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理心理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31 07:31:54

生理心理学论文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1篇

按教育界的一句俗语,是把书要教在学生的心上。具体地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确定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当然,学习效率也就是好的。

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教在学生的心上呢?

首先,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教学时,教师就是要以这种态度为基础,对学生加以诱发引导,使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功能。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也就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情感的激励作用,注重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调功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把认知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兴趣和,引向热情而紧张的阅读思索中去,使他们获得种种有益的情感体验,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教学内容。在阅读课上,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1、用情境烘托

就是利用幻灯、图画、故事、游戏、语言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烘托出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习兴趣,牵动学习情感,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位教师教《月光曲》。他首先用幻灯放出图景:一轮皓月,夜空如洗,一片银色世界。莱茵河畔一个小镇,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的茅屋。

在茅屋顶上画着发出声音的记号,说明这是盲姑娘的住处,她正在里面弹钢琴。然后教师问: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呀?学生这时自然而然也进入到课文描写的“幽静”的环境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带着对盲姑娘的同情,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2、用形象诱发

就是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图画诱发学生的情感。例如一位教师教《温暖》最后一句“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是这样处理的:先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再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图画,总理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双手紧握清洁工人的手,向他们表示慰问;在唤起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再讲述总理关心清洁工人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总理对清洁工人感情之深。通过看图、描述,再启发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因此,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用语言渲染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的语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语言艺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注意教育性、科学性、直观性、针对性。语汇丰富且准确、生动、形象,普通话流利、标准,能逼真地再现课文的思想和情感,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科学性强、逻辑严密,明白晓畅,深入浅出而又简练含蓄。在语调上有谦逊温和的情感美,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节奏美;在速度上缓急有致、张弛有度;在风格上刚柔相济,或庄或谐,或侃侃而谈,如唠家常,或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等。如果这些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能创造出愉快轻松的教学艺术情境,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如坐春风,流连诗境,或浮想联翩,神思遐想。这样的气氛,不仅给学生以强烈的熏陶,而且知识也很容易渗进学生的心田。

4、用表情强化

表情是情感的外露,分面部表情、语言表情、身段表情等,有人称之谓“体态语言”。如高兴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悲哀时泪眼汪汪,顿足捶胸。教师的体态语言能强化讲话的内容和情感,但要运用恰当,动作不能过大。课堂出现舞台演员那样的表情,效果不一定理想。言为心声,言语中表露的情感更为深切。

第二,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导读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从众多的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在阅读时的思维为“想像———联想———推想———体会———评价”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过程就要与学生阅读的思维过程同步。从而使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一致,把课教在学生心上。

1、想像

学生在读课文时,想像文中所描写的事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构成一幅鲜明的图画。请看一位教师在教《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诗句的片断:师: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说说意思。(指名讲述后两句诗意)师:诗人“举头望明月”,这儿为什么用“望”,而不用“看”?生:“望”是向远处看的意思,月亮离我们很远,这儿用“望”更准确。师:(指图)诗人站在窗前,想到这轮明月此时不仅照着自己,也正照着家乡,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由地想起了许多,诗人想起了什么呢?生:诗人想起了林旁的那条小河,小时侯诗人总在小河里游泳。生:诗人想起了童年的伙伴,小时候他们在一起玩耍、嬉戏。生:诗人想起了爸爸、妈妈,他在心中默默地问候:爸爸、妈妈,你们好吗?师:大家想象得真好,请用这个句式连起来说说(出示)诗人想起了,想起了,诗人还想起了。……(生答略)这里,既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排比句式的训练,又强化了思乡情,扩展了诗意,落实了“双基”。

2、联想

阅读教学中的联想是指利用语言本身的展现力、情趣给人美感,通过对照,转换和扩展等联想手段,使学生得以领会、理解和欣赏。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晏子使楚》时,让学生找出与课文结束句“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相呼应的三句话,每人认真地读两遍。之后,教师板书“陪”、“赔”两字,要求大家合起书本,通过“陪着笑”、“赔不是”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两字的对照、比较和扩展,有的学生联想到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结果是败得越发惨了。有的学生从“陪”到“赔”联想到了晏子的机智和胆略。有的学生从楚王“陪着笑”到“赔不是”,联想到晏子这一次出使楚国,出色地完成了齐王交给他的任务。

3、推想

阅读中,就文中没有具体交待的部分,提出一些问题思考,并推想出结果,这是学生大脑具有增进殖的具体体现。例如读《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和“我”的一段对话,指导学生抓装支吾着说”,推想老班长开始想瞒我的情景;抓装一把把我楼到身边,轻声说”,推想老班长想哄我的情景;抓装严厉地说”,推想老班长命令我的情景。透过老班长的话语知道老班长无论是“瞒我”、“哄我”,还是“命令”我,都体现了他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通过推想,老班长的话声声入耳,感人肺腑,老班长的高大形象突现在学生眼前,受人景仰。

4、体会

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中出现的意思含蓄的语句,要联系全篇课文及有关的词、句、段去体会,揣摩。如《忆铁人》一课,仅用“哦……咳!”两个叹词表达铁人的顿时醒悟。就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铁人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去体会铁人当时的心情。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2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3篇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达成社会价值共识,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当前社会心理的复杂多变,大量消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转型阶段价值观多元化所引起的价值迷失的必然后果。因此,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关键是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而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核心内容之一,是意识形态各要素的综合反映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优化社会心理实质上就是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煅造而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精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特定的、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想形式的总和,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就是十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一个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上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结构,大学更应严格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社会意识理论研究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包括水平不同的两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具有朴素自发性、日常经验性和大众普遍性的典型特征。意识形态是意识水平较高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心理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思想体系。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形成的社会心理经过系统化、抽象化,就上升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心理,使其按照意识形态的理念发生变化,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可以使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心理。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心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本身的理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研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荟萃的优势,充分调动各学科的优势人才来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社会意识形态,使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出强大的理论力量来引导社会心理的变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来讲,大学主要是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三,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大学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的根本途径。社会心理的优化从根本上看是要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人格的转型,即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感性和理性的构成要素。只有人格健康,个体内部心理成分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才有望达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负有思想教育、塑造品质、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务,培养具有现代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高级专门人才本就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由于大学生接受的是本时代最高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他们的思想、意识、观点等往往也是本时代先进精神的代表,在由个体心理向社会心理转化过程中,这种合规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的个体意识、观点等越容易被社会化,从而成为社会心理。所以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也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心理发展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人口数量日益增大,其本身就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培育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对当代社会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4篇

一是要改变过去职校特别是中等职校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科相互渗透。,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5篇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幸运者和佼佼者,她们集知识女性和青春少女于一体。作为大学生,她们既有与男大学生相似的共同点,又有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角色冲突等在女大学生心理上的积淀和反映,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冲突

当代女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丰厚的精神文化熏陶,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现代观念和思潮。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年轻和敏锐则往往使她们成为某些观念和行为的先行者。一项对于女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代女大学生普遍推崇个性解放、追求独立人格,希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对于“人生幸福”的理解,有51%的女大学生认为在于“自己不断奋斗”,有14%的女大学生选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方面,女大学生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有47.8%的女大学生表示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54.3%的女大学生觉得自己的成才愿望“很迫切”。当“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同学相当,而奖学金名额只有一个”时,71%的女大学生表示将“竭力争取”,只有17%的人表示“主动退出”,有7%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机会让给同学”。显然,这与传统道德中’’见荣誉就让“的谦谦君子形象已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在对于中国人十分敏感的“婚前’’的态度上,女大学生表现出相当的宽容和理解,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可指责“占48%,表示”自己不做但可以理解“的占36%,两项相加高达84%。尽管这个比例低于男大学生,但与传统的观已背离得十分遥远。

(二)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并存

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对于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向往。由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路风平浪静地走过来的,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因而思想比较单纯,她们追求浪漫、完美,对未来(无论是感情生活还是职业生活)怀着理想主义、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幻想。她们对于知识女性将要面临是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十分关注,几乎都不愿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单一的选择而希望两全其美。当问及“如果事业与家庭发生矛盾,你将如何选择”时,6.5%的女大学生表示“先家庭后事业”,84.%的女大学生表示将“尽量兼顾”。同样,在生活目标的选择上,90.2%的女大学生选择“既有自己的事业又有美满的家庭”这一生活目标,而选择“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做贤妻良母”和“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则分别只占5.4%和4.3%。这些都表达了当代女大学生渴望家庭和事业兼得、集女性角色(母亲、妻子)和社会角色(职业成功者)于一心的愿望和决心,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厚。

(三)自尊自强和自卑依赖的交织

从整体上说,女大学生是好强上进、勤奋刻苦、富有朝气的,她们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又以自己的聪慧、刻苦和努力与男大学生展开一轮的竞争。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学生更为自尊、自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清高和孤傲。对于自己的学习,她们大多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占68.5%),当“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后面”时,71%的女大学生表示要“发奋追赶”。特别是当她们面临外部的压力、歧视或批评时,女大学生的自尊和好强表现得尤为强烈。当听说有些单位不欢迎女大学生时,56.5%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更加发奋,以实力证明自己”,37.0%的女大学生表示“感到气愤但又无可奈何”,“觉得女的就是倒霉”的仅占4.3%。

(四)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

当前,我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触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应该说,当代女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家庭主妇和职业妇女;她们承担着三重责任-做妻子、母亲和工作人员的责任。但同时为她们创造的条件的确很有限,于是,角色紧张、责任过重的女性往往顾此失彼,社会和事业的矛盾似乎是永恒的。面对多层次的社会期待和价值标准,面对现时社会中的矛盾,当代女大学生.是怎样认识和选择的呢?

二女大学生的心理异常及其表现

在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通过主客观努力一般都能逐步得到化解、平衡和升华,但是也有一些女大学生无力转化矛盾、心理冲突更趋强烈,从而演化为心理疾病。目前,女生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男生,这已被多项调查所证实。女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抑郁症

抑郁,是缺乏希望、自尊、自信和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善处境的一种心理状态。抑郁影响人们正常功能的运转,常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如失眠或睡眠过多、焦、食欲减退或谈、贪食、对平时活动不感兴趣,严重时还会导致思维迟钝、思想混乱、把自己看成不幸命运的中心人物而不能自拔。抑郁症,是女大学生群体中较突出的一种精神病症。尽管在女大学生中患严重抑郁症的为数不多,但有轻度精神障碍者在她们中却有一定的覆盖面这一类的女生抑郁症一般不太严重、甚至不太明显,只是情绪容易低落,常常感到沮丧、苦闷,感觉压抑、紧张忧愁,容易产生疲惫感、心灰意懒,程度较重者常感到身体不适睡眠困难、胸闷胀、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容易激动和恼怒、有强迫观念等等,甚至有时会因悲观失望而产生自杀念头(但一般不采取行动)。这一类女生外表斯文、平静,思维和语言都基本正常,但其轻度精神症状却常常影响学习情绪,个别严重者甚至无力继续学业。

(二)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它是由于学生长期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失调而造成的,其症状是严重失眠、精神恍惚和学习无精打采。有的大学生因此而不得不中断学习,少数人甚至因此而产生绝望情绪,然而更多的人则是带着这种深深苦恼和难解的困扰一直拖到毕业。女大学生神经衰弱的患高于男生。造成女大学生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生前途恐惧,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因无法承受学习压力,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终日为能否及格、能否比别人强而担忧,从而造成神经衰弱。

(3)因恋爱中的某些原因而造成神经衰弱。

(4)人际交往障碍造成神经衰弱。

(三)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经常伴以忧虑、害怕和紧张情绪并伴以身心症状,焦虑反应与正常的害怕是不同的。正常的害怕是确实存在危险情况下的害怕,而焦虑反应则是可能发生在任何情况下,并不限于特定的情境和对象。

(四)变态人格

变态人格的主要表现是:心理活动不协调,对人缺乏应有的热情,情绪不稳定,认识与活动脱节,行为表现与动机和目的相矛盾,对环境严重不适应,与他人格格不入,做错了事心安理得而没有内疚感,甚至有时还有意犯各种错误。

(五)自杀行为

拒有关部门资料统计,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文汇报》1989年1月在关于我国女性自杀人数增长的报道中透露,近年来我国女性自杀人数在已遂自杀总人数中占70%以上。人们无不遗憾地看到,在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已具备较高水准的女大学生世界,自杀行为也未见其少。

有自杀行为的女大学生尽管其自杀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她们都处在自认为是无法改变的困境当中,她们都处于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这时她们极端软弱和被动,思想和情绪一片混乱,唯一的念头就是一死了之!

(六)性心理畸形

在高校女生圈中,极少数人在心理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畸形,她们对同性缺乏正确的态度、正常的心理,性别观念错乱,行为表现越出社会常规,在主观上性别异化。

三影响女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

分析女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异常的致因,一般不外乎社会客观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两种影响。

(一)社会客观因素

影响女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客观因素,是社会生活中可见、可感的男女不平等的事实。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我国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因此,新中国诞生以后,推进男女平等一直是党和政府坚持的基本政策。

其一,从立法上看,我国不仅在宪法中而且在婚姻法、继承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劳动法、母婴保护法等一些重要的基本法、专门法中都对妇女权益做了明确规定。

其二,从劳动就业状况来看,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大力为广大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和机遇。

其三,从妇女受教育的状况来看,建国以来,女性受教育的状况得到空前改善、受教育机会增加,群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从母女两代文化程度的代际纵向比较研究中可得到充分证明。

其四,从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性别的的移位,妇女在参与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得资源和财富的同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两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实际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综上所述,40多年来,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从法律上确定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平等权利,而且也为争取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提供了经济基础、发展途径和观念氛围,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也明显地缩小了,特别是在就业、受教育、家庭地位等方面,其变化尤为显著。虽然在许多方面目前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妇女发展的幅度明显高于男性。就整体而言,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女性群体内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见发展水平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城市中男女地位平等程度高于农村,文化素质高的女性所取得的社会地位高于文化素质低的女性。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认知程度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努力提高妇女地位和自身素质以推进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为此,1995年9月4日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明确宣布: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和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一贯重视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所做努力的总结,也是党和国家立足现实对于解放妇女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以“基本国策”做保障而推动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必将有力促进我国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二)主观心理因素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和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弱点。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

首先,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存在着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问题。她们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觉得能够读大学已经很不错了,缺乏干事业的雄心壮志。她们上了大学就失去了奋斗目标、不去面对事实发奋进取,而是在“女大学生”耀眼的光环来历做着美丽的梦。由于在个人发展上缺乏目标、学习失去了动力,一些女大学生往往变得胸无大志、懒懒散散,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她们在考虑未来时,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想将来能有一位令人羡慕的丈夫。目前,在大学女生中有“干得好”不如“得好”之说。这不能不说是女大学生的美中不足,它极大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其次,女性意识过强也是女大学生成才的一大障碍。与20年前充满豪气的“铁姑娘”不同,当今的许多女大学生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学业、能力不如男生,而是害怕被人认为“没有女人味”。她们过分强调传统的女性角色,认为只有富于女性特点诸如温柔、声低、举止端庄等等,才是真正的“女性形象”。有些女生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女性生理特点,常暗示自己:“我可不是男人,他们干得了的不了。”与男同学一起工作,她们时时想着自己“不一样”,她们总认为:“男人干一番事业是理所当然的,女人总是女人呀!”于是对自己无所作为也就觉得心安理得了。因而,在高校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的行列中,女生总是寥寥无几。有一些女大学生,常怕被别人认为“不懂社会”而不愿在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怕失去“女性不魅力”而不愿与男生竞争,她们总是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是女人”的自我意识之中。据调查,有63%的女大学生“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在有些事上约束自己”,34.8%的女大学生“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特别是来自男大学生的评价。另据调查,现代女大学生虽然比较欣赏有现代意识、洒脱、精干、有事业心、有一定竞争力的女性,但当他们把女性放在未来配偶位置上的时候,却更喜欢以家庭为重、以贤妻良母为荣的女性。他们之中,约有64%的人不希望配偶在事业上超过自己,有62%的人要求女性“无论事业上多么成功,都应当努力做一个贤妻良母”,有71%的人把女性因工作而冷落丈夫或孩子看作是一件会带来罪恶感的事,有61%的男生认为“工作是重要的,但大多数妇女需要的是一个家庭和儿女”。一些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把把诸如主动性、独立性、竞争意识、事业心等看成是男性化的品质,不仅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形成了个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创造力。这也是形成女性社会成就不如男性的主观因素之一。

第三,心理因素欠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能获得事业上成功的。许多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不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和抗干扰能力差。女大学生在中学时期,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倍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和呵护。一帆风顺的经历、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比男大学生要长一些。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害怕在失败、再次受挫,从而畏惧不前。女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比男大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干扰,饿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弱点又使其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她们对于外界的议论和评价比较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左右(或改变初衷、或约束自己、或动摇决心),其情绪容易波动,常受一点小事的影响。据调查发现,有55.4%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够稳定”,10.9%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变化很大”;而在情绪基调上,34.8%的女大学生情绪“时好时坏”,15.2%的女大学生“经常为一点小事烦恼”。这必然造成女大学生在意识品质方面的某些不足(如支持性、果断性、自制力较弱),也使女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上容易发生动摇、在事业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精神。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6篇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7篇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规律性为对象,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科学。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习惯于硬性的“刚性”管理,因此难以摆脱方法上“公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效果不佳、针对性不强。

理心理学着重强调人性化教育和柔性管理,注重个性和情感因素的充分发挥。对这一理论的借鉴和应用恰好弥补了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上的不足,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对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一、学习运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以人为本“管理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去关心人、掌握人的思想行为的基本规律,认识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做好管理工作。管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决定于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个体行为的起点和基础,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愉悦感和激励的力量,工作就会更加积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调查需要。每个学生的需要不尽相同,满足学生的需要,应首先了解他们的共同需要和不同需要。学生工作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采取多种方式,了解他们不同的需要。

2.综合分析。学生的需要多种多样,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的,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调查后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生工作的措施。

3.及时反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需要,要建立定期反馈制度,合理且条件成热的需要及时给予满足;合理但条件不成熟的需要,也要给予解释,取得谅解,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去满足学生的需要。

4.科学引导。有些学生不善于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结合起来,甚至片面地把社会需要看成是多余的,在行动上也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个人需要的满足方面。因此,对他们的需要应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应成为引导需要的重要途径。

二、学习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公平理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平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这个理论是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体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平衡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取决于他们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人们总是通过社会比较,全面衡量自己付出的代价与报酬是否相当,从而产生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通过比较,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对工作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报酬比例相当时,就会心理平衡,产生公平感,于是心情舒畅,工作努力。

“公平理论”启示我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具有高度的公平意识,充分认识到公平、公正、公开对于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巨大作用。学生管理工作者也只有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为人处事,才能取信于学生,得到学生真正的尊重,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勤贷免、评优评奖及其他个人荣誉的合理分配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管理者将公平理论引入教育管理过程,树立高度的公平、公正意识,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的平等关系,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拥有绝对权威和学生只能绝对从属和依赖的局面,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只要管理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将公平、公正放在首位,彻底杜绝个人专断,就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学生心悦诚服。具体而言,在接待学生过程中,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特长的多少或熟悉程度等而区别对待学生;对学生干部的选拔要做到任人唯能,反对任人唯亲;在奖学金、个人荣誉的分配上,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反对“暗箱”操作或背后“交易”,让学生知道情况、参与其中;在学生入党、毕业分配等重大问题上坚持公开透明。

只有这样,公平理论才能落到实处,学生和管理者的关系才能融洽,信息沟通渠道才能畅通,工作开展才能顺利有效。

公平理论还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内在的人格上的平等,而这往往是我们在工作中容易忽视的一面。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管理工作者以公平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同学。只有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平等、信任的关系,学生才可能向老师敞开胸怀,学生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三、学习运用管理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适应“软管理”的要求和谐社会中对人的管理、教育、使用,已由“硬管理”进入“软管理”,即对人的管理工作已由从外部的控制、约束和用组织、制度、纪律手段为主的管理向发掘人的知识智慧、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为主的管理的转变,期望理论是实现“软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如果个体有了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他必须做出某种行动选择。用公式表示为:MF=EV。MF是激发力量强度,即激励强度,指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是效价,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E是期望率,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某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从公式可知,如果个体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因此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并拥有适当的期望水平,对目标实现充满信心,对于人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由于他们社会阅历不深,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加之身处充满诱惑的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原有的自信,目标不明,期望值不高。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借鉴期望理论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期望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帮助大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期望目标。教育管理工作者帮助学生科学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准确地估计自己的水平,通过分析主观和客观条件,给自己树立一个适当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期望目标。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会导致学生缺乏内部动力。

对不同的大学生给予不同期望目标的有效激励,将使得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长远的学习目标和主动的工作意识,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2.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大学生都渴望成功,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并愿意为这种认同而努力。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获得成绩之后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群体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自我的目标期望值。尤其要加强对后进学生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将“成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对于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教师应随时随地多给一些积极暗示和期望。在学生干部的安排上,在集体活动参与中多鼓励、多支持他们,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超级秘书网

3.利用集体心理的群体优势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利用集体的力量成功改造过许多流浪犯罪青年。“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已成为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学校的社团、班级、宿舍等都是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好环境,运用集体心理来教育和鼓励先进,监督和激励后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适应,将同学间“平行教育”的影响发挥到最大,把群体的功能发挥到最强,往往能够胜过教育者的鞭策和监督。

4.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活泼、轻松、民主的育人氛围,强化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有利于管理工作开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管理工作能否与时俱进,能否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新突破,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认真研究管理心理学理论,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新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研究新视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2]愈文钊.管理心理学[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两课”教学;学生心理;教学质量

高校“两课”教学一直被定位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两课教学”并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们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课”教学患了“虚高症”,高高在上,没有切中学生的思想要害。“两课”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有目的的施加影响中,逐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外部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起作用,使受教育者接受定向的影响,教育才是成功的。因此,要使“两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抓住学生的心理学问题是关键。

一、“两课”教学要贴近现实,抓住学生的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两课”教学必须贴近现实,紧密联系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贯彻邓小平说的“两课”教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才能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首先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讲,不少学生认为对时事的关注不能产生实际效用,因而失去了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转而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物,比如爱情、就业、考研、出国。另外,长期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对社会生活没有深刻的了解,缺乏切身的经验和体会,对很多政治问题只能停留在浅层认识上。为此,我们在讲授形势与政策时,不妨及时提出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国内外局势,如何辩证地看待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政府的体制改革对学生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当前如何看待就业难等问题。只有敢于和善于回答、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重、难度大的现实思想问题,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想听、爱听。

其次要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经常听到不少学生抱怨,之所以不愿上“两课”是因为将来搞专业,学了也没用。那么如何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呢?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就可以举例分析哲学与科学发明创造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给地质专业学生讲课时,可结合如何绘制一张地质图,说明制图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从而说明科学工作者也需要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学生对哲学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再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大学生由原来的父母包管到融入高校集体,许多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交友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问题、特困生的求学和勤工俭学等多方面的问题。“两课”必须贴近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方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爱情观等,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心理素质。

二、“两课”教学要“意新理透”,深入学生的心

愿听新鲜事,愿听新道理,这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需求。所以“两课”教学一定要防止老生常谈和重复累赘,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应充实新的内容;同时理论课的讲授要深入透彻,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经常探讨的理论讲出新意,使人耳目一新。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绝不是靠几个新鲜词表述一下就能奏效的,而要对那些“老事”“老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断求新。只有分析研究深入一层,才能总结提炼出新的认识,对学生才会有新的启示。如果你讲的道理人们早已熟知,那么,你讲的那些只能在学生的思想表层中徘徊,讲过之后也不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只有那些深刻的道理,新颖的立意,才能突破人们的思想表层,在心灵深处打上烙印,从而让我们的“两课”深入学生的心。

把“两课”讲新、讲深,关键的问题是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所谓理论思维能力,就是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就是运用辩证法的能力。对于理论思维能力的锻炼,恩格斯说:“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讲课时才能防止就事论事的倾向,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在讲问题的实质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把“两课”讲得“意新理透”,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使所讲的每堂课都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留下一点抹不掉的记忆。

三、“两课”教学要客观辩证,理顺学生的心

由于社会矛盾的纷繁复杂,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常会产生一些疙疙瘩瘩和想不通、气不顺的思想、情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两课”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消除这些不健康的情绪,把学生的心理顺,以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以促进他们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我们的“两课”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必须注意两点:

一要客观,即要说实话,道实情,讲实理。教师要敢于面对现实,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夸张,把一说成二;不能编造,把无说成有;不能歪曲,把是说成非。特别是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应为学生进行冷静的分析,让学生理智、正确地看待问题,从而理顺学生的心。

二要辩证,就是要客观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给学生讲解问题,尽量从正反、利弊、成败、优劣等多侧面、多角度地把问题讲清,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力争把历史、现实和将来都讲清楚,使人们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比如,我们在讲述中国与美国人权的本质区别时,就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将美国在全世界反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北约东扩和美国在亚洲强化日美安保体系等问题联系起来讲解,澄清了学生的某些模糊认识,并及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西方某些人企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险恶用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两课”教学要高屋建瓴,开阔学生的心

通过“两课”教学,解决大学生们遇到的一些具体的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宽他们的胸怀,从政治上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起点高一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从本校的客观实际出发,放眼国际经济全球化。讲课不光要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联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形式的发展变化。

二是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种种思想问题和实际无疑总是“两课”联系实际的基本素材之一,但如果仅仅联系这些,必然会使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局限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考虑问题容易从个人和小团体出发。只有引导学生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准绳,来观察分析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实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

三是解开学生思想疙瘩,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两课”教育能否消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处有所触动,是授课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两课”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解疙瘩”上,而是要教会学生“解疙瘩”的基本方法,也就是提高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时,就不仅是要上好课,还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讲道德修养时,既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又要教会学生掌握自觉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五、“两课”教学要语言生动得体,打动学生的心

语言表达是否恰当有力,是能否讲好“两课”的一个基本要素。如果我们在讲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时,语言表达苍白无力,照本宣科,那么内容再生动,也不会收到感人的效果。因此,要使“两课”打动学生的心,教师必须在语言表达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朴实无华。上“两课”不能像戏剧表演那样用华丽的词藻、高亢的唱腔和夸张的动作,而应用朴朴实实的、严谨的逻辑把要讲的内容充分表述出来,以达到启发良知、提高觉悟的目的。实践表明,越是朴实的语言,越是实在的道理,越能打动学生的心。

二要生动形象。我们说要求“两课”教师讲课时要语言朴实无华,绝不是不要生动形象的语言,恰恰相反,因为“两课”的内容往往较抽象,所以要讲好就更需要生动形象的语言。事实上,群众的语言最生动,具体真实的事例最感人。因此,“两课”教师在讲课时,应尽量在用语正确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教育内容,多用一些大众化的语言。如灵活运用一些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以增强语言的幽默、生动和亲切感。同志在作演讲和报告时,就经常是妙语连珠,使听过他演讲和报告的人事后久久难忘。我们强调语言生动有力,必须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不能用低级庸俗的语言作为“调味品”,否则会损害教育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使人一笑了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三要言简意赅。“两课”教师在讲课时,要紧紧抓住主题,用鲜明简练的语言把该讲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而不要不分主次,泛泛道来。那种一讲课就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乱“发挥”,不仅不会打动学生的心,反而会给学生增添思想负担,打击学生的听课情绪,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六、“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网住”学生的心

互联网在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作用,多建快建各种红色思想政治网站,抢占网络阵地,将“两课”教学搬上网。

在互联网上建立德育网站,必须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这样才有可能“网住”学生的心。网站可设立新闻时事、素质教育、德育教室、青年志愿者、普法园地等主流板块,弘扬爱国主义旋律,使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心,使“两课”教育最终形成“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网络教育新格局。

社会在发展变化,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变化,只要“两课”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针对他们的思想,展开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教学,使“两课”听之有趣,学之有味,就能使“两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继安.思想工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

[2]杨鑫辉,等.大学生心理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

[3]杨德广.大学德育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生理心理学论文第9篇

作者:王丽

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前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对象中共有51人(42.5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12%的高职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9.38%的高职学生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表略)。可见,选修《艺术修养与鉴赏》课程之前,研究对象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个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后心理健康状况接受艺术教育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共有33人(27.5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2.55%的高职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4.95%的学生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接受艺术教育后高职学生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由表3可见,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前后焦虑和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艺术教育后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接受前。但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发现42.50%的高职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9.38%的高职学生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迫切需要采取相关的心理健康引导或促进措施。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形式较为枯燥,不大为高职学生所接受。而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艺术教育以其高雅、怡人的独特魅力,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主流,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艺术教育又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2]。本研究显示,在接受艺术教育前,高职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接受艺术教育后,调查结果显示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这证实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运用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境状态。充满活力的艺术教育课程和艺术文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亲身体会到艺术所带来的真、善、美,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4]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同时也能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和平衡三种情绪,不同的音乐会使人具有不同的感知体验,可以消除大脑工作所带来的疲劳和紧张。[5-6]尽管本研究提示艺术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但仍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艺术教育并不能完全解决其所有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本研究发现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强迫和人际敏感症状改善不大。这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开展多种方式引导高职学生健全人格,改善心理健康。第二,艺术教育尽管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有效,但必须注意开展的形式、途径和时间。

例如通过艺术教育进入第一课堂,教师系统、全面地讲授艺术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和实践,可以大范围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因此,高校应该把开设艺术课程逐步纳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设置,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组织合适的教材,并对各门课程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组织高职学生艺术节、文化节和艺术社团活动,组建艺术团、舞蹈团、合唱团、军乐团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参与。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并坚持自愿与鼓励、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开展形式的活泼性和多样性。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艺术潜质得以发掘,艺术素质得以提高。随着各项艺术活动的开展,高职学生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审美情趣也得以培养,有力地预防了学生心理疾病,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及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将艺术教育与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对促进校园和谐及学生身心健康,以及高职学生走向社会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均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