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一体化训练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9 16:54:43

一体化训练论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身体训练哲学;武术训练;对比研究;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46-05 文献标志码:A

1.中西方身体哲学的差异

人类对身体认识比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要更早,不同人类文明,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世界上各个民族五彩缤纷的灿烂文化,其根源应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同。对自然认识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身体观,不同的身体观造就了身体训练哲学。身体训练哲学是指关于身体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同时探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身体训练哲学也是研究和指导身体训练的重要理论。

1.1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圈。由于中西方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了几近截然相反的自然观。何裕民先生指出,应当从哲学和医学的视角论述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另q: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在认识自然世界视角方面,双方的出发点已经出现偏差。吕韶钧教授等从认识基础上深刻剖析: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分别以“元气论”和“原子论”为自然观的基础,形成了以“整体论”和“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在形成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方面,完全不同,可见,中西方对于自然的解释与认识是2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自然观。

1.2中西方身体观的差异

身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人类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交互过程,由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及历史的叠加,人们对身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会随民族与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随历史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一直在无形中被重视并且“敬身为大”。在儒家思想中,“孝”始于对生命身体的珍重,因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老子也有“贵以身为天下“以身观身”的观点。儒家的积极人世与道家的崇尚自然从不同层面对“身心一元论”的格局进行了印证。

在西方传统思想中,身体与精神产生了对立,身体阻碍人类智慧提升。柏拉图把身体与灵魂相分离,认为离开灵魂的指引,身体本身是无法接近真理的;奥占斯则认为身体障碍了人类接近上帝;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不可信赖的因素,是获取知识、寻求真理、正义和美德的障碍。传统的西方视角偏袒灵魂,而有意贬低身体。笛卡儿把身体解释为机器,可以被机械地理解并被灵魂所控制,这强化了身体作为纯粹物质的经验主义身体观。可见,西方传统将灵魂凌驾于身体之上,并始终将身体置于“身心二元论”的格局。

中西方对身体的认识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思想家,是直接由人自身启发对宇宙思考,中国讲究“顺应天命,天人合一”;而西方古代的思想家则是始于探索自然,最后回到人自身,崇尚“挑战极限,征服自然”。中西方身体观区别的根本原因,是理解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区别。中国依据“阴阳论”,逐步发展定型为。元气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精气神学说”;西方则摹霸素论”起步,然后定型为“原子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细胞学说”。

1.3中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差异比较

中西方传统思想对身体认知的偏差,促使中西方对身体运动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由此而形成的身体文化,中西方身体运动形式截然不同,身体运动形式决定了身体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在2种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身体观,即中国的“精气神学说”和西方“细胞学说”,促使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同时也是训练的对象,分别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会相同。这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形成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还原论的“科学”之路。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与内心互为表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身体始终与外界的环境和内心相互融通。身体感知外界的信息,同时身体表达了内心世界。身体是沟通自我与外界的渠道,认为身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同时也强调身体的完整性和对身体的尊重。在身体营养方面,孔子追求“食不厌精”;在身体的尊重方面,韩信视为“跨下之辱”;在身体的功能方面,王阳明则认为“万事皆备于我”。中国人对待身体从来都以身为本。可见,身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本体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修炼的过程,注重对人格的塑造,注重对身体的规训。在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主要依靠主观的感知与体会进行训练和传习,例如武术中的桩功要求心静、体松、气沉、凝神等练功要领,并都有阶段划分,功夫程序中要求由静入定、由定入空的功力层级划分,这些练功要领都是以主观感知来判断。虽然这些技术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层级划分,但是这些划分阶段、层级都是依据主观经验的提炼,在客观方面,无法对其主要标准身体指标上进行量化;因此,训练的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方面很难有可操作的标准。例如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并不只是比武竞技的项目,而是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而存在,主要感受双方劲力的变化。这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哲学思维催生了“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朴素哲学思想决定了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的基准,西医为西方身体训练理论解释范式上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使其趋向“科学”。其中,被公认为西方运动训练理论先驱的有3位,即运动医学之父赫罗狄库、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这3位古代学者是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构建了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主题框架。同样,古希腊奥运会则从身体实践方面总结出成熟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论体系。直至今天,西方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依然较广泛地借鉴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运动训练理论,其方法包括合理饮食、系统训练、充足睡眠,其中清洗肠道、出汗、放血是平衡体液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的引领下,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进入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中,这种人为的身心二元分离奠定了西方世界对于身体的理性思维,并促使对身体与性灵的认识,分属于不同的现代学科,进而建立了直观分解为基础的“身体观”,使身体成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心灵的问题则隶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这种分解的“身体观”为西方现代体育学科范式的形成和理论认识奠定了学科基础。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仍然存有西方身w哲学的缩影,高度、速度、远度、重量、分数、点数等成为竞技体育量化评判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其优点是这种量化的思维和评判方式促进了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走向公平和公正;但这种身体哲学却把西方体育引入了“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2.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

2种文化背景下,身体训练哲学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们相安无事、并行不悖地存在了近千年。随着近代世界格局的变迁,二者得以谋面,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在与西方身体训练比较时,我们自身存在优势;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被排斥在世界主流文化之外,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能被世界所认知,就不可能被认同,更不能像西方体育的各种训练方法那样,被全世界所推崇。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不可能由别人来开发整理,必须认识到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任重道远,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者,每一个人都该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然而,在近些年,运动训练理论不断更新,国外的新理论不断被引入国内,例如核心训练理论、悬吊训练法(SET)、肌筋膜训练理论、动力链理论、身体功能训练理论,这些新的训练方法被国内运动训练专家们顶礼膜拜。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优势,发现依托西方的现代体育科学的训练理论正在不自觉地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靠拢、转化、融合。可见,这些被国人引进的西方训练方法似乎可以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找到影子。当中国教练员与中国学者对西方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津津乐道时,这也在倒逼我们去反思如何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优势基因,挖掘整理中国武术和养生项目中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现代体育训练服务。这也正是吕韶钧先生呼吁的,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在内容上坚持传统观点,在理念上坚持国际语境,建立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2.1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处惊人地相似。例如风靡一时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在深入对比之后发现,“核心力量”与中国人的“气存丹田”具有异曲同工的妙用,“以不动之腰脊运动之”中,腰脊的“不动”,反映了在运动中核心区的稳定作用,“催”手足的运动则反映了核心力量提高运动效能的作用。中国人的训练关注于身体内在训练的“写意性”,而西方的“核心力量”更注重训练手段的“写实性”。

传统身体训练中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理念随处可见,特别是武术的功法中有静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例如平衡动作功法、铁板桥功法、睡罗汉功等功法;有动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鲤鱼打挺、龙穿虎坐、端腹、栽碑、抢背等动作。与“核心力量”理论相比较,传统武术所强调的“整劲”“丹田”“以气催力”等概念确实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确实反映了武术前辈们的“先知先觉”,这些认知与理念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传统武术功法训练方法与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相比较,二者运动原理相同,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例如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就是要求腰部力量的稳定性,胯部的松活,身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做到太极拳“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理中说的腰,包含腹前的丹田、腰后的命门所在的关键部位。许多相关的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及核心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这说明武术的身体训练早已经具备西方训练新发明的“核心力量”,从武术理论上不难发现,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有学者从现代体能训练的角度将武术功法中腰功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进行对比,认为2种训练都是针对脐下的臀、髋周围的核心区。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特征将其训练方法归为3大类:调整自身肢置使核心区肌肉受力的训练法、身体应对不稳定条件下维持核心稳定力的训练法、增强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肌肉作为主动肌时的训练方法。通过以上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对于核心力量的分析与总结,然后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进行梳理,该学者引入了“腰马合一”理论、“丹田”理论和“三节”理论3个与核心力量有关的传统武术功法训练理论。在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手段中归纳了3大类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是以调整自身肢置而训练核心区肌肉力量的卧虎功和面壁功;二是身体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的水中抗阻训练、一线穿、梅花桩等;三是变化外力使核心区稳定性与动力性增强的抖大杆、扎大枪等3套训练手段。当我们对核心力量进行整体认识之后,我们再回归到传统武术中去寻找我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发现129个拳种中无穷无尽的身体训练理论、方法、手段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身体训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动力链理论

人体运动动力链理论认为参与完成人体动作的组织结构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链条式结构,每一条完整的动力链由肌肉链、骨关节链和神经肌肉链3种次级结构构成,肌肉链在神经肌肉链的控制和调节下收缩和舒张,为骨关节链提供机械运动的动力,3条链相互协同配合而完成目标动作。目前,在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中国武术“内三合,外三合”。因为武术更多地讲究的是劲,劲在身体内有清晰的劲路。“劲”就是动力的传导,“路”就是动力传导的路径。劲路与动力链理论有一种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不谋而合。例如,武术的劈挂拳讲究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的动作特点,这些技术动作对现代体育项目的许多“鞭打”“蓄劲”有很强的启示,对于加发力的训练,提高动作效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都有积极的意义。其实用动力链理论就是巩固神经肌肉链对于动作模式、增强肌肉链的动力、提高骨关节链做功效能。又如太极拳拳谚说道:“劲起于根,顺于腰,达于稍,腰一发力,力达四稍。”其实质是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正确,实现力量顺达,这“动力链”理论强调的动作模式极为相似。对于传统的太极拳的发劲,老拳师们一般不讲发的大与小,而讲发劲发的整。这里的整就是整体,不是注重局部的快慢,而是整体的协调与配合。集全身之力发于一点,才会显得威力无比。太极拳讲究“一身备五弓”,太极拳平时对于“弓”的训练,就是改善动力“弱链接”的方法。

2.3中国传统身体训练中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关注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追求动力链的高效、动作模式稳定、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传递的效率与经济性、训练产生的身体素质长效性。笔者在张英波教授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中亲身经历了专家们对运动员进行从前链到后链、从侧链到旋转链、从短链到长链的训练过程。中国武术注重整体。例如,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动作是三体式站桩,动作外形简单;但是讲究的是桩功的内劲,特别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通过意念反复地内视身体,理顺劲路(动作模式训练),达到出拳发劲时动力链的稳定与高效。这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理念:在不利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成为上下肢运动的支点,从而提供发力的动力,并使得其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的机能状态,从而产生优异的运动功能效益。不论是体能方面还是技能方面,竞技体育中都有传统身体训练的身影。摔柔项目都把“听”劲作为其核心的技术训练,就引进了太极拳站桩功法,且效果显著。我们还可以将桩功、拍打功、靠桩、太极推手、太极拳听劲等功法训练作为专项体能训练,为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寻求突破点。此外,传统功法中的眼功训练方法、泅水术的训练方法、硬功训练方法、轻功训练方法、导引养生功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现代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与射击眼力训练、水上项目体能训练、格斗对抗性项目的体能训练、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完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做出贡献。

康复训练在对运动损伤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干预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训练始终贯穿于人体的康复过程。打破以往的先治疗再康复的理念,在损伤治疗于康复之前、之中、之后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中国传统武术经典著作中有着丰富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例如《人身穴道并治疗法》《拳经》《少林寺伤科妙方》等著作,其中有大量阐述经络、穴位、脏腑、气血、导引等方面理论,对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治疗运动员损伤时,传统正骨理筋的手法来处理肌肉和韧带的局部撕裂、整治脱臼错位显得更便捷、更有效;因为传统正骨理筋手法,可以消除肌腱与健鞘、肌肉与筋膜的粘连,分解人体组织中产生的结块,增强营养的输人与代谢废物的排出,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组织的新旧交替,加快变性组织修复,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这应该成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新的技术资源。

当今多赛制的竞技体育,已经让运动员在面对训练与比赛的矛盾时,难堪重负,许多运动员的损伤可能就意味着失去比赛的机会。预康复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受伤的部位与因子,进行提前训练以达到预防的作用,不至于等到亡羊再去补牢;而是通过提高固定肌的稳定性作用,提高协同协调作用,提高拮抗肌的放松作用,来巩固正解的动作模式,避免了运动的代偿与动作效能的流失,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运动损伤。这似乎与中医养生理念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不谋而合。从身体功能训练与中国传统武术比较发现,科学水平越高,越是发现东西方的人体科学惊人地相似,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是逐渐的弥合、趋近。目前,在运动损伤的诊疗中,己经引入了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火罐、针刺等多种手段,但对武术伤科、气功、药功、按摩、正骨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许多学者慨叹的:懂传统武术的人不懂现代竞技体育,懂现代竞技体育的人不会传统武术。复合型人才可能会在体育领域中的创新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当然这些需要这2个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结合。

3.结束语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肌筋膜训练法、悬吊训练法等方法不胜枚举,细细推敲这些“洋方法“洋手段”时,才发现有些是民族传统体育身体训练的某一个理论,或者是我们拳谚中要求的某一个口诀。由此可见,在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过程中,西方体育对中国身体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2种文明孕育出的身体训练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如果把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精华进行开发和整理,有着比西方训练理论更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2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演进;范式;发展阶段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解,以便能够了解到事物运动的整个发展情况。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体育科学中重点的研究内容,在我国拥有较长的历史。中国运动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通过变革和发展,实现了系统化的演进历程。应该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了解,促进学科研究的深入化。

1 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阶段的界定

运动训练学是在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在中国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发展战略,相关的运动学研究人员对运动训练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时,却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进行整理,导致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运用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的良好发展,需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重新梳理。系统化发展阶段是运动训练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竞技体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促进了中国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深化和发展,需要细化内部的具体内容,加强对运动训练学内部理论体系和价值取向的研究,确保运动训练学各个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1]。

2 我国运动训练学系统化发展阶段的范式

2.1 理论框架

通过对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可知,运动训练、运动员教材和经济体育管理中都涉及了大量的运动训练学系统化理论,里面含有大量的体能训练知识。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充分展现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理论,明确运动训练学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运动训练学的方法和手段,强化智能训练的内容。在运用运动训练学时,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按照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的相关内容,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可以从身体训练、技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开展训练,选择的训练手法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训练要求,将运动员选材作为训练的主体内容,完善运动训练的理论框架。运动训练学自身具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工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理论研究框架的影响,能够展现出动态化的发展特点。应用运动训练学加强对运动训练,对丰富运动学理论体系,促进训练内容的丰富和充实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2]。

2.2 历史背景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对人们的意识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生活中的各项行为起支配作用。意识观念的形式会受社会背景的影响,鸦片战争唤醒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展现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性质和走向。人们将竞技体育作为振兴民族精神的突破口,希望通过体育,来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强大。中国竞技体育是世界体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竞技体育精神被运用到了奥林匹克体育比赛中,展现出了我国体育的辉煌,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2.3 研究取向

运动训练学与我国的其它运动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既能展现出运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能展现出运动竞技体育变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我国经济部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学理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展现出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充分和及时的反应出了竞技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体育理论学科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当前我国的理论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训练理论与训练学对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学思想,将训练运动学理论融入到我国体育发展中,促进运动训练学的整合的创新[3]。

2.4 实践成果

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对推动中国体育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额作用,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实在1974年德黑亚运会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开启了奥运之旅,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促进科学训练理论与科研攻关的有效结合,对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主要思想及学术平台

在对中国的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成了完善的中国运动学训练理论,将其作为运动学训练的主体,对促进运动学训练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必须要植根于传统的学术理论体系中,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需要建立运动训练学学术平台,加强对运动训练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人才提供沟通的交流的机会,通过不同训练人员之间的研讨,能够促进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4]。

3 结论

中国运动训练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应该走在训练理论的前言,将运动训练学的实践理论作为运动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应该注重对运动训练学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促进科研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将运动训练学的演进发展作为体育行业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促进训练水平和训练能力的提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影.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赵丙军.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3.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3篇

【关键词】训练理论 周期理论 审视 竞技体育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训练理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颇具规模,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整体上和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一定差距。这种现状产生一般有两个因素,其一是我国对于训练理论的研究较为缺乏,没有产生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其二是我国缺乏对国外训练理论的系统了解,对于一些新的训练理论和训练方法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基于此,笔者在我国当前训练理论中选取周期训练理论,从而对我国当前训练理论进行再审视,同时提出关于周期训练理论创新发展的思路,以使得周期训练理论能够继续使用竞技体育的发展。

1.周期训练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影响作用

1.1产生的背景

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在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的基础上,将运动训练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准备期、比赛期以及过渡期。同时,对不同时期的训练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任务。这一理论以“一般训练与转型训练的不同安排”与“负能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为原则,从而强调在不同的周期训练中的训练手段和重点是不同的。且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是依据前苏联国家队田径、举重、游泳这几个项目中所总结出来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因而较为缺乏考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和生活反应。

1.2对我国运动训练领域的影响作用

马特维耶夫所提出的训练周期理论,在我国运动领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当前,仍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的主要部分,是运动训练学重要内容的训练计划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周期训练理论是进行训练技术制定和控制的核心,对于运动训练计划、运动训练内容和阶段划分、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周期训练理论对于科学化的运动训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对当前周期训练理论的审视

2.1根据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结合理论设计训练过程

马特维耶夫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竞技运动以及一些商业性的比赛持着不赞同的态度,认为这些会干扰竞技运动的目标。因而,周期训练理论对于商业性的职业竞技运动没有较大的帮助,只是对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中提出某些解决思路和原则。这便使得周期训练理论在现代竞技运动中受到一定的批评。同时,随着奥运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奥运项目也面临挑战,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竞技项目也逐渐市场化,职业化运动很可能成为运动员选择的重要发展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对当前的训练理论便需要结合竞技体育最新的发展趋势,去修正和完善训练理论,考虑不同时期训练过程中项目以及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2.2在高水平阶段根据周期训练理论对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在当前,许多学者提出周期训练理论已经不能覆盖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了,认为周期训练理论忽视了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各自的生理和生化水平,缺乏对不同身体和年龄、水平的运动员的专门分析,尤其不利于高水平阶段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然而运动训练的过程仍然离不开周期性的训练规律,知识周期性训练需要随着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当前训练理论需要在高水平阶段对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3.依据周期训练理论创新优化我国当前训练理论的策略

3.1加强训练实践

训练理论是训练实践的一个内在稳定因素,在训练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训练理论为训练实践提供了一个框架,能够发现训练实践中所存在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一定的阐述和说明。同时,训练实践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训练理论,对于现有的训练理论形成一定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完善训练理论,便需要对原有的训练理论进行创新发展,使得理论向多层次空间和方向扩展。因而,加强训练实践有助于我国当前训练理论的创新发展。

3.2综合学科的应用

在当前运动训练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想象也逐渐增多,而只依靠训练理论是很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必须要依靠众多学科一起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够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会忽略学科间相互联系,对于很多理论研究在重复进行,使得人们对于训练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但在如今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我国当前训练理论提供了完备的技术支持。因此,为了创新和优化我国当前训练理论,运动学学者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对运动训练所发生的现象进行众多学科的综合分析,以此使得训练理论产生新的突破。

3.3加强个性化的设计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奥运会为目的所进行的训练过程计划和安排与实际远动员参赛发生了矛盾。且随着项目的发展,很多项目都变得更加职业化,因而运动员的参赛频率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在高水平阶段,运动员的生理和生化基础对于运动训练的内容和负荷都有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比赛制度,需要依据训练理论对不同水平、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同时在训练中,观察和分析影响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比如说,对于高水平阶段的运动员,应采用转向训练手段,从而科学的加大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符合,满足远动员个性化的训练要求。

4结论

4.1根据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结合理论设计训练过程,在高水平阶段根据周期训练理论对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4.2要从加强训练实践,综合学科的应用,加强个性化的设计这几个方面应用训练理论并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陈小平,梁世雷,李亮.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及对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J]. 体育科学,2012,02:3-13.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4篇

(一)“由局部到整体”是内容范围逐步扩大的训练序列。

所谓“局部训练”,从内容来看,是单项训练;从篇章来看,是片断作文。如多角度立论、论点的表述、论据的选择等环节的训练。而所谓“整体训练”,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对议论文写作从题目的拟定、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以及合理安排篇章结构的全方位的作文训练。

1.局部训练

局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突破议论文写作中的单个环节。在训练中,要注意诱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这一训练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结合他们的思维特点,真正地使学生掌握并熟悉这一环节。比如在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多角度立论时,首先应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对整则材料作全面的思维聚焦。其次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尽量开拓思路,扣住材料的本质意义进行多角度立论。最后指导学生揭示出材料的社会价值,作为最佳的立论角度。

例:下面一则材料,可从哪些角度立论?

一位顾客在一家商店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这显然是制作标牌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售货小姐看了标牌有错误,不敢作主,便请来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也婉言回绝。顾客毫不让步,连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不为所动。最后总经理出场了。总经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场定夺:按标价卖!而且送货上门,免费调音,直到满意为止。

提示:要写好多角度的材料作文,关键是选准最佳角度。这则材料若从顾客角度考虑,可有以下几项立论:“机遇属于敏锐的人”(A);“成功需要据理力争”(B);“如此便宜不该占”(C)。若从制作标牌工作人员的角度,可立论为“粗心大意危害大”(D)。若从总经理的角度,可立论为“错误也是机遇”(E)——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一个商店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那位总经理将错就错,极其巧妙地为自己商店树立起良好的恪守信誉的形象,给人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显然,上述五个角度以(E)最佳,(C)项次之,(A)、(B)分别只扣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材料,(D)项过于肤浅平俗。

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论应准确、新颖、有意的原则便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一个好的论点需要有准确可靠、充分典型的材料证明。所以,紧接着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论据的训练。选择论据,又涉及到材料的引述、对材料的分析等环节。如果这些环节突破了,论点的表述也就水到渠成并顺理成章了。同时,为下一步的整体训练打下了基础。

2.整体训练

“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它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整地合情合理地表达某种观点的写作训练。这种训练的基础应是局部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目前许多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大多重视整体训练,而轻视或忽视局部训练。依笔者愚见,中学议论文写作训练,还是按“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为好。其实“整体训练”和“局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训练”中不断发现作文的缺陷,从而又不断地进行有重点的局部强化训练,相互推进,达到提高整体写作水平的能力。

由“局部到整体”的序列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范围积极进行辩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二)“从浅显到深奥”,是内容不断深化的训练序列。

由于“内容”通常指文章表达的宗旨(观点、中心、主题)和所使用的材料,因此“深化训练”实质就是针对前一作的浅显的宗旨、简单的材料,更换成后一作的较深奥的宗旨、较复杂的材料,然后训练。如此进展不断,就形成内容深度上的训练序列。

策动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序列训练就在于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布置一些较难的题目(或材料),那么,必然会使学生陷入无米可炊又不能不炊的尴尬之中。因此,在学生初写议论文时,教师应布置一些内容浅显而学生熟悉的题目进行训练,逐渐加深。

在培养学生掌握给材料议论文写作技能时,我是按照培养“评述说理─引申说理─辩证说理”的能力进行序列训练的,此训练体现文章内容上“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

1.评述说理

评述说理,就是根据材料提供某一件事、某一个生活现象、某一种思想言论或某个故事等,联系现实生活讲明道理。评述说理的能力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从议论对象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2.引申说理

引申说理,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能力,是评述说理的进一步深化。它把笔锋指向社会实际,使文章内容扩展,中心突出,涵义加深。引申说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是联想和想象。

3.辩证说理

辩证说理,指的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现象,阐述事理的一种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在写材料议论文时,提出的观点就不会偏离,在联系实际展开议论时,就能居高临下,左右逢源。

“由浅显到深奥”的序列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全面透彻地辩证地分析问题。

不管是“由局部到整体”,还是“由浅显到深奥”的训练序列,我都遵循螺旋式的目的原理,即同一种大目标下的序列训练在目的上具有局部的反复性和整体的上升性。“局部的反复性”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写作机会,提高训练效果,巩固所学的写作知识。“整体的上升性”是为了在更广更深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本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辩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讲究序列,务求“三性”。

1.科学性

序列训练以写作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写作要求为依据,其内容、目标、训练层次则完全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而制定的。可以说,序列训练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作文训练系统。

2.系统性

多年来,由于教材编写体制、中学生年龄心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学作文训练不强调写作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写作知识只在高中部分散布在课文或知识短文中。而中学生又似乎不适合系统性地讲授写作学的“纯理论”,序列训练恰好弥补了以往中学作文训练中的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序列训练化系统为局部,将写作基础理论分解为若干“点”,教师在训练时可以将这一个“点”的有关理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即可不讲成“纯理论”的写作课,又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写作理论传授给学生。这样三年下来,“点点”相联,由点成面,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因此可以说,序列训练是在系统写作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

3.渐进性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5篇

摘要: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创新与发展。但是与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对其进行系统化创新极为必要。本文拟从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从而探究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关键词:茶理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运用思路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一、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四、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五、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3]谭金明.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6):73-75.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6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111-03

A Study of Concept Innovation for Physical Stamina Training in C hina's Basketball

LIU Xin-zheng1, JIANG Chun-jin2, ZHAO Zhi-ming3

(1.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cience, South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631, Guangdong China;2. Hunan Institute ofTechnology, Hengyang421002, Hunan China;3.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 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411201, Hunan China)

Abstract: A study of problems in physical stamina training in basketball of Chin a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concept innovation on physical stamina trainin g, mainly in idea innovation of both physical stamina and tactics training devel 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o keep a 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tamin a training and technique-tactic training; methods innovation of physical stam i na training and render in scientific manner; to promote a rational transformatio n between general physical stamina training and special physical condition train ing; and the training concept innovation of physical stamina consumption and rec overy. In this paper,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the physical stamina tra ining are put forward,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helpful to the basketball traini ng in China.

Key words: basketball; physical stamina training; concept innovation

训练理念是训练主体对训练实践及过程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理性认识,是对训练实践自 觉反映,对训练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指导的训练是无效的、甚 至是破坏性的训练。训练理念的落后必定导致竞技水平的落后。基于此,篮球训练要有科学 的理念为指导,并随着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而不断创新。中国篮球训练需要高水平体能训 练,体能如果不能有效地体现在比赛中,说明在体能训练上存在脱节问题,要解决中国篮球 运动体能训练问题,训练理念亟待创新,故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检索和收集有关篮球体能训练及现代 训练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我国篮球体能训练的研究和发展的状况。在广泛阅读和整 理各类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特点,对相关资料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为本 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基础。

1.2 问卷调查法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访谈提纲,分别就中国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 题以及体能检测等问题访问调查一线的教练员、篮球理论的专家、运动人体科学以及运动训 练学的专家36人,访问调查的形式采用一对一访谈和开访谈会两种形式。问卷调查采用每轮 发放问卷36份,回收36份,用pear-son相关法得到信度r=0.96。文中的训练理念创新方法均得 到86%以上专家的认可。因此,所列出的研究方法视为具有较高的效度。

1.3 逻辑分析法 分析:结合系统理论对中国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系统进行分析,揭示其结构及特征。归纳:分析 相关资料,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探讨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科学基础 和基本规律。整理出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的关键所在。

2 分析与讨论

2.1 世界篮球强队体能训练理念现状

2.1.1 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同步发展1998年法国队对现代竞技篮球运动特征进行总结与研究后发现:技、战术与体能是篮球制胜 的核心因素,并提出技、战术与体能训练必须同时进行的理念。据资料显示: NBA球队的体 能训练计划贯穿整个赛季技、战术训练过程,并有专职体能教练严格执行,如NBA湖人队就 配备了8名体能教练员。

国外篮球强国教练员认为:篮球训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经过系统体能训练的球员,更 能适应激烈的篮球比赛,也更容易获得成功。要想取得篮球优异成绩,必须使篮球体能训练 与技战术训练同步进行,保证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能合理运用攻防技术并准确地投篮得分 ,这与篮球运动竞技制胜规律与特点相吻合。

2.1.2 体能训练途径多样化 为了在长期、高强度激烈对抗的比赛中保持充沛的体力,世界强队体能训练不是单一形式的 体能训练课,而是形式多样化安排。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各部分中实施,主要通过训练 课中、训练课后和计划的体能训练课三种途径实施。最新的体能训练理念是在技、战术训练 课中准备部分进行体能训练、在技战术训练的基本部分也进行体能训练和结束部分3个部分 穿行的体能训练先进理念。目的是保持训练强度与实战的相似性,既增加体能又得到实 战的模拟训练方法。

2.1.3 训练方法手段科学化 目前先进的力量训练方法除杠铃外,还有大强度的跳跃练习、综合力量练习器、等动和电刺 激力量训练以及各种组合科学的、多样化的力量训练方式。 耐力训练不是单纯地长时间无 间歇的跑田径式跑圈,而是要求在合理时间段间歇的冲刺跑,这样的耐力才符合篮球运动特 点的需要。训练负荷的科学化就是对练习次数、组数以及次与组间隔等构成能体现篮球运动 速度、力量、耐力特殊要求的量化标准。突出科学的量化标准使机体能力得到有效的刺激, 训练负荷突出专项特点。

2.1.4 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合理转化 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 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训练阶段后,就必须进行专项体能训练转化。青少年主要以一般体能训 练为主,专项体能为辅,成年的优秀运动员反之。NBA 职业球员体能训练的赛前12周体能训 练计划中,前8周是进行一般体能训练,而后8~12周是进行专项体能训练的转化。

2.1.5 赛期体能训练的小周期“板块理论” 小周期板块理论是小周期训练与板块结构训练的有机结合:其中小周期内涵为全年以若干 个小周期为主,准备期短,竞赛期长,以训练周或15~20 d加长周为小周期来制定训练计划,并 在小周期末参加比赛,在各个小周期都保持较高的训练水平。相对于传统模式在准备期中平 行发展多种身体素质,板块结构集中在3-4周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训练发展目标加以实现 (不超过2个),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 并且便于在每个训练板块结构中通过身体素质、比赛结果和生理、生化医学指标测试检查训 练效果,这就是板块结构的核心。小周期与板块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当前高水平运动员 的训练实践,小周期板块理论就是对这两方面的总结,即在周期形式上以预定的赛间间隔为小 周期来制定训练计划,在小周期末参加比赛,以赛带练,赛练结合;在训练方式上,在短时间内 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训练发展目标加以实现(不超过2个),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 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简言之,“板块理论”两要素是要在相对短 的时期内,如4周-2个月,围绕着训练任务解决相关问题,取得整体突破,赛期的体能只 是保持、或者前期的一般体能应该分阶段逐步实现转换,如再笼统的安排比较大的体能训练 ,一是与本阶段的任务不符,二是在3~4周的比赛期内安排1~2次比较大的体能训练课,不 仅达不到提高体能的目的,反而会对比赛产生不良的影响。

现在NBA的常规赛在6个月内要打82场比赛,有时是“背靠背”的比赛,平常也是2~3 d打一 场比赛,“板块理论”可指导体能训练的运动员有充沛体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并 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结合我国运动员的具体实际, 解决好中国篮球运动的具体问题。

2.2 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存在的问题

2.2.1 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 中国篮球运动训练存在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现象,调查显示:我国各级篮球队中只有 少数甲A几支俱乐部配有专职体能教练员,配置只有一两年的时间,训练经验不很丰富,而 且他们同时兼带二线和三线多支队伍的体能训练。如广东女篮配置一名体能教练负责训练, 同时还兼职青年队、体操队、跳水队的体能训练,各队对体能训练都处在观望态度中。再者 ,作为我国篮球教练员培养重要基地的体育院校,600~700个课时篮球专项课中只有2个课 时的身体训练理论课,有的甚至没有开设。思想上与理论上的不重视直接影响我国篮球运动 水平的提高,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是我国各级篮球队普遍存在的现象。

2.2.2 采用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 调查发现,89%的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安排体能训练他们很迷惑。在 实际训练中总是把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走进了体能训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便可以涵 盖的误区。认为看到球员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就已经是体能训练了;认为体能训练在技战术 训练中就可以完成。实际上这样仅仅可以解决一定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问题,仅仅是消耗体 力而没有补充最基础的、最关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素质,最后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没有提 高,也保证不了实战的需要。尤纳斯指出:我国男子篮球国家队员平均卧推115 kg,而美国 职业球员平均为150 kg,这种差距是美国职业球员除每天技战术训练结束后还要加练1 h 力量,长期系统训练的结果。

2.2.3 训练方法手段“田径”化 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与盲目加大训练负荷的问题。从《运动训 练学》的“生物适应”理论角度看,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体能 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反映在训练方法单一,如力量训练以杠铃挂帅。在先进的力量训练方法 除杠铃外,还应采用大强度的跳跃练习、综合力量练习器等动和电刺激力量训练,以及各 种组合力量训练。 耐力训练单纯的田径式跑圈,篮球运动的耐力要求在合理时间段间歇的 冲刺跑,而不是长时间无间歇的长跑。诚然,就其任何一种训练手段和方法而言,本身并无 优劣、好坏之分;田径训练手段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问题出在教练员上,出在训练的认识水 平和操作水平上,一句话:训练理念如何创新?!

《运动训练学》明确指出:训练内容必须明确 “练什么、如何练、练多少”。训练负荷的 盲目性就是对练习次数、组数以及次与组间隔等构成没有科学体现篮球运动速度、力量、耐 力等专项素质的特殊要求和量化标准。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机体得不到有效的刺激,专项 素质没有提高,运动成绩就没有突破。

2.2.4 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相脱离

我国篮球体能训练误区是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混为一谈。表现在一般体能训练过多,专 项体能训练过少,存在青少年体能训练成年化,成年体能训练青年化的误区,不了解各个时 期的过渡与转化。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 善和提高的基础。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训练阶段后,就需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而我国各级 球队体能训练方式与要求常年不变,训练没有针对性,使一般体能无法向专项体能顺利过渡 与转换,甚至会适得其反。如运动员弹跳高度取决与两个因素,即起跳力量与起跳速度。我 们采用的蹲杠铃方法发展起跳力量的一般体能训练要求,但专项素质要求起跳速度要快,专 项素质没有得到提高,变成无效训练,国外球员就特别重视专项速度力量的训练。我国篮球 运动员摸高指标不比外国选手差,但在赛场上显示不出来,实用性差。这就是过多一般体能 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少的表现。因此,体能训练一定要与专项特点结合。

2.2.5 错误理解赛期的体能消耗与恢复 我国篮球界存在赛期中不能进行体能训练的现象。调查显示,86%的教练认为一周两赛队员 奔波于主客场之间,耗损队员大量体能,没有可能训练体能,只能进行技战术训练。这种指 导思想导致在跨年度CBA联赛只消耗而没有体能补充,到比赛中期运动员就把准备期所储备 的体能基本耗尽,真正到了赛期的关键时刻,体能出现了亏空,高质量的技战术也就无法保 证。而NBA职业联赛采用“板块结构训练理论”保证球员的体能,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3 ~4周赛期的板块时间内接受一两个比较大的体能训练刺激,使NBA球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 状态,并且能延长运动寿命,这种训练理念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2.3 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1) 创新体能训练理念,高度重视篮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高度认识良好的体能是取得优 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把体能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科学计划,改变以往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的 误区。正确把握篮球运动竞技制胜规律,根据篮球专项需要科学地安排力量素质、速度素质 、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训练。

3) 采用形式多样的、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体能训练,改变单一、枯燥的“田径”式训练 方法。对体能训练的负荷有科学量化指标,对体能训练的生理、生化医学指标进行监控检验 训练效果。

4) 合理进行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转化,改变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常年不变 的理念。当一般体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加强专项体能的训练,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突 破,保证技战术的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5) 合理安排赛前、赛季中的体能训练,尤其是改变在赛期中不能进行体能训练的理念。 利用板块训练理论在赛期中进行体能训练,补充运动员的体能,使赛季后期顺利进行,同时 加强运动员的恢复。

3 结 论

1) 加强学习与交流,掌握当今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及体能训练的先进理念,提高教练员、运 动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高度认识具有良好的体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

2) 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体育院校开设专项体能训练课程等多种途径培训教练员,培 养我国篮球专职体能教练员,要求各级篮球队伍设置体能教练员,并实行体能教练员上岗制 度。

3) 正确把握篮球运动竞技制胜规律,根据篮球专项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 、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训练。

4) 科学安排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对两者之间合理转换 。改变青少年体能训练成年化,成年体能训练青年化的误区,加大专项体能的研究。

5) 加强对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训练的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进行体能训练。

6) 重视体能消耗与恢复,采用科学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体能训练进行调控。

7) 制定全面、系统的赛前与赛期体能训练计划,狠抓落实,这样有利于运动员技战术与运 动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 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46-50.

[4] 刘玉林.国外运动训练发展趋势[M].2005年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教材汇编. 中国 篮球协会,2005.

[5] 王守恒,薛正武,曾凡星,等.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素质变化的研究[J].体育科 学,2000,20(1):36-39.

[6]2005年全国篮球体能教练员培训班教材汇编[C].中国篮球协会,2005.

[7] 孙欢. 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8] 袁守龙,刘爱杰,译.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9] 全美篮球体能教练员协会.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0] 赵志明.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11] 陈小平.对我国体能类项目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 ):10-13.

[12] 刘丹.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3] 肖天.重视训练学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6(7):3-5 .

[14] 于振峰,张建军,杨寿亭,等.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和基本技术评价标准及计 算机评价系统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18(1):54-55.

[15] 李颖川.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J].中国体育科 技1997.(2):49-52.

[16] 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2002,27(8):37-39.

[17] 王保成,匡鲁彬,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 学报,2001,13(13):38-42.

[18] 张军,王家宏,徐建华.教练员现代篮球理念体系的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95-97.

[19] 刘新征.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6.5.114-116.[20] 郭清和.对我国部分优秀篮球运动员某些形态、体能、技能、心理特征的综合研究[ J].体育科学,1995,15(6):45-50.

[21] 邓成涛.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1-2.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7篇

关键词: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1-04

“内引外延”是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起在实施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内容零散,形式单一,与教学、职业、企业脱节”等问题,构建的突出训练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加强体系、机制建设,打破训练和教学、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以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发展素质和职业法律素质为基本内容,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以生为本、协同育人”训练理念和“内引外延、文化融合”运行机制的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模式新体系。

一、“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构建

(一)探索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机理

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由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习惯不断积淀的过程,按照职业教学理论要求,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与训练体系,让学生接受课程项目(任务)的系统学习和各种训练,在学习训练中增强认知理解,通过体验感悟、反思总结、践行强化与校企文化共同熏陶,促成学生内化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行,积淀为社会所需的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经过构建职业素质训练体系,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知识,搭建职业素质训练平台,通过课堂训练、校园训练和顶岗训练,以达到“学训融合、赛训融合和创训融合”的素质训练目的,促使认知心理系统和认知行为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融通,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确立了“以生为本、校企政行协同育人”的训练理念

“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指职业素质训练中,尊重学生的权利与人格,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训练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个性化需要。职业素质训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校企政行“协同育人”理念的根基所在。

(三)明确了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目标

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职业素质训练活动,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法律素养与职业发展能力达到职业岗位素质与行为规范要求。目标分三阶段实施:一年级是培养具有基本职业素质的大学生,二年级是形成全面发展的准职业人,三年级是塑造素质良好的职业人。

(四)把握了职业素质内涵,确定训练体系的基本内容

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是人文精神在职业行为上的彰显。一般来说,职业素质在广义上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适应与交往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等。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在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按照“与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运作策略,江门职院从狭义上,选取了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素质、法律素质作为职业素质训练的基本内容。其中,职业心理素质是基础,职业道德素质是重点,职业发展素质是核心,职业法律素质是保障。

(五)构建了训练体系的运行机制

围绕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凸显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根据高职学生职业化成长的育人规律,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必须在设计思路、内容组织、职业化特点、训练平台、评价和保障机制上进行系统构建。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江门职院逐渐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跟进、三个要素、四个平台、五个保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新体系。(如图2所示)

二、“内引外延、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实践探索

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以“缘于爱、新于融、成于练”为导向,根据学生职业发展与成长成才的规律,江门职院着力构建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2007年至今,经历顶层设计、先试先行和成效推广三个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训练体系日趋完善。

(一)贯彻了一条主线

“内引外延”,是指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化成长,高职院校主动将企业、职场、社会的人才职业素质要求内化为学院人才职业素质培养需求,形成“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和“开放训练、协同训练和全方位训练”的全新体系;以课程为支撑,以校内外实训为路径,将课堂内外训练、竞赛与顶岗实习、校外实践等形式结合起来,打通学校和企业、职场、社会的关节,切实增强职业素质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校企文化结合和协同育人。

(二)落实了两个跟进

“两个跟进”即入学后跟进与顶岗后跟进。学生入学后,江门职院主要通过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教育教学和入学教育活动,建立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档案;学生顶岗后,学校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训练等延伸到企业,与企业配合,按企业职业素质培训要求落实顶岗培训。

(三)确定了三个要素

2008年,学校成立“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全面负责学院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实施,如宣传、制定和完善计划、经验推广、进展报道、优秀评选等工作;各教学系部具体负责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企业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与培训。

(四)搭建了四个平台

学院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缘于爱、新于融、成于练”为导向,构建了以课程为支撑,以训练为手段的职业素质训练四大平台。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论与课程论,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训练课程化,各个平台设计一系列必修和选修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并采用“课程项目(任务)化”,实施教学训练与管理,把职业素质训练具体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职业素质训练主要通过“三个融合”,即学训融合、赛训融合和创训融合,开展课堂训练、校园训练和顶岗训练,形成两两相互作用的、互补共生的立体训练结构(如图4)。其中课堂训练是基础,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素质训练相结合,实现“学训融合”;校园训练是课堂训练的补充,通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竞赛,以竞赛带动素质训练,实现“赛训融合”;顶岗训练是校园训练和课堂训练的延伸,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以企业创新实践活动促进素质训练,达到“创训融合”。

(五)落实了五个保障

2008年,学校成立专职机构“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全面负责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作,相继出台《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意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训练学分认定范围及标准》等。落实了以专任教师、企业培训师、行业企业顾问三结合的职业素质训练师资队伍。设立专项资金,从2010年开始年均拨款18万元,对相关课程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六)建立了评估反馈机制

对课程教学各环节与每一项目训练内容分别设立了监控指标,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专业评估)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调查(校外评价)等进行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健全职业素质训练机制。

三、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的应用成效

(一)全面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化成长

近七年,学校职业素质训练成效显著,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竞赛中获得部级奖项312人次,省级奖项783人次,市级奖项211人次。

学生心理健康与法律知识知晓率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近三年,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为0,及时发现并成功处理心理危机8人次,转介个案2人次,全部个案均得到妥善处理。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冲突得到了有效缓解,学生在企业顶岗中增强了维权意识。

(二)繁荣了以职业为导向的社团文化

学校85%以上的学生参与了各类社团;90%以上的学生社团聘请行业、企业顾问;每年有5000多人次学生参与以专业社团为主体开展的校园技术节;树立了模拟炒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社团活动品牌。依托集邮协会,学校获得“全国集邮示范校”。2010年,异域舞团街舞培训工作室和启航就业指导中心获江门市创业资金实战运作创业项目。

(三)推进以素质为根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形成了校企“三合作一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和促进就业)育人特色。学生对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认同度高;根据近四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训练工作评价良好;对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率高。从近三年反馈调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认可度较高。

(四)形成职业素质训练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

项目组成员共公开17篇,其中8篇发表于核心期刊论文,系统总结了职业素质训练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成果,反响较大。公开出版了著作教材7本,都在教学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加强了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建设,并在教学推广中获得了充分应用。2011年,“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体系建构”项目成为院级教改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模式改革”获得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委托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研究”和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委托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模式改革”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等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许明.香港全人发展教育与内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J].前言,2012,(10).

[2]徐徐.人性化视野下高职素质教育危机审视与发展变革[J].教育与职业,2012,(5).

[3]李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俞立军,朱海岳.“全景式”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1,(17).

[5]沈苏林.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J].江苏高教,2011,(4).

[6]安德志.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构建[J].河南农业,2011,(4).

[7]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0,(1).

[8]吴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9]王琦.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实现途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0]戴亚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11]胡俊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与提升途径研究[J].社科纵横,2008,(5).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8篇

关键词:技术哲学;跆拳道;训练理念

自“科学训练”向体育界开始渗透的时候起,人类运动的极限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各种战术以及技术也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革新。运动员正接受着近似于“处方式”的训练计划,似乎一旦脱离了科技的训练支撑,运动员的成绩将会一落千丈,而竞技水平也将会随之逊色,其训练也将会是盲目无效的。然而,随着运动员的运动极限不断的被训练中的科学技术所开发,这种固化的科学技术模式已悄然演化成一种绝对的意识形态,利用科学技术的逻辑将训练过程与运动员进行新的公式化罗列,将运动员本身所具有的激情与理想、本能与反应都将视为技术的“持存物”。另一方面在训练中我们常见的训练经验与心得体会,训练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波动都将变成可计算的技术参数,如此一来,运动训练这一以“人”为主题的活动必然丧失了其“人文”价值,进而导致纯粹技术主义的完全渗透。鉴于此,本人从技术哲学角度出发,综合当下人们对人文的关怀,对当下跆拳道训练理念进行重新审视。

1运动员训练中的“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1.1相关概念辨析与训练中技术的定位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去审视跆拳道训练的问题,就必须要分清技术和科学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科学定义为探知社会与未知自然界的研究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认知体系;而我们常说的技术则是在一系列改造和探索活动中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技能的总和。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三个方面来区分,首先科学的目的是在探索自然规律,而技术则是直接指向物质利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其次,两者的研究对象也有所偏颇,科学研究针对的是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而技术的研究对象则是以人化的自然以及社会的组织系统等。因此,我们认为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另外,科学研究的活动范围较为宽泛,常常会侧重于精神与智力方面的活动,而技术活动则常常有着明确的计划和实施步骤。基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化”训练,(1)比赛成绩的提高是训练中“技术”运用的基石,具有明显的功利性;(2)训练的安排来自教练员的经验积累和不同运动员的实践反馈;(3)技术体系的构建体现在步骤严密而紧凑的训练设计和编排。在当下人体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进入训练设计的背景下,技术化伴随着科学化的融合,在训练中技术的运用已然走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种目标性、单一性、控制性强的训练理念极大的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的挑战着人类的运动极限。一方面训练中存在的复杂和模糊的迷雾在技术化训练中被层层的剥离开来,给教练和运动员更清晰和直观的观察到训练缺陷;另一方面技术绝对化的训练倾向,使得训练活动俨然成为了技术价值体现的附庸,这种极端功利化的训练现象,也必将会导致技术设计走向一个技术误区,运动员也将会变成技术试验的牺牲品。因此,在训练中转变训练理念将成为一个走出技术训练困境必不可少的手段。

1.2“技术化”训练过程的意识价值错位

无论人们对技术和科学两个概念进行怎样严谨的学术区分,然而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两者的区别却伴随着技术科学化抑或是科学技术化等的发展绑裹的严丝合缝难以区分。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两者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格勒提出“在文明的都市中,技术厌倦于作为生命的仆人,而开始使其本身成为暴君”。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同时,技术也推动着科学朝向物质的方向延伸,物质不能丰富科学,然而为了物质的丰富却利用着、占据着科学,科学已然失去了独立的纯在本位。进而有人开始提出反思,美国在19世纪发起“纯科学”运动,并期望以此来将科学与技术进行区分,托马斯•赫胥黎提出“人们称做应用科学的那种知识不过是纯科学对一些特殊类型问题的应用而已”。因此,如果科学与技术继续纠缠不能区分,那么科学也将会面临违反人性发展的尴尬局面。同样的道理,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不能仅仅依赖技术进行功利化的设计与安排,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技术化的当下,将技术科学运用到运动员的训练中必将是运动训练的意识错位。

2跆拳道训练中的“技术”本位错置

2.1技术化训练后运动员的健康危机

现代跆拳道运动员训练中的伤病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当下技术运用的目的则是实现运动员能量的最大化。技术思维指导下的技术训练将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结构进行细化与分解,从而实现竞技能力的最大化转化。然而,正是这种单一和最大化的要求在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的同时却也不断的加大了训练负荷的刺激,这种刺激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体进行着报复。伤病成为了运动员的常见现象,同时运动员也成为了一个个不断进行技术试验的对象。朱丽华、刘柏等人通过对国家跆拳道奥运集训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伤感。一方面是集体和个人的荣誉,另一方面却又是个人的伤痕累累。调查的对象为48名现役运动员,其中伤病43人,伤病率达到了惊人的89.6%,而最为常见的伤病是髌尖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局部骨折损伤等现象。在调查的运动员当中,带伤训练的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为61.5%。出现这种情况与训练的技术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单一的技术结构训练未必就是训练的最佳手段,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2.2训练技术化的人文缺失

训练中通过技术的解蔽功能,不断地探寻着人体运动的发展规律,在运动员不断“物化”的过程中将人与世界统一化、标准化。训练中也会运用到各种科技手段并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物理定理将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模型化。同时,也运用技术的计算功能将繁琐的训练过程进行整合,人为的将训练管理变成了可定性、定量控制的数学模型,生硬的数字化管理也使得运动员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被忽视,连带的运动员的个性、气质、意志以及教练员多年的经验、训练艺术、个人魅力都将被隔离在训练系统之外,训练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跆拳道的人文精神在此时都会变作一连串的数字语言。诚然训练中的生物生化以及生物力学可以进行数字化,但训练中的人文与精神却无法进行数字化归训,而后者的变化却往往会引起前者的质变,普里戈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阐述的运动员竞技能力非确定性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因此,我们必须认可训练的人文与自然特性,而在训练过程中运用技术解构训练迷雾的同时也要遵循训练的固有的规律。训练的技术理性与主题“人”的关系的倒置,必将把运动员推向物化的深渊,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对主体“人”的现实控制,然而这种技术文明却将人类依附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而存在的文化现象付之一炬,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科技的技术仪器,似乎这才是“科学训练”的全部意义。现实背景下,各种科技手段无论是否对运动员造成了伤害,都将会被技术手段所获取的成绩所淹没,如果这一训练理念不得以反思,运动训练所追求的人类文明将走向无意义的危险边缘。

3跆拳道训练理念的思考

3.1从技术哲学到人文关怀

哲学的基本目标所在即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理解人存在的本质。而面对训练中“捆绑困境”,我们应当对技术生存重新认识,对技术理性这一意识形态批判认知,达到人与物的和谐延续。海德格尔将技术看作是人类进行活动和思维的座驾,而当这个“座驾”向人类发出要求和指令的时候人类活动的本质便失衡了。哈贝马斯认为采用交往理论来解除人类的技术危机才能把技术知识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实践意识,即人本主义和技术主义之间体现的一种民主对话的活动。站在人文关怀理念的角度来看跆拳道训练,必然是要重新建立具有可延续性的运动员发展空间,实现运动员与教练员为主的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技术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对运动训练技术理念所带来问题的反思并不是要否定现代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价值,而是要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抑制技术理念所带来的理性极端,从人文文化的角度将科学与技术合理的分离,构建训练的“人文生态”,实现训练活动中人性与技术的和谐共存。

3.2训练中跆拳道文化的人文述求

在现实的训练体系中,经验和技术共同解决“怎么练”的问题,而跆拳道本身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一本体在训练中往往得不到重视,跆拳道独具一格的外在美与内在修养提升了人们的感性认识,作为跆拳道文化内涵的跆拳道礼仪规范、传承方式以及跆拳道的制度层次等承载着跆拳道的历史沉淀,并在一定程度上启迪着人们的心灵。然而功利主义思想下的技术训练思维却一味地追求着运动成绩本身,忽视了跆拳道本身的文化价值本位,这不能不说是现代训练体系的人文缺失。跆拳道的内在文化述求也正是人们从物质主义的世界中通过训练活动所达到的一种心灵的超脱,让跆拳道训练者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有所寄托,而不是一味的在现代技术理念的训练中消耗着身体的青春,实现着竞技技术的最大化发展,从而体现运动员的人本价值,摆脱运动员的物化控制。因此,在进行有效训练的同时将跆拳道的文化渗透其中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4结束语

跆拳道本身的文化价值和运动员的人文关怀在现代科技全方位的渗透下面临着被颠覆的危机,无论是技术本身在运动训练中的直接应用还是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间接参与都将成为训练技术化的标志,但绝对的技术化参与必将让运动训练走向“人性”机械化的不归途。人本述求是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定位,训练技术与训练艺术价值在跆拳道本身的文化内涵上的有机统一才是跆拳道训练的真实目的,这也是科学训练思想的人文呼唤。

作者:骆甜甜 单位: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昌曙,远德玉.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7):39~43.

[2]陈凡,陈玉林.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3):39~45.

[3]王能东.技术生存论——趋向绿色技术生存的哲学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4]卢元镇,马廉祯.曼富莱德•艾瓦德沉浮录——东德体育教训之二[J].体育文化导刊,2005,(7):56~58.

[5]钱兆华.从科学的构成看科学与经验的关系——也谈“李约瑟难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7~31.

[6]乔瑞金,牟焕森,管晓刚.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7]袁勤,范国梁,李平.我国现代运动的主要特征[J].山东体育科技,2001(2).

[8]刘卫军编著.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一体化训练论文第9篇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德国著名学者,莱比锡体育学院的哈雷教授于1969年发表了题为《运动训练》的专著,开启了运动训练学的先河,使得整个世界的竞技运动的训练有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几十年来,无数的专家学者投身这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广泛的研究,使得这项学科空前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在我国,1983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运动训练学》,标志着我国运动训练学的诞生。我国的众多学者对运动训练内容进行了有效的针对性研究,提高了我国在该学科的理论科学水平,丰富了运动训练学的知识宝库。

进入21世纪,运动训练学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又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产生了很多新的理论构想。目前运动训练学处于很高的整合和分化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很多学者出版了新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性专著,特别是我国学者,在近些年的不断努力下,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学术界称其为运动训练学的“中国流”。

1.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现状

自从1983我国第一部运动训练学专著问世以来,运动训练学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运动训练学也在我国竞技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指导我国的竞技运动训练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直以来,我国的运动训练学都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促进和推动着我国竞技运动成绩的不断突破和提高。虽然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田麦久、徐本力和董国珍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努力和推动,我们不仅通过吸收与借鉴,迅速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研究体系,而且通过拓展和创新,使得中国运动训练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成果中,有一些在世界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它们已经并在继续有力地推动着中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同时深刻影响着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的发展方向。

1.1我国运动训练学体系的完善

经过众多体育工作的共同努力,我国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正在建立,并在进一步完善中。徐本力曾以结构框图的方式形象地揭示了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体系结构。该结构生动展现了运动训练科学与体育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层次关系,形象揭示了运动训练科学包含的3个理论研究层次及其与专项运动训练实践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了运动训练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支撑体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体系日渐成熟的认识论表现。其次,中国先后出版了一批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运动训练学专著。如,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李诚志等的《教练员训练指南》、徐本力等的《运动训练学》①。这是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体系日趋系统的成果性证明。

经过多年的整合,我国的运动训练学逐渐和世界上竞技体育理论比较发达的国家接轨,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体系内容,在广大体育工作的努力下,这个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1)运动训练的目的;(2)运动训练的原则;(3)运动训练的参与者;(4)运动训练的影响因素;(5)运动训练的内容;(6)运动训练的方法;(7)运动训练的组织与控制;(8)运动训练效果的评价。这是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日益完善的结构化体现②。

1.2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发展到今天,许多学者为这门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丰富了运动训练学的内容,提出了独特的理论和见解。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②。

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为运动训练学的纵向分层提供了科学划分的依据。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③。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把项群训练理论作为一个重点的章节加以推广,这说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界的认可,并达成共识。项群训练问世以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等,都是项群训练学的新发展。

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不仅结出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而且富有成效地应用于某些专项运动的实践。例如:《中国优势竞技运动项目制胜规律》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内容,而且为我国某些“次优势”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的研究成果,不仅总结了我国多年来在运动训练方面所发现的规律,而且为我国广大教练员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凡属此例,可谓俯拾即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在1992、1996、2000年的夏季奥运会上蝉联金牌总数第4位,2004年第3位,2008年更是占据第一位置,不能不说与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理论贡献有密切关系。

2.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趋势

2.1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的强化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向导和控制作用,这体现了训练目标的强化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认可,证明科学训练在竞技运动训练得到了更加真切的认识,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

训练目标的设定对训练的过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所有的训练都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都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掌握更好的运动技术,所以一切训练都要围绕训练目标来展开。目标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就连每节训练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作为指导,要保持训练内容与目标的高度一致,训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地进行,不能想到哪训到哪,否则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不可能得到系统的锻炼,运动成绩的提高就更无从谈起。

2.2运动训练规律的再认识及创新

很多学者对一些项目本质规律进行了再认识,挣脱了原有理论的束缚,研究更深层次的基本规律,创新出很多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创新方面,我国的运动训练专家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我国很多项目的优异成绩与这些创新理论是分不开的。例如马俊仁在长跑项目中对速度训练的运用,他认为长跑项目不仅是耐力的训练,还有速度的因素,只有速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并在训练中着重加强了这方面的培养。事实证明,这样的训练在比赛中体现出很好的效果,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创新方面我国的体育工作者也有很大的成就。我们都知道,运动技术必须符合人体科学原理,合理的技术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有效合理运用身体机能。这个动态的过程是变化的,是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变化的,也是随着不同运动员的特点而变化的。我国的教练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胆地改革创新,为运动员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和比赛计划,寻求到了更多适合中国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例如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长盛不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技术创新。近一时期,中国运动员独创的“直拍横打”技术,使中国队在第45届世乒赛上包揽了男单比赛的冠亚军。再如中国游泳队首创的“高肘划水技术”,加大了“抱水”阶段的划水面,加长了划水路线,增强了划水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成绩④。

另外,在运动训练学基本理论,运动训练学向别的学科融合等方面都在积极地向前发展着,特别是向运动竞赛学方面的融合正在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中。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运动竞赛学,主体都是运动员,这些学科有一定的关联和交叉,它们共同构成了竞技体育学的理论。运动训练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一个发展的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理论体系正伴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成熟,相信在我国体育学者不断的努力下,运动训练学会为我们的竞技体育作出更多的贡献,也会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注释:

①曹景伟,席翼等.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2.

②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③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④毛勇,张学森.现代运动训练的新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04.12.

参考文献:

[1]李益群.体育博弈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5]毛勇,张学森.现代运动训练的新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04.12.

[6]胡亦海.试论《运动训练学》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

[7]熊焰等.运动训练学基本问题探悉[J].辽宁体育科技,2004.2.