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合同标准化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17 16:20:29

合同标准化管理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1篇

关键词:EPC模式;核电工程;合同管理;标准化

引言

核电工程的主体是一台由核岛、常规岛和BOP组成的完整的核电厂机组,凝聚了核物理、机械、电气、热工、化学等专业学科,是复杂且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核电项目EPC工程周期漫长、投资巨大,土建、安装、设备采购、调试等工作量大、接口十分复杂。鉴于核电工程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国内外的核工程项目常采用EPC总承包的合同模式,即承包商对核电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全过程实施承包,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费用全面负责。

1核电工程合同管理标准化的三个要素

1.1合同管理的标准化组织设计

围绕着合同管理过程,核电项目总承包企业通常会建立以下几个核心职能部门:合同立项/归口管理部门:按照需求,对需要通过EPC分包合同来实现物项或服务采购的事项提出立项申请,并统一协调或管理公司内某类业务或资产的部门。该部门负责明确合同的技术、质量和进度的基本要求,进而负责编制或审核合同条款。实际工作中往往在合同管理的初始阶段通过合同的评审、招标、评标和合同谈判等环节,对合同工作的质量、进度与技术等进行总体把控,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归口管理。合同商务部门:协调、组织合同管理流程各环节工作的部门,确保合同管理工作符合企业相关制度的规定。负责制定合同管理程序以适应核电项目管理的需要,协调上游部门对合同采购中的条款制定、评审、招标、合同谈判等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合同的日常管理,执行合同条款,协调、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支付、争议、索赔等各项事宜。质量保证部门:通过对潜在承包商的资格审查、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质保监察等活动来负责合同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进度/费用/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在合同形成阶段和合同执行阶段对涉及技术、质量、进度、费用等提供专业支持。审计部门:对核电工程项目相关活动实施内部审计和对项目运作进行监督的机构,对标准化合同管理的效益、合规性、经济性负有监督责任。综上,在标准化的核电项目合同管理中,各部门基于职能和合同事项这两个维度,以矩阵式的架构进行运作。针对某个相对独立的合同事项,由各个部门抽调人员,形成工作组并对相关合同事项进行处理,工作组随着合同事项的完结而自行解散。通过这种矩阵式的合同管理组织架构,可以使各个部门可以同时承担多个合同的管理工作的同时做到职能互补、充分配合。此外,工作组成员以集体智慧形成决策或意见,既满足核电工程对合同管理效率的要求,也能最大限度降低误判的可能。

1.2标准化合同管理程序体系

标准化合同管理程序体系的建立,是EPC承包商对从合同编制到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合同管理工作制定标准流程并不断实施完善的过程。建立并完善标准化的合同管理程序体系能够解决核电工程合同管理中条款编制评审把关不严、合同管理低效、合同执行不力权责不明等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合同管理程序体系应当涵盖合同管理的各个方面,对合同的编制、评审、招评标、签订、执行、事项处理、支付、合同终止等阶段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进行标准化规范。由于企业在合同管理不同方面的特点,标准化体系可分为管理层和工作层两个层次。管理层主要起到对合同签约和履约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的作用,工作层的标准主要承担具体合同工作实施和形成各类合同标准文本的工作。由于核电工程EPC项目合同管理的复杂性,建议在合同管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过程中,针对不同程序采取强制性与推荐性相结合的办法,确保管理规范性和严肃行的同时又增加管理弹性与灵活程度。

1.3合同管理责任划分标准化

核电工程项目专业交叉、分工复杂,进而导致了EPC总承包商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参与的部门和人员众多。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责和要求进行责任划分,以满足核电项目建设对合同管理“逻辑清晰、权责明确、规范高效”的要求。在具体实施责任划分的过程中,将项目合同管理的各个阶段的全部工作逐级分解,形成便于进行组织管理的单项工作,再确立分解后单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在确立单项工作及其责任部门后,对各个部门在每项工作中的职责进行分工,明确每项工作所对应的授权权限,同时规定每项工作的输入、输出文件。

1.4合同管理标准化的持续改进

由于EPC项目本身的复杂性,项目合同管理标准化建设与运作并非一蹴而就,合同管理标准是在统筹规划、研究确立和持续改进中不断建立并完善的。合同管理程序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经验反馈、工作程序升版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管理系的标准化程度。建立程序定期梳理与反馈的机制,对程序使用过程的反馈意见定期整理,对在实际工作中不适宜的工作程序及时进行修订或增补,确保管理程序体系不断优化。防止因工作程序的规范程度不够而导致的偏差。同时,工作层还应针对不同类别合同的特点制定并不断完善合同文本,确保标准合同文本的健壮性和适应性。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2篇

关键词:邮电;经济合同;标准化;管理;

作者简介:宋鹏(1980-),男,山东省青岛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邮电经济;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形势更是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的各类私营或公办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涌现出来,在这其中,邮电企业的发展速度更是引人瞩目。但是,伴随着邮电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在邮电企业发展所显现出来的众多问题中,关于经济合同标准化方面的问题与漏洞就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一个企业中,无论是外部的贸易合作还是内部职工的入职上岗,合同的签订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一旦合同中存在漏洞,轻则企业内部离心离德,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甚至有可能卷入到繁杂的法律官司风波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因此遭受到灭顶性的打击。所以,对于邮电企业的经济合同应重视并加以完善,使经济合同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邮电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保证邮电企业的有序发展,对邮电产业的繁荣稳定加以保障。

一、强化邮电经济合同的标准化问题

随着邮电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司法方面的合同纠纷问题日渐严重。归其原因,是在于我国邮电企业的经济合同存在漏洞,合同条款不完备、合同内同模糊不清存在歧义则是合同中漏洞的主要表现形式。面对这种问题,就应当建立邮电企业的合同标准化机制,使合同的订立手续更加快捷、简便。毕竟,在当前快节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生产经营的周转速度还是生活节奏的运动速度都在呈现加快的趋势,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合同的证明效果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在当前时期,无论签订什么样的合同,都需要不断的进行邀约、反邀约和再邀约,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在人为方面阻碍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进行效率,违背了现今社会快节奏的社会潮流。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加快合同标准化机制的建立进程,在保证合同具备应有的法律效应基础之上,简化合同的签订环节和订立过程,以节省时间,增加效率,让合同的签订符合先进社会的快节奏潮流,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建立一种理想的合同签订标准,加快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其独特的社会制度下,企业的发展模式与合同签订模式都非常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合同标准化机制早已发展并应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千百次的实际应用中,已经成为一门具备完整操作体系的司法类企业常规流程。现如今,标准合同的条文经过无数次的增删修改,已经可以说是无懈可击。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出现因合同条文不完备而出现的法律纠纷,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也很少出现因合同内容的歧义而出现的争执,投机者也很难从合同内容中发现漏洞从而谋取利益。所以,我国邮电企业合同标准机制的建立应当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合同机制,从中汲取对我国标准合同机制的建立有益的部分,在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属于我国的标准合同机制,以促进我国邮电企业经济合同的标准化,引导邮电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使我国司法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完善,最终加快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前进脚步。

在当前时期,我国并没有出台具备指导意义或行政意义的合同标准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致使邮电企业的经济合同条文尚不完善,合同内容不具体。但是,不能因此对合同的标准化问题不重视,我国邮电企业要强化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合同条文和流程的学习,尽快的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邮电经济合同标准化机制,减少邮电企业因合同问题而引发的纠纷,使我国邮电企业的发展迈入正常的轨道之中。

二、邮电经济合同的管理问题

对于有点企业来说,经济合同的管理问题是重中之重。1995年,国家邮电部门就出台了《邮电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规定》以正规文字条文的形式加强了对于经济合同的管理力度,这足见国家对于我国邮电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并且,加强邮电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能预防合同纠纷,促使邮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邮电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邮电企业的经营合同管理即是,邮电企业内部合同管理部门或上级专管机关对一定时间内已签订或正在执行的经济合同进行监督和检查,以此为依据调整企业经济合同方面所存在的纠纷,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经济合同制度虽然在邮电企业中推行发展了很多年,但大量的企业工作和管理人员对于经济合同制度的认识度及其重要性并不重视,在经济合同签订与执行时的把握度不足,这就导致了我国经济合同管理方面的漏洞和不完善,致使经济合同方面的司法纠纷产生频繁。因此,要在邮政企业中加强对于合同法规的教育,加深企业职工对于经济合同制度的了解,并保证邮电企业经济合同条款解劝、用语准确、手续完备,合同的整个内容、形式和主体合理合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正常有序发展,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

从法律上来说,企业订立经济合同属于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在合同的义务履行方面,一切法律后果由企业承担,并且其中的法律条款对于邮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于邮电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力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管理工作,经济合同管理也是邮电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经济合同管理的加强,还有利于合同纠纷的预防。在当前时期,存在大量利用邮电企业经济合同漏洞进行经济诈骗等违法活动的犯罪分子,他们利用经济合同中的漏洞签订假合同,使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并从中赚取钱财,这种行为使邮电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面对这种利用经济合同漏洞进行经济诈骗的违法行为,就应该加强对于合同的管理,在合同签订前调查对方的信用评级和正常财政收入,加强对于合同条文内容的审查和监督。通过这种方式,减少经济合同的纠纷,预防经济诈骗的发生几率,避免邮电企业遭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二)在邮电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中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协同管理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3篇

关键词核电设计与技术服务 合同管理标准化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in the nuclear power projects under EPC Mode contract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issues a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uclear power project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contract in category, sort out the nuclear power project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ke a few suggestions to the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 contract management of nuclear power projects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L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核电工程项目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是国际通用的一种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依托设计的核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因其充分发挥设计主导作用,在设计、采购、施工进度上合理交叉,能有效的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费用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成为核电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模式。

在ECP模式下的核电工程公司作为核电项目的总承包方须承担包括从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调试运行文件编制等在内的设计工作,核电工程公司既要满足业主对工程设计的需求,又要协调并管理其分包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同时为满足工程项目需要,其所需要的技术服务和维护的需求必将不断增长。因此,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与技术服务合同管理模式对保障核电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是核电EPC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阶段之一,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现业主的建设目标,还要考虑项目实施的需要,要对业主提供方案和思路进行深化和优化,需要在设计阶段,对每个细节考虑周全,以免对总承包现场施工造成损失,在实现业主建设功能的同时获取合理利润[1]。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在签订时需要充分结合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的设计深度、项目的工期、施工进度的紧迫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的合同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活动,标准化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费用的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2]。标准化的合同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在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重复性问题,可以更为有效的避免签订对企业不利的合同,降低合同风险,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3.1合同管理模式

合同管理是合同双方依法进行的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的、动态的。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合同类管理是指,在完成立项审批之后,开始进行的合同发包、询价、合同谈判、合同签订、验收和支付、合同变更等一系列对合同建立过程的管理。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合同类管理按照需求不同,通常采用的发包方式有单一来源、询价、竞争性谈判、招标、紧急采购、直接委托等。合同发包之后,由各归口部门协同委派相应人员组成合同谈判工作小组,共同完成合同管理全过程的相关工作。通常由下列部门的人员组成合同谈判工作小组:设计及技术归口管理部门,商务合同部门,质量保证部门,财会部等,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来实现合同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3.2合同文本标准化

合同文本标准化是为了在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签订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别重复出现的合同条款采用通用的规范化的合同条款进行制约,这既有利于合同管理人员在签订合同时有的放矢,又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常的合同文本审查业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决策审查,2)合同主体内容审查,3)合法性审查,4)风险性审查,5)完整性审查。各归口部门相互配合,以实现合同审核业务过程。合同审核工作流模型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合同审核工作需要由各归口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合同文本,总结经验,形成适用于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的标准化合同文本,为此类合同提供参考和依据,避免合同签订过程中条款不统一的情况,规避合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

3.3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程序标准化

核电工程项目各归口管理部门之间需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合同管理程序,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规范操作。需要规范宏观的上下级指导及查新工作,并且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规范各归口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各部门之间需要协作配合,共同制定标准化的合同管理程序。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程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合同管理程序执行过程中建立程序梳理制度和意见反馈渠道,定期整理反馈意见,对不适用的程序及时进行升版或增补,逐步建立标准化的合同管理程序,规范工作流程。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建议

4.1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任务多,接口复杂,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是保证合同管理高效运行的关键。核电工程项目各归口部门需要加强配合,实际调研,综合考虑各部门之间的接口,以确保工程质量,精简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前提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

4.2激励机制

合同管理标准化离不开激励机制,核电工程公司可以通过考核和评比的形式,按照不同岗位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检验成效、激励干劲,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和员工都能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或工作激励等方式来激励员工投入到合同标准化管理中。

4.3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合同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需要建立与合同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项目文化相结合的,并且能够满足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需要的标准化信息系统[4]。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结合管理岗位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分析合同管理中各部分的管理业务及相关接口,整合和优化系统的组织体系,从合同发包、询价、询价评审、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变更、合同支付及合同索赔等各个环节,以信息化的方式建立起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其能够有效服务于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立起有序的信息化合同管理机制。

4.4合同管理标准化与实际性相结合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在管理的职责、内容及程序等方面具有规范性,但是考虑到每个合同在签约时的相对方、地点、时间、内容的不同,需要充分考虑合同管理标准化与实际性相结合。对于合同管理中通用的重复出现的问题,按照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而对于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又要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合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创造性,签订有利于企业的合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结束语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对企业签订合同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作用,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能有效的规避合同风险,提高合同管理工作质量。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实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管理程序,实施标准化的合同管理,才能真正构建精细的管控模式,打造精准的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杨水琴.浅析设计院EPC总承包项目分包合同管理[J],科技资讯,2012年18期.

[2]岳振宇.标准化建设-供电企业管理提升之本[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16期.

[3]王松波.基于面向服务的合同审核工作流[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年08期.

[4]肖磊,邱占洪,冯金荣.面向信息化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标准化探析[J],建筑经济,2012年08期.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4篇

关键词: 标准化 民爆企业 管理 作用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创新层出不穷,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好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深入,面对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促进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人员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是企业生存的需要,标准体系建设是民爆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做好了企业标准化工作,对开发新产品、改进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等方面都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更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河南南阳民爆器材发展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由最初的后工作坊式单一品种的铵梯炸药生产浅发展到现在的炸药品种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民爆产品生产企业。作为民爆物品生产企业,除生产过程自身的安全性外,由于产品的销售、运输、存储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更关系到顾客的使用安全,要为顾客提供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安全保障、使用方便的产品,就必须建立相对完备的企业标准体系,以确保产品在流通领域各环节的有效运行。同时,从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企业进行系统、全面的控制管理,也必须建立完备的企业标准体系。

二、标准化是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依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经得起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就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生产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标准化,脱离了标准化的创新是不成熟、不健全的创新,它的生命力是短暂的,因为任何一项科研成果,不论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者是新设备,从着手设计到研制样品,从样品到中试生产,从中试生产到规模生产再到鉴定都有相应的标准在把关、在衡量,只有符合标准才能在生产领域得到推广和应有。由此可见,标准化是将创新成果引入生产的桥梁和纽带,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神威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工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公司取得了不少的奖项,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公司成功运用标准化进行管理是分不开的。

三、以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

企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是企业标准化工作方向的指明灯,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全员参与并理解的标准化方针,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管理科学,优质高效。同时企业标准化发展需要公司上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树立榜样,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和保持。只有全员参与、全员树立标准化的意识才能真正的建设好标准化管理体系,才能真正的以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朝着规范化发展。

随着国家对民爆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现阶段我国民爆企业正通过一体化经营模式来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从而提升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的标准化进行匹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能否有效地实施企业标准化将成为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主要原则,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支撑,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紧密结合本企业的产品规模、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建立起层次分明、目的明确、高度集成的企业标准体系,并在体系管理过程中实现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保持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处于最佳有序状态,以获取最大效益。

四、标准化体系和其它管理体系的协调

由于企业管理标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各方面,不可避免地会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体系等产生交叉或重叠,但是这些管理标准都同属于标准化建设的范畴,是可以通过整合与协调形成一致性的。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首先就是理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等企业各类标准与体系的关键所在。企业标准化是企业所有标准、制度、办法的综合与统一输出,它不仅涵盖了企业管理标准、质量标准,也包括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等各类标准,它要求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并且它们共同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在企业这个机体上共同发挥着它们的应有作用。简单地说:使所有标准、制度、办法等协调一致、共同作用,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标准化管理。

2002年我公司策划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2005年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面临复评之时,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主,策划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综合管理体系,并于2006年2月取得认证证书。2009年公司在“三合一”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测量管理体系纳入,策划并建立了质量、环境、测量、职业健康安全“四合一”综合管理体系,2010年3月公司“四合一”综合管理体系通过了第一次监督审核。在这一系列体系整合过程中公司体系文件编写小组成员充分运用标准化基本知识,对体系文件进行有效融合、整合及修改。最终成稿时,管理手册、管理办法由原来的两套体系文件合并整合为一套系统性、规范化文件,程序文件由原来的28个整合为20个,大幅度减少了文件的数量,提高了文件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文件的交叉性和重复性,不但节约了资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体系文件运行的有效性。这些都得益于充分运用标准化进行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五、对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要持续发展,必须营造“依法办企业、按标准做事”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制度,形成按标准做事的氛围。

(二)建立、完善标准化管理平台,建立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力求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在标准化管理上,从完善工作机制向更有力地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上,从健全标准、内容协调向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方面发展,发挥标准化的先导作用。

(四)通过标准的实施保证良好的产品质量,建立良好的信誉和销售市场,进而逐步扩展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5篇

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障碍

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依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的初级阶段,城市标准化管理体系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网络信息化监管体系、执法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协调体系、社区化服务体系、基本保障体系、数字化计算机技术体系等城市标准化管理体系分支尚未建立。

责权、事权的划分模糊。在城市综合管理中,为避免出现行政效率差、任务安排混乱、职责划分不清的现象,需明确要求并规定各级相关部门的行政职责,各级的事务由相应级别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协调。但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市区两级责权不明、事权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例如,受事权下放、工作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工作发展趋势的影响,一些社区、街道、区级部门不得不被动地接受上级单位下放的收益差、难度大的工作项。然而上级单位下放了事权,却没有提供相关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得下级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要求较强的工作,城市综合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各级单位部门数量多,而各级部门之间组织协调工作的开展直接决定了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成败。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协调管理部门,而即便设立了相关组织协调单位,也因缺乏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经验,导致组织协调工作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缺少统一的标准设定。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标准化工作缺少统一的标准设定,同时各区域、各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管理工作难以得到系统的梳理,无法对各项标准进行统一的设定及统筹,造成了管理配套和管理系统失衡,整体管理工作无法统一规范运行。

标准化支撑体系分析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牵扯城市多个部门,需要各个城市政府通过各部门职能进行职责以及部门设置的划分,制定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制度,进行综合管理的落实。城市综合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部件管理。部件管理就是对于城市的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其中包括道路、桥梁以及水电气等设施以及硬件部分的管理。对于道路交通、公共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管理,都必须具备标准化规定。部件管理标准化将这些分类的部件,依照不同的类型建立档案,进行编码。这些部件的名称以及归属部门等都可以在档案中找到。每个管理都设立监督员进行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在进行部件标准化时,在其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通过资料平台进行查找并且上报。

事件管理。事件管理就是将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原因造成的城市内环境以及环境秩序遭到破坏以及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并且恢复环境正常的管理。事件管理可以分为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以及宣传广告等事件。对于事件管理的标准化要做到目标、流程以及方式的标准化管理。

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标准化就是进行城市化管理模式的数字、网络化。想要提升城市的各项竞争力,就必须选择城市发展的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数字化管理是网络化管理的基础,把城市管理区域依照相关的标准需求进行网络单元划分,加强对于这些区域的巡察,强化管理区域的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网络管理,需要按照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也要保证监管效率,不论网格大小都要合理,保证效率。网络管理的负责人对于相关区域的事件,进行直接负责,包括事件的发生、处理以及核查。

考评惩罚。城市管理需要的要求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所以必须要建立可靠的考核要求,达到城市管理的标准。按照一定的考评方式、奖惩办法、监督检查的标准化进行,使得城市化管理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6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标准化

1.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特点

为了搞好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就必须把握城市道路施工项目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各项标准。城市道路施工项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的多样性、复杂性。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城市道路工程,按照城市道路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项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即便是使用功能、结构类型相同的项目,建造在不同地区,也因建设条件不同,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地基处理等方面也就有所不同。

1.2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目标的明确性。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的目标有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成果性目标是指城市道路项目的功能性要求,约束性目标是指限制条件。

1.3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作为施工项目管理对象的整体性。

一个施工项目,是一个整体管理对象,在按其需要配置生产要素时,必须以总体效益的提高为标准,做到总体优化。

1.4 施工队伍的分散性、流动性。

城市道路产品是固定的,而操作人员是流动的,这与工业产品的生产正好相反;一个城市道路施工项目确定后,施工队伍就要进入不同的现场进行施工操作,一个城市道路施工企业还可能同时要在若干个工地上进行作业,这就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项目管理标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5 施工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从施工项目经理部内部来说,组织施工是多工种的综合作业,各工种的配合衔接,各种材料、施工机具配套供应,协调组织,要得到企业的全力支持;从外部来说,往往需要一些专业化企业、公用事业、运输、市政设施、劳务等其他部门的配合协作,涉及面很广,而且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比较理想的预期效果,就必须有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标准。

2.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内容.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内容是关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考核。

2.1 技术标准。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颁发的各种工程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及安全卫生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频发的施工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工艺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颁发的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试验方法标准等技术标准。对于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要进行科学研究并在取得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施工项目技术标准。但是,由于开展施工项目标准化工作无论从广度、深度或标准化意识等方面都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目前,制定技术标准的数量很少。在合同情况下,执行合同标准。技术标准是对“物”而言的。

2.2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也就是说:管理标准是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全部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管理要求等方面的标准。施工项目主要贯彻执行管理基础标准、信息管理标准、方针目标管理标准、计划统计管理标准、合同预算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物资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能源管理标准、运输管理标准、试验检验管理标准、劳动工资及人事教育管理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财务成本管理标准、审计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计量管理标准等管理标准。这些标准要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贯彻执行,但又有侧重。管理标准是对“事”而言的。

2.3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为:“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施工项目一般应制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干部通用工作标准(包括决策层、中层、一般干部工作标准);生产岗位工人通用工作标准;生产岗位工人专用工作标准等。工作标准是对“人”而言的。

3.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任务.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在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的管理工作中,应设置标准化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设置相应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标准化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考核,以保证项目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标准化教育和宣传普及工作。标准化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是推动标准化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标准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之一。

4.2 标准的贯彻实施。对于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来说,在技术标准方面主要是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方面主要是执行企业制定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织实施各类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考核。技术标准的实施是自然和必须的,而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往往被忽视,事实上贯彻实施好工作标准是实现管理标准的基础,贯彻实施好管理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基础。因此,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重点抓好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尤其是抓好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

4.3 城市道路施工项目标准考核的内容。

(1)技术标准的考核。主要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检查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按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分部分项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

(2)管理标准的考核。根据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和承包责任书规定的要求,在解决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管理工作任务、面向基层、为基层服务、以及和有关业务部门的配合协作等方面,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对部门进行评议,最后通过综合评分,排出当月名次,执行好的应给予奖励。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7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标准化;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引言

财务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的资金或资产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关系实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单位利益最大化。而财务管理标准化是一种管理模式,是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目标、操作流程、核算方式、人才培养、考核标准、基础档案的统一,从而规范和约束财务的整个过程,实现财务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意义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更加需要建立标准化。财务管理标准化是建立一个共同遵守并能够重复使用的规则,并予以贯彻实施,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的科学化的秩序。财务管理标准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实施财务标准化可以规范财务行为

财务标准化要求财务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对日常财务处理进行操作,从而可以避免财务人员由于个体差异而造成的业务处理方式的不规范和结果的偏差。

2.实施财务标准化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的职能之一就是向信息使用者和利害关系人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会计信息。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联合公司下属企业众多,在纷繁复杂的会计信息中提取更为有用、更具可比性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在统一标准化下产生的信息才能被更加快捷方便的汇总,实现数据共享,并具有可比性。

3.实施财务标准化可以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水平

在现代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综合管理知识。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把优秀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通过标准的形式进行保存并推广,所有工作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进而把财务从以财务核算、交易处理为主要角色向分析解释商业运行结果并解释差异、为公司重大决策提供重要数据与分析支持,与关注于基于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风险管理数据支持、与业务部门合作提升企业合规性的角色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4.实施财务标准化可以防范企业风险

企业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与其对风险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财务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中强调所有财务活动必须在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所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避免因进行不符合法纪法规的活动而为企业带来的损失,这就要求员工自觉提高依法理财意识,推进企业依法理财,规避法律风险。

二、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内容

财务标准化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只有符合企业实际的才是切实有效的。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块内容:

(一)财务流程标准化

财务标准化的核心是财务流程的标准化,而财务流程标准化的前提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财务流程必须同时结合各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制定,绘制科学的、合理的业务流程图,标明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强调明确财务责任人和签字审批程序,同时设计统一的表格、单据和传递程序。

财务流程确定之后,就需要从集团层面制定统一规范的财务制度以固化流程。目前联合公司财务管理部已经制定了有29个财务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基本上包含了企业大部分主要业务活动的财务行为,让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各企业在联合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重点对集团总部的标准进行细化与落地,制定符合自身特点操作细则。

(二)财务信息标准化

联合公司下属企业众多,假若每个子公司或分公司都采用不同的财务核算方法,同样的经济业务在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记录和核算处理方法,各企业之间的数据失去可比性,汇总信息无法反映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管理者对公司整体情况的判断。财务信息标准化包括了会计科目设置的统一、账务处理流程的统一和数据分类汇总的标准化设计,最终形成公司规范的财务信息,从而可充分利用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为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数据保证,能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与钻取和对报表的实时分析。而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应用也促使其建设财务信息标准化。财务信息标准化是推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财务预算标准化

企业预算是一个综合性的财务计划,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财务预算的标准化管理可以规范成本支出,提高预算控制力与执行力,堵塞财务漏洞。实现财务预算标准化应理顺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管理流程和数据口径,促进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有机衔接,按照统一的预算科目列支范围与定额标准进行测算,使预算数据有据可查。同样,信息系统也是实现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的必要工具,相应的财务预算标准化将逐步过渡为预算管理系统的标准化。

三、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一)财务标准化建设的难点

联合公司作为一个集团性的企业,整体规模庞大,下属企业跨越了多种行业,经济业务复杂多样。但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企业的内控措施不健全、不完善,内部综合管理、财务标准化等方面水平亦参差不齐,给推行财务标准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另一方面,财务是业务流程结果的反映。财务标准化的关键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只有得到业务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财务标准化工作的顺利推进。财务流程相对业务流程而言已较为规范,业务流程的梳理整合是财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前提,如何取得集团内企业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跨部门的合作,使业务与财务对接,是管理层在推进财务标准化建设工作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财务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1.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

标准化工作不仅要求财务人员的全员参与,还需要企业其他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将组织的目标逐层分解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层级,让员工更清晰、具体地看到自己的目标,激励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使其自由分享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建立起符合实际、经得起考验的长效标准化体系。

2.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循环过程

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即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并在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总结、修订,之后再实施,以此循环往复,充实新的内容上升到新的水平。为此,标准化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反馈通道,从而能依据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变化对标准进行不断地调整,否则,原本有效的标准体系就会渐渐失效,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对标准要进行控制和监督,并评估执行的正确、有效性,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使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成为―个前后衔接,循环促进的良性动态系统。

3.标准化建设需分版块逐步推进

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预期可以实现的合理范围内进行标准化建设。首先对标准化进行分类,区分同质企业与非同质企业、共性业务与个性业务,在同质企业或相同业务中建立财务管理标准;其次,在经营管理较为成熟或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企业中优先试点标准化,如某些已实施ERP的企业,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再分版块、分阶段逐步推进。

四、结语

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明确流程,以流程固化管理程序,使合理规范的流程上升为财务标准,从而推动制度建设与会计核算的统一。财务标准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分版块、分阶段在成熟的平台优先实施,逐步向全集团所属企业推进。同时,根据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经营方式的调整,在法律法规与会计制度的要求下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以适应公司管理的需要,使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盛玉玲.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构建的一般理论研究[J].财经界,2012(9):228.

[2]胡锋.A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131-133.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8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fast development, the manage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the meaning, main content and around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the standard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management.

Keywords: highwa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一些矛盾也日益显现。专业人员数量的相对不足,质量通病得不到消除,违法转、分包的现象屡禁不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成为了高速公路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实施高速公路建设的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1. 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就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对于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问题,包括施工技术、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工程监督等,制定统一的规则和执行准则,要使各项标准落实到各节点、部位、阶段,形成“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使高速公路建设最终获得最佳的工程质量和最佳的社会效益。这是一项从行业主管部门到项目建设主体、各参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全体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在标准化管理中,标准的制定是基础,标准的贯彻是核心。

2. 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经验介绍

2010年8月19日,冯正霖副部长在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要在推动“五化”上下功夫。一是发展理念人本化;二是项目管理专业化;三是工程施工标准化;四是管理手段信息化;五是日常管理精细化。这次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掀开了全国推行公路建设“标准化”的新篇章。

2011 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此后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使标准成为习惯,使习惯符合标准,使结果达到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

福建省率先实施了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一书中引入了路面施工“零污染”、隧道施工“第三方”监测及长大隧道安全性评估等新理念和新技术[1]。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李德金还表示“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是福建高速公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湖北省在标准化管理方面则提出了" 一个平台、两个准入、三个集中、四个标准" 管理模式[2]。此管理模式在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的标准化管理则体现了机构设置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安全防控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环境保护标准化等特点[3]。广东省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3. 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研究,总结了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管理行为的管理、对施工工艺的管理、对工地建设的管理以及对施工过程的管理等等。

3.1 管理行为标准化

(1)严格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项目法人的地位及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决定了没有好的项目法人,就不可能有好的工程管理。加强项目法人管理,必须“把好三个关口发挥一个优势”:一要把好准入关,保证项目管理的专业性;二要把好制度关,推进规范化管理;三要把好考核关,落实好建设管理责任;四要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专业优势[4]。(2)在项目工程招投标阶段,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高速公路项目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如勘察、咨询、设计、试验检测以及监理等招标的采购活动中,必须依据相关的标准进行管理,确保各种数据资料的准确,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将标准化管理的重要要求写入招标的相关文件中。(3)在项目工程合同签订阶段,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签订合同时,必须对合同条款进行明确具体的说明,对高速公路的重要事项,如计量支付、设计变更、索赔等,要设置严格的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必须在合同中体现出来。(4)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及时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施工工艺标准化

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施工工艺进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及施工工效。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实际情况结合,对工程施工的工艺与操作流程完成规范与细化,是工程质量可靠的保证。首先就表现在填筑材料的选择上,要符合技术标准、符合当地高速公路的实际施工情况。土方路基、小桥涵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等施工工艺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

3.3 工地建设标准化

工地建设的标准化管理首先在路基、土建房建等工程方面体现,在施工中对工程场地如硅料拌和站和钢筋加工地及构件的预制场, 充分发挥集中施工管理的优势, 实现砼集中拌制、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的“三个集中”目标。其次是在路面工程的拌和站及碎石的加工场的场地建设方面,与钢筋等同理进行。将水稳及沥青等混合料,进行集中拌制,在碎石加工方面,同样以集中加工的方式进行。最后对驻地、实验室、施工便道等一些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实施标准化的管理[5]。

3.4 施工过程标准化

在标准化管理中要重点突出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并运用有效的手段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增加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工艺试验、验证试验、验收试验以及抽样试验等实施标准化的管理,确保试验的安全。二要抓好试验工程、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部位)的旁站监理、签认和验收,以及分项工程的中间交工验收。三要推行“第三方”监控检测。

4. 结语

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是促进高速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高速公路质量和安全、建设优质工程的需要。推广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有利于统一协调组织,统一质量标准;有利于实现程序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率效率,保证建设工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推广技术创新。但标准化的推行也是有难度的,要实现由注重硬件建设转向软件、硬件建设“两手抓”;实现内业管理和外业管理并驾齐驱;实现由管理者主导转向全员参与;实现由局部推进转向全方位延伸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庄则平. 福建高速公路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N].中国交通报,2010-07-16(001).

[2]. 戈守云, 李尚斌. 浅谈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J].交通科技,2011(S1):46-48.

[3]. 何怀军. 浅析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特点[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20).

合同标准化管理第9篇

关键词:体系整合 PDCA循环 风险管理 核心要素 相似内容

本篇文章是公司带经费的B类课题《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应用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1、《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与OHSAS18001的比较

1.1《安全标准化规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1)相比较具有如下相同或相似之处

1.1.1原理相同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用的基本原理都是系统化的“戴明模型”,PDCA循环,为企业建立了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健康绩效,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1.1.2实施方式相似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均强调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通过基础建设与基层管理及基本功训练建立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操作标准,规范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1.2《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具有不同之处

1.2.1服务点不同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贯彻实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服务于各国或各种公司,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健康活动。

1.2.2要素差异较大

安全标准化增加了“5.1.5安全生产投入” 、“5.5.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5.7.1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等重要二级要素。

1.2.3考核要求不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倡企业自愿的原则接受认证审核。而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政府的要求,是强制性的;根据(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安委〔2011〕4号)要求,企业都要接受安全标准化考核并最终实现企业达标。(国发[2010]23号)要求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2、体系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过程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由于体系应用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两个体系共同运行难免产生相互重复冲突等现象;

2.2整合过程历程时间长,长周期的体系整合与循环容易产生目标不一致及管理混乱等问题;

2.3两体系整合导入与考核等环节运行困难;

2.4体系文件要求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等。

3、整合体系运行模式

化工企业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同时推行安全标准化时以OHSMS18001为核心构架,将安全标准化要素融入其中。整合体系模式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采用的戴明模式,并加强风险辨识和评价阶段工作将体系分为策划、风险辨识评价、实施运行、运行效果检查考核与评审,持续改进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体系PDCA循环模式图

4、体系整合的具体切入点和方法

4.1整合体系的策划

针对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有关策划的要求对整合体系进行策划,包括策划方针、方案、管理的细节实施的职责和流程、检查的时机和方法,总结和改进的方式等。这样,就使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融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架构。

比如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首先按照体系的要求先进行策划、组织有关部门确立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同时确定管理要求,包括标准化中提到的具体要求,也包括为实现这些要求而配套的管理要求,并将策划结果形成了《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使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渠道,并融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畴。

4.2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容易发生的问题是体系各要素在本组织的具体要求描述不具体。在编写文件的过程中,采取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统一策划、统一编写的方法,将安全标准化要求导入体系文件。

4.3实现两者日常检查和集中审核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明确的日常监视测量和内部审核的要求,安全标准化在检查与自评要素中作出具体的要求。整合体系的检查方案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日常监视和检查中将安全标准化的要求一并纳入。同时,将体系内审与安全标准化的年度自评一体化。

5、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体系的建立

5.1策划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种管理模式在策划阶段包含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整合体系要综合两个标准的策划内容进行策划。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将策划阶段分布在多个1级要素中,其中“5.1.5安全投入及工伤保险”,“5.4.1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和“5.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标准化规范所特别强调的要素,并详细列出了化工企业需建立完善的32项制度清单。因此两者整合时应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体系文件,编制时将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的具体要求编入其中。两者相互有机整合后的体系能够同时满足AQ3013-2008和OHSAS18001标准的所有要求,解决了两体系运行时出现的要素重复运行问题从而节约管理成本。

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方案“, “4.4.1资源、作用、责任、职责和权限”作为体系策划阶段的整合要素,见表1。

表1 策划要素整合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