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研成果转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3 11:31:52

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成果转化第1篇

[关键词] 科教兴村;农村科技推广;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0-0121-03

[基金项目]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4B7102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向安强,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史、科技与社会。

(广东 广州 51064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到村实际是推广运用和转化成果的问题,是充分发挥国家、协会和企业等多元推广服务组织,促进先进成果和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我国政府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只有0.23,仅相当于国际上最贫困的30个国家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简均数的1/3,而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也才相当于国际上低收入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科技成果推广对农村社会经济的推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推广障碍因素

1.因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不健全而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不稳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表现在:农业科技推广行政倾向性强,推广机构单一,科研机构与推广机构双轨运行,推广经费严重不足,不利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普及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各级政府的预算中虽然有了一定数目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经费,但很大程度并没有落实到农业科技推广中去,而是流向了有更高的资金回报率的地区和部门,农业技术普及资金真正用于农业技术提高的部分越来越少。

2.农业科技人员的研究(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差)实际需求的错位。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农村实际需求错位,农民对科技成果需求不迫切,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市场化观念亟待提高。一方面由于科研创新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等原因,科研人员没有深入农村,缺乏生产部门和农民实际需求的信息,造成科研成果的理论性、学术性强,而实际的适宜性及效益性差,甚至研究的成果与市场没有接轨,没有推广价值。另一方面农村、农民囿于在农村、农业的范围内,缺乏与城市、工业的联系,缺乏与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员的沟通。相当一批农民还没有意识到“科技兴农”和“科技兴村”的威力。许多困惑农民的问题,本来很好解决,但是由于不能理解科技意义或守旧观念,导致专家和农民很难沟通。一些专家指出,农民科技意识的缺乏比科技知识本身的缺乏更让人心焦。

3.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资源缺乏协调整合与优势综合。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资源丰富,但整合能力和综合优势尚未发挥。我国目前有省市县农业科技推广和各级各类农业科教单位,是近代农业科教的发源地,技术力量雄厚。他们尽管不断地开展送科技下乡,开设技术服务咨询热线电话,开展农民增收科技行动计划,提供技术职业培训及市场信息服务,宣传和新闻媒体等单位在“科教兴农”知识传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所有这些成功都面临着政府职能改革,经费仅靠项目支撑,公益很大程度上靠热心人参与等困惑,难以做到有机统一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持续的、动态的、公益性的、社会共享的科技推广服务。各种资源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定位不清楚,任务不明确,长期经费无保障,再加上各单位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要承担更重要任务的能力明显不足。在基层,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的公益因乡镇站办公条件、推广设施不足难以发挥功能。在“稳定公益性,放开经营性”改革实施中,大部分乡镇站原有房屋、经营设施条件已出售,转租给分流人员,有的地方连最简单的电脑和仪器设备都没有,相当一部分公益性农推人员仍然需要从事副业或第二职业以补充收入的不足。农民反映在需要时难以找到农技人员,长此以往不但现有公益性职能难以发挥,甚至还会走上服务+经营的老路,使当前改革流于形式。

4.适合国情的长效农技培训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目前对农民的培训基本上还是靠基层干部通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课和个别手把手辅导来实现。专业人员所到之处,纯粹不懂的在看热闹,想听的由于时间仓促听不透彻,这样效果又会大打折扣。大多数农民还是靠天吃饭,一些农民在农业生产上不投入、疏于管理,生产效率低下;虽然很多地区的乡村两级都曾组织过生产改良、科学管理等培训,但对大部分农民效果不大:有的干脆不来听讲,有的听完就完了,也不应用。培训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很难形成双赢的互动机制。此外,基层农技推广力量逐年弱化,目前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不合理,不能适应目前农业科技推广的需要。在机构改革和小城镇建设中,有些地区的农技站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资产被平调或变卖,资产流失的同时也失去了服务的基本条件,以前的“七站八所”合并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站只是一个岗位,乡镇一级的农技人员开展工作还不如以前直接,使农技推广工作受到一定阻碍。可见,建立和完善适合国情的长效农技培训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5.农技推广人员难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在科技推广体系中决定效率的关键是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对人员知识、素质和敬业精神的要求最为全面。目前,我国在科技推广与经营管理、市场信息传输的结合这一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现有乡镇农技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多样性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规模生产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农业和生产门类已在逐步与世界接轨。一些发达城市郊区农业已在向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农业生产门类也在从以粮为纲,以猪为首,向捕鱼摸虾多种经营、特种养殖等全面开花型转化。所需技术五花八门,专业性极强,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新技术的商品化等,这些都对农村科技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而现有的乡镇农村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仍然是传统农业教育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知识面和专业技能的局限,也影响到他们公益职能的履行能力。因而出现了目前部分地区存在的种稻的不懂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方法、养螃蟹的不懂养虾、兽医难以诊断禽流感、农民谋求新技术难以入门等现象。农技从业人员的老化、文化水平低则更加剧了技术推广的难度。

二、破解农村科技推广难题的对策

1.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农技推广机构的稳定。乡镇应该重视新组建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加强管理,为他们推广农业科技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尽量使农业科技人员不被“挪作他用”。2006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第十二条单独列出,明确提出“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强调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表明,党中央加快改革农技推广体系的前提是强化公益性职能,关键是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的经费,目的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因而保留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不可缺少的。

2.创新推广理念,探求新的推广方法。全国各地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方面有一些研究与实践,如南平的“科技特派员”模式,宝鸡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从农村现状看,普遍的问题是农民的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最终要表现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来,但这种转化需要一个载体。因此,首先必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大力加强农民的科技教育,以农广校、农函大、职业学校、县委党校、乡镇农民学校、村民文化学校为载体,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农民的科技教育工作。

3.建立农技推广服务创新体系: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离。按照“稳定公益性、搞活经营性,建设适应市场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在对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和经营性机构的性质及职能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分开。例如将现在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体化运作的农技站,分设为农技站(公益性)和农业综合服务公司(或站)(经营性)两个各自独立的机构。分设后的农技站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垂直管理体制、稳定技术骨干、财政全额拨款、保证基本工作场所与设施、加强改革创新的原则,实行以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即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农技站人事、财务、业务的管理。分设后的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则确定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或者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均可,其人、财、物全部下放到乡镇一级基层全权管理,全面推向市场。

4.多层次全方位地培训科技推广人员。多层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提高农技人员的素质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突破口。必须重视和加强基层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科技人员提供进修、培训、外出考察等学习机会,不断“充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技术需要。其技术培训应注意几个转变:

――由“治标”型向“治本”型转变。首先是以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本,让其帮助农民改变认识、改变观念、树立信心、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本,让他们引导农民实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和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其三是以发展“二高一优”的农业项目为本,让他们引导农民积极引进良种良法,开发低投入高效益的生产项目。

――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改变过去培训采用一般性号召、一般性工作、一般性措施的作法。一是要用“捆绑”式的培训,根据各地产业规模的需要将几个单位、多个部门的培训队伍组织在一起,发挥部门和专业优势,实行优化组合、相互配套,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生产者和经营者需要,以便更好地发挥总体效应。其次是搞“复合”培训,将过去注重产中服务培训,拓展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培训,既抓眼前的短、平、快,又抓中长期发展,有利于实行分类指导。培训方法由简单的资料、粉笔加黑板,拓展为影视、音像、试验、示范、讲解、释疑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受训者对科技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

――由阶段性培训向系统性培训转变。阶段性培训是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采取的权宜之计,是一种短期行为;要使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必须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教育。因此,一要积极倡导农村科技示范户向科技人员拜师学艺,通过二、三年的跟班培训,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专项技术,通过考试成为上等级的农民技术人员;二要积极选送中青年农民参加“农函大”、“农广校”的学习,参加“二农”学习的农民学费建议由县、乡二级财政补贴;三要配合教育系统抓好职业技术教育,选送有丰富经验的科技人员到职校担任教员,并鼓励职校学生接受三年的正规教育后回到农村带头参加农村产业化建设;四要选派有专业基础、有敬业精神、乐于奉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到农业高等院校深造。

5.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必须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员的政策措施,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给予重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或完善科教兴农的鼓励政策,切实解决农业科研和推广人员在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对下农村开展工作的农技术人员要给予一定补贴。科教兴农的业绩应在工作考评中予以肯定,做出较大贡献者应予表彰奖励,提升职务、职称和工资待遇时要优先考虑;农业类院校可积极创造条件,如设置“农业推广人员奖励基金”;在职称评定中要充分注意推广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合理评价标准,进一步鼓励一部分人员安心从事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工作等。

6.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按照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现代通讯网络的作用。建设统一、有效、向全社会开放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传播系统。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互联网站、专业服务热线电话和各类信息报道,因时因地因需常年提供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通过直接的面对面互动、网上互动、信件互动等,使农业科研人员更多地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促进农业科研选题更加符合农村的实际需求。农民在需要任何一门现有适用技术时,可以了解农业科研的最新动态及不同科研机构的研究特长,从而寻找自己最适合的互动单位和最需要的新技术,可以随时获取信息帮助及诉求渠道。把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从而提高有限的农业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农民有效的互动机制可以首先在较小的范围内(如研究与推广单位与周边社区等)互动,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到更大范围。

7.逐步建立农村科技中介组织。农村经济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在调节农村生产关系、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及对接国际市场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建立乡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充分发挥其农村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和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自发状态,比较薄弱、亟需引导、规范和培育发展,需逐步建立。

8.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需求。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企业、示范园区和专业示范户以及各类科教单位、各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作用。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承担任务明确、经费落实的公益性、科教服务工作,提供社会共享的持续动态的技术示范培训及信息等任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必须建立立足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自身的动力机制。公益性由政府投入,但投入后的效益还得靠人去实现,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和相应的管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经营性作为市场行为也有政府的规范和导向问题,它的动力机制来自于赢利,但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让经营性农技推广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

参考文献:

[1]中日农业科学技术交流文献陈列室编.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2]郭开源.农业推广工作管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3]姜长云.“三农”问题的多维透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4.

科研成果转化第2篇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1. 前言

近几年,随着高校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增多,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之后会成为智力支持或者精神动力,会带给人们更多积极方面的影响,最终也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受到社会上的普遍重视。我国高校承担了国家一半的科研任务,其中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转化却不如自然科学类成果转化顺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对。

2.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主要问题就是大量的成果仍然只是在书面上,转化的效果比较低。出现转化少,并且转化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家重视度不够

我国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工作,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国家的重视度都不如自然科学类。宏观方面来看,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非常重视科技的进步,并积极推进自然科学类的成果转化,但是我国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依然定位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等自然科学的领域之内[1]。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却没有如此的重视,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重视度是落后于自然科学类的。忽视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对社会精神层面的推动作用,对社会产生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就高校而言,学校里开展的大型科研所,大部分展示的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缺席现象严重。从微观层面来看,其中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对成果的需求不够,不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投入更多的关注;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人员只是专注于自己和出版著作,成果不能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2.2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不够

与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不同,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多是通过论文和著作的形式出现,就高校来说,每年学校里发表的人文社科类科论文多则上千篇,其中一些核心期刊的。但是却存在这样的现象,论文多,成果多,非专业人士并不能看懂,难以进行推广和转化,也就是转化价值不够,对现实的指导不够。再者,很多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研究人员非常敬业,专心做学术研究工作,但是与社会接触比较少,不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对社会价值性不大,转化成果就存在难度。

2.3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存在问题

大部分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属于精神产品,虽然其中的一部分成果可以直接提供给政府咨询和参考,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但是大部分的成果还是通过传播的渠道让人们去接受的。首先转化传播是通过科研人员在学术会议或者论坛上将科研成果展现出来或者通过展示出来,这样范围就非常的狭小,造成传播转化仅仅限制在一小范围内。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再次传播,是通过媒体等形式,但是由于缺乏一些正确的引导,科研成果容易成为迎合人们娱乐心理的手段。

3.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3.1加强社会关注度

国家应该认识到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引导以及促进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要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到人文社科的研究上。高校也要加强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要根据科研人员以及社科类科研成果的相关特点进行制定相关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标准,要注重引导和激励高校教育和科研人员积极的参与到人文社科类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3.2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要想做到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较好的转化,科研成果的质量是重中之重,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2]。因此,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首先要做好激励和引导,高校要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服务社会的人文社科类科研研究。其次,要做好科研成果的评价,要完善评价体系,不能仅仅以刊物的级别来决定科研成果的水平。在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研究中存在很多的不客观因素,需要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评价的体现。

3.3扩展成果转化渠道

在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之后,要积极做好成果的转化,并要不断扩展成果转化的渠道。高校应该针对不同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积极扩展渠道,来实现转化。首先,要做好首次转化,这需要建立相关的专项资金,用来激励相关优秀论文和著作的发表。其次,高校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基地,研究成果要和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相关,建立一些不同的推广基地,既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又可以让成果积极的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再者,还要成果进行再次的传播和转化,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积极的和传播媒体进行合作,在电视、报刊以及广播等上设立相关的栏目和专题来推广更多和社会紧密联系的科研成果。另外要积极的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人文社科类成果的展示,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交流。最后,要积极的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高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推广来促进高校产生经济增长点,把文化转变为经济效益。

4. 结语

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需要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大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投入,积极推进优秀成果的转化。因此,要认真面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并要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作者单位: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转化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成果转化;作用;影响因素;对策

我国的农业科技期刊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或国家农业相关部门主管主办,汇集了农业领域内科研信息资源,在农业信息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中介的作用[1]。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是记载、报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知识载体,是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的重要平台,在农业技术创新和新成果推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在我国科技体制中,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相互独立,双轨运行,造成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被动局面,致使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明显低于美国和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3]。

1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

我国由南向北气候差异较大,不同地带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农业生产的规律各不相同,适宜栽培的农作物种类及品种各有特色,种植形式和栽培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形成农业发展模式的复杂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及推广程度[4]。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类型复杂,构成了类型多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它们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接受程度受到其发展状况和经营水平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将其应用推广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而农业生产周期长,导致成果转化具有较长的周期。另外,由于机制与政策的局限性,研究成果的主体没有成果转化的任务和需求,因此,缺乏专业的科研成果推广的群体和平台。

2农业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2.1农业科技期刊是成果发布与交流的平台与媒介

大量的科研成果从期刊平台发布,这是科技期刊拥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体现了一定层次的农业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它不仅是科研成果发布的主要渠道,也是行业内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有效平台,在被各大数据库收录后,凭借期刊的影响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促进了供需双方交流,为作者与读者、科研人员与企业的交流提供了媒介,成为知识共享的平台。

2.2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的桥梁

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科研成果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农业新品种的选育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研究,投入大量科研经费以及各种资源才能取得研究成果,在一个科研人员的研究生涯中可能并没有几项成果问世,但往往很多成果审定后,并不能很快被市场接纳,有些终究只能是作为一项研究成果而不能转化,市场的认可是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因此,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结合,才是成果转化内在动力。当农业研究成果通过在农业期刊上发表,被同行或农业从业者所了解,应用于生产实践后,方能转化为生产力[5]。

2.3期刊平台的专家团队有利于专业成果的转化

期刊编委会的专家、核心审稿专家以及发表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都是科技期刊平台的重要科技力量[3],他们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科研的发展动态,对科研成果有着权威的判断和认定,对成果转化有可行的意见,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农业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问题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有5000多种,每年出版的科研成果达数十万项。资料显示,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大约为25%,而最终转商的不到5%。欧美国家的成果转化率较高,尤以德国为首,可达80%以上[3]。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每年产生的科研成果超过3万项,但仍未改变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转化率双低的情况[3]。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研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当农业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期刊上发布后,方可得到社会上的公开承认,标志着农业科研成果被真实科学记录,作为文献资料而贮存。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主导作用有待提升。

3.1期刊定位

农业科技期刊根据其学术水平及应用性可定位为学术类、技术应用类和科普类,成果转化主要涉及前两者,其中学术期刊以理论研究为主,技术型期刊以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推广为主。期刊关注更多的是影响因子和被引情况,以及在同类期刊中的排名。科技期刊的受众主要是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很多科研人员更重视基础研究和课题级别,并非以科研成果未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成果应用和后期开发重视不够。通常审稿主要是审核作者稿件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对其是否存在可推广科研成果并未重视,形成期刊比较保守的录用风格,也使来稿出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性倾向。

3.2把控研究热点

随着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业政策的聚焦和研究热点的追随是所有与农业相关单位的头等大事。针对科研方向,政策热点在哪里,研究经费就在哪里,研究成果就在哪里。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6]在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等方面进行了规划部署,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这五方面实施振兴,力争到2025年使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农业科技成果也是围绕这一线索不断产生。农业类期刊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报道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成果。可是很多农业期刊并及时未调整发行节奏,还是在原有框架下自传运行。

3.3信息沟通的渠道

农业期刊与科技成果转化本来都是农业成果的体现形式,但它们似乎是在两条轨道上各自运行。农业科技期刊刊发的文章很多只是试验性的,缺乏实质性创新,成果和专利较少;而每年各省科技主管部门评选出大量的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等,在申报前和获奖后,科技期刊对其工作并不了解,对其是否能够进行成果转化也无从知晓,这种信息的盲区,也是造成农业科技期刊与农业成果转化失联的主要原因。

4农业科技期刊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

4.1期刊与科研管理部门和农业成果转化平台联手,促进信息共享和成果推广

期刊刊出的大量论文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科研成果信息,科研管理部门掌握有研究人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所有信息,农业成果转化平台拥有大量的企业群体,3个平台携起手来,利用各自的优势建立平台联盟,形成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科研单位和企业牵线搭桥,组织科研交流与产业论坛,构建产学研联盟,建立行业交流群,为科技成果转让提供信息,让期刊成为地区或行业科研成果的发布平台,从而提升期刊的市场影响力,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

4.2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期刊品牌效应

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与成果产出与企业需求的脱节有关,提高成果转化率,就应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成果的需求精准对接,将企业引入科研环节,形成产-研一体化,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使企业主动参与到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引导科研院所将研究方向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使研究成果更符合市场需要。科技期刊对吸收和发布的信息拥有优化和导引作用,能准确把握研究热点和科研趋势,发挥平台作用,促进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具有一定的组织优化作用,对于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科研成果的存储和传播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科技期刊要抓住成果转化的机遇,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借助成果的推广转化,宣传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期刊的质量水平,塑造符合自身特质的刊物,打造良好的期刊品牌,削弱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吸引高水平的稿件投向本刊,继而会有更多的企业关注期刊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4.3做好选题策划,开设成果转化栏目

打造个性化期刊,前提是期刊的准确定位和科学选题。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期刊中还未见有专门的成果转化栏目,就需要调整期刊的栏目设置,增加特定栏目,或者出版成果专刊或特刊,突出这一工作的重要程度。栏目设置要有特色、有深度,符合读者需求。期刊编辑要有计划地进行相关调查,收集有关选题信息,通过整合分析,从中寻找有关的选题方向进行选题策划。农业科技期刊要即时关注该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和最新技术,跟踪报道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刊物结构。比如,追踪农业科研热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策划和约稿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化肥农药减量减排、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主题文章。在选题策划上,要将成果转化作为期刊发展的特色和契机,主动牵线搭台,做好科研人员与企业间的第三方桥梁的作用,筛选和建立可转化成果库,密切追踪其进展动态,及时捕获出版和转化机会。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科研成果的推陈出新,发挥科技期刊的时效和传播功能,对于成果应及时发表,有利于相关领域的需要者及时得到科技成果的相关信息,利于成果转化[3]。

4.4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

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平台应结合自身的主体优势,由单纯的文字信息传播,转为综合、多媒体、立体关联的信息传播[5],通过链接的方式,对文章中相关的信息点进行深层次的介绍和引导,通过立体阅读、新闻链接和应用技术视频讲解,确保发布信息的内容严谨、真实和准确,达到依托网站平台的丰富信息及其权威性吸引读者,起到提升期刊网站传播合力的目的。在多主体的期刊群平台上,可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除科研机构和企业外,还应融合金融、法律、媒体以及第三方技术转移组织等机构,提供多方位全面支撑服务,加强资源的整合与信息的共享,强化平台内外的沟通与联系,深入挖掘与梳理各类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联动交易网络[7]。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丰富,传播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外挂或嵌入期刊平台后,对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都有一定的影响[8]。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在注重质量的同时,要借助于各种媒体形式,通过主体网站、微博、微信等,组织开展微策划、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采取新闻化、碎片化等新媒体手段,以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方式,线上线下合作,追踪热点话题,实时采集,即时发稿[9],加强期刊的全方位宣传,提升平台的影响力,建立期刊的品牌效应;重视新媒体平台的维护,形成其办刊特色和内容风格,增加读者对期刊的关注度,提高期刊的知名度[10]。

4.5农业科技期刊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其他方式

科技期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期刊为平台,为企业部门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结合专业会议和专业活动进行宣传,通过主办技术研讨会或者产品展示会等形式进行成果推广;也可通过提供定制服务的形式参与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期刊的受众者中有大量技术成果潜在用户,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要达到产业化还需做大量的后期研发工作;许多企业的技术或专利,因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未能得到开发和应用,这就为科技期刊提供了组织参与特定研发项目的空间。此外,农业科技期刊还可以通过联合传媒机构,合作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对农业科技期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起到协同共进的作用。

科研成果转化第4篇

1.1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抓项目、上档次、出成果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只有96项,科研经费达到106万元。全院审定农作物品种21个,鉴定成果16项,获奖成果23项。到2008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达到995项,科研经费达到1.3亿元。审定品种51个,鉴定成果20项,获奖成果20项。新上部级项目30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项目其动,单项经费2000多万元使全院的项目质量和经费额度明显提高。一直到2013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62项,科研经费1.5亿元。其中新上省级课题159项,部级课题80项,审定品种50个,鉴定成果25项,获奖成果23项。全院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1.2以成果转化为中心,求推广、重配套、出效益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优势资源,2001年成立了以山西农业高新农业技术市场,省内外43个科技企业入住,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的集散流动场所。年交易额达3个亿。极大地促进了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以强盛种业、大丰种业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实体,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将科技成果组装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健全了产业开发的生产经营体系和重点推广体系。2003年山西省农科院申请到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0项,到位经费2055万元,其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经费550万元。2004年全院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工程、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构建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开发的基本框架。到2013年,全院实施了53项示范推广项目、推广新品种235个,集成配套适用技术260,组装高产高效种养模式30种,为山西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2、现阶段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多年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各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效地促进了山西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间题。

2.1竞争型成果偏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偏低

对一个科研单位的农业科技成果总体来说,如果竞争型成果偏多,则这个时期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不可能很高。山西的农业科技成果主要分布在种植业组、蔬菜果树林业组、畜牧业组、食品加工生物医药食用菌组、电子信息自动化组、装备制造电气组、化工环保材料组7个领域。每年大约申报300个左右项目,可以得到国家的经费资助有180项左右,产生经济效益突出的项目只有50项左右。争取到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只有7~10项,其转化率仅在35%左右,在农业增产因素中科技只占3~4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多在50~80%。例如,据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调查,经营型成果和突破型成果在一起只占成果总数的11.56%,其余皆为竞争型成果。这极大地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难度。竞争型成果过多,也说明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投资浪费的问题。

2.2综合配套性技术不足,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缺乏

降低科技成果的使用成本、提高比较效益,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来说,意义尤其重要。例如,2000年我们引进日本的塑料薄膜技术,但因价格昂贵,只被应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蔬菜等领域。后来,科技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攻关,以降低塑料薄膜的厚度和成本,由此引发了我国农业的“白色革命”,使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近年来,我们引进以色列等国的滴灌技术,该技术不仅设备昂贵,还需要精细的人工维护,且该技术的综合利用率低,无论企业、还是农户,受市场波动影响,其生产经营规模极小,酿成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使用成本偏高而社会经济效益却不高的后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综合配套性不足,单项成果多,技术综合配套性不足,也是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其转化,在保证这些技术成果仍然具有使用价值、没有失效的情况下,只有继续支持和完善相关的综合配套研究。

2.3成果针对性不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采用的是以计划为主、以专业推广机构为主体,利用行政手段进行机制运行。成果推广项目的选题、立项直接面向政府和上级,导致所选的研究项目与现实生产联系不紧密,造成了成果针对性不强,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的倾向。调查表明,目前有80%的农业科研人员愿意从事高产技术的研究,60%的农业主管领导与70%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愿意从事推广高产技术工作,均与农民实际技术需求不同。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尚不完善,脱离用户现实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体制。

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制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只有各级政府、科研单位、推广部门、科技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农民之间积极协作,上下联动,才能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3.1开展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成果转化新机制

要提升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的档次和水平,就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围绕为山西农业现状,整合资源优势,拓宽横向联合,重点抓好农作物、畜禽新品种选育、绿色农产品的研制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课题,加大投资力度,高起点,上档次,出大成果。首先做好种子企业的整合、兼并与重组,全面清理山西省农科院各研究所主办的科技企业和经营实体,适当保留主营业务和研究所科研方向一致的科技企业,脱钩或注销其他类型的企业和经营实体,现代种业做大做强。把大丰和强盛建成山西省最大的“龙头”种业。按照“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探索育种研究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路径、促进科研成果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3.2创办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基地

通过与政府、企业联合的方式,创办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基地,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对实验室成果进行放大试验、组装配套、完善工艺流程,为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成熟的配套科技成果。通过抓典型,树样板,让农民看得见,学的会。采用技术培训、承包、科技扶贫、咨询、示范推广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针对农业生产中全局性、关键性问题,选择具有一定实用性、商品性和较高经济效益前景的成果,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产业化研究,加强对现有单项科技成果的组装、集成、配套和二次开发,建立成果数据库,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尤其要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重点推介、宣传,促其快速转化。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自身优势,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加强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储备力度。

3.3设立保护与补助农业科技成果的新机制

科研成果转化第5篇

关键词:科研成果;教学资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06-02

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后,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并不能马上胜任自己的角色,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理论课程与社会上所需要的能力相脱节。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地加剧,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是目前各个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

一、高校教学现状

高校实施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即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在教师看来,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在有的高校看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讲授和学习为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演变成机械的和灌输的技能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在乎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而并不在乎学生是否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也不重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现在一些高等院校,学生由内力促进在课堂上学习的人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所以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同时高校学风还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有些高校课堂教学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其余同学只关注能否及格、能否拿到学分。课堂效果不好,除了学生的因素之外,授课教师也有一定的因素。目前有的任课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课堂的内容比较陈旧,已经赶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用说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很多年龄比较大的教师,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社会的需要,因此对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补充以及更新。可见,高等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搞好科学研究,并且把科学研究不断地转化为教学内容。

二、科研对教学的作用

科学研究和教学是高等院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1]。教学工作是把已知的成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是把已有的知识讲解明了,让学生能够明白整个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做到学有所用;科研则是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研究,重在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分析以及如何去解决的思路和能力。

(一)科研成果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基本每门课程都是按教材授课的,对于我们工科类的专业,每门课的内容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如果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即“黑板式”式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感觉会很抽象。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教师把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中去,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2]。

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介绍一些新知识和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或其他的科研成果作为参考资料留给学生课后阅读,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碰到问题时,如何去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科学研究主要是重视思考或讨论,这些方法对于本科学生来说都是或缺的,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引入科研方法,会使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当然,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实际例子来证明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课题研究。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学生的一些新奇的思想,这些可作为科学研究的素材。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和沉淀,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3]。

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本宣科,应该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而且应该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通过一定的互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应该多设计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把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从而保证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授课内容,组织一些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的形式,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学科发展的动态介绍给学生,或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活动或者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认识,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策略

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学校政策方面的,还有转化经费投入方面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可以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一)提高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重视度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研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使教学内容更具合理性,课程体系更加现代化,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高校教师应该树立自己不断学习的观念,因为知识的更新换代是非常迅速的,教师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专业发展,更新专业知识,随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与国外高校或国内名校增加信息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高校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爱好紧密联系起来[4]。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去,充分利用自己或团队的科研成果,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制

政策和运行机制可以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进行。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任课的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如果高校的教师不进行科学研究,就不利于高质量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竞争力。

为了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可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在高校中有很多教师比较重视科学研究,而关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则很少有教师愿意花时间去做。这是因为目前高校教师在晋升职称时,都以科研论文的数量和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标准,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审,而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关系不大。因此,高校教师就只关心自己发表了多少篇科研论文,参加了多少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写了多少本教材或专著,发明了几项专利。高校的这种晋职评价体系加深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距离。如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高校评定职称的一项指标,可以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去的积极性,使高校教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从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学校和社会应该尊重高校教师的自主知识产权,因为知识产权关系到产权拥有者现在和以后长期的经济利益。知识产权的明确,可以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让教师可以在经济上得到实惠。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经济利益保障。科研成果如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会对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效益,因此,对于转化效果好的教师应该给予丰厚的回报。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样激励作用,促进其他的高校教师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中来。

(三)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大难题,在转化过程中只有在经费上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为了保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应该划拨专款,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为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应该对硬件进行改善。如建设校园网、扩建实验室;订购科研书籍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教学实验和教学开发的教师改善办公条件,适当配备计算机和扫描仪,为转化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高等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创新性人才,就应该搞好科学研究,并把科学研究不断扩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综合性实验、转化为学术报告或讲座,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激励机制,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参加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研究中来,以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孔淑贞.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

2015,(10).

[2]孙妍,赵海燕.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途径分

析[J].商业经济,2015,(1).

[3]李斐.协调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

量[J].高校教育管理,2015,(9).

科研成果转化第6篇

论文摘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系统研究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问题。从科研成果在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分析了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升级的重要作用;针对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研究了影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直接转化的诸因素;研究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以及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升级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出来的,是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的。对应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必然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这就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及时地实现更新与升级。而科研成果正处于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逐步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于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更新具有重要作用。

1.科研成果是体现社会需求的重要形式

社会需求可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而在高校内部,科研工作是体现社会需求的最直接形式,社会需求是引导科研工作方向的指挥棒。社会需求在科研成果中会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来。从满足社会需求的时效性来看,可将社会需求分为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一般来说,横向课题、工程性课题是针对社会短期需求的,主要用于解决某一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纵向课题、基础性课题是针对社会长期需求的,主要研究今后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领域来看,可分为机械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管理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电子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等,这些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分别满足相应领域的社会需求。从满足社会需求的地域范围来看,可分为部级社会需求、省级社会需求、市级社会需求等,相应的部级科研成果、省级科研成果、市级科研成果分别满足相应地域范围内的社会需求。

上述科研成果一般都有一定的课题背景,属于一种任务性的科研成果。此外,在学术领域还广泛存在着自主性研究,尽管通过该类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缺乏明确的课题背景,但其也是面向一定问题的,该问题的解决必然会促进相应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一些内在需求。

2.科研成果是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教学内容应当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总体趋势,其应处于一种动态的调节过程之中,但这种调节并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动力机制推动这种调节功能的实现。科研成果就是推动课程教学内容发生调整的一种重要推动力,在这种推动力下,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之所以认为科研成果是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因为教学内容难以实现一次性的向社会需求靠拢。教学内容主要取自于当前已取得的、较为成熟的知识成果。从这种角度来看,教学内容是直接面向某领域相关科研成果的,而其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则是通过该科研成果间接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的靠拢具有传递性。首先教学内容应当向科研成果实现第一次直接的靠拢,然后科研成果再向社会需求实现第二次直接的靠拢,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的间接靠拢。而在这种传递性的靠拢过程中,科研成果起着承上启下的媒介作用(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教学内容调节模式下,科研成果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相应的科研成果则教学内容无法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致使教学内容因循守旧。

从另一方面来看,科研成果的先进水平与成熟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水平与成熟水平社会需求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相对于社会整体需求总会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也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它只是反映了人们当前对某一领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当然也有某些科研成果超越了当前的社会需求,如某些基础性研究课题据此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也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则是深远的。

二、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时存在的问题

科研成果是针对比较具体的问题的,主要体现为解决相应问题的技术路线,可通过规范、图纸、技术数据、技术手册、技术报告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科研成果的描述方式是以相关人员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的,重点体现成果的创新性,以及成果的可操作性。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针对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提高的,主要体现为富有逻辑性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章节,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知识表述形式,实现系统化人才培养目标的。

显然,将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是不妥当的。该做法忽视了学生知识基础的薄弱性、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性和授课过程的逻辑连贯性。虽然科研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将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由于忽略了教学的内在规律,容易产生使学生想不明白、学不清楚、用不到位等问题。

2.影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直接转化的因素

(1)学生的工作背景。科研成果往往立足于比较具体的实际问题,属于问题驱动型的知识产品。为了更好地理解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背景。而通常情况下,学生要么不具备工作背景,要么工作背景与科研成果不一致,难以在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方面与科研人员形成同等高度的认识。这就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学习主动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科研成果通常是站在某一领域专家、学者或工程人员的角度来描述问题的,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才能理解科研成果的基本思路。而教学内容针对的是一般学生,相对于科研成果,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往往是薄弱的,这就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深人理解。

(3)科研成果的表述方式。科研成果有比较规范的表述方式,如手册、图纸、报告等。相对而言,教学内容在表述方式方面则要灵活得多,可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声音、影像、试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科研成果相对单一的表述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掌握程度。

(4)科研成果的体系结构。科研成果主要反映科研人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在体系结构上重点突出其攻克关键问题的详细方案。相对而言,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则要系统完整得多,它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系结构要反映学生“从不懂到基本懂,到非常懂,进而到能灵活运用”这样的一种学习递进模式。科研成果相对单调的体系结构不符合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的一般规律,影响了学生对科研成果的完整认识。

三、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施

1.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主要途径

(1)以教学案例方式佐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性。某些科研成果是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它拓宽了该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场合与范围,因此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案例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有效性的一种佐证。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为主体,以科研成果为支撑,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案例,进一步夯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2)以理论引申方式扩展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入性。某些科研成果是对当前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它或者进一步深人挖掘了该理论和方法的深层次内涵。或者进一步改进了该理论和方法的不完善之处,或者进一步拓宽了该理论和方法的体系结构,所以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延伸。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理论引申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不完善性的一种弥补。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不完善性为驱动,以科研成果为解决问题的契机,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理论引申,从正反两方面拓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3)以教学试验方式提升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性。某些科研成果是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变相表现形式,或者说将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另外更直观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如基于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或者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或者制作了相应的试验仪器,或者生产了相应的实际产品。这些科研成果从多角度展示了教学内容的立体结构,从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双手触等多种感官角度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教学试验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可将此类科研成果转化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试验,一是分析型试验,主要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定量知识模型,用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二是操作型试验,主要针对流程性的定性知识模型,用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认识,以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三是演示型试验,主要针对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演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科研成果的可操作性为基础,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试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以全新知识方式填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空白。某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性,它采用全新的方法系统,构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体系,填补了缺乏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空白,使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获得了崭新的解决思路。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它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有可能催生全新的社会行业,促进社会知识水平的整体提高。这种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全新知识,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通过三种形式体现出来,一是以当前课程为基础,增加新的、自成体系的教学章节;二是创建新的教学课程,全面阐述解决某一问题的系统化理论;三是创建新的学科领域,增加学生培养方向的多样性。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与前沿性,它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社会的一种全新需求,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行业指导性与前瞻性,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更高级形式。

2.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具体过程中,应当遵循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将科研成果以一种更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实现该目的,在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围绕科研成果适当扩展的原则。科研成果往往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上,如果缺乏与其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一般学生很难全面理解该成果的理论内涵。从教学角度出发,则需要围绕科研成果这一核心知识点,对其进行适当扩展,将科研成果系统升级为富有逻辑性的教学知识体系,便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承。扩展可从如下方面进行:一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基础理论。理解科研成果的理论内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针对科研成果,在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向学生讲述必要的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基础理论;二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应用领域。为使学生理解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针对各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向学生讲述该成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或潜在的应用价值;三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分支知识。科研成果所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往往隶属于一个更大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讲述科研成果的核心理论基础上,适当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其他分支知识。

科研成果转化第7篇

1 实验设计思路

将本课题组已发表的SCI论文“一锅法合成氮杂螺芴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5]改为本科实验,主要根据以下原则:

1.1 新颖性原则

螺芴类分子砌块具有共轭打断效应、刚性十字交叉构象和空间位阻效应,被广泛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太阳能染料敏化电池等领域[6],成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氮杂芴螺环芳烃由芴基螺环芳烃发展而来在继承螺芴的各类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氮杂芴基团的功能特性包括电子受体、金属配位、质子化以及超分子弱作用等。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7-9]。

1.2 可行性原?t

所选的科研成果的反应类型是最经典的傅克反应,与学生所学的有机化学课本紧密联系。通过实验预习、讲解、操作以及总结,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对傅克反应的理解和运用。另外,该反应原料易得,合成步骤简单易行,无毒安全性高,可以在本科实验室开展。

1.3 综合性原则

氮杂螺芴氧杂蒽的合成操作涉及反应装置的搭建、TLC点样、柱层析等各类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重点学习TLC点样和柱层析。产品表征利用核磁共振。

1.4 环保性原则

目前氮杂螺芴氧杂蒽大部分合成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底物范围拓展的限制和前体合成的困难;(2)合成步骤的冗长。我们课题组发展了一锅法合成氮杂螺芴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反应过程中依次构建了C-C, C-O和 C-C三支化学键,并高效合成了氮杂芴螺环芳烃,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2 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一锅法合成氮杂螺芴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

实验仪器: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电子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层析柱、核磁共振波谱仪。

药品:氮杂芴酮,对甲基苯酚,三氟甲磺酸,1,2-二氯苯,碳酸钾,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镁,乙酸乙酯。

2.1 实验原理

该反应是典型的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简称傅-克反应,英文Friedel?CCrafts reaction,是一类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1877年由法国化学家查尔斯?傅里德和美国化学家詹姆斯?克拉夫茨共同发现。本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首先通过氮杂芴酮与苯酚的傅克反应生成中间体I,紧接着脱水形成三正电型超亲电体II,由于电荷间的排斥作用,导致氮杂芴9 号位的正电荷会通过共振方式迁移至酚羟基上,活化酚羟基的反应活性。随后另一苯酚分子以亲核进攻的方式与中间体III 发生反应,形成醚键。紧接着分子内的质子转移与脱水过程在苯环上再次生成碳正离子V。最后碳正离子重新迁移到氮杂芴的9 号位发生分子内的傅克合环反应,得到最终的目标产物氮杂螺芴氧杂蒽。

2.2 实验步骤

2.2.1 氮杂螺芴氧杂蒽的合成

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0.18克的氮杂芴酮,再分别加入2ml 1,2-二氯苯与0.8ml三氟甲磺酸。在室温下搅拌大约半小时后,向其中加入0.54克的对甲基苯酚。随后升高温度至 85度。通过TLC 板监控反应至氮杂芴酮反应完全。将反应降温至室温,用碳酸钾溶液淬灭此反应,之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最后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氮杂螺芴氧杂蒽。

2.2.2 螺环氧杂蒽的结构表征

使用核磁共振(NMR)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与标准的氮杂螺芴氧杂蒽的氢谱和碳谱进行对比确认结构

2.2.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全面总结实验,特别强调实验结果的分析,并对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教学效果

3.1 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论知识

体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在所设计的实验中涉及《有机化学》中典型的傅克反应。通过TLC板监测反应进度,有助于理解反应现象以及反应过程。通过核磁共振表征产物,可以了解核磁测试过程以及核磁共振表征原理。通过对氢谱的解析,理解化学位移、耦合常数以及自旋裂分等理论知识。

3.2 科研和教学结合,强化创新思维

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培养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证明,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更好地把科?W研究的方法贯穿到教学实践之中,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平台也为本科生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3 实验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致

将制备的氮杂螺芴氧杂蒽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存储器以及太阳能电池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详细说明每个操作与所学专业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精神。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科学实验报告的撰写,锻炼并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 结语

科研成果转化第8篇

一、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式

(一)建言献策。当前对于一些档案的研究政治色彩非常浓厚,而研究的成果也是趋向于政治性的。此外,我国一些机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的时候,一般都会认真参考研究成果,希望通过研究成果,促进决策的合理化。能为国家机关部门提供借鉴作用的档案大部分是重要档案。因此,档案工作部门也会对这些档案予以重点管理与保护。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对这些档案进行科学化管理,为国家方针政策的提出提供诸多的参考价值。

(二)治学有人。一直以来,学界一方面对档案进行理论研究,一方面也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而且,对于一些理论研究也以专著、论文等形式公开发表,这就使得整个档案研究体系更加完善,极大地丰富了档案的内容。档案的理论并不是纯粹的空洞理论,也因此具有了极强的实践价值功能。

(三)直接运用。当前,我国大部分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是通过间接形式去完成的,但是,为了更好的更快地实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档案的研究者们更多地希望通过直接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档案库房则是一个可以供参考的方式。中国古代档案库的建设是非常发达的,其中个别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档案库既省时省力又省资金。

二、实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构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当前我们国家许多的学科虽然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它们的社会地位却不高。哲学、档案学等等就处于这种尴尬学科的地位。由于档案学的社会地位不高且处于冷门学科等原因,国家对于这种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未能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更没有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去保障。因此,在缺乏法治保障的情况下,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没有竞争力的,也不能够激发学界进行档案科研和实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于档案学的成果转化是非常不利的。然而,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作用是巨大的,最大限度内发挥档案学科研成果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治机制以及法律体系。利用这些较为完善的法制体系,促进档案学科研成果顺利实现合理转化,从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二)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实现其社会化的功能。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科研成果转化,保证整个科研成果转化过程顺利进行并且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系统的平台。这种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应该是立足于科研成果最新转化这一基础的,而且应该与相应的体制机制相互配合,建立一个完整的平台保护体系,做好相应的平台管理工作。此外,这个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应该依据不同的类型对这些平台之上的成果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而且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避免研究成果的浪费。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最重要的是需要正确地引导,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特殊机构,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保证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效性。只有在这种综合性的、体系化的平台之下,档案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够有章可循,有组织依靠,这样也就不会偏离研究的方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顺着正常的轨道有序地开展,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

科研成果转化第9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成果转化;山西

1国外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1956年ROGERS[1]对美国推广杂交玉米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他创立了“创新扩散理论”,并认为不同的传播渠道在技术推广的不同阶段发生着相互消长的复杂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应该是一个包含复杂系统的传播体系并且以S形曲线进行扩散。20世纪60年代,MANSFIELD[2]构建了一种技术扩散模型,分析了新技术在不同单位传播扩散的影响因素。在分析过程中,他发现企业对新技术的模仿比例、新的相对盈利率和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是影响新技术扩散的3个因素。EPONOU[3]收集整理分析了7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领导责任体系薄弱、科技政策不透明、农民参与互动积极性低、转化过程的战略研究和科学不适应等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他认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过程包括环境、组织和结构、资源、转移机制4个子系统。BEN-NETT等[4]研究发现,科技成果的供求双方都是经纪人,他们的目的是在科技成果交换的过程中谋取利益,因此,科技成果的转移本质上是交易,并且这个交易可以增加社会福利。交易地区农业市场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转移效率的高低,成果转化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联系。FOX[5]研究发现,科技成果需求方经济与文化素质背景对成果转化的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供需双方间的成果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需要相关主体之间在约定的条件下进行协商,一些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和规定、文化差异等往往导致转化失败。

2我国学者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

2.1提出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

我国学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都有深入的分析与考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是现有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朱希刚[6]研究发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略了产业化方式,仅从政府和科研机构的角度推广远远不够,产业化的环节对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赵敏[7]通过研究评价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探索出一个适应山西经济发展的转化模式,并从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畅通转化渠道、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意见。黄岚岚等[8]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存在障碍和信息流失,严重影响信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导致供需双方交流无效,可以通过建设信息技术通道、提高科技信息的透明度来优化信息转化的效率。谭华等[9]研究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缺少专业宏观战略研究机构,对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不能科学测评和处理,从而导致成果供给与市场需求相互脱节,我国政府应建立专业机构以强化相关的公共服务功能。李辉等[10]研究认为,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过程中存在断裂的情况,研发部门只关注研发阶段而不考虑后期效益的问题,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他认为农业科研活动的自觉性十分重要。王敬华等[11]分析出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农业企业实力较弱,资金投入不大,推广力量缺乏,相关农技人员科技素质不足,导致我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应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2.2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很多人从理论制度出发,研究和完善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顾焕章等[12]研究认为,制约我国成果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供需不平衡,提出应该从完善供求机制出发,增加有效供给,强化有效需求,在科研人员、研究成果、鉴定团队之间建立相关制度,以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周衍平等[13]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3种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李宁宁[14]提出了政府运作机制、企业运作机制、科研单位和院校运作机制以及中介机构运作机制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启杰等[15]研究认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已初步显现,但向现代农业推广模式的发展过渡是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资源流动配置的效率,重点是引导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多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实行行政、技术、物资相结合,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统筹等。董君[16]在对Mansfield技术扩散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特征和农村社会特征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约束机制。他认为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创新从技术源向技术潜在使用者的传递过程。基于技术扩散理论,农业盈利率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风险程度高、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农民素质不够等阻碍了农业技术的传播扩散。他认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主导农业技术扩散,通过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构建目标价格、市场价格、最低收购价格和补贴政策来保障农民增收,刺激农民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陈亭[17]基于三螺旋模型,认为大学、企业和政府这三方主体可以通过相互协调来提高科技成果的利用效率,通过协同机制调节主体之间资源的流动,大大减少了推广成本,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3强调地域特点

一些学者因地制宜,从不同地域出发,结合实践研究发现制约当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意见。李春丽等[18]研究指出,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几种模式,他认为,建立产业化技术联盟支撑体系对吉林省农业发展很有必要。王忻怡等[19]则从金融的角度考虑,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资金方面的问题及原因,他提出坚持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同时加强商贷,建立农业科技企业的绿色上市通道并创建相关的投资和保险产品可以有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赵淼[20]研究认为,在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可以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转化的主要对象,重点关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成果的转化,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主要项目实施的效率。韩晓洁[21]认为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收创收、完善农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查研究武威市凉州区的发展情况,发现该地区相关机构和农民对科技成果转化认识不深、成果推广点面发展失衡、资金缺乏、人才梯队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从宏观上完善耦合互动机制和强化激励推进机制、微观上加强农户培训等建议来培育和壮大当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庄江成[22]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分析,对比参照其他兄弟省份的发展转化经验,从完善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2.4农业科技成果的计量分析

近年来,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分析越来越多,利用计量分析可以更好更直观的反映成果转化过程的质量和效益。腾英[23]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的协同互动模型,对定西市安定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进行了耦合互动机制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张雨[24]认为只要农业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就是已经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并且可以用转化效果系数对成果转化率进行测算。董宏林等[25]构建了3种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且必要的,并且论证了相关测算结果可靠有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金莹等[26]构建了农业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新疆、青海、宁夏、陕西和甘肃省的农业科技竞争力,得出甘肃省农业科技竞争力与西北其他省份相比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对比甘肃省14个主要城市的农业科技竞争力,发现竞争力与各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并从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等方面提出提升甘肃省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建议。庄学华[27]构建了Logistic模型,以水稻—水稻—油菜间套复种种植技术为实例,分析了影响农户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在选取的16个变量中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的显著性最强,并从6个主要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来促进农户对技术的采纳。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对山西省的启示

从当前山西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成果,科技成果本身的可应用性、成果转化的成本与效益、农民的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水平等都是影响着农业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为推动山西省农业的蓬勃发展,提升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投资不能只是增加资金的数量,还要重视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效率。坚持政府为投资主体,支持有条件的科研企业通过金融创新来筹集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同时,在资金分配方面提高科研人员劳务费用比例,制定相关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和办法,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农业基层搞研究,促使科研人员集中精力研发经济效益高的产品,为科研成果的创造提供不竭的动力,促进科研成果顺利转化为新鲜的生产力,形成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

3.2加强成果研发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注重科研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更要注重项目成果推广的可行性。研发和推广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不可分割的2个部分,为降低部门间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科研资源损失、减少部门间利益分配摩擦问题,应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对分属于不同行政部门的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设立单独的机构来实现协调统一管理,在项目立项、中期检查、验收评价的过程中加强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交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率。

3.3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

保证农民得到有效及时的科技培训,要注重将研发成果与配套技术结合推广,同时利用好农业信息网络和媒体的影响力,多渠道多时段的向农民输送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接受学习新技术的意识与能力,保证成果转化道路通畅无阻。同时,要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做好相关的政策辅导,吸引高素质科研人才回乡创业。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