写务必要清晰,字迹潦草容易造成日子久了自己也不知道记的是什么。

(3)内容要求。笔记内容不仅仅是教师板书的内容,因为板书只是本节内容最直观简洁的表述方式,所以,课堂笔记应该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自己不十分掌握或容易忘记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在听课过程中对老师所讲知识的领悟。课后通过自学所得到的新的知识点也可以记下来,成为笔记的延伸内容。

(4)使用要求。记笔记不是老师分配的一种任务,而是学习英语的工具。学生在课后还应学会整理归纳,完善笔记。不要把笔记当成了摆设。应该通过经常翻阅来复习巩固,逐步地把笔记上的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课后要依据教材或寻求老师的帮助对笔记的遗漏之处进行补充。

综上所述,课堂笔记在学生学习中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勤记笔记,而且要具体引导怎样更科学地记。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参考文献: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6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主体性;学生主体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79-02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强有力推动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有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但是,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育效率低下,既不适应新课改要求,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思想政治课也存在这一突出问题。现代教育是培养“全面与自由发展的人”。马克思讲:“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地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与其他教育目的的根本区别。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对学生地位理解的错误,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丧失了主体地位,也无法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这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中学政治课堂中教师的讲授大多占据了整节课,教师拿着课本和准备好的资料,不停歇地讲授,而学生基本是一致的动作――低头在书本上和笔记本上不停地做记号、记笔记。整个课堂的气氛显得沉闷而死板。

二、造成中学思想政治课现状的原因

1.学生的原因。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也有很多因课堂上无法及时记录完整笔记的学生仍在皱着眉头奋笔疾书。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课堂的笔记非常多,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也很多,课业感觉十分的繁重,尤其是在期中或期末测验时,老师都给他们规定一个分数线,无法达到的就要额外的增加许多作业,直到在下次考试中达到规定的分数。以上种种做法都使学生感觉压力过大,导致他们在课堂上除了集中精神抄笔记以外,根本挤不出别的精力来思考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从理解的角度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老师讲的什么不关心,只知道一味地死记硬背。这就是课堂如此沉闷而死板的原因之一。

2.教师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讲课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原因。在很多中学里,教师的奖金都是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挂钩的。他们大部分为了获得高额奖金,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极尽所能地给学生灌输知识点,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学生觉得学习就是考试拿高分,拿不到就要受罚。这在一些学生中可能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劲头,同时也会使部分学生觉得反感,不适。

3.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的观点也在现今课堂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中国有书院学校以来,基本上就形成了这么一个观念: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记笔记。几千年来形成的观念也致使现代的教学课堂大多呈现很闷的气氛,学生要么闷着头做笔记,要么各做各的事,并且很多学生并不是很愿意在课堂上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被点到的很多学生也认为回答问题是件很麻烦、很困扰的事。大多数的同学喜欢在课堂上默默无闻。

三、对中学生课堂主体性以及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

我们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必须搞清楚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教师就是专门培养人才的人,作为教师该培养哪样的人才,才符合时代的需要,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我们首先得明确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两个概念。

1.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科学阐释。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2.关于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是否能学、会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受到的教育引导。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或者说,课堂教学是生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课堂必须承担培养学生能学、会学、学好、好学的义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是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和教学手段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正因为决定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直接因素并非教师或教材,而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就是知识在输入各自大脑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加工”方法,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加工”结果。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他们的努力,都是经过学生的大脑,以学生的“学”为中介,从而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中学的思想政治教师更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放在真正的“主体”位置上。综上所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外在讲,是指学生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内在讲,是指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

四、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世间万物,人最宝贵。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周围环境的差异,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未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但在新课改下,每位教师都要担起该重任,又特别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更要担起这个重任。今天,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得到加强,并为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各种条件。所以,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做改革先锋,做培养人才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5]祈成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J].

[6]罗键鹰.中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现状与管理[J].

[7]钟启权,等.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解读[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美・布鲁巴克.成为反思型教师――教育基础改革与发展[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5.

[9]张兆英.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和引导策略[J].2009.

[10]张兆英.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和引导策略[J].2009.

[11]张兆英.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和引导策略[J].2009.

[12]德・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思考[N].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7篇

[关键词]课堂小练笔 作文 内容具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84-01

一、高年段小学生作文内容具体化能力不足的问题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与内容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但从目前学生的作文水平来看,能达到课标学段的要求者并不多。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经历,在学生的作文上写上内容不具体的评语,可是学生却觉得写得挺好,并来询问老师为什么写得不具体。通过教学总结,发现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不具体的毛病以及原因:

第一,粗心大意式:叙事只有事情梗概,写人只有人物的粗略描写,读来让人印象不深,知之甚少。

第二,主客不分式:主要人物或事件记叙描写不多,把主要篇幅花在记录次要或者无关的事情上。

第三,流水记账式:没有重点的全盘记录,学生不会使用描写,虽然也知道要具体写哪方面的内容,可是技巧的缺失导致不会通过描写去把内容写具体。

在现行的课堂小练笔中,如果课堂小练笔设计目的不够明确,或是纯粹抒发空洞的情感,或是说一番大道理,就会使练笔流于形式。练笔后的评价不够到位,更使课堂小练笔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效果。

二、设计课堂小练笔的几个策略

(一)依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

1.有情可表时举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很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向学生传达着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达到和课文情感的共鸣时,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通过“举象”(列举生活经验中的具象)的方式抒发出来,形成具体的文字,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洞抒情。

2.精彩描写处仿写。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运用了多种描写的手法,值得学生模仿借鉴。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进行课堂练笔,可以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鉴把事物、把文章写具体的手法。

(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明确课堂小练笔要求,在课堂小练笔的设计中提出“内容具体”的明确要求。在开始练笔前,因势利导,结合课文的特点提示写具体的方法。

三、具体的课堂模式

学生在进行写作前应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头脑中要具备相关的主题知识、读者的知识、遣词、造句、谋篇的技能;二是明确写作任务,有写作动机。课堂前半段的教学,蕴育写作情感,形成、明确学生的写作动机,习得作文内容具体化的技能,获取写作主题内容,然后运用课堂小练笔表达成文,培养作文内容具体化的能力。通过实验修正,本课模式一般结构为:

1.生成练笔信息——了解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收集、获取与练笔有关的内容、素材。

2.激发练笔动机——酝酿情感。结合课文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深入品读,把握人物品质和课文主题,蕴育写作情感,形成、明确学生的写作动机。

3.写作方法小结——写法指导。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堂练笔的核心要素:通过具体的内容突出人物特点,深化主题的写作技能。

4.明确写作任务——提出要求。结合课文实际提出练笔的要求:注意运用使作文内容具体化的方法。

5.进行写作评价——练笔交流。运用课堂之前学结的写作技能,把自己的感情通过课堂小练笔表达出来。然后根据课堂实际,教师适当调控开展自评、小组互评、师评,以及小练笔的交流。

四、课堂小练笔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将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老师当学生完成小练笔后,要及时组织交流,准确评价,从而优化“练笔”的效果。课堂小练笔的评价既要讲层次性,又要有针对性地评价练笔呈现的内容是否具体,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一)建立合作评改小组

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调查与测试以后,根据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四人一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推选一名组长,全面负责设计本组的评改活动。合作小组在活动时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型活动。

(二)运用分类评价方式

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学习成果划分为五个层次或称五种结构,五种结构及其含义如下:1.前结构;2.单一结构;3.多元结构;4.关联结构;5.拓展结构。运用本理论对学生的课堂小练笔成果确定评价等级,以帮助学生和老师清楚了解学生通过课堂小练笔培养作文内容具体化能力的发展程度。

【参考文献】

[1]郭家海.发展性评价量表在写作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8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课堂教学 填空笔记

一、引言

无数教学实践经验已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小组讨论法、案例法、现场模拟法等众多教学方法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在促进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进一步证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利于课堂教学。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专业课通常开设在大三、大四,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已渐渐失去了新鲜感,上课精力不集中甚至逃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生活的背景下,如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不开小差、打瞌睡、玩手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多媒体尚未发展起来的时代,教师书写板书学生记录笔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鲜有。可见,记录课堂笔记可以让学生的脑动起来,手忙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课堂走神、打瞌睡以及玩手机的现象。然而,信息时代来临了,教师几乎都解放了右手用ppt讲课,上课的节奏变快了,学生记录笔记感觉到“跟不上了”“太辛苦了”。于是大学生记笔记的意愿并不强烈,许多学生更倾向于直接找教师拷贝教学ppt。事实上,在当下记录纯手工笔记不仅可能增加学生上课负担,还可能导致学生忙于记笔记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听课。记录笔记虽然有上述缺点,但我们不能否认,记笔记是一种使学生动起来,减少上课走神概率的有效方法,并且笔记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程重点,方便学生复习。所以,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这里在环境工程专业课的某章教学中尝试使用了一种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特殊上课材料(填空笔记),拟解决学生上n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录纯手工笔记学生感觉负担重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教师在课程某章备课过程中,将课程重点梳理成按上课讲授顺序排列的文本材料,并将关键词句处留出空白,做成类似于填空题的笔记并打印若干份。在每次正式上课前,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对应于本次课程内容的填空笔记,先给学生3分钟浏览材料,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让学生听到填空笔记相关内容时,像做课堂笔记那样完成手中材料的填空,于是填空笔记随教师课程的讲授进度同时完成。应用实验对143名大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情况和学生们的反馈情况进行了统计:在教学过程中,分别观察统计在使用填空笔记的本章教学时与不使用填空笔记的其他章节教学时,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情况;实验章节教学完成后,让学生以无记名的形式完成了关于课堂填空笔记使用情况反馈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

三、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课堂听课注意力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填空笔记,能显著减少玩手机、打瞌睡、讲小话的现象,使学生的注意力紧跟教师授课的内容走。据统计,没有使用填空笔记的课堂教学中,玩手机的学生约占上课总人次的13%,讲小话的约占3%,打瞌睡的约占2%;然而在使用填空笔记的情况下,玩手机的学生人次减少了69%,讲小话的减少了33%且没有打瞌睡的学生。总体而言,填空笔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包括玩手机、打瞌睡和讲小话)的人次从原来的占总人次的18%下降为6%。促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三:首先,学生在看到“填空题”时,本能的就会去思考并尝试填空,大脑皮层便活跃了起来;其次,在授课前学生浏览了填空笔记,对当次课的主要内容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听课时更容易掌握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最后,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听了课要把空白处补充上,有些类似于“目标驱动”教学的过程,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听课的主动性。此外,学生课上需要随时关注讲课进度与填空笔记对应的情况,时而还要动手完成填空,大大降低了玩手机、走神等的机率。

(二)学生对填空笔记的看法

大多学生十分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填空笔记,并认为该方法可尝试在其他课程中推广。据调查问卷统计,98%的学生认为填空笔记对掌握课程知识重点有帮助,其中约54%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约53%的学生希望在整个专业课课程教学中都使用填空笔记,但约32%的学生认为填空笔记可有可无,没有太大作用;约15%的学生不认同填空笔记。

喜欢填空笔记的同学认可它,主要的原因有可轻松获得梳理好的课程重点,可协助集中精力听课,随堂把填空题填满很有成就感等。不认同课堂填空笔记的学生中,有约41%的人认为填空笔记板式固定,不符合自己的习惯,更喜欢自己灵活的记笔记;约有24%认为做填空笔记仍然累;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填空笔记内容不够具体详实,或者认为它容易遗失、不易保存。一些同学建议填空笔记可课前预习、课后练习时使用或者期末复习时再填。但若这样做,就失去了使用填空笔记提高学生上课注意力的初衷。总的来说,学生对填空笔记这种教学手段认可率很高,认可度良好。事实上,填空笔记是引导性笔记(guided notes)的一种特殊形式,填空笔记更适用于文字类课程的教学,而公式、图较多的课程则不适用。引导性笔记在国内外教学中已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三)填空笔记的缺点与改善措施

课堂填空笔记虽存在缺点,但瑕不掩瑜,它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绝大多数不认同填空笔记的学生所反馈的填空笔记主要缺点是内容不够具体、板式固定不灵活,这方面可从填空笔记材料的课前准备上细化内容、合理设计等去改善,制作学生满意度更高的教学填空笔记材料。针对其容易遗失、不易保存的缺点,可以随课程开展将每堂课的填空笔记逐渐装订成册,形成笔记资料册。另外,课堂填空笔记方案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实行选择使用制,避免少数不认同填空笔记的学生产生反抗抵触心理。教师可将填空材料电子版提前一两天通过网络传入学生群,让有需要的学生自行下载打印,在上课时使用。在多学生认同的氛围下,相信少数不认同填空笔记的学生有很大可能会受到积极影响,逐渐对它改观。

(四)填空笔记手段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推广的可行性

课堂填空笔记教学方案普适性强,可推广到多数大学课程教学中,尤其适合理论和记忆内容较多的文字类课程。它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抓住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还可逐渐形成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课程复习材料。调查问卷统计中,约86%的学生认为课堂填空笔记可以尝试推广到其他课程,其中约30%的学生认为它十分有推广价值。

四、结语

课堂填空笔记能显著提高大学生上课专注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它被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喜爱,被认为有推广潜力。课堂填空笔记教学手段易于操作,可行性强,学生反馈良好,具有在大学课堂教育中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艳,杨俊珂.大学生拷贝教学PPT代替课堂笔记现象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6).

[2]张红,何从军.浅析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J].职业时空,2012,(02).

[3]王光艳,姚素芬,张燕.引导性笔记在电类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9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应用型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Appli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k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SANG Xiaoj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Abstract Management currently applied in succession to open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nstruct a direct impact on classroom teaching appli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I engaged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and continuously manage this branch of appli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common problems that teachers one-way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the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experimental room-base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were analyzed, combined teaching experience, proposed to construct appli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ppli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0 引言

关于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新课题,但当前课堂教学效果普遍不乐观,培养的学生不太符合市场需求。以笔者所从事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接受了诸多物流管理课程教育,但实践中却很难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去,动手能力普遍欠缺,理解问题不够深入,课本知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对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反思。

1 当前应用型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不完全一致,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但目前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和其他基础学科教学模式区别不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课堂教学以教师单向教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不够。目前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偶尔请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但以冷场居多,学生有时一问三不知,有时肤浅回答几句就没下文了。学生在座位上听得头昏脑胀,睡大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的不在少数。如此课堂气氛,老师身心俱疲,学生却收获甚微。

(2)学生之间缺乏效果明显的互动。大学阶段学生上课座位由自己随机决定,大家在课堂上只是彼此独立的个体,独自做笔记,独自听老师讲课。同学之间是生活中的伙伴,但很少开展学术探讨,不懂得互相分享各自的观点,学习方面鲜见深入而实质性的交流。

(3)应用型管理专业实践以追求实践操作为主,缺乏学生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高校在应用型管理专业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或到实习单位参观的方式丰富大家的实践经验,学生参与了一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操作,将课本中的操作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消化。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书上的流程、设备、单证等内容具体化,弥补了教学工具的不足。但是,管理学本科生需要把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如何把人、财、物背后涉及的管理内容理解并处理好,才是最根本学习目标,这不是参观实践所能解决的。

以上三个方面是当前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普遍的现象,对于已经习惯从小学到高中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似乎顺理成章。但是,对于应用性要求很高的高等教育而言,这种教育模式与将来的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违背了高等教育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教师课堂单向传授知识模式。

从形式上单向传输知识似乎是比较有效率的,实现了一点(教师)到多点(全体学生)的辐射,然而这种看似有效率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绝对权威为前提的,违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感觉到的教育就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本身丧失了提意见的意愿,参与课堂的渠道无形中被堵塞,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割裂,学生们甚至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理解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关系。部分学生来上课,是摄于教师有权决定其平时成绩,并间接影响其能否按时毕业。被动上课的学生,其上课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这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另外,已经习惯了基础教育模式的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没有学会质问式的反馈,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因为学生缺少了锻炼思考的过程。

没有了学生的配合,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师上课的激情会大打折扣,可以发挥的空间尽失,教学就变成了机械劳动,毫无成就感,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其次,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就应该乖乖听课,不要讲话、不要开小差、不要睡觉等等。可一堂课50分钟让他们一直集中精神听讲是勉为其难,所以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调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很有必要。我们应当看到,在课堂这样的临时组织中,知识资源其实不应只是老师一个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积累和看法,这种知识来源其实是对老师这个资源的补充,知识互动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西方国家柏拉图式的教育以思辨为主,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穿插着彼此的肯定和否定,激发思考的兴趣,迸发思想的火花,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这比教师简单提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更加有效率。

最后,应用型管理实践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

本科应用型管理专业在研究能力上不能和研究型大学相提并论,在操作技能上又输给了高职毕业,所以要在夹缝中定位教学目标,即学生既要有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修正当前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很多学校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大量建设实验室,采购一些设备供学生操作,让学生参与到以有形的设备或软件操作为标志的实践环节中。

笔者认为这种实践教学的做法没有深入解析本科应用型管理专业背后潜在的管理要求。以物流专业为例,物流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以到就业单位是从事物流管理实务工作居多,了解物流作业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掌握管理实务才是他们工作的根本。本科物流管理实践是以物流作业为基础的管理实务,简单描述就是物流作业实践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物流作业实践基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例如建设实验室、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或见习等等,但是这些实践受限于学校既有的条件,实践时间一般不长,实践内容有限。所以管理实务实践从一定程度上应该成为实践教学的补充,这种实践没有特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行。

2 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是相辅相成的,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精心设计,老师秉承教与学交互进行的教学理念,把所教内容选择性地细化成一个个可以让学生参与理解、思考及总结的小模块,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初有收获。与前几年的课堂教学效果相比较,目前所教班级课堂表现明显不同,学生们比较配合笔者设计的教学节奏,认真记笔记,积极思考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为起点,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一些改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结合笔者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构建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严格组织课堂形式,并让学生有认同感

在课堂组织方面,形式是课堂有序的前提。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精神依托了,在大学课堂里,学生玩手机已屡见不鲜,这已成为降低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之首。因此,在形式上,笔者严格控制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状况。

大学生们自控力不强,他们上课可以不带笔记本和书本,但是手机肯定要带,而且往往带来就准备从头玩到尾。鉴于此,笔者在形式上首先严格禁止用手机,并且不允许放在桌子上。在严格要求这些纪律时,笔者注重思想教育,让他们对笔者的严苛有认同感,从而保证执行效果。我跟他们说:“因为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事,我们什么事都不做坚持在冷板凳上坐50分钟都是很熬人的,如果手机在桌子上,难免成为我们上课无聊时的精神寄托。当我们同学中有一个人使用手机时,另外一个不想听课的人看到后就自我降低了道德水准,然后也心安理得地使用手机了,也就是第一个使用手机的人会发挥破窗效应,后面的人会有从众心理,结果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有使用手机的理由。”笔者讲到这些道理时话锋一转:“其实我们在座的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同学也要看到这个问题,刚才讲到的破窗效应和从众心理就是我们管理工作中正常存在的现象,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这些效应和作用都会存在……”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跟学生交代课堂纪律往往会把关系弄得僵化,这种情形会不利于教师顺利开展工作,为了不让学生心理上有对立感,笔者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切入,以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为实例,既是一种知识传播又是一次感同身受的教育,效果明显不同。

教师可以像综艺节目主持人一样,只是穿插在课堂中做一些承上启下的工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会有认同感。

2.2 把握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

一首好听的歌需要有好的节奏,一堂课也同样需要有好的节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是普通节奏,时间长了难免会倦怠,对于精力旺盛的年轻学生尤其需要安排环节让他们投入一些精力,在平铺直叙的教学中加入一些诸如记笔记、学生互相讨论等环节就起到调节节奏的作用,让单调的课堂有了一些变化。

笔者严格要求学生做笔记,并告知他们考试内容以笔记为准,教材为辅。这样他们在思想上就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书本为准,以至于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仍然延续着这种思维,在课堂上老师请他们回答问题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翻书,试图从书上找到直接的答案,有了这样的依赖感,他们上课就缺乏动力,认为老师讲的知识是课本上的,自我智力优越性使得他们以为自学也能搞定。要求学生记笔记是必要的环节,一方面是因为笔者讲课不纯粹以课本为主,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记笔记可以调节上课的节奏。当然,学生记笔记的内容要精练,要避开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否则学生会觉得是重复性简单劳动,导致产生排斥心里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调节课堂节奏的另一个环节是设计思考题给学生讨论。笔者认为正襟危坐的听课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倦意,没有强迫思考的压力使得他们脑子处于休眠状态。笔者将教学内容上把枯燥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平均每节课中安排2~3个问题让他们讨论2~3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节奏,缓解一下他们单调的听课模式,而且调动他们的思考力,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让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充分激发彼此的思考灵感,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为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笔者在挑选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也别具一格,基本不会指示到个人,而是变换方式请若干名同时汇报他们讨论结果,例如我会喊姓名中第二个字的声母音序是“Z”的同学,或学号20~30中姓名是2个字的同学,或姓氏首字声母是“L“的男生等等变换提名的方式使课堂有了游戏般的乐趣,也使被请回答问题的学生心里的排斥感弱化,从而冷场的几率大大减少。

2.3 设计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应用型管理专业一般是融多种学科交叉在一起的综合型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储备。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应用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学等专业学科理论结合物流实务而形成的专业内容,学生在学物流知识时已经有一些相关知识的铺垫,所以在设计物流专业教学内容时侧重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物流问题,这也是应用型专业的基本目的。例如讲解物流管理目标概念时,首先应用一个例子引出物流中普遍存在的二律背反现象,引导学生用系统的理论来思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入手,最终凝练出这个概念。这种方式的讲解使学生意识到他们之前学的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其实是有利用价值的,也能看到理论层次的问题,即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学这些都是基础理论,而物流管理是应用这些基础理论而形成的应用理论。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后,学生学习一些抽象的理论时就有了动力,要想学好应用知识,要先学好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理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践内容中去,抽象的理论就不会被学死。

2.4 布置适当综合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应用型管理专业以管理为基础,属于社科类学科,需要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文字编辑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操练中体验才能掌握。逻辑思维能力,依赖学生是否掌握思考问题的策略,而策略是需要学生在长时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大家在跟大学生接触后普遍感觉,当今大学生没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是聚焦细节问题,既没有高度,也没有深度,只在具体问题的打圈,这就是没有策略的表现。沟通能力,有人将其归集为情商问题,笔者认为沟通能力可以在具体事务中锻炼提高,在跟人沟通过程中会体会人的本性问题,从而拥有一些解决人和人关系的悟性。文字编辑能力,是大学生最易掌握的问题,但又是学生最易忽视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以幻灯片的形式上交作业,对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经常做一些文字编辑的工作后,他们在文字大小、颜色、格式等细节方面的处理会和内容融为一体,整体感觉自然流畅,而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学生所做幻灯片明显生涩粗糙,把握不了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组合。

3 总结反思

作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应用型管理专业对专任教师有较高要求。首先任课教师本人要有综合性的知识积累,其次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把握教育规律,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社会需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应用”要不断与时俱进,作为应用型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微课题“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关春燕,关秋燕,黄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项目教学方法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12(4).

[2] 霍伟伟.本科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J].轻工科技,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