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业安全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8 16:35:16

电业安全论文

电业安全论文第1篇

安全文化包括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念、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目标、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察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珍惜人的生命,保护人的健康,实现人的价值。它是企业安全自觉性的表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激励、凝聚、导向和规范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行为准则和安全价值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全体员工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安全管理学观点认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大概经过四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风险预控管理和文化管理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人的健康权、生命权、劳动价值、创造性得到全面的尊重和发挥,是“以人为本”理念得到最充分体现的阶段。

二、风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其中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习惯性漠视和生产人员习惯性违章是主要原因。问题主要存在于员工思想上和行为上,而且由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了。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养成都受其对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而支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以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并借助文化所特有的广泛渗透力、持续影响力和久经扩张力,从而转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安全理念,使管理人员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制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进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状况处于稳定向好的企业,都是已建立和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企业;而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不稳定、波动状态的企业,一般都是企业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或安全文化消极,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安全文化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系统各要素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进而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有效性,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最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目前,在我国风电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员工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控制事故的发生率,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是风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得好,不但能使自身在安全运行的环境中实现良性循环,而且能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建立起信心与信任,使企业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因此,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超越了企业和行业范畴,成为涉及公众涉及社会的一件大事。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风电企业,更需要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支撑。

三、风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1.重视“以人为本”。

从组织实施安全工作到制定落实安全制度以及传承与创新安全文化,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说安全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新机制的基础。以人为本,就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爱员工的健康安全使其不受到伤害,并且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企业要加强教育培训,使员工的包括安全心理素质、安全生理素质、安全技术素质在内的安全文化素质能够得以提高。要想让员工自觉地执行与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建立安全工作的激励机制和典型引导机制,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突出员工是保证生产安全的核心作用。安全文化的最终载体是人,如果员工的思想、行为、技术等不能满足风电企业生产高风险、高技术的发展要求,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得到有力保证,安全措施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落实,势必影响风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安全价值观。

风电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培育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先进安全价值观,充分运用企业安全价值观来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其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加强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哲学、安全口号等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全体员工都理解和认同,使大家自觉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主动避免不安全行为。企业安全价值观应注重培养“预防管理”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主体意识,鼓励广大员工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勇于报告安全问题,积极提出安全建议,以使事故防范于未然,让大家在实现企业安全价值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将安全文化理念转变为现实。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指导下,通过企业内部精神的凝聚与整合,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并且把这一观念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座右铭”的形式扎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

3.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本质安全是安全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在人、机、料、法、环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无漏洞,系统无缺陷以及设备无障碍。本质安全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首先要切实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加大投入,确保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备;其次要加强全员安全文化管理,严格审查技术检查人员资质,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再者要及时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突出重大安全课题的攻关;此外还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步伐以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4.在安全管理全过程中融入安全文化。

企业现代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就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因此,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增强其共识性与权威性,使其服务于企业的安全战略;在企业的安全思想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大家的安全行为成为自觉;在企业安全组织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与监察;在企业的安全培训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努力形成一种尊重安全人才、尊重安全知识和人人刻苦钻研安全技术的良好氛围;在企业的安全制度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强化思想教育,使大家充分认清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预防性、权威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维护和遵守的自觉性,使遵章守规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要严格奖惩,对违反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促使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能在全体人员中得以尽快建立。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推行规范化安全基础管理与生产作业紧密结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重落实。

5.强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创新。

要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不断进行安全文化的创新。企业要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文化引进来并加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学习型企业的建立以及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地创新安全文化。可以邀请外部培训机构对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而且还可以在本企业内选拔、训练和聘任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以加强安全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此外,要充分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定期开展一些安全方面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安全文化知识竞赛以及演讲比赛等。同时要发挥网络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公司局域网、报纸、宣传栏、员工手册、安全日活动和各种会议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本管理的思想植根于企业管理人员脑海中,促使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得以推进,使企业安全生产价值观得以尽快建立,使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广泛宣传,安全文化才能成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才能将一般的安全管理转变为自觉传承和创新的先进安全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四、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结合风电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1.畅通信息的文化氛围。

企业要及时地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并保证相应的层面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同时应对安全信息的报告时限、对象、方式等内容加以明确。员工了解自己业务工作范围内所涉及的危害和风险,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并解决威胁安全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到一种及时有效的沟通。

2.公正的文化氛围。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要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对各层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切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谅解错误,但是决不能容忍鲁莽的违规违章的行为,同时要让员工清楚并且认可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在对待事情的处理上,要采取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正态度来解决问题。对于所有员工的训练考核赏罚均应一视同仁,就事论事,而非就人论事。

3.汇报的文化氛围。

针对企业规章制度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在论证后进行相应的修订以完善规章制度。此外,针对生产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要鼓励员工说出来,企业不应该采取否认、压制或封锁的态度来对待员工汇报的安全担忧、安全问题和相应建议,应该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改正甚至进行全面的改革。

4.学习的文化氛围。

鼓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运用知识技能更好的确保安全,让员工由一种被动的学习过渡到一种主动学习充实自己的态度上的转变。同时管理者要定期向员工通报安全问题,让员工能够不断的进行思考,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并且及时将安全报告反馈给员工,让每个人都从中吸取教训。任何人因为其过去的经验背景,对于提升或改进生产安全与效率有更好的建议或见解,都欢迎提出,经过严谨的讨论评估、消化吸收后,再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份。

5.机警的文化氛围。

电业安全论文第2篇

〔关键词〕“六规”;安全管理;应用;生产作业

1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及企业的效益、稳定和发展。只有抓好安全管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保障。某电厂2006年8月“以大代小”技改工程开工建设,2007年底2×330MW双机投运。企业实行火力发电集控运行、点检定修管理体制,建立了全厂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运行控制自动化和设备管理、点检定修、技术监控信息网络化,依靠科技进步打造数字化电厂,实现了管控模式的现代化。技改后,该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203.5亿kWh。快速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安全生产固有规律与疏于安全责任之间的矛盾;固有安全管理方法与先进生产力不适应的矛盾;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与现代化安全生产要求不适应的矛盾;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间的矛盾;安全管理文化缺失与强化安全执行力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导致现场责任制不落实、制度不落实等问题随处可见,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薄弱,与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差距很大。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就是通过逐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人、设备、环境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最终实现人员无违章、管理无漏洞、系统无故障、设备无缺陷、环境氛围好的目的,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那么这个企业的本质安全就有了扎实基础。针对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瓶颈,该电厂将生产作业流程“六规”应用于安全管理中,从而改变了安全生产面貌。

2生产作业流程“六规”的定义和内容

生产作业流程“六规”是该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方法,即通过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人员、规定内容、规定指导、规定监督(简称“六规”),切实加强现场作业风险防范。该“六规”是在继承传统的“两票三制”的基础上,采取“一个流程标准、一个实施办法、一个管理平台”的思路,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和作业现场建设,从源头进行深化和管控的管理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实现从临时被动消缺到主动有计划地工作;从传统“两票”上单一安全措施到全面的安全、质量、工期风险控制措施;从员工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现场作业的随意性到规范性;从传统的行政命令模式到自觉的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达到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促进点检定修、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目的,最终使企业实现零伤害、零缺陷、零违章、零非停的安全生产目标。每项作业任务开工前,仅票面安全措施做完后还不能许可开工。首先,应在规定时间,由规定的人员,在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内容提示,对参加工作的人员讲述工作任务,辨识本项工作中的安全、质量、工期风险,讲清对应的防范措施,并依次讲明落实每项措施的责任人(简称“三讲”,如图1—3所示),经视频上传后方可到现场开工。其次,根据作业的风险大小,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厂级领导按照规定的作业项目到规定地点,参与作业任务的指导讲解。最后,建设一个“六规”视频监督管控平台,规定监督人员对讲解后的视频进行抽查点评,并在当日生产调度会上总结点评并进行考核。图1讲任务图2讲风险措施生产作业流程“六规”管理方法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

3生产作业流程“六规”应用效果

3.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极大增强。该电厂在实行生产作业流程“六规”后,安全管理综合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极大增强。生产作业流程“六规”规定,在讲作业任务前,主讲人要剖析同类作业事故案例,警示本次作业不能出现类似的违章行为;还要和工作班成员一起回顾本企业在此处检修是否发生过不安全情况,克服作业人员的麻痹大意思想;同时各级管理人员要到位补充指导讲解,既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又重温安全知识,达到作业前安全动员的目的。3.2作业人员风险辨识能力显著提高。历年电力安全事故分析表明,要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下有效控制事故,必须提高作业人员对现场作业风险的辨识和控制能力,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生产作业流程“六规”明确要求,对作业的安全、质量、工期风险作完整、详细的提示,如:作业前,老师傅都会回顾以往违规行为并深度剖析,对新员工可起到警示作用;安全风险中“对环境和人员精神状态”的提醒,起到第一时间摁住危险源头、第一地点预防事故苗头的作用;质量风险中对“人员能力要求”的提醒,对能否顺利完成本次作业至关重要。3.3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管控能力。按照生产作业流程“六规”要求,讲解前主讲人必须提前进行准备,查阅图纸、规程等资料,学习同类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分析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落实防范措施,做到有备无患。通过“两票”流程与“六规”视频管控平台的关联,对“两票”和“六规”视频管控平台实施有效管控,使未上传“六规”视频的工作票和操作票无法开工和操作。3.4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做实。该电厂自运用生产作业流程“六规”视频管控平台以来,切实发现了责任制不落实、制度不落实等方面问题。如:主讲人冒名顶替;“三讲室”工作班成员与实际工作票所列成员不符;按照规定一种工作票要求专业专工(点检员)到位参与讲解(指导)的任务,专工却未参与讲解(指导);讲解内容不符合规程要求等。“六规”视频管控平台的应用,切实确保了责任制的落实。3.5提高检修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在生产作业流程“六规”的讲解内容提示中,有关质量风险的内容包括缺陷原因和劣化趋势分析、缺陷处理的方法等。主讲人在讲解之前要对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了能准确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就必须了解设备的构造及性能,这是一个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的过程。其次,为了讲解缺陷处理方法,就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讲解检修工序和工艺时,师傅的补充讲解对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如:在找动平衡时,计算的理论重量和相位角与实际会有一定差距,若能结合师傅长期工作的经验,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工作质量。3.6创新培训手段,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为提高讲解质量,电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专业编制了电气运行、汽机运行、锅炉运行、脱硫灰控运行、化水运行、输煤运行等6种运行操作讲解材料,编制了电气一次、电气二次、锅炉、汽机、脱硫、化学、输煤、脱销、热控、土建保温、保洁等11种检修作业讲解材料。由于“三讲室”设有视频监控,主讲人、参与人为了保证讲解效果,便会提前进行讲解材料的准备,促使员工主动学习。目前,外包人员、劳务派遣工逐渐增多,但这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通过不断学习、讲解,讲中促学,可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成为员工安全培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抓手。3.7责任追究做到有据可依。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实施,企业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安全责任追究越来越严格,生产作业流程“六规”在企业的实施,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为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提供了有效依据。每项作业都要进行“三讲”,且每个“六规”视频录像都会做好痕迹保留,通过对现场录制、回播,确保知晓工作负责人是否讲解,讲解内容是否符合规程,专业专工及管理领导是否参与,工作班成员是否全部参与。“六规”视频影像资料可以追溯,现场发现违章可从源头开始追查,如:在某企业作业现场发现,该办理一级动火票的区域办理了二级动火票,当追查该项作业视频时,发现参与讲解的动火执行人不是其本人,因此工作负责人、动火执行人都应对此负责。

4结束语

电业安全论文第3篇

1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1.1网络结构的安全风险分析

电力企业网络与外网有互连。基于网络系统的范围大、函盖面广,内部网络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入侵者每天都在试图闯入网络节点。网络系统中办公系统及员工主机上都有信息,假如内部网络的一台电脑安全受损(被攻击或者被病毒感染),就会同时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

1.2操作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所谓系统安全通常是指操作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装以正常工作为目标,一般很少考虑其安全性,因此安装通常都是以缺省选项进行设置。从安全角度考虑,其表现为装了很多用不着的服务模块,开放了很多不必开放的端口,其中可能隐含了安全风险。

1.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应用系统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应用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是动态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应用,检测安全漏洞,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主要有文件服务器的安全风险、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风险、病毒侵害的安全风险、数据信息的安全风险等。

1.4管理的安全分析

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包括:内部管理人员或员工图方便省事,不设置用户口令,或者设置的口令过短和过于简单,导致很容易破解。责任不清,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口令,导致权限管理混乱,信息泄密。把内部网络结构、管理员用户名及口令以及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带来信息泄漏风险。内部不满的员工有的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

2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

尽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但是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也能有效的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标、技术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法规等。以下分别就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2.1管理维护措施

1)应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审定,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修订。2)使用人员应该了解国家有关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和规范,并主动贯彻与执行;掌握终端的基本使用常识,了解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及分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3)坚持“分区、分级、分域”的总体防护策略,执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内、外网之间实施强逻辑隔离的措施。4)内外网分离,外网由信息职能管理部门统一出口接入互联网,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以其它方式私自接入互联网,业务管理部门如有任何涉及网络互联的需求,应向信息职能管理部门提出网络互联的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按规定流程进行审批,严禁擅自对外联网,如果互联网使用人员发生人事变动,原来申请的互联网账户必须注销。5)必须实行实名制,实行“谁使用,谁负责”,通过建立电力企业网络中确定用户的身份标识,将网络用户与自然人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6)加强网络监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特别是要消除那些影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主观因素。计算机系统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观念和必备技术,必须进行加强。7)有关部门监管的力度落实相关责任制,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应用与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逐级建立安全保护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8)办公人员每天直接面对计算机的时间是最长的,如果办公人员本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很高,就会有效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维护工作。因此,建议计算机管理员在每次维护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把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维护办法以及注意事项向办公人员做以讲解。随着维护工作不断地进行,时间长了,再遇到类似的故障办公人员便可轻松独立处理,而不只是束手无策。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故障,还能避免重复维护。

2.2技术维护措施

1)操作系统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和对网络需求的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因此要及时升级并打上最新的系统补丁,严防网络恶意工具和黑客利用漏洞进行入侵。2)按要求安装防病毒软件、补丁分发系统、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等安全管理软件,进行安全加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卸载。防病毒软件系统的应用基本上可以防治绝大多数计算机病毒,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加强全员防病毒、木马的意识,不打开、阅读来历不明的邮件;要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做好记录,定期开展分析;加强防恶意代码软件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等管理。在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采用全面的防病毒策略,在计算机病毒预防、检测和病毒库的升级分发等环节统一管理,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防止和抑制病毒的侵害。3)防火墙是用于将信任网络与非信任网络隔离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单一集中的安全检查点,强制实施相应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防止对重要信息资源进行非法存取和访问。电力系统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管理等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整合与调用,都需要在不同网段之间对这些访问行为进行过滤和控制,阻断攻击破坏行为,分权限合理享用信息资源。采用防火墙或入侵防护设备(IPS)对内网边界实施访问审查和控制,对进出网络信息内容实施过滤,对应用层常用协议命令进行控制,网关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严格拨号访问控制措施。4)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具有登录失败处理,限制非法登录次数,设置连接超时功能;用户访问不得采用空账号和空口令,口令要足够强健,长度不得少于8位,并定期更换,计算机帐号和口令要严格保密,用户短时离开要启动带口令的计算机屏幕保护程序或锁定计算机,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必须将计算机关机,以防他人非法使用。5)要执行备份管理制度,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加强对数据和介质的管理,规范数据的备份、恢复以及废弃介质、数据的处理措施。6)对于办公计算机而言,每天都要在办公区高频地收发处理文件,特别是使用U盘作为传输载体,传播病毒的几率更是居高不下,破坏力极强。可通过批处理程序在开机时把驱动加进去,然后关机时恢复原来设置;或通过组策略设置不自动打开U盘,然后启用杀毒软件扫描。

电业安全论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性企业,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发展好电力企业。但是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一旦处理不好或者是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就会发生安全事故,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在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不是很理想,我们经常会看到新闻里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思想和观念上对于安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才是关键所在。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探讨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电力企业同时又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电力安全事故。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进行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将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观念的提高、制度的建设、机制的建立和相关措施的制定,使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必然会使得电力企业的安全事故数量减少,也提升了电力企业的形象。本文笔者结合我国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根据自己多年来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领域的研究和工作经验,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贡献。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含义及其建设方法1、含义分析所谓的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在电力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积累,从而形成的一个比较系统的安全文化理念和思想。这种思想和理念是整个电力企业的员工在实际工作总结出来的,是他们的共识,这也是电力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2、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一)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理念和意识不仅仅要有制度的约束,同时还要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文化的培训,使其具有这样一种安全意识,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采用很多的方式进行。在培训中,要增加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检修规程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根据每一个员工的特点进行培训,以及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不同,对于培训的重点都应该有所不同,这样的培训就很具有针对性,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形式,而应注重培训的效果,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培训设备和仪器进行培训,注重宣传,注重形式的创新。(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财富,电力企业应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员工的竞争上岗机制。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各个岗位的员工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安全文化建设献计献策,最终形成人人懂安全的效果。三、电力企业安全与效益的关系1、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和前提,企业的效益来自于安全生产,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更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有生产的地方,就一定会存在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安全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安全也是为生产服务的。电力企业一旦没有很好的安全环境,就很难组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更不用说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了。而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目标就是要保证人的安全、保证供电网络的安全、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人是电力企业的根本,供电网络联系着千家万户、供电设备保证着电网的正常运行,这些都必须要保证安全。只有将他们的安全保证了,电力企业才可能继续发展,发挥作用,才可能是确保千家万户的用电,保证经济的发展,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在这个前提下,就能够继续推动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既需要扎扎实实的科学管理来保证,也需要依靠和重视科技进步来提高。现代化的电力生产要维持无事故的局面,单单依靠技术手段和强硬的保障措施来把关是不全面、也是不客观的,还必须依靠人,因为在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没有效益,员工没有积极性;没有效益,设备不能更新;没有效益,电网无法延伸;没有效益,让“夜明珠”照亮山村的每一个角落就不能实现。理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的意义1、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是构建安全管理体制的有效办法之一电力企业要想把“三不伤害”落到实处,只有通过培育安全文化,引导全体员工在生产中遵循共同理念、价值观、行为导向,发扬团队精神,将安全的强制性变为员工的“自律”本能,从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愚者是用事故总结经验,智者是用经验防止事故。通过安全汇报、事故分析、经验交流,让员工从他人的事故教训中吸取经验,用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从而减少事故的重复发生。只要企业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第一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和死角,真正让每个员工把安全装在自己的心中,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2、安全贯穿于企业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始终民众的安全是民安,国家的安全是国泰。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愿兴旺发达,哪一个国家不愿繁荣昌盛。安全就像哈里波特手中的魔术棒,可以让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实现,也可以因为我们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而变成猛兽。实践证明,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仅靠每个人管好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企业文化培育,让员工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价值,真正做到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让家属在做好生活后勤保障的同时多吹安全生产的枕边风,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在生产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才能共同唱好“和谐企业”这首歌。五、结束语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保证电力企业操作安全的根本,只有不断进行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电力企业电力安全是事故的发生,保证我国电力的稳定运行。参考文献:[1]郭飞云,居和敏,杨春雨. 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中国电力教育,2012-02-20.[2]武建国.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05-01. [3]杜长宝.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11-09-17.

[4]杨华昆. 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杜绝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2010-12-01.[5]吴卫星. 浅谈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0-19.[6]李运灵,张巧霞. 基于本质安全管理的电力企业文化研究.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ume 4)――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1) ,2011-10-01. [7]杨春雨. 对电力企业一线生产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2009-11-05. [8]张能虎. 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设.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3-09-01.

电业安全论文第5篇

我们必须要科学管理安全生产,要从企业全员、设备、环境全面去抓。其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首先要健全企业安全保障、监督两大体系,建全安全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三级安全网职责,明确企业安全要党、政、工、青齐抓共管,明确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首先安全文化强调的是全员参与。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责令各部门负责人协调落实。切实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隐患。重点关注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所有设备设施都要按照规定安装、运行、维护,并且每年编制可行性安全技术措施,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每年要修编、完善部门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要用制度去约束和激励,去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修编应急预案并及时完成审批及上级监管部门评审,及时下发至各部门执行。本着以预控为核心,对安全规定的执行、安全检查问题整改、安全隐患治理形成闭环式管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纳入规范化、常规化的轨道。

3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修编完善检修、运行规程及各项生产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内容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检修、运行标准化作业文件,规范检修、运行基础管理工作。对检修、运行标准化作业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明确作业标准、作业程序和相关技术要求。通过检修、运行标准化作业文件的严格执行,规范检修、运行人员工作、操作行为,杜绝违章作业,减少人为误操作,有效保证设备检修、运行管理可控、在控。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

一个发电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强弱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反映着企业安全文化程度。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首先要从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重点落实现场安全警示教育,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创新文化宣传载体,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理念,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督促其在日常生产活动中注意自我保护。其次,要加强现场安全警示作用,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安全事故案例培训,促使员工时时牢记安全,自觉做好安全预防,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思想,使员工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性及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技术素质。第三,要发挥三级安全监督网的作用,各尽其责,从最高领导到班组长,齐抓共管,层层把关。

5开展多种形式安全活动,积极宣传安全理念

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向员工宣传灌输安全理念,形成良好舆论环境,促使员工潜移默化地受到安全警示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在企业建立“安全展室”,通过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以及典型违章案例等栏目,让全体干部、员工吸取公司内外不安全事件的经验、教训,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杜绝违章”的安全理念,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在安全生产活动月中,要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安全活动,通过安全经验交流、安全知识培训、宣传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安全标语、防火知识宣传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推动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健康发展。

6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安全文化

电业安全论文第6篇

我国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对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工作量,满足用电客户需求,强化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关乎到社会的稳定性

电力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种电器设备种类繁多,如果电力企业出现生产运营障碍,就会导致电力供应中断,人们的生活处于混乱状态,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性。从电力企业本身而言,其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而且还具备公用事业的性质,因此电力事业的安全问题,也是关乎人们生产生活、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1.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

电力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甚至导致企业停产,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电力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具备生产实力的企业必然会被市场淘汰。电力能源的需求日渐加大,更需要电力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以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3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生产特点所决定

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营是系统化管理过程。发电厂所生产的电能经过升压变电站传输到输配电线路上,再经由降压变电站,通过配电线路传递给用电客户。电力能源具有无法大规模储存的特点,因此需要在管理上形成产、供、销管理体系,促使电力能源的生产、供电和销售同时完成,并最大程度地确保电能的供需平衡。这就意味着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电、供电和需电要通过科学化调整,以确保合理供电满足用电需求。如果电力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力企业运营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甚至发生严重的连锁反应,因电力设备的损坏引起大面积停电。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匮乏

电力企业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但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而呈现出滞后性,与目前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发展态势不相适应。与其他性质的企业有所不同,电力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存在着竞争优势,导致企业领导以及普通员工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不仅在安全检查中敷衍了事,而且还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安全生产基础地位的削弱,危机意识的淡漠,甚至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管理工作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其没有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导致严重的后果。

2.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够明确

电力企业都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责任不到位的现象。涉及到安全管理问题,往往存在着任务分配形式化,而没有落到实处。同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缺乏管理责任的连贯性。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是系统化管理,但是往往存在着负责生产管理的领导忙于生产任务,却忽视了安全生产调查研究工作,导致与生产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展开的现象。此外,在安全生产进程中,一些问题虽然是独立存在的,但是要彻底分析,就要多方面考虑,挖掘深层次原因。但是由于电力生产人员并没有对安全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安全生产措施难以完善。

2.3安全管理人员缺乏隐患辨别力

受到电力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知识水平欠缺,责任感不够。电力生产环节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缺乏工作责任感必然导致隐患辨别能力不够。对于一位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人员来讲,如果对危险源缺乏推断意识,就很难意识到生产环境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3.1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的安全理念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那么安全生产管理就要以此为指导思想,确保电力企业生产工作安全而有效地展开。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电力企业文化中,采用多种方式在电力企业内部普及安全常识。与此同时,还要根据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并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诸如理论知识问答、安全技能竞赛等等,将安全意识灌输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观念意识当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建设伴随着企业文化展开,在电力企业中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下可能出现的问题,诸如惯性违章现象、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等等,都会在安全教育和宣传效应下予以消除。当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了,即便是引进了新技术,更新了设备,也会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对故障设备的处理进行深入探讨。

3.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落实到位

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其中的各项管理职责落实到位。要坚持行政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的制度,从管理的角度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在实施全方位安全生产的时候,要对安全生产的路线和设备进行划分,将各个区域的责任进行分解并落实到责任人。为了促进全方位管理的新格局,还要求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落实到绩效考核中。将安全生产与个人、班组以及部门的利益挂钩,并建立考核指标,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化、全过程管理。

3.3强化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技术过硬的电力人才队伍。开展必要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一方面确保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技术素质,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以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4结语

电业安全论文第7篇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电力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人们对电力供应有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就县级供电企业而言,其安全管理相对较为薄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找出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本质安全能力尤为重要。

1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县级供电企业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管理层级原因,加之改革发生职能转变等,还客观存在一些问题,短期内无法全面消除。安全生产管理也是一样,危险点多、风险很大,虽然基本上能够实现有效控制,但总是令人放心不下。

1.1安全管理职责更重了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电力企业实行了政企分开。企业化管理、商业化运营以及社会休分工、集团化建设,电力企业不再具备行使政府管理电力的职能。从本质上讲,供电企业除了自身的企业生产经营,同时要履行好国企社会责任,从投资建设至日常管理与供电服务,集工作职责于一身,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如果安全搞不好,一切都等于“0”。1.2安全管理范围更广了35kV及以下的电力设施、相应所有用户,都属于县级供电企业常管理和供电服务范围,而用户产权分界点是电表出线。所以,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范围更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增加了,安全风险控制就更加困难、更要用心。

1.3相应的技术要求更高了

在未进行改革之前,计划经济环境是当时的主要环境,电网电技术不够发达,线路陈旧,供电紧张,停电现象经常发生,产当时的一种习以为常。而在当前,你用电我用心,四个服务不讲价,因而供电质量和连续性已有基本保障,即使偶尔停电也要先公告、保证在公示的停电时间之内复电。很多用户是不能中断供电的,所以双电源、自备电源、分布电源进入电网,输电、变电和配网开始实现自动化,电网技术要求高精尖,工艺更加复杂,缺陷、故障和事故处理难度也随之增加,相应的管理与工作技术、技能须更加提高、增强。

1.4管理仍旧存在不到位

安全生产管理者的履职能力欠缺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从调查和工作现状上看,现在的县级供电公司的管理人员中,还有安全管理人员不熟知业内“门道”,也不会看“执闹”,有人几乎仍然没有很强的责任感。对单位实际的生产情况不清楚,没有进行正确分析,而出现问题时,只会责怪、抱怨,认为是员工素质低下、电网薄弱,尽找客观原因,或到“朝中”找人去“摆平”,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和存在的问题。也存在工作作风不扎实的现象。比如有的人工作方法简单,作风不够严谨,在管理中,没有深入,不会找寻问题的根源,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了不清,没有全面严格执行闭环的安生生产和供电服务工作流程。

1.5基础依然较薄弱

①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维护到“最后一公里”,供电服务至用户最末端,典型的点多、线长、面广、量大。首先,电网结构不够合理者还不少,尤其是边远区域网络、设备成旧,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②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稳定,离不开管理与监督,还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生产维护与供电服务中存在的与安全有关的问题。③企业的安全监督体系有待建全,监督与保障职能还没有完全很好的发挥作用。④人员配置不够科学,不能放手进行管理,业务能力有短板,工作未能很好的展开。简单的说,就是在很多县级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部分功能是空架子,没从根本上理顺机制,人岗不对应,企业的管理方式依然太过单一,职责分工不够明确。⑤相应专业员没有很好、系统的培训,结构性缺员引起安全工作上的实质性缺位。

2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电力企业一直遵循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人的智慧,采用人防、物防加技防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2.1基础管理是安全工作的前提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①加大安全工作“软件”和“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健全组织、强化监督、完善制度和加大安全检查整改力度,落实专人负责相关方面的工作,查出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②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宾行实实在在的考核与激励。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使员工技术能力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引导,以思想引领为先导,重视安全思想工作,把各项指标、方针落到实处。再者,安全环境的创造很重要。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守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环境,真正使安全文化思想有效落地。③要提升安全供用电工作的科学含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a.加强对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的预警和监控,防患于未然,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b.需要用科学的原理、科学的思维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不允许存在侥幸心理,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c.要把供电服务工作和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结合起来,把安全工作渗透到社会责作中,供电一方,造福一方。

2.2机制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控,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的原则,发现和整改存在隐患,形成机有效的工作机制,否则安全工作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2.3目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核心

供电企业的安全指标,就是人身伤害、设备损环和大面积停电“三零”目标。县级供电企业要保证安全目标这现,就要根据目标,授予所管理的部门和单位相应的权利,层层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要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在工作中,要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措施进行过程控制,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使实现目标的整个流程可以层层推进,这个目标就只会越离越远,实现不了。

2.4有效投入是电网安全的保障

网络是电能的传输通道,人是电网中最强的生产力。要做好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就是两项工作:①解决好电网建设与改造的问题,要不断加大投入,做好、实基础配网,建设坚强电网、特高压、智能电网。②不惜代价投入人力资源,要能发现人,培养人,用好人;专业要求高的方面要引进人才,留得住人才;要能拓宽渠道让员工成长、成才;要想方设法,通过技能比武、劳动竞赛、QC小组活动等有效形式,提升全员素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和供电服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基础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加过程控制,并结合加大电网建设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刘德满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恩施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静,王海兴.浅谈创新县级供电企业培训管理方式,提高职工素质[J].科技风,2012,12:276~277.

电业安全论文第8篇

1、集中性原则。集中性原则体现集权管理思想,是要保证电网公司集团总部可以全范围内迅速而有效地归集与管控全部资金,使这些资金的流动与运用达到最优配置。过于分散的资金虽能使下属单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相应带来的是资金风险和成本加大,资金分散沉淀与周期性闲置不利于电网公司集团总体效益的提高。因此,为了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的协同性以及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贯彻“资本在最关键的领域优先分配”的思想,公司应采取资金集中管控原则管理,实现资金中归集、集中支付、统一融资、统一调度以及统一运作,有机协调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规模效益,降低资金闲置率及资金利用风险。

2、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是指电网资金管理遵循安全稳健的原则,各单位应严格执行电网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以及《资金管理标准》、《资金安全管理办法》,构建电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严格电费收取各流程,规范资金支付的业务操作,严格执行审批、复核制度,全面降低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风险。电网企业在进行大额资金调度、资金运作时,严格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按制度预先制定计划,经公司总部批准后方可实施。且资金运作也不是以纯粹的高收益为目的,仅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的进行些稳健项目投资,争取实现流动性与效益型平衡最优。

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是前提。统一的制度体系、规范的业务流程、明确的位职以及有效适用的内部管控措施保证电网资金安全的重要前提。电网公司资金安全管理就要走标准化管理路线,包括执行统一的资金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统一的基础环境设置、资金安全管理运作机制框架以及资金安全信息化建设范本。各单位按公司统一标准制定本单位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适合的实施操作细则,将资金业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智能化原则。该原则指借助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集团的资源整合,实现集团集中式管理,实现集中控制。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的资金业务管理平台,建立资金监控系统以及全面的资金业务平台,实现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银行账户、资金流量与资金存量的在线管控,实现资金安全风险预警,为资金安全管理提供先进有效地手段。

二、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缺乏统一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流程。虽然公司各单位建立了部分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但由于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执行效果难以保证。比如电费收取方面,如果监督执行不力,很容易产生电费资金少收、挪用、不及时上交贪污等风险。再如资金支付方面,由于支付项多、支付频率高,如果没有严格的资金审批流程,很可能造成资金使用的浪费,甚至舞弊。

(二)公司资金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受到局限。公司资金收支点多而广,产权级次达到五级,全资及控股单位较多,银行账户数量较多。如此庞大的资金进出,单靠人为手工跟踪检査并不可行,尽管各单位对于部分资金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如电子支付系统、费用报销平台等,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滞后、生成的管理报表不准确等现象。部分常态性、经常性资金业务,例如,资金实时监控;资金支付计划的编制、审批、上报;资金流量情况表的编制等,公司更是急需实施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公司各级位无法有效对下级单位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严格监管,又加上基层单位资金管理水平高低不等,部分单位资金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导致资金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内部资金控制乏力。目前,很多电网企业受产权等因素影响,对所属子公司资金直接控制能力较弱,造成资金分散沉淀,管理和控制难度很大;其次,数目众多的电费账户管理和核算由营销部门移交到财务部门后,未达账项仍旧较大,导致集团本部出现资金监控盲区。此外,由于资金流动信息不能实时全面反映资金运营状况,使得集团本部对资金流量不能有效控制,导致资金流入与流出进度不匹配,上述三方面问题综合作用给集团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电网企业尚未建立资金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机制。资金管理考核有利于把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效果评价并量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公司资金管理责任意识,从而调动各级单位和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但由于目前公司总部对下属单位资金管控力度不够,资金考核评价机制也尚未建立。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仅仅是资金管理的一种手段,资金管理的首要目的是确保全网资金安全。资金安全管理必须以规范的制度流程、标准的账户管理、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等为保障。针对公司目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资金安全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确保电网企业资金安全。

三、结论

电业安全论文第9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作者简介:杨玮(1966-),女,福建晋江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11-0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地震,造成核泄漏。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天灾”,而更多的是“人祸”。福岛核电站自1987年至今曾多次发生事故,并多次篡改数据,曾有过安全检查作弊和伪造安全记录等行为,这就相当于埋下了事故隐患。如此看来,核泄漏的发生并不偶然,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建设不完善造成的。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堪称人类的灾难。经专家分析发现所有问题都出自“没有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文化理念”,正是由于安全文化的缺位,才导致上上下下安全意识的不足,才导致从管理者到生产者安全行为的失误,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25年过去了,同样是在核电站,同样由于安全文化的不完善导致了同样的人类灾难。日本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岛核泄漏竟然也能造成如此惊人的灾难,如果发生在生产和安全管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同样的核泄漏造成的灾难更是不敢想象的。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完善显得更为必要,对我国电力企业来说也是如此。

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过程

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息息相关。电力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关联性和规模性。由于电力产品不能储存的特点,电力的发、供、用连接在一起,又同时完成,电力企业采用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发、输、售、用各环节的相互紧密配合,比例协调统一地进行。而电力行业的实时性、同时性、整体性、快速性、连续性和社会性等属性决定了电力系统必须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这就要求在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才能确保整个电网的安全。建国以来,电力企业一直重视安全生产,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成立安全监察机构,建章建制,使管理开始规范化;20世纪80年代至今,提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健全安全保证和安全监察两个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并且重视安全设备的现代化;开展了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创一流等活动,进行了设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危险源)分析、预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贯标认证等工作。这些对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事故还是照样发生,这对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近几年来,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正逐步地在电力企业开展起来,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大量可控的、不可控的、人为的、不可抗拒的因素,时时刻刻威胁着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特别是人员责任的误操作事故还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电力企业生产安全。这都说明安全文化建设还做得远远不够。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体制在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新老观念发生碰撞,新的问题在发展中油然而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厂网关系的变化对电力安全提出了新课题

电力体制改革前,发输配售集于一体,多数电厂与电网属于利益共同体,电力系统安全主要靠行政命令。厂网分开后,则要依靠法律法规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强调合同的履行,要求安全体系与市场体系同步建设,旧体制已被打破,新体制尚在探索完善之中,更需要各市场主体之间加强协调、互相配合,意识相同、文化相近,这样才能共同确保安全。

2.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主体多样性造成安全文化发展不平衡

厂网分开后,原国家电力公司分成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形成国有和集体、个体、三资企业并存的多元化态势,因此出现了电力安全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并存在差异。很多新进入电力行业的企业在安全文化上带来了原行业的特点,这有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对电力系统的特性和安全性认识不足,存在对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现象,电力安全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的主体处于安全文化建设不同的阶段,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如何把传统的安全文化好的方面发扬光大,把消极方面抑制掉、克服掉是目前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3.员工价值观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电力企业除了体制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外,还遇到员工价值观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电力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所依据的价值理念是否还能适应今天的形势,过去有效的制度与分配方式是否还能继续激励电力企业员工主动发挥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只有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依靠文化力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与手段的不断进步,将过去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转变成安全生产管理艺术。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