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20 18:05:14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马维平(1971- ),男,甘肃民勤人,常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江苏常州213164)刘茂昌(1972- ),男,甘肃天水人,河西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甘肃张掖73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甘肃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BG[2009]GXG06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92-02

一、前言

未来教育将是现代化水平高度发达的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信息素养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广度与深度与现实要求还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加强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研究,对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高校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ry)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他从知识、意识、技术三个层面上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信息文化、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信息素养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具备敏锐的体育信息意识。即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信息化对体育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积极融入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重视有关体育教学与科研的信息。二是具备过硬的信息技能。在信息知识方面,体育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一般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应该深入了解体育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在信息能力方面,体育教师应具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及简单开发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三是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体育教师在获取、使用、传递体育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较高的道德要求,抵制不良信息,用健康、积极的信息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并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判断、评价信息。

三、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相关的四种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构成。四种教学理论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四种学习理论为:新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四种传播理论为:贝罗的传播过程四要素理论、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理论、宣伟伯的传播效果理论、罗杰斯创新推广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首先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注重通过主动自学、积极参加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定期开展研讨来提高自身的理论认识水平。

(二)学习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它不仅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而且也是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传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针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主要内容的认识程度,2012年在青海师范大学通过对参加全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的78名教师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上表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发展、体育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体育教学媒体的应用策略四项指标的认识程度普遍较低,个别教师甚至不知道;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类型、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制作与选择原则的认识程度一般。由此可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学习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

(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1.学习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学习主要体现在对浏览器、搜索引擎、专业学科网站论坛和下载技巧的提高。这就需要每位体育教师平时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最起码应学会从网上下载所需要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技巧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常用的下载工具,如迅雷、网际快车、网络蚂蚁、BT等的使用方法是高校体育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2.视频声音编辑录制技术。利用视频回放技术进行相关体育教学,还是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不管视频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是自己录制的,都不一定能直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实际需要,所以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视频、声音编辑技术。

3.文字、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文字处理一般是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比如Word,WPS,ScienWord文字处理软件。无论在编辑教学案例还是制作课件中,均要使用图形图像来丰富教学内容,Phoshop是当前最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同时一些小软件,如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都可以实现图形的最基本处理。

4.动画制作技术。动画制作是体育教师在课件作中必备的技术,学习Flash软件中简单的动画制作技巧就可以满足平时教学的需要。如用比较易学的Swish Max此类软件小工具来制作,就可以基本取得用Flash制作的动画效果。借助《闪客精灵》(SWFDecompiler),可轻松地修改已有的动画作品,以更好地利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5.课件制作技术。课件制作技术最关键的是课件制作工具的应用。常用的课件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课件制作工具其实就是一个强大的课件制作集成环境。也就是说,它们是把文字、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平台。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都需要用前面提到的软件进行处理,课件制作的真正核心是教学设计,所以需要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设计理论,也就是现代教学设计。

四、结束语

概言之,信息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观念,在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主动以信息意识的培养为切入点,以自主研修的方式为主渠道,加强对信息素养培养具体内容的研究性学习;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工具的操作技能;创造性地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对各类有效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从而达到运用信息工具与体育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静,冯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11).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9-009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育信息化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视野比较狭隘,范围有限,且研究成果不多。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本文选择了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帮助。

文献概况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分别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主题检索大类,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关键词、摘要等从2011_2014年逐年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博硕士研究论文20篇、期刊论文179篇,通过对论文数量的研究分析得出,2011_2014年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也必将有更大、更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

研究进展

从检索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对于任何一种研究,我们都需要清楚地界定其概念,深刻地认识其内涵,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先明白何谓“整合”,才能在二者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直接用音频、视频、图表等替代部分语言文字的表达,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以及师生交流等。[1]虽然融合与整合的区别是研究者们都公认的,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融合>整合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成效却不明显,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二者在深度、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是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2]张文渊(2014)在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中也指出:“‘深度融合’是有效的整合、深层次的整合、全方位的整合。”[3]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深度、本质意义都已远远超越了“整合”。

(2)融合=应用

部分研究者认为,“深度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融合”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杨超(2014)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中指出:“‘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4]他们的观点说明:我们既要使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为教育系统服务,又要有效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使“融合”在应用中得以体现。

(3)融合=状态

更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但有别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融合状态”。李敏娇等人(2013)在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提出“融合状态”分别有假象融合、异化融合和有效融合,并对三种状态分别做了界定,融合状态观说明了到底何谓“融合”。[5]

虽然国内学者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通之处,即都是为了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创新课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是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为基础的,因为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且大部分研究者还都坚信“融合”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所以存在多种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区域建设、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1)区域建设:三通两平台的搭建

三通两平台,是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自提出后,“三通两平台”就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潮。杨宗凯教授指出:“‘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6]通过查看文献可知,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研究工作聚焦于此,并针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实施“三通两平台”的有效途径,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依靠。

(2)网络学习:MOOC

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免费性、学习者自由选择性等,它对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仁和指出:“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进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育时代,达到了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考核测试、学习成果认证等。”[7]瞿振元研究员也指出:“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8]由此可见,MOOC平台的建设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师生角色;注重情境探究,翻转了学习本质;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中学高级教师陈凤燕,通过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与自己多年来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后,得出了重要结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9]

从当前这些探索出的融合的途径来看,三通两平台的建设、MOOC、翻转课堂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将目标停留在建设、翻转上,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效果研究上,从效果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有效的途径。

3.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要实现深度融合,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距离实现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国内研究者开始重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阻碍的调查研究,试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从综合文献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当前中小学课堂中“融合”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上的不足

大部分研究者研究发现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效果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融合”认识得不深入,所以在行动落实上缺乏力度。邱婷(2013)在其论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我们要从更整体、更宏观的角度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全新关系。”[10]当前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虽然能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缺乏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科学性的融合,最多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那这种融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李玉顺等教授提出:学科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1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育部于2014年5月研究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进行了要求,为相关部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检测提供了指导。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不足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提高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12]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具体计划,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的教学目标动态化、教学情境多样化、学习评价多元化等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教学设计应多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优势及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

思考与建议

1.内涵方面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虽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总结下来可以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信息技术不单是工具,还是改变者,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善原有的教学过程和模式。

第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

第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要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应努力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深”的程度和“深”的标准,因为有了标准,实践者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二者的融合。

2.方法方面

虽然国家和各省市地区都在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但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偏远地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出的研究应用方案还比较少,所以当前的研究应更多地将对象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努力推动各地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技术新探索出的MOOC、翻转课堂等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新教法的产生,虽然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免费地“学”,但却无法让学生有兴趣、高效地“学”。结合这些新的方法,当前“融合”的研究只关注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问题,而忽略了对学习影响更深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研究。所以,对于学习动机,我们应更多地研究游戏与学习的融合;对于学习方法,应更注重正式和非正式的混合学习;对于学习结果,应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大数据更广泛地应用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和支持中,我们要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逐步深入。

3.阻碍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融合观。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就在指尖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因此必须要重塑角色,全面认识融合,追求深度学习,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园网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最有效的切入点,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第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当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滥用、误用等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师职业考核的主要标准。

第三,创新型教学设计。在“深度融合”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设计,要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尽量多地学习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经过实践后,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和百度文库联合举办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交流学习平台中,吸取优质的典型案例中教学设计的精华,有选择性地丰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自提出后,教育界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不可否定的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也非常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与推广,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并结合实践做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真正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叶文良.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11).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3]张文渊.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J].华夏地理,2014(7).

[4]杨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14).

[5]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6]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03).

[7]李仁和.促进融合,实现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8).

[8]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细腻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

[9]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06).

[10]邱婷.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小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0):39-41.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出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12-04

信息化视域下,信息交往实践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刻把握信息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在一个更广阔和更深度的视角下积极深入研究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出场路径,探索“信息科技理性”与“信息伦理”辩证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之路,实现“信息技术理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合理对接,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旨归,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旨趣。

一、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视角,更新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肯定了实践是理解全部人类历史发展的钥匙,提出对对象不能从直观的形式理解,而应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只有过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式和方法,而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过时,思想政治工作内在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之中。如果说理论宣传和政治说教失效了,那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老套了。我们需要在开放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1]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关注信息时代特征、确立现代信息观念,优化和创新教育方法,不断促进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升教育实效。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2]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思想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和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有的放矢。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某些倾向和问题,宜疏不宜堵,宜导不宜压,堵则对立,压则逆反,而疏则通畅,导则提高。适应受教育者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和方式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确、健康、向上的舆论态势,并注意做好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优良的内外生态。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不是思想决定了利益,而是现实的物质利益决定了思想,“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胜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主义者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群众对这样或那样的目的究竟‘关怀’到什么程度,这些目的‘唤起了’群众多少‘热情’”[3],这不取决于思想的一厢情愿,而取决于对现实利益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属于人的范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在做人的工作,是为了满足人的利益需要,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针对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呈现出虚拟化特征、大学生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特点以及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和教育文化逐渐形成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视角,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和谐互信的交往关系,营造宽松宽容的教与学的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帮助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解疑释惑,在学习和生活中排忧解难,寓教育于管理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利用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和虚拟空间扩展迅速等特点,积极克服信息网络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网络文明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和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它是信息化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育主客体秉承实践的理念,勇于实践、敢于实践,在把握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事前、事中、事后紧密相连的环节着力,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将教育主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和有效发挥出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立足于教育者主体素质建设视角,强化教育手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提高。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立足于信息化视域下的教育者素质建设的视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手段,提升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1.注重教育者政治素质建设,做好“把关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了“把关人”理论。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中,他认为信息的传播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守门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4]。传播学认为:“守门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守门人”起着决定继续或终止信息传播的作用。守门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守门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抑制与疏导。前者是指“守门人”准予某些信息传播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信息传播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1950年,学者怀特把“守门人”理论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他在研究时发现媒介组织常常从自身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出发对新闻内容进行取舍,总是倾向于不断地设置重重的审核机制决定哪些内容应最终面对受众。因此,在传播学意义上讲“把关人”就是设置一定的机制、一定的形式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把控的人,“把关人”可以对信息形成垄断和集权。

信息化视域下,信息媒介的延伸和扩张趋势客观上要求人们根据“把关人”理论,适时地重新整合和拓展相关信息传播机制,以对各类多彩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与掌控。信息化视阈下,高校信息网络媒介以服务教育受众,提供受众所需要的信息为第一要义。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特征,使得在传播高等教育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掌控负面信息的入侵,从而影响到受教育者即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时,作为信息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作用就需要得以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是连接包括信息网络和多媒体在内的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各类活动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在信息交往实践平台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也不断发掘包括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中蕴含的重要人文价值。当前,从国际上看,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扩大化等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社会矛盾冲突渐趋增多,大学生们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选择与冲突等的考验。

信息化视域下,面对开放、多元环境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能对多彩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性等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辨析,从而做出符合社会主流文化思想和价值观要求的取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一定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纪律性。从“把关人”理论的视角来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政府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表现在政府可以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手段把好信息传播的“第一道关口”。作为另一种意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与引导功能,来引导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交往实践行为,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自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培育他们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思想和行为。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信息进行鉴别、收集、整理和选择,把正确的具有导向性的观念“灌输”给大学生,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把关人”理论移植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是提升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要。

2.加强教育者业务素质建设,当好“培育人”

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是由乔治·格博纳开创的。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信息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社会成员们对一定社会的“社会共识”的高度和程度如何,关系到整体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社会成员对他们所处社会的各个部分乃至社会整体的认识度,要让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有一个相对一致或接近的“社会共识”。唯有如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认识、判断和行为等才可能形成统一和共同的基准或标准,社会才能实现协调与稳定。

在封闭或相对封闭环境下,传统的信息媒介掌控着各类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它们的信息能较容易地左右受众的视野和认知,能够较容易地提升“社会共识”,从而能比较容易地实现“培养分析”。信息化视域下,以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信息媒介传播的开放化、多元化和互动化特征,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虚拟化和开放化特点。开放化环境下形成的信息传播格局,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自媒体时代”和“个性化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这种信息传播格局使得信息传播的自由度、速度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为“社会共识”的形成和凝聚增加了难度。基于信息交往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虚拟世界里,作为信息主体的“网民”因为兴趣、利益和观点等的不同而形成各种各样、形态多样的虚拟社团组织,它们之间往往观点相左、利益相悖,甚至相互攻击。同时,在开放环境下,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声音的传播媒介由于很难全部和牢牢掌握各类信息的权等,从而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其所信息权威性认同的缺失,导致了“社会共识”形成的难度。

信息化视域下,大学生群体主体性得到了很大增强,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创新能力高。但也由于自身知识与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对于网络中各种繁杂的信息判断力较弱,再加上各种反动、腐朽的观点在网上大行其道,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很大阻碍,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增大。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流话语有效灌输给大学生,培养和提高“社会共识”,须加强和提升教育者业务素质能力的建设,当好“培育人”的角色。因此,探索开放环境下“培养分析”实现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扩大和增强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理性和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挑战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方面,不断提高教育者教学与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在当展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回答。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在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寻求平衡点,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教材上抽象的理论作出诠释,善于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熟悉大学生的话语特点,缩小教学语言与学生语言之间的距离,让理论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大学生真正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切实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理论素养,不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决定课程内容的取舍,随意性较大,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信息化视域下,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文化冲突要求教育者切实起到引导作用,一些大学生的不成熟性需要教育者不断彰显其促进作用。“教育者真正的任务是从作为知识唯一的来源转换到新知识的鉴别器。教育工作者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成功地获取资料,如何评估资料的相关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些资料的技能。”[5]在此过程中,教育者主要起指导作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既要有计划地选派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课跨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过滤相关信息,确认信息,综合信息,学会通俗易懂地解释信息。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潜心向学、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构筑起广博丰厚的知识结构,并善于用知识和事实的力量去打动学生,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立足于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视角,整合教育资源

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这里的人是“社会历史中活动的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以实践为基础,实践是人作为主体所从事的实践,实践表现了主体性。主体性实际上就是实践主体或主体实践的特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创立,都要有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6]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的论述是主体教育理论构建的重要哲学基础,是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哲学基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主体性与有效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的提升对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升教育实效

一般意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有了主体性,教育者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主体,这也是教育活动可能性的理论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这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理解的,凸显了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息化生存方式下的教育价值形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在信息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在信息化境遇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开展教育活动的主导性、支配性与控制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弱化甚至消解,呈现出传播者日趋大众化的状态。信息化视域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下功夫。

2.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信息鉴别能力,提升教育实效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提高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的鉴别能力,培养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作为技术结晶的信息技术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产物,技术本身没有价值取向,其价值作用取决于应用技术的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满足了大学生群体成长和成才的需要,也在拓展着他们的社会关系。但信息交往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虚拟时空又构筑了符号化的虚拟世界,虚拟时空下的信息主体是以“符号”的形式与身份进行交流,这在一定意义上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和接触,从而在直接和间接上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友谊。“人的发展的层次性、全面性,即人的能力水平,人在政治、道德等人文素质上的水平,决定科技使用的方式与结果,运用一定水平的科技,需要人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与人文素质,现代科技则需要人有适应现代社会的科技能力与现代人文素质。”[7]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要求,取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信息化视域下,要达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相互割裂,需大力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通过让大学生了解信息网络的本质和特征,了解并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理论、方法及其发展,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等。通过突出价值观的教育,使大学生信息主体能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

3.满足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提升教育实效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转化为知,特别是如何由知转化为行的问题。”[8]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技术不断变革,就业压力较大,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等客观形势,如何成才以及成为怎样的人才是大学生最大利益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9]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传播活动,在传播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满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才能切合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闵春发.经济运行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内在逻辑[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205-206.

[5][美]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新华文摘,2005,(22).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

[7]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5.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4篇

1.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看,主要指在民族地区发生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切教育活动,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民族性”和“文化性”[3]。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是特殊与普通的关系,而且也具有教育所具备的各种价值。教育思想与观念也同时与其他教育群体的思想理念相一致。因为民族教育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都符合教育所具备的各种构成要素。如教育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通过一定的理念与思想去影响人,通过特定的环境、媒体、关系、方法、手段形式去完成教育活动等。这些众多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形成了固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如教育理论观、学校观、教学观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对几百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人们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形成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又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又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观的形成,既有对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又有在原教育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如随着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发生变化后,教学设计理论的思想与任务虽然没有变,但它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有人强调,教学设计理论与观念的形成是教育技术的创新,实际并不是创新而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发展,我们是在做同样的事,完成同样的任务。正如已故教育学家李秉德先生所说,这是一种“三岔口”现象,争来争去我们是一家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又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也是对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善学科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4]。这种整合也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发展。传统教学是指将多种教学资源与学科课程内容进行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去实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民族教育中,教学者在不断地采用这种教育思想与理念。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必将在民族教育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从而指导民族教育的新发展,当然,民族教育也必须做到与大教育的新发展同步。思想、观念滞后不仅会影响到民族教育的发展,而且会使民族教育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各类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论的新发展,还突出表现在新的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如绩效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虚拟学习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微课程理论以及TPACK理论(技术能力、专业学科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在当今时代,这些理论指导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发展。

2.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创造出新的教育环境,改变了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化的教与学环境,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传统的教学环境,教与学场地(教室),从孔子(前551—前479)和孟子(前372—前289)时期就开始创办和应用,“一人之上,众弟之下”。在孟子故乡山东邹县的陈列馆里,看到孟子授课之堂,一间教室里,多个长条桌、长条凳排放整齐,与现在的教室保持一致,并无太大变化。课桌、椅、黑板、讲台构成了传授知识的场地。所以,传统教学环境(教室)的最大功能是“容纳”,最大弊端是“封闭”。一所学校,只要有能容纳下所有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室和完备的教室条件,就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对于传统的教学环境而言,信息的封闭又是它的最大弊端,外面的信息进不来,里面的信息出不去。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环境、条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知识的传授不可能出去,也不允许出去。教育信息化只用了10年时间,打破了“围城”现象,虽然教与学的基础条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信息技术把封闭的民族地域与外界联合在一起,把封闭的教学环境与外界联系在一起,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得到与现实世界比较贴近的体验。

3.教学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教学资源由两大资源成份构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相关人员,非人力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多种教学媒体(如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网络环境等)。这两大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资源(非人力资源)除了黑板、粉笔、教科书和各种教学仪器、挂图、教具外,再无其他资源。这些资源虽然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学活动,但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有限,不能更大地发挥其支持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和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能产生的作用,起到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海底世界(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处在草原深处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见过海,他们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到文字。信息化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看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海底世界,从而他们得到的知识便是直观的、完整的、正确的,而不是模糊的、错误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只有老师,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老师不在,唯一的传播源失去,教学活动就可能中断。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改变了资源的获取形式,将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变成了一个学生面对无数个老师和专家。学生坐在电脑前,可以访问许多老师,随时随地获取他想要的知识信息。这种改变,经过了漫长的年代,现在终于实现了。

4.教与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与学方式与方法,决定着获取知识信息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条件再好,技术再先进,没有很好的实施方法与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不仅决定着质量,而且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教育信息化由于改变了教学环境构成、资源条件以及知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通道,因此教与学的方法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用多媒体资源去深化教学内容,如何用网络环境去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如何使用虚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从学会到会学。这些问题都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直接关系,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教与学方法与方式改变同教学效果改变的关系。有一年,笔者一行三人赴美国布隆斯堡大学考察。该校语言文化系系主任让我们校长为学生上一节对话课,通过对话了解中国的文化。课堂内容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学生向我们问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情况,十几位同学提出了如包产到户农民得到了什么实惠,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提出的几十个问题让我们感到很惊讶。第二段是学生让我们品尝他们亲手烹饪的中国菜。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在我们到达前十天,老师就布置了这个作业。同学们上网下载了中国菜谱,亲手进行操作学习,可以说明网络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同学们获取新知识的方式。第二个例子是在2013年1月北京的一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学术会议上,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部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下有一所小学,姐弟两人,弟弟淘气,学习不好,在分班时爸爸为弟弟报名上计算机班,姐姐上了传统班。半年后发生了变化,弟弟的学习成绩超过了姐姐,弟弟还向姐姐讲述了许多通过电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像这一类实例在中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有很多。

二、用完善与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在民族教育应用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需要根据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断创新应用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方法,设计开发出适用于民族教育教学的资源,才能不断促进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克服几个不足,增强几个理念在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实施十多年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经过了多个阶段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如在经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计算机教室的安装、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创设,以及校园网、“校校通”等硬件环境建设之后,使学校不同层次地具备了信息化教学条件。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先后参加了如计算机操作、信息资源设计研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各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在硬件、软件、潜件(人力资源)条件上都基本具备,但却存在着使用率不高、使用效果不佳、使用人次不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拥有,轻应用。将教育信息工程看作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关注设备的拥有和数量的多少,在教学中的应用量达不到要求,效率低。(2)重发展,轻效益。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太考虑国家投入的成本效益。(3)重建设,轻效果。不考虑学校自身的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但使用效率低,使用效果差。(4)重使用,轻管理。教师的使用积极性高,教学应用效果也好,但管理水平差,维护条件弱,设备损坏率高,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有限。(5)重新的,轻旧的。注重新设备的使用,有新的就不用旧的,有白板就不用黑板等。这五重五轻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到教育信息化、民族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2.关注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任何信息的交流都要靠不同形态的符号语言来完成。民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也要靠各种民族信息化资源来完成。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汉、维+汉、蒙+汉等双语教学形式。学生使用民族文字教材,教师用民族语言授课,同时加学一门汉语文课。在新疆有些学校,除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用汉语授课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民族母语授课。在藏族地区,除了开设汉语文课外,还开设藏语文课。凡是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和使用汉语授课的课程,应该开发、引进、下载汉语课程的信息化资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依靠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还可通过新型的信息化资源促进他们对汉语的学习。(2)双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使用的文字教材大都是区域性的统编教材。如藏语教材,是由教育部设在青海省的藏语教材编审委员会统一编写出版,提供给、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中小学使用。多年来编审委员会只负责文字教材编写,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基本没有。在信息化开展十多年的今天,这一现状必须得到改善,即国家、地方和学校相结合,加快与双语教学配套的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使少数民族学生像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3)校本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许多教育专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克服国家统编课程的诸多弊端,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边远农牧区,通过对多元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可以帮助边远农牧区学生加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且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的民俗民情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5]校本课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应该得到重视。虽然校本课程受到不同地域、学校的影响,差别很大,不可能形成统编性教材,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由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如电教馆)、学校和教师共同策划、开发建设,也可以采用几个学校协作开发的形式完成。

3.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综合性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第九章民族教育中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第十九章又指出:“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6]针对少数民族地域特点,设计开发适合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利于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天网卫星传播、地网有线传播和目前正在发达地区实施的云技术的教育应用,以及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这四种网络传播形式可根据民族学校的不同地域特点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其优势,择配设计,真正为少数民族学校“校校通”的实现作出贡献。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5篇

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目前全市中小学有信息技术教师54人,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达到了40人,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活动,举办网络备课活动,通过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设计的实施(上课)的教学案例课,以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和上课能力,突破信息技术课重视操作的教学局限,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改变原有封闭、固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科学、快乐的教学气氛。

通过教研、培训、网络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白山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吉林省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使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教师开展网络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整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结合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研修能力提高”子课题研究。开展吉林省教育资源库试点——信息技术课教研(××市)工作(研修圈子*和××市教师研修论坛板块*,上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500多课时。全面规划××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技术框架,组建××教育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模块*,规划48个学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网络研修的技术管理,组织9名信息技术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信息员并得到聘用,对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站进行全面管理,在技术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工作,为课题结题做好材料收集与过程管理工作。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技术规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注册个人空间、管理个人空间、在空间信息、建立并管理学校圈子(博客群组)、在吉林省教育论坛主题信息等网络技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远程网络技术能力,为各校开展网络研修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博客),自主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三、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网站建设全面发展

开放农村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清洁,注意防火,及时关闭电源。加强学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学校机房及部室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和学校网络办公环境。

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加强××市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建设*,合理规划栏目,丰富模块内容,集成教育新闻资讯、教师网络研修、教师研修论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一体,及时学校公开的教育教学信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信息已被百度、哥俗、雅虎等搜索网站收录,全面推介我市教育教学成果。

基于吉林省教育信息网自助建站系统*建立全市中小学校网站体系,创建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网、××教育督导网、××市教育科研网为信息与网络研修为主核心网站,全面规划全市28个教育网站体系,集教育网站\个人空间\教育论坛为一体,整合教育新闻资讯\教师博客日志\教育论坛主题,初步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网站+空间(博客)+论坛”技术模式,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建立网络研修网站,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技术含量。

四、教师信息化教育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成果

2009年,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组织的“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论文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涉及到推进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面,科学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有61名教师的5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4篇,二等奖33篇;获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9篇,17篇论文由中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论坛专刊收录(2009年7月)。

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吉林省赛区选拔赛中,我市有30名教师参加竞赛,有33人获一等奖,3人获优秀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人,××市外国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者

一、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被人们称为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成为人们生成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基本上每个行业的发展对信息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每个行业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只要拥有了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就能在战略上取得胜利。

教育是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供保障的,当某一文化或某种技术对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起决定性作用时,社会就将呼吁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当中,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公民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意识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向教育发出的强烈呼吁,所以当今社会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且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根据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教学技术素养调查表明,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中,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居多。在较早设立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大部分教师为专科以下学历新设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大部分教师为计算机或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本来这些教师就缺乏教学经验而且信息技术更新极快和信息技术培训机会少使得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导致教师不注重技术教育。

(二)对理论课、上机课、课外实践课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主要分为理论课、上机课和课外实践课三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然而在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者在授课时对这三种课采取统一的授课方法,使其失去了它们独特的性质。

(三)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开展的教学环境

所谓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开展的教学环境就是说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和创新教育整合在一起。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课本身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课本的内容与社会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派不上用处,且大部分的教材缺乏立体化。

三、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和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加强教师的培训,各学校应该建立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术和教学理念的培训。通过培训应该使得教师不仅会灵活地使用计算机常用的软件和计算机的硬件,还要使其具备软件的基本设计、制作、选用及评价等能力。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最主要的是使得教师能更加地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各学校可专门地设立信息技术教研组,对其进行统一组织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教研组来研究全校的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信息技术教研会,来总结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并安排学校的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每学期上一次校内的公开课,通过这样来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信息技术教育课可以分为理论课、上机课和课外实践课,对这三种课不能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

对于理论课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是:首先,给予第一节课足够的重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第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时要结合典型事例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且使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其次,教师应该牢记信息技术理论课是以能力培养为主,对于理论课中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要用教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出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学得的基础知识解决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在此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信息意念、信息意识,成而强化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应用等能力。

对于上机课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是:首先,在机房中应该安排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其次,在上机课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只是强调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

对于课外实践课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在信息技术的课外实践中可以把计算机当作是处理信息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个性。

(三)注重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整合

1.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域,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条件。

2.创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具有更新快、范围广、应用性强等特点,从新的信息技术教材来看,没有专门谈到具体软件的使用,而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展开的。所以教师不能完全的生搬硬套信息技术教育的大纲和新教材的目标要求,应该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学生自主学习,着力实施信息技术教育

创新性和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要是没有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倾向于培训学生的基本功使其掌握基本操作,但是在课外实践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学生,使得课外实践课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补充和巩固,从而促进课堂上的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和查阅更多的知识信息,使其在实践中尽可能标新立异。

4.建立多元管理和评价模式,保障实施信息技术教育

现在已有的教育评价的弊端集中体现在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评价根本就不适应学生潜能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更不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所以创新教育要打破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采取多元评价模式。

信息技术教育课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少,以下两个对策是针对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1)信息技术教育课本应该按期更新,使其内容紧跟社会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脚步。(2)应该重视教材的立体化,教材应该配有和教材内容同步的光盘,使光盘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增加其立体感。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影响 对策

进人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信息化与现代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也接踵而至,随之在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一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了巨大冲击,使阅读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式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从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将导致基础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正在逐步确立,如素质教育的观念,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超前教育的观念,活化教学和发展个性的观念等等,这些新的观念使教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使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1.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时空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速度、距离、范围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学形式实现了开放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向是:教育将大大拓展其空间,从校际交流、合作,走向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教育走向国际化。另外,教育空间必然发生分散化、组合化等变化。例如,最近出现的远程大学、虚拟大学、网络大学等。教育空间的另一种变化,表现为内在功能扩张.21世纪的大学不只是教育中心,它还是一个信息中心、学术研究中心、以及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及传播中心。

教育的时间观念向两头延伸。这就是:一头向“前”延伸,突破只重视“现实”的教育观,实行超前“预期教育”;另一头向“后”延伸,突破所谓“教育期”、“工作期”的观念。未来人们所经历的将是一个“学习一工作一学习”的反复过程。

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的支持下展开的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讲授者—指导者)、学生的地位(接受者—主体)、媒体的作用(演示工具—认识工具)以及教学过程(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等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现代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而不是“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开拓型、创造性人才),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包括情商、智商、智力、能力多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师生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型。

2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存在的间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校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应用软件及教育资源库不足;信息化与现代化教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应用不普及;信息化人才缺乏,教育者的信息化素养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为解决上述间题,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教育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2.1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陈至立部长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技术手段再先进,如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仍难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就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就当前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

(1)摒弃教育技术“从属论”的错误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绝不仅仅是改善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学形式乃至教育理论产生冲击,使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使教育思想由以传承性教育为主向创造性教育为主转变。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决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促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形式等的更新,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2)改变以“教”为中心的错误认识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交互性、开放性、非线性和人性化,因而其运用于教育和教学,主要贡献是对学生学习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在选择和获取信息资料、相互讨论和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途径。因此,要使现代教育技术物有所用、用有所值,就必须摒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多从学生的“学”上考虑问题,把改善学生的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着眼点。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认识到位,要有超前意识,否则将永远落伍要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课程或专业,提高认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2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设施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条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美国从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来,到2000年已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欧盟国家、新加坡、日本等国在2003年前后,也将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各类各级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还相当不平衡。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振兴教育的六大工程之一。它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并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的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构建远程教育的专用平台;建立教育软件和课件的开发中心、教育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图书馆,实现全国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城域教育网也正得到当地政府、当地电信部门、当地广播电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城域教育网被设计成为当地的教学资源中心、教育管理中心和远程教育中心。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力发展,这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进程。

(2)校园教育教学网建设

校园网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途径,校园网建设的目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校园网建设一般分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管理应用三大阶段。它主要包括校园主干网、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功能教室等,并将各局域网有机地连成一体,形成多网合一,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我们应将校园网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切入点和实破口,校园网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也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

当前,各校对校园网建设都十分重视,但必须认识到位,特别是领导要认识到位。坚持校园网建设为一线教学服务的原则,着重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为教师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提供方便,不能只是用校园网来装“门面”。

2.3不断丰富教育信息资源

网上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现代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容量,资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着现代教育被认可程度及教学效果。建设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因此,一所学校教学信息资源是否丰富,能否满足教与学的需要,以及获取信息是否方便,是衡量其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各校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如下几点:

(1)信息量偏少;

(2)信息交流不够方便;

(3)专业特色不强;

(4)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分工不明确。

通过对教育教学数据库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教育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电子网络教材等建设,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育信息资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采用“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方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时更新、不断丰富和有效维护教育教学资源。

2.4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

信息化建设除了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外,人才保障尤为重要。凡事以人为本,要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这就好比建“路”、造“车”、培养“驾驶员”,三者缺一不可。提高广大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可靠保证。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是靠人“驾驭”的,技术再先进,但人的素质跟不上去,仍然不可能普及应用。学校应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培养和引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高、中级人才,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和提高所有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通过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等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

提高现代信息素养主要应抓好如下几点:

(1)熟练掌握以文字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课件制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能力;

(2)深刻认识当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应用;

(3)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和交流教育信息,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新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4)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8篇

一、当前教育研究的困境和发展趋势

范式的隔阂所引发的研究话语方式的不同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当前教育研究面临的最大困境。而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却正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来填补这个巨大的鸿沟,甚至涌现出新的研究范式。

(一)当前教育研究范式的隔阂

范式(paradigm),是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中提出,并首次使用这个概念来描述科学发展的模式。范式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研究的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实践方式。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当某一派别的教育研究群体在长期的研究活动中以某一信念体系为导向,以规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为行为方式,就形成了某一教育研究范式。胡森指出教育研究有两个主要范式:“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用数字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范式是从人文学科推衍而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1]这两种范式概括起来,就是量化研究范式和质化研究范式。由于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程序乃至研究结果的迥异而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的两种范式,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但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教育研究也在这两种范式之间游离,呈现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也造成了范式之间的隔阂。

(二)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量化研究属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质化研究作为量化研究的对立面,其历史就要比对方悠久得多。当量化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呈现精细化发展的时候,质化研究也紧紧地抓住对方的“去人性化”不断地对其进行批判,而量化研究也不甘示弱,认为对方的研究由于“科学化缺失”而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两大研究范式在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双方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质化研究擅长于思辨和价值观的引导,却缺乏大范围的实证研究的支撑,量化研究虽然擅长于以形式语言和数学语言揭示教育的关系,却在目前科学技术还不够智能化的情况下被认为是机械的、与早期的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实验并没有两样的研究,因而也饱受诟病。

因此,当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飞速发展达到比较全面地解放人和生产力的时候,量化研究必将由于人机交互的深度延伸而赋有更多的人文主义色彩,而质化研究也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让其理念找到实践的落脚点,两大范式必将在对立中走向融合。这样,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力介入教育研究之中,有效填补了量化研究范式与质化研究范式之间的鸿沟,使得两者在研究理念和操作程序上有了很大的契合性,并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研究范式,即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

二、“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解读

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两种范式之外的新的研究范式,因此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追本溯源地详细解读。“信息化教育研究”的概念,是由“信息化”和“教育研究”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必然承继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特征。

首先,“‘信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直接物质存在形式,信息是在表征、表现、外化、显示事物及其特征的意义上构成自身的存在价值的。”[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社会也随之而来,1967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在类似“工业化”的概念上首先使用了“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意指有目的地推进与使用信息与信息技术。“所谓‘信息化’是指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3]从“信息”和“信息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某一领域的信息化,不仅将信息看成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系统构成要素,而且强调了系统的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

其次,“教育”是指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研究”则是对这一培养人的活动的研究。这应该是目前被引用最广泛但也最为含糊的定义。实际上,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和政治是世界上最难的两门艺术。教育研究作为一种事理性研究,是一种复杂的研究活动,是以人类自己创造和从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是同时包含了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过程。它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还要讲怎么做,包含着价值、现状和行为三大方面,涉及目的、评价和方法三大内容。

明确了“信息化”和“教育研究”的含义,笔者尝试对“信息化教育研究”进行定义,并作出相应的解读:所谓信息化教育研究,是指在信息社会中,将具有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相融合,同时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以促进人和教育更好地发展的动态的、复杂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采用的是“属+种差”的定义方法,“教育研究”作为属概念,将“信息化教育研究”统摄于自身之下,表明前者是后者的上位概念,明确了“信息化教育研究”是“信息化的教育研究”,而非范围较为狭窄的、专业指向较强的(一般指教育技术学领域)“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具有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相融合、同时深层次整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为种差,表明信息化教育研究与其他范式的教育研究之根本区别。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第9篇

目前全市中小学有信息技术教师54人,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达到了40人,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活动,举办网络备课活动,通过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设计的实施(上课)的教学案例课,以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和上课能力,突破信息技术课重视操作的教学局限,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改变原有封闭、固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科学、快乐的教学气氛。

通过教研、培训、网络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白山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吉林省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使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教师开展网络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整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结合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研修能力提高”子课题研究。开展吉林省教育资源库试点——信息技术课教研(××市)工作(*?action-mygroup-gid-220和××市教师研修论坛板块*),上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500多课时。全面规划××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技术框架,组建××教育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模块(*),规划48个学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网络研修的技术管理,组织9名信息技术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信息员并得到聘用,对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站进行全面管理,在技术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工作,为课题结题做好材料收集与过程管理工作。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技术规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注册个人空间、管理个人空间、在空间信息、建立并管理学校圈子(博客群组)、在吉林省教育论坛主题信息等网络技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远程网络技术能力,为各校开展网络研修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博客),自主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三、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网站建设全面发展

开放农村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清洁,注意防火,及时关闭电源。加强学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学校机房及部室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和学校网络办公环境。

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加强××市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建设(*),合理规划栏目,丰富模块内容,集成教育新闻资讯、教师网络研修、教师研修论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一体,及时学校公开的教育教学信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信息已被百度、哥俗、雅虎等搜索网站收录,全面推介我市教育教学成果。

基于吉林省教育信息网自助建站系统(*)建立全市中小学校网站体系,创建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网、××教育督导网、××市教育科研网为信息与网络研修为主核心网站,全面规划全市28个教育网站体系,集教育网站\个人空间\教育论坛为一体,整合教育新闻资讯\教师博客日志\教育论坛主题,初步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网站+空间(博客)+论坛”技术模式,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建立网络研修网站,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技术含量。

四、教师信息化教育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成果

2009年,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组织的“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论文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涉及到推进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面,科学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有61名教师的5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4篇,二等奖33篇;获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9篇,17篇论文由中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论坛专刊收录(2009年7月)。

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吉林省赛区选拔赛中,我市有30名教师参加竞赛,有33人获一等奖,3人获优秀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人,××市外国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