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制造业科技创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5 15:09:27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1篇

回顾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历程,有助于我们将当今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置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理解。因此,此文首先沿着历史脉络,简要回顾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特别着重于将科技创新这一主题纳入这种历史框架中探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在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均由苏联人帮忙建设,并且技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除了在军工国防领域科技创新力度较大外,其他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作用主要是为满足和保障短缺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基本需求,基本谈不上科技创新。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引入股份制,改制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推动国家税制改革,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放宽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推动,为后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进入新世纪,2006年国务院的《意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50多年发展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宏观上给出了发展方向和中观层面的指导,特别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政策指引。然而,2008年之后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事实上,所谓的危机同时也是一个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契机,这主要取决于装备制造企业如果重新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从重产能转向重创新,修炼内功,走一条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种辩证性在2009年的《规划》中有着清晰的体现。纵观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历程,尽管不同规模和所有权制度下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选择了不同的科技创新道路,如建立科研院机构,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直接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消化吸收在创新等。无论选择了哪种科技创新道路或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科技创新,均会有其优势和不足。下文主要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分析。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呈现产能过剩,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或不具有核心技术、专有技术、高端技术自,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话语权。总结起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标准仍不完善,整体的科研平台扔在搭建当中①在政策、法规、标准完善方面,在2006年国务院的《意见》中有着清晰的认识。具体来说,《意见》指出“要在全面总结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另外,《意见》中也提到要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这点在2009年的《规划》中也再次强调。除了政策法规的发完,《意见》也强调了标准制定方面需要完善,指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等级,完善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为我国装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而在《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②在科研平台搭建方面,就我国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来讲,一方面,国家认识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重要性的时间不长;另一方面,整体的科研平台搭建工作也就15年左右时间。1999年国家开始认定首批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之后又陆续推动了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授予、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863”计划申报、“973”计划申报等,部级高新区、部级开发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等。这些国家推动的科研平台搭建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整体上企业参与不够,平台利用不足,这些方面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服务管理功能进行组织协调。2.从中观层面来说,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其整体的管理体制和产业内的企业间的配套协作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另外,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也有待完善①在产业管理体制与产业内企业间的协作方面,总体上看,装备制造业的行业范围涵盖广泛,其管理体制处于长期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治状态,这样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同时影响企业间的协作合作(吴天宝2009)。另外,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为产业链条长且链条之间的联系相对密切,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技术对接和配套协作就尤为重要。而多方面因素,如价格竞争激烈而技术合作意识不足,导致整体上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配套协作不足,使这种企业间的科技创新协作效应很难发挥出来。②从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方面来看,我国相应的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还有待完善,另外,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也对科技创新有着重要支撑作用,而这些方面,我国的相关行业还不够成熟,限制了其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体上说,这些相关的支撑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完全构建和发展成熟,相应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3.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而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战略制定和执行、现有技术实力、资金和人才四个科技创新主要的相关方面存在问题,这些现存的问题成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制约因素①在战略方面,科技创新未纳入公司战略制定中,或者执行能力不足。目前,一些装备制造业企业缺乏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战略导向,这样就没有从战略高度去系统构建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及研发体系和平台。目前,创新战略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程源,傅家骥2002)。现实中,更多企业趋同于跟随和模仿,技术改造、扩大产能成为大多数企业科技创新主要模式。很多企业缺乏具有领先创新战略的眼光和实力,而一些大型企业虽然有研发体系和相应的管理体制,但是很多企业的研发体系也主要是围绕市场现有需求搞研发,缺乏超前性、前沿性研发,缺乏清晰、明确且有效的战略计划或者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的管理和配套工作不足而大大降低了战略执行力。②在现有技术实力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并且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内部合力。从之前所探讨的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历程中可看出,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比较年轻,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在科技创新重要性方面的认识时间不长、技术积累明显不足。事实上,现有的技术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实效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另外,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内部合力。比如,在同一个企业集团内,一些同类型产品技术工艺也没有实现技术共享,缺乏技术共享平台,技术标准化统一工作仍有待改进,这样的状况致使企业的科技创新潜力发挥不出来,整体合力不能形成,从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前瞻性的研发。③在资金方面,企业资金基础薄弱,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业发展和原始积累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这三十年企业基本都处在创业阶段,原始积累不多,这极大的限制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总投入。在资本有限的状况下,当宏观经济态势良好时,一些企业思维局限在将有限资金投入到产能扩张中而非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这种资金运作方面的思维定式和企业短视的行为模式也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研发经费投入量是衡量科技创新重视度的一种重要指标,肖鹏、牟艳和杜鹏程(2012:183)文章表明,多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大约为1%,这远远低于国际上普遍认定的2.5%-4%的指标,而国际上普遍观点认为这种比例占到2%才可以维持竞争局势,达到5%才会在研发方面有相对的竞争力。从这些数据可知,我国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不足不仅仅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还进而影响国际竞争力。④在人力因素方面,研发团队建设滞后,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在人力因素方面,很多装备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建设重视不足,而将重点放在了营销团队建设上,这主要是由于研发具有高成本、高风险、效益显现慢的特点而市场营销却很容易显现出短期效益。事实上,问题不仅仅是很多企业是对人才的重视不够,科技人员储备、培训不足,研发团队建设滞后,即便是建立了研发团队的企业,现有的研发团队也并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方面的不完善导致的。很多企业现有的研发人员积极性不大,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而技术人员的高流动性也导致了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难以延续。不灵活的激励机制和不完善的考核体系也影响到企业的科技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保留,这就影响到了企业的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和企业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初步建议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2篇

要促进科技创新项目的发展,除了技术发明的提高外,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关键。但目前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1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且对项目绩效评估的手段缺乏

随着采煤机制造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管理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基于历史原因及行业的发展起点较低等因素,企业对于科技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估重视度不够,且缺乏有效的工具,致使这类项目的作用难以体现;二是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人才队伍人员年轻、结构单一,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另外还存在着管理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管理部门大部分人员和时间都用在了技术服务支持工作上,缺乏从整体上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规划与实施监督等,这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国内采煤机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相对偏少,据统计,国外先进国家,如美国与日本,其主要采煤机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均超过20人,有的企业已超过100人,根据经验,只有当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占具体科研人员的数目达到10%以上,才能保证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速度是当务之急。

1.2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且相对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采煤机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系统,没有实现从研发到销售,从设计到生产的信息系统,故难以有规范的科研开发管理、经费使用、资源调配等制度和流程。

(2)管理体系混乱,职责不清,缺乏有效针对项目的管理方法。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往往由生产部或研发部负责,但有时也设有专门的科技创新部门,这样导致各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越权管理和管理缺失问题比较突出,并且还没有普及运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等现代管理方法。

(3)流程紊乱。负责进行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中心,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方法,缺乏流程设计,更谈不上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优化原有的项目流程。

(4)企业还未建立起一套与科研开发工作相适应的,能够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原则的薪酬和奖惩体系,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

2运用平衡计分卡及项目管理理论方法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2.1运用平衡计分卡加强科技创新项目的绩效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

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的主要观念是以平衡为中心,并将评估指标分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大层面,探讨企业制定的策略与关键性绩效评估指标相互结合,并在短期与长期目标下,对财务与非财务性、外部构面与内部构面、落后指标与领先指标,以及主观面与客观面等具体绩效指标间,取得平衡的策略性管理工具。采煤机制造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科学地评价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工作的绩效。事实上,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帮助解决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估与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带来绩效的表现或带来多大的绩效,可以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来体现:

(1)在财务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能否给股东带来收益。所以在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中,首先要挑选真正有经济价值的项目立项。例如,管理人员要注重掌握采煤机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科学制定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调研国内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采煤机的高标准要求,把高标准、高可靠性自动化研发成果融入新设计的产品,这样的科技创新项目才是企业所需要的项目。

(2)在客户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是否能使客户满意。这就要使立项的创新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调研并掌握国内各采煤机生产厂商的产品品种构成情况、产品的性能结构水平、技术人员构成情况、相关管理政策。知晓目前企业产品在国内同行中所处的位置水平,确保本企业产品长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2)了解国外采煤机行业技术发展的现状、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全面科学地制定企业的科研发展规划,使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科研开发技术水平在国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可以采用高端战略,力争采煤机产品做到在采高范围、煤层倾角、难采煤层的开采、电气控制系统及自动化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缩小与国外先进采煤机在可靠性、控制技术、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差距。

3)目前在国内,采煤机制造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改进都是在用户正式提出需求后才着手开始,有些技术改动甚至要到产品出厂调试期才进行,成本高、周期长。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在没有形成系统的客户需求分析及储备技术研发库,试想一下,如果这些技改需求,提早知道,提前研发出成果,形成技术储备,就会缩短与用户需求的距离。所以,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技术分析和分类,形成至少多个研发课题、项目及可实施方案,并提供相关成本预算,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在设备功能提升、新装置设计、结构优化、设备稳定性以及提升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内部运营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内部管理流程是否合理。在实际操作中,采煤机行业的科技创新项目往往缺乏相关的管理流程和机制,主要依靠领导的关心、专人跟踪来推动项目实施;未纳入有效的管理体系,业务规范性不强,不便于推广与拓展。笔者建议:在具体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上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通用性的流程设计,保证流程顺畅,为优化和调整预留空间。例如:可以在采煤机科技创新项目上完善产品三维设计开发平台和电子电路开发平台,投资建设产品寿命周期分析的工程分析平台和产品可靠性评价分析平台,完善和推广产品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开发采掘机械产品质量数据管理平台等。

(4)在学习与成长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是否可进步与可改善,看它是否可以帮组员工成长。例如:可以在具体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中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及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采煤机可设置专门的科技管理部门,要不断总结和吸取行业内外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经验与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另外,要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要根据新技术新领域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每个项目的特点和其他优秀项目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为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建设提出改进建议,提升市场化竞争能力与活力。最后,可实施绩效考核制,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及成员的积极性。采煤机制造企业,首先,应明确科技创新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示部门人员绩效衡量指标;其次,应建立适应自身需求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使绩效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

2.2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指导科技创新管理工作

(1)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管理。采煤机制造企业应该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积极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和绩效考核制,带动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细化项目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细化研发工作的管理,以技术项目管理作业规定中技术项目实施任务单的形式为主线,项目管理人员以项目任务分解和进度表中的时间节点对项目进行过程考核。

2)设置专门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以往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部门是固定设置的,但科技创新项目小组却是临时组建的,这样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缺乏对单个科技创新项目的深入了解,所以,要实行科技创新管理部门下面的各个项目的经理负责制,以有效地实现单个项目的专项管理,对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

(2)结合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与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为了便于科技创新项目的运作,通常会将项目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从起始阶段,中间阶段,到最后阶段,而项目管理理论,则将项目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五大过程。为方便管理,在项目管理上常将项目细分成好几个阶段,以提供较好的管理与控制,并适当结合其组织内常态性的运作。因此将项目各个阶段过程集合在一起,即称为项目的生命周期。而在每个项目阶段因其受到不同的工作任务及时间与预算的限制。因此每个阶段都可看作一个独立单一的项目或次项目,它各自包含五大过程。其周期关系分布。根据以上两者的关系,说明在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时,完全可以按照该项目本身产品开发周期来进行,而项目管理的周期比原先的产品开发周期划分的更为细致和系统,有助于管理事项的精细化。

(3)采用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范畴整合科技创新项目将会使其管理系统化。在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中,很多与新产品开发管理相关的工作往往需要项目管理知识,技术,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整个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作业,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整合、范围、时间、成本、质量、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等管理,制订管理计划。例如,可以对具体的科技创新项目流程进行细化,在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发流程完成初步设计后,针对不同业务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子流程设计,还可以对业务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输入、输出、时间节点等进行规范,使流程可操作性更强。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每个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运用各种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最后形成系统的文本及程序,并将其既有的研发流程系统及文件流程电子化,同时将项目信息透明化。

3结语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3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公共产品;科技创新

1 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伴随着世界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国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装备制造业中心。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太差,这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与世界上其他装备制造业巨头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企业生产能力和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进行整合,促进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信息交流,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并且由第三部门来提供。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组织或部门,而关系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的第三部门之一就是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

2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我们设计这样一种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它由某个机构来提供,这个机构的组建者可能是政府、行业协会或是企业。通过不断收集企业对科技产品创新的需求信息,同时关注科研部门的科研活动动态与新的科技成果这类供给信息,既促成双方合作进行新科技的研发,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做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明显特征。

首先,这种服务的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如果这项服务由政府来提供的话,因为政府的运行成本由全体社会成员分担,只要政府生产出这种服务,它就一定得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这种服务。若是由行业协会来提供这种产品,则情形是相同的,只不过这个“集体”的范围小一些,是成员企业的集合而已。

第二,这种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因为一旦信息咨询服务被生产出来,由于信息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和广泛受益性,多一个企业来消费这种服务不会减少其他企业对这种服务的消费,同时也使得所搜集信息中大部分对某个企业无用的信息在其他企业那里能够得到应用。由此可见其边际成本为零。

第三步,这种服务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最起码从合理成本的角度来看是如此的)。因为假设一个企业并没有分担这项服务的成本,因此被这项服务排除在外,而这项服务又确实能提供对它有用的信息,那么把这个企业排除在此项服务之外,就很可能使它丧失了一次科技创新的机会,而没有提高这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或产品附加值,由此使社会丧失了获取巨大收益的机会,这就是把这个企业排除在外的机会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项服务具有非排他性。

3 不同公共产品提供主体的效率分析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最佳供给模型假设存在一个万能的计划者,他知道每个人为了消费公共产品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把这些价格反馈到总计划中,计算出整个经济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组合。在仅有公共产品和少数消费者的经济中,每个个体承担生产公共产品所需成本的份额可能相当大。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人为公共产品承担的成本减少许多,以致他即使不出资,公共产品的供给也不致减少。对于公共产品来说,个体数目较多,个体扭曲偏好的动机比人数较少时强。

现在分析一个政府政策。假设政府决定组建一个部门为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信息中介服务。组建的新部门的一切费用由企业负担。假定企业以年产值的一定比例P为该部门上缴费用,来承担该部门运营成本。而政府面对的企业有两类,一类对该部门提供服务的偏好很大,如装备制造业,另一类对该部门提供的服务的偏好比较小,如服装业。

政府最初的设想是根据两部分偏好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类企业的P值,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量Q*,Q*定下来后再根据不同的需求曲线确定P1、P 20对于偏好大的那类企业,P大些,对于偏好小的那类企业,P小些。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了帕雷托最优。

但事实上,D1类中的企业可能会有这样的考虑,即,由于公共产品的成本由大量的企业负担,而自己所承担的份额是很小的,所以自己的决策不会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有影响。于是,如果自己隐藏自己的偏好,将自己伪装成D2类的企业,则自己在享受相同水平的公共产品水平条件下,自己承担的成本减少了,即由原来的P1降到P20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需求曲线D1就发生偏转,成为D1,而总的需求曲线D也发生偏转,成为D′,此时该部门愿意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为Q′,降低了Q的供给水平,偏离了真实情况下的最优结果,造成了三角形ABC的效率浪费。而在极限情况下,可能所有的企业都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假装自己对该部门提供的科技咨询服务不感兴趣,以为会有其他企业负担该公共产品的成本,而自己坐享其成。此时总的需求线就成为过零点的垂线,与S交于P轴,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零,意味着政府此项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在这种尝试失败后,政府决定不再顾及企业的偏好区分,对所有企业确定相同的P轴,此时的情形如图2。

假定政府决定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为Q*,而两类企业将要分担的成本严在P1、P2之间。此时政府服务为C点,则对于D1类企业来说,由于供给水平不足而产生的效率损失面积为DCE,而对于D2类企业来说,由于该公共产品供给水品高于其需求而产生了浪费,相应的效率损失面积为ABC。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由政府来提供一种公共产品,要么面临无法实施的尴尬境况,要么就会存在效率浪费问题。

如果政府改变策略,把这个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供给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来进行。假设:①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②行业协会数目足够多,能提供足够多样化的公共产品供应水平;③企业能自 由地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的行业协会并加入。

如图3,其中D1、D2分别是两类企业的需求曲线,S为该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D1、D2类企业分别加入两个不同的行业协会,此时,这两个行业协会根据所服务的这类企业的需求曲线来定出不同的P1、P2和提供不同水平的公共产品Q1,Q2此时经济达到了帕雷托最优,不存在效率浪费的问题。

由图3我们发现,两个行业协会如果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那么D2类企业的行业协会所提供的低水平的公共产品是对D1类企业行业协会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重复投资,造成了资源浪费。这说明如果两个行业协会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仍会产生效率损失,但事实上它们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不是完全同质的,因为企业在选择自己要加入的行业协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要分担的成本与公共产品供应水平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同时也要考虑这种公共产品的品种组合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企业的选择是综合这两种考虑后作出最优的组合的决策。由于与政府相比,行业协会更接近会员企业,更加了解会员企业的效用与需求;同时,不同企业可以对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对行业协会施加影响,以用多样化的公共产品组合来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可见,能供给更加多样性公共产品也是由行业协会比政府更有优势的地方。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现有生产能力与科研能力进行整合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有必要在生产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建立一个媒介,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种公共产品,而由行业协会提供这种产品显然在效率上优于政府。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发挥由行业协会来分配公共产品的效率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使得由行业协会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类公共产品更有效率。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4篇

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小,可以说明该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支持力度。通过对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统计,发现有7家企业由于数据缺失而无法纳入统计范围。因此,对可统计的148家企业进行分析,统计口径为2008—2012年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这148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762%,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主要集中于048%~2265%,共有145家;此外,有2家企业的研发资金比重在30%以上,分别为沈阳市超高真空应用技术研究所(3733%)和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7254%)[1]。对相对集中的145家企业进一步分析,得到图6,这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686%,由图6的正态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分布于均值的右侧,即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大于这一均值。主要集中区间为382%~1049%,共计127家企业,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在1049%以上且均匀分布。

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增长率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增长率。对于2008年和2012年数据有部分缺失的企业,以可获取的第一年数据和最后一年数据为依据计算其增长率。其中,研发资金投入比重负增长的企业有66家,正增长的企业有80家[2]。在80家正向增加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增长率在10倍以上,分别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和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8%和005%,从2010年起开始大幅上升,2010—2012年分别为496%、545%和650%;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的情形同昊诚电气公司相似,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5%和007%,2010—2012年大幅增加,分别为305%、313%和317%;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为018%,2009—2011年增长分别为131%、119%和214%[3]。增长率介于0~10倍之间的企业共77家,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情况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率主要集中于042~084,共计59家企业,其他区间各企业基本均匀分布。

创新要素:技术人员对于技术人员这一创新要素的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数量和比重、高级人员数量和比重这4个方面进行。1技术人员数量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人员规模情况如图8所示,统计范围内的企业平均拥有技术人员247人,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4~296人之间,共有131家企业;此外,有6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在2000人及以上。2技术人员比重如图9所示,统计范围内企业技术人员比重的平均值为3251%,各企业的技术人员比重分布在623%~8178%这一区间,比重在50%的企业分布较为集中;此外,技术人员比重在70%以上的企业有5家。3高级人员数量对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高级人员情况,由于数据缺失仅统计了73家企业,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以看出,其平均值为278人,高级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1~63人之间,共有27家企业;此外,高级人员在36~89人之间的企业有14家,另外有两家企业高级人员数量超过200人,分别为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60人)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317人)。4高级人员比重同对高级人员数量的统计,高级人员的比重也仅统计了73家企业的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显示,其平均值为1006%,高级人员比重分布于019%~3354%之间,有62家企业的高级人员比重集中于019%~18%之间;高级人员比重在20%以上的企业有8家,在30%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沈阳大兴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要素:专利申请及授予情况专利情况主要涉及申请和授予两个方面,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主要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含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是衡量一个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核心内容。1专利申请情况由于部分数据获取的缺失,因此仅统计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67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这67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443项。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有57家企业;有4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超过200项: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27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423项,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7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如图13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申请数量为20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64家企业,这64家企业中包含了15家发明专利申请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在100项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28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74项。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4所示。这67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的平均值为3948%,由于有15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0,因此这15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也为0;在0~100%的区间上,这67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均匀分布。2专利授权情况统计范围内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量为319项,如图15所示。这些企业的专利授权数主要集中于0~110项之间,有6家企业的专利授权数在110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如图16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数量为4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主要集中于0~7项,共93家企业。这111家企业中包含了33家发明专利授权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在20项以上的企业有6家。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7所示。这111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比重的平均值为2904%,由于有33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0。因此这33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也为0;这111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主要集中在0~50%的区间内,共有91家。

结论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委“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及建设“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要求,紧密围绕城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科技创新融入发展大局,将《科技创新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区域特色,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不断挖掘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一与区域特点相匹配原则。针对区域特点。通过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结合自身实际,二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按照委、政府对我区发展定位等职能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创新促进能力提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及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三注重统筹协调原则。科技创新局的统一指导下。不断整合资源,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形成科技创新工作的合力,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和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纲要的有效实施。

将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研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四突出重点原则。紧紧围绕我区科技、经济工作实际。创新科技创新运行与保护机制,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增强科技创新发展动力,突出企业自主创新及运用科技创新制度的能力与水平,稳步提高区域自主科技创新拥有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工作目标

区科技创新工作将以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重点,未来5至10年。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战略推进、优势企业培育、增量提质、产业化推进、维权执法、宣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创新申请量、拥有量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发挥中心区域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创造密集区,探索科技创新商用化,努力成为我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的窗口。

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网络,2012年。形成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工作体制,形成运行顺畅、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实力强大、优质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营造环境良好、依法办事的科技创新保护体系,2015年。成为科技创新保护示范区;逐步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打造科技创新密集区,率先试行科技创新商用化,努力打造成为我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的窗口区。

四、重点任务

以此为龙头,一加强科技创新产业聚集。特别是要引进一批具有国内或国际知名度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机构。积极带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分期、分批培育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示范区。制定、实施培育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具体落实措施。建立有效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开展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建立政府科技创新管理职能部门、相关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共同参加的聚集区组织领导机制和日常执行机制,统筹协调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的各方面工作。

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比例、发明专利申请比例等不断增长。二逐步提高自主科技创新拥有量、专利年度授权量、商标注册量。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三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

四健全科技创新工作体系。逐渐形成一支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区域政策、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的衔接,五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财税扶持、政府采购、重大项目论证、绩效评估、科技创新激励等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建立完善配套、具有本区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高校、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普及教育和发明创造竞赛活动,六大力弘扬全社会创新创业精神。充分利用区教育优势。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夯实人才基础。深入社区,科普和普法教育中增加科技创新内容,通过鼓励和支持自然人的发明创造,促进社会化科技创新创造体系的形成。

积极培育自主科技创新优势企业。引导企业加强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七加强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制度运用能力和场竞争能力,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科技创新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创新文化,八重点加强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营造尊重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运用与保护机制。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保护援助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综合科技创新保护援助服务,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创造与运用的良好外部环境。

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充分挖掘、研究的基础上,九加强传统名特优产品和老字号科技创新保护工作。区传统产品种类繁多。认真选择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科技创新保护种类,加大开发力度,形成地区特色,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

积极研发代表区域和旅游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十加强旅游、服务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旅游商品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制度,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饮食服务业主开展以商标(商号及专利(技术秘密等科技创新为基础的连锁经营,发展壮大饮食等服务业。

建立科技创新网上服务平台,十一发挥网络优势。强化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开发利用,加强专利知识的普及,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

五、专项工作

规范专利管理秩序,一专利。认真贯彻落实专利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增强场主体的专利意识。制定实施专利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优化专利结构,指导和规范专利无形资产评估,推动专利权质押和交易。

充分发挥商标品牌激励政策,二商标。结合区域优势。以商标的商业价值为中心,培训和营造商业文化氛围,提高场主体运用、保护和管理商标的综合能力。制定具体的引导、帮扶和激励措施,推动企业成为商标使用、自我管理与保护的主体。

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三版权。建立和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指导企业健全内部著作权保护制度。加大版权宣传力度,增加全社会版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

提升商业秘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四商业秘密。指导企事业单位制定商业秘密管理计划。加强执法过程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六、工作措施

形成科技创新工作合力。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负责,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和协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全面领导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抓好科技创新的各项具体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全面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责任制,区科技创新局及相关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保护科技创新的合力。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使科技创新保护切实得到有效推进。

加大资金投入,二认真制定实施计划。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认真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将目标和任务纳入年度工作安排。积极引导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保护和利用基金,支持科技创新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

开展面向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形式,三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保护意识。坚持把《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纲要》学习培训放在首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战略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纲要》为重点。促进社会公众主动学习和了解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强大的智力资源和保障。同时,将《纲要》学习纳入区委党校干部教育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战略宣传活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体,全社会加大对专利、商标、版权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

积极培育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区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四加强科技创新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科技创新、主营业务和核心作用突出的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密切关注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和关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科技创新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和名牌产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引导和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将研究、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作为企业的核心经营战略,引导企事业单位运用场机制,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6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2YJ070)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与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4日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河北作为一个原材料生产大省,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带动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意义更加深远。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必须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决定河北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内分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装备制造业概念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通常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其重要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和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二是从其本质特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划分。这里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7大类中的投资产品。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近10年来,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骨干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主导产品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比如,以电力变压器和新能源为主导产品的保定天威集团公司,采用自主创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变压器制造设计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500KV变压器从1983年投入运行至今仍保持“零”事故率的殊荣;为“三峡”工程制造的840MVA/550KV变压器和国内首台750KV超高压变压器均一次试制成功;自行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出口美国的300MVA/230kV调相变压器,在美国投入电网运行,各项技术性能满足用户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天威集团自主创新的光伏切片技术,把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40%,光伏绒面技术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转化率从14%提高到15%,而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我国绿色环保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希望。扩产成功后的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具有年生产70MW硅片、50MW电池片、100MW组件的生产能力,使天威英利成为全球四大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以硅片生产能力排名,为世界第七大太阳能电池硅片厂,电池产量进入全球前15名。这些技术设备均实现了替代进口、国产化制造,一大批技术设备自主创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投产运行,实现了国产装备“装备中国”发展目标。

到2011年,河北省已有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81家,其中部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2家;已有部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其中部级5家、省级128家。2011年,河北省全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77%,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万人,增长7.5%。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重点实验室84家。全年组织滚动实施的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4项,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51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19项。全年共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131项,其中国际领先的60项,国际先进的516项,国内领先的2,145项,国内先进的410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7,595件,授权量11,07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1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40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7亿元,增长38.4%。但是,与国内先进水平省份相比,河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不足,投入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河北省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外来技术维持生产,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投入不足、重视不够,造成主要机械产业很多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和自动控制系统要从国外进口,缺少大型成套设备产品,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较少,高附加值产品普遍较低。

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河北省出现了一批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在装备制造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企业集团,关键是找到了一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术创新路径。以保定天威集团为例,保定天威集团自上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通过近20年的努力,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了众多国外先进技术的精华,但坚持不原封照搬、不简单模仿,而是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特长,通过消化吸收,进而创新提高,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变压器制造设计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500KV变压器从1983年投入运行至今仍保持“零”事故率的殊荣;自行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出口美国的300MVA/230kV调相变压器。而天威集团的另一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制造技术,采用的仍然是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路径,从落后,到追平,再到领先的路径,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几十年落后于人局面的彻底改变。天威集团之所以在变压器和光伏产业获得成功,是因为天威集团始终把技术进步作为企业扩张的动力,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以“自信自强,追求卓越”的理念实施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创新一流的业绩。

从理论上分析,装备制造企业在创业初期,面临资金不足,人员、设备严重匮乏,技术水平低下,企业在市场中一般处于新进入者的劣势状态,因此向企业外部寻求创新合作者有较大难度,难以进行合作创新。同时,由于资金的严重匮乏和设备水平的低下,也使自主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此时的企业来说,模仿的路径是最优的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仅仅通过产品模仿,已经难以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此时,购买技术逐渐成为装备制造企业获得技术的主要途径。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就成为该阶段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之一。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一般都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采取自主创新的路径,如长城汽车、天威保变、保定英利、邢台晶龙、廊坊新奥等企业的创新中心达到国家水平,先后完成上百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

在科技上,发明创造是从无到有,而在经济学意义上,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在下一期生产中所采用的技术比这一期的生产技术要好,效率要高。这个“新”技术并不一定是最新的发明,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主要侧重于已经发明出来的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是和生产者现在使用的技术比较而言的,而不是和世界总体技术的比较。由于原始发明创造成本很高,成功率较低,而引进技术成本低,效率高,因此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最佳路径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即利用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加速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实现较快的发展。河北省主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就采取上述发展模式,在发展中有选择地引进“适用技术”,在必要时创造新的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

三、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障碍

1、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装备制造业一向被定义为传统产业,在研发上的欠账由来已久,研发资金投入太少成为制约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2011年全国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83%,河北省仅为0.77%,比全国平均值低1.06个百分点。河北省R&D经费支出总额仅占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的2%,与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仅占北京R&D经费支出总额的20%,上海的33%,浙江的19.5%,江苏的17.4%,辽宁的56%。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用于科研的经费一般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龙头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不到销售收入的3%,全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不足必然影响自主创新成果产出,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势必导致装备制造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乏力。从纵向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大,明显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速度;从横向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不但远远低于上海、浙江、江苏,也低于辽宁。研发投入不足是导致河北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科技人才不足,缺少一流的高科技人才队伍。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高科技人员偏少,尤其缺乏一流的高科技人才,而且企业对科研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政策还存在不足,不利于企业长期吸引、留住科研人才。除了长城汽车、天威保变、保定英利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拥有少量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外,多数中小企业科技人员素质较低,中技及高中学历者居多。科技人才的缺乏也是导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

3、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未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有相关的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与之相配套,以提供相关的中介服务。比如,信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服务、产品标准、技术认证、培训、创业服务、资产评估、质量检测和认证、信用担保、法律保险服务等。从目前的情况看,河北省缺乏完整的科技中介网络,特别是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服务尤为欠缺,这将严重制约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4、政府创新政策支持不足。现有的政策更多地重视研究与开发,而对技术创新成果转让,产业化重视不够,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采购政策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缺乏必要的支持;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政策与技术创新脱节,财税、金融政策鼓励支持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大,如引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免税,自行研制的设备必须上税,企业研发资金难以在税前列支,研发人员的激励性薪酬不能进入成本;科技贷款总体规模偏小,企业折旧率偏低。

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和人文因素、市场环境、企业制度、政府政策、国家科技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1、加大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首先,企业自身要主动加强研发资金投入,为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其次,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投入,在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逐步攀高的情况下,用于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比重应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再次,要调整政府科技经费的支持重点,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通过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来鼓励企业有组织地技术创新活动。加大对企业科技投入的鼓励和引导,通过财政金融、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建立企业自主创新风险投资市场,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投资。

一般情况下,技术创新研发资金不足的企业往往考虑选择模仿创新或合作创新的路径,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战略选择,选择任何一种创新模式。

2、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首先,各级党政组织和企业一定要更加牢固地树立“人才资源是实现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才战略。要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放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来考虑,通过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努力营造激励创新、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精神,不断增强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常情况下,科技人才数量多、素质高的企业,会利用这个优势进行自主创新,如保定天威、唐山机车、长城汽车等大型企业,拥有高科技才人队伍,可以采用自主创新或集成创新路径;科技人才资源较弱的企业,一般会采用从外部引进技术。

3、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范围。

4、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提高科技投入的综合效益。

5、完善和调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结合河北省实际,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立军.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J].软科学,2007.21.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7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效应;技术创新;建议

1.问题的提出

所谓技术追赶效应:一是指技术后进国技术扩散率明显高于技术领先国技术创新速度,显示出技术追赶特点。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成本高于技术引进成本,技术创新应用于商业化的时间多于引进技术商业化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但是引进技术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节约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技术创新主要为新产品、新市场方面创新。二是指当后进国有技术创新时,就可以加快技术追赶步伐。正是在这两种条件下,后进国才能实现技术追赶,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范例。

辽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担负着为全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重大装备的重要任务。辽宁装备制造业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先后开发研制出石油化工、化肥、军工、冶金及矿山、大型火(核)电站、建材等行业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其中72万千伏安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综采设备、30万吨级油轮、核电站250吨环形起重机、30万千瓦核主泵、大功率内燃机车以及新型歼击机、舰艇等一批重大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按规模和能力评价,辽宁装备制造业名列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七。在装备制造业8大制造业中,辽宁的金属制品制造业居第六,普通机械制造业居第五,专用设备制造业居第十,交通运输制造业居第五,武器弹药制造业居第十一,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居第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居第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居第11位。可以看出,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尚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国外发达国家,所以在技术追赶上要走的路还很长[1]。

2.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引进能力较低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尽管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整体来说效益比较差。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如总资产贡献率、资产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产负债率等与上海、广东等省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甚至有的指标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其技术追赶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科研;企业对科技投入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导致技术人员缺乏对相关先进技术动向的了解和适应先进技术的系统知识;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

2.2 技术引进方法不当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引进方法的不当。主要有:第一、盲目引进。在一些技术引进过程中,没有充分地结合自己企业和省内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引进一些高新技术,涉及到操作和销售问题则无计可施。引进的一些技术无法与国内的相关产品配套,而且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导致引进之后无法应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浪费资源。第二、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由于缺乏政府宏观的一些调控和指导,导致一些重复引进,从而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有时甚至导致一些矛盾。第三、在引进过程中,只重视硬件设备等,不重视操作、管理等软件。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恰恰是一些软件的东西非常重要。

2.3 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行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属于政府主体模式。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是政府;科研活动国家化、行政化,科研任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型研究多由政府科研单位或高校科研人员完成,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的一般程序是:科研单位立项,主管部门批准,划拨科研经费,科研单位进行科技研究,各级政府评审创造发明成果,授予获奖者证书、奖状和少量奖金;科研人员集中于不搞生产的科研单位,使得科研、开发、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很低;尚未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营造出良好的外在环境。同时,应该成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的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机制,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动力显得不足;目前普遍采用的任期制、承包制往往助长短期化经营行为[2]。由于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在技术引进上缺乏足够的保障环境,所以这也是当前技术引进落后的一大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上的,技术创新的不足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落后,所以,有必要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战略下,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大技术追赶步伐,缩小差距,甚至形成超越,大力发展辽宁省装备制造业。

3.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3.1 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

建立行业技术引进创新协会,追踪国外技术研究,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与追踪及对国内条件的分析,负责对该行业技术引进创新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上网查询,解决企业技术引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可以在一些如数控机床、汽车等领域大力促进企业合并,形成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巨型企业集团;同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高水平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在诸如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以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2 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资金短缺,因此技术引进中注重适宜性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技术引进中搞一些重点项目,如汽车领域等,因为这些领域的技术关联性强、扩散性好,搞一些重点项目对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同时,在对技术引进时应该加强一些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仅仅要重视对高精设备的引入,也要包括对一些技术、管理等软件的学习。总之,要加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引进等一些问题[3]。具体做法是:(1)通过财政优惠政策,创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平台。设立“装备制造业技术消化创新基金”,加大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的财政补贴。设立“装备制造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组建产学研以及企业联合攻关的横向技术开发联合体。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2)制定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引进创新。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全过程实行税收优惠。仅有对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上给予优惠,不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消化吸收的投入。为了增强税收优惠的整体效力,应为技术引进创新的全过程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3 完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各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能最充分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熟悉市场,信息灵通,反应灵活,能最迅速地、直接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尝试建立的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即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行为主体[4]。在这样的创新体系中,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比较明晰的分工。政府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制定科研开发规划、法律和政策,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大多数科技力量进入市场创新创业;深化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完善科技立法,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实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和重点的宏观引导,协调各方科技研发活动;资助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进入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领域;努力发展高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紧密结合。

从总体上看,建立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政府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法制环境,企业成为具有有效创新机制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显然,这样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会更有利于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所以要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能力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完善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加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追赶,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 黄娟.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看与中国的技术追赶.科学学研究,2005,06.

[2] 谭淑霞 徐小钦.东亚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模式与经验.环球扫描,2004,07.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8篇

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土壤

“制造业大国”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观察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如何促进制造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对于反思和理解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重新构筑其制造业核心优势的战略措施。虽然制造业仅占到美国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到20%,但制造业的研发支出却占到美国总体研发支出的约2/3。没有制造,就没有研发和创新。金融危机促使美国重新思考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的关系,重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逐渐成为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社会的共识。

再来看长期坚持工业强国战略的日本和德国,他们积极利用发展先进工厂、加强工程化方面的技术能力来保持其全球制造业强国地位。

以日本为例,“母工厂”实践是日本企业全球制造业战略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在日本的制造业体系中,“母工厂”不仅是精细制造车间,更是其先进制造技术的实验室。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新的国际贸易投资秩序形成的背景下,近年来,“母工厂”在日本制造业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又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依托“母工厂”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母工厂”和产品研发部门的协同创新,以及从全球视角构建“母工厂”体系,等等。

正是由于德国和日本在先进制造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因而常常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领先于作为高新技术策源地的美国。

无论是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产业和科技战略调整,还是日本、德国长期保持制造业强国的经验,都表明,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土壤。

因此,要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能够催生和孕育高技术的角度,而不是从制造业自身规模和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的角度,来认识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的重要性,要通过优化创业、投资、金融、土地等各种政策,来优化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环境,保证足够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愿意进入制造业,为科技创新提供土壤。

另一方面,要主要从有利于形成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而不是占领多少科技制高点的角度布局中国的科技资源。

目前各级管理部门设立的各类科技扶持项目具有明显的“重产品、轻工艺”的倾向,这是导致我国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弱、科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具有庞大的工业规模、但仍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制造业大国,必须协同推进中国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创新。通过大力推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提升我国“实验室”研发能力的同时,大幅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精细制造能力,大幅提升我国在“工厂”层面的竞争能力。

“自主创新”与科技政策思路调整

自主创新是大学、企业、政府等各类创新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激励结构的深刻调整,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应当随着及时调整。

首先,要让大学和科研院所“归位”,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支撑。

“企业是创新主体”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过去我国创新体系长期存在“科学”和“技术”两张皮的问题。应该注意到的是,我国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确实有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的问题,但更有科学和共性技术本身创新能力弱即两张皮自身质量都不高的问题。

近年来,各类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针对性地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对促进产业化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环境和科研人员的行为造成比较严重的扭曲,基础性研究追求“短平快”、研究人员“走穴”的现象日益严重。

加强产学研合作,必须是以公共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为前提的合作。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研究型大学制度和公共科研制度的前提下再讨论如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即便如此,这些国家在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同时,仍然会出台、跟进一系列的避免公共研究人员过度参与商业化活动的政策安排,这一点对于中国今天的科技体制改革非常重要。

因此,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首先要完善公共科研结构的激励机制,保证大学和科研院所踏踏实实做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科学和共性技术支撑。

其次,在注重资金扶持、提高企业创新激励的同时,更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不是要将创新资源向各个行业的一两家企业集中,在主导技术不明确的前沿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这种“一两家”企业思维尤其危险。

集中资源办大事是后发国家技术赶超的普遍做法,是社会主义经济技术发展的优势,但集中资源不能违背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

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技术路线是不确定性的,能否成功是不确定的。发展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当然要依靠大企业,但同时要注意依赖不同技术路线的、不同规模层次的企业间的竞争和多样化的探索。

此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不等于科技扶持资金一给了之。

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动力,除了增加资金方面的扶持,更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让企业形成内在的、持续的创新动力和压力。

政府的科技资金可以更多地应用于科技基础设施和促进企业合作创新等市场不能完全解决的领域。

例如,加快国家高效能运算中心,在加快高效能运算前沿技术突破的同时,重点加强针对中国企业现实需求的高效能运算公共服务;加快工程数据库的建设,为发展精细制造提供数据支撑。

最后,要在加强研发能力的同时,加强产业部署,形成研发、工程化、商业化良性互动的局面。

完整的创新过程不仅包含新技术的突破,还包含新技术的工程化(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商业化(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等创新环节。

过去我国的科技政策更多关注研发过程本身,对于技术应用、推广和市场基础设施完善的关注不够或实施不力。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9篇

一、 推动河南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创新发展意识不足

中原传统文化带来的“小富即安”“求安稳、惧变革”心态均不利于河南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变革。在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来临之际,河南多数企业对重大技术路线变革、产业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缺乏应对意识和策略,甚至一些企业主至今没有意识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认识到新科技革命与新工业革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变革性的,仍然把企业摆脱经营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传统产业的筑底回升上,对新技术、新产业、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等的投资意愿不强。而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创新发展的意识,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中仍然聚焦于传统产业项目、聚焦于大项目,把有限的政府资金补贴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低端制造环节,致使河南工业明显地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倾斜。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是研发投入长期欠账。长期以来,河南企业实行以技术模仿为主导的科技升级路线,自主研发意愿不强,研发投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不足,导致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河南在智能化以及相关高端装备等领域尚没有形成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系,对先进技术的储备更是不足。

二是科技与教育体制制约。河南虽然有不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但科研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科技研发与产业体系处于分离状态,致使高水平创新不多、创新效率不高、科研成果转化不足,产学研创新协同效应难以发挥,科技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本地制造业也缺乏有效互动。

(三)人才支撑薄弱

河南在新兴产业领域严重缺少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多数行业存在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短缺、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基础、创新能力、装备水平与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先进制造业对技术、装备、人才等要素素质的较高需求,致使这些企业难以进入先进制造业与传统产业的高端环节。

(四)科技创新平台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仅为14.42%(安徽省为35.29%、湖南省为17.7%),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河南虽然已经建立了72家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3个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但是这些产业创新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整体上服务水平不高。而且,河南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高,企业研发机构服务内部化现象普遍,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存在“小、散、弱”问题,不利于那些没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及时、便捷、低成本地得到技术服务或者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创新。

二、对以创新推动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的扶持引导作用,增强财税金融政策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形成稳定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加大对企业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尽快建设培育一批能够走在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的研发创新机构。

2.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围绕制约河南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因素,以系统化改革思维构建有利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制度环境。着力打通科技与先进制造业间的通道,进一步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通过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引导科技创新与河南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对接。着力深化政府间合作创新机制,为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更多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资本。积极支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综合服务能力强、有国际影响力的中介科技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专家服务小企业”活动,尽快建立专家定点服务试点,逐步形成专家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帮助中小制造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集中创新资源办大事。聚焦区域内的各类创新资源,在重大科技专项以及河南的优势产业、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构建联盟创新网络,通过各类创新参与主体的联合,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力争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创新,或者在原有的优势产业领域实现技术赶超。

(二)企业层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如创新的开放性,创新的集成化、协同化、网络化、软化、绿色化等,这些特点也促使企业的创新模式与路径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创新的主体,河南企业要准确把握创新发展的新内涵、新特点,实现创新模式转变。

1.由封闭式独立创新向开放式合作创新转变。开放式创新能够统筹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快速地把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创新思想转变为现实的产品与服务。与封闭式独立创新相比,开放式合作创新能够加快研发速度、实现研发的成本共担与风险共担等。河南的产业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为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提供了条件,企业还可以通过开源创新、产业链合作创新等实现技术进步。

2.从线性创新向非线性集成创新范式转变。先进制造业具有多学科、多技术交叉融合的特点,随着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增大、不同学科技术的融合性增加以及创新的风险加剧,技术创新模式从线性创新逐渐向创新各环节并行化、技术集成化等方向演进。企业可以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开展集成创新形成新产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3.从硬创新向软创新转变。我国以往强调的多是技术创新(即硬创新),而不注重企业文化、管理、组织、制度、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软创新,其实对企业而言,软创新同样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如逸阳女裤连续多年打破中国女裤电商销售记录,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经营的互动,而电商销售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是河南服装业的首创。

4.由渐进式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对有实力的大企业来说,在新科技革命来临之际,应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本行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适度开展原始创新、前沿技术创新,加强重大技术储备,以免因为只注重渐进式创新而被产业出现的重大技术创新所淘汰。

5.由标准化制造模式向个性化制造模式转变。适应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绿色化需求,推动企业制造模式向协同制造、虚拟制造、柔性制造、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先进的个性化的制造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转变,更好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